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到自己趴地上很痛苦,然后阿弥陀佛和如来佛谁大出现往我身上贴了张符咒,请问这意味着什么?

"杨颖假体下巴图片"的糗事
你可能感兴趣:
糗事百科为大家收集了很多的杨颖假体下巴图片的糗事,各种关于杨颖假体下巴图片的爆笑经历、尴尬时刻和开心视频,想持续关注杨颖假体下巴图片的糗事就收藏本页吧.药师经的济世观__第二部分 东方净土---药师经
药师经的济世观__第二部分 东方净土
第二部分 东方净土
曼殊室利,是为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十二微妙上愿。
佛告诉我们,上面所说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都是药师佛没有成佛以前,在他修菩萨道时所发的十二个愿力,到他成佛的时候,他这十二大愿变成事实,成就了东方琉璃光净土。
上次告诉过你们修药师如来的手印,这个密法手印翻过来就是药师如来成就的手印,也是长寿佛的手樱长寿佛手印的两个指头不须靠拢,发愿或念诵时,两个指头是活动的,平常打坐专念受持药师如来名号,就可结手印,念完之后,手印在头顶上散开;夏天结定印,手指靠着很热,结此手印就比较凉快。
复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说不能荆
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菩萨,关于药师佛在行菩萨道时,所发的大愿,这个功德、威力,以及他成佛以后,他的佛土中所有的功德,以及功德的成果和庄严等等,我拿一劫的时间,乃至一劫多的时间来介绍,都没有办法说完,翻成中文就是一句话:&言之不尽&。
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
要注意这一段,佛介绍东方药师如来的国土。下面有一句话,与西方阿弥陀佛的国土等无差别,是一样的,但是构造稍有不同。阿弥陀佛修了一个观光饭店在西方,药师如来则修了一个观光饭店在东方,看我们喜欢到那个饭店去。
佛说药师如来的国土&一向清净&,注意这几个字,要绝对真清净,一念不清净就不能往生。因此,所有的佛法,小乘就是大乘,有两句话可以证明:&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位学佛修道,无论你修那一宗,要特别注意这八个字:&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真正佛所教的,心不清净,你再求佛也没有用。
所以,药师佛的国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女同学要对不起了,在你们的立场应该讲&无有男人&。不过,据说,无有男人的世界,恐怕女人都在那里打架,比男人打得更厉害,为什么?值得研究。前面说过,世界上众生有两件大事:饮食、男女。饮食是基本的欲一望 ,男女是奢侈的欲一望 。中国文化有两句成语,也是真话:&饱暖思一H一欲,饥寒起盗心。&一个人吃饱了没有事干,就要思一H一了。一个人饥饿到极点,快要死了,强盗的心念就起来了。保暖、饥寒,是中国文学中很简单的两个字,却都是真理。保暖,吃饱了就暖,尤其是冬天,就不感觉冷;饥寒,饥饿了就冷;因为身体上的热能烧完了,就感觉寒冷。饭一吃,热能就增加。但是,生活安定了,保暖就思一H一欲。饥寒,为了生存就去抢人家。统而言之,非但人类,整个宇宙的生命过程,就是为这两个问题而繁衍出许许多多的事情,由生到死,没有第二件事。所以,假设世界上没有饮食男女这两个问题存在,就比较清净,不是一向清净,一向清净是个人的修养,而不是外在的环境。
佛说药师如来的世界一向清净没有女人,也没有恶趣。恶趣是三恶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还有一点要注意,那个世界没有痛苦的声音。如果我们往生到那个世界,不晓得大家过得习惯不习惯?注意啊!你现在拼命想修到那个世界,等你真到了那个世界,未必会习惯,因为这个世界的众生已经把痛苦当成快乐。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痛苦的声音,可是我们一习一 以为常,还当成美妙的歌声。
那个世界没有叫天叫妈叫唉呦的声音。琉璃为地,金绳界道,马路自然有黄金铺地,有金绳分界。另有城阙宫阁等,一切都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珍珠等七宝自然构成,与西方极乐世界同等庄严,没有两样。
现在,我们暂时先保留这一段药师如来国土的研究,继续介绍其国土的内容。
药师佛的正法宝藏是什么
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是故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那个世界众多菩萨是由二位大菩萨所领导,一位是日光遍照菩萨,一位是月光遍照菩萨。这两位菩萨将于药师佛涅后,依次递补佛的位置。递补后的名号仍然称药师琉璃光如来。
药师佛的正法宝藏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大家需要深入研究了。不要忘记,十二基本大愿就是正法宝藏,这十二大愿的精神所在是什么?就是&舍己为人&四个字,忘记了我自己,而为一切众生着想。换句话说,药师如来的正法宝藏是一切利人,不是利己。
如果我们只晓得念药师经,盲目地祈求药师佛保佑我,消灾免难,又要长寿,又要不生玻又想进医院时医药费最好便宜一点,或者向医生打个折扣,最好不花一毛钱拿三包药,先吃一包,另外两名还可以留着将来慢慢吃。这种心态啊!不是学药师佛,那是三恶道的心态。
所以,我们研究药师经,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舍己为人&,一切为利他而着想,这才是他的正法宝藏。
佛的序文介绍完了,接下来讲药师如来的佛法。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诸众生,不识善恶,惟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
药师如来所以能够成就东方琉璃世界,除了十二大愿以外,还有释迦牟尼佛代表药师佛所说的话。现在,佛开始说法了。
佛叫文殊师利的名字,告诉他说:&有诸众生,不识善恶,惟怀贪吝&,这是针对我们这个婆娑世界众生的个性来讲。这本经译文很有意思,叙述十二大愿时,称一切众生为&诸有情&,蛮客气的。这里就毫不客气地说&诸众生&了,佛说一切众生不能分辨善恶。
这个经典文字翻得很好,很容易懂,正因为如此,平常也就不加好学深思了。
一个人要分辨真正的善恶非常难,你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除了佛以外,没有人分辨得出来。世界上一切的善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善恶,例如人与人见面握手的礼节,在欧美看来是善的行为,在东方则不一定是善,尤其到了西北这些地方,大家手脏兮兮、黏搭搭地握在一起相当难过,又怕有传染玻所以,还是中国人的见面礼貌最好,打恭作揖,握自己的手不怕有传染病,印度的合掌也不错,到了西北,也不握手,也不作揖,西北人民见面的第一礼貌是吐一下舌头,鼻子还要倒吸一下,我们都学不来。因此到底谁善谁恶,很难说。
共产一党一 头子朱德,当北洋军阀时期,在云南任公安局长很失意。他去找虚云老和尚,有出家意图。老和尚认为朱德不适合出家,送他几十块银洋,请他自便。后来朱德去了德国,参加共产一党一 ,结果造成这么大的业。大一陆 变色初期,虚云老和尚遭土共毒打死去活来,被打瞎了一只眼。后来由陈铭枢等皈依弟子去找朱德,共同周旋,才由专车接到北京。你看天下的事情,究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真的很难说。
因此,做好事需要智慧判断,否则,看起来是做好事,其实是坏事,往往造很大的业。又譬如父母打孩子,打的行为是不对的,但父母打孩子大多是关爱的,因为他的动机是希望孩子好。所以,打孩子、打学生、教育学生等等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坏的,实际上没有真智慧,无法辨别真善恶。
而世间法的善恶,是非则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绝对的&在本体上,超过世间,到了道体以上,无善亦无恶,无是亦无非,那是形而上的真理。一落到形而下,必有善恶,等于物理世界必有一一一,都是相对的。在一一一相对之间,那一样恰当,在那个时间、那个地区对人有利,那是善的;过了那个时间、地区,对人不利,则变成恶的。又如盐少放一点,味道鲜美好吃,放多了就感觉太碱,糖、香水&&使用的道理都与盐相同,要用得恰如其量。
什么是布施
所以学佛要以智慧认识真善恶,然而众生除了不识善恶以外,又&惟怀贪吝&一切众生的心理在基本上是贪的,贪得无厌,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贪是追求外面的事物,你的就是我的,这是贪;吝是我的别人碰都不能碰。学佛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是否有一点贪吝的心态?例如天气很热,别人需要我们帮忙,你想贪图一下凉快而心生厌恶,不愿意去帮忙,如此则犯了贪吝之心,贪求自己的舒服,吝啬不肯帮助别人。
&不知布施及施果报&,这个世界众生不晓得什么是真正的布施,也不晓得布施的果报是什么,以为出了钱就有功德,以为帮助了人就应得回报,说什么有舍才有得,这种心态不是布施,这是作生意嘛!
在号称佛国的西藏,我看到两个奇怪的现象,一个是拉萨社会的婚姻制度,有多妻制,有多夫制,也有一夫一妻制。另一个普遍的怪现象是:工作七、八天,赚了一点钱就不做了,譬如赚一千元,八百元供养庙子的和尚,剩下二百元,一家人带个帐蓬上山郊游去了,唱歌、跳舞,尽情欢乐。玩了一个多礼拜,二百元花完,一家人再回来做工,赚了钱又去供养庙子。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回答说:&这跟你们把钱存在银行的道理是一样的。&我问:&把钱放在庙子,和尚会给你利息吗?&他们说:&供养庙子,下辈子就可以大富大贵,不需要做工啦!&这是投资嘛!这不是布施。
你说佛国西藏有没有土匪?照有不误,土匪抢完了,跑到庙子洗洗手,跪到观世音菩萨前面,&嘛呢叭咪&拚命的念,菩萨啊!我忏悔,我是迫不得已的啊!下回不抢了。等钱用完了又去抢了,抢完了又回来磕头忏悔,就是这么一回事。所以佛经说,一切众生不知布施,亦不知施的果报。
我们晓得,布施不一定是金钱。我昨天还在讲笑话骂人,一个当公务员的,多花一秒钟,多说两句话,将来子孙公侯万代,蛮好嘛!人家来办件公事,你多花点时间告诉他要带身份一证 、带图章、带什么&&免得人家三番两次跑,要不然就是承办人今天请假,明天不上班,害人家徒劳往返,那不是造业吗?什么是布施?处处给人家方便,嘴巴上、手边上顺便帮人家一点忙,就是布施,也是供养啊!连举手之劳、开口之劳都不愿干,然后看到别人困难的时候,还用异样的眼光看人家,这个世界的众生之可恶,真是无法形容。我看十八层地狱还不够,如果我当阎王,一定修它五十多层地狱。唉!那真是没有智慧啊!正是经典上讲的愚痴无智,没有真智慧。
缺信根多聚财
&阙于信根&,没有正信就是迷信;没有智慧的相信是迷信,一切的真理不透,佛的理不透,愚痴的相信,统统是迷信。例如你们打坐,一点念头没有,都在那里昏沉,这种愚智的果报,他生来世堕入畜牲道。愚痴的行善,他生来世的果报是阿修罗。所以学佛是&大智度&,一切要靠般若,没有智慧的学佛,迷信的果报非常可怕。
这个世界众生愚智无智,没有正信,信根不够。你们念佛,天地良心,自己真信吗?一边念一边在心中打问号,不晓得这样念对不对?真的有阿弥陀佛吗?真的能往生吗?搞了半天都白搞,对不对?六道轮回,三世因果,那个真信?贪嗔痴慢疑,这个疑是与生俱来的何以会怀疑?这根不坚固,&阙于信根&。你们研究心理学的,我告诉你们,这些都是众生心理状态的毛玻
&多聚财宝,勤加守护&,拼命赚钱,把钱看得紧紧的,变成一个守财一奴一。告诉你们一个现在的故事:侨泰兴公司的老板是一位泰国来的广东华侨,有好几个太太,财产一大堆,台北市立体育场也是他兴建的。有一天,以前宪兵司令李将军碰到这位大老板回答说:&嘿!你不知道,就是因为年纪大快要死了,才要趁这个时候赶快赚钱啊!要不然来不及啦!&李将军一听傻了!这是什么哲学?你说天下的是非有一定的道理吗?抱持这种思想观念的人很多。过去有个守财一奴一,临死时看到灯草多烧一根都心疼,断不了气。这个世界的众生大多如此。
&见乞者来,其心不喜&,乞者不一定是讨饭的,任何人来请他帮忙,心理就不高兴。诸位反省反省,别人来找我们帮忙,你心里有几次是高兴的?嗯?学佛的人要反省哦!表面上说好好好,我给你想办法,心里想:讨厌死了,还不快走。见人来要求,其心不喜。
钝刀割肉的布施
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
这是佛经的形容,假使不得已而行布施,如化缘、募捐,和尚托钵,给一点钱,好像身上的肉被刀割一样,痛得不得了,可惜得不得了。佛经上讲这四句话形容得太文学化,我觉得四川人有句话形容得最贴切,四川人说:&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快刀割肉,一下子不感觉痛,等血流出来以后才觉得痛;钝刀慢慢割,唉呦!当场喊叫,痛得不得了。所以,千万别劝人家布施,钱是拿出来了。他心里痛啊!如钝刀割肉,很痛苦。
我也曾跟法师们讲了一个故事,世界上有一次出了一个大魔王,来扰乱世界。玉皇大帝派了许多人来收妖都没有效,后来报告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叫孙悟空来,因为世界上的妖怪,孙悟空每个都认识。孙悟空一看,报告观世音:&对不起!别的妖怪我都知道,这个魔王的来源我摸不清楚,对他没办法。&最后实在没办法,到西方找如来佛,佛一听世界上出了这么一号妖怪,笑一笑说:&不要紧,我叫一个徒弟去就好了。&结果如来佛就给小和尚一个法宝,一个包袱,叫他下灵山到世上把妖怪收了。小和尚背个黄色的包袱,带着师父的法宝下山,来到魔王面前一站:魔王一看,释迦牟尼佛怎么派个小和尚来,我连玉皇大帝、阎罗王都没看在眼里,小和尚算什么?小和尚说:&阿弥陀佛,你别凶,我师父派我来,我也没有对不起你,师父叫我跟你讲一句话,看一样东西。&小和尚把包袱打开,拿出法宝--化缘薄,在妖怪面前一摆,&师父说,请你拿一点钱。&妖怪一看,算了!和尚你滚吧!我也不在这里闹了!魔王就跑了。
你看,连魔王都怕化缘薄,法师们千万不要去化缘啊!
我们继续佛说布施的道理,不论大小乘的修持,均以布施为先。布施在中国固有文化中是&仁&的发挥,人字旁加个二,就是人和人之间,只有爱人,慈悲他人才称得上仁。大学上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亲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自己的亲人朋友开始,然后发展到社会大众乃至全人类。仁民是慈悲众生,由慈悲众生而扩及其他的生命,人只爱人类仍是自私的,最后还要爱物,爱一切生命。所以,仁是佛家慈悲布施的基本,仁慈行为的第一步就是布施。佛介绍药师佛十二大愿后,第一步就说明布施的重要,然而一切众生是不肯布施的。
前面谈到一切众生看到别人痛苦,当别人来请求帮助时,起初心里不高兴施舍,即使后来不得已而行布施,心里愈想愈痛,如钝刀割肉。佛为什么要说这些道理?&药师经&所提的布施与药师佛的修法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了,我们先看原文再来研究原因。
悭贪不止累积病情
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一奴一婢作使,及来乞者。
佛说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无量众生,喜欢聚积财宝、物品,他自己本身都舍不得用,更何况他的父母、妻子、儿女、一奴一婢以及来乞讨的人。
悭吝是舍不得施舍,吝比悭好一点,吝是比较上舍不得,即使拿出来给人家也不过是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悭是内心坚固的舍不得,一毛不拔。悭吝就是对他人不肯慷慨,不肯帮助人,不愿付出仁慈。不过,节省不是悭吝,如果对自己要求淡泊,严格地管制自己的欲一望 ,却对别人慷慨则是节剩中国文化儒家的教育是&躬自厚,薄责于人&,躬是对自己要求严格,严格培养自己的厚道,对自己的要求很厚很严格,别人则宽容体谅,不要严厉责备别人。这类行为就属于布施。
然而,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夫妇之间、兄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几乎没有一个人真正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责备人家,要求人家都严格得很,道德标准都是拿来要求别人,不是要求自己,这就是凡夫众生。菩萨道的道德标准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果做不到就是悭吝。凡是悭吝的人一定贪,贪的人必定凶狠,这种心念是连带的、必然的。为什么呢?因为贪欲得不到满足,相反的作用就是凶狠。一个宽大淡泊的人,一定是仁慈的。世界上一切众生几乎全体都在悭吝中,悭吝是不能舍;贪欲是侵占别人,在别人那里沾到一点利益就高兴,乃至在言语上占了便宜都高兴。总之,想尽办法以损害他人为满足。
所以,悭贪是一切众生基本的心理,这是心病,这种心病只有心药才能医,心药就是自己了解道理后懂得布施。悭吝的心念久而久之会转变成身体上的疾玻我常对中、西医的朋友说笑话,但也是真话;我说不管今天的医学如何高明,如何发达,中国人有两句老话:&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一切医药再高明只能医假病,不管中医也好,西医也好,真正医不好的是死病,人要死的时候,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怎么都医不好,如果能把人医到无病,人就不会死了。所以尽管医学那么发达,人还是照死不误。
佛法标榜&了生脱死&,医治生老病死的病,事实上,佛法在世间,一般信佛、学佛的人照样生老病死,原因就是人始终没有医好自己的心玻有悭吝心理的人,立即被一个智慧高、定力深或者定慧等持的人一眼看穿。不仅是人,一切众生乃至动物如有悭贪心理,很容易被看出来,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心理会转变生理,心有悭吝的结,他的表情、神气、生命的四大就呈现出来,一望而知。所以无量众生悭吝不止,就已经在累积病情。
提一件小事,有一天香港有个朋友打电话来,这个朋友一家人做了很多好事,全家五、六口挤在一个小房间。我们这里的同学到香港,他都尽量不让同学花钱住旅店,招待到他家住,连我的儿子从美国回来经过香港,他也把他拖去祝后来我的孩子写信告诉我,很感激香港那位朋友盛情招待,可是回去病了一个月。夏天香港很热,那位朋友又舍不得装冷气,有一点钱宁可做好事,一家人挤在一起,把房间让给客人住,结果我的孩子说他痛苦极了,热出病来了。昨天夜里,那位朋友打电话来说:&老师!挨了您的骂,我下狠心啦!买了一台冷气。&我说:&好啊!你装冷气可别当土包子啊!把冷气开的非穿棉袄才过瘾,你那个小房间我虽然没看到,但是同学回来都跟我提过,只要开到凉快就好啦!&他说:&我知道,我知道,我还舍不得电呢!&
他这种舍不得是节省,不是悭吝。为什么告诉你们这件事?很多人有电风扇,夜里贪凉吹一整夜,告诉他不要这样,会受寒啊!结果不听,天天到这里来拿药吃,再不然头也痛,身上刮痧刮得红一块、紫一块的,你告诉他这样会生病,他还是要贪凉。什么叫贪心?你不要认为我不贪钱、也不贪名、不贪利就是不贪,你错了,我们的心理行为随时都在犯贪,贪了得病又舍不得看医生,一方面舍不得,一方面倔强。有时候我拿药逼着他还得拜托他吃,拜托不了,我骂起来,他怕了,只好吃药。实际上我这一包药成分也是好几百元,他不知道,当便饭吃,那你夜里不要贪凉吹风吹一夜 好不好呢?他不干。所以众生处处犯悭贪的毛玻
回想我们小时候那里有什么电风扇,天气热得要命,顶多穿条短裤,套件汗衫;有些老太太们上身脱得光光的,两个大一奶子像口袋一样挂在肚皮上,反正老了,倚老卖老,我们看见也不觉得怎么样,对老太太一样恭敬,老太太搬把椅子坐在弄堂,过道风一吹,手上的扇子一摇,不时喝口茶或吃口绿豆汤,那种享受劲儿,好像到了色界天天顶上啦!那样的日子我们也过了,而且过得很好。现在有电风扇又有冷气,还觉得这样受不了,那样不舒服。物质文明越发达,人类悭贪的心理越严重,不知名的病痛也越来越多,怎么来的?心理悭贪来的。
所以&药师经&提悭贪和布施这些道理,有什么关系呢?其中意义很深,能在心理上解脱得开就是内布施。譬如夏天出出汗也蛮舒服嘛!从生理卫生和养生之道来看,夏天应该出汗,一个人夏天不流点汗,毛病都积存在体内无法排出。冬天则讲究时髦,暖气开得像夏天一样,要穿夏天的衣服才舒服。在西洋,由冷暖气引起而医不好的病特别多。
再讲一件事,有一个年纪大的老学生,是坐在办公室上班的,膀子酸,抬不起来,各医院都检查遍了,没有毛病,只有一点风湿,风湿药吃了也医不好。有一天跑来看我,向我诉苦,连字都不能写,痛苦极了。我问他看医生没有?他说中西医都看过啦!我说:&你的办公桌很大,桌上有玻璃板。&他说:&对啊!老师没有去看过怎么都知道?&我说:&知道,因为你的两只手风瘫了嘛!&他说:&这有什么关系?&我告诉他我以前也学时髦,办公桌上摆块玻璃板,夏天两手肘一放,很凉快,几天以后打坐,这个地方气脉通不过,我就知道问题出在玻璃板上。我叫他们把玻璃板统统拿掉不准用,也不准用尼龙、塑胶,改用厚纸板,上面铺一层布就好了。办事的同学舍不得,说一块玻璃板要一千多块,换新的垫板又要花钱。我说花钱就花钱,那样气就通了嘛!
我告诉那位膀子酸痛的老同学,把办公桌上的玻璃板拿掉,也用不着吃药,过一阵子就好了。结果照我的办法做了,不药而愈。为什么?因为手放在凉冰冰的玻璃板上办一天公,他贪图享受,玻璃板下面垫一块布,绿油油的多神气啊!又有专人伺候泡茶,当主管的虽然不是一呼百诺,那种气派也很够味,可惜两手风瘫了,这个道理何在呢?讲病情病症是如此,讲原理则归咎于心理悭贪。所以科学文明愈进步,大家又不晓得求心理解脱,一味过着物质的机械的生活,悭贪愈厉害,疾病愈多。又如灯光要越亮越好,所以眼睛的病也多了。
那么,这与布施有什么关系呢?内布施就是解脱、放下,一切外境都能够摆开。外布施是把自己的财物、一切的好东西给别人用,你要拿去用,众生悭贪嘛!满他的愿。所以药师经要讲悭贪的道理
功名富贵最迷人
&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资是资产,是有形的物质:财是金钱、钞票等。积累财物,拼命赚钱,赚了又赚,多了还要多,有了更想有。我也玩过名利,也玩过权位,功名富贵,我清楚得很。我常常听同学们讲对名利一点都不想,我说放狗屁,他们被我骂得愣头愣脑。我问:你看过名利没有?你求名利求得到吗?功名富贵不想,你做得到吗?功名富贵很可爱啊!你到了那个位子就会晓得,心里想喝茶,眼睛这么一看,一排茶叶就摆过来了,乌龙啊!铁观音啊!铁罗汉啊!清茶、花茶、菊花茶,应有尽有,因为你是名利中人、权位中人。你如果想一样东西,马上摆在面前,那多麻醉人啊!随便讲一句话,明明讲错了,下面站着几千人喊&是&那个味道是很好,自己马上觉得长高了。我当年就有这个经验,站在台上随便说一句话,自己心里都觉得讲错了,可是大家却表示很对。我心想完了,不能再这样下去,再搞下去会把自己埋掉,这得自己有警觉性。
所以说功名富贵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越多越好,那真是好玩。随便到一个地方吃饭,吃完了结帐,结果一餐一万五,好!连小费给两万,五千块小费,功名富贵要钱哪!下一次再来,随便要什么位子有什么位子,要什么菜就有什么菜,都是钱玩出来的。你们不要功名富贵,尝过这个味道没有?充其量吃碗牛肉面,还你请我,我请你的,以为这样就不要功名富贵?不要吹了,你到了那个位子一定昏头的。像你们年纪轻什么都不要,到这里来试试看,&老师早!老师好!老师不得了!&恐怕你头都晕了!你自己也会觉得很伟大,而且越看自己越伟大,与积集资财一样,有了钱要啥有啥,山东话说:&要兮么,有兮么。&那是可爱啊!迷人啊!
悭贪积聚是连着来的,悭贪后马上喜欢积聚,要了还想要,多了更想多。像我现在别的什么都可以不要,一听到香港或其他地方有本好书就贪了,只要有人打电话告诉我&老师啊!这里发现一本好书。&&什么书?&&唔!好!好!快寄来!不管多少钱。&还是贪啊!佛像庄严的,好啊!买啊!赶快寄来!一大堆佛像围着,想想自己真是悭贪,对不对?我是有错就要坦白出来,学佛人自己要随时反剩不要认为积聚资财是光指钱而言,钱比较明显而已,任何物质都算,所以出家人的衣服只准有三件,不能有第四件。我过去也守这个戒律,西装始终保持三套,有第四套非送人不可。不过我有好几件长袍,送也送不出去,如果送给跟我个子一样高的年轻人,穿着长袍在街上逛,人家看了会说不像话,什么东西!没有资格,只好把长袍挂起来。想把这个衣钵传出去,无奈传不出去。
下面佛说的是感叹的话,&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一奴一婢作使,及来乞者。&佛说那个有悭吝又贪的人所喜欢的东西,他自己本身都舍不得好好享受。你们想想看,不要看别人,看看自己,好东西藏在冰箱舍不得吃,一个月下来,坏了,只好仍。舍不得给父母、妻子、儿女、一奴一婢,更不愿意拿给别人。现在讲的是我们的心理状况啊!不要看文字好像劝世文,佛经讲一切众生的心理状况就是如此,药师经的秘密在那里,他明白地告诉你,身上的病是心理慢慢形成的。
不但自己舍不得用,也不给人家用,更不肯给乞讨的人,世界上都是这样的众生。因为有如此的心态,所有变成了疾病,如果是钱财损失了,那种内心的痛苦、烦恼、懊恼,不知不觉就形成身体上的玻所有一切众生,随时要反省自己的心念。
讲到这里,我要提一件几十年前的往事。有一次我讲经讲到布施,我的一位朋友坐在下面听,听完了回去大骂我,他说:&他讲布施的意思是叫别人把钱拿出来给他,因为他晓得我有五万块美金的存款。&其中我真不晓得他有钱,唉!你说有什么办法?众生悭吝。所以,你们在座的有好几位都有经验,想在这里捐钱,无论如何我们这里不接受。为什么呢?这要看你是否真的能舍,否则你将来想起来,后悔的痛苦不得了,那个果报不可思议。不是我们这里接受的果报不可思议,而是你自己心里痛苦、烦恼的果报不可思议。痛苦的果报形成后日的病,日后指的还不是来生,就是这一生,这就是修行的道理。
悭贪的果报
现在佛继续说因为悭贪心理,来生所得的果报的情形:
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间,曾得暂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故,今在恶趣,暂得忆念彼如来名,即于念时,从彼处没,还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恶趣苦,不乐欲乐,好行惠施,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无贪惜,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况余财物。
日夜在悭贪中的人,死了以后堕落恶道变成饿鬼。饿鬼的果报就是从悭贪心理而来,佛经上形容饿鬼呢?饿鬼众生的体积大,喉咙食管非常小,或者胃不好,接受不了食物。你问那里可以看到?研究生物的就知道,深海中有些生物,除了极少数如鲸鱼会浮到水面吐水外,许多都不会游到海面上,很可怜!深海下面是黑暗的,有形生物本身带电发光,但是喉咙很小,也不太容易找到东西吃,如果活上几百年,几百年大多都在饥饿状态中,这就是饿鬼道。
人的饿鬼道在医院也可以看到,好多人患&吃不消&的病,嘴巴插一根管子,但是吃的欲一望 仍大得很,现在医学发达,打葡萄糖补充体能,病人饱尝&吃不得&的痛苦,实际上已经进入饿鬼道的境界了。所以,看世界众生相,天堂、地狱在人间都看得很清楚,只因你智慧不够,观察不出来。
傍生趣,什么是傍生呢?傍生就是畜牲;什么是趣呢?趣就是趣向。这一条路上,有许多人是活着的人,但是心理的结使影响到生理,已经变成畜牲道了。世界上畜牲道的人很多,非人形的也不计其数,尤其到很痛苦的地方,如医院、麻风病院就会看到。不过你们不要轻易地去接触,麻风病传染得很厉害。
可是话说回来,我有一个同学在麻风病院已经服侍病人十六年,我真佩服他,我问他不怕吗?他说怕呀!可能现在已经被传染了,所以跟老师讲话站得远远的,我问他不难过吗?他说不难过,愿意这一生奉献给他们。这位学生不是佛教徒,也不是其他宗教徒,真是伟大,我只有相他合掌。我说你不要叫我老师,我要叫你老师了,你这个行为就是菩萨道嘛!他说这没什么了不起,我说我都做不到啊!那里面的人都变形,痛苦得很。差不多的动物、生物都是横行或爬行,所以叫傍生。
佛说,这些众生或者在畜牲道,或者在饿鬼道,如果多生多世以前听过佛法,听过&药师经&或药师佛如来名号,在遭受极痛苦的刺激下,不知不觉突然念出&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或&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即于念时,从彼处没,还生人中&,畜牲的身体死了,解脱了,马上可以投胎变人。
这是真的,在座很多人都有经验,从来没有学过佛或念某个咒子或结过某种手印,突然自己会念咒会结手樱有位同学有一天问我是不是有&这个&手印,我问他怎么会?他说打坐看到自然晓得,我说对啊!这是某某佛的手樱这就涉及到阿赖耶识的问题,多生多世,你听过一下,那个种一子留在你的八识田中,因为痛苦到极点,刺激阿赖耶识功德智慧的灵光发现,偶然把握住,自己念起来。因此,阿赖耶识那一念的种一子之重要可想而知,&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人于一念之间,不要随便轻易动贪嗔痴的念头,否则随便一动,阿赖耶识的种性便种下了恶根,将来结恶果,种下的善根将来就会结善果。
要成功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因缘具足,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要具备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学佛这件大事更是如此。所以学佛的人都发愿他生来世再得生命时,不要遭遇三灾八难。三灾即世界上的劫数:刀兵劫、瘟疫劫、饥馑劫。
刀兵灾难就是战争,你们这一代大都没有碰到;我们这一生可是亲眼看到,战争一来,首遭其害的就是老弱妇孺。当年我坐在车上逃难,车行之处,只看到老人、小孩、妇女,像钱塘一江一 的浪翻下去一样,一排一排倒下去,回头一看,眼泪都没有了。你救谁啊?人的生命相蚂蚁一般。所以古人说:宁为太平鸡犬,不作乱世人民。乱世的人,生命不值钱,你要知道,这个色身都是母亲怀胎十个月所生,含辛茹苦所带大,一个战争一来,一声命令一下:&开&,机关一扫,人就那么一排排倒下去,没有把人当人,那里有人就往那里打。一颗炸弹下来,只看到血肉横飞,一条大腿吊在树上,一只胳膊挂在电线杆上&&真是惨不忍睹,这是刀兵劫的灾难。
瘟疫劫就是传染病,情形严重的,一天当中,一个地方乃至全县的人全都死光。
饥馑劫,就是饥荒,如山洪爆发,海水倒灌,龙卷风等等还是小灾难。当大水灾或大旱灾发生时,家就没有了,连人影都没有,房子也没有,吃的也没有,持续好几年,当然要饿死了。那还不是命啊?
所以古人发愿他生来世再投胎,第一先避开三灾。但是你真避得开吗?能避开三灾,已经是多生多世修行,累积功德所得的结果。
八难,其中一难是生北俱卢州,还有一难是生长寿天,因为这些地方永远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没有苦恼的刺激,所以也没有佛法,活着快快乐乐的,无病无灾无烦恼,要什么有什么,就在神仙境界中,何必学佛修道?所以佛说,以苦为师啊!这个婆娑世界有苦有乐、有烦恼、有和平,一切都是一半一半,一一一一一一,因为痛苦从刺激,激发你自性中善念的灵光现前,此所以阿赖耶识种性如此之重要,一念经过八识田中,有了这么一点种一子,在极苦的时候,善心就会发现。
再看看世人的心理,最坏的人在临死的时候也会起善念。中国人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这是必然的。你看许多土匪、强盗,真要杀他,一身都软了,然后告诉旁人不要学他,这是在遭受最大的刺激时,善念出现了。这种心理是阿赖耶识的作用。
再说天才是怎么来的?都是多生多世喜欢在某一方面贪执,他生来世种一子爆发,所以有些人生来就会画画;有些人生来就认得字,像唐朝白居易三岁能认之无二字,家里人不信,拿一堆乱七八糟的字试验他,他也能找出来。这就是阿赖耶识根性的问题。
所以佛说有些众生在极大苦难当中,在三恶趣中,&暂得忆念彼如来名&。阿赖耶识的种一子忽然爆发,&药师如来&的名号莫名其妙地闪现脑际,就是这一念,当时受痛苦业报的身体即刻死亡,或在畜牲道死,或在饿鬼道死,然后还生人中。不过,生在人中也要看他的业力重不重,如果业力重,从饿鬼中来,或是从畜牲道来,或是天人中来,或是阿修罗道中来,他身上所带的业一习一 未断,稍有定力的人一望而知。
有些人过去生的善业重,恶业轻,一生下来就有宿命通,知道自己前生是什么。过去我有个朋友,是位名气很大的老前辈,也学佛,那时我还不到三十岁,他已经五、六十岁了。他相貌很好,红光满面,白发苍苍,白头发白一胡一 子,飘飘欲仙。抗战胜利以后,我准备回南京,他知道我要离开四川,特地老远赶来陪我一天,他说这一次离别不知几时再见面,我怪他说这种没出息的话。这位老前辈文章写得很好,说他自己过去生是欧一一修,所以这一生写欧体,字体也像欧一一修;又说他在清朝是某某人;前生的果报最坏,是一条狗,因为再前生造了一个很大的恶业,所以前生变成狗。狗报八年,烦得不得了,大便都不肯吃,后来把自己气死了。我骂他怎么说见不到面,大不了再来嘛!
我以前年轻的时候很狂妄,比你们狂妄多了,那才是真太保,跟你们现在的狂妄不一样,现在年轻人的狂妄,我连看都不要看。那些老前辈,学问好,地位高,看到我,摸摸我的头,喊我小孩,我都不高兴,我说:&什么小孩?你两、三岁的时候我还抱过你呢!那时我七、八十岁,为什么叫我小孩?&我那个时候就有那么讨厌,老前辈被我搞得一愣一愣的。
人,就是生生世世在轮转。有些人生下来就有宿命通,知道自己的前生或他人的前生。宿命通是从定力来的,不要认为打坐就是定,你说那我坐了三年,都坐不出宿命通?你那是昏沉、散乱、不叫定力,两条腿虽然盘得很好,心里念头却不断。定,是心境如青天白日无所不照,既不昏沉亦不散乱,也没有妄念,这么一定,身体已经妄了。你以为坐在那里不动就是定吗?那叫盘起腿来睡觉。还有,打坐坐不住的,是气脉不通,东扭西摆的,完全跟着身体搞,那时病态,你还以为是气脉通了呢?那是病,什么病?神经病,不是精神病,是神经不对,神经硬化、老化,气走不通,这里涨痛,那里难过,赶快念药师如来啊!不要误以为是功夫。
宿命通是从真正的定而来,但有些人不修定也有宿命通,这叫报通,是善的业报而来,多生多世因念佛号,或持药师如来,或念阿弥陀佛,或称释迦牟尼佛,这一生善报现起,天生就有宿命通。所以报通并非修定而来。得宿命通的人晓得前生是猫、狗、蝉螂、泥鳅,如果是蝉螂、蚂蚁、泥鳅&&等,还得先变成猫、狗之类高一级的动物,然后才能转换成一人 身,很不容易。他晓得恶趣的痛苦,因此不追求人世间的欲一望 ,这种&不乐欲乐&不是修道成功,而是害怕。有许多人这一生清闲淡泊,不须守戒而自然在戒中,那是因为胆子小,并非有道行,受罪受够了,心理上怕那一念,不是戒律严谨,也不是智慧、道德成就,而是过去生阿赖耶识一习一 气上变畜牲、饿鬼,受罪受够了,下意识害怕,所以很老实,不算是道,道不是这个境界。
讲一点现代人的心理,我看过也经验过很多,许多孤儿出身的人,长大后有两种极端的心理,一种是将来发达了,对别人非常好,既慷慨又喜欢帮助别人,因为自己曾经受过孤儿的痛苦,不希望人家再受。另一种孤苦零仃成长的孤儿,日后有了成就,对社会上任何人都是仇恨,因为当时受苦没有人帮助,认为社会上没有好人。所以有些从苦难中出来的人,不是喜欢帮助人变成大好人,就是悭吝悭贪,比坏人还要坏。这其中就有阿赖耶识发起善报、恶报的关系。
因此,由于过去多生多世修一习一 佛法,虽然这一生生命是从三恶道中来,但因善根发现,好行惠施,喜欢给别人恩惠,喜欢布施,甚至&赞叹施者&,看到别人布施就赞叹。赞叹很难啊!一般人听到别人夸赞某人,心理就不是味道,总是不以为然,总想转个弯或三天两天转过来破坏他,众生的恶业就是这么造的,不愿意赞叹别人的布施。所以,虽然自己没有力量做到,也应该多赞叹别人。
不过,赞叹也会产生反效果,根据我的经验,会出毛玻你们都知道,我喜欢捧人,尤其喜欢捧学生,结果却把学生捧坏了。被捧的人认为老师都讲他了不起,就骄傲起来。本来看他有一点善而赞叹,他就应该更善才对,结果是越赞叹越&起不了&。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此路不通&,所以我现在反对奖励,非得
拿金刚怒目来对待,这样才乖一点,否则,你了不起啊!了不起!最后变成起不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还是要行赞叹功德,因为某人原来只有一分好处,宣传他十分,某人经这么一宣扬,不好意思,一定要做到那个标准。本来赞叹的动机在此,可惜往往得反效果,可见赞叹施者多么难。
佛说这些多生多世有善根的人,因为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无贪惜,自己的所有一切,肯布施出来。布施很不容易,财物布施还比较容易些,慢慢还得把自己的头、眼睛、手脚、血肉等&&施给有需要的人。施舍身体,现在更方便,医院中的捐血、捐献眼角膜等都是。要死的时候立个遗嘱,把身体的器一官都捐赠掉,更何况财物。
内布施外布施
所以讲内布施,能够放下,解脱,非常难。人生难以布施的,第一是钱财;第二是生命,这两样做到了,不成佛也是菩萨。
现在讲一件事给你们听,是听来的故事,当时听了就不胜感慨,是学生告诉我的:
&印度某某人来了,想来见您。&
我说:&不认识啊!&
&他认识您。&
&忙得很,算了!&
&老师,这个人有道理哦!&
&什么道理?&
&创办&眼库&,发起全世界捐献眼角膜的就是他。&
捐献眼睛非常痛苦,人在将断未断气时,把眼睛挖下来冰冻。这个人&拥有&很多眼睛,分送各个国家,分配权在他手上,所以每个国家都争取他,譬如送某国多少只,这个国家就可以医治多少失明或眼睛坏了的人。&现在我们这里公私立医院为了争取他,都变成冤家,因为多争取几只眼睛,就能多救几个人,医院声望高,生意也会好。&
我说:&此乃布施之过啊!做好事会出毛病的,想想看天下的好事容易做吗?所以六度万行都需要智慧。
所以,要真正布施,赞叹施者,很难!能将头目、手足、血肉&&拿来布施,更难!用精神布施也难,多讲一句话,多照顾别人一点,多牺牲一点时间,决不干。我看得很多,叫他多劳动一点,多受点委屈,绝对不干。表面上慷慨很容易,仔细反省自己,一点都没有做到,既然没有做到,你求药师佛有什么用?学佛第一条就是叫你外布施、内布施。
众生能够以医药布施给别人的,他生来世无病无痛,而且得长寿。这类朋友我也见过,一辈子没有病痛,活到八、九十岁,连头痛是什么滋味也没尝过,也有一辈子没有做过梦的,这种人躺下就睡着,睡醒了就起来,不晓得梦是什么样子。多幸福啊!在人位上讲,他福报大,一生无梦,可是他心中也没有什么烦恼,但是实际上睡着了作不作梦?必然作梦,只是醒来就忘了,那是无记业重(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
所以你们记忆力不好的,读书记不得的,那是前生造的无记业重,无记业的果报是畜牲道。所以你们打坐要小心,拼命求无念,都落在昏沉中,修了半天,结果钻到牛胎马肚去了。什么是定?定的影子都不懂,以为无念就是定,你那个无念正是往牛胎马肚里的因。小昏沉是无记,是失念,注意喔!修持不要乱搞,把这些道理真的搞懂了,本身自然就得药师佛感应。什么感应?念药师佛的名号不算感应,必须一念清净,身心内外一片琉璃光,在药师佛的境界中,自然得到药师佛的灌顶、加庇,自然无病无痛,这也就是长寿佛的修法。
以上是关于布施的一段,如果不说明,你看这一段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劝人为善,将一下布施而已,与药师佛有什么关系?关系就是刚才向大家报告的。
现在继续讲持戒。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一尸一罗。有虽不破一尸一罗,而破轨则。有于一尸一罗轨则,虽得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
佛说:再其次,文殊菩萨啊!有些众生虽然在佛那儿受教求学,包括出家、在家的,换句话说,有些众生跟佛学习 ,而且是真正学佛,接受佛的一切教1法。诸学处包括经教、教理、大小乘、显密教、戒律等。经律论三藏皆通的学佛者,而破一尸一罗,却破了戒,一尸一罗就是戒。
破戒比犯戒严重,犯戒是自己行为错误,违反了戒。破戒则是身口意所行所为,在有意无意间破坏了戒律,乃至毁谤戒律。以世间法来譬喻,好比百姓犯了法,可判刑三年、十年,严重的判无期徒刑。如果是法官犯法,那就严重了,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破一尸一罗就是知戒犯戒,非常严重。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口口声声说自己守戒,或以戒律标榜自己,严格讲起来,处处犯戒,因为菩萨戒第一条就是不能&自赞毁他&。自己认为是以戒为标榜,以禅宗为标榜,或以净土为标榜,其他都不好,早已犯了根本戒,根本一尸一罗已经犯了。
佛教有一句通俗的话,&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出家人必须彼此赞叹,彼此恭维,彼此讲好话,佛法才会兴盛。结果今天的佛教却是&唯有僧毁僧&,问题相当严重。再不然,还没有听过&我&的教理,就看不起他,尤其是标榜某一宗、某一派的人,这种过错犯得最严重。以我的眼光看,我是个凡夫,以可怜眼看天下可怜人,世界处处都可怜,看到学佛的人都在可怜的破戒中,很严重,很可悲。
佛又说,有些学佛(要受教义的,没有受教义不算数)的人虽然没有破戒,但是却破坏了一团一 体的规矩。譬如各个寺庙因环境不同,有其特定的规约、原则,有些自认了不起的人,不愿遵守这些原则,就叫破轨则。破坏共修一团一 体生活轨则,所犯的罪业更大,所以我们这里宁可骂你,把你赶出去,不希望你再造这个业。那是慈悲啊!共修道场所订的规则就是戒律。有些人不但不守一尸一罗,还要破坏规矩,佛法的真正教育就是叫人作个规规矩矩的人。你到一个一团一 体,到一个环境,不能守规矩,可见你做人不守规矩,吊儿浪当的不在轨道上走,那还有什么用?在人中已经不算一个份子了。
佛进一步又说,&有于一尸一罗轨则虽得不坏,然毁正见&,一层比一层严格,不是一层一层罪轻,轨则比一尸一罗严重,正见又比轨则严重。有些人学佛不犯戒,也没有破坏规矩,但他心里的眼睛已经瞎了,没有正见,对于什么是真正的佛法?什么是真正的修持?看不清楚,那是因为缺乏智慧,没有头脑。没有正见即是佛法的瞎子,纵然在修持也是盲修瞎炼。我经常看到许多人佛法讲的头头是道,自己认为比任何人都聪明、都高明,讲出来的话好听得很,实际上,一点都不是佛法,行的全是魔道,甚至是地狱道,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正见。所以正知正见是学佛最为重要的,非常非常重要的关键。
有了正见才能讲戒律
我们曾经讲过布施和持戒,有一点大家必须留意,几乎每一本经典都会提到菩萨道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一精一进、禅定、般若,为什么药师经也提到这些呢?一般人的观念总会认为药师经应该是讲如何得长寿?如何消灾免难?如何使人所求如愿?怎么也讲起六度来了?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想无灾无难,没有烦恼病痛,必须从心地上的修持开始,也就是从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做起,才能获得药师佛相互的感应。因此药师经亦不免重提六度的重要性。
&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如果没有真智慧、正知见,六度万行有时候看似做善事,实则是做了坏事,所以一切以正见为首,因为正见能破除迷信而起正信。正见从何而来?正见必须有高度的、真正的般若,真正高度的般若又自何而来?必须要懂得方便般若、文字般若、境界般若、眷属般若。般若意即智慧,因中国文字&智慧&一辞,不足以概括般若的内涵,所以不直接译成智慧,而以梵音&般若&代替。五般若就是:
一,实相般若
悟了道,见到道体的本身即实相般若。
二,境界般若
见到道体,有&见道&的境界。
三,方便般若
见到实相般若,是有了&根本智&,但还须求&差别智&,然后才会懂得一切方便般若,对一切差别法门的要点都能透彻了知运用。
四,文字般若
有了方便般若的人,文字般若自然殊胜,文字般若都是因实相般若境界而来。
五,眷属般若
包括布施、持戒、忍辱、一精一进、禅定。
般若就是正见,有正见的人才能谈修持与成就,否则都是在盲修瞎炼。那么,真的正知见从何而来?靠多闻而来,没有正见的原因就是自己不肯求多闻。
佛学所称的多闻,并非听闻的闻。佛经记载,佛的十大弟子中,阿难尊者多闻第一。多闻包括一切学问、一切差别法。阿难尊者因为随佛多年,对佛所讲的一切经、一切律等,一切学问都能深切记闻,所以多闻第一。
我们知道正见自多闻而来,不是光坐在那里不求多闻,不研究佛的经律论的深义而能得。
&契经深义&契是完全相合,对佛经深义完全了解,古代翻译为契经。如果对佛所经典的真正意义不能了解,文字看得懂,经义重点却不能证到,因此无法成就多闻,亦不能成就正见。
举例来说:现代佛学很流行,研究佛学的人也很多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也能成为教育他人的大专教授,如果真要问起有没有研究佛经原典?所获得的答案多是否定的,那么这些学者所看的佛学著作是不是近代人所写的文章、注解呢?答案是肯定的,现代研究佛学的人一大部分走此路线,情况非常严重,这就犯了&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了解&的毛玻看了一点现成的佛学文章,什么空啊!缘起啊!而提出一些佛学看法,这些与真正的佛学根本毫不相干。
又譬如我们现在所看的药师经原文,文字都看得懂,如果要达到&契经深义&,则不但要理解文义,更要完全解了,所谓&了了见&每一句话都要在心地上求证过、通达后,才能谓之&解&,也才能&了&。
解了佛经后,增加多闻;有了多闻后,增加正见。换句话说,我们把文字倒回去看,有了正见才能讲戒律,不破轨则,不破一尸一罗。那么,顺著文义下来就是说要想不毁正见,对三藏十二部经律论必须通晓无碍,尤其是经典,因为戒律来自经典。佛所讲的称为经;律是释迦牟尼佛当时所制定的戒条,有些是佛的弟子们针对现场发生的事所订立的规范;论是后世菩萨们的著作,如成唯实论、大智度论等等。
佛法经律论的真正深义在什么地方呢?在一切佛亲自所说的大小乘经典中。所以大乘经典、小乘经典均要研究,才会了解经文深义,进而增加多闻,成就正见,如此才是真修行。
众生与生俱来的傲慢
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一党一 。
有些人学问好,尤其是学佛的人,研究过经律论,也了解佛经,成就了什么呢?成就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增上慢。一切众生,不仅仅是人,所有一切生命的贪、嗔、痴、慢、疑都是与生俱来的。贪、嗔、痴,大家都听得很多了。慢,慢是什么呢?慢就是我,我们常听见别人讲口头禅,或听到街上发脾气的人骂一句&格老子&,这句&格老子&就是我慢。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觉的自己了不起,即使是一个绝对自卑的人,也会觉得自己了不起。有自卑的人都是非常傲慢,为什么傲慢?因为把自我看得很重要,很在乎自己,但是又比不上人家。自卑与自傲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同样一个东西。一个人既无自卑感,也不会傲慢,那是非常平实自在。
中国文化里庄子有一个比喻傲慢的典故:&螳螂当车&,他说螳螂发起脾气来,举起两只细长的手臂,想把车子挡住,不让车子过,结果可想而知,不但被压扁,连浆都出来了。庄子这句话是比喻人&自不量力&,超过自己能力、智慧范围的事非做不可,螳螂当时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想用两只手臂去挡车了?就是因为&我慢&。一般人常说:&格老子,我不在乎!&你不在乎就变成肉酱啦!
众生的我慢与生俱来,一个人如果能去掉慢心,那就快要修到&无我&了!从心理学的观点可以看出,我慢特别高的人,所做的事情都古里古怪,由于傲慢的变一态 心理,在某一方面就显现出来了。一个怕羞的小孩,看到人就躲,是不是窝囊?根本不是,他表面上怕羞,内心却非常傲慢。
还有疑,多疑,对任何事、任何人,尤其对修持信不过。贪嗔痴慢疑是众生的劣根性,不容易去掉。慢与疑包含在贪嗔痴中,痴是没有智慧。在修持上慢与疑比较容易看到,比较容易了解,因此通常只提贪嗔痴,比较少提及慢、疑。
我们对我慢已有了了解,再看什么叫增上慢?增上慢是人本来只有慢心,因某种原因又把慢心的作用发挥得更淋漓尽致。譬如学问好、多闻的人,最容易产生增上慢。岂止学问,一切人在任何方面有些成就,更高更上的慢心必然随之增加。像聪明人本来就自以为了不起,聪明人若再加上学识、经验,如果走上坏路子,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足以济其奸&,不学还好,有了学问更助长其作恶。
中国历史上的奸臣,都是人才,都是学识一流的人才,像众人皆知的秦桧,学问之好,头脑之聪明,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一手遮天,蒙骗上面的人,其本事之大,可想而知。一个部下,能把高明的老板瞒住,看不到下面的事情,那绝非普通人所能做到。这些人往往都是&多闻之士&,学佛最容易犯这个毛玻
我经常公开告诫大家,菩萨道很不容易做到,以我自己为例,如果今天有人要我只膀子,那我舍不得,我还要用它,我还要写字呢!我做不到。头、目、脑髓一切都拿来布施,我做不到。所以我不敢轻易说自己在学佛。但是我看到许多人一学佛以后,不管在家出家。经常犯&天上天下,惟我独尊&的毛病,我也常提醒他们注意,&天上天下,惟我独尊&的是教主,是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可惜不是你也不是我呀!甚至还有一种谬论,常听有些人说:&不识字、不研究佛经不要紧,六祖还不是照样开悟,六祖并没有靠读书开悟。&我说:&那是六祖,你不是六祖半,更不是七祖,对吧?&六祖是没有读书,但是他碰到了五祖,有位好老师。像释迦牟尼佛也不靠祖师开悟,他可没说不读书。释迦牟尼佛在十八岁以前就成就世间一切学问,为什么你不肯读书?不肯跟佛陀学呢?
学佛讲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讲四无量心,早课晚课,不知念了多少遍。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法门也包括邪魔外道吧!无量,你学了几个量?通通犯了增上慢戒。增上慢是个戒,增上慢的反面就是谦虚,绝对的谦虚,就是老子所讲的&虚怀若谷&。所以,大家要学习 不犯增上慢,这里讲的只是戒,更重要的是:要戒除增上慢的心,才会增长多闻。
我经常碰到学术界学识很好的人,一来,一谈问题,劈头就是一句:&我问你一个问题&,我就眼睛看看他。他再说什么,我说我不懂。他说我问你,我说我不懂。用这种态度、这种口气请教别人问题,多大的增上慢!连个请问、请教的&请&字都不肯用。
增上慢的果报是什么?往下看。
&覆蔽心故&,增上慢把自己的本心盖住了,以为自己了不起,自认为自己观念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也许现在我年纪大了,比较少见;年轻时在大一陆 上看到增上慢的人可多啦!他们的声望、名气都吓死人的,那种增上慢之重,那真是不得了。话说回来,我们年轻的时候也相当增上慢。
过去,看到老一辈的大居士,学识、名气都是第一流,到了生并临死的时候,手忙脚乱,痛苦万分,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候所有的学问、佛法都不得力。最后一大堆人围着他,大居士告诫后生晚辈:&你们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念佛吧!&我不提名字,一提名字就犯了增上慢戒,大概你们也可以想像得到。究其原因,没有真正的修持,因为学问好,文章比人家写得好,所以就犯了增上慢戒。
这种增上慢没有方法制一服 ,除非你比他还要慢,那么如何做到呢?你要多闻,学问要比他好,有正见,有真修持,否则没有办法。
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学问越好,所知障越多,修道证道越难,他生来世的果报,永远是一个思想家、一个学者,不能证果。不但大乘菩萨果位证不到,小乘的果位也不可能。
你们常挂在嘴边的&外道、外道&,外道并不是你们所想像的其他宗教,或是邪魔歪道,外到那里去啊?凡是心外求法都是外道,有学问,有思想,能言善辨,讲理头头是道,叫他拿身心来证明,一无所能,因思想、念头静不下来,不能专一,不能定。所以学问越好,越容易产生增上慢,自己把自己的本心本性盖住了,自是非他,自己认为自己的观念才是对的,别人不对。
所以,大乘菩萨道的大戒第一条就是&自赞毁他&,大乘菩萨道首先要学习 的是真正的谦虚。
我常跟同学说,我看到学者就怕,看到文人就怕,看到艺术家就怕,看到能干的人就怕,很多人看了就怕,怕什么?自古以来,文人、学者、艺术家都犯了同一毛病:&文人相轻&,看不起别人,文章是自己的好,儿子是自己的好,不过妻子是别人的好,是不是这样?
我们小时候读过一首名诗:
天下文章在三一江一 &三一江一 文章属我乡
我乡文章算舍弟&舍弟随我学文章
三一江一 就是一江一 苏、浙一江一 、一江一 西。讲了半天还是我第一。文人个个如此,人人一样。算命的、看相的、玩艺术的,都彼此&千古相轻&,相互妒嫉,甚至于打架。看别人生意好就眼红,某某人八字算得好也不服气。
搞宗教的,基督教、佛教、天主教都是&千古相嫉&。你的庙子旺,我的庙子不旺,恨死你,恨不得夜里一把火烧了你的庙子,或念个咒子把你的庙子毁掉。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是古人说的,我则加了两句:&江湖千古相仇,宗教千古相嫉&,我三样都碰到过,真是可怜哪!有时我闭眼睛一想,都觉得还很稀奇,在&千古相轻&、&千古相嫉&,&千古相仇&几重的压力之下,竟然还能活,而且活到几十岁,也差不多啦!
谈这些事实和道理,就在说明人根本是所犯的错误,就是慢心太重,自赞毁他,认为自己都是对的。我经常讲,天地间的人,绝没有自己承认自己犯错的,都是别人不对。我坐计程车有个习惯,一上车就先说:&对不起?请你帮我开到某某地方。&司机回头看看我,一脸莫名其妙的表情,觉得你这个老头真奇怪,怎么说对不起?对我说:我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人。我说是啊!请你啊!麻烦你,劳驾你。最后我下车又对司机说:&谢谢你啊!&
任何人只要一犯错,他心里也明白,脸色立刻变红,过了一会儿,自己再一想,马上又找了很多理由支援自己,认为自己的对,错的还是你。你看我们每个人是不是这样?当然包括我在内。
人都是&自赞毁他&,我的对,错的是别人,因此不叫做修行人,因此不能成道。更加严重的是:&嫌谤正法,为魔伴一党一 &。谤是毁谤正法,注意&正法&这两个字。什么是正法?很难说,你说佛教是正法,他说其他宗教也不是邪教,到底那个宗教才是正法?宗教有一个相同点,真正的教义,谁的高深?谁的彻底?另外再讨论,这里不谈。但是,一般的宗教徒喜欢毁谤人家的信仰,认为不是正法。
什么叫正法?没有悟道,没有证得实相,你知道什么是正法?没有正见,何以知道正法?正法又是那一法?根据佛经,自己去看看,你去找出来那一法是正法?
当然,三十七菩提道品,四谛、十二因缘是正法,声闻、缘觉是正法。但是到了&楞严经&,佛亲口将声闻缘觉斥为外道;到了&法华经&,佛说没有三乘道,只有一乘道;到了&金刚经&,佛说未曾说过一个法,没有说过一个字,一概否认。请问那一样是正法?不要认为我一学佛,我的就是正法,这是增上慢,正是毁谤正法。&正&的上面还有个&不&字,合起来念是什么字?叫阿歪。
真的正法是无可说的,我们今天在这里讲&药师经&已经是多余的了;没有讲&药师经&以前早就大彻大悟,这才是正法。八万四千法门样样都是外道,也样样都是正道。所以禅宗六祖对当时的弟子们所开示的话,有他的正确理由,六祖说:&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
所以,正法在那里?正法在正知见--正知正见。然而严格说起来,真正的正知见对不对呢?还不行,你还要无一法可得,真了了,无正无邪,无善无恶,无是无非,连无也无,那差不多进入正法了,否则一切人说法都不是正法。像我现在上课,现在说法可以说在诽谤正法,因为正法无可说。
谤字上面还有个嫌字,嫌是讨厌。很多人的根器不能跟他讲正法,一讲正法,他就讨厌,自然无缘,他也听不进去。你们将来年纪大了,慢慢变成善知识,就有了经验,对方不但听不进去,你正要告诉他时,他马上走开,使人内心真是无比的怜悯,无比的悲伤,那真是没有办法。所以我有时候婆婆妈妈,&你注意听,不准多说话&,这样他还是听不到,不相干的话他听进去了。重覆三次以后。我就不再讲了。为什么?他的业力太重,非要等他业力消了,转了好几大圈过来再说吧。眼前你就是想慈悲也没有办法,你让他出去磨炼,消业障是大慈悲;不去受些苦,不去受挫折,业障消得慢。
所以,有许多人嫌谤正法,讨厌正法。你自己知道吗?不容易知道。很多年纪大的人跟我谈话,你跟他讲了一百次,你说你的,他说他的。我说我已经告诉你了,他又说:&老师啊!我忘记了。&不晓得多烦啊!只好用极大的耐性、极大的智慧去教导他。
这些情形都是嫌谤正法。嫌谤正法是怎么来的?就是从&我慢&、&增上慢&心理而来,所以要戒慢心。
&药师经&这一段讲戒律的重点,首先要我们好好熟悉戒律,然后好好守戒,不要破戒;要不破戒必须有正见、多闻;要正见、多闻的最主要条件,必须去掉增上慢,去掉以自我为主的心理。所以,归根就柢,重点还是在一个&增上慢&。经文的要点搞清楚了没有?不要又被自己的慢心盖住了。
邪见与正见
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
&自行邪见&,什么是邪见?在哲学道理及佛学因明的论辩中,很难下一定论。但是,我们所讲的邪见,除了正见以外,妨碍我们成道的心理观念和思想,归纳起来有五大类(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见(五)戒禁见。
所谓见,不是用眼睛看,譬如我们通常都会说某人有没有见解,以现代话来说就是有没有正确的观念。什么叫观念?一般人如果没有正式学过哲学,只晓得说:&你观念不对&,并不完全清楚观念的意思。观念就是见,你的思想见解构成了心理上的一个确定的力量,就叫观念;你认为这样对或不对,就是习惯性的观念。换句话说,第六意识非常坚固,认为这个理解、看法是对的,就是观念。
譬如我们老一辈的人有一个很古老的观念--穿长袍。旧社会没有电风扇,夏天要去看朋友或者见长辈,非穿长袍不可,热得汗流浃背也不敢脱。万一在家里穿个短褂,听到某位长辈或老师来了,赶紧跑进房里穿上长袍,一边扣钮子一边说:&对不住,对不住,马上来。&长辈说:&没关系,热天无君子嘛!宽衣、宽衣。&这边回答:&不敢,不敢。&那边再说:&宽衣,宽衣。&摧了两声才敢把长袍脱了。在古代这里礼貌,是观念形成的一种习惯,现在唯恐不剥得光光的。古代认为是错的,现代却视为当然,这就是观念,也就是见。
我们之所以不能得正见,不能证道,便是因为我们的心时时刻刻被&五见&遮挡。
这五见,第一是身见。你们反省反省,那一个想修道证果?免谈了!坐在那里打坐,&唉哟!身上气脉动了!&&哎呀!这里气脉不通&,这是身见,身体丢不掉、空不掉,光说四大皆空,你来空空看!三天不给你吃饭,打坐饿得发昏,你去四大皆空吧!肠子你空吧!胃你空掉吧!不要叫饿!你看空得了空不了?为什么空不掉呢?修道人的观念问题,不是空不掉,而是你身见的观念太牢固。有时你把身体丢了一下,一会儿又回来了。刚上座那一刹那好像没有身见,蛮好;等到一坐正,手一摆好,整个身见来了,唔!这是阿拉(我)坐在这儿。全是身见,怎么成道?
什么叫初果罗汉、二果罗汉?食嗔痴慢疑五毒加上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十个根本你去掉多少便能证多少果。什么叫证果?你以为拿二十块钱买个苹果就叫证果啦?要用五毒、五见来测验自己,想想看你身见去掉了多少。
边见,譬如你有时候坐起来也清净也空啊!你那个空有多大?水桶那么大。自己觉得:&唔!好空喔!唔!现在我没有了!&仍然有一个量,处处在边见中。佛法是无边无量的,你处处有量有边,还边得厉害,边到歪边去了,怎么证果?学佛、打坐、修道、念咒、念佛,念到那里去了?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坐也不敢向东方,非得向西方坐,万一你死的时候是朝北方死怎么办?统统被边见困住,怎么往生?宇宙是圆的,药师经告诉你:东方药师佛土与西方佛土平等差别。边见的意思,并不是说我天天坐在这里也没有看到边的那个边,而是你说心量有范围。
戒禁取见,这更严重了。什么叫戒禁取见?譬如信所谓鸭蛋教的有不吃鸡蛋的禁戒,因为吃鸡蛋会堕落,吃鸭蛋才会成道,这是戒禁取见;又如拜火教认为要拜天主就要拜火;又如有些人认为不吃素不能成道,那一样是戒禁取见,当然你不能说不吃荤不能成道,那一样是戒禁取见。所以别说是恶法,你的善法执着了一点也不能成道。
戒禁取见有很多,许多人犯了戒禁取见而不自知。不要看世界很文明,其实相当落伍。提到文明,以日常生活为例,过去文明的妈妈祖母那一辈,她们的内裤,文明连影子都看不到,那时女人的内一衣 裤放在床 的内侧一一干,床 像宫殿一样,四周围着,绝对不能拿到外面用太一一晒干,见了天日不得了,罪犯天条。那里像现在的三角裤挂在外面到处晾,还透明的,管他几角,像&万国旗&一样挂在高楼顶上。以前人的观念,男人的头顶上不能在女人的衣服下走过,现代人在&万国旗&下走过来走过去,从来没有怎么样。
戒禁取见包括很多,又如有些观念认为,人死了,手要摆在那里,灯要放在那里,衣服要怎么个穿法,不那么穿不得超生等等,都属戒禁取见,只要有一&见&存在就不能了道。
见取见,就是所有见,但却捉着不放。例如从&毕竟空&或&胜义有&的法门走进去,要是没有圆融的话,只见到&有&或&空&的一面,却以为究竟,那就是一大障碍了。
邪见,邪见当然是歪了,歪见与正见很难分辨。好比我们的嘴一样,看起来满正的,稍稍歪一点就歪了,正见有时错误了一点就歪了。
所以真正达到正见,谈话容易,譬如禅宗语录有一则公案,一位师父悟道了,但是衣钵还没有传,大弟子功夫好,打坐、不倒塔样样行,认为师父应该把衣钵传给他,不料师父临走前把师弟叫回来,把法印传给了师弟。大师兄心里很不高兴,增上慢来了。师弟回来接方丈位,一看便知道师兄不高兴。当然,这些人修养很高,表面上看不出不高兴,其实修持到她们那种境界,别说面子上,念头一动,立刻感应得知,他心通的本事很容易。众弟子替师父焚化时,接法的弟子接了位,等于皇帝传位给小太子的道理一样,小太子登上宝座,大太子照样要下跪叩首。师弟看看师兄的态度说:
&师兄啊!师父传位给我没有错,你还要好好努力。&
师兄说:&师弟,你不认可我吗?&
师弟:&不管认可不认可,我问你,师父平常教我们参禅作功夫,要一条白练去,这是什么意思?&
师兄喊:&点香来。&
古代丛林的香有小指头那么粗,禅堂打坐点一支香要两个半钟头。
师兄说:&香烟未断,我就走了。&师弟笑而语。
当然,生死来去自如,说走就走,要来就来,可没那么简单,难上加难。香未点完就要走了,这个本事有多大!是否能要生就生?我们看不出来,但至少他说走就走,当然不是吃安眠药,也不是上吊。
师弟在他身上拍一拍说:
&师兄啊!你这样搞没有用啊!&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尚未梦见在。&&
&坐脱立亡&,腿一盘或站着,说声走啦!就死了。这个本事只是定力的功夫而已,不是悟道。
&先师意尚未梦见在。&师弟说:&你对佛法的正见,作梦连影子都没有梦到,你以为说走就走,就叫佛法吗?&
这一段公案就在说明,这位师兄修道能到达&坐脱立亡&的境界,仍未得正见。以佛法而言,证到声闻缘觉的罗汉果位,不算得正见,乃至成就了辟支佛果还不算;唯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弹指之间,当下彻悟,这才是正见。
所以&楞严经&提到:&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这是正见。&见见之时&:大菩萨悟道见道的时候。&见非是见&:那个见道之见,不是眼睛看到什么,也不是心里或打坐时看到什么的见。&见犹离见&;那个见道的见,离开能见所见。&见不能及&:不是你的思想观念所能达到的,这四句偈还不是正见,只是正见的第二层投影,形容辞而已。
由此可知一切众生学佛,要对佛法产生正见之难,学佛没有正见,大部分都在邪见中。所以佛说一切众生因有增上慢覆蔽心故,&如是愚人自行邪见&,自己走入邪见之路不说,还影响别人,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在大危险的深坑,永不超生。为人师者,一不小心就走入这个道路。那么,他的果报如何呢?
邪见的果报与药师佛的威力
&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
严重的下地狱,轻一点的变傍生、畜牲,有些变饿鬼道众生。因为犯了邪见,不得佛法的正见,有了增上慢,又因为自是非他,嫌谤正法,因此,轮转到下三道受果报。&流转&就是轮回的现象,是形容辞,像流水一样在旋转流动。
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
佛说这些人等如果听到药师佛的名号,抛弃了恶的、坏的观念,再转来修正法,自如不堕地狱、饿鬼、畜牲道。但是,除非他自己的阿赖耶识忆想起来,否则很难有这个机会。
这里有没有问题?你们没有问题,我替你们提个问题,药师佛有那么大的威力,咱们去地狱、饿鬼道玩玩有什么关系?多体验,多去了解嘛?将来也好多度众生。没有做过猪,去尝尝变猪的滋味,将来懂得猪说话,到猪国留学度猪也容易一点嘛?这样行不行呢?你要注意,经典上讲一切学佛的人要先持戒。由于过去戒律持得很有基础,后因走入邪见,走错了路而不求多闻,而自是非他,而增上慢,这一类根器的人堕落三恶道中,在他的根性中,多生累劫以前持戒的种性还在,那点灵光并没有完全毁坏。所以一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便舍弃恶行,修诸善法。
读经要注意,尤其出家同学,将来都有机会出去弘法,不要瞎子牵瞎子,滚进一堆沙子,那就越滚越糟,流转无穷了。因此我特别跟你们讲这部经典,你们要仔细阅读,要如佛所说,&契经深义&。你说我只想修行打打坐就好啦!不想研究经典,那是愚痴心,犯了&不求多闻&的戒,将来会更愚痴。要注意哦!我们中国翻译佛经,把释迦牟尼译成什么佛?&释伽文佛&,文章的&文&,所以不要偷懒;不研究经典,不看佛经,是不行的。
这里的问题已经替你们解答了,要有多生累劫以前学佛持戒这一点灵光的&因&,才有一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的&果&。
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以彼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得正见一精一进,善调意乐,便能舍家,趣于非家,如来法中,受持学处,无有毁犯,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
与佛作对的提婆达多
刚才说三恶道的众生,因为过去有持戒的灵光、根器,所以能舍恶修一切善法,因此解脱跳出恶道。但是也有众生很习惯在恶道中,这是观念问题。譬如在法华经中有一个大秘密;多生多世与佛唱反调的提婆达多,是佛的兄弟,当释迦牟尼成佛时,提婆达多才出家,要跟佛学神通,佛愿意教他,就找另一位堂兄弟--阿难教他。阿难闻佛说法,方法都记得,但本身没有修持。阿难教提婆达多,修了七天,就五通俱足了,当然未得漏尽通,然后就开始当教主,反对佛。
提婆达多处处与佛为难,佛出门时,他用神通施展法术,从山上滚下一块大石头,准备把佛压死,靠一位原来什么都不会,五百年以前还在当狗的徒弟周利特救了佛,佛教他念经念佛念咒,他都不会,佛又教他念扫把两个字,他念了扫忘了把,念了把字忘了扫。后来周利特证得罗汉果位,以神通知晓提婆达多施法害佛,用扫帚把石头顶回去,石头虽然没有打中佛,却又弹回来压伤了佛脚上的大拇指。
后来提婆达多生生世世堕入地狱,他在佛面前,地自动裂开掉下去。据说现在到印度还看得到这个坑,不过很浅。佛的兄弟都很感叹,问佛何以会如此?佛叹气说:&你们不知道,他不只这一生,而是多生多世与我作对。过去有一生,我变成虱子,他变成跳蚤,比我聪明、能干又跑得快。有一个又穷又干又瘪的罗汉在打坐,我跑到他身上找不到东西吃,块饿死了。变成跳蚤的提婆达多吃得乌黑油亮,我问他:你老哥在那里谋生呢?他告诉我,罗汉入定,头顶正好充满血,爬到头顶上咬一口就吃饱了。我听跳蚤的话,到罗汉头上咬一口,结果这位罗汉入定蛮好,但是身见没有忘,他一痛,手一捏就把我捏死了。&佛说他变成虱子已经够可怜,提婆达多还要变跳蚤来害他一下。
然而,佛讲到法华经时才说:&你们别搞错啦!提婆达多是何许人也?他是我最初发心学佛时的老师。他引导我,怕我道心退转,所以生生世世来折磨我,其实他早已成就,你以为他真下地狱啊?&阿难同其兄弟观察提婆达多在最深一层地狱。阿难请求世尊用神通把提婆达多从地狱度上来。佛说:&阿难你好愚痴啊!不是我不肯度他,是他不肯离开地狱。&阿难不信,佛把阿难送到地狱,果然看到提婆达多,阿难问哥哥在地狱苦不苦?提婆达多回答说:&哼!我在这里比三禅天还要快乐,有什么苦?&阿难问他想不想离开地狱,提婆达多说:&去!去!去!谁把你送下来的?我在这里比三禅天境界还快乐,为何要离开?&这是个大秘密。所以地藏王菩萨愿意在地狱等我们,等我们这些业障重的众生下去。
但是话又说回来,有些人以恶法为乐,不肯舍,纵然度他,他也不愿意舍弃恶法,修一习一 善法。这些人在三恶道中,&以彼如来本愿威力&,因药师如来愿力宏大的关系;&今其现前,暂闻名号&,怎么讲&令其现前&?注意哟!灵光一现,忽然莫名其妙的听到药师佛的名号;或者自己多生累劫的因缘,因为药师佛的本愿、愿力、光明、名号的力量,在他睡梦中偶然现一下;或者临死的时候见到佛或佛光现一下就消失,如&西藏度亡经&所说。
&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受到佛的威神或佛光所照,从三恶道中脱离,投生变人。&得正见一精一进,善调意乐&,得了人身以后,具备了正见,也相当一精一进修道。所以有许多刚从三恶道中来的人,因为曾蒙佛光加庇,修行一精一进而有正见。这些人善根具足,很容易做到&善调意乐&;没有正见,很难做到这四个字。我们的思想意识,一天到晚都在烦恼、愤恨、痛苦、忧愁中,意境上没有一刹那的快乐。
这些人等,善于调整自己的意乐,因此也能出家。&非家&就是出家,不是一般人世间的家庭,而是如来法王之家。慢慢在佛法中受持戒律的学处,声闻、缘觉、菩萨戒三学处,再加上这一生有真正正见的修持,又肯求多闻,又能理解一切经典甚深意义,远离增上慢心,不毁谤正法,不为魔作伴侣,而渐渐修一习一 诸菩萨行。修菩萨道,行菩萨万行,不是一时能够做到的,而是&渐次修行&,在大乘道上慢慢求进步,最后得到圆满菩提成就而成佛。
行到有功即是德
戒,是一切要有正见,而且最重要的是去除增上慢心,以多闻培养自己的正见,因得正见而戒行清净。不得正见,一切众生自心已经成病了,纵然闻药师如来名号,也很难相感应。由于有正见,闻到药师如来名号,即身就得感应,即身可得成就。
其实一切佛法,不论小乘的四谛、十二因缘,大乘的六度万行,一切都是戒。所谓戒就是行,什么行呢?为善去恶而止于至善,行到了就是有功,就是德行的成就,所以千万注意古人的一句话:&行到有功即是德&,也就是事到有功即是德。什么是功德呢?必须一切有成果,行为到了,有成果,有功勋,才是真正的德行。譬如有一天和大家一起吃饭,跟同学们谈起,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甚至做最起码的一件小事,像抹个桌子清扫室内环境,我们可以反省自己,谁能做到&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这句话?往往是五分钟热度。
也许同学知道我有过分的洁癖,而且还有整齐癖,东西一定要摆整齐。有一次某某教授与另一位教授谈话,在我案头拿了一本便条纸做纪录,用完了又放回原位,放得很整齐。他一边放一边战战兢兢地看我,深怕自己放得不整齐。我晓得他平常在家里不是这样做,因为有太太服侍他。当着我的面,惴惴不安,特别要把纸条放整齐,意思是说:这回我总合你的意了吧!结果他放好后,我又把本子拿起来,重新放一次,这下他傻住了。当时有很多长官、客人在座,他不好意思问我,我也不会讲。过了三天他来了,我跟他提起这件事,他说是啊!老师,我晓得在你面前放东西要放得很整齐。我说你放得很整齐没错,那是表面上看起来很整齐,实际上那本便条纸下面有几张折到被压住,你却没有看到,因为你过于小心,眼睛又不断看着我,所以没有注意到下面。
一个人行菩萨道,讲到戒的行为,像这样小的一个动作都不能马虎。&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戒。我常跟同学们说,我晓得你们很发心,发心是佛家的话,就是一般人说的立志。但是我晓得不到三天,第四天就松懈了,慢慢地不动了。一个人入世也好,出世也好,一生有没有成就,就看他能不能做到&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这是非常难做到,因为环境的改变,自己马上变了。变了还找许多理由原谅自己,为自己作解释,结果还觉得自己没有错,错的都是别人,再不然就说这里的环境不好。
所以大乘佛法的布施就是戒,布施就是牺牲自我。谁能够真正牺牲自我?做不到的。朋友生病了,自告奋勇来帮忙照顾,三天?三个月?三年?乃至十年?你不会埋怨自己吗?不埋怨他,也会自己埋怨自己,唉!找当初为什么要答应呢?对不对?所以很难啊!修行要在这些行为上下功夫,由心里的行到外面的行为,因此说&行到有功即是德&。功德不成就,想修道打坐开悟?行吗?那你早&误&了,耽误了。
学佛注重在行
所以一切在行,尤其目前世界各地风起云涌的崇尚谈禅,千万要注意,真正的禅宗是行到,不是嘴里讲的口头禅。光谈禅没有用,要行到,因此要特别注重达摩祖师所传的禅宗,达摩禅以二入及四行为要义。所谓二入是理入和行入,四行是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四种行都要做到。如果行不到,在见解上偶然有超脱的见解,在修定的心境上打起坐来偶然有一下空灵,那不是禅,那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
一个艺术家、文学家,乃至一个极度劳苦的人,挑个担子行百里路,偶然把担子一放,地上一坐,心情一松,此时没有杂念,很清净。要得到心境的清净很容易,可以用各种方法做到,但那不是禅。如果认为这就是道,学佛到最后什么都没学到,只学会偷懒,贪图那一点清净;而那并不是毕竟清净,真清净是功德圆满。
功德是在行上来的,不是在打坐;打坐本来在享受嘛!两腿一盘,眼睛一闭,万事不管,天地问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享受?这是绝对的自私自利。但是话又说回来,打坐不需要吗?需要啊!那是先训练你自己的起心动念,或者空掉念头,或者克制念头,或者为善去恶的训练。
譬如某天有位同学答应要来这里工作,结果搞了一天就不来了,而且也不告诉我一声,这是学佛的行为吗?连这么一件小事都做不到,学个什么佛?做人连信义都没有,还学佛?什么叫信?言出有信,不来也该有个理由嘛!一天到晚婆婆妈妈说自己学佛,自欺欺人。
学佛注重在行,不在枯坐。天天在家里坐,坐一万年也坐不出个道理来啊!光打坐可以成佛?那外面的石狮子坐在那里风雨无阻地动都不动,坐了二、三十年不是得道啦?行不到没有用啊!千万注意。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
复次,以现代白话文解释就是再说,现在再告诉你。我们看佛经,大家往往都会被它的宗教气氛、宗教形式所覆蔽,实际上它与中国文化儒家的孔孟之道,讲做人做事的&行&是完全合一的。不过,在合一中又有所不同,孔孟之道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大原则;佛家讲做人做事是从检查自己的起心动念开始,从内心开始修正,所以叫修行,也叫修心。乃至慢慢观察自心,起心动念是否纯善,到了完全没有恶念还不算数,乃至恶念空,善念也空,恢复到本来非善非恶、无我无心这个毕竟的清净,才是正路。
现在佛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众生基本心理上的坏一习一 性。佛再次告诉文殊菩萨说&若诸有情&,世界上一切有灵知、有思想、有感情的众生称为有情。悭贪嫉妒是四个心理一习一 性,我们曾经讲过。悭吝表现出来的行为与节俭差不多,但有所不同。例如以儒家道理来说,我们对朋友、亲戚、父母、兄弟子女等人,乃至对社会上其他不相干的人,舍不得帮助别人就是悭吝,而不是俭省;对自己要求非常俭盛珍惜则是节俭,不是悭吝。吝是一个人对任何东西都舍不得,抓得很紧,这还属于比较浅的一层,再深一层就是悭了,内心非常坚固的吝是悭。
内心悭吝是怎么来的?要仔细反省,尤其大家学佛学禅,处处要观心,观察自己做人做事的起心动念,悭吝是从自我来的,因为一切都是我第一。比方我原来坐在一个凉快的地方,来了一个胖子,天气热得不得了,想在边上坐一坐凉快凉快,我故意不动,甚至把屁一股移过去多占一点位置。连这一点凉爽的风都不愿意让给别人,不让人家占一点利益,这是悭吝,自我在作祟。
记得大概是三十年前左右,不是现在这种社会状况,有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在学佛?大家都说我学佛,我说没有,因为我没有资格学佛,学佛谈何容易?后来他问我什么是菩萨?我告诉他,当你饿了三天,而只得到仅有的一碗饭,看到别人也没有饭吃,可以把这碗饭给别人吃,自己饿肚子,这是菩萨道。我做不到,所以我不能算是学佛的人。之后他又问我菩萨在那里?是不是在庙子上?我说菩萨在人世间,很多不信仰宗教的人,不论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甚至什么教都不信,但他们的行为却是菩萨。
贪,凡是悭吝的人必定贪,贪与悭吝是在一起的。譬如我们说某人一毛不拔,下一句一定说:&一定有钱&,这是必然的,舍不得嘛!悭贪所累积的钱财就多了;慷慨好义的人一大多没钱,除非有特殊情况。所以中国人有一句古话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心肠慈悲的人不带兵,慷慨好义的人不作生意。有些同学出去作生意,我以八个字吩咐他,这是赚钱的原则:&爱钱如命,立地如钉&,站在那里守着摊位像钉子钉在地上一样,连吃饭都不重要,可以忍一忍,赚钱要紧,这样才能发财。以佛法来讲,这个基本道理就是以悭贪为主。
其实,我们整天在这里打坐、念经,求佛、求福报、求智慧,不也是悭贪吗?绝对的悭贪。有时别人请你帮个忙,&等一下,我要上座盘腿,我功夫还没有作完&,人死了都不管。因为你贪图成道,以为这样就可以成佛,成鬼啊!成什么佛?真正学佛在那里学?不在你那些形式主义,也不在于你摆出一副俨然学佛修道的样子。坐在那里佝腰偻背,好像老僧入定,实际上是在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万事不管,哄骗人家,唉呀!我在打坐用功,全是悭贪的心理。这方面的恶业是与生俱来的,修行就要在这些根本的地方下功夫,把自心悭贪的根根去掉。
嫉妒,嫉是嫉,妒是妒。嫉妒二字都用女字旁,中国古人发现,嫉妒的情绪变化表现最明显的是女性,并不是说男人没有嫉妒心,男人同样嫉妒得厉害。凡是众生都有嫉妒心,不过女性表现最显著,嫉到了极点就生病;妒到了极点,人的心都死了,像块石头一样。
我经常跟青年朋友说笑话,嫉妒心理那里没有?女性最明显,你到街上看看,一个女性在街上走,对面来了另一个女性,或者穿着比她漂亮,或者长得比她漂亮,或者手上拿个东西不同,她会斜起眼睛看,然后&碎&一声,嫉妒。街上走路的人比你漂亮,同你什么相干嘛?她也看不惯,要嫉妒一下。女性类似这种心理可多了,或某件事,或某一点,人家只要有一点好处,她非嫉妒不可。
男性的嫉妒心似乎比女性好一点,其实一样,但有所不同,在名利场中,在同事升迁的时候,或经理、老板对某人好一点,无比的嫉妒,&格老子,他算什么?啐!&就这么一声啐!嫉妒,其他的可多啦!
嫉妒的心理也是与生俱来,现象非常多,这两种心态是毒啊!根据佛经,嫉妒的心理是由男身转女身的根本业力,这种心理非常巧妙。大家自我检查,小时候同班同学,字写得比自己好,文章作得比自己好,功课比自己强,你真佩服他吗?你也没有讨厌他,不过你有个心理:&我自尊心很强耶!&,&我自尊心受了伤害&,什么叫自尊心啊?嫉妒,讲好听点叫自尊心,那是给你遮羞,那是痱子粉。所谓自尊心就是增上慢、我慢,变个名字叫自尊心。为什么要自尊啊?以自己为中心,自己吹自己,天大地大我大,月亮底下看自己,越看越伟大,那叫自尊心?那是我慢,因为我慢而变成嫉妒。
我们看历史上有很多人物、很多朋友,谈到历史偶然想到一个问题,中国人讲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前面四伦还讲得过去,为什么加上朋友呢?朋友还是非常重要,朋友有时比父母、兄弟还重要,为什么呢?人有时遭遇某一种事,产生某一种心理,父母、兄弟、夫妻不一定帮得上忙,唯有朋友才能解决。然而中国历史上标榜朋友之道的,也只有管仲、鲍叔牙的故事,难道中国几千年历史只有他们两人之间有朋友之道?当然不是,除了他们之外,在非知识分子中有很多,知识分子反而不容易做到。
据我这几十年经验,到现在更承认古人的两句话:&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我最近写给别人一副与此有关的对联,&报德者寡,报怨者多&,现在的时代,你付出再多,所得的都是怨恨。古人也说&仗义每从屠狗辈&,社会上真正能够帮助别人,同情、可怜他人的是穷人,穷人才会同情穷人,痛苦中人才会同情痛苦的人,屠狗辈就是杀猪杀狗的,没读过什么书。&负心多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知识高,自己思想解释就越多,不愿意做的时候,他会刻意加以解释;知识低的人不会解释,朋友嘛!怎么不去?为朋友没有理由不去,因为他思想不复杂。学问越高,思想越复杂,高学问而变成单纯专一的人,那是天下第一人,由高明而归于平凡。
管仲与鲍叔牙是知识分子的一交一 情,他们之间永远没有嫉妒,为什么?管仲穷困可怜的时候,两人合作做生意,管仲的个性素来如此,结帐时总要多拿一些。譬如赚一百万,他要拿八十万,鲍叔牙说拿去。这很不容易啊!到了管仲当宰相快要死了,齐桓公问他死了怎么办?宰相找谁呢?以我们的看法,管仲一定推荐鲍叔牙。齐桓公也问管仲,鲍叔牙可不可以接他的位子,管仲答说不可以,因为鲍叔牙个性太方,太求完美,要求太过分的好,胸襟无法包罗万象,不能当宰相。于是阻止齐桓公找鲍叔牙当宰相,而另外推荐其他的人。
所谓知己朋友在那里?假使是别人,一定这么想:我跟你管仲几十年朋友,穷的时候是我培养你,在政治上也是我协助你上去的,犯了罪也是我保你不杀头的,现在你当了几十年宰相,死了这个位子也该让我坐坐,连皇帝都示意要我做,你却反对。一般人一定会骂管仲可恶。可是鲍叔牙一听到管仲告诉齐桓公不要让他当宰相,却非常感谢,&只有管仲知道我&。实际上管仲是爱护他,宰相肚里能撑船,个性太方,心胸太窄,坐上宰相的位子,会被自己搞砸;管仲为了保全鲍叔牙而反对他当宰相,也只有鲍叔牙懂得管仲的心理是爱护他。他们两人之间永远没有嫉妒的心理,这个相当难。
嫉妒的心理很可怕,以我的看法,男女之间也有嫉妒,新婚夫妇最要好了吧!彼此也有嫉妒,信不信?研究心理学的去研究看看,如果夫妇俩到某个场合,有很多人赞美太太,丈夫心里很不舒服,别说男人赞美他的太太,就是女人赞美太太多了,没有夸赞先生一句,坐在那里心里真不是味道。反过来看,在某个场合赞美先生的多,太太虽然高兴,心里不是味道,这&不是味道&的心理就是嫉妒。你以为夫妇之间不嫉妒啊?你以为兄弟之间不嫉妒啊?连父子、师生之间都在嫉妒啊!
人如果能去掉了悭贪嫉妒,它的反面是什么?只有帮助人,只有恭维人,只有培养人,都希望别人好,一切荣耀都归于老兄你,那才是做到了不嫉妒。什么叫学佛?这就是学佛啊!你以为磕头拜佛,念经吃素,求佛保佑就是学佛?你还是求这四个字保佑你好一点,你把悭贪嫉妒这四个字真去掉了,你成佛的路走上一半还有余。
跟着悭贪嫉妒而来的,是&自赞毁他&。在这里的同学每天诵戒,都知道菩萨戒第一条,最严重的就是&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毁谤人家。这种心理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多得很,尤其这方面心理业力重的人更厉害。这几十年我看的很多,尤其在竞选时,现在的竞选都在自赞毁他。拜托拜托!恳请惠赐一票,我怎么怎么好,某人如何如何不好,千万不要投他的票。有些毁人家的话极其高明:
&某某人你认识吗?&
&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弥勒佛和如来佛谁厉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