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彊种一亩地养黄鳝纯利润棉花地纯利润是多少

棉花的种植成本是多少,一亩棉花能产生多少利润收益?
我的图书馆
棉花的种植成本是多少,一亩棉花能产生多少利润收益?
对于棉花种植者来说,棉花种植成本关乎到利润收益,下面请随小编去了解下棉花的种植成本是多少,一亩棉花能产生多少利润?棉花种植成本及收益分析:  中棉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组于2015年12月调查了川、湘、鄂、赣、皖、苏、冀、鲁、豫、津、秦、晋、甘和新(地、兵)15个产棉省市区160个固定样本县中的90个,5000户固定样本农户中的1200户,得到至12月至今年1月的数据,因内地交售进度极慢,加上目标价格和补贴的到户,故直到2015年3月才形成棉花生产成本、产值和收益监测结果。供决策参考。  一、2015年全国棉花主产品产值减,纯收益负值,三大产区之间的差异大  全国样本籽棉产量261.3千克/亩,比2014年(同比)增3.2%。三大流域,长江220.3千克/亩,增6.5%;黄河240.4千克/亩,减2.2%;西北283.1千克/亩,减1.7%(表1)。  全国棉花主产品产值1486.93元/亩,减21.65元/亩,减1.4%。三大流域产值,长江1248.36元/亩,增136.12元/亩,增12.2%。黄河1417.29元/亩,减97.32元/亩,减6.4%。西北1585.25元/亩,减168.36元/亩,减9.6%。  全国棉花主产品纯收益-22.33元/亩,同比增39.09元/亩,相对增收63.6%。三大流域纯收益,长江-174.01元/亩,同比增256.51元/亩,相对增收59.6%;黄河349.75元/亩,增43.81元/亩,增14.3%;西北-160.72元/亩,绝对减31.22元/亩,减24.1%。  监测结果(表1),2015年全部样本农户都获得了补贴,全国加权补贴金额349.70元/亩,净增334.70元/亩,增幅2231.4%。补贴来自2014年度的新疆目标价格19800元/吨,补贴6263元/吨,监测全疆中位数补贴额度为491.23元/亩。鄂、湘、皖、赣、苏、鲁、冀、豫和甘国家补贴皮棉2000元/吨,测算9省中位数补贴额170.75元/亩;另外天津地方补贴156.00元/亩。  二、2015年全国棉花生产成本降低的主因简析  (一)籽棉售价下降导致减收,植棉成本略降,单产略增分析主产品收益增加39.09元/亩的主因:一是籽棉售价减少0.27元/千克,按2014年籽棉产量,减收67.70元/亩;籽棉单产增8.1千克/亩,按2015年籽棉价,增收46.05元/亩。二是总成本下降即相对增收60.74元/亩,因此,与2014年收益相比,2015年相对增加39.09元/亩。  (二)物化成本增加,人工成本减少,人工费用所占比例高于物化成本的11.06个百分点  1、生产总成本下降。2015年降3.9%为1509.26元/亩,降60.74元/亩(表1)。在总成本中,物化成本占总成本的41.27%为622.80元/亩,增33.74元/亩,增5.7%。人工费用占总成本的52.3%为789.65元/亩,减124.92元/亩,减13.66%。这与新疆采棉机保有量大和机采面积相关,2015年全疆采棉机保有量达到2400台,接近饱和状态,机采面积约1000万亩,降9.0%,机采单位面积成本下降了50元/亩以上。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2.43%为36.70元/亩,增4.67元/亩,增14.6%。间接费用占总成本的3.98%为60.11元/亩,增25.77元/亩,增幅75.0%。  2、物化成本增加。2015年物化成本增5.7%为622.80元/亩,增33.74元/亩。进一步分析,肥料减41.7元/亩,减16.9%。机械作业费增37.61元/亩,增59.6%。灌排费增22.57元/亩,增26.6%。农药和除草剂增7.13元/亩,增6.8%。地膜减4.7元/亩,减13.0%。化调费增15.70元/亩,增224.3%。育苗移栽物化费减3.95元/亩,减46.5%。种子费减1.3元/亩,减3.1%。  肥料部分:尿素减2.6元/亩,减5.7%;钾肥增10元/亩,增44.9%。复合肥增9.6元/亩,增19.5%;二铵减11.0元/亩,减20.4%。此外,有机肥等减18.52元/亩,减43.5%。  排灌费、机械作业费、化学调控费增加是物化成本增加的主因。监测结果,灌排费用107.6元/亩,增22.57元/亩,增幅26.6%,这与2015年新疆极端持续异常高温天气以及华北长期干旱增加灌灌次数和灌水量紧密相关。机械作业费用100.7元/亩,增37.61元/亩,增幅59.6%。  农资价格有增有降,其中磷酸二铵、复合肥、钾肥单价上涨,地膜、尿素、过磷酸钙单价下降。尿素用量增2.0千克/亩,增9.3%;钾肥用量增2.5千克/亩,增35.8%;二铵用量减4.4千克/亩,减22.3%;复合肥用量增1.4千克/亩,增6.9%。农药和除草剂112.1元/亩,增7.13元/亩,增6.8%。&  图1 2015年棉花生产总成本(1509.26元/亩)构成  数据来源:中国棉花生产监测预警数据  3、人工费用减13.7%。2015年全国植棉用工量11.6个/亩,减少2.3个工/亩,减16.5%,这与机械化水平提升紧密相关。用工数量减少是人工成本降低的主因,自用工作价涨2.13%至67.83元/工。单位面积的人工费用降低,为789.65元/亩(表1),减少124.92元/亩,减13.7%。其中自用工占80%,雇工占20%。  4、固定成本增加。2015年棉花生产固定成本36.70元/亩,增4.67元/亩,增14.6%。  5、间接费用增加。2015年棉花生产间接费用60.11元/亩,增25.77元/亩,增75.0%。包括地租、排灌公共费和籽棉出售运输费等。其中租地费50元/亩,比2014年增127.3%。  (三)主产区棉与粮肥比价在变化  1、粮棉比价有增有减。监测结果,2015年籽棉售价减7.0%,水稻(长江)价降3.42%~7.76%,小麦(黄河、西北)降价14.38%,从比价来看(油子价格按照2000元/t计),水稻变化-0.30%~25.60%,小麦降价14.38%,与棉花比价扩大了62.6%。黄河玉米降价0.57%,棉花与玉米的比价缩小了12.57%。  长江流域:皮棉(稻∶棉)与早稻、中稻和晚稻的比价从2014年的1:4.9、1:4.5、1:4.5变化为2015年的1:5.0、1:4.8、1:4.5。  黄河流域:皮棉与小麦(麦∶棉)的比价从2014年的1∶5.1上升到2015年的1∶5.7;与玉米的比价从2014年的1∶5.6下降到1:5.5。  2、“肥降棉降”剪刀差缩小。2015年棉区尿素价比2014年下降了13.6%,棉花与尿素(肥∶棉)比价:长江从2014年的1∶6.7下降到1∶6.5;黄河从2014年的1∶7.4下降到1:6.8;西北从2014年的1∶7.5下降到1:7.0。  (四)每千克皮棉下降  2015年按样本皮棉产量96.7千克/亩计,每千克生产皮棉成本15.61元,比元/千克减1.07元/千克,减6.4%。  三、讨论、问题与建议  (一)生产成本和每千克皮棉成本连续2年下降。监测结果指出,棉花生产成本2015年比2014年减3.9%,每千克皮棉成本下降6.4%。2014年生产成本比2013年降2.4%,每千克皮棉成本降3.0%。生产成本连续2年下降这对提高棉农收益有利。成本下降源自机械化水平提升与物化投入成本的降低,表明植棉机械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植棉可获得劳动收益。在2015年全国789.65元/亩的人工费用中,自用工作价提高了2.13%,自用工费用629.46元/亩,占人工费用的80%;雇工费用157.93元/亩,占人工费用的20.0%。如果把自用工费用作为农民劳动的工资性收入,则有收入629.46元/亩,加上全国加权补贴349.70元/亩,植棉收益则有979.16元/亩,宏观看植棉还是很合算的。然而,雇工增加导致农民的劳动力收入减少,其中西北雇工费用比例为31.3%,高于全国11.3个百分点。这对规模化植棉不利。因此,今后棉花科技进步和产业政策要把扶持规模化植棉作为重点。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央视调查:农民辛苦大半年一亩棉花才挣400元_网易财经
央视调查:农民辛苦大半年一亩棉花才挣400元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山东作为我国第二大产棉省,种植户翻地、浇水、买种,已经紧张有序地忙开了。由于棉花价格在2014年已经随行就市,国家不再收储。在山东这个传统的棉花大省,对种棉花的心态与前些年大不一样,种植棉花的形势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山东棉农种棉收入低费人工,这个春天棉花“暖不起来”夏津县是全国闻名的棉乡,由于气候土壤适宜种植棉花,素有“银夏津”之称,上世纪八十年代,夏津全县种植面积达到六十万亩,被评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4月初,山东德州夏津县朱官屯村的王以双正和一位雇工,正在自家的地里忙活着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王以双告诉记者,与种粮食不同,种棉花一年四季地里的活不断。眼下这个时节正是最需要用心的时候,王以双必须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交给他的棉花。王以双的老伴儿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要不是需要照看孙子孙女,她也得一年到头跟着这几十亩棉花地忙活。管棉花很费工,从中耕、除草、整枝,到浇水、施肥、除虫,再到采摘、运输、晾晒,几乎没有闲的时候。王以双老伴儿觉得,种棉花不光费工累人,收入上也比不上种玉米和小麦。可是王以双却一直不同意。王以双:再坚持再等一年吧,这个今年这么行情好了,价格这么上来,补贴好一点,等等,等不好就秋后等粮食。王以双妻子:有补贴吗?王以双:补贴有150块钱还是不行,补得少,补150块钱,不管事。今年51岁的王以双种棉花已经30年了。目前,他种的棉花有37亩,前些年种棉花的收益还不错,可是自从2014年实行目标价改革,国家不再收储,棉花价格开始随行就市后,棉花价格就下滑得很厉害。2014年秋季,新收获的棉花还能卖到4块多钱一斤。但是到了2015年,棉花的价格就下跌到两块多钱了。王以双把去年收获的棉花卖完后发现,刨出去各项开支后,几乎赚不到钱。他按照去年的行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王以双:去年我是一亩地(产量)530斤,卖两块七毛二,这一千五百块钱是吧,化肥将近三百块钱,三百多,看买什么肥料了,每年买的时候,不买一样肥料,这个农药是大约喷11遍到12遍。每亩地三次施肥要支出300元左右,喷农药12次支出70元,这仅仅是物料的成本,而人工成本可就高得多了。王以双:一遍一个工,基本是一个工,就四遍就四个工,这四个工就120(元)。王以双告诉记者,人工费现在越来越贵,种棉花又是特别费人工的活。由于儿女都外出打工了,老伴儿还得照看孙子孙女,伺弄这30多亩棉花地的担子,便落在了王以双一个人肩上。虽然年纪越来越大,但王以双还是坚持每项农活都自己干,能不请人就不请人,这样也可以减少些支出。但即便如此,一年辛苦下来,每亩地的成本也要高达1100多元钱。刨去这部分成本,每亩棉花就只剩下400多元钱了,37亩棉花地,总共能收入12000多元。让王以双无奈的是,他听说山东今年棉花补贴价格是每亩150元,比2015年的每亩235元又少了不少。这样算来,忙活大半年,这30多亩地收入还不足2万元。种棉花还不如在外面随便打个工赚钱多。因此今年开春以来,王以双就为到底种什么纠结起来。王以双:实际我种了这三十来年的棉花,自己觉得自己有经验,能管理好了,粮一直没种,我这个岁数打工去没人要了,岁数太大了,出去打工一年弄三四万要吗,不要。《经济半小时》记者:就算不打工你在家轻省不也挺好吗?王以双:闲着?你看我闲着了吗?我下力的,下力的人一天不能闲着,就得干活。尽管王以双能算得明白付出与收获之间的来回账,但是他还是给自己找了很多继续种棉花的理由。记者看得出,对于这几十亩棉花,王以双有着说不清的情结。望着这30多亩待种的土地,王以双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棉花的价格能够恢复到往年比较高的水平。王以双:我看等等啥时候补贴高,补贴好的时候我继续种,今年再不行,实在不行秋后我就改种粮田了,我再不能弄了,已经撑了三年了,我尽量地还是种棉花。王以双所在的朱官屯村多年来一直种植棉花,但随着2014年国家目标价改革的政策实施,现在20多个棉花种植户,只有7户继续选择种棉花。王以双今年还打算种棉花试试,不过眼看着周围的乡亲种得越来越少,自己的年岁也越来越大,他确实不知道自己明年是否还会继续种下去。与王以双比起来,更多的棉农已经果断转产,改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了。他们的情况如何呢?或转产,或关停,提质提量才能激活市场活力夏津县刘李村的刘杏振家里原本种五亩棉花,2014年棉花价格出现下滑,他就把这些棉花改种为小麦、玉米,刘杏振告诉记者,他以前种棉花亩产只有五百斤上下,按照他退种时棉花每斤三块多计算,一亩地能够卖一千五百块钱,去除成本,每亩地的纯收入在五百多左右。山东省夏津县农民刘杏振:(每亩)收五百斤以后能挣五六百块钱,要收个五六百斤以内,就三四百块钱。现在刘杏振把这5亩地改种小麦和玉米以后,一年算下来,实际收入和棉花也差不了太多。刘杏振说,种小麦和玉米要比种棉花省心得多,而省出来的闲暇时间,他可以养羊,这样又可以增加一些收入。苏留庄镇后屯村的田永木也是在2014年把自己的20多亩棉花大都改种了玉米和小麦,改种后的收入和棉花相比则好了不少。和种棉花相比,种小麦玉米的成本也低了一些,每亩地是700元左右。田永木:种麦子时候铺下了底肥,种棒子时候,施点肥料就拉倒了,就不铺底肥了,基本上肥多的时候就是一年上一次,但是一年收两季,这么着加上籽,去了成本(收入)一千三四百块钱。除了改种粮食外,田永木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当地的气候土壤适合种植一种果树,那就是在夏津县有千年种植历史的椹树。退种棉花后,他特意留了3亩地来种植这种果树。3年的成熟期后,预计每亩地的椹树收入可以达到3000元钱。田永木告诉记者,他们村一共有4200多亩地,前些年,棉花的种植面积起码在3000亩以上,如今,全村的棉花地加起来不过300亩。尽管2014年很多棉花种植户改种了其它作物,但种棉大户李洪生却逆势而为流转了100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棉花。虽然当初自信满满,但是一年下来后,李洪生遭遇了当头一棒。山东夏津县宏丰棉业有限公司李洪生:一千亩地的这个地租,再加上农药、化肥、人工、采摘等等开支,去了就是两千二百多块钱,我们的收入就一百多块钱。这样的结果让踌躇满志的李洪生大失所望。随后,2015年,国家对前一年棉花种植进行的目标价格补贴发放下来,每亩地是235元,也就是说,2014年,他每亩地的收益是三四百元。到了2015年春天备播的时节,李洪生犹豫了起来。李洪生当时也注意到,国际棉花的价格比国内便宜好多。2014年,国际市场上,皮棉的价格是每吨15000多元,而国内的含杂质成分较多的皮棉价格就接近14000元。李洪生:根据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结合,因为产量的对比,这个质量的对比,我们国内的市场的价格,皮棉价格肯定会下滑。为了减少风险,李洪生把自己承包地中的六百亩改种了粮食,他流转的这一千亩土地当中,近半数都属于盐碱地,并不适宜其它作物生长,只能种植棉花,剩下能够改种的六百亩土地都被种上了小麦和玉米。果然,2015年秋季新棉上市后,棉花价格继续一路下跌。1万元的皮棉价格折合到籽棉的价格就只有每斤两块六七毛钱,因为他的成本较高,这个价格让李洪生每亩地赔了400块钱,面对目前这种局面,李洪生感到进退两难。现在,李洪生正和技术人员讨论还能种一些什么作物,但是面对着400亩盐碱地,他们苦无对策。李洪生:今年种小麦的时候,改成小麦了吧?技术人员:不行,都起黑碱了,咱这边地种小麦连本也收不出来,除了种棉花。李洪生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除了种植棉花以外,还会对棉花进行初加工,把籽棉去除杂质和棉籽后加工成皮棉,这样能卖个更好的价钱。不过,现在他的加工车间设备大部分时间都停着。李洪生的加工厂因为没有原料只能断断续续开工。与他的加工厂类似的是,夏津县永丰棉业有限公司也是棉花进行初加工的企业。从2014年9月开始,这里的加工设备就一直闲置,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半。夏津县永丰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秦高安:但是这个加工出来以后,这个价格是在一万三千左右,但是收的时候也在一万三千左右,甚至一万三以下,所以说棉厂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咱都没法加工了。在空空荡荡的棉花存储库里,总经理秦高安告诉记者,目前,这里已经成为纯粹供出租的库房。而原本夏津县的一个棉花交易市场,由于近年来,棉花交易量日渐萎缩,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家具市场。夏津县棉花行业协会会长邱立昌:因为市场放开以后,原来一个对外的窗口,现在一关,因为交易量一下降,没法经营了,所以我们就关了。夏津县棉花行业协会会长邱立昌告诉记者,市场门前这条路以前有棉花加工企业几十家,现在只剩下三四家还在经营。近年来,夏津县棉花种植面积逐年缩小,2015年种植面积是20多万亩,今年,预计种植面积会继续减少到15万亩左右。邱立昌:国内的棉花价格下降了是一个原因,再一个原因是国内的需求量减少。邱立昌说,当地棉花的品质同进口的棉花比起来,绒长较短,质量稍差,同时由于规模化程度不高,无法进行机械化操作,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此外,由于不是一次性采摘,加上晾晒和存放的因素,棉花之中所含杂质较多,这也成了当地棉花品质低,成本高的重要原因。在邱立昌看来,国家补贴应该进一步细化,更有针对性。邱立昌:应该是优对质棉加大补贴力度,从种棉花种好的品质加大力度,分级补贴。《经济半小时》记者:分级补贴是什么意思?邱立昌:分级补贴我个人的观点是,好的品质棉花补贴高一点,生产棉花的品质低的补贴少一点。据了解,2015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4800万亩,2016年预计种植4200万亩。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纺织服装出口减速是造成棉花收购价格大跌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有不少纺织服装厂家都接不到订单,无法正常生产,因而无法收购棉花,也造成棉花价格下降的困境。其实,国家开展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目标也很明确,就是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不干预市场价格,企业按市场价格收购,有利于恢复产业的市场活力,提高国内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事实上,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已经看到了山东的棉花加工企业所发生的变化。银兴种业公司是夏津县的种子行业的龙头企业,由于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棉农纷纷开始种植小麦和玉米,刘树海的企业也开始转型升级。山东银兴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海:前几年棉花面积比较大的时候,那几年种子销售量也比较大,特别是2009年、2010年那时候是几百万公斤,这几年是逐年下滑,最近这两年也就是几十万斤,还是销售的市场比较窄一点。刘树海告诉记者,棉花种子的价格也在走低,近两年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30元下降到了每公斤20元,企业效益也随之下降。山东省棉花产量仅次于新疆,是全国第二大产棉省,但是原棉消费率是全国第一大省。而山东省的纺织企业,优质的本地棉采购不到,只能是从新疆或者国外购买。针对这一问题,刘树海也在积极想办法进行研发。山东圣源集团的董事长张建福从上世纪90年代就在夏津县开始棉花经销,从生产毛巾等成品一直到简单的棉纺,到了2006年开始经营高档棉纺,在2012年的时候,张建福注意到当地得天独厚的椹果资源,于是开始转型开发椹果产品。尽管开发椹果,给张建福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棉花,保留了一个设备比较先进的棉纺厂。山东圣源集团董事长张建福:要站在全盘来分析的话,纺织成品国内不会减少,国内就应该是限制出口,加大自己的种植力度,把品质搞上去,另外国家想办法站在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种棉花不赚钱就不种,但是老百姓不种国内就会紧缺,国内紧缺国外就会涨价,受制于外棉。张建福告诉记者,和自己的企业一样,目前,夏津县很多原先的棉纺企业已经关门或者转产求得生存。瑞生棉业有限公司经理李兆新告诉记者,他们企业刚刚新上了紧密纺和竹节纱两套先进的设备。瑞生棉业有限公司经理李兆新:这是受当前市场下行的压力影响,去年库存比较大,今年想在转型升级提质上做文章,搞了两个东西,现在看效果还挺好。竹节纱的销售供不应求,抢购一空。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和东华大学进行的纳米纤维纱线开发项目,已经完成了样机制作,下个月就可以在生产线进行试生产了。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端山:经过加上纳米纤维以后,纱线具有穿着舒适又抗菌、益菌的效果,应该说这是一个增加附加值的一个点。鑫秋家纺有限公司正在销售的这款棉被是一款可以水洗的纯棉被子,而一条棉被要能达到可水洗标准,必须要有优质的棉花品种和精密的加工。夏津县棉花产业曾经给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时代在发展,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已经阻碍了当地的发展,为此,县政府制定了“突破银夏津成就金梦想”的奋斗目标。夏津县县长才玉璞告诉记者,2015年,全县的规模以上的棉纺企业有四十多家停产,其中大多数进行了转型。而保留下来的棉纺企业,正在积极促进企业技改,使用一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夏津县县长才玉璞:如何保证群众的收益,我们一个是引进了一些优良的品种,这一个适合本地区生产的一些优质纤维的品种,第二个就是我们引导土地进行流转,到一些种植大户,再次过程中我们引进一些机械化的联合收割这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保持夏津棉花一定的竞争力,也取得实实在在的好效果。半小时观察:关注变化 把握方向
看完记者的报道,相信很多人对辛勤的王以双很牵挂。不过,市场并不在乎棉花是谁种的,付出了多少劳动。它所需要的是品质,是品种,是能满足特殊要求的产品。这给王以双这样的传统种植户提了个醒,要注意市场的变化,把握好前进的方向,付出的辛苦才能有回报。从国家层面来说,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兼顾棉纺企业、流通领域以及农民这三者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政策的作用正在显现,棉纺产业链已经在市场化的路上迈开了步子。市场,正在通过倒逼机制提升产业的活力,促进产业发展。希望相关主管部门监督好、管理好新机制下的市场环节,保障好各方利益。
本文来源:央视
责任编辑:惠杨_NF5623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棉农种植了一亩地的良种棉,这亩棉约种了3600株,在棉花采购时,..
棉农种植了一亩地的良种棉,这亩棉约种了3&600株,在棉花采购时,棉农随机确定了10株棉花进行分摘,等收摘完后称这10株棉花,产籽棉的重量如下表所示:
&单株产量(克)
&57(1)计算这10株棉花的平均产量,并根据计算估计这亩地的棉花产量是多少千克?(2)若每千克棉花售价为6元,则一亩地能收入多少元?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设10株棉花的平均产量为.x,则.x=55+71×2+77×3+72.5×2+70+501+2+3+2+1+1=70010=70(克)估计这亩地的棉花产量为70×(克)=252(千克).(2)一亩地收入为6×252=1512(元).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棉农种植了一亩地的良种棉,这亩棉约种了3600株,在棉花采购时,..”主要考查你对&&平均数&&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在统计工作中,平均数(均值)和标准差是描述数据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两个最重要的测度值。平均数的分类:(1)算术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 ,那么 ,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点的权分别为,那么称为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3)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 (4)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统计学中常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关系:联系:&&&&&&&&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来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它们各有特点。对于平均数大家比较熟悉,中位数刻画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众数刻画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情况。&&&&&&& 平均数非常明显的优点之一是,它能够利用所有数据的特征,而且比较好算。另外,在数学上,平均数是使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的统计量,也就是说利用平均数代表数据,可以使二次损失最小。因此,平均数在数学中是一个常用的统计量。但是平均数也有不足之处,正是因为它利用了所有数据的信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例如,在一个单位里,如果经理和副经理工资特别高,就会使得这个单位所有成员工资的平均水平也表现得很高,但事实上,除去经理和副经理之外,剩余所有人的平均工资并不是很高。这时,中位数和众数可能是刻画这个单位所有人员工资平均水平更合理的统计量。&&&&&&& 中位数和众数这两个统计量的特点都是能够避免极端数据,但缺点是没有完全利用数据所反映出来的信息。&&&&&&&&由于各个统计量有各自的特征,所以需要我们根据实际问题来选择合适的统计量。&&&&&&&&当然,出现极端数据不一定用中位数,一般,统计上有一个方法,就要认为这个数据不是来源于这个总体的,因而把这个数据去掉。比如大家熟悉的跳水比赛评分,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呢,就认为这两个分不是来源于这个总体,不能代表裁判的鉴赏力。于是去掉以后再求剩下数据的平均数。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处理的数据,大部分是对称的数据,数据符合或者近似符合正态分布。这时候,均值(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一样的。
区别:&&&&&&& 只有在数据分布偏态(不对称)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所以说,如果是正态的话,用哪个统计量都行。如果偏态的情况特别严重的话,可以用中位数。&&&&&&&& 除了需要刻画平均水平的统计量,统计中还有刻画数据波动情况的统计量。比如,平均数同样是5,它所代表的数据可能是1、3、5、7、9,可能是4、4.5、5、5.5、6。也就是说5所代表的不同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是不一样的。怎样刻画数据的波动情况呢?很自然的想法就是用最大值减最小值,即求一组数据的极差。数学中还有方差、标准差等许多用来刻画数据特征的统计量。当然这些都是教师感兴趣、值得了解的内容,不是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平均数的求法: (1)公式法: ; (2)加权平均数公式:&。
发现相似题
与“棉农种植了一亩地的良种棉,这亩棉约种了3600株,在棉花采购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64984423432042553520728607719797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亩地养黄鳝纯利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