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量描述分析法某位同学在最近几次考试中进步退步情况

孩子期末考试成绩如何?进步还是退步?近期反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男孩,2000年,今年上高一。
补充内容 ( 10:00):
进步,比我预想的要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感觉很一般,不是很理想
签到天数: 6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
退步的可能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感觉很一般,不是很理想
看他近期的状况,有可能。
该用户从未签到
退步的可能大
上次就退步
签到天数: 2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4]偶尔看看III
文科不好。理科还行。 孩子学习压力挺大。注意疏导。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科不好。理科还行。 孩子学习压力挺大。注意疏导。
都比较平均,英语稍微突出一些,其他都差不多。我们这边高考竞争激烈,孩子确实是有压力。
签到天数: 33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8]以坛为家I
有一点进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有一点进步。
借老师吉言,有进步就好。
签到天数: 81 天连续签到: 5 天[LV.6]常住居民II
本帖最后由 二郎真君 于
17:17 编辑
退步了,但係儘了力,不好給壓力,好多孩子因成績不佳?變成憂鬱症自殺。。
今年不好?明年再努力明天不好再來加油。有青春有活力,工作做到老。讀書機會少了。
考試成績只是人生一小點損耗。
我考試次次包尾滿江紅,父母說,小學至中學,應該有給孩童的歡樂,不好有壓力。
到我中四去了英國讀書,並且考到好的大學,畢業回來當工程師四年,後來轉廣告公司
父母親說,年青人行業,應多去學習,
该用户从未签到
退步了,但係儘了力,不好給壓力,好多孩子因成績不佳?變成憂鬱症自殺。。
今年不好?明年再努力明天不好 ...
了解!天下父母心,总是希望孩子多学些知识,以后有出息,生活的别太累。
该用户从未签到
退步的可能大
确实是进步,比我预想的要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感觉很一般,不是很理想
虽然还是一般,但有进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科不好。理科还行。 孩子学习压力挺大。注意疏导。
这次考试数学还可以,总体进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有一点进步。
有进步,比我预想的要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退步了,但係儘了力,不好給壓力,好多孩子因成績不佳?變成憂鬱症自殺。。
今年不好?明年再努力明天不好 ...
祝贺你学业有成,事业有成。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Online Service当前位置: >>
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 一、不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 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 分,本题总分 30 分) 1、学习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包括( ) A 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评价过程 D 反馈过程 E 反思过程 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 A 目的更明确,B 持久性明显发展,C 精确性提高,D 方法
更科学 E 概括性更强。 3、智力群体差异包括( ) A 性别差异 B 年龄差异 C 种族差异 D 志向差异 E 学习风格差异 4、桑代克总结的学习规律( ) A 准备律 B 练习律 C 效果律 D 结构率 E 程序率 5、知识的表征形式( ) A 命题网络 B 产生式系统 C 图式 D 认知结构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A 问题的特征 B 已有的知识经验 C 定势与功能固着 D 智力水平、E 情绪状态 7、抑郁症的表现( ) A 焦虑 B 情绪消极 C 消极认识 D 动机缺失 E 躯体疲劳 8、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有( ) A 计划策略 B 监视策略 C 学习时间策 D 监控策略 E 调节策略 9、一个 7 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 8 岁,则他的比率智商是( ) A70 B80 C114 D100 E125 10、与学习直接相关的动机是( ) A 内部学习动机 B 外部学习动机 C 认知内驱力 D 自我提高内驱力 E 附属内驱力。 11、学习动机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 ) A 学习需要 B 诱因 C 家长赞许 D 教师认 1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迁移分为( ) A 水平迁移 B 垂直迁移 C 一般迁移 D 具体迁移 E 正迁移 F负迁移 13、影响迁移的因素( ) A 相似性 B 原有认知结构 C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 智力 E 教学指导 14、练习曲线规律( ) A 开始进步快 B 中间有一个高原期 C 后期进步慢 D 总趋势是进步 E 有时出现暂时退步 15、态度的核心成份( )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意志成分 D 行为成分 16、有结构问题的特征( ) A 问题的明确性 B 解法的确定性 C 问题不明确性 C 解法的开放性 17、学习某材料,10 次正好记住,那么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呢?( ) A8 次 B10 次 C12 次 D15 次 E20 次 18、学习策略由( )策略构成 A、认知策略 B、计划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9、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 ) A、变通性 B、认知性 C、目的性 D、序列性。 2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 ) A、行为主义观点 B、人本主义观点 C、认知观点 D、建构主义观点 21、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 ) A、不平衡性 B、差异性 C、定向性和顺序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22、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A、展开性 B、简缩性 C、外显性 D、客观性 23、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 )几个阶段。 A、原型定向 B 原型固化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24、奥苏贝尔提出的几种同化模式是(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先行组织者 D、组合学习 25、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 ) A、知识的学习 B、认知策略的学习 C、技能的学习 D、行为规范的学习 26、常用的直观形式有( ) A、情景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27、&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___的教学技术。 ( )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 的发现行为 28、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修养 D、道德素质E、道德行为 29、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30、&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二、填空题(共 15 题,每题 1 分,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 9、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中等)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10、皮亚杰认为,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11、归因理论是从调节策略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12、影响学习准备的最主要因素是和学习。 13、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1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15、完形-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三.辨析题(共 5 题,每题 5 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本题总分 25 分。 ) 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 2、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 ) 3、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 ) 4、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 ) 5、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 ) 四、简答题 (共 4 题,每题 5 分,本题总分 20 分。 1、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奥功贝 ) 尔迁移的主要内容? 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4、 简述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五、论述题 (共 2 题,每题 15 分,本题总分 30 分。 1、如何利用迁移促进学生的学习? 2、结合实际说明应当样培养中学生的 ) 创造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ABCE2、ABCE3、ABC4、ABC5、ABCD6、ABCDE7、AB8、 ABE9、C10、ABC11、AB12、AB13、ABCDE14、ABCDE 15、B16、AB17、D18、AB D 19、BCD 20、 B 21、ABCD 22、ACD23、ABCD 24ABD 25、ACD 26、 BCD 27、 B 28、AB E 29、C 30、 B 二、填空题 1、心向与定势 2、成就动机 3、调节策略 4、概念同化 5、社会 自我 6、陈述性知识 7、动作技能 8、自我实现 9、中等 10、具体运算 11、结果 12、成熟 13、桑代 克 14、评价 15、心理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略) 五、论述题(略) 06 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一、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程度是( ) A、前后一样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4、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 A、1903 B、1913 C、1914 D、1900 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学习 D、指导学习 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学习 D、掌握学习 1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 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11、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转化 B、获得 C、评价 D、同化 13、下列哪项属于认知的实例( )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的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习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地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得适当时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二、填空题 16、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水平 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式。 17、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 和调节策略。 18、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 的交叉学科。 19、我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国外模式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识过程模式,这一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 问题 提出假设和体验假设。 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的。 21、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知识学习 、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22、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 11 至 15 。 23、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 。 24、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给定 和目标。 25、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 三、名词解释: 26、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 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特点。 27、心理发展:所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邙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 化。 28、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9、知识: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 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30、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四、简答题: 31、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首先,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 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签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有及 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2、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二,定向性与顺序性,三不平衡性,四差异性 33、 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 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 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己达到的发展水平, 还应该看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 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最新的发展水平。 34、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 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酬的措施,因 势利导,对症下药。如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 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讲座的形式使人们解决自 身所面临的问题。 35、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 的愿望或趋势。 五、论述题: 36、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 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美,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 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37、论述知识学习的作用?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 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掌握 水平越高,就越有助于心智技能形成。再次,知识的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通过知识的学习,个体体验 着前人的创造成果,这对于创造态度的获得起到了积极作用。 38、论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这是指 14,15 岁至 17,18 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重上,心 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己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变 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他们不公能比 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 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 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 敢说敢干, 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有时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纪想。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反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 A.130 B.140 C.150 D.160 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 D.自我临近 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 A.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 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 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 A.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 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 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 A.一般化 B.具体化 C.分化 D.泛化 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13. 发现学习是属于( )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14. 引起和维持个休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 A.注意 B.需要 C.动机 D.兴趣 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 .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 A.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 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 A.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1 个小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 填、不填均无分。 21. 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 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关键期。 22.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 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24. 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25.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求其发展。 26. 学生的学习就其学习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总是解决能力 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27. 先于一寂的活动则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心向与定势。 28. 贮存时间大约为 0.25―2 秒的记忆是瞬时记忆。 29. 在读一首短诗时,某生学习 10 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过 度学习。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忆规律之一。 30. 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自律性。 31. 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程序教学。 32. 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课堂气氛。它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33. 有系统的惧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材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之为教学评价。 34. 标准化就测验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可比性。 35. 多次测验所得的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的程度,叫做测验的信度。 36. 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37.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以信息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38. 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 标。 39. 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40. 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学生中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41.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2. 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3. 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 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44.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适当的开展学习竞赛(2)正确利用奖励与惩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 行正确归因。 45. 教师成长的历程经历哪几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 1 个小题,潢分 10 分。 ) 46. 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提示:将 5 种基本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填在下图 表中,并着重分析一下最高层次的需要。 )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 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 气、眨眼、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为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 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 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进入自我实 现的需要层次。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 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 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 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C 2.B 3.C 4.D 5.A 6.B 7.A 8.C 9.D 10.C 11.C 12.D 13.A 14.C 15.C 16.A 17.B 18.D 19.B 20.A 二、填空题 21.关键期 22.智力年龄 23.行为规范 24.准备律 25.寻求发展 26.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 27.心向与定势 28.瞬时记忆 29.过度学习 30.自律性 31.程序教 学 32.课堂气氛 33.教学评价 34.可比性 35.信度 36.皮格马利翁效应 37.信息流 38.趋向或接近 39.认知目标 40.学生 三、简答题 41. 【要点】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2. 【要点】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意识性。 43. 【要点】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 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44. 【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 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5. 【要点】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四、论述题 46. 【要点】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 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 气、眨眼、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为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 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 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进入自我实 现的需要层次。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 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 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 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 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 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 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 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 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 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 符合什么规 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 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 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 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 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 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 4]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 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 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 5]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请运用记忆的有 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 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 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 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 为什么 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 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 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出素质教育的重 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 方法叫做(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 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 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6 个小题,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 得分。 2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22. 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 生过程中, 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称之为个体身心发展。 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 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行。 26.1939 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 2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道德两难。 29.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常规管理、平等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 3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孔子。 31.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高中阶段。 32. 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苏格拉伦 3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3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35.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 30 分) 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 10 分) 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D 2.C 3.C 4..B 5..B 6.A 7.D 8.C 9.C 10.B 11.A 12.D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B 20.D 二、填空题 21.政治经济制度 22..个体身心发展 23.教师人格特征 24.基础 25.行 26.马克思主义 27.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 28.道德两难 29.常规管理、民主管理 30.孔子 31..高中 32..苏格拉伦 33..艺术家 34.本质 35..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6..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三、简答题 37. 【要点】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 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 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 【要点】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 【要点】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 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40. 【要点】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 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 【要点】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 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2. 【要点】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3.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 )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 ) 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 )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0. “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1.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 )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 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 )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 D.周围神经 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 ( )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 ( A.前摄 B.倒摄 C.单一 D.双重 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 )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 ) A.IQ=MA/CA×100% B.IQ=CA/MA×100% C.IQ=MA/CA×100 D.IQ=CA/MA×100 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 ) A.兴趣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2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 ) A.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8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36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2.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思想是社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23.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24.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科课程标准。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班级授课制(或课堂教学) 。 25.课的类型大致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 26.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的主要表现是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28.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三结合教育。 2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有效地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30.人最原始(或基本)的情绪有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31.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 32.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3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 34.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采取决定和采取行动两个阶段。 35.直接兴趣与引起无意注意有密切关系;间接兴趣与引起有意注意有密切关系。 36.成败归因的两个维度是稳定性与控制性,四个方面因素是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 37.自由联想与疏导宣泄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方法。 38.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之一是活动在言语水平上先展开,以后再压缩。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39~46 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39.说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40.教师如何备好课? 41.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知识素养? 42.德育的任务有哪些? 43.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 44.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45.韦氏智力测验的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包括哪些项目成分? 46.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每题 13 分,共 26 分。 47.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48.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D 2.A 3.A 4.D 5.D 6.A 7.C 8.C 9.B 10.C 11.C 12.A 13.A 14.D 15.A 16.D 17.B 18.C 19.A 20.C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6 分。 21.教育 生产劳动 22.私学 教会 23.启发式 注入式 24.学科课程标准 班级授课制 25.单一 综合 26.教师教 学生学 27.独立性 创造性 28.家庭社会 29.教好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 30.悲哀 愤怒 31.记忆 思维 32.方位知觉 深度知觉 33.尊重 自我实现 34.采取决定(制定计划) 采取行动(执行决定) 35.无意有意 36.稳定性与控制性(内外向) 努力 任务难度 37.疏导宣泄 精神分析 38.展开 压缩(或简缩) 三、简答题:39~46 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39.答案要点: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制约着教 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是生产新 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 正确回答出两大点,给 2 分;每大点正确回答出具体内容,各给 2 分。 40.答案要点: 教师备好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 分) (1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此基础上 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见。 分) (1 (3)设计教法。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教材传授给学生,其中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 确定教法等问题。 分) (1 在做好上述三项工作基础上,要编制出三个计划是: (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分) (1 (2)课题(单 元)计划。 分) (1 (3)课时计划(教案)(1 分) 。 41,答案要点: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1.5 分) (2)精深的专业知识。 (1.5 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1.5 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1.5 分) 42.答案要点: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1.5 分)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5 分)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1.5 分)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健康的品德心理品质。 (1.分) 43.答案要点: (1)根据凭借物或形态不同可分动作(或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 分) ;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律可分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2 分) ; (3)根据思维过程指向性与答题目标不同分集中(求同)思维与发散(求异)思维(2 分) 。 44.答案要点: 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如下特点: (1)兴趣的指向性(或倾向性) (1.5 分) (2)兴趣的广博性与中心性(1.5 分) (3)兴趣的稳定性与持久性(1.5 分) (4)兴趣的效能性(1.5 分) 无说明扣 2 分。 45.答案要点: 韦氏智力测验量表中的言语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词语、常识、理解、回忆、发现相似性和数学推理等(3 分) 操作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完成图片、排列图片、实物组合、拼凑译码等(3 分) 。 46.答案要点: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1)选择性(1.5 分) (2)整体性(1.5 分) (3)理解性(1.5 分) (4)恒常性(1.5 分)无说 明扣 2 分。 四、论述题:本题 2 个小题,共 26 分。 47.答案要点: (1)智力通常看做是人的综合认识方面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观出来的那些稳 定的心理特征。 分) (1 (2)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问题,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和实质教育论者曾有过长期争论。形式教 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 重古代语(拉丁文、希腊文) 、数学、逻辑学等,认为这些学科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最有价值。实质教育论者主 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学校的课程设置应 当偏重自然学科、现代语言等,认为这些知识对学生参与实际生活最有用处。这两派理论割裂了思维内容和思维 形式的辩证统一性质,因而其主张都是片面的(4 分)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工具,他们只能根据 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接受尚未掌握的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但是,知识 不等于智力。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们智力的高低。知识转化为智力是有条件的。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发 展智力的目标,并有计划地去加以实现;传授和学习的必须是系统的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 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活动,真正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 分) (4 知识是发展智力的条件和基础,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统一 的,教师必须同时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 分) (1 (4)联系实际。 分) (2 48.答案要点: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2)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性格; (3)家长与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建立优良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提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5)注意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格培养。 要点(1)(2)(3)(4)各为 2.5 分, 、 、 、 (5)为 3 分,无分析说明扣 5 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 ,其作者是 ( ) A.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2,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 A. 《教育论》 B. 《教育漫话》 C. 《大教学论》 D. 《普通教育学》 3.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洛克 B.杜威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 ) A.课堂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戌癸丑学制 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7.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制度 D.民族文化传统 8.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 ( )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9.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 ) 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D.基本要求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备课 B.上课 C.个别辅导 D.布置作业 11. “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 (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 ( )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1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是 ( ) A.暂时遗忘 B.永久遗忘 C.干扰遗忘 D.逆向遗忘 14. “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 ( ) A.知觉 B.嗅觉 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 1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 ) 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1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7. “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 )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1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 (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9.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 (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2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 )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8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36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 问题的当属______。 22.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狭义教育一般是指学校教育。 2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础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 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24.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26.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 27.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 28.课外校外教育具有自觉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29.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30.道德感是受社会制约的,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的特点。 3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3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有先快后慢有不均衡的特点。 33.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说,认为每一个智力因素都包括内容、操作、产品三个维度 的立方体。 34.气质类型通常被分成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典型类型,但混合类型的人居多。 3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36.青少年学习动机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不很自觉和不稳定的学习动机,向自觉和稳定的学习动机转化。 37.智力活动与操作活动的结构主要指构成要素执行顺序和执行要求。 38.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技术主要强调三条:即真诚、同感和尊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8 个个题,39~46 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39.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 40.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41.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4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43.简述个性的―般特点。 44.人的注意可分为哪些种类? 4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46.什么是需要?需要分为哪些种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每个小题 13,共 26 分。 47.论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 48.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分几个阶段?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B 2.C 3.B 4.A 5.B 6.B 7.C 8.C 9.D 10.B 11.C 12.B 13.B 14.C 15.D 16.B 17.D 18.A 19.A 20.C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6 分。 21.教育学 克鲁普斯卡亚 22.带好班级 学校教育 23.生产劳动 身体 24.自我教育 发展 25.国民教育 学校教育 26.了解学生 设计教法 27.教育者 受教育者 28.自觉性 灵活性 29.全面 专题 30.社会 阶级 31.整体性 理解性 32.不均衡 先快后慢 33.三维结构 操作 34.胆汁质 粘液质 35.情绪情感 意志 36.不稳定 自觉和稳定 37.执行顺序 执行要求 38.同感 尊重 三、简答题:39~46 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39.答案要点: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分) (1 (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分) (1 (3)热爱学生; 分) (1 (4)集体协作的精神; 分) (1 (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分) (2 40.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正确回答出 6 个原则,给满分;少于 6 个原则,每少正确回答 1 个原则,扣 1 分。 41.答案要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 。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 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 正确回答出两大点,给 2 分;每大点正确回答出具体内容,各给 2 分: 42.答案要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 分) (2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 分) (2 (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分) (2 43.答案要点: (1)个性的整体性; (2)社会性与生物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4)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 (5)他律(外控)与自律(内按)性。 每个要点 1 分,无说明扣 l~2 分。 44.答案要点: 人的注意可分为: (1)不随意注意(或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 分) ; (2)随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2 分) ; (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便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2 分) 。 45.答案要点: 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有: (1)建立关系(1 分)(2)了解问题(1 分)(3)分析诊断(1 分)(4)帮助指导(1 ; ; ; 分)(5)结束咨询(1 分) ; 。 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 2 分。 46.答案要点: 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 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它通常在主观上以一种缺乏感或丰富感被人体验。 (2 分) 需要的种类根据起源可以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与后天获得的社会需要(2 分) ;根据指向对象不同可分为物质 性需要与精神性需要(2 分) 。 需要种类部分无说明扣 2 分。 四、论述题:本题 2 个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47.答案要点: (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传、习间接经验来实现的; 其次,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但要把现成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 还必须以学生一定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作基础,因此教学要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 的关系。 分) (4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 念;知识的巩固与保持;运用知识。 分) (4 (3)联系实际。 分) (5 48.答案要点: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等四个阶段。 分) (4 影响因素: (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述方式; (2)动机和情绪状态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3)联想与原型启示; (4) 正负迁移与特殊、非特殊迁移; (5)定势(心向)的作用; (6)个性因素。 (1)~(6)每个要点各 1.5 分,无分析说明扣 4 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 ) A. 《论语》 B. 《大学》 C. 《学记》 D. 《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 “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 )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8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36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教育规律的科学。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大教学论。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的两种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 和雅典教育。 2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寅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24.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25.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特殊形式是个别。 2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基础的矛盾。 2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30. “望梅止渴”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谈虎色变”属于第二的条件反射。 3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3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广度、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注意转移等。 33.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两种。 34.神经系统的活泼型与多血质,安静型与胆汁质气质类型相对应。 3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抽象概括能力,智力的高级表现是创造能力。 3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水平中等,最有利于激发动机水平。 37.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38.1948 年(WHO)宣言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39.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4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45.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 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48.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C 2.D 3.A 4.A 5.D 6.C 7.D 8.C 9.D 10.B 11.B 12.A 13.D 14.B 15.D 16.C 17.D 18.A 19.C 20.C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21.规律 《大教学论》 22.生产劳动 雅典 23.壬寅 癸卯 24.劳动后备力量 合格新生 25.对象 主体 26.教书育人 主导 27.班级授课制 个别 28.德育要求 品德基础 29.群众性 小组 30.第一 第二信号系统 31.判断 推理 32.注意的稳定 注意的分配 33.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 34.多血质 粘液质 35.抽象概括能力 创造能力 36.中等(或适中) 学习动机 37.观念性 内隐性 简缩性 38.心理 社会适应 三、简答题:39~46 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39.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 展。 (1.5 分)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别有利于学 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 (1.5 分) (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 (1.5 分) (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 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 (1.5 分) 40.答案要点: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1.5 分)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1.5 分)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1.5 分)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1.5 分) 41.答案要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5 分)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5 分)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5 分)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5 分) 42.答案要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分) (2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分) (2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分) (2 43.答案要点: (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1 分)(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1 分)(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1 分) ; ; ; (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1 分) 。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 2 分。 44.答案要点: 操作技能形成有: (1)操作定向(1 分)(2)操作模仿(1 分)(3)操作整合(1 分)(4)操作熟练(1 分)等四个阶段。有简 ; ; ; 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 2 分。 45.答案要点: 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 分)联想的主要规律有: (2 (1)接近律(2)相 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4 分) 。规律部分无说明扣 2 分。 46.答案要点: 性格结构的特征主要有: (1)性格的态度特征(1 分)(2)性格的情绪特征(1 分)(3)性格的意志特征(1 ; ; 分)(4)性格的理智特征(1 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 2 分。 ; 四、论述题:本题 2 个小题,每题 13 分,共 26 分。 47.答案要点: (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 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 意指品德意志, 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 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 力量; 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 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 分) (4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 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 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 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 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 (3 分) (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 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 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 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分) (3 (4)联系实际。 分) (3 48.答案要点: (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 (2)注意客观刺激的适当强度; (3)注意刺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 (5)直观目的明确呈现时机得当、距离得当,保持整体性; (6)变式方法的采用。 (1)~(5)每个要点 2 分; (6)要点 3 分。无分析说明扣 4~5 分 教育学考试练习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反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 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2. 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3.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 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4. 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 ) 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5.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7.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的学说 8.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9.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 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陷私权 10.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11.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12.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 课外活动 D.教学 13.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趔。 ”这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14.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课 15. 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6.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7.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 D.因析施教原则 18.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19.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1 个小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 填、不填均无分。 21.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22.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23.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统一体。 24.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25. 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26. 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27. 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组成。 28.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29.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 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华同文馆。 30. 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31.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2. 简述 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33. 当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4.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35.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36. 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 1 个小题,满分 10 分) 37. 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学们组建这个班的班集体?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C 5.B 6.D 7.B 8.B 9.C 11.D 12.D 13.B 14.D 15.A 16.D 17.D 18.B 19.C 二、填空题 21.学校系统 2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3.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24.质量标准 规格要求 25.人身权 受教育权 26.授受 民主平等 相互促进 文部分 28.讲解 讲演 29.京师同文馆 30.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31.生活辅导 择业指导 三、简答题10.A 20.C27.说明部分本 32. 【要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3. 【要点】(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34. 【要点】(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5. 【要点】(1)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 内容正确; (3 )方法得当; (4) 表达清晰,组织严密; (5) 课堂气氛热烈。 36. 【要点】(1)学生的知、情、意、形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四、论述题 37. 【要点】(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 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 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特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 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和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 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已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经常性工作之一。 (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 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 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至正 确的方向。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出素质教育的重 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 方法叫做(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 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 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6 个小题,20 个空,每空1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 得分。 2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个体身心发展。 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 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行。 26.1939 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马克思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 2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道德两难。 29.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常规管理、平等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 3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孔子。 31.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高中阶段。 32. 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苏格拉底。 3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3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35.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 30 分) 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 10 分) 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D 2.C 3.C 4..B 5..B 6.A 7.D 8.C 9.C 10.B 11.A 12.D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B 20.D 二、填空题 21.政治经济制度 22..个体身心发展 23.教师人格特征 24.基础 25.行 26.马克思主义 27.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 28.道德两难 29.常规管理、民主管理 30.孔子 31..高中 32..苏格拉伦 33..艺术家 34.本质 35..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6..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三、简答题 37. 【要点】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 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 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 【要点】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 【要点】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 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40. 【要点】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 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 【要点】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 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2. 【要点】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教育学考试练习题二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出素质教育的重 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 方法叫做(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 A.判断 B.诊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量描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