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行政9级中将相当于什么级别现在什么级别

《行政级别工资》100篇 第一文库网
中国1955年的行政级别工资 中国在1955年实行军衔制的同时,在全国实行行政级别工资制,行政级从1级到24级,月工资从590元到45元不等,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按照第一次拟定的行政级别工资方案,中共 高层官员的收入相对是比较高的: 一级 …
中国1955年行政级别工资 中国在1955年实行军衔制的同时,在全国实行行政级别工资制,行政级从1级到24级,月工资从590元到45元不等,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 按照第一次拟定的行政级别工资方案,中共高层官员的收入相对是比较高的: 一级 …
国干部级别划分(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国家级: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和行政人员工资表 我国干部级别划分(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 国家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二级) 国务院常委(三级)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和行政人员工资表 我国干部级别划分(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 我国干部级别划分(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二级) 国务院副总理(…
深圳 中国行政级别和区划及干部工资表国干部级别划分(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国家级: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
50年前的行政级别、技术级别对应的工资 面对50年前的工资单你有何想法? 不久前翻箱倒柜,在一个皮面斑驳的笔记本中无意看到一份计划经济时代的工资单。那时全国,除军队外不论什么行业几乎都实行两种工资制度,即政治系列与技术系列工资制度。其中政治系列按行政…
员工行政级别及工资定级标准 一、 员工行政级别等级 本公司行政级别分为1~12共12个职位等级,分别为 二、 行政级别定级及相应的工资定级说明 1----操作员级(产线操作工----包括多能工和全能工,维修工)(当地方政府出台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时,此…
一、官衔中国军队的军衔等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衔分为3等10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上将只设不授,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详见下图:二、行政级别军委主席级---正国家级…
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取消行政级别工资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喊了近20年的事业单位改革这回动了真章,直击事业单位改革最核心问题——省部级事业单位高层领导“去行政化”。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取消行政级别工资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喊了近20年的事业单位改革这回动了真章,直击事业单位改革最核心问题——省部级事业单位高层领导"去行政化". 事业…
1955年实行军衔制期间工资和行政级别对照表。 为了加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2月8日,一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同年9月27日,毛主席在怀仁堂亲自为10大元帅授…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6年公务员工资改革消息:公务员薪资的 衡量标准 公务员该涨不涨薪、涨多少、具体依照什么为标准?关于公务员月薪标准的话题,几乎一直炙手可热。但有一个不容置疑的表象是:在讨论薪酬标准方面,似乎总是公务员代表公务员的“…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福建省出台了实施细则。记者昨日从省政府获悉,为切实做好福建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福建省下发8份文件。文件涵盖机构编制管理、法人治理结构、财政政策、国有资产管理、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多个方面。事业单位全面的改革工作将…
事业单位工资:公立医院将取消行政级别 实行全员聘用制 本篇文章来源于:/xinjiang/中公新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事业单位改革:10月14日,北京市发布了《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针对医…
中小学校长或将不再有行政级别 工资按职级发 日04:39 舜网-济南时报 评论(130人参与) 记者李鹏飞 摄□本报记者 潘奕轩 朱士娟 12月24日,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标准》),…
政府行政级别序列一、政府行政级别:政府机构的行政级别依据行政区划级别、所管辖事务的重要程度、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因素而定,分为五档十级,包括正国级、副国级、正省(部)级、副省(部)级、正地(厅)级、副地(厅)级、正县(处)级、副县(处)级、 正乡(科)…
行政级别的划分国家级: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
公务员行政等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六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
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行政级别探讨 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最初的十六个副省级城市是根据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发文(中编[1994]1号)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您的位置: &
漫谈1956年国家机关行政人员工资制度改革
优质期刊推荐30个行政级和11类工资区 1956年的工资“定级”--中华网--新闻中心
30个行政级和11类工资区 1956年的工资“定级”
10:30:39   《大家文摘报》
【】【】【】【
    大、中、小灶  1956年6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此次“工改”的基本动因,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分配制度的混乱。  建国之初,供给制与工资制并存。刚进城的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享受供给制,而旧有人员,包括工人、店员、技术人员、教师、职员等,则享受工资制,全国工资等级没有统一体系,并行的工资标准多达数百种。  供给制是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种分配制度,建国后延用至1952年。供给制主要分几部分:1.伙食,按职务分为大、中、小灶;2.生活用品,由公家发给,除级别很高的干部外,基本平等;3.津贴费,极少量。  供给制还实行各种补助,如沿江一些地区当时实行的补助有:元旦、国庆、春节每人增发猪肉1斤为过节费;保健费分4级,甲级每月肉5斤;乙级4斤;丙级3斤;丁级2斤。这些实物均按市价折款连同津贴一起发放。除此还另发生育费、保育费、妇女卫生费、保姆费、学杂费、医疗保健费、丧葬费和老人优待费等。  最早的“工分”  随着新中国政治经济秩序的调整和梳理,分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日,政务院发出《关于颁发各级人民政府供给制人员津贴标准及工资制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的通知》,走出工资改革的第一步。它把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分为29级,工资随级别而定,不以当时尚不稳定的货币为结算单位,而以实物为基础进行折算,称为“折实单位”,又称“工资分”,也即老同志常说的“工分”。  工资分由伙食分、服装分、津贴分三部分构成,按粮、布、油、盐、煤5种实物的数量进行折合。  工资分首先在天津施行,工资分的折实牌价由人民银行每天挂牌公布。天津的每个折实单位为“一斤面粉、一斤玉米面、一尺布”前5天的平均价格。后来这一做法推及京沪宁汉苏杭等地,实物内容根据地区不同,有了变化。如上海一个工资分为1斤标准米、1斤标准面、1尺龙头细布、1斤煤,比天津略高;当时的每个分值约为6500元(现在6角5分)。比较通行的折算量为一个工资分约含:2.8斤粮食、0.05斤植物油、0.2尺白布、2斤煤、0.02斤食盐。  30个行政级和11类工资区  由于物价基本稳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工资分所含5种实物已不能完全包括生活的实际需要,因此,国家决定自1955年7月起,先行在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废除工资分,改行货币工资制。从而拉开全国工资改革的序幕。  这次工改,建立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几大类分配制度,其中党政机关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把干部分为30个行政级;企业工人分为8个(个别工种为7个)技术等级,专业人员,如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医务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也都相应有了自己的等级系列。且各系列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如文艺1级相当于行政8级;高教8级相当于行政17级等。  与此同时,依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物价和生活费用水平、交通以及工资状况,并适当照顾重点发展地区和生活条件艰苦地区,将全国分为11类工资区。工资区类别越高,工资标准越高。  定级标准采用一职数级、等级线上下交叉的做法,依据职务,参考德才和资历进行评定。大致为正部3~5级;副部5~8级;正局8~10级;副局9~12级,等等。定多少级拿多少工资。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之间的比例,约为21∶1,全员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品位分类”  在这次定级中,旧吏制中的“品位分类”色彩仍很浓重,注重的是级别而非职务,同是局长或县长,其行政级别和工资待遇往往存在不小差别,工作调动,级随人走。职务只决定权责和任务,级别才决定地位和报酬,因此出现很多官大职小、职大官小或有官无职的现象。如当时中央局不少11、12级干部,职务只是干事。军队各总部机关和军事院校中,10级、11级、12级的干事、参谋、助理和教员也很常见。如作家孙犁,行政9级,职务只是天津日报的副刊编辑。而当时以行政13级划线,13级以上享受高级干部待遇,则是典型的“品位分类”。  定级过后,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绝大多数干部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但也有个别干部因各种原因导致低评而出现思想问题。低评的原因大致有几种:一是资历与职务的矛盾。有的干部资历很老,但评级时的职务不同,级别也往往有区别。如作家姚雪垠,原为上海大夏大学教授,后调入河南省文联,只被评为文艺8级(相当于讲师)。再有同样职务,因资格不同,评级也会有差异,一位军队老干部是团参谋长,因是1942年以前入伍,被评为副团,14级;同样是团参谋长,1942年以后入伍,即被评为准团,15级。  级别种种  这次评级,担任重要职务的党外人士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甚至被高评。最典型的例子是宋庆龄被评为行政1级,工资为579.5元,而毛刘周朱等领袖则评为行政2级,工资404.8元。正部级均在3、4级上下,副部级可评到5级。著名侨领陈嘉庚即被评为3级。当时的知识界文化界,也都愿意“收名定价”于此次定级,如梅兰芳,被评为文艺1级,甘愿只拿336元。大学教授在此之前其实都有级别,但同样重视此次评级。全国当时共评出1级教授56名,评审极为严格。季羡林曾解释当时工资的含义,他是1级教授,每月工资345元,加上中科院学部委员的津贴100元,共445元。当时还有一个特殊规定,即党员比非党员同级要少拿一定比例的工资,这在知识界十分突出,这个比例是,工资200元以上者少拿2%;100-200元者,少拿1%。 黄新原/文
﹣﹣﹣﹣﹣﹣﹣﹣﹣﹣﹣﹣
发表言论:
笔  名:
中华网搜索
站内搜索 全网搜索第1页/共5页
第1页/共5页
寻找更多 ""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
来源:搜狐历史
作者:杨奎松
  这次工资调整后,高级干部增加收入的幅度如何呢?这可以从上海市所做的新旧工资标准比照表中得到一个较清晰的印象(见表9)。
  (表9略――编者)
  由表9可以发现,除了行政1级的工资增幅在6%,13级至2级高级干部工资增加的幅度都在8%以上,最高增幅达21.91%,最低增幅7.33%,平均增幅达14.35%.从14级至29级,最高增幅6.66%,最低增幅0.22%,平均增幅仅2.26%.如果从绝对数来看,低级工作人员最少的月收入增加只有0.23元,而高级干部增加最多的达到95.67元,相差几达416倍之多。不难看出,此次工资调整,再度拉大了等级之间的分配差距。由此自然也就引发了一些问题。
  据上海吴淞区政府报告称:此次改资,"一七五人中,增加收入的有四十人,占总人数的22.2%"."改资后生活困难,需要补助的约有44人,占全部改制人数的25.1%,约需补助金额478元。与改制前的补助情况相比,则人数增加214%,金额增加270%."再加上从其他有较高津贴的单位或地区调来,未降低待遇而保留了工资的干部占全体改资人员的70%以上,此次改资后保留工资一律取消,因而"虽然(部分干部)标准有所提高,但实际收入是减少了,因此情况比较复杂,思想问题亦多",工作起来相当困难。①「《上海吴淞区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的有关文件的工作总结》,日,上海市档案馆藏,B1/2/.」
  事实上,包括整个上海市在内,全国各个地区此次工资改革都遇到了"降低收入的面较大,任务比较艰巨"的问题。仅上海供改薪和取消保留工资后,因为生活困难需要补助者,就占了此次工资改革总人数的14.85%.①「《上海市人民委员会人事处关于上海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工作总结》,日,上海市档案馆藏,B1/1/.」一向为工资标准较高的上海地区尚且如此,其他地区的情况可想而知。
  注意到新出现的各种情况,在1956年6月各行各业全面实行工资改革过程中,国务院再度对1955年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举措是将原本只享受少量补贴的大批乡一级工作人员列入国家干部,即享受工资制待遇的人员的行列中。同时,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最低一级工资从18元提高至20元,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之差为28倍。然而,如果加上每一级别中的等级差,最高和最低工资之差则达到了36.4倍(见表10)。
  对照表8可知,1956年6月的工资改革中基准工资增幅不大,最高一级的基准工资并未加薪,2级只增加了5元,3级增了10元,4级往下至11级均增了20元,然后依次递减,最低的几级增加最少,仅2元。较1955年增资,虽然绝对数字仍是高级干部增得多,但这次一般干部的平均增幅则略高于高级干部。如1-13级干部最小增幅为0,最大增幅为12.9%,平均增幅6.9%;而14-30级干部最小增幅为7.19%,最大增幅为13%,平均增幅达10.36%.
  对等级工资制的调整与毛泽东的思考
  比较《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所见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批示及电报,他对土改、"镇反"、"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和其他政治思想问题的关注明显较多,而对于实行工资制和依照等级划分干部收入标准问题,则很少具体过问。
  个中原因,我们目前还无法做出准确的解释。可以想见的关键原因或许在于,建国之初在涉及经济体制建设方面,都有苏联的经验和模式为依据。①「据1940年苏联职务等级工资的标准,月收入最高者可达10600卢布,而月平均工资仅有339卢布。当时工人最高最低工资之差,甚至达到31.3∶1.关于苏联工资制的相关情况,可参见谢米诺夫:《苏联工资等级制度》;鲍里斯。迈斯纳主编:《苏联的社会变革》,第33-35、125-127页。」中共刚刚执掌国家政权,管理如此大的一个国家,最初不能不较多地受到苏联经验的影响。也正是基于苏联的经验,中共财经方面的工作人员,实际上从延安时期开始,就把产生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资制,视为实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最合理的分配形式。他们并且相信,基于按劳分配的原则,必须要打破在共产党人中流行的平均主义观念和分配形式。
  因为,"从平均的供给制到混合工资制,再进入全面工资制",即"从绝对平均主义到相对平均主义,再逐渐过渡到按劳得酬"这种分配原则的发展逻辑,还在延安时期就已经深深镌刻在多数共产党领导人的头脑中了。②「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编印:《经费供给工作的简单总结(初稿)》,1945年10月,湖北省档案馆藏,ZNI/174/63.」中共进入东北大部之后,迅速依照苏联模式开始推行工资制,并在激励进步的理由下,开始把苏联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实行的职务等级工资制也照搬过来。
  同时,由此造成的一个吊诡的现象是,因为相信苏联的分配制度才是最合理的、真正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中共各级领导人在进入各大中城市之后,很快发现自己所要建立的新的分配制度,必须扩大各个不同等级的级差系数,才能符合苏联模式所提供的"合理的"分配标准。如1949年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在武汉地区所进行的关于旧工资制的调查材料中,就明确提出: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工资制度"存在着平均主义工资率",每级工资增加率仅在3%与1.3%之间,"实难刺激工人的积极性".其福利津贴的分配,因为太过照顾下层职工,从而使得"各级间实际工资更为接近,平均主义更为严重".③「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工业部工资科:《武汉地区工资材料》,日,湖北省档案馆藏,GM8/27/30-43.」
  此后,各地方政府在统一混乱的工资分配办法时,最感头疼的也是如何才能够通过拉开工资级差,克服国民党统治时期旧工资制度中的平均主义现象,"刺激技术进步和发展生产".④「《中南区统一工资暂行办法(草案)》,日,湖北省档案馆藏,ZNI/208/43-44.」结果,新中国成立后工资改革的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破除国民党时代旧的薪给制度所造成的平均主义的观念和制度障碍,"反对和防止平均主义"倾向,突出强调"它是按劳取酬的最大敌人,生产中的障碍,应严格批判".①「《郭局长关于工资等级制度初步改革方案的报告》,《工资等级制度改革学习文件之一》,1951年,湖北省档案馆藏,ZNI/307/6.」
  关于国民党时期行政公务人员的工资标准情况,我们可以从表11中获得一些了解。由表11可以看到,战后国民政府文官的薪给标准,除总统和五院院长外,共37个级别,每级的相差数,最少5元,最多120元,相邻各级之差较为平均,最高级和最低级之比,亦仅为14.5∶1.而表10所列1956年人民政府所定工资标准,等级虽然只是30个级别,少于国民政府上述标准7个级别,但每级的相差数扩大许多。以每一级的最低档为例,其最多差到55元,最少仅差2元,有27.5倍之多;最高和最低工资差距之比例,更达到36.4∶1,超出前者一倍以上。即使除去相当于国民政府总统和五院院长级别的主席、总理、委员长级,最高级与最低级之差也达到26∶1之数,仍高出许多。相比之下,国民政府时期的薪给标准,确较1956年人民政府所定的工资标准还略显平均。②「当然,注意到国民政府时期文官薪给标准中最低一级高于当时普通工人月平均收入一倍左右,新中国1956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中最低几级均低于当时普通工人月平均收入的情况,可以看出1956年的工资标准不仅是一个较低的标准,而且其设计思想也大不同于国民政府的意图。有关年上海普通机器工人工资收入水平的情况,可参见《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94页;《上海市国民经济统计》,1958年12月,上海市档案馆藏,B127/1/954/4.」
  如果说,新政权上述分配标准着力扩大等级差的目的,在于想要通过拉大等级待遇差距来激励工作人员的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那么,1956年的这一新标准亦明显存在问题。因为其低级别级差远小于国民政府时期工薪级差,即表11所列之标准。其4个最低级别间每级相差只有2元,然后依次是2.5元、4元、4.5元、5元、5.5元。可知1956年标准至少在较低的10个级别中,其级差甚至更小,更不具备所称刺激进步、鼓励多劳多得的作用。
  实际上,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提出过,即使是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之下来争取无产阶级最基本的政治权利的斗争,共产党人也应当坚持提出"所有官员的薪金没有任何差别"的政治要求,以求最大程度地限制因等级制所造成的种种流弊。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页。」以后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马克思更认为,无产阶级政权下的公职人员应当一律实行低薪制度,即所谓"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④「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页。」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主张能否完全照搬,或可讨论。但此后欧洲国家,凡社会党或工党执政时,都努力尝试了近似的分配方法,影响到如今的欧洲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公务人员工资收入普遍差别不很大。在这方面,苏联的做法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革命政权下公职人员应有待遇的设想,却是南辕北辙。苏联所建立起来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及其党政干部内部的分配差距,甚至大大超过了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公职人员收入分配的差距。⑤「在资本主义各国中,除极少数国家,如加拿大、新加坡外,一般如英、法、德,公务员,包括行政长官在内,最高最低工资差,一般仅在8-10倍上下,美、日亦仅在20倍左右。参见孙正民、崔爱茹编著:《国外公务员工资制度与工资立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第24-213页。」
  然而,无论是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主张,还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公职人员收入分配的情况,毛泽东这时似乎都不甚了解。从他的读书生活情况看,他在1950年代初显然还没有读过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著作。①「参见龚育之、逄先之、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第18-34页。」这或许也是他不能对等级工资制的建立表示异议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再加上党内对苏联经验的迷信,在毛泽东读过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列宁又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只能实行"形式上平等、实质上不平等"的"按劳取酬"原则的观点,苏联顾问不时地公开宣传斯大林关于"谁根据平均主义原则来规定工资等级制度,谁就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离开了列宁主义"的说法,②「参见谢米诺夫:《苏联工资等级制度》,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工资训练班讲义,湖北省档案馆藏,ZNI69/1-2.」如此等等,都使毛泽东在这一问题显得无所作为。他只能把问题归结为金钱本身,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钱这个东西是很讨厌的,可是我拿它也没有办法,现在谁拿它也没有办法,列宁也没办法,总归还得有。"③「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编:《毛泽东遗物事典》,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年,第531页。」
  但是,毛泽东到底是相信共产主义的,他不是不清楚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至少应当是建立在收入分配相对平均的基础之上这个道理。并且,他出身农民家庭,生活一向较为随意和简朴,生平又"最讨厌钱".④「关于毛泽东生活简朴和长期不喜欢经手钱的情况,可参见《毛泽东遗物事典》一书,以及建国后一直为毛管理生活开支的李银桥撰写的《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再加上他一向反感中国传统社会中那种"冠带巍峨"、"仆从如云"、"高堂广厦"、"锦衣玉食","出则舆马,入则高坐;堂上一呼,堂下百诺"的官僚政治形式,他更习惯于供给制,对实行工资制本身并不热心。而一向重视自身经验的他,基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经历与供给制的尝试,在内心里对苏联强调要利用物质刺激,即靠拉开等级间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来调动人们工作生产积极性的办法,多少会有些怀疑,也应属无疑。⑤「类似的这种思想倾向,在建国前夕刘少奇、邓子恢等人的言论中,也都有所反映。」
  还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对供给制中的等级趋向,以及由此产生的庞大官僚机构表示担忧。
  1947年3月胡宗南部占领延安,毛泽东明确表示这是好事情。至少"打碎了庞大机构、官僚腐化",逼得过去那种"衣分三色,食分五等"的供给制标准也改了。他甚至讲:"供给标准就这样好,打到南京上海都不要再提高。"⑥「《谢觉哉日记》(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67页。」
  1949年中共中央初进北京城,在中南海怀仁堂开会时,一位军队将领当场提出:资本家吃饭时要摆五六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这不行,军队应当增加薪水。与会者多表示支持。毛泽东却当即提出不同意见。他直截了当地反驳道:"这恰恰是好事。你是五个碗,我们吃酸菜。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当然,还有别的。现在部队的伙食改善了,已经比专吃酸菜有所不同了。但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⑦「转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28-329页。」毛泽东的这个表态,清楚地反映出他对通过利用等级差或扩大收入差距的办法,来激励人们努力工作,进而体现社会主义式的多劳多得的分配特色这种观点,未必那么赞同。
  多半是基于上述种种情况,毛泽东对工资改革问题,一连几年都相当低调,很少介入。直到1956年春,即斯大林去世两年后,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公开承认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问题以后,他才逐渐开始出来讲话。
  在初步开始反思几年来照搬苏联经验利弊得失的情况下,他尽管委婉却很明确地开始提出:现在的工资标准把收入的差距拉得太大了。在1956年全面推行工资制度改革前夕,他就特别在党内高层中指出:"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工资可以增加一些,但要"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①「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页。」
  毛泽东的这一提醒显然没有发生任何作用,1956年公布的工资标准较前没有任何带有趋向性的变化。对此,毛泽东显然不满意。工资改革工作的帷幕刚刚落下,他就在八届二中全会上对现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提出批评。他在为大会做结论时专门就此表示了自己的意见:"现在高级干部拿的薪金和人民生活水平相比,悬殊是太大了,将来可以考虑也减少一些薪金".他并且提到,不仅是薪金的问题,实际上还有特殊待遇的问题,"一是物资供应,一是警卫太多,必须很好地注意加以改变,以身作则,才能号召人民艰苦奋斗,同甘共苦。"②「《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的结论(传达要点)》,1956年11月,《毛泽东思想万岁》,1967年,无出版单位,第166页。」正是基于这一点,据说毛泽东坚持不接受最高级别的工资待遇,只同意拿404.8元的工资。③「《毛泽东遗物事典》一书依据毛泽东历年生活费收支报表所记,说毛泽东从1955年7月中国实行薪金制开始,每月工资即为404.8元,以后一直没有变动过。(第510页)此说尚可存疑,因为404.8元的工资标准,应当是在1960年中共中央再度明令降薪以后确定下来的。」
  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的批评,终于引起周恩来等人的重视。1956年的工资改革刚刚完成,国务院就迅速拟定降薪方案,上报中共中央。经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批准后,国务院很快发布指示:党政高级干部,即行政10级以上干部全面降薪。"各级降低的比例是:一至五级为百分之十,六至八级为百分之六,九至十级为百分之三。"降薪后,行政1级由560元降为504元;2级由505元降为454元;3级由450元降为405元;4级由400元降为360元;5级由360元降为324元;6级由320元降为301元;7级由280元降为263元;8级由250元降为235元;9级由220元降为213.5元;10级由190元降为184.5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的差别系数,从28∶1变成了25.2∶1.④「《国务院关于降低国家机关十级以上干部的工资标准的规定》,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史料选编()》(劳动工资和职工保险福利卷),第628-629页。」
  党政工作人员高低工资之间相差25倍,在毛泽东看来仍旧太多。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不只是高薪问题,而且还有特殊待遇的问题。行政10级以上的高级干部,虽然不再同时享受供给制的待遇,但他们依旧享受着供给制残留下来的紧俏和质优商品的特殊供应(时称"特供"),并且多数因工作关系,分别享受着秘书、警卫、司机、勤务、保姆、厨师以及医疗和专车、住房等其他中低级别干部所不能享受到的各种特殊待遇。
  有关各级干部在工资以外的待遇和享受问题,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苏联人的做法,制定了相当细致复杂的具体规定。所有这一切,自然都是严格地按照等级来划分的。比如几级以上可以配厨师,几级以上可以配勤务,几级以上可以配警卫,几级以上可以配秘书,几级以上可以配专车,包括不同级别的干部享受何种档次和牌子的专车等都有具体规定。以最典型的住房标准为例,开始实行工资制即有了严格按照等级分配的规定。像上海市,1956年就按照行政级别将各级干部住房划分成了十几种待遇标准,明文规定:特甲级可享受200公尺以上的"大花园精致住宅";特乙级可享受190-195公尺的"大花园精美住宅";1级可享受180-185公尺的"大公尺的"上等住宅公寓";4级则只能分得"半独立式普通住宅中等公寓";5级只能分得"120-135公尺的新式里弄住宅";6级只能分得100-115公尺的"有卫生设备的普通里弄住宅";7级只能分得80-95公尺的"无卫生设备的石库门房屋";8级只能分得"老式立柱房屋";9级以下只能分得"板房简屋",如此等等。①「《上海市人民委员会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的有关文件》,1956年1月,上海市档案馆藏,B1/1/.」
  实行等级制度,拉大工资差距,不能带来毛泽东所期望的效果的一个更重要的例证,就是在干部评级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问题。毛泽东发现,高级干部的工资待遇提到如此之高,各种问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层出不穷。仅仅因为级别稍有不同,待遇有所差别,就有人公开吵架告状,以至痛哭流涕。毛泽东对此极为反感。他不止一次地在党内公开批评说:工资固然应该增加,但"现在看起来工资有些不很适当,已引起人们的不满。"而更奇怪的是,级别高了,工资多了,"闹地位、闹名誉,争名夺利这个东西也多起来了。过去的那个拼命的精神,过去阶级斗争的时候,跟敌人作斗争的时候,我们那种拼命的精神,现在有些同志身上就消失了。讲究吃,讲究穿,比薪金高低,评级评低了痛哭流涕??据说还有几天不吃饭的"."为个人利益而绝食而流泪",这算什么?他甚至气愤地训斥道:"至于你那个几级几级,就是评得不对也要吞下去!"②「毛泽东:《在山东省机关党员干部会上的讲话》,日,《毛泽东思想万岁》,第275-276页。」
  废弃供给制,实行工资制,固然是不可逆转的一个现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泽东越来越认定,这未必是一种进步。他断言,共产党人仅仅是因为要迁就现实,才不得不做这样的让步。但让步的结果,却让出一个"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③「这是1974年毛泽东在谈到八级工资制时的说法。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谈话要点》,1974年12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413页。」的"等级制"来,这实在是让他始料不及。他对工资制改革所带来的等级制的后果,公开表示置疑:"供给制改成工资制,让一步是必要的??但是,那次改变有很大缺点,接受了等级制,等级森严,等级太多了,评成三十几级,这样的让步,就不对了。"不仅高级干部的薪金太高了,而且因为你高一级,我低一级,那么大的差别,弄成"父子关系,猫鼠关系",把党的传统都丢掉了。④「毛泽东:《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记录》,第68页。」
  权力高度集中的等级制与高工资、高待遇一旦结合起来,不可避免地会使整个社会重新回复到传统的"官本位"的孵化器中,进而导致政治渐趋官僚化。对于这种趋势,毛泽东曾反复批评,并多次发起政治运动,开展整风。他为此再三提议降低高级干部的待遇,且强调供给制的好处,甚至一度赞同做部分恢复供给制的尝试。⑤「毛泽东在1958年10月明确肯定了张春桥颂扬供给制、批评等级工资制的文章,认为"张文基本上是正确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都为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多数人认为不该中断供给制的传统,肯定供给制是革命的、先进的、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一种分配制度。一些地方还部分地开始实行供给制的办法。毛进而在11月上旬的郑州会议上讲道:"我们要恢复供给制,但要保留适当的工资制,保留一部分多劳多得还是必要的。"转见《毛泽东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37页。」正是在毛泽东的这种压力之下,1959年2月和次年10月,中共中央又两度下令降低高级干部的工资。1959年明令降低最高的1-3级党员干部的工资标准,将三级工资合并,降到460元。⑥「《中共中央关于降低国家机关三级以上党员干部工资标准的决定》,日。」1960年又下令17级以上党员干部降低工资标准,1-3级再降12%,4级降10%,5级降8%,6级降6%,7级降4%,8级降2%,9-17级降1%.降低后的1-3级工资标准为404.8元,与最低工资标准之比为20.24∶1.
  十分明显的是,随着中苏两党关系破裂和他日渐认定苏联社会主义已经蜕化变质,毛泽东对这个问题的担忧逐渐变得愈发强烈起来。他对苏联党之所以走向"修正主义"的一个基本判断,就是建立在苏联党政工作人员已经蜕变为一个享受高工资、高待遇的官僚特权阶层的认识之上的。他再三提醒说:"既有高薪阶层,就一定有低薪阶层",而且后者一定占多数,因此,"这个社会里的高薪阶层是有危险性的".①「毛泽东:《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记录》,第742-743页。」经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中,就突出强调了这一观点。公开信在详尽剖析了苏联特权阶层的种种表现之后,明确写道:"绝不要实行对少数人的高薪制度。应当合理地逐步缩小而不应当扩大党、国家、企业、人民公社的工作人员同人民群众之间的个人收入的差距,防止一切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享受任何特权。"②「《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68页。」
  毛泽东对中共党内出现特权阶层高度重视,力图采取措施予以防范。1966年"文革"的发动,固然与党内权力斗争有着密切关系,但至少在毛泽东看来,他所反对的"修正主义路线"及其"走资本主义当权派",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这种官僚特权阶层的代表。"文革"发动之初,群众斗争矛头直指干部特权问题,与此也不无关系。
  然而,毛泽东到底没有、也不可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改变这一切。他一度设想过并且推动过的"干部参加劳动"、"五七"干校,都不可能成为一种根本替代现有分配制度或阻遏等级制负面影响的有效办法。这也正是为什么虽然已经再也无法回到供给制去,毛泽东却还是常常会念供给制的好处,相信"实行供给制,人还健康些".③「毛泽东:《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记录》,第474页。」这样一种困惑与遗憾,到他生命最后一刻都萦绕在脑海之间,挥之不去。④「前引毛泽东1974年的说法即是毛去世前发表几乎最重要的感慨了。其原话是:"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
(责任编辑:宋晨希)
原标题: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兵相当于什么级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