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袭叙利亚我和对待叙利亚一样,突然对朝鲜发动进攻吗

美国对叙利亚和朝鲜的动作差别为啥这么大? - 简书
美国对叙利亚和朝鲜的动作差别为啥这么大?
中东弹丸之地的叙利亚发生化武疑云,美国果断出手。网上各路写手把局势分析个遍也没看到有一个分析到点子上,都在自顾自的意淫。为什么这么说呢?分析问题一定要有根基:一是依托于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二是把自己分析问题的方法体现出来;三是结果能够预示未来走向。综合而言就是依托于客观发生的实际情况而尽最大可能不要意淫,尽最大可能不对已发生的事情凭空猜测关联各方的想法。为什么美国人会动手,为什么叙利亚内战停不下来?为什么朝鲜不停的发射导弹也不会被攻击?这些事件后面的利益链是什么,只有看清弄懂才能像中国一样,以不变应万变。
孙子说:“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利益、利益,还是利益,重要的话说三遍。
过去数十年来,以至将来的若干年,美国都是执世界牛耳的超级强国。全世界一切能产生世界影响的大事件不可能没有美国的参与,因为当下的世界是他们主导的。美国人主导世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是围绕美国的国家利益而动的,毫无例外。
那么美国的利益点在哪呢?就是围绕美国的霸权而展开一切活动,那么霸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就是美国的金融主导权。美国70%以上的就业人口从事金融和金融衍生行业,其它行业则分配给世界其它国家。因为,金融霸权的代表就是美国印刷全世界通用的美元纸币,并以此换取全世界各国的实物。如此低廉的美元生产成本换成任何一项实体经济都不合算。所以美国在确立自己的金融霸权后将余下的所谓夕阳产业全部转移到世界其它国家。
金融霸权本质
美国以金融业处在全球食物链的顶部,其它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下一层的高端制造业以分一杯羹,第三世界国家则处于底部以自有资源、空气质量和低廉的人力成本交换美元。这种经济结构就是美国数十年来打造的全球一体化。
金融霸权决定了美国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围绕自己在全球利益链最顶端的美元纸币而做出自己的决策。
合理不合理,不评价,反正你拼命干的结局就是可以换得全世界通用的美元。你可不可以不换呢,或者换别的钞票呢?当然不可以,因为没有一个国家的钞票可以被世界其它国家认可。只有美元可以。因为美国人有自己强大的军队来保障美元的通行。别国的币种没有那个体量也没有强大的军队保证自己的货币通行全球。
这个食物链在建立完成之后,美军的任务就非常的明确了,那就是哪里出现影响美国金融利益的国家,哪里就是美国的战场。
知道了美国人的打法再去看叙利亚和朝鲜,美国的决策没什么新鲜玩意儿
回过头来再看叙利亚和朝鲜就清晰了。
叙利亚地处中东地区西北部濒海区域,北接土耳其、隔海面对西欧、东北部是俄罗斯,更重要的是他是俄在中东地区唯一一块势力范围。如果这个势力在美国努力打压之后再度站稳脚根,那么俄在中东地区的战略纵深也就稳固了。叙利亚内战爆发以后,本以为阿萨德政权会随之倒塌,但恐怖主义势力横扫欧洲,使得俄有机会与欧盟国家同步参与到打击叙境内的恐怖主义势力战争中来,随着叙利亚内战的进程发展变化,本已经离了歪邪的阿萨德政权生生熬过来了。随着叙政府军节节胜利和反政府武装势力形不成拳头的现实,美国面对俄重新站稳中东的情况下不能不有所行动。这是美国快速出手的动因。
叙利亚内战
叙利亚内战深一些的目标,叙利亚内乱导致大批难民越过土耳其,通过希腊进入欧洲腹地,在欧洲引起恐怖势力抬头的同时也影响欧洲的投资环境。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2016年大批难民入欧的同时,金融资本却从欧洲外流也是事实。这些外流的资本恰恰是美国国内正需要的金融活水,助力美国经济快速增长。
所以,叙利亚就是中东地区一块痈疽,当美国需要有效打击俄的势力和欧洲的资本时会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恰在此时,叙利亚爆发了化武危机,所以美国也就在没有弄清楚是谁的化武便动手了。因为根本就不需要弄清楚。
同理,美国当然也需要从世界其它有资金活水的地方引流。放眼全球,哪里还有资金啊?当然就是东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国。所以,美国也需要在东亚地区设定几块需要的痈疽,于是朝鲜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都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演化为痈疽。美国太需要一场战争让资金活水动一动了。但问题是,中国的资金活水能进来却出不去,一是中国有严格的金融管控,绝非其它国家随意放开金融环境的所谓纯市场经济国家;二是中国军队每年下饺子一样发展自己的海空军实力,数量与质量日新月异;三是军队的强大保持了中国政治环境高度稳定。这钱不仅出不去,反倒在欧洲爆发恐怖主义危机时,那些流出欧洲的钱相当一部分通过香港的金融市场流入中国。所以,美国人想动手的心真是非常强烈。
但是,从纯军事角度分析,朝鲜与韩国对峙双方距离太近,韩国首都首尔距离三八线不过区区数十公里,朝的常规火力都可以覆盖。须知,韩的主要经济力量都集中在首都地区。而朝鲜是旧工业时代武器装备,通信指挥系统极度落后,但恰恰是因为落后导致美国对朝攻击最先瘫痪对方指挥控制系统而赢得战场控制权的常规战法很难奏效,必须一举打掉朝的边境部队保证首尔安全时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一动便是灭国之战,而那样大的动作没有得到中俄的首肯万难成功。
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的中俄在自己的战略地带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联手制衡,这一点即使是全球一家独大的美国也不能不考虑——动作大、收益少、不合算。不要以为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是温吞水,是什么“你打你的,我希望当事双方坐下来好好谈”是没有骨气,没有担当,没有爷们气。听听我们军队发言人越来越高的调门就知道:“和平的语境下我们已经袖着钢硬的老拳。”
再进一步讲,中国的作法与困厄中的俄罗斯几乎是针尖对麦芒的打法截然不同的是,我们就希望一切事坐下来好好谈,一切都可以通过生意解决问题。这种常常被一些狂热的“爱国者”诟病的举动就是让美日韩,甚至俄都头痛。一不结盟;二不对抗;三是不管与对方发生多大的矛盾,生意不耽误。这种太极战法使中国从一个又一个足可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变局中独家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态势,形成今天开始质的飞越的现实。
出身行伍,大事不惧,小事做得了。喜欢历史、一个军迷。有脾气的微信公众号:小号手之春 xhs-518新媒体排行孙兴杰:默许美国对朝鲜动手?那是你没读懂中国背后的斡旋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教授
关键字: 朝鲜核武器美国航母蒂勒森访俄朝核问题第二次朝鲜战争
这个春天,世界有点儿乱。
刚向叙利亚扔了几十枚战斧导弹,美国航母战斗群又掉头北上来朝鲜半岛,朝鲜则威胁说做好了一切战争的准备。另一方面,习特会后,中国外交特使武大伟访问韩国,美国国务卿则展开俄罗斯之行……
乱花渐欲迷人眼。借助叙利亚危机带来的震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朝鲜半岛再一次阴云密布,舆论对特朗普将会怎样收拾朝鲜充满好奇,甚至开始探讨第二次朝鲜战争的可能。
古语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久陷僵局的朝核问题是否会因此引来转机?
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 向朝鲜挺进
我们把镜头拉回几天前的习特会。
欢迎晚宴还没结束,特朗普就与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报了一个事儿:美国刚以导弹袭击了叙利亚。这是发生在习特会的一幕,美国袭击叙利亚的消息连美国的军事盟友事先也不知情。
特朗普有自己的小算盘,选择在习特会庄园会晤的时候发动袭击,并第一时间通报中国,表面上看是尊重中国,但另一方面,无疑是想在中俄之间打入一个楔子。
要知道,中俄之间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叙利亚问题上保持了很高的一致性。俄罗斯从日强势介入叙利亚之后,实际上成为叙利亚战场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力量。但是,叙利亚出现化学武器事件,触碰到了美国和国际社会的底线,恰好给美国一个袭击口实。而对叙利亚政府和俄罗斯来说,在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之前就对叙利亚动武,美国的做法相当鲁莽。中国一直坚持反对化学武器,在叙利亚问题上坚持对话调停。美国这次拉中国为袭击站台,又想借机离间中俄,用心良苦。
中俄关系未必会因一次空袭发生根本性颠覆,但是,中美俄的战略三角关系可能面临重建。
所谓的三角关系,就是任何双边的互动都会对第三方产生影响。
中美俄之间的三角关系一直就存在。第一次朝鲜战争让三角关系变成了中苏与美国的对立。现在半岛局势会不会再现2:1的对峙态势?从中国的国际地位来说,已经不存在当年中苏同盟的现实条件了。半岛再乱,要想引发国际战争,恐怕并不容易。因为中美俄三国间已经形成了较为顺畅的沟通机制,不会因为某一小国的折腾破坏这种大国间的势力均衡。这次习特会提出“危机管控”,再次确认了这一点。
当然,防止朝鲜局势失控的共识还没有形成,这表现在对朝鲜的一致行动上。比如,此前俄罗斯与朝鲜签署了劳务输入的协议来开发远东,与其说是经济合作,不如说是政治姿态。朝鲜第四次核试验之后联合国制裁决议表决的时候,俄罗斯也有意延迟了24小时,算是给了朝鲜一个大人情。
此次,中美元首会晤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和共识,对俄罗斯造成不小的压力。特朗普上台后,美俄走近虽一直被热炒,但美国媒体或者建制派对俄罗斯一直保持戒备。特朗普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弗林干了24天,就因“通俄”之嫌被撵下台。这一次,特朗普打了叙利亚,也是着急向美国国内澄清“通俄”之嫌。
短期内看,特朗普和普京不可能握手言欢了。据说此次蒂勒森访俄,是为了劝说普京放弃巴沙尔政权。这更是让俄罗斯深感“是可忍孰不可忍”!可以说,美俄关系已成为中美俄三角关系中最薄弱的一环。
对朝鲜半岛而言,中美共识是半岛稳定的根本前提,与俄罗斯走近,朝鲜得到的保护并不多。对朝鲜来说,一个眼前的警告就是,叙利亚有俄罗斯保护和撑腰,尚且被袭,那朝鲜呢?这也是为什么,叙利亚被空袭后,朝鲜会坐不住,第一时间跳出来抗议美国的“侵略”。
兔死狐悲啊!
“卡尔·文森号”来了,带着战争的火药味。“卡尔·文森号”就是威慑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威慑的是朝鲜的核导开发,而不是对朝鲜发动全面的战争。有限目标的打击,对一个航母战斗群来说是完全可行的。
特朗普在推特上也明确说,如果朝鲜局势再不得到控制,美国就会自主选择行动。而面对此次美国航母来朝鲜半岛示威,中国外交部却出乎意料地保持了克制。再加上中国已陈兵中朝边境的传言,中美间隐约的默契颇令外界吃惊。
但事情是不是像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不断跟媒体“透露”的,中国默认美国对朝鲜动手?这个实属过度解读了。中国在美国航母的事情上,不排除借势向朝鲜施压,但绝不意味中国会纵容第二场朝鲜战争。这一点在今天习近平同特朗普的通话中,再次得到确认:“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我们还是从习特会寻找谜底。
习近平在会见特朗普的时候,重点提出了中美两国要有“政治决断”和“历史担当”,要着眼于未来45年中美关系发展。其中释放的信号是非常明确的。45年前的1972年,尼克松和毛泽东的握手意味着因朝鲜战争而持续了二十年的中美对抗结束。话外之意,如果面向未来的45年,中美不会再次因朝鲜半岛危机陷入一场对抗,更不要说战争了。
因为中美之间在朝核问题达成的共识至少有三项:第一是无核化,这是压倒性的共识,对于当下的朝核而言,无核化就是“去核”,至于以何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那是另外一回事。第二是中美合作实现半岛的目标,尤其是通过联合国安理会。换句话说,如果朝鲜继续进行核导开发,那么制裁加码就是必然的了。第三是中美两国都意识到了半岛局势的危险性,那么中美携手应对朝核问题就是“自发”的了,蒂勒森甚至说中国是可以一起解决麻烦的伙伴。言外之意,朝核问题陷入僵局,中美可以不失时机唱一出“双簧”,主动寻求破局。
“大棒在手,温言在口”,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转向是,蒂勒森在采访时说,美国的目标是实现无核化,而不是推翻朝鲜政权。蒂勒森把核武器和朝鲜政权区分开来,也是暗示给金正恩一个台阶下,结束核导开发换取政权的承认。相比于以往美国政府动不动就要颠覆朝鲜政权的强硬态度,蒂勒森的这个表态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斡旋的力量。
而此次武大伟访韩,中韩形成的共识就是,如果朝鲜进行第六次核试验或者洲际导弹发射,就会追加“强有力”的制裁措施。
武大伟(左)会见韩国外长尹炳世
习特会前后,中韩美通过密集的行动,已经在朝核的问题上向朝鲜亮明了一致的“红线”,形成围堵之势。
那么,朝鲜怎么反应呢?除了继续喊大话扬言战争之外,在4月11日召开的第十三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五次会议上,朝鲜意外地决定恢复外交委员会,由李洙墉担任委员长。在半岛上空战云密布的时候,外交委员会居然成为金正恩的“大杀器”,其中释放的信号不言而喻。
对李洙墉来说,这个“委员长”的确不好干,不过对半岛局势来说,李洙墉受到重用也是好事,外交官还没下岗,士兵就还不需要上战场。相信新任的委员长会展开外交活动,除了中国、俄罗斯之外,还有个突破口可能就是东南亚国家,前几天朝鲜给东盟秘书处写信申诉,其实也是求援,但毕竟东盟不是朝核问题的当事方。
一个懂得恐惧的人是会做出妥协以求自保的。这一次,金正恩可能真的害怕了。
(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侠客岛”,作者系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教授、国观智库特约研究员)
原标题:这一次,金正恩可能真的害怕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马密坤您访问的页面不见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为什么打叙利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