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pupu说的鹰击12空射鹰击反舰导弹弹是什么导

  鹰击-12反舰导弹  “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模型在2000年珠海航展首次亮相,“鹰击-12”采用四进气口冲压喷气发动机,重量在2-2.5吨之间,弹长约7米,飞行速度可达2-4马赫,其低空弹道射程在100-150公里之间,鹰击12如果采用高空弹道射程可达300公里!  中文名 鹰击-12  外文名 CM-400AKG  重量 2.5吨  巡航高度 12-15米  射程 100-300公里   研究机构 601部队-611部队-航天院  服役时间 2000  巡航速度 3马赫  末端速度 4.5马赫  目  录  1基本内容  1 基本内容 编辑  基本内容  吊装鹰击-12导弹  简氏称,2000年珠海航展上,“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模型首次亮相,它采用双进气口冲压喷气发动机设计方案,但是从最新的照片来看,这段导弹改成了使用四进气口冲压喷气发动机,似乎是2006年到2007年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KH-31反舰导弹的升级版。  据消息人士猜测,“鹰击”-12重量在2-2.5吨之间,弹长约7米,飞行速度可达2-4马赫,其低空弹道射程在100-150公里之间,鹰击12如果采用高空弹道射程可达300公里。如果属实 ,“鹰击”-12尺寸和重量远超俄制KH-31反舰导弹。KH-31在中国以“鹰击”-91的代号生产。此外,消息人士还暗示,中国可能还在研制一款更大的垂直发射反舰导弹,代号“鹰击”-18。与中国上世纪购自俄罗斯的KH-41“日炙”反舰导弹大小差不多。  简氏称,“鹰击”-12反舰导弹的研发使中国加入了亚太研发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竞赛,包括中国台湾的“雄风3”型反舰导弹,日本的XASM-3空射反舰导弹和印尼从印度引进的“布拉莫斯”反舰导弹。2012年11月,俄罗斯消息人士表示,中国会继续购买KH-31反舰导弹的推进系统,因为中国国产版本仍然未能达到俄罗斯原装货的性能,鉴于“鹰击”-12的尺寸,这种导弹的冲压喷气推进系统的效率可能并不高。  回顾中国导弹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的导弹技术一直是中国军力中最强的一个环节,这得益与中国航空事业强劲的发展。  为什么中国导弹技术一直保持着如此强劲的势头,这与我国的国家战略特色息息相关。比如马岛之战,阿根廷空军用一枚100万美金的法国“飞鱼”式导弹击沉了英国价值2亿美圆的“谢费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且以战略防御为主,所以发展导弹技术成为中国战略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另外军事界有一个飞行器武器几何论的观点,认为战机机体的威力设为1,其运行速度的增加就会将其威力倍增,而机载雷达的高效使之威力倍增4倍,但是机载导弹的先进性就会将战机的威力倍增16倍,所以阿军落后的军力因为有了先进法国战机配备的更先进的空对舰导弹,照样打的大英帝国找不到北。所以当阿军的飞鱼式导弹用光后,战争立即倒向了英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闲话少说,我军的导弹家族中就目前有二大镇家之宝一是东风21型中程战术导弹。东风21型中程战术导弹的绝活是有绝对破解导弹防御系统的本事,平什么?靠的是导弹的高抗干扰性,高机动性,高智能性,高攻击精度和超级的隐身性,这里暗表不再细说。  那么鹰击12就是我军最为自豪的争气弹拉!!!有人认为它是俄军““红宝石”系列反舰导弹的国产化,这是天大的笑话!!!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军最新的导弹技术水平在某些领域已经领先美国3-5年(比如代号为4171导弹定型任务以完成比鹰击12理论上领先整整一代,微激光抗干扰系统+智能化卫星制导+分离假弹头+主被动二程雷达+末段入水攻击方式,每枚导弹造价380美圆左右)单因造价太高未被量产,但部分技术已被东风31B型导弹使用。  鹰击12较鹰击91比统属中国最新一级的攻击舰艇的导弹,但后者是仿苏型,没有像鹰击12那样具有明显的国产特征。鹰击12运用了中国最先进的激光技术成果,解决了抗干扰性问题,即使在脉冲炸弹的干扰下鹰击12的激光抗干扰系统仍然可以100公里不超过1.5米的误差(鹰击12即使在发射时就受到了敌方的干扰,按其终极射程550公里计算其误差也不过9米,况且鹰击12末段有自动修复程序)。鹰击12分空射、舰射和潜射三种。鹰击12发射后飞想高度为1200米的高空后接受预警雷达的第一次目标锁定参数后,接受系统将参数发送给鹰击12的激光制导控制系统后,鹰击12导弹在电子地图的动态指挥下静默飞行,速度为1.5马赫,高度12-15米。当离攻击目标50海里的时候,鹰击12分离出一枚主动式+微波热制导式空中雷达进行最后阶段制导,同时鹰击12导弹4玫助推导弹点火,导弹以6-8马赫的速度在上空预警雷达的指令下直击目标,攻击最后阶段战斗部脱离,即使敌方的密集阵或导弹拦截,对于每秒1360米―2080米,体积不大与3立方米的战斗部也望弹兴叹。  鹰击12同时具有较强的假弹头欺骗战术,当当敌方在150公里开外发现鹰击12后,敌方用导弹拦截,鹰击12会将其中二枚助推火箭发射进行干扰,只不过在最后的攻击阶段攻击距离缩短为25海里,导弹末端攻击速度降至为3-4马赫。  鹰击12导弹的战斗部为800公斤的超高爆炸药,这是为美国航母量身定做的。鹰击12的潜射型其战斗部更重达1200公斤(这就是为什么鹰击12的潜射型的射程仅有360公里的原因),一枚这样的导弹足以让一艏90000吨的航母遭受灭顶之灾!!!  鹰击12导弹的射程为550公里,但是其燃料部是在发射前通过内置燃料调节器调节后调整其发射射程的,因此内置燃料调节器调节具有很好的调节协调作用,使得导弹在飞行速度、射程方面有很大的变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鹰击12导弹的造价在180万美圆一枚,因此军方首批定量只有816枚(不包括潜射型),军方认为如果鹰击12导弹的造价在每枚90万美圆左右方可大量订购。因此鹰击12的总设计师正在考虑鹰击12分离出的那枚主动式+微波热制导式空中雷达的自动回收问题(这台飞行雷达造价25万美圆,鹰击12的激光抗干扰系统造价更达58万美圆,仅这两部分占了鹰击12 造价的46.11%)。因此军方仅仅将首批的鹰击12装到了170导弹驱逐舰号上,168、169也只能装鹰击83反舰导弹了。空军的歼十和093核动力攻击潜艇这些高贵血统的克敌利器才能装备上鹰击12这种我们中国人的争气弹,相信随着鹰击12的闪亮登场,将大大提高我军攻击航母编队的能力。  技术参数  重量:2~2.5吨  歼15BS满载挂鹰击12  歼15BS机翼下的“鹰击-12”导弹  弹长:约7米  直径:0.6米  巡航速度:3马赫  巡航高度:12-15米  末端速度:4.5马赫  射程:其低空弹道射程在100-150公里之间,鹰击12如果采用高空弹道射程可达300公里.  雷达反射截面:小于等于0.2平方米  该导弹尺寸过大,外形不规则,需要大型发射筒才能装备在舰艇上,对舰艇吨位要求比较高。故只有飞机发射的型 号。  主要性能  鹰击-12各个导弹细节  鹰击-12,是中国最新研发的先进超音速反舰导弹,可由飞机和水面舰艇发射。  鹰击-12[1]  英国的《简氏防务周刊》认为,2013年年初披露的照片,反映出鹰击-12配备4台冲压发动机,其布局与俄罗斯年卖给中国的Kh-31反辐射导弹类似。  《简氏防务周刊》援引未经官方证实的数据称,鹰击-12重约2-2.5吨,长约7米,巡航速度2倍音速,末段冲刺速度达到恐怖的4倍音速,其低空弹道射程在100-150公里之间,鹰击12如果采用高空弹道射程可达300公里。在反舰导弹的攻击末段,也就是敌方舰队防空导弹的拦截范围内,鹰击-12每小时4000多公里的超高速,可以严重压缩敌方的反应时间,可能使其防空系统猝不及防,即使发射导弹,想要准确命中闪电般“冲杀”过来的鹰击-12,也非常困难。[1]  参考资料:
楼主发言:5次 发图:0张 | 更多
  台湾“雄风”-3型反舰导弹  编辑词条  台湾“雄风”-3型反舰导弹上使用了台湾“中山科学院”研制多年的冲压式发动机,它的飞行速度是使用涡喷发动机的“雄风”-2型导弹最大飞行速度的2倍以上,导弹射程超过500千米。日,台海军决定扩大“雄风-3”导弹的部署范围,准备让所有主战舰艇都换装这种“航母杀手”。  中文名 台湾“雄风”-3型反舰导弹  特
点 速度能达到2.5马赫  整体重量 1.5吨  发射平台 成功级巡防舰、锦江级巡逻舰  长
度 6.1米  单位造价 约1亿新台币   最大射程 300公里  优
点 抗干扰能力增强  弹
头 181公斤  设计生产 中山科学研究院  直
  1 简介 编辑  2012年台军计划在未来5年内生产500枚“雄风”2E巡航导弹和120枚“雄风”-3型超声速反舰导弹,并将在“汉光-22”年度军事演习上正式对外展示后者。实际上,台湾军方早在2004年11月和12月,就已先后两次在台湾东南部屏东县的九鹏导弹试验场试射了“雄风”-3型导弹,试验包括飞行控制、超音速自由飞行、轨迹俯冲、仿真攻舰和掠海飞行等科目,还在东部海域进行了“绕圈飞行”,并在海平面上模拟进攻地点地貌和障碍物,结果都顺利地命中目标。尽管“雄风”-3导弹还存在着火控等方面问题,但“雄风”-3导弹的加速研制与不久后的装备,将给趋向缓和的两岸局势重新蒙上一层浓重的战争阴影。  2 历史 编辑  同族两型先期导弹作铺垫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台湾军方为了改变武器来源少的状况,曾决定自行发展一些“有威胁”的打击武器。1970年,台湾开始研发“雄风”-1型导弹,但由于自身科技水平有限,研制能力不足,进展十分缓慢。1973年,台湾寻求向以色列购买导弹,得到了以色列的技术支持。1975年,台湾利用以色列技术仿制成功“雄风”-1型导弹。从80年代初起,台湾前后共生产了438枚“雄风”-1型导弹,并陆续装备部队:台湾海军主要把该型导弹装备于“锦江”级巡逻舰,以及“海鸥”和“毒蜂”导弹快艇上;1987年又将其装备海岸导弹部队。“雄风”-1型导弹系统由导弹探测系统、火控系统与发射装置等组成。该导弹的弹长3.42米、弹径0.34米,翼展1.4米,重340公斤;推进系统为固体燃料推进器,最大射程为38千米,最大飞行速度达0.7马赫。  作为舰舰导弹,“雄风”-1型导弹的飞行速度显然太低,性能也不算好。于是,从1988年起,台湾“中山科学院”又着手为海军研制“雄风”-2型舰舰导弹,于1990年获得成功。这型导弹是以美国RGM-84“鱼叉”舰舰导弹为蓝本进行研制和改进的,其战技术性能都有相当大的提高。与“雄风”-Ⅰ型导弹相比,“雄风”-2型导弹要比1型要细长一些,弹长3.9米、弹径0.325米,翼展1.38米;最大射程为104千米、最大飞行速度0.9马赫。“雄风”-2型导弹的末制导装置比较先进,发射装置轻便紧凑,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较强的远距离掠海突防能力。到1993年底,台军共生产了642枚“雄风”-2型导弹,并被大量地装备到“成功”级导弹护卫舰、“康定”级导弹护卫舰和“阳”字号驱逐舰等战舰上。台军在“雄风”-2舰舰导弹的基础上,接连开发了岸舰导弹和空舰导弹,使之成为台军中唯一的陆、海空三军通用导弹。  研制远程、超音速舰舰导弹  台湾当局不仅希望能够有效地对付对方来袭的各种超音速导弹,而且时刻梦想着“境外决战”,为此它感到原有的武器装备实在是难以满足要求,已装备部队的两型“雄风”舰舰导弹的射程都太短,而且都是亚音速,其作战能力极其有限。所以,从1996年起,台湾“中山科学院”又开始研发“雄风”-3型舰舰导弹。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力图依靠自身的技术来研制“雄风”-3型舰舰导弹的进展始终不大。直到美国政府宣布单方面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之后,台“中山科学院”才有机会从美国和以色列获得了一些关键技术,从而推进了“雄风”-3型舰舰导弹的研制进程。1998年,“雄风”-3型导弹试验弹首次试飞成功。1年后,“雄风”-3型导弹又相继完成了“超音速自由飞行、巡航后俯冲、模拟攻舰低-高-低弹道飞行、超低空掠海飞行”等多项试验飞行。在2001年4月举行的“汉光17号”军事演习中,台军在屏东县的九鹏导弹试射场对“雄风”-3型导弹进行了首次实战试射。  3 特点 编辑  “雄风”-3型导弹的速度能达到2.5马赫,射程达到数百千米,其中选用冲压式发动机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选择一型合适的冲压式发动机,台湾军方可谓煞费苦心,逐一对比了多种冲压发动机:第一种是液体燃料冲压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但存在液体燃料流量调节系统结构复杂,大攻角飞行时容易熄火等不足。第二种是固体火箭冲压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贫氧固体燃料经预燃气化生成富燃燃烧产物,排入冲压燃烧室,与从进气道引入的空气混合补燃,二次燃烧产物从喷管排出,产生较强的推力。第三种是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外部空气通过进气道经激波压缩后,直接引入冲压燃烧室贫氧固体燃料药柱的内孔通道,经补燃室充分燃烧后从喷管排出,产生推力。这种发动机具有燃气流量调节能力,结构简单,优点和功能均有所提高。  显然,“雄风”-3型导弹的试射成功,使得台海军急于尽早将其装配到“成功”级护卫舰、“康定”级护卫舰,以及即将购入的“基德”级驱逐舰之上。但也有消息说,由于“雄风-3”型超音速导弹体积较大更适合设置于岸上,而无法像现役的“雄风-2”型导弹那样部署在前两级护卫舰上,所以只能将其部署在“基德”级驱逐舰上。但不管怎么说, “雄风”-3型导弹的服役,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点,且其作战功能有相应的提高。  4 优点 编辑  优点之一:抗干扰能力增强。“雄风”-3 与“雄风”-2外形上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导引头鼻锥罩部分为尖锥形,能有效地降低阻力。“雄风”-3型导弹的末制导采用与“雄风”-2型基本相似的制导方式,即主动雷达寻的加红外寻的的末制导方式;此外弹上又增加了GPS导航系统接收机,能够自动及时地修正导航数据,具有较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和地貌识别能力,命中率相对较高。  优点之二:射程明显增大。“雄风”-3配备了“擎天计划”所研制的冲压发动机,采用楔形冲压进气口,无弹翼,装有 4片X形尾翼,因此阻力十分小;其弹体比“雄风-2”长,增加了燃油量,因而最大射程增加到500千米以上。  “雄风”-3型导弹的服役,将具有以下作战功能:首先,可以实施较远距离的对陆打击。有些人将该导弹称为反舰巡航导弹,它的射程达500千米或更远,台湾海峡最宽的地方为220千米,最窄的地方为130千米。从理论上讲,“雄风”-3型导弹从台海军战舰上发射后,足以威胁沿海大中城市、港口基地或重要设施,而且能形成对一定战略纵深目标的打击能力。但鉴于台军的探测手段不多,其现有驱护舰的舰载雷达作用距离又十分有限,探测目标和获取信息,必须依靠台湾的E-2T预警机或舰载直升机为导弹提供信息或中继制导,但如此一来这些平台极易被对方搜寻发现。其次,可以攻击对方的水面舰艇。“雄风”-3型导弹具有掠海超音速攻舰能力,最大飞行马赫数为2.5,每秒种可以飞行约0.83千米。从海上发现目标到击中目标,只需要几十秒的时间;即使对方水面舰艇装有“宙斯盾”防空系统,也只有20-30秒的反应时间。该导弹对于对方防空能力不足的舰艇,还可以进行大批量发射,实施多方位的饱和攻击,从而使其具有“反制”大型水面舰艇的能力。第三,能产生不小的威慑能力。“雄风”-3型导弹的射程在500千米以上,且机动性较好,隐蔽性较佳,性能颇为出色,因此载有这种导弹的作战平台,无论是海上,还是空中的,均易给对方造成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形成一定的震慑作用。台军声称,其威慑范围可“到大陆浙江、福建以及广东一带。” 台军的目的就是想证明,其有先进武器可以打到大陆,一方面为“台独”分子壮胆,另一方面也想“吓阻大陆”。下一步,台军将加紧发展该型导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一型射程更远的地对地导弹,以增强其“决战境外”和“先发制人”的反击作战能力。  5 发展 编辑  雄风三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已经以搭配雄风二型的“高低配”方式,配备在成功级导弹巡防舰上,连只有500吨的锦江级导弹巡逻舰,也将配备雄三导弹。据了解,部分锦江级舰已经进行改装,把舰艉的四枚雄二导弹发射架,改为可以装载雄三导弹的大型支架,全案计划代号“追风计划”,将陆续改装至少七艘锦江舰
  雄风三型导弹研发多年,和雄二E型,以及天弓三型并称“新三弹”,军方一直保密,直到2007年“双十”节表演,才以裸弹方式展示;2009年和2011年台北航天及防务工业展,雄三导弹也曾展出。此外,辛亥百年“双十”节防务“展演”,曾展示二联装导弹发射箱,但除此之外,雄三导弹的性能诸元,尤其是实际的攻击能力,军方却始终保密。  超音速反舰导弹由于能以超音速飞行,传统近迫武器系统已经无法有效以“硬杀”方式拦截,因此被称为“航舰杀手”,这项技术只有俄罗斯、印度,以及台湾地区达到发展出实际产品的程度。锦江级是海军近海巡逻的主力,搭配光六导弹快艇的雄二导弹,可形成极具威力的不对称战力,不但可对航空母舰造成威胁,连“现代”级驱逐舰等大型水面舰,也有一定吓阻力。  试射成功  据台湾《时报周刊》报道,被视为台湾军方“21世纪新3弹”中最重要的武器“雄风三型”改良增程超音速反舰导弹,10月底在屏东九鹏基地秘密通过“战术测评”试射成功,雄三导弹据称有“航母杀手”之称。  据了解,改良型增程雄三攻击射程远达400公里以上,比台湾目前已经部署的“原型雄三”射程150公里远上许多。  据了解,台湾“中科院”在台湾军方强力主导下,开始进行发展“长程雄风三型”(追风计划)。由于计划增加两倍以上射程,“中科院”利用雄三原型弹,将弹体等比例加大,增加引擎燃料空间,因此“增程雄三”看起来比台湾现役雄三略大。  扩大部署  大陆航母“辽宁舰”服役后,台军超音速反舰导弹“雄风-3”被当成对抗“辽宁舰”的“救命稻草”。日,台海军决定扩大“雄风-3”导弹的部署范围,准备让所有主战舰艇都换装这种“航母杀手”。  报道称,“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已完成在台海军“成功”级护卫舰、“锦江”级巡逻舰、“光华6号”导弹艇上的部署。面对解放军日益壮大的舰艇规模,台军又准备将“雄风-3”导弹扩大部署于“康定”级与“济阳”级护卫舰。台军方高层透露,未来从美国购入的两艘“佩里”级护卫舰也可能装上该型导弹。 [1]  6 最新动态 编辑  台湾正在为其16艘护卫舰装备超音速的“雄风-3”型反舰导弹。台湾已经为其4艘驱逐舰、12艘轻护舰和31艘巡逻艇装备了这种导弹。“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将全面取代目前8艘“佩里”级和6艘“拉菲特”级护卫舰以及另外两艘即将来自美国的“佩里”级护卫舰上装备的亚音速反舰导弹。 [2]  “雄风-3”反舰导弹长6.1米,重1.5吨,战斗部重181千克,最快飞行速度为2300千米/小时,最大射程300千米。它采用惯性和GPS制导飞至目标附近,然后利用其它传感器锁定一个特定的舰船目标并命中它。而较小型的“雄风-2”反舰导弹的射程为160千米,拥有较少的电子设备。  台湾往往悄悄地发展新式武器,然后突然将它们曝光。例如“雄风-3”导弹就是在几年前突然开始出现在阅兵式中,而官方几乎没有发表任何正式评论。新武器保持沉默的原因之一是让记者远离令人尴尬的研发问题。“雄风-3”导弹投产后又遇到了一些额外的困难。其中最糟糕的是一些组件对导弹的非常高的飞行速度和破坏力造成了影响。人们也认为,由于初期出现的一些问题,导弹的最大射程在一段时间内被减小到只有150千米。  “雄风-3”也被装备在一型新的500吨级隐身轻护舰上。对这些舰船,设计师被要求在它们身上装备尽可能多的大型(对500吨级舰船而言)“雄风-3”导弹(多达8枚)。除此之外,还有8枚较小的“雄风-2”导弹。这些新的轻护舰是台湾海军一个趋势的延续,它们认为小型舰艇携带尽可能多的反舰导弹是战胜中国大陆海军的关键。  台湾已经拥有一些亚音速巡航导弹。“雄风-2E”是一种长6.1米的巡航导弹,重达一吨,有一个204千克的战斗部,最高飞行速度800千米/小时,最大射程600千米。它采用惯性和GPS制导。“雄风-2E”源自“雄风-2”反舰导弹,后者是一种更小的的武器(重685千克),射程160千米。“雄风-2”反舰导弹于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服役,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发人员把它变成一种巡航导弹。“雄风-2E”巡航导弹可以从舰上或陆上发射,能够威胁到中国内陆地区几百千米的目标。  两年前,台湾承认他们的一些军舰已经装备“雄风-3”反舰导弹。这种武器的研发超过了十年,并且传言是四年前开始生产的。据信已经有大约300枚这种导弹进入服役(在舰上或陆基发射装置上)
  以上导弹性能均来自搜狗百科
  YJ-18新闻都爆了。。。。。
  代工岛自研能力有限,雄三技术源于超音速靶蛋无疑。就像吹破牛皮的二代机idf,从设计到重要零部件基本也是隔壁老王。。。
  十年内无对手。尹老昨天说的
  弯弯意淫出的先进导弹熊三,。。。就算hhq16无效,他也难以突破730.1130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深度:中国鹰击12与俄反舰弹比孰优孰劣 一性能处劣势|发动机|反舰导弹|中国_新浪军事
深度:中国鹰击12与俄反舰弹比孰优孰劣 一性能处劣势
  近日,十多年来传闻不断的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和鹰击-100远程反舰巡航导弹首露真容。根据网络图片,大致可以推测鹰击-12导弹的几何尺寸、重量等要素。据分析,鹰击-12为空射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装备于中国海军的轰-6轰炸机和新型歼轰-7B战斗机。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文/高山
  从网络图片来看,可[楚看到“鹰击”12弹体上的进气口,由此可确定其采用的是吸气式发动机。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可靠、反应迅速、地面 维护简单等,但缺点是比冲低,也就是单位质量的发动机燃料能够产生的推力较低,工作时间短,加速度大导致推力不易控制,重复起动困难。
  比冲低会产生一个很大的问题,射程需求较远时,发动机所需燃料增加较明显,从而降低战斗部、制导系统等设备的重量比例。根据相关资料,射程超过100公里、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速飞行的反舰导弹的燃料可占全弹质量的一半左右。因此,固体火箭发动机只在一些中近程反舰导弹中得到运用,如法国MM38“飞鱼”、 中国“鹰击”8等。
  鹰击-12为空射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装备于中国海军的轰-6轰炸机和新型歼轰-7战斗机。网络上曾盛传,鹰击-12为俄“宝石”,甚至“海难”巨型反舰导弹仿制型,射程可达500公里,一发可击沉航母。目前的消息显示此类谣传完全没有根据。
  目前各国反舰导弹使用的吸气式发动机有两种:一种是涡轮发动机,包括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两种:另一种是冲压发动机。前者主要是利用涡轮带动的压气机将进气送入燃烧室,优点是比冲较高,一般认为在马赫数低于2的条件下,涡轮发动机的比冲是各种动力系统中最高的,其中涡扇发动机的比冲比涡喷发动机还要高一些,这也是现代战斗机多采用涡扇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主要原因,不过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造价高和速度慢。
  在达到2马赫时,涡轮转速基本上就达到极限,应力、烧蚀等因素都对发动机产生不利的影响,将现代战斗机的速度局限在这个范围内。如考虑航程、燃烧效率,那么涡轮发动机保持在0.8--1马赫左右才能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率, 所以亚音速反舰导弹多采用涡轮发动机。
  采用涡轮发动机的导弹一般采 用位于弹体中后部的单个亚音速进气道,进气道短且唇口形状简单。而“鹰击”12有4个进气口,进气道唇口采用复杂后掠设计,由此推断其动力系统应是冲压发动机。冲压发动机主要是利用高速迎面气流进入发动机后减速使空气增压的航空发动机,通常由进气道(又称扩压器)、燃烧室和喷管组成。航空器飞行时迎面气流在通过进气道的过程中将动能转变为压力能,经压缩后的空气进入燃烧室与燃料混合进行等压燃烧,生成的高温燃气在喷管中膨胀加速后排出,产生推力。
  冲压发动机由于没有转动部件,对于材料、工艺等要求较低,同时具备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尤其在马赫数较大的条件下使用,更是具备比冲大、推重比{的优点,有较高的经济性。一般认为当马赫数超过2.5的时候,冲压发动机的性能就会显著超过涡轮发动机。如采用高空弹道,在射程超过100公里时,冲压发动机的燃料占全弹质量的比例大约只有20%,远低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这也是超音速反舰导弹大多采用冲压发动机的原因。
  宝石导弹采用了类似米格-21的机头进气布局,主要是为了缩小体积和重量。所谓“宝石”反舰导弹的俄罗斯编号为P-800/3M-55,该导弹研制于上世纪80年代,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化、模块化的反舰导弹,解决原来前苏联反舰导弹存在着的体积和重量偏大,装载适应性差的缺点;
  不过目前各国广泛使用的冲压发动机是亚燃冲压发动机,亚燃冲压发动机是指进气需经过减速为亚音速才进入燃烧室燃烧,在这个过程中会造成能量的损失,引起发动机推力下降。一般认为在马赫数超过6时,亚燃冲压发动机不再适再使用。考虑到燃烧效率等因素,其工作速度范围还要降低,所以现代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速度基本上局限在3马赫范围内,“鹰击”12 亦然。
  根据外形分析,“鹰击” 12没 有助推火箭,这表明它应用了整体式冲压发动机技术。冲压发动机进入工作状态需初始速度,由于推重比较{,所以这个助推任务一般由固体火箭发动机来担任。最初导弹的助推火箭由多个组成,安装在弹体周围,如中国早期研制的C-301超音速反舰导弹,但带来导弹尺寸大、体积大、重量 大等问题,难以用于舰艇和飞机。
  随着固体火箭推进剂性能的提{,单个助推火箭即可完成助推工作,因此将其串联在导弹后部,降低了横向尺寸,导弹适装性有所提高,但长度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整体式冲压发动机出现了,其最大特点是把冲压发动机和助推火箭D体化,利用前者燃烧室的空间安装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药柱,因此导弹的体积和重量可大大降低。整体式冲压发动机是冲压发动机发展的一个比较大的技术突破,为其在导弹领域尤其是战术导弹中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俄罗斯P-700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 海上超级大杀器 冷战时期,由苏联制造的反舰巡航导弹DD也是俄罗斯制造的PD700型远程反舰导弹(北约为其起的代号为SSDND19“舰毁”(也称为“海难”Shipwreck),最近被掀开了长期笼罩在它身上的神秘面纱。
  中国从1960年代就开始研制冲压发动机,相继研制了C-301、C-101等超音速反舰导弹。由于这些导弹采用的冲压发动机技术仍旧处于第一代,所以最终在1980年代初下马。但是有关厂所并没有放弃在相关领域的努力,最终在1990年代研制成功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为“鹰击”12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需要指出的是 中国还为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研制成功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可根据导弹速度对油量进行自动调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油耗。
  从轰-6与“鹰击”12的比例来看,后者应该是一型尺寸不大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其长度约6--7米,直径0.5米,相较下,俄罗斯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长度都超过8 米,直径超过0.7米。尺寸和体积越小,发射重量就会越小。俄“宝石”反舰导弹同样使用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尺寸比“鹰击”12要大上一号,其机载型发射重量约2500公斤,因此“鹰击”12的发射重量应可控制在2000公斤以下甚至更低,对于超音速反舰导弹来说,属于较轻的型号。
  发射重量减少要涉及一个问题,就是战斗部重量。发射重量减小,战斗部相应也要减少,否则就会影响导弹载油系数。从发射重量看鹰击-12应无法配备SS-N-22导弹那样的300公斤战斗部,其战斗部重量可能在150--200公斤。从这个角度来说,“鹰击”12的威力实际上是按照中国反舰导弹的常规目标而设定的。中国海军反舰导弹的常规目标设定为中型水面舰艇,排水量吨,长度100米--150米,船体厚度在30毫米左右。“鹰击”12的威力应可保证一发让这个级别的水面舰艇失去作战能力。而SS-N-22导弹的威力显然要大 一些,1-2发即可使6000吨级的驱逐舰丧失战斗能力,3-4发可使万吨级的巡洋舰完全瘫痪。
  “鹰击”12的射程是比较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反舰导弹尤其是飞航式反舰导弹的射程与飞机差不多。(未完待续)
网上公布的轰-6飞机携带鹰击12反舰导弹图片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鹰击18反舰导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