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困难的学生为什么得不到学生困难认定理由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_1_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_1_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当前位置:
工商管理学院关于学年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通知
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各班:
&&& 根据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等文件精神,现将有关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定对象
&&&学年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学生(包括2015级新生)
二、认定档次
&&& 分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和家庭经济一般困难2个档次。
三、认定标准
&&&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持有《最低生活保障证》或《烈士证》或《五保户证》或《社会福利机构监护证明》等证明材料的学生,残疾学生持有贫困证明可认定为特困等级。另外,来自边远贫穷地区,家庭经济条件差,无直接经济来源,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当地低保标准相近,经学院核实确无力支付在校期间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完成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可申请调整认定为特困生。
&&&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1)低保标准以上、低保标准150%及以下家庭的学生;(2)因突发事件及因灾、因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3)残疾学生(须持有《残疾证》)。另外,家庭收入低或无固定经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当地低保标准的150%相近,经学院核实在校的基本学习、生活得不到经济保障的学生可申请补充认定为一般困难生。
&&& 3.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有超过其他普通同学的过高消费行为,如拥有或使用高档通讯工具、购买高档电子产品、高档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2)在校外租房或经常不在学校学生宿舍住宿的;(3)在校学习期间经常在餐馆、酒店就餐而不在学校食堂正常就餐的;(4)节假日经常外出旅游的;(5)有其它不诚信行为或接受资助后不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不服从学校教育管理的。
四、工作程序
&&& 1.学院要按照《浙江财经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浙财院[号)和《浙江财经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补充意见》(浙财院学〔2010〕11号)文件精神,在学生中进行宣传,认真开展民主评议与调查核实,做好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工作。
&&& 2.需要申请认定学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如实填写《浙江财经大学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附件1),需要申请调整困难等级的学生如实填写《浙江财经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整认定等级申请表》(附件2),按表格要求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并在9月13日前提交给各班生活委员。
&&& 3.9月15日前以班级为单位成立认定评议小组,组织申请学生填写《浙江财经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附件3),并对照认定标准,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认真进行民主评议,拟定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
&&& 4、学院认定工作组要认真审核认定评议小组申报的初步评议结果,经民主评议、调查核实且公示无异议后,由学院负责人签字在9月20日之前上报学校审核,同时提交电子版贫困生汇总表,相应纸质原始证明材料汇总备查。
& & 5.学校认定小组汇总审核,召开校级评审会讨论决定调整困难等级学生名单,最终形成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名单,在全校范围内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发文公布,同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数据库,作为学校资助工作的依据,并进行动态维护。
&&&6.在认定过程中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贫困生资格,收回已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 二○一五年五月二十日
附件【】已下载次附件【】已下载次附件【】已下载次
版权所有:浙江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邮编:310018 摘要: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做好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政府和高校的重要责任,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国家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制定的资助政策。如何高效地完成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值得高校学工系统和教育管理者不断探索。文章对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对做好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资助体系;经济困难学生;精神助困
作者简介:张爱芳(1982-),女,山东冠县人,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助教。(江苏&淮安&22300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5-02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高校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各大高校充分做到大力宣传,合理利用国家政策,使各项资助政策惠及广大困难学生,让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举措,综合多年来的资助政策,于2007年形成的一项系统化、完备化、多元化的资助体系。这套体系主要包括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调查和困难认定、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住宿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政策。高校认真贯彻执行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努力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坚持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在教育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为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稳定,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热爱之情,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措施。[1]各高校如何卓有成效地运用国家制定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广大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难点。随着国家对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加大,资助的范围越来越广,每年高校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为了提高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高效性,笔者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分析了在实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1.家庭情况调查和贫困认定环节缺乏可信性,认定工作有时形同虚设
在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家庭情况调查和贫困学生认定是资助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最难把握的环节。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中困难学生的人数相应地增加,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加大,这就使每年困难认定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据统计每年通过困难认定的学生人数占全体在校生的30%~40%。每年认定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高校很难对提出困难认定的所有学生进行个人基本生活情况调查,而是完全依据当地民政部门提供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只要能提供出家庭情况调查表就能通过认定。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出具家庭情况调查表不是件困难的事情。而对于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或者由于是孤儿或者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人帮助办理家庭情况调查表的学生,很难得到认定的依据。有的政府民政部门提供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内容是空白的,只有学生姓名和当地民政部门的公章,内容让学生本人随意填写,这样的家庭情况调查表还有什么意义呢?另外,由于对认定的人数和认定的标准没有限定,出现了班级认定人数的极度不平衡。有的班级认定人数达60%以上,而有的班级认定人数不到1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是源于学生的从众心理,班级家庭情况一般的学生,为了个人利益积极认定。二是由于学生的自卑和爱面子,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即使家庭困难也不想进行困难认定。在接下来的困难资助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班级认定工作形同虚设,工作做了起不到作用。而有些班级一共只有三五位学生认定,只要认定就会拿到资助,而没有认定的困难学生就没有资格申请补助。
2.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多数以成绩优秀为门槛,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被拒之门外
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且优秀的学生而设立的奖学金,同等优秀的情况下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如果表现优秀但家庭经济不困难就不能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主要考虑家庭经济情况,很多高校对获得励志奖学金条件限制很窄,必须要获得过校级一等或二等奖学金的学生才能申请,这就将资助范围缩小到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中了。有很多曾获得奖学金的学生经不起5000元奖金和获奖称号的诱惑,积极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再加上不想让分配给学院的名额浪费掉,老师对于这类学生的认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导致许多学习上相差不大,而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却得不到资助。
3.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广、力度大,有些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得到资助
财政部、教育部近日发文决定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上调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将平均资助标准由年生均2000元上调至30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原定比例分担。近日,中央财政已下达专项资金13.18亿元。此项政策惠及430多万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需要。[2]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越来越多,资助范围比较广,每年大约有近20%的学生可以得到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助学金评定名额分配遵循的标准,基本上是根据学生人数来平均分配的。很多班级根本没有这么多需要帮助的学生,导致部分助学金落到那些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手中。有媒体报道每周上网吧花掉100多元,还有mp4之类奢侈品,这样的学生还能获得助学金的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应该采取的新措施
1.加强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工作的规范管理,增强困难学生认定的高效性,提高困难认定环节的真实性
加强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规范管理,需要从根源抓起,做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工作。家庭经济情况调查的不真实性,直接影响到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工作的管理,确保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可靠。家庭困难的实际情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证明材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政府民政部门要做好调查工作,更需要村委或社区做好调查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调查材料。
高校要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程序,采取包含家庭经济情况调查个人认定民主评议辅导员审批等多项环节的工作程序,辅导员对认定工作程序要认真把关,确保每个环节公平公正。尤其是民主评议,它是认定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同班同学彼此联系密切,相互之间比较熟悉,民主评议能较好地反映民情民意,有利于认定过程中的公平公正。[3]同时,对于家庭经济确实困难而没有进行认定的学生,要积极动员其做困难认定,确保无遗漏现象发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和困难认定工作要做到位,需要多方面的积极配合,除了把好政府部门家庭经济情况的调查关外,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诚信的优良品德,还要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出现自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困难学生认定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