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明英战争电影力量对比

甲午战争中日海军实力对比,清军并非亚洲第一!
全球奇人怪兽
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时而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份应进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中国海军有北洋 南洋 广东 福建 四支海军舰队组成。总共拥有大小舰船78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在83900吨。日本海军的联合舰队共拥有舰船31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在61373吨。论吨位和数量,当时的中国海军强于日本,日本海军之前是分为两个舰队,甲午海战时合编为联合舰队。论吨位和数量,当时的中国海军强于日本,位于当时世界第9位,日本海军位于第11位,但从主战舰艇的质量来说,日本明显优于中国。但从吨位上看位居世界第9 的是整个中国海军包括整个四大舰队,不是单指北洋水师,而在甲午海战中与北洋水师交手的则是日本海军的所有军力即日本联合舰队。这里说的是从吨位和舰艇的数量来看,中国强于日本,而不是性能上,吨位大数量多不意味着实力就强,黄海海战是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的大决战,这场战役双放倾巢而出,一直以来人们对这次北洋水师的0:5战败深有痛心。在这里为大家简单对比下双方舰船的性能,日本联合舰队当时的性能究竟强过北洋水师多少?
阅读下一篇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网军事评论员
真正的历史往往隐藏在千万个不经意的细节中。当前位置: >
> 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倾全国之力和中国的北洋舰队打了一仗,最终取得胜利。日本延缓了中国的近代化,获得大量的赔款和割地,同时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甲午战争给中日两国都带来极大影响,对中国而言无疑影响是负面的;对日本来说,虽然表面上是胜利者,但是也有损失,所以甲午战争对日本近代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那么,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的影响有哪些呢?
  第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日本在战争中取胜,巨额的赔款增加了资本的积累,台湾的割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日本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很快挤进了帝国主义强国的行列。
  第二,为进一步发展埋下隐患。
  对外战争的巨大成功,掩盖了日本政治经济体制的不足,阻滞日本领导人对制度的反思,妨碍了日本改革的深入,体制上的缺陷直到二战后的民主改革中才得以进一步清除。
  第三,军国主义膨胀导致最终失败。
  日本以战争为契机迅速发展,军国主义势力迅速膨胀,日本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此后,多次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直到最后的失败。可见,甲午战争的胜利也为日本日后的失败埋下伏因,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最终败亡的起点。
  三、甲午中日战争对远东地区格局的影响。
  战争改变了列强在远东力量的对比,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战后,日本迅速崛起为亚洲强国,清政府的地位一落千丈,日本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逐渐将朝鲜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日本在远东的扩张,损害了其他列强特别是俄国在远东的利益。俄国、德国与法国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放弃辽东半岛,日本为了对抗俄国,洗雪三国干涉之耻,一方面提出&卧薪尝胆&的口号,重新开启十年扩军计划;另一方面促成了&英日同盟&的形成,开始了东亚地区新一轮的争霸。
看过本文的人还喜欢
<?php require_once 'cs.php';echo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午战争双方海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