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思想讲究周翔 先入为主主,且无法被改变??

中国人最需要的是情绪管理作者邹文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人最需要的是情绪管理作者邹文道
&&管好自己的情绪很重要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震撼:中国人的真相,中国人的力量》
作者:杨润
      题记:一个温和、有主见、有责任感的声音……
       犹太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因为,犹太民族出现了许多影响世界的人物。能孕育出这么多能人的民族,当然是优秀的。恐怕,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     伟大的人物总是容易被记忆的。而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却被忽视:犹太民族的智慧来源是什么?支撑这个民族独立不倒的力量又是什么?历史上,东西方,出现过的古老民族何其多。依然存在的却不多了。犹太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超过1500年的时间里,没有自己的国家,散居于世界各地。这样的遭遇和处境,居然没有被同化,真是让人惊叹。如果没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来凝聚他们,那么,犹太民族早就被融合同化了,会象契丹族一样从地球上消失。这样的话,犹太民族就成了一种回忆,哪里还会有现在的辉煌。     这种内在的东西是什么?是犹太民族的保护神。她不仅能凝聚民族,而且能启发智慧,培养人格,非常伟大。说到底,其实只是一本书:《塔木德经》。说到这儿,有人会失望了:一本书,就这么厉害,忽悠人的吧?笔者只想说:书和书是不一样的。有些书看过便忘;有些书受用终生;有些书则是民族的根本,可以称为保护神。称之为保护神,不是为了供奉她,而是为了重视她、研读她、灵活运用她。在这方面,犹太民族做得很好。所以,在外人看来,犹太民族很优秀。  “不会吧?经书?进垃圾桶还差不多。”“别急嘛,看下去,你会明白的。”  说到根本处,犹太民族所做的,仅仅是:研读,领悟和践行《塔木德经》,然后根据不同的时代环境,变通一下。就这么简单,这么让人不屑,又这么让人佩服。     咱们的老祖宗说: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原来犹太人也懂的,还做得很好。历史,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老古董。历史,是丰富多采的,充满着智慧的,而且有着重要而现实的作用:告诸往而知来者。关键看你有没有读和会不会读。     现在,很多的人:或肤浅,或短视,或盲目,或自私。原因在哪儿呢?听过这句话吧:你接近智慧,智慧才能接近你;你远离智慧,智慧也就远离了你。智慧在哪儿呢?你接触智慧了吗?     顺便说说:真正的勇敢不是战无不胜,更不是好勇斗狠。因为,两者都不可能长久。跌倒了,能够站起来,挺起胸膛,才是真正的勇敢和强大。很久很久以前,犹太民族跌倒了,跌得很惨。过了将近2000年,他们站起来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的优势显现出来了。在刚过去的100多年里,他们的民族涌现出许多了不起的人物,而且复国成功。他们真的站起来了。     全世界的国家亡了就亡了,永远站不起来了。只有两个民族例外: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这两个民族无疑是了不起的。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相比,哪个更优秀呢?笔者只想说:犹太民族已经到顶了,中华民族还没开始呢。我们的民族,暂时的,运气差了点,不多说了。     什么时候才是我们的民族的开始呢?做好自己的事的时候。  怎样才能做好自己的事呢?认清自己之后。  怎样才能认清自己呢?反思和反省我们的所作所为,正确对待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同时认清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     有人会说了:“你凭什么说我们没认清自己?就你能,你认清了?”怎么说呢,笔者也很肤浅的,也还没认清。所以,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探索,为我们的民族做些事,力所能及的事。     顺便说说:母语的特点对民族的影响非常深远。简单了解一下英语和汉语。     英语是“一维的”和“密码式的”语言。语言的一维性,导致美国人的思维是直线式(线性)的。这种直线式思维,对美国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做事方式直接,绘画喜欢用直线等。语言的密码性,导致语言抽象而费解,美国300万患失读症的儿童(智力正常)就是受害者。     中国的小孩,只要智力正常的,很少有患失读症的。因为,汉语是“二维的”(纸面上的最大维数)和“形象的”语言。语言的二维性,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是曲线式(面性)的。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不仅容易理解,而且获取信息的速度比密码快N倍呢。     同样的场景,美国人倾向关注中心物体而忽略背景(一维的思维导致的),而中国人关注物体更注重整个场景(二维的思维造就的)。     忽略背景,使得美国人看问题:深刻却片面。看问题片面的人,容易一根筋,使得做事成本过高。这就是美国的研发成本高的内在原因(美国人未必意识到了)。  注重场景,使得中国人看问题:全面且懂得变通。看问题全面且会变通的人,做事自然容易做得好。因为,事情看得透彻,复杂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这就是中国的2弹1星等奇迹产生的内在因素。很多在西方人看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中国都变成了现实,原因就在这儿。这是中华民族的先天优势。     由于西方人(使用字母文字的国家都一样)的思维片面和做事一根筋,所以,他们无法看到事物的全貌。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西方人将原本有机联系着的学问进行了划分。于是,原本完整的事物,被细分为很多研究方向。学科分类就出现了。 学科分类的出现,在一定时间里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然而,随着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这种过细的学科分类出现了明显的缺陷。这种情况下,边缘学科出现了。  所有这些,都是西方人主导的。这些情况都是适合西方人的。     中华民族是怎样的?我们该不该跟着西方人走呢?这里简单说几句。了解一点历史就会知道:我们祖先里的优秀人物,全都是复合型人才。从小的方面说,一首看似简单的诗,仔细体会,就会发现:一二十个字里,往往同时包含着文学历史哲学甚至更多;政治家往往也是文史哲大家;甚至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军事家,医家都有很高的文史哲造诣。诗书画,对这些人而言,仅仅是业余爱好。虽然业余,比现在的专家都厉害。心理学等更不用说了。能读明白历史的人,心理学只是小意思。了解了这些,再结合前面说的:中国人看事物全面且懂得变通,就大概知道中华民族的特点了。我们和西方人是不同的。我们比他们优秀得多。我们应该走适合我们的路,而不是跟屁虫。     “有件事,我不明白。你说汉语更优秀,为什么中国的文学作品却没法翻译成英语?”好问题,赞一个。  中国的文学作品没法翻译成英语,英语的文学作品却能翻译成汉语。这种现象说明:英语表达的思想,都能找到对应的汉语表述;而汉语表达的思想,不一定能找到对应的英语表述。是不是这个理?  “是的。”这就对了。如果你学过数学,知道集合和真子集,就会明白。这种现象说明:英语是汉语的一个真子集。英语能够表述的思想,只是汉语的一部分。英语是有缺陷的,很大的缺陷。相比之下,汉语就完美多了:能用更少的字表达更丰富的思想。大家对汉语有误解,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将优秀当差劲。由于国力和历史的问题,很多人的脑子里,有一种观念:西方的东西更好些。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是要不得的。这种观念,让我们的国家吃了很多亏。该反思和反省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国家。丢掉那种歧视祖国的观念吧。继续看下去,你会明白:我们有足够的资本自信和自豪。眼光放长远。     “按你说的,我们的祖先非常优秀。”有人会说,“近代中国却落后了。这是怎么回事?”好问题,赞一个。  历史的问题,当然要从历史说起。 满清后期的国人是愚昧的,麻木的,落后的。这时,西方人侵入,深重的灾难就出现了。先辈们要救国,当然要找原因。一切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而人,无非是身体和思想。人的所有行为和作为都是思想的反应。归根结底还是思想的问题。当时那种近乎行尸走肉而又为数众多的人,是怎么出现的? 当然是:当时的政治和当时的文化的产物。所以,救国心切的先辈,不仅要推翻满清政府,还要推翻当时的文化。说实在的,推翻当时的文化是对的。但是,将“当时的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进而将中华文化全盘推翻就不对了。出大问题了。     “此话怎讲?难道满清推崇的不是中华文化?”好聪明的脑袋,说得很对。笔者的经验:中国的历史,数满清和明朝最难读。不是语言艰涩,而是明朝的历史被刻意的篡改和歪曲了,满清的历史被故意拔高了。实际上,满清为了巩固统治,将中华文化歪曲和篡改到了极至。也就是说,满清推崇的文化不是正宗的中华文化,而是早已面目全非了的文化。满清不仅歪曲中华文化,而且千方百计迫害和屠杀有思想的汉人,同时给新生代读书人灌输奴化思想。这样,到了满清后期,国家的那种可怕的景象就出现了。我们的国家和文化就这样被满清糟践了。后来的人,救国心切而认识有限,结果一棍子全打死。正宗的中华文化也成了替死鬼……  笔者的另一篇文章里有详细的解说。参见:《智慧的结晶:国人自卑与丑陋的根源探(上)》。     说这些,有人会认为笔者居心不良,挑起民族争端。事实上,笔者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笔者想说:满清,已经成为历史,就让它过去吧。但是,反省,发现和重整旗鼓是不能不做的。  而历史,我们可以宽恕,可以原谅,绝对不能忘记,尤其是被故意篡改的历史。这不仅是历史与现实的需要,更是我们的民族自信自尊自强的表现。     来看下一个话题。  有人要说了,就算你说的对:我们的文化很优秀,我们的祖先也很优秀。但是,现在我们只学一个方向,都学不好,哪儿还能学那么多呢?  这让笔者怎么说呢。事实上,中国人的脑袋是很厉害的。只要顺着我们的天性和思维,大家都可以很优秀的。  糟糕的是,现在的教育走错了方向。标榜着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实际上,已经走上了消灭智慧的路。这那里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这是扼杀祖国的幼苗。学校的老师,成了是知识的转述者(这还是好听的说法),而不是能力的培养者,更不是思想的启发者。要命的是,有很多家长也走向了拔苗助长的路。真是悲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处境危险啊。  这个时代,想对孩子好,做家长的应该掌握一些:培养人格和启发思想的学问。过分依赖学校是不可取的。     再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上世纪,西方出现了一个新词汇:知识爆炸。后来,咱们也引进了这种说法,而且相当流行。然而到现在,除了多了几种电器之外,其他还是老样子,没看见什么爆炸和疯狂。这就不得不让人产生一些怀疑:老外说的知识爆炸究竟是怎么回事?顺着这个足迹,笔者来到了1944年。     1944年,美国威斯利大学图书馆管理员Ryder对美国主要大学图书馆藏书量做了统计。发现自18世纪以来,它们的藏书量平均每16年翻一番。另一个美国学者Price根据自己对大约30种科学文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看起来没有理由怀疑日益增长的科学文献是按指数增长的,大约10到15年增长一倍”。在Price研究思路的启示下,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了更多的研究,结果与Price的结论都比较接近,于是“知识爆炸”流行起来。 (引自:再回首“知识爆炸”论)     毋庸置疑的是,近100年来,知识的总量确实有了爆炸性增长。然而,这种理论,夸大了知识的“量的增长”产生的影响。因为迅速更新的知识,不过是核心理论在应用方面的延伸而已。真正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只是那么几个核心的理论。     美国人的一个荒诞的研究结果,咱们的媒体和科技人员就随声附和、大力宣扬,完全是跟屁虫。没有一点点的鉴别和思考能力。看来,很多人的脖子上面的东西已经成摆设了。要命的是,这群人还是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人。他们扮演的角色是国家的头脑。国家的头脑就这样,天下事可知矣。     既然说到知识的“量”与“质”的问题了,顺便说几句闲话。如果想在科学方面有所作为,又想省事,那么就好好研究一下:影响世界的这几个核心理论。因为其它数不胜数的理论,都是从这几个核心理论演变而来的。这几个核心理论透彻了,其它理论一看就明白的。如果说自然科学是一棵树,那么这几个核心理论就是树根,其他理论只是树枝树叶。树根长势好,还怕没树枝和树叶?我们的祖先早就明白了这个理,所以黄帝内经里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这个“同”,指的就是“共性”和“根本”。任何学科都有它的根本;所有学科合起来也有一个根本;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根本。高度不同,境界就不同。犹太民族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而且,一直守护着自己的根,潜心研究自己的根。(根基好了,其他都是小意思。)所以,在外人看来,犹太民族很优秀。中华民族呢?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做的?我们又是怎样做的?我们的根在哪儿?忘本是什么意思呢?      你,还有你的孩子,想做智者吗?想做就去找中华文化的根吧。中华的根比犹太的根更深。中华文化也比犹太文化,更伟大更智慧。     根本性的东西掌握好了之后,再研究一下:自然科学的演变史,科学巨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科学巨人的成长经历。那么,你对自然科学就会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了。这时候的你,已经不是一个凡夫俗子了。如果你还能意识到:自然科学的局限,那么,恭喜你!这时候的你,笔者已经没有资格评价了。     自然科学如此,人文知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智慧够了,就会明白:天下事都是一个理。所以说:孔子肚子里不是没有东西,而是很有东西。真正明白了,就会发现: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看问题太透彻了,不服不行。中华民族能引领世界潮流几千年,是有道理的。至于近代落后,那是另有隐情。大家都没弄明白,就把撒气到文化上。随便撒气是很不好的,后果很严重。     如果你对中美两国的语言有研究,你会发现,知识爆炸论的背后还有东西:知识在量上的急剧增加,对中国人的影响很有限,对美国人的影响却大得多。原因嘛,简单地说:汉语是智慧的语言,英语是愚蠢的语言。详细的解说,参看笔者的文章《智慧的结晶:国人自卑与丑陋的根源探(下)》(百度一下)。     理解了汉语是智慧的语言,再看那些:整天忙着去汉字化的韩国越南等,你就会一笑了之。因为,去汉字化是极其愚蠢的。这样做,不仅抛弃了他们用汉字书写的历史,更会让他们民族变得肤浅和狭隘。他们是在自掘坟墓。等他们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就会明白,就会回头了。那时,他们的麻烦会更多。笨蛋就是这样炼成的。     “有这么严重吗?”有人会问。是的,就这么严重。在很多人的感觉里,语言只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各种语言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有这种念头的人会觉得: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当然更好些。事实上,这种念头是错误的。因为,语言是有优劣之分的。(很不解吗?)语言的产生与演变是一门学问。优秀语言的产生是需要大智慧的,优秀的语言也会帮助使用者产生智慧。愚蠢语言会使使用者变得肤浅和狭隘。在笔者的另一篇文章里,有汉语,英语和日语的对比和解说。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在语言方面或者说先天优势,美国人输给了中国人,犹太民族也输给了中华民族。当然,这不是我们优秀,而是我们的祖先太优秀了。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好东西。感谢和佩服!然而现在,很多人漠视甚至鄙视自己的文化。让人很无奈。笔者的看法:未来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语将是汉语。     其实,知识爆炸论的引进,我们并没有实质的损失。至多被人笑话:真傻,居然把别人的傻当杰作,没有辨别和思考能力,可怜而悲哀的民族。然而,下面的情况就大不同了。     现在的人,40岁以上的,很少有非常健康的。而且这种情况还在年轻化。30多岁,20多岁,10几岁的,甚至几岁,都有很多很多人疾病缠身。甚至,还有不少莫名其妙的疾病出现。我们的民族以前不是这样的。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如果让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炎黄子孙的身体就没素质了。别说打仗,就是逃命都成问题了。甚至,由于疾病越来越多,国民的身体越来越差,高昂的医疗费都可能搞垮我们的家国天下。那时候,悔之晚矣。如果能看到这些,就会明白:医改不仅仅是钱的问题。钱的背后还有着更深层的东西。医学的初衷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家知道:如何避免生病,如何增强国民的体质。     西医能担此大任吗?看看西医(指西医这个医疗本身,而不是西医医生。西医医生也是这种医疗思想的牺牲品)盛行之后:新病种不断的出现。而这些新病名,除了增加人们的恐惧和医疗负担外,起到了多大的正面作用?连那个诺什么奖都以发现疾病/病毒闻名,而不是治疗疾病。西医可知矣。     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恐惧,疾病?不,我们不要恐惧,更不要疾病。我们要健康,我们的民族也要健康。  留心一下:“西医”和“西方的健康观念”(包括西方的营养观念,保健观念,饮食观念等)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国内大行其道的,而我们的国人的身体是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糟的。你会发现这两者有着惊人的联系。这背后是西方人的肤浅?还是西方人的别有用心呢?越想越害怕……        这些相当流行的,所谓的健康观念,是从哪儿来的?怎么来的?  西方人输出的,我们的那些有话语权的人也愿意接受,就这样,照单全收了。理由很简单:西方国家发达和先进,我们要向人家学习。发达国家的东西当然是好东西,所以照单全收。     好荒唐!没有一点辨别和思考能力。现在很多精英也就这点本事:学了一点外语,还没弄明白别人是怎么回事,就大肆宣扬,好象这样才能显示自己有本事。好东西没学到,跑到国外弄点儿皮毛或渣滓当宝贝,跑到国内充砖家当教兽,迷惑全国人民--没出息。书生误国说的就是这种:书没读明白又自以为是的人。现代版的赵括是也。     “不会吧?你也太看扁别人了吧?”有人说话了。笔者也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很痛心的。实在是,这些人连屁都不懂。“恩?”不是笔者小瞧他们。你问问他们:屁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些屁很臭有些屁不臭,有些屁声音大有些屁声音小。看看他们知道不。(临时讲个笑话)  这种盲目而糊涂地学习是:否定自己和崇拜别人的情绪结合在一起引出的。其实,美国人算个屁,本来是只可怜虫,在中华民族处于低谷的时候钻了空子,当了老大。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美国就是那只猴子,暂时的老大而已。     说到底,美国的优势仅仅是造机器和放烟雾弹(这种优势也不会长久)。美国的历史,美国的文化,美国的思想,美国的医疗等都浅薄得很。而这些方面,正是中华民族的优势,是我们的祖先擅长的。这些东西,都记载在我们的历史和古书里。自己的好东西弃之不用,学别人一点花拳绣腿不中用的东西,还沾沾自喜。悲哀不?     当然,美国虽然浅薄,却比处于迷失和自我否定状态的我们强些。因为,我们本来拥有的,基本都丢弃了,一贫如洗了。虽然别人只有一点,但这一点东西,在穷光蛋的我们看来,可是一大笔财富呢。     罗嗦了这么多,有些人都累了。扯了半天,连个人影都没看见。好了,咱们现在就看看人,了不起的人。     1955年,万隆会议,周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这4个字,化解了当时很严重的矛盾,使得万隆会议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这4个字,为总理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极高的荣誉,是外交史上的一个大手笔。或许有人觉得: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4个字吗,谁不知道啊?笔者想说:4个字确实简单,谁都能说,可是能用这4个字化解严重分歧和危机的,恐怕除了周总理,就没有第2人了(后来者仅仅是借用)。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实在是需要大智慧的。看看现在那些频繁召开的国际会议,取得效果的有几个?就会明白国际会议的复杂与艰难。很多会议没成功,不是没办法解决,而是智慧不够。所有说:人才难得。周总理就是这种难得的人才,是大才。  佩服之余不免想想:周总理是如何炼成的?难道真有生而神灵之人? 读了古书才明白:周总理的传统文化的根基很好,造诣极高。总理的很多大手笔都是从老祖先那儿来的。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活学活用。把老祖宗的东西变通一下产生的。“求同存异”就是从孔子(晏子?)的“和而不同”演变而来的。这不是给总理抹黑,而是学问事业本来就如此。这种看似简单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生活积累。这样的事例,历史上很多很多。只是有些明显,有些不明显而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家应该都知道的。这是北宋名臣范仲淹说的。这句话不知道为范宰相赢得了多少荣誉,也不知道影响了多少的后来者。直至1000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铭记他,敬重他……这样的成就是多么不容易。想想看: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4代以后的直系子孙,恐怕都记不得我们的名字了。比较一下,才能知道:什么是难,什么是伟大。言归正传。范仲淹的这句名言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孔子的“先之劳之”以及老子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演变而来的。只是这句话的演变,没有总理那句话明显而已。这也不是给先贤抹黑。因为,学问和事业本来就是如此:研读经典,领悟之,变通之,践行之。这就是我们学习文化和历史的原因。现在看看前面说的犹太人,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犹太民族所做的,仅仅是:研读,领悟和践行《塔木德经》,然后根据不同的时代环境,变通一下。”书,是不能死读的。自己笨却说前人的不是,是不应该的。     人文社科的学问是演变而来的,自然科学又是怎样呢?笔者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呢。 接着往下看。     “哥白尼”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让哥白尼闻名于世的是“日心说”。日心说的创立,使哥白尼成了现代天文学的创始人。而近代自然科学又是以天文学的革命为开端的。所以,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公开发表,成为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哥白尼成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大家现在享受的各种电器都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围。所以,大家都应该谢谢哥白尼。他太伟大了。  笔者不明白的是:哥白尼怎么就能想到太阳才是中心呢?仅仅是因为他观测天象吗?按理说,和哥白尼同时代的,甚至更早的,都有人观测天象的。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哥白尼有这种想法和成就呢?     如果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你会发现:哥白尼不是第一个提出“日心说”的人。史上有记载的,首位提出“日心说”的人是:希腊的“阿里斯塔克”。事实上,哥白尼年轻时,就已经熟悉了“阿里斯塔克”的学说了。他对哥白尼的影响有多大?只有天知道。在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发表之前,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已经破绽百出了。而日心说则是一种很好的出路。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正确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哥白尼所做的,仅仅是:用自己的观测结果和数学知识,证明一下“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说”而已。就是这个证明,让假说变成真理,进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就是哥白尼所做的事。哥白尼的成就就是这样“演变”而来的。     按着这个思路走下去,你会明白:哥白尼的学说,对后来的伽利略和开普勒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而这两个人正是牛顿的前辈,他们的发现又对牛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这是谦虚话,也是大实话。毫无疑问,牛顿是善于发现的,更是善于继承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是这样“演变”而来的。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原来是一样的。这也为我们做学问搞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尤其是对后来者。(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是不是说:看似驳杂的现象的背后,有着共通的东西呢?)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聪明绝顶之人。他们有很多闪光的思想。只要你沿着他们的足迹走下去,下一个影响世界的人,或许---就是你。     即便是爱因斯坦这样,做出了开创性事业的人,所做的仅仅是:将几种原有的学说和理论进行了拓展和综合。这么的拓展和综合,就不得了拉: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科学巨人诞生了。相对论就是这样演变而来的。      研究爱因斯坦的时候,笔者发现一件事。  爱因斯坦说:“能力”是指掌握了知识,又忘掉知识后剩下的东西。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笔者惊奇地发现:东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居然是相通的。东西方的伟人,跨越了时空,走到了一起。真是让人惊叹。     从这里可以看出,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其实是骗人的。不要因为培根的名气大就相信,也不要因为说的人多就相信。知识到底是什么?从现代人的角度看:一张纸上印了一些字,那些字就是知识。一阵风过来,纸就被吹得没影儿了。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知识哪儿来的力量?知识本身是没力量的,真正的力量是人。那些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人才有力量。记住:知识贵在灵活运用,要不然就是书呆子。     再来看看牛顿。除了善于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还有其他能力吗?有的。苹果砸脑袋,牛顿能产生疑问。牛顿之前,那么多人被苹果砸脑袋,却没人产生问号?这就是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说:善于产生疑问的能力,成就的牛顿。(留心你的孩子,如果有这种趋势,可要好好引导)这种“见人之所见,思人之所未思”的本事,实在是一种大本事。这种本事成就了很多人物。有兴趣的,看看“李四光与大石头”的故事。  真正的学问就在我们身边。因为太浅近,而被我们忽略了。忽略了,就会觉得很遥远。曹雪芹懂这个理,所以他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老子也懂这个理,所以他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你,明白了吗?     接着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说:  ①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16岁时,爱因斯坦从书上了解到光与电磁波的关系后,想象出了一副景象,这副景象和后来的相对论颇有渊源。)  ②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笔者对这点深有体会。)  ③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想的人,不过要把为社会服务当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除了赞同,还是赞同。)     看了这些,你对教育有何感想?孩子的老师的想法呢?  应该怎样对待孩子,你知道吗?孩子的老师知道吗?盲目是不可取的哦。     说到教育,顺便说说儿童读经。  有些人提倡儿童读经,还有更多的人反对或者不理解。反对的理由很简单:让天真可爱的孩子摇头晃脑的,记呀背呀的,却理解不了,和学校的填鸭教育岂不一样?浪费时间,误人子弟。甚至有人说:读那些过时而迂腐的老古董,没救了。     笔者想说: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优秀的。对历史的误读,直接导致了我们对文化的误读。这种误会很深了,时间也很长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看清我们的历史,尤其是明史和清史。只有正确认识我们的历史,才能正确认识我们的文化;正确认识我们的文化,才能找到我们的民族智慧和自豪感的源泉;拥有民族智慧和自豪感的民族,才是一个有灵魂的民族。     笔者是赞成儿童读经的。有些事需要注意:不知不觉地念念,不断地重复念,就可以了。直到能够随口说出来为止。不用思考,也不是专门的学习,而是在玩。最重要的是:怀孕期间,不要进行胎教。音乐胎教,读经胎教或者其他胎教都不要进行。因为,胎教导致了不少的新生儿问题。     儿童读经是一件利己利国的事,好处多多。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误解呢?这里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里只说说现实。现在的大中小学校,都在进行填鸭教育,效果很糟,让人很反感。这是很多人的感受,也是反对灌输教育的原因。笔者也是大学毕业不久的80后一代,对这种情况深有体会。笔者想说:儿童读经和学校的填鸭教育不是一回事。 笔者研究中华文化时发现,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不同的背景。     笔者的体会和认识:中华文化侧重于智慧层面;西方文化侧重于技术层面。  技术是需要理解的,也是可以教的;智慧是需要领悟的,是没法教的。     技术如果没有理解,就成填鸭了。而智慧的种植,在先期,是需要灌输的,然后才能慢慢地领悟。随着生活积累的越来越深,有一天,就会豁然开朗。毛主席和周总理就是读古书长大的。他们的智慧与魅力,不用说了。  在中国古代,周总理似的魅力人物,其实是很多的。笔者却没发现外国的领袖有如此的魅力和智慧。个中原因,自己好好想想吧。真想对孩子好,就让孩子读经吧。诵读经典对开启孩子的心智大有好处。《论语》和《老子》应该列为必读书目。稍微长大些,如果有兴趣和机会,可以学学珠算。     智慧是不容易用语言描述的。用一种现象简单说说吧。  在农村待过的人都明白:一块田地,你想让它空着,是不可能的。如果什么都不种,它就会长满荒草。不想让它长满荒草,你就得给它种上庄稼。田地如此,小朋友的脑袋也如此。不想让小朋友的脑袋长满“杂草”,你就要给他种植智慧和善良。只有长满智慧和善良的脑袋,才能避免肤浅和邪恶。  不要因为社会风气而担心善良的孩子会吃亏。因为,长满智慧的脑袋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此外,观察一下粮食的生长与收获,你会明白一些道理。粮食是怎么回事?该耕地就耕地,该播种就播种(废话)。播种之后,就很少管理了(不是完全不管,也会锄锄草施施肥)。到了一定的时间,自然会发芽,自然会成长,自然会结果实。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水到渠成。你去问问农人:为什么种子下地,就会发芽?为什么会生长呢?为什么会结果实呢?他不知道/不理解的,也没必要知道。只要知道怎么做能够收获就可以了。  智慧的种植与收获和庄稼的种植和收获,其实是一个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说不清理由。由于自己不理解而否定在事实上成立的理,是不对的。     其实,这个理也不是完全说不清。从现代人的观点看,“读经”主要是在开发“右脑”。右脑是怎么回事?简单地说,“左脑”主要处理抽象信息,擅长逻辑思维;“右脑”主要处理声音图象等形象信息,擅长想象、创造、灵感、超高速记忆和计算以及把握全局。如果让右脑记忆大量信息,右脑会对这些信息自动进行加工和处理,并衍生出创造性的信息。灵感就是这样来的。说到这儿,你可能就会明白:让小朋友不求理解地记忆大量信息的重要性,也会明白恍然大悟和豁然贯通是这么回事。正是右脑的这些优势,成就了天才。所以:“左脑”是普通脑,“右脑”是天才脑。普通人和天才的的主要区别是:右脑的利用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过早开发小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左脑),会抑制右脑(天才脑)并逐渐使右脑进入沉睡状态。很多神童稍大些就变得平凡,就是过早开发逻辑思维(左脑)造成的。现在,很多学校和家长,忙着让孩子上奥数班,就属于过早开发逻辑思维(左脑)的行为。这是出力不讨好的做法,很不明智。当然,如果你为了一点短期利益而愿意放弃孩子的前途,那另当别论。     实际上,小朋友擅长不加理解的记忆大量信息,即使这些信息很复杂。带过小孩儿的父母,都有过很多很多的惊喜,尤其在小孩3岁之前。因为,人,3岁之前,活跃的主要是右脑。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人杰”的可能。可惜的是:父母的不明白和学校的过早开发逻辑思维,直接导致了天才的陨落。惜呼!惜呼!这样的人多了,平凡也就成了理所当然了。     有资料表明:说汉语比说英语能更多得使用右脑(天才脑)。先天方面,中国人比西方人有着更多的优势。老祖先留下来的,真是好东西呢。只是,自以为是的现代人理解不了。突然想到一句话:肤浅的人喜欢从肤浅的角度看待深刻的人;愚蠢的人喜欢从愚蠢的角度看待智慧的人。满有意思的。     有人会问:读经培养出来的“儒生”,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呢?  笔者问一句: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现代生”,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呢?如果真能适应,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就不会缺少那么多的国际性人才了,更不会有数百万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了。无聊之人,总喜欢挑别人的刺,却从来不反省自己。     接着咱们看看:读经出身的儒生到底是怎样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咱们就从现实说起。     看看新文化运动,你会发现:鲁迅、胡适、陈独秀等都是背古书长大的。看看人家的学问见解,再看看没读过古书的现在的小屁孩作家,就会明白:什么是差距,什么是水准。  噫,读古书的人,为什么要拼命搞翻古书呢?不知道了吧。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救国心切而认识有限de人们,你们也做了些荒唐事呢。有些时候,真的不能盲从,很吃亏的。     “你说的都是文化人,现代社会讲究的是科学,自然科学。你懂不?”有人不服气了。笔者就满足你的要求。咱们来看看科学家,大科学家。你,懂不?     从钱学森老师说起吧。钱学森还不到上学的年龄,母亲就在家里教他读书识字。读的是什么书?不知道。笔者只知道:3岁时,钱学森就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4岁,练习毛笔字,偶尔画画。稍大一些后,母亲经常给钱学森讲历史故事。25岁,钱学森大学毕业,赴美留学前,家人特意为他买了《老子》《庄子》《孟子》《墨子》《论语》《纲鉴易知录》等典籍。母亲嘱咐道:“熟读这些书籍,可以对祖国传统的思想摸到一些头绪。”父亲说:“精读史学之人,往往对祖国感情最深厚,最忠于祖国。”虽然笔者没资格评价两位老人,但笔者还是想赞一句:“做父母当如此。”其实,祖国的文化和历史里,还有着更深层的东西。钱老的父母感觉出来了,但没说出来。     如果说读古书出身的人是儒生,那么,钱老应该也是“儒生”了。钱老的知识结构能否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不知道,笔者只知道:钱老的吸纳力、领悟力都超强。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成为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非我等经过现代教育的人能比。     你说什么?大点声。你说钱老是特例啊。好,继续看。这次看看王竹溪。  王竹溪,我国热力学统计物理研究的开拓者。9岁读“四书”,10岁读《左传》《唐诗三百首》《古唐诗合解》。不仅是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而且有着深厚的中国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根基。独立编纂《新部首大词典》。  一个人编字典,还编得超好,王老太厉害了。佩服!敬礼!     王老也是特例吗?不说话?!好,继续看,这次是邓稼先。  邓稼先四五岁时,就常常站在父亲书房的火炉前,背诵《论语》《左传》等古书。友人看见了便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让孩子背这些?”邓以蛰(邓稼先的父亲)笑笑说:“让孩子了解(原来背书就叫了解啊)一下我们中国的文化,有好处的。”也不多做解释。毫无疑问的是,邓以蛰老先生是明智的。他不会以平常人的眼光看问题。因为,真理就在他的心中,而不是别人的眼里。事实也证明了:邓以蛰老先生是有远见的。老先生,您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个好儿子。笔者在这儿:向您致敬!     还不说话?继续看,这次是竺可桢。  竺可桢,著名科学家、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奠基人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不多说了。这位老爷子,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而且十分勤苦。当时时局那么混乱,中国的大学教育不仅没垮台,反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如此成就的出现,正是蔡元培、竺可桢等老校长的功劳。竺老的作为与作风也体现了传统文人的风骨。除了敬佩和赞叹,笔者想不到其它词句。(请不要将满清文人和传统文人相提并论)     还在沉默?继续看,这次是李四光。  李四光,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奠基人。李老推翻了欧美科学家的定论:中国不存在第4纪冰川;为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在国家急需能源的时候,滚滚石油冒了出来;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位老爷子,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国学基础深厚。散文好,旧体诗好,地质学论文都写得有声有色。一句话:李老很牛,太牛了!令人神往之。     邹承鲁,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大家熟知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就和这位老爷子有关。邹老说:“我的中学理科老师都强调理解,语文老师则强调背诵经典名篇。不得不承认:背诵这些名篇对我中英文写作有很大的益处。”其实,背诵经典的益处何止于此,了解一下邹老的经历和品格就会明白。耄耋之年的邹老,仍能背诵出《前后出师表》《李陵答苏武书》《琵琶行》等经典古文诗词。这些东西已经融入进了邹老的血液和灵魂。     赵九章,我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医世家出身,幼年就读于私塾。  钱骥,我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国产土专家。最爱看中国古典历史小说。  王淦昌,我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1913年入私塾。  陈芳允,我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奠基人之一。5岁时开始读《论语》《孟子》。  老一辈的科学家,开拓而奉献者。我该怎么赞美你们呢?!在你们面前,任何语言都会失去光彩。我们能做的,仅仅是怀念和追随……        彭桓武,参与和领导了我国原子能物理、原子弹、氢弹以及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两弹一星功勋。 彭老先生够厉害吧。这位老爷子,读小学和私塾花了7年时间,读过“先秦诸子”和《史记》等。中西兼容,雅好诗词,情怀淡定。有人问:“您为国家做了这么多,留给自己的是什么?”彭老说:“留给自己的是乐趣呀,做事的乐趣!”  彭老的名言:“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这是多么高尚干净的灵魂啊!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永远永远……     “这些人都很卓越,也读过古书,但也留学了。你说这是读古书的功劳,我说这是留学的功劳。 ” 有人提问了。   “脑袋不错嘛,反应挺快的。赞一个。”  笔者想问问:“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生有多少,你知道吗?  这些没读过古书的留学归国人员,做出了开拓性事业的,有几个?”  如果仅仅留个学,就能那么厉害,那么中国早成人才强国了,而不仅仅是人口大国。 没有良好的根基和崇高的灵魂,一切都免谈。     现在,咱们就来看看于敏:中国土生土长的科学家,国产土专家。  于敏,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的相干结构、原子核平均场的独立粒子运动、中子物理、统计物理、等离子物理、爆轰物理和辐射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做出了多项开创性的研究。于老就是中国的氢弹之父。要知道: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理论的,于老的工作全都是开创性的。这是何等的高科技?!这种工作需要何等的智慧?!当然,这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够想象出来的。这位老先生够牛了吧?他从小喜欢古典文学和京剧,很小的时候就能背不少古诗词。退休之后,每天至少拿出3个小时读《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靠古诗词安眠。看到这儿,你是何感想?  于老也是特例吗?那就看看钱骥(前面提过)和汤川秀树(后面会说)。     这次看看姜立夫。姜立夫何许人?大数学家,中国现代高等数学教育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个人成就不说了。只看看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刘晋年、江泽涵、申又枨、吴大任、陈省身、孙本旺等。这些人都是大数学家。这位姜立夫先生:从小就在私塾内接受严格的儒学教育,即便后来在美国接受了最现代的教育,依然毕生坚守中国的文化传统。学问之好,人品之优,简直没得说。     再来看看姜老的学生。  江泽涵,我国拓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童年进过私塾。     刘晋年,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博士论文涉及数学和物理学普遍关注的“三体问题”。后执教于南开大学算学系。幼承家教,习古籍,精书法。     申又枨,著名数学家,主要从事复变函数的插值理论、微分方程、数学教育研究,并在插值理论及其应用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这位老爷子爱好古文诗词,常常在家用黑板上写五言、七律或词牌。很有魅力,也很有趣的一位老先生。     吴大任,数学家,我国积分几何研究的先驱之一。研究领域涉及积分几何、非欧几何、微分几何及其应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位老先生曾在肇庆和广州上私塾,并阅读了大量的古籍和小说。     越了解这些,越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原来,我们平时,一直被有意无意的欺骗着。真理,确实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盲从的危害大矣!传统文化之重要可见矣。     陈省身,很多人都知道,不说了。这里说一下陈老的学生:丘成桐。丘成桐何许人也?菲尔兹奖获得者。菲尔兹奖,全球数学界的最高奖也。10岁时,父亲(丘镇英)要丘成桐练习柳公权的字,念唐诗宋词,背诵古文等古典著作。成名之后,丘老师做过这样的演讲:《数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将常人眼里,毫不相干的两种事物结合在一起,还阐述得相当精辟。文化素养之高,让人叹为观止。无独有偶,丘大师经常提到:中国文学和历史典籍对培养气质的重要。他说:有良好的气质,才可能有志趣做大学问……  现在的你,对读经有何感想?     这些人里,有人已经超越了诺贝尔奖。他们明白:有些事,比诺贝尔奖更重要。所以,他们放弃了一些东西,也留下了一些东西。正是这些人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原子弹、氢弹、导弹、火箭、卫星、核潜艇、核反应堆、激光技术、大庆油田等;正是这些人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你现在才可以做在电脑前。不要以为:和平的生活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要忘记,永远永远……     接着是李政道和汤川秀树。  李政道,华人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着强烈的兴趣,积极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汤川秀树,日本第一位日本诺贝尔获得主。没有留学欧美的经历,土生土长的日本物理学家。5岁开始背诵中国经典:《大学》《论语》《孟子》《孝经》《史记》《老子》《庄子》《墨子》等。(这些书,咱们中国人都没读过几本,真是汗颜。)汤川秀树说:“起初,我对文义毫无概念,但是,说也奇怪,后来我渐渐无师自通了。”(结合前面的“右脑/天才脑”,你会明白)汤川的中国文化和历史造诣极高,谈起中国文化如数家珍,一套一套的。背诵中国古书之后,汤川老师开始阅读西方哲学、西方名著以及自然科学书籍。汤川老师说:“在我人生的某个阶段,我离开了老子和庄子的世界而转入到物理学的世界。但我进入中年以后,老庄思想已经毫不含糊得在我心中获得了新生……在我60岁以来,我最感亲切的是中国那些古老而成熟的思想。这些思想,在我今天看来,也是异常的先进。”(来源于:汤川秀树:创造力与直觉)     如果用心了,你会发现:这些天才的成长轨迹是完全相同的。  ①小时候,背诵中国的经典古籍;②稍大些,学习自然科学或者西方哲学;  ③东西方思想碰撞产生一些疑问,或者观察自然和社会产生一些疑问,并想办法解决。  需要说明的是:小时候背诵中国古籍,是为了打好根基,培养一个好头脑。背过经典的孩子,领悟力和吸纳力往往特别好,学东西特别快。快得让西方的大科学家震惊。  经典还能给人带来灵感,带来快乐,带来凝聚,带来……     这些中国人,这些天才,都是通才,而不是现代教育下的专才(专才还算好的)。这是中国人的特点,也是中国人的优势。结合前面说的:中国人的语言和思维是二维的,看问题全面。你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这些天才都有一个高尚的灵魂。他们身上,还有一些品质需要我们注意:追求真理,高瞻远瞩,淡泊名利,奉献社会。这些品质与天才的成就关系密切。因为,要有所成就,仅仅聪明是不够的,还要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正是现在这个时代缺失的。这个时代,我们都不诵读经典了。忘本了。忘记了自己的祖先,也忘记了智慧的来源。     改革开放后的我们,享受着现代教育,学习着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为什么就没出现几个大人物呢?为什么就没有这种精神呢?这个问题,笔者已经给出答案了。自己看吧。     如果有机会,到了某个时候,你会明白:“启发智慧,追求真理,高瞻远瞩,淡泊名利,奉献社会,自得其乐,日久弥新”与中华文化和历史的关系。(满清除外)     现在的你,动摇了?还是彻底改变了?甚或固执依旧呢?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该怎么做,自己权衡吧。      前面说的这些人,全都是背古书出身的。他们倒退了吗?他们全都是独当一面的大才。现代教育训练出来的人,是什么样子呢?大家心里有数。     前面,笔者说过:犹太民族研读《塔木德经》。这里,笔者说一下:犹太民族是怎样研读的。  犹太孩子,三岁入学。在学校里,孩子们开始认字和诵读祈祷文。不是为了理解文章的意思,而是让他们背诵。背诵的方法:念书,一遍又一遍重复着,不仅抑扬顿挫,而且有节律得左右摇摆,非常投入(和咱们祖先一样)。犹太人都能背诵大量经典。犹太人认为:如果不能培养一个好头脑,日后就没办法学习其他知识。      最古老最笨蛋的方法,原来才是最好的,最优秀的。  为了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对现行的教育观念---提出挑战。     说到读经和教育,有个人就不能不提了。谁?孔子。在很多很多人眼里,孔子是个迂腐的老头子。更有甚者,认为近代中国的落后都和孔子很有关系。真是无知者无畏。说这些话,除了显示自己无知,还能显示什么呢?!     近代中国落后,其实是我们失去了儒道精神所致,而不是宣扬儒道造成的。这种失去,是满清造成的。为了维护统治,满清费尽心思地破坏中华固有的文化、思想和科技。并且将愚昧和麻木植入我们的民族。手段高明得难以想象。以至于,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固执的认为落后来自于文化,而不是满清。孔子也成了满清的替罪羊。悲哉。这个话题很费笔墨,笔者在另外的文章里解说了。这里不做讨论。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和朱熹等人弄出来。八股取士,是明朝开始的,满清将其发挥到极致。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是满清。不好好反思,却跑来指责孔子,这样就能显示你本事了?!  我们需要做的是,恢复中华文化的本来面貌。找回能够让我们智慧、远见和自豪的正宗的中华文化。不是那些早已面目全非的东西。不要拿那些无聊的东西说事。     有人说:孔子的思想是封建统治的工具,他约束大臣,要求大臣为君主尽忠--臣事君以忠。  笔者说:说这话的人,没看到孔子约束君主---君使臣以礼。  孔子还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意思是:事君是有原则的,不需要愚忠。  至于后来的种种,那是后人的歪曲和污蔑。把这些烂帐算在孔子身上,算什么事?!     孔子说:“君君,臣臣”。这句话是说:大臣要尽大臣的责任,君主也要尽君主的责任,大家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约束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2者都约束,还有1个目的:为了第3者。第3者?好象满有意思的。这里的第3者是老百姓,弱势群体。前面的2方面都是权势阶层。约束他们自然就是对弱者的保护。看得长远些,就会明白:这是为了民族,为了天下。     孔子还代表着道统。道统,让皇帝的很多行为都受到约束,是制约皇权的王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吾爱吾皇,吾更爱真理。道统代表的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即便是皇帝,错了就是错了,也要提出来。历史上,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和皇帝对着干的大臣,多得很了。遇到这种事,皇帝往往也就打消了原来的念头。这就是道统的力量,追求真理的魅力。     最重要的是,孔子是非常推崇尧舜禹的。而尧舜禹的时代是“公天下”,而不是“家天下”。看看下面两句话,就能明白的。  ①“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②“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巍巍是感叹和赞叹,表示伟大和崇高。“与”是占有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舜禹虽然是领袖,却不把国家据为己有(相对家天下而言)。自己做领袖,完全是尽责而已。     有人说孔子很迂腐。这话笔者不敢苟同。想想看:你愿意和一个迂人整天一起吗?笔者是不愿意的。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愿意。那种人很让人受不了。待一起都不愿意,更别说拜师了。实际上,孔子有3000弟子。其中不乏,子贡这样干练非凡的人,子路这样耿直急噪的人, 子禽这样善于怀疑的人,原宪这样的狭义之人,宰我这样满肚子坏水的人。甚至,还有很多诸侯问政于孔子。有人问政于你吗?不知道,反正没人问政于笔者。说话做事,不要随便就下结论,凡事好好思量思量先。听人说了孔子几句坏话,就跟着说孔子这不好那不好,可不是明智之举。有着非凡人格智慧和魅力的人,才可以广招弟子。什么是人格魅力?就是周总理那样。不会通过权势压人,而是通过魅力与智慧征服人,让人发自肺腑的佩服景仰的能力。  有人说不过3000人嘛,我们老板手下几十万人呢?比孔子厉害多了。笔者想说:如果你的老板1年不发薪水给员工,会怎样?估计走的就不剩几个了。你的老板是通过钱财聚拢人,没钱的时候,一切都免谈了。孔子呢?没钱,也没权。他靠的是智慧和魅力。好好想想吧。     孔子说:“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这里的罔,是糊涂、迷糊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你可以欺骗我(君子),但我心里明白得很。你的目的和动机,我很清楚。该做的我会做,不该做的不会去做。别以为君子就是傻子。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譬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孔子其实是知道的,“不知也”是反语。下面的话是说:真正懂得禘的内涵的人,看家国天下事,就象看自己的手掌心---清楚明白。没有到这个境界的人,是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的。所以说:孔子是很有境界的。孔子又说:“吾道一以贯之。”这里的“一”,是孔子学问的中心。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一”,不是曾子说的忠恕。实际上,于丹讲的“一以贯之”也有问题。这个“一”,在中国古代是有深刻内涵的。不是随便看看书,就能明白的。需要很深体验和领悟的。无独有偶,道家的老子也说:“人得一以灵。”能领会到“一”的实质,就有了大智慧。在外人看来,好象有了灵性。这个问题不好讲,先到这儿了。   把这些连起来看,就能明白:孔子肚子里是很有东西的,不仅仅是墨水。     论语记载的孔子:“温而厉。” 意思是:很温和,很亲切,让人有一种很想靠近的感觉,但又有几分让人敬畏,不敢侵犯。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孔子就有这样的修养。说孔子迂腐,那是无知和扯淡。看看周总理的照片:童年的,青年的,中年的。对比一下,你会有一些感觉的。再想想丘成桐说的:古典文学和气质培养。你会明白:诵读经典有着很实在的作用。这些作用,白话文的文章是不可能有的。     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如果富贵可以求得,即使是很卑贱很辛苦的事(执鞭),我都会做。如果没法求得,那就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由此可知,孔子也很懂世态人情,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且,在孔子眼里,职业没有贵贱之分;  孔子又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类似的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将这几句话连起来,就能知道:孔子做事是有原则的。不该拿的,绝对不拿。这是一种操守,一种品格。如果把高尚当迂腐,那么,笔者无话可说。     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  见利思义,这是多么干净的灵魂。如果大家都能做到,社会真的就和谐了。  就不会有毒瓜子;不会有口水油;不会有病猪肉;不会有苏丹红;不会有假白糖;不会有毒海带;不会有人造蜂蜜;馒头里不会有敌敌畏;喝牛奶不会得肾结石……     我们的民族,以前不是这样的。这些血淋淋的事已经显示出了:传统道德缺失的危害。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发生了,永远永远。      如果医生都能见利思义,就不会有天价药费;如果房产商都能见利思义,房价就不会高到天上去;如果官员都能见利思义,就不会有那么多贪官;如果中石油中石化能见利思义,就不会只想着涨价……  我就想不通了:这些国企怎么就没有社会责任感呢。为什么总想着涨价呢?为了多给国家纳税吗?不对呀。这样做,给国家上缴100元的同时,给社会增加了1000元的成本。他们是在给中央添麻烦啊。难道是,为了国企高管的升迁?甚或是给外国股东分红?     这些都与政府及媒体的价值观导向有关。追本求源,就是那句话:以经济**为中心。这句话的最初目的,可能是鼓励大家致富。实际的作用,却是鼓励和纵容了权势阶层。因为权势阶层有很多优势,在利益面前,自然可以捷足先登。况且,人性原本就有自私的一面。英明的领导人,应该引导和鼓励人性善的一面,社会才能和谐。然而,前些年,有人把大家引向相反的方向。这样做事,给现在的领导人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也该反省和反思了。不要过分相信法律;不要过分相信经济数据;不要迷信所谓的权威;不要过分维护脸面;更不要挡住后人的路。     我有一个梦:小孩的头脑可以轻松的充盈起来,生活的健康快乐;青年人都有工作,可以通过劳动获取所需;老年人不必担忧生活,而且有一点乐子。没有食品污染,没有高学费,没有高房价,没有高昂的医疗费用,没有那么多的贪官,也没有那么多的不安定因素。水是那么的清澈;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天空是那么的湛蓝。人和人是那么的和睦……     论语里的很多语句,大家一看就懂。懂了却没作用。很迷糊。这就是用现代人的方法读古书的结果。读不明白,就有人开骂了。其实,孔子的学问,实践性很强的。比如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很多人都能理解,但没几个人能做到。如果你做到了,而且形成自觉。那么,你的观察力、思考力、捕获信息的能力和做事的分寸,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你将不再是你,虽然你还是你。  西方的学问讲究理解;中国的学问讲究领悟、践行和活用。这是应该知道的。     看了孔子,咱们休息一会儿,拉几句家常。那些习惯了西方直线思维的人,会抱怨笔者:东拉西扯的,没有一点逻辑。 抱怨就抱怨吧。     你想生活得幸福些吗?--当然想--有几件事,应该懂--什么事?  ①教育。包括孩子的教育和自己的教育。这里的教育,是指真正的教育,是充实头脑,获取幸福的教育。而不是考了大学、上了名校就算的。这个时代,上大学很容易,但不要对学校有太大期望。一切都要靠自己。学一些可以充实头脑、获取幸福的方法。为了自己,为了孩子,顺便为了祖国。  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心。学会做一个人,而不是跟屁虫。     ②医术。了解一些西医的医学思想;尽量多学些中医知识。当然,不信中医的人,另当别论。记住一句话:能治好病的医生的话,要听;治不好病的医生的话,不要听。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这个时代,滥竽充数者太多。  一个平常感冒,都收上百块钱的医学,你是要注意的;一个连感冒都治不好的医学,更是要注意的。  此外,生病就吃药的观念是错误的。生病了,首先要做的是:找病因。很多疾病病因找到了,加以避免,自然就好了。还有些疾病,避免了病因,虽不能痊愈,却也不会加重了。远离疾病的根源,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寄托太多希望在医生那儿。西医的局限太大,中医的良医又太少。最可依靠的是自己。如果不想被别人牵着走,就学学中医。学中医时,将寻找病因作为主攻方向。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别说不懂,也别说太难。生病的原因无非就是外感、饮食、情绪、劳累、时间等。如果你用心了,而且不笨。每天20分钟,一年就会有收获。推荐一个博客给大家:《问医阁医话》。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或许,1年之后,你就是亲友合格的保健医师了。为了自己,也为了亲人,努力吧。     这两方面都有心得了,就不会有大的苦恼了。  如果还会赚钱,你将比很多人生活得舒服。  如果还有些爱心,那么,恭喜你!你的生活将会非常幸福。     接着往下看,可以开开眼界了。  笔者曾看见黄秋生的两张照片。一张是20岁的,一张是现在的。笔者惊奇地发现:黄秋生是混血儿。“没见过世面,有什么惊奇的?”有人笑话笔者了。笔者想说的是:“黄秋生年轻时混血特征非常明显,而现在的外表就是一个普通中国人。” “那有什么嘛?”有人不耐烦了。  笔者在想:为什么黄不是一直保持着混血特征?为什么黄看起来不象英国人?这种变化,恐怕不是主观因素引起的吧。这个问题,在笔者的思绪里,徘徊着,很久很久。直到看了南怀瑾老师的书,笔者才明白:血统是有高低之分的。或者说:在血统上,民族和民族不是平等的。具体说:中国的血统比白种人的血统更优秀。因为,中国人的基因能把白种人的基因同化掉。     黄秋生是中英混血。如果说,中国血统和英国血统是平等的,那么,黄秋生应该一直保持着中英混血的特征。如果英国血统的同化能力更强,那么,黄秋生应该越来越象英国人。实际上,黄秋生越来越象中国人了。也就是说,黄秋生的身体内,中国基因在不停的同化着白种人的基因。所以,黄秋生越来越象中国人。  笔者又找了些资料。原来,张柏芝的妈妈也是中英混血。张柏芝作为混血儿的后代,看起来基本是中国人的特征。这也说明了:中国基因的同化能力比白种人更强。笔者知道的混血儿数量有限,就不多举例了。有兴趣和条件的,可以观察一下。全当是玩了。这是中国人和白人的情况。     你看看中国人和黑人的情况,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这是事实。事实背后还有原因的。这个原因,笔者学习中医之后才明白。这里不说了。     总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民族的血统是有高低之分的;混血儿的特征和时间,是衡量血统高低的标准;从血统上看,中国人(中华民族)才是真正的优等民族。据说,英国人也做过类似的实验。实验结果和笔者的分析一致。     对汉字、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血统、中医都有一定认识后,你会明白:真正的中国力量。不要太在意一时的兴衰得失。做该做的事,眼光放长远。     想起一点事,和大家聊聊。全当是茶余饭后的闲话了。  小学时,一位老师讲“天圆地方” 。咱们的祖先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是朴素的宇宙观……历史的局限……”     小脑袋是很好奇的:祖先怎么会这样?当然,不明白的。后来读了几本古书,感觉这里面大有文章。笔者的体会:中华民族的先贤非常伟大,非常智慧,境界非常高,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够想象。在这方面,笔者和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老师有同感。汤川老师说:“在我60岁以来,最感亲切的是:中国那些古老而成熟的思想。这些思想,在我今天看来,也是异常的先进。”        受栾加芹老师的启发,笔者对“天圆地方”有了一点看法:天,代表天体或时间;圆,代表循环或周而复始;地,代表地理;方,代表方位或区域。     “天体和时间能弄到一起?”有人糊涂了。别急,慢慢来。先来看看时间。  1号、2号、3号……;正月、2月、3月……;春季、夏季、秋季;1年、2年、3年……时间,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季季,一年年的流逝着。另一方面,1个1号过去了,下一个1号还会来;1个正月过去了,下1个正月还会来;1个春季过去了,下1个春季还会来。时间,还会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时间的这种周而复始的特性,我们的祖先,用1个字就表示了:圆。精练而形象。     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周而复始呢?答:这是天体运动产生的。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等28星宿的运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天体对地球的影响,明显的体现在:白天黑夜的产生和周期性出现、春夏秋冬的产生和周期性出现、潮汐的产生和周期性出现等。其实,天体对地球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很多的,已知和未知的,明显具有周期性的现象,都和天体运动有关。人的健康也不例外。  天体对地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可以用时间表示。天体运动的循环往复的特性,我们的祖先,用2个字表示:天圆。可见,天圆的意思并不是:天是圆的。
     “对现代人而言,这是常识。”有人说话了“西方人早知道了,我们也早知道了。现在说这些,是浪费唾沫,浪费时间。”  是的,这是常识。西方人早就知道了。虽然我们的祖先知道的更早。  如果仅仅如此,就没必要说了。因为,我们的祖先,知道天体对农作物的影响,知道天体对健康的影响,知道天体对……。而且,用很简单的方法顺应这种影响,利用这种影响。天体运动对健康的影响,你知道吗?西方人知道吗?我们的祖先知道。还做得很好。不屑?还是羡慕?     这些知识蕴藏在天干地支里,蕴藏在中医里,蕴藏在24节气里,蕴藏在……     很多很多的中华智慧,西方人读不懂的。当然,现代化的中国人也不懂。  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数的概念。可以用1年,2年……,2000年,2009年这样简单的数字表示时间。然而他们却选择了天干地支。舍简求繁,为什么?传统文化的学问深着呢。那些无知而媚外的人,你们不配做中国人。     西方人认为:未来是不可预知的;中华先贤认为:未来是可预知的。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西方人的智慧还不够,看不到未来。所以,他们认为未来不可知。中华先贤站得高,看得远,能够看到未来。所以,他们认为未来是可知的。为什么未来是可预知的?因为,天体运动对地球的影响非常非常大。而天体运动又是周期性的。所以,未来的事当然可以大体预知的。有些研究易经的人,预测未来很准的。原因就在这儿。     “地方”很容易理解。地,代表地理;方,代表方位或区域。这句话是说:地理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地域性)。南方人有南方人的特征;北方人有北方人的特征;东北人有东北人的特征;西北人有西北人的特征。人如此,气候如此,水果如此,药材也如此。相同的药材,不同省份都能生长,效果却大不相同。就是地理气候在起作用。这种现象,我们的祖先,用两个字表达:地方。天圆地方的解说,到此为止。     顺便说一下:用西方人或现代人的方法读古书,是有问题的。可惜的是,现代人都不读古书了,也不懂古人的思维和语言了。读不懂,当然就感觉莫名其妙了。西化得太厉害,都忘本了。这样很不好。对自己对国家都不好。忽然想起一个成语:邯郸学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科技的发展让人眼花了,得意了,飘飘欲仙了。好象现代人比祖先进步了,文明了。殊不知:技术进步了,文化却衰落了。仔细想想吧。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却没给人类带来幸福,反而带来了更大的痛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帮人,也能伤人。这种矛盾,只有中华智慧才能化解。     先知先觉的人,预知潮流,领导潮流;聪明的人,紧跟潮流;不知不觉的人,那就苦哩……从国际形势看:东西方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大家应该知道,融合的趋势: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科技。 到底怎么做,自己看着办吧。     你怎么知道的?由小知大,由近知远,由浅知深。从大家都能看到的事情里,看出大家都看不出的理,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罗嗦了这么多,有用吗?不知道。笔者只知道:不管天分多高,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或者努力着却错了方向,那么,只能成为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     后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真长!  为楼主可惜下,这贴会沉的。
  好长哦~~~~~~~~~~~~~~
  怎么长,我居然看完了。。。。
  留名 等到有时间了来看
中国人的力量
  ....太长了
  你应该把此帖发在国观!拜读了
  鼠标一抖,三分到手;怀揣汽油,低头猛走
  很是发人深省。幸好我学了中医,离中国的力量又进了些。
  太绝了,必须顶,看得我浑身发烫!冒汗!好文章,发人深省,    老子要痛改前非啦!!!!!!!!!!!!!!!!
  有什么用呢?
  历史的遇见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入为主的观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