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相对于蒙牛牛奶企业优势和味全的优势

光明乳业业绩增长乏力 优势市场被伊利蒙牛蚕食
“同处乳企第一军团战队的伊利、蒙牛、光明乳业,现在很像三国里的魏、蜀、吴,光明乳业则是像蜀国刘备一样的弱势角色,相比伊利、蒙牛,其在这两年的业绩增长态势显得有些乏力”。
近日,各大乳企的中季度报告陆续披露。
身处乳业第一梯队的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乳业)表现却让人意外。
净利润指标仅完成38%
光明乳业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光明乳业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0.61亿元,同比增加1.91%;然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亿元,同比却减少3.95%。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光明乳业的大本营上海分区收入同比下降5%,上海以外地区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1%,而海外收入11亿元,猛降25%。
这意味着,按照光明乳业2015年全年经营计划(即营业总收入实现230亿元,净利润6亿元),光明乳业上半年仅完成全年收入指标的43.74%;净利润指标仅完成38%。
&国际奶粉价格下跌,新西兰新莱特乳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国内消费增长放缓,公司重点产品增速下降。&对于201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与年初经营计划存在的差距,光明乳业在年报中解释称。
&费用投入很大。光明乳业在不断地开拓常温奶的市场过程中,费用投入是蒙牛、伊利的好几倍。&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对法治周末记者说,&这也是为何它会出现营收在增长,利润下降的结果。&
&国内原奶价格下跌,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销售费用率上升。&光明乳业在半年报中亦坦言。
然而,与其同属乳业第一梯队的伊利、蒙牛在2015年上半年的业绩中则实现了业绩营收与净利的大幅度上涨。
这其中,伊利股份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1.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6%,实现利润总额31.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6%;蒙牛上半年销售收入完成255.6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13.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
&同处乳企第一军团战队的伊利、蒙牛、光明乳业,现在很像三国里的魏、蜀、吴,光明乳业则是像蜀国刘备一样的弱势角色,相比伊利、蒙牛,其在这两年的业绩增长态势显得有些乏力。&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伊利、蒙牛蚕食光明乳业产品优势市场
那么,光明乳业缘何与伊利、蒙牛会出现这么大的增幅差距呢?
&这其中也有蒙牛、伊利增长太快的原因。但总体来说,光明乳业目前整个盈利产品单一,即权重产品不多,目前主要是莫斯利安品牌。这是整个业绩相对蒙牛、伊利而言,差距拉大的内部原因。&宋亮补充道。
与此同时,在业内人士看来,光明乳业在全国的产品布局相对蒙牛、伊利而言并不是很稳定。
&从目前整个中国的市场格局来看,蒙牛、伊利在做全国的战略布局,基本上整个市场的掌控是非常强的。而光明乳业很多全国市场的布局已被伊利、蒙牛或外资蚕食掉了,因此它的业绩与蒙牛、伊利相比是有差距的。简单来说,在中国市场上,你可以在任意的超市买到蒙牛、伊利的牛奶,但不一定能买到光明乳业的牛奶。&宋亮说。
&伊利、蒙牛等竞争对手加大新品研发投入力度,抢占了部分光明明星产品莫斯利安的市场,影响了公司整体业绩。&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亦向法治周末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光明乳业的优势在于低温奶类产品,而这几年伊利、蒙牛也在发力进军这一领域。他们蚕食了光明乳业的部分市场。光明乳业的优势受到了牵制。&朱丹蓬表示。
与此同时,在宋亮看来,光明乳业也错失了今年奶源价格下行带来的机会。
&相对于蒙牛、伊利来说,光明也没有享受太多奶源价格下行带来的收益,因为光明合作的奶源公司,比如上海区域,它的奶源价格相对较高,下降的幅度并不大。而蒙牛、伊利的奶源大部分在北方,享受到的奶源下降福利则更多。&宋亮说。
业绩前景待考
多位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光明乳业目前正处于艰难时期,未来发展或存在诸多隐忧需要破解。
这其中,两个月前发生的光明股份董事长郭本恒被调查事件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其业绩前景存在隐忧的一个方面。郭本恒一度被业界公认为既懂技术、又懂产品、还懂营销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公开资料显示,郭本恒在掌管光明乳业期间,光明乳业的业绩从七八十亿元,发展到了两百多亿元,其主业业绩翻了一番。这其中明星产品,即莫斯利安常温酸奶,从2011年约6.99亿元飙至2014年约59.6亿元,并助推光明乳业收入从亿元蹿升至亿元,4年时间实现了百亿元增幅。
然而,今年6月26日,郭本恒由于涉嫌违法违纪被调查,短短4天后,光明乳业即宣布朱航明(原海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党委书记)走马上任光明乳业。
&郭本恒事件短期内对光明乳业的经营和业绩还是会产生负面影响。乳业对于朱航明来说相当的陌生,作为&门外汉&,朱航明将会引领光明乳业走向何处,还很难下定论。&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从他在海博期间的表现来看,国际化、资产重组或将是光明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但朱航明毕竟是个&外行&,他能否带领光明乳业转危为安还很难说。&
与此同时,光明乳业过于单一的产品品牌也倍受业内诟病。
&光明当前发展模式可持续性差,对单一明星产品过度依赖,一旦这一增长点被抑制,光明业绩增长或会失去引擎。&向健军表示。
&光明乳业在其低温的产品系列方面,增幅不是很大,特别是一些产品,它的销售是下滑的。&宋亮表示。
&与此同时,过多、过快的海外并购也给光明带来压力,目前来看,光明大多数海外并购项目创造的价值还没能达到其预期效果。&向健军同时坦言。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7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字号: 】 【】 【】
光明乳业业绩增长乏力 优势市场被伊利蒙牛蚕食
作者:代秀辉来源:法治周末
  伊利、蒙牛蚕食产品优势市场  那么,光明乳业缘何与伊利、蒙牛会出现这么大的增幅差距呢?  “这其中也有蒙牛、伊利增长太快的原因。但总体来说,光明乳业目前整个盈利产品单一,即权重产品不多,目前主要是莫斯利安品牌。这是整个业绩相对蒙牛、伊利而言,差距拉大的内部原因。”宋亮补充道。  与此同时,在业内人士看来,光明乳业在全国的产品布局相对蒙牛、伊利而言并不是很稳定。  “从目前整个中国的市场格局来看,蒙牛、伊利在做全国的战略布局,基本上整个市场的掌控是非常强的。而光明乳业很多全国市场的布局已被伊利、蒙牛或外资蚕食掉了,因此它的业绩与蒙牛、伊利相比是有差距的。简单来说,在中国市场上,你可以在任意的超市买到蒙牛、伊利的牛奶,但不一定能买到光明乳业的牛奶。”宋亮说。  “伊利、蒙牛等竞争对手加大新品研发投入力度,抢占了部分光明明星产品莫斯利安的市场,影响了公司整体业绩。”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亦向法治周末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光明乳业的优势在于低温奶类产品,而这几年伊利、蒙牛也在发力进军这一领域。他们蚕食了光明乳业的部分市场。光明乳业的优势受到了牵制。”朱丹蓬表示。  与此同时,在宋亮看来,光明乳业也错失了今年奶源价格下行带来的机会。  “相对于蒙牛、伊利来说,光明也没有享受太多奶源价格下行带来的收益,因为光明合作的奶源公司,比如上海区域,它的奶源价格相对较高,下降的幅度并不大。而蒙牛、伊利的奶源大部分在北方,享受到的奶源下降福利则更多。”宋亮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光明乳业业绩增长乏力 优势市场被伊利蒙牛蚕食
来源:法治周末作者:代秀辉
这意味着,按照光明乳业2015年全年经营计划(即营业总收入实现230亿元,净利润6亿元),光明乳业上半年仅完成全年收入指标的43.74%;净利润指标仅完成38%。今年6月26日,郭本恒由于涉嫌违法违纪被调查,短短4天后,光明乳业即宣布朱航明(原海博股份(600708,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党委书记)走马上任光明乳业。
光明乳业业绩增长乏力 优势市场被伊利蒙牛蚕食
  “同处乳企第一军团战队的伊利、蒙牛、光明乳业,现在很像三国里的魏、蜀、吴,光明乳业则是像蜀国刘备一样的弱势角色,相比伊利、蒙牛,其在这两年的业绩增长态势显得有些乏力”。
  近日,各大乳企的中季度报告陆续披露。身处乳业第一梯队的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乳业)表现却让人意外。
  净利润指标仅完成38%
  光明乳业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光明乳业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0.61亿元,同比增加1.91%;然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亿元,同比却减少3.95%。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光明乳业的大本营上海分区收入同比下降5%,上海以外地区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1%,而海外收入11亿元,猛降25%。
  这意味着,按照光明乳业2015年全年经营计划(即营业总收入实现230亿元,净利润6亿元),光明乳业上半年仅完成全年收入指标的43.74%;净利润指标仅完成38%。
  “国际奶粉价格下跌,新西兰新莱特乳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国内消费增长放缓,公司重点产品增速下降。”对于201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与年初经营计划存在的差距,光明乳业在年报中解释称。
  “费用投入很大。光明乳业在不断地开拓常温奶的市场过程中,费用投入是蒙牛、伊利的好几倍。”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对法治周末记者说,“这也是为何它会出现营收在增长,利润下降的结果。”
  “国内原奶价格下跌,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销售费用率上升。”光明乳业在半年报中亦坦言。
  然而,与其同属乳业第一梯队的伊利、蒙牛在2015年上半年的业绩中则实现了业绩营收与净利的大幅度上涨。
  这其中,伊利股份(600887,咨询)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1.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6%,实现利润总额31.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6%;蒙牛上半年销售收入完成255.6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13.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
  “同处乳企第一军团战队的伊利、蒙牛、光明乳业,现在很像三国里的魏、蜀、吴,光明乳业则是像蜀国刘备一样的弱势角色,相比伊利、蒙牛,其在这两年的业绩增长态势显得有些乏力。”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伊利、蒙牛蚕食光明乳业产品优势市场
  那么,光明乳业缘何与伊利、蒙牛会出现这么大的增幅差距呢?“这其中也有蒙牛、伊利增长太快的原因。但总体来说,光明乳业目前整个盈利产品单一,即权重产品不多,目前主要是莫斯利安品牌。这是整个业绩相对蒙牛、伊利而言,差距拉大的内部原因。”宋亮补充道。
  与此同时,在业内人士看来,光明乳业在全国的产品布局相对蒙牛、伊利而言并不是很稳定。
  “从目前整个中国的市场格局来看,蒙牛、伊利在做全国的战略布局,基本上整个市场的掌控是非常强的。而光明乳业很多全国市场的布局已被伊利、蒙牛或外资蚕食掉了,因此它的业绩与蒙牛、伊利相比是有差距的。简单来说,在中国市场上,你可以在任意的超市买到蒙牛、伊利的牛奶,但不一定能买到光明乳业的牛奶。”宋亮说。
  “伊利、蒙牛等竞争对手加大新品研发投入力度,抢占了部分光明明星产品莫斯利安的市场,影响了公司整体业绩。”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亦向法治周末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光明乳业的优势在于低温奶类产品,而这几年伊利、蒙牛也在发力进军这一领域。他们蚕食了光明乳业的部分市场。光明乳业的优势受到了牵制。”朱丹蓬表示。
  与此同时,在宋亮看来,光明乳业也错失了今年奶源价格下行带来的机会。
  “相对于蒙牛、伊利来说,光明也没有享受太多奶源价格下行带来的收益,因为光明合作的奶源公司,比如上海区域,它的奶源价格相对较高,下降的幅度并不大。而蒙牛、伊利的奶源大部分在北方,享受到的奶源下降福利则更多。”宋亮说。
  业绩前景待考
  多位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光明乳业目前正处于艰难时期,未来发展或存在诸多隐忧需要破解。
  这其中,两个月前发生的光明股份董事长郭本恒被调查事件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其业绩前景存在隐忧的一个方面。郭本恒一度被业界公认为既懂技术、又懂产品、还懂营销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公开资料显示,郭本恒在掌管光明乳业期间,光明乳业的业绩从七八十亿元,发展到了两百多亿元,其主业业绩翻了一番。这其中明星产品,即莫斯利安常温酸奶,从2011年约6.99亿元飙至2014年约59.6亿元,并助推光明乳业收入从亿元蹿升至亿元,4年时间实现了百亿元增幅。
  然而,今年6月26日,郭本恒由于涉嫌违法违纪被调查,短短4天后,光明乳业即宣布朱航明(原海博股份(600708,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党委书记)走马上任光明乳业。
  “郭本恒事件短期内对光明乳业的经营和业绩还是会产生负面影响。乳业对于朱航明来说相当的陌生,作为‘门外汉’,朱航明将会引领光明乳业走向何处,还很难下定论。”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从他在海博期间的表现来看,国际化、资产重组或将是光明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但朱航明毕竟是个‘外行’,他能否带领光明乳业转危为安还很难说。”
  与此同时,光明乳业过于单一的产品品牌也倍受业内诟病。“光明当前发展模式可持续性差,对单一明星产品过度依赖,一旦这一增长点被抑制,光明业绩增长或会失去引擎。”向健军表示。
  “光明乳业在其低温的产品系列方面,增幅不是很大,特别是一些产品,它的销售是下滑的。”宋亮表示。
  “与此同时,过多、过快的海外并购也给光明带来压力,目前来看,光明大多数海外并购项目创造的价值还没能达到其预期效果。”向健军同时坦言。(记者代秀辉)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伊利股份、光明乳业、蒙牛乳业三巨头的抢跑
  1月15日,发改委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要求部分企业一次调高价格达4%以上的,需24小时内向政府书面报告,光明、蒙牛、伊利以及三鹿四家乳制品企业被列入需申报企业名录。  发改委话音刚落,牛奶涨价潮再次在全国各地掀起,部分牛奶价格涨幅更逾三成。涨价企业中也包括前述三大巨头。  “事实上,我们在1月15号之后没有涨过价,早在去年12月我们就已经决定对一些产品进行提价,并在今年1月1日开始执行。”1月22日,光明()&&(600597 )公关经理龚妍奇告诉记者。  据龚妍奇介绍,目前光明的销售渠道为两类:一类是商超卖场,这部分渠道在1月15日前已经完成了价格;一类是奶站与送奶上门的业务。  在后一类销售中,由于此前的订户是按调价后的标准交款,而在15日相关规定出台后的订户是按照调价前的标准进行,为了公平起见,光明随后对所有用户征订的属于干预措施内的产品,均采取调价前的标准。因此,此前征收的多出来的费用已经如数退还给用户,或者暂存作为下个月订奶的部分费用。  据了解,此次光明产品的涨价幅度大概在11%-15%之间。  而蒙牛新闻发言人赵远华也告诉记者,蒙牛早在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15日之前就对部分产品做了调价,对于在15日之后还没有做出价格的产品便不再继续涨价,仍保持原有价格。  赵远华还表示,蒙牛这次价格并不是所有产品,而且各个地区的也不相同,例如像特伦苏这样的产品价格并无变化。  伊利方面也给予了类似的说法,表示其产品价格的肯定是在发改委相关规定出来之前。在此之后的时间内,伊利也没有任何价格的举措出来。  省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在目前高成本的压力之下,牛奶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有过几轮的价格提升,业内原本预计今年4-5月会再有一轮牛奶提价潮,发改委相关措施的出台可能也正是考虑到这种预期。  赵远华认为,牛奶价格的上涨,实质是一个回调过程,此前由于竞争激烈等原因,牛奶价格实际是偏低的。她坦言,目前成本对企业压力仍然很大。  据王丁棉介绍,原材料方面,进口奶粉的价格相比去年同期已经增长了60%-80%。与此同时,包装材料、人工等费用都涨了不少。“去年整个的利润率已经有差不多1个百分点的下降,今年会继续下降,亏损的企业会更多。”  不过,王丁棉认为发改委此次价格干预措施的出台,首先是阶段性的,其次只是要求企业合理提价,并不会对企业造成很大压力。同时,企业生产成本的压力并不能单靠提价解决,可以通过结构、销售网络的适当收缩等多种途径。  龚妍奇也提醒记者,发改委的调控措施中也提到两点,一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二是如无正当理由,价格主管部门不得要求经营者亏损经营。  “我们相信国家会充分保证企业的利益。”龚妍奇称,未来有些成本实在不能承担的企业会考虑申请提价。  接受采访的乳品企业都表示,在此前和未来,企业都会通过自身管理成本的节减、产品结构等方式来消化部分成本压力。
上一篇:下一篇: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瞄股网™-专注于股票行业的门户网站_股票黑马推荐专家
Copyright & 2006 -
客服电话:010-
特此声明: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与瞄股网无关!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达能进一步疏离光明
来源:东方早报
  光明乳业最近高调宣布将在今年推出10余款新品,下周即将有“神秘产品”面市,但在这“热闹”背后,似乎隐藏着达能即将淡出的迹象。
  昨日,蒙牛上海分公司负责人江红明确告诉记者,达能之前授权光明使用的酸乳品牌“碧悠”的使用权已经转交给蒙牛使用,达能与光明的今后仅限于股权方面的合作。
  达能公关部人士证实了这一说法,但其他现在由光明在使用的达能的酸乳品牌是否也会转移给蒙牛,“双方仍在谈判中”。不过光明乳业以“相关负责人不在”为由不予表态。
  光明、蒙牛的共同竞争对手杭州味全的有关负责人表示早已获知此事,“就是最近的事情,光明也要推出新的品牌了。”
  11年协议提前撕毁
  去年12月,达能与蒙牛宣布,双方将组建注册资金为1亿美元(约为7.8亿元人民币)的合资公司,共同生产、研发与销售酸奶等产品。
  据悉,光明使用达能子品牌“碧悠”已经近两年,此次“碧悠”转换门厅,也是蒙牛与达能高调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以来,有关三方微妙关系的最新变化。
  七年前,光明与达能签订11年“排他性”商标使用权协议时,或许并没有想到此番结局。
  2000年底,达能与光明签订协议,光明以象征性地1元的价格获得部分达能产品(包括酸奶与饼干等)和外包装11年使用权,以及位于上海和广州的两家公司。此后,达能在中国的所有酸奶业务一直完全由光明接手。
  五年后,达能又将自己的子品牌“碧悠”的使用权转交于光明使用。时值光明遭遇郑州回炉奶事件,品牌影响力大大受损。当时“碧悠”也是达能在华推出的首个子品牌,而之前达能在华一直以“达能”品牌露面。
  当时,达能曾携光明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举行了大规模推广这款定位于高端的功能性酸奶碧悠。
  当时,还与达能处于“甜蜜时光”中的光明乳业方面曾表示,“达能一开始对中国市场不太了解,走了一些弯路。光明接手后,三年业绩增长了50%以上,这坚定了达能和光明长期合作的信心,所以力推碧悠。”1987年就在广州成立乳品厂,达能在与光明联姻前,已经在中国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然而,由于水土不服等原因,却一直未能找到出路。寻觅多年之后,最终与光明走到了一起。
  双方当时的合作方式是,达能输出品牌与产品配方,光明负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样的合作,曾使得达能连续九年酸奶亏损的局面得以扭转。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达能给于光明“11年商标使用权”是具有排他性的,“如果达能单方撕毁协议,应该会给光明一定的补偿。”
  记者在光明乳业的网站上看到,光明在酸奶品类产品中共拥有三个品牌,其中达能品牌的产品包括碧悠酸牛奶、特浓酸牛奶、果伴酸牛奶等产品。除此之外,还拥有“光明”以及“三岛”等两个品牌十余种产品。
  “光明也有自己全权拥有的酸奶品牌,与达能合作的产品‘碧悠’应该是属于OEM性质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增持无望转投蒙牛
  七年中数度努力,达能才将其所持有光明乳业的股权,从最初的5%爬升到现在的20.01%。
  2000年,从达能获得光明乳业最初5%股权开始,达能就不断谋求对这家中国乳品市场有力竞争者的增持。通过四次艰难的努力,最终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2005年,达能亚洲第三次增持光明乳业1.85%股权,股份总计11.55%。次年,将股权增持到20.01%。目前,达能位居第三大股东,是达能在中国所有企业中持股比例最低的一例。
  这样的局面,自然不能使达能满意。然而,其一直以来所妄图控股的野心随着新光明食品集团的成立而最终破灭。达能发现,要成为国有资本占大头的光明乳业的第一大股东只是一厢情愿。
  今年年初,由上海市国资委操刀的“新光明集团”宣布成立。该集团整合了上海市糖烟酒集团有限公司、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光明乳业和梅林正广和等上海食品领域大鳄。新光明集团希望通过加大对旗下4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来实施整合。
  “光明食品集团的建立是一次国有股的重组,目的在于国有资本的做大做强,因此会对达能增持光明乳业造成很多障碍。”上海壹言商务咨询公司分析师汤志庆曾经对媒体表示。
  据了解,当时达能曾想转而求其次,与光明商谈控股酸奶业务,但也遭到了光明的抵制。对中国市场拥有巨大野心的达能,自然不能甘心。顺理成章的,便于蒙牛走到了一起。
  “神秘”品牌意在反击?
  对于达能“移情别恋”牵手蒙牛合资成立酸奶公司的做法,曾一度引发外界各种揣测。有评论说达能自然不会“左手搏右手”,光明与蒙牛今后可能会定位不同的酸奶产品,达能继续对双方“左拥右抱”;不过,也有说法,达能或许会将其品牌收回,结束与光明目前的合作方式。自然,谜底尚待神秘“谈判中”的各方当局者揭开,然而此番“碧悠”商标转移使用权的既成事实不会不将猜测转移到达能的品牌或许会花落蒙牛这一边。光明的表现或许有意无意间泄露了这一点。光明宣布在2007年一举推出十余个子品牌,而下周即将问世的主打产品也一直欲言又止,神秘不宣。这款产品是否成为对双方的有力一击?
  日前,新上任不久的光明乳业总经理郭本恒向媒体透露,光明乳业将在近期内推出十余个子品牌,而其主打的产品则是一款新型的功能性酸奶,这与“碧悠”的产品定位具有“巧合”的相似。
  据了解,光明新任主帅郭本恒是技术出身,在掌舵光明之前,一直负责光明的新品开发。不久前上任时,曾向外界宣称,“光明未来会主推高附加值产品,新产品增长中科技贡献率要大于60%,保持产品盈利能力比较成本优势在10%~20%之间。”
  由光明提供的数据显示,年,光明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销售利润连续六年保持增长。
  在郭本恒上任后,光明进行了一些人事调整,包括品牌经理在内的一些岗位都起用了新人。面对强大的对手,捂在国企“襁褓”中长大的光明是否能奋起反击,在技术领先的背景下,继续在市场上取得突破,或许值得等待。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牛牛奶企业优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