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硒萃保健品曝光是什么样的产品是传销吗

曹三玲:硒萃让我淋巴癌的女儿抓住了救命稻草
曹三玲:硒萃让我淋巴癌的女儿抓住了救命稻草
2011年,对大部分的家庭来说,没有什么特别,可是对于幸福的肖家来说,却毕生难忘。肖家,只有一个宝贝女儿丁丁(化名),毕业于军医大学,是一位心灵指导师,长的甜美可人,又有了可爱儿子,一家人就在幸福中度过,可是一场意外打破了这个宁静幸福的家庭......丁丁,因为咽喉不舒服,左颈部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就到医院去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历经1个多月,最终结果让他们全家无法接受,淋巴癌。当听到这结果时,丁丁脑子一片空白,软瘫在椅子上,好久才回过神,简直无法相信。我怎么会得癌症?我还那么年轻,儿子还那么小,还没有尽到孝养父母的责任,我死了,怎么办?泪水就那样流下来,妈妈抱着两眼发呆的女儿痛哭不止。疾病的来临,悲痛无法改变结果,丁丁只好接受医院的化疗治疗。父母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下,鼓励女儿积极接受治疗,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化疗的日子,丁丁第一次体会疼痛像电一样蔓延的感觉。全身疼痛难忍,人倦缩在床上不住发抖。口干、恶心、胃痛、夜里上厕所10几趟。妈妈看到女儿忍受着这样的痛苦,无法分担也无能为力,常常借故上卫生间躲起来偷偷的抹眼泪。一次又一次的化疗,丁丁战栗地感受到死神和自己离得那么近,仿佛从云端瞬间坠落,刹那间不知身在何处,渺小且无助。爸爸为了让丁丁能战胜癌症,不停从网上想找更多的治疗方法,却都是看到这样的报导:日7时05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著名主持人罗京因淋巴癌扩散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48岁。日22时48分曾参演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末代皇妃》等片而走红的演员李钰,因患淋巴癌医治无效,于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终年33岁。日8:30分,台湾著名歌手阿桑因癌症医治无效,在台北新店慈济医院去世,终年34岁。虽然最后结果说阿桑是死于乳癌,但其实早在两年前阿桑就查出患有淋巴癌。一次又一次的搜查结果都是给家人一个沉痛的打击。多次的化疗,让丁丁的肝功能严重受损,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是0-40U/L(单位每升),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为0~40U/L(单位每升)。可是她的两个指标数在200U/L以上,最高时达到257U/L。肝功能受损,每一次化疗前都要使用护肝药物,将指标数降下来后才能进行化疗。肖家不仅要承受着癌症带来的痛苦,还要承受着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的无奈及沉重的医疗费用。癌症折磨着丁丁,更是折磨着家里的每一个人,家人在忐忑中度过了4年1000多个日子,丁丁经历了17次的化疗。直到2015年12月,丁丁的父母无意经过了老年大学对面的广西富硒产品专营店他们见到在店里面的人很多,忍不住好奇也走进来了解。当了解硒是抗癌之王时,妈妈才惊醒到原来到处寻医问药的时候,有医生告诉她可以买硒的产品来吃,可是她不知道是这个硒。她在店面看完中央电视发现之旅频道录制的《神奇的微量元素—硒》之后,取了更多的资料回去查看。了解到在我国,硒的防癌抗癌作用已被写入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下册96页)以及高等院校医药教材(微量元素与健康262页) “硒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及其DNA、RNA和蛋白质合成,抑制癌基因的转录,干扰致癌物质的代谢”。她对硒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隐隐感觉到硒是女儿的希望。她认真阅读资料,清楚的知道店面的硒萃(植物硒蛋白)是产自世界硒都——湖北恩施,是由药食同源的纯植物萃取的富硒食品,配方采用君臣佐使,科学配伍。君:植物活性硒蛋白从植物“聚硒之王”壶瓶碎米荠中提取了植物活性硒蛋白,不仅有抗癌、保肝、解毒、明目等诸多功效,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居组方之首。臣:萝卜硫素和茯苓从西兰花中提取的萝卜硫素,又称“莱菔硫烷”,是所有天然抗癌物质里,效力强,效果好的新型抗癌成分。茯苓不仅有抗癌,调节免疫、健脾护肝的功效。萝卜硫素和茯苓,不仅强化了硒的抗癌效果,提升了吸收率,扩大了治疗范围。佐:从苦瓜中提取的苦瓜素苦瓜素被称为植物胰岛素,有降糖、降压、降脂的作用,有辅助增强功效的作用。使:雪莲果和魔芋雪莲果和魔芋均为植物净血圣品,雪莲果的增殖双岐杆菌与魔芋的清肠散毒相辅相成,在调各主成分之时,协同增强核心功效。她想起医生的叮嘱,明确到硒萃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之后,立即购买给女儿丁丁服用。丁丁一天服用15粒,含服,含完一粒接一粒。服用了十来天的时间,丁丁颈部的淋巴结有被拉扯的感觉。连续服用三个月后,2016年3月,丁丁的爸爸带着化验报告单来到办公室,对着许多顾客忍不住分享他的喜悦:硒萃让我女儿抓住了救命稻草,她的谷丙转氨酶降到40U/L(单位每升),谷草转氨酶降到42U/L(单位每升)。说完这些话之后,他走到办公室的舞台上用军人最崇高的礼节向硒萃敬礼!现在他女儿服用硒萃一年了,肝功能不仅得到了康复,同时影像报告显示腹股沟的淋巴结中的癌细胞停止了生长,颈部的病灶的淋巴结已经缩小。肖爸爸脸上的微笑让我感觉到幸福!硒萃挽救的不仅仅是生命,更是一个幸福的家!(因家人对女儿的保护,没有公开相关的化验报告单及相片,采用的是化名)本文为曹三玲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谢谢!想了解神奇的硒萃,请扫描加微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让更多的人健康是责任!
作者最新文章“保健品”骗局大起底:几大套路诱你越陷越深-闽南网
“保健品”骗局大起底:几大套路诱你越陷越深
来源:北京晨报
&  打着“健康讲座”的名义,给免费参与健康讲座的老年人送礼物,最后再推销一堆高价保健品。这样的“保健品”的骗局屡屡发生,遇到此类情况,老年人和家属,该如何维权?&  事件回顾&  不买产品 赠品鱼一条追要5000元&  住在人大附近的张老先生在上个月遭遇了一件糟心事。“我们小区边上总有人一看到老年人就围追堵截地推销各种保健品。”今年已经80多岁的张先生称,在一次闲逛的时候,他也被两个年轻人拦了下来。“他们说自己是保健品公司的,还忽悠我,说我的眼睛不好,让我购买保健品。”张先生称,自己的眼睛非常好,虽然八十多岁,但是看书看报却不是问题。“我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并说明自己不购买保健品。”&  张先生称,这些推销保健品的人态度都很热情,虽然自己已经表明不买保健品,但是他们还是一直称要送给他纪念品。“他们请我帮忙注册会员,留下个人信息领取赠品,我想着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就按他们说的做了,并领取了纪念品。”没想到,赠品却是两条草鱼。“屡次推脱说不想要,他们说送吃的比较实在,我看草鱼也值不了多少钱,就把鱼拿走了。”回到家后没多久,张先生就和爱人将鱼烹饪后吃了。&  谁知,过了两个星期,张先生却接到了保健品业务员的电话,继续向他推销保健品。张先生拒绝购买。“这些推销员说,鱼是送给消费会员的,如果我不消费,就需要付款购买草鱼。我向他询问一条鱼多少钱,他竟然要我5000元。”张先生说到此处气愤不已,“在这之后,推销员到我家多次索要鱼钱。不给钱,他们就不走。不仅如此,还一直向我推销他们的保健品,这已经扰乱了我的正常生活。到最后,没有办法,我只能和老伴搬到女儿家去躲几天。”&  5万多 买下120瓶保健品毫无效用&  “我花5万多元钱买了一百多瓶保健品,一点作用没有。”家住和平里的耿老人今年已经80多岁。她患有眼底黄斑。在小区其他老人的推荐下,她参加过一家保健品公司组织的老年人集体活动。很快,健康管理员就推荐她吃公司的招牌产品——硒萃胶囊,说是补硒治眼病。她称,为了购买硒萃保健品,她花了5万多元钱。她称,每瓶保健品466元、60片,在推销员的忽悠下,她先后买了120瓶之多。&  “刚开始我每天吃两粒,不管用,他们又让我吃3粒,后来增加到每天5粒。可是,吃了几十瓶之后,我这眼病还是没好,后来干脆不吃了。”耿老人十分气愤,她称花了这么多钱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是被骗了。记者了解到,实际上眼底黄斑病是一种成因很复杂的病,到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眼底黄斑病与身体缺乏硒元素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另外一名老人告诉记者,他知道的几个保健品公司卖出的常见产品有保健酒、蜂王浆、激光表、高电位治疗仪等。保健品公司经常宣称这些保健品中,有“防红外线”、“抗辐射”、“解毒”等功能。“我们老人因为不懂电脑技术,还被保健品公司用PS过的照片骗了,以为很多大人物都是他们的客户。”&  老人讲述&  孤独生活渴望温情 花钱买关心&  记者走访中发现,受骗老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在采访中,他们无一例外都表达出了渴望健康的愿望和老年生活的孤独之感。曾经多次购买保健品的老人宋国军告诉记者,“我的身体挺好的,但是总是便秘。虽然体检也正常,但我每次听完讲座,就觉得自己一身病”。宋老先生称,自己独自生活,回家之后,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自己生活,需要把自己照顾好。儿女工作都忙,也顾不上我。”&  他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认识了卖保健品的小伙子小高。小高对他十分热情,并开始“温情”忽悠他买保健品。宋军国称,小高总是提着水果拜访他,陪他聊天,甚至晚上留下帮着他做饭洗碗,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小高甚至给我倒过洗脚水。”不承想,叫着“爸妈”,下着跪的“可爱小伙”让他掏空了家底。“我先后几次买了几万元的保健品,总共花了有小二十万元。后来,我告诉小高,我真的一分存款都没有了。小高就再也不来了。”但是宋军国也没有去找小高,他觉得“我是自愿花钱买关心”。&  记者走访中发现,很多老人都有类似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是在用钱买来“关心”和“温情”。一名老人告诉记者,她知道保健品是不能治病的,但是还每周都去听讲座。“没去听讲座前,几乎没有熟人。天天听讲座,生活规律了,也认识了一些朋友。”她称。一位老人还对自己子女说:“辛苦一辈子,老了就想图个健康。花其他的钱我舍不得,但是想着为身体好,我愿意,就算没效果,试试也无妨。”&  心理分析&  老人渴望健康 内心空虚易受骗&  对于老人缘何屡屡被高价保健品推销商欺骗,北京市奥康心理医院的白主任分析,在受骗老人中,大多数老人都年岁已高,他们无一例外都极其渴望健康,这也是老年人受骗的最主要原因。老人渴望健康,希望不给子女增添养老负担,而保健产品,从养生、治疗等宣传手段入手,给予了老人心理上的认同,让他们觉得保健品本身就具备治疗功效,很多老人甚至认为保健品比医生的建议效果足,而放弃了正确的治疗。&  其次是老人缺乏家人的陪伴,孤独感重。目前,我们的国情是老龄化严重,而更严重的是家里的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以上,独居老人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老人们心情简单,极其渴望家人的陪伴,甚至觉得有人陪着说说话也是挺好的,可是子女更多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忽视了老人的身心健康。老人的孤独感给了骗子们机会,通过聊天、亲切的关怀、嘘寒问暖方式逐渐获取老人的信任,不断升级营销策略,变换招数让更多的老人上当。&  对此,子女应该给老年人多一些关心和陪伴,并从身体和内心两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呵护。子女还应为老年人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使得他们有丰富的老年生活。让老人常到室外活动,对延缓身心衰老、保持思维敏捷有很大的好处,这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防范意识的提高。另外,老人平时可以通过自然健康的饮食习惯加上适度的运动来追求健康。日常生活中,由于自身判断能力较弱,最好不要急于做决策,多和家人或身边朋友商量。
&  ■律师支招&  受骗后老人应立即举报&  针对老年人被保健品所骗的情况,北京市康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吴立宏称,遇到这样的情况,老人一定要坚持维权。他称,一般情况下,老人的维权以及法律意识较低,一旦上当受骗不喜欢报警。他们怕子女埋怨,怕人笑话,往往采取息事宁人、自认倒霉、花钱买教训的态度,这让骗子们有了更多逍遥法外的机会。&  吴立宏提示老年人,遇到被骗的情况,可以拨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电话“12331”举报投诉。同时,除电话外,单位、个人可通过信件、互联网、传真、走访、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监管部门反映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在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违法行为,以及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后,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会进行调查处理,一旦检查发现确实存在问题,会进行查扣,情节严重的将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这需要老人能够提供一定的信息,老人可以将这些产品交给子女或者相关部门进行鉴定,不要担心受到子女的抱怨或者面子上过不去,一定要及时告诉家人。”&  此外,他认为,我国对保健品企业“重审批轻监管”,保健产品准入门槛低,销售渠道更新速度快,没有固定场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造成违法成本低,监管难。特别在一些远郊区,保健产品的监管有一定的盲区,也是骗子们集中经营的重灾区。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相应的处罚措施。&  保健品骗局屡见不鲜,可为什么明知是骗局,却仍然有部分老年人甘心受骗?对此,北京晨报记者进行了暗访,揭秘骗子到底是使用了什么伎俩才让老人深信不疑。&  记者暗访&  销售员只盯老年人&  按照几位曾上当受骗过的老年人的指点,北京晨报记者来到双井家乐福附近寻找高价出售保健品的人。在双井家乐福的北侧,记者看到,两名男子站在停车场附近,手中拿了一个礼盒,遇到老年人过来,就上前搭话。但是年轻人从其身边经过,却没有人上前搭话。&  记者看到有一位刚刚从超市买菜出来的老人从他们前面经过,一名工作人员立即主动上前攀谈:“叔叔,来买菜啊,我帮您拿着东西吧。您看我们这有个产品,您了解了解,我们还免费赠送您小礼物。”老人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摇摇手离开了。&  记者上前攀谈,自称想给自己家里的老人找点养生活动。这两个人听见后立即来了兴趣,问记者:“您家老人是不是就住附近?可以让他们来我们的地方坐坐,平时除了可以和其他老人一起参加养生培训,还可以买我们的保健品。”但是当记者表示能否看一下产品时,对方却说产品没有现货,他只给记者看了产品的照片,记者看到,在照片上写着“普健硒”,但是却没有其他信息。&  行踪神秘常换地方&  一名参加过“养生培训”的老年人告诉记者,他们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理疗仪器,有的则仰面朝天地坐在椅子上,眼睛上盖着一副眼贴,据说是店里免费提供的,可以治疗青光眼、飞蚊症。“但是用完了也没有什么感觉,晕晕乎乎的就回家了。”她称,自己买了三万多元的保健品,但是吃了很久才发现,这个药里就是普通的面粉。“一瓶880元,太贵了。”&  记者通过老人的指引,在百子湾附近找到了保健品推销的踪迹。记者看到,这里除了摆设几台血液循环理疗仪之外并没有其他东西,几名推销员就站在店门口,看到年轻人丝毫不理睬。记者向门口的推销员询问情况,他们显得十分谨慎。“您是哪个叔叔阿姨的女儿?”说着她用身体挡住记者的视线,不让记者往里看。“您是住在附近哪个小区啊?”销售员不断询问,记者称“要给老人看看兴趣班”,她立刻婉拒了。&  而另外一名销售员告诉记者,这里是老人保健课堂,可以让家中老人来免费体验。“我们这里还有血液检查仪器,主要是检查人体血液及血管健康情况。一般老人上门咨询,要先做个血液情况检查,健康管理员会根据检查结果给出营养建议,还会安排他们去听健康讲座。”当记者向其询问普健硒能不能在这里买到时,销售员称,店内没有保健品。“抱歉,店里没有。要是老人吃过这个产品觉得不错,可以让他来这里做完评估之后,再考虑买产品。但是地点不一定是这里,您留下老人的电话,我们在这附近开讲座的时候,会和他们联系的。”但是当记者问这是否是药品时,销售员回答,这个属于食品。随后,记者在受骗老人提供的该产品说明书上及公司官网上,均未找到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的批准文号。&  业内揭秘&  “免费送礼”锁定人群&  原本在保健品公司当推销员的赵先生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保健品销售都是有套路的,从聚人、留人到卖货、家访,一步一步进行下去,效果很显著。”赵先生介绍,保健品销售的第一步是聚人。大部分的公司都通过发传单免费送礼来招揽客人。他称,之前所在公司销售的主要是一些调节血压、血脂的普通保健品,成本不高,售价也不很贵。卖货之前,公司惯用的招是“保健品空盒换礼品”。他们在小区周边发传单,凡持传单前来听讲座的,可凭三种随意品牌的保健品空盒换2斤鸡蛋、一袋杂粮等。“这一招主要是为了锁定经常吃保健品的老年人,这样的老年人有保健意识,家庭条件也比较好,是我们的重点发展客户。”&  “医生”上场问诊卖药&  赵先生称,等到一批老年人拿着传单和保健品空盒来领礼品时,“专家”就该上场了。“专家”是公司请的,负责讲健康养生的知识,当然重点还是讲保健品的成分与效果,引起老年人的兴趣;然后,“医生”上场,为听讲座的老年人免费体检、看病,所谓的“医生”只是穿个白大褂,说自己是某某医学院毕业的,现场“把脉”只是做做样。最主要的是,“医生”在“把脉”时通过交流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平时有什么病。根据这个情况,“医生”会推荐老年人购买几个疗程的保健品。“销售产品时再给点优惠,为了多要赠品,老年人会加大购买量,一般情况下都是一次买几千块钱的产品。”赵先生称,每次这种会上,总会有老人掏腰包,公司从没有空手而归。&  “免费旅游”变相推销&  为了加大收入,很多公司都出了新政策,鼓励老年人往该公司“存钱”,给10%的年息,而且存钱的客户买保健品还可以享受更多优惠,甚至可以免费旅游。公司会组织老客户去安徽“免费旅游”一两次,一路上的交通、食宿公司全包,名义是回馈老客户。但是内部人都知道,这趟“免费旅游”实际上是一个“洗脑”的过程,陪同人员一路上会给大家讲健康的重要性,进一步渗透保健品的效果。旅游过程中就会推出一次大规模的“回馈老客户”活 动,让老年人存款进行“投资”。赵先生还向北京晨报记者坦言,他在北京卖保健品的时候,没想到自己母亲也在老家被人用同样的方式骗走了20万元购买保健品。受到这件事的冲击,他放弃了“继续骗人”。他称,目前很多保健品公司除了卖给老年人昂贵的保健品,还开始鼓动老年人在公司“存钱”,只要存款就许给高额的利息。用一系列手段轮番轰炸,引诱老年人投钱。&  ■记者手记&  骗子越来越不要脸&  管事儿的可别松懈&  保健品营销盯准老年群体,其间的骗局已经是老生常谈,可这次吸引我再次介入其中,实在是骗子越来越不讲“规矩”,或者说是越来越“不要脸”了。&  当个骗子骗老人,过去都是打感情牌,叫得亲热、常去聊天、嘘寒问暖、陪伴倾听,感情虽然是假的,陪伴好歹是真的,搭出去不少工夫,挤了不少笑容,孤单或心软的老人被忽悠着买两瓶没用的药,好歹还落了点关怀,就当是碰见收费的老年关怀志愿者了。现在倒好,送你条破鱼,不买保健品就讹人5000块,或者是往死了骗,恨不得搬空老人家底儿,几千不嫌少,几十万不嫌多。&  在采访中,生理退化、心理弱点、骗子狡猾,多种因素决定了老年人在生活中成了地地道道的弱势群体。而从现实生活角度来看,能够驱使老人们迈着蹒跚的脚步进到骗子跟前,还有着更重要,或许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孤独。随着生活节奏的加速、生活压力的增大,年轻人出门在外,与老人的沟通、关怀也变得愈加的少。&  当老人们听到保健品的推销员口中“叔叔、阿姨”甚至“张爸、王妈”的亲昵称呼时,心中的戒备因为这种“温暖”便消去了大半。如果在保健品店里又看到了早上一起买菜的姐妹、下午一起下棋的哥们,老人们心中残存的顾虑又降低了不少。也正是因为这种信任,老人愿意掏钱购买根本无法治病的高价保健品。&  有时候,一些老人会开玩笑地说,“我多活一天,就多给你们(子女)领一天退休金。”虽然是玩笑,但不难听出老人内心对于孩子的爱护。对于老人而言,可能他们对死亡不那么畏惧,反而更担心人到晚年却要因为疾病给孩子们添麻烦。&  这里真心想跟老人们说几句:凡是上街推销、上门推销的,那疗效要真像他们说的那么好,早脱销了,还用跟您这里装亲孙子?真有那么好的保健品,别说给您免费体检、旅游,您摇号都轮不上买去。&  还想跟监管部门甚至属地居委会、派出所说几句:对这些推销保健品、在各大社区流窜假装活雷锋的碍眼玩意儿们,就得跟扫除似的,隔三岔五专门清理、打击一批。出了那么多保护消费者、规范北京社区秩序的规章制度,最终能否落实,还是得靠执行的人。记者 张静雅
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在美国失联最新消息事件始末真相回顾现场图片照片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硒萃的作用与功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