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抗日的时候真有朝鲜电影摘苹果的时候那样吗?这么听我爷爷说,鬼子来的时候是我们先动手的,起码我们这里是

说说我们的长辈在抗战的日子里的经历   一年一度九一八九这么过去了,除了那些做秀式的纪念,就是敷衍的放几部自欺欺人的黑白片(姜文的《鬼子来了》不在此列,但好像从正规渠道是看不到此片的)。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子们如何从影片里接受教育,反正,对我来说,从自己长辈们那里听到的那场战争的印象和电影里所要让我们相信的大不相同。  我父亲和舅舅都经历过那场战争,母亲也有一些记忆,因为我也已经离开老家多年了,就给大家说说那些记忆中仅存的那些只鳞片爪。  先说我舅舅吧。舅舅是去年去世的,享年八十有余。他的经历我大都是从我母亲那里听来的。舅舅是山东省冠县人,在本地上读书到相当于高中程度,姥姥家里当时在当地并不富裕,估计费心力供养这个独子读书,也是很希望他能给家里撑门户吧,但不幸的,日本人来了。  记得听过一种说法,给我们带苦恼的大多是一些身边小事,所谓鞋里的沙,而那些大事,例如战争、灾荒等,因离我们远,反倒和我们个人生活无关,不过徒增一些饭后谈资。这话就像《围城》里鲍小姐的着装,是部分的真理。别人的战争对我们来说是小事,但一旦战争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那可就是没顶之灾了。  日本人大致是1938年左右占领的山东(猜测),当时舅舅该正是十七八的热血青年的年纪,不想做亡国奴,就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去参军,不过离开家乡没几天就遇到日本鬼子,一行人被冲散了。其他几个向北,舅舅独自向南,最终来到了国统区。  之所以这个细节记得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母亲说到时总是非常感慨,向北去的那几个到了延安,参加了八路军成为内战的胜利者;而舅舅却成为国军的一员。在解放后的文革中屡遭迫害,更甚的是影响的几个晚辈空有才智,却因这个反动派的直系亲属,一直受打击、歧视。以至空耗尽大好年华。不过对此我内心里却不太以为然,因为我父亲也是1944年加入共产党的老党员,结果从1957年的就被打成右派分子,直到1978年左右才平反,子女也受尽歧视,和舅舅家一样的殊途同归。  因为舅舅文化水平较高,在国军中也很被看重,被送到黄埔军校学习,当时好像因为广州已沦陷,军校迁址西安,在大雁塔下,舅舅度过了他的黄埔时期,当时黄埔已到后期,好像又办了两期就最终停办了。听舅舅说,当时西安也屡遭日寇飞机轰炸,满目仓夷。巧合的是,我的大学四年也是在西安大雁塔下度过的,战争的旧痕当然早已不见,其间的大事除《废都》流行外,好像还有日本天皇来西安参观访问,不过毕业已久,都没什么印象了。  舅父毕业后即上了抗日战场,可惜其转战的经历我当时没有问,母亲也一直没有说过,估计是那些地名在受教育不多的母亲记忆里太过高深了吧。但舅父在抗战中的经历,从母亲反复提起的的一件事里,出生入死四个字是绝对担得起的:据说是当时在一个村子里,国军和“小鬼子”的战斗已进入肉搏战,舅父和一个日本鬼子(估计是军官)面对面“拼大刀片”,反复数回合,最后舅父不慎大拇指被砍伤,不得不逃命,鬼子在后面紧追不舍,据说舅父被追的接连翻过七道院墙,鬼子也跟着追过七道院墙,直到第八道墙,舅父翻过去,鬼子手一滑,没翻过去。舅父才最终逃脱,捡了一条命。  这事该是真实的,因为如果编造或吹嘘的话,没必要讲败逃的事情,况且又是对他的妹妹(我母亲)说的。第一次听这件事时我还在上小学,当时第一反应是很看不起舅舅,中国的军队居然会打不过日本鬼子,还被人家追着逃命,太丢人了。和电影或小人书上的八路军的英勇事迹差得太远了。长大以后才知道,真实的抗日战争远不是官方各种宣传中所描述的。更没有某些影片中那么easy。在一本书中我知道,根据当时国军的薛岳将军估算,从综合素质考虑,五个国军士兵才能抗衡一个日本兵,而且当时的情景,例如是否久战力疲,也不可知。现在想起这件事,心中只有崇敬。当时情况该是极凶险的,生死悬于一线。估计后来舅父叙述时该也还心有余悸吧。但舅父并未因此退缩,而是又回到了军队中,继续与日寇作战。  另一个从母亲那里听来的事,是一次会战(这好像是个典型的国军词汇)后,国军胜利了,舅父负责在城墙根清理战场,没想到还有未死的敌人,从城墙外丢了颗手榴弹进来,舅父的腿当场被炸伤,后来解放后还因此做了手术。抗日战争中守城胜利的会战不太多,我怀疑是长沙会战,但已永远无法证实了。(附注:后来母亲有一次说舅舅这次负伤其实是在内战中,当时的大环境原因,才改称抗战中。存疑。)  后来抗战胜利,舅父终于衣锦还乡。据母亲描述,当时是光复不久的一个上午,天气很好,家里人像平常一样,都在各忙各的,突然院门被推开,进来一个一身军装的小伙子。大家都愣了,不知怎么回事,还有点害怕,忽然听见小伙子喊了声“妈”,姥姥才恍然认出原来竟是自己的儿子,于是母子抱头痛哭。因为当时母亲家在沦陷区(山东聊城),和国统区基本音信不通,舅父一去经年,音信全无,都以为已经不在人世了。现在居然平安回来,当然做母亲的会痛哭流涕了。  因为舅舅是独子,离家在外,家中没有撑门户的,自然要被欺负(我姥姥活了八十多岁,很长寿,在我的记忆中还有印象,但姥爷什么时候没的,以及他的容貌,却一点印象也无了,不知为什么)我大姨长的不错,被附近一个恶霸看上,姥姥没办法,为求平安,只好忍心大姨进了火炕。好像婚后关系时好时坏。舅舅回来后如何处理这件事,我不得而知,只是听母亲说我大姨父是解放后被人民政府枪决的。大姨成了寡妇后也没再嫁,只一门苦心拉扯几个孩子过日子,在八十年代中期,死于牙癌。如果当时没那场战争,舅舅在家,大姨的命运该完全不同吧。  舅父在抗战后的经历,也很有趣,要略说一下。内战起时,我舅舅已是国军的副营长了,属孙良城部,因作战勇敢,极被孙欣赏。后在淮海战役中(谈到次战役,舅舅总习惯性称为徐蚌会战)孙良城率部起义。知舅舅脾气倔,担心不肯同意,特嘱咐正营长先把舅舅骗过来再慢慢解释。谁知舅舅知道真相后居然拉着那个营(也可能是半个营,记不清了)又返回到了国军那边。(看来黄埔系对蒋总裁的忠心真的不含糊)不过最终还是部队被全歼,舅舅也负伤作了俘虏。后来舅舅最终还是按反正人员对待的,建国初期我党对参与内战的人员还真是很宽大的。但文革一起,舅舅就首先成了被打倒对象,和我的右派父亲殊途同归。不过舅舅更聪明,找个机会居然逃了出来,流落江湖,直到形势好转后才重回故乡。据说在这期间为谋生舅舅做过各种行当,最有意思是从不迷信的他居然还做过算命先生。据他说有段时间在当地还颇有名声。这件事给了当时痴迷邵伟华八卦奇术的我很大打击。成功扼杀了我成为一个xx大师的光辉前程。  以上是我舅舅的一段经历,然后说说我父亲。说来有趣,父亲是个绝对忠诚的共产党员。据哥哥们说,父亲和舅舅在一起聊天,只要谈到政治,不出三句话,必定要抬杠。这我很相信。因为一次到舅舅家,电视里正放映内战题材的连续剧,舅舅特地告诉我们,国军的正规军纪律绝对是很严明的。但为什么会电视上这么演呢?不好在我们这些生在红旗下的小孩子面前说共产党歪曲历史,舅舅的只好用春秋笔法:都是那些杂牌军闹得,一颗耗子屎坏了一锅汤。我大哥对舅舅的评论很精辟:别看舅舅现在是政协委员,每月都拿着共产党的钱,一旦国民党反攻大陆,舅舅绝对会第一个起事响应。说这话时是1980年代,现在国民党自顾不暇,反攻大陆是彻底没戏了,舅舅也已辞世,真为世事沧桑一叹。  言归正传,接着说我父亲。父亲生于1921年,当时家境还不错,小时候在当地农村接受了系统的传统私塾教育,估计后来也接受过现代教育,(很惭愧,因父亲去世的早,对他的很多经历我都知之不详。)这是根据父亲后来做过一段时间的中学校长的经历推测的。日寇占领我们家乡是1938年左右,父亲当时不满20岁。家乡属于游击区,是敌占区和根据地的过度地带。各种势力鱼龙混杂,用村里老辈人的话说是:鬼子白天来,八路夜里来,土匪随时来。父亲是1944年入党的老党员,向党组织靠拢和成为预备党员该是42、43年间的事,敌后抗战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尤其在游击区,做共党分子可是随时要准备掉脑袋的,不像现在,党票活脱脱是成为人上人的敲门砖。父亲的家境也比较富裕,却主动放弃好生活,冒大险,只有不甘心做亡国奴一个解释了。父亲当时从事何种地下工作我不得而知,估计不外是对敌情报搜集、传递之类,后来也出过凶险,被鬼子(也可能是伪军)抓了起来。幸亏没什么实在的把柄落在敌人手里,家里又上下使钱打点,关了一段时间终于有惊无险的放了出来。父亲对此历险有两点很得意,几次向我提起。一是做事周密,没给敌人留任何把柄,二是因文化水平高(当时农村一个村里能识字的屈指可数),后来竟在监狱里负责起给同犯们点名登记之类的事来。不过现在我觉得,相对文化水平,该是家里运动的钱起的作用更大些吧(父亲生性正直、温和、大度,他的在天之灵该不会介意儿子的这个小小想法吧)。  抗战胜利后,父亲一直从事地方工作,解放军南下时,父亲报名参军,一切检查都通过了,但就在部队开拔前,父亲突然上吐下泻,未能随军出发(我曾不厚道的猜测,这也许是我爷爷奶奶故意一手操办的,毕竟在当时养儿防老是为父母者很基本的信条)。这也成为父亲一生的遗憾,曾多次对我们说:如果不是因病留下,他早该在南方工作了。想起他多次向我讲王勃和滕王阁序的故事,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极为赞叹,后来读到古诗文里一些写江南的如“江南三月,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词句,自己也不禁向往之,就忍不住猜测,年轻时的父亲是不是也曾对烟雨江南充满过向往呢?  父亲后来到在我们县县委工作,因为太过正直,1957年即被作为右派打倒,遣送回乡,住进牛棚,从肉体到精神上都惨受折磨,直到1977年平反,恢复工作,整20年,这可是一个人黄金的20年呀,幸而在母亲的支持下(当时多少人因此而家庭破裂),父亲挺了过来,其间性格极坚强的母亲也曾自杀过一次,可想象到当时社会环境之恶劣。(不知什么时候国人才能像德国反省纳粹统治一样彻底反省文革,我认为,同是民族劫难,这比让日本反省二战更有意义,也更迫切。一个不会自省的民族永远不是一个心智健全的民族,这句话不止适用于日本。)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父亲于78年获平反,被起用任县下属一个公社的副书记,直到82年被发现患癌症离休,于84年6月病逝。现在我还保留着父亲于80-81年间的数册工作笔记,既是纪念,当时因对社会学感兴趣,颇有雄心,也拟以一个农村中层干部工作内容的角度研究一下当时的社会形态,可惜一直没有时间付诸实施。而今岁月蹉跎,,已无复当年意气了。  关于抗战时期的记忆,母亲也有一些,不过因当时还较小,只有模糊的记忆。因当时母亲老家属敌占区,日寇的占领较稳固,为收买民心,故罪行不彰,灾荒年也象征性的放量赈灾,鬼子兵对中国人也较和蔼,有时还给小孩子糖吃。这些都是母亲亲记的,当不会有误。但现在看来不过是出于维护其战争机器运转所采取的一些必要的怀柔手段而已。奴隶主可能赐给奴隶仁慈,但不可能赐给平等。今天给小孩发糖的鬼子兵明天就可能因一个同伙被杀而屠杀一个村庄的老幼,这种事例在父亲家乡屡见不鲜。  记忆中还有我们村的一个老人讲的抗战中的经历。老人是个村里的五保户,常常在冬天的中午坐在街上懒洋洋的晒太阳,顺便对我们这些小孩讲述他过去的经历。据说抗战初期他在29军当兵,亲历过保卫北平的战役,后部队被打散,遂逃回家乡。讲起那场战争,感慨颇多,印象深的有两点,一是形容当时战场的危险“子弹打得身边的土都扑扑的”,再就是小鬼子的装备比国军强得太多,仗打得非常艰苦。不过他讲述时常有年轻人插话,语气颇不敬,后来才得知原来他返乡后为“混口饭吃”参加了伪军(旧时农村所谓“吃粮当兵”,当兵最大的动机很多其实就是混口饱饭,也因此这种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在他的记忆中,当时农村日子极苦,地里收得粮食不够被抢的,种地根本无法养活一个人,所以青壮年当兵是被迫的选择。不是参加八路军、国军,就是伪军或土匪,相对而言,伪军还更安全些。谈到当时社会状况,老百姓当然是鱼肉了,至于成果,通常是日本人拿大头,过系统建立的伪政权征粮收税,伪军和土匪则拿小头,通过抢劫勒索,尤其是对市集的抢劫来发财(所谓市集,是农村的一种习俗,即在一定范围内的农民,约定俗成的于某些固定日子,某个固定地点携带用于交换的生产物资和日用品,进行钱货或货货交易,从而完成商品流通的一种形式)。据说有段时间抢得太厉害,连日本人都看不下去了,惩治了几个罪大恶极的伪军。并在一段时间内不得不派日军维护市集的安全。这个老人当年在日据时期是否做过恶就不可知了,但估计文革中也被批臭过,所以成为那个年代长大的年轻人的取笑对象。但毕竟也和日本鬼子在战场上作战过,老境如此,令人同情。  今年据距抗战胜利已近60年,关于哪一个时代的个体的记忆该已经很寥落了,在中国的史学传统中,民间历史(即所谓野史)历来是正史的重要补充,很多时候甚至比正史更贴近事实,所以以此抛砖之文,引起大家对收集关于那段历史的个体记忆的重视,期待同好们关于这个题材方面的佳玉之作。  
  写得不错。我也拿我以前写的一个帖子狗尾续貂一下。    家乡的抗日战争      我是湖北黄冈人,下面来说一点我听到的和在我家地方志上看到的抗日战争。      我听长辈人讲一个词,叫“跑反”。在日本人下乡巡逻的时候,老百姓通常跑出村子,暂时躲一阵,等日本人巡逻完了,再返回村子。日本人大概半个月来一次下乡巡逻,虽然很少造成什么破坏,但老百姓还是很害怕。据地方志上讲,日本人对我老家的老百姓并没有造成很严重的破坏。他们烧过一个村子的几间房子。用酷刑处死过一个邻县来的做小生意的人,原因可能是这个人的身份不明。      在日本投降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小股部队必须自行去某地集合再返回日本,日本兵将自己的军服和军鞋和老百姓换衣服和鞋子,再加一些大米之类的食物。据长辈们讲,那时的日本兵可怜兮兮的。我还听到对日本兵的军服和军鞋的质量的夸奖,这也是日本兵的军服和军鞋能够换到老百姓的衣服和鞋子再加上大米之类的食物的原因。      我老家的老百姓因为天高皇帝远,没有什么“政治觉悟”和“爱国精神”。现在说起来那些贪官污吏,总是说比日本人还坏,或者说比国民党还坏。无论哪朝哪代的统治者,还是国内国外的统治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统治者吧。      在家乡一带,有新四军的少量游击队活动,我还见到过他们的墓地,但是他们的战绩似乎很糟糕。一次战斗是我听说过并在地方志上看到过。说是一个从皖南事变中突围的营长,跟部队走散了,自己回了家乡并组织了几十个人,准备偷袭日本人,但偷袭刚开始,这个营长就牺牲了。由于营长下过命令,没有他的命令其他人不准行动,这些没有战斗经验的人就在一条沟里等着,然后一个一个地被日本人杀死。还有战斗,我只是听说过。说新四军游击队得到消息,有一小股日军晚上没有回城里宿营,于是决定袭击他们。结果,几十个新四军游击队员围攻了一夜,打了一晚上枪,也没有消灭这四、五个日本鬼子。打到天亮,只好撤退了。          
  我也贴个旧帖子吧,纪念我的外祖父,愿老人家安息。    我从来没有见到我的外祖父,我出生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了,我只看见他老人家唯一的一张照片,戴着礼帽,中山装的扣子系得一丝不苟,神色很严肃。听母亲说,我的外祖父是老师,他出门的时候,经常有学生和家长招呼他,他就脱了帽子表示礼貌,因为一直当教师,认识的人多,来不及一一脱帽,他出门时经常把帽子端在手里。    外祖父家在绍兴一个叫钱清的镇上,他在一家县立学校教书,后来日本兵来了,学校没有学生去上课了,和别的老师一样,他也躲在家里,只有校长还留在空空的学校里。结果日本兵来了,把学校当作临时屯兵的地方,他们和校长说话,发现校长懂日语,就强迫他当维持会长,校长不敢不答应,只好做了。    不久日本兵的大部队走了,学校又空了出来,校长召集原来的老师和学生回来上课,当时,公立学校换了新的教科书,还增加了日语课,是日军编印的,据说,日本在抗战爆发前就编好了在中国发行的教科书,他们的课本是随着日军的铁蹄一起推进的。我外祖父和其他一些老师各自找了些理由,辞职不干了。    当时,绍兴在日占区的边缘,山里有蒋政府的游击队,宁波一带有四明山根据地,偶尔也在我外祖父住的一带活动。我外祖父和另外一些不愿在日本人手下教书的老师一起,到一个民办的学校去了。当时,沦陷区的公立学校要用日军编的教科书,未被占领的地区仍用蒋政权的教科书。我外祖父教书的那个民办学校,不教日语,用的是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一套教科书,这套教科书是完全民间化的,与政治无关。那时,很多私立学校都用这种无政治色彩的教科书,在沦陷区,到私立学校上学的孩子比到公立学校的多,师资力量也比公立的好。    过了一段时间,当地的伪政权对私立学校施加压力,规定所有学校都要采用日军的教科书,而且必须开日语课,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拒绝,后果会是怎样。当时,我的外祖父和一些教师就离开了绍兴,跑到山区去了,他的两个弟弟,也就是我的二外公、三外公也一起走了。他们一走之后,就断了音讯,家里只剩下我的曾外祖母、外祖母,还有一堆孩子,唯一的男人是出生不久的舅舅。母亲常说,那时是最艰难的时候,全家就靠典当和出租一点房子为生,我实在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过来的。    在我外祖父音讯不明的时候,那位当了维持会长的校长生活得很滋润,母亲说,他们家的肉香经常勾得她直流口水。有一年中秋,我母亲走过他们家门口,正好遇到那个维持会长,他就给了我母亲一块月饼,母亲舍不得吃,巴巴地拿回家去,遇到我曾外祖母,问明月饼哪里来的之后,就把月饼扔了。其实,那个维持会长不是穷凶极恶的坏人,后来有一次,日本人叫他去找花姑娘,他不忍去别人家搜求,又不敢得罪日本人,就去和自己老婆商量,想叫他老婆去,结果他老婆骂了他一顿,上吊死了。    那个维持会长,胜利后就被抓起来,后来又被放了,到五十年代,他又被抓起来,死在监狱里了。乡间很多人都说这人并不很坏,也很可怜,但没有人说他冤枉。    我的外祖父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绍兴,他辗转来到没有沦陷的天目山区当教师,胜利后也继续当教师,在我出生前,他就因病去世了。我的外祖父没有英雄事迹,没有公开反抗日军的侵略,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匠,在敌占区,他连一句抗日救国的话也没敢说过,但是他不愿在日军的治下教日语,不愿用日军的课本教育孩子,宁可抛弃家庭,颠沛流离地逃到山区去。还有我的曾外祖母和外祖母,她们都是没什么文化的家庭妇女,不懂什么大道理,可是她们从没埋怨过我的外祖父,艰难度过了沦陷时期那段黑暗的岁月。他们很普通,也不高大,但他们站得都很直。  
  现在很多当*的确实比日本鬼子还要坏。  当时的国民党是代表当时最先进的思想和社会生产力的。
  不好评论,希望多看看,我们接触的最多的就是正史,而哪些平凡人的不平凡经历却很少看到,希望多看看,全面的了解抗战。  楼主写的很好,不止日本人该反省,我们自己也该好好的彻底反省了。为什么会这样?
  同意楼主和几位的意见,历史其实是小人物写就的,当我们回看一段历史的时候总是被一些数字所打动,却忽略了数字背后的故事和事实。
  很不错。  我也说说我父亲的事吧:当时他在沦陷区的南京上小学,有日文课,但奇怪的是教材上居然有宣传中国空军抗战事迹的文章,伪政府是和日本人貌合神离。有一天在新街口打下一架“敌机”(好像是美国飞队的),日本人还放那展示。飞机来了,虽然是自己人,大家都还要把灯关了,以免误伤。这就是战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很快占领了全东北,而且对中国人施行彻底的奴化教育。我的祖父当时还年轻,参加了国民党的地下组织。他是否有什么抗日活动我不知道,只知道后来国民党地下组织被日本人破获,他侥幸没有被捕。我97年出来读书,在此之前也和他很少在一起,他2000年去世,那段时光,可能就成了永久的秘密了吧。因为解放后,反右的时候他开始蹲监狱一直到文革结束,从前的那些事情,谁都不愿意提起。  我还曾经认识一个老人,和我讲起日占时期的东北往事。那些年受过教育的人都会讲流利的日语,但是对日本人,却从来没有过好感。光复后,人们大批大批的加入国民党和共产党,当时的东北人民在经过十四年的日本占领之后,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政治区别,根本没有一点概念,这也造成了后来许多的悲剧。这些悲剧公正的说,不能完全怪共产党,因为国民党在46年到48年间,对共产党的迫害是同样的严厉。
  巡夜也是东北的呀!
  俺也续几根狗尾巴毛  我老家在河北张家口蔚县东部,小五台山脚下一小镇,听老人们讲,那时八路军都在小五台山里昼伏夜出,一般晚上下来干掉一些汉奸什么的。日本人都在堡里面,四周是黄土夯成的高厚的堡墙。墙里面的日军大多是高丽棒子,纯种倭寇不多。有时我军也有区小队白天来奇袭一下,大多都只能对伪军开火,因为日军的装备太好了,枪法都是一流。我们县西部也有日寇制造的惨案,但在我们老家那里还算平安。山脚下也有一些村庄搞一些地雷战什么的,听一个原先住在山脚下的老人讲,有一次他们在村口埋地雷,有一个小娃娃埋得太专注,日本人都到村口了他还没发现,结果被惨无人道的倭寇倒栽在他刚刚挖成的坑中。  还有一些事情是关于内战的,新保安战役时,好像是杨成武将军的部队强行军从涞源县经蔚县赶往新保安,听奶奶讲当时就看见一只部队衣着单薄匆忙往东北方向赶,听说刚到下花园鸡鸣驿一带就接了火干了起来。请熟悉这段战事的朋友说明一下是否如此。
  村里的参加过游击队的老人讲:打仗是为了吃饭,群人家里哪有饭吃?哪个地主罪恶大,游击队到那个地主家,白面油糕猪肉菜,小老婆儿媳妇紧伺候。临走时站在窑顶上向日本人的炮楼上打一枪,鬼子一会就下来,“你地:私通八路,死拉死拉的有”。
  这个帖子故事性很强啊,煮酒的人都不喜欢看稗官野史吗?
  其实***害死的中国人,比日本鬼子还多。  
  无论哪朝哪代的统治者,还是国内国外的统治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统治者吧。
  我爷爷是山东莱芜人,他18岁参加八路军,我们舟山以前的军政干部大多都是那里的,文革时就有一句“打倒莱芜帮”,去年去世的一个爷爷当年是公安局长,搞反特,厉害着呢,还有他老婆,当年是个双枪。
  这个帖子强
  我的岳父也曾经毕业于黄埔军校而且是第五期,在黄埔就加入共产党的他一生忠心耿耿为共产党的事业奋斗,在抗战时期,本来是军长的他按照编制当了团长,立下了了赫赫战功。到现在雁北的人民还在称颂他的功绩。
  其实日本鬼子主要是毛主席赶走的。  有些汉奸们居然说是蒋介石、美国佬、苏联佬赶走的,可笑至极。  
  说几件听说的本乡的事:  一,有个老头,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时,他是国军那一方面的。不过据他说,当时快过年了,他们都在老百姓家里煮腊肉吃,上面说过共军要来了,可他们都没当真(这可以解释18勇士,为什么好像只挂了一个)。  二,有个妇女在六十年代忆苦思甜时声泪俱下:头次红军过,杀了好多了人,扔到万人坑里,我爷爷也在里面,等到红军走了,挖出来一个不是,再挖一个也不是。。。。。  她不知道当年的红军就是后来的共军。。还好乡干部知道,就没让她说了。
  作者:仲尼弟子 回复日期: 21:36:43 
    其实日本鬼子主要是毛主席赶走的。    有些汉奸们居然说是蒋介石、美国佬、苏联佬赶走的,可笑至极。  -------------------------  抗战的时候,你毛爷爷在哪呢??鬼子又在哪呢?
  呵呵,我也说说.    我是东北人,不过我外公是山东人.我妈妈最爱笑话外公&老财迷&,不过别误会,外公对钱并不看重,一点也不&迷&,叫他&财迷&另有原因.    那是在抗战时期,一年的大年三十,鬼子来外公的村里扫荡,被民兵放哨的发觉了,村里正好有几个在老乡家过年的游击队员,于是一边抄家伙阻击鬼子一边告诉大伙赶快往山里转移.别的乡亲都赶快走了,外公舍不得刚下锅的一年只能吃上一回的饺子就拼命往出捞,捞到一半鬼子就进村了,等到最好一个饺子捞到准备好的水筲(洋铁桶)里鬼子已经进了他家院子大门.外公那时候年轻身子灵便拎着两桶饺子翻出后院墙撒丫子开路,鬼子就趴在墙上一边叫一边拼命打枪,用外公的话说就是&子弹嗖嗖的从耳边过,突突的打的地上直冒烟&.跑到山里才发现,水筲被射穿了饺子汤漏没了不说,脚上穿的布鞋整只鞋底被子弹撕下去了,他光着脚板只穿了个鞋面跑出将近十里地!还拎着两桶饺子!    外公是真的命大,一生中几次大难不死,还有一次被鬼子宪兵队抓住说他是&八路&,幸亏一个鬼子军官看了他的手说这是种地的手不是拿枪的手才捡了条命,不过跟我提这事的时候我没看出他对那个对他有救命之恩的鬼子军官有什么感激之情.    &饺子&的事是我们一家过年的保留节目,母亲一提这事就说外公&财迷&,想想也是,真悬啊,没了外公还能有我吗?一想起我这条小命差点断送在两桶饺子身上就不由得恨的牙痒痒.所以我一直不怎么爱吃饺子,没办法,心有余悖.
  我是广西的,我爷爷抗战时参跟随李宗仁加过徐州会战,由于作战勇敢,随后升任营长,这是他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我小时侯他经常和我说抗战时的事情;围剿新四军军部他也参加过,不过他不愿意谈;后来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被关了几个月然后回家,以后一直务农;八十年代去世.
  靠,老蒋的遗老遗少还真多。我爷爷是新四军,外公是游击队
  我爷爷当过远征军,去过越南和缅甸。后来不肯去台湾当蛮子,临上船前夜,拉着一些人北上,错过了当大款的机遇。    在长江边,又被江阴的国军收编,随同参加了要塞起义。因为是技术人员,解放前后日子都过的去。    就是有大烟隐,后来死的早。    偶尔听奶奶说爷爷他有个苏州的小老婆,跑去了台湾,曾幻想台湾飞来巨款---------------还听说他在越南也有老婆,这让我在越南时有更多的感慨--------
  楼上的,都是中国人。何必呢?再说了,老蒋的人就没为抗日出过力?
  说句公道话国民党抗战逃跑的人很多,但要看到战斗到最后的人更多,只是国不富民不可能强,民不强兵自然不强  国军从装备,后勤补给,动员能力,训练,兵源素质,远远远远  不如日军,能打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国军对抗战胜利起的作用至少比共产党大5倍
  楼主好好写写,没准能写出雅可夫一样的家族史呢。
  台儿庄,松沪,南京,武汉,长沙等大会战,地下党的作用不能忽视,飞虎队是什么思想武装地。
  这种帖子也能吵起来,国共那个时候还知道要联合呢!  我说说我们家的事,我们老家在湖南道县,那地方靠两广,日本人来的时候村子里的人都躲到山里去了,怕碰到鬼子我父亲和我姑姑互换了衣服,因此在山上躲了很多天别人还以为我父亲是女孩。有一天我爷爷有事情下山回家有点事,远远看到好象有鬼子,就躲到我们家的甘蔗地里,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在掰我们家甘蔗,掰了一根又一根!我爷爷以为是过路人口渴吃甘蔗,冲了出去说你吃一根算了,怎么掰这么多。眼睛一看才知道是个日本鬼子,吓得掉头就跑,一口起跑了半里地觉得不甘心,那个日本人又瘦又小还没有带枪怕他什么,于是找了村子里来个人,其中一个还做过土匪,想去把那个日本人干掉,他们三个追上那日本人又不敢下手,跟着他走了几步,那鬼子可能察觉他们的意图。停下来对着他们叽里瓜拉的可能是威胁他们,我爷爷一个健步上去把他双手按住压到地上对同伴说快打,可是那个前土匪拿个铁耙子在那个鬼子头上轻轻敲了两哈象挠痒一样,最后那个鬼子拼命挣脱跑了。爷爷狠狠的埋怨了那个前土匪一顿后,去通知村民不要回家怕鬼子来报复烧房子,不知怎么鬼子没有来!还听我父亲说件有趣的事情,镇上有个前国军营长,因为有点精神病在家休养,被日本人抓住做挑夫,在做饭杀鱼从鱼背杀,(我们老家就是这样杀鱼的)被日本人认为不老实把他海扁一顿,后来也逃到山上忿忿不平对几个小孩说:“碰到日本人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打,先打头,一下子就能打死,那些小孩知道他神经,都撩他,这个说先打腿,那个说先打脖子,弄得他一夜睡不了,最后他大声对那帮小孩说,我不管了只要能打死管你们打那里!!!  不过那些乡下人虽然没有什么知识,不过被日本人这么欺负都觉得很屈辱。后来我父亲也是有这段经历,在朝鲜战争前夕不顾家人反对加入了新组建的空军并参加了战争!!!
  保存实力?保存个鸟!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用人海战术。那么多的精壮男子保存起来,让妇女老人被杀,中国男人的耻辱!
  国民党到后期腐败无能,看看黄仁宇的回忆录就可以了解国军的战斗力。湘豫桂大溃败简直是国耻
  我爷爷当年被拉壮丁加入川军出川抗日,参加了太原会战,后来所在单位几乎被全歼,我爷爷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据他回忆,川军的纪律还是比较严明的,打牙祭时候,到老百姓家拿鸡、猪之类的是要按市价付钱的,相当于强买。而阎锡山的部队则是强抢。
      作者:杨树浦 回复日期: 22:29:14 
    保存实力?保存个鸟!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用人海战术。那么多的精壮男子保存起来,让妇女老人被杀,中国男人的耻辱!  -------------------------------------------------------  你去看台湾的一寸河山一寸血,那里面说到抗战后期的事情,确实没有人了,加上国民党的腐败抓壮丁死了几千万,活着的人也长期营养不良,所以后面败的惨。美国人对国民党也是很欺负的,片子里对美国佬只差没有破口大骂了!!  ---------------------------------------------------------   我爷爷当年被拉壮丁加入川军出川抗日,参加了太原会战,后来所在单位几乎被全歼,我爷爷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据他回忆,川军的纪律还是比较严明的,打牙祭时候,到老百姓家拿鸡、猪之类的是要按市价付钱的,相当于强买。而阎锡山的部队则是强抢。  ------------------------------------------------------  还是共产党军纪最好,长征路过我老家的时候不但帮老百姓收甘蔗,收累了吃两根还给钱!老百姓不要就强塞!!  
  顶一个~!
  我姥爷、爷爷都是抗日的老革命,可惜晚景都很凄惨。不提了。姥爷被鬼子追的时候一条腿残废了。他38年入共产党,抗日时是区长,那时真是凭着一腔热血提着脑袋干革命,听姥姥讲:有一次,鬼子来了,把姥爷围在村里,他躲在一捆麦秸中才捡了一条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看一部群众舍命掩护八路军的电视剧时,老人激动得泣不成声,他说,很多次都是老乡们舍命保护才使他九死一生。  我很不理解为什么现在有人说,日本鬼子对中国人很友好?我的姥姥讲,当时每到日本人来清乡,老百姓们就跑反,也就是逃到附近的山洞里。那时妈妈刚出生不久,一次日本人在搜山,妈妈非要哭,姥姥吓坏了,就把一瓣蒜放在妈妈手里,妈妈用小手抠着没有哭,姥姥说蒜救了我们家的命。当时,没有跑的人怎么样呢?楼上有人说,日本人会给糖吃。我不知道。姥姥、姥爷都说,来不及跑的或被抓住的亲戚乡里都被杀死了,房子也被烧了很多次,女人们被抓到炮楼里糟蹋后虐杀。问问你们老辈子的人吧,有几个不恨日本人?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为日本人唱起赞歌呢?  
  国军对抗战胜利起的作用至少比共产党大5倍      共产党对日军最大的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才打死日军1000多人,在中国被消灭的几十万日军都是自己死的?
  不知什么时候国人才能像德国反省纳粹统治一样彻底反省文革,同是民族劫难,这比让日本反省二战更有意义,也更迫切。一个不会自省的民族永远不是一个心智健全的民族,这句话不止适用于日本。      楼主这句强,应该进一步说建国后历次运动和错误都应反省
  听说刘琦他爷爷也挺神的,他太爷爷60多才有了他爷爷,据说还是小老婆生的,20年代年轻时家里老人都死光了,于是变卖所有财产带枪带马进县城报考警察,成了县长的马仔,那个县长据说是冯玉祥军阀手下的一个军官,因为有军功,被封为辽县县长。想当年也是横行乡里,赫赫有名呀!  刘老爷子命好,从小没人管教,家里又相当富有(有豪宅),于是乎胆大、为人豪爽、仗义疏财,很有人缘,而且山西向来天旱,他还在12岁时就曾被乡亲推举为童子,孤身一人上山拜龙王求雨,只是不知是否灵验了。  刘老爷子一生好赌,喜欢喝酒,但赌运不佳,酒量也很差,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他结婚了,他的祖业财产也消散的差不多了,虽然当警察很风光,但那是军阀混战的时代,领导们常常莫名其妙的不见了踪迹,领导换了不要紧,下面人可就苦大了,为了维持生计,养活一家子人,同时赚点儿赌资、酒钱,这儿老家伙找了晋南一个山口当起了路霸,专门收取商旅的过路费,还因此和一些当地同行黑吃黑,闹过内讧。不过他赢了,赢得手段现在看来好可笑,他居然去联合他劫过的商旅,声称让商旅们自己选择向谁上缴过路费,于是整个市场上百人浩浩荡荡的跟着他去找另一派路霸,从此他成了这里的老大。但是他好像天生很独,不是那种拉帮聚众的人,习惯于独来独往,最终在营生了一、二年后,回了老家,回到了妻子儿女的身边。  时间已经到了30年代,传说中的红军经过千山万水来到了晋陕,并且大量派出政工人员到各地搞宣传,他们积极鼓动各地小有名气的人物(有的精明、有的强悍),集中起来到红军中学习,据老人讲,辽县的人们唯老刘马首是瞻,搞得老刘下不了台,只好带头报名,去了一看,原来是薄一波同志办的红军抗日军政大学,就这样迷迷糊糊的当了第一期学员。那年月,日子苦呀,小鬼子开始侵华了,经常飞机轰炸八路目标,而且在学校了没吃没喝,一点油水也没有,很多人当了逃兵,很多人被饿死。这一天,一个老乡来找老刘,约好晚上逃跑,傍晚他来到老刘宿舍时,发现老刘没在,于是很白痴的写了个字条放在门边,相约在某处等待,字条上没有写老刘的名字。天黑了,字条被人发现了,不一会儿,那个倒霉的老乡就被八路军拖了回来,八路军用铁丝穿进了那人的胸大肌和琵琶骨,残忍地拖着铁丝走,老乡挺惨的,就这样被捉了回来,老刘看到了这一幕,他一声没吭,悄无声息的逃进了夜幕,独自一人逃回了家。数年后,他在家中听说另一个同上大学的老乡回到了家中,于是前往探视,那个老乡在病榻上啜泣着骂着老刘不够意思,当年逃跑独自偷生,不叫老乡,同去的几个人除了死的,活着的也只剩下半条命了。  在老刘成功逃离抗日军政大学一年多后,1938年的一天,八路军的干部居然找上了门,请老刘归队,吓得老刘在外面躲了一个多月,生怕被抓回去当逃兵论处,最后没有办法,只得把才13岁的大儿子送到了部队少年干部团,勉强躲过。他儿子还算争气,有人说《吕梁山英雄传》里的八路军小鬼的原型就是他,连名字都没改。  日本人来了,老刘给八路送情报,结果一不小心,被鬼子抓了当劳工,还好没有被搜出情报,在煤矿上挖煤,不几天老刘就和鬼子兵及汉奸混熟了,由于表现优异,被破格提拔为监工,在他的带领下,他手下的劳工积极工作,吃的饱,干得多,深得倭寇赏识,在辛勤工作了几个月后,突然听说有鬼子的慰问队来了(就是放电影的),当兵的没有人想站岗,于是聪明的鬼子想了个好办法,让中国劳工坐在中间,鬼子士兵坐成一圈围住所有人,大家一起看电影,这样就不用担心劳工逃跑了。老刘得知了这个放案后,把牙一咬,心一横,头一天晚上睡觉愣是没盖被子,在天寒地冻的山西,这一招实在很毒,第二天放电影时,他在鬼子面前浑身哆嗦,鼻涕长流,喷嚏连天,整得小鬼子没办法,只好放他们的得力监工回宿舍休息,不用看电影了。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放完了,我们亲爱的老刘已经快活的奔跑在山西的大山里,幸福的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了。  又有一次,老刘站在村子里的城隍庙的城墙上眺望远方,一些八路军分子在后面的庙里开会呢。老刘是远视眼,他没有发现远方有鬼子部队的影子,可是突然,他听到墙根儿下有人在喊,傻瓜了,原来墙根儿下有一队伪军。老刘被前来搜捕的伪军用麻绳捆了起来,他一声未吭,等待被惨痛殴打,这是开会的八路早就逃之夭夭了,伪军的大队长来了,第一句话就是:“靠,这不是老刘吗?他是好人!!!!!!!”,老小子运气真好,伪军里也有好朋友!  刘琦的二叔40年代出生,不满一岁时被姐姐领着到街上玩,让小鬼子看到了,居然被鬼子们抱到了县城的炮楼里,成了深受鬼子们喜爱的小天使,老刘被吓得不轻,他动用了所有关系,好不容易才把儿子抱了回来,靠,这可是几个儿子里最像他了一个呀!!!  之后的日子很平淡,老刘的家庭和中国千百万普通农村家庭一样,经历了解放战争,土地革命及接下来了日子,所不同的是,他送到八路军队伍里的大儿子在解放后,作为行政干部,仕途一帆风顺,有权有势,还把老刘弄到了太原市,以八路军地下干部身份处理,当了个政府公务员。可惜的是1957年精兵简政,老刘被裁掉了,而此时他大儿子正因为处理学生游行事宜态度软弱而受到处分,没有帮忙。终于,回家了,辽县的鼎鼎大名的老刘回家了。  老刘回家了,没什么公职,但是由于名声在外,当地很多人依然很尊重他,并推举当了人大代表,县里缺少警察维持治安,老刘带队做了几天巡警,他很高兴,每次去抓赌,总是能搞到几块大洋的好处,钱不多,但是足够生活中喝酒吃肉了。  老刘老了,妻子死了,儿子大了,大儿子由于工作成绩出色,被调到了北京的部委机关了工作,孙子也有出息,只是老刘没有看到,1977年的一个下午,他独自在小院子中晒太阳,只觉血往上涌,倒地不醒,享年73岁,卒于脑溢血!  刘琦在他父亲的培养,也算有了成就,已经比他的父亲官阶高了一级,胡书记上台了,小刘也升迁了,看来前途远大呀,虽然他四姐姐经常背着他搞一些小礼物什么的(也许他知道),但是还是恭祝他仕途顺利,福寿与天齐吧!
  不是这样说的,我伯伯是八路军侦察员被日本人活活拷打死了,  我爸是地方八路军部队被日本人包围领导保存力量跑了他们被日本人活捉了。  
  刘琦是谁?  这老小子是不是大贪官啊?
  我倒是乐意去打听这些,可惜祖父母已过世多年,父母则那时尚未出生,唉!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楼主的贴子不错 历史不光是王侯将相的家谱  另  ```后在淮海战役中(谈到次战役,舅舅总习惯性称为徐蚌会战)孙良城率部起义```  
兄台可能记得模糊了   淮海战场国军有黄百韬 黄维 孙元良 邱清泉 李弥 五个兵团参战   南线有刘汝明 李延年两兵团  
  刘琦=刘琪=北京市委书记    不知道对不对?
  淮海之战,孙良诚部107军确有参战,号称一个军,实际上只是没啥战斗力的杂牌部队(说的是实话,楼主不要砸我),几乎未经抵抗就被解放军吃掉了。
  俺初中语文老师是远征军的炮兵,开汽车的,就是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那时候,三台县第一拨参军的。  这老先生,确实没给青年军丢人。
  真是感人,前辈们经历过的我们无法想象啊.  说两个自己知道的,我老家山西孝义的,但我姥姥家是汾阳人,这段时间张纪中在这儿拍吕梁英雄传,我很小就听过不少关于周围人家的先辈抗日的事,包括自己家的人.有名些的解放后拍过电影的蒋三、蒋四兄弟,当时汾阳城驻有日军旅团一个,很是嚣张,汾阳监狱(日军所建)的黑暗估计和731有的一拼,先简略的说一下,以后再补贴,我的姥姥的父亲,当时的伪村长,实际上为八路工作,被日军酷刑后暴晒而死,我老爷的父亲,汾阳西河堡人,当地著名拳师,被数名日军持军刀追杀,力拚方保住性命,家国恨,何时灭!
  我老家是江苏宜兴,听说当年那里的日本兵很和善,还给我大伯糖吃。
  抗战的时候我党只牺牲一位将军叫左权。而国民党死啦一百多位将军。
  抗战的时候我党只牺牲一位将军叫左权。而国民党死啦一百多位将军。  ____________    谁说共产党只死了个左权?而且比功劳也不是看自己人死了多少,国民党尽打败仗,死人当然多了。
  我先生祖父是安徽肥东的望族,是跟着当时政府抗日的,除了一个远嫁  的大女儿和幼小的小儿子(我的公公,被乡亲藏起来了)全给日本侵略者杀了,我的公公那时太小,又是乱世,家完全败了,像孤儿般长大,后来给乡亲带着到上海来作学徒,共产党政府上台后差点给作为非城市人口赶回去.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侯才知道真相,还是因为政治气侯不对,反正我先生是到八十年代才知道的祖父伯伯们的事的.我看他父亲后来人有些木愣愣的,人越老会越念及祖先,我看他自己身为党员,但父兄这么惨烈却被自己党给弄得像不存在一样,心里痛得都木了吧.  我的一个初中语文老师是抗日青年,后来给打成另类分子,都到快退休了才又回到母校来教书,仍是单身一个.  
  美日将发布联合声明 共同战略目标瞄准台湾,但养大了日本,对美国并不利,我觉得美国对日本防犯之心一直有,一朝为敌永远为敌吧.美国对日本在他眼皮底下培养亲日分子一定清楚,日本对失去夏威夷也一直耿耿于怀(日本觉得夏威夷是它的传统势力范围),赖斯、拉姆斯菲尔德是冷战的产物,赖斯过去是搞苏联研究的,拉是参加过韩战的,现在经历过二战的人物淡出了历史舞台,冷战人物对二战没感觉.今年是二战胜利六十周年,中国应该以国家名义出面大力宣传二战亚洲战区,抛弃政治偏见,大力宣传二战时中国军民的抗日和美国之间的盟友关系,中国在韩战越战中的角色和日本在二战中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宣传在美国也是很重要的,让人们重温日本的野心,变被动为主动.    
  我爷爷在抗战时打过老毛一巴掌,牛吧?
  楼上的,  您说的是???  
  查了一下  13日在睢宁西北大王集地区歼灭第107军1个师,争取其军长孙良诚率1个师投诚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  这种被人驳得体无完肤的烂片就不要拿出来卖弄了  
  国军对抗战胜利起的作用至少比共产党大5倍  -----------------------------------------------------------  党国丢了10倍的地盘,GCD扩大的10倍的地盘,好尴尬啊!
  我老家是江苏宜兴,听说当年那里的日本兵很和善,还给我大伯糖吃。  -----------------------------------------------------------  我有个朋友是河南的,她说当年那里的日本兵很和善,1944年那里闹灾荒,日军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所以中日人民合作讨伐国军,大获全胜,树立了中日共存共荣的典范。
  我爷爷的亲弟弟是当年抓的壮丁,在抗战也是拼过命的,后来去了台湾,80年代同去台湾的熟人来信说,在50年代他想和大陆当红军的哥哥联系,扣了个通匪的帽子,枪毙了。爷爷去年去世时都有些不信这个消息,还想见这个弟弟一面。  
  我老家是江苏宜兴,听说当年那里的日本兵很和善,还给我大伯糖吃。    -----------------------------------------------------------    我有个朋友是河南的,她说当年那里的日本兵很和善,1944年那里闹灾荒,日军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所以中日人民合作讨伐国军,大获全胜,树立了中日共存共荣的典范。  -----------------------------------------------------------------  拜托,我大伯当年才6、7岁,你不会要求一个才6岁的孩子也明辨是非忠奸吧?
  外公的家里是东北阿城的大地主,他二哥在31年事变的时候在沈阳和日本人作战牺牲。外婆的弟弟入关到了陕北,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来给林彪当参谋。  外公参加过抗日联军,打散了以后回家当木匠,后来又参加了四野,负伤两次,又参加了朝鲜的战斗,和美国人拼过刺刀。后来负伤回国转业,给什么工作都不要,就要进入哈尔滨,最后组织照顾进了城,还是当木匠。退休以后算离休的木匠。  外公和外婆一共有4个孩子,其中大儿子,也就是我的舅舅,后来在哈军工读书,娶了同学做老婆,去了西北,从此就是只给家里邮钱,再也没有回过家里。后来音信皆无。母亲是读医学的,支援了大庆油田建设。后来入关,于是很少回家。  现在两个老人均已90多的高龄,和老姨生活在一起。    
  日本打到我们老家那里时,天皇宣布投降了,我们那地方叫“西*”,老人们解释说“日落西山”啊,也该小日本好日子到头了!  就在投降前一段时间,我们村子里的人合谋伏击了2个鬼子,杀掉之后偷偷的埋掉了,三八大盖枪也销毁了,只留下了刺刀。其中一把  刺刀到现在我还能见着,闪着寒光,长长的匕首。但让我窝心的是:90年代中期,居然鬼子的后裔跑过来烧纸!而当初的勇士已经  没有幸存几位了,我不理解。
  我老家是江苏宜兴,听说当年那里的日本兵很和善,还给我大伯糖吃。      -----------------------------------------------------------      我有个朋友是河南的,她说当年那里的日本兵很和善,1944年那里闹灾荒,日军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所以中日人民合作讨伐国军,大获全胜,树立了中日共存共荣的典范。    -----------------------------------------------------------------    拜托,我大伯当年才6、7岁,你不会要求一个才6岁的孩子也明辨是非忠奸吧?  -----------------------------------------------------------  没错,所以我也没要求河南人民在党国的统治下也明辨是非忠奸!  
  不知什么时候国人才能像德国反省纳粹统治一样彻底反省文革,我认为,同是民族劫难,这比让日本反省二战更有意义,也更迫切。一个不会自省的民族永远不是一个心智健全的民族,这句话不止适用于日本-------------------某个政府选择性的遗忘,不代表该民族选择性的遗忘
  我老家的老百姓因为天高皇帝远,没有什么“政治觉悟”和“爱国精神”。现在说起来那些贪官污吏,总是说比日本人还坏,或者说比国民党还坏。无论哪朝哪代的统治者,还是国内国外的统治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统治者吧。----------------------中国的问题不是在外人的入侵,而是自身太过腐败,历史早已做出明证!                          在家乡一带,有新四军的少量游击队活动,我还见到过他们的墓地,但是他们的战绩似乎很糟糕。一次战斗是我听说过并在地方志上看到过。说是一个从皖南事变中突围的营长,跟部队走散了,自己回了家乡并组织了几十个人,准备偷袭日本人,但偷袭刚开始,这个营长就牺牲了。由于营长下过命令,没有他的命令其他人不准行动,这些没有战斗经验的人就在一条沟里等着,然后一个一个地被日本人杀死。还有战斗,我只是听说过。说新四军游击队得到消息,有一小股日军晚上没有回城里宿营,于是决定袭击他们。结果,几十个新四军游击队员围攻了一夜,打了一晚上枪,也没有消灭这四、五个日本鬼子。打到天亮,只好撤退了。-----------------------很有可能,估计他们战斗素养低下,这是乌合之众的特点之一;尽管我相信他们的战斗意志
  还有我的曾外祖母和外祖母,她们都是没什么文化的家庭妇女,不懂什么大道理,可是她们从没埋怨过我的外祖父,艰难度过了沦陷时期那段黑暗的岁月。他们很普通,也不高大,但他们站得都很直。--------------感人!普通民众朴素的民族观早已渗人民的骨血里了
  作者:仲尼弟子 回复日期: 21:36:43 
    其实日本鬼子主要是毛主席赶走的。    有些汉奸们居然说是蒋介石、美国佬、苏联佬赶走的,可笑至极---------------------------------------就是,全中国就是毛解放的,哦,对了,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要不是毛的英明,早就败给人家了
  二,有个妇女在六十年代忆苦思甜时声泪俱下:头次红军过,杀了好多了人,扔到万人坑里,我爷爷也在里面,等到红军走了,挖出来一个不是,再挖一个也不是。。。。。    她不知道当年的红军就是后来的共军。。还好乡干部知道,就没让她说了。--------------------------红军的纪律是比不上正牌国军的纪律的,看看一些四野老首长的回忆录就知道了
  作者:曾经伤心 回复日期: 16:16:41 
    我老家是江苏宜兴,听说当年那里的日本兵很和善,还给我大伯糖吃。  ------------------------------我外婆那时也在宜兴,和我外公一起开个小杂货铺子,被一个小矮子日本兵强抢走了许多货品,我外婆抱着东西不让他抢,结果被那个小日本用枪托打在头上,外公拼命把外婆拖回家才没使外婆和那个小鬼子拼命
  谁说共产党只死了个左权?而且比功劳也不是看自己人死了多少,国民党尽打败仗,死人当然多了。-------------------不管比死人,比杀敌数量,国军比共军强了太多了,国军的败仗多,但也有胜仗,都是在为民族出力,怎么国军就比共军贱呢?????
  我有个朋友是河南的,她说当年那里的日本兵很和善,1944年那里闹灾荒,日军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所以中日人民合作讨伐国军,大获全胜,树立了中日共存共荣的典范。----------------------前一段不知真伪,不做评论;后一段在扯淡,不做评论
  我老家(吕梁山的)在抗战中比较有意思,日本人阎老西八路军在此角力,我知道的日军在黄河东侧山西境内最远的据点就在老家下堡河一带,日军在此好长时间却好像不思进取一样,再远点就是黄河了却始终未试着度过去,只是祸害当地百姓,我奶奶的一个本家兄弟因为日本人残杀了自己的父兄,愤而投向八路,后在离石一次战斗中被日军包围,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英雄!那时候我们这儿好多和八路走了的,那是真去打鬼子的,后来有一个还当了装甲兵的副司令
  作者:tsinghua-sob 回复日期: 20:18:25 
    我有个朋友是河南的,她说当年那里的日本兵很和善,1944年那里闹灾荒,日军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所以中日人民合作讨伐国军,大获全胜,树立了中日共存共荣的典范。----------------------前一段不知真伪,不做评论;后一段在扯淡,不做评论  ===========================    他说的可能是河南闹“四害”时候的事,老百姓和日本人合作打国军的事是有的,不过不是因为日本人好,而是当时驻扎河南的汤恩伯部太过扰民,老百姓觉得换日本人过来没准还好点。    汤部在河南是“四害”之一,和老鼠,蝗虫等并列。  
  谁说共产党只死了个左权?而且比功劳也不是看自己人死了多少,国民党尽打败仗,死人当然多了。-------------------不管比死人,比杀敌数量,国军比共军强了太多了,国军的败仗多,但也有胜仗,都是在为民族出力,怎么国军就比共军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国军没有尽到作为国家军队的责任,除在抗战初期表现胜佳外,其他时期的所作所为寒了百姓的心。打败仗没关系,但国军是不战自溃,当官的一心发国难财,当兵的临阵就跑,抢起老百姓比打日本鬼子还厉害。国军官兵忘记了作为一名国家军人的职责。  毕竟,共军只是地方武装,整编到国军后也只有一个两个军,还缺枪少饷,共军是靠精神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敬佩,包括美国观察员。
  怎么不说抗联。  那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外公当年参加过新四军,是直属陈毅,粟裕领导的,在四明山一带抗日,后来参加过淮海,渡江战役,先从陆军干起后转入海军,解放后先后在江南造船厂,中国铅笔二厂担任过领导,一生也颇有传奇意味,90年代去世了,那时我年轻不懂事,没有多打听他经历,很多事都不清楚,现在想想很后悔,但也很自豪!我外公二弟则是上海地下党员,听说受潘汉年领导,后被叛徒出卖就义了,很多事我现在也搞不清了,唉!
  外公是四野的,打过日本人,打过国民党,打过美国人和韩国人。
  因为国军没有尽到作为国家军队的责任,除在抗战初期表现胜佳外,其他时期的所作所为寒了百姓的心。打败仗没关系,但国军是不战自溃,当官的一心发国难财,当兵的临阵就跑,抢起老百姓比打日本鬼子还厉害。国军官兵忘记了作为一名国家军人的职责。    毕竟,共军只是地方武装,整编到国军后也只有一个两个军,还缺枪少饷,共军是靠精神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敬佩,包括美国观察员。-----------------------------------原来现在的解放军尽到国家军队的责任了??你去南海看看,有几个岛屿在解放军手里!!北部湾划使得我们十几万渔民失业,老百姓就不寒心?毛把长白山划了一半给朝鲜,老百姓就不寒心?钓鱼岛现在争吵如此激烈,政府除了放p,没有一点动作,老百姓就不寒心??  我是个强硬派,我推崇解放战争,及建国后的所有对外战争,但对于抗战,事实就是中央政府夸大了抗战中自己的影响,另一方面,拼命诋毁国军的功绩,中央政府的这种做法实在无耻
    当官的一心发国难财,当兵的临阵就跑,----------------96年台海危机没出现时,北京军队里的很多人蜂拥而至福建战区,等到战争一触及发时,又找理由溜回北京;  抢起老百姓比打日本鬼子还厉害。国军官兵忘记了作为一名国家军人的职责-------------------你最好看看一些老同志写的回忆录,正牌国军的军纪比共军好很多的;还有你可以看看上面网友的发言:  作者:野猪菩萨 回复日期: 22:46:25 
    说几件听说的本乡的事:    二,有个妇女在六十年代忆苦思甜时声泪俱下:头次红军过,杀了好多了人,扔到万人坑里,我爷爷也在里面,等到红军走了,挖出来一个不是,再挖一个也不是。。。。。    她不知道当年的红军就是后来的共军。。还好乡干部知道,就没让她说了。  
  当官的都这操性,我等还操什么心。  投降算了。  
  没什么经历,顶一下,好贴!
  我家在广西西江旁边。人们说起抗战时候,一般用“走日本”来形容的,将日本人当成狼虎敬畏,是平民最真实的体现,很多老人谈起那段历史时,都不忘记加一句“宁为太平狗,莫为乱世人”。  日本人当时也到达我们家乡那里,不过由于交通不便,一般是坐汽船沿江巡逻,白天看见冒烟地方就上去看。不过烧杀的情况很少见。  也由于群众害怕日本人,所以听说他们来的时候,小镇上几乎所有人都往山区跑。我爷爷当时想趁机去镇上拿点东西回来,但是被日本人发现。在江边的岩石后面躲是,可以清晰听见几个脚步声靠近。不过后来还是没有逃离劫难:船到江中间的时候,日本人开枪击穿大腿。最后靠他舅舅的帮忙终于上岸,在病床上睡半年之久。  
  对于那些来吵架的,大家都不要理他们,有什么意思?还是都多说点真话,让后人都能了解一点当年的真事为好。平民老百姓才汇成我们的中国。真想听点老人们的事,可惜他们都不在了。
  作者:仲尼弟子 回复日期: 21:36:43        其实日本鬼子主要是毛主席赶走的。      有些汉奸们居然说是蒋介石、美国佬、苏联佬赶走的,可笑至极。    你别在这可笑了,你是三好学生,十佳少年吧,毛爷爷自己都不说赶走日本人,他说的是赶走蒋爷爷和文革这两件事
  你最好看看一些老同志写的回忆录,正牌国军的军纪比共军好很多的;还有你可以看看上面网友的发言----------------------------------------------------------------------------------------  什么叫“正牌国军”,汤恩伯部是不是?    当官的一心发国难财,当兵的临阵就跑,----------------96年台海危机没出现时,北京军队里的很多人蜂拥而至福建战区,等到战争一触及发时,又找理由溜回北京----------------------------------------------------------------------------------------------  北京军队?蜂拥?福建战区?敢情你跑过?晕菜哦  
  汤恩伯的直系的如13军确实军纪森严,只是后来摊子大了也就和共军一样无从管理了    1944年4月日军发起豫中会战,第一战区防线全面崩溃,汤恩伯部野战军安全撤出中州,可谓战略性转进。这次撤退常被形容为如何狼狈,其实汤部之退尚称可佳。日军检讨即称“作战目的虽在捕捉汤之主力,而在禹县等地获得局部性胜利,但其主力则在汤之巧妙指挥下逸脱,始终未能捕获意志顽强的汤兵团”。结论出自最嘉遮掩的日寇之口,可觇其实
  1937年7月抗战军兴,汤恩伯即奉命率第13军开南口布防。南口为西北关钥,1926年刘汝明与奉军血战之处,在战略地位上非常重要,第13军在怀来、南口与居庸关一线与日军血战10日,直到张垣被日军突破,才不得不突围。南口血战在抗战史上威名显赫。第13军突围之后调河北刑台整训,汤氏升任第20军团军团长,辖第13军与第85军。正遇河北两路战线崩溃,汤军团抵挡突进的日军第14师团于漳河,直到10月底才将防务交给第32军,急调晋东,再度应援第二战区,转战同蒲路。    1938年1月第20军团调南阳整训,2月即调归德,成为鲁南会战之中坚。3月第20军团急开临城,参与鲁南会战,并指挥第52军。汤氏在此役中显露其战略素养,第20军团到临城之后猛攻枣庄峄县,日军以一个旅团进援台儿庄,汤恩伯一个反手拍将日军第10师团圈入包围圈,再沿台枣公路猛烈冲杀,贯穿日军阵线4公里,第2集团军则在台儿庄正面坚拒,使日军在两面夹攻前大溃。台儿庄大捷是抗战初期的传奇故事,汤军团之功不可没也。    1938年5月第五战区总撤退,汤恩伯率部撤往南阳。第五战区对撤退路线之规划甚差,所以第20军团宁可自择路线,使李宗仁长官对汤氏衔恨甚深。1938年5月兼任第五战区陇海兵团总指挥(副刘汝明),旋调上高,兼第九战区第1兵团总司令,为武汉会战后盾。1937年6月,汤氏升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1938年7月,蒋介石有意整顿一支攻击军,对日军后方进行战略突进,汤恩伯即受任为军委会突击军军长。这段历史少有人知,这个突击军辖第4师、第89师、第200师。其中的第200师当时是不折不扣的装甲师,军部并配署完整特种兵,可以说突击军是中国的第一支装甲军!这个突击军在上高整编,但是战局恶化过速,使军委会不得不放弃反攻大计,而将汤集团军使用于瑞昌、阳新、通山一带阻击战。    1938年10月武汉会战接近尾声,第31集团军调往邵阳整补。1939年元月开宜城,再度隶属第五战区。5月参与随枣会战,纵横襄花路,成为日军口中的坚强部队。1939年12月冬季攻势奉蒋介石手谕进击第3师团,大获全胜,成为冬季攻势中最辉煌的一段。1940年5月枣宜会战,第五战区主战场虽然全面失利,中央兵团完全崩溃,但是第31集团军仍打的有声有色。1941年2月豫南会战与敌大战于舞阳,日军再度惨遭重击。华北日军对汤氏衔恨至深,以汤恩伯部为天字第一号大敌。    1940年汤氏兼任鲁苏豫皖四省边区总司令与边区党政军分会主任,这是当时的一个流行作法,将战区中的党政军大权集于军事长官之手。汤氏兼长民政之后豫南大灾,但汤部大事扩军,部队素质良莠不齐。汤部为了维持军费,只好在重灾之区大事征敛,河南省税征起著名的”汤粮”。汤恩伯部一度发展至四个集团军,含大量游杂部队共30万官兵,大半靠河南一省支持。所以河南四害,水旱蝗汤之谣不胫而走。1942年1月汤氏兼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成立副长官部。1943年9月兼任第19集团军总司令,中美合作所第10训练班主任。    1944年4月日军发起豫中会战,第一战区防线全面崩溃,汤恩伯部野战军安全撤出中州,可谓战略性转进。这次撤退常被形容为如何狼狈,其实汤部之退尚称可佳。日军检讨即称“作战目的虽在捕捉汤之主力,而在禹县等地获得局部性胜利,但其主力则在汤之巧妙指挥下逸脱,始终未能捕获意志顽强的汤兵团”。结论出自最嘉遮掩的日寇之口,可觇其实。    1944年12月,汤氏调任黔桂湘边区总司令,辖第9军、第13军、第29军、第57军、第89军、第97军及第98军。汤部大部份经四川急开贵州,而第31集团军仍在王仲廉领导下在豫西山地与日寇奋战,并创造豫西鄂北会战之大捷。1945年3月汤氏出任第3方面军司令官,5月获选第6届中央执行委员。第3方面军在1945年7月于广西发动华南大反攻,战功卓著,日寇于8月投降。    1945年10月,汤氏出任第1绥靖区司令官,12月任徐州绥署第1兵团司令官,指挥绥署攻势作战。1946年2月加陆军上将衔,升任徐州绥署副主任。汤氏在苏北的攻势作战指挥出乎意外地表现拙劣,1947年5月绥署大举出击,矛头整编74师竟被解放军包围全歼,师长张灵甫将军自杀。汤氏以失利撤职。随后调任首都卫戍总司令。1947年6月任陆军副总司令,嗣兼南京警备司令,兼中训团将官班主任。1948年一度代理陆军总司令。1948年8月调衢州绥署主任。1949年1月徐蚌会战失利,调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兼政务委员会主委。5月上海会战失利,部队分别撤往福建、舟山、台湾。汤氏则奉蒋介石手谕于8月调福建省主席,兼厦门警备司令,10月兼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汤氏在任内自厦门弃军逃往金门,成为其军旅生涯之污点。汤氏来台后免去一切职位,任战略顾问。1953年1月任驻日军事代表团团长,5月即免职,在日本割治阑尾病逝。    汤恩伯早年之崛起为蒋介石特达之知,早期剿匪战事虽有败迹,但与陈诚一样获蒋介石慰勉而能再接再励,飞皇腾达。汤氏于战术方面的精深学养使汤氏能于几无队职经历的背景劣势下胜任旅长、师长职务。而独当一面时则显现惊人的统御天赋,成为抗战时期日军最畏惧的中国将领。在抗战时期汤氏的勋业达到极致,蒋介石也累赋重任,进而统掌整个鲁苏豫皖边区。这固然是蒋介石的另眼青睬,但汤氏本身的天才与气魄则为主因。    汤氏在作战上有两大优点,一是用兵大胆而布署细致谨慎,所以能常立于不败之地。二是知人善任,不拘派系省籍。其著名部将王仲廉、张雪中、石觉、李楚瀛、陈大庆等均为足以独当一面之名将,即使在胜利后部队分割,原汤系将领在各战场上仍有极佳表现。日军在抗战时期对汤氏评价甚高,视为华北方面的心腹之患,而汤部在各大会战之中挟最精锐之劲旅与日军决战,几乎没有显著败迹,即使豫中撤退,主力仍保完整,而且能在登封痛击日军。笔者对汤系部队极感兴趣,正着手准备写豫南会战,以表彰这支奇勋部队。    汤氏为人有残忍一面确为事实,1933年豫鄂皖边区剿共,汤氏在缩小包围圈时抓获共谍嫌疑600人,1小时内即处决120人,即友军亦为其严厉手段惊骇。抗战中期汤氏兼长民政,为了扩军征发重税,直接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怨声四起。而1944年汤部之战略撤退迅速放弃经营积年的战区,尤为河南人民所不谅。而名噪一时的李宗仁回忆录中对汤恩伯的猛烈批评又成为日后评汤的主要经典依据,以致其名声恶劣异常。而汤氏一生坚持的反共立场,又使共产党对之咬牙切齿,绝无好评。以汤氏之旧属张轸推论,若1949年汤氏能依陈仪之议而举兵投共,不知现在其勋绩又有多少美谈流传!笔者在读王仲廉回忆录时,讶然发现这位汤系的主将居然于鲁苏边区游击总指挥任内有德政于民,而且的确战功卓越,才知汤系被侮篾之深之钜。    在军纪方面,汤系的野战军军风整肃,无庸置疑。如第13军行军时每连纵队均有一军官持“执行革命军纪”小旗押阵于后,而为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将军赞扬。但后来汤部之大力扩军,使部队素质参差,如河南游杂部队与反正伪军纷纷打起汤氏旗号,这类部队原本即扰民甚钜,尤其在民风强悍如河南之地,民间武装在大战后如雨后春笋,人民本已不堪其苦,最重要的是河南大灾,汤粮之征尤使人民涂炭。其实只要作战必然有超出常理之征发,如李宗仁上将本身也发正规军“进剿”过鄂南抗粮人民,薛岳长官手下的湖南省粮食局局长伍秉衡因军资征发不及而自杀,这是时代的悲剧。个人认为与其探讨其道德上的合理性,不如以社会学的观点观察其社会组织能力为因应战局而无限扩张之结果。    汤氏在内战时之表现极差,将一生勋业败尽。徐州绥署之攻势的确为其攻势作战指挥之素养不足,而京沪防卫战则有过大的期待,但整体败局实在无从挽救,厦门之弃军而走则为一生之最大污点。汤氏在日本去逝之后蒋介石在阳明山革实院讲话,即骂汤氏“与其在日本恐,为何不在上海死”。其后海峡两岸,千夫所指,一律以汤氏为恶棍军阀,一代名将结局如此,亦可哀也。         
  如果撇去恩怨看功过,汤、胡、戴这些持强硬反共立场的国民党将领究竟有过怎样的抗战表现呢?    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人曾高度评价了两位中国将领,一位是张自忠,这位攻击力在国军中首屈一指的猛将被誉为“活关公”,抗战时为国捐躯;另一位便是汤恩伯。    正在写作《汤恩伯传》的章瑞年老先生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说,开战初期,汤即以勇武著称。章年轻时就读上海暨南大学新闻系,并熟识汤将军,他说:“抗日开始,汤部第一个调往南口与日寇浴血奋战,指挥他的第二十军团在怀来县南口抵御日军进攻,奉蒋命他要抵御一个星期,而最后,汤筑起血肉长城,竟苦守了近一个月。”     《大公报》著名记者范长江日的《怀来回忆》写到南口战役:“汤恩伯先生因为日夜辛劳的结果,瘦得不成样子,两个眼睛深深地凹入,整个身体剩下了皮包骨头,我们惊异他消耗得如此厉害,几乎有几分认不出。”“而其入察抗日以来,所遭受常人意料以外之打击,尤觉痛心。”    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田毅鹏所著《蒋介石的文臣武将》一书中评价:“南口战役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华北抗战中悲壮的一幕,它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汤恩伯参加并指挥了这次战役,作为前敌总指挥,其运筹之功,当然不可埋没。”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之一,汤恩伯第20军团是该战役的一支主力部队。当时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嘉奖决议中称:“汤军团长恩伯指挥主力部队,迂回枣峄等地,侧击敌军,获取胜利之基础。”此后,汤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但在大陆关于台儿庄战役的研究中,大都认为该军团在战役关键时刻“逡巡不进,贻误战机。”对此,章瑞年指出,这种说法似乎仅有一个凭据,就是《李宗仁回忆录》,“众所周知,李和蒋有矛盾,而汤是蒋嫡系,只听蒋的,故李在其回忆录里,说汤不听指挥。”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韩信夫也对《李宗仁回忆录》提出质疑,认为汤军团功不可没,“其运动战,是我国抗战初期实施战略战术的成功范例。”     抗战期间,中共的《新华日报》等报刊,也刊发过《战地访问汤恩伯将军》等充满赞誉的报道。    目前,海外学者对汤在抗日期间的表现评价一致高调,一位学者近期撰文指出,“汤氏于战术方面的精深学养使汤氏能于几无队职经历的背景劣势下胜任旅长、师长职务,而独当一面时则显现惊人的统御天赋,成为抗战时期日军最畏惧的中国将领。在抗战时期汤氏的勋业达到极致,蒋介石也累赋重任,进而统掌整个鲁苏豫皖边区。”    然而,史学界也几乎一致认为,汤最后在国共内战中的表现只能用“糟糕”一词来形容,这不仅加深了中共方面的宿怨,也令他最终失去了蒋氏的青睐。目前,汤氏后人分居大陆、台湾、美国等地。    
  请问汤恩伯的直系的如13军确实军纪森严,只是后来摊子大了也就和共军一样无从管理--------------------------------------------------------------------------------------------------------  如何和共军一样!让河南人帮着日本人打国军!1944年4月日军发起豫中会战,第一战区防线全面崩溃,汤恩伯部野战军安全撤出中州,可谓战略性转进。这次撤退常被形容为如何狼狈,其实汤部之退尚称可佳。日军检讨即称“作战目的虽在捕捉汤之主力,而在禹县等地获得局部性胜利,但其主力则在汤之巧妙指挥下逸脱,始终未能捕获意志顽强的汤兵团”。结论出自最嘉遮掩的日寇之口,可觇其实---------------------------------------------------------------------  这和消灭共军2万万胜利转进台湾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就事论事,其实在日军眼里中汤部在抗战中的分量比整个新四军都要大,这是事实,正如1960年如果日本人也在河南的话。难说河南人民不会欢迎日军
  现在翻案的很多么。  国民党的豆腐军居然都被说成了铁军。
  作者:菜青虫爱吃 回复日期: 9:40:19 
    现在翻案的很多么。    国民党的豆腐军居然都被说成了铁军。  ----------------------------------------  顶这句
  当年,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就是胜仗,与日军的战死比也超过2:1,甚至3:1、4:1,诸位就会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昨夜铿锵三人行中提及,中国生死存亡时在石牌打了一仗,打完后,上万国/民/党军人的尸体一起埋在一座山下,你能想象吗?  如今有一座学校,就建在那座山上。
  山西省辽县是哪里?有没有老家伙知道?  别一大帮人傻乎乎谈起汤来了
  推荐各位尤其是关注历史和军事的下载此书一读:            下载网址:郑浪平■《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http://www.itebook.net/down/soft/3134.htm  
  强烈要求斑竹将不符合楼主本意的回复转移至国共之争帖子  这贴是让大家回忆抗战中的家族史   不是讨论国共之争
  山西辽县就是现在的左权县,应楼主要求国共之争到此为止。
  北京军队?蜂拥?福建战区?敢情你跑过?晕菜哦---------------------自己无知也就算了,没想到你还要满世界的到处宣扬自己无知;看来你不仅无知,而且无耻        什么叫“正牌国军”,汤恩伯部是不是?------------------新1军,新6军是不是正牌国军?你怎么喜欢选择性无视呢?  你可以看看上面网友的发言:    作者:野猪菩萨 回复日期: 22:46:25        说几件听说的本乡的事:      二,有个妇女在六十年代忆苦思甜时声泪俱下:头次红军过,杀了好多了人,扔到万人坑里,我爷爷也在里面,等到红军走了,挖出来一个不是,再挖一个也不是。。。。。      她不知道当年的红军就是后来的共军。。还好乡干部知道,就没让她说了。      
  北京军队?蜂拥?福建战区?敢情你跑过?晕菜哦---------------------自己无知也就算了,没想到你还要满世界的到处宣扬自己无知;看来你不仅无知,而且无耻  ------------------------------------------------------------  你有知好不好!96年的军队内情我可不知道,你可是张着嘴巴说“当官的一心发国难财,当兵的临阵就跑”。96年台海危机他们到底怎么着发国难财,当兵的又怎么临阵就跑啊。你就细细地满世界的到处宣扬自己有知!    什么叫“正牌国军”,汤恩伯部是不是?------------------新1军,新6军是不是正牌国军?你怎么喜欢选择性无视呢?  ------------------------------------------------------------  我有说过新1,6军不是吗?我只问汤恩伯部是不是?至于野猪菩萨写的东西是我在天涯看过的第2大笑话:听说?60年代?万人坑?哈哈哈哈。有点敬业精神好不好  我还忘了回楼主,我爷爷辈一个随军出川抗日不知所终,一个跟杨森去上海参加凇沪会战后来有跟着退台湾,有没有跑掉就不晓得了。我爷爷没跑掉留下来。
  为国民党豆腐军翻案没有意思,都是败退到台湾的,还好意思说是转进,我呸。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日期战争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