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盟军敢死队 二战英雄飞行员为什么迫降瑞典

二战轰炸东京美军日记现身 记录迫降中国被救经历(2)――中新网
本页位置:
二战轰炸东京美军日记现身 记录迫降中国被救经历(2)
&&&&米勒(中间后)在执行此次任务前的合影,当时的意义是这张合影有可能成为他们的遗照。
  东京上空30秒
  日正午时分,东京上空的30秒让美国人感到荣耀,战争尚未结束的1944年,一部名为《东京上空30秒》的影片就在美国本土上映,用日本本土首次被轰炸的壮举鼓舞国民。
  每架飞机携带4枚230公斤的炸弹,轰炸东京及其附近名古屋等城市的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米勒在日记中回忆,从未想过敌国飞机会轰炸本土的东京人,看到美国战机时,还以为是日本空军新研制的机型,向他们挥手致意。
  仅仅30秒,64枚炸弹被丢了下去,日本90栋建筑物被摧毁。
  单看战争的损耗,对于美国而言,这是场很不划算的空袭,日本90栋民用建筑损毁损失轻微,而美军失去了16架优秀战机。不过,连对手日本人都承认“这是美国人的胜利”。
  对于这个世世代代以为本土不会遭受攻击的民族,东京空袭给他们带来难以言状的心理震动。日本陆、海军将领们丢尽了脸,由于愤怒作出了错误的决策:打乱了原定战略步骤,迫不及待地分兵向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两路进军,播下了以后一败再败的种子。与此同时,珍珠港事件后颓丧的美军士气为之大振。
  5个人迫降宁波鄞县水稻田
  痛快过后,如何保住飞机、保住性命成为轰炸机群的难题。明知剩下的燃油不可能飞抵南昌、衢州机场,一架飞机调头向北,飞向苏联,迫降后5名飞行员被尚未向日本宣战的苏军扣留。
  其余15架飞机依然坚定地奔向中国东南沿海,刚看到中国的土地,飞机的油箱就告急。他们各自寻找平坦、适合迫降的土地,有人选择江苏、有人选了安徽,更多人选择浙江沿海。
  那是4月18日夜晚9点,第二轰炸机组透过夜幕,在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大松镇欣喜地发现大片稻田。米勒用日记记录这场几乎完美的迫降:
  机箱里燃油几乎耗尽,飞行高度过低,跳伞危险,迫降反而较容易。飞机向着稻田俯冲,途中碰到树木,一对翅膀被挂飞,螺旋桨也变得扭曲。最后,飞机直插入水田,肚子擦着泥泞滑行数十米后,被强烈摩擦力逼停。――这一切,再现了大片《珍珠港》中美国飞行员的迫降。
  逃离飞机后,5个人发现同伴都活着,而且身上几乎没有伤痕。依照美国空军规定,若飞机在敌占区降落,为防止飞机和军事密码落入敌手,必须将飞机烧毁,因此每架飞机上都配有一支销毁飞机的大型燃烧筒。
  米勒取出燃烧筒,在飞机的油箱上点燃,不知何故,火焰旋即熄灭。他们找到飞机上的应急斧头,想把机翼之上的油箱砍破,再把燃烧筒丢入油箱,可是不管怎么砍,机翼上只留下浅浅的斧痕。
  最后,他们打开发动机上的油箱旋钮,大片航空汽油流入稻田。米勒划了根火柴,5人转身就跑,飞机顷刻间被火焰吞没。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视频图片2010}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param name="FlashVars" value="xml=
/news/.flv英国飞行员驾驶二战小飞机降落时撞上奶牛!
/video/logo.swf
10 5 auto auto
/video/carnocnew.png
5 auto auto 5
  据美联社报道,一位英国飞行员9月14日在伦敦西南部驾驶二战老爷机起飞后不久出现发动机故障,飞行员被迫驾机进行紧急降落,“虎蛾”式飞机在降落时撞上了闯入机场的一头奶牛。
  被人们放在YOUTUBE网上的视频显示,一头棕白色的奶牛被飞机的左翼掀翻,冲击力把它抛向天空,尽管它在地上打了几个滚,但奶牛没有受伤,它最终又站了起来。这架双座机在这一事件中受损,但安全降落。飞机座舱内的一个摄影机拍下了这段视频,这段视频的点击率已高达25万次。
  事故报告称,奶牛完全没有受伤。报告称:“飞机飞过了铁丝网,但是就在飞机落地时,飞机的左翼撞上了一头奶牛,这使飞机严重受损。奶牛显然没有受伤。飞机随后停车,机上的两名人员按照正常操作程序离开了飞机。”飞行员和他的前座乘客显然不知道飞机撞上了奶牛。一人称:“我们终于完好无损地落地了。”另一人随后问道:“那是什么?”他的同伴说:“我不知道。”两人随后放声大笑。
  45岁飞行员沃顿称,他可能会在飞机上画上一头奶牛的图案。他说:“我的说,这是我22年飞行生涯中撞到的第一头奶牛。”(,
延伸阅读:
18:30:44.0
09:50:03.0
16:24:25.0
16:49:37.0
16:42:17.0
相关评论   [] [ ]
严禁发布违者法办!二战时中国空军鲜为人知的故事:迫降在体育场的中国战斗机
作者:萨苏
编稿编辑:姚天琦
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订阅“军官团”
抗日战争中,中国空军曾与日本陆海军航空兵反复交战,战果辉煌,飞行员们因此在民众中赢得“飞将军”的美名。但在双方的交锋与执行对地攻击任务中,也有相当多中国空军的战机不幸折翼。迫降在上海远东公共体育场的2503号战斗机便是其中之一。
日,上海战事方酣。为了掩护中国陆军第87师,88师对盘踞在汇山码头一带日军的攻势作战,中国空军奋勇出击,一度控制了战场上空的制空权并对敌军地面目标实施轰炸。
在下午的轰炸中,一架编号为2503号的中国战斗机被地面炮火击中,负伤后迫降在日军控制区,它的残骸被日军寻获并拍摄了若干照片,成为见证当时战斗的独特证据。
日军察看被俘的2503号飞机
这架2503号飞机最初的照片出现在1937年9月出版的日本《支那事变写真画报》上,显示五名日军站在该机残骸上欢呼庆祝。画面上说明这是一架落入日军之手的中国空军美制霍克III战斗机。对比中国空军使用的霍克III战斗机照片,注意它独特的起落架收放位置,可以断定日本记者对该机型号的描述是正确的。
根据中方记载,这架飞机的驾驶员是空军第五大队第25中队少尉飞行员张慕飞,他在当天下午随副队长董明德以6架霍克III战斗轰炸机对上海日军兵营进行攻击的时候,不幸被日军防空炮火击中油箱,迫降於远东运动场。日军最初记载2503号机是被日本海军龙骧号航空母舰所载95式舰载战斗机所击落,但无巧不巧的是近来发现的日方作战录像中,清晰地显示了董明德机队以两个三机编队轰炸日军阵地和日军用高射炮反击的情景,在画面中日军的高射炮炮弹就在一架中国飞机的侧面爆炸,这与张慕飞的战斗机报告油箱中弹被迫迫降是吻合的– 霍克III战斗机虽然在当时可称先进,但利用橡胶遇汽油膨胀原理工作的自封油箱,还要好几年才能问世。
霍克III型战斗机,是美国寇蒂斯飞机公司在抗战前向中国销售的一种单座双翼战斗机,翼展9.6米,最大平飞速度360公里每小时,装备1挺12.7毫米口径机枪和1挺7.62毫米口径机枪,这是美国生产的第一种起落架可收放战斗机,在必要时也可以作为战斗轰炸机使用。它比中国1933年购买的另一种寇蒂斯公司的外销战斗机“霍克II”更为先进,安装了尺寸很大的三叶变距螺旋桨,并第一次尝试使用可收放式起落架。由于没有经验,霍克III型机的起落架收起来的时候放在机身两侧,而不是像大多数飞机一样收入机体,这成为它最典型的外部特征。
今天仍然被保留的霍克III战斗机
值得注意的是,在2503号飞机的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宁波专号”的字样。这就要说到1936年,中国空军以祝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五十岁生日而发起的献机祝寿运动。这时华北风声鹤唳,中国和日本的战争已经迫在眉睫,明眼人一看可知这次献机的真正目的。因此,当时中国各界踊跃捐资,共得义资350万元。这笔款项大部分被用于购买霍克III战斗机,据统计,抗战前中国共向寇蒂斯公司订购霍克III战斗机一百零二架。这些飞机上通常都漆有捐赠公司或单位的名称,以示彰显。比如天厨味精公司捐赠的一架飞机,便被命名为“天厨号”,后来天厨公司又凑齐了一架飞机的捐款,这架新飞机便被命名为“天厨副号”。2503号飞机是宁波高等专科学校捐献的,也因此得名“宁波专号”。
2503宁波专号不幸被俘
日,高志航等驾霍克III在南京明故宫飞机场对公众进行了飞行表演,这种中国空军新的主力机种从此亮相。
不过,霍克III的第一个战斗任务有些窝囊,竟然是在西安事变中奉命轰炸西安。可能正是这次轰炸,让蒋介石和张学良都对事件如何收官产生了危机感,西安事变开始向和平解决的方向发展。
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空军霍克III机群先集体北上,准备支援华北作战,但形势变化很快,随着淞沪战场的开辟,他们迅速转入华东方面。8月14日,第四大队在杭州上空给日军从台湾“越洋爆击”而来的鹿屋,木更津两航空队以沉重打击,这一天因此被命名为空军节,这可算是霍克III战斗机在中国战场十分耀眼的一幕。
损失也是巨大的,2503号机便是殉国者中的一员。照片上张慕飞的霍克III战斗机,其螺旋桨有一个桨叶已经扭曲变形,这是以机身着陆迫降的典型特征。同时,在此后发表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它的尾部后方依稀还有机身犁出的土沟。据此,可以推测它是属于负伤迫降,力战不屈之后才落入敌手的。
中方史料描述张慕飞迫降于“远东运动场”,查上海并无这一地点。日方记录描述其迫降于上海“竞马场”,也就是跑马场。不过,看当时上海跑马场的位置,又让人疑窦丛生。1937年的上海跑马场位于现在的人民公园一带,周围高楼林立,跑马场本身四周也有环形看台,恐怕只有直升飞机才能够在这里迫降。所以张慕飞到底是在哪里迫降的,一度让人感到颇为困惑。所幸在日方拍摄的照片中发现了端倪,最终这一谜团得以揭开。
在一张日军拍摄的照片上,背景可见这一大型体育场的主席台,这座主席台造型别致,是有水泥遮盖的阶梯看台,并有一三角形的装饰性顶楼。这样的建筑,在当时的上海只有一座,那就是位于杨浦区东北部的引翔港跑马厅。这是区别于原上海跑马场的一座中国人自办的跑马场,为上海商人范回春1924年集股100万元购地创建的,1926年,占地856亩,此后每逢春秋赛马季节都会十分热闹,可称盛极一时。
引翔港跑马厅-全景
从今天保留下来的照片看,引翔港跑马厅的主席台与2503号机迫降地的背景十分一致。张慕飞迫降地点周围显得颇为荒芜,没有多少现代化建筑,也符合引翔港跑马厅老照片中显示其周围地势空旷的特点。而且,引翔港跑马厅后来改名作远东公共体育场,与中方资料中记载的“远东体育场”仅有两字区别,据此,基本可以断定此处就是2503号机坠落之地。
然而迫降在此处对张慕飞来说,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同样是被击落,8月17日在空战中坠落的雍沛少尉落地后即遇救归队,因为他是在中国控制区跳伞降落的。而张慕飞所迫降的引翔港跑马厅,当时却在日军控制之下,里面有一个兵营和一个弹药库。
好在张慕飞非常幸运。当时上海的民众对抗日支持力度很大。他落地后随即被附近的百姓救起,最终瞒过日军,将其送回我军方面。日军没有找到飞行员,后将2503号机残骸运回日本,一度放在日本海军部中庭进行展览。脱险后,张慕飞再上蓝天,并在1938年第一次衡阳空战中首开纪录,报了上海战场的一箭之仇。
张慕飞可能是当时中国空军一名相当活跃的飞行员,在很多次中国空军的作战行动中都可以找到他的名字。日,他随第五大队副大队长刘粹刚北上增援在太原的第28中队,结果目击了中国空军一次悲壮的损失。
张慕飞之墓
当时,在太原前线的八路军等各部,正在与突破内长城南下的日军殊死奋战,急需空中掩护。25日上午,刘粹刚率张慕飞、邹赓续、刘依锡、徐葆昀四名部下,驾驶五架霍克III战机从南京赶到汉口,为了早日赶到前线,他们当天即再次起飞前往山西。
但由于这条线路相对陌生,加上路途遥远,当他们飞到山西境内时已经天色全黑。按照军售惯例,作为一种外销战斗机,霍克III战斗机取消了原型机的无线电系统,以保证其与美国国内最高水平的战斗机存在技术代差。这一变化在此时终于表现出来。由于无法和地面联系,刘粹刚,张慕飞等在夜航中尽管仔细搜索,依然无法找到目的地。燃油将近,机智的刘粹刚凭借一双鹰一样的眼睛发现了地面上有一片平地,遂用机翼动作示意张慕飞等迫降,自己则在空中盘旋,观察战友降落情况。张慕飞等人因此安全着陆。
不幸的是,刘粹刚却没能成功降落。事后判断,他是在盘旋中发现远处有火光,误以为是机场的信号灯火,寻之而去。不料,那却是山西高平县城楼魁星阁上发出的灯光。黑暗中未能及时分辨的刘粹刚机正撞上了魁星楼……
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一,空中红武士——刘粹刚
遇难的刘粹刚座机 2407号机徽和中国空军飞机上的国徽清晰可见
刘粹刚,辽宁昌图人,中央航校一期毕业生,因在中日空战中以双翼霍克III战斗机击落日军单翼九六式战斗机的先河,而得到“空中红武士”的绰号– “红武士”是人们对德国一战最优秀的王牌飞行员里希特霍芬的称呼。刘粹刚在这次事故之前已经击落了六架日军飞机,被称为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一。这是一次令人扼腕的损失。
张慕飞无法给我们讲述当时的感受了。我们在重庆的空军烈士公墓里找到了他的名字。张慕飞,中央航校第五期毕业,河北故城人,牺牲于1939年1月。
在保留下来的照片中,刘粹刚那架斜插在魁星楼上的霍克III战斗机,仿佛试图破壁而去的火凤凰,只有中国空军的机徽,如夺目的鲜花,盛开在深秋的北中国。
同样的霍克III,同样的不能忘怀的抗战空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盟军有哪些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