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旅游保险合同范本号码有影响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7|回复: 4
中国人寿个人信息泄漏 80万份保单可上网任意查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中国人寿个人信息泄漏 80万份保单可上网任意查
中广网北京2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昨天有网友发帖表示:在中国人寿去注册汽车救援卡时,发现搜索信息栏中可以随意查找出投保人的信息,包括险种、手机号、身份证号和密码一应俱全。随后就有热心网友根据帖子中提供网址查询,发现数据库中公开的中国人寿保单多达近80万页。
为什么投保人的个人信息可以被随意查询?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是否真的让客户信息在网上“裸奔”呢?
昨天凌晨网友perfectwld1在凯迪社区发帖说,“今天进入中国人寿去注册一张汽车救援卡,几次输入都不正确,说是已经注册。我顺手在搜索中输入名字,查出同名同姓或者相近的一串人,包含身份证号、手机号。”
这个帖子随后被转发到新浪微博,网友“壹叶知秋寒”按照帖子中提供的网址,进入随机查询后发现投保人信息数据库中“ 一共有792270条信息”:
网友:我也是根据这条微博去找的,任何东西都不用输入就能把所有记录都查出来,就是70多万条记录都查出来。其实这个危险的地方就是它把用户的姓名、证件号码都暴露出来,最关键的是它把密码也暴露出来了,这些信息可能会被其他人利用,这个是很要命的。
记者也登陆了这个名为“成都众宜康健科技有限公司”开办“众宜风险管理”的网站,在自助查询的页面可以看到有姓名、证件号码和保单号的查询选项。那么,在“姓名”栏中比如输入“李”姓,会出现超过5万页的“李”姓的中国人寿投保人资料。保单内容包括投保人、被保人姓名、性别、证件号码、证件类型、出生日期和手机号码。并且还有关于险种名称、投保单号等详细资料。记者随后根据网站提供的信息,随机联系了多位投保人,他们大都是在成都购买过飞机意外险。
记者:我们在这个登陆界面看到了您的具体信息,我刚才说的身份证号和出生日期是您的信息吗?
投保人:对啊,怎么了?出什么问题了?
记者:有没有在最近的什么时候登记过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者是电话号码呢?
投保人:刚才我买了从成都到林芝的机票,然后就把保险买了,就泄漏的信息了。
记者:买机票是吧?
投保人:对,买机票买了中国人寿的意外伤害险。
这个网站为什么可以公开查询中国人寿客户的投保单呢?对此,“众宜风险管理”的客服人员表示,公开信息是为了方便客户查询。
记者:咱们公司跟人寿是什么关系啊?
客服:合作关系。
记者:这个数据库是对外公开的是吗?
客服:嗯,对。主要是担心有些客户会查不到,他在官网上能查到就放心一点。您输入您的身份证号码应该就是您一个人的信息了。
记者:咱们众宜这边其实是和人寿是一个数据库?
客服:相当于我们这边是连在一起的,您就是在中国人寿短期意外险里面查到的。
记者:那是不是别人也能看到我的信息呢?
客服:因为您投保的时候有信息,就会显示出去了。这是公开的查询方式,您输入身份证和姓名都可以。其他的同名同姓的全在里面,因为要方便每个客户查询。
记者:不能把我的手机号码隐去吗?因为身份证号码也在上面,我就觉得很危险。
客服:您可能要问一下95519那一边。就是国寿那边的电话。
生活中的个人信息泄露,让人防不胜防。买份飞机意外险之后,自己的身份证和手机电话等信息就都公开显示在网上,这样的情况让不少人感到后怕。那么,这个自称是中国人寿的合作网站将投保客户的信息晒在网上的做法,中国人寿是否知情,又是否认可呢?
根据记者的调查,在“众宜风险管理”的网站上,保单信息是在不断更新的。不少当天购买飞机意外险的客户,信息很快就出现在数据库中可以公开查询。对此,中国人寿成都分公司的客服人员表示,“众宜风险管理”的网站是官网的外部地址,并且推荐部分购买中国人寿飞机意外险的客户在这个网站查询。但中国人寿客服人员对于这个网站上投保人信息数据库可以公开随意查阅的情况表示并不知情。
客服:您购买的是飞机意外险的话,保单号码是7990开头的可以通过公司的外部地址进行查询。
记者:这个外部网址是什么呢?
客服:http//
记者:就是这个客服吧?
客服:对,就是这个。
记者:我刚才去这个网址上查了一下,这个信息是对外公开的吗?
客服:是的,这个就是对外公开的查询。
记者:那么我在看到别人信息的同时,别人也能看到我的信息,有身份证号码…
客服:信息都可以看到吗?
记者:对,还有出生日期、保单号码。
客服:因为按照常理的话,应该提供保单信息才能够查到,我只能帮您反馈一下看看是什么情况。
对于,中国人寿近80万页保单信息不加密,投保人详细信息“裸奔”在互联网上的情况,IT专家洪波表示,出现这样的客户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是企业的失职。
洪波:国内的很多做服务的公司,其实他们的隐私保护意识非常差,也是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太完善,掌握用户一些隐私数据的这些公司,对于这些数据的处理,可以说是非常的随意。我觉得这首先反映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方便用户完全是一个借口,一个托词。因为你方便用户实际上是用户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可以查到自己的信息,或者说输入一些特定的、限制性的这种信息,你才可以去查询,这个并不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麻烦,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信息的泄露。我觉得掌握用户隐私数据的这些公司肯定是有责任去保护这些用户数据。如果他们没有保护好,是他们的失职。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传销害人一时 中国人寿骗保害人一生 造孽呀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中国人寿个人信息泄漏 80万份保单可上网任意查
中国人寿个人信息泄漏 80万份保单可上网任意查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国寿年终联谊忽悠客户买保险 不缴保费难见合同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Powered by我的个人信息被谁泄露了?
  装修公司业务员给业主发的威胁短信 手机截图
  商报记者 郑三波 实习生 晏萌
  “我真的好无奈!昨天开车时来了电话,随手接了,哪知是装修公司的电话,问我装不装修。房子都还没有接,啷个装修嘛?我很生气就挂了电话,对方又锲而不舍地打了30个电话。我挂电话对方还骂人,我回敬对方时一分神,车撞到护栏,修车要遭1000多元。”昨天,渝北龙溪的唐桂林给本报打来投诉电话说,他上月在中央公园附近买了一套叠拼别墅,每天都要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最多时一天接到100多个推销电话。唐桂林非常愤怒:“我的个人信息是怎么被泄露的?”
  目前,唐桂林已向渝北警方报警,警方正就此事展开调查。
  个人信息被泄露了
  家人都不知道的新房信息
  装修公司却能一口气说出
  唐桂林昨天告诉记者,今年5月,他看上了中央公园旁这套叠拼别墅,6月20日缴钱签了合同。“6月25日上午,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家装修公司打来的,要征集我的房子作装修样板间。”唐桂林说,自己很吃惊,房子还有近一年时间才交房,现在就来征集样板间,是不是太早了,遂耐心地给对方解释自己还没有接房,暂不考虑装修的事。
  但没过好久,唐桂林又接到另一家装修公司的电话,同样是征集样板间。他仍然很客气地挂了电话。到下午5点30分下班,唐桂林当天一共接了20多个类似电话。
  随后几天,依然都有装修公司的电话打进来,不是征集样板房就是推销装修。最多的一天,唐桂林接到了100多个电话。
  类似骚扰电话让唐桂林烦不胜烦,只要接到类似电话,他就直接挂断。但骚扰电话可以挂断,担忧、愤怒的情绪却始终挥之不去。因为这些推销电话一接通就说,“唐先生你购买了××公馆×栋×单元×号”,这让唐桂林非常愤怒,“连我的家人都不能准确说出所购房子的相关信息,他们却能一口气说出来,这表明我的个人信息已被泄露了。”
  信息泄露后果严重
  挂断装修公司推销电话
  对方短信威胁扔死猫死狗
  据唐桂林称,前几天,一装修公司不停给自己打电话,他一次次挂断后,对方又改发短信。“见到这类短信我都直接删除。”他说,没想到昨天上午,对方居然发来威胁短信。
  昨天,记者看到了这条短信,内容是:“这几天天天给你打电话,你都挂电话,最后还把电话拉黑,你太没有素质了,不尊重人。不要以为你买了别墅,我们就拿你没有办法了,我们记得你门牌号,你入住了,小心家门口出现死猫死狗。”
  “发短信的这个装修公司业务员,那几天电话打得最多,我说了他几句,他可能不安逸我,所以发短信来出气。”唐先生称,因为没有造成实际损失,所以没有报警,只是发短信告诉对方,如果再发短信就报警。以后,对方果然再没发短信过来了。
  昨天,记者试着拨打该手机号号码,但已经停机。
  开车接到31个推销电话
  一不小心车撞护栏损失千元
  7月2日下午,唐桂林开车去北碚区复兴镇,中途又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
  “发现是装修公司的电话,我直接挂了。”唐桂林说,没想到随后近一个小时内,对方仍锲而不舍,前前后后打了31个电话。他准备挂最后一个电话时,对方在电话里骂人的话被他听到了。于是,唐桂林就在电话中和对方理论,甚至回骂了对方几句。哪知一分神,唐桂林手中方向盘不稳,导致汽车右侧前叶子板擦到护栏上,“开车不能打电话,我只有自认倒霉,自己承担1000多元的修车费。”
  现在,唐桂林一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就直接拉黑,不再和对方多说一句话。
  个人信息被谁泄露
  售楼小姐:
  不是我们 九成业主信息都被泄露
  昨天,记者联系上唐桂林买房那家销售公司。与唐桂林对接那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她也接到了唐先生反映个人信息被装修公司知道的投诉,但她很冤枉,信息不是她泄露的,她背了黑锅。
  “我们这期叠拼别墅签合同的300多户业主,九成以上业主都接到了装修公司电话。”她说,这些信息肯定不是销售公司泄露的,因为之前业主从缴定金到签正式合同这段时间,至少有一周至一个月,都没有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而正式合同交了不久,业主就接到了装修公司电话。
  装修公司
  被问到个人信息来源直接挂电话
  因为装修公司的电话太多,所以唐桂林记不住哪个电话是哪个装修公司的号码。记者按唐先生提供的一个装修公司号码打过去,刚问到是如何知道业主的个人信息,对方就直接挂断,不作任何解释。
  “我们和开发商一起搞活动,给业主提供优惠和私人定制,开发商的入住率高,业主得到实惠,我们也有业绩,这不很好吗?”另一家装修公司的业务员则表示,他们只是给业主打电话推销装修,个人信息没做其他用途,业主不必担心。
  律师说法
  装修公司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重庆依斯特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经柱表示,公民的电话号码、微信号码以及家庭住址等信息,都属于公民个人信息。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未经本人许可,不得随意泄露和买卖。为了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2009年2月,刑法首次增设了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犯罪的条文。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则进一步加强了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新设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最高可判7年。
  张经柱建议,像唐先生这事,装修公司如果没有征得当事人的同意,而是通过非法手段窃取或买卖获得,就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直接参与者最高可判刑7年。建议唐先生和其他业主,可以在固定好相关证据的同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微调查
  买车买房者近九成接到过推销电话
  昨天,记者在观音桥、解放碑、三峡广场展开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在曾经购买过车辆、房屋的42名市民中,37人接到过推销电话。
  “去年我买了一辆新车,没过多久就接到了保险公司的电话,推销保险业务。”江北大石坝的罗女士说,今年续买保险前几天,天天也要接到好几个推销保险的电话。
  而在照母山购买洋房两个多月的关先生告诉记者,他也遇到了像唐先生一样的问题,装修公司打电话进来,不是征集样板间就是推销装修,“接到这种电话我直接挂断。”
  新闻资料
  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有四大特点
  今年2月至4月,公安部统一部署指挥20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开展集中行动,严厉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截至4月下旬,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700余名,挖出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源头”38个,摧毁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数据平台和“资源大户”161个。
  据介绍,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四方面特点:一是形成犯罪网络和利益链条。一些犯罪分子大肆向掌握信息的部门内部人员购买信息,并通过网络相互买卖,形成了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络交易平台。二是内外勾结,许多信息源头都在内部。大量倒卖信息的源头都来自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和部门,个别“内鬼”为了经济利益非法出售大量公民个人资料。如四川省某移动公司员工,利用工作便利,大肆对外出卖手机用户信息及手机通话清单。三是与诈骗等下游犯罪相互交织,危害巨大。一些犯罪团伙和非法调查公司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电信诈骗、敲诈勒索和绑架、暴力讨债等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四是作案具有很强隐蔽性,极易销毁证据。
& & & & & &
我的个人信息被谁泄露了?
渝北龙溪的唐桂林给本报打来投诉电话说,他上月在中央公园附近买了一套叠拼别墅,每天都要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最多时一天接到100多个推销电话。唐桂林非常愤怒:“我的个人信息是怎么被泄露的?”
  装修公司业务员给业主发的威胁短信 手机截图
  商报记者 郑三波 实习生 晏萌
  “我真的好无奈!昨天开车时来了电话,随手接了,哪知是装修公司的电话,问我装不装修。房子都还没有接,啷个装修嘛?我很生气就挂了电话,对方又锲而不舍地打了30个电话。我挂电话对方还骂人,我回敬对方时一分神,车撞到护栏,修车要遭1000多元。”昨天,渝北龙溪的唐桂林给本报打来投诉电话说,他上月在中央公园附近买了一套叠拼别墅,每天都要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最多时一天接到100多个推销电话。唐桂林非常愤怒:“我的个人信息是怎么被泄露的?”
  目前,唐桂林已向渝北警方报警,警方正就此事展开调查。
  个人信息被泄露了
  家人都不知道的新房信息
  装修公司却能一口气说出
  唐桂林昨天告诉记者,今年5月,他看上了中央公园旁这套叠拼别墅,6月20日缴钱签了合同。“6月25日上午,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家装修公司打来的,要征集我的房子作装修样板间。”唐桂林说,自己很吃惊,房子还有近一年时间才交房,现在就来征集样板间,是不是太早了,遂耐心地给对方解释自己还没有接房,暂不考虑装修的事。
  但没过好久,唐桂林又接到另一家装修公司的电话,同样是征集样板间。他仍然很客气地挂了电话。到下午5点30分下班,唐桂林当天一共接了20多个类似电话。
  随后几天,依然都有装修公司的电话打进来,不是征集样板房就是推销装修。最多的一天,唐桂林接到了100多个电话。
  类似骚扰电话让唐桂林烦不胜烦,只要接到类似电话,他就直接挂断。但骚扰电话可以挂断,担忧、愤怒的情绪却始终挥之不去。因为这些推销电话一接通就说,“唐先生你购买了××公馆×栋×单元×号”,这让唐桂林非常愤怒,“连我的家人都不能准确说出所购房子的相关信息,他们却能一口气说出来,这表明我的个人信息已被泄露了。”
  信息泄露后果严重
  挂断装修公司推销电话
  对方短信威胁扔死猫死狗
  据唐桂林称,前几天,一装修公司不停给自己打电话,他一次次挂断后,对方又改发短信。“见到这类短信我都直接删除。”他说,没想到昨天上午,对方居然发来威胁短信。
  昨天,记者看到了这条短信,内容是:“这几天天天给你打电话,你都挂电话,最后还把电话拉黑,你太没有素质了,不尊重人。不要以为你买了别墅,我们就拿你没有办法了,我们记得你门牌号,你入住了,小心家门口出现死猫死狗。”
  “发短信的这个装修公司业务员,那几天电话打得最多,我说了他几句,他可能不安逸我,所以发短信来出气。”唐先生称,因为没有造成实际损失,所以没有报警,只是发短信告诉对方,如果再发短信就报警。以后,对方果然再没发短信过来了。
  昨天,记者试着拨打该手机号号码,但已经停机。
  开车接到31个推销电话
  一不小心车撞护栏损失千元
  7月2日下午,唐桂林开车去北碚区复兴镇,中途又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
  “发现是装修公司的电话,我直接挂了。”唐桂林说,没想到随后近一个小时内,对方仍锲而不舍,前前后后打了31个电话。他准备挂最后一个电话时,对方在电话里骂人的话被他听到了。于是,唐桂林就在电话中和对方理论,甚至回骂了对方几句。哪知一分神,唐桂林手中方向盘不稳,导致汽车右侧前叶子板擦到护栏上,“开车不能打电话,我只有自认倒霉,自己承担1000多元的修车费。”
  现在,唐桂林一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就直接拉黑,不再和对方多说一句话。
  个人信息被谁泄露
  售楼小姐:
  不是我们 九成业主信息都被泄露
  昨天,记者联系上唐桂林买房那家销售公司。与唐桂林对接那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她也接到了唐先生反映个人信息被装修公司知道的投诉,但她很冤枉,信息不是她泄露的,她背了黑锅。
  “我们这期叠拼别墅签合同的300多户业主,九成以上业主都接到了装修公司电话。”她说,这些信息肯定不是销售公司泄露的,因为之前业主从缴定金到签正式合同这段时间,至少有一周至一个月,都没有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而正式合同交了不久,业主就接到了装修公司电话。
  装修公司
  被问到个人信息来源直接挂电话
  因为装修公司的电话太多,所以唐桂林记不住哪个电话是哪个装修公司的号码。记者按唐先生提供的一个装修公司号码打过去,刚问到是如何知道业主的个人信息,对方就直接挂断,不作任何解释。
  “我们和开发商一起搞活动,给业主提供优惠和私人定制,开发商的入住率高,业主得到实惠,我们也有业绩,这不很好吗?”另一家装修公司的业务员则表示,他们只是给业主打电话推销装修,个人信息没做其他用途,业主不必担心。
  律师说法
  装修公司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重庆依斯特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经柱表示,公民的电话号码、微信号码以及家庭住址等信息,都属于公民个人信息。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未经本人许可,不得随意泄露和买卖。为了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2009年2月,刑法首次增设了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犯罪的条文。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则进一步加强了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新设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最高可判7年。
  张经柱建议,像唐先生这事,装修公司如果没有征得当事人的同意,而是通过非法手段窃取或买卖获得,就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直接参与者最高可判刑7年。建议唐先生和其他业主,可以在固定好相关证据的同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微调查
  买车买房者近九成接到过推销电话
  昨天,记者在观音桥、解放碑、三峡广场展开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在曾经购买过车辆、房屋的42名市民中,37人接到过推销电话。
  “去年我买了一辆新车,没过多久就接到了保险公司的电话,推销保险业务。”江北大石坝的罗女士说,今年续买保险前几天,天天也要接到好几个推销保险的电话。
  而在照母山购买洋房两个多月的关先生告诉记者,他也遇到了像唐先生一样的问题,装修公司打电话进来,不是征集样板间就是推销装修,“接到这种电话我直接挂断。”
  新闻资料
  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有四大特点
  今年2月至4月,公安部统一部署指挥20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开展集中行动,严厉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截至4月下旬,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700余名,挖出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源头”38个,摧毁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数据平台和“资源大户”161个。
  据介绍,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四方面特点:一是形成犯罪网络和利益链条。一些犯罪分子大肆向掌握信息的部门内部人员购买信息,并通过网络相互买卖,形成了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络交易平台。二是内外勾结,许多信息源头都在内部。大量倒卖信息的源头都来自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和部门,个别“内鬼”为了经济利益非法出售大量公民个人资料。如四川省某移动公司员工,利用工作便利,大肆对外出卖手机用户信息及手机通话清单。三是与诈骗等下游犯罪相互交织,危害巨大。一些犯罪团伙和非法调查公司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电信诈骗、敲诈勒索和绑架、暴力讨债等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四是作案具有很强隐蔽性,极易销毁证据。
[责任编辑:
热线:023-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车险推销电话狂轰滥炸 究竟是谁泄露了个人信息?-车险动态-金投保险网-金投网
7x24小时客服热线
400-664-4881
车险推销电话狂轰滥炸 究竟是谁泄露了个人信息?
摘要:车险明年1月份才到期,可从今年11月初开始,家住新文里小区的李先生就不断收到各家保险公司的电话,推销各自的车险产品让李先生不堪其扰。
明年1月份才到期,可从今年11月初开始,家住新文里小区的李先生就不断收到各家的电话,推销各自的车险产品让李先生不堪其扰。李先生感到很疑惑,究竟是谁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呢?
昨日上午,李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吐了一番苦水。&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就接了9个这样的电话,有的公司还反复打给我。&李先生相当苦恼,他说那些推销员都太&锲而不舍&了,你不接,过一会儿他还会再打来;你拒接,他就会不停地打到你接为止。但令李先生感到不解的是,他的电话、地址、车型、车牌号、保险时间等资料,保险公司推销员是怎么知道的呢?
李先生想弄清楚对方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到他的个人信息,在他的穷追猛打下,一名推销员最终&妥协&,告诉他客户的信息是从一个叫做&信息平台&中,通过正规渠道、正当手段获取的。&推销员说这个平台是保险公司内部的交强险报价系统,只要输入车主车牌号码即可查询该车出险状况,有无违章情况,以方便公司为客户做出合理的下期保险报价方案。&
那么,推销员提到的这个&交强险信息平台&究竟是什么?就此问题,记者联系到给李先生打电话的这家保险公司,而客服人员却一直推说相关负责人正在开会。随后,记者又联系了多家保险公司,他们均对此避而不谈。
和李先生有同样经历的车主不在少数。据记者了解,一般可以提前三个月,每年年底至次年春节这段时间是车市销售的黄金期。为争抢客户,各大保险公司的车险优惠措施层出不穷。李先生说:&现在保险公司竞争激烈,争抢客户的现象可以理解。可我疑惑的是,如果这个平台存在,车主在购买车险时,为何没有人告知个人信息将会刊登在这个平台上。另外,是否有必要将电话、住址等这些属于个人隐私的信息全部显示在平台上?作为保险公司普通的推销员,是否都有权利查看这些信息?&
省会知名民商事法律专家王亚琼律师:我国《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凡是涉及个人秘密与公众利益无关的,公民不愿公开的私人资料、私人生活等都属于要保护的范围。而车险中涉及投保人的详细信息,不属于可以在保险公司普通员工面前公开的资料。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到监管义务,督促保险公司对每一位投保客户负责,严格保密投保人的个人信息,以免使投保人受到不必要的&骚扰&。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累计销售:
累计销售:
累计销售:
累计销售:
141,920 份
目前,税延性养老险方案已经基本成型,预计...
01新农合跟城镇医保合并后待遇提高了!新农...
“社保交了15年,可没活到60岁!钱能不能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团体保险合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