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对文化对经济的作用的影响?

文化对经济有着怎样的影响? - 知乎1009被浏览36521分享邀请回答245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东北文化如何影响市场经济?
[摘要]从文化角度分析经济的发展,不等同于宣扬文化决定论。在承认文化因素对东北的经济有影响的同时,不能忽略导致东北衰落的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就市场中理性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程度而言,一些具备更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地区却要低于物质条件相对差的地区,那么原因显然就要从文化方面寻找。东北地区在发展方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当中,经济增长乏力,人口大量外流,整个社会仿佛在丧失活力。曾经作为“共和国长子”、走在工业化发展前列的东北何以至此?这里除了改革开放后国家调整政策的原因,循着韦伯式的思路,想必也应该有文化层面的原因。人是文化动物,生活在人类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人的经济行为是带有自我附加的涵义的。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是如何作用于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表现的呢?东北文化的特点相比其他地区,东北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文化的同质性高。东北地区包括3个省份,但来自这里的人通常会把自己的身份认同定位为“东北人”,相应地,不会有人说“我是西北人”或者“我是华南人”。这种独特的文化认同大概与东北的地理有关,广袤的大平原上少有山川阻隔,除了语调和个别词语的用法有所不同,整个东北地区共享同一种方言,也共享同一种文化,南方山区那种翻过一座山头就难以交流的现象在东北是不存在的。《闯关东》剧照 图源网络这种特点使粗略地概括东北文化得以可能。记者本人生在东北长在东北,根据相关研究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这里尝试着归纳东北文化的3个特点。第一,既有闯劲儿,又有安土重迁的保守倾向。东北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顺治皇帝入主北京后,东北百万人“从龙入关”,东北几乎变得荒无人烟。为了保护龙兴之地的风水,清朝还一度封禁东北,使东北成了发配罪犯的苦寒之地。清廷古装剧里经常出现这样一句台词,“发配宁古塔(编者注:今黑龙江宁安),永世不得入关”。鸦片战争后,沙俄不断蚕食北方领土,清朝才被迫解禁,移民充实东北。到了清末民初,关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大量流民“闯关东”,到东北寻找出路。“闯关东”的精髓在“闯”字,一路乞讨,一路荆棘,没有一点冒险精神和勇武的性情是不行的。这闯劲儿便成了东北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在东北调研还提起了“闯关东”精神。但这股闯劲儿向保守的滑动也是容易的。“闯关东”只为糊口活命,目标简单直接;东北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只要安顿下来,解决生存问题要比在关内容易。而一旦生计有了着落,也就没有更多的目标想要实现了,“三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除此没有更多追求。东北人缺乏不断积累财富的动力。第二,爽直而勇武。孟德斯鸠是第一个把气候和族群的品格联系起来分析的人,他认为寒冷的天气易于让人勇敢、自信,直爽且少猜忌。他的分析严格地说并没有什么依据,但恰巧与东北的情况较为吻合。“闯关东”面对的是一条生死未卜的路途,缺乏一点彪悍气息的人是难以踏出那一步的,这种由移民带来的气质和东北地区原有的少数民族的气质相融合,形成了东北人的“山林气概”。东北移民大都来自山东、河北、河南,所以东北文化可以说是中原文化的一个变种。移民无疑为社会底层,故而他们带到东北的文化也是平民的,这种粗糙感在东北的饮食上就可见一斑。底层人民虽不尚文,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另一些优秀品质,比如忠与勇。清末,当国家被外敌蹂躏,“肉食者”望风逃窜的时候,是山东、河北等地的底层百姓站出来,组成义和团,挽救了中国被瓜分的命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联即开始与日本侵略者斗争,全民族抗战历时8年,东北的抗战则坚持了14年。这种彪悍的气息至今犹存,在和平时代没有正经的用场,就会反映在社会治安上,成了一个负面的因素。全国人民大多听说过东北人的“你瞅啥”,这句话往往就会导致一场斗殴的发生。第三,闲散,规则意识淡漠。闲散也与气候因素有关,东北适合农业耕作的时间短,素有“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干闲”的说法,在漫长的“猫冬”期无所事事,时间就用来交游,这培育了东北民间文化的幽默感。东北资源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生活一旦安定,生存竞争就不至于过度激烈。资源的相对丰富和东北人骨子里固有的好面子、江湖义气、不分彼此的脾性结合起来,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界限的模糊,规则就显得没那么重要。在需要产权明晰和规则意识作为支撑的市场经济时代,东北人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应。市场经济中的东北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讨论是在发生学的意义上进行的。他提出并解答了为什么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精神唯独出现在信奉新教的地区的问题。但资本主义精神只能在新教地区产生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不能在其他地区存在,但其发展得如何会受到本地文化的影响。当市场经济体制发育成型,对任何生活于其中的个人而言,它就成了一个人人必须遵守的既定秩序,无论是企业主还是工人。如果一个人不遵守这些规则,就要受到惩罚,被从经济舞台上赶下去。也就是说,是否信仰新教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遵循资本无限积累的法则,是否按照富兰克林总结的“教条”生活和工作。中国当然也可以嫁接这样的经济制度。但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中国各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表现上各不相同,这可以从地域文化与市场经济体制契合度的高低上加以分析。通过这个视角来看,东北地区的迷失就一点也不令人意外,因为东北文化缺乏市场经济精神的影子,甚至可以说,东北文化中只有找到其反面。东北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建国后是计划经济搞得最彻底的,走在全国的前列。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当然迥异,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即都不是为了资本的剩余价值而生产。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人,不容易适应市场经济把挣钱当成目的本身的经济伦理。东北出产的企业家不多,在沿海地区工厂的流水线上打工的东北人比例也不高,这与文化的因素不无关系。自然条件的优越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反而可能成为劣势,因为这样的条件不容易孕育带有资本主义精神的商业文化。相反,南方人口密集,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人均一亩三分田”,靠挤在土地上生存不易,故而自古就有浓厚的商业氛围。在计划经济时代遭受打压的“投机倒把分子”,改革开放后摇身一变成为敢为天下先的时代英雄,这是需要靠历史积累下来的文化支持的。东北文化中的其他特点,哪怕是此前正面的或中性的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都可能变成负面的。比如豪爽、好面子、江湖气概这些特质,与当下的政治经济环境结合在一起,就更容易导致官商勾结和腐败。官本位不单是东北才有的问题,但在东北表现得尤其突出,也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文化角度分析经济的发展,不等同于宣扬文化决定论。在承认文化因素对东北的经济有影响的同时,不能忽略导致东北衰落的其他因素,比如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对东北的过度提取和改革开放后区域不平衡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些因素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并且,即使承认文化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得出东北文化必须要改革和进化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结论。市场经济自有其负面问题,如果拒绝简单地承认所谓“历史的终结”,那么我们是否还是可以从东北文化中提取一些克服市场经济弊端的积极因素呢?(文/李北方)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katrinache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圣泽瑾年0004E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有——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生产力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生产率的变化.我们来研究生产效率:劳动生产效率=产品量/劳动时间△C/△T.假设△T为单元1且不变,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生产者在△T单元1的时间下生产的所有的商品的总量C.而商品的总量C又由那些生产要素所决定或者所影响?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生产力,劳动者所受的教育,劳动者所具备的知识,劳动者的专业技术,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对其专业技术的撑握和熟练程度,这些都是科学技术.   关于科学技术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邓小平就有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率”,科学技术的提高,可以改进基础生产设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调整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所形成的生产设备的科技化提高,使生产同一产品的时间缩短.特别是当代,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及其业的迅速发展,更使得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科学技术提供了更可靠,更迅速,更准确的服务,使得生产效率提高.而科学技术是文化的一个内在发展的外在的表现,所以,文化,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提升有易于生产力的提高.   3.2 人口素质问题.人口学也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开始,就有关于人口素质的研究,因为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和执行者,人的素质直接关系的经济活动的运行.人口素质问题是一个关于科学教育体系和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在一个大的范围内,历史性的学习和继承.人口素质关系到国家或地区当前和未来一大段时间内的生产力、创造力、科学水平、人口压力、地区生产潜力等.   3.3 创新与.在有关经济的文化内,创新是的灵魂.其可以体现在文化的积累结果和文化传承过程,也可以体现一个人,民族的前进精神,勇于接受不存在的,和宽广的胸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核心,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核心,它不但继承了文化,而且还推动了文化前进,使文化得也发展,是文化在经济领域最成功的运用.创新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消耗,增加了产出.创新了一个的灵魂,关于“创新”这个词,曾经有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毁灭论”便明显地提出资本主义的资本生产过程便是一个“创造一样新的生产方式来替代已有的生产方式”创新是一个企业所必须的,企业依靠创新,以新的生产方式来生产商品,既可得到有利的竞争地位,同时也可以得到更高利润率,甚至于得到暴利,这是当代每一个企业所追求,也是一种最好的企业运行方式.创新不但能让一个企业更好的生存,也是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必然条件.   3.4 文化与贸易.贸易的前提是有地区性和区域性的成在,是比较优势在不同区域的不同.地区性和区域性的划分是一个性的划分,区域性的确定在古代政治筐架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团体环境,在起原有的生产力不同和经济生产活动不同的前提下,文化的区域界定进一步使地区间生产的差距和种类的扩大,在不同部落间的交换就有必要在生产剩余的条件下产生,贸易就得到产生和发展.比较优势的产生也是文化等的结果,是文化在历史里形成差异性的影响.   3.5 文化产业.在文化中,可接触的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了文化产业,其组成了经济活动中的一部分,和其他的经济活动构成了社会经济活动.比如的饮食文化,NBA篮球文化等.   3.6 文化的差异性所引起的经济行为差异性.中国人重储蓄后消费的观念,生儿养老,节约用钱,钱不露白与美国人重消费和投资,提前消费和享乐主义所产生的不同经济现象,中国储蓄过多,美国消费过剩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浅谈文化与经济
我的图书馆
浅谈文化与经济
浅谈文化与经济
那么我们是怎么取得如此高速度发展的呢?当然首先是个开放问题,没有开放就没有高速度,这是政治前提。第二是经济问题,因为我们是后发展的国家,有一个后发效应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利用先工业化国家的技术、经验,少走弯路。除此之外,我们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出发,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内在规律做出新的探索,增添新的内容,首先是中国文化环境有着极大的特殊性。 第一,也是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华文化讲究勤奋。这也正是中国古话中“天道酬勤” 所指 。第二,华人的哲学比较注意综合,比较注意平衡,阴阳平衡,中庸之道。这些哲学思想都在现代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和体现。
那么华人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如何联系归纳成四点:⑴ 华人讲‘人’。这个人就是人跟人的关系,在商业上主要体现在商人要与顾客搞好关系,也就是“顾客第一”。⑵ 讲德,道德在商务上表现在高质量的服务,服务第一。⑶ 讲信,信用关键就是质量,质量第一。⑷ 讲和,和气生财,在现代商务中,合作第一。
&&&&而中国文化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① 潜在价值,有些文化资源价值是在事后才发现的;② 持后价值,一些文化资源往往是慢慢表现出来;③ 整体性价值,有些建筑物虽然还在,但其周围环境已遭破坏,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损失也会不小。所以我们还要力求对文化资源进行整体保护、保护其周围环境,将我们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出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引航的作用。
来塑造和支撑。
!" 法制传统促进了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通过法制,可以较好地调节各种利益和社会矛盾,维护政治与社会的稳定。近代以来,绝大多数西方国家政治、社会长期稳定,经济发展,法制是个基本的因素和保障。同时,法制也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促进了文明社会的成长。市民社会的兴起。市民社会的兴起促进了西方民主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市民社会的观念促进了西方民主制的发展,也有利于西方社会大众文化的形成和现代化的进程,对培养公民权利与义务、责任的观念起了促进作用。市民社会还为各种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公众具有主人翁感,有利于公众参与国家与社会的治理。代议制政体。代议制是西方各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形式。这种制度和各种代议政体的存在和发展,促进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有利于调和各种政治利益和政治分歧,保证了西方各国政治的稳定。代议制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种集团和公众参政的愿望和要求,促进各种意见的表达。代议制也是对政府、对权力相对有效的监督和更换机制,有利于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代议制也保证了公众参与政治、选择政府的权利。个人主义。积极的方面是对个人、个人权利、尊严、个性的!"#$!%
20" ’6040 40 1/4$&%
1920 2050 15
2070 90 2060 3020
20901997 1010%1998 15%
30%-70%$,%
1840。尽管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曾经发展出了高度的物质成就,但总体水平仍是停留在实用手工技术层面,与在现代理性和自然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工业化当然不可同日而语。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全党全国作为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使中国文化建设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改革开放2021
 & 文化与经济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文化跟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度增长的关系;第二是文化跟经济走向世界的关系;第三是文化的保护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每年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最高的能够超过15%,最低在4%以上,平均9%以上。23年期间,平均9%以上的速度,是全世界从来没有过的,等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的三倍以上,因此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那么我们是如何取得高速度发展的呢,当然首先是个开放问题,没有开放就没有高速度,这是个政治前提。二是个经济问题,就是我们是后发展的国家,有一个后发效应的问题;第三个就是文化问题。&&& 那么我们现在看看后发效应,在经济学上有个规律,就是后工业化的国家,它的增长速度,一般可以超过新工业化的国家。我们知道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它开始工业化的时候,它经济增长一倍用了58年时间;美国第二个工业化国家,它经济增长一倍用了47年时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经济增长一倍用了34年时间;韩国二次大战以后,工业化它用一倍的时间,是11年时间,这是上个世纪的60年代,我们改革开放以后,9年增加一倍,而且连续两次,现在看起来,要连续三次增加一倍,连续9年增加一倍。这说明我们的工业化,远远超过前面几个国家,这是一个后发效应,这个原因就是后工业化国家,可以利用先工业化的国家的技术、经验、资金十倍,可以少走弯路。  中国占世界第一的速度,跟中国特殊的文化环境有关系。中国文化环境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华文化讲究勤奋,中国人特别勤劳,在我们古书上讲“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讲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都是古人的教导。勤奋表现之一,就是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储蓄,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有华人的地方储蓄率就高。这是1995年,世界银行的一个统计,储蓄率新加坡49、中国42、泰国也受中国文化影响37,日本、德国就下降了,印度、墨西哥、阿根廷下降的更多。到现在,储蓄率已经翻了一番,达到80%以上。因此银行就拥有足够的资金参与投资,并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经济学上的一个基本规律。
勤奋还表现在一个方面,就是在科学的道路上非常勤奋,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那么勤奋作为文化来说,它是一个现象,文化最主要的是艺术,是哲学。华人的哲学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注意综合,平衡,阴阳平衡,中庸之道。  那么我们再来说这种哲学思想,对于我们的改革开放,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因为我们的改革开放,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一点一点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我们改革开放到现在24年了,改了多少,根据经济学家的估算,大概是改了一半,就是这条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改呢。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哪个地区成熟,先改革哪个地区,哪个部门成熟,先改革哪个部门。在平衡的情况下,在安定的情况下,在和谐的环境中,逐步逐步改革,能够接受多少改革多少,思想搞通多少,改革多少,是一点一点地改革。这是跟我们的平衡观、中庸观是有关系的。  但是,在世界上前苏联集团,它们的改革就不一样了,他们是采取另外一个模式,按照西方的模式,就叫做“休克”疗法。什么叫休克疗法呢?突然改革,一天晚上就宣布市场经济不要了,公有企业都把它解散了,都民营化了,股票发给每个职工,突然地把它改革,这是他们的文化背景。经过十年,全世界都总结认识到,还是中国的渐进式的改革比较好。因为我们一边改革,一边经济在发展,而且是高速度发展;而前苏联集团呢,在改革过程中间经济滑坡,很厉害,也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到1989年改革前的水平,而我们已经翻了好几番。这段话叫西方的药方大错特错,这是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他的一个总结,他说前苏联集团向市场经济过渡是灾难性的,原因就是休克疗法不对,中国人展示的过渡,那是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步一步地改。
现在我们讲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经济要走向世界,走向世界呢,我们就要跨越这个文化的门坎,要熟悉世界各国的文化。那么我今天呢,就讲两个教训、两个案例,一个就是我们图上讲的锦绣中华搬到美国佛罗里达州迪斯尼的旁边,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就是文化错位,就是美国的文化不能够接受这个中国的锦绣中华,因为美国人喜欢这个参与的、喜欢刺激的、喜欢高科技的,在他们眼里看起来,你这个长城也好,故宫也好,都是静态的东西,都是不同形式的房子,没有什么好看的,不感兴趣。所以原来估计,迪斯尼乐园有3000万游客,我这个锦绣中华有300万,我也可以维持下来了,结果三百万也没有,赔钱。最后总结就发现,这个锦绣中华里面有两个,可以吸引美国人的,一个是什么呢?中餐,美国人觉得你这个中餐还好吃。第二个就是我们的杂技,觉得你这个杂技是精彩的、是世界一流的,很惊险,来看看你的杂技。假如说我们事先对这个中美文化有一个对比,有一个了解,我就办一个杂技馆,就办一个中餐馆,那么可不就赚钱了吗,其他的85%都可以省了,投资也不要了,这就是说我们走出去,就要了解人家的文化,不了解就要碰钉子。  我们再看这个饮食业,饮食业非常有趣的,一方面,中餐走向世界,我到欧洲,到美洲大小城市都有中餐馆,非常受欢迎,这是一个现象;另外一方面,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打进中国,占据快餐市场的第一位跟第二位,现在我们大陆的快餐市场,第一是麦当劳,第二是肯德基。这个现象非常有趣,一方面我们出去了,一方面它进来了,这里边就是饮食文化的互补,为什么呢?因为饮食文化呢,首先好吃、美味,从美味来说,中餐肯定超过西餐,中餐的烹调有5000年的经验;美食西方讲究拼盘,红的、绿的,它互相不干扰的,看起来很好看,它味道就很简单,那个肉拿来切都不切,所以必须用刀子把它切开。这是为什么我们中餐可受到西方人的欢迎,美味。但是呢,我们中餐也有它的弱点,这个弱点就表现在标准化不够,同样一个菜师傅炒的跟徒弟炒的不一样,中午炒的跟晚上炒的不一样,没有一个标准,没有一个规格,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中华文化有我们的优势,但是我们要走出国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吸收人家的长处,互补这样才能够发扬光大。
最后一个问题,我讲讲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我们是一个文化古国,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非常紧迫,根据我的观察,在文化资源保护中间,最重要的是个什么问题呢?最重要的是一个观念的更新。它破坏文化资源,它主要是对这个文化资源的价值不认识。那么我们要研究这个文化资源价值在哪里?怎么让大家知道,这个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他就会去保护去。关键就是对文化资源价值的认识。  这个价值呢,根据我的总结,有三点非常重要:一点呢就是它的潜在价值,它的价值是潜在价值;第二呢它的价值是慢慢表现出来的,滞后价值,滞后性;第三点呢,它这个文化资源的价值呢是整体表现出来的,往往不是单体表现出来的。  就是在香港回归前夕,香港中文大学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香港同胞对于中华文化中间这三个长城、国歌、国旗的感受,那么被问者有78.8%回答,看到长城就有自豪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有自豪感,有个认同感,它的感染力非常强,非常深;41%的人回答听了国歌,对这个作为中国人有自豪感,还有30.1%的香港人就回答,看到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对作为中国人有自豪感,这里边我们就可以看到,长城的感染力是最强的。这是一个文化现象,古建筑它是凝聚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的一个支柱,凡是见到长城的人,都会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我们祖先多伟大,凡是见到长城的外国朋友,你问他,都有一个对中国人的钦佩感。那么它是非常巨大的,不是一般的货币能够计算的,这我们叫它潜在的价值,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我们讲讲这个文化产品,它的价值是慢慢慢慢表现出来的。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不认识,认为它没有什么价值,但是事后看起来这个价值很大。我们这里呢,讲的是一个世界上最有名的画家梵高,梵高他一生是贫困潦倒,他在世的时候他的画没人要,因为不认识他的画的价值。他在1890年6月,画了一个画像叫《加歇医生像》,这个加歇医生是他的朋友,好朋友,他画这个像的时候,他写了一句话:人们也许会长久地凝视它们,甚至在100年后,带着渴念追忆它。这是他一百年以前,他写的一句话,这个事情被他言中了。过了一百年,1990年5月,正好一百年以后,这幅画在纽约克里斯莱拍卖行,拍卖的价格是多少呢,7500万美元,这就是说明,人们对于梵高的画像,作为文化现象,它的认识是一个过程,经过一百年以后才认识,这个东西是个名画,是非常值钱的,价值连城。这种现象非常多:很多著名的作家包括曹雪芹,最后也是贫困而死。那么这里边,就有一个规律在里面,这个规律我们简单地说,就是古董效应。那么古董呢,时间越久它的价值就往上翻,很快地往上翻,明朝的一个花瓶,现在可以拍卖到十几万美元,上百万美元。那么最后呢,就是文化资源还有一个整体性,有些虽然你这个建筑物你还在,周围环境都把它破坏了,那么风味也没有了,所以我们保护呢,还要力求整体保护,把它的文化资源,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好,那我们今天讲的就讲到这里,看看大家有什么问题,随便问。  问:那么我想提这样一个问题,刚才您在讲文化的时候,讲的文化对我国经济积极的一面,那么我想提这样一个问题,因为我国曾经一度沦为半殖民地这样的国家,那么你想这与我们中国的文化,是不是有一定的关系呢?谢谢。  答:在最近二百年时间,我们的经济走下坡路,成为半殖民地,有的地区还成了殖民地,这个跟我们文化中间的消极一面有关系。因为任何一个文化,它有积极的一方面,也有消极的一方面。但是从整体来说,中华文化还是以积极的一面为主,消极的一面为辅。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就大力地来发掘我们文化中间的积极因素。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文化中间还存在着很多消极的因素,我们还要不断地克服,就是今后在前进的道路上,还要不断地克服我们文化中间的消极因素。过去使得我们沦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这些消极因素,至今还在起作用,我们一定要慢慢把它清除掉,这是确实存在的。我想提一个疑问,什么呢?就是长城,是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这个好处刚才讲了很多,我就不说了,但是我有一个问题,就是有的人把长城比作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我请问这合适不合适,我就这么个疑问,那也就是牵扯到长城,到底我们怎么估价它的价值?这里边呢,问题很复杂,因为长城它的出现,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历史了,它的功能在两千多年中间,也是在不断地变化,它首先是为了防御,防御工程是为了军事目的,这是讲的历史,假如说我们全面地来研究长城,那个就很复杂了。那么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长城,已经不是为了战争的目的,为了防御的目的,不是了。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长城,就是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一个文化建筑遗产,表示我们中国人,有这么大的勇气,有这么大的魄力,能够在崇山峻岭中间,修出这么伟大的建筑物,这代表我们的智慧,代表我们的技术,代表我们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今天我们看到它的功能,就是这个功能,所以我们讨论长城,我们讨论今天我们看到,我们对这个长城的感想,假如我们谈到历史,那个问题就太复杂,所以今天可以说它是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这个就没有问题。我们送给外国人的礼物,很多都是拿长城作为背景,非常伟大,非常自豪,根据香港人的调查,这确实是存在的。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北对外经济文化中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