请问一下有两个带儿子出去玩什么老大出去卖老喜带旧房子

老北京的礼儿(专辑)
我的图书馆
老北京的礼儿(专辑)
目录(1)(2)(3)初三串门儿,老北京年礼有讲究(4)(5)(6)(7)(8)(9)老北京文化系列之—老北京的礼儿(10)(11)(12)老北京请人的礼儿(13)老北京人喝盖碗茶的礼儿(14)(15)(16)老北京在旗人家的老规矩(17)(18)北京人的老礼儿特别多(19)(20)(21)(22)(23)老北京的用餐礼数(24)(25)(26)老北京的规矩讲究(1)只要是这北京城圈子里的人就一定得讲规矩,这规矩就是北京人常说的一句埋怨话,“您瞅这人嘿,怎么连个礼儿面儿都不懂啊”。老北京人顶在意的就是礼儿面儿,都是从小就立规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娃娃抓起”。早年间,家里就是揭不开锅,这些个礼儿面儿不能忘,忘了让人笑话。所以外地人都说北京是天子脚下,规矩大,礼儿多。这么说吧,从您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到您灭了灯歇下,全躲不开个规矩。从早起说,一早出门无论您碰上谁,街坊也好,同事也罢,一照面儿就得(音:DEI读三声)打招呼。 “起了您恁?”、“起了”;“喝了吗您”,“刚喝过”,“得,我哪儿正沏着哪,没喝我哪儿喝去(音:QI读四声)”您瞅啊,就这么几句就透着那么近乎。还有一点得跟您掰饬清楚,这老北京人一大早头挡子事喝茶,可不是吃。从前有个玩笑,这玩笑说啊,一大早,俩(音:LIA读三声)人在厕所门口碰上了,一进一出的还忘不了打招呼见礼,一个说:“来了您恁,吃了吗”,“没哪,得(DEI读二声)会儿哪”。不管是喝,还是吃,反映出了老北京的礼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和谐”。头晌午了,街坊哥俩碰着了先得打招呼。“大哥做着哪?”,“可不,刚做。炒个扁豆,熘馒头熬点儿粥”,“您忙着,我也做去”,“要不您这儿对付点,咱哥俩喝俩盅”。“不用了,我这儿有剩的,一热就得,省事,哪什么,大哥您先忙着回头咱哥俩再聊!”“好您呐,好您呐!”。您瞧,够有客气,听着也舒坦。您听明白了吧,这过了早上,到了中午以后才问吃没吃哪。据老人儿说,这早年间不兴问好,问吉祥。这两朋友在当街碰着了,是先道吉祥后请安。张三爷先生碰上李五爷了,张三爷赶紧作揖:“呦!五爷吉祥,我这儿给您请安啦!您家都挺好的您恁”,“挺好挺好,承您惦记着。您家里(音:LOU读四声)挺好的?赶哪天我去府上拜望拜望老祖儿去,您回去给怹带个好儿”。“得,一定带,谢谢!谢谢!”,“回见您恁”。街坊四邻的住着,家里要有点稀罕的嚼谷儿,一准都不是独享,无论多少各家儿都得送点。“他李婶在家吗”,“呦,王大妈啊,在家”,“嗨,这不孩子头两天儿给捎来点小米儿,给您崴了点儿,尝个鲜儿吧。东西不多,您套着喂吧”。您瞅啊,真是应了那“远亲不如近邻”的话了。再有就是得跟您说一句,这“套着喂”是老北京的一句客套话,意思是说啊,东西不多,就是那么个意思。这是一句顶好的话。我第一次听说这话的时候,还真闹了点别扭,好像是喂牲口啊。论起婚丧嫁娶、请客吃饭,也有规矩。“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溜”。这是婚娶迎嫁中请客的礼数。发请柬或通知亲朋好友,必须在结婚典礼的三天之前完成,要不您就露怯失礼了。三天之前通知,您算是“请”人;头两天,您算“叫”人;当天,您这就算是“提溜”人了。懂礼儿的人挑眼,根本就不来。重要的亲戚朋友,一般都在婚前一个月上门去通知邀请。“老二抱盆,老大摔”结婚叫喜事,老北京人管丧葬也叫喜事,谓之“喜丧”。“红白喜事”这词儿就是这么来的。这儿说“喜丧”,一般指的是上了岁数的人寿终正寝,非正常死亡的夭折,不能叫喜丧。出殡的时候有个讲儿:次子抱盆,老大摔盆,意思去祟平安。过去没有这柏油路水泥地,盆一下要没摔碎,看热闹的小孩就可以蜂拥上来抢出殡家人头上戴的孝帽,这家人也阻拦不得。所以现在有时还能从上了年纪人的嘴里听到这话儿:“你瞎撞什么!抢孝帽子呐?”还有个关于老人的规矩或者说是习俗吧,有句话叫“七十不留饭、八十不留住”。要是够这岁数的老人来串门,一般是不留饭或留下住宿的,万一吃着半截儿或第二天一早穿不上鞋,纵有千般嘴也说不清了。所以七十多岁的老人来了不留吃饭,八十岁的老人您就别留在家里住了。待人接客有这么一讲儿:“酒满敬人,茶满送人”劝酒时要斟满,倒茶时不能满,满了就是在逐客。进一步的说法是:“茶七,饭八,酒十分。”茶倒到七分满的程度刚好;盛饭到八分满,过了叫“碰鼻梁”,对客人不尊重。另一方面,讲究的客人一般也不“回碗”,也就是一碗之后不再添饭的意思。吃饭的时候不论主客,应该用手平端碗底,如果碗放在桌子上,您也得用手扶着碗沿。“金鸡三点头”这是一种致谢的礼数。别人给您斟酒倒茶,懂礼儿的人就会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轻轻敲击三下,以示谢意。要是细究的话,食指和中指应该是弯曲起来在桌面叩击。这儿有个传说,乾隆微服私访,扮成个跟班的,他在给下人倒茶的时候,下人没法当庭下跪,便以食指和中指代替双腿,做成下跪的形状以谢罪。这个故事还真不知是真是假,就不较真儿了!如果说:“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来夏不凉”是老北京人选择住房的条件外,那么还有更让老北京人在住房方面不能接受的,那就是数字和位置及某种特殊的物件在北京居住方面起的作用。北京人把活人住的院子称为阳宅,寓意代表活力和生命力。管已去逝的人存放地点——坟地,称为阴宅。阴宅一般都种有松树、柏树,象征着死人的意念永存。此外,种上松柏树还有水土保持、保护坟冢的作用。当然,人们为了便于找到自己亲人的坟墓而在其旁边种上树木,一待长大,数里之外便可看到自己要祭扫的地方。与坟地阴宅相反,老北京人从不将松柏树种进四合院,同样,即使是结最好吃的桑椹,其树也不会受到主人的青睐,至于清口爽心的梨,其树也会拒之于前院、后院。为什么呢,大概是“桑”与“丧”,“梨”与“离”谐音罢了。北京人有句俗语:“桑松柏梨槐,不进府王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北京的宅院里多种西府海棠、临潼石榴、春桃枣树等,真可谓:春可赏花,夏能纳凉,秋尝鲜果,用“春华秋实”来概括北京民宅中的树木是最恰当不过了。北京人还忌讳院子里的地面比胡同、大街的地面低,原因是一进门就得跳蛤蟆坑,而出门从低向高,如似登山,明显不吉利。此外,数目字中,单数不吉利,一般人都不能接受。买箱子要买一对,买椅子要买两把,帽筒要买一对等等。但也有要单数的,那就是北房要单数,或三间,或五间,如果就有四间的地方也要盖三大间,每边再盖半间。美其名曰:“四破五”。目的是在建筑组合里能找到一个中轴线,这条线就如同人的脊梁一样。是院中最重要的风水源头。正因如此,双数在北京的住宅建筑方面是不吃香的。所以,北京出现这么一句俗语:“四六不成材”。老北京人过年时,一般不把正月初五叫“初五”,而是叫“破五”。从这一天起,过年的所有禁忌都已经被“破”掉,垃圾可倒、剪刀可动,商户也可以开铺,“年”到此已经告一段落了。 在破五这一天,老北京人讲究吃破五饺子。老北京的满、蒙旗人管饺子叫“煮饽饽”。无论是富裕人家还是穷苦人家,饺子是一定要吃的。破五煮饺子还有一个习惯,如果饺子煮破了,不能说“破了”,必须说“挣了”,以取个吉利。有些心灵手巧的女主人,把包饺子当成一种艺术创作,会把饺子包成胖嘟嘟小肥猪的样子。有的还要捏上几个圆形的盒子,意味着新年一切都圆圆满满。有一些人家还讲究在这一天把过年积攒的垃圾倒掉,名曰“送穷土”。反映了老北京人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心理。 这一天还是燃放鞭炮最集中的一天,人们希望通过燃放鞭炮,在新的一年里破除各种晦气。老北京人的用餐规矩,也实在是真不少,但却反映出老北京人朴素的心理和几百年来养成的饮食文化风俗习惯。家里人坐一起吃饭,坐席是必须遵守规矩的,长辈要坐主位,无特殊情况家中的女子和孩子是不许先上桌的。要等到长辈们用完餐才能上桌。而且按着年纪辈分,座位有主次之分。老祖和老祖奶奶要坐主席,不过有个例外,因为大孙子受偏爱,所以吃饭总是挨着老祖老祖奶奶坐的。但坐的时候不能坐比长辈高的椅子。家里其他人常常是夫妻并排坐的。但如果一桌坐不下,分成两桌或若干桌,也会分成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如果专门招待客人,客人可席于主人左右,另外还有主人专门请的陪席。就餐前,老人如果没有动碗筷,孩子们是不能动碗筷的。吃饭讲究“吃不言睡不语”,这主要是指晚辈。吃饭讲究布菜,自家人吃饭要给老人布菜,请客人就餐,主人或陪客给客人用菜。布菜以前是不用公用筷的,或者用自己的筷子指点某一种菜请客人用,或者直接夹菜给客人。吃饭时不能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饭的碗里,特别是家中有七八十岁老人的,绝对不允许将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这是因早年间家里死人后要摆供品,其中“倒头饭”就是将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如果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饭的碗里,是对家中老人的最大不敬。吃完米饭后,碗里要一干二净,不能有剩余的米粒粘碗上。老辈人常对年轻人说,碗上粘着米粒,将来就要娶个麻脸的媳妇,实际上是告诫年轻人要养成珍惜粮食和勤俭持家的好习惯。吃米饭不够时不能说“要饭”或“再要一碗”,要说“再来一碗”或“再盛一碗”。因过去老北京人将街上的乞丐称为“要饭的”。吃饭时不能吧唧嘴,喝汤时不能出声音。喝汤要用勺一下一下轻轻地喝,不能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喝,如果声音过大,被视为对旁边吃饭人的不尊敬和没有教养,像猪吃食儿。不许用筷子敲打饭碗。饭菜没端到桌子上时,孩子们要静静地坐在桌前等待,如果哪个孩子不懂事用筷子敲打饭碗,大人会马上训斥:“我这儿不收要饭的。”因为过去街上的乞丐多是一边敲打饭碗一边乞讨。吃饭时不能随便换座位。刚开始坐在哪儿,就一直坐在哪儿,不能端着饭碗一会儿坐这儿,一会儿坐哪儿。因为只有街上的乞丐才是要了一家又一家,不断变化“位置”。吃饭时,若是谁不小心失了手将饭碗、菜盘子等家伙打碎了,要连忙说一声“碎碎(岁岁)平安”,以此缓和气氛,使失手的那位不至于难堪。吃饭时不能把碗放在桌子上用筷子挑着吃,要用左手端碗,拇指放在碗沿,右手托底,不能整个手“托碗底子”。老北京人喜爱吃炸酱面,打卤面,在您吃第一碗面的时候,煮面的人常常会问:“您还要多少?”您千万别多心是人家怕您吃得多,这是老北京的习惯,怕多煮出来糟蹋了。有时主人会问:“再来点儿?”或“再添点儿?”回答是一定要准确:“再来半碗”,否则会给您又呈一大碗。住老北京大杂院的老北京人,夏天吃饭习惯在院子里放个小饭桌,一家几口儿围着吃。吃前要请一下邻居大爷大妈、叔儿婶儿:“您请”或“您吃点儿”,回答:“偏了您那”。意思是我吃过了。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女孩子不准靠门框。要是靠门框,肯定要被老人骂的,因为过去的风尘女子才爱靠门框呢。(2)老北京借东西的礼儿&&&&老北京的讲究儿多,有些讲究儿直到现在还延续着。最大的讲究儿是“借碗”、“借药锅”、“借刀”等等。到裉节儿上稍不注意就会“破”了这些个规矩,惹的老街坊不高兴,甚至几年不说话。有些东西是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但有些个东西压根就不能还,甭急,听我跟您说:&&&&&先说“借碗”,假如哪天您家里(音:LOU读三声)来客人,可是盘、碗不够,临时到街坊家去借, 您可记准了,一定要要装些自个家的食物,或者盛碗水再去还。万万不可以把空碗还回去,那是会让老街坊笑话,不懂事儿。样不礼貌。&&&&&&再说借药锅。您家里要是有了病人熬药,家里正好没药锅,您就得跟邻居借,在这儿有句话千万千得记下,那就是用完了就在自个儿家搁着, 人家不来要,绝对不能去还! 这里边的意思是,人家全家身子骨儿好着哪,不需要熬药。您也千万别老记着“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这挡子事儿,借与还分什么事。按老北京的规矩药锅是不能还的,您要真还了,就有盼人家急需熬药这不吉利的意思了。&&&&最后说借刀。按咱老北京的讲究,刀是不能去借的,刀是凶器,谁知道您借去干什么用啊,假如您借来行凶的话, 哪刀主儿也得跟着吃挂落儿。&&&&在有就是问事,老北京人讲究或是说在意问事的头句话。讲究的是“劳驾”,在跟上句“大爷”、“大妈”、“大哥”什么的。保管您想问什么,就知道什么。但您要扔出句“嗨”,男礼士路怎么走?”就一个“嗨”,一准给您支出南柳巷去。&&&&上面这些甭管是穷讲究儿,还是“富”讲究儿,反正这是咱老北京的先人们传下来的,透着咱北京人的人文色彩。您说哪!(3)初三串门儿,老北京年礼有讲究人们在春节期间互赠礼物,不仅仅是交流亲情和友情,更是精神的洗礼和伦理关系的升华。 说起年礼,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人们在过年节的时候开始讲究互送年礼,不过当时送的所谓年礼,纯属精神范畴,最先是上司送给下属的一张名刺(相当于现在的“名帖”、“名片”),上面画上一朵桃花(表示冬去春来),然后是落款。后来,逐渐有了同级之间互致名刺,以及下属向上司送名刺,写上“吉星高照”等祝福的吉利话。汉代的互致名刺并不是象现代社会中双方当面互递,而是要派人放在对方家的门房,以表贺年心意。这有些像今天人们司空见惯的互寄贺年卡,“名刺”是中国最早的官方年礼。 年礼从宋代开始渐渐由精神转为物质,茶酒等都成为了年礼;到了清代,吃喝穿戴等凡是用得着的东西都可作为年礼。 经过漫长的历史洗礼,中国极富特色的年礼文化逐渐形成。 (4)老北京人送年礼的讲究(一)老话说“人情一把锯,你不来,我不去”。拜年,多了个人们相互“走动”的机会。拜年既是一种礼儿,也是一种人情。按北京的老礼儿,大过年的走亲戚、看朋友,不能空着手儿上门。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了,过年的新鲜已不完全体现在收到心仪的礼物,但送年礼,仍然是过年的必备程序。” 老北京人送年礼非常有讲究,但无论怎么讲究,年礼大体上都是以“吉祥”为主题的,主要有吉祥神灵、动物、植物、饰物、宝物、食物、服饰以及吉祥话、吉祥戏票等,各色不同。比如鱼、麒麟等吉祥动物形象,水仙花、仙客来等花草,长寿结、百岁结,寿糕、桂圆等,年糕……哪样送人,都是相当吉祥的! 过去,北京人拜年讲究送点心匣子、烟酒糖茶、年糕鱼(寓意是年年升高,年年有余)。现在拜年送礼,尽管送吃的喝的依旧是占年礼的主流,但是人们更重视文化品位了,年礼的包装设计和产品质量成为人们采购时的首选因素。 老北京人送年礼的讲究(二)拜年送礼既是一种老礼儿,也是一种人情。因此在挑选年礼的时候,要注重礼物的谐音,“谐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些东西的谐音“犯忌”,不宜送人,送错了的话会事与愿违,闹得双方都不愉快。大过年的,何必呢!还是先了解一下老北京的送礼忌讳吧。 送水果时不宜送梨,因为“梨”与”离”谐音,不吉利;也不送钟表,”送钟”与”送终”谐音;不送书,尤其是给生意人、做金融债券的人送礼,”书“与”输“谐音;按北京的老礼儿,拜年的时候还不能送鞋、茶壶、玻璃制品。过年了,人们说话都爱讨个吉利。送鞋,谐音是”邪“;送壶,谐音是'糊’;送玻璃制品;谐音是'剥离’;送梨,谐音是'离’。您想想这些是好词儿吗?” 腊八醋和腊八蒜也是不能送人的,因为“蒜“与”算“同音,给别人送这个,有让人算帐还钱的意思。 送年礼既有谐音上的讲究,也有数字上的讲究。首先是送“双”不送“单”,取好事成双之意,图一个吉利。装点心匣子和装果篮儿,种类要为双数,四样,六样,八样。早年间很讲究送“京八件”,既八样点心。拜年讲究送酒,因为酒与久谐音,有天长地久之意。如果送酒,要两瓶或四瓶为一提溜。送干果,要四样或六样为一盒。买大个儿的水果,多为四个(四季平安)六个(六六大顺)八个(四平八稳)或十个(十全十美)。 老北京人送年礼的讲究(三) 礼物作为情感交流的载体,年前和年后送礼的说法不同。年前送的叫辞年礼,年后送的叫拜年礼。送礼不在乎追求礼轻礼重,但求表达真情实意。如果有人利用这个时机对经济上不太宽裕的亲友给予帮助,也是非常贴心的善举。 再说压岁钱,过去只有给老人送的才叫压岁钱,寓意长寿;父母给孩子送的是8个一串的铜钱,称之为压祟钱,寓意保平安。隔辈老人才能给孩子们送真钱,以借老人的福气来压岁。压祟钱是小孩儿过年时最盼望的礼物,但是,压祟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不要成为老人的一种负担,也不要让孩子当作一种索求的机会。 吉祥话儿也算得上是一种精神年礼。送年礼的时候,配上几句好听话,就是好上加好、好事成双了。实际上,吃饭、拜年、送礼、问候,都在传递着祝福。 过年送礼虽说只是一种形式,但是就是通过这些形式,我们民族的传统情感才得以维系和流传。这种晚辈对长辈的尊重、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让我们的家庭更加稳定、社会更加和谐。(5)老北京商家的“礼儿”老北京人做事儿不失礼儿,老北京商家似乎更不失礼儿。平时礼貌待客,待到了春节或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那商家对顾客的礼儿就体现得更充分。记得我童年时期,每逢春节,那沿街的大小商店或铺子,都会适度地装饰一下,使铺面儿有节日的喜庆气氛。这时候有买主登门,无论伙计还是掌柜,都会抱拳行礼,逢客便说“过年好”或“过节好”。多少客人多少礼儿,凸显礼多人不怪。记得一年春节我陪一个小伙伴儿去胡同里小铺买鞭炮,那开铺子的老两口一看见我们进门儿,就笑着说:“小朋友,过年好呀,买点儿什么呀?”使我们这些小孩子感到非常亲切。逢店铺附近住家家里有红白喜事时,店铺主人只要闻讯,也会主动随礼儿,当然对于那些经常来买东西的客人,这礼儿更不能拉下。我记忆中,那店家的礼儿倒也就地取材,记得我们旁门的一家住户给儿子娶媳妇儿时,对门肉铺的掌柜用荷叶包了一块猪肉,看样子有5斤左右,荷叶包用绳儿系着,那包上还覆盖一张红纸。俗话说“礼儿轻人情重”,掌柜这一举动不仅使办喜事儿的本家,就是其邻居们也很感动。您说,这样的掌柜还愁没买主吗!这里要特别介绍一位“喝浆大爷”。“喝浆大爷”,是我们胡同东口对面儿一家早点铺的掌柜,老两口开着一间门脸儿,两间铺面儿房的早点铺。每天早晨经营炸油条、炸油饼、炸糖饼、芝麻烧饼、豆浆等早点;中午和晚上主要也以烧饼夹肉、馒头、花卷、咸鸡蛋等,按现在讲,就是所谓“快餐型”食品为主。这老两口为人善良、说话和气、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我母亲第一次带我去这里吃早点,是因为看中这里每天凌晨新磨的鲜豆浆,因为这豆浆据说对刚断奶不久的孩子有营养。记得那天刚走进铺子们,那位女掌柜马上迎上来和我母亲打招呼,当我母亲说明每天让我来这里喝豆浆时,女掌柜高兴地说:“好好,我一见面儿就喜欢这个大胖小子,长得多爱人呀!”说着话,这女掌柜走进里屋拿出一个煮鸡蛋,说这是她刚煮熟吃早点的,非把这鸡蛋给我吃。我母亲一再谢绝,女掌柜不高兴了,说我母亲瞧不起她。于是我母亲只得让我接过鸡蛋,并说“谢谢大妈”,从此我每天早晨进店,便称呼女掌柜为“大妈”,那位男掌柜呢,我自然称他“大爷”。由于每天都来喝鲜豆浆,所以我后来竟把“大爷”前面加两个字“喝浆”,即变成了“喝浆大爷”。其实应该称“豆浆大爷”,但我当时是个小孩子,只知道到这里喝浆,于是顺口把“喝浆”和“大爷”两个词天真地组合一起,以后便一直称“喝浆大爷”,对于那位女掌柜,依然称“大妈”。要说这老两口真疼人,不管是我母亲带我来这里,还是以后我长大了自己来这里,老两口对我都那么热情、体贴。豆浆里面放白糖,热烧饼夹鸡蛋等,都让我吃足吃好。有时候我把豆浆滴在衣服上,大妈就用毛巾给我擦干净,在这里吃早点感觉和在家吃饭一样。在“喝浆大爷”的店里,我目睹了老两口礼貌待客的情况。他们真是不以衣帽取人,对每个客人进门都热情打招呼。我们胡同丙3号院有一个蹬三轮车为生的40岁的单身汉。胡同里的孩子称他“周大爷”。周大爷是个淳朴、爽朗的男子汉,至于为什么单身,我们这些小孩子根本不懂。周大爷经常来吃早点,有时候中午或晚上拉车经过这家铺子,也顺便吃午饭或晚饭。我听见“喝浆大爷”称呼他“周大哥”,而且每次都对他关心备至。对其他客人也如此。就说这位周大哥吧,他身强体壮、饭量大,干的又是重体力的拉车活儿,自己又不会做饭,所以吃喝基本都在“喝浆大爷”这个小店。我多次看见周大爷来吃早点时,那位“喝浆大爷”或大妈,都把烧饼从中刨开,在里面夹上热油条或油饼,这样吃起来有滋有味儿,还节省时间。周大爷吃早点时,面前总放着一大海碗热豆浆,那量足有1升多。目的是让周大爷吃饱喝足。我每次听见周大爷向这两口子道谢,感谢对他的照顾时,那“喝浆大爷”却反过来向周大爷道谢,感谢他照顾了这小店的买卖。这种互相尊敬、互相礼貌的行为,也反映在“喝浆大爷”和其他客人之间。礼儿多、人和、货真价实,大概就是这些小店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吧。有一件事儿,给小小的我留下深刻印象。即一次我正在“喝浆大爷”小店买烧饼,因为这天晚饭我家有一道菜是“摊鸡蛋”,那“九斤黄”鸡下的蛋,炒熟非常香,夹在热芝麻烧饼里更香。我正在买烧饼,看见对面“酒缸”(酒馆俗称)里走过来一个中年汉子,他大概喝酒喝高了,嘴里喷着酒气,过来买芝麻烧饼。明明刚出炉的烧饼,他非说是凉的,而且喝斥“喝浆大爷”说“你这买卖还想不想做”。大爷一边赔笑,一边说:“这位大哥,您大概喝高了,正好这有刚沏的龙井茶,您先来碗醒醒酒!”说着把这个汉子扶在座位上,给他上了一杯茶。然后又给他重新拿了两个热烧饼(其实先给他的烧饼并不凉),最后又把他扶进对面“酒缸”。这过程也被正在吃晚餐的那汉子的一个朋友看见了,估计是和那个汉子说了,而这汉子当时确实喝得迷迷糊糊。结果,第二天一早儿,那汉子就到“喝浆大爷”这儿道歉,一再说“对不起”。“喝浆大爷”笑着说:“您礼儿多了,没什么,我也有喝高的时候,别在意!”后来这汉子经常来这里买吃食或吃早点。试想,面对这汉子无理取闹,把热烧饼非说成凉的,大爷要是和他争吵,无疑占满理,可这汉子当时确实喝酒喝高了,如果大爷不以礼相待,而是和他对着吵,那么就没有后来这汉子频繁光顾小店的结果了!老北京商家的礼儿,老北京人与人之间的礼儿,构成了和谐的社会风气,也成了老北京社会的和谐气氛。回忆起老北京人,特别是那邻里之间的人们从每天早晨见面儿互相说“您起来啦”;到午后或晚上见面儿互问“您吃啦吗”,等等。这些曾被一些人斥为“虚伪”的、“庸俗”的繁琐礼节,其实正是现在缺少的东西!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东单菜市场看到这样一幕,不妨写出来大家共“赏”。人物是一个男顾客和三个年轻的女售货员,那时候售货员扎堆儿聊天怠慢顾客是常见现象,于是我看到以下一幕:男顾客(简称“男”):同志,请问这肉馅多钱1斤?(对方无人回答,继续说说笑笑)同志,这肉馅多钱1斤呀?(又连问数声,对方仍没人搭理)嘿!孙子(读zei),问你丫挺的嘞,肉馅多钱1斤?三位女售货员(简称“女”,几乎同时回答):你骂谁呀?男:我他妈的骂你们王八蛋,叫你们“同志”怎么叫多少声都听不见,怎么一骂你们,你们都听见啦?可见你们就是一群王八蛋、贱骨头!女:你、你……结果,三个女售货员干张嘴说不出话,您说这怨那位男顾客吗?当然,那男顾客的行为也够野蛮的,不应效仿。但是这三个女售货员给围观群众的印象确实是“给礼儿不受敬”的贱骨头!这样的事例我当时遇见多次,可见当时这老北京商家的礼儿已经不时兴了。以后,这老北京“礼儿”就基本不见了。至于现在一些商家有没有“礼儿”各位根据自己经历去琢磨,我不多说了。我只举一个似乎是商家但又不是“商家”是如何推销商品的例子作为文章的结尾吧。那是一位所谓的女“名人”刚试图“走红”的时候。一天,我下班刚走出地铁站出口,就被两个女学生(大概是这位“名人”的学生吧,可能是大学生)在我身边一左一右地拉住我胳膊,二人同时说“先生,买一本儿吧,这是我们'于老师’写的书,写得可好啦”。我连声说“不买”,可这两个女学生拉着我不放,非让我买。我非常反感,最后有些严厉地说:“有你们这样卖书的吗?拉拉扯扯地成什么样子,不买就是不买,你们不要强迫我买!”这两个学生这才放手。您说这还讲“礼儿”吗?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那位“名人”老师授意她们这样推销书的,如果是,我觉得这“名人”应该自我反省!如果不是,我真琢磨不透,这两个女学生这样做究竟为什么!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就在这个地铁站出口处周围,还有十几个年轻的女学生也是这样推销书。这就是“名人”及其子弟的经商“礼儿”吗?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吗?我愕然啦!因为这牵扯到经商的“礼儿”,所以不妨举这个例子来说明问题。(6)老北京结婚“老礼儿”老北京以前办喜事有新旧之分,满族人和汉族人也不尽相同。就拿汉式婚礼来说吧,新式婚礼按当时的话说就是比较“洋气”,扎彩车,请乐队,行洋式的鞠躬礼,有人干脆就着西装,上洋教堂里请牧师照搬西洋人结婚那一套。中式(老式)婚礼则显得非常热闹。讲究的要请专门的“执事”和“吹鼓手”,讲究用八抬大轿,不使车去接,按当时的说法儿,用车去接的,不够档次明显不重视人家新媳妇儿。婚姻是人生大事,除了“门当户对”,一般中产以上人家如果“不从习俗”似乎不近人情。老北京旧俗结婚要履行“六礼”。即:一、问名;二、纳吉;三、请期;四、纳征;五、纳彩;六、迎亲。六礼之名在各个年代前后顺序虽有变动更改,但各种繁复的仪式从未减少。婚礼的规模大小,要视男女双方家庭经济状况而定。以前年轻人自己相互认识,自由恋爱就能结婚的不多,一般都是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民国时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年轻人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也具备了一部分话语权,但绝大多数人还得靠媒人从中说合。媒人分大小,于亲友中撮合此事者称大媒,专职媒人叫小媒。问名时,一般都要有个&“媒人”到双方家里问名提亲。在前期活动中,她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两头儿穿针引线全靠这个角色。那时节已经有了“相片儿”。在先征得男女双方家长首肯的情况下,年轻人可以先瞅瞅对方的“靓照”。瞧完相片儿都有点儿意思了,就可以互换“门户贴”了。门户贴是双方各用一张大红纸,写上姓名、年龄、籍贯及祖宗三代的名号,功名业绩等等情况,由媒人相互传递。接下来,男方家的主妇就选个日子,去一趟女方家里“探望”一下。一般会有以下几个目的,看是否门当户对;看姑娘的德才容貌;看女家的邻里名声和家产的殷实情况。同样,女家也有“相姑爷”的权利。但情况各有不同,有明着相的,也有暗地里鬼鬼祟祟进行的。大方的去男方家里时,有带着姑娘的,也有不带的。所以,见面儿者,并非是双方当事人。而是双方家长见当事人,一旦被相中,这八字儿就算是有一撇了。这时候讲究面子的人家,就会在自己的亲友中择一位相对“德高望重”的人物,拥立为正式的“大媒人”。而赏些喜钱儿把没有“身份”的职业媒婆儿打发掉。这位新拥立的大媒人,首先要将烫金的“龙凤帖”(双方各一,内书“乾造年月”、“坤造年月”的生辰贴),转送到男女双方家里。媒人依据双方“生辰八字”,去“命馆”合婚——看看是否“犯相”。算命先生无非是按十二属相,说一些诸如:“黑鼠黄牛两兴旺,青牛黑猪喜洋洋,青兔黄狗古来有,红马黄羊寿命长……”之类的星命术语。一旦从算命的嘴里说出来“蛇虎如刀错,龙兔泪交流;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还有什么“尅丈夫啦,妨(音:方)公婆呀,没儿女,穷一生啊……”等等,那这门婚事就属“不匹配”,就得“撂下”——不能再往下说了。一般情况下,上合、中合、下合三款婚姻状态,怎么着也能合上一款。心眼儿要是活分,也有暗中给算命先生使一些贿赂的。算命先生就会“巧设机关起死回生”,让其“命相相合”,此道术称之为“破解”。这项合婚仪式之后,男方选个&“黄道吉日”去女家放小定,一般是由男家打个戒指手镯什么的套在姑娘手上,以向外人宣告“罗敖有夫”的意思。讲究点儿的要给四样儿东西——戒指、镯子、耳环、项圈——象征“家法”用意是约束“准媳妇”的行为,教其稳重。满族人还有送“如意”的习俗,表示祝愿。老北京旧时有个童谣说:“大姑娘,做个梦,梦见婆婆来下定。紫金条,黄金锭,桃红的裙子绣金凤……”就是那会儿女儿们心理的真实反映。“小定”一过,姑娘就可以挽起头发,不扎歪歪桃儿或是辫子了。&“小定”与“大定”之间因人而异,时间上长短不等。短的数月,长的数年。这段时间里男方去筹备彩礼、婚房,女方则去筹措嫁妆。放大定也叫“下聘礼”,一般选在早上,老北京有“早上下大礼、晚上送嫁妆”一说。送礼的数目可以选择十二、十六、二十四、三十二……等等双数。旧俗“过大礼”以抬论(笔者孩提时曾见过,将八仙桌子翻过来底儿朝上,饰上红布,放上一两件什么小东西都算“一抬”),少则十抬八抬,多则三四十抬不等,届时披红挂彩锣鼓喧天地送至女家,请女方“纳彩”,相互道贺皆大欢喜。(大定规模,仅次于结婚)过大礼的主要内容如下:一、龙凤婚书——报喜的意思;二、大礼帖,也叫致意帖;即是一个大红折子;(以上两份帖子要搁在首抬最上面的拜匣里)三、鹅笼,弄一两只活的,最好是爱叫唤的。提前给它捯饬得精神点儿(染得花哩唬哨的)。呱呱地一路乱叫,那也是个乐儿。四、酒海,可以和鹅笼并在一起,装上一坛子白干儿老酒;五、绸缎衣服布料--皮、棉、夹、单、纱等四季服饰;六、龙凤喜饼,一种印有大红龙凤花纹的点心;七、喜果儿,干鲜果品;八、鸡蛋,鸭蛋,一大嘟噜,全都染上红色儿;九、茶叶,视季节而定。比如夏季绿茶,冬季红茶春秋花茶;外带上一些羊腿、猪肘子什么的,那是送给媒人的。因为俗语里有“媒人跑断腿,赔点儿猪羊腿”一说,总之还是让大喜事儿上锦上添花儿吧。抬杠的都找年轻力壮的棒小伙儿,一水儿的“号坎儿”(工作服背心),响器吹打得震耳朵。女家收礼后也会有相应表示,比如文房用品,鞋帽食品等,以向男方表示谢意。往后数个月里,在迎娶之前,需要女方往男方家里“过嫁妆”。早年旧俗,女子出嫁的前一天送嫁妆——嫁妆的多与少和女家儿的经济情况有直接关系。也都以“双数”为善,十抬八抬二十四、三十二、四十八……比较贫困的小户人家也得弄个一两抬充充门面,招呼个“窝脖儿①”扛过去就算完事。而且女家一般大多以男方的倍数“回礼”,现在想起来,这些旧俗有时候挺难为人的。所谓“回礼”其实都是一些专为“新房”量身定做的日常生活用品,家具摆设等。好事者亦如“放大定”相仿,四九城儿热闹一番。新房里装饰一新,挂帐子贴囍字——就是洞房了,再往下就是大喜的日子了。迎亲也称作“迎娶”,是整个婚姻进行曲的高潮。旧京童谣说:“大姑娘大,二姑娘二,三姑娘出嫁来了话儿,搭喜棚,贴喜字儿,走马儿灯儿十几对儿,迎亲的太太大抓阄儿,送亲的妈妈儿耷拉翅儿,粉团儿褂子大开裿儿,大红轿子贴喜字儿……”迎亲人马车轿到女家儿,吹鼓手的响器要多演奏欢乐乐曲。直到女家儿把大门开开。大门一开,女方有人先朝外撒一把小制钱儿,意喻“普天同庆”。新郎官儿接亲人等入女家“喜堂”,无须多言无需久座,只行“三叩首礼”,吃一点儿应景的“子孙饽饽”——别的也吃不了,碗筷子都用红绳儿捆着呢,不能启封。新娘上轿前哭哭啼啼不犯忌讳,反倒是大吉大利的兆头。几位“全合人儿”迎亲太太和女方的送亲太太搀扶新娘子入喜轿,鼓乐齐鸣锣鼓喧天,迎亲队伍起轿抬赴男家。旧俗不走回头路,所以都有意绕着走另一条路回去。喜轿启程,男方即送数桌酒席,款待女方父母及亲友。轿子座乘顺序是:头轿是新娘;二轿是娶亲太太;三轿是送亲太太;四轿是新郎官儿;五轿里坐拿盖头的或是堤搂“金银水壶”的小孩儿。喜轿回府先过“火盆”,意喻日后红红火火。新郎官当庭用红袍箭向新娘连发三箭,此乃民间传说《桃花女戏周公》的婚礼版;迎亲太太搀扶新人:倒红毡,跨马鞍,入洞房……经过一番精心修饰之后,即行拜天地大礼: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大礼”最后端上“子孙饽饽”问:“生否?”新人则说:“生!”结婚大礼完毕,闲杂人等退出新房,新人“坐帐”至天明……次日男女新人先去家祠行礼,再去长辈前请安——也叫“分大小”。一般婚后三天归省女方双亲——也称“回门”,后来交通方便了,就有当天即回门的。一些贫寒的小户人家婚事则一切从简,有一幅对子说得好:“两小无猜,一枚古钱先下定;八方多难,三杯淡酒即和亲”,就是老北京小户人家婚事的写照。①窝脖儿:卖苦力的脚夫。(7)老北京人见面如何打招呼?【北京人的礼儿与面儿】咱们北京人懂礼好面儿,见了面都爱主动的打招呼。就是现如今的北京城,南腔北调的人们到了这地界儿,见了面“张哥”“李姐”的也都透着近乎。再早几年人们相互间的官称习惯叫“师傅”,再往前数那阵儿时兴叫“同志”。现在说是讲究文明礼数,搁早先里就说是懂礼嘴甜咯。可您知道老北京人见了面是如何打招呼的吗?今儿咱就聊聊这段儿。 人们常说咱们的北京是天子脚下,规矩大,礼儿多。此话还真不是虚言妄说,老年间,只要您是这四九城圈儿子里的人,那就一定得讲究个规矩礼儿面儿的。老北京人顶在意的就是礼儿面儿的。规矩呢都是从一小立下的,搁现而今的话说,就是“从娃娃抓起”。老年间,就算您家里紧巴窄巴的过日子,可这些个礼儿面儿的却不能少不能忘,忘了让人笑话。街面儿上常听北京人说埋怨人的话:“您瞅这人嘿!怎么连个礼儿面儿的外场规矩都不懂啊。”说的就是这事儿。 说了半天儿礼儿面儿的,那规矩讲究都有啥呀?这么跟您说吧:接您早清儿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直到您晚半晌儿熄了灯躺下,全都躲不开个规矩讲究。 挨这儿,咱先说说那外场语言类的礼儿面儿。 早清儿,您出了家门,无论您在胡同口儿或是街面儿上碰上谁,老街旧邻也好,同学同事也罢,一照面儿就得打招呼:“起了您那?”(“那”字音在这儿念neì。) “起了。” “喝了吗您?” “今儿个早清儿有点儿赶罗,还没喝呢!” “得,我那儿刚沏上。没喝,上我那儿喝去”(“去”字音在这儿念qiè。) 您瞧诶,就这么几句话,就透着那么近乎。 有个肯节儿,在这儿得跟您絮叨几句掰哧清楚了。咱老北京人一大早的头档子事儿是喝茶,可不是吃早饭。这几句简单的对话反映出了老北京的礼儿。拿现而今的话说,就是“和谐”。 快晌午头儿上了,街坊哥儿俩碰着了,先得打招呼:“二哥诶,您做着那?” “可不兄弟,正掂配呢。炒个豆芽儿熬锅粥,有俩窝头搁屉里一熥就得活。” “得,您忙着,我也张罗去。” “要不您就这儿对付点儿,咱哥儿俩喝口?” “不介啦,我那儿有剩的,一热就得活,省事。那什么,二哥您先忙着,回头咱哥俩再聊。”(第二个“那”字音在这儿念nèi。) “好您那!好您那!” 您瞧见没,够客气吧,听着也舒坦呀。您听明白了吗,这得是过了早清儿,到了晌午头儿才问吃没吃那。老北京人早清儿见了面儿都是问:“您早起来啦?”或是“您早喝茶啦?”只是四九城的人们的问法不大一样,比方说:西城的人们问;“您喝过啦?”而东城的人们问:“您喝茶了吗?” 老年间,人们见面儿打招呼是不兴问好的,得问说吉祥。俩朋友在当街碰着了,那得是先道吉祥后请安。您比方说:张三爷碰上李五爷。张三爷赶紧作揖“呦呵,五爷吉祥!我这儿给您请安啦!您家里都挺好的您那?”(“里”字音在这儿念lòu。“那”字音在这儿念neì。) “挺好的,挺好的,还承您惦记着。您家里也都挺好的?赶哪天我去府上拜望拜望老祖儿去,您回去给怹带个好儿呀!”(“里”字音在这儿念lòu。) “得嘞您那,这好一定给您带到,谢谢您那!谢谢您那!”(第一个“那”字音在这儿念neì。“这”字音在这儿念zhèi。) “回见您那。”(“那”字音在这儿念neì。) 当然,挨这儿个给您说的是典型的老北京人打招呼,也不能全一样不是,类似的说法还有许多,您比方说: “您出门儿啊!” “来了您那?” “早呀您那!” “转转呀您那?” 再省事儿的说法就是“嘛去”(“去”字音在这儿念qie的轻声。) 回答人家的问候,也有很多种说法,一般都是礼貌性的附和。比方说:“偏过您啦。”这句回话的意思是:我比您先吃过了,不太好意思的。实际上说的是句客气话,回话的人不一定比问话的人先吃过饭啦。 很多很多,句句都透着那么亲切友善彬彬有礼儿,那么融洽近乎。 老北京人见面打招呼讲究的地方还有很多。咱就单说家里大人教给孩子们:在家门口、院儿里、胡同里,遇见大人们,甭管认识不认识的都得主动去打招呼“叫人”。如果孩子们见着大人不言语,人家就会说这孩子少家教,回家就ping等着挨家大人呲嘚吧。 老街旧邻的父一辈子一辈,一块堆儿住了几十年了,整天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还甭说吵架骂街的事儿,就是上过脸儿的事儿都很少见,这不正是咱们如今追求的和谐社会吗,这也是咱们传承民俗文化的目的。 传统的民俗跟现代的共识,本就不是犹如冰炭不能共器、寒暑无法同时的,是可以很好地融会贯通的。历史跟现实更不能一刀两断地截然分开。咱们就是历史,历史就是咱们。如果历史跟咱们无关的话,也就不是咱们的历史了。(8)“老北京的老礼儿”  京城有句俗语,“北京人老礼儿多”。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礼节体现在日常的方方面面,老话说得好:“礼多人不怪”。  孩子自懂事起,父母就教育子女要尊重长辈,孝顺双亲,“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一日三餐,不可糟蹋浪费,要知“粒粒皆辛苦”。念书时,要专心用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万不可虚度时光,否则“老大徒伤悲”。对待祖辈的老人,要关爱有加,“年少莫笑白头翁”。因此,老人走路晚辈搀扶,老人进出屋有晚辈开门。吃饭时,老人居中而坐;老人动筷后, 晚辈方可拿起筷子吃饭。饭后,还需陪老人聊聊天;若有事要办,要向老人说明原因并道“失陪”后,方可离去。言谈话语,无不尊重老人,因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几代同堂的大家庭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上下和睦,夫唱妇随,可谓“家庭中敬孝为先,天地间勤俭为贵”。如此,“家和万事兴”。  子女外出,要禀告父母;回家后,要先面见父母,这是“行必告,返必面”。子女成人后,父母要求孩子“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子女外出求学或学艺,父母叮嘱“须交有德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须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做事“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与人交友,谦恭礼让,“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与友交谈时,问及对方父母,必以“令尊”、“令堂”相称。即使问及对方子女,也是尊称“令郎”、“令嫒”。谈到自己的父母,不会说“我爸爸”、“我妈妈”之类话语,而是称之为“家父”、“家母”。对方委托自己帮忙办事,能力不及,要婉言说明原委;若是应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定把事办好,要达到对方的满意,“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朋友之间要以诚相待。为人处世,要懂得“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道理。再要好的朋友,也难免有误会,万不可“得理不让人”,说话切忌刻薄,“打人不能打脸、说人不能揭短”,要做到“话到嘴边留半句,得饶人处且饶人”。对方规劝自己时,有些话语可能过于尖锐,却是“忠言逆耳利于行”。  邻里相处,友爱热情。“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时,各户争相打扫院内卫生。“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的情形,少之甚少。哪家有什么事情,全院无论辈分老少、年龄大小,都是鼎力相助,真正体现了“远亲不如近邻”之谊、“近邻不如对门”之情。  京城做买卖,一直讲究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虽晓得做买卖要赚钱,但绝不能赚昧心钱,更不能做拿起钱走、后边让人戳脊梁骨的买卖。君子虽然爱财,但要“取之有道”。谈生意,双方两厢情愿,一拍即合,自然皆大欢喜;若是没有谈成,也要笑脸相陪,“买卖不成仁义在”。  走在大街上或胡同里,烦人指个路、求人让个道,北京人总是先说“劳驾”或“借光”。至于这两个词,来自哪里、出自何方,可能说不出子丑寅卯,但问话者说得心诚,答问者听着顺耳,而旁听者虽与己无关,则确实感到北京人真是“人以礼为先”的风尚。  说起这些“老礼儿”,确实很多,传了一代又一代,代代相传,直到今天,多数仍在使用和延续,充分展示了北京人广阔的胸怀和宽厚的品德。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前进,一大批新的词汇与日俱增,与“老礼儿”的语言融合在一起,成为彰显北京人厚德的一道靓丽风景。(9)老北京文化系列之——老北京的礼儿酒满敬人 茶满送人待人接客有这么一个讲儿:劝酒时要斟满,倒茶时不能满,满了就是在逐客。进一步的说法是: 茶七 饭八 酒十分。茶倒到七分满的程度刚好;饭盛到八分满,过了叫碰鼻梁”,对客人不尊重。另一方面,讲究的客人一般也不“回碗”,也就是一碗之后不再添饭的意思。吃饭的时候不论主和客,应该用手平端碗底,如果碗放在桌子上,您也的用手扶着碗沿。金鸡三点头这是一种致谢的礼数。别人给您斟酒倒茶,懂礼儿的人就会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轻轻敲击三下,以示谢意。要是细究的话,食指和中指应该是弯曲起来在桌面上叩击。这儿有个传说,乾隆微服私访,扮成个跟班的,他在给下人倒茶的时候,下人没法当庭下跪,便以食指和中指代替双腿,做成下跪的形状以谢罪。这个故事还真不知是真假,就不较真儿了。(10)老北京过年循老礼儿开心过个传统年  在中国有着千年文化积淀的传统里,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农历新年才是真正的新年。作为一个庆祝农历新年的盛大节日,春节不仅体现着我们对春天的期盼、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对家庭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是我们对丰收的纪念,是我们整顿一年情绪,向美好未来重新出发的佳期。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一说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的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这是老北京年节习俗的轮廓,但如今能完整说出这首儿歌的人已经不多。  为什么老北京在春节前会有这么多节目?民俗专家高巍先生介绍说,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心理,就是将节日气氛逐步烘托到高潮,从而让人们更加感恩惜福。以腊八为例,过去宫廷中也熬腊八粥,除赏赐给大臣外,还要回报一切曾施予恩惠的生命体,比如要给树抹一点,此外还要祭祖,主要目的是感念先人、神灵和他人之恩。而民间都是在炉子上抹腊八粥,表示感谢灶王爷。感恩之情,贯穿在北京年节习俗的始终。“老北京的春节不是一天,而是从春节到以后将近一个月都有讲究,可以说,每一天都有感恩的内容。”高巍说。  除夕:老人着正装领子孙祭拜祖先,然后吃年夜饭。需守岁,节通“劫”,传说“岁”是吃人的妖魔,所以要保持清醒。老人要给压岁钱,源于老人生活经验更丰富,压岁的力度更大。老北京都是晚上12点吃饺子,以示“交子”,应是素馅,敬神用。灶王爷这天回家,要重新请神。  正月初一:家庭内部拜年,不接待客人。清代官员初一是到单位团拜,同科室的人围成圆圈,互相拜贺,然后到其他科室去拜年,下级官员需向上级拜年,至今这个习俗日本还保留着。从除夕夜到初四晚上,家中的垃圾不能扔,也不能理发和修房子。庙会基本在这一天开始。  正月初二:到五显财神庙上香,五显财神庙在六里桥附近,后来修立交桥给拆了。由于人太多,无法进香,只能把香点燃往里面扔。有人泼水防火,谁沾了水就是沾了财气。到财神庙
“请元宝”,有了这纸做的元宝,来年就能发财。纸元宝需红布裹着,放床底下。第二年要还纸元宝,而且要多还感谢财神,庙僧以此来赚钱。此外,初二还是回娘家的日子。  正月初三:老鼠娶亲,上帝特允许老鼠在这天娶亲,要求人早睡,在屋子四角放些粮食,让老鼠也能过一天好日子。  正月初四:诸神下界,被认为是传统春节休假的最后一天,诸神到人间巡游,所以各家要扎纸人纸马,供神仙乘坐,此外还要祭神。  正月初五:又称“破五”,据说是财神生日,商家正式恢复营业,因为要开除人,所以叫“破五”。破五不能做新饭,只能热旧饭,煮饺子要煮破一个,也可以理发、修房子和倒垃圾了。商家给财神过生日,需要摆“三桌半”就是把四个八仙桌并起来,摆满三个半桌的席,必须先上有甜味的水果,表示财源广进,这样的席有的要摆一天。  正月初六:送“穷神”,祭“厕神”。送穷神需要供煎饼,扎纸车,有干粮有交通工具,穷神就走了。厕神要来检查卫生,所以要清理厕所。  正月初七:人日,被认为是人类先祖之日,古代是吃鱼生。鱼生,类似今天日餐的生鱼片,取意生生不绝,子孙绵长。北京在古代不是产鱼区,就有吃春饼的习俗,因为“春”字有人日元素。  正月初八:顺星,群星聚会,需要祭祀,本命年的人尤其要顺星。黄昏时用纸捻蘸油点燃,从厨房到院子,做一溜,人间灯火与天上诸星相对应,一说需要燃灯108盏。  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生日,禁止屠宰,以示上天有好生之德,全家需祭拜。  正月十三:开始点灯,叫散灯,也叫散小人。由堂屋到大门都燃灯,以除不祥。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传统春节的结束,要举办灯会、灯谜等活动。全家女眷晚上还要拜兔爷。  正月十六:“走桥摸钉”,妇女们在晚上着白衣,凡有桥处,头人拿香开路,后边结伴而过。叫“度厄”,也叫“丢百脖”、“走百病”,据说这样一年可以不腰腿痛。“摸钉”是到正阳门的门扇上摸门钉,据说能生子。  正月十八:收灯。传统元宵节一般到此结束。  正月十九:阉九节,传说忽必烈要收丘处机为女婿,丘处机是出家人,为了不放弃信仰,就于这一天自宫。传说丘处机会在这天回人间巡视,但变身为童女或乞丐,因此北京习俗是正月十八夜起在白云观外等丘处机,一旦看到形迹可疑的女孩或乞丐,大家就会蜂拥上前跪拜。  正月二十九至三十:雍和宫打鬼,被认为是北京春节的最后一天。  ■链接  女眷跪拜兔儿爷  兔子因繁殖能力极强而被认为是生殖的象征,在正月十五,全家女眷跪拜兔儿爷,以佑人丁兴旺。但兔儿爷被祭拜完后就成了儿童玩具。北京的兔儿爷造型滑稽,穿上武将服装,还骑着虎。天津有兔二爷,造型就简单多了,更像兔子。兔儿爷是北京文化里所独有的。  南城北城各不同  北京年节习俗南北城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北城文化好铺张,比较重面子,南城文化玩的心态比较重,比如花鸟鱼虫,多来自南城。北城有荷花市场,多以文人雅士为主,而南城有天桥,像大兵黄那样骂大街的也成了艺人,位列八大怪之一。过去南城艺人到北城表演,在曲目上要做修改,力求内容更文雅一些。  老北京年节关键词  吃 年夜吃素馅饺子  从今人的眼光看,传统北京的年夜饭不科学,肉比较多,且以肥肉为主,这样的暴饮暴食容易引发胆囊炎等,有害健康。但老北京人晚上吃的却是素馅饺子,因为要敬神,而且制作复杂,比如要把胡萝卜切丁,用香油煸炒。北京年夜饭不一定要有鱼,老北京不是产鱼区,所以对吃鱼没有特别的规矩,大户人家有吃鲤鱼要吃全身的说法,并不普及。在庙会上,卤煮火烧一般大户人不吃,因为不是“正经肉”,但豆汁却是宫廷与民间都吃的。宫廷喝豆汁是为了餐前解腻,这和穷人当饭吃不一样,两者做法也不太一样。  穿 旧棉袄洗染成新  过年要添给孩子新衣裳,但过去大多数北京人生活不富裕,因此往往是把旧棉袄拆了,洗一遍,染色,重新缝起来,这就算是新衣服了。冬天很冷,洗完的衣服一旦结冰,就不好干,所以多用“烘笼”,烘笼为铁制,把洗完的衣服挂上去,用家中取暖的炉子烤干,往往需要一天。此外,一般家庭会买靛青,和衣服一起煮,30分钟后,再用热的淘米水泡一下,这样衣服就重新被染了一遍蓝色,使旧布看上去和新布一样,但这样染出来的布比较容易掉色,不经洗。  住 破五之后修老房  老北京都住平房,取暖条件不太好,此外,下雪后屋顶的瓦会被压坏,而大部分房子都有漏水的情况,必须赶在春季前检修,否则一旦下雨,房屋就有塌的危险。北京春节期间是不可以修房子的,只有等到正月初五“破五”后才能动工。特别是房屋比较简单的崇文等地区,一到破五各家都在修房子,渐形成了“破五修房子”的习俗。  玩 舞狮不舞龙  过去北京不允许舞龙,因为龙代表皇权,只能宫廷中太监舞给皇帝玩,事先必须有特赦才可进行。宫中舞的是“火龙”,龙体透明,内置点燃的油灯,在黄昏或夜晚时进行,蔚为壮观。舞狮在北京比较普遍,但北京舞狮不像南狮,没有过多的杂技技巧,主要讲究威武庄严。初期很简单,是一块布,狮头用泥巴或纸浆做成,非常丑陋,几乎全是秃的。而南狮相对精细,但造型更像猫,没有狮子的威风。  老北京年节风俗禁忌  正月初一: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早餐忌吃稀饭
(否则出门遇大雨)、荤食及药品,忌打碎家具(包括盘、碗、酒具等易碎物品),否则要连说“岁岁平安”。此外,白天不可午睡。初一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果小孩说了,要用手纸擦嘴,以示小孩的嘴与屁股一样,说了没有什么效力。  正月初二:有送财神者不可说“不要”,要说“已有”。  正月初三:不可以午睡。  正月初四:禁忌出门,传说灶王爷来查户口,不可外出。  正月初五:忌走亲访友,忌讳吃藕,忌梳头。  正月初七:称“人日”,忌讳动针线,不能打孩子。  正月初八:称“谷日”,丰收之日,大家年假结束,都来上班互相送吉语吉言,大吉大利,恭喜发财。  忌杀:汉东方朔《占书》云“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是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所以民间有“正月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猪、四日不杀羊、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用刑”之说。(11)老北京胡同的老礼儿这北京的四九城是一座古典建筑的博物馆。您瞧,那古老的紫禁城依旧彪炳着天潢贵胄般的尊贵,连那北海的白塔金顶也富丽堂皇彰显着自己的气魄。在欣赏举世无双建筑艺术的同时,我想还应有更深层的意义去琢磨。应当说这座城市里蕴藏的内涵――中华文明礼仪和道德传统经典,更是弥足珍贵的。具体表现在居住胡同的人们,行为举止的“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被古人奉为“五常”,是做人最核心的内涵,也是四合院过日子的人,日常做派的“礼义廉耻”的规矩。这同样是被先人们定格为“国之四维”的做人指南。无论“五常”或“四维”,说得直白些:是你在社会中学做人的举止方圆;与邻里交往的行为规矩。这是自打一小儿就要得到教养(诲)的“忠厚传家”。这些深奥的道理浅显为淳厚的民俗、淳朴的民风,反映在胡同四合院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得从很早时起,胡同的孩子们就学会了“融四岁,能让梨。”那时候居住在胡同四合院里的人家,孩子较多。所以兄弟姐妹互助谦让的习惯,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这不仅仅停留在吃喝的肤浅意义上。如新的学年开始了,老大到老小回到家中纷纷从书包中取出新发的书本。为了争夺一张包裹书皮的心爱画报,便会引发吵闹。我的邻里中会出现哥哥将最美丽的画报,为妹妹包裹上的事情。第二天受到老师在班上的表扬,更多的是得到同学们的掌声。那时有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如今五六十岁的人是在这样的歌声中成长起来的。四五十年前马路边的拾金不昧,是这个社会诚实守信的真实写照。当回到家中沾沾自喜地告诉父母将捡到的钱主动交给警察叔叔时,一定会受到家长的夸奖与一只冰棍儿的小小奖励。从个人、至家庭、到社会,每一个环节遵从“礼义廉耻”的祖训,熏陶出了路不拾遗的民风社会。这里应验了一句老话:“一岁看大,三岁看老”。一个人从诚实守信这一点做起,步入社会后方知受益终生。追究源头,恰恰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传统道德的延续。那时,穿行于街巷胡同中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 胡同四合院的街门,一般呈关闭状态。这样做一则是京城习俗的惯例,增添了胡同幽静安谧的色彩。二来是教育孩子随手关门,安全为上(老礼数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特别是对闺女家)。这样一来,你有个大事小情的来到四合院门前,必须是走上前去轻拍街门上的门钹(环)。随着啪、啪、啪,这声响传入院落中,四合院的主人三步并作两步打开街门,恭请迎候。来者,彬彬有礼;迎者,相待热情。走到房前女主人又迎候屋门前,鞠身让进厅堂,右手请为上座。落座后,沏茶,敬烟,互致问候。稍加寒暄,便将儿女唤出一一相见。此时孩子应当站定,礼貌地按客人的辈分(身份)称呼并要回答客人的问话。不许双手插在衣兜内,不许摇摇晃晃,不许抢白大人的谈话,更不许不理不睬。这是“亲师友,习礼仪”的具体见习。这一点,做到了则显示出做父母的教子有方,家教甚严。老北京有句“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口头语。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规矩”:如不容许双脚站在门槛儿(门沿儿)上,或斜歪着身子倚靠在门框上;吃饭时大人没有落座小孩不容许动碗筷,吃饭时不许吧唧嘴,喝汤不能吸溜出声;遇见大人要首先问候,进出街门要为长辈开门并侧身让其先行。这些看似点滴的细末枝节,确实渗透着举止行为的点滴养成。走出四合院来到社会,你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是平素里家教管束出的。如果做不到或不注意,会殃及到父辈落个“养不教,父之过”的罪名。走进胡同,春风中人们聚集在一起,将院落的地块点种上葫芦、扁豆和向日葵;夏初的“端午”节吃粽子,经常是全院的人在一起品尝;秋风凉时,葡萄架悬垂下来一嘟噜一嘟噜葡萄装满大盆小篮,父母主动地分送邻里各家;冬天里挂在柿子树上的丹柿,每人送一个,邀大家一起分享。前面说到随着旧城的拆迁改造搬入高楼大厦的人们生活水平获得提高,为什么还会思念以往胡同四合院的日子?这是我经常思索的一个问题。究其原由是那邻里和睦互助,遇事不袖手旁观,一句话“远亲不如近邻”――相敬相济的亲和劲儿让人久久不能抛舍。记得那时有些人家的住房也比较拥挤,一家五六口人居住在一间平房内。可是却十分少见动不动就在四合院里私搭乱建的“主儿”。后来有些搞乱了,抢占门道借着别家的后山墙盖上一间小平房的现象频频出现。如果有人劝止,还会遭遇这“主儿”耍“三青子”(老北京话,耍横儿)。这是典型“损人利己”的行为。四合院有四合院的礼数,赵家外出会将钥匙存放钱家,透着一个放心;孙家有了病人,隔壁儿的李师傅蹬上三轮车一溜烟地奔向医院,分文不取。四合院的人遇事不能袖手旁观,瞎“凑热闹”,否则会让人背后戳脊梁骨,那一准儿叫“不积德”。胡同有胡同的说道,前院赵大爷的儿子结婚娶媳妇,邻里要随份子道贺喜,这叫友好传家;吴家的妻子因病逝去,街坊四邻送上一块黑布挂幛聊表哀思,至不济的,也还有一句安慰人心的暖心话留下吧。胡同四合院的人切记:不能学“龙须沟”河沿儿的孙来喜和“小羊圈”胡同的冠晓荷“缺德带冒烟儿”,那不是咱地道的北京人儿能干出的事儿。走进胡同话育人。胡同践行的习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如同四合院流行的:“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礼教所述,为人要忠诚,办事要公道,待人要厚道。(12)老北京请人的礼儿 俗话说嘛,无规矩不成方圆。老北京人的礼儿多这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满族在旗人家,热别有讲究。在这里想跟大家交流一下老北京人的规矩,讲究。先说说大礼节: 老北京的礼仪据说大多都是从婚丧嫁娶的意识上衍生出来的。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溜“这是婚娶赢家中请客的礼数。发请柬或通知亲朋好友,必须在结婚典礼的三天之前完成,要不您就是露怯失礼了。三天之前通知,您算是”请人“,头两天,您算”叫人“;当天,您这就算是”提溜“人了。懂礼儿的人挑眼,根本就不来。重要的亲戚朋友,一般都在婚前一个月上门去通知邀请。(13)老北京人喝盖碗茶的礼儿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古代的茶道茶艺世界闻名。所谓茶道,讲究的是吃茶喝茶的文化,这里包罗喝茶的礼俗和端方。当然,茶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地域广漠,民族浩繁,各地各民族在吃茶喝茶的礼节上也有分歧。咱们就说北京人喝茶的礼儿吧。在家里或一般场所喝茶,没这么多讲究。不外,这里却有很多礼节。好比给客人泡茶,如果是单用茶杯,茶水不能太满,也就是说沏茶时,水只能倒七成,倒十成就溢出来了。如果讲老礼儿,沏茶续水,永远不能让杯子里的水满。&&& 老北京人喜欢用盖碗喝茶,那么用盖碗上茶有哪些老礼儿呢?&&& 首先茶水只能倒七分。其次,用盖碗喝茶时,要一手拿着托碟和碗,另一只手把盖轻轻翻开一道缝儿,然后举到嘴前小啜。千万不能把碗盖拿起来,像用杯子喝水那样。&&&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把碗盖拿在手上,一仰脖把碗里的茶喝干,那是对主人的不敬。这一动作似乎是对主人抗议:你上的这是什么破茶呀!喝着怎么一点味儿没有呀!&&& 此外,用盖碗上茶时,主人不能随意翻开碗盖续水。那主人怎么知道你的茶碗里该续水了呢?只要你把碗盖拿起来,靠在盖碗的托碟上。这个动作就等于告诉主人碗里该续水了。&&& 好比用茶壶沏茶续水,如果不把茶壶拿起来,在客人眼前,用水壶或暖瓶直接往壶里倒,这是对客人不友好的暗示,这一动作仿佛是说,你也配坐在这儿喝茶,赶紧滚吧。所以用茶壶沏茶,续水时,必需侧一下身,把壶拿起来。&&& 再好比客人让你感应厌烦,你恨不能顿时轰他走。一般也不用动嘴,只要把碗里的剩茶往地上一倒,就算是告诉对方你是什么意思了。所以北京人喝茶最忌讳当着人的面儿泼茶水。(14)北京老理儿和老北京话这北京人的“礼”就是多,从早晨一起来一直到晚上灭灯睡觉,全离不开个“礼”字儿。比如说早晨一起来同院儿街坊一照面就说了:“早起来了您?您早喝了?”对方答到“您也早起了?我刚喝完,您也早喝了?”“喝啦,喝啦,叫您惦记着!”您瞧见没有,短短的几句话就叫您听着这么亲切,可有一样,您各位可能有点不明白,刚才这段话里提到一个字“喝”,这“喝”到底是什么呢?不是北京人一见面就问“您吃了吗”?错!大错而特错,错误以及!这是外地人不知道,对北京人的错误理解!这里提到的“喝”,指的是“喝茶”!因为北京人有早起先喝茶的好习惯!因为茶里面含有茶碱,人睡了一宿觉了,早起喝杯茶能够利用茶碱把存留在体内一夜的脏物和浊气统统排出去,对人体健康是大有好处的!所以北京人把早起喝茶的这个好习惯,借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作为一种礼节的问候语!而见面问一句“吃了吗?”这句话也是有时有晌说的,决不是乱说的!包括在茅房见面都问一句“您吃了吗?”那就不像话了。实际上见面问一句“吃了吗?”在北京实在是一种礼节问候,如同问早上喝茶没有是一样的礼节问候。又比如,中午十二点,甲从院儿外进来,见乙在厨房里正做饭,于是打个招呼“大哥您吃了吗?”“没呢兄弟,我这不是这儿做呢吗!哪什么,兄弟您吃了吗?没吃咱哥俩一块儿嘿!”“给您磕头,给您磕头,不用了,我这儿有剩的,一热就得,省事,哪什么,大哥您先忙着回头咱哥俩再聊!”“好您呐,好您呐!”非常客气,让您听着也舒服,这才是问候“吃了吗?”时候的正根儿呢!决不能把这句话得哪儿哪儿用,就好像北京人没吃过饭似的!这也是一种失礼的表现,北京人决不接受!并且极为反感……真正走在大街上,二位见面是先道吉祥后请安。怎么个意思呢?就是在大街上,甲乙这二位见面了,甲一见乙赶紧拱首:“呦!大哥您吉祥,我这儿给您请安啦!(边说边单腿跪地打千儿请安)您家都挺好的呀?”“挺好挺好(赶紧去扶对方)让兄弟您惦记着,哪什么,您家也都挺好的呀?哪天我去府上瞧老爷子(注解:北京人对男性长辈的尊称,在这里指对方的父亲。)、老太太(注解:北京人对女性长辈的尊称,在这里指对方的母亲。)去,您回去替我给怹们带好儿去啊—!就说我给怹请安了!”“谢谢!谢谢!改天上家坐着去!”“好您呐!回见,回见!”……您瞧,这就是北京人。不像现在大街上俩人一见面打老远就喊:“三儿──!你他*的干嘛去”?!“我*!二狗子,原来是他*的你丫挺的,我还以为是哪孙子在这儿喊冤呢”?!您瞧,这都是人话吗?!北京人管这个叫:“野调无腔,缺少家教”!可现在的孩子们就这样,由其是十几岁的孩子,在马路上您就听去吧!可有一样儿,您还真别生气,它现在就这样,爹妈都管不了,您又能怎么样呢?……“劳驾”是怎么来的? & &&&&&& 老北京一般麻烦别人的时候都会说“劳驾”,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劳驾是北京人经常挂在嘴边儿上的一句礼貌用语,它算是地道的北京土话。劳驾一词是由“劳”引申出来的。 “劳”字本是北京人常用的客气词儿,有烦劳、劳动、劳人的含义。老北京人在请求别人帮助或搭把手的时候,一般会说:“劳您 费费神。”或“这事还得劳您跑一趟。”有时也直接说“劳动”,比如:“劳动您把东西挪一挪。”或“师傅,劳动您帮我抬一下儿。”劳驾这个词儿是怎么来的呢?老北京的代步工具多是马车骡车以及轿子或骑驴,“驾”最早是赶车和赶马的术语,以后成了敬词儿,如“驾到”、“大驾光临”等,据说把“劳”与“驾”糅到一起,成为客气话的最初是老北京赶车和赶马的,以后推而广之,成为大众的日常用语。劳驾,有的为加重语气和更敬一步,也被北京人说成“劳您一驾”或“劳您大驾”。在北京,劳驾的应用极广,求人帮忙,借东西,请人搭把手,请人让路,出门打听道儿,都会用到它。一声劳驾,会让人觉得您很懂礼貌(15)老北京家规32条1、不许吧嗒嘴儿;2、不许叉着腿儿;3、不许斜楞眼儿;4、不许罗着锅儿;5、不许不称长辈为您;6、不许掳袖管儿;7、不许挽裤腿儿;8、不许搅菜碟儿;9、不许筷插碗儿;10、不许嘬牙花儿;11、不许抖落腿儿;12、不许不叫尊称或名字就说话儿;13、不许当众喳呼;14、不许说瞎话儿;15、夹菜不过盘中线;16、不许吃饭咬着筷子;17、不许壶嘴对着人;18、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19、吃饭前要礼貌性的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20、作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21、不许拿筷子、勺子敲碗;22、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23、吃饭不能西里呼噜出声;24、不许压人肩膀;25、倒茶不能倒满;26、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27、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28、单独和异性在办公室要开着门;29、站不倚门、话不高声;30、未嫁姑娘不许站在窗前往外看;31、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32、出门要说一声。(16)老北京在旗人家的老规矩俗话说嘛,无规矩不成方圆。老北京的人礼儿多这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满族在旗家人,特别有讲究。在这里想跟大家交流一下老北京人的规矩,讲究。先说说大礼节:中国的礼仪据说大多都是从婚丧嫁娶的仪式上衍生出来的。红事:“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溜 ”这是婚娶迎嫁中请客的礼数。反请柬或通知亲朋好友,必须在结婚典礼的三天之前完成,要不您就露怯失礼了。三天之前通知,您就算是 “请” 人了;头两天,您算“ 叫” 人;当天,您这就算是“提溜”人了。懂礼的人挑眼,根本就不来。重要的亲戚朋友,一般都在婚前一个月上门去通知邀请。白事:“老二抱盆,老大摔”结婚叫喜事,老北京人管丧葬也叫喜事,谓之“喜丧”“红白喜事”这词儿就是这么来的。这儿说“喜丧”,一般指的是上了岁数的人寿中正寝,非正常死亡的夭折,不能叫喜丧。出殡的时候有个讲儿;次子抱盆,老大摔盆,意思去来平安。过去没有这柏油路水泥地,盆一下要没摔碎,看热闹的小孩就可以蜂拥上来抢出殡家人头上戴的孝帽,这家人也阻拦不得。所以现在有时还能从上了年纪人的嘴里听到这话儿:“你瞎撞什么!抢孝帽子哪?”待客:“酒满敬人,茶满送人”待人接客有这么一讲儿:劝酒时要斟满,倒茶时不能满,满了就是在啄客。进一步的说法是:“茶七,饭八,酒十分。”茶倒到七分满的程度刚好;盛饭到八分满,过了叫“碰鼻梁”,对客人不尊重。另一方面,讲究的客人一般也不“回碗”也就是一碗之后不在添饭的意思。吃饭的时候不论主客,应该用手平端碗底,如果碗放在桌子上,您也得用手扶着碗沿。致谢:“金鸡三点头”这是一种致谢的礼数。别人给您斟酒倒茶,懂礼儿的人就会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轻轻敲击三下,以示谢意。要是细究的话,食指和中指应该是弯曲起来在桌叩击。这儿有个传说,乾隆微服私访,扮成个跟班的,他在给人倒茶的时候,下人没法当庭下跪,便以食指和中指代替双腿,做成下跪的形状以谢罪。这个故事还真不只是真是假,就不叫真儿了!本文章转载于书刊参考日--11月20日编辑鲁玉(17)京味礼话“劳驾”如今,在北京 “劳驾”一词很少有人说了,因为大多数居住或工作在北京的人都是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对过去老北京的一些本地用语不太了解。但在过去,“劳驾”是北京人经常挂在嘴边儿上的一句礼貌用语,在麻烦别人时都会被用到。那么“劳驾”这个词到底是啥意思?又是如何来的呢?“劳驾”一词是由“劳”引申出来的。“劳”字本就是北京人常用的客气词儿,有烦劳、劳动、劳人的含义。另外,在过去的老北京,代步工具多是马、骡车以及轿子或骑驴,“驾”最早是赶车和赶马的术语,以后成了敬词儿,如“驾到”、”大驾光临”等,据说把”劳”与”驾”粘到一起,成为客气话的最初是老北京赶车和赶马的人,后来被推而广之,成为大众的日常用语。&& 老北京人在请求别人帮助或搭把手时,一般都会说:“劳您费费神。”或“这事还得劳您跑一趟。”有时也会直接说“劳动”,比如:“劳动您把东西挪一挪。”或“师傅,劳动您帮我抬一下儿。”等“劳驾”是老北京人特有的恭敬用语。如:“劳驾,您挪挪窝儿,我过去一下。” 又如:“劳驾,您帮助我……”“劳驾”一词之后,多有一个“您”字相助。&&&&& 有时为加重语气和更敬一步,“劳驾”也会被说成“劳您一驾”或“劳您大驾”。在北京,劳驾的应用极广,求人帮忙,借东西,请人搭把手,请人让路,出门打听道儿,都会用到它。一声劳驾,会让人觉得您既亲切又很懂礼貌。除了“您”、“借光”外,老北京人嘴边上最常挂着的词就是“劳驾”,它适用的场合非常多,一直到今天,很多北京人都在生活中说“劳驾了,您呐!”“劳驾”这个词对应的英文也许就是“EXCUSEME”,有时有具体的意思,但更多情况下是一个虚指,表达客气的意思。北京人凡事都非常讲究“礼儿”,比如在胡同内骑车碰上拥挤或者前面有人挡路,都会喊上一句“劳驾”,既提醒前面的人注意安全,又客气地请人家给自己让路。如果妇女抱着孩子坐公共汽车,她一上车,来到一位男乘客前说一声“劳驾”,对方多半会明白,自动地站起身让座,随后妇女说声“谢了”,整个让座过程就这么简单完成,既不失礼也不乏热情。“劳驾”作为北京特色地方语言还经常出现在相声和小品中,相声大师侯宝林有过一个讲蹭戏的段子,小哥们儿家里穷买不起戏票,只好端着满满一碗面汤高喊“劳驾”溜进去。那么“劳驾”这个词究竟是怎么来的呢,“驾”又是什么意思呢?著名的北京民俗专家、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民俗工作委员会顾问常人春老先生解释说:“驾乃尊称,一般用于古代帝王,或指佛像神龛,劳驾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麻烦您挪挪身子,后来就活用为行个方便。”来源:北京信报&(18)北京人的老礼儿特别多。
一般来说,不论到谁的家里去作客,主人都会沏茶来招待客人的。对于北京人来说,这是个常礼儿。
记得小的时候,第一次去师父家,师父是用茶壶来沏茶的。我当时手脚勤快,抢着为师父家的老人到茶。不过第二次去师父家的时候,师父就改用大把儿缸子来沏茶了。我对细微之处的观察,还是很有基本功的,马上发现了这点,就悄悄地问师兄。师兄说:我到茶的时候不懂得规矩,用茶壶的嘴子对着人了。可是我还是搞不懂,为什么到茶的时候,不能用茶壶的嘴子对着人。
直到很多年以后,才明白了这是什么缘故。原来在老礼儿中,把这茶壶的嘴子当成了炮口。谁愿意别人用炮口对着自己啊!不过这种老礼儿,现在茶馆中的茶艺员都不懂,在操作过程中,常常是让茶壶的嘴子对着客人。
现在的人,没吃过大食堂的,恐怕不多。到大食堂去打饭的时候,常常看到这种情况,大师傅用勺子舀起了饭或菜,反手就扣在你的饭盆儿里。这要是遇到了北京的老人儿,不大耳刮子扇过去,也要破口大骂一顿(有位哥们儿就挨过骂。一般挨打的,都是老人的后辈)。原来这里面也是有着典故的。
现在对死刑犯行刑,基本都是执行枪决。文明点儿的,也是上电椅或者是注射毒剂什么的。在过去,行刑可是有着名目繁多的程序的。对城市人来说,这也是一件大事,会有很多的人去围观。在鲁迅的小说中,也有这方面的描写。行刑的名目有斩首、腰斩等等不一而足。在上法场的时候,一般都是徒步押送的。也有用木笼囚车的,但那就不是一般的犯人了。在去法场的途中,犯人无论想吃哪家饭馆的饭食,或者是想喝哪家酒馆的酒,老板都会立马送上来。按老观念来说,这是在积阴德,老板们也都愿意送犯人一顿酒饭。也算是行里的一种规矩吧。
在为犯人盛酒饭时,都是反手把酒饭盛进碗里的。这也是一种行规。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大家都知道这码子事。你如果用反手给人盛饭,等同于咒人去死。谁愿意啊?(19)老北京社交礼仪旧时,北京人探亲访友要携带礼物,讲究送“京八件”,即“大八件”、“小八件”。这原是清胡皇室王族婚丧典礼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礼品和摆设,后来配方由御膳房传到民间。其主要成分是精白面、白糖、猪油、蜂蜜及各种果料籽仁。所谓“八件”,即八样点心,一般有麻饼、枣花、卷酥,有的刻上福、禄、寿、喜等不同字样。有圆形、桃形、正方形等,装在一个长方形纸板盒内。“小人件”是双份,十六件装在一个纸盒子里。过去,遇到女儿回娘家,给长辈拜年等,都要去糕点铺买一盒大八件提在手中,大方而漂亮。后来,北京人送礼只要提一个装满各色糕点的纸盒即可,或是再提一个装满各种应时水果的小柳条筐,上盖一方红纸,便可走亲访友。家里来了客人,要洗刷茶具,给客人现沏新茶,倒旧茶给客人喝是极不礼貌的。讲究“茶要半酒要满”。茶水不能倒满杯,七成则可,否则也是对客人不尊重。而且倒茶水时,壶嘴儿不能冲着客人。旧时大户人家留客人用饭,一般是到饭庄去叫饭,时间不长,伙计即用车送到。由于保温做得好,饭菜还是热的。来了贵客,则要到饭庄里吃。旧时宴请官长,或团体聚餐,或初交见面,不需到大饭庄,以整桌之席饷之(若知己朋友则可不拘)。主人必先到,迎客人。客至奉茶敬烟,陪坐周旋,客齐入座。次序以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左为三座, 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类推。主人与首座相对,举杯邀饮。客起立,举杯致谢,就座后,且饮且餐。先上冷荤菜,后上热荤菜,继之以最贵重的莱肴。谚语云:“燕窝鱼翅卤鸽蛋,小炒点心果满盘,鱼盘鸭池酱卤菜。”这种菜一上,吃饭就到终席了。所有的菜都适合吃酒,但不能空着肚子吃酒,在上莱时要附带上小点心。吃什么菜,配什么点心。每进一菜,主人必举杯劝饮酒,举筷动食。宴中饮酒猜拳或行酒令。反毕略用茶,客人即向主人致谢而去。一般人家,来了客人要请吃面条(抻或捞),表示让客人长住下来。若客人在主人家留宿下来,主人则定要请客人吃顿饺子,以示热情。(20)老北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礼数讲究有那些 ?老北京是由胡同组成的,胡同是北京的精髓。但是,到胡同中去参观旅游,却不能用“逛胡同”或“串胡同”来表达,这是因为,胡同中妓院比较集中,一些嫖客今天去这条胡同,明天去那条胡同,在胡同里逛来逛去,串来串去,寻花问柳。日子长了,老北京人便把那些经常到胡同妓院里嫖娼的人,先说成是“逛窑子”,后来就含蓄地说成是“逛胡同”或“串胡同”的了。再往后其意逐渐引申,把那些作风不正派、不正经而在胡同里闲逛的人也说成是“逛胡同”或“串胡同”的。北京人还忌讳在屋子里面撑伞,老人们经常告诫小孩子:“屋子里面不可撑伞,否则房子会漏!”这当然带有极大的夸张成分,但是也并不是毫无道理,因为顶棚就是北京平房的天花板,北京的平瓦房的顶棚,都是用木条加高粱杆和苇子杆扎的,再糊上壁纸。顶棚高不及丈,又是纸糊的,所以在屋内挥舞长物,极易捅破。老北京人还都知道“夜晚不可以剪指甲”!因为在电气时代尚未来临之前,夜间照明条件简陋,视线不明,夜晚剪指甲容易剪着皮肤,十指连心,疼痛难忍,那时医药缺乏,全城也找不到一两家医院。即使送到医院,高昂的医药费也不是平民负担得起的。指甲长了忍个一天半天也无所谓,何必犯此禁忌?北京人还有一种说法,小孩玩火会尿炕,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玩火和尿炕并无必然联系。北京人之所以忌讳这个,是因为小孩好奇,喜欢玩火,不但会烫伤自己,又容易酿成火灾。小孩不知道玩火后果严重,却都知道“尿炕”后难免挨打受罚,又是不光彩的事,所以听到“小孩玩火会尿炕”的警告后,也就不敢玩火啦。在住房方面,北京人也很讲究,俗话说:“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来夏不凉。”这就是老北京人对住房条件的选择。除此之外,北京人还忌讳在四合院中种松柏树、桑椹树和梨树,因为松柏树大多种在坟地中,“桑”与“丧”,“梨”与“离”谐音。北京人有句俗语:“桑松柏梨槐,不进府王宅”,就是这个道理。北京人还忌讳院子里的地面比胡同、大街的地面低,原因是一进门就得跳蛤蟆坑,而出门从低向高,如似登山,明显不吉利。此外,数目字中,单数不吉利,一般人都能接受。但是住宅间数除外,四合院中的北房或三间,或五间,如果有四间的地方也要盖三大间,每边再盖半间,美其名曰:“四破五”。至于东西厢房,也多以三间为准,目的是在院中建筑组合里产生一条中轴线,这条线如似人身上的脊梁,是院落中最重要风水源头。正因如此,双数在北京住宅建筑方面是不吃香的,所以,北京出现了这么一句俗语:“四六不成材”。(21)揭秘清朝人际交往中的繁琐礼节礼节是人和人交往的礼仪规矩。本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行万事的通行证,然后,当你看完下面这一组照片时,是否会感到礼节有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恐怖和厌烦呢——看看清朝时人与人之间都有哪些繁琐礼数吧!磕头:磕头下跪可算是最大的礼数了,臣见君时就行此礼。&据资料介绍,这是中国目前可考的第一张平民拜年照片,作者不详。展示的是晚清典型的旧式中国拜年习俗,是弥足珍贵的民俗史料,该照应摄于晚清时中国北方某地。人物穿长褂留长辫,互道问候躬身作揖。这种礼仪与1644年满人入关有很大关系。从装束和礼仪来看是沿用的满制。&打拱:最常见的见面礼节,边打拱边寒暄,很有人情味。&见面作揖:老北京的居民十分注重礼节,街坊们平时见面也要作揖打拱。&官老爷出巡:每当官老爷出巡,跟班们前呼后拥,有抬轿者,有贴身保卫者,有举伞者,跟平民百姓出门截然不同。&晚清男人的坐相:双脚分开,脚掌着地,手放在膝上,即所谓“坐如钟”。图中的三个男人从左到右分别是善庆、醇亲王和李鸿章。&宴请:翰林院的编修们宴请儒雅的英国商人立德&轿子:轿子不单是一个交通工具,而且是地位与身份的象征,轿夫有多寡之分,颜色有绿蓝等别。&妇女坐相:晚清妇女的坐相,双脚必须并拢,双手合放在膝上。&晚清婚礼:曾纪泽(曾国藩之长子)女儿的婚礼仪式。(22)老北京饭桌上的讲究饭桌上的文化,就是“饮馔文化”的通俗叫法。在老北京,不同的家庭或家族在社会、经济、习惯、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有自家特色的饭桌文化,众多家族在饭馔方式上有“家宴”、“宾宴”和“便宴”--家宴是指家族自己过节和各种喜庆活动而设的宴席;宾宴是宴请亲戚朋友的宴席;便宴是家常便饭。老北京饭桌上各种礼仪十分讲究,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折射出老北京的价值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构筑了具有“礼”、“孝”、“德”、“教”为内容的饭桌文化。“礼”是指饮馔的礼节和礼仪。它反映了家族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礼节、仪式和个人的礼貌要求。家宴、便宴要以“长”(家长、长辈)为主,宾宴要以“客”为主。因此,就形成了许多规矩约束家人,尤其对孩子们的约束更加严格。礼有形式之礼和待侍之礼。形式之礼是指礼仪的形式和氛围所体现的礼,比如宴请场所的选择、礼仪的档次、环境的营造、用具的准备,都要体现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待侍之礼是指招待客人和侍奉客人的礼节,如宴席的排座是以长为先、师为先、远为先的原则,即按辈分排座,家庭教师要优先入座,远道而来的亲戚朋友要优先入座,对待家境贫穷的亲戚和朋友更要格外照顾,主人在席间与其交流的时间要长些,敬酒次数要多些,并有意识地向客人介绍他们的“绝活”如棋艺、书法、唱功,以获得众人的赞赏和尊重。同时严格要求管家和仆人不准慢待这些人。虽然每次宴请视客人身份和礼仪风俗的特点,在饭菜种类、质量档次、饭庄的选择上是有区别的,但绝不能让客人挑出“不是”来。在宴请中的祝词、敬酒、交谈、进餐、辞宴的全程中都要注重礼节。开宴前主人要将重要宾客介绍给大家,并致简明热情的祝词;开宴时主人要亲自斟酒,按顺序向长辈和客人敬酒,不能强求;主动替不胜酒力的客人喝酒,并向客人致意;向宾客敬菜时,要注意客人的饮食爱好,次数不能多,量不能大,否则会让客人尴尬;主人要注意席间相互交流的广泛性,不要热此冷彼,如有女宾,更要注意谈话内容和对女宾的尊重;主人不能先于客人放下碗筷,直到客人表示已吃好方可辞宴;主人要陪主宾,漱口、净手后到另座饮茶。大户人家做饭时,要求厨师盛盘上菜时盘子四周不能有菜渍,上菜要用双手端盘、端碗,手指不能抠在盘沿和碗边上;盛饭、盛汤,倒茶时不能太满,斟酒要满,但不能溢出;倒茶的动作要规范,切忌将碗盖扣在桌子上,茶壶嘴对着客人;倒茶后要后退一步再转身离去;给客人上烟时要用盘子端给客人,切忌用手递烟,不要用一根火柴给数人点烟,不要在客人面前用嘴吹灭火柴和随意扔掉火柴梗,不准当着客人扫地、掸桌子,尤其不准将茶水泼在地上。另外,在客人面前,主人不能训斥孩子和仆人;主与客的孩子发生争执,主人要将自己的孩子拉走,不管谁是谁非,都要向对方表示歉意,但不能当着客人面教训自己的孩子,否则客人会感到不自在。宾宴一般也是不让孩子参加的。记得小时候家宴时,要求孩子们要做到懂规矩、尊敬人、讲礼貌、有教养,有三个不准:吃饭时不准出现喧哗声、碗筷碰击声,更不准用筷子敲桌子敲碗,不准吧唧嘴和出虚恭。二祖母说吃饭时听到吧唧嘴的声音让人作呕,吃饭时出虚恭令人难以忍受。并让吃噎着连续打嗝的孩子主动下桌,不准拖拉椅凳以免发出刺耳的声音,这就是不准出声的要求;二是不准“下嘴”,长辈不动筷子孩子们是不能先夹菜的,不准将嘴填得满满的,不准狼吞虎咽,不准站起身来夹菜,够不到的菜可示意长辈给夹,不准用筷子在菜盘中乱挑乱翻,不准边吃边用双眼紧盯着桌上的菜,不准用筷子指人,不准将不爱吃的东西和口杂牙秽扔在或吐在地上,不准掉饭粒,揭馒头皮和剩饭要将饭碗扒拉干净。最忌讳的,就是孩子将筷子直插在饭碗中;三是绝对不准孩子喝酒。当年两个祖母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乐乐,在饭桌上玩些游戏,输了要出节目,吃完饭还要让孩子们比比谁的饭碗和桌面最干净,席间温馨的气氛十分浓厚。“孝”家宴时讲究要尊重长辈,要尽孝道。小时候入席时大祖母,二祖母坐在上位,因三祖母瘫痪,不能参加但要给留下位置,以示其在家中的地位。待大祖母发话“都来坐”时,大家才按排行顺序入座,年纪小的孩子们要另桌而食。几位大妈和我母亲只能侍立在家人背后给布菜、斟酒、倒茶、递毛巾。两位祖母在每次家宴中都要给几个儿媳妇点她们最喜欢吃的菜,以犒劳她们平日的辛苦,在家宴中称犒劳菜。祖母既慈祥又很威严。在饭桌上大家要观察两位老太太的情绪。情绪不好时,必须按规矩办事,敬酒、说个奉承话都不能少,用词要有长次之分,更不能厚此薄彼,因此大家都很谨慎。情绪好时,二老也谈笑风生,拉拉家常夸夸对方的孩子。大祖母此时会发话:“大伙儿在一块就是图个乐,还那么规矩干什么?”这时大伙才会放松,气氛和谐愉快,大人们还要领着各自的孩子到主桌上给老人问好。姐姐会讨老人的欢心,从兜里掏出几粒花生豆或糖块塞到老人手中,二老高兴得合不拢嘴,对外孙女赞不绝口。二祖母更随便一些,会到孩子们桌前逗逗孩子,还让孩子夹点菜喂到自己口中,孩子们也特别高兴。大家就是在活跃融洽的气氛中享受着天伦之乐。这种“孝”不只是晚辈对长辈的敬、尊,也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因此,晚辈就更加敬重长辈更加孝顺老人,在每个人的心中铸就了真诚的孝道。“德”是一种品行,在家族的饮馔中有“让、度、俭”的要求。“让”是要求大家相互谦让,不要好吃的抢着吃,要先让别人吃,哪怕都被吃光也不能有怨气,要做到让为先;“度”要求喝酒吃饭要有度,不能暴饮暴食,更不能劝酒无度,置人于醉。“俭”是要节俭,不能浪费,尤其要求孩子不能浪费粮食,两位祖母经常嘱咐设宴不要铺张奢侈。宴席结束后,都要将没动过筷子和未曾上过桌的菜带回家。“教”是饮馔方面的家庭教育。通过口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继承了家族中的老规矩和礼俗,在与家庭教师共同用餐时,祖母总是要求几位教师给孩子“训话”,并根据社会时尚向孩子们提出新的要求,看到不好的现象就去指点一下,让孩子们知道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寓教于吃中。在礼、孝、德、教的影响下,孩子们养成了较好的饮食习惯,进而形成了礼重形式、孝重心理、德重行为、教重继承的饭桌文化,而这些,也是老北京文化的一个缩影。(23)老北京的用餐礼数一是吃饭时不能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饭的碗里,特别是家中有七八十岁老人的,绝对不允许将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这是因早年间家里死人后要摆供品,其中“倒头饭”就是将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如果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饭的碗里,是对家中老人的最大不敬。二是吃完米饭后,碗里要一干二净,不能有剩余的米粒粘碗上,老辈人常对年轻人说,碗上粘着米粒,将来就要娶个麻脸的媳妇。实际上是告诫年轻人要养成珍惜粮食和勤俭持家的好习惯。三是吃米饭不够时不能说“要饭”或“再要一碗”,要说“再来一碗”或“再盛一碗”,因过去老北京人将街上的乞丐称为“要饭的”。四是吃饭时不能吧唧嘴,喝汤时不能出声音,要用勺一下一下轻轻地喝,不能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喝,如果声音过大,被视为对旁边吃饭人的不尊敬和没有教养,像猪吃食儿。五是不许用筷子敲打饭碗,饭菜没端到桌子上时,孩子们要静静地坐在桌前等待,如果哪个孩子不懂事用筷子敲打饭碗,大人会马上训斥:“我这儿不收要饭的。”因为过去街上的乞丐多是一边敲打饭碗一边乞讨。六是吃饭时不能闲聊,现在人们吃饭时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儿子出去玩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