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重组复牌跌停失败后复牌就跌停,请问这也是

借口重组停牌 终需失败复牌|停牌|重组_凤凰财经
借口重组停牌 终需失败复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据不完全统计,自6月29日至7月7日,沪深两市多达651家上市公司发布停牌或停牌进展公告。理由大多是“筹划重大事项”等。同时也有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今年以来两市共有31家公司的重组事项因各种各样原因而失败。其中更不乏停牌四天就宣布重组失败以及屡次重组失败却迟迟不复牌的不靠谱公司,其股价更是出现连续跌停。
多家公司重大事项停牌真假难辨 重组“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上市公司治理太不规范,他们其实很早就知道重组没戏,却一直不复牌,现在复牌却是连续跌停,这样的公司太不靠谱。”本报记者了解到,上市公司动辄以重组为由申请停牌,而复牌后等待投资者的却是重组失败股价跌停,这种让投资者闹心的状况屡屡出现。据不完全统计,自6月29日至7月7日,沪深两市多达651家上市公司发布停牌或停牌进展公告。理由大多是“筹划重大事项”等。同时也有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今年以来两市共有31家公司的重组事项因各种各样原因而失败。其中更不乏停牌四天就宣布重组失败以及屡次重组失败却迟迟不复牌的不靠谱公司,其股价更是出现连续跌停。重组“流产”之六大杀手失败类型:不谙政策具体原因:相关知识产权存在法律纠纷风险。失败类型:最后期限具体原因:无法在重组首次董事会后6个月内取得核准备案文件。失败类型:资产带伤具体原因:借壳方赣州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及稀土标准准入未获上级许可。失败类型:“一女二嫁”具体原因:晨光稀土先后借壳S舜元和银润投资。失败类型:涉嫌垄断具体原因:有关部门认为按照该重组方案实行后,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失败类型:行业逆风具体原因:标的公司盈利状况较预期下滑明显。动辄停牌动辄宣告失败重组失败截止到目前,今年以来两市共有31家公司重组事项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失败。其中,8月31日,公告称,受公司及实际控制人被立案调查的影响,正在筹划的重组事项也因此搁浅,公司不再符合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已于日暂时撤回重组申请文件,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9月1日,公告称,公司和实际控制人朱德洪于日分别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按照相关规定,重大资产重组进程暂停。截止到目前,公司尚未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果通知。不过,鉴于以上情况,重组方分众传媒决定行使其终止权,各方签署了《终止协议》,同意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动辄停牌动辄宣告失败上市公司重组涉及到多方因素,重组失败本来也不足为奇,但是如果上市公司对待重组过于随便,动辄停牌动辄宣告失败,就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9月3日,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前期拟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形式,收购某生产企业,公司股票自日开市起停牌。但由于交易各方对交易对价未达成完全一致意见,公司决定终止筹划上述事项,公司股票于日复牌。而此时,距公司8月27日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仅过去一周,如果按照交易日来计算,仅过去四个交易日。大多数投资者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公司此次重组太过草率。“在停牌前,公司就没有与对方接触过,一点把握都没怎么就停牌了?只停牌了四个工作日,公司就确定与对方无法达成意见了吗?怎能让人不质疑公司管理层草率呢?”精艺股份重组失败精艺股份8月3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资产收购事项,公司股票将于日开市起复牌。而复牌后,截止到本周二为止,公司股价已经是连续四天跌停。而在此之前,这家上市公司已经经历了2014年两次重组失败。有消息人士透露,精艺股份在收购价格上不肯让步,其实重组早就已经谈崩,但是公司却迟迟不复牌。股民赵小姐称,当时其实已经有朋友告诉她,公司不舍得花钱,重组很难谈成,也不可能再收购了,但是她觉得前两次重组不成,这次总该有点盼头,所以停牌之前买入。“我没想到这个公司无厘头停牌这么久。其实现在想想,重组不成的消息既然已经传开了,公司本身不可能不清楚,但是这样还坚持不复牌,这不是坑害股民吗?”赵小姐对此懊悔不已。原因除了上述公司之外,两市年内终止重组的公司,有8家公司重组的原因是旨在“借壳上市”,另有11家终止重组的公司,重组原因是“多元化战略”,而其他终止重组的公司,筹划重组的原因,则是“横向整合”、“业务转型”等。而这些公司终止重组的原因,除因重组双方中有人涉及违规被立案调查之外,还有一些是因交易的价格、交易标的未来业绩承诺等不能达成一致。假假重组:误导投资者 复牌犹如“定时炸弹”本报记者了解到,与其说是筹划重组,更不如说许多上市公司停牌是为了规避风险,因此所谓的“停牌”也就成了借口,最终“失败”也是理所当然了。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6月29日至7月7日的A 股深幅调整期间,沪深两市多达651家上市公司发布停牌或停牌进展公告。其中270家是自6月底以来股市出现下行以后停牌的公司。理由大多是“筹划重大重组”等。例如,在8月31日跌停后宣布因“重大事项”停牌;在跌停之后也宣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尽管公司多以重大事项停牌,而重大事项尚且没有公布,但是许多股民已经对停牌行为本身视为重大利好,纷纷表扬其为“业界良心”。期盼手中持有个股停牌以避免随势下跌成为中小股民普遍的心愿。于是,无论是否真的有重大事项,停牌以求拿到股市过山的“豁免卡”成为许多公司一致的选择。但是实际上,拿到“豁免卡”的投资者迎来的却不是“安全气垫”,反而是“定时炸弹”。由于近期A股持续低迷,复牌个股更多出现的是补跌。前期停牌的高位个股上周就补跌明显,单周跌幅高达36.71%,单周跌幅34.40%。真真重组:成功率高重组后的资产对现有资产是增量去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着力打击重组过程中的内幕交易行为,目前看来已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重组公司选择将停牌时间节点前移,以图堵上内幕交易的漏洞。不过,提前停牌也为重组带来了不确定性,使得许多投资者蒙受损失。因此挖掘真实重组,而且重组成功率高的上市公司,成为了一门学问。业内人士分析称,炒作重组股主要在于对重组预期的分寸拿捏,有些公司本身业绩较差或者前期股价翻涨过高,一旦重组失败或达不到预期,跌幅就会非常大。不过也有分析认为,目前在国内资本市场,“壳”资源还是非常宝贵,借壳上市也成为不少企业曲线上市的捷径。特别是对于央企而言,即使股票加星戴帽,一旦大股东注入优质资产,公司基本面立即就会脱胎换骨。对于那些偏爱重组股的股民而言,今后可把关注的目标放在央企上市公司上。如何判断重组的风险和把握投资机会?广州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广文表示,重组真实并且成功概率较大的公司,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大股东背景很强;资产关联度以及盈利能力较高;重组后的资产对现有资产是增量,回报率比现有资产要高,估值合理。考虑到审核要经历董事会、股东会、国资委、证监会、交易所等各个环节,审核周期长,投资者应更多关注预案提出不久的和批复后真正能实施的上市公司。机械行业:价值重审正是时候经过汇总和分析机械行业及重点子板可以看出,2015年2季报情况总体差异较大。机械行业208家上市公司2015年2季度收入同比减少 8.2%,净利润同比减少20.4%。需求不足、收入下降、费用刚性是业绩持续低迷的核心原因,而原材料成本、财务成本的下降有助于业绩改善,但不足以扭转趋势; 展望未来,还需要注意到企业应收账款带来的减值损失压力。看好在弱势经济中实现良好增长、未来逐步兑现转型或改革预期的优秀企业。近期组合为:、、、,并建议关注、、南方泵业、豪迈科技等。机械行业工程机械行业需求低迷仍然是制约工程机械企业营收和利润的核心因素,而应收账款的高位运行表明行业的经营风险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铁路设备铁路设备企业2季度收入同比减少6.7%,净利润同比减少 3.4%。今年铁路投资将呈现绝对规模前低后高、 同比增速前高后低的态势, 而车辆购置结构分化, 货车和机车需求低迷, 新造动车组和维修、 配件等需求良好。 海外市场处于阶段低谷, 我们判断高铁出海将是奋力曲折前行。海洋装备9家代表性企业2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净利润同比增长下滑60.0%。企业分化剧烈,而背后是企业战略选择和核心竞争力的考验。其中,中集集团的表现最为突出,中国船舶、振华重工从低位恢复;中船防务上半年亏损525百万元,中国重工出现上市以来的最大单季亏损。油气设备受我国大型石油公司缩减资本支出和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7家代表性企业2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7.4%,净利润同比减少 66.3%。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6983
播放数:593755
播放数:1839301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A股又一公司重组失败跌停,小散:停牌前你大跌,复牌后你还跌
A股又一公司重组失败跌停,小散:停牌前你大跌,复牌后你还跌
截止收盘三五互联报收12.59元,从一月份停牌到现在创业板累计下跌了7.49%。今日复牌之后直接无量跌停,自从刘主席上任后就对资产重组这块非常重视,包括之前提出的严查忽悠式重组,所以公司刚好碰到严查期,这几个月已经有几家公司重组失败后大跌三个跌停以上,现在很多持仓的股民已经非常恐慌了。从重组情况来看,三五互联其实不是第一次重组,但这次是碰到严查期,重组期间收到深交所问询函。在问询函中,深交所一共发出17个问题,对标的公司历史上的股权代持、运营模式、应收款项等进行问询,还重点关注了标的公司2016年6月后当月付费用户数、充值金额及ARPPU值等指标均明显上升,2016年净利率大幅由2015年的47%跃升至71%等经营异常情况,对于公司去年年底货币资金仅1.33亿元,能否如期兑付这笔巨额现金交易等均提出了疑问。第二重组太过夸大,公司溢价20余倍收购游戏公司,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很难通过。从消息面来看,公司对于重组失败的回答是:公司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约谈中的要求与交易方进行了反复沟通和磋商,但由于双方就购买资产协议中的核心条款分歧较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且经过公司积极沟通也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对于后市股价走势,很多持仓的股票已经不谈定了,从股吧中可以看出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为您提供优质的代理记帐服务。
作者最新文章停牌5个月梅花生物重组失败 复牌遭巨单卖出股价跌停|生物|公司|停牌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梅花生物今日分时图
  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 停牌5个多月的梅花生物今日复牌,开盘后遭遇巨幅卖出,截至发稿,梅花生物跌停,报8.23元,有近380万手卖单委托。
  梅花生物5月23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原拟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并涉及公司部分股份转让,可能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的重大事项。但由于公司与交易对方就同业竞争问题、标的资产业绩承诺等关键条款仍未能达成一致,且公司已承诺最迟不晚于5月24日前申请复牌,此次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被迫终止。
  然而,有市场人士称,公司给出的终止原因却令市场充满疑惑:在明知方案可能面临同业竞争问题阻碍时,公司依然停牌筹划,且在进展公告中从未披露风险事项。
  此外,5月24日向公司发出《关于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有关事项的问询函》,要求公司给予回复和披露。
  根据此前披露,此次交易对方——希杰第一制糖与梅花生物同属生物发酵行业。按照计划,梅花生物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希杰第一制糖在中国的三家子公司100%股权,同时,孟庆山等八名股东将向希杰第一制糖协议转让5.5亿股梅花生物股份,占上市公司此次发行前总股本的17.69%。交易完成后,希杰第一制糖将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可能成为梅花生物的实际控制人。
  对此,有市场人士表示,被“锁定”5个月的投资者不仅对公司重组预期落空,还将面临股价可能“补跌”的巨大压力。
美国财政部对于透明度的考虑,要求在线借贷平台使用清晰、一致的信息披露规则,便于借款客户和出资人准确理解。对于借款客户来说,清晰的表述年化借款成本;对于投资人来说,是借款项目本身的风险揭示,以及根据借款项目集合证券化资产包的风险揭示。
市场出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进行得越早,损失就越轻些。2008年没有做的事情,现在总得想办法还了。这场出清止损,对于无力偿债的企业家来讲,真的很痛,但对于那些放了款却收不回来的金融机构来讲,应该更难。
从对股市的影响来看,现在国内股指的表现受到汇率水平扭曲的影响,资金信心不足,导致进出市场太活络。如果美元没有加息,继续在6月份停留不动,则对中国股市是利好,有助于股指略微上扬。但如果美联储在6月份加息,那么对中国股市将会相当不利。
华谊兄弟走下坡路是从2013年王中军大笔套现玩儿收藏开始,净利润的增长率简直就是连年下滑,到了2015年更是靠投资和政府补贴来支撑公司的盈利增速,规模巨大的电影业务利润率走下坡路趋势明显。借口重组停牌 终需失败复牌
多家公司重大事项停牌真假难辨 重组“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上市公司治理太不规范,他们其实很早就知道重组没戏,却一直不复牌,现在复牌却是连续跌停,这样的公司太不靠谱。”本报记者了解到,上市公司动辄以重组为由申请停牌,而复牌后等待投资者的却是重组失败股价跌停,这种让投资者闹心的状况屡屡出现。  据不完全统计,自6月29日至7月7日,沪深两市多达651家上市公司发布停牌或停牌进展。理由大多是“筹划重大事项”等。同时也有统计显示,截止到目前,今年以来两市共有31家公司的重组事项因各种各样原因而失败。其中更不乏停牌四天就宣布重组失败以及屡次重组失败却迟迟不复牌的不靠谱公司,其股价更是出现连续跌停。  广州日报记者杨欣  重组“流产”  之六大杀手  1  北斗星通  失败类型:不谙政策  具体原因:相关知识产权存在纠纷风险。  2  首航节能  失败类型:最后期限  具体原因:无法在重组首次董事会后6个月内取得核准备案文件。  3  威华股份  失败类型:资产带伤  具体原因:借壳方赣州稀土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及稀土行业标准准入未获上级许可。  4  银润投资  失败类型:“一女二嫁”  具体原因:晨光稀土先后借壳S舜元和(,)。  5  成飞集成  失败类型:涉嫌垄断  具体原因:有关部门认为按照该重组方案实行后,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  6  五矿发展  失败类型:行业逆风  具体原因:标的公司盈利状况较预期下滑明显。  动辄停牌  动辄宣告失败  (,)重组失败  截止到目前,今年以来两市共有31家公司重组事项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失败。其中,8月31日,(,)公告称,受公司及实际控制人被立案调查的影响,正在筹划的重组事项也因此搁浅,公司不再符合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已于日暂时撤回重组申请文件,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  9月1日,(,)公告称,公司和实际控制人朱德洪于日分别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按照相关规定,重大资产重组进程暂停。截止到目前,公司尚未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果通知。不过,鉴于以上情况,重组方分众传媒决定行使其终止权,各方签署了《终止协议》,同意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动辄停牌  动辄宣告失败  上市公司重组涉及到多方因素,重组失败本来也不足为奇,但是如果上市公司对待重组过于随便,动辄停牌动辄宣告失败,就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9月3日,(,)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前期拟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形式,收购某钾肥生产企业,公司自日开市起停牌。但由于交易各方对交易对价未达成完全一致意见,公司决定终止筹划上述事项,公司股票于日复牌。  而此时,距公司8月27日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仅过去一周,如果按照交易日来计算,仅过去四个交易日。  大多数投资者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公司此次重组太过草率。“在停牌前,公司就没有与对方接触过,一点把握都没怎么就停牌了?只停牌了四个工作日,公司就确定与对方无法达成意见了吗?怎能让人不质疑公司管理层草率呢?”  精艺股份重组失败  精艺股份8月3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资产收购事项,公司股票将于日开市起复牌。而复牌后,截止到本周二为止,公司股价已经是连续四天跌停。而在此之前,这家上市公司已经经历了2014年两次重组失败。  有消息人士透露,精艺股份在收购价格上不肯让步,其实重组早就已经谈崩,但是公司却迟迟不复牌。  股民赵小姐称,当时其实已经有朋友告诉她,公司不舍得花钱,重组很难谈成,也不可能再收购了,但是她觉得前两次重组不成,这次总该有点盼头,所以停牌之前买入。“我没想到这个公司无厘头停牌这么久。其实现在想想,重组不成的消息既然已经传开了,公司本身不可能不清楚,但是这样还坚持不复牌,这不是坑害股民吗?”赵小姐对此懊悔不已。  原因  除了上述公司之外,两市年内终止重组的公司,有8家公司重组的原因是旨在“借壳上市”,另有11家终止重组的公司,重组原因是“多元化战略”,而其他终止重组的公司,筹划重组的原因,则是“横向整合”、“业务转型”等。  而这些公司终止重组的原因,除因重组双方中有人涉及违规被立案调查之外,还有一些是因交易的价格、交易标的未来承诺等不能达成一致。  假  假重组:误导投资者 复牌犹如“定时炸弹”  本报记者了解到,与其说是筹划重组,更不如说许多上市公司停牌是为了规避风险,因此所谓的“停牌”也就成了借口,最终“失败”也是理所当然了。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6月29日至7月7日的A 股深幅调整期间,沪深两市多达651家上市公司发布停牌或停牌进展公告。其中270家是自6月底以来股市出现下行以后停牌的公司。理由大多是“筹划重大重组”等。例如,(,)在8月31日跌停后宣布因“重大事项”停牌;(,)在跌停之后也宣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  尽管公司多以重大事项停牌,而重大事项尚且没有公布,但是许多股民已经对停牌行为本身视为重大利好,纷纷表扬其为“业界良心”。期盼手中持有停牌以避免随势下跌成为中小股民普遍的心愿。于是,无论是否真的有重大事项,停牌以求拿到股市过山车的“豁免卡”成为许多公司一致的选择。  但是实际上,拿到“豁免卡”的投资者迎来的却不是“安全气垫”,反而是“定时炸弹”。由于近期A股持续低迷,复牌个股更多出现的是补跌。前期停牌的高位个股上周就补跌明显,(,)单周跌幅高达36.71%,(,)单周跌幅34.40%。  真  真重组:成功率高  重组后的资产对现有资产是增量  去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着力打击重组过程中的内幕交易行为,目前看来已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重组公司选择将停牌时间节点前移,以图堵上内幕交易的漏洞。不过,提前停牌也为重组带来了不确定性,使得许多投资者蒙受损失。因此挖掘真实重组,而且重组成功率高的上市公司,成为了一门学问。  业内人士分析称,炒作重组股主要在于对重组预期的分寸拿捏,有些公司本身业绩较差或者前期股价翻涨过高,一旦重组失败或达不到预期,跌幅就会非常大。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目前在国内资本市场,“壳”资源还是非常宝贵,借壳上市也成为不少企业曲线上市的捷径。特别是对于央企而言,即使股票加星戴帽,一旦大股东注入优质资产,公司基本面立即就会脱胎换骨。对于那些偏爱重组股的股民而言,今后可把关注的目标放在央企上市公司上。  如何判断重组的风险和把握投资机会?  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广文表示,重组真实并且成功概率较大的公司,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大股东背景很强;资产关联度以及盈利能力较高;重组后的资产对现有资产是增量,回报率比现有资产要高,估值合理。考虑到审核要经历董事会、股东会、国资委、证监会、交易所等各个环节,审核周期长,投资者应更多关注预案提出不久的和批复后真正能实施的上市公司。  机械行业:  价值重审正是时候  经过汇总和分析机械行业及重点子板可以看出,2015年2情况总体差异较大。  机械行业208家上市公司2015年2季度收入同比减少 8.2%,净利润同比减少20.4%。需求不足、收入下降、费用刚性是业绩持续低迷的核心原因,而原材料成本、财务成本的下降有助于业绩改善,但不足以扭转趋势; 展望未来,还需要注意到企业应收账款带来的减值损失压力。  看好在弱势经济中实现良好增长、未来逐步兑现转型或改革预期的优秀企业。近期组合为:(,)、(,)、(,)、(,),并建议关注(,)、(,)、(,)、(,)等。  机械行业  来源:广发证券  工程机械  行业需求低迷仍然是制约工程机械企业营收和利润的核心因素,而应收账款的高位运行表明行业的经营风险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铁路设备  铁路设备企业2季度收入同比减少6.7%,净利润同比减少 3.4%。今年铁路投资将呈现绝对规模前低后高、 同比增速前高后低的态势, 而车辆购置结构分化, 货车和机车需求低迷, 新造动车组和维修、 配件等需求良好。 海外市场处于阶段低谷, 我们判断高铁出海将是奋力曲折前行。  海洋装备  9家代表性企业2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净利润同比增长下滑60.0%。企业分化剧烈,而背后是企业战略选择和核心竞争力的考验。其中,中集集团的表现最为突出,(,)、(,)从低位恢复;(,)上半年亏损525百万元,(,)出现上市以来的最大单季亏损。  油气设备  受我国大型石油公司缩减资本支出和原油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7家代表性企业2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7.4%,净利润同比减少 66.3%。
(责任编辑:HN666)
09/09 20:3709/09 11:3709/09 10:0309/09 02:3509/09 01:2009/09 01:2009/08 18:3909/08 10:26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并购重组停牌多久复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