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努力身无分文求赚钱路子,多吃点苦,可是没路子走,现在社会很现实,钱没钱,技术没技术,又没读多少书。

陈孝彬:领导干部的心理调节
我的图书馆
陈孝彬:领导干部的心理调节
陈孝彬:领导干部的心理调节&&
现在,大家都对身体健康特别注意,但对于心理健康了解得比较少。我对这个问题也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研究,只不过想提出一些问题和大伙一起探讨。
假如说你现在有一个毛病,就是什么事都紧张、烦躁、自卑,不论是埋怨社会也好,埋怨领导也好,埋怨同事也好,埋怨他人也好,总是憋着。郁闷、烦燥、焦虑、愤怒、恐惧,这些现象都是心理健康出了问题。我这里特别说“经常”,偶尔有一回那就不算了。如果一个干部包括你手下的干部经常处于这种状态,就意味着他的心理健康有问题了。
这种心理疾病早期的症状是什么样的?首先是疲劳。干了一天活回家显得特别累,思路不清,就是本来这人还挺能干的,什么事都能说个一二三,怎么现在丢三落四、老说不明白呢?今天上午说的事一会儿就忘了:我说了吗?我怎么不记得了?还伴随着失眠。
疲劳之后,是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两种:一个叫情感障碍,一个叫抑郁障碍。什么叫情感障碍?就是不管你干的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我一瞧见你就烦。其实,如果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出道理来。抑郁障碍就是你说什么事我总从反面理解你。比如说,很多同志都希望出去考察,你跟领导报了,也想出去,这是一个机会。等到领导有一天真找你谈话说这个机会给你了,你听了以后应该特高兴,谢谢领导对你的关心培养。但不是,报名的时候很积极,一旦说咱们单位就一个名额给你了,你马上想到:小王小赵是您的红人啊,他们也嚷嚷去,怎么把名额给我了呢?这里头有问题,说不定有什么猫腻?领导,这回我还不去了!这都属于心理障碍。
情感障碍,抑郁障碍,心理失控,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发火也好,大哭也好,心里烦燥也好,我知道不应该烦,我知道不应该笑,但我控制不住,最后的结果神经失常。所以说,心理疾病到最后也是很可怕的。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报告显示,有1/4的在职干部有心理健康问题,当然严重的占到2%、3%,还不多,但这确实应该引起注意。国外的学者说,疲劳是屠杀现代人的隐性杀手,压力是屠杀现代人的第一杀手。他们做了一个调查,50%的癌症患者和心脏病患者跟压力有关系。这说明,现在我们不仅要注意身体的健康,而且要注意心理的健康。
是什么引起心理变化
究竟是什么引起了心理的变化呢?
第一个是变化。现在是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它必然要打破原来稳定、平衡、有序的环境、秩序和规则。诸位很多同志可能多年在平谷工作,原来是一个农村,现在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就影响到我们很多观念、工作方式的变化。你能适应吗?在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我们说,变化可能使你兴奋激动,也可能使你焦虑恐慌。因为变化可以带来很多发展的机会,创造很多的条件,所以我兴奋激动。如果一旦不适应的话,就有可能被淘汰、被精简、被调动,这一切可能对有些人来说是不想要的,于是就焦虑,就恐慌。所以,变化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
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听过一个煮青蛙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实验,后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教授彼得12539;圣吉写了一本书《第五项修炼》,这本书里举了一个煮青蛙的故事。我们现在把这个煮青蛙的故事变成一个中国版故事:一盆凉水里放进一只小青蛙,小青蛙在水里游泳,它觉得舒服极了,可万万没有想到,脸盆底下点起了一把火,于是水的温度在不断上升,这时候小青蛙觉得水有点热。可是,你知道青蛙怎么说吗?它说,温水澡也很舒服。青蛙是洗凉水澡的,现在水热了,它没有感到水的温度上升对它的生命构成了威胁,而是说温水澡也舒服,这就是它没有忧患意识。水的温度又在不断上升,这时候小青蛙才觉得水是热的。可是青蛙说,坚持坚持,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水的温度又在不断上升,这时候小青蛙才喊了一句:哎呀不好,烫死我了!当它感觉烫的时候,它的两条腿已经跳不起来了。这就是著名的煮青蛙的故事。当青蛙感到水有点热的时候,它不说温水澡也很舒服,只要轻轻一跳就出来了,就有救了。或者,水温上升的时候它不坚持,使劲一跳,也就出来了。可最后,它知道非跳不可的时候,本身已经没有跳的能力了。
这说明什么呢?这盆水就是我们现实的世界,我们在座的诸位包括我就是这个青蛙,这个火就是改革开放之火,它在改变我们的环境、我们的条件、我们的规则。所以,现在的农村也不是十几年前、二十年前的农村,而是一个变化的农村环境。你习惯过去的一套,说虽然改了我还这样干,我坚持我认为的经验,最后一天你感到不行的时候,于是想学想改。对不起,没有你的位置了!这就是变化为什么最后会使你焦虑恐慌,因为你不适应了。
第二个就是压力。我对平谷情况不了解,于是就上网看一看咱们平谷都有什么。特别是看到了区政府的“十一五”规划,写得真好,要求也高,要想改变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变成现代的农业发展模式,目标高、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和别的区县各个行业的竞争又是那么激烈,必然使我们都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下,谁也不能松懈,更不能泄气。这么紧张,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第三就是挫折。现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经常采用各种形式的评比,各种考核检查、评优,还有诸位的晋升,这些活动中人的期望值往往比较高。可是现实结果又不是那么回事,于是你有挫折感。可是没有办法,事实告诉你:这次评职称评了别人了,没有你,这次评奖你也没得到。于是,心里面就不平衡。所以很需要战胜挫折,心理要平衡才行。
一个是变化,一个是压力,一个是挫折,是我们在座的几乎天天遇到的事,也包括你的下属的遇到的事。当这个到来的时候,是不是会影响到你的积极性?积极性还是小事,更主要是会影响你的身心健康。所以先要调节,就是在变化、压力、挫折过程中,使自己理智、感情、欲望、行为处在一个平衡状态,这样才是一个最好的自己。
干部教育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我们的干部教育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呢?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中央的战略举措,而和谐社会里面就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和谐。也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心理上的平衡,因为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里面,可以说矛盾很突出,问题很多。
第二,我们在座的诸位属于中层干部,中层干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群体,因为他要把上级的也就是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各种指示、要求、指标落实到基层,要和基层群众的态度感情、需要、利益结合起来,这样你的任务才能完成得更好。
美国有个管理学大师叫巴纳德,他也说过这个意思。中层干部一手抓着上级,上级有要求的时候,从来不说你们乡镇现在实际情况怎么样,他就是下达任务、下达指标,限期完成。可是咱们能不能完成呢?你把这些事也传下去,说你们就这么做吧,那肯定做不好。因为基层群众对待上面有态度问题,有感情问题,有需要问题,有能力问题,还有利益问题等。只有我们动员他干事、让他完成任务的同时,把它的感情态度利益结合起来,他才会好好干活。因此,在这个时候光有行政手段、行政方式是不够的。我不是说不需要行政的方式,开会、传达文件、定计划、提要求、检查,这当然要,这是行政。可是你要做得更好,必须把下级的心理因素考虑进去、结合进去,这样才能做得更好。做的时候也遇到一个心理平衡问题,这就是心理健康问题。
第三,现在处在化解社会矛盾的时期。我们化解社会矛盾,还有机关内部各种矛盾的时候,需要采取心理上的许多战术。
最后一点,在机遇挑战危机困惑面前,使自己更加坚强。我们每个单位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甚至别人并不能真正理解你们的难处,当机遇到来的时候,当对工作进行挑战的时候,当出现危机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用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挺住,而不是垮下来,知难而进,永不退缩。
这四点就是我们当代干部需要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心理上的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最大的成就是什么?解决了建国以来困扰我们几十年的粮食问题、物资匮乏问题。当年的总理脑子里想什么?粮食。怎么把外地粮食调到大城市去?怎么把煤炭运出来?钢铁怎么上去?但一直到文化大革命都没解决。所以我们长期过着票证生活,总觉得几亿人问题解决不了。
1992年十四大以后,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一下子变了。现在我们粮食不存在问题了,商品特别丰富,物资困难没有了,但新的问题来了,什么问题呢?一个我们知道,社会财富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因此外国才说中国威胁论。以前毛泽东说那么多话他也不感到威胁,现在怎么威胁呢?中国真的强大了,可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衡,虽然国家有这么多钱,但是分到下面去是不均衡的,各个群体在收入的差距上明显加大。当年毛泽东时代是控制住了这个干部和群众收入的差距,不能大,一大就修正主义了。现在有了几十倍的差距,有一个月几百块钱的干部,也有一个月上万的干部,这都叫干部,可是差别就明显加大。
第二个问题是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国家的两大变化。一个是社会财富快速增长,再一个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什么叫格局?这个社会由哪些人组成,有哪些阶层组成?当年我们知识分子被说成臭老九,因为他排在第九位,现在他变了,不在第九位。原来的工人阶级第一位,贫下中农第二位,现在大概也不是了,工人发生变化了,有国营企业的工人,有私营企业的工人,有合资企业的工人,有外资企业的工人,还有下岗的工人。农民变化也是大的,务工的、种地的、搞旅游的、经商的,各种各样。这样一来,各行各业发生了变化。这样,有的人兴奋激动,因为变化给它他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可有些群体焦虑不满,因为发展使他们失掉了优势,成为困难群体。所以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看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又看到出现了一批困难群体。另外一个词叫弱势群体。那些拥有资本,拥有技术,拥有经验,有过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凭借着这些优势,在获取财富的渠道和方面上大大优于弱势群体。如果你有资本,你可以投资,因此你钱来得就比弱势群体快得多。要是我没有资本,我有技术,正是现在社会需要的技术;我没技术,但我有经验;我没有经验,但我有关系;我没有关系,起码我受过高等教育,凡是拥有这些的,都成为他的优势。有了这个优势,他想得到钱的途径就多了。可是弱势群体呢?一些下岗职工,那些失掉土地的农民,他们会什么呢?他们有什么呢?他们就一把力气,别的没有。因为我们这个市场经济刚刚开始,有好多地方不规范,还有问题。于是在市场经济规则和秩序不健全的情况下,社会财富就会像强势群体倾斜。
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因为只要我有钱,大钱赚小钱,越滚动越有钱。只要我有技术,别人就请我,我就有钱。所以说,前面有优势的人当然越搞越多,当然现在在税务方面对他们的控制不够,正因为这样,这些人很富,另一些人很穷。于是,弱势群体就会有一种失落感和被剥夺感。所以,农民工是被大家剥夺的,因为他一天干那么多活,得到的钱那么少。要不你别干,有的是人,明明是不公平,他不得不干。今天他们失掉的不仅仅是是财富,还有他们的社会地位、发展机会、受优质教育的可能,甚至是政治权利。
现在谁在关心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以前我们到农村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些贫下中农多少高兴啊!他觉得他社会地位很高,他讲的时候很高兴。现在,谁再拍胸脯说我们家是穷人呢?可是,现在无论搞什么项目,发展的机会是给他们的吗?的确,现在城市里机会特别多,但是很少给他们。那些好学校收费高,老师待遇也高,家长负担不起,所以说优质机遇没有你的份。北京做了一个调查,3000名大学生,问他们从哪里来,其中18%来自真正的农村,其他的都是城镇以上的,起码小城市。在城市里,农村的比例18%能上到这些好的大学,而学生里面又有1/3的学生是来自于大城市,像北京上海天津。他们说了,为什么好教育不给我呢?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阶层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一分裂,生活一变化之后,不同的阶层出现了。
以前的时候,我们之间没有差别,你挣得多,我挣得少,你官大,我官低,都没有关系,我们都是人。可是慢慢觉得不对了:咱们不是一路人,或者咱们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诸位到北京一些大商场去看一看,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几千块钱的衣服,几千块钱的皮鞋,这是给你的吗?不是给你的,我买得起吗?所以你看一圈就走了。慢慢觉得,原来我和你不是一路人。明白了这个道理,实际上现在有些商业,明确说是给富人服务的。现在住房也是这样,就很明确说我们盖的房子叫富人区,不是穷人区。人们越来越明白,虽然咱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咱们可不是一类人,这叫阶层意识,由情绪的不满到了对立行为的出现。以前情绪不满,发发牢骚,骂骂街,现在是行动,把小区的汽车划伤,一夜之间十几辆小车给划了。偷汽车卖,尽管他是犯法的,终究是为了卖两个钱。于是就有一部分仇富心理的出现,仇富仇富,仇视富人,由个人行为到群体事件。原来是个别人干,现在是一帮人一起干。在权力缺位的情况下,要采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这说明什么?既然我没有权,我也告不倒你们,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到这时候犯法了。
特别是我们常想到,本来你们两个都是弱势群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为什么一个保安和一个顾客能打起来,一个城管的能和一个小商贩打起来,最后发生了血案呢?你们不都是弱势群体吗?当然了,小商贩是为了活着,但是他没有任何条件之后溜街窜巷,东藏西躲。所以城管吓吓他得了,你说我严格执法,把你抓住不可,他那个小本生意也不容易,你把他弄得没路子了,绝望的时候只得跟你拼了。干吗非这样不可呢?如果不这样的话,不就缓和了吗?商店里的保安也是弱势群体,可是他逮住别人的时候,其实人家也没有偷,就打起来了。这种事情常常使我们感慨万分:我们应该给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要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这些问题就是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思考、需要研究的问题。
如何来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呢?近三年来,人们对发展中出现的成绩和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比如说现在社会上就形成了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说,这都是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惹的祸。因为什么事情都要搞市场经济,医药改革走市场化道路,住房改革市场化道路,教育改革市场化道路,不就是从我们老百姓兜里掏钱吗?现在最尖锐的不就是住房升学医疗问题吗?他从市场经济开始就是反对者,不赞成,所以现在他就说这样还能坚持下去吗?于是他们打出旗帜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当然,我们在座的都是赞成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是对什么叫社会主义道路理解是不一样的:他认为你现在不是社会主义,于是他们现在提出的口号就是反右防左,现在到了反右的时候了,就是现在改革很多是右派观点,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帽子扣得挺大的,有这么一帮人,有他们的刊物,有他们的网站,也是可以说气势汹汹。
另外一种人怎么说呢?他说改革开放发展到了今天,由于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人们对改革的前景和目标失去了共识和动力疲软。现在我们的老百姓已经不是改革开放初期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一说改革大家热血沸腾,那时候目标是一致的,动力是足的。可是改革改到今天了,人们觉得没劲了,改革没意思了,因为改革半天对我没有什么好处。另外,对怎么改革看法不一样,于是第二派的观点是,现在应该先放一放,理清思路再走。无论是经济、法律的,无论是教育的、卫生的、住房的、税收的,各项改革咱们停,研究研究这个路子对不对?搞清楚了咱们再走。听起来这话有点道理,总结经验嘛。可是大家可以想象的到,今天的改革如果叫停,以后再怎么搞、怎么发动可就是个麻烦了。所以从某种意义讲,如果现在叫停,就意味这改革别改了。
所以出现了第三种观点,改革方向不可动摇,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也就是说,这些问题不是市场经济惹的祸,是市场经济不规则惹的祸。如果市场经济比较规范,我们经验比较丰富,不会出这个问题。
所以这就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吵得一直很激烈,一直吵到今年的两会。在这种情况下,第三种人就向中央提出,中央在这时候是不是应该表态了?中央究竟赞成哪一种呢?现在,中央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胡锦涛在两会期间,在上海的座谈会里面明确提出这个观点,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的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温家宝说,我们国家和民族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这个历史的新起点有好多种解释,都是和改革开放初期来比较的。现在我们的GDP已经超过了人均美元这段,这叫新起点。在这个时候我们承担的任务更加艰巨。所以温家宝用了三个更加,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努力。就是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矛盾,你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说白了,这三派你占哪边,别犯糊涂,更加坚定改革的方向,更加努力才能实现。
温家宝还说,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这三年的工作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得更好。这就是说,老百姓提出的这些问题是存在的,所以总理也认帐,咱们没解决好。最后这句话很重要,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勇不退缩,不言失败。只要你知道难,就不难了,就怕你不知道,我们就是要迎着困难而进而上,知难而进。这就是我们说的当前变化的环境下,我们国家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但又是一个矛盾多发期的时候,很多社会心理问题都出现了,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以积极心态适应变化
各级干部都有一个如何适应这个变化的问题,什么变化呢?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出现了职业结构的分流,特别是各个行业都面临着职业上的升级换代。包括我们公务员,对于升级换代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因为在物质生活领域的升级换代大家都很熟悉。你的手机是第几代产品知道吗?它的功能、作用是不一样的,就是科技含量不一样。你们家的电视机要不要换了,要换你换一个什么呢?一定想到等离子,想到了液晶,这些想法都说明我们的物质产品都面临着升级换代。
人呢?人也有升级换代,就是你是第几代人?咱们在报纸上看到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谁谁谁是第六代导演。同样道理,我们这些处长究竟是哪一代的?这个代主要反映在大家的智能结构的变化,简单说就是你的本事。所以我们在座的可能是学某一个专业的,或者某一个学校毕业的,那些学校为你设置一些课程,把你变成一个合格的人才,但是它的标准是工业时代的标准,而不是信息时代的标准。因为各个高校的教学计划是前人为后人设计的标准,但是前人根本不知道以后怎么回事。所以,我们需要接受继续教育,也是因为时代在变化,这是一个问题。
机构要精简,职责权利要重新组合,各种规章制度要修改,于是就使我们的工作环境、工作秩序、工作规则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经验在贬值,传统经验越来越不值钱了,学历在打折。现在博士怎么样,八折就处理了,硕士六折就处理了,本科四折就卖,大专二折就干,已完全与过去所期望的大不一样了。人员在流动,利益在调整,对我们大家来说,这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有几种可能性,你可能晋升到一个更高的更好的位置,也可能到了一个更艰苦更不好管的地方。所以我们在座的每个人未来的前途是什么?各种各样。于是,有人觉得这是一种威胁,这是一种恐惧,而有些人很高兴,觉得给了我机会,兴奋激动。这就是说,现在我们看到变化起来了。
不仅是我们国内在发生变化,全球都在变化,于是社会上就流行“奶酪哲学”。因为有一本美国人约翰逊写的书叫《谁动了我的奶酪》,我想多数人看过这本书。这本书是什么故事呢?我简单说一下。书中有四个小精灵:两个小老鼠,两个小矮人。老鼠的名字,一个是嗅嗅,一个叫做匆匆,嗅嗅就是嗅觉灵敏,匆匆就是跑得快。还有两个小矮人,两个人跟老鼠一般大,一个叫做哼哼,一个唧唧。现在四个小精灵到迷宫寻找奶酪,大家知道,迷宫是一个复杂的东西,里面有许许多多条道路,但正确道路只有一条,谁也不知道,所以他们凭着自己的思想,凭着自己的感觉在探索,所以他们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最后总算找到了奶酪。找到奶酪以后,对老鼠来说就是解决一个吃的问题,所以它们大吃起来,吃饱了,吃不下去了,就去玩去了。玩回来再吃,这就是老鼠的生活方式。
而人呢,决不会是这样的。人当然要吃,吃饱了以后怎么样呢?就想到了我是不是把我的朋友也找来一块吃啊?于是他就请了很多朋友到他的奶酪屋里面开了一个联欢会。那天热闹极了,有吃的,有喝的,有跳舞的,有唱歌的,有打牌的,大家在这儿又吃又喝又玩又闹,高兴得不得了。大家吃过后,说这样幸福的生活幸亏有了谁?两个小矮人。我们大家向他们敬酒,感谢他们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以后有用得着兄弟时候,你就言语一声。于是大家就把两个小矮人捧为他们的领袖。小矮人也高兴,觉得身份、地位都变了。所以说,奶酪得到的不仅仅是温饱,还有荣誉利益地位。
可是突然有一天,奶酪丢了。小老鼠一看奶酪丢了,二话不说就转到迷宫去寻找奶酪去了。小矮人就愣了,怎么没了?当时就问谁拿了我的奶酪?大家都说没拿你的奶酪。小矮人说不可能啊,昨天还剩那么多的,今天怎么没了呢?然后找啊找啊,找了半天没找着,于是在那儿生气埋怨,这谁干的好事?谁拿的给我送回来,就这样等了几天,也没有找到奶酪。这时候,唧唧忽然想起来,问哼哼小老鼠哪去了,说找新奶酪去了。唧唧跟哼哼说,咱们也去找新奶酪吧。哼哼说不去。第一,你知道迷宫里还有新奶酪吗?唧唧说不知道。哼哼说不知道你瞎跑什么。第二,咱们俩的身份地位和过去不一样了,以前咱们是流浪汉打工仔,哪个屋都可以窜一窜,现在咱们不能这样做,只有一个办法,拿出法律武器讨还公道。又过了几天,两个小矮人饿得实在不行了,唧唧说你不去,我一个人去。于是,他又进到了迷宫寻找奶酪,这时候吃的苦、受的罪、受的惊吓就比原来多的多。在这个过程中,小矮人想了很多问题,把自己的感想写在墙上,这就是著名的奶酪哲学,故事的结尾找到了新奶酪。
这个故事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是迷宫?迷宫就是现实的社会。这个社会里面你要什么有什么,可在哪你都不知道。你要想找一个新的好的职业吗?你要想找个好房子吗?你想获得权利荣誉吗?每年都在评选模范,每年都有人升官,每年都有人涨工资,你也想要,你知道在哪里吗?什么是奶酪呢?诸位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现在的社会地位,现在的职务、你的经验、你的工作成果、你的关系,这一切都是诸位的奶酪。但诸位想没想过,忽然有一天如果奶酪丢了或者有获得新奶酪的机会,你打算怎么办呢?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现实意义。
当奶酪丢了以后,你怎么办?当然,第一种选择埋怨诅咒,不应该变化,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第一种人的观点。这都是市场经济惹的祸,如果不搞计划经济,还继续搞原来的计划体制,大概没有这事了。因为大家都过穷日子了,谁也不会这样子,回到过去的时代了,这就是第一种人的看法。第二种等待领导给我新奶酪,我现在不靠别的,就靠组织、靠政府了,组织政府你给我新奶酪吧。所以你可能到政府那里静坐示威,你可能上访,要求上面给奶酪。第三种自己去寻找奶酪。我们大家都要有这样的意识,自己去寻找奶酪。第四种是最佳的,提前做好准备,自己动自己的奶酪。什么意思呢?当你的老奶酪还没有丢,你的奶酪还很新鲜的时候,你就换了,就是没等别人拿走,你就拿到一个新的奶酪。
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叫达维多,人们把这个称为达维多定律。什么意思?达维多是谁?因特尔公司主管技术的总裁。因特尔公司大家知道,电脑硬件和芯片,全球70%、80%以上都是因特尔公司生产的,所以因特尔公司永远处在领先地位,它没有等自己的产品落后了就扔掉旧产品,生产新产品,这就叫丢掉自己的奶酪。记得当年我接触电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基本上是286、386时代,如果哪个单位有486,都舍不得用。本人1995年买了的一台电脑就是586,就是奔腾一,当时我特高兴,因为我比我们单位的还先进呢。可是没多久,奔二奔三出来,现在奔四是主流机。奔三虽然有缺点,但是它够我们日常办公用,它还没有收回成本就出奔四。有人问达维多干吗那么着急,他说如果我不生产奔四,别人就会生产,以前是他们追我,以后就是我追别人了,这可不行。
我们在座的如果是个先进单位,别等你的经验老了,让别人超过你了,你才去超过别人,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不断更新自我的思想,就是一个丢掉奶酪拿到新奶酪的问题。这个故事虽然我们在座很多人听过,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到我们这个现实的社会、变化的环境,涉及到每个人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建设心态来面对变化。因为当你遇到矛盾、困难的时候,你泄气了,你埋怨了,你委屈了,你发牢骚了,有什么用呢?都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既然不能解决,不如保持一个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
这里面我再讲一个故事,一本叫鱼的书,这也是一个美国人写的,讲的是一个办公室的故事。书中有一个叫玛丽的人,把她调到一个落后单位担任领导,这个单位工作效率很低,相互扯皮,秩序非常乱,里面人和人的矛盾也很多。可以说,这里面的人是一群很难管的人,每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不吃任何一套。玛丽采取了许多措施。第一个措施组织大家学习,学习办公规则,学习工作条例,大伙儿不学。在一块闲聊天可以,学习才不爱学呢。于是玛丽又采取第二种,树立先进典型的榜样,用榜样来教育群众。从这个单位里面找一个榜样太难了,谁也不服谁,还不行。于是玛丽采取第三招,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谁违背制度一个罚,这一来把大伙儿惹火了。几招下来,玛丽失败了,治理整顿一个落后单位没效果,所以玛丽非常的苦恼。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天中午吃完饭以后,玛丽在大街上溜达,突然间来到一个鱼市,被鱼市的热闹情景所吸引。这个鱼市怎么个热闹法呢?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人叫好连天。如果你想买鱼,售货员就喊,来一条鲈鱼。他一喊,周围的人跟着一块喊,跟着就有一个卖鱼的从水箱里捞出一条鲈鱼来,做了一个优美的动作,就把鱼扔出去了,大家热烈鼓掌。看什么?看他优美的动作,售货员接鱼也不一样,就像篮球运动员一样,他跳起来接的,有时候可能还翻一个跟头,把鱼接过来以后。给顾客看这条鱼的时候,他介绍这个鱼特点的时候,不是用说,而是唱,歌词是新编,调是老调。唱完就要另一服务员处理,去掉鳞、内脏什么的,这些动作也是又唱又跳。整个买鱼过程简直是才艺大表演,包括收银员小姐嘴里都不闲着,凡是演的好,大家都鼓掌。
这个地方在西雅图一个叫做博客郡(音同)的地方,现在它已经成了一个国际旅游点。玛丽看着的时候,一个经理就走过来了,经理告诉她,任务和内容是无法选择的,而完成任务的方式和工作态度是可以选择的。这就是说,这个鱼市原来并不是这样,经常和顾客发生矛盾。卖鱼并不喜欢卖鱼,只不过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如果能干别的,我才不卖鱼呢?冬天在凉水里捞鱼,那是什么滋味,夏天的腥臭味又是什么感觉。所以他就想不卖鱼了,缺斤短两,收拾不干净,和对方发生争吵、发生矛盾。现在他们改变了,就是卖鱼的任务不能变,卖鱼的程序、内容也不能改变,但是怎么完成,可以各自想出招来,现在发生变化了。这时候已经午休结束了,玛丽赶快回去上班,跟经理说我明儿还来,我再跟你讨论几个问题。
后来,她怎么改变这个办公室的面貌呢?在任务艰巨困难的时候,有一个建设性的心态,于是讲了这个鱼市的故事。后来玛丽又去了一次,跟人讨论讨论,就明白了什么是鱼市哲学。第一个在工作中体会乐趣,就是把工作不当作是什么事,而是乐趣。它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新的活力,激发创造的心境。当然,我们在办公室里面,特别政府机关里面,你说把工作当做玩不怎么合适,玩着做是不认真。可是反过来想一想,玩的时候是大家伙最有活力的时候,想象力最丰富时候,招也最多的时候,能不能把这种精神用到工作中去呢?诸位的工作,处长就让你处里的工作快乐,科长就让你科里的工作快乐,每个工作人员就让老百姓快乐。如果人人甘为大众服务,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那你就会说了,大伙儿快乐,工作不负责任行吗?卖鱼的缺斤短两,人家还快乐得了吗?所以做人做事要全心投入,积极的建设性态度使你拥有丰富多彩、更有价值的人生,这就是鱼市哲学。
玛丽听了以后非常受感动,回到单位组织这帮工作人员一块到这儿来参观鱼市。然后用了半天时间组织大家参加义务劳动,就是跟卖鱼的一块玩,你卖我也卖,一块唱跳,高兴得不得了,下班的时候都不愿意走。下个礼拜上班的时候,玛丽跟大家讲上班怎么这么活泼啊?大家就体会卖鱼的哲学怎么样。根据鱼市哲学,全室分了四个组,第一个组叫选择自己态度组,第二组就叫玩组,第三组是让别人快乐组,第四组全身心投入组。分组以后,每个人都研究我这组的特点,准备在全组采取什么措施。
选择态度组,就在办公室贴了一张态度菜单,就是什么态度有什么结果。哭丧的脸,无精打采的脸,还是笑脸相迎啊,不同态度有不同的效果,要求我们每人进门先照着这个,进门我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有个好心情?玩组的要求咱们办公室环境要不要有人性化的环境,比如办公室能不能放点背景音乐,一些轻音乐,放音乐也是放松自己的有效措施。或者我能不能在办公室角落里搁一个鱼缸,养几条鱼,还有说摆一些咖啡座,坐着聊天,总之想了很多办法。让别人快乐的组调查顾客,后来他们提了一个概念,叫做关键时刻得到你们的帮助,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帮助了我。全身心投入组,就是大家都珍惜今天,不要后悔过去,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想出了一系列办法,变成了全组共享。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生了变化。
我们从鱼的故事得到什么启发呢?第一当你进入办公室,请选择让今天快乐的心情,您的同事朋友都会感谢你,对工作一定认真,但不要绷得太紧,要给大伙儿表现自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也就是说,你工作中布置任务的时候,不要太具体太细致了,你要留点让别人创造想象力的空间,工作就像玩创造性的游戏,把烦恼的事情转化为精彩,把烦恼的事情转化为快乐,让大家很开心。我们办公室很多工作都是很烦的,烦恼的重复的简单的,真正轰轰烈烈的工作是很少。我要把烦的变得精彩,有些事是让人烦,烦恼的事情转化为快乐,当其他人需要你的帮助的时候,你要全身心地投入,尽量让对方满意,份内的事一定做好,份外的事尽量提供帮助。
当我感到精力减退的时候,就是我累了,就去找一个更需要我帮助的人,说上几句鼓励的话,这也就是鼓励自己。就是在你累的时候,你别说我够累了,我懒得跟你们说,你找到一个更需要帮助的人,你鼓励鼓励他,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鱼市对办公室的启发,面对压力要更加坚强。
压力是来自外部还是内部呢?是外部引起的内部的一种反映。第一,对新的工作环境条件要求的不适应。诸位可能原来在基层某一个具体单位工作,现在调到机关来了,由一般干部变成领导干部的时候,环境条件变了,你能适应吗?如果你不能适应,会很苦恼,因为晋升制度大家都喜欢,谁不喜欢升官啊?我们为什么提拔干部,因为他在基层干得很好,所以我们把他提拔上来了。可是有些人一提拔反而糟了,为什么?就是他的优点强项使不出来了,他适合那个工作,不适合干领导干部。
我们大家原来做什么工作可能干得不错,一提拔可能干不了,这叫什么呢?这叫彼得高地。有个学者叫劳伦斯12539;彼得,他发现在行政系统中,往往有些岗位被不称职的人占据,这个不称职的人并不是跑官买官的人,是他在基层干得好,是提拔把他提拔坏了。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他的极限,一旦超过极限,他就干不了。当然我们在座的诸位没有这个问题,但是当你感觉你在岗位上越干越辛苦,希望领导把我调走,觉得我干不了,一旦有这个想法就是处在彼得高地,当然你要走出彼得高地。
第二个时间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别人。你说咱们一天到晚干了多少事?晚上你回家算一下,发现很多都是别人让我干的。比如诸位在某一个处、某一个乡镇担任领导,你觉得你的乡镇最需要抓什么,可是你想要抓的工作往往是最重要的工作,但并不是紧迫的,这个工作今年不干明年可以干,今天不干明天可以干。什么叫紧迫,明天领导来检查,后天交材料,不交不行,你完成这些别人让你写的材料,别人让你做的计划,限期做完的,这就是时间紧迫不属于我自己,属于别人,也就是我不会科学支配我的时间。
第三就是一个人对荣誉、地位、金钱、权利的期望值过高。人类发明了这四样东西:荣誉、地位、金钱、权利,把它们作为追求的目标,本意是调动你的积极性,如果你把这个目标看得过重,目的就是追求这个,反而害了你,不如看得淡一点,就因为你看得太重,反而束缚了自己。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金龙玉锁》的故事,就是有一条大金龙在天上飞来飞去,它看到地上有一把锁是玉做的,很好,于是把这个锁配在自己身上了。大家说好漂亮啊!它自己也非常高兴,但是从此以后,它就飞不起来了。这个东西是好东西,又往往是枷锁,把它套住了。
以我为中心,不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当领导什么都以自己做榜样,你说你工作认真,要求别人跟你一样。错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你要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要让他们像你。可是当领导说你们要跟我一样,我来得早,你们都来得早,你要求你的部下都像你一样,这能够不苦恼吗?
生活方式单调枯燥,生活就是上班,就是开会,就是写材料,好象这就是你的工作,而且生活没有别的内容,就是应付各种名目的检查、评比、考核、验收、评优、排行榜,还有接待。我想每个部门的接待任务也是让人心烦的事情,不接待不应该,兄弟单位来了,上级领导来了,能不接待吗?这接待花掉很大的时间、精力,且不说钱了。有些接待有意义吗?没有意义。
再一个自己和家人健康的问题。家里有病人,自己身体不好,这也是对你的压力,竞争流动带来的恐惧感,大家都在竞争,只有竞争才能优胜劣汰,才能更好的发展,这大道理谁都接受。在竞争中如果你被打败了,你就不愿意竞争了,竞争对你是太可怕了,流动多好,人才流动,物资流动,人要人才流动,把你的骨干流走了,你愿意吗?所以,竞争、流动有时候你并不希望有这个结果。
如何处理压力和挫折
对未来缺乏信心,年龄大了,学历不太高,旧的经验不能用了,原来我的老领导老首长人家退休了,我的关系没了,新的领导比我还年轻,这一些问题使有些人对未来没有信心了,这都是压力。如何处理压力呢?第一,做好每件事,快乐每一天。当你全身心投入你正在做的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思就不会游离不定,工作和生活就更加快乐。意思很简单,你要做一件事,就全神贯注,别说我怎么那么努力,领导怎么不表扬,你看我同桌,人家怎么就提升了,我怎么没有。一想这个,工作质量就下去了。所以要强调这一点:这是我的事,我做好就是快乐。
第一,欣赏自己,不要等着让领导欣赏,我自己就欣赏自己。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工作,使精力更加充沛,干什么事都有乐趣,这时候名利、地位你会看得淡薄,因为你欣赏了自己,把自己的东西都看成一个成果了。要从过去的失败错误中学习。我们过去有过失误,有过错误,我不把它当成包袱,要当成学习,把它用到今天的工作中里,那我今天不就更快乐了吗?
第二,合理配置自己的工作、学习、休息的时间。对一个人来说,工作是重要的,但是不是唯一的,生活也同样重要。你应该有你的业余生活,应该有你的文化生活,应该有你的家庭生活,所以生活也是自己的一部分,我学习不能少,休息睡眠一定要充分,这四个都不可缺少,让它们保持平衡。改变过去的观点,工作工作再工作,工作是我的一切,至于生活,简单点,凑合就行了。一天睡两个小时算了,不要紧,我可以开几个夜车,一切为了工作,这并不对。一个工作狂,一个把工作过分看重的人,并不是一个健康的人。当年列宁说过一句话,不会休息的人就是不会工作的人。记录下每天都做了哪些事情,分析哪些事情必须自己做,哪些事让别人去做。有的时候我们基层干部的特点就是,什么都攥在自己手里面,要自己点头自己同意。
第三,办公环境人性化,让工作充满乐趣。
第四,工作适时适度超前。超前就是把工作提前点,但是不要过早,太早了反而浪费。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难免有情绪,当情绪一来的时候就要创造条件让它宣泄出去。我们每个单位里面有应该有一个心理健康室,这个心理健康室是干吗的呢?不仅做心理辅导,更主要让他宣泄。唱歌是宣泄,体育活动也是宣泄。当他有情绪的时候,让他去玩一玩,乐一乐,蹦一蹦,跳一跳,喊一喊,把火散出去。千万别让你的干部有情绪的时候憋着压着,这是最坏的时候。
要有几个好朋友说说心里话。一旦当领导了,你原来的那些好朋友还愿意跟你当好朋友吗?可能有些人认为咱俩地位不一样了,不可能成为你的好朋友了。有时候你也认为我当领导了,有些话我能跟他们说吗?因为他们是下属,当领导也有生气发牢骚的时候,找谁啊?你有好朋友,无话不说,这也是心理健康所必需的。
关爱下属,这是做心理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第一,让每个人都感受或体会到他在干所喜欢的工作。工作不要仅仅停留在这是我的责任,这是我的奉献,这是我的牺牲,而要说这是我的乐趣。所以要给每个人找到他最适合的工作,让他在工作中有兴趣。第二,组织为他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他有信心和能力做好工作。一个人能不能做好工作有三条,第一态度,第二能力,第三条件。第一第二两条是他自身的,只有第三条,当领导的就是给他条件。
周围有很多要好的朋友,彼此间很交心,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不仅有工作的需要,还有感情的需要。如果一个干部在单位里面一个朋友没有,或者大伙儿都讨厌他,或者他瞧不起所有的人,这个人不可能为单位做出更多的贡献,甚至他可能早晚离开这儿。因此,我们作领导就要组织一些活动,比如联欢会、文艺表演,或者旅游等。活动增加了人员之间感情的结合。千万不要光创造一个满意的环境,一定要创造一个敬业的环境。这个话的意思就是一进到办公室,让人感觉,大家都在努力工作,大家都在想尽各种办法搞好工作。
一个月里面,总有那么几次得到领导同事的赞成。现在我们的教育界,有一个名词叫做赏识教育。也就是说,现在有些很有成就的人,写回忆录的时候,往往写这么一条,念小学的时候,往往最难忘的那个老师是谁,或者念中学的时候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这个老师因为某个事情夸奖我,使我走上了这个道路,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这叫做赏识。正因为你写诗也好,画画也好,或者你体育表演也好,由于老师的赏识,以后这方面的才能越来越突出。
孩子需要赏识,成人呢?成人同样需要常赏识,年轻干部需要赏识,老同志也需要赏识。领导干部每个月总有这么两次三次夸夸他,说他干得不错。也不要说很多话,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肢体的,也可以是物质的,任选一种。所以我们要多说一些“你真行”,“好样的”、“真棒”,不要说“太糟糕了”、“气死我了”、“烦透了”、“没出息”、“狗熊它爹是怎么死的”,领导安排的工作都是考虑他的优势和强项。
咱们给每个干部布置工作的时候,往往工作程序就是层层布置安排工作,能不能再有一个心理程序?就是跟他谈一次话,谈什么呢?领导对这个工作的期望是什么,这个工作如何重要,那么这个工作谁能好呢?我们想了很多人,我们想到了你,你有什么优点强项,一定能做好,拜托了,这个活交给你了。这样,每个人接受任务的时候,不是因为工作需要,而是因为这个活很重要,领导把这个活交给你了。在布置新任务的时候,要赞扬过去。在检查进度的时候,要感谢大家迅速、周到、精确。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要表达对团队的信心。
当然现在的问题还要说,发生问题了,别批评埋怨大家,要相信大家有信心有能力改变这个情况。所以,当领导的要全面关心自己的部下,使他感觉我不是一个机器人,管理上要带有人情味。
我们的干部在工作中难免有这样的那样的意见,一旦你听到个意见之后,你就主动找他,不要等他找你,主动找他。可以说你的意见我知道了,我们领导一定研究。甚至你可以这样说,你的意见我知道了,能不能再给我说一遍呢?他说可以,于是他又说了一遍,他说的时候,可能语气用词就调整了一下。你听完以后再说,你刚才说的这些话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对他的解释作一个解释,用的语言是你的语言,对他意见理解的语言。经过这样的话,他感到领导认真听我的意见,当然能不能解决你的意见,有好多条件,但是要让他感到领导重视。
最后一点,每年领导都要给你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当然不可能脱产学习,包括参观考察之类的。这几点如果我们做到了,这就是对下属的关爱。也就是一个人性化的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我们一定要把以人为本这句概念变成生动的活的东西。
知难而进抗挫折。挫折影响我们的心情和行为,前面我已经说了,我们面临各种名目的评估、评比、检查、评优、验收、考核还有晋升、获奖、排行榜等活动。当期望和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有人就会有一种挫折感,就是本来第一名应该属于我,不知道领导怎么搞的,第一名给了另一个人,你可能第二名,也可能第三名,也可能被淘汰。于是你心里特别火,这是一种挫折,挫折也伤害人。
但是每个人挫折之后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我们归纳出六种行为,这六种中间有三种积极的行为,有三种消极的行为。作为领导来说,要倡导前三项积极行为,防止后三项消极行为。
第一,激发再生力,增强自信心。这次挫折,使我信心更足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经过这次失败我知道离成功不远了,这就是激发再生力。这是最好的状态。
第二,找到自己主要问题的症结,想法改进。
第三,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第四,放弃原定目标,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这就是我们说的,这次评奖我没有评上,以后这种活动我就不参加了,这个目标我也不争取了。
第五,自卑了,认为太丢面子。这次没得奖,我不行啊,自卑感,其它都没有心思干了。
最可怕第六种,我恨你,我要破坏,要跟你们对着干。不是这次我没有得到吗?我也不能让你们得到,我就给你们捣乱。
那么,挫折以后如何找到自信心呢?要分析产生挫折感的原因。第一,自己的优势和强项没有发挥出来。这次评审活动,我没有把最好东西表现出来,知识经验能力有缺陷。第二,这里面需要别的学科知识,我没有,因此这次评奖没评上。第三,我不熟悉竞赛规则。第四,外部原因,如项目要求太高,难度太大,难以预料的事件发生了等。第五,偶然事情的发生。这种偶然事情影响到我的心情。比如说我跟某个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或者今天天气特别热,我有点感冒,或者什么不高兴。再一个,对手太厉害,事先沟通不够,根本不了解他的特点在哪里。否则,不至于输得这么惨的。
三个内部三个外部,容易做到的是第一第三,自己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不熟悉游戏规则。知识能力有缺陷这个短期改不了,因此我不要强调这一条,如果强调这一条,可能失掉你的信心。我们强调前两个外部原因。难以预料的事情、偶然的事情发生了,这次偶然发生,下次注意可能就行了。再一个对手太厉害,我应该事先沟通、了解一下,这样我就可能取得主动地位了。不要强调项目太难了我干不了。这里面告诉我们有稳定因素有不稳定因素,动态也有,静态也有,你分析好这个,就能从挫折中振奋起精神来,使自己看到前景。
最后,就是当代成功者的心理素质。在今天这个时代里面,全世界的成功者在心理上有几个共同点。
第一,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建设性、创造性的心态。当周围许多人主张放弃的时候,他总是能够走出一条脱困之路。现在工作中间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困难的一面,遇到困难时候你别泄气,要有建设性的心态。你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太难做了,你周围的朋友或者助手说,算了别干了,反正也干不出名堂来,这又不是你的事。但要相信,难题再多,解决难题的办法比难题本身还多。
第二,应对各种压力,在追求卓越中体味乐趣。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不要被压力冲垮了,而是在追求卓越中体味乐趣,要干得最好,觉得这是乐不是苦。
第三,喜欢变化,视自己引发变化的能力为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这里我特别强调的词叫引发变化,有些变化是靠引发出来的。我们过去常说的,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创造条件就是引发变化,不是等待变化。作为一个处级干部来说,比科技干部权利大的多,但是有时候也不可能把变化控制在我们手里面,但总会想办法来引发变化。
第四,要和不同类型的人交往与沟通。现在这个社会,无论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阶层存在很复杂,作为我们,要善于和不同类型的人交往沟通:既能跟穷人沟通,也能跟富人沟通;能跟基层人沟通,也能跟上层人沟通;可以跟上级沟通,也可以跟平民百姓沟通。我巧妙对待那些棘手的人物,那些来上访、来告状的人。有些人真让你心烦,胡搅蛮缠,混不讲理,无理取闹,你能够巧妙对待他们,有构建双赢局面的创造力,同时不放弃原则底线。
第五,构建双赢,达成共识。双赢是什么意思呢?双赢并不是各退一步,大家都妥协,就双赢了。不是那么简单,谁都想拿最好的,于是大家在一个共同的工作中各自得到最好的,这叫双赢。因此需要创造力,同时不放弃底线的坚韧性。
如果诸位能在这五条上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将成为一个心理素质相当坚强的人。今天我讲话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变化到来的时候,人们怎么对待变化呢?强者和弱者在心理上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觉得我要抓住变化的机遇,有人说这是一种压力,压力可以变动力。有时候压力把人压垮了,可能遇到挫折了。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研究、需要我们改进的东西。
馆藏&9718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赚钱路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