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国民革命军第五军五十二军的后代

[革命军太子]国民革命军第76军来龙去脉 革命军太子
第七十六军第三十七军(第七十六军)军长为毛炳文,1937年9月陶峙岳接毛任军长职;该军辖第八师,师长原为陶峙岳,1938年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7月曾致远接陶任师长;第二十四师,师长李英,该师曾参加徐州会战。1937年11月该军改番号为第七十六军,军长仍为陶峙岳.1938年7月该军军长陶峙岳与第—军军长李铁军对调,李铁军任该军军长:1943年9月李铁军他调,廖昂接任军长.该军在1939年7月前直属军事委员会,此后至1940年4月直属第一战区,尔后隶属第三十四集团军,1942年秋后又直属军事委员会,1945年春直属第八战区.该军在1942年前辖第二十四、第八、第一九六师.1942年第八师改隶第五十七军,暂编第五十七师拨属本军.1943年第一九六师改隶第九十七军.新编第五师拨属本军.第二十四师,师长杨光钰.1940年7月廖昂接任师长.1943年12月刘劲持接廖任师长.1945年7月车蕃如任师长.第—九六师,师长刘超寰.1943年7月转隶第九十七军.同年7月邓宏义接任师长.1944年9月袁涤青任师长.暂编第五十七师,1941年6月以军政部第三十六补训处改编而成,祝夏年任师长.1945年1月何奇接任师长。1946年5月由原第七十六军整编成整编第七十六师,以原军长廖昂任师长。1947年10月该师师部和整编第二十四旅在陕北被歼,师长廖昂等人被俘。1947年11月升徐保任整编第七十六师师长。该师辖:整编第二十四旅,旅长车番如,1946年张新接任旅长,1947年10月该旅被歼,张新被俘,11月重建该旅,张汉初任旅长;整编第一四四旅,旅长赖汝雄,1946年贾贵英接任旅长。1948年5月初该整编第七十六师在宝鸡地区被歼,徐保阵亡,6月以李日基为整编第七十六师师长。1948年9月整编第七十六师恢复第七十六军番号,军长李日基,直属西安绥靖公署。11月该军一部被歼。李日基被俘。次年1月薛敏泉接任军长。该军辖第二十四师,师长张汉初,1948年3月该师在宜川被歼,5月以于厚之任师长,1949年1月张汝弼接任师长,同年6月底,该军辖第二十师,师长李纪云,该师由新编第一旅改称;第三三六师,师长黄剑夫。该军于1949年底在四川被歼。国民革命军第76军】该军前身是湘军第1师,1926年8月,程潜所属的湘军第1师在北伐战争中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2师。1927年3月,独立第2师扩编为第40军。1928年9月,第40军缩编为第8师,后编入第37军。1937年9月,国民党军队为加强淞沪会战中的军事力量,以第37军第8师为主力扩编组成第76军,辖第8师,陶峙岳任军长兼师长。该军编成后,隶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直辖,参加了淞沪会战。战后,调回陕西,担任守备任务,隶属西安行营。1938蔫月,第1军军长李铁军与第76军军长陶峙岳对调职务,李铁军改任第76军军长,卢兴荣任副军长。同时,新建预备第1师调归该军。此时,该军下辖:第8师,曾志远任师长;预备第1师,谢辅三任师长。1939年春,该军隶属第1战区时进行编制调整,预备第1师改隶第16军,另将第27军的第24师、第1战区第196师改隶该军。此时,该军下辖:第8师,袁朴任师长;第24师,杨光钰任师长;第196师,刘超寰任师长。41年5月该军第8师奉命改隶第57军,另将暂编第57师改隶该军。1942年上半年该军第196师调往重庆,另将新编第5师改隶该军。此时,该军下辖:第24师,廖昂任师长;新编第5师,廖慷任师长;暂编第57师,祝夏年任师长。1943年9月,李铁军升任重建的第3集团军总司令,廖昂接任军长,黄祖埙任副军长。同时将荣誉第2师编入该军,戴坚任师长。1944年,荣誉第2师改隶第5集团军指挥,此时,该军下辖第24师、新编第5师、暂编第57师编制不变。此后,该军隶属第6战去,由陕西调至湖北秣归担任守备任务。1945年春,国军调整军队编制时,该军新编第5师被裁减后,下辖第24师和暂编第57师。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该军由湖北调往陕西,并将暂编第57师改编为第135师。1946年4月,国军进行整编时,该军改编为整编第76师,军长廖昂改任师长,李学超任副师长。同时,将该师第135旅调归整编第15师,另将整编第15师第144旅调归整编第76师建制,该师下辖:整编第24旅,张新任旅长;第144旅,赖汝雄任旅长;新编第1旅,黄永瓒任旅长。此次整编后,该整编师隶属第4集团军,先后参加了对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的追堵作战。1947年1月,新编第1旅改编为整编第75旅。此时,该整编师下辖整编第24、整编第75、整编第144旅。同年,国民党军对陕北发起重点进攻后,该师先后参加了进攻延安战役、陕北战役、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沙家店战役和延清战役等作战。在延青战役中,该师师部及整编第24旅大部被人民解放军歼灭。中将师长廖昂,少将参谋长刘学超,少将新闻室主任曹锡武等被俘。此战后,该师重建师部和第24旅,第18绥靖区司令长官徐保兼整编第76师师长,担任后方基地陕西宝鸡的防守任务。1948年4月,该师在参加西府陇东战役中,该师师部及所辖第144旅被全歼,少将师长徐保被击毙。此战后,该师隶属西安绥靖公署,再次重建师部。李日基任师长,同时将重建后的第144旅改隶属西安绥靖公署直辖。此时,该师下辖整编第24旅,张汉初任旅长;整编第75旅,黄永瓒任旅长。1948年9月,该整编师恢复第76军番号,李日基任军长。原整编第24旅恢复第24师番号,于厚之任师长;原整编第75旅恢复第75师番号,黄永瓒任师长。同时,新建第20师拨归该军,吴永烈任师长。不久第75师的番号被取消,该军下辖第20、第24师。该军恢复番号后,先后参加了荔北战役、1948年西北冬季攻势作战等。在冬季攻势作战中,该军军部及所辖第20师、第24师被人民解放军全歼,中将军长李日基、少将参谋长高宪岗等被俘。1949年1月,该军第四次重建,前西安绥靖公署副参谋长薛敏泉任军长。下辖:第20师,褚静亚任师长;第24师,张汝弼任师长。同年2月,该军第20师在西北春季战役中再次被人民解放军全歼。此次作战后,该军撤至陕西安康进行休整时,再次重建第20师,仝敬鑫任师长。同年10月,该军退入四川广元地区归第7兵团指挥,11月该军在西南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全歼于新津、0崃地区。廖昂率领的整编第七十六师原为陆军第七十六军,系蒋介石、胡宗南的嫡系部队,1946年调到陕西,驻防宝鸡、虢镇。整编后,改为整编第七十六师,隶属于整编第二十九军。该师辖三个旅,即整第二十四旅(旅长张新),辖第七十和第七十二团;整第一四四旅(旅长贾贵英),辖第四三○和四三一团;新编第一旅(旅长黄永瓒),辖第一、第二团。各旅直属部队计有特务、工兵、通信兵各一连,辎重兵一营及卫生队国民革命军第8师抗日烈士王剑岳()少将副师长 第五十七军第八师湖南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日豫西灵宝毕家砦壮烈殉国卜懋民代理团长 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八团广东人 中央军校第五期高级班毕业。日上海姚家街、曾家祠、王家边一带阵地,他指挥所部苦战3昼夜,于冲锋时中弹,壮烈牺牲。毛亚平()上尉营副 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五团一营 湖南芷江 中央军校训练班毕业。历任连副、连长等职。1937年9月,日军大举进犯上海蕴藻浜一带,奉命率部布防于蕴藻浜北岸的窦家弄地区,坚守阵地,使日军不得靠近。30日,日军以飞机掩护机械化部队进攻,一营官兵凭战壕反击,日军终不得前进。翌日晨,日军集中火力猛攻左侧阵地,一角被突破,即指挥所部与日军肉搏,以一当十,血战半日,将日军军击退,克复阵地,自身中弹牺牲。黎文钦 上尉营副 一战区第八师八连二排湖南宁乡 洛阳军校,日上海蕴藻浜巡视阵地时,不幸被日军哨兵击中要害牺牲阎毓秀 营长 2军8师51团2营 1938年8月武汉会战田家镇松山阵地牺牲依明江 连长 2军8师51团2营7连 1938年8月武汉会战田家镇松山阵地牺牲黄光瑜 上尉连长 一战区第八师四十八团二连。1937年9月上海蕴藻浜唐家桥阵地。受重伤,被送至南京医院治疗,因伤势过重而牺牲刘鹤洲 上尉连长 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三团四连湖南衡阳 庐山军训班第一期毕业。日上海窦家宅防线英勇牺牲黄少廷 连长 76军第8师补充团机枪连湖南望城县嵆山乡南岳庙村 日陕西华县牺牲谭 涛 连长8师47团6连日,六连奉命坚守上海蕴藻浜季家宅阵地。上午9时,日军沿季家宅右侧,向阵地猛冲,被击退。为争取主动地位,他以一部兵力正面向日军迎击,另一部分由日军左侧迂回袭击,激战数小时。战斗中,不幸被子弹击中要害,英勇牺牲罗俊卿 上尉连长 第一战区第八师湖南湘乡 国民党中央军校毕业。日上海蕴藻浜,奉命率部调守王家边阵地,在指挥部下乘胜追击中,不幸中弹牺牲。杨希龄 上尉连长 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七团一连湖南湘乡 国民党湖南衡阳军官讲习所毕业。日,上海蕴藻浜与全连30余名战士一起壮烈牺牲。朱应潮上尉连长 第一战区第八师湖南湘乡 中央军校第六期毕业。1937年10月,在南丰战役中身先士卒,向敌阵冲去,边掷手榴弹,边与日军格斗,斩敌甚众,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张忠良上尉连长 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七团三连 湖南芷县 国民党庐山军训班毕业。日,山西芮城陌南镇他与全连官兵皆壮烈牺牲。黄光瑜(?-1937)上尉连长 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八团二连。1937年9月,淞沪战役中,日军大举进犯上海蕴藻浜一带,所在团奉命坚守蕴藻浜唐家桥阵地。日军步兵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阵地猛攻,他指挥全连官兵沉着应战,先以重机枪向日军射击,继以手榴弹投掷,激战数小时,日军死伤严重,只好溃退。翌晨,日军援兵至,又向阵地猛扑,工事大半被炸毁,率所部与日军肉搏达二小时,毙敌无数,缴获了许多战利品。指挥战斗中,不幸受重伤,虽被送至南京医院治疗,但因伤势过重而牺牲。车永辉(.16) 连长 第二十七军八师二十七团二营四川大邑 高等小学毕业后,曾在四川地方军队车辉先部任文书、排长等职。1935年,入国民党中央军校成都分校第一期学习。1937年9月,随军转战于山西上党、中条山等地。1940年2月,日军占领同蒲路安邑至解州、虞乡一线。3月15日,二十七团奉命于3月16日拂晓进攻盐池之敌,率全连勇猛杀敌,收复了盐池。当日午后2时许,日军陆空配合大举反扑。他率部坚守阵地,与敌血战,不幸被敌机炸弹击中牺牲。盛心佛 上尉连长 湖南长沙 国民党洛阳军调班第四期毕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八团二连。同年10月,奉命率部增防蕴藻浜唐桥阵地。7日拂晓,日军以重炮向该连阵地轰击,企图掩护步兵进攻。他率全连迎头痛击日军,双方展开血战,日军伤亡惨重。他又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往返厮杀,终将敌击退。率部乘胜追击时,由敌阵飞来一枚炮弹,在其身旁爆炸,英勇牺牲。刘鹤洲(?-1937) 上尉连长 湖南衡阳 国民党庐山军训班第一期毕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三团四连。同年9月,奉命率部坚守上海窦家宅防线。他以两排守阵地,另一排埋伏于离阵地前约150米处。21日晚,日军突然袭击,他指挥所部,沉着战斗,毙敌甚多,并缴获一些枪械。22日,四连奉命调往增援须宅阵地,与敌血敌5小时,日军溃退,率部乘胜追击,他不幸身中数弹,英勇牺牲。刘光明(?-1937)中尉连长 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七团二连湖南宁乡 国民党庐山军训团毕业。日上海蕴藻浜王家边阵地。英勇牺牲。赵梅初 中尉副官 第八师司令部湖南湘乡 中央军校第六期毕业。日上海地区项宅阵地幸身受重伤,英勇牺牲。杨本诚 中尉连副 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三团四连湖南武冈中央军校军官训练班步兵科第二期毕业。日,上海窦宅因流血过多,英勇牺牲。龚保连少尉连副 一战区第八师 湖南湘乡庐山军训团第三期。1937年10月,淞沪抗战中,奉命率部坚守墙门头阵地,日军用大炮掩护步兵向阵地疯狂进攻,他亲率一批兵力应战,激战数小时,毙敌甚众,使日军败退。9日,奉命增援王家边阵地时,与日军发生遭遇战,奋不顾身,率部向敌阵猛扑,格斗拼杀一小时,歼灭日军数十人。厮杀中,头部中弹,英勇牺牲。王 翔() 少尉连副第二战区第八师四十七团二连贵州 国民党七十六军干部教导队毕业。抗日战争时期,日,山西芮县中条山西门阵地。与全排士兵英勇牺牲。吴鹤群 少尉连副 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八团湖南益阳第八师教导队毕业。日,奉命率部坚守上海蕴藻浜北岸郭宅前哨阵地,与敌发生遭遇战。腹部中弹,英勇牺牲。王武提(?-1937) 少尉连附 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七团三连湖南新宁 国民党第八师教导队毕业。日夜,日军以猛烈炮火向所在部队蕴藻浜石驳岸阵地猛轰,阵地右角工事被毁。翌晨,日军又增援进攻。奉命率一排士兵坚守阵地左角。黄昏时分,率部冲入敌阵。日军惊惶失措,丢下数十具尸体狼狈溃退。此时突被一颗流弹击穿腹部,壮烈牺牲。江克武中尉排长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五团 湖南芷江中央军校军官训练班第三期毕业,日上海蕴藻浜与日军作殊死战,终因寡不敌众,与全排官兵一起壮烈牺牲。胡南喜 中尉排长 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七团三连湖南益阳 国民党第八师教导队毕业。日,山西陌南镇娘娘庙,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周颂先中尉排长 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八团三连。日,坚守蕴藻浜姚家街阵地。全排官兵壮烈牺牲。李剑魂见习官 第二战区第八师四十七团一连四川巴县 国民党中央宪兵学校、七十六军教导队毕业。日山东芮城英勇牺牲。易策方少尉排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三团五连。1937年10月,所在连奉命坚守蕴藻滨陈家行一带阵地,与日军血战7昼夜,粉碎了日军的无数次进攻。9日,日军数架飞机对阵地进行疯狂轰炸,阵地工事全被炸毁,奉命率部向蕴藻浜南岸阵地转移。翌日,日军对阵地发动了更大的进攻,他率部英勇迎敌,血战1小时,毙伤日军甚众,后因弹尽援绝,与所部官兵壮烈牺牲。盛玉春 少尉排长 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七团三连湖南零陵 国民党第八师教导队毕业。日,奉命坚守蕴藻浜石驳岸阵地。是日,大雨滂沱,战壕积水盈尺,全排战士,毫无难色,警惕守卫阵地。日军机枪突向阵地猛射,盛率部沉着应战,相持数小时。黄昏时分,日军又分数路扑向阵地,率部跃出战壕与敌格斗,同时集中手榴弹投向日军,毙敌20余,后日军大批增援,炮火愈加猛烈,与全排官兵壮烈牺牲王 翔() 少尉连副 8师47团2连贵州 国民党76军干部教导队毕业 日中条山地区牺牲。策 方 少尉排长 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三团五连 日蕴藻滨陈家行一带阵地,弹尽援绝,与所部官兵壮烈牺牲王歧峰 少尉排长 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七团一连湖南邵阳国民党第八师教导队毕业。日,率部坚守上海蕴藻浜地区王家边阵地,与全排士兵同壮烈牺牲。杨格棋(?-1937)排长 第一战区第八师四十三团五连湖南湘潭 第八师军事教育班毕业。1937年9月,日军大举进犯上海宝山一带。24日,奉命率所部担任窦它阵地前哨,日军以优势火力向阵地猛击。为转移日军火力,率全排迅速转进据阵地约70米处的据点,忽被日军发觉,即以密集炮火向该据点射击,他奋不顾身,指挥全排与日军作殊死较量,终将日军击退,在乘胜追击逃敌时,不幸触发地雷阵亡。刘秉烈 准尉见习 第二战区第八师四十七团三连湖北荆门 国民党七十六军教导队毕业。日山东芮城东北角阵不幸腰部中弹,壮烈牺牲。袁次荣 排长2军8师53团重机枪1连1938年8月武汉会战田家镇外围阵地壮烈牺牲一位淞沪抗战军人的命运----“八一三”淞沪抗战七十周年祭--------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和他们的亲人四、长沙入伍进城不远,便看见一堆人围在那里看猴戏,父亲背着包袱雨伞,也挤进人堆里看猴戏。正看着,忽觉得背后有人拍了他一下,回头一看,见一个中年男子在问;“喂!出来找事做?你愿意去当兵吗?”父亲一怔,随即回答:“当兵?怕不会要我。”那人说:“应该可以,只看你愿不愿去?”父亲说:“只要可以,我就去。”那人便将父亲带到中央陆军设在长沙的招兵处,介绍给招兵处的长官。后来得知,当时这种专门介绍人去当兵的,叫兵贩子,每介绍一人入伍,可在招兵处领取三块钱的报酬。招兵处在对父亲进行了简单的体检后,问了一些情况,便要父亲填一张覆历表。在填表时,父亲的脑海中忽然闪电般地回顾了自己这十多年的遭遇:自己从小父母双亡,成了孤儿,但家中的二叔,汉阳的姑妈,都待自己如亲生儿子,特别是表哥李家,待自己更是恩重如山。经过一番思考,他在填自己的姓名时写上“李文华”三字,以表不忘李家之恩。直系亲属“父亲”一栏则填上二叔“张春仙”的名字。籍贯则填真实的“湖南湘乡永丰镇八角亭”。一切手续完毕,父亲脱掉身上的旧衣服,穿上了军装,就这样入了伍,成了一名军人。当时与父亲一道入伍的有十多个人,年纪参差不齐,小的十几岁,最大的三十多岁,但都是穷苦人。招兵处在长沙呆了几天,大概招得差不多了,就将这些新兵带上火车从长沙一直开往西安。到了西安,部队将所招新兵组成一个“新兵大队”,集中在凤翔统一进行训练。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后,发了枪支,正式入编。“李文华”被编入陆军第八师第四十八团一营三连。第八师的湖南人多,在长沙入伍的湖南老乡中,有好几个都编在三连,因为大家都是穷苦人出身,在一起就象亲兄弟一般相处。五、淞沪抗战不久,震惊中外的“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紧接着北平、天津局势紧张。部队奉命开往天津。从凤翔出发,步行几天后到达歧山,在歧山上了火车,部队开到汤阳就驻下了。这时,已传来了北平和天津相继失守的消息。部队在汤阳住了几天,八月十三日,淞沪战争爆发,部队奉命调往上海增援。火车开到离上海还有一百多里路处便不能开了,铁路已被破坏。部队下了火车,立即按照上级命令进行部署,步行进入阵地,准备战斗。这次上海保卫战 ,据说我方军队投入了四十几个师的兵力,但我们的武器装备实在太落后了,大多数步兵使用的都是汉阳造步枪,每次只能打一发子弹。而日本鬼子则首先出动了大量的飞机,轮番对我方阵地进行狂轰滥炸,然后在坦克、大炮的掩护下,鬼子的步兵一次又一次地向我方阵地发起进攻。我军浴血奋战,顽强抵抗。战士们斗志高昂,上了战场,大家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一进入阵地,就死守每一寸国土,不让敌人的部队前进一步,哪怕多坚持一天或一个小时。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日寇遭遇到了自“七·七”芦沟桥事变以来最顽强的抵抗,这是日军头目所始料未及的。他们曾经夸过大话:三天就要拿下上海,结束战斗。可是两个多月过去了,尚未突破我军防线,在此期间,消耗了敌军大量的战斗力,牵制了敌军在其它战场的军事行动,双方都伤亡惨重。父亲所在的防线一团人只剩下不到一连的人了,大家只知道这一条火线是第八师的人,彼此已分不清是哪个团,哪个营的了。战士们在一个阵地坚守几天再后撤,再坚守几天又后撤。就这样边打边退,一直退到苏州河上的八字桥。十月底,敌人突然停止了进攻,战场上一下子寂静了下来。战士们心里都明白,敌人正在准备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于是,趁着战斗的空隙,加紧作好战备。第八师在八字桥设了一道防线。父亲和一些战友则退到了周家桥,在那里修筑工事,挖壕坑,垒沙袋,准备迎击敌人的新一轮进攻。经过几天的沈寂之后,日本鬼子突然于十一月一日凌晨向我军阵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在一阵狂轰滥炸后,鬼子开始攻城了。忽然一个炸弹落在父亲的战壕旁,一声巨响,爆炸过后,在同一战壕中的六个人全被土包,沙袋压在下面。渐渐地,苏州河一带的火力开始减弱,鬼子的主力已向市内转移。包括父亲在内的三个人慢慢地从土堆沙袋中挣扎了出来,而另外三人则被永远地埋在了下面。钻出来后,父亲才发现一粒子弹透过沙袋,嵌入了左膝盖骨中,鲜血直流。出于求生的本能,三人趁着战斗的空隙,相互搀扶着向后撤。大约走了两里多路,来到了马路旁,父亲伤势很重,已走不动了。马路边还有另外一些伤员坐在那里。一些自发慰劳战士的老百姓送来了饭给他们吃。吃过饭,在马路旁等了一会,一辆税警总团的军车正好路过此地,伤员们纷纷招手,军车停了下来。一位当官模样的下车一看,见是伤员,立即叫他们上车。伤势轻的自己爬了上去,而父亲伤势较重,是被人抬上去的,上车后,父亲便昏过去了。六、负伤住院等到父亲醒来时,已被送到了上海法租界第二后方医院。那时的法租界成了国中之国,日本人敢打中国,竟不敢碰法租界。医生见父亲伤势较重,后又将他转入第五后方医院。至此,父亲与原部队第八师完全失去了联系。由于一粒子弹嵌入膝盖骨,伤势严重,医院动了几次手术,均未能取出子弹。直到第六次手术,才将子弹取出,但膝盖骨已严重感染,并已出现全身感染症状。见此状况,医院院长亲自找他谈话,告诉他问题的严重性,说这条腿保不住了,只能锯掉,不然会有生命危险。父亲听说要锯腿,死活也不答应。但症状一天比一天严重,后来不仅疼痛难忍,还进入了昏迷状态。为了挽救父亲的生命,院长果断地给他做了手术,锯掉了左腿。手术后第二天下午父亲才醒过来,护士见他醒来就问:“好些了吗?”父亲当时也感到奇怪,回答说:“好象不痛些了。”护士说:“那就好,我们就放心了。”当得知自己的左腿已被锯掉时,父亲大哭了一场,那一年,他才十九岁。父亲入院醒来后,发现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自已的名字,番号已不是第八师的的李文华,却变成了中央税警总团第二团一营一连的上士“任学臣”了。后来向住院的原税警总团老兵一打听,才知道这个真任学臣在几个月前便已失踪,而连里却一直保留了任学臣的编制。当时将父亲从战场上救下并送进后方医院的,正是税警总团二团一营一连的官兵。因父亲入院时正处昏迷状态,在上报姓名时,便将父亲抵了任学臣的缺。知道了这些原因,父亲想:税警总团对自已有救命之恩,再说要回原部也非易事,李文华也不是自己真名,反正都是一条抗日战线上的战友,只要有个名正言顺的挂靠部队就行,“任学臣”就“任学臣”吧,无所谓。从此父亲的名字就变成了税警总团二团一营一连的上士“任学臣”,这个名字竟一直使用到一九五九年回老家湖南的前夕。而第八师还以为李文华已经阵亡,抗战胜利后,通过湘乡县向“李文华”的直系亲属张春仙发去慰问信,并发放“烈属”抚恤金,此乃后话。在医院里,护士和医生们尽职尽责,热情周到地照护着这些从抗日前线下来的伤员。父亲自手术后,一度悲观消沈,但这种情绪很快就被随之而来的荣誉和光环所冲淡了。那段时间,上海市民,学生,社会团体,各界人士到法租界医院来看望慰问伤兵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带来了鲜花水果,也带来了亲人般的温暖和安慰。伤兵们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他们很快就忘掉了自己的伤残之躯,而沈浸在一种光荣自豪的幸福之中。随着上海的沦陷,一些轻伤员陆续出院,或返回部队,或转大后方医院。剩下的重伤员则集中起来,由当时的国际红十字会上海市救护委员会在法租界成立一个“国际残废伤兵医院”,大约收容了一千多名伤员。父亲在这里休养了半年多后,便开始能下床撑着拐棍走路了。到了冬季,院里还成立了“工业科”技能培训班,教伤员们学打袜子,制肥皂,学缝纫等。父亲则参加学缝纫科。首任军长陶峙岳陶峙岳,湖南省宁乡县人。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后加入同盟会。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任湘军营长、团长。1926年参加过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2师团长,第40军3师副师长、师长,第八师旅长、师长。1937年在国民党陆军第76军军长。参加淞沪抗战,后任国民党军第1军军长,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员,第37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河西警备司令部总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新疆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1949年率部在新疆起义,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第22兵团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1、2、3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1、2、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4、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3、4、5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6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陶峙岳1904年考入长沙城南师范附属小学。1906年毕业后考入求忠中学。1907年进入陆军小学。1911年毕业后赴武汉考入陆军第三中学。1914年秋,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后到北京北苑陆军第八师受入伍训练,充任军官递补生。1915年春转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6年秋毕业后回到长沙,任湖南省督军公署参谋处上尉参谋。1917年任谭延门岂部“护字营”营参谋长兼第一支队教导员,不久升任营长。1920年“护字营”改编为湘军第六混成旅后,任该旅独立工兵营营长。1923年任湘军第一师上校团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第三旅团长。在北伐战争中,因功晋级为少将团长、第三师少将副师长。192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底任国民党军第四十军第三师师长。1930年任第八师少将副师长兼第二十四旅旅长。1933年任第八师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国民党军第八师师长,第七十六军军长,率部参加淞沪抗战。1938年任第一战区第一军军长。1940年任第三十四集团军中将副总司令。1941年任第一战区政治部主任、陕西民众动员指挥部参谋长、游击干部训练班教育长。陶峙岳1942年任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1943年秋调往酒泉担任河西警备总司令。1946年任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新疆警备总司令。同年夏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日率部在新疆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员。1954年,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1979年任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6月至1988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二任军长李铁军李铁军(),字虞午,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中将。李铁军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历任第二师排、连、营,第一师第一旅第三团团长。一九三零年任第一师第一旅旅长,第一师副师长。一九三六年二月任陆军第九十五师师长。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任第一师师长。 一九三七年八月参加淞沪抗战,在吴淞、宝山、月埔一带抗击日军。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二日胡宗南辞第一军军长职,李铁军升任第一军中将军长。一九三八年七月调任七十六军军长,一九四二年六月升任第三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七十六军军长。一九四四年三月以第四十二军和新编第二军编成第二十九集团军,李铁军升任第二十九集团军中将总司令兼新二军军长,驻防甘肃河西走廊。一九四六年四月李铁军接任河西警备总部总司令。 一九四七年胡宗南抽调整编第三师、整编第十五师、二O六师等部队会同洛阳守军共八个旅,组成第五兵团,以李铁军为司令官;这年九月,国民党和三青团合并成立新的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他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第五兵团部及整编第三师在豫西西平县西南的祝王寨、金刚寺一带被歼。李铁军率少数残部逃跑。 一九四九年李铁军前往台湾,任“中央”监察委员、“国防部”部员。后定居美国。1998年曾回广州过节。日在美国旧金山病逝1941年春,晋南战役又名中条山保卫战。第一战区长官部令冯钦哉第18军为左翼,李兴中第96军为右翼,向敌之两侧出击;又令李铁军第76军从洛阳渡过黄河,担任正面阻敌任务。第76军以第196师之587团为前锋,跨过黄河,向张茅大道急进,在庙凹以东不幸误入敌人伏击圈。全团一千多名将士,正行进在一条狭窄的凹地里,突遭敌强大火力袭击,团长李南平身上中弹三十多处,壮烈牺牲。全团一千三百余名官兵,全部战死疆场,无一生还……刘世焱将军1937年任第七十六军兵站站长。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战军民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到反击侵略的斗争之中。刘世焱将军满怀抗战救国之志,誓与敌人战斗到底,战争结果关系到民族存亡,他立即率部投入战斗,转战各地,多有建树。副军长卢兴荣卢兴荣(年),字光宗,原名文材,清光绪二十二年出生,福建尤溪县西城镇六都朱源里人,后迁住今团结乡安洲岭。卢兴荣幼年读私塾,粗识文字。民国元年(1912),财主黄名扬诬告其堂兄兴邦为匪,他受株连被通缉,因而随兴邦上山结卢兴荣伙,改名兴荣,成为“十兴同盟”的成员之一,任头兄卢兴邦的护兵。有一次外出路遇北洋军,他单枪伏击,全歼六敌,收其枪械。从此,为头兄赏识,授给“连长”职街,积极参与派款派粮杀人放火的活动。卢兴邦受编为国民革命军后,他屡建战功,成为卢兴邦的得力助手。 历任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民国19年1月6日,他主谋同福建省防司令林忠、海军马江要塞司令萨福畴等绑架福建省政府委员5人和水上公安局长,造成“一·六”事件。同年末,他率部到永安、清流、归化、宁化等地,多次攻打红军,但屡战屡败,溃不成军。民国23年,卢兴荣在尤溪发行“华通汇兑券”纸币。后来,华通券以四折收兑,造成当地商民经济上重大损失。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卢兴荣的部队参加抗日,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编为第十集团军上海战区总预备队。在上海大场战役和坚守苏州河阵地上,顽强作战,4000余人为国捐躯。战后,卢兴荣晋升为七十六军副军长;后调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高级参谋。民国36年,卢兴荣在尤溪县当选为全国国民大会代表,参加选举总统的国民大会。民国37年下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此时,他因肺病正在福州私立协和医院治疗,中共福建省委城工部秘密工作人员屡次找他及其亲信,劝导他起义。他逐渐趋向开明,暗中以黄金、武器、军装资助中共闽中游击队的革命活动。民国3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平县城,卢兴荣决心策动尤溪县军政人员投诚起义,适逢尤溪县长胡嘉会逃跑,他向省政府主席朱绍良推荐旧属罗骏为尤溪县长,并一同回尤溪积极准备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洽谈和平解放。不久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南平城防司令王根培取得联系,请其进军接管尤溪。6月,他接受中共闽西北游击队代表交代的任务,送去部分武器弹药。7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与南平军分区部队进军尤溪。他派儿子卢玉堂与城区群众出城迎接。次日,他扶病晋见解放军和县人民政府领导人。第四天,他即令旧属将全部武器、弹药及军用品造册上缴,为和平解放尤溪起了积极作用。1950年12月,卢兴荣病逝于安洲岭私宅,终年54岁。[1]谢辅三()师长生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安徽长丰人,原名谢怀仁,以字行。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比叙该校第三期)毕业。1926年6月军校毕业后历任第1军(军长何应钦)独立团下级军官。1928年7月所部编遣,调任第9师(师长蒋鼎文)第25旅(旅长甘丽初)第50团(团长任玉山)第3营少校营长。1931年1月升任第25旅(旅长陈沛)第51团上校团长。 1933年5月升任第9师(师长李延年)第26旅(旅辖两团)少将旅长。日叙任陆军步兵上校。日获颁五等云麾勋章。1938年1月调升预备第1师(师辖三团)少将师长兼西荆公路警备司令。日晋任陆军少将。日升任第16军(军长董钊)中将副军长。日调升暂编第4军(辖第47师、暂编第4师)中将军长。日调任第27军(辖第47师、新编第42师、暂编第64师)中将军长。10月18日获颁忠勤勋章。1946年2月兼任郑州警备司令。4月第27军整编为第27师(辖整编第31旅、整编第47旅),改任中将师长。5月5日获颁胜利勋章。7月调升第34集团军(总司令李文)中将副总司令。12以16日晋颁四等云麾勋章。日获颁四等宝鼎勋章。8月调任陕东兵团中将指挥官。9月调任第6绥靖区(司令官周碞)中将副司令官。1948年5月调任第19绥靖区(司令官高桂滋)中将副司令官。9月22日晋任陆军中将。同月29日升任第19绥靖区(辖第38军)司令官。1949年5月调任国防部(部长徐世昌)暂编第5纵队司令官。11月撤往台湾。1980年在台湾病逝。杨光钰师长杨光钰将军字振蒙,日(即光绪二十二年丙申正月二十七日)山生于湖南醴陵新阳乡沙窝里村。其父杨凤梧乃邑之名儒,将军幼聪慧,六岁即随父就读,时清廷巳废科举兴新学,将军稍长改入醴陵禄江中学堂,尔后毕业于湖南长郡中学。1924年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革命军,创建黄埔军官学校,将军乃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翌年参加东征讨伐叛徒陈炯明,将军奋勇争先,荣获嘉奖。毕业时将军已27岁,为同学中年龄最大者.曾历任排、连、营长。在北伐诸战役中擢升国民革命军第83师上校团长、第36师108旅少将旅长.1938年36师在上海抗日屡挫敌锋,将军以战功提升为第24师中将师长,入陆军大学将官班深造。次年该师改隶胡宗南集团军建制,将军率师担任潼关、陕州之线的黄河守备。其时第—战区司令官程潜驻洛阳,将该师东词洛阳任警备,胡宗商故知杨在入黄埔本校之前,本系程潜的第六军韶关讲武堂的学生,又是醴陵小同乡,对此颇生疑忌,不久24师在兰封对日作战受重创,调洛阳整理补充。胡宗南挟嫌免去将军的师长职务,改调将军为第一军中将副军长兼陕西长(安)咸(阳)师管区司令和中央军官学校第七分校教育长。第一军军长董钊与将军系黄埔军校同期同学,交谊颇深,遂结为儿众亲,即将军的养女杨碧云嫁给董钊为儿熄。抗日胜利后师管区撤销,将职改调罗历戎的第三军副军长,进驻石家庄,于日在清风店战役中,该军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围攻,全军覆灭,将军负重伤被俘,曾自杀,经解放军及时抢救,得以不死,但双足被金属致残,在高级解放军军官训练团学习时,日常生活赖同学杜聿明将军等多方照料,但将军不因身残而认真刻苦学习,思想进步很快。195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被俘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施行第一批特赦宽释,将军被安置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专员,住北京。将军于1962年曾多次写信给女儿杨月娥和女婿陈旭元,感谢共产党和人民政协对他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安排得很舒适妥贴,勉励儿女要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作贡献。然将军因年高体残多病,于197l年病逝于北京,终年75岁,骨灰葬于八宝山公墓。将军生平秉性诚恳厚道,好交友,记意力特强,虽一面之交久即不忘,惟口吃不善谈吐;其治军营明察而宽严得体,平易近人,故士乐为用。阿军任旅长驻吉安时查获鸦片烟二百余两,曾坚拒贿赂和权贵说情,悉予当众焚毁。又守潼关黄河渡口时,商人有行贿买渡者,将军严厉部属有违者军法从事。曾志远师长:无从查考袁朴师长:袁朴,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湖南省新化县(今隆回县)人。日生于新化县永固镇一个耕读之家。启蒙于家乡私塾。1918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923年冬考入广东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与陈明仁同学。随后进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参加了东征讨伐陈炯明和北伐战争。1928年春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上校团长。1930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副旅长兼刘峙部驻河南军官教育团总队长。1933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旅少将旅长。曾率部参加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和"围剿"工农红等。1934年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受训。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师副师长,率部参加了凇沪会战。1938年任第五补训处处长。1938年秋调任国民党中央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办公厅主任。1940年任国民革命军76军第八师中将师长兼西安警备司令。1943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军军长兼黄龙山警备区司令。1945年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军官总队副总队长,1946年任总队长。1948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驻防北平。同年9月升任陆军中将。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同黄埔军校三期石觉等将领乘机离开北平,不久又转去西安,任胡宗南部西安绥靖公署干部训练团教育长。同年去台湾,出任"国防部"参议,随即奉调"革命实践研究院"军官训练团高级班受训。1952年任台湾东部防守区副司令。1953年东防部队改编为预备兵团,仍任司令。1954年5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团副司令,不久又升任司令。1957年调升预备部队训练司令部司令,1958年8月改任第一军团司令,1961年升任陆军副总司令,并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军衔。1964年8月任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1967年1月退伍后,被聘任为"总统府"国策顾问。日在台北逝世,终年87岁。葬于台北五指山国军公墓。李文和袁朴,两位梅山蛮1949年1月下旬,决定华北乃至整个中国命运的“平津战役”接近尾声,困守在北平的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将军审时度势,决定交出这座古都,并让所部接受解放军改编。“剿总”司令部大部分高级军官表示追随傅司令官,而副司令兼任四兵团司令官李文表示反对,但大势已去,他无法改变傅的决定。而鞭长莫及的蒋介石也只能电话傅作义,让他允许南京派飞机来接不愿“投共”的高级将领。傅作义当然答应。于是李文召集石觉、袁朴两位中将商议一番,然后在傅作义献城之前,坐飞机离开北平,继续去校长麾下效忠。——而当时叶剑英通过李明灏传话,让李文留下来“当个部长”。这几位逃离北平的高级将领中,李文和袁朴是同乡、同学、同袍。李文是湖南新化县龙溪铺人(今属新邵县),袁朴是新化县永固镇(今属隆回县高坪)人,两地相聚10公里左右,说一样的方言。此地属于古梅山三十六峒,居民被外人称为“梅山蛮”,民风尚武重义、质朴坚毅。袁朴出生于1904年,李文比袁朴小一岁。两人都毕业于长沙岳云中学(廖耀湘亦毕业于此校),也都在1924年入黄埔军校一期,并在1926年毕业后,参加北伐。李文,字质吾,号作彬——名、字、号有着相当强的关联性,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父李主一是当地的大地主。李文、袁朴参加北伐后,长时间在胡宗南的领导下,算是胡的左膀右臂。李文参加过北伐最惨烈、最关键的“龙潭战役”,当时他是少校团长。这一战彻底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使南京转危为安。李文在胡宗南手下,步步升迁。胡指挥的重要战争他几乎无役不与。“中原大战”他任团长,率部保卫蒋介石的指挥部,尔后带兵“围剿”大别山红军。1935年8月,身为旅长的他带领部队在四川松潘与北上的中央红军激战。胡宗南任第一军军长后不久,他任所属的七十八师师长。此前的1933年袁朴卸任第一军第二旅旅长,去陆军大学深造,接任旅长的便是李文。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文率七十八师参加“淞沪会战”,部属死伤惨重,伤亡达8000以上,所部团长一死一伤,营长仅存二人,连排长多数阵亡,所补充兵员超过原编制的二倍以上。袁朴任五十七师副师长,也参加了“淞沪会战”。抗日进入相持阶段后,西南、西北成为大后方,胡宗南的主力驻扎在陕西,确保西北门户不失。这一阶段,李文任胡宗南为总司令的三十四集团军所属的九十军军长,处在与日军交锋最前线。他率军负责宜川至郃阳的河防,击退了日军从永济、临晋发起的多次进攻,并收复河津、运城、临汾等地。直到日军投降,日军再也没能进犯陕西。袁朴则在1940年任第八师中将师长兼西安警备司令。1943年6月任第八十军军长兼黄龙山警备区司令。抗战胜利后,两位同乡又带领军队参加内战,而且两人命运紧紧连在一起。这个阶段,李文成了袁朴的直接上司,李文任三十四集团军司令时,袁朴是他手下的十六军军长。十六军的底子是军阀混战时的湘军第五十三师,后成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这支军队驻扎北平。蒋介石让两大弟子掌握这支部队,应有监视非嫡系的傅作义部的意图。李文、袁朴两人从北平逃出后不久,又来到西安,再次在老长官胡宗南手下效力。袁朴任西安绥靖公署干部训练团教育长,李文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副主任兼任第五兵团司令官。1949年5月,西安解放,胡宗南的势力在西北已经扫除,李文退守成都。12月9日,刘文辉、邓锡候和卢汉通电起义,胡宗南部西逃之路被截断。胡宗南坐飞机外逃,先到西昌,然后海南,再飞台湾。——袁朴一路跟随胡长官,而胡宗南把西南残余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李文。临危受命的李文也无力回天。李文在12月24日还对建议起义的下属说:“战至一兵一卒,我们也要打到底。”到了26日晚,他率领的主力邛崃、蒲江交界的五面山地带被人民解放军团团围困,于是对副参谋长袁致中(亦是湖南新化人)说:“大厦其颓,独木难支,目下我军前无出路,后无退路,眼看共军将至,腹背受敌,左右无援,倘使继续抵抗,势将全军覆灭。在此紧要关头,胡先生已去台湾,未能与我患难与共,我们也只好弃舟登岸了。”于是,在第二天率第一军军长陈鞠旅、第九十军军长周士瀛、第五十七军军长冯龙投诚,接受改编。一人去了台湾,一人投诚,两位老乡的人生道路应该从此不再有交集了。然而,故事还没完。投诚后,李文被解放军送到重庆的南军政大学高级班学习。当时解放军对这些投诚的国军将领看管不很严,而且做过国民政府陪都的重庆,国民党的特务势力还很活跃。1950年4月,李文和周士瀛竟然脱离看管,逃到了香港。而一起投诚的袁致中日被西南军区炮兵军法处以“反革命”罪判处五年有期徒刑。李文究竟怎样去的香港,我没有看到详细史料。有一年在网上邂逅一位武汉的女士,说他的祖母是李文的亲妹妹。她告诉我听她奶奶说,他舅爷爷坐船先逃到汉口的宝庆码头,当时长江水路上的帮会,宝庆籍的势力很大。在这些帮会的同乡帮助下,李文得以去香港。——此说是否可信,存疑。在香港滞留一年后——估计接受国民党特殊部门的调查甄别吧,蒋介石同意李文去台湾。也许因为有“投诚”这一历史污点,到台湾他只能担任“国防部”中将高级参谋、“总统府战略顾问”、台湾糖业公司顾问这样的闲职。而袁朴则官运亨通,1961年升任“陆军副总司令”,并晋升上将军衔。1977年,李文病逝于台湾。袁朴活到1991年,算是高寿。在台湾的那些岁月里,这两位同乡,想必会多有来往。他们会不会一起回忆起故乡的山水与美食呢?两人随他们的校长南征北讨,终老孤岛,再也未能回乡。幸耶?不幸耶?刘超寰师长(),字镇中,江西莲花人。刘超寰毕业于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步兵科,分校撤消后这个期别就比叙为本校四期,所以我们也可以称呼刘超寰是军校四期的毕业生。刘超寰身高180,身材适中,长的又是英俊潇洒,素有儒将风采。他在投奔胡宗南的第1师后,被誉为军中两大美男子之一,而另一位就是特别出名的四期生——张灵甫。刘超寰是位比较有才干的青年军官,他很受部下的爱戴,指挥作战时又能冷静的分析敌情,做出有利于己方的判断,这就逐渐得到了胡宗南重视,并被胡提拔为团长。在当时的第1师中,团长多为军校二、三期生,只有刘超寰和张灵甫是四期的。而后来张灵甫因为杀了自己的老婆被迫离开第1师,这就使胡宗南格外的重视起刘超寰来了。抗战爆发的时候,刘超寰作为第1师第1旅少将旅长,在上海与日军激战。在杨行战斗中,第1旅不计代价的顽强阻击日军,刘超寰本人左臂和大腿都被击中,副旅长兼第2团团长杨杰阵亡,第1团团长王应尊也随之负伤,营以下的军官更是死伤惨重。一个旅,前后光补充兵就达到1500人,这等于是全旅的战斗兵更换了一遍,可见战斗的惨烈程度。出于保护爱将的目的,胡宗南严令把刘超寰送到后方去治疗,并在他伤愈后不久给提拔为196师的中将师长了。刘超寰的196师先是担负黄河河防,后来又调到重庆担负卫戍任务,这使他在抗战的八年中有六年没有经历过战火。内战爆发的时候,他是整编第1师副师长,一直奉命在西安兼任教官,负责给胡宗南培养干部,也没和解放军交过手。不得不说,胡宗南有点过于爱护这位部下了,甚至引起部分同僚心生妒忌的地步了。胡宗南在经历过瓦子街的惨败之后,任命刘超寰为整编第27师师长,把重建整27师的重任交给了他。后来36军军长钟松与胡宗南闹翻了,胡宗南便又把自己的这支战略预备队的指挥大权交给了刘超寰。刘超寰对此是感激不尽,可他没有报恩的机会了。在全国败局的影响下,刘超寰带的36军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他的部队在秦岭被解放军击溃了,刘超寰在山林中带着几名亲信艰难的向南突围。由于没能准备充分的干粮,刘超寰和他的亲信们只得依靠挖掘野草充饥。到了最后,刘超寰是在身体虚弱被卫士死命背着才抵达了成都。36军跨了,刘超寰没脸见胡宗南。可胡宗南还是很关心这位爱将的,他立即命令把刘超寰送到医院治疗,并且在布置完成都守军的突围命令后,顺带着把刘超寰给带去了台湾。刘超寰一走,那些原本嫉妒他的人就更心里不平衡了,于是就拿他曾经带过的36军出气,使36军在突围时很快就被解放军歼灭了。不管36军结局如何,刘超寰是幸运的躲过生命中最危险的时刻。和那些嫉妒他的同僚来比,他们都被留在大陆自生自灭了,自己却能在台湾安心疗养,老婆孩子【亮按:根据陈老记述,刘超寰之妻周曼云不会生养,二人没有孩子。此处的说法存疑】也都到了台湾,也就不再多求什么啦。1956年1月,刘超寰办理了退役手续,在台北郊区落了户。一直到日病逝时,都没再经受过大的风浪。朱亚英(1910──1982)汉族,北京市人。毕业于德国普鲁士高级警官学校。曾任西北绥靖公署参谋,中央军校第七分校少将总队长,胡宗南部少将高参等职。解放后任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工作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廖慷师长,黄埔军校三期学员;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毕业;美国战车学校毕业。历任军职黄埔军校第5期教导队排长;国民革命军第22师连长、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第52军第二师第四旅7团团长,1933年参加古北口长城抗战国民革命军独立第9旅旅长;国民政府军政部高参;国民政府第3新兵补训处处长;国民革命军第76军新编第5师师长;1945年4月,廖慷任国民革命军第5军200师师长;1946年10月,廖慷任国民革命军第5军副军长兼45师师长;后廖慷任国民革命军第37军军长;1949年退往台湾后廖慷任“国防部”部员。贾亦斌和廖慷1948年初,驻台湾凤山的青年军第37军(由青年军第205师扩编而成),发生了两件大事情。一是军长刘某某(原205师师长,黄埔四期)被人控告走私,而刘自我辩护系为改善部队生活待遇所为;但当蒋介石决定要抓他时,刘接到一封通风报信的电报,即迅速逃往香港隐藏起来。蒋介石大为恼火,下令一定要查清此案。二是37军新任军长廖慷(广东人,黄埔五期)赴台接任时,遭到该军不少军官的抵制,无法上任,形成僵局。为此,蒋经国决定派贾亦斌赴台湾处理以上问题。他将贾亦斌找到励志社亲自向贾亦斌交代任务:第一、查清给刘某某通风报信的电报来源;第二、促使廖慷顺利接任。贾亦斌在接受任务的第二天,即从南京乘飞机抵达台北。贾亦斌首先拜会了台湾省保安司令彭孟辑(湖北人,黄埔五期)。彭与贾亦斌是同乡,且37军又属他指挥,贾亦斌向他通报了赴台肩负的两项任务,取得了他的支持与协助。抵台后贾亦斌的第一项工作,是到台北电报局查明泄密电报底稿。一查方知电报系曹圣芬所发。曹是蒋介石的侍从秘书,每天不离蒋介石左右,此种机密,除随身秘书外,他人不易得知。且曹与刘为湖南益阳同乡又是表兄弟,关系密切。电报用语“母亲病重,速归”经查纯属虚构之事,因此曹发此电报以密语向刘通风报信,可肯定无疑。但此事却使贾亦斌感到相当棘手,因曹系蒋介石贴身秘书,如何汇报?蒋介石提出要追查,结果却又查到他自己身边去了。不过好在事实既已查明,贾亦斌也不难向蒋经国交代了。贾亦斌的第二项工作即促成廖慷顺利接任军长一事,解决也比较顺利。贾亦斌先到凤山37军军部驻地,召集该军师长以上军官开会听取意见。他们很坦率地说:“廖慷与青年军没有关系,是杜聿明系统的人,所以我们不同意他出任37军军长。”在听取意见之后,贾亦斌感到要解决问题还是以个别交谈为好。于是在会上,贾亦斌未作具体说明,就宣布散会。会后,贾亦斌以视察为名,秘而不宣地分别进行工作。先到台中找了该军师长邓文僖,向他转达了蒋经国的话,并说明任命廖慷为军长是蒋介石下的命令。邓的思想通了以后,贾亦斌再分别找其他各师师长,同样加以传达和说明;还到各师师部及各团,从上而下,区别对象,逐级分别做工作,目的是避免让士兵知道新军长不能及时上任的原因而产生不良影响。通过这样自上而下的疏通工作,廖慷上任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廖慷上任以后,很是高兴,亲自陪同贾亦斌在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等处参观访问,并游览了阿里山、日月潭等名胜古迹。在日月潭他们度过了一个晚上,两人开怀畅谈,颇为投机。贾亦斌向他了解在河南与解放军作战的情况及其感想。他说:“这个仗根本无望,士兵都不愿意打。”贾亦斌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有的士兵看到共军占领的地方,也到处挂有孙中山的像,就说:'共产党对孙总理也很尊敬,我们还打什么仗呀?'”从他的谈话中,贾亦斌了解到前线的国民党士兵也同贾亦斌一样厌恶打内战。贾亦斌在台湾历时3周,完成了两项任务后就乘机返回南京。见了蒋经国,贾亦斌向他如实作了汇报,在说到给刘通风报信的电报时,贾亦斌只说据查是由总统府发去的,没有直接点曹圣芬的名。他反问了一句:“电报你看是由谁打去的?”没等贾亦斌回答,他又心领神会地自言自语:“喔!我知道了!”蒋经国知道曹圣芬是他父亲的近臣,关系密切,追查不会有什么结果,只会使其父亲和自己处境难堪,所以没再追问。贾亦斌还把廖慷所说士兵不愿意打仗的话,一句不漏地向他作了反映。看来蒋经国对此情况也有所了解,因此只是叹气不语,但他对贾亦斌顺利促成廖慷上任的工作还是满意的。37军军长因走私而畏罪潜逃一案,经军事法庭审查,查出乃系该军参谋长彭启超和政治部副主任伍瑞云(中央干校学生)与军长互相勾结所为,最后由军事法庭判处彭、伍死刑。蒋经国对此案感到难以交代。在他所管辖的青年军中一位高级将领畏罪潜逃,而其参谋长和自己的学生也共同贪污,实在不太光彩,于是他向蒋介石提出辞去预干局局长的职务,并建议由贾亦斌担任代局长。祝夏年师长1925年4月,23岁的祝夏年以黄埔军校生参加广东第一次东征,在广州近郊之役,以火炮击毙滇桂军阀总指挥赵成梁。9月军校毕业,奉派国民革命军第一军野炮连(陈诚为连长),任少尉排长,参加第二次东征,用火炮击毁惠州城门攻入,敌军陈炯明部队溃逃。祝夏年因功擢升上尉连长,在1926年参加北伐,打倒了军阀。先后参与江西马当要塞作战,又任过少校铁甲车队长及炮兵营长,护卫京(南京)沪铁路。随即又参与龙潭战役,北攻蚌埠、徐州、济南等地,参与讨伐孙传芳、张宗昌军阀的战役。北伐成功一直到1931年,祝夏年递升至上校团长,又参与襄樊、老河口战役和湖北、湖南、济南等地的大战。民国22年(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招考10名宪兵团长,应考者一百余人,他名列第二,被任命为宪兵第九团团长,驻扎苏州。负责南京至上海间铁路全线的戒护,尤特别监视日本间谍的活动,防止破坏。抗日战争初期,他调任陆军第八预备师上校团长。不久,升任少将副师长、一三五师师长,常驻四川省泸县一带。对日抗战全面爆发(1937年7月),祝夏年先后任十五军及十八军的上校参谋,参与淞沪、罗店和嘉定等地的对日战斗,著有功绩。因作战英勇,祝夏年将军先后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忠勤”、“云麾”、“抗战胜利”等勋章多座。1933年后,祝夏年递任第八预备师及109师少将副师长。1941年任76军暂编57师(后改制为135师)师长,参与抗日期间在河南、山西等地的战役。1942年奉调入四川,负责在泸县、宜宾、内江、资中等地驻扎,安定四川,巩卫陪都重庆。1945年7月,祝夏年部队东开湖北,围攻盘踞日军,数次率部队击败日军后奉命率师到湖南长沙接受日军的投降。他率军光复湖北中部地区,奉令担任接受以荆州(江陵)、沙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日军数师、旅团军队的投降,收缴日、伪(汪精卫政府)的军械物资,并兼助光复地区各般政务的推行。在接受日军的投降中,他严令部属不得营私舞弊,侵吞接收物资。他的部下叶某,一次给家人汇回国币三千元,这事被他知道后,立即召见叶质询说:“我从军已二十多年了,且当上了师长,都没有钱寄回家,你一个小小连长哪来这么多钱寄给家人?”叶只好实话直说是赌博赢得的,结果一向以严明的军纪治军的祝夏年将军予叶以禁闭处分。抗日战争期间,他的几个侄子都去追随他,希望得到一官半职,但祝夏年却把他们安排在连队当一等兵,并严格要求他们边当兵、边学习,创造条件考军校。结果,他的侄子们立志攻读,都考进了军校。1948年祝夏年在西安升整编第15军副军长,后又调国防部,1949年中调往台湾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高参、陆军总部高参和国防部参议等职,1965年退役。三任军长廖昂廖昂,生于日(清光绪二十七年正月初六)。四川资中人,字先诚。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毕业。1925年9月军校毕业后任第1师中下级军官。1928年8月任第1师第1旅第2团中校团附。1929年9月升任第1旅第2团上校团长。1934年2月升任西北补充旅(旅辖三团)少将旅长。日叙任陆军工兵上校。1936年9月调任第78师232旅(旅辖两团)少将旅长。1937年5月调任中央军校第7分校入伍生团少将团长。1938年3月考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4期学习。1940年4月陆大毕业。5月派任第24师(师辖三团)中将师长。日升任第76军(辖第24师、新编第5师、暂编第57师)中将军长。日晋升陆军少将。1946年4月第76军整编为第76师(辖第24旅、第144旅),改任中将师长。日于陕西清涧兵败被俘。获释后移居台湾。1964年移居美国加利福尼亚。1997年7月病逝加利福尼亚。许光达与黄埔同窗廖昂斗转星移,日,人民解放战争如火如荼,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召集西北野战军第一、三纵队和教导旅、新四旅指挥员开会,酝酿发起延(长)清(涧)战役。稍后,时任第三纵队司令员的许光达率部会同教导旅,一举攻克延长和延川,将清涧外围之敌完全肃清。随后,他挥师与第一纵队合力攻打清涧。10月4日,经过几天的急行军,许光达率部兵临清涧城下。与此同时,机要科长也送来了彭德怀的指示:“第一,必须坚决夺取清涧城;第二,要活捉敌第七十六师师长廖昂、第二十四旅旅长张新汉;第三,一切准备工作在5日16时前完成。”防守清涧的国民党军廖昂部整编七十六师当时是胡宗南的一张“王牌”,其中将师长廖昂被誉为“常胜将军”。廖昂也确实很有才干,他指挥部队在清涧城周围建了几十个碉堡,布设地雷、铁丝网等障碍物,使其成为我军夺取清涧的重要障碍。廖昂还自恃“固若金汤”,扬言要在清涧为我军“送葬”。清涧位于延安、绥德之间,是咸榆公路的必经之地。它四面环山,城北部依托九里山支脉,城西笔架山与城东制高点隔河相望,构成小城东西两面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胡宗南将此战略要冲交给廖昂来守,足见对这位“常胜将军”的信任之深。许光达等经过仔细研究,决定战役的第一步先扫清外围,即由一纵夺取城西笔架山,三纵拿下城东山的制高点倒吊柳。10月6日,攻打倒吊柳的战斗开始了。三十六团担任正面进攻。一时间,枪声震天,我军各种火器一齐向敌人阵地攻击。虽然天下着雨,可指战员们士气高昂,纷纷冒雨战斗。不料,由于守军防守严密,火力强大,占尽天时地利,我军又缺乏重武器,将士们一连打了三天三夜还没有拿下倒吊柳。廖昂见状很为得意,他甚至让士兵们在城里对着解放军阵地撒尿。许光达气得眼里直冒火,他将预备队十七团调了上来,令其从侧面进攻,增援三十六团。倒吊柳的敌人没想到侧翼会遭到攻击,顿时丢盔卸甲,纷纷抱头鼠窜。十七团乘机攻上山头,全歼了守敌。听到攻克倒吊柳的消息,许光达长舒一口气,而廖昂却瘫坐在地,半晌无语。为了更快地结束战斗,许光达打算给廖昂写一封信,劝其投降,即使他不肯投降,也可以瓦解他的斗志,涣散其军心。于是,许光达让秘书从炮弹箱里拿出笔砚,提笔写道:廖昂兄:别来无恙!军校毕业,分手二十年矣!不期在清涧相遇,真乃有缘!可惜,炮火连天,工事阻挡,你我只能隔城相望,不能握手言欢,实乃憾事!站在清涧城郊,不由得使我回想起与廖兄军校同窗时的生活。那时,你我同为热血青年,秉承总理遗愿,致力军事救国,渴望创功主业……岁月流逝,几经沧桑,往事仍然历历在目。尤以在军校填写《学员政治面貌登记表》时的情景,令我铭心刻骨,终生难忘。当时,廖兄执意留在国民党内,并劝我脱离共产党,无奈人各有志,你我只能分道扬镳。记得那时你说:“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人之天下?”二十年过去了,而今,我仍引廖兄的话来试问一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人之天下?”明眼人已不难看出,国民党倒行逆施,早已违背总理遗愿,众叛亲离,日暮途穷。虽然尚有数百万军队,皆因师出无名,士无斗志,人命危浅。而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乃是顺乎潮流,代表了民众的意志,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事实证明,跟着国民党走,是没有前途的。积二十年之经验,廖兄还不能幡然醒悟吗?眼下,我军已将清涧团团围住,援军被我阻击,也是自身难保。清涧是朝不保夕,破城在即。我念及与你同窗情谊,不忍亲睹城破之日你身陷囹圄,故陈说利害,劝兄迷途知返,弃暗投明。我党的政策历来是既往不咎,立功有赏。你若能率部起义,使生灵免遭涂炭,乃我民众之大幸,望兄三思而行。切!切!同学许德华(光达)日信写好后,许光达让作战科长找了一个能接近廖昂的俘虏,将其释放,让他回去后把信直接交给廖昂。收到许光达的劝降信后,廖昂先是心里一怔,他承认许光达信上分析的形势是事实,继续抵抗,结果只能是失败。但缴枪投降,又觉得对不起蒋介石的多年栽培。沉默良久,廖昂抬头问送信的工兵营长赵明顺:“你见到此人了吗?”“见到了。信就是他当面交给卑职的。他还让我告诉师长,希望您尽快回话。师座,恕卑职直言,您的老同学所率的这支共军队伍,来势凶猛,不出三天,延长、延川就相继失守,清涧虽固若金汤,可孤掌难鸣啊,而且……”闻听此言,廖昂勃然大怒,他把许光达的信揉成一团,狠狠地掷在地上,然后下令将赵明顺枪毙。气头过后,廖昂冷静了下来,他也知道敌众我寡的道理,便让参谋长刘学超拟了份数百字的长电,发给胡宗南,请求速派援兵。在电文中,廖昂为了催促胡宗南速发援军,除了一五一十陈述清涧外围千真万确是解放军的主力外,还援引了一段古人的话:“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走,既不能战,又不能守,又不能走,惟死与降耳!”胡宗南看到此电甚为心慌,他深知清涧的战略地位,遂立即复电廖昂:“已饬刘戡军长率五个旅来援,着固守待援,并与刘军长确取联络为要。准明(8)日派飞机空投,注意防空联络。”廖昂收到回电,连叹天无绝人之路,遂下令坚守清涧城。但无奈廖昂虽然满怀期待,其望眼欲穿的援军却迟迟不来,胡宗南空投的大铁皮箱里也不是部队急需的枪支弹药,而是在战场上没一点用处的30亿元法币,这又让他甚为心伤。此时的廖昂可谓是众叛亲离,但倔强的他依然不为所动,他把包括参谋长在内的军官统统臭骂一顿,然后令副官集合特务营,准备部署核心阵地,企图顽抗到底。然而,国民党军大势已去,特务营还没来得及集合,解放军独二旅三十六团就已用连续爆破的方法炸开了清涧城东门。随后,独五旅十五团也与一纵独一旅部队相互配合,炸开了北门。在我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下,国民党军纷纷举手投降,就连一度嚎叫着要“杀身成仁”的廖昂也成了俘虏。战斗结束后,廖昂被带到了我军指挥所,他站着一言不发,沮丧中仍不乏傲气。许光达拿来一把椅子让廖昂坐下,然后递给他一支烟。问及劝降信之事,廖昂哀叹解放军攻城神速,守清涧的兵力太少。可笑的是,这位“常胜将军”直到此刻还不服气,说如若援兵早点到达,或许不是这个结果。闻听廖昂此言,许光达一阵心痛:可怜自己的这位同窗,真是中毒太深,到现在还在做着春秋大梦。为了顾及廖昂的自尊心,许光达委婉地告诉他,援军刘戡部在离其不到7.5公里的地方遭到我军顽强阻击,龟缩不前,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你们被歼灭。最后,许光达意味深长地对着廖昂说:“你真是长居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你只知道胡宗南拥兵几十万,装备精良,弹药充足,而我军只有几万人马,兵少武器差。可你却不知道,我军这几万人,是情同手足,生死与共。我军不论干部、战士都是以平等的关系投入伟大的事业。我军同150万陕北老百姓是血肉相连的!你睁开眼睛看一看,陕北的哪个山头、哪条河川,哪个城镇和乡村,没有民兵在为我们站岗放哨?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老百姓的监视之下。他们随时都来向我们报告,这个优势,你们能比得了吗?”顿了顿,许光达继续说道:“你们当官的欺压当兵的,中央军欺压保安队,军队走到哪里都鱼肉百姓、祸及地方,老百姓都叫你们是'刮民党’啊!别看你们声势浩大,有的是美制武器,可你们都是瞎子、是聋子。他刘戡还没有动,我们就得知了消息,他怎能知道我军在运动中就集结了主力……你要是不服气,我可以放你回去,你再去要一个师来,我们重新较量!”廖昂此时已意志崩溃,原先的高傲荡然无存。许光达见状,心里殊为不忍。他想,如若两人不是信仰不同,则无论如何也不会走到这种地步。稍后,彭德怀要见廖昂,许光达便转身让保卫科长将其带了下去。此后,许光达愈战愈勇,先后担任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还受命组建装甲兵,并于1950年6月出任装甲兵第一任司令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创立了不朽功绩。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时,年仅47岁的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从而以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大将名载史册。而廖昂获释后即移居台湾,再一次去追随其心目中的“蒋校长”。只是蒋家王朝此时已今非昔比,廖昂到台湾后不被重用,遂心灰意冷,于1964年移居美国加利福尼亚。日许光达因病去世时,远在美国的廖昂闻此噩耗甚感惋惜,许光达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都犹在眼前,他忍不住慨叹人生的短暂。1997年7月,廖昂亦因病在加利福尼亚去世。蒋介石在泸州陈鑫明一、蒋介石一面和谈,一面加紧调兵遣将准备打内战。泸州城驻扎了国民党嫡系部队约10万人马。蓝田兵站储备的物资成为老蒋打内战的本钱。泸州空运、水运、陆运成为发动内战的交通运输线。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赢来了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正当举国上下欢庆抗战胜利,共建中华未来之时,躲在峨眉山上的蒋介石下山摘胜利果实来了。为了争取时间,速从西南调动他打内战的部队,连发三封电文给延安的毛泽东,邀请来重庆和平谈判,共商建国大事。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等看穿了蒋介石的阴谋,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率中共代表团前来重庆和谈,国人为此奔走相告。中共为建国有备而来,国民党却束手无策,一再拖延时间,而一边加紧调兵遣将,准备打内战。43天的“重庆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了和平建国方针。全国各阶层、各团体和亿万人民群众盼望和平建国之时,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白崇禧、喻济时等从重庆乘机飞到川南重镇泸州调兵打内战。泸州驻有蒋介石的王牌军,国民党76军和青年军203师,还有化学兵总队。76军是前北伐时第一军第一师发展起来的,军长廖昂中将军衔,黄埔二期毕业生,是蒋介石在四川的直系王牌军,也是蒋介石发家之兵。青年军是蒋经国组建的部队,203师配以美式装备的青年军10个师之一,士兵全是高中文化的学生组建,师长钟彬少将,也是蒋介石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驻泸县。纳溪的化学兵总队是蒋介石一手组建的中国第一支化学兵部队,总队长少将李忍涛被誉为中国化学兵之父,这支部队可敌日本鬼子10个师。这批部队都属中央直接指挥,是蒋介石打内战的政治和军事资本。泸州蓝田机场连接东南亚航线,中印驼峰航线,驻有航空十四大队和地勤部队,是蒋介石打内战的海外空中运输线,十分重要。蓝田兵站负责人彭秉黎少将所管的抗战物资可以在一夜之间就成为打内战的本钱,还有沱江、长江水运航线的畅通就可以让天府之国的物资、兵员源源不断地运往华中、华北战场上……二、早在宋元之际就有“天生重庆,铁打泸州”之名。抗战大后方的泸州商贸业税金月达10万块银元。军事家预言:谁得泸州,谁的西南。蒋介石视察泸州早在日日本签字投降之后,军政部就按蒋介石的旨意通知泸州党政军和各部门。为迎接委员长泸州之行,由76军、203师、学兵总队和泸州专员公署、泸县政府组成接待办公室并分工负责,行辕安排、安全保卫、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生日祝寿等都做了准确的安排。连机场、码头、街道卫生都有规定,连欢迎标语口号也规定了内容。接待办公室设在国民党76军特别党部,位于南门外营沟头大夫第院内,由军长廖昂总负责。特别是蒋介石一行的活动日程定为一级保密。地方治安由驻军和团防、警察局负责。为迎接蒋介石一行视察泸州,城内各大商帮、堂口、袍哥都组织起来了。10月15日,76军廖昂和203师钟彬接到蒋介石来泸州密电电文称:来泸以避祝寿,小住数日。接到电文的泸州党政军宪和县党部、三青团以及地方绅士、名流召开紧急会议,迎接蒋介石与夫人莅临泸州,布置行辕,安排保卫,整治交通,组织民众欢迎和寿庆大典等。泸州城党政军都动起来了,迎接蒋总统和夫人宋美龄视察泸州。10月16日上午11时,蓝田机场欢迎蒋总统和宋美龄光临泸州的横幅十分醒目,锣鼓声中,蒋介石的专机停在跑道上。舱门开了,蒋介石、宋美龄、白崇禧、侍卫官俞济时从舷梯上走下来,76军军长廖昂、203师师长钟彬、学兵总队长桂永清以及专员刘幼甫(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县长庹贡庭等到机场迎接,童子军献花,蒋介石和宋美龄坐上了廖昂准备的俄国产轿车,其他随员上了美国吉普车,欢迎的人也登上卡车尾随。车到蓝田车渡待船时,蒋介石专门问了兵站仓库物资之事,命彭秉黎站长做好军用物资调运,同时对兵站工作给予表扬。长江岸边的汽车轮渡载上蒋介石专车离开蓝田码头时,廖昂和钟彬向总统报告,当年远征军10万官兵就是从这儿启程开往缅甸掸北作战的,这个渡口重要得很。蒋听后点点头。三道桥鸡下巴轮渡码头上全是城中各中学校长,参议会成员、县党部书记、三青团干事长、泸县商会、工会、农会、教育会四大法团的主席,地方绅士组成的欢迎队伍。早上八点钟就齐集在三道桥汽车渡口等待蒋总统一行了。蒋介石一行上岸,向欢迎人群挥手致意,地方报记者拍下蒋一行人与欢迎民众的合影,然后驱车来到小关门行辕。行辕安置在南城外小关门潘寅九公馆,潘公馆建于民国二十二年,这儿是泸县南郊大公馆。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西式楼房、结构新颖、庭院宽阔。楼临321国道,背靠老鹰岩,警卫部队可居高临下保卫蒋介石行辕。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住二楼其他住楼下。潘公馆崖壁高数丈,崖脚是长江,公馆前是小关门,三面临水,左观长江,右看金鸡渡风帆。宁静的住所让蒋介石很满意。下午,蒋介石专门听取了专员公署和泸县庹县长汇报,示意做好税收和军粮征收、兵员的运送。10月17日,蒋介石、宋美龄一行在刘幼甫、庹贡庭等地方党政官员的陪同下,乘车到西门外,兴致很浓地缓步登上忠山。来到江山平远堂、奎星阁、忠山牌坊前,都很认真地品联读诗,风趣地说,当年赵藩夫子有“江阳名胜闻忠山,舣舟五度才登攀”,如今中正一度就上山,真是“骑鹤卧龙何处去,春城花木一时新”哦!从忠山下山后,视察泸县县政府,了解泸县民生民情。晚上,泸县商团领袖,泸州三百年老窖传人温筱泉、泸县参议会议长李琴鹤等地方名流设宴为蒋总统接风。三、中国化学兵基地就在纳溪天仙洞花贝溪。这支特种部队可敌日本鬼子10个师。化学兵之父李忍涛将军却在1942年10月魂断喜马拉雅山。触景生情,蒋介石为之流泪,为思将军而书“君爱精灵”四个大字为纪。10月18日上午,城南大校场内76军、203师、学兵总队,举行盛大阅兵式。蒋介石、宋美龄、白崇禧、喻济时及泸州地方要员参加阅兵式。这三支驻军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受检阅的还有叙泸师管区新编的三个师。当部队通过主席台时,蒋介石时而挥手时而敬礼。下午,蒋介石一行视察了学兵总队天仙洞基地,参观灰洞库以及天仙洞地下紫阳和将军塝的军械仓库。蒋介石回忆起:学兵总队也奉命于1939年9月入川,部队12月秘密地由宜昌迁至泸州纳溪,部队奉令扩充为四个团八个处,总队司令部驻纳溪城关上,军械处、化学库、实验室在花贝溪,弹药处驻邻玉场,三团驻护国,四团驻县城,五团驻双河高洞场。这支化学兵部队,从一开始建就被日本间谍机关追踪,被敌特监视。特别是武汉会战之中,中国化学兵的作战使日本远东先遣军司令部大为吃惊,扬言一定要消灭这支部队,要不择手段地砍掉李忍涛的头。李忍涛学兵总队驻进花贝溪峡谷之后,利用这儿地理条件,加大化学武器的研制和试验,并指挥地下仓库和地下化学研究部门加大工程的构建。1942年,李忍涛将军奉何应钦之令派学兵总队主力第一团、第二团从蓝田机场空运昆明,从昆明又飞往印度远征军部,编入印军总司令部直属化学兵团,参与缅甸战场上各次大的战役,先后在反攻缅甸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密支那、八莫等地消灭日军18师团、56师团、第2师团等精锐部队,配合中国远征军打通了滇缅国际通道。中国远征军的胜利,粉碎了日本人不可战胜的神话,而学兵部队出现在缅甸战场上,并且为远征军的胜利立下大功,立即引起日军特务机关的高度重视,受到战区长官罗卓英和美军史迪威将军的嘉奖。何应钦对李忍涛大加赞许。希望他回国后,再组建十个化学兵团,让日本鬼子一听到李忍涛三个字就发抖,因为中国化学兵所到之处必将给日军沉重的打击。谁知,日本情报机关已截获李忍涛将军回国的日程以及座机从印度蓝姆伽起飞时间。当李忍涛的飞机飞至喜马拉雅山上空之时,日军派出四架战斗机在空中拦截,座机躲避不及中弹坠毁。中国化学兵之父——李忍涛将军魂断喜马拉雅山。何应钦闻之噩耗,当场失声大哭,由军政部组织召开隆重追悼大会。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赠挽联:“中华军人魂,仁者必有勇;世界烈士血,异域永增光。”此时此刻,蒋介石在“即是仙景”的天仙洞庙中小憩,突见悬崖泉水似乳而滴入池中,池中金蟾跃起,争食其乳泉之水,蒋介石顿生灵感,当即从寺中取下纸笔,一挥而下,大书“君爱精灵”四字送与住持,住持为纪蒋介石先生至天仙洞,将“君爱精灵”刊于山门石坊上。(“文革”中由学生毁,2008年区旅游局又恢复于牌坊上。)10月19日,蒋介石在76军驻地接见连以上军官,大谈中国只有一个主义就是三民主义,一个领袖就是蒋中正。宣扬内战,准备内战。要求76军、203师和学兵总队随时听命,开赴内战前线。并扬言40天之内必须把西南的中央军调往华北作战。四、泸州党政军要员和知名人士为蒋介石祝寿宴会设在泸南凯歌归。厨师巧做抗战名菜:“轰炸东京”、“还我河山”、“凯歌归来”,中正为之惊喜。一个康熙年大花瓶让宋美龄爱不释手。10月20日,农历九月十五,是蒋介石58岁生日。泸州党政军要员会聚于南门外“凯歌归”酒楼之上,设宴为蒋介石祝寿。凯歌归名厨李芝兰、尤洪泰、陈钟林分别做红、白两案大菜,按下江人口味兼重庆川菜,泸州大河帮小河味风格,制作了寿宴。专门以抗战为名制作了三道菜,一是“轰炸东京”(锅巴肉片),二是“还我河山”(荷叶粉蒸肉),三是“凯歌归来”(清蒸岩鲤)蒋介石品后大加赞赏,他说在重庆每天早点有稀饭拌泸州方山灯笼海椒泡菜,风格别致、口感很好,分外高兴,夸厨师手艺高超,独具匠心。宋美龄一见蒋总统吃后如此兴奋,当即赏给每位厨师法币500万元。廖昂、钟彬见校长如此高兴,时逢夜月星稀,天气秋爽之时,与蒋介石一行从小关门上快艇去游览长江岸东岩。快艇来到东岩之下望见“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刘幼甫向委员长汇报年前李宗仁将军来泸为前线筹款,泸县民众为抗战几天之内献金超人前,全省第一,达5300多万元。蒋介石说泸州爱国之举8年抗战可昭日月。东岩夜月是泸县八景之一,蒋介石和宋美龄游兴正浓,没想到泸州城边上有如此壮丽的景观,边看边评价:泸州山水美。10月21日上午,刘幼甫、庹贡庭又请蒋与夫人去游蜀中小蓬莱的龙马潭。潭内潭外风光迷人,特别是夫人宋美龄荡舟水面,远山近水,山若一岛,浮于水面,摇竹现鱼奇观,国母放生池放生都让她流连忘返。中午,蒋介石要离开泸州时,党政军要员千方百计在泸州名门望族张氏族人处,以100两黄金购得一只清康熙年造的官窑大花瓶,上有“花好月圆人长寿”七个字,瓶上画有明月、山溪、小舟、松、竹、菊,亭中有男女观花赏月,生动形象为清代稀有珍品,赠送给蒋夫人,宋美龄是识古董行家,知这只清代花瓶价值不可估,高高兴兴收下了。“民勤号”轮船从东门口码头开出了,在码头上欢送蒋介石一行的有党政军要员和各界负责人,一直等到看不见船影方才散去。后来,据泸县地方财政报告,蒋介石和夫人泸州之行的开支高达3000多万元。五、合江县视察蒋中正办案子当清官、百姓要建“中正亭”。会陪都,蒋介石撕毁和谈协议发动内战。下午4时左右,船到合江码头。是夜,蒋介石一行未上岸。10月22日上午9时,合江县长徐竞存陪同蒋介石一行到了县政府,街上已是人山人海,都是闻讯来看蒋介石的。当蒋介石一行到监狱时,一老妇人大喊伸冤。蒋介石问县长徐竞存之后立即作出决定,叫审判长放了老太太。而另一个喊冤的贪污犯,蒋介石说这人判轻了。走在三青团部办公室,看到乱七八糟,顿时脸色发青,气愤离开。事后叫把三青团干事长邬仪撤了,不久监狱长也被撤了。为了安全,蒋介石一行回船,县长得知夫人宋美龄未下船便叫了两个老师带了四个少年儿童上船向夫人献鲜花。宋美龄十分高兴在客厅会见了老师和少年儿童之后送他们下船。随后启锚离开合江下重庆。在合江监狱喊冤的蔡张氏为感激委员长决定倡修“中正亭”以纪恩德。日,国共两党正式达成《停战协定》,然而,蒋介石却违背双方代表签订的《会谈纪要》借谈判拖延时间,把西南地区大批部队调至华北打内战。泸州的76军、203师先后调往前线,学兵总队已迁内战前线。日,蒋介石拒绝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副军长黄祖壎“壎”虽已公布简体作“埙”字,但引用人名仍以“壎”字为妥贴。黄祖壎军队职官履历查考黄祖壎,合溪小学即(黄宅古城学校前身)毕业,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步科毕业后,任国民党陆军第一师排长、连长,1927年3月北伐战争龙潭战役中,作战勇猛,升任营长。1933年迭升第一师独立旅团长。1938年升任旅长。1938年9月在抗日战争保卫开封之战中,屡立战功,后任第四十六师师长。随胡宗南第十七集团军扼守黄河河防,屯兵太行山一带,拒阻河东、山西进犯的日军。1940年1月授少将军衔。1942年1月任第二十七军副军长。1943年4月任第七十六军副军长。1948年8月任整编第二十三师师长。1948年9月晋升中将军衔。1949年4月任第二十七军军长。同年6月任第九十一军军长(隶属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辖第二三一师、第二四六师、第一九一师、驻甘肃高台、酒泉一带)。同年9月被歼于甘肃武威。曾有资料称黄祖壎在解放前夕,任甘肃省政府代主席,此说系讹误。经查日,国民党行政院长阎锡山在广州紧急召集马步芳、马鸿逵、胡宗南,举行“西北联防会议”,拟制“兰州决战计划”。会中宣布了8月1日国民党政府签署的马鸿逵为甘肃省政府主席的委任书,马鸿逵之前系郭寄峤任主席,9月底马鸿逵应蒋介石电召飞重庆到台湾。一九四九年九月黄祖壎溃败于酒泉经过查考日,人民解放军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强渡长江。国民党长江防线全线崩溃,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国民党蒋介石集团22年反动统治被推翻。国民党部队犹如惊弓之鸟,急忙向东南沿海、海南、大西北溃退。西北是国民党赖以生存,负隅顽抗的重要地区之一。蒋介石面对岌岌可危的形势,一面整饬战力,一面加修防御工事,企图凭险持守,以待势变。甘肃省会兰州,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也是国民党统治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城北滔滔黄河,四周群山环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南郊的南山,系全城的天然屏障,修筑了大量的永备工事,并准备了充足的粮弹,作出军事部署,仅兰州城内约有5万人据守。黄祖壎的国民党陆军第91军、周嘉彬的第120军防守在兰州东北的靖远、景泰及打拉池地区,以保障兰州左翼安全,相机侧击,进攻兰州的解放军。8月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人民解放军第1野战军第1、第2、第19兵团分左、中、右三路进逼兰州,相继攻占兰州外围。25日拂晓,在强烈的炮火掩护下,解放军各部按作战部署对兰州发起总攻,攻占被称为“兰州锁钥”的沈家岭主阵地。26日,“金城汤池”的兰州宣告解放。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及防守在兰州靖远、景泰的黄祖壎第91军、周嘉彬第120军向甘肃河西走廊溃退。黄祖壎部在古浪乌鞘岭(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我国东、西地理分界线,笔者注)布防。幻想第一野战军主力南下进入四川,无力顾及河西,可喘息一段时间,当获悉第一野战军将立即西进,遂于9月1日在古浪以北的双塔堡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以步兵乘车,骑兵掩护,继续向西撤退,企图利用第一野战军步兵难以追上汽车的困难,退至河西走廊五门地区。河西走廊,亦称甘肃走廊,地处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地带,北山与祁连山之间,通往新疆的天然孔道,因地处黄河以西,形如走廊而得名。是沟通内地与新疆的交通要道,自古为咽喉要地。为防止溃散之敌退入新疆,增加进军新疆的困难,同时打开进军新疆的这一通道。第一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于8月31日发布进军的河西走廊的作战命令,并沿兰新公路追击西逃之敌。由于逃敌军心涣散,指挥混乱,因而进军途中几乎未遇抵抗,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投诚或逃窜。9月12日、14日相继占领古浪和大靖,在武威附近,黄祖壎的第91军直属骑兵团及所属的第246师骑兵团等共7500余人投诚。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马不停蹄地向河西走廊纵深挺进,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机关、后勤单位以及黄祖壎的第91军、周嘉彬的第120军残部,逃窜到酒泉,已溃不成军,惶惶不可终日。战斗部队仅有5个师,除第91军的二三一师组织完整,人员充实外,其余4个师都已零零落落,仅有500至千余人。士气极为低落,根本无法支撑局面,更觉秋阳已淡,在兵员、物资得不到补充的情况下,内部分崩离析,起义风声四起,主战派和主和派斗争日益尖锐。为了和平解决河西地区国民党军,毛泽东于9月21日致信张治中:“关于周嘉彬(张治中女婿,国民党陆军第120军军长,笔者注)、黄祖勋(壎)两将军,自向甘、凉、肃州(即今甘肃张掖、武威、酒泉三地,笔者注)退后,现至何地不明。已由彭德怀将军注意与该两将军联络,不采歼灭方针而取改编方针。要紧的是,除由迪化(今乌鲁木齐,笔者注)派代表去兰州谈判外,周、黄自己应迅速主动派代表去兰州谈判,表示诚意”。(《毛泽东军事年谱》第776页)。张治中接信后,于22日将内容转告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在陶的安排下,国民党第8补给司令曾震五从迪化赶到张掖,向第1兵团司令员王震表明和平解决河西的愿望。当晚,王震命令暂缓攻击,派刘振世到高台第246师防地,与正在此间积极组织起义的“主和派代表”国民党西北军政官公署副参谋长彭铭鼎等会谈,并传达了王震司令员关于驻高台、酒泉地区的国民党军原地待命,听候改编,确保玉门油矿安全的命令。彭铭鼎当即同意人民解放军所提条件,并决定乘夜将部队撤至酒泉附近,待命通电起义。在起义呼声中,周嘉彬先行乘飞机逃往重庆。而作为蒋介石嫡系将领的黄祖壎此时已是四面楚歌,早有南下依附四川的胡宗南,待机反攻。为保全名节,留一个“忠义”名节,愚忠国民党,也持主战态度。继周嘉彬之后,潜至酒泉机场,躺在飞机下,等候飞机起飞。“主战派”代表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参谋长刘任,面对解放军日益兼程,席卷河西的态势,也早欲抽身脱逃,刘任平时对黄祖壎不满,认为黄不听调遣,难于驾驭。但刘任为自己能够脱身,想找个替死鬼来阻挠和平起义,特意委任黄祖壎为河西警备总司令,与主和派作对。刘任在临起飞前,设计把黄祖壎骗离机场后,立即上机起飞,直飞重庆。待黄察觉赶到机场,飞机已经升空。黄当即晕倒在地,抢天呼地,骂不绝口,怨恨之余,只好折回酒泉,怂恿部属四处鸣枪放火,纵火将第91军仓库烧光。想纠合部属阻挠起义,但依附着甚少,势尽力孤。最后,只得作鸟兽散,率少数亲信随从翻过祁连山经青海草地,越西藏,向云南鹤庆、丽江方向逃窜。1949年11月在云南丽江被俘。最终没有走上举旗反正,弃暗投明的道路,而以悲剧性结局告终。9月24日,在彭铭鼎、曾震五率领下,河西走廊国民党军计2万余人在酒泉起义。至此,河西走廊地区全部解放。被俘后的黄祖壎,由解放军押送至重庆解放军官训练团集中进行思想改造。但长期受国民党反动教育的黄祖壎,中毒极深,幻想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以便死灰复燃。再加上,思念在台家眷。1948年4月,蒋介石为了防止军官倒戈,将部分亲信师以上军官家眷安排去台湾,表面是为了保护家眷安全,实际是作为人质。黄祖壎夫人陈宝琛携次子文骧、三子文騄、长女文芬、次女文芳、三女文茜一家五口,去香港再辗转赴台,长子文骥时在浙江大学读书,未能成行。留大陆。思亲心切,因而抗拒改造。据传闻,周恩来总理在获悉黄祖壎被俘,曾专函致黄,念及黄埔时期师生之谊,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及北伐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黄祖壎为第二期学生。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中,时为连长的黄祖壎作战勇猛,周恩来对其印象深刻,加上黄祖壎在抗日战争中,对日作战,屡见战功。劝其积极改造,争取新生,参加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黄祖壎矛盾重重。最终在其它顽固分子唆使下,集体逃跑。51年9月份,人民政府对这些首恶分子十余人批准执行枪决。在押往刑场途中,在重庆做工的同村人黄景春亲眼目睹黄也在刑车上。胡宗南的未遂起义自从日解放军突破了胡宗南在西安南岸的战线,胡宗南见大势已去,只好放弃经营多年的老巢——西安,逃往宝鸡。7月份宝鸡被克,他又逃往汉中,以秦岭和大巴山为屏障,和解放军对峙。手中只剩下三个兵团,苦苦支撑,前景如何?他深感茫然。一日深夜,他突然找来自己的亲信幕僚、高级参谋朱亚英面商对策。我的父亲朱亚英原系西北军出身,因为年轻英俊,富有才华而被冯玉祥先生相中,派往德国普鲁士高级警官学校留学(全中国仅有三人在此校毕业:即他的师兄著名军事学家、原保定军官学校校长蒋百里先生;他的师弟蒋纬国和朱亚英本人),回国后他在杨虎城将军手下任少将高参、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参谋长等职。他在中央陆军大学特三期(将校班)毕业后,又被胡宗南看中,调到所属的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任少将高参和副官处处长。胡宗南的用人之道是广罗人材,备而不用,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以便将来成就其在军界的一统大业。父亲虽然才华出众,多谋善断,但因系西北军出身,不是蒋、胡的黄埔系和江浙派人士,故而不能授以军权和实权,只能作为亲信幕僚使用。但胡对我父亲的态度始终是礼贤下士,待若上宾,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西安仅有两辆小轿车。市长用一辆,另一辆就给我父亲用;当时我母亲因肾结核病危,胡宗南又把美国人送给他的一箱新药盘尼西林(即刚刚临床使用的青霉素)转赠给父亲……这种手法有效地笼络了不少人才。在蒋家王朝即将崩溃之际,树倒猢狲散,每个人都在安排自己的后路。我父亲通过自己的同乡、小学同学郭秉毅(周恩来派往四川军阀刘湘处做策反工作的老中共党员),早已与中共取得联系,准备投诚起义,并把妻儿秘密送往成都。胡宗南在深夜召见,我父亲猜想不外乎两种情况:一个是有要事相商,另外则是自己的投诚起义行动有所暴露。于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见胡宗南。使我父亲不曾料到的是,胡宗南原来是向他就自己的出路求教。父亲虽然不知道这位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