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上市的教育公司潜在的投资机会在哪

2017,港股潜在的投资机会在哪?
随着深港通即将推出,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虽然港股已经有不少“A股化”的迹象,但这毕竟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市场,与国内股市还有很多本质上的区别。&截止2月10日,今年以来香港恒生指数上涨7.17%,恒生红筹指数上涨9.26%,同期上证指数上涨3%,创业板指下跌2.93%,整体来看,港股表现远胜于A股,“港股基金”随即成为市场近期关注的焦点。01首先,从全球宏观格局来看,2016年12月底,美元指数见顶,同时恒生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见底,即在“逆特朗普交易”的背景下,资金流出美股,回流新兴市场国家;另一方面,随着2016年底美元指数见顶,年初人民币汇率企稳,海外资金重新开始配置港股。其次,从企业盈利来看,随着国内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地产、汽车等政策刺激经济复苏,香港上市公司的盈利也大幅改善。从年初以来的行业表现来看,盈利改善更为显著的建材、有色、汽车、钢铁及化工等周期性板块涨幅居前。最后从微观资金流向来看,随着深港通开通,以及保险、公募等机构港股投资准备工作陆续到位,港股通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年初以来港股通累计净买入281亿港币,进一步强化了港股的行情。事实上,当A股在区间震荡而无大方向时,港股都曾“悄然”跑赢A股并获得不错回报。比如年当A股市场还在竭力摆脱熊市阴影时,港股(恒生综指)取得了连续三年的正回报,年复合增长率20%(相比沪深300指数-6%)。 同样的在年A股震荡时期,港股指数年复合增长率13%(相比沪深300指数-0.3%)。今年A股又迷失方向,港股最高点有将近8%的回报(日)。由于宏观基本面及市场流动性的原因,短期内A股市场难现2014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的超级牛市行情。如果历史重演的话,港股说不定将来也会有不错表现。02港股还有个特点,其波动率要比A股低30%—40%。同样是牛市,去年A股最高点时,港股波动率只有A股的一半,属于“慢牛”。事实上,港股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慢牛行情,而A股的牛市基本上都是以大涨大跌结束,通常有过山车的感觉。造成港股“慢牛”和A股“疯牛”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成熟度、投资者结构、监管政策和卖空机制等因素。港股是一个可以自由卖空的市场(可能是亚洲最自由的市场)。空头可以有效控制住所谓的“非理性”上涨,使牛市更加平稳以及有持续性。慢牛的好处在于投资者可以精挑细选股票,有序的建立投资组合,而不必急着追涨,乱了手脚。而港股市场的相对平稳,也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选时风险。无论是投港股基金还是直接投资港股,投资者最关心是否会“踩错点”。下表显示了恒生综指或沪深300指数里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的平均下限(下行空间)。两个市场12个月的下限基本相同(-19%),但随着时间推移,港股市场的平均下限愈来愈小,36个月的平均值降至-7.6%,而A股市场的下限反而扩大至-24.6%。换而言之,港股踩错点的风险会随着投资期限拉长而降低,这是一个对长期投资者相当有利的市场。而A股投资如果缺乏好的主动管理,或许会在泥潭越陷越深。注:2013年9月-2016年9月月回报数据虽然目前沪港通加深港通所提供的港股数量并不太多,估计420只左右,但其中有不少香港市场独有的潜在投资机会,值得国内投资者关注。港股通的420只股票,剔除中港两地上市的A+H股,有332只股票,这就是所谓港股通“独有”的投资机会,即全世界只有在香港市场才能买到的股票。可能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是腾讯、中国移动和友邦保险等。但其实除了这些还有诸多较为独特的行业和个股。& &&以上是这332只港股的行业分布情况。其中大消费(可选消费 + 日常消费)在股数上超越了金融板块排名第一,共有93只股票。这些消费类股票较为平均地分布在服装、零售、食品饮料、酒店娱乐和汽车等行业,其中不乏各个行业的龙头。而最为独特的是隶属于酒店娱乐的博彩业,如金沙中国、银河娱乐、永利澳门等。不仅在A股市场没有此类公司,在全球市场都很难找到类似标的。&即使在某些投资者认为相对乏味的金融板块,也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标的。比如港股通将提供40只仅在香港上市的内房股。目前全A股市场才137只房地产股票,港股通立刻把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范围扩大了30%。而且增加的都是从未在A股市场露面的行业巨头,如中国海外、华润置地、碧桂园、中国恒大等。另外还有16只香港房地产股,如新鸿基地产、长实地产、九龙仓集团等。虽然这些香港公司在内地都有布局,但其大部分收入来自于香港和海外市场,受人民币贬值影响较小,对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敏感度也不高,甚至与内房股有此起彼伏的“跷跷板”效应,可视为对人民币贬值和国内房地产收紧的“天然对冲”(natural hedge)。&在多元金融类内较为瞩目的有香港交易所和惠理集团等,前者是交易所,后者是基金管理公司,也是港股市场独有而A股市场缺乏的品种。银行只有11家,而非银行金融占了金融板块的绝大多数,这也是港股通标的比较特别的地方。在科技板块(31只股票)除了腾讯,还有瑞声科技、联想集团 、舜宇光学、中芯国际等硬件设备的行业领导者。此类偏硬件的科技公司在A股大盘也是稀缺品种。&至于电信板块的三家国内运营商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就不必多说了。国内投资者等待它们回归A股已经多年了。医疗保健可能是港股通的唯一短板,区区20只股票,市值和交易量都不大,但还是值得挖掘。整个香港市场里医疗行业的股票就不多,港股现有投资者对此行业的熟悉和关注程度也不高。随着内地投资者比例的提高,医疗行业在香港市场的估值是否也会得到提升?我们拭目以待。03以上是对港股通潜在投资机会的分析,不代表任何行业或个股的投资观点。为了尽量突出港股市场的独特性,我们在文章分析中暂时排除了A+H 股。但在实际投资中大可不必如此,因为当前H股相对A股的估值吸引力,也是港股通的投资机会之一。市场最敏锐的资金已经注意到港股市场的独特优势,深港通是中港两地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里程碑,其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增加了不少香港小盘股。笔者注意到有较多买方(基金)和卖方(券商)都把港股小盘作为南下资金的主战场,认为这才是投资机会的真正所在。然而,香港小盘股的整体表现是否能尽如人意?与A股小盘是否有可比性?如何应对对港股小盘的流动性风险等等...这些都是投资者需慎重考虑的问题。为了提供更高的前瞻性和全面性,笔者将以下分析基于整体香港小盘市场(恒生小型股指数),而非局限于当前港股通所提供的小盘股,希望能有所帮助。下图是中国A股、香港、和美国小盘股指数相对市场指数(大中盘)的历史超额回报(高于市场回报部分)。就整体表现而言,A股和美股小盘在过去12年里都持续跑赢了市场,当然A股小盘的超额收益更为明显,相信国内投资者对此应深有体会。与此相比的是,港股小盘不但没有跑赢市场,而且远远落后于大市。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间,香港恒生综指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5%,而恒生小盘指数的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2%,超额回报为负。我们不排除在个别时间段里,香港小盘股的短期表现可能超越大市。但如果作为长期投资的话,港股小盘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令人兴奋。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上港股小盘未能提供像A股小盘那么高的超额回报,整体弹性和活跃度远不及A股小盘,这是需注意的地方。在学术界,小盘股溢价(small cap premium)是最早被发现的股票因子之一,而且适用于全球几乎所有市场。香港市场似乎是一个例外,至于什么原因,是一个非常有意思和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背后的驱动因素离不了投资者结构、市场监管、企业治理、和流动性等原因。即使国内资金在不断进入港股,市场生态短期恐难有改变。&除了缺乏应有的超额收益,港股小盘的低流动性也是值得注意的风险之一,这也是和A股小盘非常不同的地方。以恒生小盘指数为例,192只成分股中绝大部分(153只股票)的日均交易额低于2500万港币。这对习惯于动则上亿人民币交易额的A股小盘投资者来说,可能会是个挑战。这里我们更加关心的是退出风险。流动性本来就是不对称的,通常股价下跌时的交易量低于股价上涨时。而港股小盘平时的交易量就不高,下跌时更有可能出现极端流动性风险,使退出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在组合管理层面,必须加深对小盘股的基本面研究,同时控制低流动性股票的仓位,以及通过灵活的现金配置来应付港股的“流动性陷阱”。&总而言之:(1) &历史上港股小盘未能持续跑赢市场。(2) &原因比较复杂,短期恐难有改变。(3) &投资港股小盘需要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04港股小盘并非一无是处,鉴于篇幅原因,就不再一一详述。在布局港股小盘时,我们应认清这一板块的实质和特色,而不是盲目地套用A股小盘的经验。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港股中盘指数的长期历史回报其实高于小盘指数,基本接近市场回报。中盘股的流动性比小盘好很多,其中也有不少高质量公司,这或许是港股通投资需多关注的板块。事实上,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未来港股通的投资范围(即国内投资者可买卖的港股标的)必然会逐步扩大,这意味着港股的潜在投资机会将大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虽然是境外市场,但大部分上市公司与中国内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宏观经济仍是主要投资风险之一。所以在港股通策略上如何降低宏观周期波动的冲击,避免(内地)投资者在同一国家风险(country risk)上重复加码,这也是关键。对此世诚投资认为有两种解决方案可采纳。一是继承我们现有的行业策略,即集中投资与经济周期相关性不高的新兴产业。二是需要关注中国内地业务比例较低的香港上市公司。& &&我们可以把港股市场粗分为两大类:中国公司(包括H股和红筹等)和香港本地公司。根据测算,前者中国业务占总收入的平均比例为90%,而后者中国业务的平均比例仅为30%。在香港本地股里有不少公司,如友邦保险、长江和记、电信盈科、利丰集团、恒生银行、创科实业和伟易达等,其中国业务的比例均低于10%。此类公司的“中国风险”都较低,有一些出口型企业更能得益于人民币贬值和美国经济复苏。因此笔者认为香港本地股将是港股通策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后,由于港股目前还是一个由外资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因此国内投资者在加大港股通配置的同时,风险控制就更加重要。市场人士表示,通过港股通基金投资港股,也可以选择仓位较为灵活的沪深港主题灵活配置型基金、或流动性较好的场内港股基金份额,并在港股到达长期阻力点位时做好仓位的风险控制工作。&
预约成功,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长按二维码关注财斧邦获取最新产品信息与动态抱歉,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删除!若您在东方财富网遇到不便,或者希望我们能为您做出更多的功能及改进,欢迎随时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我们将根据您的需求,不断完善。港股大消费板块扫描 稀缺行业龙头脱颖而出
进入10月,沪港通两地系统测试已经逐渐进入尾声,距离沪港通开闸又近了一大步,两地市场也在为最后的冲刺做着准备,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挖掘投资机会。
每经记者 孙宇婷
进入10月,沪港通两地系统测试已经逐渐进入尾声,距离沪港通开闸又近了一大步,两地市场也在为最后的冲刺做着准备,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挖掘投资机会。
此前一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为读者梳理了港股市场上科网股的投资机会,而在本周的&决战沪港通&赢在香江&栏目中,记者将续写机会篇,寻找港股通中消费股的潜在投资机会。
寻找稀缺消费股/
港股市场上,消费股一直以来都是一大特色,大型百货、驰名服饰品牌、珠宝首饰、食品生产商&&覆盖细分行业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港股通273家投资标的中,消费者服务及消费品制造板块个股占比超过25%,可谓港股通的绝对主力,其中不乏一些内地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品牌,如康师傅控股、百丽国际、六福集团、蒙牛乳业、百盛集团等。
尽管这些企业选择在港股上市,但由于内地市场人口数量的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庞大市场机会,诸多在港股上市的消费类公司,事实上主要面向内地市场,因此,对于这类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内地消费者并不陌生。
自今年4月10日沪港通计划公布以来,沪港两地股市的沪港通概念股表现活跃。从大消费板块看,那些内地投资者天天消费却无法购买的标的,很快就将触手可及。那么,问题随之而来,是不是这些熟悉的股票都可以购买?究竟哪些消费股有望受惠?
中金公司近期对沪港通标的发表了相关投资建议,其表示,鉴于大盘股股价有必要回调而小盘股目前估值水平较低,建议投资者在未来3~6个月将关注对象从大盘股转向小盘股。个股方面,考虑到更为强劲的增长动能或者业务复苏前景,看好现代牧业、雅士利国际、玖龙纸业、理文造纸等。
港股标的池中,饮料、方便面与小食品巨头康师傅、旺旺、统一在A股没有对应标的,纸制品巨头恒安和箱板纸巨头玖龙、理文在A股亦难觅对手。中粮旗下品牌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平台中国食品和中国粮油控股均为多业务公司,其分项业务虽可在A股找到对手,但A股缺乏多元化业务公司。在乳业上游,港股标的池中聚集着现代牧业与辉山乳业这样的牧场龙头,再加上烟草香精巨头华宝,这些在A股都难找到对标。
由于所涉标的众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机构研报,精选出几只股票作重点分析。
淘金造纸业:玖龙纸业、理文造纸脱颖而出/
鉴于标的本身的稀缺性以及基本面和估值上的绝对优势,中金公司向内地投资者推荐港股的瓦楞箱板纸龙头企业玖龙纸业(02689,HK)和理文造纸(02314,HK)。
研报称,A股市场不乏造纸类上市公司,但唯瓦楞箱板纸行业成长性稳定(终端下游以消费品为主)且整合前景最为明朗,其他子行业或产能严重过剩(几乎全部是)、或需求存在长期无纸化替代风险 (涂布印刷纸、未涂布印刷纸、新闻纸等),或是整合空间有限。
A股市场,纯粹的瓦楞箱板纸企业仅有山鹰纸业(600567,SH,沪港通标的股,市占率第3名)和景兴纸业(002067,SZ,市占率第4名),但估值高且质地不及港股对标。
中国瓦楞箱板纸行业CR4(行业前4名份额集中度)不到40%(按量),相比美国90%以上的CR4水平,中国瓦楞箱板纸行业具有很大的整合空间,主要是来自地方小纸厂迫于糟糕的盈利和政府趋严的环保政策而逐步退出。未来政府激进宏观刺激拉动资本性投资或成为小概率事件,同时行业新增产能审批标准也已大幅提高,产业新增产能将由龙头企业理性规划主导。
领先集团中,唯有第一梯队的玖龙纸业(20%市占率)和理文造纸(10%市占率)完成了全国化布局(土地、厂房和配套设施),具备长线持久力。
行业周期经过四年多的下行已经见底,供给端收窄下价格开始企稳抬头,龙头企业凭借优势市场地位开始享受吨盈利能力提升。预计今明两年新增产能仅300万吨和200万吨,且估算淘汰落后产能今年至少300万吨且明年更多。据此,中金预测瓦楞箱板纸产品价格和龙头企业吨盈利能力至少于未来两年内维持升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查阅资料获悉,玖龙纸业主要生产挂面纸板,其中包含牛卡挂面纸板,环保牛卡纸和白面牛卡纸,销售仅面向中国市场。截至今年6月30日,旗下员工共计17800人。2010年~201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79.5亿元、243.9亿元、271.7亿元以及287.4亿元,3年来营收增长率达17%。
从股价表现看,52周以来,公司最高价出现在日,报7.65港元,最低价位为4.9港元,出现于今年5月12日。年初至今股价跌幅为12%。目前公司市值为277.17亿港元,最新报5.94港元。
理文造纸则主要通过其附属公司生产裱面纸板与瓦楞芯纸,年营收分别为140.3亿港元、147.2亿港元和169.7亿港元,三年增长率为15.20%。公司年初至今累计跌幅达18.4%,截至上周五报4.17港元,市值为194.95亿港元。
针对这两只标的,中金公司研报分析指出,在基本面情况明显优于A股对标的情况下(成长性、盈利能力以及资产回报等),玖龙和理文的估值水平却远低于A股区域性瓦楞箱板纸企业甚至是其他纸品龙头。从静态市盈率看,玖龙和理文分别交易在10倍和11倍,远低于A股对标交易估值水平。而且,考虑到玖龙和理文财年41%和22%的业绩复合增长,如此低廉的估值对A股投资人具备吸引力。
从静态市净率看,九龙目前处于&破净&状态,而理文也仅交易在1.2倍。A股对标交易的区间范围是1.0到1.5倍。此外,从行业季节性看,目前正处在2014年旺季的前夕,交易倍数传统上有望在销售旺季得到扩张。因此,玖龙和理文处于历史低位的估值水平,于长短期均具备投资价值。
对比乳业股:现代牧业及辉山乳业有看点/
A股市场上,乳业产业链上市完整程度不如港股,其中最缺的是代表上游产业化和集中化趋势的大型奶牛牧场公司。目前沪港通股票池中,有两家大型牧场企业,分别是中国最大的规模奶牛牧场公司现代牧业(01117,HK)和上下游一体化最完整的辉山乳业(06863,HK)。
现代牧业是一家乳牛畜牧公司及原料奶生产商,在中国采用大规模工业化散栏式乳牛畜牧业务模式经营乳牛场和原料奶的生产,该公司为中国最大的乳牛畜牧公司及最大的原料奶生产商。年,营收分别为5.89亿元、11.1亿元、16.8亿元以及24.8亿元,3年增长率达68.66%。今年迄今为止跌幅达20%,最新报3.36港元。
现代牧业与蒙牛乳业颇有渊源。截至目前,蒙牛乳业持有现代牧业28%的股权,是其第一大股东,蒙牛为公司最大单一客户。现代牧业是最为海外投资人熟知的牧场公司,目前静态市盈率仅为15倍。
另一只标的辉山乳业主业为种植并加工紫花苜蓿和补充饲料、加工浓缩饲料、经营奶牛场并生产和销售奶制品,包括牛奶和乳清粉产品,向中国各地提供产品,目前市值为246.37亿港元,公司三年营收增长率达111.33%。对收入贡献最大的是液态奶产品,3年增幅达429.76%。
辉山乳业是当前垂直一体化最完整的牧场公司,是下游覆盖最广(液体奶、酸奶、乳饮料及奶粉OEM)和收入占比最大的公司,当前静态市盈率仅为9倍。
中金公司分析称,港股上述两家牧场公司质地优良,对A股投资人而言稀缺性不言而喻,而且目前各家牧场静态市盈率均低至9~17倍,远低于传统A股农业公司的估值水平。近期市场平均原奶价格有望企稳回升可能成为板块股价的催化剂。
除前述标的外,其他一些消费股也受到机构推荐,如交银国际就指出,沪港通开通后,针对必需品消费行业的交易,建议投资者侧重稀缺价值而非估值差。交银国际分析称,港股上市的必需品消费行业,在个人护理和非酒精类饮料行业优势极其明显,拥有高质、有护城河,且有长期往绩盈利表现的行业领头羊,推荐恒安国际(01044,HK),作为沪港通首选标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彭博终端数据获悉,恒安国际从事生产、分销及销售个人卫生用品,包括卫生巾和婴儿纸尿片。公司2013财年收入为211.9亿港元,3年平均营收增长率达16.41%,目前市盈率为26.1倍,市值为945亿港元。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7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 >> >2017,港股潜在的投资机会在哪?
2017,港股潜在的投资机会在哪?
随着深港通即将推出,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虽然港股已经有不少“A股化”的迹象,但这毕竟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市场,与国内股市还有很多本质上的区别。&截止2月10日,今年以来香港恒生指数上涨7.17%,恒生红筹指数上涨9.26%,同期上证指数上涨3%,创业板指下跌2.93%,整体来看,港股表现远胜于A股,“港股基金”随即成为市场近期关注的焦点。01首先,从全球宏观格局来看,2016年12月底,美元指数见顶,同时恒生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见底,即在“逆特朗普交易”的背景下,资金流出美股,回流新兴市场国家;另一方面,随着2016年底美元指数见顶,年初人民币汇率企稳,海外资金重新开始配置港股。其次,从企业盈利来看,随着国内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地产、汽车等政策刺激经济复苏,香港上市公司的盈利也大幅改善。从年初以来的行业表现来看,盈利改善更为显著的建材、有色、汽车、钢铁及化工等周期性板块涨幅居前。最后从微观资金流向来看,随着深港通开通,以及保险、公募等机构港股投资准备工作陆续到位,港股通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年初以来港股通累计净买入281亿港币,进一步强化了港股的行情。事实上,当A股在区间震荡而无大方向时,港股都曾“悄然”跑赢A股并获得不错回报。比如年当A股市场还在竭力摆脱熊市阴影时,港股(恒生综指)取得了连续三年的正回报,年复合增长率20%(相比沪深300指数-6%)。 同样的在年A股震荡时期,港股指数年复合增长率13%(相比沪深300指数-0.3%)。今年A股又迷失方向,港股最高点有将近8%的回报(日)。由于宏观基本面及市场流动性的原因,短期内A股市场难现2014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的超级牛市行情。如果历史重演的话,港股说不定将来也会有不错表现。02港股还有个特点,其波动率要比A股低30%—40%。同样是牛市,去年A股最高点时,港股波动率只有A股的一半,属于“慢牛”。事实上,港股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慢牛行情,而A股的牛市基本上都是以大涨大跌结束,通常有过山车的感觉。造成港股“慢牛”和A股“疯牛”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成熟度、投资者结构、监管政策和卖空机制等因素。港股是一个可以自由卖空的市场(可能是亚洲最自由的市场)。空头可以有效控制住所谓的“非理性”上涨,使牛市更加平稳以及有持续性。慢牛的好处在于投资者可以精挑细选股票,有序的建立投资组合,而不必急着追涨,乱了手脚。而港股市场的相对平稳,也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选时风险。无论是投港股基金还是直接投资港股,投资者最关心是否会“踩错点”。下表显示了恒生综指或沪深300指数里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的平均下限(下行空间)。两个市场12个月的下限基本相同(-19%),但随着时间推移,港股市场的平均下限愈来愈小,36个月的平均值降至-7.6%,而A股市场的下限反而扩大至-24.6%。换而言之,港股踩错点的风险会随着投资期限拉长而降低,这是一个对长期投资者相当有利的市场。而A股投资如果缺乏好的主动管理,或许会在泥潭越陷越深。注:2013年9月-2016年9月月回报数据虽然目前沪港通加深港通所提供的港股数量并不太多,估计420只左右,但其中有不少香港市场独有的潜在投资机会,值得国内投资者关注。港股通的420只股票,剔除中港两地上市的A+H股,有332只股票,这就是所谓港股通“独有”的投资机会,即全世界只有在香港市场才能买到的股票。可能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是腾讯、中国移动和友邦保险等。但其实除了这些还有诸多较为独特的行业和个股。以上是这332只港股的行业分布情况。其中大消费(可选消费 + 日常消费)在股数上超越了金融板块排名第一,共有93只股票。这些消费类股票较为平均地分布在服装、零售、食品饮料、酒店娱乐和汽车等行业,其中不乏各个行业的龙头。而最为独特的是隶属于酒店娱乐的博彩业,如金沙中国、银河娱乐、永利澳门等。不仅在A股市场没有此类公司,在全球市场都很难找到类似标的。即使在某些投资者认为相对乏味的金融板块,也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标的。比如港股通将提供40只仅在香港上市的内房股。目前全A股市场才137只房地产股票,港股通立刻把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范围扩大了30%。而且增加的都是从未在A股市场露面的行业巨头,如中国海外、华润置地、碧桂园、中国恒大等。另外还有16只香港房地产股,如新鸿基地产、长实地产、九龙仓集团等。虽然这些香港公司在内地都有布局,但其大部分收入来自于香港和海外市场,受人民币贬值影响较小,对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敏感度也不高,甚至与内房股有此起彼伏的“跷跷板”效应,可视为对人民币贬值和国内房地产收紧的“天然对冲”(natural hedge)。在多元金融类内较为瞩目的有香港交易所和惠理集团等,前者是交易所,后者是基金管理公司,也是港股市场独有而A股市场缺乏的品种。银行只有11家,而非银行金融占了金融板块的绝大多数,这也是港股通标的比较特别的地方。在科技板块(31只股票)除了腾讯,还有瑞声科技、联想集团 、舜宇光学、中芯国际等硬件设备的行业领导者。此类偏硬件的科技公司在A股大盘也是稀缺品种。&至于电信板块的三家国内运营商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就不必多说了。国内投资者等待它们回归A股已经多年了。医疗保健可能是港股通的唯一短板,区区20只股票,市值和交易量都不大,但还是值得挖掘。整个香港市场里医疗行业的股票就不多,港股现有投资者对此行业的熟悉和关注程度也不高。随着内地投资者比例的提高,医疗行业在香港市场的估值是否也会得到提升?我们拭目以待。03以上是对港股通潜在投资机会的分析,不代表任何行业或个股的投资观点。为了尽量突出港股市场的独特性,我们在文章分析中暂时排除了A+H 股。但在实际投资中大可不必如此,因为当前H股相对A股的估值吸引力,也是港股通的投资机会之一。市场最敏锐的资金已经注意到港股市场的独特优势,深港通是中港两地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里程碑,其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增加了不少香港小盘股。笔者注意到有较多买方(基金)和卖方(券商)都把港股小盘作为南下资金的主战场,认为这才是投资机会的真正所在。然而,香港小盘股的整体表现是否能尽如人意?与A股小盘是否有可比性?如何应对对港股小盘的流动性风险等等...这些都是投资者需慎重考虑的问题。为了提供更高的前瞻性和全面性,笔者将以下分析基于整体香港小盘市场(恒生小型股指数),而非局限于当前港股通所提供的小盘股,希望能有所帮助。下图是中国A股、香港、和美国小盘股指数相对市场指数(大中盘)的历史超额回报(高于市场回报部分)。就整体表现而言,A股和美股小盘在过去12年里都持续跑赢了市场,当然A股小盘的超额收益更为明显,相信国内投资者对此应深有体会。与此相比的是,港股小盘不但没有跑赢市场,而且远远落后于大市。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间,香港恒生综指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5%,而恒生小盘指数的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2%,超额回报为负。我们不排除在个别时间段里,香港小盘股的短期表现可能超越大市。但如果作为长期投资的话,港股小盘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令人兴奋。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上港股小盘未能提供像A股小盘那么高的超额回报,整体弹性和活跃度远不及A股小盘,这是需注意的地方。在学术界,小盘股溢价(small cap premium)是最早被发现的股票因子之一,而且适用于全球几乎所有市场。香港市场似乎是一个例外,至于什么原因,是一个非常有意思和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背后的驱动因素离不了投资者结构、市场监管、企业治理、和流动性等原因。即使国内资金在不断进入港股,市场生态短期恐难有改变。除了缺乏应有的超额收益,港股小盘的低流动性也是值得注意的风险之一,这也是和A股小盘非常不同的地方。以恒生小盘指数为例,192只成分股中绝大部分(153只股票)的日均交易额低于2500万港币。这对习惯于动则上亿人民币交易额的A股小盘投资者来说,可能会是个挑战。这里我们更加关心的是退出风险。流动性本来就是不对称的,通常股价下跌时的交易量低于股价上涨时。而港股小盘平时的交易量就不高,下跌时更有可能出现极端流动性风险,使退出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在组合管理层面,必须加深对小盘股的基本面研究,同时控制低流动性股票的仓位,以及通过灵活的现金配置来应付港股的“流动性陷阱”。总而言之:(1) &历史上港股小盘未能持续跑赢市场。(2) &原因比较复杂,短期恐难有改变。(3) &投资港股小盘需要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04港股小盘并非一无是处,鉴于篇幅原因,就不再一一详述。在布局港股小盘时,我们应认清这一板块的实质和特色,而不是盲目地套用A股小盘的经验。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港股中盘指数的长期历史回报其实高于小盘指数,基本接近市场回报。中盘股的流动性比小盘好很多,其中也有不少高质量公司,这或许是港股通投资需多关注的板块。事实上,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未来港股通的投资范围(即国内投资者可买卖的港股标的)必然会逐步扩大,这意味着港股的潜在投资机会将大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虽然是境外市场,但大部分上市公司与中国内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宏观经济仍是主要投资风险之一。所以在港股通策略上如何降低宏观周期波动的冲击,避免(内地)投资者在同一国家风险(country risk)上重复加码,这也是关键。对此世诚投资认为有两种解决方案可采纳。一是继承我们现有的行业策略,即集中投资与经济周期相关性不高的新兴产业。二是需要关注中国内地业务比例较低的香港上市公司。& &&我们可以把港股市场粗分为两大类:中国公司(包括H股和红筹等)和香港本地公司。根据测算,前者中国业务占总收入的平均比例为90%,而后者中国业务的平均比例仅为30%。在香港本地股里有不少公司,如友邦保险、长江和记、电信盈科、利丰集团、恒生银行、创科实业和伟易达等,其中国业务的比例均低于10%。此类公司的“中国风险”都较低,有一些出口型企业更能得益于人民币贬值和美国经济复苏。因此笔者认为香港本地股将是港股通策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后,由于港股目前还是一个由外资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因此国内投资者在加大港股通配置的同时,风险控制就更加重要。市场人士表示,通过港股通基金投资港股,也可以选择仓位较为灵活的沪深港主题灵活配置型基金、或流动性较好的场内港股基金份额,并在港股到达长期阻力点位时做好仓位的风险控制工作。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该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完】来源 |&世诚投资、中证网、网络编辑 | 金子峰投资,转载请注明出处关注我们&jinzifengtouzi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qq:)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点击排行榜
汇金视点微信号:gold678-com
扫一扫,加关注
汇金财经微信号:mygold6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股通标的证券的范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