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瓦斯抽采达标评判制度一项制度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

硕士论文--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的评估指标体系硕士论文
0 0 18 0 0 3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的评估指标体系Establisha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o improve thescientifiI Ct of t develooment netc s financial dnaand development taxation systems专业名称:财政学 申请人姓名:钟海燕 导师姓名:郭小东教授答辩委员会 主席:委员:.求乙洲忭 支卅?彳f恶铂移 ;rt f一1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钳浙垄日期:讼fo年6月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导师签名:7州q)④ 篡嚣雾嚣≯新繇葫3)岛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铆沂磐日期:23f口年6月吁日日期:卅17年彳月衍日
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的评估指标体系专业名称:财政学 申请人姓名:钟海燕 导师姓名:郭小东教授摘要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的内涵,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 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按照科学 发展观“五个统筹"的内涵要求,在总结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建设的经验、汲取国 际社会最新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选择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的综 合指数进行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起了一个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的 财税运行评估体系。本文建立的财税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估体系能够为财政运行制 度改革的政策和后续的定量研究提供一个参照的基础,从而为推行科学发展观提 供良好制度保证。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层次分析法,财税制度
Establisha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o improve thescientiticC i-Iltneiol of cs financial n nanc|al oitax and an attaxation aevelopment developmentsystemsIMajor:PublicFinanceName:Zhong Haiyan Supervisor:Guo XiaodongAB STRACTThe connotation of the five unified arrang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ncludes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development,regionaldevelopment,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economic and socialdevelopment,anddevelopmentathomeandbroad.Accordingtotheconno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concept,China’Sexperience in buildingfinancial and taxation reform,and the latest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internationalcommunity,this paper istoanalyze the composite index which is conductive toscientific development,andevaluationto use the analytic hierarchyprocess(AHP)tobuild upaindex system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andcantaxation systems.In this paper,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provide the fiscal andtax reform and quantitative study with a basis for reference,SO as to promote thereform of the f'mancial and taxation systems withagood institutionalassurance.KeyWords:scientific outlook ondevelopment,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inancialand taxation systemsⅡ
目摘录要……………………………………………………I ABSTRACT….......................……..............…..........I l第一章引言…………………………………………………11.1问题的提出……………………………………………………………………………………………………。1 1.2文献综述……………………………………………………………………………………2 1.3选题意义…………………………………………………………………………………6 1.4研究思路和方法…………………………………………………………………………6第二章财税科学发展指数……………………………………..142.1财税科学发展评价指标构建……………………………………………………………14 2.2原始数据转化与指标数据的获取……………………………………………………。17 2.3两两比较过程的处理…………………………………………………………………。202.4AHP计算过程……………………………………………………………………………21第三章中国1 995-2006年财税科学发展指数……………………….253.1数据米源与转化………………………………………………………………………。25 3.2比较矩阵的获得………………………………………………………………………..283.31994年以来中国财税科学发展指数…………………………………………………。283.4计算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30第四章结语………………………………………………..334.1本文创新点和不足点…………………………………………………………………..33 4.2中国数据结论……………………………………………………………………………33 4.3指数的累积和相对意义,进一步研究………………………………………………。334.4NIP与指数研究展望…………………………………………………………………..344.5后续研究………………………………………………………………………………。34参考文献…………………………………………………..35 附录…………………………………………………….36 致谢…………………………………………………….66Ⅲ
1.1问题的提出1.1.1构建科学发展的财税评估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国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 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 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实行科学发展 的财税制度。 科学发展观要求不断调整各种利益关系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切实关注和解 决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比如,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医疗改 革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的财税 制度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调整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有效促进 社会公平,保证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进程中享有的成果和利益。因此,科 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财税制度的完善提出新的要求,为财税体制的改革创造 新的空间。在总结历次财税改革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需要根据科学发展 观的内在要求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评估体系,以进一步指导财税工作 的开展,完善我国的财税制度。1.1.2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使我国财税政策面临挑战和机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中国经济不 可避免地遭受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出口增速 减缓,大量企业倒闭,2008年国家GDP增速为9%,结束了近年来的两位数的增 长率。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使 中国政府进一步思考和调整现行的财税政策的适应性。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 对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进行积极的调整,将稳健的财政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 策,实施一系列税费减免和改革政策。 金融海啸给我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之际,凸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内需不足、过分依赖出口等问题。在这个挑战与机遇 并存的关键时期,我国的财税制度要始终体现“五个统筹”的内容,落脚到最广 大的人民群众身上,落脚到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从制度上 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所 造成的冲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全面和可持续发展。1.1.3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财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30年,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作 为中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税制度的实践为改革开放奉献了一份重要的 力量。回顾中国财税改革30年,贾康(2008)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财 政体制改革的脉络清晰可见:从“分灶吃饭”到“分税制",从建立健全政府公 共收入体系,到公共财政导向下的预算管理改革与支出制度建设。在其中税制实 现了从过度简化状况向多层次复合税制的演进,并配合财政分税分级框架的构建 和适应宏观调控的要求,动态实施税收体系的不断改进完善。 财税体制对我国改革开放所做的贡献毋容置疑,然而,我国的财税体制仍然 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总结过去30年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需要积极主动地完善我国 的财税体系,使其继续发挥作用,进一步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1.2文献综述1.2.1科学发展观与财税制度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 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 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 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2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将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 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 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 自从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各领域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为数不少, 而科学发展观与财税制度相结合的研究,对如何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 度,国内也有一些定性方面的研究。 邓子基(2004)在《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向中性财政政策的转向》中强调,中 国财政政策应当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转向中性,财政政策的调整应当 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在财政领域的充 分发挥和集中体现,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向中性财政政策的转向。 谭宗宪(2005)在《新一轮税制改革应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文中指出, 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行新一轮财税制度改革。新税制改革首先要明确功能定 位: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体现“五统筹”的内容,从制 度上支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税收收入要能够保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各项事业需要。新税制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注重统筹兼顾,注重 以人为本,注重改革创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解决关系人民群众 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税收制度支持和财力保证。 安体富和王海勇(2006)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财税理念的转变和政策的 调整》一文中提出财政既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又要坚持“公平优先、兼顾 效率"的原则,完善财政制度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财税理念, 将建设性财政转为公共服务型财政,并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同时,应该以公平为导向优化调整税制结构,完善调节 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体系,适当提高直接税的比重,降低间接税的比重。根据科 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财税理念,以指导财税工作 的实践。 贾康等人(2007)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公共收入制度与政策研究》侧重从 改革政府公共收入制度和改进政策促进落实科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讨论问题,指出3 建立一个规范、合理的政府公共收入制度和机制,是目Iii『我国促进科学发展 彻落实的配套条件和保障因素。不仅要继续调整税制结构,完善税制体系,还要 从改革和完善政府非税收入体系,特别是改革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和土地收入制 度,改革和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深化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等方 面加大力度,以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落实科学发展观。 贾康(2008)在《中国财税改革30年简要回顾与评述》中指出:近年来,在公 共财政导向下财政分配职能的发挥愈益向“公共性’’倾斜,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城 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公共财政导向下 加强对各项社会事业和基本民生事项的支持力度,服务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持续 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1.2.2关于层次分析法的文献(1)层次分析法的提出与研究动态 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萨迪(Thomas L.Saaty)(1980)提出了一种集层次结构、实验心理学、比较权衡和数学方法于一体的分析方法一一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AHP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 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进行决策。AHP 自提出以来,其理论研究集中于标度选取、权重计算、一致性等问题。 与很多其它正在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一样,AHP不是完美无缺的。自80年代 以来,对AHP的研究和使用逐渐增多,随之批评也增多。有学者提出,AHP中的 判断应该用模糊集表示,一致性检验要有客观标准等,这些批评促进AHP理论的 不断发展。针对AHP理论上提出的批评和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未得到满意的解决, AHP理论的研究存在着广阔的天地。 标度系统的选择是新型决策方法AHP应用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将人的定性 主观判断转换为一个定量的判断矩阵,其合理性完全取决于标度的选择。判断矩 阵是由对指标两两对比的比较标度形成的,一般情况下,比较标度都采用著名的、 来自于实验心理学的Bipolar标度,即卜9标度。但实践证明,该标度较粗略。 对于具体的问题,往往难以准确给出两个对象的重要程度之比。针对Bipolar4 标度的局限性,已有一些关于层次分析法中构造判断矩阵的改进方法,萨迪本人 就曾提出Bipolar标度之外的20种以上的其他标度。其后有Ma―Zheng标度、 Salo-Hamalainen标度等相继提出。 Saaty最初提出的权重计算方法是通过判断矩阵的向量进行归一化和权重的 层层加总来实现。各种权重计算的方法较多,以Saaty较为推崇的EVM(theeigenvaluemethod)和文献中频繁出现LLSM(thelogarithmic least squaresmethod)为最著名。另外,实际应用中利用DEA的方法进行AHP权重计算也是常 见的算法之一。 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是层次分析法有效应用的前提条件之一。一致性检 验通过处理每一个成对比较矩阵,计算其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利用一致 性指杨二、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 一化后)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则需重新构成对比较矩阵。对于一致性检验的 研究一是集中在标度与一致性检验有效性的关系,二是判断矩阵的修正,包括采 用人机对话修正判断矩阵、根据形似性原理和贴近度概念的修正以及利用不等式 和信息熵原理的修正方法等。(2)层次分析法在科学发展观方面研究的应用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少,并且局限于定性研究。 部分文献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相关的指标体系,并运 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层的权重进行简单的赋值计算,而没有结合大量现实数据 进行科学发展指数的计算。 王永静和程广斌(2008)在《科学发展观指标体系:架构及评价方法》一文 中进行了简单的探索,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参照诸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以及某些省市的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构建了由“目标层――准则层一 一子准则层――指标层”四个层次构成的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定性研究。 胡忠俊等人(2008)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落 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层,在准则层中设立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 个指数,选定51个基本指标构建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5 层次分析法实现指标权重的确定,并在德尔非法的基础上对各具体指标权重赋值 进行了演算。1.3选题意义现有研究主要是从定性的方面展开分析,缺乏定量研究,使得科学发展观对 财税制度建设的指导缺乏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目前,以科学发展为标准,以定量 方法对财税政策进行全面评估的研究还不多,尚无描述财税制度科学发展水平的 指数序列。本文选题出发点旨在:在现有研究的定性分析基础上,加强定量研究。 由于科学发展是多个目标综合运筹的过程,从定量研究角度说,建立有利于科学 发展的财税制度,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起一个综合性、可衡量、便于操作的财 税科学发展评估体系,因此,本文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就如何选择有利 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的综合指数进行研究。本文借鉴其他发展指数的构建方 法,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我国历年财税制度科学发展总体评价的分析框架,并在 大量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计算1995―2006年间我国财税科学发展指数。同时,利用 AHP用在财税科学发展指数计算的过程中,本文注意多目标决策与经济分析的差 异,根据经济分析的特点,对AHP模型建造和权重计算等方面,进行部分创新。 这对于如何利用AHP这一工具进行经济问题的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总结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建设的经验、汲取国际社 会最新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的财税运行评估体 系,是一项既具有明显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理论挑战性的工作。本文建立的财 税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估体系能够为财政运行制度改革的政策提供一个参照的基 础,从而为推行科学发展观提供良好制度保证。1.4研究思路和方法1.4.1基本思路(图1-1所示)(1)确立以财税科学发展综合指数为目标层、以反映五个统筹的水平为准则层,6 按照可获取性原则、频数统计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和代表性原则、可量化 性和可比性原则选择具体指标,建立指标体系。 (2)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财税运行分层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按照 当前任务的轻重缓急,计算出各不同层次指标的权重,最终计算出财税运行的总 体运行情况的指标,最终建立财税科学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图1-1技术路线1.4.2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它通过对各类评价目标赋 以一定的权重进行加总得到综合目标,进而比较综合目标值对各评价个体进行排 序。在国外公共经济分析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有着简单明了、 便于显示政策取向的特点,然而也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即各层指标的权重的赋 值的主观性会削弱对于财税运行体制评价的客观性。(1)AHP的适用性7 AHP是多目标决策最常用的有效工具之一。政府等公共部门的活动具有典型 的多目标特征,财税政策也不例外。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是多目标的具体体现, 而政府是社会中最大的公共部门,税收和财政支出是政府最大的经济活动。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引,利用AHP模型构造财税制度的评价框架进行财税政策的分析是 适宜的。 从决策支持到经济分析,显然决策支持和经济分析两者的目的不同,决策注 重结果的获得,而经济分析注重结果之余,更加注重分析过程和经济解释。因此, 利用NIP进行经济分析时,可以更多地进行量化分析,这样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 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便于问题的讨论以及对于问题分析的追溯。(2)分析步骤 AHP可用于决策和分析,其分析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即建立层次结构 模型、构造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权重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计算组合权重向量并 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递阶层次结构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 来说,层次数不受限制。每一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这 是因为支配的元素过多会给两两比较带来困难。一个好的层次结构对于解决问题 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层次划分和确定层次元素间的支配关系上举棋不定,那么 应该重新分析问题,弄清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以确保建立一个合理的层次结构。 递阶层次结构是AHP中最简单、最实用的层次结构形式。当一个复杂问题用递阶 层次结构难以表示时,可以采用更复杂的扩展形式,如内部依存的递阶层次结构、 反馈层次结构等。 层次模型的构造基于分解法的思想,进行对象的系统分解。它的基本层次有 三类: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其中,最高层为目标层,一般只有一个元素, 是分析问题的总体目标或理想结果。中间层为准则层,包括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 的中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要考虑的准则、子准则。最底 层为方案层,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 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人区分信息等级的极限能力为7±2"的研究结论, AHP方法在对评估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测量时,引入了九分位的相对重要的 比例标度,构成一个判断矩阵。8 判断矩阵的作用是在上一层某一元素的约束条件下,对同层次的元素之间的 相对重要性两两进行比较,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人区分信息等级的极限能力为 7±2"的研究结论,AHP方法在对评估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测量时,引入了 九分位的相对重要的比例标度,构成一个判断矩阵。本文用了1-9的比率标度法 来表示,如下表所示。表卜1 卜9的比率标度法 解释 两个指标同等重要 稍感重要 确认重要 确证霞要 重要无疑 两个相邻判断值难以确定时取折中相对重要程度1定义 同等重要 略微重要 相当重要 明显重要 绝对重要 两相邻判断中间值3 5 7 9 2,4,6,8这样一来,n个指标成对比较的结果就可以用下面的判断矩阵A表示为:口 口 n 丑¨心口1,,’、… …q% 恐¨ ¨口:。Il.A=口,. . 。 . L以% 砣…“”l 一,二“l(卜1)矩阵A中的元素满足条件%:1和a0=1/口剪,形成所谓互反矩阵。通过归一化和层层加总,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完成综合判断, 进行总排序,确立层次结构图中最底层各个元素在总目标中的重要程度。通过求 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 首先对判断矩阵A求解最大特征根问题:彳W―A。。W(卜2)得特征向量W并将其归一化,将归一化后所得的特征向量W=【Wl,W”.W】rn 作为本层次4,以….么。对于目标元素的排序权重。 在单层次判断矩阵A中,当a。=aika“时,称判断矩阵为~致性矩阵。由于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的偏爱不同。判断矩阵很难有严格的一致性,但应该要 求有大致的一致性。因此,在得到A。。后,还需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 首先,进行一致性指标的计算CJ.;红坚二!万一1(1―3)式中rl为判断矩阵的阶数。9 其次,计算平均随机性指标尺』.是对此重复进行随机判断矩阵特征值的计算 后取算术平均数得到的,表卜2为1-15维矩阵重复矩阵计算1000次的平均随机 一致性指标值:表I-2最后,计算一致性比例CA.:―CJ―.(I-4)RJ.当C皿.<0.I时,一般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应该修改 矩阵使之符合要求。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称为 层次总排序,这一过程是由高层次到低层次逐层进行的。最底层(方案层)得到 的层次总排序,就是被评价方案的总排序。 如果上一层所有元素彳,,么:…。Am的组合权重已知,权值分别为al,口:…..口。,与4相应的本层元素蜀,B:…。也的单排序结果为6:,6;….E(f一1,2….朋)。若Bs与4无联系时,b;一o,则本层次元素仇的组合权重可根据∑口』%计算而得。如果B层次某些因素对于彳,的一致性指标为CIJ,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彤』,则B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比例为c尺=专LajCI。与单一层次一致性相,∑再删,类似,当CR<0.10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的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若不满足一 致性条件,则需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3)AHP分层原则 AHP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求解过程中需要进行较复杂的矩阵运算。 然而,在实际利用AHP解决问题时,最关键的确是层次模型的建立。在众多的指 标中进行取舍,并把它们集成在一个层次结构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涉及10 对所研究问题的深刻领会,还要特别结合AHP建设的原则。 Saaty对AHP的层次结构给出了严格的定义和约束,层次结构是一种内部独立(innerdependent)的递阶层次结构。一个能被简化为内部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形式的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系统中的元素能聚合为属性基本相同的层次或元素组,层次内部元素 为不存在相互影响或支配作用,或者这种作用很弱,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层次之间存在着自上而下的支配作用,存在着最高层次,它不受任何 层次元素的支配。同时也存在着一个方案层次,它不对任何层次起支配作用。 另外,不存在层次之间的反馈支配作用。 递阶层次结构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 地,层次数不受限制。每一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这是 因为支配的元素过多会给两两比较带来困难。一个好的层次结构对于解决问题是 极为重要的,如果在层次划分和确定层次元素间的支配关系上举棋不定,那么应 该重新分析问题,弄清元素间相互关系,以确保建立一个合理的层次结构。(4)比较矩阵的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在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大部分多属性决策方法都涉及到属性权重 的确定问题。根据多属性决策方法确定权重时原始数据来源的不同,一般可分为 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的原始数据由专家根据经验判断得到,专 家依据决策问题的特点和自身的知识来确定属性权重,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决策者的决策负担。客观赋权法的原始数据由各属性在 决策方案中的实际数据形成,具有客观性强、不增加决策者的决策负担、有较强 的数学理论依据等优点,缺点是没有考虑决策者的主观意向,得到的属性权重可 能与决策者的主观愿望或实际情况不一致。针对主、客观赋权法的优缺点,为兼 顾决策者对属性的偏好,同时又力争减小赋权的主观随意性,使对属性的赋权达 到主观与客观统一,进而使决策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有必要研究综合主、客观 赋权结果的赋权方法,称之为组合赋权法。 本文利用AHP进行经济学研究,主要运用客观赋权法。对于任何数据和结果 都将说明其获得过程,而不是仅仅给出数值。 (5)计算指数的AHP模型 就本文研究而言,NIP的最高层必然是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 可把五统筹作为AHP层次模型的第二层。所谓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 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我国三 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 根本要求。因此,五统筹既可以看成实现科学发展的具体手段,也是科学发展的 具体目标,把五统筹置于AHP层次结构的准则层是适宜的。 财税政策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政策,而税收与财政政策对于城乡 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 不同的制度安排,因而可在第三层放置反映财税政策的具体指标,并用具体的统 计数据进行计量。 财税科学发展指数的目标即是通过数字,比较各年财税政策的总体效能,因 此各年的财政政策应作为第四层,即最底层方案层的元素。 因此可分为四层:最高(总目标)层、子目标层、指标层、政策层。AHP层 次结构如图1-2所示。总目标层子目标层指标层政策层图卜212 由图卜2可知,财税科学发展指数计算的AHP层次模型,结构清晰,元素综 合全面,比较准确全面的财税政策、指标、子目标及总目标之间的关系。层间包 含和支配关系明确,同层元素性质完全一致,符合AHP相关性要求。 第二章财税科学发展指数1财税科学发展评价指标构建2.1.1指标选择与指标类型(1)指标体系的选择 本文以科学发展为标准,以指数的形式,形成对各年财税政策全面、综合的 量化评价。为达到全面、综合的目的,在保证数据能够获取的前提下,尽可能包 含反映财税运行的主要政策指标以及反映国家当前科学发展水平的状态指标。再 者,要保证数据的易获取,因为指数的研究必须形成一个时间序列,指数累计越 多,其指导意义越大。最后以显著性强为标准,对指标进行筛选。在AHP模型中, 一般同层比较的元素不超过9个,本文将每个子目标下层的指标数限制在5至7 个之间,即保证指标的全面性,也保证比较计算的操作性。 在时间段的选取上,本文选取1995年至2006年为研究的时间范围。1994 年后,我国的税制未发上大的改变,子目标层和指标层的比较和矩阵可以保持各 年不变。(2)指标的两种类型 为综合、全面反映财税政策科学发展水平,可选取两类指标:政策型指标和 状态型指标。 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直接反映财政运行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经适当转换, 形成政策型指标。政策型指标与财政政策密切相关,是衡量财税政策的一种直接 指标。 选取能标识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状态变量,经适当转换,形成状态型指标。 科学发展水平与财税政策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状态变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政策 型指标进行补充。两者结合可更全面地反映当前财税政策的科学发展程度。14 2.1.2财税科学发展指标选取如前文所述,对于五统筹子目标分别选取政策型和状态型指标。(1)统筹城乡发展指标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 会转型时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三农”问题过去主要是农业生产问题,现在在围绕 “农"字做文章的同时,更要注重从“农"外找出路,通过“三化",即工业化、 城市化、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完 善与提升,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财税 政策应重点从两方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倾斜,一方面减轻农民的税赋,另一方 面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财政支出。 综合考虑,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子目标,选取农村税赋、支农支出、财政农 业净支出三个政策型指标,选取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人口流动三 个状态型指标。(2)统筹区域发展指标 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保持比较发达的地区快速 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地区差距不仅表现在 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也表现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还表现在省、自治区内 部地区之间。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 解决。对于统筹区域发展,财税政策不仅应在税收政策、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 税收返还上扶持落后地区,还应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 本文以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单位,考察全国统筹区域发展的状况,以各省、 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数据差异为主形成该子目标的各项指标。具体选取的指标为, 政策型指标:财政净支出地区差异、人均财政支出地区差异和财政支援经济不发 达地区,状态型指标:教育地区差异、收入地区差异、产业发展地区差异、人均GDP地区差异。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提高 全体人民的福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经济 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突显出来。政府介入了社会发展的许多领域,如社会保障、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等,这些领域也是需要财政发挥主导作用的 领域。政府在这些领域的支出水平,直接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程度和进度。 对于这个子目标,可选取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财政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基 本建设支出作为政策型指标,选取经济增长、就业和收入分配作为状态型指标。(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标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保持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 好的生态环境。我国资源人均水平低,资源约束将伴随工业化、现代化的全过程, 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 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人口、资源、环境具有 显著公共产品特征,难以依赖市场方式解决。政府除了利用法律、行政手段进行 治理以外,经济手段也必不可少。税收和财政支出就是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子目标的政策型指标包括污染税费征收、环境保护财 政支出和资源税征收,状态型指标包括环境和能耗。(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指标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实质,是要求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 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强。我们现在面临着和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和十年前完全 不同的外部环境,过去在封闭经济、进出口很少、外汇短缺条件下形成的体制和 政策需要改革,许多经济观念也需要更新。一方面我国仍须扩大对外开放,财税 政策仍须支持出口、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另一方面,要保持适度的外贸依 存度,适时对内外资企业给予相同的税收政策。 该子目标的政策型指标包括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关税和内外资企业税收比 较,状态型指标包括外贸依存度、外资引进和对外经济合作。16 五统筹全部指标汇总在表2―1中。表2-1财税科学发展运行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政策指标层 总目标层 子目标层 指标编号A1A2 A3指标名称 农村税赋 支农支出 财政农业净支出 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 人口流动 财政净支出地区差异 人均财政支出地区差异 财政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 教育地区差异 收入地区差异 产业发展地区差异 人均GDP地区差异 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财政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 经济增长 就业 收入分配 污染税费征收 环境保护财政支出 资源税征收 环境指标 能耗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 关税 内外资企业税收比较 外贸依存度 外资引进 对外经济合作指标类型 政策 政策 政策 状态 状态 状态 政策 政策 政策 状态 状态 状态 状态 政策 政策 政策 状态 状态 状态 政策 政策 政策 状态 状态 政策 政策 政策 状态 状态 状态统筹城乡发展(A)A4 A5A6 B1B2 B3统筹区域发展(B)B4B5B6 B7C1科学发展 总目标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C)C2 C3 C4 (25 C6Dl D2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D3 D4D5E1E2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E)E3 E4 E5E62.2原始数据转化与指标数据的获取2.2.1数据选取、转化基本思想与算法各指标对应的统计数据来自各类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高校财经数据库等, 由于本文数据涉及较大的时间跨度,所以首先需要将统计数据转化为相对数量, 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需要寻找基准数据。以指标Al农村税赋为例,2008《中国财17 政年鉴》中有各年农业主要税收收入的数据,其中1995年农业主要税收收入 278.09亿元,而2006年农业主要税收收入达1084.04亿元,是1995年的近4 倍。由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库查询获得全国各年各项税收,求出农业主要税收收 入占各项税收总额的比例,1994年的数值约为46.1%,而2006年为约31.1%。 显然,相对数量(比例)更客观的反映了国家在农村的税收政策。 对于大多数相对数量已处于0-1之间,似乎无须进一步处理。但许多相对量 的实际取值范围集中在0-1之间很小的区域内,这时如直接采用该数据进行AHP 计算,将很难反映各年之间的政策差异。因此需对这类实际数据分布过于集中的 数据进行处理。首先,根据实际数据和经济分析,确定相对数量的最大值X。最 小值)【lI…对于超出最大值k。最小值)(I'。.的数据,以分段函数的形式处理,即rk圩黔kx。i.耋x耋)(田。 x<)(II。. (2―1)F(X)=t X if L Xn。.if为便于比较和计算,对经分段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即,=老甚协2,对于部分最大、最小值不易估计的相对数量(以财政支出比例为主,分布多 集中在0附近),可根据边际产出递减的经济规律,对该类数据做类似CD生产函 数的处理,以幂函数进行计算(指数小于1)。F(X)=X6,B<1(2-3)对于地区差异指标,统计数据的标准差是衡量数据差异的指标之一,但由于 标准差无上届,并不是一个好的指标,可考虑用公式2―4进行计算:三∑lxf―x2盖I,;旦――。:一(2―4)因为,财税政策的各统计数据X。≥0因此,三∑lx;一x―l三!zlx;+jI-!蹦。+X一=2i±∑I X;一i l2X所以,,:旦―――一s1(2-5)由公式2-5计算得到的相对数值介于0―1之间,根据实际数值分布进一步处18 理可得到性状良好的指标值。 为便于比较和计算,还可将所以数据转化为正向指标,即指标数值增大,上 层子目标权重增加。对于非正向指标,取1与相对数值的差即可完成单调性转化。2.2.2转化流程数据处理流程如图2―1所示。//、 开始(\●//)寻找描述政策的令l、\、/Y1统计数据寻找基准数据做 相对化处理,,j-N《鬻乡一- 、、~/Y1分段函数或C-D函数处理//\\.N\、/卜’Yr单调性转化f结束\\图2―1//、对于地区差异指标的处理,需增加差异相对数量的获取过程,其处理流程如图2―2所示。19 图2-22.3两两比较过程的处理2.3.1子目标层比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统 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统筹集中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都非常重要。因此,对于五个子目标给予相同的权重,即比较矩阵的各个元素均 为1。 2.3.2指标层比较如前文所述,指标层的指标分为两类,政策型与状态型,政策型是直接反映 财税运行的指标,而状态型则属于间接性、补充性的指标,因此在比较过程中, 给予政策型指标较高的权重(5:1),由此可得个子目标下层指标相互比较的比 较矩阵。如统筹城乡发展子目标各指标比较的比较结果如表2-2所示。表2-2Al A2 A3A4 55A5A6 5 5 5 1 1 l农村税赋(A11l 1 l11 111 l 1/555支农支出(蚴财政农业净支}H(―0) 城乡教育发展差距(A4) 城乡收入差距(A5) 人I:1流动(A6)51 1 151 l 11/5 1/5 1/51/5 1/5 1/51/5 1/52.4AHP计算过程2.4.1软件简介AHP的求解过程中设计了大量的矩阵运算,当层次结构复杂、元素较多时计 算量是非常惊人的。因此,AHP的实际中常常借助计算机软件辅助决策。这里, 我们利用Expert Choice公司的AHP分析软件Expert Choice进行评估。ExpertChoice是建构在AHP理论上的软件,它容易操作的图形化接口让人容易掌握。因为判断的层次标准都表现在软件的hierarchical structure上, 可方便地建立层次模型,进行pairwise比较和数据的录入,并自动计算AHP模 型的结果。透过“what―if”和灵敏性分析,还能够迅速得到改变一个目标重要 性所产生的变化。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特性以外,透过Internet的功能,ExpertChoice Group是一种可以把决策带到世界各地的决策支持软件。它允许小组成员透过Internet 一起解决问题在世界的任何地方。Internet会议能包含每一个参与者和直到做 出最后决策。它不仅联系所有成员,而且节省旅行的时间和费用成本。Expert Choice提供的keypad能力能够创造小组成员能够集体研讨和征询意见的空间。21 然后,结果能够放到决策层次里。使用电子keypads,高达150个人能够判断或 决定关于一个问题的目标或者子目标。像Internet一样,Keypad使参与者持续 集中于问题上而且能更有效的使用在会议上。2.4.2层次模型的建立在Expert Choice中按层次结构,添加各层节点,并在Alternative 中加入1995―2006各年份,结果如图2―3所示。pane200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rFliⅡi±l:Alternatives:Ideal mocli]Goal:财税科学发展指数冒舅城乡发展阿型捌;,璺农村税赋 ;圈支农支出l璺财政农业净支出 ;豳城乡教育发展差异{豳城乡收入差异;豳人口流动自麴区域发展 :圈财政净支出地区差异!圈人均财政支出地区差异:翌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支出 I翻教育地区差异 1.翻收入地区差异;圈产业发展地区差异 i翻人均GDP地区差异 瑚翻经济社会发展 由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图2-32.4.3比较ExpertChoice处理两两比较过程非常直观,并根据口{『=llaj,的规则对录入过程进行简化,省略矩阵对角线元素的录入(必然为1),同时任两个元素进 行一次比较。图2-4是以总目标为标准子目标之间两两比较的结果。 u叫L£rr31|E坤_,I甚茹强睡翳塑磊凌橐墓磊夏嚣荔§震§蒜:翟》li:玩:l蠢l蠢蠡嚣£磊:磊曩£;i塞震鬟嚣黎鬓雾》荔g鬓罄;ii≯?”7誓”7~’。心封Fil?][dit AzzazsmentIn_consistencyGo!ools_Keap hee互e 3udpentsD谚日凹;国&.晶,园,豳寺’鼍Reorder曼tructurLl.adj船t 硒i 3'1 i A8c’I―i‘i 尹{ w似i圈lj98785t 32l2 3 45S 78 Sj:;城乡发展一一一一’t一一一一. . 。 . 。 . .区域发展,.,j...,...Compare the relative preference with respectto:Goal:财税科学发展指数碱缄展鬟努.’;%嘴~…一1.o……~1.d……~‘1.o………1.0 灞..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区域发展缀∥07≥≯缪髑餮缀缨经济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蕤≯7孑:?鳞一~:j■j二:j巍.幺臻鬻缪嘲 一,~j缨鬻黝‘ “;鬟 缓磁黪;露锄锄么。,荔缓黝锄貔§貔缓翳荔缀藏盛≯锄,幺囊渤;纛磊强。必j濂毫。,磊‰蕊融凌二:。巍氛菇磁融。。幺始基滋1.0貉纂二籀篆_~鬟缪缪糊1.01.0 1.01.01.0铀con:o。00。5,‘:“’:…7:7。图2―42.4.4指标数据录入如前所述,各年度政策指标的衡量采用绝对计量的方式,无须进行两两比较, 直接将性状良好的指标录入即可。实际操作中可讲数据按模版录入Excel,一次 性导入Expert Choice。图2―5为数据导入后的情况。弩下―――――――――――――诵一j菌“jFl――一………。Idealmode………:…一^Item越ive‘NcR ’NcR:INCRINCR…‘INcR.:城乡发晨城乡发晨城乡发晨Tot剐在村拥1995 +526 .556 .529 .560 .539 .537城乡爱晨城乡发晨INCR一 城乡发展IDEA…L二二二I二I二一l:I一_i硒o…………k……………L…一……。…………上……一℃L:二二::二0.424295798 0.415783752 0.516281092 0.331 639609 0.446904677 0.472501 420 眦72375 0.7305 0.73175 0.725 0.76825 0.796 0.B1 575 O.8435 0.849 0.856 0.859 0.368363297 0.371789369 0.39804501 0.405034591 0.39851 8 0.991 735537 0.93832021 0.902538389;支农蝴翟豉表蚴支茎笋青姨城乡‘嵌入耕朋翻{黛 {碱 i阐I{甜 ‘≯1 996 1997 1 998 1 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0.396590252 0.453871855 0.481367432 0.461 825798 0.504450236 0.637704536 0.509478241 O,65465881 50.497858878 0,609965003 0.51 7828572 0.53502689 0.52391 451 5 0.6221 59968 0.669321 066 0.5458944840.377570892 0.857571 21 4 0.358821 556 0.8280621 05{够.530Ⅱ.506469741 .526 .521 .543 .558 0.491 21 7053 O.45561 491 50.344976393 0.7951 40806 0.321 389525 0.309506386 O.31 1 666808 0.31 01 97274 O.759426447 0.735761 32 0.506957809 0.58908046 0.423354268加一朋能一M肚雎肿.肚一鸺 l函A10钢 A11:蝴 A12捌 A13}0.554804529 0.5031 23397 0.61 4052875 0.61 784271 30.533330947 0.61 2250993 0.593273321 0,571 8006961B魉二…星4。0.6107265440.6964218020.6583548690.875250.305040352图2―5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有政策指标均以转化为O一1之间的数值,录入利用ExpertChoice的data grid进行。由于所有数据已根据实际分布和经济含义做了处理,且统一变换为正向指标,所以Utility Curve一律采用线性函数,单调 性为增函数,且最大值取1,最小值取0。各指标的Utility Curve及参数设置 如图2―6所示。2.4.5计算结果的获得在Expert Choice中,最终结果的计算是自动完成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各年指标未进行两两比较,而采用绝对计量,为达到保序的目的,应引入Ideal Alternative,且选择Expert Choice中的Ideal Synthesis进行计算,而不能 选择DistributiveSynthesis。通过选择Totals/Normalize的un-normalize选项,可将输出结果中Ideal Alternative的权重调整为l,则各年的指数无须再进行处理,简单乘以100即可。 第三章中国1 995-2006年财税科学发展指数3.1数据来源与转化本文统计数据查询自1996―2007各类统计年鉴以及各类权威数据库。对于所 有原始数据均需进行转化和处理,方可带入AHP模型进行计算。处理流程和算法 如前所述。表3-1为指标A1农业税赋的1995―2006原始数据、处理方法、中间 结果和最终结果。阴影部分数据输入Expert Choice进行计算。表3-1 数据名 称1995 19961997农业主要 税收收入 (亿元)278.09各项税收 (亿元)6038.04 6909.82 8234.04 9262.8 10682.58 12581.5l 15301.38 17636.45 20017.3l 24165.68 28778.54 34809.72农业主要税收 收入产i各项税 收总额的比重0.046056336 0.05346883 l 0.04827278 0.043053936 0.03964398 l 0.036983637 O.031480821 0.040702636 0.043550807 0.037333524 0.032538 134 0.031141876 0.575704202 0.668360391 0.603409748 0.538174202 0.495549764 0.462295464 0.3935102590.508782947中间结果hl0.424295798 0.33 1639609 0.396590252 0.461825798 0.504450236 0.537704536 0.60648974 l O.491217053 0.455614915 0.533330947 0.59327332 1369.46 397.48 398.8 423.5 465.31 481.7 717.85 871.77 902.19 936.4 1084.041998 199920002001 2002 200320040.544385085 0.466669053 0.406726679 0.389273456200520060.610726544lideal理论值在o-l之间,但实际值不会 数据来 源/数 据处理 方法 为0或l。考虑到第一产业占GDP 2008《中 国财政年 鉴》 国家统计 局网站数 据库查询 农业主要税收 收入/各项税收 的比重不断下降,以及各国对农业 的普遍补贴,结合实际数据,将该 项指标最大值确定为8%,实际中 出现大于8%的数据按8%计。转化 后再次归一化 转化为正向 指标其他指标的数据来源、处理方法见表3.2,具体数据见本文附录。表3-2 政策指标 指标 编号 指标名称 原始数据名称 相对数值 基于实际数 据分布的处 理 单调性 转化 迸一步处理详细描述 理论值在0―1之间,但实际值不会为0 农业主要税收 收入A1或l。考虑到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不 农业主要税 收收入占各 项税收总额 的比重 分段函数 有 断下降,以及各国对农业的普遍补贴, 结合实际数据,将该项指标最大值确 定为8%,实际中出现大于8%的数据按 8%计。转化后再次归一化。最后进行 单调性转化,用与1的差作为最终的 指标值。农村税赋各项税收 农业支出占财 政支出的比重A2支农支出第一产业占国 内生产总值比 重 国家财政用于 农业支出(亿 元) 农业主要税收 收入(亿元) 学龄儿童净入 学率(%) 小学升初中入两者的比值分段函数无比值大于l取lA3财政农业 净支出支出一收入/ 支出分段函数无如出现收入大于支出的极端情况,相 对数值为负,则取值为0M城乡教育 发展差距学率(%) 初中升高级中 学入学率(%) 高中升高等教 育入学率(%) 城乡坫民家庭 人均可支配收 入(元) 农村居民家庭 人均纯收入 (元)4个数据的算 术平均值 (o-l之问) 无 无A5城乡收入 差距城乡收入比 (农村/城 市) 分段函数 无如出现农村收入大于城市的情况,收 入比的值大于l,此时墩值为lA6人口流动城镇人口占总 人口比例(%) 地方财政收入农村人口城 镇化率 (支出一收 入)/支出, 然后用差异 计算公式计 算 支出/人口 数,然后用差 异计算公式 计算根据实际数据的情况将农村人口城镇 分段函数 无 化率的上限定为5%,采用分段函数处 理,然后再归一化。财政净支B1出地区差 异地方财政支出分段函数无有上限l,但需按实际数值取最大值分段,并归一‘化人均财政B2地方财政预算 内支出(力.元) 本地区年未总 人口(万人) 伞国财政支出支}H地区 差异无有理论值在o-1之『日J,实际值远小于I, 闪此需做修证。考虑到我陶目前地区 差异较大,而财政收入增长趋势强劲, 分段函数 无 财政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支持有较大 空间,可将该指标的最大值适当调高 至0.015,大T-0.015的极端数据取 0.015。最后做归一化处理。 支出/人口 数,然后用差 异计算公式 计算 用差异计算 公式计算 分段函数 有 根据实际数据的情况上限定为0.2, 最后做归一化处理。 无 有财政支援B3经济不发 达地区支援经济不发 达地区支出(亿 元)两者比值 (o-l之间)地方教育事业134教育地区 差异费支出(万元) 本地区年术总 人口(万人) 平均T资(元)B5收入地区 差异 136产业发展 地区差异第一产业占国 内生产总值比 重 地方GDP(亿 元) 年末总人口(万 人) 文教、科学、 卫生支出 全国财政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全困财政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 全国财政支出 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指数 城镇登记失业 率(%)用差异计算 公式计算 GDP/人口 数,然后用差 异计算公式 计算无有B7人均GDP 地区差异 经济建设分段函数有根据实际数据的情况上限定为O.5, 最后做归一。化处理。C1与社会事 业财政支 出 社会保障 支出 基本建设 支出比例CD函数无指数取1/2C2比例 比例 百分数表示 为0-I之问的 数 百分数表示 为o-l之间的 数CD函数 CD函数无 无指数取2/3 指数取I/4 考虑到经济增长10%已是持续增长前C3C4经济增长分段函数无提下较高的增长率,因此取0.10为上 限,取分段函数,然后做归一化处理 考虑到我固城镇失业登记率的统计方C5就业分段函数有法及实际数据,冈此取0.05为.卜限,取分段函数,然后做归+4化处理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固有火组织规定: 若低丁.0.2表示收入绝对半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 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 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取值 范围0.2-0.6。C6收入分配吉尼系数分段函数有DI污染税费 征收 环境保护 财政支出排污费和城市 水资源赞 全H财政收入 财政环保总支 出 全国I财政支出 资源税 财政总收入 工业废水排放 达标率 能源消费总量 比例 百分数表示 分段函数 无 比例 分段函数 无 比例 分段函数 无根据实际数据的情况上限定为0.01, 最后做归。一化处理。 根据实际数据的情况上限定为 0.008,最后做归一化处理。 根据实际数据的情况上限定为0.01, 最后做归一化处理。D2I)3资源税征 收I)4环境指标为沪l之问的 数 能源消费总 量/国内生产 总值无无I)5能耗(万吨标煤) 国内生产总值 外贸企业出口分段函数有根据实际数据的情况上限定为3,最 后做归~化处理。 根据我国资源禀赋特点,退税有利于E1外贸企业 出口退税退税(亿元) 货物出口总额 (亿元) 关税(亿元)比例分段函数无我们出口,结合实际数据确定该指标 上限为0.08,最后做归一一化处理。E2关税货物出口总额 (亿元) 货物进口总额 (亿元)比例分段函数有0.025内外资企E3内资企业所得 税 外资企业所得 税 我l|I外贸依存 度(%) 卜ABS(世界 外贸依存度/ 无 无 外/(内+外) 分段函数 有对外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逐步由超 国民待遇向内外统一‘待遇过渡,因此 比例增加有I卜向效应,根据实际数据 取0.3为上限,最后做归一化处理。业税收比 较E4外贸依存 度 世界货物进出 口总额(亿美 元) 世界国内生产 总值总和(亿美 元) 外商直接投资E5我国外贸依 存度-i),小 于0取O外资引进(亿美元) 货物进出口总 额(亿美元) 对外经济合作 完成营业额(亿 美元) 货物出口总额比值分段函数无上限0.2E6对外经济 合作比值分段函数无上限O.1(亿美元)3.2比较矩阵的获得五个子目标给予相同的权重,即比较矩阵的各个元素均为i。给予政策型指 标较高的权重,政策型相对于状态型取值为5,状态型相对于政策型取值为i/5, 矩阵其他元素值为1。将以上结果带入AHP模型计算1994年以来中国财税科学 发展指数。3.31994年以来中国财税科学发展指数各层比较完成后,可将指标一次性导入Expert Choice中(模版如表3-3所 示,为便于排版,做了行列转置处理),即可得到我国1995―2006年财税科学发 展指数。最终结果如表3―4。表3-4年份1995 1996 1997 1998 19992000ExpertChoice计算结果0.526 0.556 0.529 0.56 0.539 0.537 0.53 0.526 0.52l 0.543 0.558 0.574财税科学发展指数52.6 55.6 52.9 56 53.9 53.7 53 52.6 52.1 54.3 55.8 57.4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H H 一力 一 一 习H 习H 习 茜 刀一一 习一一 刃H 习蚕 蚕焉 禹习习禹 砖 考刁 力禹力舌刃茜 舌力禹 番茜 考刁刃考 每 考 禹刀 甜蜀 习禹习禹习茜习舌习《 舌刃再刁考刃再 禹岂量。墨 盈 游 宜 暑 一 正 乏 离 苫 蕾 济 甚 Z 辩 蔓 甚 南 讲 士 演 斌 革 淤 量 兰 鲁 j 流 蔓 趋 露 蕾 = 卓 二 _享 甚 津 ∑ 革 露 享 = 辩 兰 踌 露 卓 半 令 ―― 霉 嚣 路 寺 耳 齐 ≈ 落 ‘ 露 奇 :> 薛 滔 毡 守 蘸 买 越、々器皿 3游 积 蕾 兰 >- >_ C >. o ^ f 一 o 旃 饕 蕾 冀 量 蕾 嚣 藩 薄 毒 衙 赢 薄 赢 _藉 麝 莩 舞 昂 蓐 嚣 一 =¥ 篁 萼r>.草莓 莓 ;袁 斧 ,> 潞 蠢 嚣 莩 回―_ .^.o >. ^ C 羹叠 鬻 薄 最 革卓: 露 ――革 霜令 车 兰=菇* 专 墨 导 兰舞藩 鬻 莓 尊 = 盘 晕 = ,} 藩 ,> = 薄 游 游 ,> 蕊 ~ 离 离 游 蕾 = 蔫 t 蒋 一 嚣― 精 >一 露 讲 蒜 母 皂 基 盛 己 不 常 E}茹擎:j>薪薄 最瓦 撬 薄 赢=_,薄 最一产X 鼻; 薪 赢瓦 赢 燕 ―― 虎 ;箍一燕 辩 蓝游 最冒 叉 _藩 薄 蘸 震 啦 垡 薄 再 需 >_=蒜 蘸 吣 蘸 峙吣 潜 藏 蘸、持衙 P――一 掣}>,c品薄星。冲 号 三 f 荽 嚣 = X 斗 斗三} 挪 靴{ 辩 最 藩 耳舞 挥 7 , 藩 占耳)《茧 ▲产 苎 苎i 芹 l】;= 宅茸占X导 胁 兰妒 兰 藩 i舞7 ^ 茸薄 薄 最 鬲 毒 墨 蚺 辱 掉 奢 浠 赢 婶蔫 茹、特薄 最蚺 _薄 最 碧 芏 毫 耍,=一序 奢 净::--宝:鱼 §舌晶净 爵釜hE}琉斗 葡湘兰港堇P P oPp9:J1p9 P7I9o主 雾 善 蓦 = 露 器 毒P PP 拥PPP―IP 兰2器 害器兰 誉善;:琴 誊。望霉=害蓥.。蓦3旦写 g: 兰P ¨PPP9P厶蚕oo'妻 8辫 = .。誉要 三吣 一宝兰窜言 兰毒 宝= 扪恐 姑王f÷=S宝拿蓦 ¨里蓦 霉雾 誉 矗蓦竺盘芏。锈 悬9 9警 宝P各 毒 键口lP.。PPP P。P9P暑 券 暑 0 雾 銎P P=誊 彗I。8譬 苎暑器±。妻 象 窖 8P苎 善 ; ! = 宝二9 ∞Po暑誉 习考 8 若=j 誉 誉彗! 兰里一'骘三 弓P、'≈ 器 岩 害。●主兰。一=葛咎 器99害PPq一譬9 兰::2 蓦 暑P舞爱PPP山蓦; 蓦2 = !三;|二誊 ≈P誉 5 三);墨 誊2P 兰 毫9 P9出 誊 言2t。彗兰 皓P ∞ 兰9扪PP-。器拳誉P嚣P写 ;弓} 雾 : ; 兰尘 三雾王 竺抑≈譬 譬 暑P P 。 9 ÷翳 窖^鼍 昱 8 警}j碧兰}:拥譬 矗 芏蓦o暮二!¨k 8 笛、I要露PP :: 苎P Po9o●P兰};; ::々I ―豁 蠹 暑 番P 要基 ::劣 宝驾譬= , 翘基9 P 锄蓦至臻P警兰三; 蓦=≥ 2 畜竺磊二! 竺一P 厶9 ●P999PP三 2葛gj 吣墨贫蠹蚕P8 零 8№召¨=o芍 ; ; 结警生 三}11 譬昆 3 墨蓥羞丑卸兰暑:i一蓦P P嚣量 露。-嚣∞器±PPoP9P !P一PPP 9PP蔷器 兰;∞l~I嚣:: 冀 譬兰0’兰 忠 挈譬■ 譬 王∞ 钔露裂是9譬兰 。器驾宝 ;塑 磊=兰 ;: 昌宝 长 生o鼍 裂雾¨昌¨一出ol器。'一尘8 号 霉 蓦 蠡 譬 笤 雾 器 宝 ;;P 92窨攀8 .。P P。P 三塑芏咎 窖詈兽P ¨ 兰 譬pPPPP99PPP9 PPP9oP蓦 誊9 争 苗臻 三; =一兰骂器9雾要曼 ^9宝 基9芏 里 塑 蚕若戛;8 雾 害 券署 ; P 悉兰暑弓宝鼋 象若 三宝三 臻是兰誊暮=譬 三 !.。毒三!=锗宝毫=誊≈ :j宝坚器生 銎:1跨互蓦磊 兰} 鎏客o雾P8P量骞9景9露。99PPPo器; 蔷 驾苗兽磊王 王}:品 豸。要8g: g。蓦∞誊兰害 孓P≈ 象誉蓦宝 建 霉 爿 臻 铸 器 雾9 9 9P 厶PP暑芏 2|。 E骂 q = 钾 一蓦=!蓦=宝 笤!。葛竺竺 毒 蚕 蓥9ogo霉P蚕P≈宝 宝套 善 量P 钟P々'P磊宝盖一8 霉寸誉一PPPPP9P 磊 翁9PPot兰 翟 ≈兰0基 :器 窖2吉; 害兰 ;等智 芒时苗=≈ 盖9挈 薯嚣 .。尘 主芏雾竺赛P 9蓦 苗92 :j 2劣 三ol暮 写霉 窖量22互蓦霉蓦时碧 害兰;磊褚 挈钔誊=譬 !厶o矗 誉宝~¨厶竺。●9P = 器 器PP9暑誉 零竺 象竺蓦 星 蚕P P8 宝兰;! 要 = 8掣 蓦 孝;o; 焉蓥8 誉2毫 =9 竺oP№9 ^P 兰葛 =PP t孚hl0I roPo-9P―IPPP譬?j 昌8五≈誉害 荆霉2。宝P 9誊9 o蓦.g 培 8 苎 薯 磊 嚣P 9 芦 舀 。; 兰●象 兰加琴 三r●o誉S 善 0 蓦8 譬‘l器 誊;营。譬。PoPPP 一8;; 骂 昌譬舞委苗宝 暑:{蓦高 三。弓{譬 里 兰= 毯坤 =;I。≥二p 厶9PP 9P P o蓦葛 甜蓦豁 望生蓦恕器器磊= ●笃一 90P o霉9 ¨墨苗蚕 昌 善 赛 嚣 ;9 9容=譬蓦兰¨毒 宝; 8墨P誉墨P 兰宝 ≥ 宝 雾 券 封 霉 暑 宝PoT竺要tO墨 譬 暑 宝。 q8 ▲9PPP9璺 兰 ±竺to|卫 写_酷 磊∞三;磊雾、●三: 要毽 兰母臻 ! 譬 黜铸 警r‘P 竺PP一|P P o宝竺t●鲁 咎岩苎、l}i参 g 挈臻 窖 2 彗 醴写昌9: 口蓦苗骂2 季 矗 0 蓦 ∞P 9 ∞器 宝2密≥= 宝蓦o誊琴 毽 蓦P 9;. 器昌。l譬P 一PP―IP 予 ≯PP|oP 9PP雷8:l三;魁g窖= 基兰o0臻 竺坚譬誉 8g兰兰ol13{要器蛊 蓦兰劣翁皋菇量 3.4计算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3.4.1一致性判断在同层两两比较过程中,Expert Choice利用了AHP比较矩阵口盯=1/a#的性质,本文对 两两比较的处理基于经济分析,而非主观判断,在比较矩阵生成过程中,保障了矩阵的一致 性。因此,AHP整体及各层的非一致性指标为均为0,完全满足一致性要求。3.4.2总趋势根据Expert Choice的计算结果,可画出我国1995―2006年财税科学发展指数的走势图 (如3―1图所示)。中I皇l财税科学发疑指数S8一’l÷%b如…“^_。……~……?”,…“媳j…………?、?………。。。……。,?………。………………?。。…i,…,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l 2002 2003 20042∞S 2∞6图3―1根据图3―1,按照科学发展的标准来衡量,我国财税政策的总体效能大体分3个阶段。第 一阶段,1995-1998年,财税科学发展呈现起落的波动局面。第二阶段1998―2003年,财税政 策的总体效能呈下降的稳定趋势。第三阶段2003―2006年,财税政策科学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 这反映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财税政策的总体效能不断改善。 以1995年至2006年为考察区间,中国财税科学发展效能的高低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五 个统筹之间的相互作用综合影响着财税科学发展的总体效能。在这个考察的区间段,在财政 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志性事件对中国财税的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994年的税制改革。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轮税制改革,其基 本的原则为“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模式, “十六字"原则的提出恰恰是为了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制体系的目标而形成的,1994年中国的分税制改革对进一步构建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财政体制机制产生积极的作用,对财税的科学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1998年12月15日,在全国的财政工作会议上,决策层做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 决定:构建中国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作为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目标的明确定位,公共财政 建设正式进入了政府部门的工作议程,推动财政朝着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改革与发展。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坚持以 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实行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此外,十六届三中全会还通过了《关 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决定》中,根据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已 经初步建立的判断,提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战略目标,给中国的公共财政 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3.4.3分项趋势各子目标的走势也可由AHP模型计算得到。Expert Choice输出的各子目标指数是归一 化处理后的结果,年度指数可利用该年计算结果除以Ideal alternative的计算值得到。子 目标指数具体数值如表3-4。表3-4Expert年份Choice计算结果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l 2002 2003 2004 2005 20()6 O.06004 O.(Jt;099 O.(J636 0.07759 O.07329 0.07552 0.08017 0.07085 0.0689l 0.07699 0.07772 0.08324 O.13107城乡 发展45.8 46.5 48.5 59.2 55.9 57.6 61.2 54.1 52.6ExpertChoice计 算结果O.06755 0.07645 0.07286 0.0789 0.07689 0.07542区域发 展52.6 59.556.7 61.4ExpertChoice计算结果O.06857 O.()Ij85 0.06814 0.06916 O.07199 0.07082 0.07047 0.07147 0.0707 0.07004 0.0698l 0.06692 0.16342经济社 会发展哇2.O 41.9 41.7 42.3Expert Choice计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74.1 70.9 66.5 64.6 61.5ExpertChoice计国内发 展与对 外歼放48.8 59.3 51.1 52.7 48.O算结果O.09l:j4 0.08736 0.08192 0.0796l算结果0.()6209 0.07545 0.06502 O.06708 O.06ll59.8 58.757.1 54.6 52.9 52.344.143.3 43.1 43.7 43.3 42.9 42.7 40.9 100.00.075850.07091 O.06467 O.06288 O.【)t;ll}9 0.06016 0.()t;866 O.07147 0.1232857.552.5 51.O 50.2 48.8 55.7 58.0 loo.OO.()65530.06504 0.07556 0.0786 0.08731 0.08408 0.08593 0.127251.551.1 59.4 61.8 68.6 66.1 67.6 100.O0.073350.07016 O.06798 0.()6722 0.07118 0.07355 0.1284958.759.3 63.5 100.055.4 57.2lOO.Oideal31 3.4.4保序性对于指数计算而言,AHP的保序性是必须的。即在各年的指数应与参与评价的年度无关, 后续增加的年度政策评价应不影响已有的指数。在本文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过程之中,从两个 方面保证AHP计算结果的保序性:首先,对于最底层即财税政策的计量采用绝对计量,并在 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处理中考虑到今后政策和数据的变化。其次,在利用Expert Choice进 行计算的过程中,引入Ideal Alternative,并选择Ideal模式进行运算。选取不同年度数 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指数不仅保序,其绝对数值也不会因参与运算的年度数有任何变化。32 第四章结语4.1本文创新点和不足点本文在众多统计指标中以显著性和综合性为原则选择了反映我国财税制度科学发展水平 的各项指标,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完成了1995―2006年中国财税发展指数 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指数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财税政策与科学发展的适应程度,比较客 观地反映了以科学发展为标准,各年财税政策的总体效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了政策变化的趋 势。这说明,指标体系的建立、数据的转化、AHP模型和计算过程基本合理。 本文的不足之处是:(1)数据比较旧。由于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较多的指标,各个 指标在数据统计和收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只采用了1995-2006年的数据。(2)AHP 技术方法的运用存在局限性。由于科学发展是多目标综合的一个过程,目标之间存在较强的 关联性,因素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标度数据太多,处理过程繁杂,容易降低评价指标的精 确性;此外,在各指标权重赋值过程中依然带有研究者的主观判断,研究的客观性需要改进。4.2中国数据结论从计算结果看,2003年是财税政策科学发展水平的一个拐点。2003年之前指数呈下滑趋 势,应该该指数已构成这一阶段我们经济社会各种矛盾突显的重要解释变量。2003年后财税 科学发展指数的连年增长说明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财税政策的合理性在不断增强。然 而,财税科学发展指数、五统筹分类指数的数值总体偏低,说明财税政策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4.3指数的累积和相对意义,进一步研究任何一个指数其基础数据来源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的财税科学发展指数已尽可能多 地吸取了各类统计数字,经转化变换后,利用AHP模型进行综合和加总。指数的基础数据和 计算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指数的意义更体现在数据的累积和指数本身的相对意义上。本文只 计算了1995-2006年间的财税科学发展指数,但在确定数据处理算法时,充分考虑今后各年33 数据的处理和指数的计算,因此今后各年的财税科学发展指数是容易得到的。相信随着该指 数时间序列的不断壮大,该指数对与衡量财税政策效能、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会产生更大的 作用。4.4AHP与指数研究展望指数标识着社会经济活动某一方面的性质,因此也往往成为经济分析中重要的经济变量。 财税科学发展指数是衡量财税政策的数量指标,也是对国家税收和财政进行分析过程中的重 要经济变量,随着指数的不断积累,将成为研究我国税收和财政的基础数据之一。4.5后续研究本文注意针对经济分析的特点使用层次分析法,无论对政策的度量(绝对计量)、数据的 转化,还是同层比较,都是基于经济数据和经济分析,尽量剥离主观因素。虽在个别数据处 理的算法和同层比较过程中虽有部分依据不充分之处,但所以处理和判断都做了较明确的说 明,加之AHP结构清晰,故所有分析过程均可追溯并改进,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1]翟子斌.全球性金融危机与中国财政政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82:108―109 [2]丛树海等.国际金融危机下的财税政策选择.税务研究,2009,290:3-8 [3]贾康.中国财税改革30年简要回顾与评述.财政研究,2008,10:2―20 [4]苏明.三十年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与未来走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4):21―23 [5]邓子基.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向中性财政政策的转向.财政研究,2004,lh5―7[6]谭宗宪.新一轮税制改革应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学术论坛,2005,21(3):70-72 [7]安体富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财税理念的转变和政策的调整.税务研究,2006(2):28―34 [8]贾康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公共收入制度与政策研究.财贸经济,2007(1):57―82 [9]王永静.科学发展观指标体系:架构及评价方法.统计教育,2008(3):9-1 1 [10]胡忠俊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8,272:17―19 [11]王莲芬等.层次分析法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2]李东方等.从北京示范大学绩效考核看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进的途径.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1):100一104[13]刘薇.现行财税制度与科学发展的差距探析.财政监督,2009(9):64-65 [14]高培勇.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变脉络――兼论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基本轨迹.经济研究,2008(12):4-16[15]潘彬.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和治理对策研究.博士论文.中南大学,2007 [16]符林.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评价研究及应用.博士论文.大连理工大学.1-41.2008 [17]韩松,多目标规划与福利评判标准,经济数学,2004(9):223―228 [18]汤正刚.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的发展评价指标.长江论坛,2006(1):34―36 [19]刘阳.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1):94―96 [20]吴军.多属性规划.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1]Thomas L.Saaty,LuiS G.Vargas,Models,Methods,Concepts&ApplicationsHierarchy Process,Springer,2001ofthe Analytic[22]Hyman David,Public Finance:A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 of TheorySouth―Western,8th Edition,2005toPractice,Thomson[23]oECD,Challengesfor China’Spublic spending,OECD,2006on[24]ThomasL.Saaty,An Expositionthe AHP in Reply to the Paper”Remarksonthe 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Management Science。1990(3):259―268.[25]ThomasL.Saaty,Axiomatic Found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anagementScience。1986(7):841―855.[263Yoram Wind,ThomasL.Saaty,Marketing Applications of the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ManagementScience。1980(7):641―658.35 附录1995-2006年全国财税政策指标原始数据及处理结果农业主要 税收收入 (亿元)278.09 369.46 397.48 398.8 423.5农业主要税 各项税收 (亿元)6038.04 6909.82 8234.04 9262.8 10682.58 12581.5l 15301.38 17636.45 20017.3l 24165.68 28778.54 34809.72数据 名称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l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ideal收收入占各 项税收总额 的比重0.046056336 0.05346883 l 0.04827278 0.043053936 0.03964398 l 0.036983637 0.03148082l 0.040702636 0.043550807 0.037333524 0.032538134 0.03l 141876中间结果AI0.575704202 0.66836039 10.4242957980.331639609 0.396590252 0.46 1825798 0.504450236 0.537704536 0.60648974 1 0.491217053 0.455614915 0.533330947 0.59327332 1 0.610726544 10.6034097480.538174202 0.495549764 0.462295464 0.3935 i0259 0.508782947 0.544385085 0.466669053 0.406726679 0.389273456465.31481.7 717.85 871.77 902.19 936.4 1084.04理论值在0一l之间,但实际值 数据 来源/ 数据 处理 方法 2008《中 国财政年 鉴》 国家统计 局网站数 据库查询 农业主要税 收收入/各项 税收 不会为0或1。考虑剑第一产 业占GDP的比重不断F降,以 及各国对农业的普遍补贴,结 合实际数据,将该项指标最大 值确定为8%,实际中出现大于 8%的数据按896计。转化后再次 归一化 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 重(%)8.3 8.8 8.3 10.7 8.2 7.8 7.7 7.2 7.1 8.2 7.2 7.9转化为正向 指标数据名称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l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ideal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 重(%)19.962q 19.691 18.287l 17.556 16.4702 15.0629 14.3918 13.7427 12.7973A2 0.415783752 0.446904677 0.45387 1855 0.60947824 l 0.497868878 0.517828572 0.53502689 0.523914515 0.554804529 0.6 12250993 O.571800696 0.69642 1802 l13.393212.5918 11.3437数据来源/ 数据处理 方法 2008《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库查询 比值大于I取1数据名称1995 1996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亿 元)574.9 700.4农业主要税收收入(亿元)278.09369.46A3 0.516281092 0.47250 1428 1997 1998 1999 2000 200l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ideal766.4 1154.8 1085.8 1231.5 1456.7 1580.8 1754.5 2337.6 2450.3 3173397.48 398.8 423.5 465.31 481.7 717.85 871.77 902.19 936.4 1084.040.481367432 0.654658815 0.609965003 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制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