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保卫我国中国的稀土资源源?还有为什么我国中国的稀土资源源会被以白菜价出口呢?

西方算盘:等中国稀土枯竭再以千倍价格卖回去
西方算盘:等中国稀土枯竭再以千倍价格卖回去
  为了保护自己的环境,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到国外寻求稀土资源。而长期以&白菜价&出口稀土的中国刚刚计划开始保护环境,对稀土开采和出口采取必要的管理,立刻引起它们的反对
  除了石油,从没有一种资源能像稀土现在这样举世瞩目。&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样的说法让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中国人为之骄傲。但如今,中东部分产油大国已赚得盆盛钵满,稀土供应占全球九成以上的中国却要长期忍受稀土被贱卖的现实。
  美日阻挠中国整顿稀土秩序
  稀土元素虽然在地壳中绝对量很大,但真正具有工业化开采价值的稀土矿床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哈萨克斯坦等几个国家。
  中国拥有世界上储量最多、品种最全的稀土资源,已知的17种稀土元素,中国都有一定储量。1986年,中国稀土产量首超美国。美国一份名为《稀土元素全球供应链》的报告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稀土储量为3600万吨,占全球稀土储量的36%,产量为12万吨,占世界稀土产量的97%。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稀土储量为1300万吨,占世界稀土储量的13%,而产量很低,所需稀土资源主要从中国进口。
  然而,中国不仅没有从宝贵的稀土资源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反而付出沉重的环境和资源代价。
  中国国内稀土界素有&南赣州、北包头&之说。在重稀土资源丰富的赣州,稀土开采一度使用的池浸工艺被称为&搬山运动&先砍树后锄草,然后剥离表层土壤,所到之处山体植被都会遭受难以修复的破坏,浸出、酸沉等工序产生的大量废水富含硫氨、重金属等污染物,严重污染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而在包头,虽然轻稀土为主的稀土矿开采过程对环境的破坏力相对较小,但矿石的分离和冶炼过程仍不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不仅如此,我开采稀土过程中的浪费更为惊人。据徐光宪介绍,包头主东矿年开采铁矿石1000万吨中含稀土50万吨,其中利用10%,浪费10%,其余80%进入尾矿坝。
  与此同时,我国稀土出口增长过快,走私也很严重。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出口稀土39813吨,比原计划高出9555吨。与此同时,稀土走私继续泛滥,据统计,在2009年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国海关连续破获稀土走私大案,涉案稀土总量上万吨。
  如果继续不加限制地开采,我国的稀土资源将会日趋枯竭。早在三年前,&稀土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就指出,我国南方五省蕴藏着非常宝贵的中重型稀土,如果按照当时的开采速度,10年就会开采完了。而按照目前的状态开采稀土,世界最大稀土矿白云鄂博矿稀土资源甚至可能在30年内消失。
  虽然付出了如此沉重的环境和资源代价,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并未把资源和环境成本未计算在内,一直以&猪肉&甚至&大白菜&价格向美国和日本等国大量廉价出口稀土资源。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等国家相继关闭本国矿山,转而从中国进口。一旦中国稀土资源枯竭,就要反过来向美国和日本购买稀土,届时,他们可能会以上百倍、上千倍的价格&出售&稀土材料。
  美国等为何不开采本国稀土
  为保护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开发,中国近年来对稀土开采和出口等方面采取了必要的管理措施,但却在国外引起很大争议。事实上,与其说中国垄断稀土供应,不如说其他国家国内行业准入门槛过高。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稀土资源探明储量仅次于中国和独联体国家,位居世界第三。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矿山,是中国以外地区已发现的最大稀土矿山,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该矿山一度是全球稀土第一大供应源。2007年4月,美国钼矿公司宣布重新开发已关闭五年的芒廷帕斯稀土矿,并在2008年进行了恢复性生产。虽然目前已恢复了开采,但规模仍然不大。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这么冷的天
新主播求关注啦啦啦
我的小幸运在哪里
爆了一颗很不开心的痘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稀土官司暴露西方哄抢资源嘴脸 要求中国超采贱卖 _ 东方财富网
稀土官司暴露西方哄抢资源嘴脸 要求中国超采贱卖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我国稀土资源约占全球总量36%,却长期承担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应。  最近,美国、日本、欧盟向WTO起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一事被吵得沸沸扬扬。起诉方要求中国解除出口限制,否则将进行贸易制裁。中国也不服软,表示自己的目标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国外媒体对此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中国有理,有的说美、日、欧肯定胜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满足了世界90%的稀土资源需求,西方国家欲壑难平,想借打官司从中国获取更多低价的稀土资源。(点击查看&&&)  中国供应全球“工业黄金”  稀土被称为工业黄金,广泛应用于从手机到计算机、从电池到汽车,甚至导弹等高科技生产领域。目前全球已探明1亿吨稀土储量,其中中国占36%。中国虽不是稀土储量最大国,但长期以来承担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应,出口量居全球之首。(点击查看&&&)  稀土虽好,但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给环境带来巨大破坏。基于保护环境以及本国战略资源的考虑,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早已停止开发稀土,转而大量从中国购买。因无序开发和竞争,前几年中国稀土曾以“白菜价”大量贱卖出口。自2008年以来,中国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实行严格的出口配额管理。  中国的严管制度令美国等西方国家很不爽:他们不能像从前那样能得到大量廉价稀土了,遂将中国诉至WTO。对西方国家的无理做法,中国马上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稀土是一种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开发稀土对环境造成影响,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考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各个环节均实施了管理措施,而不仅仅在出口环节,相关措施符合WTO规则。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表示,中国将采取坚决态度捍卫稀土出口配额制度,目的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无意通过扭曲贸易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  要求中国超采贱卖没道理  美、欧、日不遗余力抓住中国稀土出口政策不放,美国总统奥巴马本人还披挂上阵,亲自宣布向WTO起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据了解,WTO将于今年年底前后作出裁决。  对于西方国家要求中国超采贱卖稀土的做法,专家指出,这完全是无理要求。中国已经在超限度履行国际义务,中国的做法符合WTO规则。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本报记者说,根据WTO规则,禁止对出口设限,但对生态环境不利的资源例外,中国正好符合这一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中国对稀土的开发如果像过去那样私挖滥采,破坏资源和环境,有些品种按照现在探明和实际的开采量可能只够20年。20年以后,全世界有些品种都枯竭了,这对全人类是一个巨大的损害。  英国《》也发表社评说,中国政府加强稀土管控是要进行行业整顿,是合情合理的。在这个行业,不负责任的矿商乱开采的现象比比皆是。中国有理由出于环保和安全原因,实施行业整顿。社评还说,这起诉讼可能过分夸大了中国占据稀土供应主导地位所引起的地缘战略恐慌。中国政府收紧出口配额的举措,让进口商们平生一种脆弱感。但他们对此其实也不必过虑。  逼中国出口是哄抢资源  专家指出,美欧等国在保护自己经济利益上总是惯于玩弄双重标准。白明说,现在,有些国家贸易保护措施有双重性,对自己不缺少的产品,就对中国封闭市场,强行让我们卖不出去,而他们稀缺的东西,就强逼中国卖。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稀土就是这样,本来中国管制没有问题,但是提高了西方进口的成本,西方又说这不行。他们掌握话语权,能够把坏的说成好的,总之,是要符合他们的利益。  其实,中国的稀土出口政策并没有影响世界对稀土的使用。“去年中国的出口配额只用了一半,并不是我们不卖,是他们不买。”白明说,他们现在起诉中国,并不是因为买不到稀土,主要是嫌贵了,想低价获取资源。稀土资源越开采越少,肯定越卖越贵,石油和铁矿石就是这样。  美国等国起诉中国的动机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低价哄抢稀土资源。有些西方国家自己稀土资源不开采,当着战略储备,反逼中国低价出口稀土。有消息称,日本仅将稀土进口总量的1/3用于生产,其余用作战略储备。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认为,美国就是要打掉中国战略资源的主导权,他们从各方面把你的资源主导权给瓦解掉。  -------------------------------------------  【不同观点】    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宣布美国将联合欧盟、日本就中国对稀土等部分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出申诉,这是今年初WTO上诉机构对美国等WTO成员诉中国9种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发表上诉机构报告后,又一起针对中国出口管理措施的案件。中国系世界稀土出口大国,且稀土属于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必备原料,具有战略物资性质,故此案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  由于此案刚刚发生,目前正处于磋商阶段,美国等WTO成员提出的申诉理由及依据的细节尚不得而知,但根据WTO今年初就中国9种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作出的裁决,我们可以理性地分析一下案件基本走向,同时做好法律应对的准备工作。  案件发生的背景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出口国,目前中国一个国家的稀土出口量就占国际市场份额的90%以上。尽管稀土对各国的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但稀土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此外,稀土生产、加工过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  鉴于稀土资源储量严重下降、濒临用竭的严峻形势,同时,考虑减少稀土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影响,自1998年开始,我国政府就已实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许可证制度,并把稀土原料列入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2010年9月初,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首次把稀土列为重点行业兼并重组的名单。年中国仍对稀土出口实行配额管理且配额有所减少。中国政府多次表示,加强稀土开采、生产和贸易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再遭受严重破坏,实际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  但对中国政府为保护环境采取的稀土出口管理政策,美国、欧盟和日本等WTO成员表示不满,多次向中方提出交涉,要求中方改变这一政策。在与中国政府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它们向WTO提出了申诉,希望WTO争端解决机制作出不利于中国的裁决,从而迫使中国政府改变上述政策。  中国9种原材料出口案裁决对本案的影响  今年1月30日,WTO上诉机构公布了对“中国&&&与多种原材料出口相关的措施案”的最终裁决报告,认定中国政府对涉案的9种原材料制定的出口管理措施大部分与WTO协定和中国政府的承诺不符。由于该案同样涉及中国原材料的出口限制措施,故上诉机构裁决对本案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在涉及中国是否有权援引GATT1994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作为抗辩依据的关键问题上,上诉机构认为,《建立WTO的马拉喀什协定》并未包含可普遍性的例外条款,GATT1994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只与GATT1994相关,不涉及或涵盖其他协定、不具备普遍适用意义。中国签署的《加入议定书》第11.3条承诺“不包括任何明确援引GATT1994第20条或GATT1994一般条款的内容”。故上诉机构认为中国无权援引GATT1994第20条作为豁免《加入议定书》第11.3条的抗辩依据。  GATT1994第20条的核心是豁免成员方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以及可用竭资源等目的而采取违反WTO规则的贸易限制措施,是WTO成员方可援引用以环境保护的重要例外条款。根据上诉机构的裁决,不只是本案涉及的这9种原材料,今后中国政府均不能引用GATT1994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对出口产品采取出口税措施。  此外,上诉机构还发现中国政府在对涉案的9种原材料出口进行限制时,未能对其国内生产或销售进行有效控制,这种内外有别的作法构成了对其他进口成员方的歧视,违反了WTO规则。  尽管WTO争端解决机构未实行“遵循先例”的原则,但实践中WTO已作出的裁决对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今后审理同类案件还是具有很大借鉴意义的,因此,上诉机构关于中国9种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的裁决对本案的影响显而易见。我们应根据上诉机构报告内容,避免9种原材料案中的不利因素,适当调整我国对稀土采取的各项管理政策以符合WTO规则,这是决定稀土案最终结果的关键。  做好法律准备以应对挑战  应当指出,加强对稀土开发、生产和贸易的管理遵循了WTO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和原则,是中国政府行使贸易管制的正当权利。中国政府为了最佳利用可用竭的稀土资源并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加强稀土开采、生产和贸易管理理应得到WTO的支持。但本着目的与效果相统一的原则,为了更好地遵循WTO规则以及中国作出的承诺,应对美、欧、日的申诉并取得良好诉讼效果,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法律上的应对措施:  1、不宜采用出口税措施限制稀土出口  如前文所述,上诉机构已对中国援引GATT1994第20条采取出口税措施限制出口作出否定性裁决。尽管GATT1994第20条是一条重要的环保条款,上诉机构却认为在出口税问题上中国无权引用,对此我们应当据理力争,争取尽快使上诉机构改变看法。但在其彻底改弦更张之前,中国政府不宜再采取征收出口税的办法对稀土出口进行限制,否则仍会面对败诉的风险。  2、在出口管理政策中应进一步明确环保目的  中国政府应进一步收集、整理稀土生产、销售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的科学证据,并在制定相关稀土管理政策、法规中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之目的,并将该目的真正贯彻、落实。从WTO司法实践本身来看,WTO支持成员方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和目标是积极而坚决的,只是要求成员方真正实现这一目的,而不是一种变相的、歧视性的贸易政策。  3、根据国内外一视同仁的原则清理国内相关政策  中国应有权援引GATT1994第20条采取除出口税以外的限制性措施来加强对稀土的出口限制,这些措施包括限制开采、生产、销售,或采取配额等措施,但在这一过程中应做到国内外一视同仁。GATT1994第20条(g)项规定了成员方采取与保护可用竭资源有关的贸易限制的权利,但该条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法律要求:“此类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它要求成员方在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的同时,必须也对其国内该可用竭资源的生产或消费予以同样限制。如果该项要求没有被满足,则仍可能面临在WTO败诉的风险。  现阶段,我们应当根据一视同仁的原则,认真清理已采取的各项管理政策和法规,真正做到既对稀土出口予以限制,还要对国内的稀土开采、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予以限制,只有这样才符合环境保护的本意和WTO规则的要求。  总之,我们对稀土采取的出口限制措施目的是正当的,符合WTO的宗旨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但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做好法律上的充分准备,应对美、欧、日等成员方的挑战。(经济参考报)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稀土国家战略资源_盛和资源(600392)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辽宁营口网友
稀土国家战略资源
前言:《中国稀土保卫战》一书由中国经济出版2011年1月出版,内容简介说:作者提出“我们一定要打响稀土保卫战。保卫稀土,就是保卫我们的战略资源,就是保卫我们的国家安全”。稀土行业怎么啦,出了什么大事啦,莫名惊诧。书说“中国稀土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稀土人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书又说“中国企业事实上是在敞开国门,不计成本地向世界供应战略性资源”,书还说“很少有人想到,那些威胁中国的战机,舰艇,导弹,雷达都使用着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如果没有中国的稀土,这些先进武器将完全瘫痪”,书再说“那些高调鼓吹中国应向西方大量出口稀土的专家学者等等,同样都是隐藏在稀土行业中的蛀虫,不揪出这些蛀虫,中国稀土行业将很难获得一个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打到我们头上来了,不单是中国稀土企业,专家学者,还指向国家几十年来稀土出口政策的制订者,来势凶猛,一顿狂轰烂炸。作者是在一篇文章的启发和共鸣下写这本书的,2008年9月,《南方周末》发表了青岩的文章《中国应立即禁止稀土出口》。因此,“保卫战”的主要目的是“禁止稀土出口”,编出了种种不符合事实的理由,说什么出口稀土是危害了“国家的安全”,中国稀土资源“枯竭”了,稀土贱卖成“白菜价”,“萝卜价”了等等。该书还隐藏了但也暴露了它的最终目的,书中是这么说的:“到2010年为止,中国的稀土开发依旧停留在很低的水平,有专家建议,既然如此,还不如干脆立刻禁止稀土出口,只维持国内生产以及研发所需的产出规模,或者干脆从国际市场购买”。接连用了两个“干脆”,第三个“干脆”没有写出来,就是“干脆”立刻禁止开采国内稀土。这就是它的最终目的,把宝贵的战略资源珍藏地下,彻底“保卫”稀土。在“南方周末”那篇文章中有过相似的描述,不过只用了一个“干脆”,作者在这里又加了一个“干脆”,就表明作者更“干脆”了,一本书比一篇文章当然要有更大的杀伤力。作者为了达到最终目的,书中竭力贬低中国稀土五十多年来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说什么“中国稀土产业的所谓又大又强,不过是躲在屋子里的自娱自乐而已”,“这个并非是依靠自己的先进技术争来的,而是别人送给我们世界稀土第一大国地位,对中国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这是对50多年来所有为中国稀土事业奋斗的人们的一种侮辱,书作者认为“稀土给中国带来的不是利益”,利益都送给了外国,损害了国家的安全,浪费了国家资源,有它还不如没有。这样就达到“保卫战”的最终目的——“干脆”停止国内稀土开采。它的目的是永远达不到的,中国稀土产业将以更新的姿态走向自己的21世纪——稀土世纪,永立世界稀土之巅。作者打着爱国不爱稀土的晃子,以中国学者的姿态,从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高度对中国稀土进行了全面的抨击,我们不能不闻不问,书中一些观点,迷人的数字遊戏,加上编造的荒诞离奇却也生动的故事,很能迷惑和蛊惑一些不了解稀土真相的善良人们,他们从股票知道了稀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了不起的行业,现在听了一位人们崇尚的“学者”一段高论,他们会大吃一惊,原来稀土产业是一帮“败家子”,“卖国贼”,还有“汉奸”,国人如此看稀土,稀土还能干么?然而,事实完全不是这样,我们要把书中颠倒的事实再颠到过来,我们要把我国50多年来稀土发展历史和现状,从采选,冶金提取,新材料到应用等,用我们熟悉的数字和做过的工作来回应书中的观点,说说书中的观点错在哪里;还要告诉那些连作者自己也搞不清的说中国稀土资源一年里从80%猛降到36%的唬人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还有那些荒诞故事,没有一个是真的,时间和内容都不能自圆其说,坊间传说居然被学者拿来从政治,军事,经济高度来论述国家大事,未免太草率了。这本书在一段时间里对稀土产业甚至政府的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稀土界人士有责任作出回应,《保卫战》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禁止稀土出口”呢,还是要中国宝贵稀土资源永远“保卫(护)”在地下?对中国稀土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和后果?奇文共欣赏,大家评一评,有来无往非礼也。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TG搞计划生育,为什么又要以萝卜白菜的价格向外国大量出口资源【中国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TG搞计划生育,为什么又要以萝卜白菜的价格向外国大量出口资源收藏
我们地理老师说。我们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们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呢我们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人均不足,所以我们要计划生育。
但是为什么我们人均不足为什么要向外国大量以萝卜白菜的价格出口稀土资源呢?
当年TG真牛B,稀土是黄金,但是TG以萝卜白菜的价格大量向外国出口,当年TG以一国只稀土资源供应着全球95%的市场。万恶的小日本囤积的中国稀土够他们使用30年。
先是大量向外国出口石油资源,现在又大量向外国出口稀土资源,我们计划生育为的是什么?为的让TG大量以萝卜白菜的价格向外国出口资源吗?
你确定稀土是白菜价?现在中国消耗了65%的稀土
减少人口省下的钱都被父母官们吃肚子里去了吧?
计划生育的目的本来就是限制中国人使用世界资源,保证世界75%资源归美国控制详细情况可以参见 美国国家安全备忘录200号
限制本国人口,大力吸取外来移民。
现在是白菜价?白菜都涨哪儿去了?
你确认了解那时的物价和汇率?
我们能向国外大量出口石油资源?三观被颠覆
中国的资源不算富裕
做个有思想的中国人
计划生育就是自掘坟墓,人家连打都不用打不损一兵一卒就把你给灭掉了,这果然是孙子兵法的上上册啊,稀土能顶个萝卜价那都奇了怪了,就跟买黄泥巴价一样,满大家随便挖一处都是,结果挖着挖着到处都挖成了天坑···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中国终于拒绝该稀有资源以白菜价大量出口,为何美军得知寝食难安
  我们都清楚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稀土资源最多的国家,稀土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在军事武器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因此被称为军工领域的“万能土壤”,对于这一资源中国的产能位居世界第一,稀土内包含多种稀有元素,而且这些元素都是带有磁性的,对于先进的隐身战机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材料,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希望将这一宝贵资源占为己有。因为它不仅对于尖端武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用完就没有了,没有足够的储备就难以保证在今后军工业的持续发展。
  据媒体表示中国拥有占全世界36%的该资源,从这一数据上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确是一个稀土资源丰富的国家。而美国在这一领域就要比我们逊色很多了,他们的稀土的占有比例大概只有我国的1/3。而我们知道美国几乎所有的现代化高科技武器中,对稀土元素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因此我国军事专家认为,一旦中国拒绝或者限制这一资源的出口量,那么美国在军工业上的发展很有可能受到阻碍甚至停滞不前。俄罗斯媒体曾表示,中国的稀土材料几乎承担着美国近80%的武器正常运转。
  然而据媒体表示,中国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大量且廉价出口这一资源对于自身军工业的快速发展及提升是非常不利的,一旦被别国大量囤积的话,未来对于中国在高科技武器上的研究很可能会陷入一个面临自身资源都不够用的窘境。因此专家表示,我国可能拒绝已白菜价格大量出口稀土这一资源,而面对这一情况,一直对稀土有着强大依赖性的美国和日本似乎显得有些寝食难安。因为一旦失去或者减少这些资源的供给,那么美日在研发先进的飞机、导弹、航空领域以及一些尖端武器上面都将会受到牵制。
  俄罗斯军事专家称,中国终于要限制稀土的出口了,这下美军彻底傻眼了吧!美国军事专家表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莫过于五代机,而新一代战机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实现超音速巡航,然而飞机想要实现这一速度的话,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发动机和坚固的机身作为支撑,因为在速度极快的空气摩擦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普通材料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高温,而稀土的应用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因此美专家表示,一旦失去稀土资源,任凭科技再发达,五代机恐怕都只能是一个梦。近年来由于稀土过度的开采及大量出口,中国稀土资源已经越来越少,而西方有的国家却已经囤积了大量该资源。专家称,拒绝大量以及廉价出口稀土资源是非常具有远见的谋略,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祝愿祖国今后的发展越来越美好!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盛和资源 美国稀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