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出现校园不文明现象象怎么处置

龙岗交警启动“最强勤务”!近期严查这些交通不文明行为……
龙岗交警启动“最强勤务”!近期严查这些交通不文明行为……
酒后驾驶、车辆乱停乱放、不系安全带……交通安全无小事,这些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隐患。日前,龙岗交警启动最强勤务模式,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10月19日,龙岗交警大队正式开展“凌晨平安”行动。自10月15日深圳交警启动最强勤务、实行全警上路以来,龙岗交警最大限度投放路面警力,持续开展泥头车专项整治、“猎虎”行动等多项日、夜间路面执法专项行动,同步加强禁摩限电、违停、乱鸣喇叭、不系安全带、不礼让斑马线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天候保障龙岗交通平安、畅通、有序。”10月19日,龙岗交警大队情报分中心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发现了一辆绿色的士涉嫌套牌,经研判,该车经常在白天出入龙岗某工业区。当天上午11 时,中心通过核查停车场查询系统,发现这辆涉嫌套牌的假的士再次进入该工业区,遂立即通知辖区交警中队安排警力进行摸排走访。“按照以往的经验,套牌的士集中存放的可能性极大 。”交警收到指令后,迅速对出入该工业区的车辆进行逐台排查,一举查处了3辆套牌的士。交通是展现城市文明形象的流动窗口,也是市民素质最直观的体现。最近,龙岗交警蜀黎们“猎虎”行动一刻也没有停歇#龙岗交警铁骑# 10月20日上午,龙岗铁骑动态巡逻管控时,发现一电动车在横坪公路应急车道上行驶,该路段车速较快,十分危险,铁骑蜀黍一路守护,将电动车一路护送到安全地点,并告知其在快速路上行驶的危险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龙岗交警#10月20日下午,龙岗铁骑巡逻至龙翔大道如意路口时查获一辆出租车压实线变道,随即拦停并让当事人出示证件,不料当事司机竟拿出200元现金,试图贿赂铁骑蜀黍逃避执法,民警严厉教育当事人,并对其作出相应的处罚!#龙岗交警“猎虎”行动#多么刺眼的数字如果酒后驾车发生意外,你的家人会有多么伤心,这是不对家人负责,也是不对自己负责!据悉,自“凌晨平安”行动启动以来,每天凌晨 5时至 7时,巡逻民警对环卫作业、路政作业、驾驶非机动车等群体的交通违法行为开展整治和教育工作。执法首日,交警将 29名违法的行人和 39名违法驾驶非机动车人员带回警队,采取让其观看一小时行人及非机动车事故视频、发放一封违法行为劝告信、开出一张警告处罚单、送上一声诚挚祝福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交警还体贴为在场人员送上了一份安心早餐,并结合事故数据、特点,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宣讲安全出行的重要性,号召他们及其家人、朋友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做到“不在机动车道上行走、不驾驶电动车上机动车道、不让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共同营造平安、畅通、有序的出行环境。最新“猎虎”播报10月20日20时至今日凌晨2时开展“猎虎”整治工作,共查处醉酒19宗、酒后29宗、无证驾驶1宗。数读今年 10 月第三周,龙岗交警大队共查处现场违法行为 1万多宗,其中“猎虎”行动查处酒驾、醉驾违法 73宗,泥头车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违法 58宗,禁摩限电整治行动查处违法 866宗,违停整治行动查处违法 4096宗,不系安全带整治行动查处违法 571宗,乱鸣喇叭整治行动查处违法 69宗,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整治行动查处违法 8097宗,不礼让斑马线整治行动查处违法 141宗。交规★酒后驾驶,罚款2000元,记12分,暂扣驾驶证6个月;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记12分,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小编劝大家文明守法安全出行,别心存侥幸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我将在这创造属于我自己的世界
作者最新文章news center
通过曝光台及时纠正机关干部不文明行为
 海口秀英区开展文明机关创建专项活动 通过曝光台及时纠正机关干部不文明行为   
本报讯 昨日,海口秀英区举行“我文明 我表率”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并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据了解,将重点开展以下活动:“秀英文明大课堂”活动,以大学习、大培训为载体,提高机关干部文明素质,打造讲文明、知礼仪、重诚信干部队伍;机关“十不准、十做到”活动,树立机关清正廉洁、优质高效、文明规范形象;“秀英文明大曝光”活动,采取全面检查、专项督查、重点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通过曝光台及时纠正机关干部不文明行为;“秀英文明大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标杆引领,带动大家,共同提高,促进文明机关创建。记者 苏钟 通讯员 吴彭保 陈创淼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健康岛频道推荐
海南美食频道推荐
海南房产频道推荐
海南汽车频道推荐
海南一家推荐
家居装饰频道推荐
城市消费频道推荐镇江严管机关党员公职人员不文明交通行为-镇江第一综合性门户网-中国镇江金山网
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严管机关党员公职人员不文明交通行为发布时间: 00:42  金山网 .cn
金山网讯 日前,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出台《镇江市机关党员、公职人员不文明交通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这一办法可称为“史上最严”,办法中规定,镇江党政机关招录公务员、工勤人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对有较重或者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个人,将予以禁止报考、应聘等惩戒。
镇江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办法适用于在镇江市机关工作的党员、公职人员。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人社局、市文明办负责对市公安局认定的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通报所在单位党组织及所属主管部门。
其中,一般交通失信行为包括:(一)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或者故意遮挡机动车号牌的;(二)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的;(三)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四)机动车驾驶人一个计分周期内驾驶证被记满12分,或者除本条第(一)(二)(三)项外的其他交通安全违法记录累计20次以上的;(五)机动车所有人所属机动车自注册登记之日起每年度闯红灯、超速行驶等交通安全违法记录累计20起以上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则构成较重交通失信行为:(一)因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拘役的;(二)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四)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登记或者驾驶许可的;(五)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校车标牌、驾驶证,或者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六)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七)机动车所有人在机动车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2次以上没有参加定期安全技术检验的;(八)汽车所有人在汽车达到强制报废标准1年后仍没有办理注销登记的;(九)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十)机动车驾驶人一个计分周期内发生一般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十一)机动车所有人所属机动车每年度涉及一般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严重交通失信行为:(一)因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的;(二)收到追偿通知后,有能力履行却逾期不履行道路交通事故救助资金偿还义务的;(三)机动车驾驶人一个计分周期内发生较重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四)机动车所有人所属机动车每年度涉及较重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同时,这一办法结合镇江实际,对文明交通失信人员实施惩戒,如各党政机关招录公务员、工勤人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对有较重或者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个人,予以禁止报考、应聘等惩戒。
在评优评先时,对近3年有较重,近5年有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个人,作为不授予荣誉的重要依据;银行在审批发放个人贷款时,对近5年有严重交通失信行为个人,作为限制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保险公司对机动车车辆保险时,对投保人和机动车有较重和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按照有关规定适当上浮保险费率。
此外,一般交通失信信用记录,有效期1年;较重交通失信信用记录,列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黄名单”,有效期3年;严重交通失信信用记录,列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黑名单”,有效期5年,期满系统自动修复。
一年内,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满60小时的,或因见义勇为被镇江市级以上表彰为先进个人的,对一般交通失信信用记录进行修复;经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撤销或变更原处罚决定、判决,已不属于交通失信情形的,应当及时予以修复。(谈德捷 谢勇)
作者:  责任编辑:邓宇)机关干部若有不文明交通行为将被抄告曝光
昨天,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市交警支队联合召开“交通文明我示范”动员部署会。温州交警将加大对市直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抄告和曝光,市直机关工委将每月通报不文明交通行为排名最后的10个单位。
7月上旬,我市启动了“文明交通全民共创”主题活动,以整治交通秩序乱象为重点,依托“十大行动”精准发力。此次启动的“交通文明我示范”是“十大行动”之一。接下来,市文明办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启动文明交通主题宣教、“志愿者路长”认领、交通违法严管严治、文明交通样板路创建、文明交通微循环社区创建、“僵尸车”清理百日攻坚和文明交通大褒奖等行动。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吕朝晖表示,“文明交通全民共创”主题实践活动,既是贯彻落实市委书记周江勇提出的“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以更高城市文明助力打造‘铁三角’”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充分发挥机关表率作用助力文明交通的实际步骤。广大机关干部代表要全面响应“交通文明我示范”的行动号召,弘扬优良机关作风,做文明出行的倡导者和维护者;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文明交通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部署会现场,市财政局、市质监局代表做表态发言。交警部门就如何做好“交通文明我示范”对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做了业务培训。
文明出行既是市民文明素质的反映,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直接关系到一座城市的对外形象。温州广大机关干部职工要身体力行,带头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带头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用实际行动教育群众、感染群众、带动群众,让文明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
(详情请收看都市生活频道今晚6点55分首播的《温州零距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向不文明交通行为说“不”
从机关党员和公职人员做起-丹阳文明网-中国文明网丹阳频道--中国文明网
||投稿信箱:
&&&&&&正文
向不文明交通行为说“不”
从机关党员和公职人员做起
  交警对违反行驶规定的市民处以罚款,对违停车辆贴罚单,是大多数人在出行过程中经常看见的场景,并不陌生。然而,说起对机关党员、公职人员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通报和抄告,不少人一定都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日前,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即将联合出台《丹阳市机关党员、公职人员不文明交通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为什么出台该《办法》?“我市机关党员、公职人员都存在哪些不文明交通行为?”《办法》将对违反交通法规的机关党员、公职人员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市文明办进行采访了解。原来,此次《办法》可称为“史上最严”。
  ★出台原因
  既为规范自身交通行为更为提升全民文明素养
  “长期以来,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的一大难题。交通拥挤有没有办法治?怎样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顽疾需要猛药治,这次新出台的《办法》就作出了回答。”市文明办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出台《办法》是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级机关工委等多方制定,目的就是通过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率先关注、参与、践行文明交通,推动全市形成遵法守法、文明出行的良好风尚,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谈及为何从机关党员、公职人员做起,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车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各单位或职工的私家车,这部分车辆若能真正做到严守交通法规行驶本身就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另一方面,单位带头,党员干部带头方能达到教育影响更多民众的目的。要求市民做到的,领导先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干部带动家属,家属带动亲友,从而形成全社会崇尚文明行车、文明出行的好风气,这样百姓就会更满意,路也会更通畅。”因此,开展对机关党员、公职人员不文明交通行为的严查,对于规范其自身交通行为,提升全民文明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丹阳市机关党员、公职人员不文明交通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级机关工委等牵头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实施并负责对文明交通失信人实施联动惩戒,适用于在我市机关工作的党员、公职人员。其中,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负责对市公安局认定的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通报所在单位党组织及所属主管部门,情节严重的“十大类”交通违法行为向市纪委抄告;市公安局负责采集、记录机关党员、公职人员的不文明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信息,归集机动车驾驶人一般、较重、严重交通失信信息;市信用办根据提供的人口基本信息,负责将驾驶人交通失信信息纳入个人基础信用信息库,建立个人文明交通信用档案,推进文明交通信用信息的应用。
  交通失信行为有哪些?
  即将出台的《办法》中也对多项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认定划分,并由市公安局负责采集、记录,主要将不文明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信息归集为一般、较重、严重这三类交通失信信息。
  一般交通失信行为包括:(一)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或者故意遮挡机动车号牌的;(二)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的;(三)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四)机动车驾驶人一个计分周期内驾驶证被记满12分,或者除本条第(一)(二)(三)项外的其他交通安全违法记录累计20次以上的;(五)机动车所有人所属机动车自注册登记之日起每年度闯红灯、超速行驶等交通安全违法记录累计20起以上的。
  较重交通失信行为:(一)因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拘役的;(二)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四)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登记或者驾驶许可的;(五)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校车标牌、驾驶证,或者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六)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七)机动车所有人在机动车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2次以上没有参加定期安全技术检验的;(八)汽车所有人在汽车达到强制报废标准1年后仍没有办理注销登记的;(九)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十)机动车驾驶人一个计分周期内发生一般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十一)机动车所有人所属机动车每年度涉及一般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严重交通失信行为:(一)因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的;(二)收到追偿通知后,有能力履行却逾期不履行道路交通事故救助资金偿还义务的;(三)机动车驾驶人一个计分周期内发生较重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四)机动车所有人所属机动车每年度涉及较重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违反后果又有哪些?
  结合我市实际,对文明交通失信人员实施惩戒:(一)各党政机关招录公务员、工勤人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对有较重或者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个人,予以禁止报考、应聘等惩戒。
  (二)在评优评先时,对近3年有较重,近5年有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个人,作为不授予荣誉的重要依据;银行在审批发放个人贷款时,对近5年有严重交通失信行为个人,作为限制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保险公司对机动车车辆保险时,对投保人和机动车有较重和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按照有关规定适当上浮保险费率。
  (三)此外,一般交通失信信用记录,有效期1年;较重交通失信信用记录,列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黄名单”,有效期3年;严重交通失信信用记录,列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黑名单”,有效期5年,期满系统自动修复。
  面对即将出台的《办法》市民怎么看?
  治理交通就得下狠招,党员干部应该带头”用铁纪将文明出行与个人信用挂钩,这也太严厉了吧”……面对即将出台,且主要针对机关党员、公职人员的明文规定,我市的市民们又会有哪些看法,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人大代表)胡小锁:制度再好,贵在坚持
  “城市文明不文明,首先看交通。”车站社区党总支书记胡小锁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城市有一个有序的、畅通的、安全的交通环境,大家各行其道、相互礼让,这不是因为创建与否而改变的。但考虑到我市目前的实际交通环境,通过规范、强制性的手段来约束不文明交通行为,并首先从党员干部抓起,对近期的交通秩序以及市民们的文明素养肯定会有阶段性的改善,是一项为民办实事的有利举措。
  然而,从长远而言,出台这一制度的目的是要在广大的交通参与者心中深深地植入一个文明的交通意识,在出行中自觉养成一个良好的交通习惯,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能改变,不能靠一阵子的治理一劳永逸。“只有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才是治本之道。所以,严查不文明交通行为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公职人员)范女士:文明之风需要大家的带动
  “我先检讨,以前我就是个不文明停车的人。”范女士说,作为女司机的她,有时开车上班后,发现单位没有泊位就会逮哪空就停哪,有时不小心挡住了出口或他人的车辆,也不太上心。而现在,每次来到单位,整齐有序的停车环境也让范女士自觉地增加了文明停车的意识。“所有车辆都这么有序停放,我也不好意思再乱停车了。”而面对即将出台,针对自己及所有公职人员的“严规”,范女士也表态,愿意积极配合,“其实,文明之风的形成是需要有人来起带头作用的,为了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美好,我愿意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把文明意识植入心中,并把文明之风带给身边人。”
  (私家车主)张先生:既是监督,也是示范
  “头一次听说专门针对公职人员的法规,让人耳目一新。”新奇之余,已有十年驾龄的张先生对政府下大决心治理交通不文明行为的举措表示肯定。“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这项举措一方面是让群众监督党员干部们,另一方面,有了党员干部们的带头,相信许多市民都能被带动和影响,自觉投身到不文明出行的整改活动中来,转化为城市管理的正能量”。
  笔者短评:惩罚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管理手段。交通本来就有法律法规,为什么有关部门要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要制定相应的纪律规定呢?用意很明确,就是要在交通、城市管理上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督促和激活公职人员遵纪守法模范意识,为广大市民做出表率。
  有了法规,就有了执行的依据,有了依据,没有很好的执行,或不执行,再好的法规形同一纸空文。这个法规的出台,不仅为我市认真贯彻执行交通法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对强化其他法律法规和其他工作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总之,无论是交通法规,还是其它工作,要在一个地方得以很好地贯彻执行,离不开齐抓共管,多管齐下,更离不开机关党员、公职人员的模范作用,有了这些,也许再难的工作亦不再难。(束丽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不文明现象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