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县购房补贴一级伤残补贴多少

平舆县人民政府网
/ 互动信件
我是一名七级伤残军人,符合国家政策安排被分配到石油公司,经多次询问无结果,才迫不得已往县长信箱写信。 本人1991年&&1995年服役(上士军街)在部队因公至残,七级残疾。退伍后被分配到石油公司,2000年下岗至今无职业。 由于身体残疾造成生活困难。本人要求从新上岗,补助住房基金,生活补助费,从2000年补助到现在。 依照今年中央针对退伍士兵政策,我在石油公司要求按照同年兵给我调整工资级别,石油公司补缴我2000年到今年的社保,直到退休,由石油公司负责给我全额缴纳社保和医保。
回复时间: 15:16:20回复单位:县民政局回复
&关于退役士兵张全付反映问题的回复&经民政局退伍安置办调查,张全付确为伤残军人,按照国家政策,于1996年经退伍安置办安排到石油公司上班,张全付同志所反映的问题,应由县石油公司按照现行政策给予处理。&此回复&&&&平舆县民政局日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Copyright (C) 平舆县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
联系电话:
投稿信箱:
主办单位:平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访问统计:平舆县人民政府网
Copyright (C) 平舆县人民政府
备案编号:豫ICP备
联系电话:
投稿信箱:
主办单位:平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访问统计:郭小多陪婆婆晒太阳  本报记者中原三农网记者黄华通讯员屈林梁帅文/图  4月11日,在驻马店市妇联举行的全市“家庭美德”巡回报告会上,一个拄着双拐的农家妇女朴实的讲述深深打动了台下听众的心。她就是驻马店市“道德模范”、“好儿媳”,平舆县“好儿媳”、县残联理事,平舆县残疾农家妇女、现年54岁的郭小多。  病魔与贫困砥砺她为幸福生活奋力打拼  1960年,郭小多出生于平舆县李屯镇大郭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7兄妹中排行老五。1973年腊月,刚刚13岁、正念小学四年级的小多患上化脓性骨髓炎,继而并发脑炎、败血症、双侧胸脯炎。父母节衣缩食、“推磨”借债,常年带着小多四处求医,光大手术就做过8次,但原本健康活泼的小多却再也不能自由奔跑在上下学的路上了。在床上躺了整整3年后,小多强忍病痛,先是扶着小板凳艰难地匍匐,一段时间后,居然能颤巍巍地撑起了双拐—为尽可能少拖累家人,倔强的小多站起来了!  1986年,经好心人介绍,26岁的郭小多嫁到离娘家几公里远的老王岗乡甘港村小埠口庄。丈夫马闯身材单薄矮小,当时已经36岁。和夫妻俩一起生活的还有公公、婆婆,分别是70岁和72岁,均体弱多病。从此,过去在娘家被父母、兄妹呵护着的郭小多,担当起了一个贫病家庭的重负。由于一直被陈旧性骨结核病这一“不死的癌症”咬住不放,郭小多腰部流脓,腰及右膝完全僵硬,即便这样,她还是拖着重残之躯,每天早起烧火做饭,然后和丈夫一起下地干活,晚饭后她还要清洗全家人的脏衣服,然后再去厨房预备第二天的早饭。  病魔与贫困没能压垮小多,反而砥砺着她为幸福生活奋力打拼。小多在路口支起个小摊,卖点儿香烟、啤酒、食盐等补贴家用。她还和丈夫一起,套马车下到汝河里采沙。从河床到堤岸,是一条狭窄陡峭的斜坡路,弯弯曲曲近百米长。他们把沙子一锹一锹地装上用荆条围起的架子车,装满抹平后艰难地运上岸,再一锹一锹地转到等候在那里的四轮拖车上。装满一拖车沙子,要往返6趟,需要半天时间,能赚到13元钱。“13元钱现在看来不算啥,当时俺全家吃饭穿衣、治病买药都指着它呢!”回忆起那段过往,小多一脸的幸福与满足。  正是采沙的经历让郭小多又多了一个奋斗目标:在河滩开荒。在夫妻俩的辛勤努力下,他们硬是开垦出3亩左右的荒地。“加上7亩责任田,俺家共有10亩地,赶上过去的富农啦!”说到这儿,小多又开心地笑了!  为保丈夫性命她连续8年16次到南方乞讨  就在郭小多夫妇为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而不懈打拼时,1989年冬,他们的女儿马妍降生了,然而这样的快乐却是那样短暂。  1991年夏天,丈夫不幸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并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当时,他才41岁,和小多结婚才5年,而他们的女儿还不到2岁!一家5口,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残的残,以后的日子该咋过呀?乡亲们不禁为小多揪着心,甚至有人猜想31岁的小多会离家出走。而小多却不肯向命运屈服。1992年“三夏”过后,为给丈夫治病,在忍痛卖掉牲口、把攒下的家底全部花光、把能借的钱借完之后,郭小多把女儿寄养到娘家,把丈夫和公公、婆婆托付给叔伯妯娌,她拄着双拐,背上衣服被褥,跟着捡破烂的近门婶婶韩凤芝来到广州。她辗转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安顿”下来。她把户口簿和残疾证摆放在地上,用粉笔在地上写清家中情况,然后拿一个塑料凳子抵靠着僵直的身子,开始默默期待着好心人的眷顾。白天,常有人给她送水送饭,饭她只吃一点点,水能不喝就不喝,以尽量少去厕所,好多乞一些钱。到了夜晚,她就地摊开被褥,蜷曲而卧。每当这个时候,浑身酸痛又担惊受怕的她,总忍不住默默流泪。她感到委屈、丢人,却别无选择;她还思念着幼小的女儿、卧病的丈夫、年迈的公公婆婆,牵挂着地里的活儿……  在此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郭小多每年都要趁着夏秋农闲,到广州、深圳等城市乞讨一个月左右,为丈夫换取救命钱,然后赶回来照料丈夫和全家人,打理地里的活儿。然而,郭小多依然没能保住丈夫的性命。2000年夏天,患风湿性心脏病整整10年的马闯去世了。弥留之际,他紧紧抓住小多的手,泪流满面:“这辈子咱俩做夫妻,俺知足了!”  那一年,郭小多40岁。丈夫撇给她的是82岁的公公、84岁的婆婆、11岁的女儿、7亩责任田、3亩开荒地和近7万元的债务……  丈夫和公公相继去世她搀着年迈婆婆共度人生  丈夫的去世,把命运多舛的郭小多又一次推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自1991年丈夫身患重病以来的20多年,特别是丈夫去世以后,包括婆家亲戚在内的不少人劝小多“再走一家”。小多平静而坚定地说:“虽说俺也是又病又残的样子,可这个家离不开俺啊!俺要走了,这个家就散了。”这个只读过三年半书的农村妇女,明白啥叫责任、啥叫义务。  为种好家里的10亩地,维持全家人基本的生活来源,郭小多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下地劳作:单腿弯曲着锄地、拔草、割麦,拄着拐杖一步一挪地施肥、喷药、掰包谷……在她的精心打理和亲戚邻居们的帮助下,她家每年的庄稼收成一点也不差!  当年郭小多嫁到婆家时,因严重残疾,公公婆婆打心眼里瞧不起她,不仅把一应家务完全推给她,还经常数落她、刁难她,有时连邻居都看不过去。可小多却默默承受,从没跟公公婆婆吵过嘴。“人年纪大了,就会像小孩儿一样任性,咱当晚辈的要担待。”贤惠善良的郭小多常说,“世上只有不孝的儿女,没有不对的父母。”就这样,小多始终像女儿一样,勤勉孝奉着自己的公公婆婆。  小多是个爱干净的人。她也总是把公公婆婆的衣物涮洗得干干净净,床铺、被褥收拾得利利索索。嫁到婆家28年来,小多身上穿的,都是亲戚乡邻给的旧衣服,但她每年都会给公公婆婆添新衣服,让他们穿得舒适、穿得体面。2002年夏天,公公患上脑血栓,作为儿媳妇,小多不顾羞涩不嫌脏臭,经常为公公擦洗身子、端屎接尿,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公公,直到公公6个月后去世。  眼下,小多的婆婆已经整整100岁了。小多丈夫的堂弟媳张小芳说:“谁会想到俺大娘能活100岁啊,都是托了小多的福!”寒冬,简陋的屋子四处透风,为给婆婆取暖,小多每晚都会给婆婆换两次热水袋;炎夏,小多自己舍不得吹电扇,却专门给婆婆备一个。10多年前,婆婆得了便秘,小多就在庭院里开了个小菜园,保证婆婆顿顿都能吃上新鲜蔬菜。为了让婆婆吃得有营养,小多每天早上为婆婆炖碗鸡蛋羹,变着样儿为婆婆改善生活。“小多对婆婆那份孝心,换成俺这样身体好好的人都很难做到,大伙真得向她学习。”邻居刘艳萍跷指称赞说。  女儿马妍曾因家庭困难几次面临辍学,在母亲的关爱和勉励下,几年前已大学毕业在南方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并取得助理会计师职称。尽管远离家乡,但她坚持每天给家里打一次电话,每月寄一次钱。在电话中她对记者说:“俺妈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女人,是俺做人做事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也没有奶奶康乐的晚年。”  勇于担当,诚信大义她抒写着无愧无悔的人生  2000年丈夫去世后,郭小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盘点家里的账本。从嫁到婆家到丈夫去世,共借了33家、77132元,已经还款7家、14560元;结婚之前,马闯因建房和几次给爹娘看病,借了6家、11440元,已经还款2家、4800元。两项合计,还欠30家、69212元!  “小多啊,人死账清。反正马闯也过世了,大伙借给你家的钱,都毁堆了!你就安心过日子吧。”不少人这样劝慰小多。  “这可不中!欠债还钱是老理儿。这些钱,都是大伙儿一滴汗摔八瓣挣来的。只要俺活着,俺一定还。”小多诚恳地说。14年来,她靠着地里的收入、摆小摊的收入,还有偶尔收到的爱心捐款,以及近几年来政府发放的低保金、帮扶慰问金和女儿每月寄回的二三百元,一笔一笔地还,一家一家地清,目前已经所剩不多了。“俺现在睡觉踏实多啦!”小多说。  多年来,出于对小多一家的同情,热心的乡亲们经常会主动伸出援手,帮助小多干农活儿。感激之余,小多就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回报大伙。  她每年都种上几分地的高粱,不为别的,就为剪取高粱秆上端粗细一致的部分给大伙纳锅盖。纳好一个锅盖,小多需要挑选和剪下上百根这样的材料,不是被扎破手就是被剪子磨破手。“俺给大伙帮不上大忙,纳个锅盖算是一份心意吧!”小多说。她还经常做“毛头鞋”送给新添孩子的人家。几年前,小多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有一年大旱,庄上不少人家的压井提不出水,小多就挨家收水桶,拉到1公里外的企业里取水,然后再挨家送过去。这几年,乡卫生院每年都组织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免费体检。看到一些空巢老人去乡里一趟不容易,小多就主动承担起了接送任务……  “俺这半辈子没少受苦,也一直感受着人们给俺的温暖。俺一直相信,遇到困难只要咬牙挺过去,好日子就在前面等着呢!我这一辈子无悔,我的心里很幸福!”郭小多开心地笑了起来。当前位置:&>&&>&&>&玉米联合收割机补贴_平舆县玉米联合收割机
相关信息&&
相关产品分类:
&&玉米联合收割机补贴_平舆县玉米联合收割机
产品价格:元/不限
产品详细介绍
玉米联合收割机补贴_平舆县玉米联合收割机说明:
&全自动玉米收割机简介:& & &&&拖拉机是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运输工具,18马力以上的单缸小四轮拖拉机遍布全国各地农村,小四轮装玉米收割机的配套动力来源广泛,有效的整合了农业机械的综合利用。小四轮装玉米收割机采用农村地区常见的小四轮作为配套动力,投资小(只需要一万多元钱)且效益高,可以一次完成摘穗、茎杆粉碎还田、果穗装箱等多项作业。农忙时可以装上玉米收割机,农闲时卸下机组不影响拖拉机的正常使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农民手中现有资源,做到投资小效益高,购机当年既可回收成本。 小型玉米收割机市场爆发在即& & &&今年的玉米收割机市场刚刚拉开序幕,玉米收割机市场的高潮将发生在下半年。这种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 一,刚性需求强劲。截至2014年,在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和水稻的机收水平分别达到了93.82%和80.91%,而玉米机收率仅为51.57%。从保有量看,2014年拖拉机保有量为2279.28万台,谷物收割机为113.43万台,而玉米收割机的保有量仅为28.68万台;从玉米种植区域的机收率分析,山东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安徽及东北三省近年来随着玉米收割机保有量的增加,机收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距离收获机械化依然尚有较长的路程,平舆县玉米联合收割机,丘陵山区的玉米机收水平还不足10%,由此决定了我国玉米收割机市场成长空间巨大,刚性需求强劲。  & 二,使用高峰期即将到来。玉米收割机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从近年来玉米收割机市场的月度走势可以看出,我国玉米收割机市场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从去年的销售情况分析,这三个月占据了全年40%以上的份额,去年5月份出现需求高峰期,但今年上半年尚未出现高峰月份,玉米联合收割机多少钱,市场蓄势特点突出,下半年市场能力的释放成为必然。  & 三,补贴强力拉升市场。玉米收割机市场的主要动力来自补贴,今年农机补贴资金或将达到238亿元,较之去年增长9.43%,而上半年,许多省份的补贴工作尚未完全展开,玉米联合收割机补贴,特别是东北三省,补贴还没有开始,为玉米收割机市场的启动奠定了扎实的资金基础。  & 四,玉米收割机市场在经历了去年小幅增长后,市场需求高势能已经形成,一季度市场的强势走强,正是这种势能的释放。  & 五,玉米收割机的跨区作业范围逐渐扩展,经营收入不断增长,将极大地刺激潜在需求。  & 六,玉米联合收割机配件,新产品的推动。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制造商纷纷推出新产品,其先进功能加速了产品的更新需求,将进一步推动市场销售。  & 七,在拖拉机刚性需求降低,小麦收割机市场已经收官的情况下,玉米主产区或将下半年农机补贴的重点进一步集中于玉米收割机市场,也会刺激玉米收割机的扩容。
感谢您关注我们的产品,若您希望获得进一步的了解,如木炭烘干机设备_济源烘干机设备价格、木炭烘干机设备_济源烘干机设备规格型号等更多信息,欢迎您随时联络我们,诚邀为您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本公司主要经营产品:榨油机,离心式滤油机,烘干机,金属粉碎机,煤矸石粉碎机&&
&公司相关信息
&公 司 名:
&所 在 地:&&巩义市
&公司地址:河南郑州巩义市建设路
&联 系 人:雷先生&先生
&联系电话:7
&手&&&&机:
&在线咨询:
&网&&&&址:
中国企业链版权所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务员伤残补贴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