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樟木乡樟木乡镇赶集时间表

樟木乡介绍_湖南衡阳衡阳县樟木乡地名网
湖南衡阳衡阳县樟木乡
地名:樟木乡隶属:行政代码:代码前6位:430421长途区号:0734 邮政编码:421000车牌号码:湘D行政级别:乡人口数量:约2.6万人人口密度:260人/km2辖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樟木乡相关网站:??????????????????
  樟木乡位于衡阳县的东北面,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属于南岳“九观桥”----衡阳旅游带的一部分。107国道穿境而过,南距衡阳市中心20公里,北离南岳25公里。境内水资源丰富,美丽的湘江傍境而依,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的樟木人。全乡面积100平方公里,辖19个村,1个居委会,238个村小组,人口25980人。乡政府座落白露坳,市场建设日趋规范,樟木乡物产丰实,盛产粮食、牲猪、湘黄鸡、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同时,这里的人文环境好,政府的政策优惠,劳动力资源充足,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一个投资办厂的好去处。.  [以上内容由网友"陶"分享。]
樟木乡区划 210 樟木寺社区
220 培元村
220 里仁村
220 双衡村
220 七里村
220 仁爱村
220 曹田村
220 永升村
220 高城村
220 九渡村
220 新文村
210 衡岳村
210 竹园村
210 南塘村
220 河江村
220 西林村
220 吉兴村
220 塔兴村
220 云山殿村
220 伏下村
还有2个地名与樟木乡同名:以下地名与樟木乡面积相当:
区划: ? ? ?
??衡阳县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今晚湘江洪峰在衡阳过境!衡阳县樟木乡沿河群众速撤离!
今晚湘江洪峰在衡阳过境!衡阳县樟木乡沿河群众速撤离!
遗墨秦蜀旅游
衡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已经启动Ⅱ级防汛应急响应,湘江樟木段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最高水位将会在今天晚上出现,预计水位56米(警戒水位53.4米),仅离堤坝顶0.2米!!!樟木寺老街将会淹没至一楼一半高度!!!洪峰到达时间是今天晚上(7月3日)22时左右,完全退去时间是7月4日24时左右。请沿湘江的塔兴村、樟木寺社区、高城村、仁爱村、里仁村(均为新村名)可能被洪水侵犯的群众于今晚20时前全部撤离完毕,可投亲靠友,可至就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塔兴小学、吉兴学校、交警中队、高城小学、双衡小学、里仁小学、仁爱小学、里仁完小、曹田小学),请大家配合县乡村工作人员疏散,请大家高度重视,请大家克服通常观念,请大家克服侥幸心理,请大家相互转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遗墨秦蜀旅游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秦蜀旅游——陕西、四川旅游资讯!
作者最新文章查看: 124899|回复: 42
史上最全衡阳县各乡镇地名来历
本帖最后由 铺路石 于
09:18 编辑
衡阳县因地处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战国中期衡阳属楚。西汉为承阳、钟武县地。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县,置衡阳县。自隋以来,虽有分合,但县的建制未变。1952年7月,衡阳县一分为二,东南称衡南县,西北仍称衡阳县,县治迁西渡镇。
untitled.png (326.99 KB, 下载次数: 0)
08:43 上传
我要分享:
本帖最后由 铺路石 于
08:28 编辑
ceeb75d6.jpg (49.48 KB, 下载次数: 0)
08:48 上传
樟木寺 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方湘江西岸的一处小山丘上。据清同治《衡阳县志》记载:樟木寺系盖木居士旧祠,后因周围樟树丛生,故以“樟”代“盖”,取名“樟木寺”。罗隐有咏《泊木居士庙》诗。
位于樟木乡南塘村。彭玉麟(),字雪琴,祖籍衡阳县渣江镇。清咸丰三年(1853年),佐曾国藩在衡阳创建湘军水师。在职35年间,历任知县、知府、道员、按察使衔、兵部侍郎、长江水师提督、兵部尚书等职。他忠于职守,但不贪权恋位,曾先后辞去清廷授予的安徽巡抚、漕运总督、兵部侍郎、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以及兵部尚书等位高权重的职务。不仅如此,他居官清廉,刚正不阿,执法如山。曾三次弹劾纵容部属、治军不严的曾国荃;处死了依仗其叔父李鸿章的权势横行乡里、作恶多端、腐败无能的李秋生;被称为晚晴“四大中兴名臣”之一。光绪十六年(1890年),彭玉麟病逝于衡阳“退省庵”,葬于樟木乡南塘村彭祖山。山下建有墓庐,旁刻有慈禧太后御赐碑文。1988年,墓被盗掘,其墓志铭为郭嵩焘所撰,仙存衡阳市博物馆。
培元寺&&位于距樟木乡政府驻地3公里的培元村,村以寺得名。清同治《衡阳县志》记载:“培元寺在迎水铺,道光中建。县人陈氏子以居积致富,后乃舍资建寺,工费巨万》。”据当地知情的群众介绍,该寺建于今107国道旁的一座山凹处,寺宇三面依山,唯正面不足50米宽的山口。山上翠竹丛生,绿树成荫。清人李星源有题培元寺诗。1950年,寺内僧人渐往他处,寺舍用作国家粮库。1961年,又改作樟木公社办公用房。20世纪70年代,因寺庙房屋破损,故拆除并在原址新建办公楼和会议礼堂。
麟凤山庄又名程公馆。清末安徽皖北盐道、湖南榷运使、湖北江汉关监督成和祥()的庄园,坐落在距樟木乡政府地4公里的西林村。
清朝光绪年间,成和祥(字商霖)因不堪官场倾轧,辞官归隐,选址于衡阳北乡岣嵝峰山下之西林修建庄园。初建一栋土墙瓦房,名曰“知退山庄”,意为知难而退。与此同时,在“知退山庄”对面动工兴建一处豪宅,取名“麟凤山庄”,谓凤毛麟角之意。该庄园为青砖、青石、木质结构,所用建筑材料全从外地购进。历时13年,耗银400万两,于光绪三十二(1906年)竣工。
庄园设计精良、结构严谨的清代建筑,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合16亩)。该宅院又有公馆和程氏宗祠之分,却连在一起。公馆由百顺堂、观音楼、九松堂、八柏轩、退碧斋、暮桃庐、厨房仓库、&夫子&房、&轶门&房、小姐楼等10个建筑物组成。楼、堂、阁、斋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连接。其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精美,造型之典雅,较之同期其他建筑,真可谓是凤毛麟角。
1950年,实行土地改革,将凤麟山庄以封建地主庄园收归公有。1957年,庄园为县手工业合作社织布厂占用。次年,因交通不便搬走。1965年,对庄园房舍稍作修缮后用作空军某通讯大队营房。1978年,驻军撤离,麟凤山庄移交当地政府。此后,因疏于管理,庄园被当地个别村民自发占用。
位于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的九渡村。为古代衡州通往湘潭、长沙的驿站。据清同治《衡阳县志》载:“九渡铺,唐陈元祐所载倩女魂会之地也。”
位于樟木乡七里村(今属湘江大沅渡库区)。村以滩得名。清雍正《衡阳县志》载:“七里滩,湘水滩也。滩左有石形似鱼,名草鱼石,长二丈余,宽八尺,厚三尺,极儳险,水落时舟行有覆败之虞。”相传吕纯阳留有《咏七里滩诗》
位于樟木乡衡岳村,因地形似白鹭的山坳而得名。鹭露同音,遂成白露坳。清同治《衡阳县志》载:“白露港水驿道自九渡铺至迎水铺经白露坳。白露之名疑因坳号港也。”又据史传,五代十国时的出国建立者马殷(852-930)在衡阳病死后葬于此地。清《一统志》载:马殷墓“在衡阳县北”。《资治通鉴》云:“后唐长兴三年(931年)冬十二月庚申,葬武穆王于衡。”《新五代史. 梦世家》载:“葬殷上潢。”1983年文物调查时,樟木公社(今樟木乡)群众反映:楚王马殷墓在白露坳龙头坪,坟土堆1米多高,107国道改造时夷平,墓在路基下。“今白露坳地处107国道和南岳高速公路并行之间,两路相距仅200米,中间为白露坳市场。
位于岣嵝峰东麓之樟木想竹园村,系衡阳和衡山二县交界的分水岭。相传此岭上曾住着表姐妹俩,故得此名。
位于樟木乡九渡村。因此地处衡阳和衡山交界的小山头上,故名。昔有两衡亭,清同治《衡阳县志》载:“两衡之名则二县界首耳“
位于樟木乡曹田村。此地名源自神话传说。相传,古未有天地之时,宇宙间鸿蒙混沌,惟像无形。后盘古神开天辟地,造日月星辰,使万物得有生机。后人为感谢盘古造天地之恩,遂建庙于此岭上,庙塑盘古神像,四季享祭,故得名“盘古岭“。
位于樟木乡高城村。旧时此地一大财主,家财万贯,远近闻名,后建宅院,为炫耀其家十分富有,冠宅名“八万堂“,喻其有八万贯财产之意。今为自然村名。
位于樟木乡高城村。相传元代初期,一蒙古贵族统治此地人民,被称为“大王“。此人倚仗权势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百姓奋起而杀之,但其阴魂仍继续扰民。为求的安宁,人们遂在此岭建庙,供奉大王菩萨,故此岭得名”大王岭“。”文化大革命“中,庙被拆除。
位于樟木乡塔兴村的湘江河畔,此处为古代水路贩运木材的驿站。每当贩运木材者停靠上岸食宿时,此处江面上横竖漂浮着一片木排,大有横江之势。同时此地又有一个较大的棺材交易市场,有棺材店铺十余家。故此得名“横江铺”。
位于樟木乡西林村。时间与明代,为岣嵝峰四十八座茅庵之一。因其位居岣嵝峰东面的山脚下,故得名“东陵寺&&”。据当地民众传说,此寺初建时香火旺盛,清末和民国后香客渐少,解放后更无人问津,僧人亦不知所往。今寺仅留断壁残垣。
本帖最后由 铺路石 于
09:20 编辑
untitled.png (315.02 KB, 下载次数: 0)
08:50 上传
关于集兵滩的来历,说法有两二:一为史料记述。据清同治《衡阳县志》载:元顺帝时,衡州府发兵攻打敞峰(今渣江镇黄柏村厂峰寨),集兵于河滩,故名“集兵滩”。一为民间传说。相传大禹治水南巡岣嵝峰,见峰下一山气势非凡,断言此地久后必出神皇。此话果然言中,神皇在岣嵝峰下的泉塘坳一户名叫上官仙的人家降生。此事惊动了当时朝中皇帝,立即调兵遣将来衡州镇压神皇。官军从衡州一路北上,先在一河滩集兵,继而奔赴泉塘坳将神皇捕杀。后人据此将神皇出生之地取名神皇山,把皇帝驻兵的河滩称之为“集兵滩”
关于集兵滩的来历,说法有两二:一为史料记述。据清同治《衡阳县志》载:元顺帝时,衡州府发兵攻打敞峰(今渣江镇黄柏村厂峰寨),集兵于河滩,故名“集兵滩”。一为民间传说。相传大禹治水南巡岣嵝峰,见峰下一山气势非凡,断言此地久后必出神皇。此话果然言中,神皇在岣嵝峰下的泉塘坳一户名叫上官仙的人家降生。此事惊动了当时朝中皇帝,立即调兵遣将来衡州镇压神皇。官军从衡州一路北上,先在一河滩集兵,继而奔赴泉塘坳将神皇捕杀。后人据此将神皇出生之地取名神皇山,把皇帝驻兵的河滩称之为“集兵滩”
集兵滩自古以来为北乡重镇,商贸繁荣。西集公路和国李公路在镇中交汇,是通往县城和衡阳市以及南岳衡山、岣嵝峰的交通要道。
位于距镇政府驻地4.5公里的通天村垅中间的山丘上。通观始建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因其创教始祖为通天教主,故名通天观。后乡民遂以观称作地名。1968年,道观毁于“文革”。1988年,乡民捐资20万元在原址重建道观,现为道教活动场所。
位于集兵滩镇彭田村。五雷峰名源自神话传说。相传,此峰与岣嵝峰同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虽相距数十里,但遥遥相望,称之为兄弟峰。传说五雷锋不甘居岣嵝峰之下,欲与之比赛长高。数百年后五雷峰之高已超过岣嵝并逼近天庭。玉帝闻报派雷神击打峰顶,将其劈成五个并列的山峰,故得名“五雷峰”。峰下有一庵,名曰五雷庵,香火盛极一时,后逐渐萧条,僧尼亦往他处。今庵无存。
集兵老区公所
位于镇政府驻地6公里的石狮村境内。相传,有神人骑马谒魏夫人,途经此地饮马止渴。马饮泉水后化为石马,其山亦状马鞍,故得名马鞍山。此山出名后,有童谣云:“马鞍破,地方祸;马鞍完,地方全。”清道光年间,当地有居民挖山取石烧石灰。恰在此时,马鞍山时有土匪为患,官军以为是因开山采石所致,应验了“马鞍破,地方祸”的童谣,于是禁石封山,不准再取石烧石灰。
位于集兵镇五马村境内。“五马”之名源于一个民间迷信传说。相传,此冲山上不知从何处走来五匹野马,经常昼伏夜出,到农田偷吃禾苗,为害乡邻。后来五匹马皆得道成为仙“马”。这里人民为祈求风调雨顺,保佑平安,遂在此冲山上建庙供奉仙马,称之曰“五马庙”而得名
位于集兵镇水湖村。旧时何姓宗祠堂号名称。“知音”语出《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旧因高山流水称知音或知己。故名。今袭用为自然村名。
位于集兵镇集兵村花园组。旧时钟姓宗祠堂号名称。其祠堂坐落于田园之间,院内栽树种花,故得名“花园堂”。1927年,毛达湘(即毛泽建,毛泽东之堂妹)曾在此举办农民运动讲习班。民国年间至解放后,此祠堂用作学校。1990年,旧祠拆除,改建为集兵镇中学。此地村民皆为钟姓,其自然村又靠近花园堂,故称之为“钟花园”。
县存最古老的电影院
位于集兵镇松桂村。此地原名黄竹坪,以生长黄竹而得名,又以干旱著称,只能种植早熟的一季稻。1970年代修建山峙门中型水库后,该地的水利条件大为改善,原来的单季稻田种植了双季稻。昔有一驻村办点干部看到这丰收在望的满垅金灿灿晚稻,欣喜地说:“昔日的黄竹坪变成了黄金坪。”村民都齐声赞同,遂更名为“黄金坪”。
本帖最后由 铺路石 于
09:40 编辑
untitled.png (349.4 KB, 下载次数: 4)
08:52 上传
岣嵝峰 是衡阳县的名山,古来称为衡山的主峰,故衡山又名岣嵝峰山。清同治《衡阳县志》载:“岣嵝峰本南岳之别名也”。岣嵝峰是衡山七十二峰之一,雄峙于县境的东陲,海拔951.5米,跨神皇、岣嵝峰两个公社。据清同治《衡阳县志》记载:“嫘祖峰稍西,一峰亚之,望若俯背,故名佝偻”。人们以为“佝偻”二字意义不佳,便把“佝偻”改称为“岣嵝”。今沿用之。岣嵝峰上有禹坛,宋代所立。到了清代重加修茸,改称禹祠。
是衡阳县的名山,古来称为衡山的主峰,故衡山又名岣嵝峰山。清同治《衡阳县志》载:“岣嵝峰本南岳之别名也”。岣嵝峰是衡山七十二峰之一,雄峙于县境的东陲,海拔951.5米,跨神皇、岣嵝峰两个公社。据清同治《衡阳县志》记载:“嫘祖峰稍西,一峰亚之,望若俯背,故名佝偻”。人们以为“佝偻”二字意义不佳,便把“佝偻”改称为“岣嵝”。今沿用之。岣嵝峰上有禹坛,宋代所立。到了清代重加修茸,改称禹祠。
位于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的神皇村。民间传说此地曾经出过神皇,故名神皇山。
相传大禹治水南巡 岣嵝峰,见峰下一山叠嶂起伏,似老盘虎踞,断言久后必出神皇。若干年代后,果然得到应验。
据说,当时岣嵝峰山脚下有一处叫泉塘坳的地方,住着一户叫上官仙的人家。此人笃信佛教,懂医术,善风水,且乐善好施。一日,上官仙对其妻说:“我家屋后有一块地,地下三尺深处有一具石棺,我死之后不必另置棺材,就葬此石棺之内。”又说:“你身怀有孕,将生一男孩。在孩子降生之时,后院栏内怀孕的猪崽和牛犊亦会同时降生。你须在临产前关好大门,未满三年决不能开。出生的小孩、猪崽和牛犊在三年之内也不能让外人看见。”嘱咐后不久,上官仙去世。其妻遵嘱料理丧事,请人在屋后山坡上挖坑,果然有一具石棺。上官仙下葬那天,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数月后,上官氏产下一子,取名“上官天赐”。与此同时,后院栏内的猪崽和牛犊也分别降生。上官天赐出生时,其室内红光冲天,满屋飘香。猪崽和牛犊生下后,生长神速,未及一月,猪变成了大象,牛变成了麒麟。上官氏谨遵夫命,紧闭大门,不敢向外透露消息。
不觉三年快满。上官天赐长得眉清目秀,天庭饱满。年纪虽小,却聪明过人。上官氏高兴得忍不住向亲友夸耀。岂知这一夸耀惹来了麻烦,“牛生麒麟猪下象,上官天赐是神皇”的歌谣不胫而走,远近亲邻闻讯都纷纷上门要看个究竟。这时离三周年只差三天了,上官氏以为不要紧,便答应了亲友们的要求。不聊大门刚一打开,堂屋内突然一声巨响,一乌鸦“哇”的一声从堂屋中冲出,直向北方飞去,。上官天赐被巨声震昏在地。后院栏内的大象和麒麟亦被惊得狂奔乱跳,惨叫而死。
话说京城洛阳,在朝皇帝正坐朝议事。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殿宇晃动,战马嘶鸣,满朝文武个个胆战心惊。皇帝问:“此风主何凶吉?”一术士说:“此乃天仙风,预兆妖皇已经出世,将作乱朝廷。风从南来,妖皇定在南方。“皇帝闻术士言语,十分惊恐,立即亲率兵马,直奔衡州而来。到了衡州后,又向北折回数十余里,在一河滩上屯兵,令金甲将军为先锋,率三万精兵杀气腾腾向上官天赐的居住地进发。
且说上官氏那天开门遇凶后,上官天赐遭受惊吓,又丧失大象和麒麟两匹坐骑,母亲亦一病不起,很是懊恼。一天,官兵杀进泉塘坳,将上官天赐家团团围住。一伙兵勇冲进上官家里,上官氏被乱刀砍死。上官天赐在慌乱中跳上一匹木工用来锯木料的三脚木马。那木马像战马一样,载着天赐向名叫水竹牌的山坡冲去。官兵穷追不舍,天赐骑的三脚马又跑不快,眼看就要被官兵追上,忽然天崩地裂一声巨响,水竹牌的满山水竹全部爆裂,每个竹节里跃出一匹三脚马,马上坐着长一只手的勇士,手中挥着大刀。顿时,水竹牌漫山皆是兵马,杀得官兵大败而逃。第二天,皇帝又整顿兵马,双方在戴湾大町再次展开恶战。神皇上官天赐的兵马虽然勇猛,但因发育未全,结果被杀得全军覆灭。神皇单枪匹马,左冲右突,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军擒获。
皇帝听说抓住了神皇,高兴得浑身发抖,吩咐将神皇就地斩首。说也奇怪,刀斧手刚一举刀往下砍,神皇的头上立即升起五彩祥云,将刀托住,任凭怎样使劲刀也砍不下去。皇帝派人打听原因,得知神皇的父亲上官仙所葬山坳乃一条龙脉所系,龙脉不断,神皇难绝。皇帝急令军士日夜挖山挑土,务必把龙脉挑断。谁料白天刚挖断,到了夜晚挖断之处又涨满如初。一连数日,都是如此。皇帝十分苦恼,又派军师扮作山民混进老百姓中明察暗访,终于打听到两句民谣:“不怕日挑夜挑,就怕童子破腰。“所谓童子破腰,即是剖孕妇之腹,取其血浇洒于挖断的龙脉之地。皇帝闻报大喜,即令四处寻找孕妇,并将捉来的孕妇押赴现场,剖腹取血注入泥土之中,山坳果然一经挖断就不在涨了。就在山坳被挑断的同时,天空乌云密布,阴风惨惨,纷纷降下鹅毛大雪。神皇上官天赐浑身大汗淋漓,长啸倒地。
因为这一传说,当地人遂将皇帝集兵的河滩取名集兵滩;将皇帝先锋扎营的地方取名营盘町(今岣嵝乡杉云村);将上官仙下葬的山坳取名绝断坳(今岣嵝乡福星村泉塘坳);将斩杀神皇的山坳取名奉杀坳(今岣嵝乡的凤山坳);将岣嵝峰下西北部高山取名为神皇山(在今岣嵝乡神皇村境内)。
神皇山铁厂&&位于距乡政府驻地3.5公里的福星村境内。此处为原神皇、岣嵝和江柏堰三个小乡交界之地。1958年,“大跃进“的号角吹响之后,掀起了”大办钢铁“热潮。是年秋,当时的红旗人民公社组织数万民工,土法上马,在此地兴建炼土高炉,伐土烧炭,采石炼铁,搭建工棚,世人称之为神皇山铁厂。半年后,大炼钢铁下马,铁厂随之解散。1980年,当时的神皇乡政府利用铁厂的地利条件,将之劈为集贸市场。地名遂沿用神皇山铁厂旧名。
地跨岣嵝乡和界牌镇,与岣嵝峰同属于衡山山脉,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主峰海拔1101米。因山体遍布白石,故名白石峰。传说道教始祖李冉曾骑青牛在峰上取石炼云,并留下青牛脚印,故白石峰又名老子崖。
位于岣嵝乡妙溪村。妙溪以妙喜和尚称号得名,因“喜“、”溪“谐音,故名妙溪。清同治《衡阳县志》载:”潢水流经妙喜洞。宋南渡,初经山寺,僧宗杲号曰妙喜,与张九成往还,秦桧欲陷九成,并诬宗杲谤议朝政,遂窜衡阳,经历十年,此其结茅之地。“妙溪地处岣嵝峰和白石峰二峰山麓峡谷之间,山高林密,曲径通幽,不失为旅游探奇之胜境。
山峙门水库&&
位于岣嵝乡双江村。1958年8月动工兴建,为小型水库。1974年9月动工扩建为中型水库,1975年1月竣工。坝体为均匀土坝,坝高45米,坝轴长175米。库区淹没稻田276亩,旱土29亩;拆迁房屋593间,移民98户432人。集雨面积21.1平方公里,有效库容量1281.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2000亩。
位于岣嵝乡境内的白石峰东麓,是以革命先烈萧觉先名字命名的村。萧觉先(),岣嵝乡人。1924年由毛达湘(毛泽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与戴今吾(烈士)创建衡阳县第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共神皇山党支部,萧任支部书记。1927年“沁日事变”后,萧先后担任中共衡山县农委书记兼岳北区委书记和工农革命第七师四团团长等职务。1928年不幸被捕牺牲。新中国建立后,当地政府将其出生地红家村更名为觉先村。
原名呈秀堂,位于岣嵝乡凤山村。为陈姓堂号,“呈秀”语出曹植《洛神赋》:“延颈秀项,皓质呈露”。后引申为“呈现优秀有才华的后辈”。因呈和陈同音,故改呈秀堂为陈秀堂。后演变为地名。
法轮寺& &位于岣嵝乡高峰村。初称云龙寺,始建于东晋。隋大业(约606——616)年间扩建,规模宏大壮观,整个寺院为九正十三横,设有前沙门、后沙门和钟鼓楼等。寺周有五座形似乌龟的山头环绕寺院,故有“五龟护法轮”的美称。寺僧众多,旺时达五百有余。盛况惊动京师,隋炀帝诏赐名“法轮寺”,并赐联。宋初,文悦禅师任住持,历时五十九载,讲经说法,香火盛极一时。后毁于兵火战乱,废墟现改造成农田。
位于岣嵝乡神皇村。相传元朝至元年间,一曾姓财主捐资在羊角湾大屋场前的环洞河上修建一座石拱桥,连通神皇山到通天观的行人要道。该桥旁有一山,形似凤凰,故桥因山而得名。
位于岣嵝乡七里山村。该山为连接岣嵝和白石峰的山脉,把新桥与妙溪分割开来。旧时,两地百姓为了方便来往,商定在该山顶的分水岭处分别修筑一条青石板铺设的梯级山道。因从山顶东去妙溪,西往新桥同是七里,故得名“七里山”。
位于岣嵝乡和石村。建于宣统年间,一正二横,规模不大。此庵地处深山密林之间,周围群山起伏,云牵雾绕,临境有相依白云,接近蓝天之感。故因其自然景观而得名“白依庵”。庵门有一联:“佛殿有尘风自扫,门前无锁月常关。”道出了此地之风清幽静。后毁于兵火战乱,废墟已成林地。
本帖最后由 铺路石 于
09:42 编辑
untitled.png (188.84 KB, 下载次数: 1)
08:53 上传
板桥 位于板市乡板市村,古为通往衡州(今衡阳市)的驿站。因其驿道用青石板铺设,驿站有一座石砌小桥,连接上下两条街道,桥上建有凉亭供过往行人歇息,故名板桥。
位于板市乡金乌井中学(今板市中学)校园。金乌,古代神话传说太阳的别称。金乌井以太阳而得名。据民间传说,昔有仙人云游至此,井旁一贫民热情相待,取井中水给仙人止渴。仙人感其诚,遂将井水点化成酒,并嘱其卖酒营生。该贫民因此发迹。后来,仙人再次路过此地,问贫民:“日子过得可好?”答曰:“好是好,就是有酒无糟。”仙人听后,自言自语:“莫道人心好,人心比天高;井水当酒卖,还嫌缺少槽。”认为此人不知道,遂收回仙法,使井水回归自然。如今,金乌井水依旧清凉。
位于板市乡李子园村。此处为就是儒者堂号名称。何谓“儒雅”?古指所谓博学的儒者,亦谓温文尔雅,封建士大夫用以称颂的风度儒雅和学识渊深。故名。今自然村袭用堂名。
位于板市乡往宜村吉祥组。旧时药店堂号名称。因其店主姓谢名斌,字吉祥,故店名亦称“谢吉祥”;还寓致谢求医者光顾并祝愿平安吉祥之意。一名多义,别具一格。
位于板市乡板市村李新屋组,是旧时渣江通往衡阳市的必经之地。此处有20多户居民在沿道路的一边建筑了相互连接的房屋,形似街道的半边,遂称“半边街”。常有过往行人在此歇息。后发展成为农村赶集
本帖最后由 铺路石 于
09:43 编辑
untitled.png (391.43 KB, 下载次数: 1)
08:54 上传
古以杉木建的桥而得名。据清同治《衡阳县志》和乾隆《衡州府志》记载:石狮涧水经此始有杉桥之名;有上、中、下三桥,上杉桥和下杉桥相距一里,广狭相惹。又载:“其地莲子尤美,冠于湘产。”亦产砂石磨,销路颇广。
位于杉桥镇伊山村,因境内伊山寺而得名。《大明一统志》山川篇载:“伊山在(衡州)府西三十五里,晋桓伊读书处,亦名桓山。”
桓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的参与者。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九年(384年),十六国的前秦国王符坚(338——385)兴兵90万伐晋,时晋兵仅8万。桓伊用疑兵计破符坚的骄兵,结果大败符坚于淝水,因此被封为修武侯。后桓伊辞官隐居伊山。东晋朝廷为表彰桓伊的功绩,赐建伊山寺。宋代以后规模不断扩大。宋徽宗赵俈亲为寺院题书“景德禅寺”匾额。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寺前兴修“古潭映月”,二十一年(1485年)修建千僧塔。清代曾有一位皇妃在寺修行,康熙皇帝玄烨赐修皇妃楼,封伊山寺为皇庄地,赐称“六朝胜境”。寺门刻有晚清举人、翰林院检讨、清史馆馆长王闿运所题“明月似闻三弄笛,白云长对六朝山” 楹联。
伊山寺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历代文人墨客慕名前来并题韵的有唐代张祜所题的《游伊山寺》,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的韵《伊山》,清代左修位所提的《桓伊山览古》等。
古寺名 位于杉桥镇集福村,村以寺得名。该寺建于宋度宗咸淳年间。相传吴三桂蟠踞衡州时,曾聚集将士至此求福。民国33年(1944年)日寇陷衡时遭破坏。日本投降后曾为衡阳县第八区区公所驻地。今寺旧迹无存。
位于杉桥镇的上洲村、集兵镇的山峰村和岣嵝乡的城前村交界处。主峰海拔503.2米。因其山有大小三峰并立,形似旧时是文人搁放毛笔的笔架,故名。1960年,辟为县属岣嵝林场笔架山分场。
位于杉桥镇之杉桥煤矿矿区。“三清”指道教的三位至高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三清殿”为供奉三位天尊神像的道观。今殿宇无存,仅留地名。
位于杉桥镇东日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演变为地名。“继述”:继,继承,延续,阐述前人的成说。意谓继续完成前人的述作。故名。
位于杉桥镇白石村。此地名源于一个神话传说。相传此处有两座小山,一名狗山(今称仁山),一名猫山(今称上虎)。狗和猫为争饭吃,日夜争吵不休,弄得四邻不得安宁。天上玉帝闻知此事后,派了一个仙童下凡来处理此事,于是在两座山的上方修建了一个箭楼,以监督狗和猫发生争吵。故“箭楼湾”因此得名。
位于杉桥镇铁冲村,旧为屋场名称,后演变为地名。传说明代有一个名叫何久平的地仙(即风水师),一天路经此处,说这个地方“风水”好,是块“福”地,在此地建房,定会家财万贯。说完,随手将一枚铜钱抛在地上,并说铜钱着地之处就是福地的正中处。此话不胫而走,迅速传开。于是,不到两年时间,就先后有人在此地建起八栋房屋,也就是竖起了八条槽门(即大门)。故得名“八槽门”。
樟树坳 位于樟树乡樟树村。传说此地曾有数株古老樟树,故地因树而得名樟树坳地处衡阳县与衡阳市郊城乡结合部,且与西渡经济开发区融为一体,民殷财阜。素有衡阳县“东大门”之称。
untitled.png (357.16 KB, 下载次数: 0)
09:03 上传
西渡之名始见于宋《元丰九域志》。志称:衡州西去宝庆(今邵阳市)经此渡蒸水,遂名西渡。旧时西渡今称西渡老街,位于蒸水西安。1952年7月,衡阳县分为衡阳和衡南两县后,衡阳县治由衡阳市城北(今石鼓)区迁至西渡,在蒸水东北岸江口町新建县城。
本帖最后由 铺路石 于
09:47 编辑
untitled.png (277.51 KB, 下载次数: 1)
09:05 上传
岘山寺 位于岘山镇光辉村。始建于唐代武德年间。该寺原在湖北,后迁至衡阳,寺仍沿袭旧名。今寺无存。清同治《衡阳县志》有一段关于岘山寺的记载;“寺有明成化时钟。旧为金龙寺。传云先有此寺,后有衡州城,然则此寺在唐武德前也。”因该寺历史悠久,故乡得寺名。
位于岘山乡光辉村。始建于唐代武德年间。该寺原在湖北,后迁至衡阳,寺仍沿袭旧名。今寺无存。清同治《县志》有一段关于岘山寺的记载:“寺有明成化时钟。旧为金龙寺。传云先有此寺,后有衡州城,然则此寺在唐武德前也。”因该寺历史悠久,故乡得寺名。
位于岘山镇碧崖村,地因山得名。清同治《衡阳县志》载:“碧崖山,行旅者音讹谓闭眼山,土人甚讳其称,必相譬晓,虽复问途,妇幼辄正其音。”其山竹林繁茂,附近盛产土纸,《县志》亦详载:“山饶美竹,下有小市(碧崖街),山民所在,引泉沤竹,纸池之利岁计万金。”清时衡阳知县范鹤年游碧崖时有《登竹山绝顶》诗。
位于岘山镇万山村。关于檀山咀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以山咀上檀树多而得名;一说以此地座落在檀落山与仙鹅咀之间而得名。此地设有圩场。省道210线在此经过。
位于岘山镇金钟村,以座落在金钟寨门口而得名。金钟寨传为长乐四十八寨之一。狮子岭迤逦于左,青石岭绵延于右,悬崖峭壁,峡谷阴森,是西渡至井头和关市的必经之隘口。
位于岘山镇易市村。相传清代有易姓人家从湘潭迁居此地,开铺经商,后来发展成集市,故名易市街。清同治《衡阳县志》载:“丫碧町,本云易陂町,今以方音改之。”衡阳方言“易”、“丫” 不分,故有俗读。
位于岘山镇杨林庙村。相传该村有兄弟三人共建住房,冠名“三星堂”。亦谓福、禄、寿三星高照,福寿绵长。
牛形山水库&&
又名金牛湖、织女湖,位于岘山镇泉井村。1958年10月动工兴建,1962年2月竣工。大坝为心墙土坝,坝高33.5米,坝轴长216米;坝基宽600米,顶宽4米,为梯形结构。坝侧溢洪道最大泄洪量为每秒886立方米。库区淹没耕地2380亩,拆迁房屋2425间,移民2374人。集雨面积246平方公里,有效库容量3355万立方米,灌溉衡阳和衡南两县83个村868个村民小组的85000亩农田。
位于岘山镇鸭绿村。此地原名邓公堂,后被一财主买去重建新房,更名为楼梯堂。意谓家业兴旺,如上楼梯步步升高。
位于岘山镇正堂村。此村座落在山冲里,有肖、胡二姓在此居住,故名肖胡冲。
位于岘山镇紫云村。主峰海拔728米,层峦叠嶂,石山高耸,因附生紫色苔藓,峰呈紫色而得名。峰上有紫云庵,建于宋度宗咸淳三年,寺门嵌有“紫气当帘障殿宇,云霞如彩挂山峰”对联。
位于岘山镇光明村。史载:此地为西汉钟武候刘度之候国都城遗址。清同治《衡阳县志》记载:“武水又东流,稍北经岘山寺……自此多童山,沙经旁水,东北十里而至曾步,钟武候国当在此矣。”传说汉高密元候之陵墓亦在此地。
位于岘山镇麓山村。水口地处冲水和武水汇合口,故名。据清县志载:“水口北岸昔卢山寺,亦为幽胜。山因寺僧六祖姓卢而得名。后称庐山,再后又改为炉山”。今用“麓山”,可能是“卢”、“庐”、“炉”同音演变而来。
别名蚂蝗塘,位于岘山镇泉井组。因此屋后山曰马形山,其屋建在马口边,且屋前有一口大水塘,故得名“马塘”。蚂蝗塘是后人误称。
弹弦洞&&位于岘山乡弹弦村。清代顺治年间,一位邓姓人家从江西吉安迁居此地建房定居。因此屋后山有一溶洞,洞广而深,洞内滴水声犹似美女拨动琴弦,清脆动听,故得名“弹弦洞”。今村、组、屋皆称“弹弦”。
位于岘山镇三联村蓑衣组。旧时此地棕树颇多,有编织手艺的人将收购来的棕片制成蓑衣卖给农民作为雨天从事耕作遮雨之用。由于加工蓑衣者渐多,并初具规模,故外人称之为“蓑衣铺”,此名流传至今。
位于岘山镇高兴村二美组。清代中期,此地一蒋姓家庭连中二名进士,皆在外地为官,年老后告老还乡,建三正六横豪宅一栋,取名“二美堂”。美,指才德或品质好,意谓二人才德俱佳。故名。
位于岘山镇高兴村黄狮组。传说古代有一美女夭亡葬在此山。每当天气晴朗之夜,于朦胧月色中可见一美女在山头上梳头,人们疑是美女“还魂”,故称此山为“返魂山”。
位于岘山镇更楼村永吉组。相传明末清初,有一将军领兵驻此,每天点兵操练。后人们在此地拦河筑堰蓄水灌田,遂得名“点兵堰”。
位于岘山镇三元村三元组。“三元”:旧指乡试、会试、殿试之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此指清代此处有一刘姓家族在科举考试中,有三人分别得中榜眼、探花、进士及第。后建大宅院,故得名“三元堂”。意谓三元及第,名誉梓里。
位于岘山镇渣冲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演变为地名。“太一”源出“太仓一粟”。意谓谷仓里的一粒谷,极渺小。语出《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稀米(小米)之在太仓乎?”
位于岘山镇岘山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演变为地名。“六合”:古代历法用语,即: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旧时有六合同春之说,谓一年四季皆事事相合。阴阳家亦有五行“六合”之说。
位于岘山镇易市村。旧时店铺堂号名称,后演变为地名。“长春”:长,常;春,兴旺。谓生意常年兴隆之意。故名。
位于岘山镇阳堂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演变为地名。何谓“乐益”?乐,喜悦,快乐;益,利益,富裕。谓生活富裕快乐之意。故名。
位于岘山镇早禾村翰林组。旧时官宦人家堂号名称,后为地名。“翰林”,古代官名。唐代置翰林学士;明、清以翰林院为“储才”之地,选拔一部分在科举考试中中举的优秀人才入院为翰林官。此屋旧时曾有人做过翰林官,故以“翰林堂”显示其家族之荣耀。
位于岘山镇田心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为地名。“金玉”,有两个含意:一谓财富极多;一喻富有才学。语出《世说新语•赏誉》:“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可谓金玉满堂’。”此指该屋主财富极多。
位于岘山镇秀林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为地名。“大雅”:大,宏大;雅,高雅。谓此屋宏大高雅。语出《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位于岘山镇金阳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为地名。“善思”:善,擅长,善于;思,思考,思虑。谓此屋主是个处事谨慎,善于深思熟虑的人。故名。
位于岘山镇楼台村。旧时屋名,后演变为地名。此屋主将房屋建在一处地势较高的土台上,且喜诗好酒。兴之所至时,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故得名“醉吟台”。
本帖最后由 铺路石 于
09:48 编辑
untitled.png (284.22 KB, 下载次数: 2)
09:05 上传
井头江 俗名井里江,意谓经中之泉源于武水河之水。清同治《衡阳县志》载:“井头江水自西来注之。衡人以泉水为井,此泉出武水中,寒浸沙清,灌注百顷,故以井头名江。”井头江地名源于此井。
俗名井里江,意谓井中之泉源于武水河之水。清同治《衡阳县志》载:“井头江水自西来注之。衡人以泉为井,此泉出武水中,寒浸沙清,溉注百顷,故以井头名江。”井头江地名源于此井。
位于井头镇境内,地因孟公殿得名。清同治《衡阳县志》载:“有亭施茗,孟公俗祀,神貌狞恶,不知何故人也。”今殿无存,独有地名。
位于井头镇晏桥村。相传有位姓晏的江西人曾修建此桥,故名晏公桥。后村以桥得名。清同治《衡阳县志》载:“水经响水堰过晏公桥,乡人神祠有唐公、晏公、李公,唯唐公传其名”。
位于井头镇仙桥村。村以仙人桥而得名。清同治《衡阳县志》载:“桥下涧石,隐陷作跌坐痕,宛若人印,俗谓之仙人桥”。
位于井头镇中町村。旧名余庆堂,原为地主庄园,1950年土地改革时分给农民,改名翻身堂。
位于井头镇之双杨和金祝二村境内。清同治《衡阳县志》载:“晓晖岭,碧崿山参 嵯,寒光俯映。传此山神与大云争长,飞钟压之;大云神乃遣新葬尸柩厌其峰顶。今犹时见棺,而大云钟竟传飞来之异。斯乃林神移井,山灵见鞭之类也。”
古称耶姜山,位于井头镇境内,与邵东县接界。主峰海拔990.4米,因常年云雾笼罩,故有大云山、云观山和白云山等名。相传:山上有申泰芝之妻李霞真炼丹之处,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为避清兵追剿也曾化装逃亡于此地。
位于井头镇翠林村。此村建在形似蛇张咀的山麓,故名蛇咀头。村人因讳蛇,借方言石、蛇谐音,改称石咀头。
位于井头镇境内。此地有山名雷祖峰,为衡阳和衡南二县界山。故村以山名,简称雷峰。
位于井头镇雷峰村。此山冲树多林密,落叶铺地,行人踏叶而过,故冲得此名。
位于井头镇。村以境内铁冈水而得名。清同治《衡阳县志》载:“铁冈水,水出雷寨东,南流经铁冈。冈产石灰,初苦多烟,近岁颇复中烧,略同耒产。”
东山桥&&位于井头镇东山村。据清同治《衡阳县志》载:“东山,江沙际有大石桥,去水数十步。初,造桥成,有丐者欲先过,里老固加呵止,丐者怒曰:且当令此桥永无行人。明日,水遂改流。咸以为仙灵变怪也。”又载:“精祗安能妄作川性,东西适逢(水)改道耳。”今东山桥在牛形山水库尾部之武水河上,为省道S210线公路桥。
位于井头镇知西村。此坳形似一片芭蕉叶状,故名。清同治《衡阳县志》载:“小洞水,水出芭蕉坳,西坳亦长乐七口之一也。”此坳口通岘山乡之柏龙村。
位于井头镇皇城村。旧时王姓家族堂号名称,后演变为地名。相传,此地一王姓财主生育三子一女,三个儿子按“顺”字辈分别以德、意、昌取名。三兄弟都好学上进,长大后都很有出息:老大、老三考取了功名,在外做官;老二从事经商,成了巨富。小女成年后婚配范姓,但夫妻一直住在岳家打理家务,照顾年老多病的双亲。此事深深感动了在外的王家三个兄弟,为报答妹妹和妹夫代兄侍奉父母的孝心,经过商议一致同意将在老家的田土和房屋家产赠予妹妹和妹夫。范氏夫妇对岳父母和三个松兄的雅爱亦感激不尽,遂以“三”和“顺”冠名“三顺堂”。
位于井头镇孟山村。旧时罗姓房屋堂号名称,后演变为地名。“四维”包含两重意义:一是寓姓氏,繁体“羅”字由“四”与“维”上下结构而成,其意谓罗姓;二是喻修身准则,“四维”语出《管子•牧民》:“四维张,则君令行。”又,“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旧时以礼义廉耻作为行为准则,故称之为“四维堂”。
位于井头镇晏桥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演变为地名。“凤仪”源于建房选址的传说。相传,此地有户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兄弟分居后需另建新房,便请来风水先生看地选址。那风水先生摆弄阴阳八卦之术,左观右看,选定一处山水龙脉好,视野开阔,风景秀丽的地方为建房基地,并告诉主人这里是凤凰起舞的吉祥之地,将来必定人兴财旺。主人遵嘱,择日破土动工。新屋建成后,遂以凤凰来仪冠名“凤仪堂”。
位于井头镇牌头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演变为地名。“研经堂”,顾名思义,是研究佛学经典的地方。传说清朝同治年间,此地有一位董姓女施主,饱读诗书,尤其喜欢研究佛学经典,在她的居室里,摆满了佛教的各种书籍。同时,她还身体力行,广结善缘,扶危济困。她的大门边经常放着一个装满米的大桶,有前来乞讨者布施以米。董施主此举在附近僧侣和民众中广受好评。故其屋得名“研经堂”。
位于井头镇双阳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演变为地名。“金染铺”,得名于一位姓金的人从事印染职业的染铺。又因其印染工艺精湛,质量上乘,方圆百十里的顾客都送料上门求染,故“金染铺”又成了当时印染行业中的知名品牌。
位于井头镇太平村。石鼓寺名源于一个神话传说。据传,旧时在兴建此寺时,一手撑铁拐杖腰挂形似小鼓(装酒的葫芦)的老头从此地经过,小鼓发出动听的乐声。一个正在路边玩耍的小孩发现这鼓和响声很有意思,便叫:“老爷爷,您身上的小鼓借给我玩一会好吗?”老头见小孩乖巧可爱,便取下葫芦给小孩玩。恰在此时,小孩的娘从屋里出来,见儿子玩得爱不释手,便说了许多动听的好话,求老头将小鼓送与儿子。老头被缠不过只好答应了。正当母子俩高兴得忘乎所以时,那老头突然不知去向,小孩手中的鼓也掉在地上,眨眼间成了巨大的石鼓。小孩的娘这时才明白,原来这位拄拐杖的老头就是八仙过海的神仙铁拐李。于是,人们遂称其寺为“石鼓寺”。
位于井头镇青龙桥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演变为地名。琵琶堂原名独家湾,此处住着一户独姓家庭。原来家境一般,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成了当地有名的大财主。独财主发家以后,开始过着声色犬马生活,尤其对琵琶情有独钟。每当逢年过节或生日喜庆,都要延请善弹奏琵琶的琴师上门助兴。由于独财主喜欢琵琶,故将其豪宅称之为“琵琶堂”。
本帖最后由 铺路石 于
09:49 编辑
untitled.png (390.61 KB, 下载次数: 0)
09:06 上传
关市 关市以关帝而得名,旧名六龙町。清同治《衡阳县志》载:“武水迳六龙町关市桥,山干六龙均会与此。”又称:“环山如笼,不利来客。”
位于关市镇唐市村。原名汪家老屋,后刘姓迁入,一眼能看到自耕田地,故名“目耕堂”。
位于关市镇界福村。传说清代有个名叫唐学的人,待母甚孝。一天,为治母病上山采药,路过冲口遇虎,未遭虎伤。人谓此虎有眼,不伤孝顺之人,故得名虎眼冲。
位于关市镇汇水村。相传明朝初年,有僧人在双溪、黄町二水汇合处建寺,名汇水寺,故村以寺得名。
位于关市镇观音村。此山迤逦于衡阳和衡南二县交界处,山体似观音菩萨盘坐,山腰有二巨石凸出如乳,故名观音山。山上有一古寺,传为如衡和尚所修建,亦随山名称观音山庵。
又名表山,此山因与古之衡阳、祁阳(今祁东)和邵阳(今邵东)三县交界,故名三阳山。主峰海拔689米。1958年9月,此山开发为国营三阳林场,营林面积6275亩。
位于关市镇寄龙村,故村以古寨而得名。清同治《衡阳县志》载:“寄龙寨,五代屯保之地也,石峰崖垒,危壁相通。”据传,五代后期,境内豪族刘春甫,在此地筑寨以拒宋兵。寨上有块巨石,方正如柜,传说为刘春甫的旧物。清末县人魏承柷有凭吊刘春甫诗:“韩通以后无奇节,草莽孤忠大有人。薄海自归新宋主,深山犹见故周民。一千余载刘碑碧,四十八峰芳草春。等是乡名号长乐,不妨冯道是儒臣。”
位于关市镇石狮村,村因岭而得名。据考证,此岭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哥哥王介之隐居之地。王介之自号“石崖”。今岭下的王姓皆系介之后裔。
位于枫木村,岭北山口有隘口,史载为清咸丰年间衡州巡道李维醇出官资所建。今村名沿袭山名。
位于关市镇正当村。传说正当山西有一圆形山洞,曾有仙姑居于此,洞口有仙姑梳妆用的镜台。故“正当”之名出自“镜台”二字讹声。
位于关市镇唐市村。此桥传为唐代衡阳县尉唐文绵为防御黄巢起义军所建,故名。据清同治《衡阳县志》载:“唐公桥,桥有唐公碑云:公讳文绵,字恭代,蜀人也。唐僖宗时,以指挥领兵防御黄巢,甚有威惠。”今村名沿袭桥名。
枫木岭下有古井,清泉圳流,溉田百亩,余波四散注入武水。因井口似葫芦,故名。村以井得名,简称胡井。
距镇政府驻地4.5公里,村因境内梅岭寨而得名。岭下有宋代胡姓古坟,史传清朝湖北巡抚胡林冀(,湖南益阳人)的远祖曾居此地。
位于关市镇源江村。旧时宅院堂号名称。“忠恕”:儒家的道德规范。忠,忠诚,亦指尽心竭力;恕,宽宥,原谅。意谓对上尽心竭力,对人体谅宽恕。语出《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今自然村名因袭此名。
位于关市镇源江村。旧时某屋主在此处建房,落成之日适逢屋边的池塘莲花盛开。古以莲花为祥瑞之花,遂取名“瑞莲堂”,喻吉祥之意。今以堂名为自然村名。
位于关市镇龙头村。旧时的蒙馆学堂。“启贤”:即开启贤才,谓培养有知识、有道德的贤能之人。故名。今自然村名袭用堂号名。
位于关市镇坪源村。旧时某财主宅院堂号名称,今为自然村名。“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语出《易·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故名。
位于关市镇贞福村。旧时宅院堂号名称,今为自然村名。“福隆”:谓福运昌盛之意。故名。
位于关市镇保云村。旧时甘姓堂号名称,今为自然村名。“源远”:谓其姓氏源流久远之意。据宋《百家姓考略》载:“夏有甘国,其后甘盘为武丁师。又周惠王弟叔带封于甘,后以为氏。”甘,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甘姓的产生已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故名“源远堂”。
位于关市镇保云村。旧时宅院堂号名称。“维新”:旧谓变旧法而行新政之意,亦指去旧更新。此宅院原为财主所有,1950年“土地改革”时分配给了贫苦农户后改名为“翻身堂”。今为自然村名。
位于关市镇源江村。旧时行医者之堂号名称。何为“杏芝”?杏,即杏林,医者的代称。相传三国时的吴国董奉为人治病,不受报酬,唯求治愈的病人为其种植杏树几株,数年后蔚然成林。芝,即灵芝,可供药用。故“杏芝堂”源出于此。今为自然村名。
位于关市镇保云村。旧时宅院堂号名称。“祥荫”:谓祥瑞、荫庇之意。传说此屋主建房时,有亲友送吉祥之物以示庆贺;又因其受先祖恩德之荫庇,故得名“祥荫堂”。今为自然村名。
本帖最后由 铺路石 于
09:50 编辑
untitled.png (453.13 KB, 下载次数: 3)
09:08 上传
演陂桥源于演陂水(今称演水),古人在此河上建桥,故名演陂桥。据传,演陂水故道经三圣寺有一单孔石桥,后因河水改道而成为街道路面,现仍有残痕可见。河床改道后,明、清时曾先后建三拱和五拱石桥,以加速河水流量。今为原省道1814线跨越演陂水的公路桥。
位于演陂镇西岭村。其山岭陡峻,西坡似蹲狗,故名。今村去“狗”,乃名西岭。清同治《衡阳县志》载:“卫国寺在西狗岭,康熙二十一年总督董公督兵过岭施资修建。崖有石洞,号曰狮口,石磴危冈,多生木槿及麦冬、石姜诸药草。西有白象峰,峰出甘泉,是曰象鼻;南有木鱼峰,皆石崖也;东有西狗岭,岭临官道。”清志对此记叙翔实,虽因年代久远,古迹大多消失,地名亦有变化,仍不失为幽胜之地。
位于演陂镇石塘村。山上有别峰庵。清同治《衡阳县志》载:“庵僧二如,明末遗民也。与王夫之友善,夫之遁迹,每相酬唱,及死题像,吊之词甚哀。”传说庵内楼房为王夫之著书之处,备有木履、布伞,不论晴雨,每出必用。意谓“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居此三年,著述盈筐。
位于演陂镇新塘村。此地山干上盛产陶土,明、清以来当地人在此建窑烧制陶器,故名窑干上。其所产水缸、酒缸、花钵等陶器,远销县内外。
位于演陂镇海山村。因其门前有口弯形大塘,形似张弓,名曰张弓塘。村以此谐音得名江公堂。
位于演陂镇白石村。村内有座褐灰色石山,巍峨陡峭,形似天马,故名。山下历产石灰,销路颇远。
位于演陂镇将军村。昔有庙宇,内塑关羽像。庙前有大荡,深不可测,故得名将军荡。村名沿袭此名。清同治《衡阳县志》载:“演陂水又东流七里为将军凼,衡邵邮程多宿于此。”今为原省道1814线和西关公路交会处。
位于演陂镇楠木村。传说清代有位姓贺的总兵曾在此塘边饮马,故名。
位于演陂镇陇头村。村以桥得名。传说昔日建此桥时,屡建未成。后有仙女经此,用拢(梳)头的梳子塞入桥墩中,一建成功,故取名拢头桥。后改“拢头”为“陇头”。
位于演陂镇清泉村。清泉原名泉塘,1983年改用今名。境内虾坳垅有一处约八亩面积的低洼地,零星汩出泉水,常年水温30℃度左右,其中一小塘,水涌如注。清同治《衡阳县志》载:“泉源不穷,灌溉弥广。”
位于演陂镇千工村。村以境内千工塘得名。据清同治《衡阳县志》载:“演水又西得石井水,水出千工塘,塘广深,计费千工,因此为名。县内千工塘凡四五口,唯此为著。”
位于演玻镇鼓岭村。此处户主姓旷,以制作梳篦工艺精湛而闻名,故名篦子堂。
位于演陂镇大川村。别名双台。此处因有二株桑树长在小山台上,本名桑林台,后以同音演变为今名。
位于演陂镇陇头村。传说此地一财主,以聚众赌博敛财,一次牌运不佳,一夜之间输得倾家荡产,将房输掉,故名夜公堂。
位于演陂镇油冲村。据传,旧时此屋主建房奠基时,有数只喜鹊飞来鸣叫。屋主甚喜,以喜鹊叫报祥瑞之兆,故新屋落成后遂命名为“祥至堂”,谓祥瑞到来之意。今自然村名袭堂名。
位于演陂镇油冲村。旧时官宦之家堂号名称,今为自然村名。“爵禄”:旧指爵位和俸禄。古时按官员的品第和官衔高低享受俸禄。此喻其家族旧时有人在朝为官,故以“爵禄堂”炫其荣耀。
位于演陂镇木瓜村。旧时此户家庭经济富裕,生活殷实,但还不满足。新屋建成后,取名曰“增福堂”。谓继续增添福祉之意。今自然村名袭堂名。
位于演陂镇江边村。据传,旧时此户主人在外为官,颇有官德,晚年告老还乡,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后建宅院,堂号为“乐德堂”,谓安乐而有清德之意。今自然村名袭用堂名。
位于演陂镇余盛村。相传明朝末年,有一个叫杨洲平的风水先生游历南岳七十二峰。一天,他来到演陂桥的六塘游山玩水时,发现一峰山水灵秀,风景怡人,且山北有一小庵香火旺盛,故而叹曰:“南岳七十二峰外,独余此峰未显名。”思索片刻遂取其名为“余盛峰”。今村因峰而得名。
位于演陂镇鼓岭村。据传,清朝乾隆年间,有李、旷两大家族世居于此。旷姓是当地的大族,山多地广;而李氏家庭地少人多。旷氏家庭有一坟山,形状卧虎,称虎形山。后李家有人在科举中高中得授一官,其觊觎虎形山风水宝地已久,遂指使族人霸占旷家坟山,图福荫子孙。旷家愤而起状诉到州府,州府官员先收受了李家贿赂,且屈于其权势,遂将坟山判给了李家。旷家不服又无计可施,只好在虎形山对面的山坡上建一寺院,寺前设一大鼓,每天擂鼓不停,意欲将虎惊走,以破坏其风水,使李家也得不到好处。“打鼓岭”缘出于此。今村因此岭而得名。
位于演陂镇黄石村。清朝咸丰年间,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石达开率数万劲旅自江西入湘,一路虽受到清兵的围追堵截,但太平军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仍取得了许多战役胜利。但在“宝庆会战”中,遭遇曾国藩援军的阻击,未能攻克宝庆,石达开只好撤退。撤退途中,一队人马来到演陂桥附近的黄石町一处易守难攻的山地安营扎寨。湘军一路追杀,血洗了太平军的扎营地。后人遂称此地为“营盘岭”。
位于演陂镇红荷村。相传元末明初,有一欧姓青年上山砍柴,发现一口山塘,其塘边有四眼泉水,终年不竭,且泉水清冽,入口甘甜。遂举全家迁居于此,地亦因泉而得名“四眼塘”。
位于演陂镇鲁陂村。传说此村旧时有一恶霸财主,贪婪成性,鱼肉百姓。村民路过其家门前时,往往侧目相向,敢怒而不敢言。某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一衣不蔽体、骨瘦如柴的乞丐向财主乞讨,财主非但不给施舍,还纵容家丁将其活活打死。正当财主恶奴施暴时,忽然电闪雷鸣,天崩地裂,顷刻之间财主的瓦房坍塌沉没,变成一口水塘。故后人称,为富不仁,天理难容。瓦页塘之名缘出于此。今为自然村名。
位于演陂镇德胜村。明、清时期,此处是往来于衡州与宝庆的必经之地。那时,将人和骡马行走的驿道称之为官道。在此路段的两边建有许多瓦房宿舍和饭店伙铺,供来往的行人歇息或安宿。久之便形成了一条自然的街道,故得名瓦子街。
本帖最后由 铺路石 于
09:51 编辑
untitled.png (157.65 KB, 下载次数: 0)
09:10 上传
栏垅铺 位于栏垅乡栏市村。相传清代开始在坦塘和山塘两条垅的汇合处建有茶、酒和药铺,故得名栏垅铺。今发展成为小集市
位于栏垅乡鹿鸣村。“鹿鸣”,语出《鹿鸣宴》。唐代规定,乡试结束后,州县长官举行宴请得中举子的宴会。因在宴会上歌《诗?小雅?鹿鸣》,故名“鹿鸣宴”。此房主旧时曾经在乡试得中举人,故名鹿鸣堂,以显示其中举的荣耀。村袭堂名。
位于栏垅乡建塘村。相传清代初年,此地一老妇人因饥寒交迫,冻死在山坳上,并葬于此地,故得名寒婆坳。
位于栏垅乡关庙村。清代年间,当地有许姓人募捐修建关帝庙,习称许关庙。关庙村源出于此。
新、老阳春堂&&
位于栏垅乡枫树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为地名。“阳春”:谓向阳花木早逢春之意。据传,此屋为一冯姓两兄弟所共建,冠名“阳春堂”。后来弟弟又在不远处新建一房,堂号亦如前名。为示区别,故人们分别称之为新、老阳春堂。
位于栏垅乡关庙村。旧时一许姓住宅堂号,后演变为地名。“福星”,古时迷信称福神为福星,谓福星高照,家门永盛之意。故名。
位于栏垅乡白水村窑湖组。“窑湖”之名源于此地的两口水塘,其形酷似婴儿睡觉的摇窝(即摇篮)。因“摇窝”与“窑湖”音近,故当地村民遂称之为窑湖。自然村亦因此得名。
位于栏垅乡长冲村峻德组。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为地名。此屋为一吴姓所建。因其父吴俊春德高望重,故将其班行中的“俊”字改为“峻”字冠以堂名,得名“峻德堂”,以表示对长辈的崇敬。
位于栏垅乡召冲村逃冲组。“逃冲”之名源于地理环境不佳之故。此处原是一个山寨,四面环山,中间地势低洼,人一进去犹如掉进陷阱,产生一种想逃出去的心理(意为逃离此冲),故得名“逃冲”。此冲原有数户村民居住,因交通不便,皆陆续搬出冲外建房,此地便成了名符其实的逃冲。
位于栏垅乡泉口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为地名。“德星”:旧谓“岁星”,古代占星术以为主祥瑞的星,故称“德星”。司马贞索引:“今按此纪惟言德星,则德星岁星也。岁星所在有福,故曰德星”。堂名源出于此。
本帖最后由 铺路石 于
09:52 编辑
13库宗桥镇
untitled.png (383.01 KB, 下载次数: 2)
09:11 上传
库宗桥 昔称“傅宗桥”,相传明末清初,有“傅”、“宗”二位巨商为首捐资在此建桥,故得此名。因“傅”、“库”近音,后人们就习惯称之为库宗桥。
老僧追逐出门,寺陷为潭,双笋变为龙角,隐入潭中。可能是因地下水长期浸蚀而形成溶洞所致,乃有此神话传说。
又名小云山。位于库宗桥镇境内。山上妙峰庵传为唐代方士申泰芝炼丹之地。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曾来此游览,并作《小云山记》和《登小云山》诗。
位于库宗桥镇木田村。村因町得名。清同治《衡阳县志》载:“油溪水流十里届木田町,高原三亩,杂树交阴,中多奇石,百窍千状。”历产石灰。
位于库宗桥镇虎形村。旧时店铺名称,后演变为地名。相传清朝康熙年间,一户张姓人家在此开办了一家制伞店铺,生意颇为兴隆。张老板为人诚信厚道,且乐于助人,附近有人上门来修补烂伞的,他热情接待并免费提供服务,因此广受客户好评。“张伞铺”也因此得名。
位于库宗桥镇凤凰村。凤凰山源于一个历史传说。相传,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游历江南时,在库宗桥地区偶遇一酒店老板的女儿李凤姣。风姣美貌艳丽,且端庄贤淑,礼貌待人。正德皇帝与之相处数日,决定纳凤姣为嫔妃。起驾那天,礼炮三响,鼓乐齐鸣。怎奈凤姣天生胆小,不幸惊死轿中。朱厚照痛失爱妃,下旨厚葬凤姣于一处山上。后当地人以李凤姣的名字中有一“凤”字,又因其生肖属鸡,故将其所葬之地称之为“凤凰山”,今村名袭用山名。
位于库宗桥镇双关村。双关庙本名“双江庙”。因其庙修建在分别发源于双桥冲和甘溪冲两条河的交汇处,故得此名。又因该处河上有一座独木桥,行人很不方便,过此桥者仿佛过“关卡”一样,故人们又习惯称之为“双关庙。”今村以庙得名。
位于库宗桥镇木田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演变为地名。“磨石堂”源于此屋旁边的一口水塘。该塘原是一口小泥坑,传说在盛夏酷暑季节,经常有一头水牛来此滚泥,久而久之,便成了一口形似磨盘的水塘。后建屋遂以磨盘塘冠名“磨石堂”。
位于库宗桥镇罗城村。旧时房屋堂号名称,后演变为地名。传说旧时此处房屋门前有一口种植莲藕的水塘,面积约三亩左右,每当荷花盛开季节,村里男女老少常到塘边赏荷观花,爱慕不己。后有人新建房屋,故得名“爱莲堂”。
招兵冲&&位于库宗桥镇石口村。此村有一条狭长约一公里的山冲,冲里有一个较为隐蔽的大村庄。清光绪年间,当时的清朝政府为抵御倭寇入侵,曾在此招兵养马。后来人们就将此冲称为“招兵冲”。
本帖最后由 铺路石 于
09:53 编辑
untitled.png (253.29 KB, 下载次数: 0)
09:12 上传
金兰寺 传说仙人牵金牛路过桂花桥,因桥边兰草丛生,后人便在此筑寺,冠名“金兰寺”,寺东北的聚湖峰上有聚湖庵、仙人洞、响鼓岭、滴水岩、三眼井、仙人掌、牛子石、乱石窝等胜景。清同治《衡阳县志》载,金兰宝地,川漾金沙,山长芳草,由此得名。
位于金兰寺西附近之城坪村,古蒸阳县故城遗址在此地。唐《元和志》载:“蒸阳故城在衡阳县西百七十里,接近金兰。”又清同治《衡阳县志》载:“铁丝界有古城峰,山麓蜿蜒,极览祝融,此峰亦近金兰,犹名古城,弥可相证。”
位于金兰镇兴田村,主峰海拔441米。相传此地古代为湖,东汉末年黄巾军一部在此聚义,后兵败将士被擒溺湖而亡,湖水立即消退,继而隆起一峰,故得名聚湖峰。峰顶有金仙祠(后改建聚湖庵),传为唐代方士申泰芝炼丹之所。峰上有仙人洞、卧牛石、响鼓岭、滴水崖、虎穴和乱石窝等名胜景点。清同治《衡阳县志》赞“西乡之游,聚湖为盛也。”清代兵部尚书彭玉麟曾登临此山并赋诗一首刻于石碑上。
位于金兰镇芙蓉村。因其境内有芙蓉河经过,又在河上建桥,故桥和村皆以芙蓉冠名。
位于金兰镇境内。主峰海拔685.3米。风波岭因山风呼啸声若洪波而得名。岭之北面有一山名打马山,二山对峙扼挟衡邵要道。
位于金兰镇瑞芝村。“瑞芝”谓祥瑞之意。为清代巡抚常大淳()故居,村以堂号得名。常大淳,清道光三年进士,曾任御史、浙江盐运使、安徽和湖北按察使、陕西和湖北布政使、浙江和湖北巡抚。其故居建于清道光十九至二十三年()间,总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主体结构为三正六横108间(今存59间),面积7500平方米。正门大厅原有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所赐“福”字匾额。此外还建有“印潭阁”藏书楼。该故居为县内现存少有的几处古建筑之一。
位于金兰镇之松陂与杉木村交界的蒸水河上。“延寿”,谓延年益寿之意。此桥建于清朝同治年间,长49.2米,宽4.1米,为实腹式青石砌四墩五孔石拱桥。虽历150余年的洪水冲击和雨雪浸蚀,至今仍坚固如初。
位于金兰镇之道元、贺市和桂花3个村交界处,海拔624米。清同治《衡阳县志》载:“肖公寨,五代时旧寨也。”传为是一位姓肖的人为寨主,故名肖公寨。今寨无存。1960年衡阳县城坪林场在山顶建立形似碉堡的护林防火瞭望台。现有造林面积15209亩。
位于金兰镇之高田村与金竹村交界的蒸水河上。据同治《衡阳县志》载:此桥建于清雍正初年(约)。桥长47.7米,宽6.6米,为实腹式二墩三孔青石砌拱桥。因其桥旁有寒峰山,故以山得桥名。该桥虽历经220余年的雨水冲刷,至今仍完好如初,故被县人民政府定为三级文明保护对象。
位于金兰镇金兰村。史载:袁公寨为五代时避乱屯结之地;清咸丰年间因寇乱重修。今寨无存。寨之山腰有两块巨石相倚成洞,名曰紫云洞。洞深5.5米,宽12米,高约5米,面积为66平方米。洞中连生小洞,怪石嶙峋,深不可测。洞内石壁曾刻有诗文,传为云游仙人酒后所作,今字已剥落,不可辨认。
位于金兰镇香花村,峰高海拔504米。据清同治《衡阳县志》载:“香炉山顶阿平,有元末旧寨。近岁修垒,于土中得古刀钱,欲濯视之,入水为泥。山石相承,状类博山。旭日初升,黄云蓊郁,复如烟篆,故名香炉山。”山上有井,泉水味甘,近年开发为香炉山矿泉水。
位于金兰镇贺市村。清代雍正年间,有贺姓迁居此地,繁衍后代,人口众多,遂以姓氏冠名贺家坳。后沿道两旁建有店铺,故又名贺市。村以此得名。
甘溪桥&&位于金兰镇甘溪村。桥跨甘溪水,故名甘溪桥。村以桥名。有店铺数家,傍县道X056公路。县城坪林场驻村后。
位于金兰镇檀桥村。相传清代初年,该村刘老屋河边有一株大檀树,两大树根跨河成桥,故人们称之为“檀桥”。后乡村皆以此命名。
位于金兰镇高源村。传该地左氏建房,祝愿父母高寿,故取名“遐龄堂”,后以衡阳方音演变为今名。
位于金兰镇山水村。山水源自三水。因此地是王瓜冲水、杨溪冲水和高冲水的汇合处;又因三水的大屋门首连有水塘三口,水井一口,井底有三股泉水涌出;合溪水、塘水、井水,故称“三水”。1950年废保甲制建立乡级人民政权时,改“三水”为“山水”乡。
城坪冲水库
位于金兰镇毛家村。1971年10月动工兴建,1976年8月竣工。大坝为圬工重力坝,坝高57.6米,坝轴长240米,坝顶宽10米,坝内有2.5米×3.5米的廊道长208米。库区淹没稻田790亩、旱土719亩,拆迁房屋1095间,移民1112人。集雨面积45.4平方公里,有效库容量1710万立方米。
位于金兰镇何隆村。传说为祭祀董何隆而建。今村以庙名。清同治《衡阳县志》载:“何隆不知何神也,县中处处有祠”。
位于金兰镇高田村。俗以元、亚、季作为兄弟大小的代号,此屋座落塘边,系老二居住,故名亚塘屋。距此不远处有季堂屋,系老三的居处。
位于金兰镇松家村。相传:昔有一人外出已久,其母盼子心切,每天站在路口望儿子归来。故此地得名望子口。俗以谐音称巷子口。
位于金兰镇双泉村。旧时宅院堂号名称。“三吉”:即“三多吉庆”一词的简称。何谓“三多”?旧指多福、多寿、多男子,喻人兴财旺福寿绵长之意。今袭用为村民小组名。
位于金兰镇桐木村。旧时官宦人家之堂号名称。“宪章”:旧指朝廷委驻各行省的高级官吏;亦指典章制度。故名。今袭用为自然村名。
位于金兰镇高源村。旧时宅院堂号名称。“大元”:指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此指在兄弟中排行老大的宅院,故得名“大元堂”。今为自然村名。
位于金兰镇金桥村。“毓兰”语出班固《东都赋》“丰圃草以毓兽”,喻此冲芳草丰盛,适宜饲养牛羊家畜。故冲以“毓兰”而得名。
位于金兰镇泉溪村。旧时官宦人家堂号名称。“章锡”:章,章服,古代以日月星辰、龙蟒鸟兽等图文作为官员等职标志的礼服;锡,通“赐”。据《公羊传·庄公元年》一书载:“锡者何?赐也。”故“章锡”即指皇帝赐与朝廷官员穿的礼服。此宅旧时有人在朝廷为官,故得名“章锡堂”。今自然村袭用堂名。
位于金兰镇青凤村。“锦焕”:花团锦簇,焕然一新。谓此宅院建后装饰鲜艳华美,色泽瑰丽。故名。今为自然村名。
位于金兰镇白竹村。“蔚华”:喻此宅院建在草木繁茂、四季鲜花盛开、环境优美、风景怡人的地方。故名。今为自然村名。
位于金兰镇华连村。旧时宅院堂号名称。“华连”:华,华枸,壮丽的建筑;连,连接,错落有致。喻此宅院建筑宏伟壮观。今村名袭用堂名。
位于金兰镇金桥村。旧时宅院堂号名称。“孟公”:兄弟姐妹中排行居长的称孟兄。此屋为老大的住宅,故得名“孟公堂”。今为自然村名。
位于金兰镇甘溪村。此地有一大山,山上五峰起伏相倚,其峰与峰之间似相互拥抱,犹如情侣相吻,故得名“五个咀”。今为自然村名。
位于金兰镇官陂村。相传元末明初,烽烟四起,兵灾不断。时江西有常、刘、聂姓三家,为躲避战乱举家迁徙衡阳金兰定居。因初来乍到人地生疏,三户常在一坪上聚会议事。久之,人们遂将此地称之为“会事坪”。今为自然村名。
&&位于金兰镇同乐村,旧时官宦宅院名称。“宦”:“官宦”,旧时指做官。语出《儒林外史》第八回:“宦海风波,实难久恋。”“宦堂”,谓官宦之家的宅院。今为自然村名。
原名两底塘,位于金兰镇月峰村。此地原有两口大小不一的水塘,其水 清澈明亮可见塘底,因名两底塘。后陆续有人在其塘旁兴建宅院,故以塘得名“两底堂”。今为自然村名。
位于金兰镇香花村。旧时刘姓宅院堂号名称,后演变为行政村地名。此屋为抗日名将刘国运的故居,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结构三正七横,规模宏大。今村袭用堂号名。
刘国运(),少年时就读于衡阳道南中学,毕业后投笔从戎,先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中央航校第一期、中央陆军大学第十二期学习。历任空军军官学校、空军指挥参谋大学教官、科长、处长、教研室主任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路军司令部参谋长、第三路军司令部副司令,转战西南、西北各地,协同美国空军在西南、印缅等地对日作战。后任第四路军少将司令、空军总部副参谋长,先后参加昆仑关之役、桂南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等重大战役的军事决策。1949年去台后,任空军总司令部上将参谋长、“国防部”参谋次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1967年在台湾病故。刘国运生有五子,都学有专长,皆获博士学位。长子刘兆玄,曾任台湾地区前“行政院”院长。
Powered by
扫描下载新衡阳APP下载论坛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衡阳县樟木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