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知道像我偷盗三宝佛像的人还能往生吗?

当前位置: -&
-& 正信护三宝
正信护三宝
传喜法师温州东林寺开示(11。09。06)戒恶修善灭罪增福学佛的人佛性越来越显发,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然后这个生命就进入到良性循环,越来越好。所以佛教徒,佛教的修行者,不单单自己解脱生死,甚至也能够引导这个社会上的人解脱,能给这个社会带来生命的希望,找到真正的生命的幸福和快乐。佛教徒既承认有命运,同时又认为命运是可以被改变的,所以佛教的一个修行人,我们佛门弟子要作为命运的改造者,要作为自己相貌的制造者。学佛的人学到后来相貌变了,相貌祥和了,相貌漂亮了,说明你修行成功了,这是不一样的。人的面貌和精神是有关系的,所以叫精神面貌,面貌精神。通过修心能改变外相,通过修行为能改变我们的命运,通过戒恶修善能增加我们的福报,所谓叫礼佛一拜,灭罪恒沙,称佛一念,福增无量。我们学佛的人,佛是我们的榜样,佛原本也是凡人,对不对,释迦牟尼佛以前是不是凡人?也是凡人。通过修行,通过追求真理而开悟,而成为圣者,圣人,然后把方法一代一代地传到我们今天。我们所有的人按照佛的方法去实践的人都能够转苦为乐,转迷成悟,甚至转识成智,转凡成圣,转生死为涅槃。请问这些在世间上能不能得到?世间上没有办法得到的。你说我的股票涨了,你智慧有没有开?不一定会开的,有时候股票涨了,更愚痴了也有可能,所以这不是世间上能够求的。反过来说,你学佛了,你开智慧增加福报了,对你社会上,对你生活上有没有帮助?有。一个学佛的人,福报增加的人,一人学佛,全家得福。这个社会上有一个寺庙,整个社会都会安定,希望大家认真学佛,不要仅仅只停留在来烧烧香,就是你烧香,最好也烧一点好的香,不要烧化学香,污染空气。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有不好的也有好的,你要靠近什么很重要。你要有鉴别力,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然后怎么样选择好的,还要让人建立起选择好的一种习惯。有的人偏偏选择不好,他也形成一种不良习惯,所以要建立起一个好的习惯,要摆脱一个不好的习惯,命运转变都从这里来的。学佛要正信学佛要正正规规的寺庙学,佛、菩萨、善神,你要知道他们为什么,什么是佛、什么是菩萨、什么是罗汉、什么是世间善神、什么是鬼。有的人,他也不知道的,反正拜,我也去拜,拜了半天拜的是一个鬼。鬼和人站在一起,请问,是鬼该拜人,还是人该拜鬼?谁该拜谁?其实是应该鬼来拜人,对不对。但是我们有时候不懂,还跑去拜鬼,这个现象多不多?鬼和神是不一样的。我们佛教里面二十八诸天,那二十八诸天全部都是善神,善神我们庙里可以供的,上供;下面叫下施,下施的时候不能拜的。还有一个,我们大家很多人有那个习惯,请问你到寺院里来供过佛的能不能再拿回去?你供了佛的就不是你的了,知道吗?有没有包了红包给师父供养了,供完之后把红包又要回去了,有没有?那你供给佛,供完了之后口袋又装回去了,那不等于又要回去了!你供了之后就不是你的东西了,知道吗?你供的时候是你供给佛的,但是你拿的时候这就是犯罪了,那你拿了佛的东西呀,那罪很重的,很多不人懂这个道理,是我来供的嘛!既然是你供的,那就不是你的了嘛,对不对,你就没有权利再把它拿回去啊!那我想带回去给我孙子吃,怎么办?那你要给庙里的师父说,师父啊,能不能把供佛的果赐给我一个啊?师父很慈悲,拿一个给你,这个你可以带回家。师父给你的,这等于是三宝赐给你的,所以有加持,给孙子吃就等于有加持。如果你没跟师父说,自己供了,然后自己又拿回去了,那你叫偷三宝的东西,你孙子吃了不单单没加持,还有罪,以后这个要注意,经常我们会犯这些错误。有了佛法僧三宝,我们这个生命越来越光明,路越来越宽广,最后能够离苦得乐,升到天堂,甚至还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生命才是成功的,那个时候我们对子孙呢也能帮得到。我现在拼命赚钱,请问,你拼命赚钱给子孙,能帮到子孙吗?能不能帮到?你子孙如果后来他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还靠你的钱来养活他,你的子孙还有出息吗?就这个道理啊!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如果一代一代的都是解脱的,那这个家庭才是伟大的。坚信因果不虚我们开什么法会知道吗?我们家里面有没有老祖先?我们这世做人,前世做什么你知道不?不知道。但是肯定有前世吧?假如前世还是做人,假如前世天上下来的,你很高兴,不错。再假如,天上下来之前是什么?是只牛,这就有点不高兴了,我怎么变牛了?牛还不错的。如果哪一天你开悟了,或者是找谁帮你看一下,现在有催眠的,催眠可以看你前世的。我们很多人前世不是人,前世有的是猪啊、有的是狗啊、有的是鸡呀、有的是猫。不管哪一世你是什么,有没有爸爸妈妈?所以除了我们现在姓张、姓赵、姓李,你有各世的宗亲祖先,那我们过去生生世世是不是都有父母?这叫历生的父母,还有累劫的冤亲债主,也利益我们这一方的土地神,山神、水神、土地神。我们的佛法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叫四生六道。哪四生呢?有胎生,对不对?象我们人都是胎生,还有卵生,那个鸡蛋是不是卵?那鸡蛋是干嘛的?鸡蛋是给人吃的,鸡蛋是不是给人吃的?有的人还说是,你问问老母鸡,生下来蛋是不是给人吃的?那是它儿子啊,鸡蛋是它的小孩啊!我们是不讲理呀,我们是硬把它抢来吃的。农村里母鸡抱小鸡,是不是老母鸡找蛋捂到肚子下,捂个二十天,对不对。二十一天不出小鸡就叫什么?就叫坏蛋。我们人有没有坏蛋?有。这鸡生蛋明明是它小孩,我们把它抢来吃,这也叫坏蛋。我们不单单这样子,请问我们在坐有没有喝过牛奶,那你喝过牛的奶,那牛是不是我们妈妈,至少是你奶妈,对不对。但是你反过头还要吃牛的肉,我们人有时候坏不坏?很坏的,要反省呀!如果我们不反省,我们还要做坏蛋,那你以后还会有什么好命运嘛!要戒恶修善,不好的地方要把它戒掉。请问吃素的人能不能吃鸡蛋?不能吃鸡蛋,做人还是有准则的,有行为规则的,应该有所戒,有所修,要戒恶要修善,靠什么?要靠良知,这个良知就是佛性。良知都没有了,佛性也没有了。佛性没有的人,你求佛有用吗?你跟佛不是一家人哪,对不对。所以,要求佛,要把自己的良知要修回来。我们佛性啊还没有恢复,佛性一恢复就知道众生是平等的,请问富人能不能欺负穷人?不能欺负穷人啊!开轿车能不能把骑自行车的人撞死?不可以。不要因为你今天福报大,你就可以欺负弱小的。请问我们今天做人了,是不是福报大?那个鸡是不是福报小?那你福报大的人我就欺负它,可不可以?不可以的。众生平等,任何事情是有因果的,是有报应的,不是不报,时间还没到。如果不怕,如果那个人不想好了,那随便你胡作非为都可以,你自己胡作非为,最后你自作自受嘛!有个杀猪的人去问老和尚,师父师父,我杀猪有没有罪?这老和尚怎么跟他说,他说杀猪没罪。他就奇怪啦,我问所有的人都跟我说杀猪有罪呀!老和尚跟他说,今天你杀它,明天它杀你呀,你要不怕被杀,你就杀它好啦!世间有因果的,因果是有报应的。请问,不相信有报应的人,会不会报应他?也照样报应他的,不是说我不相信就不报应了,不相信也会报应的,相信了我就选择好的报应。报应有好报应,有不好的报应呀,选择好的报应,最后生命那就是好的嘛!你不怕,不怕到时候报到头上就糟糕了嘛!报到头上那就迟了嘛,这个道理。佛是有智慧的人哪!佛是慈悲的人哪!来救我们,但是苦难临到头上真的是很苦的。我们学佛的人哪,象我们出家人,要经常地去看死人,需要观念无常。看了死人你就记得,哦!不贪了,不贪了,还有什么好贪的,人死了什么也带不去。这个不贪对我们出家人很重要啊,如果出家人还贪,那修行还能成就吗?不可能的。在家人呢,劝大家多去看看生病的人,医院多看看,你就知道这个世间真的是苦啊,有苦啊!我们知道有苦,我们就戒恶修善,那苦就不会降到你头上,很重要。因果报应像什么?我们看看《俞净意公遇灶神》,这已经拍成电视剧了。有时候讲话,我们身口意造的罪,报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是很苦的。俞净意公自己儿子丢掉的时候,对着老天喊啊,天下着大雨,打着雷啊,他站在那,浑身淋得湿湿的喊:老天爷,老天爷,你怎么不睁眼看看啊!我就这一个儿子啊,你还让他没了。后来灶神爷显灵,对他说,你所做的事情,你自己反省反省看。他说我不是蛮好的,我读书识书达理,我还做好事,怎么怎么样。灶神说,你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你还有不好的怎么不好好反省。后来才真正地反省,一条一条反省,从小的时候杀昆虫,打苍蝇开始算,一点一点反省,他给自己起了个法名叫净意,我从心里面反省。反省了好了,命运开始转变了,甚至儿子失而复得。他爱人因为儿子丢了,哭的眼瞎掉,儿子找回来,他爱人的眼睛又亮了。他那个傻瓜女儿也因为他忏悔业障后来不傻了,越来越聪明。俞净意公遇灶神这都是真人真事,记载下来的,在中国传播这么多年。所以学佛的人,首先要坚定因果不虚的这么个概念,善有快乐的果报,恶有痛苦的果报,必须要深信因果报应,这是我们学佛弟子的第一步。然后你,哦!真的会有这样的世界,有痛苦的世界,有快乐的世界,有凡人的世界,也有佛的世界,这你才会坚定,你才会修,否则你怎么修啊!佛为圣贤道恭敬得福报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啊,在《涅槃经》里面,阿难尊者知道佛陀要涅槃了,痛哭得一遍一遍晕死过去。佛陀后来安慰祂,安慰阿难说你不要伤心,我八年之后会再来从间,那个时候直接莲花里化生,那时候还有无上法,我还要弘扬。后来在北印度一个大湖里面,一朵大莲花里化生出来。那位国王正好没有儿子,到庙里去求子。求完子之后就在那里游湖,看到大莲花放光,就派下面的人去看。结果怎么样?莲花里有一个孩子,就抱回来给国王,国王认为这是天赐给他的儿子啊,就立为太子,因为他是莲花里生出来的,所以大家就称祂叫莲花生,一直到国王把王位让给祂,祂做皇帝,而且有轮王之相,轮王七宝现前。但是有一天,有一个天上飞的阿罗汉让他惊醒了,他才觉悟,我来人间不是来做皇帝的。然后装疯卖傻,把王位转让掉,自己出王城去参学,在菩提迦耶遇到阿难尊者,再给祂剃度出家。佛陀在《涅槃经》里也有授记,那个时候我转世再来的时候,你把所有教法全部带给他。这个时候形成什么呢,就是不灭的莲花生大师。释迦牟尼佛有圣诞日,四月初八圣诞,二月十五涅槃,在人间活了八十岁,讲法四十九年。但是莲花生大师是不生不灭莲花生大师,是释迦牟尼佛转世,同时也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三尊合一的,所以我们祈祷叫金刚不生不灭莲花生大士。祂寿命活到八百多岁的时候,西藏的国王把祂从印度请到西藏,在西藏将近六十年把佛陀的正法建立起来,然后再进入罗刹国教化众生,一直到现在,莲花生大师一直在我们这个世间,所以一祈祷,莲花生大师就到。对佛菩萨到底有没有恭敬心,你有没有表现出来?你有恭敬心,那就得福,没恭敬心得罪得祸,知道吗。造佛的人有功,请问来拆佛的人有没有罪啊?没觉悟的人,欸,这佛有什么用啊!迷信,木头的、土的,来拆佛。佛只是表示一种思想,你敢去砸人民广场英雄纪念碑吗?你说那是石头的,石头的你砸试试看,马上给你抓起来,那是代表着一种精神,对不对。雷锋的像塑在那边,我们向雷锋致敬。雷锋那个石头的、木头做的,他是代表一个好人。那佛代表的更多啦,太多啦!我们学佛,努力学,学个几年才知道佛教大概在讲什么,祂特别是代表这个圣贤之道,代表我们人类的道德,代表我们人类还能生存发展,能够昌盛的一个思想,一种文化,一种教育,所以大家尊敬佛,能够学佛的思想,能够实践,我们人类的文明就会昌盛,国家就会兴盛。如果佛教思想这个人间没有了,人间虽然有一点钱,物质上发达了,但精神上会很衰败,精神文明就会很落后,人就会生活在那种恐怖之中。大家如果都学佛,都能戒恶修善,都做好人,都做圣贤,你一个人有难,人人都象观音菩萨会来帮你,这个社会好不好啊?这样的社会才好。但是虽然致富了,我们人现在都学佛了吗?没有都学佛,没有学佛的人还是好坏不分,善恶不分哪!有时候做恶事还象什么一样。我们好好学佛,我们也带家里的儿子、女儿、孙子,也开始教他们学佛,每个人有一个道德的人生,那我们在社会上就有善神保护着你。恶人呢,恶人有恶鬼追随,这就叫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谁修谁得,不修不得。出家人能修成就,出家男众能修成就,出家女众能修成就,在家菩萨也能修成就,谁修谁成就,这就是佛法它公平的地方。不食牛肉福禄寿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传统啊,不能吃牛肉啊!请问,那个牛伤心不伤心啊?劳苦一辈子,最后死了我们还吃它肉,良心何在啊!吃牛肉的人,福、禄、寿三星不会保佑你的,远离,福禄寿三星不会在你身边的。我们过年,都把福禄寿三星贴在门上,你家如果吃牛肉,你再贴在门上,他也不会来的,跟你说。你如果跪在佛面前发誓,我再不吃牛肉,福禄寿三星你不贴他也跟着你的,这个很重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在坐每一个人都想获得幸福的人生,想让我们的子孙都能够兴旺啊,子孙都能够增福啊,增加福报。这从哪里来?要从听佛话,依着佛陀的教导去修行,所以我们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修善之人,福虽未至,祸已远离”,“造恶之人,祸虽未临,但是福已远离”。愚昧嗜烟草觉悟欣极乐前面讲的我说不能抽烟、不能抽烟,还有抽烟的,以后要记得,来寺庙千万不能抽烟。经典里说,就是一个七地的菩萨闻到烟味,都要刹那的下地狱一次。如果我们在受戒,我们三皈依受戒,闻到烟味都得不到。那为什么烟有这么厉害?佛在成道的时候,魔王被打败了回去哭。魔女看着爸爸哭啊,来问:爸爸,爸爸,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啊?魔王说不要谈了,人间有一个人要成佛了,祂一成佛,我的子孙都没有了,我的宫殿也将倒塌。魔女一听,说爸爸,这个不要担心,我们来。三个魔女就来到人间,到佛面前,用她们的美色要勾引佛,叫英雄难过美人关啊!但这三个魔女使尽了招数也无济于事,佛还跟她讲法:你外面漂亮,里面是臭的啊!你现在年轻,你以后会不会老啊?结果佛说到哪里,她们就变到什么样,说到她们内脏的时候,她们就变得透明的,自己看到里面的内脏,肠胃、生脏、熟脏,九孔常流不净。佛说你们老的时候,然后她们就变老了,头发也变白了,皮肤变皱了,最后神通也没了,变成老太太跑回去。气死了这三个魔女,就发了这个恶愿,毒愿,就把她们的这个月经啊,最脏的东西丢到人间,变成葱、蒜、韭菜、海洛因、烟草,十八种毒物,谁吃到谁堕落地狱,闻到的人也下地狱。佛你不是有本事度众生嘛,我也有本事让他们堕落,让你度吧!她这么跟佛唱反调的。我们现在佛教在人间怎么弘扬啊?中国十三亿人,一半男人,男人里面一半抽烟的,所以佛救苦救难,能救几个人?我们虽然抛开家庭,把个人的享受丢到一边,为了给大家结个善缘,结个佛缘,要救一救大家,命运转变一点,幸福指数高一点,离地狱的门远一点。但是到底能救几个人,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只是努力、努力。什么叫愚昧?佛为什么救我们救不了,我们自己反省反省,为什么救不了?我们太愚昧了,笨到这个程度啊!我现在交给你东西,我说这个会药死你的啊,给你吃,你要不要打我啊?那为什么那个烟上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你还往嘴里吸呢?还要出钱去买,人笨不笨啊?这个愚昧会害死人哪!一年要害死三百万人哪!很恐怖的,三百万的骷髅要堆多高啊!我们人很愚昧,贪嗔痴。我们在坐的每一位,我个人也是这样,只要我们一天是凡夫,我们就要好好忏悔,这铁证如山,只要你一天是凡夫,你铁证如山的罪业就在这里,罪业消掉了,就破迷就开悟了。怎么开悟,佛教里有一句话叫“但得障尽,不需修真”。佛法是圆满的,不需要你修的,不指着你修而得的,就是你的业障太重。我们有没有认识到现在是五浊恶世,如果你还没有认识到现在是五浊恶世,你跟极乐世界还有缘份吗?如果你认识到五浊恶世了,那你真正地会欣求极乐世界啊!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啊!不要说十万亿佛土啦,自然会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对这个世界你没看清楚,对这个世界厌离之心没有生起来,标准上严格来说,你连一个佛教徒还都不算呢,所以佛不来救我们,我们这人哪里还有出路嘛!我们在坐的会不会死啊?哪天死知道吗?怎么死知道吗?死了会去哪里知道吗?这都要知道的。人有无常观,知因果不虚,才有一点象佛教徒。你是佛教徒了,佛光注照你,命运转变,自然就会昼夜吉祥。我们内心如果再不觉醒,你再不戒恶修善,你再没有一个出离心,我们生命不要升华,你不往极乐世界去,你往哪儿去,你说说看。我们要成为社会一个正义的力量,成为一个好的佛教徒,我们要培养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护持三宝,让佛教在人间还能有一席之地,那大家都能够得救,那就好象人间有一个安全门,还能跑掉。如果你走到一个建筑里面,安全门都没有了,到时候灾难来了,你往哪跑啊?把精神上的,文化上的要提高,佛教有很重要的作用。阿弥陀佛!个法呢,读诵大乘经典,就是得到在乘经法,就能够成为熏习十信、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些菩萨六度万行的智慧。所以这两者各有它的特点,也没有必要去比较他的优劣,各有各的好乐,这是读诵大乘主等经典。
第三个就是修行六念,修行六念这本来是小乘的行法之一,但是在这里是赋予了大乘佛法的诠释,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这是六念。
第一是【念佛】,在净土法门,就专念阿弥陀佛的身、口、意三业的功德。身业功德,我们思念阿弥陀佛那种相好光明,那种无与伦比的这个庄严。那么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乃至于报身的无量相无量好,这个相好里面是能够寄寓阿弥陀佛的法身功德的。所以念佛的色身,身业的功德也就透过这样的现象去念佛的深层的法身功德,涅槃的功德,这是念身业。
念口业功德,阿弥陀佛那种音声具有八种清净的梵音,乃至无量的清净梵音,具有慈悲穿透的力量。他的声音就能够传遍十方世界,佛有这种声音,他的穿透力很大。如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在这里用一种音声说法,然后不同的人听到的是不同的语言,动物听到的是动物的语言。人道也有各种语言,有英语、有中文、有德语,德国人听到是德语,中国人听到是中文。然后他的声音可以传播到很远,乃至微尘数佛刹之遥远的地方,佛的音声都可以过去。所以这种如来的音声就是实相的音声,不可思议的,我们要思念。
然后思念阿弥陀佛的意业功德,意业功德就想到清净平等啊!阿弥陀佛的心是什么?他的心就象大地,坤卦,平等容纳一切,平等滋养一切。阿弥陀佛的心就象水,八功德水洗涤众生的尘劳垢染。阿弥陀佛的心就象火,能够烧灭众生的烦恼之薪。阿弥陀佛的心就象风,这是般若智慧吹过一切,不加眷念执着。阿弥陀佛的心就象虚空,容纳一切,没有分别。所以要理解阿弥陀佛那种无分别心,清净心,平等心,大慈悲心,这是念佛的意业功德。阿弥陀佛一尊佛是这样,一切诸佛亦复如是,这是念佛。
第二是【念法】,就是一心专念诸佛如来所证到的法,这种法是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母。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他观察这个世间上是不是还有比自己更高的,他就拜师。发现他是无上士,无上士那他就恭敬法。以法,因为他由这个法来成佛的,成佛以后还要恭敬法。八万四千法门,乃至无量微尘数法门,是佛所证的是佛给我们开显的,所以要念法。
第三是【念僧】,这就是佛座下的菩萨、声闻眷属这些圣贤僧。所以佛法僧这三宝对众生之所以重要,是由于我们离苦得乐离不开三宝。我们众生就象一个病人,然后佛就是大医王,大医王给我们看病,给我们开处方,就是法。然后这个僧就象护士,他就是要关照这个病人要按时服药,告诉他什么是禁忌,这三者配合起来佛法僧。
第四是【念戒】,戒是修行的根本基础,戒是别别解脱。持一条戒对治我们的一个烦恼,开显我们一分的佛性,要念戒。所以我们无论是居士还是出家众,常常要思念自己所受的戒体,由戒体起戒行,了解戒相,把持戒看成自己的眼珠。这是度脱生死苦海的浮囊、救生圈,你不能破了,破了就泄气了,泄气就浮不动你了,要持好戒。念戒德功德巍巍,离开戒一切都不能成就。
第五是【念舍】,就是思维,思念过去现在未来的诸佛菩萨,他在无量劫修因证果的过程当中,难作能作,难舍能舍。这个舍,外面的是舍财,里面的要舍自己的头目脑髓,一切都要舍。那么这些菩萨为了求法,不惜自己的生命。中国自古以来向天竺国西行求法,他们真是九死一生。去的是几百人求法,回来是没有几个人,为法忘躯。这些净业行人都要思念这个,要仰学古圣先贤,他们舍自己的生命去求法的精神,布施所有的一切利益众生,这是念舍。
第六是【念天】,是念十地菩萨,法云地菩萨在他最后身的时候,常常示现大梵天王。那么念十地菩萨,这些菩萨是已经经过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了,难行的菩萨道都已经行过了,三大阿僧祇劫已经过了,菩萨的六度万行的功德已经成就了,灌顶之位已经证得了。对这些法云地菩萨,净业行人知道这个,就得要思惟。思惟什么呢?把自己比较进去,就是我自己无量劫以来,确是跟这些十地菩萨曾经同时发愿,同时修行,同时断恶行菩萨道的。但是这些十地菩萨,他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不惜自己的生命,在菩提道上有进无退,所以因圆果满,证到了这个圣位,他证到圣位的人数多于大地微尘。然而我们这些凡夫到今天还在六道轮回,轮转流浪,烦恼重重,业障越来越重,福德智慧全无。这就是我们因为在修行过程当中,常常懈怠放逸,遇到种种恶缘就退转,所以现在搞得这个样子。没有一点福德智慧,面对着佛经,经典就象明亮的镜子,但明亮的镜子我们看他,好象是黄昏的时候去面对这面镜子,看不到自己的面像。所以很多人一拿到佛经说看不懂,或者是一拿到佛经就想睡觉,所以这都是业障重重,重昏之临明镜。所以我们一旦思惟到这件事情,不禁就心惊胆跳喽悲叹不已,就得要发奋,也要象这些法云地菩萨一样精进修行,这是六念。
那么前面提出三种,回向发愿就是表明你个人,你好乐修行的任何一种,或者两种或者全修的所有的功德,把它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具有这样的修行的功德时间的延促,一日乃至七日,这里指出一日乃至七日,他们最高的是尽形寿。从上面尽形寿下至一日一时一念,一日七日是这样表达的。总之我们一发心求往生之后,就一定要发誓,尽此一报身,念佛求往生,修行种种行法,不要有退转,唯以成就往生净土为目标。
那么这里谈具此功德呢,如果前面三种象慈心不杀具足戒行,第二是读诵大乘方等经典,第三是修习六念,这三种具足修当然更好。如果没有具足,只是修了其中两种,或者修了前面两种,或者修了后面两种,你求往生,回向往生都是可以的。如果这三种你一点都不修,那你就是,善导大师用了一个很严厉的词,那就叫“着人皮畜生”啊!披着人皮的畜生,不叫人了。所以在这里不管是你具足三种,还是不具足三种,只要回心正念求往生都能够成就。你看这些并不是很难呐!上品上生想一想这三点,而且不一定要具足修,你修其中一种两种也能够回向,成就上品上生。
好,请看下面经文:【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佛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好,我们来看这一段,这是表明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迎接的情形,以及往生的时间的快慢。【生彼国时】,这是标指所归的国土是极乐世界。【此人精进勇猛故】,这是重新显出,这个上品上生行人他有决定的信愿。然后在行为上非常精进,非常刻苦。上至尽形寿,下至七日一日,即便是七日一日这样的时间,他是象勇士披铠上阵,一人与万人战的这样的精神去修行的,这就较量他的功德之强。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相比,他的精进勇猛度显得非常突出,那么这样这就是他能感之机了。就能感应到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菩萨,还有光中所化的无数的菩萨化佛以及随从而来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百千声闻比丘,还有无量诸天也跟着来了,随着来的连他住的地方都来了,七宝宫殿也跟着来了。
那么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共同拿着金刚台,就到了这个念佛人的前面。那么这是一个从唐宋以来经常表达的一个接引的素材。那个莲花很大,观世音大势至两个菩萨一边抬着一边,拿着很大的莲花来接他,那么这个行人的神识就到莲花上来了。那么阿弥陀佛呢就象黄金山,就在比较远的地方放大光明,或者从白毫放光,或者从手放光来照注在这个念佛人的身上。阿弥陀佛又跟其他的菩萨,因为来的菩萨很多吗,观音势至到前面去了。旁边还有很多菩萨,大家都授手伸出手来迎接这个念佛行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以及无数的菩萨就赞叹,劝勉这个念佛人让他受到鼓舞。这个念佛人看到阿弥陀佛西方三圣,这样的富丽堂皇的境界现前,他内心欢喜踊跃。马上就见到自己的身体乘托在这个金刚台上。金刚台一上去,莲花就合起来,随从阿弥陀佛后面,时间非常快,弹指间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
这段经文很富有想象力呀!很美妙呀!也很不可思议。这个情景呢就是阿弥陀佛第十九愿的兑现,只要众生信愿持名,阿弥陀佛临命终时一定会来接引。那么接引的情形是什么状态,这跟行人念佛的心有关系,也是唯心所现。大悲愿力对所有众生都一样,但是念佛行人所看的境界却各有不同,那么这个看到的境界就非常殊胜。我们每天念的回向偈,就是表达这个,“愿我临欲命终时,阿弥陀佛远相迎。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托我足。”我们东林寺建西方三圣也是按这段话来设计的,我们是西方三圣的格局,阿弥陀佛很大,在远一点的地方。前面观音势至比较小一点,他带着莲花接近念佛行人。那么西方三圣都是目光专注在那个念佛行人,法界之大,但在西方三圣及各种菩萨眼里,唯有这一个念佛人,紧紧的抓住,是这样的慈悲关注。我们有时看古代的接引图,那真是受到感动啊!那西方三圣那种悲悯,那种关注众生的状态,那个神识到莲花的时候,观音势至的那种关注,那种慈悲,那种不让他再跑的这种心,表达的非常非常好。
那么这里你看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娑婆世界是十万亿佛刹之遥远,那为什么弹指间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大家要有时候要思惟一下,十万亿佛刹之遥远,这是从凡夫的生灭心层面来建立距离的概念。然而在阿弥陀佛这个佛光注照的时候,阿弥陀佛的法性光里面,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所以它弹指间,须臾间,一念间,当下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如果在佛光里面还有个距离的概念,这个时间空间是我们凡夫众生虚妄的心变现出来的。在佛那里是没有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他只是随顺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来建立了一个时空的参照系。但临命终时这些都是超越,所以弹指间就去了,要理解这一点。如果说那个莲花速度很快,哪怕你是接近光速,一秒钟30万公里。你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得要若干若干年,在这里没有空间距离的概念。
好,请看下面:【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生彼国已,这是表明金刚台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它马上就开,没有莲花闭合的障碍。唯有上品上生者,他一去就能见佛。其他的都要经过一些时间,在莲花里面闭合。所以生彼国已马上莲花开了,就见到阿弥陀佛的那种相好庄严,众相具足。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紫磨真金色。不仅是阿弥陀佛色相具足,观音势至与净土的诸菩萨都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是看到正报,西方极乐世界的佛菩萨相状都是一样的平等。我们往生者在这里是长相很丑陋,然而我们从莲花出来也是众相具足,也是紫磨真金色,如同佛的身相。才体会西方极乐世界的平等呀!平等的国土,那么这是正报。
再马上他能看到依报,首先映在眼前的就是遍满刹土的七宝行树,就象树林一行一行的树。七重行树,七重栏楯,七重罗网。那么这个宝树为什么叫宝树呢?它是由七种珍宝乃至无量珍宝合成的。这个宝是纯净度很高的,所以每个宝都能放光。所以这个宝林,宝树之林呢就充满着光明。宝树上它的树叶,还有铃铎,还有宝网,宝网也有很多摩尼宝珠,海轮珠所缀成的。那么风一吹过来就能发出声音,这种声音不简单是一种声音而已,它在宣说妙法。妙是不可思议,这里的妙法就是大乘佛法。由于上品上生者是发大乘心的,他的资格是大乘上善凡夫。所以他一去,由他的根机感应,他是听大乘法。他一听到这个法音,马上就悟入无生法忍。无生就是不生不灭的自性,无生法就是不生就是涅槃,忍就是忍可的意思。悟入无生法忍,初步悟入无生法忍是初地的菩萨法身大士。究竟圆满无生法忍,那是八地菩萨。
所以原来的注经家说,这个上品上生一去就得无生法忍,那就是八地菩萨了。那既然是八地菩萨,他往生之前的资格应该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萨,才有可能一去就得到八地菩萨的水平,他是这样子来推论。实际上这里就是一个大乘上善凡夫,他一品烦恼都没有断,就是一日七日这种精进勇猛修那三种行业,就能得阿弥陀佛愿力加持上品上生。一去到西方极乐世界得佛在愿的强缘加持,马上证无生法忍。这无生法忍一证,他就不是一个开悟的问题了,他是悟入就是证的问题,这一证他心地的功能就显发出来,他就可以分身无量的身,到无量的刹土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历事诸佛,就是到诸佛的法会去做供养,用花、香、幢幡、宝盖、种种资身用具还有音乐,去供养诸佛。供养诸佛显然他也要听佛讲经说法,佛也会给他授成佛之记。次第受记,就是到个刹土供佛之后得到这个佛的受记。再到另外一个刹土听佛说法,又得到另外一个佛的受记。得到受记心怀欢喜了,这时候你看法门无量誓愿学,就在这里就完全可以实施了。他一到一个佛刹一尊佛那里学一个法门,他也很快学到了很多法门。这样得到受记,他就再回到了极乐世界的本土,一方面在他方世界诸佛那里,另一方面也在极乐世界本土得阿弥陀佛的加持,就很快得到无量百千陀罗尼门。陀罗尼是总持的意思,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从功能上来说,是能持一切善法,能遮一切罪业。
那么陀罗尼有很多了,比如有闻持陀罗尼,他闻到了法,他不会忘记,他会深入的理解里面的法义;而且能够落实在他的心行和行为当中,这是闻持陀罗尼。有分别陀罗尼,他闻到一种法,能够举一反三,分别它的种种的相状。有音声陀罗尼,他听到一种音声,透过这种音声契入到诸法的实相。有寂灭陀罗尼,得到寂静三昧,这是寂灭陀罗尼。有威德陀罗尼,有华严陀罗尼等等无量的,这就百千无量的陀罗尼门都能马上得到。这就是上品上生者总结一下,看来这个上品上生往生之后所得到的利益非常殊胜。从中也看到一往生,就能快速成佛的这样的一个现象。
那么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求上品上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就呢?这里我举一个公案,大家看看把这位法师的求到上品上生的这种行业跟我们自己做个对比。唐代有一位怀玉法师他相信念佛法门,非常刻苦的去修行,每天是日中一食,常坐不卧。一生念了阿弥陀经三十万遍,每天持名五万声,常行忏悔,志求上品上生,他发誓要上品上生。结果到临命终时也确实看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圣众很多很多都来了。他坐寮房里面,结果从窗户过来一位菩萨手里拿着是银台来接他。他一看这银台他就不想走了,说我一生精进念佛发誓要取金台,现在怎么不是呢?他感到不是。不是,他就不动心,这样念头一动,这个来迎接的圣众就消失了。
消失了之后,这个怀玉禅师带着感恩的心又加倍念,原来是一天念五万声佛,这时候加倍念十万声佛号精进,这样的又念了三天。哎!这时候阿弥陀佛带着观音势至无量圣众就更辉煌的过来了。首先放着奇异的光明使他的房间充满光明,虚空是圣众遍满。这时候怀玉法师一看这个景象不一样了,就很欢喜,赶紧告诉他的徒弟们我马上要走了。徒弟说你给我们写个偈子给我们教导教导,他就说了一个偈子,写了一个偈子呢,这时候他看到观世音大势至就共同拿着金刚台来接他,就是上品上生,所以他是带着灿烂的微笑往生。
这是在往生公案里面唯一的一次两次过来迎接他,第一次他不去,他有这种气概。如果是碰到我们,哎呀银色的哪怕是铁台也得先直再说。但是我们来看看怀玉禅师,他有这种自信自肯的心,有他宿世的善根,有他今生的努力。他留的偈子是这样写的:“清净皎洁无尘垢,上品莲台为父母,我修道来经十劫,出示阎浮厌众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你看这第一句清净皎洁无尘垢,是谈他通过修行内心很清净,离开那些烦恼垢染。所以志求上品上生的莲台作他法身慧命的父母,那么这两句他成就了。然而他的善根是什么呢?他知道自己的宿命了,他修佛道以来已经修到十劫呀!他有这样的善根。然而在十劫的修行过程当中都没有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所以这一期分段生死来到阎浮提,他遇到了念佛法门了。他内心对这个娑婆世界八苦交煎有深刻的厌离心了,所以他才发起我尽形寿要修苦行。那这一生修苦行的念佛,就超过了他十劫的修行呐!一生也就几十年的光景,超过十劫呀!那就永远离开娑婆世界的轮回,到达解脱的极乐净土去呀!所以他能够对念佛法门一往情深是有他十劫的善根作为基础的。同时也表明没有念佛法门的往生一法,他在这一生也是解决不了生死问题的。以他这种精进努力的程度,他自然感到的是银台。他再发奋才得到了金刚台,看来不容易啊!
我们现在的念佛人,这种精神这种刻苦大概是稀有了。像永明延寿大师他是上品上生,这上品上生都不是我们猜测的,都是要有消息传过来的。永明延寿大师往生之后,就有一个曾经到阴间去过的人回阳,他说他在阴府看到阎罗王天天对着尊比丘像顶礼。他就悄悄的问下面的人,这个比丘是谁?那个阎罗王下面的干部说,这是永明延寿大师。他就念佛直接到西方净土上品上生的,没有经过阎罗王这一关直接走。所以阎罗王天天对他顶礼,这是净土宗的第六代祖师。那么上品上生是凡夫可以铆足劲来达到的,但却不是泛泛悠悠的行持就能实现的。
《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
地点: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主讲者:大安法师
好,请看下面:【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好,先看这段。上品中生者,这是标出位格,他的资格是大乘次善凡夫人,也是凡夫。那么他所受持的法是什么呢?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这个不必表明他的受法不决定或者读诵,或者不读诵。不是说你非得要读诵不可,你能读诵方等经典更好,没有读诵也不妨碍。你做了下面行为,也不妨碍你上品中生,这就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
但是这一点非常重要:【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这一品的行人,他是善于理解经典的义理趣向。他不一定广学多闻,但是他闻到一经一偈一句,他就能够领悟。他领悟什么?于第一义心不惊动,这个第一义就是大乘的般若的空性。比如般若波罗蜜特别讲诸法无自性,一切法都是缘生,缘生就是性空。毕竟空无所有,一切法如梦、如幻、如影、如泡、如阳焰、如露。他听这些心里不害怕,不惊不怖,这点是不容易的。因为凡夫众生念念都是贪恋执著,凡夫众生是最害怕空的,一空就什么都没有他就害怕。如果听到空性,他能够不惊不怖,就像《金刚经》说的这种人就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乃是在无量诸佛种过善根的人,他才听到般若的空性能够接纳。乃至于不仅世间法空,出世间的圣贤之法也空,涅槃也空,一切皆空,空空亦空。这种行人于第一义心不惊动,这就相当于开悟的人,大开圆解开悟。而且他深信因果,深信世间的善恶苦乐因果和出世间的苦乐因果,他对于这些深刻的因果,不怀疑不诽谤。
那么一个深信因果的人,自然他在持戒方面,他在慎独自律方面也肯定是严格要求自己。不谤大乘就是对大乘的经典无论是谈空说有,这些经典他都不诽谤。我们有时候看到不谤大乘这算什么,在行为上又没有做什么事,好像这些都是一个智慧层次上的事。但我们读《涅槃经》才发现,一个人能够不谤大乘啊!他是有宿世的善根呐!《涅槃经》说如果曾经在半恒河沙诸佛种过善根的人,他才能在今世听到大乘佛法不诽谤。半恒河沙,那也是很多诸佛所种的善根。所以当我们看到大乘经典不仅不诽谤而且很欢喜,那不是半恒河沙,那是一恒河沙的诸佛所种的善根,才不仅不诽谤而且相信。你在二恒河沙的诸佛种的善根,不仅相信而且依教奉行。你在三恒河沙的诸佛所种过善根,不仅依教奉行而且还能够说得出来,讲经说法讲大乘经典,他是这样的善根。所以这些都是宿世和今生的功德,把这个功德全都回转向着西方极乐世界求往生,这就标明回转前面所有的功德指向西方极乐世界。
好,我们请看经文:【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倾,即生彼国七宝池中。】
好,这段这就表明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持紫金莲台来迎接的情形。行此行者是指这个命欲终时,这个念佛人他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
那么由于他前面这种回转他的功德求往生,这里面包含着信愿。由这个信愿求生之心,自然地感应到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还有眷属围绕在他的周边。那么阿弥陀佛座下的菩萨就拿着紫金台到这个念佛的行者前面。到行者前面,阿弥陀佛和菩萨圣众同声赞叹他,给他安慰。赞叹他,讲他你曾经修行的功业。这个法子,法子是从法化生之子嘛!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就是你原来所修的是这样的一个般若性的这样行业,值得赞叹!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你看这句话很有意思,佛为什么在这时候还要说,这行者已经看到他们了,那佛为什么还特别说,我现在来迎接你。大家想一想?这是说明这样的一个行者,在这个时候,他的内心还是有怀疑的。他会想这是不是幻觉啊!哪有这回事呀!这太不可思议了,是不是在做梦啊!他都有这怀疑。
所以阿弥陀佛为了使他的这个怀疑排遣,所以特别说我来迎汝。让他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是在做梦也不是幻化。可见我们众生对念佛法门那种内心最深层次的怀疑,在临命终时看到阿弥陀佛来了,他都会有怀疑。可是不容易了,这是上品中生者,还是开悟之人。从中也看到阿弥陀佛太慈悲了,阿弥陀佛有他心通嘛知道他的疑根没有断嘛!所以赶紧说我来接你你不要再怀疑了。那么阿弥陀佛就与,这时候是化佛,与一千化佛同时伸出手来接引他。那么这个行者即蒙佛授手,又见自身已经坐在了紫金莲台上,坐在莲台上他就很感激了,哎呀!还真的是真的佛没有欺骗我,佛真的加持了我。他就合掌仰赞阿弥陀佛和其他的圣众,合掌赞叹诸佛,大恩大德。那么这样莲花就合起来了,是一念顷这么短的时间,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里。
好,请下面:【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花。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好,这是表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莲花开放的情形。上品上生一去就开,那么上品中生由于他的行持相比上品上生而言,他要劣一些。所以生到西方净土,还经过一夜宿是经过一夜莲花就开了。莲华开了之后,这个行者身体就不是凡夫的业报身了,他的身体具有象弥陀那样的紫磨真金色。然后从莲台上下来,每一步都有七宝莲花托足。
那么莲花开后,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诸菩萨,同时放光注照在这个行者的身上。得佛光照身之后,这个行者目即开明,这就是佛光开了他的智慧眼。开了他的智慧眼呢,因为他前面在往生之前,是喜欢修习这种般若空慧的。所以因顺着原来他修行的这种串习,他所闻到的,这时候他也闻到了种种声音,七宝树的声音,风吹树叶的声音,风吹铃铎的声音,虚空法器的声音,他听到这些也在讲经说法。讲经说法讲什么呢?都是在说甚深第一义谛。他在往生之前对第一义谛也是很好乐,对这个都有所悟入。但是对空性的悟入是有浅深的不同喽!这时候进一步对空性的悟入是甚深第一义谛。彻法源底,真正的空里面是包含妙有的,真空妙有才是中道了义。第一义谛和妙境界象是一体两面,相得相成的,所以他就对大乘的第一义谛有更深入的契入。这样他就慧眼得到开明,这时候心眼一开,就闻法。闻法,他就走下了紫金莲台,就亲自到阿弥陀佛那边去,对阿弥陀佛顶礼,来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你看我们凡夫众生,要有赞叹佛的功德的这种能力也是很不简单的,也非要自己证悟到相当的程度,我们才能够理解佛德是什么情况。
这样就是在经过了七天七日,这里注意这个七日到底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七日呢?还是指我们娑婆世界的七日呢?一些注经家各有不一,但善导大师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结论,这个七日是指娑婆世界的七日,不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七日。那么西方极乐世界的七日,就相当于娑婆世界七劫了,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一劫相当于西方极乐世界的一日。如果你要经过七劫才能够得不退转,那个时间也很漫长。如果这个七日是指娑婆世界的七日,那在西方极乐世界那也是很快了,也是一念须臾间就马上对无上正等正觉得到了不退转,不退转就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从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来看,至少他是得到了圆初住圆教初住的水平。那么得到这个水平,马上他内在的神通就显发出来六种神通。他就能够神足通了,就飞行到他方世界,十方无量无边遥远的刹土他都能够去。也去供养诸佛,也是闻佛说法,也是得佛授记,也在修种种的三昧。在一一诸佛里面得种种无生法忍,现前得到诸佛授成佛之记。这就是上品中生者,这种功德利益也是甚深。
宋代有位法师叫仲闵,这个人很能讲经说法很雄辩辩才无碍。也一心一意修念佛法门,平时对禅观参究也很有体会。他临命终时,正在法座上讲说法的时候结跏趺坐,忽然看到西方净土佛菩萨来了。有菩萨就带着银台到了,这个仲闵法师也不是太满意。说我平生解第一义,就是解第一义,他已经悟到了空性。我是发誓要取金台的,他也要取金台。那么今天怎么不是金台来啊!不是金台来。他想想也就可以了,他也就随着银台走了。他还没有说不去,他还没有怀玉禅师是金刚台不来就不走。这个仲闵法师他觉得,哎!虽然取法于上得不到,银台也不错也跟着走,他就是属于上品中生,解第一义求往生者。
好,请看下面:【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愿求生,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花,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花,坐已花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
好,我们来看这段。上品下生者这是标定其位,是大乘下善凡夫人。那么他受什么法呢?跟前两品往生不同,亦信因果。大家注意了这个“亦”
啊!“亦信因果”呢?就是或信或不信,这就叫亦。那跟前面两品,前面两品是要深信的。那么这一品,上品下生,他即便是信,但信得不深。信得不深,这样的行善的心就常常会退转。这个善心一退,恶心恶法变会起来。我们常常造业,常常不持戒法,这些都是由于不深信善恶因果所导致的。
如果一个人深心相信善恶因果报应,他就不敢去造业。你说一造这个业,就会到阿鼻地狱去,他会去造吗?如果他不相信有地狱,哈哈!这些都是骗人的,都是劝善的一种假设,他就敢去做了。原来有个法师讲沙弥律仪,下面就有很多沙弥在那里,讲完了这些持戒的功德和不持戒的因果是什么什么的。下课的时候有个沙弥就来问他,法师啊!犯了戒真会下地狱吗?你可不要吓我啊!其实说明他不信。那么如果能深信,这种极乐净土它那种法性无为的乐,他求往生的善心一发就不会退转。他往往念一念念的退转了,都是对这种净土极乐世界深信没有发起来的原因。所以在这里亦信因果,但是他虽然信,或信或不信,或者信心有间断,但他有一点对一切大乘经典,他不怀疑不诽谤。这也是他的善根,不谤大乘。如果他诽谤大乘,那就是所有的佛来帮助他也没办法救了,谤法罪是最重的。这个亦信因果不谤大乘,好像没有什么?但是他最主要求往生的,得到上品下生的就是这个条件,但发无上道心。他没有什么其他的殊胜的行业,只是发了菩提心。可见发菩提心功德不可思议一发菩提心你没有干什么,你都能够上品下生。那么这个菩提心在通途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发成佛的心。
那么这个心在净土法门有一个很好的诠释,我们来看善导大师有一段这样的话,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也。你看这里指出了一个净业行人发菩提心下手的方便。往往我们是发菩提心怎么发,摸不到门。因为凡夫众生都是自私自利的,都离不开我执的。要把我执的心放大发菩提心,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的是口头上发,行为上根本就心量没有打开。那么这里怎么下手呢?你就发一念什么心呢?对这个娑婆世界的苦厌离,对极乐世界的境界依正庄严那种神往,从厌离和欣求下手。神往之后,就要赶紧求往生,求往生的目的是要在彼土快速圆满菩萨的大悲愿行,普贤十大愿王在那里圆满。圆满了大悲愿行之后,还要回到娑婆世界生死稠林普度一切众生,你把这个心发起来。从厌离欣求再扩大一点去救度有缘的众生还回来,这就是发菩提心。也就是以厌离娑婆欣求净土的心,发出往生成佛回来度众生的心就是发菩提心。你这个心从真实心里面发起来之后,这就是你上品下生的资格,就以这样发菩提心的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世界。
那么下面就是以这一念发心的功德回向的这样的求往生的为能感之机,就感得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以及诸多的菩萨拿着金色的莲花金莲花,阿弥陀佛的光明里面变化了五百尊化佛来迎接这个行人。那么五百化佛同时伸出手来接引,这些圣众都同声赞叹:法子,汝今清净,就是你的罪业灭了就清净了。这个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正因为你这个宿世的罪业淡薄了,你才能够在本地发出无上菩提心。我来迎汝,这还是说这个行人,虽然睹见了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来了,他内心还有怀疑,怀疑恐怕自己不能往生。你看我就是发了下心嘛!什么事都没干,我哪能真有那么便宜的事,阿弥陀佛来接我啊!他也怀疑。为了破除这个怀疑,所以阿弥陀佛说我来迎汝。不仅是弥陀一尊佛说,化佛和所有圣众都在说,我来迎汝。这一说这个行人就放心了,真有这么便宜的事。由于阿弥陀佛菩萨圣众慈悲了,他非要接我去不可嘛!所以他就蒙圣众的告示心怀踊跃,自己就看到自己坐金色的莲台上,莲台就慢慢合起来。合起来坐好之后,就随着阿弥陀佛的后面,一念就往生到了西方净土七宝池中。
好,请看下面:【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这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好,那么这段是介绍上品下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后,莲花开合得到利益的情况。一去之后,他是经过一日一夜这个莲花才开敷。开敷之后,他在七天七日才能见到阿弥陀佛。虽然见到阿弥陀佛,但显得很模糊,于他微细的相以及微细的好还是不明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仅仅有发心的功德,他没有在行持上,在破见思惑尘沙惑下过功夫,所以他看不清楚。是由于这种内心的尘沙惑,这种烦惑很多,所以雾中看花,看不清楚。
那么既然他从莲花中出来,佛菩萨都在帮他的忙,佛光注照,种种说法,所以使他的心量打开烦恼剔除。所以经过二十一天才能够了了,就是明了的见到阿弥陀佛相好光明,这是指正报他见到了。同时他的耳根也马上能闻到,西方净土种种音声在演说不可思议的佛法。然后他也得弥陀大愿的加持获得神通,分身他方世界以种种上妙供具供养诸佛。于一一佛前,都听闻甚深妙法。这样经过三小劫的时间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百法这是在法相宗开出了五种法相,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这五种法,由这五种开出一百种。那么对这一百种法都明了,就是他有智慧,思惟种种法门的义理都能够契入。对百法都能明了,这是初地的水平,所以证到了初地的欢喜地。这就是上品下生,这样就把上辈生想作了介绍。
那么下面有善导大师一个总结性的赞语,是对这个上辈三品往生的总结:【上辈上行上根人,求生净土断贪瞋,就行差别分三品,五门相续助三因。一日七日专精进,毕命乘台出六尘,庆哉难逢今得遇,永证无为法性身。】
好,来看这个赞偈,就是上辈往生的,是属于上行,具有殊胜的行持,是上根利器者。他信愿求生净土,随分随力的断贪欲瞋恨这些烦恼。那么断贪瞋包含在此土尽量去断,包含到彼土究竟断,而且他还包含这个意思,念佛法门靠他力,虽然没有断烦恼,但能够得涅槃分。所以得佛力加持,在自心的烦恼未断。但从现象上得到了断的功德妙用,这就是求生净土断贪瞋。
那么这三品往生它在行持上有差别,它的三品的品位是从行持上分出差别的。有的很精进,有的略逊一点,有的修的行门行法多一些。五门相继助三因,这个五门是指行门当中天亲菩萨提出的五门:叫五念门,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那么这五念门相续去行呢,是帮助三心的彰显。这个三因就是三心,因者心也。三心就是前面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那么这些三品往生的人或一日或七日,他非常精进勇猛专门来修行。这样到临命终时,乘坐莲花台就出离了三界六道的轮回,乘着莲台出了轮回的尘垢。这里不是说出了尘垢再乘莲花台,是由于乘上了莲花台就出离。所以这是值得庆贺的,百千万劫难遭遇的这个殊胜的念佛法门。令行人虽能没有断贪瞋,却能够到西方净土快速得到无生法忍,永远证到无为法性身。无为法性身就是涅槃,大乘的涅槃。所以上面所说的,虽然有上辈三个品位的不同,总结上辈之义理就完成。好,南无阿弥陀佛!
《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
地点: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主讲者:大安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经本,请看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好,先看这一段,今天讨论的是中辈三品往生的,因行果报的情况。那么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这是总明告命当机者,中品上生者,这是辨定往生的位格,是小乘根性的上善凡夫人,这是中品往生的资格。他所奉行的法,主要是持戒,以戒德的形式,作为往生的资粮。首先是受持五戒,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大小乘经典对这个五戒常常给予强调,五戒不持,人天绝路。这五戒也是人类道德的标准,相当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佛教的道德是强调,他的举心动念和他的行为效果的统一,尤其是举心动念。在道德学说当中判断道德的标准常常有两个学派:一个是动机论者,一个是效果论者。那么佛教在对行为的判断他是否犯戒是否具有道德,更多的侧重在举心动念动机,同时他也会照顾到效果,所以我们可以说它是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这样一个标杆。
【不杀生】,因为众生都是贪生怕死,所以在一切罪恶当中,杀业最重。反之呢,一切功德当中,不杀就是第一了。一般的生命体他有一个内在的斗诤坚固,以强凌弱,所以不杀能够使我们不斗诤,能够培植慈悲心。所以佛教为什么提倡吃素?这是非常好的一种行为,一则是对一切众生给予他生命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惜福,也是我们健康的食物。现在吃些肉食是非常有危险的,随着人口的增多,大家都要吃肉,肚子这么多。所以就得要,本来十个月要长一头猪的,它要提前四个月把它长好赶紧去卖。那怎么办呢?就是靠饲料加激素,加这些东西,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大多数都是有负面作用的;还有一种瘦肉精,那都是有毒的。所以这个时代真是饮苦食毒到来的时代,病从口入。所以我们说为什么病很多啊!都是吃这些东西出来的,还有生态环境的恶化,所以我们要推广素食文化。新加坡这个地方很吉祥,素食店都有一千多家,这都是很了不起。我们在国内都号召我们的大陆的国民,要向新加坡国民学习,提倡吃素。
【不偷盗】,就是人家的财物,不给你,你不能去拿。众生由于有贪心贪吝,这个不是属于自己的他就想方设法占为已有。用那些欺诈的行为,诱惑那些无知的人,或者以他的权势来谋财,或者以他的机心来谋财,假冒伪劣这些都是属于偷盗的范围。那么净业行人,持戒不能偷盗。
【不邪淫】,这个淫是生死更本,要做到不求,有求就苦啊!男性追求女性,女性追求男性。当你去追求的时候,自己非常渺小,对方非常的高大。它里面就成一个化学反应,你越把它看得高大,自己越渺小。对方是非常完美,然后就跪在那里了。等到结婚了好了,相互美化的狐狸尾巴都露出来,所以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在爱情当中非常美化,化学反应。实际上是业力变幻出来的,这是不邪淫。尤其在这个欲望横流的时代,大家一定要守住这条戒,说不准你弄的不好,艾滋病就到身上来了。还有种种的弊端,家庭也不和睦。
第四是【不妄语】,言而有信,很多妄语是来自自私的心理。尤其不能打大妄语,就是没有证到圣果说自己证到圣果了,说自己是什么菩萨佛再来的,这是非常要不得的。
第五是【不饮酒】,这不饮酒是各种类型的酒,只要有酒色、酒香、酒气都不能饮,一口都不能饮,乃至用草尖沾那么一滴也是不许可的。佛在经典当中再三强调,身口意三业的恶行,唯有这个戒为根本。这个饮酒有很多过失,其中比如常常指出六种,你喝酒的人,醉了的人,他自己的财物容易损失;第二容易生病;第三喜欢斗诤,一喝醉酒了就找人骂找人打;第四是恶名昭著,酒鬼大家都不信任他;第五是容易生气暴躁,第六是越来越没有智慧。现在的医学也在证明这一点,饮酒的人他每醉一次,他的脑细胞就会死亡很多,所以他就搞得越来越没有智慧了。没有智慧以后做事就越来越潦倒了,所以这个饮酒一定要离开的,这不能开玩笑的。
佛世的时候有一个公案,说一个很修行的优婆塞他就是饮酒,由于他从外面做事回来,他家的人全家都离开了,给他留了一些晚餐在里面。其中有一碗水酒看过去没有酒色,他以为是水很渴就咕咚咕咚喝下去了,喝了一碗这个水酒一下就醉了。邻居家的一只鸡跑来了,他醉醺醺的就把人家鸡宰了来煮鸡吃。那么邻居家人家那个妇女来找她的鸡,他一看这个妇女还比较漂亮,把人家强暴了。强暴了,然后人家就把他扭送到官府那儿去了。官府问你做没做这个事,他狡辩我没有做这个事,这一来他就五戒全破了,又喝酒,又杀生,又邪淫,又妄语,五戒全破了。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喝酒,这条戒也包括一些毒品海洛因,带刺激性的东西都要远离。这要受持清净五戒,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受持五戒,我们说人间净土,人间佛教,就在我们持五戒,行十善的过程当中就能净化这个人间。
持八戒斋就是在这五戒的基础上,加上【不坐高广床】,就是睡的床不要太高,大概按佛制是高度一点六尺,就坐在床上脚不会悬空。它的宽度不能太宽,能容得了转身就可以了,要睡这样的床。那现在睡那个席梦思睡那样的床,如果受八关斋戒都是不如法的。【不香花缦,缨络香油涂身,】就是不要梳妆打扮,不要用那些香的东西。因为你是了生脱死的人,这一天一定要非常朴素。再就是【不得歌舞作伎乐及故往观听】,自己在这受八关斋戒的这一天,不能弹琴、跳舞、占相、占卜、还有赌博你都不能去。那么歌舞场地娱乐场地不能去,加上这三条这是八戒。那个斋就是过午不食,一般这个饮食在一天的时间也各有区分。在早上是天人食的时间;中午呢是法食的时间,就是这个佛教菩萨饮食的时间;到了下午都是畜生饮食的时间;夜晚是饿鬼饮食的时间。所以这个斋就是不能过午,晚上就不能吃了。八戒斋这是佛为在家居士所制定的戒律,让他有机会在一日一夜受持出家戒。所以这一日一夜受八关斋戒是非常严格的,所以受的时候如诸佛一日一夜不淫、不杀、不盗等这些过来,用心很急。你看前面频婆娑罗王被囚禁的时候,他就求佛派大日犍连给他授八戒。他感到生命很大的威胁,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所以他要受八戒来求出离之道。佛典讲一个至心在一日一夜受八关斋戒,他的功德超过天人二乘的功德。
【修行诸戒】,就包括其它的了,其它类型的戒。【不造五逆】,五逆是杀父、杀母、杀圣人、破合和僧、出佛身血,这五种逆罪。因为这个父母和圣人对我们有恩,你不仅不报而且去杀害他,这就是逆罪。这种逆罪是要直接下阿鼻地狱的,很重的罪,不能犯这个。那么【无众过患】就是这个净业行人持戒,他最好的是持而不犯,持这个五戒和八关斋戒不犯,这是一种。还有一种如果万一烦恼重犯了犯了赶紧要忏悔,忏悔得清净,忏悔得安乐。那么这样这种修持戒律的要求,或者尽形寿终身去持,或者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时,但总的意思还是尽形寿为他的期限。不得对这个戒律有所毁犯,然后就把这个持戒的善根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好,请看下面:【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已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好,这个持戒的行人,以他信愿回向功德往生净土的作为能感之机。所以临命终时,就感得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大家注意前面上辈三品往生的都是感得菩萨前来,这就是唯心所现了,因为他是发大乘心,所以他看到的菩萨过来。现在这里他是小乘心,修小乘戒,所以这种同业所感看到的是比丘。那么在阿弥陀佛旁边的也是观音势至了,所以这时候的观音势至就示现了比丘的形象过来,这都是相互感应的。从中也看到这种大悲愿力的这种状态,这种所因是要根据众生的状态去做相应的现象感应的。
那么圣众来了,阿弥陀佛就放金色的光明,照这个行人的身上。就在佛光当中阿弥陀佛为他说法说什么呢?你看也跟他小乘的根性相对应,苦、空、无常、无我。这是四圣谛里面要讲苦谛,四念处也要讲这些。因为凡夫众生在这个现象界都迷惑颠倒,这个世间是八苦交煎,但是他不认识到它的苦,以若为乐。这个世间是没不一点真实,但我们的众生总是认为这个客观世界是真实的,所以要讲它的空性。这个世间没有永恒,一切都是变幻,都是败坏无常的,但众生总认为这里面有它的不朽有它的永恒在里面。这个世间是没有主宰义,没有一个我这个主宰义。所以要用苦空无常无我来治凡夫众生的四种颠倒见,但是停留在苦空无常无我也是一个颠倒也不正确,所以还要否定之否定。在大乘法当中要讲涅槃的常乐我净,涅槃还有常乐我净,这就是正见,那么小乘法要把苦空无常无我说出来。
【赞叹出家】,由于小乘根性,他对戒律非常的这种持戒意识很强,这个戒若琉璃点滴不犯。作为一个出家比丘,他是值得赞叹的。尤其要赞叹出家,他离开了一切造恶的这种不好的因缘。诸佛菩萨在这个世间示现要示现出家相,家为一切烦恼的这种源所,由种种世俗的因缘,家业,上有老下有小。要为这个政府要征什么税,什么长征战争远防,这些你在家你都得要去。那现在出家了,就是方外之人,他所追求的是出世间法。沙门的这种品格很高尚,很清高。所以《沙门不敬王者论》,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在东晋的时候,有一批朝廷大臣说我们中国自古以来一切人都要向皇帝顶礼的,那沙门出家人也应该向皇帝顶礼。然而这个慧远大师对这个事情做了五篇论文《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是方外之人,他没有穿这个世间的衣服,他所追求的不是世间的东西。所以他不应该去礼敬王者,反之王者还应该礼敬沙门,所以僧格他是很清高的。所以现在出家了,得到四事供养,百事不忧愁逍遥自在来往无障碍,这样就能以他的这种清净心得修道业,就能离开众苦。《无量寿经》的上辈往生就提出要舍家弃欲行作沙门,所以赞叹出家要真正出家。自古以来说出家乃大丈夫气概,非帝王将相所能为。但这个出家不是出两扇门之家,你真的要能出烦恼之家,真得要出三界之家,这才够得上大丈夫。如果出两扇门之家,来到僧团还是搞名闻利养,一天到晚想到多弄钱,在那个名利圈子转不能出来,那是光头俗汉照样是在家人。
所以当年的莲池大师看到僧团有些出家的还是非常庸俗,所以他就提出要重离烦恼之家,再割重劳之网,是出家以后还要实现一次出家,这样的出家,才是在这里能得到阿弥陀佛赞叹。如果你是身出家,心没有出家,你不是真出家人。所以印光大师一生,并不是很鼓励一般的人去出家。出家的条件,出家是为住持法道而施设的,出家要具有很高的条件。印祖提出两个条件:第一要发大菩提心,不要念念想到自己。第二要有过人的天赋,所以古代的出家人都要考试的,要发度牒的,要考几部重要的经典。如果过不了这个关,都不能让他出家的。那么以后到了清朝以后廉江废除了度牒制度,什么人都可以出家,就使得这个僧团成分非常复杂,整体的僧团质量在下降。乃至于民国年间,一批高僧大德想整顿僧团也无从下手。真的这个住持佛法要靠僧团,僧团振作不起来,整个佛教就会衰微。
所以我们想到以出家僧格之高贵,阿弥陀佛都这么赞叹!所以每个出家人都得要自尊、自重、要持戒、要有道心,真的做人天之师,提高自己整体的素质,尤其是信仰素质。要有道德要有学问,才能荷担如来家业,才是中品上生的资粮,这是赞叹出家。那么这个行者见到阿弥陀佛和比丘圣众前来,又闻到阿弥陀佛讲法和对他的赞叹,他内心就非常的欢喜了。当下就见到自己的身就坐在了莲花台上,他很感激阿弥陀佛赶紧就磕头。这一磕头礼佛呢,在娑婆世界磕头,举起头来的时候已经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这很神妙,磕头还在娑婆世界,抬头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
好,请看下面:【莲花寻开,当花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好,那么这个持戒的行人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他的莲花也很快就开了,这是由于他的持戒德性巍巍故寻开。那么莲花一开,他就得到了殊胜的利益。这殊胜利益有三点:就是闻到了正报和依报讲经说法的声音,这种说法的音声也跟他心里的唯识所现联系在一起。因为他是修小乘法的小乘戒行的,所以他对小乘的法有他的亲切。所以他闻到的是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法,苦集灭道包括着世间的因果和出世间的因果。苦,了解现象界的八苦。透过这个现象的苦,了解它的根源就是集,烦恼。那么透过集,要了解出世间有个灭的状态,就是涅槃。那么到达涅槃要修道,八正道乃至三十七道品,这是四圣谛所宣说的内容。
那么早先,佛陀最先在鹿野苑为五比丘宣讲,三转法轮就是转苦集灭道,当下以憍陈如为上首比丘弟子就证到了阿罗汉果,形成了佛陀最早的僧团五比丘。那么这个往生者一听到这个四谛法的音声,当下就破见思惑烦恼得阿罗汉证得阿罗汉。阿罗汉又叫无生,断见思惑,长揖分段生死,这是小乘法最高的果位阿罗汉。那么这样破见思惑,内在的德能,神通就现前。三明六通,三明是指宿命明、天眼明和漏尽明。一般六通里面也有这个叫宿命通,能够知道自己八万大劫以来,哪一生在哪投生,叫什么名字,福报多少,长相怎么样,家族怎么样,一世一世都能知道,那么知道这个事实现象。
那么这里加上明呢,宿命明,不仅知道这个一生一生轮转的情况,而且知道这一世轮转的原因是什么,知道它的因缘果报,这就是明了。天眼,他有天眼通能够看到过去、现在、未来很多很多的事情,他看到而且知道这里面的因缘也叫天眼明。漏尽明,就是他的一切结使烦恼全都没有了,如果他断烦恼还没有断尽,或者还有习气,一般只能得到五种神通叫五通,只有把烦恼习气全都断尽才能出现六种神通,就是漏尽。如果没有漏尽,前面的像天眼通、宿命通、神足通、他心通这些都可能会退转的。只有漏尽通之后,他就永远不会退转,这是三明六通。
【具八解脱】,这也是小乘法修行的方法和证位的情况,八解脱又叫八背舍。就是透过一种修行方法,能够背舍三界的烦恼清净五欲,把这个五欲的烦恼降伏下来把它除去。这里面八解脱比如:第一解脱是内有色外观色,内有色外观色主要是从对治淫欲心的下手。内有色就是观察自己的身体不净,有三十六种不净之物,观察自己不净以后再观察外面也一样这样的不清净。现在我们的这种欲望心,就由于打扮得花枝招展非常美呀!香水呀!光滑呀!这些就把欲望心调动起来了。整个的社会它都是搞包装啊!搞得非常美,所以它就调起欲望。所以我们要把这些幻化的这个表象要看透,看透它内在的污秽肮脏。我们的身体的唾液血液什么痰哪!汁啊!这些东西你观察它,没有一点干净的地方。身体由于地水火风组成,这个四大都是体性就是不干净的。你说用水来洗洗我们身体,你就用四大海的水来洗自己的身体,洗成一颗微尘,这个微尘都是臭的。你要观察这样的内色外色都不净,这是第一个解脱。
第二个解脱要内无色外观色,因为众生他有两种烦恼的习气:有一种是爱见重,就是对自己的身体执着很重;有的是这种见行重,那么对自己执着重的要观察自己的不净。对外面很执着的,要观察外面的不净,它各有侧重点的不同。内无色外观色,他主要是观察自己,你看死亡之后四大解体,烧成灰烬,自己没有了。那透过这个观察外面,亦复如是,就离开欲望的诱惑。作种种不净观,比如白骨观,前面讲三十六种不净之物,是从污秽的程度让我们离开这样的一个欲望。还有这个白骨观,观这个白骨很干净很有光色。他从这个本质上的清净的这一面也可以让我们离开欲望。
再加上有死想,对死亡的观想。当你死的时候,身体就膨胀啦!膨胀就淤烂啦!烂得血肉狼籍啊!然后里面有各种虫出来啊!有各种汁啊!观想这些死尸的状态。你想在这个情况下,原来她的这种天姿国色楚楚动人的美貌,到这个时候到哪去了。你现在对这个尸体还会有欲望心吗?这个时候死尸连狗都不理啊!甚至这个死尸这时候一点价值都没有啊!还不如一个猪头,猪头到街上还能卖几文钱。你把死人头去卖一分钱也卖不到啊!要作这种不净观,要使我们对这种很猛厉的淫欲心要把它离开。然后还有四空观,像空处、识处、无所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空处以及灭受想定,这是小乘法当中对治欲界的五种欲望的方法。那么这个往生行人的就成就了具八种解脱,说明他离开了欲望,这是中品上生者的利益。
《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
地点: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主讲者:大安法师
好,请看下面:【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好,中品中生者,这个首先辨定其位格是小乘下善凡夫人。小乘根性下善凡夫人,他所接受的行法跟中品上生相比,又降劣了一步了。若有众生,这是简机是中品中生者的众生,他持戒时间只是一日一夜,对这个八戒斋一日一夜用心非常细非常急非常严谨持得清净。这里面受八关斋戒,你受了之后就一定要好好持。不要说受了之后,正好一个朋友请我去吃饭要喝酒,嗨!将就一下吧就去喝吧!你这就麻烦了。如果万一境缘不允许你再持的话,你赶紧干脆舍戒。你不能带戒犯戒,你舍掉还好一点。若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包括这个淫方面,你烦恼太重的时候都把持不住,你就先舍。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沙弥戒它主要是在八戒的基础上,加上不捉金银生相,不拿钱,再就是也要持午,这是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这就是比丘戒了。二百五十条戒,或者比丘尼的三百八十四条戒。这个威仪无缺呢,不仅重罪不犯,就是轻罪都不能犯。你看这个持戒到了威仪无缺,轻戒都要像重戒一样护持的时候,他这功德就上来了。
这个《戒经》里面对持戒的这种内在的功德力量都有赞叹,佛世的时候,有一条毒龙正在那里吐毒气,伤害了很多人。所以当时有很多阿罗汉都驱赶这个毒龙,都对这个毒龙没有办法。最后有一个比丘过去了,他轻轻地弹指一下,跟毒龙说你离开吧!这个毒龙就乖乖地离开了。最后很多阿罗汉就问,我们也是阿罗汉,你也是证到阿罗汉,为什么你弹个指说句话它就走了,我们跟它用了很多神通,跟它斗法都没有办法。这个比丘说他多少劫来持戒,不仅持重戒杀盗淫妄酒这些持得好,就是很微细的戒也像持重戒一样的去重视去持。比如比丘戒有分重戒有分轻戒,他对于轻戒都持得非常严谨,所以就由于这个,他内在的力量就很大,戒德巍巍。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忽略这个戒了,一个人在一个人群当中,有没有威德,有没有威信,能不能受到大家的尊重,你作领导下面能不能听你的话,这全靠你有没有持戒的力量。如果一个低贱的人都能持戒,他就不那么低贱了,他就有高贵的一面。如果社会地位很高的人他都不持戒,他身上就很低贱了。所以大家要对这个戒律要非常重视威仪无缺,这样就把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好,请看下面经文:【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花中,莲花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
好,这个中品中生者,以他一日一夜精进奉持戒律的功德求往生,这是能感之机。这样他就戒香熏修了,持戒的功德就有香,熏习着内心。那么这样的行者到临命终时,就感得见到阿弥陀佛与诸眷属,这些眷属也都是那些比丘眷属了。与比丘众前来,阿弥陀佛放出金色的光明,这些比丘眷属手里拿着七宝莲花到达这个行者的旁边。行者自己就听闻虚空中传来赞叹的声音,这就是阿弥陀佛的赞言了。善男子,善男子就是对他这种赞叹!如汝善人,就是你能够深信佛的语言,能够顺随佛的教敕。这个戒律可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要宣说的,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真理。一切诸佛都会把五戒十善作为正面价值都要说。所以戒律唯有佛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才能够给我们施设出来,是为道制戒。小乘戒是随着有犯来制,大乘戒是称性而说。那都是过去诸菩萨已诵,现在诸菩萨今诵,未来诸菩萨当诵的这些戒律,也就是三世诸佛都要宣说的。所以这就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所以来迎接汝,迎就是来接引。那么这个行者蒙阿弥陀佛赞叹!当下见到自己坐在七宝莲座上。一坐上去莲花就合了,合起来闭合。闭合了之后很快就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在七宝池里面。
好,请看下面:【经于七日,莲花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好,这是到达西方净土莲花开放的时间,是经过了七天,莲花才开敷。莲花一开敷之后,就得到殊胜的利益,就睁开眼睛,就见到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就赶紧顶礼,合掌赞叹阿弥陀佛对自己的恩德。那么阿弥陀佛就会跟他讲经说法,他闻到这个法,心怀踊跃,法喜充满,当下就断见惑得初果,须陀洹是初果断见惑。断见惑进一步的断上三界的见思惑,就经过半劫的时间,就得到了阿罗汉果。好,这就是中品中生的情况。
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很多比丘往生者属于中品往生的。我们来举一个,宋代有位比丘叫法持,他相信净土法门。修净土忏都修了三年,曾经燃两个指,燃指供佛。那么他受过比丘戒,然而他还曾经增受戒法,就是讲加法,再重新受一次,说明他是对戒律的尊重。因为比丘通过登坛,白四羯磨的这个过程,他内心对戒律的这种无作戒体的强化是有作用的。无作戒体就会在他的行为当中任运产生一种止恶防非的力量,使他能够把戒律持得如法,持得清净来遵守羯磨。他自己造西方三圣像,造像功德是很大的。《般舟三昧经》讲一个念佛行人,要得一切佛在前悉立三昧要造佛像,造佛像是他得到三昧的增上缘。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当中,每一世他都会去造像造佛像。透过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引发大家的恭敬心,引发大家信心的善根。所以我们现在东林寺在造四十八米的西方三圣像,也是给广大的信众提供一个积累功德的一个机会一个福田。
那么造西方三圣像,同时他在读净土经典,每天作为日课。诵《观经》,诵《阿弥陀经》,他这个求往生的心很急切,他每天都祷告,愿意把娑婆世界的寿命减短,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是这样。这样到临命终时他就有点小疾病,他就在阿弥陀佛像前祈祷,那种哀哭的祈祷,愿佛早来接引。这种从悲哀的心里面唱出来阿弥陀佛的声音,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得到。就在他悲心念佛的时候,忽然看到阿弥陀佛像现前,丈六像就站立在七宝池上。他一看到这个景象,就跟旁边的徒弟说,我已得中品往生矣,所以就端坐面西端坐念佛往生。可见同修们呐!能得中品往生也不简单哪!
好,请看下面:【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
好,先看这个,中品下生者是辨定其往生的位格,是世善上福凡夫人,就是修世间的上乘福德的凡夫人。他没有修过佛法,也没有闻到出世间法,是这么一类人。可见这个净土法门摄机之广啊!摄受众生的根机很广。那么简机就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他只是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天性很纯良。从小就有很好的孝心,奉事六亲。这个孝在儒家非常重视,佛教也非常重视,说明这个孝在人格道德人格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把这个孝道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佛以身作则,示现孝道。
有这么一个公案,佛在世的时候,碰到有一年闹饥荒。闹饥荒呢佛陀在世包括佛在内都是要托钵的,天天托体。这样都闹饥荒人家各各人家自己都吃不饱,怎么会给饭给你呀!所以托钵就很困难。佛就是拿着钵,第一天托钵没有给的,第二天托钵也没有给的,第三天托钵都没有给的。因为佛托钵有一个规定,你只能托七家七家托不到你就得回来,今天没有缘,你好好去打坐去。这样佛回来的时候,中路碰到一个比丘。比丘一看佛没有托到饭,看到他佛面有饥色,饥饿之色。问佛,佛说我现在没有力气跟你讲话,我三天都没有吃到饭了。那这个比丘心理就很哀痛啊!觉得佛是三界之尊啊!都托不到饭。他自己托钵,这个比丘也很困难,他想要供佛,佛是世间最极之福田嘛!所以他想到怎么去弄这碗饭来。自己也没有东西,他就想到把自己的三衣卖掉。把三衣卖掉以后,弄到一钵很好的米饭赶紧供养佛陀。
佛陀一看就明知故问,说现在饥饿年代饮食难得,你从哪里得到一钵这上好的米饭啊!这个比丘也很老实说,我看到佛陀三天没有托到,我于心不安。我把我的袈裟都卖掉了,来换了这一钵饭,来供养佛。佛这时候说,你的好意我领了。但这个三衣,这是诸佛的幢相啊!解脱服啊!最尊、智慧、极恩,现在你把它卖了得这碗饭,我吃都吃不消,我不能接受你的这钵饭。那这个比丘说,连佛都吃不消这钵饭,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够吃得消这钵饭呢?佛这时候就问了你有父母否?他说有。好,你的父母能够消化掉这钵饭,父母对你有大恩故。佛还进一步问你父母信佛吗?这比丘说我父母都不信佛。佛说你把这钵饭供养父母,你的父母就心生欢喜,他就会信佛了。等他信佛的时候,你跟他去授三皈依,你的父母吃钵饭,就能吃得消。是这样以身作则的教育这个比丘要孝养他的父母。那么佛陀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到忉利天为他的母亲说三个月的法。他的父亲亡故之后,佛亲自扛着那种棺柩,都示现这样的孝道。
所以一个人能有孝道,他的性情就非常柔善,这个柔善就有一种迁移,他就会对一切众生遭受苦难,他都有恻隐之心,他都有慈悲之心,他都有帮助的行为。所以一个纯孝的人,他还有一个移孝作忠,他在国家政府去做事,一定会忠心耿耿。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哪!所以这种人他自然的,他没有听闻过佛法,也不理解,也没有对出世间法的一种寻求。只是自己凭着宿世纯良的天性,自己去行孝道,是这样一种人。那么这种孝子,那都是得鬼神恭敬的。他就积累了很多福德到他临命终时,就会感得信佛的善知识,为他来详细宣说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种种快乐的事情。并且为他宣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的内容,四十八大愿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便捷,你看他是临终的时候遇到了佛法。
好,我们请看下面这段经文:【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好,那么这个孝养父母的人,临命终时闻到念佛往生一法,这个是很紧要关头。他一闻到之后,这里面就包含信了。他有纯良的孝道之心,就是有很厚的福。他这福里面跟慧是紧密相关的,对这个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他当下产生了信心。这种信心很快他命终,命终你看他的神识,就马上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像一个壮士屈伸臂顷伸个手一样的,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说明这个闻信四十八大愿的力量,这时候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就在导引他的神识,去西方极乐世界。
那么一到西方极乐世界,经过七天的时间,他的莲花就开了。开了以后,就遇到了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他讲经说法。他一听就心生欢喜,破见惑得初果须陀洹。再经过一小劫之后证得阿罗汉,阿罗汉果。这个阿罗汉果是从他断见思惑的程度来说的,一般他闻到观音势至跟他这时候讲法,一定是讲大乘法,不会讲小乘法。所以他开始超然断见思惑,得阿罗汉果为他的开始。马上就能够转入到大乘菩萨的位置,作为他的终结。这是中品下生者的情况。通过这个经文给我们很深刻的启示,我们每个人要为那些从来没有闻到佛法,在临命终时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要主动地介绍净土法门,介绍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那么很可能他借着他生前的孝道的福德,他马上产生信心。马上产生作用,马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这么快速。
我们东林寺有一位比丘,谈他父亲往生。他的父亲非常老实,但有一点非常孝道,是一个大孝子。平时尽管他的子女都信佛了,甚至他的儿子都出家了。但是他还是天天就是干他的活,对佛经不怎么看也不怎么问。但有一点他吃过饭坐在炕上,他愿意听听念佛机,听听佛号,但从来没有开口念过一句佛。结果他有一天,他身体一直很好,他就到他这个大女儿家去串门。串门就一般几个子女家,这个子女家住一段时间,那个子女住一段时间。他住在大女儿家的时候生病了,他的女儿也比较有孝道,就赶紧送她的老父亲去到医院去看。看的话,准备打那个吊瓶,那个吊瓶的针插不进去。插不进去,他这个人也不愿看病,就说回家回家。回家等到回来之后就坐在沙发上,坐在沙发上就有点身体觉得很不舒服的感觉。于是他的老伴和女儿就在旁边赶紧帮他助念,给了一张阿弥陀佛像给他看。他也不念,他就盯着那个佛像,盯着看看。他就跟他的老伴伸着手说,这是什么这是什么?他老伴当时没有反应过来,这是你的手啊!他这个问了两句这是什么这是什么?就闭上眼睛靠在沙发上,一靠在沙发就走了。然后帮他助念的有个小女孩,在助念的过程当中看到那个莲花,整个的那个场面非常有香味。最后他的儿子这个比丘师父以后想,说这个说问手这是什么,大概是阿弥陀佛的手伸过来了,手伸过来他就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他父亲还真的往生了,就是以孝道去往生。
还有一个居士谈到他碰到一个大学教授,生病病得很痛苦半身不遂。然后这时候他是他的亲戚嘛!觉得他实在太痛苦了。也是一生搞科研,没有闻到佛法的人。就在这时告诉他,你又是大教授,学问又很好,善根很深厚,你这时候好好念佛就更好了。他就跟他讲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那位老教授还听得很认真听得认真。这个他的亲属是个居士嘛!好,他说你现在跟我一块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但是他那个老教授念不出四个字,就是阿、阿、阿,他就带着阿、阿、阿走的。这个一阿的话,最后一个阿,都是脸上通红,他还想用最大的力量念这个阿。走的时候,那个他这个居士摸了一下他的头顶,头顶非常滚烫。所以这个世间的很多众生的善根不可思议,我们为报众生的恩,也是做阿弥陀佛的使者,有这个机会尽量在临命终时跟他介绍往生一法。说不准这个机会抓住了,他就成功了。劝进行者,这是这一愿告诉我们,一生没有闻到佛法,临命终时闻到善知识跟他说,就解决问题了,所以我们也要担当起这样的善知识。
好,请看下面,这是总结性的赞偈:【中辈中行中根人,一日斋戒处金莲,孝养父母教回向,唯说西方快乐因。佛与声闻众来取,直到弥陀华座边。百宝华笼经七日,三品莲开证小真。】
好,这是对中辈三品往生的一个总结性的偈赞。中辈往生属于中行,中行就是他以持戒的福德,就是前面净业三福里面的第二福戒福,是中行。中根,人他属于中根机的人,为什么称为中根机的人呢?他有一颗对于生命的出世的这个这种寻求,所以他能够接受小乘的出世间的法,中根机。然而他一闻到这个佛法,他能够认真去做。斋戒,一日斋戒处金莲,中品上生是可以时间长一点,中品中生就一日一夜。所以这个八关斋戒,在弘一律师那里他有一个提倡,就是对比丘也提倡受八关斋戒。
那么我们在东林寺十天百万佛号,都要十天连续受八关斋戒,昼夜念佛的这一天也要受八关斋戒。这也是根据《无量寿经》的往生条件,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念佛,前面是斋戒清净。斋就是过午不食,戒就是要奉持戒律,八戒。所以一日一夜的这个八关斋戒这样的持戒功德,当然也包括沙弥戒比丘戒,你这个持得清净回向,阿弥陀佛临命终时大悲摄受,乘着金色莲华往生,这就是中辈中品上生、中品中生。那么中品下生是孝养父母,把孝养父母的孝道功德回向。这里特别要让他产生信心,你就为他宣说,宣说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极乐。宣说阿弥陀佛的慈悲大大愿,这样的因缘果报,这样告诉他。这样他就有求往生的心,这样阿弥陀佛与声闻圣众都来迎接他,直接就到阿弥陀佛的七宝莲座旁边。
那么这个中品下生的,他是百宝莲花闭合,要在那里面经过七天,七天才能开。所以这个中辈三品,他无论是一去就开,还是经过七日都能够证到小乘的果位。小乘果位一般叫四相四果,这里从开始证须陀洹,最后证到阿罗汉。这里证小真就是证小乘的果位是指他断惑的程度,那么西方净土是大乘菩萨的世界,那么这些持戒孝养父母往生者,都会具有大乘菩萨的种性。直趣大乘的正定聚,证到大乘的佛果。好,我们今天把中辈往生就做了介绍。
《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
地点: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主讲者:大安法师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翻开经本,请看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若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遇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好,请看这段,下面是讨论下辈三品往生的因行果报。首先告诉当机者阿难及韦提希,这是正明告命。辨定的位格是下品上生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楚乔传往生营营主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