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实行后,找工作的什么时候适合找工作还以211985衡量学生毕业院校档次吗?

985、211是不是取消了?_211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5,265贴子:
985、211是不是取消了?收藏
教育部说了,没有取消问题,是纳入双一流,但今天我要说的是,985、211做为名称2017年,真的没有了,换名字了,叫双一流。从前全国重点大学名号没有了,叫211、985,现在211、985没有了,叫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
可靠消息985会全部(超过90%)纳入一流大学建设,211会全部(超过90%)纳入一流学科建设,没了29名号,改称双一流,这样211、985,就缺消了呢,还是换了一个招牌。
当年重点高中也缺消了,挽成了示范中学,没有减少,反倒增加了。
所以认为取消和未取消都对,名字没有了,取消了,换了一个招牌,没取消。
最终建设成为一流大学目标20到30所以上,所以进入一流大学建设不会少于30所,一流学科大学更不会少于70所。
一站式网站安全服务,速度与守护兼备!
总结29的经验和教训,各高校抓紧时间合并
一是加大统筹整合力度。39所“985工程”高校,全部纳入“一流大学建设”;“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整合为“一流学科建设”,非“985工程”的“211工程”高校全部纳入“一流学科建设”;“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不再单独设立和实施。两类项目不再按原“985工程”、“211工程”等项目实施,高校也不重复交叉。二是实行适度开放。“一流学科建设”向非“211工程”高校适度开放,鼓励竞争。优先支持国家战略急需、学科优势突出的少量高校(如:公安大学、外交学院),经择优遴选纳入“一流学科建设”。在具体操作上,统筹考虑一流学科建设结构布局,既要考虑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也要考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制定明确的资格条件,既要做到择优遴选,又要防止“一窝蜂”。三是强化学科建设为基础。一流大学必须有若干个一流学科,一流学科建设是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建设的基础;学科评价以权威性高、可比性强的国际、国内评价结果为依据,引导高校按照一流标准,为国家做更大贡献;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给予一流学科更大的自主权。
可靠消息?你是教育部啊!那你说什么时候出名单?
简而言之,985+211大学,叫双一流大学,211大学,叫一流大学。
河北一下子出了4所双一流是在逗我
相当长时间内,还是这个,国家重点支持100所,不会改变。
取消了一时半会儿还起作用,你们市长退休了,人家还叫他市长,影响力还会继续一段时间。
感觉楼主的分析的很好
网站建设,快速实现全网营销,费用超低
实际上学校分层次,全世界都一样。美国大学分社区大学,公立大学,州立大学,私立大学,其中社区大学是不能拿到本科文凭的,必须转学到其他综合类大学才能拿到本科。以加州为例帮你区分一下,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0个分校,包括伯克利,洛杉矶等名校)是公立大学,但是加州还有一个州立大学系统(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共23个分校。加州州立大学的分校排名上来说没有加州大学好。私立大学一般要比公立大学小上许多,一般学生在几千左右(大概4-5千),公立大学一般都要有上万学生(2-3万)。常春藤(哈佛,耶鲁等学校)都是私立大学,斯坦福也是私立大学。
中国几千所大学,如果没有分类,让考生如何报考?这个排名,各个不负责任,给钱就能排几十名。按照专业报考也是问题,没有权威的专业排名。由于学科划分不合理,专业评估也是只能参考。以建筑学为例,原来一个建筑学一级学科,分成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如果一个大学,仅仅把建筑学拿去评估,其他两个一级学科资源全部计入建筑学,其建筑学的评估成绩一定会改善,但与三个全部评估的学校想比较,明显是不准确的。
可是这个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就像哈弗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斯坦福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一样的性质?还是中国内陆自己认为的?
所谓的211&985都是工程,只是国家给那些固定名单中的学校拨款而签约的条款性合同的文件,现在合同文件失效,不就是说明这个工程结束或取消了吗?就如某个工地房产工程,没有了经费,这个工程要么烂尾、要么已经完工就不存在这个工程了。
---------------------另外,好比某个工程项目烂尾或取消或结束了,你现在的名片还好意思印XXX项目的经理或成员?======================================================================而“双一流计划”,就如世界杯,每届能进入的都是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那几家!因为每经过几年,学校的实力都会有大变化,而且不再是像985&211那样,是固化的身份,只能说是曾经某届的入围者或王者,就如同刚刚的意大利终结了西班牙的欧洲王者地位一样!!要看真正的实力,就看最近几年,以前的只能作为参考而已;这样才不会成为某些不思进取的学校的引以为傲的的身份标签!就如同某国家队,偶然地进入了一次世界杯,但在绝大多数世人眼里,其依然是个烂队!(比如,你是认为意大利和西班牙到底谁强?看最近,是意大利,看长远,依然是意大利,但看近十年,应该是西班牙吧?!)
不敢苟同楼主的说法。
笑话帖子。29已完结成为历史,楼主却还抱残守缺。什么叫掩耳盗铃,鸵鸟心态,楼主就是个活例子。
想完全取消29那是做梦,教育部不会自己打自己脸的,撑死配合民众意愿做些微调,双一不就是这玩意?名校永远都是名校,就算降级也得一步步降相信29取消的人真是太天真了
29已经名存实亡,双一流要全部从新洗牌,对那些靠985/211名头吃饭的高校是利空,以后这些学校不好混了。
国家级的“双一流”替代原来的985,数量大缩水,个位数吧;地方上的“双一流”替代原来的“211”,估计会有所扩容,还是三位数以上吧(参见广东省、山东省、河北省建设“双一流”的情况)。
以后各行各业要招聘还是根据你的专业能力水平,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水平(当然你要有个好爹也是可以的),单单的靠学校的光环能吃一辈子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就是教育改革的目的,让真正的人才,真正专业的学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去做专业的事,真正的强势学科里培养的人去专业的公司里,而不是用学校等级的门栏卡住真正有能力的人,让双非的学生有向上拼搏的动力,同时双非的学校学生也更有危机感,更要好好学习,不然面临社会的选择时,学校的光环并不会给你加分,所以对优势学科会更强,受影响的还是弱势学科,比如理科性学校的文科专业,有些毕业找不到相关工作的专业,随着高考人数的下降,很多大学可能会缩减专业,减少招生人数,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老师说,大家不要气馁,大家毕业了以后出去就都是本科生,都是一样的地位,已经不存在985,211,等重点大学的称号了,一律改为学术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
211 ,985都是专制体制产物。人为地把大量国家资源向其倾斜,中学生为了争夺有限的优质资源而恶性竞争。造成摧残式的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就应当平等竞争。在竞争中促使优势大学和优势学科脱颖而出。而所谓的211工程和985工程是教育界的大跃进,不反毫无效果,也违反教育发展规律。影响一大批高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国家应平等对待天下苍生。高校如有魅力,定会得到广大校友及社会的大量以
大家放心,社会进步了,国家富裕有钱了,92取消了,大学不分1、2、3、4、5、6本了,只要你愿意不论读不读书每个孩子都有大学读了,全社会男女老少清一色的大学生,所有人都是档次一样的大学生也没有相互歧视了。小学、中学减负了,孩子们想上课,想玩自己安排。来学校,不来学校自己选择。考零分也可以微机排位上大学,大家就都没有意见了,这社会多和谐是不。最后一句:梦里有,梦醒无。
一句话,有能耐就考名校
楼主想多了,历史总是向前的,七大军区都撒了,211985更是不在话下
野鸡深大梦寐以求的事发生了
无所谓的,反正厉害的学校就那几个。
准备等“哈”升天了,再取消。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现如今,随着大学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读书无用”、“名校文凭不断贬值”的言论甚嚣尘上,甚至有人喊出“985、211名校已经名存实亡”的口号,在加上最近国家推出双一流学校的概念。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名校文凭真的已经一文不值了吗?对于这个问题,今天,大家不妨跟随倍思校库网一起读读下面这篇文章。
你一定听到过,“大学文凭不断贬值”、“名校光环已逐渐褪去”、“985、211已经名存实亡”等声音,它来自于某个暴发户,也可能出自某个亲戚之口。
大学扩招、就业难度增大,很多人认为不管是不是名校,都逃不过毕业即失业的事实。所以大学在哪读、怎样读都无所谓,大学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吃喝玩乐的天堂。
最近一段关于“为什么要找名校毕业生” 的视频走红,视频里大型企业的HR通过分析一个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简历,直接说明了名校和非名校毕业生在职场上的差距并不只是一纸文凭,名校和非名校文凭里的含金量更是衡量毕业生的标准。
展开剩余91%
以前的段子讲:985是软卧,211是硬卧,双非一本二本是硬座,三本是站票,专科挤厕所,其他的趴火车顶上,到了目的地,没有人在乎你怎么来的……
毕业后到了社会才发现:985是飞机,211是高铁,双非一本二本是动车,三本是直达,专升本是特快,专科是普快,其他的都是摩托车,然后所有人都在乎你同样的时间最终走了多远……
当一个学渣在招聘会上拿着那纸大学文凭苦寻无路,当他在职场上处处碰壁时才明白:平台的重要性无可代替,听信读书无用论,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
最可怕的是现在还有很多穷人家的父母对孩子说:“读书没用,大学毕业生还不如农民工。”
逐渐明白为什么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了,这就不是阶级问题,这是智商问题啊,是有多蠢才会相信读书无用论!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思维。
名校文凭是你初入职场最直接的敲门砖
现代人在购物时,都喜欢用“品牌”来衡量一件东西的价值,在招聘市场上,“品牌效应”也同样奏效。
即使规定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但大多数大型企业在招聘时还是会有意识地筛选名校学生。
据财富中国2017年最新数据表明,名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成功率远高于普通大学,呈现了非常明显的“二八”分布,两成左右的求职者获取了近八成的offer:
985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有68.7%的应届生获得企业offer;211高校应届毕业生中,超过一半尚未获得offer;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则有74%尚未获得offer。
在《演说家》里面,张雪峰老师曾提过一个观点:学历越高,进入名企几率越大。
所以这就是你读不读名校的直接差距。
而当视频里一位嘉宾说:“我自己公司的员工,没有一个重点的(大学)。”
张雪峰老师一句“所以你不是世界前500强”,让他顿时哑口无言。
这就是优胜略汰的社会,如果他是世界企业500强,会愿意放弃名校毕业生来录用普通高校的学生吗?一个好的企业总会向往更优质的员工。
有人可能会说:“我可以用时间来证明自己并不比名校的毕业生差。”但是人家凭什么放着手边的优质资源不用,来等着让你证明自己?
正如“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出生在罗马”说的那样,这个社会总有人一出生的起点就是很多人奋斗的终点。
今年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也是这样说的:“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还生在北京,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走很多捷径。”
但如果你再放弃高考,放弃进入名校,放弃奋斗,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名校起码提供给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虽然不能让每一个毕业生都能成为马云,但在人生的接力赛中,你已经跑赢了一程。
走出象牙塔,以后的门票只会越来越贵,你可能再也买不起入场券了。
所以不要小看这一份文凭,在别人还不理解你的时候,这张纸就成为了你最有说服力的标签。
名校的学习氛围将影响你的薪资起点
现在很多大学生“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一句话总结普通高校上课的状态就是:“上课有两宝,手机和睡觉”。
一位普通二本的教师,在知乎上吐槽了学生上课时没人听讲,看课外书、睡觉和玩手机成为他们课堂的主题。
《精进》这本书中就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本身就有高考失败的挫败感,又被不称职的老师和浮躁的同学所影响,更容易让他们不断放低标准,随波逐流。
但在985、211 高校的学生,多数人在进入校园前就对自己的职业做了规划,他们大多数有了努力的目标和动力,促使他们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性和硬件条件。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下,每个人都在努力,这就形成了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一片向上的氛围中,周围的人都在努力,你也会用相对严格的标准来审视自己,不断自省,哪怕最后变不成最牛的,也可以优秀出众。
我们读书、工作除了为了实现人生理想,就是为了挣钱。
在赚钱这件事情上,学历绝对是决定因素之一,在财富分配标准上,全世界都保持了一致。
据最新的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名校占据了榜单的前三十,清华大学毕业生毕业5年后平均薪酬达到了14918元,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列二三位,分别为14205元和13739元。
名校不仅能给你更多机会,名校思维将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1 、在名校光环之下的更有自信心
在《认真从随便开始》里有一句话:“底气不足,凭什么生气?你真的又有什么本事?积累你的底气,才能练就你的自信和勇气”
学历是知识的结果,当你行了万里路,在一个名校里学到了比别人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时,在职场总会比别人变得有底气,这种底气让他们不论是在面试中或者工作上都有着更强的自信心。
在看《欢乐颂》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关雎尔向安迪抱怨自己不是名校毕业,所以她在公司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筹,即使她可以用后期的努力来弥补,但是比起名校的毕业生,她这种自卑感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抹平。
在职场里,一个名校的光环往往让你得到别人更多的信任,这种信任也是你工作上自信的源泉。
2、名校给你更多增长见识和提升格局的机会
一个好的学校和一个好的氛围以及优质的校友资源都会对人生带来巨大的变化和不可估量的机会。
许多大型名企招聘,名人演讲和讲座都更愿意在名校里举办,知乎上有网友说:“一所普通大学的前三名才能参加一个国际交流活动,而同等级别的活动在名校里可能每月都有。”
所以在名校的学生总要比非名校的学生有更长远的眼光和更高的见识:
很多普通高校的学生还在挣扎着考四六级证书时,985、211 高校的同学都已经在准备雅思、托福、保研和申请留学了。
名校往往能够提供学生更多的名企实习机会。在《学霸是怎样炼成》里,HR说:“985高校的同学,他可能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就已经参加了大型的(金融)集团的实习,而且最少是六个月。”
并不是说上了名校就能够让你大富大贵,但是名校总能提供给你一个平台,让你有机会认识到一些厉害的人,拓宽自己固有的思维。
3、就算名校光环褪去,你养成的思维和精神不会消逝
杨宗斌曾指出,不论是否名校出生,学历平均仅会影响职业生涯6.5年,这也意味着在30岁后,之后的工作表现和职场成绩将逐渐取代学历。
一个名校出来的学生即使高学历已经不能对他的职业生涯有任何帮助,他们从名校里面带出来的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却会伴随他们一生,他们习惯了在学习上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他们往往会在工作中有着更强烈的上进心。
这也造成了一些名校和非名校的学生在工作几年后差距不断拉大,当别人在朋友圈抱怨有工作多不容易时,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将大学里上进的精神继续带到工作上。
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里曾提起:名校对孩子来讲是必需品,不再是改变生活的一次机会,并且精英式的生活方式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
名校带来的工作上的便利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去,但是你在名校里磨练成的积极向上、勤劳辛苦的工作态度却会伴随一生。
学历低的人可能会混得很好,但大多数学历高的人一定不会混的太差
“氛围培养习惯,视野拓展眼界,资源创造机会。”一张名校文凭虽然不能保证你让你站上顶峰,却会让大多数人免于跌落谷底。
有人会说马云没上过名校,但他同样可以成为首富,别忘了,那是20年前的事情。
有人会说王健林还讲过“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500强企业也都说学历不重要,但他们不会去三本大学开招聘会。
这个社会无比现实,受教育程度越低的人普遍越活得越辛苦。
山西的煤矿工人,每天6点去拉煤,冒着矿难塌方的风险干到天黑也只能赚到一百块多钱。
然而在互联网名企实习的实习生,就算在办公司里干坐着吹空调一天都有150块的实习工资,还不包括免费的三餐。
我们所受的教育,就是阶层,它影响到我们能不能接触最新的信息,能不能融入最前沿的圈子,这都是影响赚钱的重要因素。
所以千万别信“学历不重要”那种鬼话了,学历低的人可能会混得很好,但大部分学历高的人一定不会混得太差。
就像北京文科高考状元在采访里最后一句话说的那样:
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读书上名校是普通人唯一可以复制的,最便捷的提升社会阶层的途径。不要相信读书无用论,不是读书没用,是你读书没用,主要是你没用。
一起来聊聊我们的名校情节
我毕业于一所专业很强的院校,但并非985,211名校,然而巧合的是,我上大学的那个省最好的985,211学校就在我们学校旁边,所以我也经常去蹭课。正是有了这些蹭课经历,我发现,学校与学校之间是真的有不同,与自己的学校相比,那所名校的师资的确更加一流,学生的眼界也更加开阔,因此毕业后,我毅然考上了那所名校的研究生。我说出这些故事,不是说我自己的母校不好,而是人总要更高的追求。读书还是有用的,因为通过读书你可以获得更好的人生。
—— 一位励志考上了名校研究生的学子
高考的时候我因为一分之差和梦想中的211名校失之交臂,查了小分之后恨不得穿越回去打死当时填错答题卡的自己。大学上了个专业比较强的普通院校,尽管在各种排名里本校的专业排名不弱于211名校,但是在校园里我明显的感受到了学风的不同。作为公认的学风第一的班级,我们班仍然有同学一学期都不来上课,连英语这样的科目都要靠补考,更不用说其它专业了。在周围的人都在打游戏、谈恋爱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还能坚定学习的信念呢?当我周末去985、211名校自习,看到教学楼里坐满了自习的学生时,我想,这或许就是学校之间的不同。我这么说并不是看不上我如今的大学,只是想说,认真的读书还是有用的,因为它会决定你未来和怎样的人竞争,和怎样的人相处。
—— 一位纠结了一年也没狠下心复读的孩子
我很努力的考到了北京,上了一个专业排名很不错的大学,但是社区里的爷爷奶奶们仍然偏爱那个上了本地211的差专业的同学。所以我想,985、211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别就在于,985、211的社会认可度高,国家政策导致资源倾斜分配。后来我慢慢了解到,保研就业时,有的硬门槛是985,所以985的差专业的毕业生也有机会,但是非985的好专业的可能高考分数还要更高一些的人反而没有机会。看到现在网上很多人说读书无用,985、211学校和别的学校没什么差别,我就很想笑。读书是有用的,它可能决定你的未来是否顺利。也许不是每个名校的学生都比非名校的学生优秀,但是在用人单位眼里,名校总是一个更优秀的证明。无论如何我是要努力考名校研究生的。
—— 一位决定要考名校研究生的学子
我在985名校上学,平时我的舍友和同学都在学习,让我打游戏都打的提心吊胆的,忍不住周末也去教学楼自习。平时家里亲戚和高中老师提到我的大学,都十分自豪,虽然我不觉得有什么可自豪的。毕竟我没体验过别的学校的情况,要说我们学校的优势我也只能说那几种老生常谈的,老师水平、学习氛围、同学质量、实习科研实验机会之类的优质资源吧,而且校园里面的学术论坛和比赛什么的会比较多。说硬件设施,我们学校倒是真不一定比别的学校强。不过要说点自己体会的话,我们的校园环境还挺棒的,饭也很好吃。所以努力读书还是有好处的,至少有赏心悦目的风景和优秀的伙食。
—— 一位来秀优越的名校在读生
以上内容来源 |谈心社,版权归原作者。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朱秀林:“双一流”建设打破985、211身份壁垒
&&&&来源:&&&&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贺迎春)今日上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与以往重点建设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打破了“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壁垒,实现了适度开放。第二,鼓励特色发展、实行分类推进。
“《方案》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改革红利’,鼓励竞争,为全国不同类型的高校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办学特色,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朱秀林说。
什么样的大学算得上世界一流大学?
朱秀林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对比的概念,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世界一流大学通常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具有一流的办学实力、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大学文化、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科研水平,一流的管理制度,有明晰的办学使命、目标和发展规划,培养出一大批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
“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核心特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和学生;二是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教师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和高效的服务。”朱秀林说。
朱秀林表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简单复制西方的大学模式,而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应深深扎根中华大地,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在充分借鉴吸收国外一流大学先进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发展规律,构建别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体系,创建出凝聚着“中国元素”的世界一流大学。
与211、985有哪些不同?
朱秀林表示,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我国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对工程建设本身而言,的确还存在着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等问题,相对于部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许多地方高校受制于身份限制,很难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战略上不可避免地处于发展受限的不利局面,不利于调动高校建设的积极性。
朱秀林表示,与211、985相比,《方案》实现了适度开放,鼓励特色发展、实行分类推进。大学的特色体现在学科的特色上,《方案》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明确了高校差别化发展导向,既适度发展综合性大学,也支持鼓励发展小而精、有专业特色的学校,实行分类推进。随着《方案》的颁布与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必将走向一个全新的多样化发展阶段,部属院校与地方高校将交相辉映,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中国气派。
朱秀林认为,《方案》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突出绩效导向,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方案》提出,更多地以办学质量特别是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作为建设资金投入的主要依据,在绩效评价方面,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为有更多的高校全方位参与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提升人才、学科和社会服务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必将充分激发出全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活力,为我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增加了动力。
方案有哪些新意?
朱秀林认为,《方案》既明确任务又提出改革,充分彰显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方案》既涉及一流大学建设,也兼顾了一流学科建设,在目标、支持措施等方面无不体现着统筹推进的指导思想。《方案》还明确了适度开放的原则,这让那些既非“985”亦非“211”的高校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必将激发更多的高校积极投身于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中去。
朱秀林表示,其次,《方案》明确了建设一流大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具体来说,就是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责编:贺迎春、熊旭)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双一流”来袭!看各省是如何迎接“双一流”的!
  在继1995年11月国家启动“211工程”和1998年5月提出的“985工程”后,“双一流”又成了各大高校争相冲刺的目标。“双一流”也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我国的高校资源分布严重不平衡,有的省份可以将近十所甚至超过十所的“211工程”院校,比如北京,上海,江苏等,其中北京高达25所;还有的省份可怜的只有一所“211工程”,比如河北,河南,山西,江西等省份。
  要知道,入选为“211工程”的院校有专项建设资金的。70余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布了2015年度部门决算。收支决算总额排名前三位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分别是205亿元、156亿元和140亿元。211、985高校占比5%,却拿走了全国七成政府科研经费。
  不管怎么说,新一轮的高校教育改革――“双一流”是很多院校和省份的机遇。
  下面看一下这些省份是怎么迎接“双一流”的!
  1.河南:10年投入31亿元打造世界一流学科
  目标:到2024年,全省5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行列;10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内前列,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进入前1%,或在权威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十名或前5%。
  资金投入:2015年~2017年安排10亿元;2018年~2024年每年安排3亿元;总计31亿元。
  2.贵州:5年投入5亿元冲刺双一流
  目标:推进区域内大学和学科“双一流”建设
  资金投入:“双一流”建设将分为2个周期,一期为2016年至2020年,二期为2021年至2025年。其中,一期将按照每年不低于1亿元的标准投入建设扶持资金。
  3.河北:每年支持5个亿,连续五年
  目标:到2020年,3所左右大学达到或接近国家一流大学水平,
  资金投入:从2016年起,“十三五”期间每年增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专项资金5亿元给予支持,连续五年。
  4.湖北:每年投入10-20亿支持高校学科建设
  目标: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群
  资金投入:每年计划投入10-20亿元,不分省属部属高校,全面开展学科群建设。
  5.上海:第一阶段投入36亿元
  目标:到2020年,力争使上海高等学校学科整体实力达到一个新水平,2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和一批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资金投入:上海市正式开始实施高峰高原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第一阶段为期三年,投入36亿元。
  6.广东:3年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水平大学建设
  目标:“十三五”时期进入国内一流高校前列,进而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
  资金投入:2015年-2017年,广东省将专门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为重点建设高校。
  7.江苏:进入全国百强的省属高校每年新增拨款1亿元
  目标:到2020年,全省15所以上高校进入全国百强,其中10所左右高校进入前50名;支持若干所大学进入国家层面开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到2030年,江苏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等教育强省,支持2所左右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资金投入:对进入全国百强的省属高校,省财政自2017年起统筹新增教育经费加大投入,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每年每校给予1亿元左右资金支持。
  8.湖南:进一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力争2050年4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
  目标:2020年是我省“双一流”建设第一步,其目标是:努力使40个左右的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5个左右的学科进入全国前10%;50个左右的应用特色学科进入全国应用学院同类学科的前列;50个高职特色专业群进入全国高职学院同类专业群的前列。在此基础上,争取3所大学进入国家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特色大学行列;5所大学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或国内特色大学行列;5所学院进入国内一流应用学院行列;5所高职学院进入国内一流高职学院行列。2030年和2050年的目标是引导性的目标,排名稳步推进、数据不断提升。
  资金投入:进一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实施“双一流”人才计划、创新团队计划、学科(专业群)建设计划、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科学研究计划和产学研平台计划等六大计划。
  9.四川: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全国前列
  目标:  
  ――到2020年,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校进入国家一流、冲击世界一流;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到2030年,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果更加突出,支撑国家和我省发展的能力明显显现。高水平应用技术高校优势专业群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省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保持与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同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整体提高,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省。
  10.山东:重点扶持6所左右省属高校和20个左右优势学科
  目标:“十三五”期间,重点扶持6所左右省属高校和20个左右优势学科,争创国内一流。重点建设10所左右应用型高校进入国内先进行列,继续实施优势特色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11.山西:重点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目标:3年内,我省将力争建成国内高水平大学1-2所,重点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按照国务院“双一流”建设精神率先发展。此外,3年内我省还要建成2-3所区域或行业高水平大学;8所向应用型转变试点本科院校取得明显成效;6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内一流优质高职院校行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实力排名明显前移;打造60个左右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优势专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取得实质性突破;引进、培养、选聘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产出一批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标志性成果;相关发展指标达到中西部省份先进水平。
  总结:
  有钱才能吸引大量的所谓大师,还有很高端的器械设备,很好的教育场所,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尤其是基础科学,都是用钱砸出来的。对于建设“双一流”,没有钱是绝对不行的,但是光有钱一定也不行。
  (根据头条号:大学生的小生活整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校什么时候找工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