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难发起劝发菩提心文

菩提心·慈悲心|LOFTER(乐乎) - 让兴趣,更有趣
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下载移动端
关注最新消息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currentPage:1,pageNewMode:true,isgooglead3:false,ishotrecompost:false,visitorId:0, first:'',tag:'菩提心·慈悲心',recommType:'new',recommenderRole:0,offset:20,type:0,isUserEditor:0,};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我们把菩提心的教法简单的系统的总括了一下。下面我们一步一步细致的讨论菩提心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觉得发菩提心很难,因而产生退缩情绪。您觉得发菩提心是不是很难?难在哪里? 
各位同修,发起“我要利益众生”这一念并不难。人的一生有无数愿望,如“我要吃饭”或“我要买房子”等等。从某种意义而言,愿菩提心的心行特征也是同样,只是所缘改变了,变成了“我要成佛”,“我要利益一切众生”。所以,无须将愿菩提心想得太复杂,太高深,这是首先要了解的。
当然,困难也是存在的。难就难在,这念心生起后,面对不同众生和种种考验时,能否将这念心落实为具体行动。当我们在房间里观想“我要利益一切众生”,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此时并不涉及具体的所缘对象。但在生活中,会有很多违缘和逆境,如果愿心不坚固,就很难经受住现实的考验考验。
另一个困难在于,使这念愿心相续不断。以前有句话,叫做“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发心也是同样,发一念愿菩提心不难,难的是发长远心、坚固心,难的是尽未来际地保持这一发心。
  我给您举个现实的例子,有些学佛人啊,在做回向的时候,“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的时候,他会下意识的想,我把功德的一半回向给众生,一半留给自己,可见仅仅发个利益众生的心也不容易。
同修: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知见有问题,尚未认识到菩提心的利益。如果真正能认识到菩提心的利益,我想一定不会吝惜把功德回向给众生,因为那正是帮助你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你会不愿意吗?
  同修:那您给我们讲讲,发起菩提心有什么功德利益?
  法师:当我们真正生起“我要利益一切众生”的这一愿心时,功德已是无量无边。须知,成佛正是靠这念心去成就,而非其他。成佛并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而在于心行的改变。当然,这念愿心有深浅之别。如果菩提心发得纯粹、准确、圆满,按《华严》的见地,初发心即与三世诸佛功德同等。换言之,我们发起的这一念心,和成佛所成就的心并不是两个东西,那该有多大的功德?《菩提道次第论》也说到,一念愿心发起时,已超过阿罗汉的功德。原因也在于,其心行特征和佛菩萨的心行特征是一致的。
学佛的关键有二,一是舍凡夫心,一是成就佛菩萨品质。我们之所以是凡夫,原因就在于凡夫心,由此成就现有的凡夫品质、凡夫人格。佛菩萨之所以成为佛菩萨,原因就在于圆满了悲、智两种品质。我们靠什么走出凡夫心?成就佛菩萨的品质?都可以通过发菩提心来完成。因为菩提心具有化解凡夫心的力量,同时,无上菩提也是来自菩提心的圆满成就。所以,菩提心功德之大,实难以语言穷尽。
现在有些声闻乘人,包括我在内,觉得我们为什么要成佛啊?就做一个声闻自己求得解脱多自在啊,成佛还要度化众生,多累人啊,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
同修们:我们的每种行为,都取决于现有的心行基础。从凡夫心行而言,往往觉得成佛、度众生、行菩萨道很累、很麻烦。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的慈悲心、平等心力量还很弱。当我们还不习惯帮助他人时,哪怕做一点利他的事,都要和自身固有的习气做斗争,就象逆水行舟,是艰辛而又容易退却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要利益众生呢?或者说,为什么要找这个麻烦呢?从我们自身修行来说,一切众生虽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必须通过发菩提心、行菩萨行才能圆满开发这一生命宝藏。声闻虽也证得空性,证得根本智,却不是究竟彻底的圆满。佛菩萨的品质有二,一是大悲,一是大智,两者相辅相成。成就圆满的智慧离不开大悲,而成就圆满的大悲则离不开空性。二者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在显现上有悲和智的不同作用。若是悲心不曾圆满,便不能究竟证得空性。反之,若是不具备空性见,悲心也是有限的而狭隘的,因为这种悲心是通过无明和自我呈现出来的。修习菩提心,正是帮助我们打破这种无明和自我。一旦冲破无明,证得空性,就能将这念慈悲心无限扩大,成为力量巨大的相续。所以,利益众生固然有些“麻烦”,但这种“麻烦”是来自我们自身的障碍。若不去努力克服,修行必然无法成就。
若能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利益众生就不再会觉得辛苦,觉得麻烦。因为佛菩萨并不是有心去做,并不是有挂碍地、着相地做这一切,而是由悲心推动着,自发、自觉地利益众生,永不疲厌。
  同修:菩萨种姓的人在一些因缘的促动下可以生起菩提心,现在有些声闻种姓的人,很难生起菩提心,那么这个“跳跃”应该怎么样对治?
人确有不同种姓之分,但我们要知道,种姓也不是绝对的,而是在无尽生命相续中形成的。有些人悲心较弱,觉得自己断烦恼、证涅槃即可,无心旁顾。佛世时,就有这类倾向个人解脱的定性声闻,现在也大有人在。让这部分人回小向大,当然有些困难。
至于不定种姓者,可从两方面多作思维。一方面,忆念六道中有无量众生正在受苦,过去生,他们曾和我们互为父母兄弟姐妹,我们如何忍心独自出离,弃他们于苦难而不顾呢?多想想这些六亲眷属,能够帮助我们激发慈悲心。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若不利益众生,不发菩提心,修行是不能圆满的。事实上,如果我们只是想着自己解脱,我执都很难破除。那些总想着自己、特别在意自己的人,很容易产生烦恼,因为我执是烦恼之源。而菩萨道的修行,正是在利益众生的过程瓦解我法二执。若我们总想着别人,就没有更多时间考虑自己,我执自然会逐渐淡化。以自我解脱为目标的修行,固然可以通过戒、定、慧化解我执,但若方法不得当的话,总想着自己,正是修行的一大误区。
我们常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言论:自己尚未修好,怎能去度别人?这也是很多人不想利益他人的重要理由。乍听似乎很有道理,其实却似是而非。虽然我们目前的能力还有限,但不能因此连利他心都放弃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虽然我们暂时没有能力说法度众生,但仍有许多力所能及的事可做,可以创造各种帮助众生学佛修行的善缘。须知,利益众生正是最好的修行方式之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请问各位师兄菩提心生起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常来影响我的信心,请师兄们帮助,拜谢!!拜谢!? - 知乎41被浏览2218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幻西游菩提心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