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配中的"非商品化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长春市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研究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长春市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9:13:3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长春市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2012秋《社会保障学》课程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保障处理的是公共关系,即政府与()的关系;A.企业B.国民;C.民间组织D.社会团体;2.在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A.工资收入B.实物分配;C.福利分配D.福利贡献;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原则的是(;A.资金来源多渠道B.保障方式多层次;C.社会统筹与个人账
2012秋《社会保障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处理的是公共关系,即政府与(
)的关系。
C. 民间组织
D.社会团体
2.在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中,“非商品化”是指不把劳动力作为商品,让(
)与劳动贡献脱钩。
A.工资收入
B.实物分配
C.福利分配
D.福利贡献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原则的是(
A.资金来源多渠道
B.保障方式多层次
C.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D.个人与企业相结合
)是等同,无差别的意思,是两项或对多项事物客观状态的比较描述,用来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5.养老保险一般是指由(
)、保障退休老人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A.政府主办
B.市场主导
C. 各方合作
D.个人负责
6.我国工伤保险的实际缴费主体是(
A.用工单位和职工个人
B.用工单位
C.职工个人
7.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下列不属于医疗保险特点的是(
A.第三方支付
B.支付频率高且与缴费多少无关
C.享受待遇时间固定
D.各方关系较为复杂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育保险待遇内容的是(
A.产假津贴
B.生育补助
C.医疗护理
D.产后营养
9.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历程的集体保障阶段,主要的保障项目包括农村救灾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
A.农村扶贫开发
B.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C.农村“五保”制度
D.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0.根据《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我国养老保险“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的缴费办法是(
A.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28%计入“统筹账户”。
B.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28%计入“个人账户”。
C.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20%计入“统筹账户”;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计入“个人账户”。
D.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8%计入“统筹账户”;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20%计入“个人账户”。
11.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缴费比例是(
A.雇主1%,雇员不缴费
B.雇主1%,雇员1%
C.雇主1%,雇员2%
D.雇主2%,雇员1%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老年人福利内容的是(
A.老年收入保障
B.老年生活照料
C.老年社会服务
D.老年婚姻介绍
13.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优抚的功能?(
A.褒扬奖励的功能
B.收入损失补偿的功能
C.激励功能
D.救助贫困的功能
14.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征税、收费、接受捐赠等手段筹集资金,经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制度安排,为(
)并为丧失劳动能力和暂时无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为贫困者提供最低生活、为军人提供特殊关照、为全体国民增进生活福利的一种社会制度。
A.防范风险
B.消除失业
C.提高福利
D.共同富裕
15.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保障原则?(
A.社会保障分配应该达到最大的平等,最大限度的缩小收入差距
B.通过高额累进税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是不必要的和不合理的
C.社会保障应该由政府全面责任,尽量免除个人责任
D.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
16.在社会保障学的范畴内,(
)是主观价值,是一种观念,用来评价事情的合理性,回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17.德国采用的社会保障模式属于(
A.福利国家型
B.社会保险型
C.国家保险型
D.个人储蓄型
18.医疗保险是政府主导,(
),依法筹资,当参保人遭遇疾病时向其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
A.国家立法
B.中央规定
C.市场主导
D.个人负责
19.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由政府为其提供物质和服务帮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
)的一种生活保障制度。
A.失业风险
B.疾病风险
C. 营养不良
D.生存危机
20.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福利(
B.免费或低费教育体系
C.技工培训
D.国家助学贷款
21.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是在下列哪个阶段?(
A.集体保障阶段
B.家庭保障阶段
C. 社会保障阶段
D.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阶段
22.按照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对于城镇职工而言,失业保险支付期限长短与缴费时间长短挂钩,最长支付期限为(
23.“军官退出现役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在退役军官到达住地之日起,应不迟于一个月为其安排好工作”。这属于优抚安置中的(
24.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是(
A.单位20%,个人8%
B.单位20%,个人6%
C.单位6%,个人2%
D.单位6%,个人1%
25.我国生育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是(
A.政府全额负担。
B.政府与企业按比例分担。
C.企业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交纳;职工个人要交费。
D.企业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交纳;职工个人不交费。 26.1601年,英国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保障立法是(
A.美国的《社会保险法》
B.德国的《工伤社会保险法》
C.德国的《疾病社会保险法》
D.英国的《济贫法》
27.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保险制度出现在俾斯麦政府时代的(
28.丹麦学者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中以福利分配的“非商品化”(decommodification)程度为标准,将西方国家的福利体制划分为三种类型,不包括(
A.“社会民主主义”
B.“自由主义”
C.“合作主义”
D.“凯恩斯主义”
29.我国最早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市是(
30.按照我国现行规定,社会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为(
31.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过程中,要遵循(
)的原则。
A.收益最大化
B.风险最小化
C.公平原则
D.长期投资
32.“养老金工资替代率”是指(
A.养老保险缴费占养老金的百分比
B.养老保险缴费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
C.养老金占养老保险缴费的百分比
D.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
33.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下列不属于失业保险特点的是(
A.有支付期限
B.完全由企业承办
C.没有商业保险公司参加
D.兼有保护失业者劳动能力的责任
34.社会优抚是国家专门为伤亡的军人、人民警察和(
)提供抚恤,为军人和人民警察及其家庭提供优待,为退出现役的军人予以生活安置和就业安排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A.企业职工
B.事业单位人员
C.社会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5.医疗保险是政府主导,(
),依法筹资,当参保人遭遇疾病时向其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
A.国家立法
B.企业负责
C.利用市场
D.个人负责
36.与完全积累制相比,现收现付制的特点在于(
A.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相对较小
B.抵御人口老龄化风险的能力较强
C.追求的是长期的纵向平衡
D.未来收益和 投保期的缴费高度正相关,因而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
37.对于社会救助缓解贫困的作用,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能够对退休老人进行再雇用训练与辅导,帮助老年人创业或再就业
B.可以让贫困人口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准
C.能够帮助那些因遭遇灾害、急难等突发事件而难以维持生活的群体
D.随着国家财力和社会救助水平的提高,社会救助能够促进受益群体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行业资料、732012秋《社会保障学》课程期末复习题等内容。 
 《社会保障学》课程考核试题及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积极意义?二、试述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基本特征。三、为什么说社会救助是最...  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试题库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社会保障学》教学...11秋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 13页 免费 社会保障学试题 60页 免费 11秋社会...  《社会保障学》课程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处理的是公共关系,即政府与( A.企业 B.国民 C. 民间组织 D.社会团体 )的关系。 2.在考斯塔?艾斯...  第一版)和 2011 春启用的社 会保障学考核说明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2013 秋社会保障学课程期末复习题、期末 辅导(文本)为重点范围进行复习...  11秋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试题库(教学管考一体化)及答案_小学作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社会保障学》教学管考一体化试题库 2017 年 2 月 27 日 第一单元(1、...  12秋考试 社会保障学2012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1、德国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 2、美国是最先采用社会保障一词的国 家...  2012 年秋期《社会保障学》课程作业第一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二、单项选择题 1-5:ACAA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B 3、ABCD 4、...  《社会保障学》 (行政管理本科)2012 期末复习题第一章 绪论一、单选题 1、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和主持下,1935 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C) 。 C、 《社会保障法》...  2012 年 7 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保障学 试卷 (课程代码 074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1.《失业保险条例...122、特殊教育:是国家提供给患有残疾的儿童、青;123、康复:健康重建,是指人们因疾病或某些事故;124、环境福利:指国家和社会保证残疾人能够进出;125、妇女儿童福利;是妇女福利和儿童福利的总称;126、员工福利:广义:包括法定社会保险与非法定;127、法定员工福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128、非法定的员工福利:是指企业自主建立的,为;130、健
122、特殊教育:是国家提供给患有残疾的儿童、青年和成年人享有平等教育机会的一种制度安排,它由政府财政扶持,是现代国民教育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23、康复:健康重建,是指人们因疾病或某些事故残疾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外力的辅助,使精神上、身体上、生活上、经济上、社会上以至劳动能力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124、环境福利:指国家和社会保证残疾人能够进出和享用公共建筑、设施、公共住房和公共交通工具。消除妨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障碍的一种措施,这种措施的实施并不完全由政府财政投入为标志,而是在相应的法规政策规范下,由有关各方依照相应的标准来设计和运行。
125、妇女儿童福利;是妇女福利和儿童福利的总称,是国家和社会为满足妇女、未成年人的特殊需要和维护其特殊利益而提供的照顾和福利服务,是社会福利项目之一。
126、员工福利:广义:包括法定社会保险与非法定的员工福利;狭义:仅指非法定的员工福利。
127、法定员工福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对员工的福利保护政策,包括社会保险和各类休假制度。
128、非法定的员工福利:是指企业自主建立的,为满足职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在工资收入之外向雇员本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系列的福利项目,包括货币津贴、实物和服务等形式。 129、收入保障计划:是旨在提高职工的现期收入(利润分享和员工持股计划)或未来收入(企业年金、团体人寿保险)水平的福利计划。
130、健康保健计划:是针对员工健康进行的保险,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常见的福利措施。
131、员工服务计划:是除了以货币形式提供的福利外,企业还为员工或员工家庭提供旨在帮助员工克服生活困难和支持员工事业发展的直接服务的福利形式,如雇员援助计划、雇员咨询计划、教育援助计划、家庭援助计划、家庭生活安排计划和其他福利计划(如为员工提供交通服务、健康服务、旅游服务和餐饮服务等福利项目等)。
132、企业年金计划:是企业举办的一项养老保险计划,员工退休后可以获得的养老收入。
133、现金补助:是指企业以现金补助形式所提供的住房计划,包括补充性住房公积金、现金住房补贴。
134、补充性公积金:指企业向员工住房公积金账户所缴存的超过员工个人公积金缴存额的部分。
135、现金住房补贴:是指企业直接以现金形式发给员工的用于住房消费的福利工资。
136、实物资助;指企业以直接或间接提供居住场所的手段来帮助员工解决住房问题的计划方式,包括直接为无房员工提供宿舍或公寓和直接与房地产开发商进行谈判。
137、购房贷款:是指企业通过其所建立的员工福利基金或专门的住房基金为购房的员工提供低息或无息的借款,或帮助员工偿还住房贷款等住房计划方式。
138、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139、社会救济:社会救济亦称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140、失业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入时,有国家和社会依法保证其基本社会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141、职业康复:是指残疾人在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下,经过特殊的医疗照顾和训练,加以辅助工具,不同程度地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部分或全部恢复劳动能力,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
142、妇女就业保障:妇女就业保障是通过立法和政策措施,保证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就业权利和机会,创造男女平等的就业机制,使妇女平等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
143、妇女生育保障:妇女生育保障是指为怀孕和分娩的妇女提供物质帮助和产假,以保证母亲和孩子的基本生活及孕产期的医疗保健需要。
144、社会优抚制度:社会优抚制度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和通过政府的行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优待赈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
简答与论述:
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
答:基于国外、港台地区、内地学者三个方面对社会保障的界定,社会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三大部分,还有面向军人的独立保障系统,以及其他补充性的社会保障措施。从层次上划分,则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一是经济保障,即从经济上保障国民的生活,它通过现金给付或援助的方式来实现;二是服务保障,即当代社会还需要适应家庭结构变迁与自我保障功能弱化的变化,满足国民对有关生活服务的需求,如安老服务、康复服务、儿童服务等;三是精神保障,即属于文化、伦理、心理慰藉方面的保障,这是更高层次的保障。
2、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目标?
答: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文明进步的视角出发,综合考察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发现,社会保障的总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围绕着总目标,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需要实现如下分目标:①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②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③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为什么说社会保障具有多重功能?
答: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包括其各个子系统及其具体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实际效能和作用。传统的社会保障理论,一般只承认社会保障事后救助的单一功能,然而,范围广泛、项目齐全、形式多样的当代社会保障体系,早已远非历史上单一的救灾济贫可以比拟,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通常发挥着稳定、调节、促进、互助等多重功能作用。这些功能并不因为某些人对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批评甚至完全否定而被抹杀,而是在实践中作为事实而客观存在。
4、社会保障具有哪些特征?
答:社会保障具有的特征有:①公平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保障范围的公平性;二是保障待遇的公平性;三是保障过程的公平性。②社会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制度的开放性;二是筹资社会化;三是服务社会化;四是管理与监督社会化。③福利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交易成本低于所获得的保障待遇。④法制规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法律的规范与强制方面。⑤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模式日益多样化;二是同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国之内也开始呈现不同的模式;三是项目结构多样化;四是水平结构多样化。⑥刚性发展特征。社会保障的发展确实具有刚性增长和阶梯式持续发展的特征。
5、社会保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社会保障应当遵循的原则有:①公平原则;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③责任分担原则;④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⑤其他原则,包括互济性原则、法制性等原则。
6、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框架?
答:①社会保障学的基础理论问题。这一层次除社会保障的一般理论原理或规律外,客观上还应当包括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学等和社会保障与其他已经被固定化的知识体系相结合的领域、这些领域堪称社会保障学的理论基石。②社会保障学的专业应用理论问题。这一层次探究的是社会保障各个子系统乃至各个具体保障项目的产生、发展及运行规律,它客观上表现为政策研究。③社会保障学的管理理论问题。社会保障以政府与社会为责任主体,它面向全体国民,可供分配的资源亦是一种公共资源,从而不仅需要强化管理而且强调公共权力的介入。
7、社会保障的意义?
答:①社会保障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②社会保障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③社会保障不断增进着国民福利。④社会保障能够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⑤社会保障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着社会产业结构。
社会保障的发展
1、社会保障发展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从总体上考察,社会保障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其进程及状态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外乎是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因素、政治因素等。①经济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首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②社会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结构变迁、社会成员分化、社会矛盾激化等,都直接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与发展。③道德伦理因素是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社会保障实践的起源阶段尤其重要。道德因素对社会保障实践活动的影响在最初几乎是起决定作用的,后来虽然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其影响似乎日渐式微,但时至今日,爱人如己、推己及人、同情弱者、互助互惠的人道主义伦理道德,不仅依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着直接影响,而且上升到公平与正义的价值理念。④政治因素的影响在西方是随着16世纪的宗教改革时开始的。政治因素是现代社会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因素。⑤历史文化亦对社会保障制定产生影响,来自国外的实践经验教训亦会对一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影响。
2、社会保障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①以政府介入的程度或制度化作为依据,则社会保障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发展实践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大的阶段:一是慈善事业时代或前社会保障阶段;二是济贫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三是现代社会保障阶段,它又可以划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阶段、发展阶段与成熟阶段。②以社会保障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内容为依据,又可以划分为以下三大发展阶段:一是社会救助型发展阶段;二是社会保险型发展阶段;三是社会福利型发展阶段。
3、比较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民办慈善事业的异同。
答:相同点:无论是西方宗教组织开展的救灾济贫活动,还是古代中国历代统治者开展的救灾济贫活动,抑或是民间自发开展的救灾济贫活动,其特色都是取决于举办者的意愿与财力,并非为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从而只是一种随机的、临时的、非常落后的救灾活动。不同点:①宗教慈善事业:西方盛行的各种宗教不仅是当时社会保障思想的重要来源,而且直接指导着各宗教团体的慈善活动,其中以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最大。一方面各种宗教教义多将行善列为基本的准则;另一方面,教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救灾济贫施医助药等活动,在这一时代成为一些西方国家主要的社会保障方式,并随着宗教影响区域的扩大而扩大到全世界。②官办慈善事业:可以理解为由官方开展但尚未制度化的救济活动。与宗教慈善事业不同,官办慈善事业是以国家的介入并以传统道德及政治需要为基础而产生且得到发展的。③民办慈善事业:除宗教慈善事业与官办慈善事业外,古代的社会保障活动事实还有第三极,即由民办人士自发举办的各种慈善活动。
4、试评价早期的社会保障。
答:对早期社会保障的发展,做出如下评价:①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②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③保障项目是极端有限型。④保障水平是极端低下型。⑤保障效果是不良型。
5、为什么说社会保险的出现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标志?
答:以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理由在于:①社会保险属于制度化保障机制,从而完成了由济贫时代的不确定性、临时性到稳定性、经常性的转变;②由雇员、雇主共同供款和国家资助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真正确立了社会责任与风险的共同分担机制;③受保障者无需以牺牲人格尊严和接受惩戒为受益条件,免去了济贫制度下的经济状况调查和济贫院的奚落。
6、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
答:①立法先行。立法先行正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政策和一种国家制度安排的特征的具体体现。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一方面,社会保障的目标首先是为解决社会成员的特定社会问题服务的,而特定的社会问题又是与特定社会时期、特定社会结构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社会保障采用的主要是经济援助的手段,它必须有相应的经济基础。③协调发展。具体体现两个层次:一是社会保障各具体项目协调发展;二是社会保障各子系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规律是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④多样化发展。对世界各国而言,社会保障统一模式或由少数几种模式来决定的时代已经过去,多样化成了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在各国走向完善的重要规律。
7、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教训有哪些?
答: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有:①尊重本国的国情。鉴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发展中国家不再单纯按照已有的社会保障模式来建立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而是尊重本国的国情,努力探索着适合本国的社会保障道路。②追求长期稳定协调发展。从“惩戒术”到“怀柔术”,从为统治者服务到为社会稳定发展服务,社会保障制度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③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这是工业化国家建立并实施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经验。④努力追求社会化。传统社会的社会保障主要是政府保障与教会保障,它与一般社会成员并不具有双向交流功能。⑤对市场机制日益重视。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教训有:①国家包办社会保障事务和福利的高速膨胀,将带来严重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②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助长国民惰性,影响国家竞争力。③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不全亦会使有关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
8、如何评价福利国家及其改革?
答:①如果从福利国家模式自产生后到20世纪60年代这一段时期西欧、北欧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很自然地会感受到福利国家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而且是巨大的推动力量;如果再考察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北欧国家的状况,也很自然地会发现福利国家模式给政府造成的压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些负面影响。因此福利国家的失误,与其说是一种制度安排的失败,不如说是这种制度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调控不当或控制机制乏力所致。②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一是削减福利支出;二是调整福利结构;三是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四是引入私营机制,以减轻官方系统的压力并提高社会保障系统的行政效率。五是各国还进一步采取防范措施,以避免社会保障待遇被骗取。
9、如何评价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
答: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渐进改革的方式。这种改革方式几乎有别于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因为其它国家或地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几乎都是立法先行,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法案获得通过,即意味着新的社会保障政策得到确立或完全替代原有的政策。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从1986年以来走过的历程却并非如此,它经历了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从自发改革到自觉改革、从单项改革到综合改革的渐进过程,在很长时期内都是新旧社会保障制度并行,几乎所有的社会保障新方案均通过长时期的试点。这种渐进改革方式符合中国整个改革事业的要求,因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也是渐进式的而非休克式的,但不符合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的国际惯例,因为它在实践中不仅受制于经济改革,而且容易对其它改革的推进产生了路径依赖。因此,回顾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历程,便可以发现既有巨大的成就,亦存在着不少失误。①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通过近20年来的变革,在维系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保证整个社会基本稳定的同时,促使曾经惠及亿万国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整体转型,这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②如果从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仍未最终全面完成,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依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保障改革实践中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以及这一制度在建设中所遇到的许多难题来看,就会发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并非只有成功与经验,它还同时存在着失误和需要吸取的教训。
10、谈谈你对中国社会保障未来发展的见解。
答: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正案,揭示了国民的社会保障权益正在得到确立,预示着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将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①在讨论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时,应当避免陷入认识误区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政策取向。从中长期的发展角度出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应当是在这种制度最终定型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分目标包括:一是尽快实现制度定型,二是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三是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并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四是促使新制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在与时代保持适应的条件下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久远制度安排。②在建设中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中,应当确立大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和公平的价值取向。一方面,社会保障不仅要追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与各项目之间的协调,还应当追求社会保障政策与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公共财政政策、人口政策登相关政策的协调;不仅要追求制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要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有益的、有力的贡献。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从而在制度发展进程中,必须牢固地确立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11、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①社会保险在性质上是权利义务结合型;②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③保障水平是基本保障型;④保障过程是强制化、规范化。
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
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及目标?
答: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设置等,具体是指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是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追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与层次性。①完整性:从现代社会的需要出发,只有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全面解决各种需要国家和社会运用经济援助的手段来解决的现实社会问题。②协调性: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各子系统或项目协调发展为条件的。③层次性: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应当体现出多层次性,以便满足对社会保障有不同需求的社会成员的需求。
2、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包括哪些内容?
答: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包括的业务内容看,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社会救助。包括面向低收入阶层的贫困救助、面向遭灾的灾民的灾害救助,以及遭遇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的特殊救助等。②社会保险。包括面向劳动者提供工伤保险、疾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及失业保障,以及对其家属的津贴和伤残、退休之后的生活保障等待遇,等等。③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福利事业、残疾人福利事业、各种福利休养设施、特殊教育,等等。④还有其他社会保障措施,如面向军人的保障制度通常是一个独立的保障子系统;而作为补充保障性质的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虽然亦被纳入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但通常被排除在上述三大基本系统之外。
3、比较非正式社会保障制度与正式社会保障制度。
答:正式社会保障制度是由政府主导并由专门法律具体规范的,一般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以及部分国家针对军人建立的特殊保障制度;非正式社会保障制度则包括慈善事业,社区服务,家庭保障,商业保险,企业年金等。
4、比较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异同。
答: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的对象主要是指过去或现在是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者。而社会救济的对象是指那些没有固定收入,或失去生活来源或无法维持最低生活者。社会福利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②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社会保险强调受保的劳动者个人缴纳部分保险费,并以此作为其享受待遇的前提条件。而社会救助不需要受保障者履行缴费义务;在社会福利中,各种福利设施是部分免费,部分实行低收费,福利生产则需要受益者付出劳动代价,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减免税待遇。③保险水平不同。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保障水平不仅仅是对劳动者本人基本生活的保障问题,而且要考虑到其家庭成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及劳动者本人的生活水平。社会救济水平是最低的,社会福利只能照顾到受益者本人。④管理与实施方式不同。社会保险制度是为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满足市场经济对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因此,社会保险必须是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从而必须由政府统一管理并按统一标准加以实施,以统一,强制性为基本特征;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虽然也要政府统一管理,但更多的是采取官民结合的方式加以实施。⑤保障的目标和手段不同。社会救助的目标是保障最低生活,社会保险的目标是保障基本生活,社会福利的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
5、比较几种主要社会保障模式的异同。
答:世界上社会保障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福利国家模式,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强制性储蓄保障模式,和国家保险型模式。①福利国家型模式强调普遍性与全民性,是在经济发达,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全面保障形式,目标在于对每个公民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及危险,都给予安全保障。②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通过国家,雇主和个人三方共同分担责任,充分体现保险互助互济原则的一种保障形式。③强制性储蓄保障模式主要代表是新加坡创造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及后来变种的智利模式,都以强调自我积累,自我保障,为基本原则。④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国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模式。这种保障模式始于前苏联,并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效仿。由于该模式是由政府统一包揽的,因而又称统包型保障制度。
6、中国适合采取哪种模式来发展自己的社会保障事业?
答:如果不是以社会保障制度主体内容为依据,而是从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出发,那么,许多国家选择的或正在改革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实是福利保障与保险保障乃至储蓄保障并存、现收现付与部分积累乃至完全积累并存的混合型保障模式。中国在摒弃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的国家保险模式后,经过20年来的改革正在逐渐形成中的即是一种混合型社会保障制度,其中既有个别全民性福利,也有社会保险,还引进了个人账户制,社会救助亦因需要者众多而与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几乎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只能是混合型保障模式。
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
答:从理论上讲,资本市场是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场所,而社会保障基金又是资本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两者之间的密切关联,表明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应当成为处理两者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所以社会保障基金要与资本市场相结合。
8、政府如何才能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进行有效监督?
答: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进行的有效监管有:①根据社会保障法律及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法律等,制定可供操作的完善的基金运营规则,它可以视为国家社会保障投资立法的延伸和具体化;②通过财务审查或投资审查来纠察基金运营中的失范行为。
9、社会保障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途径有哪些?
答:社会保障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途径主要有:①一是作为长期的强制储蓄计划,能够有效地增加了资本市场的总供给;②二是作为特定的投资者,它对本身的资产组合具有特定的选择偏好,进而影响到资本市场中其他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及其分布;③三是作为政府管制下的机构投资者,既要在政府严格监控下不断地想方设法避免投资绩效的恶化,又可能因机构之间缺乏充分的信息交流等而出现盲动,进而影响到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1、养老保险是如何产生的?
答: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于德国,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①社会背景-工业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保障功能的弱化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构成了社会养老保险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和最强的推动力。②经济背景-社会化大生产与物质财富增长。社会财富的增加是推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重大因素,它构成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③政治背景-工人阶级斗争。在镇压工人的同时,给工人一些好处,将社会保险作为“消除革命的投资”,依此来维护社会的稳定。这就是养老保险产生的政治根源。养老保险作为一项极其重要、影响深远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其产生过程就是适应社会的变化、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一定的社会问题刺激推动的结果,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根源,家庭结构的变化,保障功能的弱化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是养老保险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养老保险是旨在通过能为达到一定条件的劳动者提供经济资助、相关服务来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的一种社会保障系统。
2、养老保险具有哪些特征?
答: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主要项目,具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和特点。除此之外还具有:①普遍性。养老保险日益演变成为最普遍的社会风险,养老保险亦成为最普遍性的社会保障制度需求之一。②重要性。一方面,老年风险的普遍性决定了这种风险的影响面和波及层的广度和深度,而“安度晚年”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下公认的理想的晚年生活方式。这决定了老年风险是应得到最多重视的一种风险;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因待遇较高、领取养老金的时间长,基金收支规模庞大,这一点也决定了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险项目。③长期积累性。一是缴费时间长达数十年,二是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也长达十多年到数十年不等。④复杂性。完整的养老保险制度不仅包括了旨在保障个人基本生活水平的基本养老保险层次,也包括进一步提高个人老年生活的补充保险层次,还有一些满足个人个性需求的个性保险。
3、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答: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有:①政府责任型;政府责任型是指由政府负责的养老保险制度,它通常以国民年金的形式存在。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与个人承担社会保障的纳税义务,政府通过预算来为国民提供养老金,政府对养老保险事务实行直接管理并严格监督。这种模式的最大特征,就是强调政府责任,实现养老保险金待遇的普遍性,发放对象包括所有老年人,普遍性中充分地体现出了公平性,但不足之处是可能因人口老龄化而给财政带来负担,最终把反过来损害这种制度的健康发展。②责任分担型;责任分担型是由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分担养老保险责任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流趋势。这种模式是基于责任分担或责任共担的原则确立的,其特点是将劳动者的养老保险责任由多方共担,有利于风险分散和财务稳定;同时,强制责任共担,这种模式通常无法覆盖全体国民,只能适用劳动者甚至主要是工薪劳动者,从而属于选择性制度安排。③个人负责型;个人负责型除了缺乏社会保险只能由个人或家庭自我负责养老保障外,在制度化的保障机制中,也有极个别国家的养老金完全由个人负责。这种模式的典型是智利自20世纪80年代后推行的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由此确立了养老保障的个人负责模式。④混合责任模式。
4、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①制度的适用对象即覆盖范围;②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运营、管理和使用;③养老保险金的享受条件和待遇标准;④养老保险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等。
5、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答: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是:①人口老龄化;②家庭保障功能减弱;③经济发展水平低与地区差距过大;④养老金保值增值难。
6、养老保险的目标是什么?
答: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增强劳动者抵御养老风险的能力,通过提供养老金或相关服务来消除劳动者对老年生活的担忧,使其不会因年老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的丧失生活陷入困难、绝望的境地。因此,使劳动者“老有所养”是养老保险最直接、最根本的目标。
7、养老保险的功能是什么?
答:①保障功能;②稳定功能;③公平功能;④发展功能;⑤文化功能
8、养老保险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答:养老保险遵循社会保险的一般原则和规律,但养老保险又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从而还应遵循一些特有的基本原则:①保障范围:广覆盖原则;②保障内容:经济援助与服务相结合原则;③保障水平:适应经济发展和刚性增长规律相协调原则;④保障责任:权利义务相结合原则。
9、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是什么?
答:养老保险受以下因素的影响:①文化传统、家庭结构和功能影响着养老保险的价值取向;②人口类型和人口政策影响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③劳动就业制度和人均预期寿命影响养老保险的具体规定;④管理体制和组织模式影响养老保险的实施效果。
10、中国养老保险改革历程是什么?
答:从整体上可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试点与推广。第一阶段应从1984年开始算起。与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相配套,在国有企业中进行退休费用生活统筹和建立固定工养老保险基金的试点。1986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为适应劳动制度改革的需要,又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制度。②
第二阶段:改革的深化。第二阶段以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其对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出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③第三阶段:新模式基本形成。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模式的确立,成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1、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就要从制度应该具有的内容入手:①覆盖范围。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现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同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②基金来源。企业缴纳和个人缴纳。③筹资方式。企业缴费全部记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前者充当社会统筹基金的来源,后者则属于职工个人所有,当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④基金运营。中国的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的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这两部分基金均可以开展相应的投资营运,但还缺乏完整的政策规范。另一部分,基金已经开展实质性的投资运营试验。⑤享受资格。根据现行制度,中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金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一是达到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二是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并且参加保险缴费期限满15年。⑥待遇水平。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⑦管理监督。中国养老保险的管理和监督职责主要是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但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亦从自己的职责出发,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监督。
12、简述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未来发展。
答:①目标设定。应注意:第一,合理定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架构。第二,合理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目标。第三,合理选择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机制。②政策建议。第一,管理体制理顺。第二,制度有效性加强。第三,华清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第四,探索基金管理、运营的有效途径。
1、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项目,具有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福利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但由于疾病风险和医疗服务需求、供给的特殊性,又使医疗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有着明显的区别。它还具有以下特点:①医疗保险具有普遍性;②医疗保险因涉及面广而更具复杂性;③医疗保险属于短期的、经常性的保险;④医疗保险是通过医疗服务和费用补偿来实现的;⑤医疗风险的发生频率高,且费用难以控制。
2、医疗保险模式主要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医疗保险模式主要有:①国家医疗保险模式。也称全民医疗保险,其医疗保险资金主要来自税收,政府通过预算分配方式,将税收形成的医疗保险基金有计划地拨给有关部门或直接拨给公立医院,医疗保险享受对象看病时,基本上不需支付费用。因此,国家医疗保险又称为免费医疗保险。②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其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是由雇主和雇员缴纳,政府酌情补贴。党参保劳动者及其家属因病、受伤或生育需要医治时,由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和物质帮助。③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模式。又可称为基层医疗保险和集资医疗保障制度。社区医疗保险的对象可以是城市社区居民,也可以是农民,但一般以农村社区较为常见。社区医疗保险是依靠社区的力量,按照风险分担、互助共济的原则,在社区范围内多方筹集资金,用以支付参保人及其家庭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费用的一项综合性医疗保健措施。④储蓄医疗保险模式。储蓄医疗保险制是强制储蓄保险的一种形式。它通过立法强制劳方或劳资双方缴费,以雇员的名义建立保健储蓄账户(即个人账户),用于支付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制度。⑤多元
化医疗保险模式。美国是实行多种医疗保险模式并存的典型代表。美国多元化医疗保险模式的特点是:医疗保险主要通过非营利机构与商业保险公司来实施市场化经营和管理,政府只是负责老年人和贫困者的医疗保险。医疗保险费主要由个人和企业负担。
3、比较不同医疗保险模式的异同。
答:①国家医疗保险也被称为全民医疗保险,其医疗保险资金来自税收,政府通过预算分配方式,将税收形成的医疗保险基金有计划地拨给有关部门或直接拨给公立医院,医疗保险享受对象看病时,基本上不需支付费用。②社会医疗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③社区合作医疗保险,又可称为基层医疗保险和集资医疗保险制度。对象是城市社区居民,也可以是农民。④储蓄医疗保险制是强制储蓄保险的一种形式。⑤多元化医疗保险模式主要是美国实行的。
4、比较不同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异同。
答:①支付方式是按服务项目付费,费用控制很差,服务质量很好,非常难管理。②支付方式是按人头支付,费用控制非常好,服务质量良,非常容易管理。③支付方式是按平均费用支付,费用控制良,服务质量差,很容易管理。④支付方式是按病种分类支付,费用控制好,服务质量良,难管理。⑤支付方式是总额预付制,费用控制非常好,服务质量良,容易管理。⑥支付方式是工资制,费用控制良,服务质量差,容易管理。⑦支付方式是相对价值标准,费用控制好,服务质量好,容易管理。
5、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答:中国进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是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进行,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供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对服务的需求。
6、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是:①强制性原则;②社会共同责任和分担风险原则;③保障性原则;④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⑤医疗保险基金有效管理原则;⑥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合理分担费用原则;⑦收支平衡、略有积累原则;⑧合理偿付医疗费用原则。
7、疾病风险的含义与特点。
答:狭义的疾病风险是指由于人身所患疾病引起的风险;广义的疾病风险指除了疾病引起的风险外,还包括生育以及以外伤害等方面所引起的风险。疾病风险具有如下特点:①危害的严重性;②普遍性;③复杂性;④社会性。
8、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异同。
答:补充医疗保险是在政府主导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外并对其起补充作用的医疗保险制度,是构成整个医疗保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医疗保险是指同保险公司开办并完全按照等价交换、自愿成交原则确立的市场化医疗保障,它以投保人与保险公司订立医疗保险合同为直接依据。补充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补充医疗保险具有商业医疗保险的一般特征,它的具体经营、管理方式也与商业保险有相同之处,而且实际上大多数补充医疗保险就是按照商业医疗保险的模式经营或交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但是两者也有本质的区别,即补充医疗保险被纳入整个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因此可以享受财政、税收上的优惠政策;而商业医疗保险则没有享受政府优惠条件的权利,必须向国家依法足额纳税。
9、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有哪些?
答:一般而言,医疗保险基金主要来源渠道有:①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②用人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③基金利息收入;④调剂收入;⑤转移收入;⑥财政补贴以及其他收入等。
10、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答: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现收现付制、积累制合混合制三种,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㈠现收现付制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先测算出当年内需要支付的保险费用,然后将这笔费用按一定的提取比例分摊到参加保险的各个单位。其特点是:①收支平衡;②费率调整灵活,易于操作;③医疗保险费用既有同代转移,也有代际转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济;④通过收入再分配达到实现公平的目标。㈡积累制以“纵向平衡”原则为依据,在对有关人口健康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如患病率、工资率、平均医疗费用、通货膨胀等)进行了长期的宏观测算之后,将被保险人在保险待遇期间的费用总和按一定的提取比例分摊到整个投保期内,并对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保险基金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和运营。优点是可以用长期积累的基金对付可预见的和未能预见到的风险;缺点是积累的基金要承担保值增值的风险。㈢混合制兼具前两者的特点,是两者方式的综合。在混合制中,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呈“T”型平衡结构。这种把社会共济保障与个人自我保障结合起来的筹资模式,既体现了社会公平的原则,又考虑到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因素,有利于培养被保险人的费用意识,自觉约束医疗消费行为。
11、医疗保险基金的缴纳方式有哪些?通常采用的是与工资挂钩的方式,它的优点有哪些?
答:医疗保险基金的缴纳有多种方式:固定保险费金额;与工资挂钩;与收入挂钩等。医疗保险基金通常采用的缴费方式是与工资挂钩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①考虑了每个人的支付能力,使参保人都能支付得起医疗保险费用;②有利于控制医疗保险筹资与工资收入得相对水平,不至于过高或过低;③有利于建立随工资水平变化而相应调整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的自然调整机制;④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税率进行收入的再分配,防止社会人群收入水平过度拉大。
12、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特点有哪些?
答:①医疗保险的支付环节将医疗保险的提供者与医疗服务的提供者连接起来,成为二者直接发生经济关系的纽带。②医疗保险机构与定点(约定)医疗单位的费用支付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③医疗费用的补偿是有限补偿。
13、中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①就业与保障高度重合。只要有工资单位,就有医疗保障。②医疗费用完全由国家和企业承担,职工个人不承担任何经费责任。③在劳保医疗中,职工的医疗保险由各个企业负责,没有社会统筹和调剂。
14、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新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答:①为劳动者提供基本医疗水平的保障;②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③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15、中国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哪些?
答: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主要标志就是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与此同时,针对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的不足,还逐步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针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体制性缺陷还建立了专门面向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地区则构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上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制度层面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以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互助、商业医疗保险和职工互助保险)为补充,以社会医疗救助为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1、如何定义失业和失业保险?
答:失业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处在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者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失业保险就是化解失业风险、增强社会成员对失业风险的防御能力的制度安排。
2、失业保险有哪些类型?
3、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失业保险按照参保是否具有强制性、失业保险层次等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一般都包含有覆盖范围、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失业保险待遇和失业保险管理等内容。
4、国际上失业保险改革的趋势是怎样的?
答:国际上失业保险改革的趋势是:①限制享受失业保险的权利。限制失业保险的权利一般包括降低失业保险支付水平、规范和提高享有保险的资格条件、缩短享有失业保险待遇的期限等措施。②加强失业保险的管理和运营。加强失业保险的收支管理和失业保险基金的运营,定能改善失业保险的运行状况,缓解其沉重的支付压力。③突出就业导向。通过增加失业保险支出中的职业培训支出比重、将失业保险待遇与参加培训情况挂钩、提供各种再就业补助等方式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突出就业导向是失业保险制度最明显的改革趋势。
5、试述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
答:①从国际上看,失业保险向就业保障机制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这是使失业保险由较为消极的事后救助向积极的促进机制转化的选择。②经过1986年以来的发展,中国的失业保险已从制度象征演变成有效制度,在保障部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失业职工再就业,积极配合企业改革,分流、安置富余职工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就业形势长期严峻的条件下,失业保险制度向就业保障机制发展更加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解决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地促进失业者重新就业,将是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目标,向积极的就业保障机制发展。
6、就业的定义是什么?
答:广义的就业是指劳动力要素和生产资料要素结合的状态。狭义的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处在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人从事某一岗位的工作或合法的社会经济活动以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一种活动。
7、失业者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①失业者必须是处于法定劳动年龄范围以内的劳动者;②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的劳动者必须有劳动能力;③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必须有就业愿望,但却没有找到工作岗位。
8、导致失业现象无法避免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答:①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②劳动力市场不完善;③劳动生产率提高;④产业结构的调整。
9、失业的类型有哪些?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专业论文、37需打印社会保障教程_图文等内容。 
 《社会保障教程》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征税、收费、接受捐赠...④社会保障立法: 就是要界定社会保障各相关主体的社会保障关系、 明确相关主体的...  2012年社会保障教程作业参考答案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社会保障课余作业 (...通过社会保障在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还能通过互济来调节收入的流量,调节...  尤其要注重设备能否耐用、工艺是否成熟配套、服务是否 有保障等使用价值因素,这才...3.装订机。图文店的主要业务就是对文件进行后期处理,除了打印、复印之 外,就...  01-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资源专业服务平台专题库系统优化升级项目--需求规格说明...多人操作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领取功能,在待审资源中领取需要审核的...  济南社保关系转入所需资料 1、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2、本人写两张委托书,委托代办,签字按手印; 3、原社保缴纳机构出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凭证》 ; 4、原社保缴纳...  我国要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应该针对现行的统筹型养老保险的严重缺陷进行改革,提高养老 保险的社会化程度,实现基金化和自我保障。关于养老保险金的来源, 《国务院关于...  按需喷墨打印:热发泡和压电式区别何在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梳理当今...微压电喷墨打印技术 微压电喷墨技术最大亮点:品质保障 微压电打印技术工作原理...  2016年经济师考试财政税务知识重要考点(省纸打印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不断改善市场机制初始条件的不 平等状况; (3)要实行社会保障,以利于社会公平的...  1/4 第一章(一二节为重点) 1、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研究 1)由于社会保障资金的复杂性,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效的方法支持; 研究意义 2)由于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