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的灯光印度比中国亮亮

千万别小瞧印度:印度夜晚的灯光比中国亮?是因为更发达?
最近阿三在藏南地区搞事情,好像还挺热火朝天的。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自己玩得很开心,好像根本不是事,实际上呢,也确实不是事。
不久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国家电网最新劳动成果,根据NASA发布的全球夜间灯光地图,分析了中国各地的经济形势。不少朋友表示:涨知识了~
听起来,好像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还记得小时候,家乡那边,晚上很多地方都黑漆漆的。
也有小伙伴从文中发现了惊天秘密:
我的天啊!
照着这个理论,难道阿三实际上很强吗!
可是不对啊,我记得他们坐火车都是这样事儿的啊!
听说这是头等舱,可以感受一下。
客舱是这样事儿的。
还有这样事儿的!坐!飞!机!
真的是坐飞机啊!
而且,这几天不是阿三在边界搞事情吗,我们来看看阿三之前军演的图片。
那绝对不是马!
那是驴,还是骡子!
真的好先进啊!
无污染,纯天然!
印度将疑似山地炮兵部队拉出来遛了遛,其主要特征是装备了骡子用来驮炮。
还有,人家还有着很厉害的阅兵仪式······
我们是飞天小男警,hhhhh。
基于以上这些考虑,这怎么可能呢?
莫非印度真的开挂了?埋头发展,经济和电力水平已经超过中国和欧美了?或者NASA被操控了……
咳咳,兄弟们,咱们别这样,阿三也不容易。
既然你们真心诚意地发问了,我们就继续来唠唠这个话题。
中印经济和电力发展水平到底怎样?
那就看看数据对比吧!
印度方面能查到比较准确的数据是2015年的,所以我们选取了中国2015年的数据来对比。
首先是中印两国电力发展情况对比,2015年,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是印度的5倍多,而人均用电量,中国差不多是印度的4倍。
嗯,没错,这就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二人口大国的对比。
然后是国内生产总值,呃,这个相信你们自己能领会。2016年,差距又稍微拉大了些~
这都2017年了,旁友们,几个月阿三不会坐了火箭反超了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显然,阿三坐了火箭也不可能几个月就反超了。
虽然印度经济发展也很快,但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电力发展水平,都和中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毕竟基数也放在那里。
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目前还有3亿多人口过着没有电的生活。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印度还有超过1.8万个村庄未能通电。
我们中国,早在2015年年底的时候就已经实现家家通电了!
既然如此,诶,奇怪了,那那张图是怎么回事呢?
各路神仙也都各显神通,最后经过总结,可能有如下两点原因。
印度的平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南部的德干高原平均海拔也在1000米以下。中国平原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2%,高原、山地占比偏多,并且海拔高、地形崎岖。高原、山地集中的中国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1%,人口数却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8%。很多戈壁、沙漠和雪山没有人居住,当然灯光黯淡啦。
另外,印度东、西、南三面大部分沿海,北面挨着青藏高原,四面都不怎么亮,所以就显得它特别亮啦。
城镇化水平
2016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7%,而印度约为35%。村庄在灯光图上是点点的星光,所以整体看起来印度比较亮。而中国则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一个个大光点。比如下图~
另外,据分析,NASA这张灯光图没有区分光的强弱。
网上大神分析了这张灯光图上光的强弱,发现印度是蓝绿很多,红黄橙极少。但是,只有灯光橙、红的地方才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可能心里都松了一口气了吧。
其实去印度看看他们的电网,估计也会坚信大家原来的想法。
在印度,街头的电线是这样的。
电工们自己都凌乱了,不用风,只要看着电线······
这些人做着危险的工作。
我想说,如果这样,印度即使真的比中国发达,更亮,我也愿意呆在自己的家里。
因为安全。
北上广深房价为何居高不下?晚上开灯你就明白了
逃离北上广深的呼喊从未停过,而实际上,这些城市的人口数目不降反升。从Google Earth 的夜间卫星图不难看出,无论人们最终落脚于市中心还是郊区地带,一线城市的吸引力,对不少人来说不曾停歇。人口越多,就有更多的购房需求产生,房价更为易涨难跌。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凤凰房产”,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有人根据 Google Earth 影像的城市连片建成区测算,北京略大于上海,相当于两个半广州。广州主要是受行政区划所限制,辖区内的基本农田和北边的山区也是不可能动的,但和周围的佛山、东莞延绵一体了。
下面是 Google Earth 的夜间卫星图,可以近似地把灯光视为城市,没有灯光微弱的地方视为农村或者其他非城市地区。比例尺都一样,都是卫星在 377.53 公里的视角下的卫星图。
北京和天津
北京和天津之间还没有连成一片,北京市还有很多地方还不是城区,可以清楚的看到北京的边界,中间的小团城市是廊坊市。
上海和长三角
可以看见,上海和西北方向的江苏省的太仓、昆山通过稍弱的光亮连接在一起,上海的西北边界已经被灯光掩盖了。虽然上海市面积不如北京大,但是可见上海的灯光所占比例却是大于北京灯光的比例的,已快填满整个上海市。
广州和珠三角
仔细看,写着广东省三个字的地方实际上大概是广州市越秀区省府所在区,佛山和广州的灯光已完全一体。广州的城市形态是由北往南的细条,红圈内大概就是花都到番禺一线;南沙区没有圈进来,在灯光稍微弱一点的地方;广州东面、东莞之间的广州新黄埔区也没有画进红圈,但也是亮灯的。整个广州市可以说都是灯火通明的了。其实东莞、惠州、深圳、珠海、江门一直到香港的灯光都完全一体了。
补充一张武汉的,有朋友说武汉只强不弱的,特意放在珠三角下边对比一下,大家可自行体会。
最后再来一个,成渝两市都是我国的大城市,论单个城市城区面积,成都也算前十的,大概是北京一半的样子,重庆比成都略小一点。论建成区面积,成渝在世界上也算大城市,这侧面说明北京、上海和广州之大了。
有人说巴黎只有 100 平方公里,现在来补一张,巴黎视角略微还高了一点点。
有朋友对纽约的感兴趣,那就放上来吧。中间红线是纽约都会区和费城都会区的分界线。
看完这些夜间卫星图,除了感叹高大上、漂亮外,还可以从灯光的分布和亮度,大致了解城市的规模大小、人口密度分布、城市化程度等。通过与下面的数据对比,卫星图的高亮度正是人口稠密地区,这也体现了市民和购房者是会用脚投票的,依据人口的城市规模划分常常反映了城市活力。
城市活力越高的地方,配套也越完善,吸引着更多的人聚集。当楼市需求回归到“居住”本质时,不难得出:人口越多的城市,产生更多的实际需求,更有条件支撑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易涨难跌,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北京雾霾再重,也不会影响高房价,因为它集中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条件、出行便利、经济有活力。
未来十年,这些功能强大的大城市将不以领导的意志为转移,人口和财富继续聚集、膨胀,带动周边城市的人口继续聚集、膨胀,进而房价明显上涨,这是大城市需求“外溢”的必然结果。
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越来越靠有真实住房需求的人群来支撑。他们在城市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意味着该城市的潜在住房需求越大。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人口结构决定了城市房地产的未来。
(责任编辑 彭云鹤)
微信公众号
鄂ICP证:鄂ICP备号-2
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看了灯光,才知道印度比中国厉害!|百姓话题 - 义乌十八腔论坛
查看完整版本: [--
看了灯光,才知道印度比中国厉害!
点击图片可放大。中国只有东部沿海,而整个印度都很亮。韩国和朝鲜,简直就是人间/地狱。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确牛X。
中国用的都是节能灯 所以不是很亮!!
那美国欧洲怎么解释呢。。
我很好奇 用什么拍摄的 是卫星吧
他们钱多多,城市夜景搞的好贝!!
我觉得全世界都挺亮的····
找不到义乌啊
这个不靠谱
日本很节能么
怎么感觉温州比杭州还亮
唉,节能啊!~!!!!
摆脱!这种图片也有参考价值???请问楼主,什么叫时差知道吗?时差就是你黑夜我白天,我白天你黑夜!如果地球上都有灯是一起亮的,这个也叫地球???
哈哈,贴霸兄果然给力,一语道破天机
那个怎么说来着!!较真你就完蛋了!不过贴霸哥也是一语中的啊!!
说的很经典!
那个怎么说来着!!较真你就完蛋了! 不过贴霸哥也是一语中的啊!! =============== 这也叫一语中的?时差都搞出来了哈哈,无知无畏。 此图本来是几年前的一张卫星合成图,依照每个国家地区夜晚的灯光明亮度,来反应全球各地经济发达与否。经济越发达,灯照就会越多越广。 不要一说印度就想起《贫民富翁》,就想起贫民窟,印度是以高科技为发展目标的,不是以强拆造房提高虚拟的GDP的,发达的地方比我们发达的地方还要发达,穷的地方比我们穷的地方还富。
楼主有心的话,可以再找找世界飞机飞行合成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全球各国的经济情况。
毫无价值的扯淡图
这图是假的吧?
查看完整版本: [--
义乌十八腔论坛 版权所有
经营性ICP证(含电子公告):浙B2-印度能在晚上照亮整个国家 中美为何却都没办到 |中国|印度|经济_新浪军事_新浪网
印度能在晚上照亮整个国家 中美为何却都没办到
  NASA从太空发回的照片让印度整个国家都兴奋了好几年,西方的一些国家的人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印度差不多人口规模的国家,晚上呈现出如此大的差距?看国外的网友对此事发表的评论也挺有意思,部分人记忆认为已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生活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界七十年代--这当然拜西方媒体的误导所赐。
  不过,这些NASA发回的夜间地球的图片的确很有意思。
  这是印度晚间的太空图片
  这是中国晚间的太空图片
  这是中印放在一起比较的照片,差距很明显
  比较的结果很明显,印度整个国家都被灯光点亮,而中国仅东部的沿海城市点亮,西部基本是黑暗一片。
  其实参考下美国的晚间的太空图片比较一下,就应该很好理解。
  美国东西部差别也很明显
  虽然同样是东西部亮度都差别很大,但是中国的情况和美国可能不完全一样,毕竟美国的人口少很多。但是至少说明,不是全国点亮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中国的西南是高山地区西北沙漠和戈壁比较多,这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其次,海洋运输促使沿海城市发展、人口聚集也符合近两个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状况。
  中印两国比较
  反观印度,确是很奇怪的现象,最亮的部分是靠近中国的以印度首都新德里的片区,相比较,印度海岸线的灯光倒弱了不少,这是不是说明印度的经济发展有点问题?至少有点不符合近两个世纪海洋运输主导的经济发展潮流。
  印度全国都被点亮,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位于一个地区的平均人数。印度的人口密度为380人左右。也就是说,平均而言,在一平方公里的地区,你会发现380人。中国虽然比印度人口更多,但是地理面积几乎是印度的3倍。中国的人口密度为140人左右,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夜间没有全境点亮的一个原因,对比美国,应该是同样道理,美国的东部比西部亮的多,就是如此,美国西部的海岸线还是有不少灯光。
  中印两国人口分布热图,橙色越深的地方人口越多
  从上面的中印两国人口分布热图可以看出,这人口分布图与NASA发布的夜间亮图比较是一非常一致的,人口聚集多的地方亮度高。
  人口的聚集会因为地理原因和经济原因迁徙,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的发展和水源,印度全境的水资源比中国分布的更为均衡,而中国西北部是水资源匮乏地区,西南是因为山区制约经济发展。东南方向水资源较为丰富,因此不仅仅是近代海洋发展导致的人口聚集东部地区,而是从历史以来,中国东部地区聚集的人口都比西部要多的多。
  印度在上世纪发展比较迟缓,本世纪初展现出了强势的劲头,印度目前的人口分布比较均衡,这给了印度一个更好的发展的客观条件,中国近30年的发展是一个人口大迁徙的过程,而印度视乎不需要经历这些。
  另外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从黑龙江漠河到云南腾冲划一条直线,就会发现中国人口大部分聚集在这直线东南侧,NASA图的亮点也证实了一点。
  漠河到腾冲
 直线的东南侧聚集了中国大多的人口
  以上是2010年NASA发布的太空观察地球夜间图像,西方人士从电网发展分析说印度在英殖民时期就发展了电力来说明中印的差别,并提出十年后中国的亮度会和印度一样,其实是瞎扯淡,人口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就是再过二十年,中国西部的亮度也不会有根本的改变。(战略观察)在看央视报道,为什么我感觉印度比我国亮的多?【中华城市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06,163贴子:
在看央视报道,为什么我感觉印度比我国亮的多?收藏
印度新德里周边那个亮度,乖乖
乖乖隆里个东,韭菜炒大葱
假图。谷歌地球你自己去看,印度全国甚至连一个高度明亮的亮斑都没有,而更像是一张蜘蛛网。
三哥想超过中国要做的还有很多啊,就算血汗工厂也不是连文盲都要的。三哥的交通电力也都是问题啊。
TPP推行之后,我大T朝危机啊。
看来啊三解决电力问题了
大部分阿三也就能用本民族的文字写出自己的名字,教育水平十分低下,这样的人,想成为产业工人,我只能说:呵呵
城市越亮越好?过亮只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发达国家的城市一般都是有限制的
说明印度人白天睡觉夜晚起来嗨
印度国土基本都是平原,人口分布均衡 中国中东部一共那么大点地方人再多能亮到哪里去呢?况且还有许多山区
说明印度没想象那么差,中国没想象的那么好。
乖乖看来印度平原面积比江苏多呢
印度人口有12亿了吧
如果图是真的,那新德里就是超越一切的世界第一大城市建成区。事实上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超级超级超级发达的发展水平,不可能形成这样的巨大而耀眼的亮斑。
看看印度南方城市孟买,几乎没有亮斑。足以说明新德里是假的
这图应该是假的。
印度一天停电几次
印度居然解决用电问题了?
朝鲜,蒙古。
我喜欢印度
事实上亮度只代表了人口密度而已
如果把四夷踢除了,也许中国再发展个十年八年的就能成发达国家了
阿三和巴铁连一起了
人多 其实中国也是十几亿挤在四百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地方 新疆西藏还有外蒙人少的很 大部分不能住人
东北也是地广人稀 密集的省份也有大把山地 不可能亮 浙江福建也是黑了一片山区 印度平原跟中国差不多 好像要多一点 耕地多一倍 自然印度要亮点
他人口太多 没事的 他打不过我们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灯光比中国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