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游戏起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把美国拖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来源:兴替镜
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国开战。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持续了将近3年的时间,各国都大的精疲力尽。现在很多人认为美国的加入致使德国战败,这个逻辑仅适用于二战,在一战中这套说法不符合事实。一战中与德军交战的主力是英法两国,美国仅仅起到了加速的作用,即使没有美国,英法两国同样能够取得胜利。当然,时间可能会更久一些,但美国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一、在一战爆发的前期,美国一直在两头发财
在一战爆发时,美国一直沿用着光荣孤立政策。美国处于太平洋、大西洋的两洋堡垒之中,几乎不用担心本土受到威胁。这造成了美国希望置身于战争之外的想法,早在1895年,美国的经济局超过了英国。但是美国没有丝毫想与英国争霸的意思,反倒是欧洲新秀德国一直磨刀霍霍。即使在一战爆发之后,美国也没有做出丝毫的表态。美国同时向交战双方输送武器,用一个简单的比方来形容美国:“一边卖武器,一边卖棺材。”就在欧洲各国大打出手之际,美国人却发了战争财。德国的海军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因此只能使用潜艇袭击英国船只。就在执行过程中出了意外,德军潜艇误把一艘客轮当成了英国商船,德军用鱼雷击沉了这艘商客轮。此次事件造成了10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114名美国人。
这一事件发生以后,美国国内要求参战的情绪很高,而美国总统威尔逊没有做出任何表态。此时欧洲各国打得正起劲,美国此时加入战争不符合国家利益。更何况,美国与德国有着很大的贸易往来。1915年是各国最拼的一年,起初大家都认为战争仅仅会持续几个月。德皇威廉二世甚至保证让士兵们回家过圣诞节,但战争打成了阵地战,这是连英法也不想看到的。为了迅速击败对手,在1915年,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发动了几次大决战。结果双方均伤亡惨重,而战争还是那个德行。索姆河战役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让英国人心灰意冷。日,劳合乔治取代了阿斯奎斯,成为了新一任英国首相。鉴于当时的情况,英国向德国发出了和谈的意思。
二、两大阵营的谈判失败,美国人看到了机会
对于和谈,德国当然是求之不得。两年多的战争搞得德国疲惫不堪,威廉二世希望战争早点结束。两大阵营的秘密谈判开始,虽然开头双方都表示谅解对方。但在后续的具体条件中,双方怎么都谈不拢。仗打到了这个份上,需要牵扯的问题太多,根本就没法谈。最终这次秘密谈判破裂,双方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其实认真的说,局面对于德国更为不利。当时增援法国的英军达到了120万,法军本身超过了260万,再加上其他国家的军队,德军在西线需要面对400万以上的军队。而德军自己的兵力仅为250万,这造成了德军一直处于守势。而且随着战争的推移,德国国内的经济情况也严重恶化,德国后劲不足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美国估计协约国阵营在1917年年底之前,很有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德国当然不甘心失败,德国宣布推行无限制潜艇战。美国商船开始接二连三的被击沉,更重要的是战争即将结束,美国不能再无动于衷。德国对美国的警惕心很强,为了牵制美国,德国曾经全力拉拢美国的邻国墨西哥。德国提出可以为墨西哥提供援助,请墨西哥全面牵制美国。但是墨西哥被美国打怕了,不敢得罪这个庞然大物。这个情况被美国情报部门获知,威尔逊得到这份报告之后勃然大怒。美洲一直是美国的后院,德国人的手伸的太长了。再加上欧洲战事即将结束的问题,威尔逊于日,正式宣布对德国开战。虽然美国宣布参战,但是不要指望美军能干什么事。当时美国的陆军不过33万人,指望它们能干啥?
三、美国向英法提供了部分物资援助,加快了战争的进程
美国军队进入欧洲是在宣布参战的4个月以后,而且美军也没有干什么事。美国向英法等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这是美国在一战中最大的功劳。有了充足的物资,英法两国发动了一系列的战役。根据这个情况来说,一战的确有可能在1917年年底或者1918年年初结束。但很不幸,意外又发生了。由于战争的长期影响,俄国先后爆发了两次革命。最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掌握了俄国的政局,苏俄随后与德国达成了单方面的协定。俄国退出了战争,这致使德国可以放心大胆的抽调东线兵力增援西线。美国加入战争与俄国退出战争,这一得一失之下,战争的形势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不至于像早些年那样谈…
《板桥三娘子》是唐代传奇小说,也是《河东记》中的压卷之作,作者是…
在漫长的封建帝制史上,中国一共出了495位皇帝,有明君有昏君,有奢…
洪宣娇被大家所熟知,是因为她是太平天国中的重要人物,是天王洪…
后世说道清朝末年的太后,第一反映就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清朝…
因为人本身存在的劣根性,大概从有官员这个称呼开始,贪官也同时…
邵逸夫之前是李小龙的老板,由于李小龙的要价比较高,最后邵逸夫没…
戊戌六君子和周莹根本不在一个时代,所以这些人和周莹是搭不上边的…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带光绪帝逃离北京来到西安,周莹…
关注微信 获取最新资讯!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和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和起因
军情大视野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德国统一。威廉一世也由普鲁士国王升格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标志着德意志帝国成立的仪式,日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举 行。当时,普法战争仍在进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虽在日在色当被 普军俘获,但战争并未停止: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12月,巴黎已在普军大炮的射程范围内。 在 这之前的10月初,普军的大本营已迁至凡尔赛。在举行仪式的前一天,镜厅还是普军伤兵的病房和诊疗所。举行仪式的1月18日,对于普鲁士来说曾经是一个吉 祥的日子:170年前的1月18日(1701),威廉一世的先辈弗里德里希一世在东普鲁士的柯尼希堡由选帝侯加冕为普鲁士的国王。现在他的一个后代在这一 天又将成为皇帝。由选帝侯而国王而 皇帝,普鲁士在170年里,完成了这个元首名称的“三级跳”。然而,这后一个1月18日,对德国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当时,日理万机的俾斯麦也坐镇凡尔 赛。他住在一个名叫热赛的富有的织布厂女厂主的豪宅内。他面对的是三条战线:一是对法国的战事和谈判,二是阻止其他国家(俄、英、奥等国)可能的干预,三 是围绕德国统一所进行的谈判。就 最后一项而言,自1867年由普鲁士控制的北德意志联盟成立之后,尚有南德的四个邦国游离在外。但普法战争爆发后,这四个邦国均站在普鲁士一边,出兵参 战;在色当又打了大胜仗。俾斯麦利用这一大好时机,趁热打铁,想一举解决德国的统一问题。俾斯麦与这四个邦国的谈判是逐个单独进行的。于 是,这些邦国的诸侯、高官就穿梭般地往来于各自的首都诸如斯图加特、慕尼黑与凡尔赛之间。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在大势所趋、俾斯麦的威逼利诱(有时他也作 适度让步)的情况下,四邦国终于同意在北德意志联邦宪法的基础上签订了条约。最后签约的是巴伐利亚和符腾堡,时间已到了日和25日。剩下要做的就是举行一个表明德国统 一的仪式了。此时的凡尔赛几乎成了德国的临时首都:威廉一世驻跸在凡尔赛县政府,俾斯麦住所离此很近。簇拥着国王而居的还有亲王、大公、公爵、元帅、将 军,与法国的谈判,与欧洲列强的外交往来也在此展开。本来德国人只准备在凡尔赛待三个星期,由于战事的拖延,对法谈判的艰辛、反复,法国政局的多变(其中 包括巴黎公社运动的掀起),他们在凡尔赛一直待了5个月:从1870年的10月初到次年的3月。1 月18日的仪式定在中午12时举行。在镜厅的窗户旁,早早地就肃立着150名参战并获得铁十字勋章的来自各邦的士兵;与这些士兵相对,站在镜子旁的是来自 所有团队的军官代表。各团队的旗帜则挂满了另一面的墙上,成了有三个台阶台子的背景。在作了简短的祷告后,威廉一世及各邦的君主和公侯们站到这个小台子 上。先 由俾斯麦宣读德意志帝国成立的文件,而后由巴登的弗里德里希大公领着众人面向新皇帝山呼“威廉皇帝万岁”,仪式的主体就算完成!伴随着庆祝的军乐声,人们 不时还能听到从巴黎方向传来的大炮轰鸣的声音。巴黎在遭围困数月之后,市民在挨饿:他们在肉铺购买狗肉和猫肉,捕捉下水道的老鼠充饥。在 10天之后,德法双方于日签订停战协议,2月26日签订初步和约,5月10日签署正式和约(法兰克福和约)。而德国在柏林大规模庆祝这 次战争的胜利则要到1871年的6月16日。又过了两年——1873年,因法国付清了50亿金法郎的赔款,德军方全部撤出法国领土。 而法国按照和约割让的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东部则成了德意志帝国的领土。德意志帝国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宣布成立——欧洲一个大国的统一仪式偏偏在另一大国的“金銮殿”内进行,这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标志;而德法两国在普法战争中结下了仇恨,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军情大视野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实时专注最新军情资讯
作者最新文章当前位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根本上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根本上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同步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根本上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主要考查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于1914——1918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中文又常称为“欧战”。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在战争期间,很多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加入协约国。中国于日对德、奥宣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战争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塞尔维亚对奥匈作战),其中又以西线最惨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1.核心: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必然性:全球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形成;3.可能性: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德国为首的国家要求重新划分世界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而进行的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2.对塞尔维亚而言,是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我们要通过正当的经济手段促进自身发展;2.我们应当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尽量避免战争;3.我们应当正确的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4.我们要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泛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线索:简述一战对科技的影响:1.冶金业,军方需要更厚、更耐高温的装甲钢板,需要使用寿命更长的,更可靠的枪管(机枪)2.造船业,需要更大、速度更快的军舰,对发动机要求更高。3.无线电通讯,跨国界的战争,需要功率更加强大的电台。4.汽车。一战后,反应灵敏的军官,已经隐隐意识到了摩托化行军的长处。5.飞机。一战时已经有了比较原始的空战,制空权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6.其它方面,后勤保障涉及到纺织、医疗、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等很多行业。
发现相似题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根本上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324554696136337235171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带来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带来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 -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1914 ~ 1918
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Entente)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却加入到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作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
当时的主要矛盾有:
(1)“英德矛盾,英德在重分世界问题上的矛盾,是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这是导致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18世纪70年代以来英德关系的演变过程表明,英德冲突对于一战爆发所起的作用虽然不是唯一重要的,但不能低估。海军竞争和协约国的形成与发展是英德矛盾的两个主要表现形式,二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终于成为导致一战爆发的主要因素。
(2)“法德矛盾,从实际情况考察,“英德矛盾主要说”并不全面。英国把德国作为主要对手,而德国没有从国策方面把英国作为主要敌人,只是在具体政策和海军竞赛上把英国作为主要对手,因此,两国之间的矛盾构不成主要矛盾。德国最大的敌人是法国,无论从欧陆的霸权地位或德国的发展来看都是如此。
(3)“俄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说”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一战前英德之间在殖民地问题上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不存在严重的冲突,俄德矛盾远比英德矛盾尖锐、突出。如果说一战是由于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引起的,那么显然俄德矛盾是更直接的原因。
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皇储到新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日,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成员刺杀,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早在1882年5月,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国。
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部队,在萨拉热窝遇刺。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意志帝国对俄宣战。8月3日德意志帝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意志帝国宣战。大战由此全面展开。此次战争简单的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914年,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担任主攻的部队和担任牵制任务的部队按计划行动。
1915年,战争重心转到东线,东部战场进入了对峙状态战争使双方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军队的后备兵员和后勤补给发生严重困难,迫使各国加紧国民经济的总动员。
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略主动权。
1916年,德意志帝国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争打败法国。
1917年,德意志帝国转入全面防御,俄国爆发革命,美国参战。
1917年,西线的主要战役是4—5月法军对德军发动的“尼维尔攻势”战役
1918年,协约国发动总攻,同盟国土崩瓦解。
大战根源和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
经济和政治根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达到很高程度。各国金融寡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实际上成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各国政府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各资本主义强国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世界领土被瓜分殆尽。但帝国主义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去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德国、美国、日本三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还没有殖民地。德、美、日不满意这种状况,要求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年间连续发生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为了转嫁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企图以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解决国内危机。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与法、英,俄国与奥匈矛盾加剧。1873年,德、奥、俄三国建立三皇同盟。俄土战争后,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于1878年主持召开柏林会议,使俄国在巴尔干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引起俄国对德国的怨恨,三皇同盟破裂。1879年,德国与奥匈正式订立军事盟约。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三国同盟建立后,俄、德两国在贸易上的竞争加剧,俄、奥两国在巴尔干的矛盾日益尖锐。年法、俄订立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建立。1902年英国同日本签订盟约,企图利用日本对付法、俄两国,以保护自己的远东利益。1904年英、法签订协定,承认各自的势力范围,英法协约关系建立。1907年《英俄协定》签订(见三国协约)。从此,以德、奥匈为主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主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
军备竞赛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各国加紧扩军备战步伐。年,德国陆军和海军舰艇数量增加1倍多。奥匈帝国追随德国也加紧扩充军备,并制定对俄国和塞尔维亚作战的军事计划。英国为了保持其海上霸主地位加速建设海军。1906年,英国第一艘1.8万吨级巨型装甲舰无畏号下水。英国也扩充陆军,建立一支10万人的远征军部队,准备开赴欧洲作战。英国军费开支总数达8600万英镑。1913年法国常备军扩充到80万人,1914年军费开支增加到15亿法郎,占法国全部国家预算的38%。1913年,沙皇俄国现役军人达130
万人 ,同时加速修建通往德国的战略铁路和海军建设。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使得战争危险日益增加。
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系列国际危机,并引起局部战争。年,德、法两国为争夺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咽喉要地,引起两次摩洛哥危机。年,俄、奥、德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战略要地而引起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反对。年,发生了意土战争。1912年,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等4
个王国结成同盟,发动共同反对土耳其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后,巴尔干同盟各国发生内讧,又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俄、奥、德、英等列强利用巴尔干各国的民族矛盾,相互展开激列的斗争。英、法、德各自为争夺在土耳其的政治、经济优势,居间渔利。
萨拉热窝事件与大战爆发 1914
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的青年波斯尼亚成员G.普林西普刺杀。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国根据密约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同时,德国向法国发出最后通牒,法国拒绝接受这一最后通牒。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在此前一日
,即8月2日德军已进入卢森堡。3日夜间,德军侵入比利时。英国曾对比利时中立承担保证义务,于4日对德宣战。5日,奥匈对俄国宣战。随后,英、法先后对奥匈宣战。塞尔维亚和黑山(门的内哥罗)对德、对奥匈宣战。
战争进程大战爆发后,奥匈军队向塞尔维亚进攻,德军迅速绕道比利时向法国进攻。主要战场在欧洲,欧洲有西线战场、东线战场以及巴尔干战场、意大利战场。欧洲西线的法国战场是决定全局的主战场。英、德、俄、法、日还进行了多次海战,海上以北海为主战场。空军在大战中第一次用于实战。整个战争大体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4) ①西线战场。战争爆发后,德军总参谋长H.J.L.von毛奇(或称小毛奇)于
8月4日命令德军进攻比利时列日要塞,从北部突入法国,企图从背后打击法军主力,以达到用速决战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在激烈的边境之战中,德国与英法双方投入350万大军搏斗。英法军一度被迫南撤,德军侵入法国。9月
,在马恩河战役中,法军反击,迫使德军撤退到马恩河以北至凡尔登一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失败,德国速决战略破产,总参谋长毛奇被德皇威廉二世撤职,改由E.von法金汉担任。马恩河战役后,11月中旬,双方进入相持状态,开始进行阵地战。
②巴尔干战场和东线战场。7月28日奥匈帝国军队炮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炸死5000多名和平居民。塞尔维亚奋起抵抗,迫使奥匈军队全线退却,俘敌5万余众。奥匈军于
9月再次对塞军发动进攻。塞军一度退入中部高原地带。12月中旬,塞军得到协约国提供的武器、弹药和粮食,迅速收复贝尔格莱德并将奥匈军赶出国境。在东线,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罗马尼亚边境形成另一个主要战场。德国在东线仅有一个第八集团军放在东普鲁士,加上柯尼斯堡要塞警备部队,共30万兵力。俄军最高统帅部(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为最高统帅)决定以其西北方面军进攻东普鲁士德军。日,俄军以优势兵力进攻德军。德军任命P.von兴登堡为第八集团军司令,加强东线兵力,于8月26日对俄军两翼展开攻击。经20多天的激战,俄军惨败,损失兵力25万人。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河一带。在波兰与奥匈帝国接壤的加里西亚地区,俄军西南方面军同奥匈军发生激战,双方兵力超过100个师。经过卢布林赫尔姆战役、加利奇莱姆堡战役和哥罗多克战役,奥匈军损失40万兵力,退守喀尔巴阡山脉一线。德军为了支援奥匈军,于9月下旬及11月对俄军发动进攻,双方均未突破对方防线。
③日本、土耳其参战和英、法、德在非洲的争夺。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宣告中立,并准备收回德国在山东胶州湾和青岛的租借地。日本帝国主义8月23日参加协约国方面对德宣战,趁火打劫,进攻中国青岛,夺取德国在华权益。青岛遂沦于日本之手。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先后占领南太平洋德属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诸群岛。日,土耳其在德国拉拢下,宣布同英、法
,12日宣布“圣战”。俄、土军队立即展开作战,土军第九集团军被围歼,损失7万多人。战前德国在非洲占有西南非洲(纳米比亚)、多哥、喀麦隆、德属东非等地。第一次大战爆发后,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皆为协约国集团所占有。多哥和喀麦隆为英、法瓜分。德属西南非划为英国势力范围。德属东非大部分划归英国,小部分划给比利时。
第二阶段()
①东线战场。1915年2月,德奥军队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对俄军展开全面进攻。交战8个多月,俄军丢失大片土地,退到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条直线的战线上。俄军伤亡、被俘达170多万人。这是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重的一次败仗。
② 西线战场 。1915 年德军在西线处于战略防御状态 ,部署着200万军队。法英联军共有 300
万人,以法军为主。1915年春,法英联军先后在香槟、阿杜瓦等地区对德军发动进攻,联军伤亡巨大,收效甚微。4月下旬,德军反击法英联军,发动第二次伊普尔战役。德军不择手段,在伊普尔以北英法军结合部放置6000个毒气罐,借助西北风向英军阵地施放大量氯气,英军1.5万人中毒,其中约5000人死亡。伊普尔战役后,双方都使用化学武器。因军队配备了防毒面具,杀伤力不大。9~11月,法英联军在法国将领F.福煦统一指挥下连续发动进攻,但仅向前推进2~4千米,损失巨大,被迫停止攻击,双方凭阵地对峙,再次处于僵持状态。
③意大利、保加利亚参战。日,意大利正式向奥匈帝国宣战,开辟了意奥战线。为了配合俄军在东线作战,1915年6月,意军集结39个师的兵力向伊松佐河沿岸和特兰提诺一带奥匈军发动进攻。意军多次进攻未获重大战果。到1915年底,意奥战线转入阵地对峙。1915年9月,保加利亚以取得马其顿和塞尔维亚的一部分领土为条件,分别与德、奥、土签订了军事条约,形成德、奥、土、保四国军事同盟。10月14日,保加利亚正式宣战,立即大举进攻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仅以20万装备不良的军队抵抗德、奥、保三国60多万大军的夹击。10月下旬塞军被击溃,塞尔维亚全境被保军和德奥军占领。
④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但未能取胜。法英联军于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守住了防线。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
⑤罗马尼亚、希腊参战。日,罗马尼亚经过长时间观望后向奥匈宣战。罗军统帅部以收复被匈牙利占据的特兰西瓦尼亚为主要目标,发动进攻。在德奥土保联军两线夹击下,罗军溃败,伤亡25万人。罗马尼亚大部分领土包括首都布加勒斯特为同盟国占领。1917年6月底,希腊向同盟国宣战。
⑥海上战役和空军的出战。日
,英国舰队进入北海同德国舰队进行海战。德国3艘巡洋舰被击沉,几艘驱逐舰受重创。随后,英国海军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英德两国舰队还在安的列斯群岛水域、印度洋、太平洋、南大西洋多次发生海战。1916
年5月31日,英国舰艇150多艘在日德兰海面同德国公海舰队主力激战,英国损失大小舰只14艘,德国被击沉11艘。针对英国海军的封锁,年德国两度展开“无限制潜艇战”
。它的潜艇在北海和大西洋到处攻击协约国以及中立国的舰船,击沉英、美等国许多商船,给协约国造成一定威胁,但未能扭转海上被动局面。大战中,空军发展迅速并用于实战。月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德双方不断出动飞机空战,争夺制空权。大战结束时,德奥方面拥有3300架飞机,协约国方面拥有8000多架飞机。
第三阶段(1917)
①战场形势。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严重。军事实力大大削弱,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1917年初,协约国西线总兵力近400万人。德国在西线仅有250万兵力。德军为避免决战
,撤退到兴登堡防线设防 。1917 年法军英军分别发动进攻,但未能扩大战果。西线战局仍陷入僵持状态。
1917年8月意军在伊松佐河向奥匈军发动几次进攻,均无进展。10月,德奥军在卡波雷托突破意军防线。意军全线溃退,被俘33.5万人,伤亡13万人。
②俄国退出战争。在东线战场 ,日( 俄历2月27日)
,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沙皇政权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决定继续进行战争,7月初在西南战线对德
、奥发动进攻。德奥联军反击,俄军全线溃退。9月,德军在里加湾对俄军西北防线发动强大攻势,占领里加。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取得十月革命胜利。苏俄政府决定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并于1918年3月同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俄国完全退出战争。
③美国参战。1914年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物资,大发横财。1917年3月,美国政府借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联盟反美,在国内掀起反德浪潮。同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1917年随美国之后对德宣战的有巴西、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利比里亚、暹罗(泰国)、汉志(今沙特阿拉伯西部)等国家。到大战结束时,陆续派往前线的美国军队达200万人。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美国成了协约国的支柱和主要基地。大战期间,美国供给协约国集团的军火和各种物资及直接贷款总额将近100亿美元。
④中国参战。1917年2月,美国与德国断交后,建议中国采取一致行动。英法两国也鼓励中国参战。日本取得欧洲几个大国对其承袭德国原在华权益的承诺后,也支持中国参战。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将数十万中国青壮年运送到欧洲战场充当劳工。
1918年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将兵力集中于西线。月,德军发动5次大规模进攻,均未取得重要的进展。此时几十万美军抵达欧洲参战,德军已再无力组织进攻。从7月下旬至8月底,协约国联军对德军连续发动进攻,德军退守兴登堡防线,处于被动局面。
日协约国联军对德军发动总攻。德军无力抵抗,兴登堡防线全面崩溃。9月29日,德皇威廉二世召开御前会议,德军统帅兴登堡和总参谋长鲁登道夫承认已无力继续战争。德皇改组内阁,任命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为总理,向协约国提出停战谈判要求。与此同时,从9月底至11月初,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在协约国军队的攻击下先后投降。奥匈帝国境内被压迫民族要求摆脱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日,波兰国会宣布波兰属地脱离奥匈帝国,10月28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合并成立独立的共和国。11月2日匈牙利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10月28日,维也纳爆发工人总罢工和士兵游行示威,迫使奥皇退位。11月12日成立奥地利共和国。德国已处于完全孤立境地。11月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9月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
11月11日清晨 ,德国政府代表
M.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道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根据协定,德国必须在15天内从法国、比利时、卢森堡、阿尔萨斯洛林及莱茵河左岸地区全部撤出其军队。同时须从土耳其、罗马尼亚、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出军队。还必须交出5000门大炮、25000挺机枪、3000门迫击炮、1700架飞机、5000台火车机车、15万节车皮和5000辆卡车。《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宣告了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彻底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巴黎和会的召开由于战后帝国主义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和各自的争霸计划,它们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这些矛盾在解决战后问题上突出地反映出来。其中,以《凡尔赛和约》为主的一系列和约构成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即凡尔赛体系,在战后长期影响着欧洲国际关系的发展。
《凡尔赛和约》 1919
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镜厅开幕。6月28日,英、法、美、日、意等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签订《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见巴黎和会)。
《圣日耳曼条约》
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奥地利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和约。主要内容是: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的独立;奥地利将克赖纳和卡林西亚两省的部分地区以及古斯滕兰和南提罗尔割让给意大利;布科维纳、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奥地利废除普遍征兵制,军队不得超过3万人;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同意,禁止奥、德合并;赔款数额延至1922年确定。
《讷依和约》
日,战胜国同战败国保加利亚在巴黎近郊讷依签订。确认1913年《布加勒斯特条约》(见巴尔干战争)关于南多布罗加给罗马尼亚的条款;将马其顿的部分地区给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西色雷斯由战胜国代管(后划归希腊),保失去爱琴海出海口;陆军减至2万人;保同意赔款4.45亿美元,于37年内偿付。
《特里亚农条约》
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匈牙利在巴黎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签订。匈牙利割让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乌克兰给捷克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和巴纳特东部划归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巴纳特西部划归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多瑙河受战胜国控制;陆军限为3.5万人;赔款数额由赔偿委员会确定。
《色佛尔条约》 1920 年8
月10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土耳其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签订。一译《塞夫勒和约》。土耳其承认汉志和亚美尼亚独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划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和黎巴嫩划为法国委任统治地;土耳其在欧洲的大部领土主要由意大利和希腊瓜分;黑海海峡由国际共管;土耳其武装力量被限制在5万人以内;其财政经济接受战胜国的监督。
中国问题在中国人民的要求下,中国代表团向巴黎和会提出收回战前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胶济铁路和山东的一切权利。日本竟然要求和会同意把德国的侵华权益转移给日本,得到英、法、美的支持。虽然在五四运动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但是《凡尔赛和约》最终规定德国放弃其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国联委任统治”的名义瓜分。此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又召开华盛顿会议,其中中国问题是会议的中心议题。会议标榜废除秘密外交,实际上所有重大问题均由列强先行讨论决定。经中日谈判,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附约》,日本被迫交还前德国胶州租借地,但仍保留许多特权。日本代表发表声明,废除二十一条的一些条款。会议期间,中国代表还提出关税自主、取消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军警、撤消在中国的外国电台和邮局、废止各国在华租借地、取消势力范围、公布秘密条约并由大会决定有疑点的条约的效力等议案。与会各国只同意将来不瓜分势力范围,公开秘密条约与契约以及有条件地裁撤外国邮局,其他议案均被否决。日签订的《九国公约》,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战争的结局、特点和影响战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英、法虽获胜利,但在战争中被削弱;美国从战争中获取暴利,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战争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在欧洲,德、法矛盾尖锐。在远东,日、美矛盾加剧。这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引发播下火种。
大战使各国人民 遭受空前灾难 ,交战 双方动员兵力共7340 余万人 ,直接参战部队 2900
多万人,死于战场的约1000多万人,受伤的约2000
万人,受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3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75%,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这次大战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协约国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由于经济军事实力占压倒优势。飞机、坦克、潜艇和毒气等新式武器开始使用,使火力空前加强。防御和突破的形式有很大改进。这次大战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电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以及坚固防御工事制胜论等军事理论,即是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一战还导致欧洲世界霸权的衰落,美国开始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世界殖民体系战后发生动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小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