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不皈依可以学佛吗学佛的根本是什么?

学佛一定要皈依吗?如何皈依?
我的图书馆
学佛一定要皈依吗?如何皈依?
学佛一定要皈依吗?如何皈依?学佛释疑——有关皈依的疑问&济群法师&问: 一定要举行某种仪式才能算皈依吗?自己内心皈依佛皈依法,不举行仪式可以吗?&答: 不可以的,皈依佛法一定要举行相应的仪式。为什么呢?因为通过这种庄严的仪式在佛、法、僧面前至诚皈依,我们才能获得皈依体,才能获得三宝的加持,如果我们只是自己随便想一想:“哦,我皈依过了!”不但不能获得皈依体,也很难对自己产生多少约束的作用,效果不会很好。问: 如何依赖自身的修炼皈依三宝?&答: 没有修炼就可以皈依。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皈依之后再依法修行更稳当。&问: 信佛一定要皈依吗?&答: 真正信佛是一定要皈依的,否则就不能被当作是佛教徒。我们信佛、学佛,是为了寻找人生的归宿和依赖。那假如我们不皈依的话,也就说表明我们对学佛缺乏基本的诚意,又怎么能够真正地契入佛法呢?问: 怎样才算是佛教徒,有明确的规定吗?一定要诵经吗?&答: 皈依三宝后就是佛弟子,区别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界限和标准就是皈依。皈依就意味着取得佛教徒的资格的手续,当然要想成为一个佛教徒还得受持五戒。而念佛诵经则是佛教徒必要的修行方式。 &问: 我看过净空法师的《认识佛教》后,每天都在念佛、吃斋,但没有举行皈依仪式,算不算皈依?&答: 既然没有举行过皈依仪式,就不能算是皈依。皈依必须经过三宝的证明,是有特定的仪式。&问: 没有皈依的人是不是佛弟子呢?诵经不吃素有罪业吗? &答: 信佛而没有皈依的人能不能算佛的弟子呢?显然不能。打个比方说,一个人不入党  能不能算党员?这也是同样的道理。既然说信佛,为什么又不皈依呢?可见信的程度还不够。&  至于吃素的问题,只要是不杀生就没有太大的关系。能吃素当然最好,不吃素的人一定要坚持不杀生的原则。问: 三皈依中有皈依僧宝,我们应如何来抉择?&答: 皈依三宝指的是佛宝、法宝和僧宝。全体的受过比丘戒的僧众,都是属于僧宝的范  畴。当然,现实的僧团还是包含着凡夫僧和贤圣僧,也难免有鱼龙混杂的现象。而皈依僧宝,尽管从究竟的意义上是指贤圣僧,而住持佛法、弘扬佛法却也离不开眼前的凡夫僧,那么凡夫僧也是我们依止的对象。&  特别还要注意的是,皈依僧宝不是皈依某个出家师父。否则,碰到一个如法的师父,我们也随之变好了;接触一个不如法的师父,也可能就此变坏了。但佛陀又强调亲近善知识的重要,虽然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个师父,但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必须亲近一个好的老师,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如果自己盲修瞎练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要在善知识的指导下如理思维,依教奉行。问: 皈依是怎么一回事,它是如何帮助我们修持佛法的?&答: 皈依就是学习佛法的开始,是寻求一种可靠的依赖,以真理为依赖,以三宝为依赖。然后通过对法的接受,解脱人生的痛苦和烦恼。对学佛的人来说,皈依是学佛的开始。怎样做一个佛教徒:学佛修行,首先应该皈依三宝&“如果希望求受三皈,而沒有法師時,我們可以在佛像面前自己發願求受。在沒有法師的情況下,三皈、五戒及八關齋戒,都可以在佛像面前自己發願求受。如果有法師,應當讓出家眾來為我們做這個儀式。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需真正理解三皈的意義。”—, & 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课。皈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成为三宝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它宗教。所以皈依三宝是确定信仰目标的表示。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即使上香礼拜,也只不过是一个对佛教尊重而有兴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就好比一个学生,如果不曾办理注册手续,永远只是个旁听生罢了。世间上的金银、真珠、玛瑙称为“宝”,那是世间财宝;而佛、法、僧是法身慧命之宝,是出世的财宝。所以,我们学佛修行,首先应该皈依三宝。& & 三宝的意义 & & & &三宝,是佛、法、僧的总称。“佛”,是梵语“佛陀”(buddha)的简称,指证悟宇宙真理(自觉),而又能本着无尽的慈心悲愿,以真理来教化众生(觉他)的圆满觉者。  “法”,梵语“达磨”(dharma),有很多的意义,在这里是指佛陀所宣说的真理教法,一般泛指三藏十二部经。众生依法修行,就能证得真理,得到究竟的解脱。  “僧”,是梵语“僧伽”(samgha)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在这里是指奉行佛法,和合共住的出家僧团。其特质有二,即“理和”与“事和”。理和,指大家所断除的烦恼、所证得的真理,都是相同不二的;事和,指身、口、意三业在事相上,共同遵守六项要点,不相违背,是建立僧团的基础。即:  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这是思想的统一。  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这是法制的平等。  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这是经济的均衡。  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这是心意的开展。  口和无诤:在言语上,和谐无诤;这是语言的亲切。  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这是相处的和乐。  因此,从自利而言,僧团是修身养性,陶铸圣贤的大冶洪炉;从利他而言,僧团是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僧团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简单的说,佛是救主,法是真理,僧是导师,三者都是令众生得度的重要因缘,缺一不可。譬如佛是良医,法是妙药,僧是看护,对于患病的人来说,唯有同时拥有三者,才能病愈。人生亦然,唯有依靠佛、法、僧三者的力量,才能离苦得乐,到达自在解脱的世界。因此,佛法僧称为三宝。  三宝的“宝”是譬喻,用来彰显佛、法、僧的胜德。拥有金银、珍珠、玛瑙等世间的珍“宝”,能使我们物质生活不虞匮乏;仰仗佛、法、僧出世间的珍宝,则能使我们脱离生死轮回,解脱精神上的苦楚。因此,佛、法、僧统称为“三宝”。  《诸经要集》引《宝性论》“三宝有六义,故须尊敬”,对佛、法、僧之所以为“宝”,有更进一步的阐释。  希有义:如世宝物,贫穷之人所不能得;三宝如是,薄福众生,百千万世不能值遇,故名为宝。  离垢义:如世真宝,体无瑕秽;三宝如是,随离诸漏,故名为宝。  势力义:如世珍宝,除贪去毒有大势力;三宝如是,具不思议六神通力,故说为宝。  庄严义:如世珍宝,能严身首,令身姝好;三宝如是,能严行人清净身故,故说为宝。  最胜义:如世珍宝,譬诸物中胜;三宝如是,一切世中最为殊胜,故名为宝。  不改义:如世真金,烧打磨炼不能改变;三宝如是,不为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所改,故名为宝。&二、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投“依”靠三宝,请求救护,而得解脱众苦的意思。世间上,小孩子需要依靠父母,生命才得安全;老人需要依靠拐杖,走路才能安稳;航海的人需要依靠指南针,船只才能平安返航;黑夜中需要依靠明灯,行人才能看清方向。三宝就像我们的父母,当一个小孩被人欺侮时,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只要他叫一声“妈妈”,别人就不敢随便欺负,因为他有母亲。同样的,世间上邪魔外道、坏人坏事很多,有了三宝做为依靠,生命就有了安全的依怙。  三宝又像我们的指南针,可以引导我们在茫茫的人海中航向平安的避风港。每个人一到晚上都知道要回家,皈依三宝、常念三宝的功德,可以让我们仰仗三宝功德的加被,藉此宝筏,出生死流,勇渡苦海,回归真实的自我,回到自己真正的本来之家。所以皈依三宝可以让我们现世找到安身立命之处,让我们未来有家可归!   参.皈依三宝的利益  三宝是冥冥黑夜里的灯烛,滔滔苦海内的舟航,焰焰火宅中的雨泽;皈依三宝不但能使我们得到究竟解脱,并能获得许多现世的利益。以下综合经典所说,将皈依三宝的利益归纳为十点:  成为佛弟子:皈依三宝的人,是以宇宙间最伟大的圣者释迦牟尼佛为老师,正式成为佛陀的弟子。  不堕恶趣:皈依三宝的人,经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畜生;皈依僧,不堕饿鬼。皈依三宝,可以恶道除名,人天有份。  庄严人格:皈依三宝以后,信仰层次提升,如同人的身上穿戴道德的华服、宝冠,人格因此庄严起来。  善神拥护:佛陀曾指示护法龙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时代,要保护皈依三宝的弟子。因此,皈依三宝可以得到天龙八部、护法善神的拥护。  获得尊敬:皈依三宝的人,能得到人天大众应有的尊敬。  成就好事:仰仗三宝力量的加持,能令皈依者减轻业障、平安吉祥,一切好事都能成就。  积集福德:据《希有校量功德经》记载,即使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立七宝佛塔供养舍利,所得功德,不及皈依三宝者的功德百分之一,可见皈依三宝的利益广大殊胜。  值遇善人:皈依三宝,能令我们减少烦恼,得遇善人为友,所到之处都能得到方便,会有好的因缘。  受戒基础:皈依三宝的人,才有资格进一步求受五戒、八关斋戒,甚至在家菩萨戒等。  成就佛道:凡是皈依三宝的人,即使此生没有修行,因为有信心、善缘,将来在弥勒菩萨下生人间的“龙华三会”时,都能得度。   肆.三宝的种类  经典上对于三宝,有多种的分类,但以三种三宝的说法较为普遍:  最初三宝: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成道,所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丈六金身为最初佛宝;佛陀成道后,于鹿野苑所宣说的四圣谛、十二因缘、三法印为最初法宝;佛陀所度化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位大阿罗汉为最初僧宝。  住持三宝:指佛陀入灭后,流传于后世的三宝。一切佛像,无论是金银铜铁、玉石玛瑙、木雕泥塑、图像绘画等圣容,都称为佛宝;一切三藏经典,无论是绢纸竹帛、印刷书写,都称为法宝;求受具足戒的出家比丘、比丘尼等大善知识,都称为僧宝。  自性三宝:佛陀在夜睹明星,证悟真理的那一刹那,曾经说道:“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悟。”在我们的自性当中,已经圆满具足了三宝的无量功德。人人皆有佛性,就是佛宝;人人都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就是法宝;人人都有喜好清净和乐的心性,是为僧宝。  所以,皈依三宝无非是藉助他力,引导我们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进而依靠自我,实现自我,找回自己心中的自性三宝。我们每个人都像是一座宝矿,皈依就是开采自己心内的宝矿;不皈依,就如同宝矿未经开采,黄金无法出土!所以佛陀临涅盘之际,曾教诫弟子:“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就是要我们皈依自性三宝的真义所在。   伍.皈依三宝的程序  皈依三宝固然是内心的向道之情,仍需要有外在的形式来激发坚固的情操。皈依的仪礼,就是自己以虔诚的信心接触佛心,佛陀再以慈悲威德灌注到我们的身心中,而感应道交,所谓皈依一时,信仰一生,使之能持久永恒。因此,皈依三宝的仪轨乃应运而生。  世间的秽器或覆器,我们都无法注入净水。同样的,如果我们心中装满了疑惑、我慢,或者是染污垢秽的知见,也无法纳受清净的三宝。因此《大名经》等说:凡是受皈依者,先要恳切忏悔,以恭敬心、清净心,长跪合掌,在皈依本师前立下誓言,说道:  “我弟子某甲,尽形寿皈依佛,两足尊;尽形寿皈依法,离欲尊;尽形寿皈依僧,众中尊。”(三说)  “愿大德忆持,慈悲护念,我是优婆塞(夷),我从今者乃至命终护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说)  皈依三宝是在家信徒入道的戒法,所以应从证明师求受。《大智度论》说:“正欲受时,具修威仪,至一出家人前,戒师为说善恶两法,令识邪正,生其欣厌,开托心神,然后为授云:”我某甲,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我某甲,尽形寿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说)”前面三说,是皈依三宝的正授,纳受三皈依的无作戒体,就在此时;后面三说,则为皈依三宝仪式的三结。  今将皈依三宝的程序简述如下:  礼佛三拜。  迎请和尚。  唱香赞。  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诵《般若心经》一卷。  宣誓。  忏悔发愿。  正授。  和尚开示。  回向。  礼谢和尚。  礼谢诸师。   陆.皈依者应注意的事项   皈依三宝以后,我们在生活的实践上,应该正确的认识以下各点:  皈依三宝需要吃素吗?  皈依三宝并不一定要吃素,皈依只是宣誓自己终生信奉三宝,不改变信仰,与吃素没有关系。不皈依的人也可以吃素,皈依的人也可以不吃素。皈依不是受戒,所以没有戒条的约束,如果说有,也只有一条,即:我信仰佛教,永远不改变信心。所以皈依三宝不是吃素,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家。  皈依三宝以后可以祭拜神明、祖先吗?   皈依三宝的人仍可以敬神、祭祖。因为皈依与拜拜不同,皈依是一生的,是一种信仰;拜拜是一时的,是表示尊敬、礼貌。我们平时看到异教徒,都可以跟他握手、点头,表示礼貌,对于我们的祖先、神明,当然也可以表示尊敬,但是尊敬不同于信仰,所以皈依后不可以再迷信神明。  皈依三宝是一时的吗?   皈依三宝不是一时的崇拜,是尽形寿的信仰,是一生的。据《瑜伽戒本》记载,一日不皈依便是犯戒,所以身为一个佛教徒,每天要三皈依,一者表示不忘自己是个佛教徒,再者藉此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信仰层次,并植下趣向菩提的种子。  皈依三宝是拜师父吗?  皈依不是拜师父,是皈依三宝,所以皈依三宝以后应该礼佛、闻法、敬僧。常见一些学佛的人,虽然自称三宝弟子,实际上只有一皈。例如:只知礼佛,而不闻法敬僧;或只知闻法,而不礼佛敬僧;或只知敬僧,而不礼佛闻法。甚至,仅仅尊敬供养为其主持皈依的那一位师父;或者把佛陀当神明看待,只是一味的祈求财货福禄,这些都不是正信的佛弟子。正信的佛弟子应该对于佛、法、僧三者都予以礼敬,而且应当时常前往道场,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视一切僧均为我师,这才是正信的三宝弟子。  此外,皈依三宝的人,一定要有正知正见,要深信因果,要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此才能获得佛法的受用,才能得到信仰的利益。&&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六年前皈依学佛,到今天住在南山上,有间小小的茅屋,散养着猫和狗、还有男朋友。&br&&br&16年清明前,因为抑郁症而搬到了山上,孤身住在山头上最大的院落里,屋内阴郁,独处三个月。&br&&br&一度对修持佛法却落不了地而恐慌质疑,后来幸得另一茅棚法师犀利直指才迷途知返。&br&&br&若和身旁朋友说起修行,总是未免有些过于执著的态度---“不要修行,不要不修行。” &br&“不要为了修行而修行。”&br&&br&&br&该吃饭就吃饭,该诵经就诵经,该打柴就打柴,生火的时候要空心,该喝茶就喝茶,持续一年时间帮忙一位法师整理编辑他的讲经录音,到了天气好又想看看外面的消息时,就和男朋友出门爬半个小时的山到有信号的地方上会儿网。&br&&br&人在爱欲里,独生独死,独来独往,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人生还是自己的,好好珍惜并且不愧暗己。&br&&br&嗯,想起皈依时法师开示的一句话“慈悲做人,智慧做事。”还有时刻记在心里的“欢喜 承当 包容 奉献”。&br&&br&分享一下近日的生活吧~&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371db464a70a01fa64ce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371db464a70a01fa64ce3_r.jpg&&&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src=&/v2-66cff3ec5c8eb40a72164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66cff3ec5c8eb40a721644_r.jpg&&&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src=&/v2-e7cd42dbce47e23a98b10b681ad4b90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e7cd42dbce47e23a98b10b681ad4b903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266df13683ecfaea7ac688ed41bc825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266df13683ecfaea7ac688ed41bc825c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src=&/v2-3eea7f93eb854eb6c16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3eea7f93eb854eb6c160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src=&/v2-d4f5bf3815baed446bcde119cdc75bb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d4f5bf3815baed446bcde119cdc75bba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src=&/v2-7a813ced16b02da548a38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7a813ced16b02da548a38f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db150aaea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db150aaea_r.png&&&br&&br&&br&最后悄悄放几张过年的照片。&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src=&/v2-9e291bcf0c197f28bcf617c4b5f1474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9e291bcf0c197f28bcf617c4b5f14741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src=&/v2-aeef83ca1cc1ecd30ae5d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aeef83ca1cc1ecd30ae5d3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src=&/v2-eb7c513d9b57d531e1e1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eb7c513d9b57d531e1e1c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src=&/v2-a6ba1a09c7e1b2e1d011b25c2877b3b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a6ba1a09c7e1b2e1d011b25c2877b3bb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eaf1e05f15e54ee2f5adb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eaf1e05f15e54ee2f5adb3_r.jpg&&&br&&br&最后是男朋友~&br&-----------------------------------------------&br&啊~ 有人问 答主是什么样子的~ &br&&br&嗯 是个不太聪明又比较笨拙的姑娘 &br&喜欢泡茶 喜欢插花 喜欢做衣服&br&&br&大概长这个样子 &br&&br&&img data-rawwidth=&2036& data-rawheight=&1920& src=&/v2-30c5c2a74f83dd4c1984e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36& data-original=&/v2-30c5c2a74f83dd4c1984ed_r.jpg&&&br&&br&&br&&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707& src=&/v2-165d96f86decf1bb352bfd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165d96f86decf1bb352bfd6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60& src=&/v2-2b4f638d9c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2b4f638d9cf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777& data-rawheight=&944& src=&/v2-9c5c38239cef6b5cd58d9b9c9f5a367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7& data-original=&/v2-9c5c38239cef6b5cd58d9b9c9f5a3679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319bf4b97d8cca1f902e8fd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319bf4b97d8cca1f902e8fdf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ae009dc0ce91cee0dfb1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e009dc0ce91cee0dfb1f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1776& data-rawheight=&1765& src=&/v2-42ea7a4a8fcf294bf54b9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76& data-original=&/v2-42ea7a4a8fcf294bf54b98_r.jpg&&&br&&br&&br&最后 再秀个恩爱^ _ ^&br&&br&&img data-rawwidth=&1377& data-rawheight=&1973& src=&/v2-8b9f92167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77& data-original=&/v2-8b9f92167a_r.jpg&&&br&&br&&br&禪安~ &br&&br&————————————————————————&br&&br&再分享一些和男朋友的瞬间 &br&住山前的他 &br&&im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20& src=&/v2-d4e4ff55d87f18de3a4bc77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d4e4ff55d87f18de3a4bc77b_r.jpg&&&br&&br&&br&&br&&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2& src=&/v2-1ad8c8c68f67cc1af5bfbdf6e8764ed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1ad8c8c68f67cc1af5bfbdf6e8764ed7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src=&/v2-fd955d6fb13b09df8b40f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fd955d6fb13b09df8b40fd_r.jpg&&&br&&br&&br&&br&住山后的他&br&&im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src=&/v2-fbe36e018c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fbe36e018c6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ee53beb3a03bd5ec2e8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ee53beb3a03bd5ec2e88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519ddedf6f433d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519ddedf6f433d6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src=&/v2-92a4f7baeb676bfe163e79bb5877c58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92a4f7baeb676bfe163e79bb5877c58f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src=&/v2-3f2fa25743cbcd0a523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3f2fa25743cbcd0a523a_r.jpg&&&br&&br&&br&还是要再秀个恩爱 &br&&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60& src=&/v2-0240eeab6ed0004e4cbb94d15891eed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0240eeab6ed0004e4cbb94d15891eed4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1169& data-rawheight=&1169& src=&/v2-ccadf9aa576a55c825cd58f03db8f01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9& data-original=&/v2-ccadf9aa576a55c825cd58f03db8f015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src=&/v2-e3c8e17c3e172c62fc6ea87939cefc7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e3c8e17c3e172c62fc6ea87939cefc74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src=&/v2-a061cbcb25f45e52912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a061cbcb25f45e529128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60& src=&/v2-662c389e1bfa40d17c391c864d2c46e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662c389e1bfa40d17c391c864d2c46e6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079& src=&/v2-45abb404febd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45abb404febdc_r.jpg&&&br&&br&就是这样~
六年前皈依学佛,到今天住在南山上,有间小小的茅屋,散养着猫和狗、还有男朋友。 16年清明前,因为抑郁症而搬到了山上,孤身住在山头上最大的院落里,屋内阴郁,独处三个月。 一度对修持佛法却落不了地而恐慌质疑,后来幸得另一茅棚法师犀利直指才迷途知返…
诱导他人学佛最关键的是你自己的智慧、见识、品德甚至社会地位都要高出旁人&br&&br&旁人看到你各方面都很突出,自然有兴趣了解你和你交谈,这时候你向他们介绍佛法,他们才好接受;因为你自己的言行已经给别人做好榜样了&br&&br&最忌讳的是你自己的智识,素养,情商并不高;然后执着地、非常主观地给旁人“传销”佛教,这样只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对佛法的传播反而有害&br&&br&再退一步讲,即便你自己各方面都超出常人了,这时候给别人介绍佛法别人也不一定会接受;因为万事万物都不是单方面决定的,需要“众缘和合”才行,简单讲就是这个人也要与佛有缘,才会接受&br&&br&就我所知,有些佛教界大德的近亲属,一样不信佛教;这就是明证&br&&br&所以为君所计,你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远离恶友,修好自己;等到修行功夫日臻成熟,开悟了本心,才会做到观机逗教;这时候才能说初步具备了渡众生的能力&br&&br&在这之前,还是好好修自己吧;不然只会徒增烦恼,于自于他,都没有利益
诱导他人学佛最关键的是你自己的智慧、见识、品德甚至社会地位都要高出旁人 旁人看到你各方面都很突出,自然有兴趣了解你和你交谈,这时候你向他们介绍佛法,他们才好接受;因为你自己的言行已经给别人做好榜样了 最忌讳的是你自己的智识,素养,情商并不高…
&b&上帝真实身份大揭秘&/b&&br&&b&
——从佛教世界观及历史探究亚伯拉罕诸宗教上帝的真实身份&br&—— 兼评“上帝梵天论”之正误&/b&&br&&br&很多宗教信徒都喜欢用自己的世界观去揣摩其他宗教&br&&br&同样,佛弟子也不能免俗&br&&br&比如“玉皇帝释论”&br&&br&这是网上“玉皇帝释论”代表作&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9bxv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玉皇大帝的轮回史&i class=&icon-external&&&/i&&/a&&br&害得道教徒在百度百科上特地声明批驳&a href=&///?target=http%3A///subview/.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玉皇大帝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当然了,道教徒虽然表面上号称:“爱信信,不信滚。”,但心里其实还是很在意的!&br&千年前早就有了还击了:&br&“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b&始证金仙&/b&,号曰:&b&清静自然觉王如来&/b&。&b&教诸菩萨&/b&。顿悟大乘正宗,渐入虚无妙道。如是修行,&b&又经亿劫,始证玉帝&/b&。”——《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清微天宫神通品第一》&br&&br&你们呀,还是naive!我们家玉皇大帝的等级和经验值不知比你家佛祖高到哪里去了!&br&&br&&br&另一个大热门“上帝梵天论”也引来了基督徒的激烈反对&br&&br&当然,抹黑佛教,他们自己其实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毕竟,除了耶和华,他们不可有别的神——所谓的轮回,欲望全是上帝造的就好了:&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5fe33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从死里复活的和尚看到佛祖释迦牟尼在地狱里&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是网上的“上帝梵天论”的代表作&a href=&///?target=http%3A//hk./gnew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一个佛教徒眼里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上帝梵天论”甚至已经成了佛教内的一种共识。。。&br&&br&&br&&br&&b&那么上帝究竟是不是大梵天王呢?&/b&&br&&br&佛教里关于梵天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像其他答主引用的《大悲经 梵天品》中,称大梵天王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br&&br&第二种是更流行的说法,认为大梵天王是色界初禅三天(另有说法为初禅四天)之王,主&b&一小世界&/b&,而居于色界之顶色究竟天的摩醯首罗天王(意译“大自在天”,原型为印度教湿婆神)才是三千大千世界之主&br&&br&无奈本人才疏学浅,在网上查找了几个小时,也没有找到“大梵天为一小世界之主,光音天为一小千世界之主,遍净天为一中千世界之主,色究竟天为一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之主”这一说法在佛经中的确切出处,只能在此引用下面论藏中的这段算是佐证:&br&&br&&blockquote&“有作是说,小千界中有一大梵十独梵千梵众。中千界中有千大梵十千独梵千千梵众。大千界中有千千大梵俱胝独梵百俱胝梵众。复有说者,小千界中有一大梵千独梵十千梵众。中千界有千大梵十千独梵俱胝梵众。大千界中有十千大梵俱胝独梵百俱胝梵众。有依杂说,大千界中有俱胝大梵百俱胝独梵百千俱胝梵众。应做是说,大千界中有俱胝大梵百俱胝独梵十俱胝那庾多梵众”——《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八》&/blockquote&&br&&blockquote&圆测之解深密经疏卷六:“俱胝,传释有三,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br&《俱舍论》卷十二:“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br&《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五阿僧祇品第三十》“一百洛叉。为一俱胝。”&/blockquote&&br&&br&理论上,一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有&b&十亿&/b&大梵天,“俱胝”一般指&b&千万&/b&或&b&亿——&/b&上文中的众多数字,有的与“十亿”相近&br&&br&本文取第二种说法&br&&br&本文探讨的梵天均是佛教中的大梵天,不涉及印度教中那个有家室,还被砍过头的大梵天。&br&&br&&br&一般认为,达到初禅境界的众生,已经能够离开&b&贪、瞋&/b&、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盖;能够离开欲界的&b&饮食&/b&,睡眠,男女之欲&br&&br&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b&清净&u&禁戒&/u&&/b&。加以&b&明悟&/b&。是人应时能统梵众。&b&为&u&大梵王&/u&。&/b&如是一类。名&b&大梵天&/b&。”&br&“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b&清净心中。诸漏不动。&/b&名为&b&初禅&/b&。”&br&
——&b&《楞严经》&/b&&br&&br&&br&《圣经 旧约》中的耶和华&br&&br&创世纪&br&8:20“挪 亚 为 耶 和 华 筑 了 一 座 坛 , 拿 各 类 洁 净 的 牲 畜 , 飞 鸟 献 在 坛 上 为 燔 祭 。”&br&8:21“耶 和 华 &b&闻 那 馨 香 之 气&/b& , 就 心 里 说 , 我 不 再 因 人 的 缘 故 咒 诅 地 ”&br&&br&能够被烤肉的香气动摇,连对食物的&b&贪心&/b&都未离。。。这是色界天人的修为?&br&&br&
耶和华杀死了90多万人?&br&&a href=&///?target=http%3A//club.kdnet.net/dispbbs.asp%3Fboardid%3D2%26id%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耶和华总计杀过多少人?答案:不完全统计90多万人。 【文化散论】&i class=&icon-external&&&/i&&/a&&br&&b&
(以下来自网文统计,纯属佐证,与主题无关,可跳过)&/b&&br&&br&&b&&blockquote&
耶和华所颁布的十诫之一,为「不可杀人」。但他自己却大开杀戒。&br&&br&
耶和华的足迹所至,莫不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暴戾之气。据《旧约》的记载,遭耶和华所击杀的人,有数字可稽者,总共达905,154人之多。而无数字可查者,更是无可数计。&br&&br&
下面我们把被杀的人数和原因,录在后面(略加分类并作按语):&br&&br&
一、耶和华是战神,为早期犹太人的族神之一。据《圣经》的说法,以色列和异族交战时,常得耶和华之助而大举击杀敌人。&br&&br&
(1)耶和华将艾城(Ai)人民交给约书亚,杀死连男带女一万二千。(《约书亚记8章24节)&br&&br&
(2)耶和华将迦南人(Canaanities)和比利洗人(Perizzities)交以色列人手中击杀了一万人。(《士师记》1章4节)&br&&br&
(3)耶和华将摩押人(Moabities)和比利洗人交以色列人手中击杀了一万人。(同上32章19节)&br&&br&
(4)耶和华使以色列人拿刀杀死便雅悯人(Benjamin)二万五千一百名。(同上20章35节)&br&&br&
(5)以色列人和犹太人打战,耶和华将以色列精兵五十万交犹太人杀戮。但不久耶和华又掉过头来攻击犹太人的王耶罗波安「耶罗不能再强盛,耶和华攻击他,他就死了。」(这是耶和华反复无常的事例之一)。&br&&br&
(6)耶和华使者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清晨起来看都是死尸」。&br&&br&
以上是战神耶和华在战争中击杀的人数,共计七十四万二千一百人。&br&&br&
二、以色列百姓,因作神像,耶和华遂令他们自相残杀:各人把刀跨在腰间,见到自己的弟兄,同伴,邻舍就砍杀。被杀的有三千余人。(《出埃及记》32章27至28节)&br&&br&
三、拿答(Nadah)和亚比户(Abi’ hu)向耶和华献香,耶和华反而把他们活活烧死。(《利未记》10章1至3节)&br&&br&
四、一个「以色列妇人的儿子」,因为「咒诅圣名」,耶和华晓谕摩西把他带到营外用石头打死。(同上24章10至15节)&br&&br&
五、有一个人在安息日捡柴,耶和华就下令:全会众将他带到营外,用石头打死。(《民数记》15章32至35节)&br&&br&
六、耶和华惯于使用瘟疫杀人:&br&&br&
(1)以色列人民对摩西不满,耶和华就降瘟疫,击死一万四千七百人。(同上16章49节)&br&&br&
(2)以色列人与摩押女子往来,并信奉了她们的神,耶和华就向以色列人降瘟疫:「那时遭瘟疫死的,有二万四千人。」(同上25章9节)&br&&br&
(3)大卫数点百姓,耶和华不喜悦,便降瘟疫给以色列人,「民间死了七万人。」(《撒母耳记》下24章15节)&br&
遭耶和华所降瘟疫而死的,共十万八千七百人。&br&&br&
七、暴徒参孙得耶和华之助,大肆残杀&br&&br&
参孙娶非利士人为妻,他出了一个谜语给非利士人猜,后来谜语被猜中,「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参孙,他就下到亚实基伦击杀了三十个人,夺了他们的衣赏给猜出谜语的人。」其后参孙又和非利士人结怨,「参孙就大大击杀他们,连腿带腰都砍断了。」(《士师记》15章8节)非利士人欲图报复,耶和华的灵又大大地感动了参孙,「他见一块未干的驴腮骨,就伸手拾起来用以击杀一千人。」(同上15章15节)&br&&br&
八、可拉(Korah)和摩西意见不和。耶和华就「使地开口把他们和一切属他们的都活活的吞下去。」(《民数记》16章31节)「以色列众人听他们呼号,就都逃跑,说:『恐怕地也把我们吞下去。』又有火从耶和华那里出来,烧灭了那献香的二百五十个人。」(同上16章34至335节)&br&&br&
九、伯示麦人为了好奇心而围观耶和华的「约柜」,耶和华竟然击杀了「七十人加五万人。」(《撒母尔记》上6章19节)&br&&br&
十、一辆牛车载着上帝的约柜,「因为牛失前蹄」,车子失去平衡,赶车的乌撒(Uzzah)连忙伸手扶住约柜。耶和华不但不感激,反而「向乌撒发怒,因这错误击杀他,他就死在上帝的柜旁。」(《撒母尔记》下6章7节)&br&
上面所记载耶和华击杀的人,都有确实的数字。下面摘录耶和华的暴行,,但都没有确实记载遭殃的人数:&br&&br&
一、耶和华用洪水淹死整个地球的人类与各种生物。&br&&br&
二、以色列和外族战争中,耶和华助以色列人击敌:&br&&br&
(1)耶和华将埃及所有的长子和一切头生的牲畜「尽都杀光」。(《出埃及记》12章29节)&br&&br&
(2)埃及军队追赶以色列人,「耶和华把他们推翻在海中。水就回流,淹没了车辆和马兵,那些跟着以色列人下海法老的全军,连一个也没有剩下。」(同上14章28节)&br&&br&
(3)以色列人和希实木王西宏(Sihon the king of Heshbon)交战,耶和华击杀西宏的所有民众,「将有人烟的各城,连女人带孩子尽都毁灭,没有留下一个。」(《申命记》2章32至35节)&br&&br&
(4)以色列人与亚摩利人(Amorities)对阵,耶和华从天上降大冰雹击打亚摩利人,「被冰雹打死的,比以色列人用刀杀死的还多。」(《约书亚记》10章11节)&br&&br&
(5)「耶和华将立拿(Libnah)和立拿的王,交在以色列人手里,约书亚攻打这城,用刀击杀了城中的一切人口,没有留下一个」。(同上10章30节)&br&&br&
(6)以色列人攻打夏琐(Hazor),「约书亚将夏琐焚烧了。那些城邑所有的财物和牲畜,以色列人都取为自己的掠物。惟有一切人口都用刀击杀,直到杀尽。凡有气息的没有留下一个。耶和华怎样吩咐他仆人摩西,摩西就照样吩咐约书亚,约书亚也照样行。」(同上11章14节)&br&&br&
(7)基甸人(Gideon)和米甸人(Midian)对垒,耶和华使全营米甸人用刀互相击杀。(《士师记》7章22节)&br&&br&
(8)犹大人和亚扪人(Ammon)、摩押人(Moab)交战,耶和华派伏兵击杀他们,「尸横遍地」。(《历代志》下20章23至24节)&br&&br&
三、以色列人不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就使迦勒底人(Chalde’ ans)的王来攻击他们,在他们圣殿里用刀杀了他们的壮丁,不怜恤他们的少男处女、老人白叟。耶和华将他们都交在迦勒底王手里。」(《历代志》下36章17节)&br&&br&
四、非利士人将约柜运到迦特城,「耶和华的手就重重攻击那城,使那城的人大大惊慌」,「城中的人有因惊慌而死的,未曾死的人都生了痔疮,合城呼号,声音上达于天」。(《撒母耳记》上5章11节)&br&&br&
五、以色列百姓捕食野外鹌鹑,「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他们发作,用最重的灾殃击杀了他们。」(《民数记》11章32节)&br&&br&
六、以色列人民横渡沙漠,困苦不堪,因而发出怨言,「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蛇就咬他们,以色列人中死了许多。」(同上21章6节)&br&&br&
七、以色列支派中,基列雅比人(Ja’ besh-gilead)没有到耶和华面前献墦祭(用人祭神),耶和华遂吩咐以色列会众说:「你们去用刀将基列雅比人达妇女带孩子都系杀了。」(《士师记》21章10节)&/blockquote&&/b&&br&&br&&br&&b&(以上为引文)&/b&&br&&br&&br&&b&嗔恨心&/b&强得令人发指,这是色界天人的修为?&br&“杀”为第一重戒,却&b&杀人如麻&/b&,&b&嗜血成性,&/b&&br&作为大梵天王,“&b&清净禁戒&/b&”哪去了?!&br&&br&&br&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知道——&br&“上帝梵天论”,真是抬举了耶和华!可以休矣!&br&&br&如果大梵天王也像耶和华他老人家那么大脾气,他看见你们这么贬低他的形象,就不怕他也像耶和华大人一样降下瘟疫,倒点硫磺什么的,让你们全家,全城都死啦死啦地?&br&&br&&br&那么,耶和华究竟是谁?&br&&br&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端倪&br&&br&&b&出埃及记&/b&&br&3:1“摩 西 牧 养 他 岳 父 米 甸 祭 司 叶 忒 罗 的 羊 群 , 一 日 领 羊 群 往 野 外 去 , 到 了&b& 神 的 山&/b& , 就 是 &b&何 烈 山&/b& 。”&br&由此可知,耶和华就是&b&西奈山&/b&(何烈山)的山神!&br&&br&据说耶和华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一位不起眼的战神,后被犹太民族奉为独一的真神&br&&br&提起战神,对佛教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能想到了六道之一的“非天”——阿修罗&br&&br&所以,我的结论就是,耶和华是一位盘踞于西奈山并时常去天界居住的&b&修罗王&/b&!&br&&br&当时的西亚北非地区崇拜的大都是境界很低的鬼神,林林总总,五花八门&br&而耶和华只得到了一个小部族的香火,远不如马尔杜克,恩利尔,摩洛,巴力这些神风光&br&说句难听的话,甚至还赶不上伊希斯这个娘们!&br&出于同行是冤家的道理&br&耶和华对犹太人拜别的偶像和神特别不能忍&br&&br&何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修罗王创立的宗教,竟然能成为全球最大的为半数人口所信奉的两个宗教的母体并永久性地改变了世界呢?&br&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天命所归?&br&&br&个人观点&br&耶和华没那么大本事,&br&&b&他上头有“人”(神)&/b&&br&&br&&blockquote&&b& 约伯记&/b&:&br&1:6“有 一 天 , 神 的 众 子 , 来 侍 立 在 耶 和 华 面 前 ,&b& 撒 但 也 来 在 其 中&/b& 。”&br&1:7“&b&耶 和 华 问 撒 但 &/b&说 , 你 从 那 里 来 。 撒 但 回 答 说 , 我 从 地 上 走 来 走 去 , 往 返 而 来 。”&br&1:8“&b&耶 和 华 问 撒 但 &/b&说 , 你 曾 用 心 察 看 我 的 仆 人 约 伯 没 有 。 地 上 再 没 有 人 像 他 完 全 正 直 , 敬 畏 神 , 远 离 恶 事 。”&br&1:12“&b&耶 和 华 对 撒 但 说&/b& , 凡 他 所 有 的 都 在 你 手 中 。 只 是 不 可 伸 手 加 害 于 他 。 于 是 撒 但 从 耶 和 华 面 前 退 去 。”&br&&b&列王记&/b&上:&br&22:20“&b&耶 和 华 说 , 谁 去 引 诱 &/b&亚 哈 上 基 列 的 拉 末 去 阵 亡 呢 。 这 个 就 这 样 说 , 那 个 就 那 样 说 。”&br&22:21“随 后 有 一 个 神 灵 出 来 , 站 在 耶 和 华 面 前 , 说 , 我 去 引 诱 他 。”&br&22:22“耶 和 华 问 他 说 , 你 用 何 法 呢 。 他 说 , 我 去 , 要 在 他 众 先 知 口 中 作 谎 言 的 灵 。 &b&耶 和 华 说 , 这 样 , 你 必 能 引 诱 他 , 你 去 如 此 行 吧 。&/b&” &br&&b&撒母尔记&/b&上:&br&16:14“耶 和 华 的 灵 离 开 扫 罗 , 有 &b&恶 魔 从 耶 和 华 那 里 来 &/b&扰 乱 他 ”&/blockquote&&br&。。。。。。。&br&&br&以上种种,均可表明,耶和华与撒旦并不是誓不两立的,相反二者关系相当有默契,甚至沆瀣一气&br&&br&众所周知,圣经中的撒旦的形象模糊不清&br&&br&早期,“撒旦”只是一个泛指概念,是希伯莱语“敌”的意思,只是敌对耶和华的势力的统称,有时指代特定的天使,有时还会接受耶和华的命令去迷惑人。。。&br&而在新约中,撒旦形象正式定型,成为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堕天使恶魔的形象。&br&就像“弥赛亚”本意“受膏者”,后来也被用来特指耶稣了一样&br&&br&所以,我们应该&b&将旧约中的撒旦与新约中的撒旦分开&/b&来看&br&&br&&b&路加福音&/b&10:18“耶稣对他们说,我曾看见撒旦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br&&br&所以可知新约中的撒旦是从天上堕落的&br&&br&“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b&四种阿修罗类&/b&。。。若&b&于天中降德贬坠&/b&,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b&人趣所摄。&/b&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b&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b&。此阿修罗因变化有,&b&天趣所摄&/b&。。。”——《楞严经》&br&&br&所以,新约中的撒旦,应该也是一位阿修罗!&br&&br&那么,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新约中的“撒旦”,会不会就是旧约中的——&br&&br&耶和华呢?&br&&br&而旧约中的“撒旦”,则是相对于新约中的“撒旦”——耶和华的一位亦敌亦友的存在&br&&br&而新约里,在旷野中试探耶稣的撒旦应该不是耶和华。个人倾向于认为是旧约中与耶和华狼狈为奸的那个“撒旦”,当然背后还有一些故事,之后会提到。&br&&br&对亚伯拉罕三大天启宗教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的上帝&b&其实是同一位&/b&,所以问“上帝和真主谁厉害”这种问题的人是要被笑掉大牙的&br&但是,现在来审视一下,这个观点真的成立吗?&br&&br&从圣经旧约到古兰经,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一个趋势:&br&从耶和华到安拉,前者更飞扬跋扈,后者则内敛刻毒;&br&前者经常自己动手杀人并乐此不疲,后者则隐于幕后,鼓动信徒为他献身;&br&前者好比是一个地头蛇式的黑帮老大,后者则是腹黑的全球黑社会教父&br&。。。&br&仿佛耶和华变得更加“成熟”了&br&&br&从出埃及记算起,至622年伊斯兰教元年,不过2000年的时间,对于天道及修罗道的众生,不过几天而已,耶和华在这“几天”之内突然变得更加“成熟”,非常不现实&br&所以,&b&我们应把耶和华和安拉看作两位神!&/b&后者的地位境界应该高于前者!&br&&br&但是,两位神为何有这么高的相似之处?以至于传下的经典一模一样?&br&&br&在此,我提出一个设想:&b&真主安拉就是在幕后操控耶和华的那位天界大佬!&/b&&br&&br&&br&&br&&br&从伊斯兰教的所作所为发掘真主安拉的真实身份&br&&br&&br&直到今天,依然有一部分佛弟子,天真地怀着“&b&五大教同质论&/b&”,“&b&天园极乐净土论&/b&”不放手&br&&br&好,咱们就看看,伊斯兰教的“天园”,究竟是不是净土&br&&br&&p&&b&古兰经&/b&:&/p&&p&56:22 还有白皙的、美目的&b&妻子&/b&,&/p&&p&56:23 好象藏在蚌壳里的珍珠一样。&/p&&p&56:35 我使她们重新生长,&/p&&p&56:36.我使她们&b&常为处女&/b&,&/p&&p&56:37.&b&依恋丈夫&/b&,彼此同岁;&/p&2:25。。。他们在乐园里将享有&b&纯洁的配偶&/b&,他们将永居其中。&br&3:15他们得永居其中,并获得&b&纯洁的配偶&/b&,和真主的喜悦。&br&&br&&b&《&/b&&b&伊本·马哲圣训集》&/b&:&br&4222、艾布·乌玛麦的传述:穆圣说:“安拉准许进入乐园的每个人,&b&安拉均让他聘娶七十位妻子,二位仙女,&/b&七十位是从火狱居民上继承的。她们每一位均有性欲旺盛器,他有永不弯曲的阳器。”西沙姆·本·哈立德说:“从火狱居民中继承的,就是进入乐园的人,乐园的人继承他们的妻子(假如他们进入乐园,那些仙女就归他们所有),正如法老的妻子们被人继承一样。”&br&&br&&b&(这段话就是“72处女”的来源!)&/b&&br&&br&&br&从以上节选可知,&b&伊斯兰教的天园是有女人和男女性欲&/b&的!&br&&br&“其国中悉诸菩萨阿罗汉。&b&无有妇女&/b&。寿命无央数劫。女人往生。即化作男子。”——《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br&“然彼佛土一向清净。&b&无有女人&/b&。亦无恶趣及苦音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br&一般来说,很多净土都是&b&没有女身&/b&的!&br&&br&有没有&b&有女人的净土&/b&呢?&br&有!&br&&blockquote&“彼刹人伦无有嫉妒。&b&一切女人超诸女宝。&/b&获天功德此无能比。。。。。。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br&“&b&彼佛刹中女人衣服及庄严具&/b&。从树而生随意受用。&b&彼国女人无女过失。&/b&不如此界诸女等心多嫉妒两舌恶口。。。。。。此皆不动如来本愿力。”——《大宝积经 不动如来会》&/blockquote&&br&东方&b&不动如来(阿閦如来)&/b&的净土&b&妙喜世界&/b&就是&b&有美女&/b&的!&br&(和我一样的屌丝们流起了口水。。。)&br&&b&但是:&/b&&br&&blockquote&“所有女人成就一切诸妙功德,&b&犹如兜术天上天女&/b&,无有妇人诸不净事、两舌、悭吝、嫉妒覆心,&b&不与男子漏心交通。若诸男子发淫欲心,至女人所以爱心视,须臾之间便离欲心&/b&,自生厌离即便还去,&b&寻得清净无垢三昧&/b&,以三昧力故于诸魔缚而得解脱,&b&更不复生恶欲之心。&/b&如是女人。。。&b&亦得离于淫欲之想&/b&。。。。。。。以念力故&b&寻得离欲清净三昧&/b&。。。”——&b&《悲华经卷第四 诸菩萨本授记品第二》&/b&&/blockquote&&br&妙喜世界&b&有女人而无淫欲&/b&!&br&与伊斯兰教的天园相矛盾!&br&&br&所以,伊斯兰教的&b&天园&/b&,必定只是&b&在欲界之中&/b&!&br&&b&真主安拉,只是欲界中的一位天王!&/b&&br&&br&&br&&br&佛教当中关于正法,像法,末法时代有四种说法:&br&&br&一为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一万年:&br&“于我&b&灭后五百年&/b&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b&次五百年&/b&。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b&次五百年&/b&读诵多闻得住坚固。&b&次五百年&/b&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b&次五百年&/b&于我法中鬪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大集月藏经 分布阎浮提品第十七》&br&&br&一为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末法一万年:&br&“今我涅槃后,&b&正法五百年&/b&,住在于世间,众生烦恼尽。。。。。。&b&像法住于世,限满一千年&/b&。剃头着袈裟,持戒及毁禁”——《大集月藏经 法灭尽品第二十》&br&“千五百岁。。。恶魔波旬及外道众踊跃欢喜。竞破塔寺杀害比丘。。。”——《摩诃摩耶经》&br&&br&一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五百年,末法一万年&br&“我涅槃后第十百年。。。于三宝所不生净信诽谤轻毁。由是因缘令正法灭。”——《佛临涅槃记法住经》&br&&br&一为正法八百年,像法一千二百年,末法一万年&br&&br&&br&世尊生卒年说法也多种多样&br&&br&&br&若以“世界佛教友谊会”议定的佛历来计算&br&世尊于公元前543年入灭,正法时代开始&br&公元1000年左右,喀喇汗王朝灭于阗王国,西域开始了伊斯兰化的进程&br&百余年后,那烂陀寺和超戒寺被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人毁灭,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彻底灭亡&br&离世尊入灭差不多&b&1500年左右&/b&,正是末法时代的开端。。。&br&&br&若根据北传佛教盛行的“佛诞生于周昭王年间”之说法,佛活动年代约为公元前1000年左右,&br&至印度和西域佛法灭亡,&b&约2000年&/b&,&b&符合正法千年,像法千年之说&/b&,为末法时代开端。。。&br&&br&如果采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及阿育王年代推算出的佛生卒年来看,前480年,世尊入灭,正法时代开始&br&公元570年,穆罕默德出生&br&间隔约1000年。&br&又符合&b&正法五百年,像法五百年之数&/b&,为末法时代的开端。。。&br&&br&&br&所以,&b&伊斯兰教与末法时代的来临有关&/b&,这个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br&&br&&br&伊斯兰教中,&b&拜偶像&/b&是十恶不赦的重罪&br&在阿拉伯语中,&b&&u&“偶像”&/u&&/b&一词被称为but或budd,&br&正是从梵文buddha——&b&&u&佛陀&/u&&/b&演变而来(buddha也指印度的各种神灵)&br&&br&(上面一段来自回族佛教网)&br&&br&《古兰经》32.5:他治理自天至地的事物,然后那事物在一日之内上升到他那里,那一日的长度,是你们所计算的&b&一千年&/b&。——真主那层天约等于人间一千年&br&&br&“尔时佛告诸苾刍言。若人间&b&一千六百年&/b&。为&b&他化自在天&/b&成一昼夜。”——《佛说较量寿命经》&br&&br&基督教虽然也对佛教有过伤害,比如南越吴庭艳政府,比如基督将军冯玉祥。&br&道教也有,比如三武一宗大法难。&br&西藏苯教也有,比如朗达玛王灭佛。。。&br&但,没有一个宗教给佛教带来过如此永久性的伤害,&br&哪怕是轰轰烈烈的马教。&br&&b&伊斯兰教向东扩张&/b&的历史,就是一部&b&灭佛,毁寺,杀僧,焚经&/b&的历史。。。&br&这让我们不得不对真主安拉的真实身份产生怀疑&br&&br&&br&好了,对佛法稍有了解的朋友,看到“&b&他化自在天&/b&”几个字,相信心中已经有了答案&br&&br&关于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巨大反差,我在别的问题下回过,路过的朋友可以看一下&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三大世界宗教有可能合流么? - 李佳衡的回答&/a&&br&&blockquote&T&b&hat is impssible,就拿佛教和伊斯兰教来说吧&br&要问伊斯兰教最恨谁,基督教?NO,他俩只是相爱相杀的好基友而已,都一个德行,谁也不服谁罢了。&br&那伊斯兰教最恨谁&br&毫无疑问是佛教&br&在世界上排的上号的主流宗教信仰中(新兴的山达基教及飞面神教,以及逗逼的船货崇拜暂且不算)&br&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差距是最大的,套用土耳其总理的一句话:“我们不是360度的不同,我们是180度的不同。”&br&伊斯兰教 / 佛教&br&认主独一/ 没有造物主(滔天大罪,妥妥的卡菲尔呀!比印度教,道教这种还算是有主神(毗湿奴/湿婆;元始天尊)的多神教还要堕落!)&br&神创世界 / 一切皆是缘起,包括型器世界&br&两世吉庆 / 无始轮回&br&末日审判,不信下火狱/ 六道轮回皆是因果报应,佛力不能转定业,不信佛亦可生善道&br&严禁拜偶像 / 大乘佛教拜佛菩萨现象&br&严禁以物配主 / 大小乘皆以佛为天人师&br&主张使用一定程度的暴力并暴力传教/ 对暴力基本持否定态度&br&古尔邦节 / 反对杀生&br&反对出家 / 赞叹出家&br&而且,就是绿大爷们当初把佛教从印度和中亚抹去的&br&所以,从教义上说,伊斯兰即使容了基督教,祆教,乃至印度教和道教的存活,也绝对容不下佛教&/b&&/blockquote&&br&&br&一般认为伊斯兰教的天园坐落在七层星体上,共有八层,&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qLQb_Tv7EDAKaccUJv9HD7vGzr95T30f8mb5lgDsjSoBZn2Rh9Ar-e8KvDVa7X6EhdCkrLSYeWJHkfMjqgZOs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天园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古兰经41:12.“他在两日内&b&创造了七层天&/b&,他以他的命令启示各天的居民,他以众星点缀最低的天,并加以保护。那是万能的、全知的主的预定。”&br&&br&这似乎与六欲界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不相符&br&不过《毗耶娑问经》中为我们介绍了比四天王天还要低一层的天:&b&鬘庄严天&/b&&br&“若人以花香鬘而施。心乐修行信心相应。命终得生鬘庄严天。”&br&“行住具足于彼天年寿二百岁。”&br&&br&一般认为波旬魔王为他化自在天天王&br&“如是魔臣。共思惟已。势力劣弱。本念破坏。失大威德。飞升虚空。于须臾顷。还至&b&他&/b&&b&化自在天宫魔波旬所&/b&到已。”——《正法念处经》&br&&br&但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他化自在天天王与波旬魔王是两位,此说法又分为两种说法——&br&一种认为二王在同一层天的不同地方:&br&“诸经云:魔波旬在六欲顶,别有宫殿。今因果经乃为自在天王,如此则当第六天。有此两异,盖是译者用义之不同也。”——《佛祖统记》&br&&br&另一种认为二王身处不同的两层天;&br&“于&b&他化自在天&/b&.&b&梵加夷天中间&/b&。有&b&魔天宫&/b&。纵广六千由旬。宫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重。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长阿含经》&br&“&b&他化天上,梵身天下,于其中间&/b&,有摩罗波旬诸天宫殿”——《起世经》&br&&br&所以,七至八层天园,在佛经里,也是可以找到依据的——&br&&br&所谓的&b&“天园”&/b&,就是指整个&b&欲界天&/b&!&br&&br&&br&&br&&br&&br&&br&答案揭晓:天父耶和华是真主安拉操控的一位穷凶极恶的&b&修罗王&/b&;&br&
而真主安拉就是——&br&&b&&u&波!旬!魔!王!&/u&&/b&&br&&br&&br&&br&&br&&br&&br&下面就要说到事关闪族三大宗教分野的重要人物——&b&耶稣&/b&了&br&我说&b&耶稣已经在佛经中出现过了&/b&,你信不信?&br&&br&&blockquote&&b&诗篇&/b&&br&2:7“受膏者说 ,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b&你是我的儿子&/b&, 我今日生你 。”&br&&b&但以理书&/b&&br&7:13“我 在 夜 间 的 异 象 中 观 看 , 见 &b&有 一 位 像 人 子 的 , 驾 着 天 云 而 来&/b& , 被 领 到 亘亘 古 常 在 者 面 前”&br&7:14“得 了 权 柄 , 荣 耀 , 国 度 , 使 各 方 , 各 国 , 各 族 的 人 都 事 奉 他 。 他 的 权 柄 是 永 远 的 , 不 能 废 去 。 他 的 国 必 不 败 坏 。”&br&&b&以赛亚书&/b&&br&9:6“因 为 &b&有 一 婴 孩 为 我 们 而 生 , 有 一 子 赐 给 我 们 。&/b&政 权 必 担 在 他 的 肩 头 上 。 他 名 称 为 奇 妙,策 士,全 能 的 神,永 在 的 父,&b&和 平 的 君 。&/b&”&br&9:7“他 的 政权 与 平 安 必 加 增 无 穷。&b& 他 必 在 大 卫 的 宝 座 上 ,治 理 他 的 国&/b& ,以 公 平 公 义 使 国 坚 定 稳 固, 从 今 直 到 永 远。 万 君 之 耶 和 华 的 热 心, 必 成 就 这 事。”&br&&b&撒母尔记下&/b&&br&7:12“你 寿 数 满 足,与 你 列 祖 同 睡 的 时 候,我 必 使 你 的 后 裔 接 续 你 的 位。我 也 必 坚 定 他 的 国。”&br&7:13“他 必 为 我 的 名 建 造 殿 宇。&b&我 必 坚 定 他 的 国 位&/b&,直 到 永 远 。”&br&&b&耶利米书&/b&&br&23:5“耶 和 华 说 ,日 子 将 到 ,我 要 给 大 卫 兴 起 一 个 公 义 的 苗 裔。&b&他 必 掌 王 权&/b&, 行 事 有 智 慧 ,在 地 上 施 行 公 平 和 公 义 。”&br&23:6“在 他 的 日 子,犹 大 必 得 救 ,以 色 列 也 安 然 居 住。他 的 名 必 称 为 耶 和 华 我 们 的 义。”&/blockquote&&br&。。。。。。&br&以上一般被认为是旧约中,弥赛亚降临时的预言&br&&br&从上文的直观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弥赛亚有两个身份:&br&&br&神的儿子;&br&以色列国的王。&br&&br&因为耶稣一生的行迹在直观上并不符合“国王”这一特征,所以犹太人拒不承认他,认为他是个江湖骗子。&br&&br&如果我们采取犹太人的观点,相当于直接砍掉了亚伯拉罕三教中基督教的价值,那么本文也就失去意义了。&br&&br&所以,我们应该可以认为,耶稣是一位“神的儿子”&br&&br&那么,耶稣究竟是不是耶和华的儿子呢?&br&&br&我认为,&b&不是&/b&&br&&br&&blockquote&&b&以赛亚书&/b&&br&49:6“现 在 他 说,你 作 我 的 仆 人,使 雅 各 众 支 派 复 兴,使 以 色 列 中 得 保 全 的 归 回,尚 为 小 事,我 还 要 使 你 作 外 邦 人 的 光,叫 你 施 行 我 的 救 恩,&b&直 到 地 极。&/b&”&br&&b&但以理书&/b&&br&7:14“得 了 权 柄 , 荣 耀 , 国 度 , &b&使 各 方 , 各 国 , 各 族 的 人 都 事 奉 他 。&/b& 他 的 权 柄 是 永 远 的 , 不 能 废 去 。 他 的 国 必 不 败 坏 。”&/blockquote&&br&&br&从上面两段话我们可以得知:&br&&br&弥赛亚能够让“上帝”耶和华的道延伸到全球&br&能够让万国来朝&br&&br&私以为,如果不是一位有大能力者,仅仅是一位名不见经传,在近东地区祸害百姓的修罗王耶和华的儿子,难以成就这样的预言。&br&今天,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有三分之一的人信奉,确实做到了“直到地极”&br&所以说,耶稣绝非等闲之辈&br&换句话说,耶稣,可能有天界背景&br&&br&“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b&不行淫欲&/b&。若行若坐,想念俱无。&b&爱染不生,无留欲界。&/b&是人应念身为梵侣。”——《楞严经》&br&色界天人已经远离了欲界的男女之欲,无有女人,天人皆为自然化生,所以,耶稣不可能是色界大梵天王的儿子!&br&&br&因此范围只能限定在欲界诸天&br&&br&信奉耶和华的宗教,由民族性的犹太教演变为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完成这一华丽转身的人,是耶稣&br&&br&前文说过,耶和华的幕后黑手,是波旬魔王&br&&br&那么?耶稣让犹太教脱胎换骨的巨大力量,背后是不是来自于波旬魔王?&br&&br&换句话说&br&耶和华,一个近东地区不起眼的部落战神(阿修罗),怎么就入了整个欲界之主波旬魔王的法眼并在幕后提供支持呢?&br&耶和华究竟和波旬魔王是什么关系?&br&&br&前文还提到过&br&耶和华其实是从天道堕落为修罗道的,所以——&br&&br&把“撒旦”耶和华扔下来的,会不会就是&b&波旬魔王&/b&?&br&&br&所以,耶和华之所以从天上堕落,理由很简单:他曾是波旬魔王身边的一位近臣,但是妄图发动政变取代波旬魔王,改朝换代,可惜却失败了,遂被波旬魔王赶出天界,堕入修罗道。&br&&br&有可能波旬魔王(安拉)舍不得这位心腹爱将,于是给了他一个机会:&br&耶和华负责在人间制造各种各样的暴行,引诱更多的人去屠杀,去嗔恨,让更多的人堕落恶道&br&。。。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便可以让他返回魔天做魔臣;或者安拉以他欲界之主的能力,在上界帮助耶和华夺取忉利天王帝释天(就是被许多佛教徒当做玉皇大帝的那位)的王位,成为新的天王,实现修罗道众生世世代代的梦想。。。诸如此类的协定&br&&br&奈何耶和华战五渣,忙活了半天(呃,那几百年对波旬魔王来说,还真就半天功夫),只得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部族希伯莱人的香火&br&&br&于是耶和华向安拉求援&br&&br&安拉(波旬)答应给派他一名帮手,在人间兴起刀兵,让万国都臣服于邪教之下&br&&br&这个人(神),就是那位能把耶和华的道发扬光大的&b&“弥赛亚”&/b&,同时,也是安拉(波旬)的儿子&br&&br&&br&&br&所以,&br&耶稣是——&br&&b&&u&波!旬!魔!王!的!儿!子!&/u&&/b&&br&&br&“尔时魔王波旬。&b&具足满一千子。&/b&于其中间。&b&助菩萨者。有五百子。商主&/b&为首。在魔波旬右边而坐。其中&b&助魔波旬之者。亦有五百。&/b&第一头首。名为恶口。&b&在魔波旬左边而坐。&/b&”&br&——《佛本行集经 卷第二十七 魔怖菩萨品 第三十一 上》&br&&br&&b&&u&&br&你看,耶稣已经在佛经中出现了,不是吗?&/u&&/b&&br&&br&&br&显而易见,耶稣是&b&“在魔波旬左边而坐”&/b&的五百子中的一个,否则波旬不可能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br&&br&而且,我们还能知道,&b&&u&耶稣在天上可能用过的名字&/u&&/b&:&br&&br&“复召千子。其五百子清白之部。在魔王右归依菩萨。其&b&五百子冥黑之部。在魔王左赞助魔王&/b&。”&br&“左面魔子名曰&b&&u&恶慧&/u&&/b&。亦向波旬而说偈言。。。。。。”&br&“左面魔子名曰&b&&u&百臂&/u&&/b&。复向波旬而说偈言。。。。。。”&br&“左面魔子名曰&b&&u&严威&/u&&/b&。复向波旬而说偈言。。。。。。”&br&“左面魔子名曰&b&&u&傲慢&/u&&/b&。复向波旬而说偈言。。。。。。”&br&“左面魔子名曰&b&&u&可怖&/u&&/b&。复向波旬而说偈言。。。。。。”&br&“左面魔子名曰&b&&u&求恶&/u&&/b&。复向波旬而说偈言。。。。。。”&br&“左面魔子名曰&b&&u&不退&/u&&/b&。复向波旬而说偈言。。。。。。”&br&“左面魔子名&u&&b&不&/b&&/u&&b&&u&寂静&/u&&/b&。复向波旬而说偈言。。。。。。”&br&“左面魔子名曰&b&&u&喜着&/u&&/b&。复向波旬而说偈言。。。。。。”&br&“左面魔子名&b&&u&旃陀罗&/u&&/b&。复向波旬而说偈言。。。。。。”&br&“左面魔子名曰&b&&u&恶思&/u&&/b&。复向波旬而说偈言。。。。。。”&br&——&b&《方广大庄严经 降魔品第二十一》&/b&&br&&br&&br&&br&于是,被旧约预言的“弥赛亚”——&b&耶稣&/b&,降临了人间&br&&br&&b&(以下是引文)&br&&/b&&br&&b&马太福音&br&&/b&&b&&blockquote&5:3虚 心 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天 国 是 他 们 的 。&br&5:4哀 恸 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他 们 必 得 安 慰 。&br&5:5温 柔 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他 们 必 承 受 地 土 。&br&5:6饥 渴 慕 义 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他 们 必 得 饱 足 。&br&5:7怜 恤 人 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他 们 必 蒙 怜 恤 。&br&5:8清 心 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他 们 必 得 见 神 。&br&5:9使 人 和 睦 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他 们 必 称 为 神 的 儿 子 。&br&5:10为 义 受 逼 迫 的 人 有 福 了 , 因 为 天 国 是 他 们 的 。&br&&br&5:27你 们 听 见 有 话 说 , 不 可 奸 淫 。&br&5:28只 是 我 告 诉 你 们 , 凡 看 见 妇 女 就 动 淫 念 的 , 这 人 心 里 已 经 与 他 犯 奸 淫 了 。&br&5:35不 可 指 着 地 起 誓 , 因 为 地 是 他 的 脚 凳 。 也 不 可 指 着 耶 路 撒 冷 起 誓 , 因 为 耶 路 撒 冷 是 大 君 的 京 城 。&br&5:36又 不 可 指 着 你 的 头 起 誓 , 因 为 你 不 能 使 一 根 头 发 变 黑 变 白 了 。&br&5:37你 们 的 话 , 是 , 就 说 是 ,不 是,就 说 不 是。 若 再 多 说 ,就 是 出 于 那 恶 者。5:38你 们 听 见 有 话 说 , 以 眼 还 眼 , 以 牙 还 牙 。&br&5:39只 是 我 告 诉 你 们 , 不 要 与 恶 人 作 对 。 有 人 打 你 的 右 脸 , 连 左 脸 也 转 过 来 由 他 打 。&br&5:43你 们 听 见 有 话 说 , 当 爱 你 的 邻 舍 , 恨 你 的 仇 敌 。&br&5:44只 是 我 告 诉 你 们 , 要 爱 你 们 的 仇 敌 。 为 那 逼 迫 你 们 的 祷 告 。&br&6:3你 施 舍 的 时 候 , 不 要 叫 左 手 知 道 右 手 所 作 的 。&br&6:4要 叫 你 施 舍 的 事 行 在 暗 中 , 你 父 在 暗 中 察 看 , 必 报 答 你 。&br&6:14你 们 饶 恕 人 的 过 犯 , 你 们 的 天 父 也 必 饶 恕 你 们 的 过 犯 。&br&6:15你 们 不 饶 恕 人 的 过 犯 , 你 们 的 天 父 也 必 不 饶 恕 你 们 的 过 犯 。&br&6:19不 要 为 自 己 积 攒 财 宝 在 地 上 , 地 上 有 虫 子 咬 , 能 锈 坏 , 也 有 贼 挖 窟 窿 来 偷 。&br&6:20只 要 积 攒 财 宝 在 天 上 , 天 上 没 有 虫 子 咬 , 不 能 锈 坏 , 也 没 有 贼 挖 窟 窿 来 偷 。&br&6:21因 为 你 的 财 宝 在 那 里 , 你 的 心 也 在 那 里 。&br&9:2有 人 用 褥 子 抬 着 一 个 瘫 子 , 到 耶 稣 跟 前 来 。 耶 稣 见 他 们 的 信 心 , 就 对 瘫 子 说 , 小 子 , 放 心 吧 。 你 的 罪 赦 了 。&br&19:18他 说 , 什 么 诫 命 。 耶 稣 说 , 就 是 不 可 杀 人 , 不 可 奸 淫 , 不 可 偷 盗 , 不 可 作 假 见 证 ,&br&19:19当 孝 敬 父 母 。 又 当 爱 人 如 己 。&br&19:20那 少 年 人 说 , 这 一 切 我 都 遵 守 了 。 还 缺 少 什 么 呢 。&br&19:21耶 稣 说 , 你 若 愿 意 作 完 全 人 , 可 以 去 变 卖 你 所 有 的 , 分 给 穷 人 , 就 必 有 财 宝 在 天 上 , 你 还 要 来 跟 从 我 。&/blockquote&&/b&&br&&br&上面摘录了《马太福音》中的几段话,在这几段话里,耶稣向信徒们传达了“因果报应”,“不杀生”,“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嗔”,“慈悲”,“布施”,“忍辱”,“信心”。。。等诸多与佛教相似的理论&br&&br&&br&为何带着魔王波旬的使命来到人间的耶稣,却一不称王,二不行恶,最终反而为救护罪人而死呢?&br&&br&从耶稣的教导与佛法的相似之处可以看出,耶稣应该受过佛法的影响!&br&&br&耶稣所传的,乃&b&人天善法&/b&!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耶稣与耶和华是迥异的!&br&&br&前文提到过佛本行经中记载的,世尊成道前与波旬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法界大战。&br&&br&我相信当时&b&耶稣一定在场&/b&,而且是&b&“在魔波旬左边而坐”&/b&的&b&五百子&/b&中的一个&br&&br&但是,世尊的成就感动了他,天人师的慈悲让他受到了感染&br&&br&我们可以设想,他在大哥&b&商主&/b&的引领下,秘密皈依了世尊,我相信,彼时,他一定发起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br&&br&但他知道魔王父亲的邪恶计划&br&&br&所以他在天上没有公开自己的信仰&br&&br&最终,波旬派他降临人间&br&&br&他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计划了:&br&&br&拯救被耶和华和波旬迷惑的犹太人,为他们背负罪孽,防止他们堕入地狱;破坏魔王邪恶的计划,将魔教改造为人天善法,使更多的人来世得生人天。&br&&br&于是,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br&&br&&b&歪一段楼&/b&&br&对于耶稣,佛教徒有不同的看法。&br&由于基督教的排他性,基督徒常常攻击佛教是撒旦的宗教,信佛下地狱&br&这引起了佛弟子的巨大逆反心理,他们说耶稣是&b&魔&/b&&br&&br&另一派则认为,耶稣是&b&观世音菩萨&/b&在西方的化身&br&&br&这两篇是网上“耶稣菩萨论”的代表作:&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5dafa3f80102ei9e.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耶稣也是观世音菩萨的男身化现——基督徒谈学佛法和修基督教不冲突!&i class=&icon-external&&&/i&&/a&&br&[原创]千古之秘——耶稣原本是菩萨 【原创评论】-凯迪社区 &a href=&///?target=http%3A//club.kdnet.net/dispbbs.asp%3Fid%3Dboardid%3D5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lub.kdnet.net/dispbbs.&/span&&span class=&invisible&&asp?id=9280824&boardid=5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依据是这段经文:“若有国土众生。。。。。应以梵王身得度者。&b&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b&应以帝释身得度者。&b&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b&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b&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b&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b&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b&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b&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b&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b&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b&。。。。”——《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br&&br&我的观点介于两者之间,我个人认为耶稣是一位天道善神,但不是菩萨境界&br&&br&“&b&若有世界佛未出世&/b&,愿作仙人教诸众生,令住十善、五神通中,远离诸见。若有众生事摩醯首罗天,我愿化身如摩醯首罗,而教化之令住善法;事八臂者,亦愿化为八臂天身,而教化之令住善法;事日月梵天,亦愿化为日月梵身,而教化之令住善法;有事金翅鸟乃至事兔,愿化为兔身,随而教化令住善法。若见饥饿众生,我当以身血肉与之令其饱满。若有众生犯于诸罪,当以身命代其受罪为作救护。”——&b&《悲华经 诸菩萨本受记品第四之四》&/b&&br&&br&如果是菩萨,在有佛出世的国土,即使说外道法,也应该会最终教导外道弟子皈依佛乘,不会把话只说一半;即使不带领弟子皈依佛法,应该也会提示弟子有更高的正法存在,不会留下让以后的弟子毁谤佛法的隐患。&br&如果菩萨化为外道,一点也不言及佛法,那么前提应该是&b&“佛未出世”&/b&&br&&br&当然,也有可能是教会删去了耶稣提到的要皈依佛法的内容&br&&br&但是,这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br&&blockquote&&b&路加福音&/b&&br&19:26主 人 说 , 我 告 诉 你 们 , 凡 有 的 , 还 要 加 给 他 。 没 有 的 , 连 他 所 有 的 , 也 要 夺 过 来 。&br&19:27至 于 我 那 些 仇 敌 不 要 我 作 他 们 王 的,&b&把 他 们 拉 来 ,在 我 面 前 杀 了 吧&/b&。&/blockquote&&br&&br&因此,我认为耶稣虽为善神,&b&但嗔恨心仍未彻底断除&/b&,偶尔还会流露出来,非菩萨境界&br&&br&而且,伪经&b&《多马童年福音》&/b&,也为我们展现了耶稣的另一面:&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多马童年福音】中关于耶稣的介绍&i class=&icon-external&&&/i&&/a&&br&&b&(下为引文,不感兴趣亦可跳过)&/b&&br&&br&&blockquote&在新约圣经中的耶稣,给人的印象是仁慈友善,到处给人治病驱鬼,行神迹助人,并宣扬爱的道理。四福音书中,讲述耶稣童年的内容甚少,不过在一些没有被列入正典的福音书中却是有的,更讲述耶稣在童年时是个暴戾野蛮的小孩,更曾无理地杀人。&br&
在多马童年福音(The Infancy Gospel of Thomas)一段经文中(别与多马福音混淆),讲述有一天下著大雨,雨后耶稣和几个男孩一起把玩雨后留下的积水,耶稣将水聚集成一个小水池,并命令水变成清澈,水马上变成清澈。但其中一个男孩拿著橄榄枝将小水池弄散令水全部流掉,耶稣对他怒道:「你这缺德的、愚蠢的!我所做的小水池伤害了你吗?看著!你将会变得像一棵枯树,再没有根、没有叶、没有果子!」那男孩马上枯竭,倒在地上死了。男孩的父母找若瑟骂道:「看看你的孩子干了什麼?教导他向人祝福,而不是向人咀咒!」&br&
几天后,耶稣在街上被一个跑过的男童不小心撞到。耶稣向男童怒道:「你不能再走远了!」那男童马上倒地死亡,在场目睹的路人议论纷纷。死了男童的父母向若瑟投诉:「离开这里吧!若你仍想和我们一起住在这里,你应该好好教导他向人祝福,而不是向人咀咒或把他隔开,免得他再杀害城里的小孩。」若瑟责怪耶稣:「你为什麼伤害人,令邻居都憎恨我们呢?」耶稣回应道:「我知道你所说的并非出自你的本意,为了你著想,我不会说什麼。不过是谁向你说这些话的人,一定受到长久的惩罚。」那些指控耶稣的人马上盲了,看到这事的人都极害怕和惊讶。若瑟便打了耶稣一记耳光,耶稣怒道:「够了!不要再碰我。你这样并不明智,难道你不知道我不是你的?别再惹怒我!」&br&
耶稣基督之童年(The first Gospel of the Infancy of Jesus Christ)被誉为第一本福音书,在一段经文中,讲述若瑟和玛利亚带耶稣找读书的老师,那老师一见他,便教他读字母对他说:「读『Aleph』。」耶稣跟著读「Aleph」,老师再叫他读第二个字母「Beth」,耶稣回答道:「你若能讲出『Aleph』这个字母的原意,我就读『Beth』!」这老师扬言要打耶稣,耶稣就向他讲解「Aleph」和「Beth」的原意,接著更详细讲解每个字母的含意、字形、排列次序的原由等,耶稣所讲解的,这老师都闻所未闻,只感到异常惊讶。老师对若瑟道:「你带来的孩子,比我们任何一位老师都懂得更多。」老师又对玛利亚道:「你的孩子,无需再学什麼了!」&br&
於是若瑟和玛利亚再带耶稣找更资深的老师,那老师一见耶稣,又是教他读字母对他说:「读『Aleph』。」耶稣跟著读「Aleph」,老师再叫他读第二个字母「Beth」,耶稣回答道:「你若能讲出『Aleph』这个字母的原意,我就读『Beth』!」正当这老师举起手想要掌掴耶稣,这老师的手马上枯掉,跟著死了。若瑟对玛利亚说:「我们还是不要再让他离开这屋,否则他会把不喜欢的人都杀死!」&br&
耶稣 竟然曾经在童年时杀人,各位觉得很惊讶,与四福书中的耶稣截然不同吗?但其实在旧约的以赛亚书预言耶稣降生的经文中,描述「这孩子」在成长期间曾经会「不晓得弃恶择善」。有研究圣经的学者认为,&b&这反映童年的耶稣,曾为掌握这股强大无比的力量而挣扎。&/b&&/blockquote&&br&&b&(以上是引文)&/b&&br&&br&“曾为掌握这股强大无比的力量而挣扎”——我由此怀疑耶稣的身上有魔性的一面,只不过,最终他本性中的善压倒了恶&br&&br&原因很简单:学佛!&br&&br&耶稣的教导与佛法有诸多相似之处&br&&br&而在四福音书中,耶稣自十二岁初次讲道于犹太教堂,但是十二岁后的事迹全然只字不提,记载中断,直到耶稣登上橄榄山被魔鬼试探,在约旦河受洗礼于圣施洗约翰,才有纪录,而那时的耶稣已经有三十岁了。&br&&br&耶稣在消失的十八年间,去修学了佛法,是有可能的&br&&br&以下是网上“耶稣学佛论”的代表作&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5dafa3f80100i3ro.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耶稣基督‘神秘失踪的十八年’疑案&上&_幻影海潮音&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5dafa3f80100i4dz.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耶稣基督‘神秘失踪的十八年’疑案&下&_幻影海潮音&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5dafa3f80100idem.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耶稣基督在印度西藏足迹的追寻(上)_幻影海潮音&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5dafa3f80100ie7h.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耶稣基督在印度西藏足迹的追寻(中)&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5dafa3f80100if0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耶稣基督在印度西藏足迹的追寻(下)&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5dafa3f80102ei17.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耶稣在印度—&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5dafa3f80102ei1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虚云法师说:基督教源自佛教&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5dafa3f80102ei1c.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南怀瑾先生说:耶稣失踪十几年原来到印度西藏边上求佛法&i class=&icon-external&&&/i&&/a&&br&电影&b&《这个男人来自地球》&/b&也使“耶稣学佛论”广为流传&br&&br&由于犹太人心胸狭隘,不能接受外邦人与自己平等地受到上帝的救赎;又碍于神创论的窠臼,对于佛法“没有造物主,一切皆是缘起”这种“大逆不道”的理论根本无法接受,于是耶稣便顺遂民情,假托自己为“耶和华之子”,为人们演说人天善法&br&&br&在传道说法的过程中,他通过以下种种言论,将人们对耶和华的崇拜尽可能吸引到自己身上,使犹太人减轻对耶和华的依赖:&br&约翰福音14:6“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br&约翰福音8:12“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br&约翰福音6:35“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br&马太福音11:28“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br&。。。。。。&br&&br&他又将旧约中残暴恶毒的耶和华形象淡化,弱化为一个抽象的“父”,使犹太人尽量减轻来自耶和华的影响:&br&&br&下面的引文截取自这篇文章,我觉得作者写得非常好,不用我再多论证了:&br&[原创]千古之秘——耶稣原本是菩萨 【原创评论】-凯迪社区
&a href=&///?target=http%3A//club.kdnet.net/dispbbs.asp%3Fid%3Dboardid%3D5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lub.kdnet.net/dispbbs.&/span&&span class=&invisible&&asp?id=9280824&boardid=5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lockquote&耶稣在整个传道过程中,提到“神”和“天父”的时候,从来没有确指其是耶和华;恰恰相反,耶稣针对一些犹太人“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神”的说法,几乎点名道姓地指出:&b&“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b&(《约翰福音》第八章《谁为亚伯拉罕的真子孙》)耶稣的话其实已经讲得很明白,只是近两千年的历史里,基督教徒们执迷不悟罢了。&b&耶稣(观世音菩萨)作为一个魔教徒的拯教者,专门托生到犹太民族家庭,为了度化罪业深重的以色列人,只能随顺以色列人的文化传统,采用借尸还魂的方法,假借耶和华虚伪的说教,弄假成真,将印度佛教的真理传播到西部世界,并以死亡(假托为民请命和赎罪)控诉“耶和华,耶和华,为什么离弃我!”从而提示迷信的人们,耶和华是根本不可信赖的,试图唤醒迷信于“父魔鬼”的人们;最终以三日后的复活作为身教告诉人们:人类只能靠依道而行的自我修炼拯救自己。&/b&&br&&br&《约翰福音》第10章《主是羊的门》:“所以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就是羊的门。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賊,是强盗,羊却不听他们。”《主是好牧羊人》:“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丰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这一段话的结尾,跟耶稣被钉在十字架时的呼喴“耶和华,为什么离弃我”联系起来就很容易理解。&b&耶稣把他以前的所谓先知们都称作贼和强盗,不能不说是恰如其分,他们的抢掠行为在《旧约》里记载得很清楚&/b&;这里把耶和华形容成雇工,着实讽刺得入木三分。&br&&br&所谓的“旧约”,说白了也就是耶和华与以色列人订立的一份劳务合同——&b&耶和华像旧中国上海滩上的杜月笙那样收取保护费&/b&;他充当以色列人的保护神,对祭祀(报酬)的要求是相当苛刻的。这种神与被保护对象不厌其烦地讲待遇、谈报酬的现象,在世界上各宗教里仅见于《旧约》与《古兰经》中。鉴于此,我认为基督教徒们把耶稣的教诲称为“新约”是很不恰当、很不明智的;&b&&u&魔与人的新约,其实是《古兰经》。&/u&&/b&&br&&br&&b&耶稣在把耶和华斥为“雇工”后庄严地宣布:“我与父原为一”。&/b&这就明确地宣布了自己的身份是神(菩萨)。真正的神决不会像“雇工”那样与人讲价钱谈条件,而是像父亲对儿子那样,即使献出生命也毫无所求的无怨无悔无私奉献。&br&&br&由于基督教徒们的愚昧,口口声声把耶稣称为主的信徒们,&b&很少有人理解耶稣教诲的真谛&/b&,几乎所有的基督教徒&b&都糊涂地把耶和华奉为上帝,&/b&把《旧约》奉为圣经,这样就使得耶稣教诲的基督精神荡然无存,&b&就把基督教变成了犹太教邪教的变种。宗教裁判所&/b&对“异端”的残酷迫害,以荣耀上帝为标榜的“&b&十字军&/b&”东征;教徒们&b&贩卖奴隶&/b&、贩卖鸦片的罪恶勾当;&b&殖民扩张&/b&、恃强凌弱的横征暴敛;其种种罪恶罄竹难书。由于基督教中邪教基因的诱变,使得“天父的儿女”、“人民圣殿教”、“恢复上帝十诫运动”等诸多荒淫无耻及反人类的新邪教充斥世界各地。&/blockquote&&br&&br&&b&(以上为引文)&/b&&br&&br&上文这位作者可能不知道,考古确实发现了含有“耶和华”字样的早期《新约》经卷,后来的希腊文译本主要是出于尊重,才把“耶和华”的名隐去,全部替换为“父”,“主”,“神”&br&但这并不妨碍耶稣成功地弱化了耶和华的形象和存在感。。。&br&&br&&br&&br&&br&耶稣“不忠不孝”,“离经叛道”的行为引起了耶和华和安拉的警觉&br&&br&真正的“撒旦”——耶和华开始动用黑暗的力量,波旬魔王——安拉也开始动用自己的魔子魔孙,争取把耶稣带回魔天,不让他在人间“胡作非为”&br&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br&除掉他&br&&br&于是——&br&&br&&b&路加福音&/b&&br&&blockquote&22:3这 时,&b&撒 但 入 了 那 称 为 加 略 人 犹 大 的 心&/b&,他 本 是 十 二 门 徒 里 的 一 个 ,22:4他 去 和 祭 司 长 并 守 殿 官 商 量 , 怎 麽 可 以 把 耶 稣 交 给 他 们 。&/blockquote&&br&但是,耶稣义无反顾地在十字架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血,洗刷了人类的罪恶。&br&(在藏传佛教中有上师为弟子背业自己显现折寿,生病等外相;&br&《维摩诘所说经》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b&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b&;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所以者何?&b&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b&;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br&所以,我猜想:一位发了四无量心的天人,应该也有能力为人背负一些罪业,当然洗刷全人类的罪肯定是大大夸张了)&br&&br&耶稣只传道三年,但却给犹太魔教注入了善的灵魂,从此,犹太魔教脱胎换骨为人天善法——&b&基督教&/b&了&br&他因此&b&重创了波旬魔王的邪恶计划,&/b&使许多人避免堕入三涂&br&&br&&br&从世俗的角度来说,耶稣是一位伟大的宗教改革家;&br&从佛法的角度,他亦功德累累。。。&br&&br&&br&&br&我们知道,耶稣降临人间,就是要让人们脱离耶和华的淫威与黑暗,脱离波旬(安拉)的网罗陷阱&br&&br&&b&所以,魔天,他是肯定回不去了&/b&&br&&br&“尔时欲界&b&魔王波旬&/b&。从彼赤眼夜叉边。闻如此语已。即便&b&召唤他化自在一切诸天&/b&。&b&化乐兜率&/b&。&b&三十三天&/b&。&b&四天王等&/b&。&b&并地居天&/b&。。。。。。&b&而敕之言。汝等悉集。听我处分。&/b&”——《佛本行集经》&br&&br&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波旬不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皈依是佛法的根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