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 二维码码支付和nfc支付哪个更加安全

银联银行大反击:手机支付NFC条码支付究竟谁更好? | 北晚新视觉
银联银行大反击:手机支付NFC条码支付究竟谁更好?
日讯, 本周,国内手机市场份额两大巨头华为和小米先后发布了基于手机芯片的支付工具Huawei Pay 和 Mi Pay。这标志着继苹果和三星之后,中国手机厂商也已开始进入移动支付市场。再加上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扫码支付方式,今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出门可以不带卡、不带钱,只带一台充好电的手机,就能方便地购物、乘公交、上班打卡。那么,同样是刷手机,基于芯片的支付方式与扫码支付有何不同?虽然不再有收假币和找零的烦恼,但手机支付会不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普通消费者需要做好哪些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手机支付时代呢?
银联和银行发起反击
如今移动支付工具之丰富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若以品牌分,国外有苹果的Apple Pay,三星的Samsung Pay,沃尔玛的Walmart Pay,国内有支付宝AliPay,腾讯微信支付,苏宁易付宝,银联闪付QuickPass。若按支付技术分,有条码支付、指纹支付、声波支付、刷脸支付、光子支付、虹膜支付等等。然而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尽管线下支付工具名目繁多,但最主流的移动支付方式仍是条码支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线下条码支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扫二维码支付率先普及。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让消费者摆脱了对银行卡的依赖。它具有进入门槛低、便捷等特点,适用于对传统POS收银成本敏感的小商户的日常小额交易。再加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对商户高额补贴抢占市场,短短两三年的时间,扫码支付就在移动支付市场上树立起了垄断地位。易观支付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支付宝在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市场份额高达63.41%,腾讯旗下的手机QQ和微信支付支撑的财付通市场份额则为23.03%。相比之下,银联仅有0.69%的市场份额。
“这时银联和银行都意识到,刷卡支付的习惯正逐渐被刷手机所取代。因为没有人会长时间拿钱包和卡,人们拿着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我爱卡网站主编董峥介绍,“如果人们消费时不再刷卡,银行就不知道消费者是在哪里花钱,这在大数据时代是很可怕的事情。银联作为卡组织和结算通道的地位也受到威胁。所以银联和银行都需要一种基于手机的支付方式来与扫码支付正面交锋。于是NFC非接触式支付方式成为最有利的武器。”
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这个功能是指当两个NFC设备相连接,便可以进行点对点数据传输,除了进行支付,还可以用来下载音乐、图片互传和交换通讯录等。NFC技术对设备的要求高,不是随便拿出一张印有二维码的纸就可以扫,所以推广起来有一定难度。但也正因如此,它的安全性相对较高。NFC技术诞生几年以来一直不温不火,让这种技术真正火起来的就是苹果Apple Pay的诞生。苹果与VISA、万事达和美国运通三大卡组织、美国主流发卡行和主要化妆品、百货类、餐饮类商户达成合作后,将硬件、卡组织、发卡行、收单机构和商户受理融合到一起,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移动支付体验和完善的受理环境,用户无需输入支付信息即可实现支付,受到消费者好评。
在Apple Pay的启发下,银联连同各家银行开始摒弃基于卡片的NFC技术,转而投向研发手机与POS机之间的NFC交互技术,并在去年上线“云闪付”手机支付功能。该功能不需要“解锁、亮屏幕、打开APP”等步骤,手机用户可以在黑屏和无互联网的状态下支付。随后银联和各家银行联合商户推出一大波优惠,希望吸引消费者。我们现在看到市场上无论是Apple Pay、Samsung Pay还是Huawei Pay、Mi pay,均是与云闪付合作推出的支付产品。但是,消费者要使用Pay类支付就必须购买指定款的手机。这是目前NFC技术推广的最大障碍。
绑卡体验更轻松
今年2月苹果手机的支付工具Apple Pay刚登陆国内市场时,由于“设置”功能有缺陷,不少消费者吐槽“支付3秒钟,绑卡3小时”。这次Huawei Pay和Mi Pay正式上线之前聘请了大量公测人员优化使用体验,尤其在绑卡方面吸取了经验,令手机App绑定银行卡的过程顺畅不少。
以绑定Huawei Pay为例,华为手机支持手动输入、摄像头扫码输入和自动识别卡号输入三种绑卡方式。消费者首先要检查自己的设备。目前支持Huawei Pay的机型只有华为Mate S、荣耀V8(全网通)和荣耀8三款手机。手动绑卡时,打开“华为钱包”,登录华为账户并设置密码或指纹。然后选择“Huawei Pay”,点击“添加银行卡”。此时,如果手机没有打开NFC功能,系统会提示,请进入“设置”选项打开NFC功能。NFC功能在部分手机中是默认开启的,小部分手机需要手动开启。打开NFC功能后,填写银行卡号等信息,阅读并同意开卡须知,点击“下一步”。这时会进入获取验证码页面,用户点击后输入银行短信验证码,就可以激活卡片了。绑定公交卡。Huawei Pay可以使用和Apple Pay以及Samsung Pay一样的摄像头扫描技术,来识别想添加的银行卡。除了摄像头扫描技术和手动输入,Huawei Pay还支持将带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贴在背面,利用NFC功能自动识别出卡号,再输入银行卡取款密码和短信验证码,也可以完成卡片的绑定。绑卡成功后,就可以在手机中看到一张写有银行名字和银联标识的虚拟银行卡。这张虚拟卡的卡号与所绑定的实体卡片不同。点击详情后就可以查看实体卡卡号后四位和虚拟卡卡号后四位以及可以移除卡片。
Huawei Pay是国内首个兼具银行卡、公交卡功能的手机支付工具,并支持为手机内虚拟公交卡充值。这是目前Apple Pay和Samsung Pay以及扫码支付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但是现在只支持上海、杭州等地的公交。绑定公交卡的过程与绑定银行卡类似。确认开通后,需要使用华为钱包里所绑定的快捷支付银行卡来为公交卡进行充值。目前并不支持微信、支付宝等其它的支付方式。
与扫码支付相比,“手机芯片+指纹”的支付方式无需互联网即可完成支付,摆脱了支付对网络的强依赖性。使用Huawei Pay时,在NFC功能开启的情况下,将手机靠近有银联标识及“QuickPass”闪付标识的POS机,验证指纹或者输入Huawei Pay支付密码,即可完成支付。如果你的手机“卡包”里又有虚拟银行卡,又有虚拟公交卡,为了在黑屏状态下快速支付,告诉你一个小窍门:可以先在“卡包”里完成设置,即按住公交卡,把它调到第一张卡,此时公交卡就设置为默认卡。现在很多超市、便利店都可以刷公交卡购物,与刷银行卡一样方便。需要注意的是,NFC的感应区在手机背面的摄像头附近,手机贴近POS机时需摆对位置。
更安全与更便捷
移动支付明天更美好
刷手机支付尽管方便快捷,但在木马病毒横行、电信诈骗无孔不入的当下,不少人仍对刷手机支付心存忌惮。
二维码支付刚兴起时,由于技术门槛低,几乎人人皆可制作、印刷和发布。不法分子将带有病毒程序、不良信息的网站或者钓鱼网站的网址发布成二维码形式,然后通过各种手段诱导用户扫码。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无法鉴别二维码的信息内容和发布者的身份信息,用手机扫二维码成了高风险动作。经过近三年来的技术提升,扫码支付环境得到改善。今年8月央行支付清算协会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对条码生成和受理、交易限额、特约商户的管理等都做出详细规定。扫码支付从野蛮生长逐步走上正轨。
NFC手机支付的技术门槛要比扫码支付高很多,但它也不是万无一失。NFC技术最令人担忧的安全问题是“中间人攻击”,也就是用一台间谍设备截取NFC支付传输信号。其实对付这类攻击也很简单,那就是缩小操作访问距离。目前NFC技术的刷卡操作距离普遍不超过10cm,并非受到射频技术的能力限制,而是出于交易安全的考虑,防止空中非法操纵和窃取交易指令和数据。这就是为什么消费者刷手机闪付时,必须将手机NFC感应区紧贴POS机的原因。今后,随着NFC信号加密技术的发展,截取传输信号的成本将变得越来越高,NFC手机支付也会变得越来越安全。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张品秋
银联和银行发起反击
如今移动支付工具之丰富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若以品牌分,国外有苹果的Apple Pay,三星的Samsung Pay,沃尔玛的Walmart Pay,国内有支付宝AliPay,腾讯微信支付,苏宁易付宝,银联闪付QuickPass。若按支付技术分,有条码支付、指纹支付、声波支付、刷脸支付、光子支付、虹膜支付等等。然而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尽管线下支付工具名目繁多,但最主流的移动支付方式仍是条码支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线下条码支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扫二维码支付率先普及。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让消费者摆脱了对银行卡的依赖。它具有进入门槛低、便捷等特点,适用于对传统POS收银成本敏感的小商户的日常小额交易。再加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对商户高额补贴抢占市场,短短两三年的时间,扫码支付就在移动支付市场上树立起了垄断地位。易观支付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支付宝在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市场份额高达63.41%,腾讯旗下的手机QQ和微信支付支撑的财付通市场份额则为23.03%。相比之下,银联仅有0.69%的市场份额。
“这时银联和银行都意识到,刷卡支付的习惯正逐渐被刷手机所取代。因为没有人会长时间拿钱包和卡,人们拿着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我爱卡网站主编董峥介绍,“如果人们消费时不再刷卡,银行就不知道消费者是在哪里花钱,这在大数据时代是很可怕的事情。银联作为卡组织和结算通道的地位也受到威胁。所以银联和银行都需要一种基于手机的支付方式来与扫码支付正面交锋。于是NFC非接触式支付方式成为最有利的武器。”
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这个功能是指当两个NFC设备相连接,便可以进行点对点数据传输,除了进行支付,还可以用来下载音乐、图片互传和交换通讯录等。NFC技术对设备的要求高,不是随便拿出一张印有二维码的纸就可以扫,所以推广起来有一定难度。但也正因如此,它的安全性相对较高。NFC技术诞生几年以来一直不温不火,让这种技术真正火起来的就是苹果Apple Pay的诞生。苹果与VISA、万事达和美国运通三大卡组织、美国主流发卡行和主要化妆品、百货类、餐饮类商户达成合作后,将硬件、卡组织、发卡行、收单机构和商户受理融合到一起,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移动支付体验和完善的受理环境,用户无需输入支付信息即可实现支付,受到消费者好评。
在Apple Pay的启发下,银联连同各家银行开始摒弃基于卡片的NFC技术,转而投向研发手机与POS机之间的NFC交互技术,并在去年上线“云闪付”手机支付功能。该功能不需要“解锁、亮屏幕、打开APP”等步骤,手机用户可以在黑屏和无互联网的状态下支付。随后银联和各家银行联合商户推出一大波优惠,希望吸引消费者。我们现在看到市场上无论是Apple Pay、Samsung Pay还是Huawei Pay、Mi pay,均是与云闪付合作推出的支付产品。但是,消费者要使用Pay类支付就必须购买指定款的手机。这是目前NFC技术推广的最大障碍。
绑卡体验更轻松
今年2月苹果手机的支付工具Apple Pay刚登陆国内市场时,由于“设置”功能有缺陷,不少消费者吐槽“支付3秒钟,绑卡3小时”。这次Huawei Pay和Mi Pay正式上线之前聘请了大量公测人员优化使用体验,尤其在绑卡方面吸取了经验,令手机App绑定银行卡的过程顺畅不少。
以绑定Huawei Pay为例,华为手机支持手动输入、摄像头扫码输入和自动识别卡号输入三种绑卡方式。消费者首先要检查自己的设备。目前支持Huawei Pay的机型只有华为Mate S、荣耀V8(全网通)和荣耀8三款手机。手动绑卡时,打开“华为钱包”,登录华为账户并设置密码或指纹。然后选择“Huawei Pay”,点击“添加银行卡”。此时,如果手机没有打开NFC功能,系统会提示,请进入“设置”选项打开NFC功能。NFC功能在部分手机中是默认开启的,小部分手机需要手动开启。打开NFC功能后,填写银行卡号等信息,阅读并同意开卡须知,点击“下一步”。这时会进入获取验证码页面,用户点击后输入银行短信验证码,就可以激活卡片了。绑定公交卡。Huawei Pay可以使用和Apple Pay以及Samsung Pay一样的摄像头扫描技术,来识别想添加的银行卡。除了摄像头扫描技术和手动输入,Huawei Pay还支持将带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贴在背面,利用NFC功能自动识别出卡号,再输入银行卡取款密码和短信验证码,也可以完成卡片的绑定。绑卡成功后,就可以在手机中看到一张写有银行名字和银联标识的虚拟银行卡。这张虚拟卡的卡号与所绑定的实体卡片不同。点击详情后就可以查看实体卡卡号后四位和虚拟卡卡号后四位以及可以移除卡片。
Huawei Pay是国内首个兼具银行卡、公交卡功能的手机支付工具,并支持为手机内虚拟公交卡充值。这是目前Apple Pay和Samsung Pay以及扫码支付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但是现在只支持上海、杭州等地的公交。绑定公交卡的过程与绑定银行卡类似。确认开通后,需要使用华为钱包里所绑定的快捷支付银行卡来为公交卡进行充值。目前并不支持微信、支付宝等其它的支付方式。
与扫码支付相比,“手机芯片+指纹”的支付方式无需互联网即可完成支付,摆脱了支付对网络的强依赖性。使用Huawei Pay时,在NFC功能开启的情况下,将手机靠近有银联标识及“QuickPass”闪付标识的POS机,验证指纹或者输入Huawei Pay支付密码,即可完成支付。如果你的手机“卡包”里又有虚拟银行卡,又有虚拟公交卡,为了在黑屏状态下快速支付,告诉你一个小窍门:可以先在“卡包”里完成设置,即按住公交卡,把它调到第一张卡,此时公交卡就设置为默认卡。现在很多超市、便利店都可以刷公交卡购物,与刷银行卡一样方便。需要注意的是,NFC的感应区在手机背面的摄像头附近,手机贴近POS机时需摆对位置。
更安全与更便捷
移动支付明天更美好
刷手机支付尽管方便快捷,但在木马病毒横行、电信诈骗无孔不入的当下,不少人仍对刷手机支付心存忌惮。
二维码支付刚兴起时,由于技术门槛低,几乎人人皆可制作、印刷和发布。不法分子将带有病毒程序、不良信息的网站或者钓鱼网站的网址发布成二维码形式,然后通过各种手段诱导用户扫码。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无法鉴别二维码的信息内容和发布者的身份信息,用手机扫二维码成了高风险动作。经过近三年来的技术提升,扫码支付环境得到改善。今年8月央行支付清算协会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对条码生成和受理、交易限额、特约商户的管理等都做出详细规定。扫码支付从野蛮生长逐步走上正轨。
NFC手机支付的技术门槛要比扫码支付高很多,但它也不是万无一失。NFC技术最令人担忧的安全问题是“中间人攻击”,也就是用一台间谍设备截取NFC支付传输信号。其实对付这类攻击也很简单,那就是缩小操作访问距离。目前NFC技术的刷卡操作距离普遍不超过10cm,并非受到射频技术的能力限制,而是出于交易安全的考虑,防止空中非法操纵和窃取交易指令和数据。这就是为什么消费者刷手机闪付时,必须将手机NFC感应区紧贴POS机的原因。今后,随着NFC信号加密技术的发展,截取传输信号的成本将变得越来越高,NFC手机支付也会变得越来越安全。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张品秋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NFC手机支付如何确保安全性?
NFC手机支付如何确保安全性?
[导读]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基于NFC技术的手机支付被广泛应用。NFC手机支付越来越快地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它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同时也对安全带来了挑战。目前NFC手机都有哪些功能?NFC手机又如何确保其安全性?
&&&&&&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基于技术的手机支付被广泛应用。NFC手机支付越来越快地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它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同时也对安全带来了挑战。NFC手机支付带来的安全性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本文将从NFC手机的功能入手,并分析NFC手机的安全性以及防范措施。
  NFC手机已实现多功能应用
  &NFC就是近场通信,是一种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交换。&中国通信工业协会NFC产业技术专家、中国产业创新秘书长孙意笑说。将两个含有NFC芯片的设备放在一起,两者会通过NFC天线进行磁场耦合,产生电流信号,刺激NFC芯片释放有关数据信息和密码信息,并通过13.56兆赫兹无线电频谱频段交换数据。
  早在2004年NFC技术提出以后,人们就在尝试着手机NFC的应用。国际上,手机NFC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作为手段成功地用于交通、门票、购物等。在国内,手机NFC显现在人们面前则是2012年以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与中国银联达成一致,相继确认采纳NFC-SWP作为手机的技术,并且在一些城市发行支持NFC-SWP的SIM卡,引入银行卡和城市通卡的应用。
  目前NFC手机已实现交通、购物、娱乐等消费时小额支付以及门禁、停车、、消费、考勤等应用。并且,由于NFC以手机为载体,就可以开发出传统无法实现的空中开卡、空中充值、在线、明细查询、远程开门等便利的功能。除此之外,人们可以利用手机NFC的模式开发成手持终端机,以替代传统的IC卡读写器对其它手机NFC或IC卡进行操作等。NFC技术的应用,带给人们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
  NFC手机支付如何确保安全性?
  如今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各种针对智能手机的病毒也随之泛滥,不少用户都有这样的疑虑:NFC手机安全吗?手机账户中的钱会不会被盗走?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NFC产业技术专家孙意笑表示:由于NFC手机采取SE芯片硬件加密和软件加密相结合的方式,不到0.1秒的时间就可以完成ID与密钥等数据传递,黑客在如此快速交换数据的条件下截获并破译无线电信号的几率很小。此外,NFC要求的通信距离较要近,一般在10厘米的距离内,因此它的安全性也比RFID进一步增强,同时也比现在的二维码支付、音频支付、声波支付要安全很多。
  深圳达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少华对此也表示手机NFC作为移动支付手段要保证支付的安全,首先要保证发卡过程的安全。目前电信运营商和银联(银行)均采用TSM(可信服务管理)平台管理,可以将银行卡信息安全地下载到手机SIM卡中。其次,在支付过程中,手机NFC的认证采用了CPU加密技术,其安全水平与银行发行的芯片卡相同。同时,手机NFC支付包含在线支付和离线支付两部分。银联已经明确规定离线支付部分,即手机钱包的最大余额为1000元,也从制度上降低了手机NFC支付的风险。
  同方锐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兆海认为NFC手机不仅具有IC卡的高安全性,还能够利用运营商完成丰富的联机信息服务。NFC刷卡手机支付需要在小于0.1M的范围内才能通信,并且只能点对点的通信,这保证在移动支付通信时数据传输的高度的保密性与安全性。只要终端设备在用户的管理范围内,就没有被盗刷的可能性。
  NFC手机一卡通是很方便,但是很多市民担心如果手机没电了,一卡通的功能会实现不了。对此,移动工作人员解释说,NFC功能对电量的要求非常低。即使手机没电自动关机,无法进行正常通话,电池里残留的一点余电也能保持NFC正常工作。只要手机不是耗尽电后空置了好几个月,连隐藏的一点点余电都没有了就行。
  结语:有问题就一定有解决地方法。NFC手机在国内虽有应用但还未普及,在技术上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大众的接受能力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近日,手机生物辨认研究所技能委员会主席Ted Dunstone博士表明生物辨别技能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主流保证各项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大家拭目以待吧!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
编辑:何桐先
100/100字符
全部评论(0)
智客行APP下载
千家智客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智能行业!NFC为何沦为一个二维码都不如的鸡肋?-射频/微波-与非网
小编语:移动支付是一个金矿,谁都想把握住这个入口。(近场无线通信技术)在技术上有很多优势,安全可靠、不会获取用户私人信息等。但是也有致命的缺点,就是整个支付系统的搭建成本更高,至少需要商场POS终端支持NFC功能,而扫描的推广现在国内厂商则已经做得很好,商家基本上不需要重新购置设备。虽然NFC有苹果的支持,但是支付入口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在国内合适能够展开还不甚明朗。所以如果二维码扫描推广的足够多,形成事实标准的话,国内Apple Pay的推广胎死腹中也有可能。
下周开始,在伦敦搭乘公交车可以直接使用iPhone和Apple Watch支付车费,英国成了美国后第二个可以使用的国家。按照苹果公司CEO库克的说法,手机支付的目标&是手机要取代你的钱包&。
除了苹果的ApplePay之外,有消息称三星Pay本周也已进入最后测试阶段。厂商不甘示弱,以魅族Mpay为代表的国产手机方阵提前布局。
不过南都记者采访获悉,就国内市场而言,手机厂商基于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各种&pay&因产业链过长、支付场景欠缺阻力重重,也导致不少国产手机厂商弃用。相比之下,二维码支付发展顺风顺水,渐成主流。
不过亦有业内人士预测,苹果入局之后,ApplePay的商业模式或会带动安卓手机厂商加入NFC的竞争中。
NFC还是二维码?国产手机&摇摆不定&
一周前,在魅族MX5的发布会上,魅族公司CEO白永祥宣布魅族MX5的mTouch指纹识别,除了最常用的解锁外,其与支付宝钱包已经实现打通,可以直接用指纹加密进行支付宝支付了,无需输入多次密码。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并未提到NFC。大约半年前在MX4pro发布会上,白永祥曾宣布该机支持指纹识别及NFC移动支付,而彼时ApplePay在国内还并没有太大动静。
前后相隔半年,魅族旗舰机型的NFC移动支付消失不见了。而半年前,小米4发布也因缺失NFC功能引发争议。
NFC为何纷纷遭国产手机弃用?
首先要了解NFC是什么。NFC是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装载这一功能的手机,可以用做机场登机验证、大厦的门禁钥匙、交通一卡通、信用卡、支付卡等等。
该技术曾经一度被看好,但目前业界却用&惨绝人寰&来形容。目前手机支付的主流方式是微信和支付宝,尤其近年伴随电商的发展,二维码支付发展顺风顺水。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魅族新款旗舰机MX5则放弃了NFC移动支付,开始从指纹上下功夫。根据魅族介绍,其魅族&mTouch2.0&不但打通了Flyme自有的账户支付体系,而且已接入国内最大的支付平台&支付宝钱包&,可直接使用&mTouch2.0&加密的&mPay&支付生态。魅族副总裁杨颜告诉南都记者:&未来还要继续加大与微信的合作。&
其实魅族应该算是国产手机厂商的一个缩影。虽然国产手机厂商正在&跑步进场&,直接参与移动支付竞争,发布移动支付产品的趋势正在形成,但另一方面,国产手机却仍在左右摇摆徘徊。选当下主流的二维码支付还是NFC,这是个问题。
对此,移动支付网特约分析师慕楚认为:&国产厂商没有足够的推动力来推动NFC支付这块巨石,并且安卓阵容的对抗赛这么激烈,多加一美金的NFC成本就可能少了几万的购买者。&
ApplePay入华表现备受期待
与国内手机厂商相比,基于NFC技术的ApplePay则高调很多。去年9月,当苹果发布iPhone 6时,ApplePay成了此次发布会上真正的亮点。在行业内,当苹果开始发力移动支付领域,在某种程度上就说明移动支付领域即将得到更广泛的重视,甚至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变化。
从目前在英国和美国看到的变化是,ApplePay使用方式很简单,用户将不需要输入PIN码,而是使用TouchID。
以英国为例。该服务发布后,下一周开始,用户将能够在全英国超过25万个支付终端上使用ApplePay,包括HSBC和渣打在内的英国8家主要银行也将支持ApplePay。不过,服务发布初期,单笔交易金额将被设定在20英镑(约190元)的上限。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与非网 小编
电子行业垂直媒体--与非网小编一枚,愿从海量行业资讯中淘得几粒金沙,与你分享!
消费升级、元器件涨价、人民币汇率问题……这些是今年国产手机厂商集体涨价的背后。然而,手机越卖越贵仅仅让手机的均价向上延伸,在入门级市场,依然有一大把揣着钞票观望的用户。
发表于: 13:29:25
电子身份标识,简称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的网络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
发表于: 14:58:02
市民黄女士网购20多元的垃圾袋后,接到一个“快递员”电话,说货丢了要赔钱给她,结果引导黄女士一步步操作,最终竟骗走她18万元。
发表于: 09:58:42
基于成熟的4G技术,NB-IoT能够把原来支离破碎的物联网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从而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发表于: 10:01:04
原本9月的重头戏是苹果的秋季新品发布会,结果iPhone X近万元的售价,吓退了好多心怀热情的小伙伴!当下帝都正处于初秋时节,天气微凉,秋高气爽,原本等着带着iPhone X出去拍照旅行的小伙伴不禁有点扫兴。
发表于: 09:33:28
随着移动行业向下一代网络迈进,整个行业将面临射频组件匹配,模块架构和电路设计上的挑战
直到早期的LTE网络部署,射频系统的设计涉及较少数量的前端组件,也因此相对的简单与直接。当无线网络开始升级成LTE-Advanced,射频前端的设计愈发复杂。与此同时,载波聚合、多输入多输出(MIMO)、多样性接收模块和包络跟踪等各类技术让4G网
发表于: 17:45:07
日 –实现互联世界的创新RF解决方案提供商Qorvo, Inc.(纳斯达克代码:QRVO)今天宣布,GP712片上系统成为业界首款获得Thread协议认证的多通道物联网(IoT)收发器。
发表于: 15:00:0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向前演化,射频前端模块越来越复杂,射频开关、低噪放大器(LNA)以及滤波器等使用数量越来越多,这为射频器件产业链打开了很多机会。
9月27日,2017国际RF-SOI论坛在上海召开,该论坛由上海新傲科技与国际SOI产业联盟共同主办。成立于2007年的SOI产业联盟,是一家非营利机构,聚集了各类从事SOI基
发表于: 23:57:57
近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对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的研发和发展进行了展示。对于信息泄露,公安部将新科技手段融入到身份识别,电子身份标识载入手机卡的时代即将来临!
发表于: 08:10:43
日 –创新RF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Qorvo(R)(纳斯达克代码:QRVO)和面向制造商的全球物联网(IoT)平台Ayla Networks今日宣布,两家公司正在联合开发基于蜂窝网络的物联网网关,该产品适用于电信服务提供商和移动运营商,可用于提供家居自动化服务。
发表于: 09:17:00
又到一年招聘季,考研or工作让你实现了怎样的逆袭?……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fc 二维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