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指标到底是市盈率除以主营增长率收入增长率,还是市盈率除以净利润增长率

网站位置 ---免费论文范文在线阅读
该文是管理学专业市盈率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市盈率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与市盈率增长率文献综述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适合市盈率及增长率及模型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市盈率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摘 要]市盈率增长率是投资者在分析股票投资价值时常用指标之一.本文简单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市盈率增长率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探讨和评述,以期为国内外关于市盈率增长率的研究提供借鉴.[摘 要]市盈率增长率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一、引言市盈率增长率(PEG)是目前国内外投资者考察股票投资价值和成长能力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对PE估值方法的一种补充.其常用简单表达形式为市盈率除以预期投资盈利增长率.PEG最先由英国著名投资大师JimSlater(1992)在他的著作“TheZuluPrinciple”中提出,后来由华尔街投资大师彼得&#8226,林奇则发扬光大.他指出PEG等于市盈率除以每股收益增长速度,一般来说PE值小于盈利增长率的一半的公司是非常值得投资的公司,而大于盈利增长率的2倍的公司则建议被卖出.随着PEG的投资有效性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目前国内外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拟从国内外关于PEG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简单的评述和探讨.二、关于PEG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PE(市盈率)的理论研究比较成熟,但是对于PEG的理论研究比较少,并且大部分集中于其公式的推导方面,但没有得到统一的PEG估值理论.LaPorta(1996)运用推断假设的方法得出在存在高预期收益增长率的时候卖出股票,并且买入低投资收益增长率股票获得额外收益.他认为PEG是经价值增长手段调整后的PE.他的这一结论后来被其他研究者广泛运用.PeterDEaston(2004)对PEG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推导出PEG模型,得出PEG等于无风险利率平方的倒数. 写市盈率论文指导 播放:29231次 评论:4728人韩艳春(2008)基于NPVGO模型,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对PEG模型进行推导,最后得出一个PEG标准.他认为正确估计盈利增长率或者投资者的收益增长率是推导模型的关键.因此,他建议将每股净利润的历史数据和预期数据相结合来估计增长率.在他的研究中认为PEG小于1/100r2是一个较为适宜的标准.樊越(2010)认为建立PEG模型关键是在认识到短期盈利预测的作用.他研究出一种由股票价格和盈利预测估计出期望回报率和长期收益异常增长率的方法,然后最终确定PEG模型.最后结论得出,从PE评价股票过度到PEG评价股票能更好的预测未来盈利.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PEG模型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基于不同的角度可以推导出不同的模型.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即正确估计收益增长率是模型估计的关键.也就是说,学者们对于模型的推导都是对PEG简单公式(PEG等于PE/G)的深化.有的学者把市盈率分为动态市盈率和静态市盈率,并且把动态市盈率定义为每股市价与预期每股收益的比例.可以看出,动态市盈率是PEG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朱永明、苏海燕(2010)从三个角度计算了我国的动态市盈率,认为我国目前的市盈率范围为15-55倍之间,中间值为35.以美国市盈率作为参照得出,我国股市市盈率的合理区间为21-49.其实早在2004年韩冰和闫冰就通过修正静态市盈率指标构建了动态市盈率指标,并确定了合理的市盈率指标.张志强(2008)通过讨论市盈率与增长率的关系推导出合理市盈率模型,并进一步推导出股票定价模型,称之为回收期模型.总之,目前国内外关于PEG的理论研究不是很多,且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但是大体上都是基于市盈率模型的深化研究.三、关于PEG的实证研究对于PEG的实证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角度:第一,基于其投资有效性的角度;第二,基于其影响因市盈率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素的角度.1.投资有效性角度PeterDEaston(1991)对PEG的投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他比较了1982年―1989年不同PEG组合的收益情况,得出低PEG股票组合的收益率要明显高于高PEG股票组合收益率的结论.Peter(2004)对PEG的经济含义进行了有意义的分析.通过对PEG比率和市盈率进行选股构造投资组合,并对投资收益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市盈率与投资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48,而PEG比率与投资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9,表明PEG比市盈率指标更具有有效性.SalinChahine(2004)通过对欧洲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欧洲地区的增长战略表现为高收益增长率的价值战略.并且最优的投资策略为卖出高PEG组合获得短期收益,买入低PEG组合的策略.Sun(2001)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得出PEG与股票回报率之间呈倒U型的相关性,低PEG组合和高PEG组合的收益率相比适中的PEG组合而言要低.MarkTBradshaw(2000)对PEG估值方法和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进行模拟.并通过推导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认为PEG定价方法倾向于高估公司价值,尤其对于具有成长性的公司,认为该方法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叶焕青(2008)认为单独比较两家成长性不同的公司的市盈率大小来评判两者的投资价值是不科学的,而只有PEG指标在衡量价值时才能同时体现公司的成长性和收益水平.并且,PEG比率选股的收益的波动小于按照市盈率选股的波动性,也就是PEG选股策略更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他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结论.樊越(2010)对PE和PEG的投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两者都是判断股票投资价值的依据,但是PEG具有比PE更有效的评估价值.韩艳春(2009)在其学术论文中对PEG的投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研究认为较低的PEG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这与许多研究者的结论一致.通过进一步研究作者PEG在牛市中更具有投资参考价值.同时,不同PE在较少的年份里有着较显著的投资收益率差异,这表明PE的有效性不及PEG.
市盈率增长率文献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市盈率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本篇论文网址:综上所述,对于PEG有效性的研究结论有很大的差异,大部分学者肯定了PEG的投资有效性,但是也有少数学者认为PEG高估了公司价值.目前投资实务界对PEG的运用越来越多,许多券商的研究报告中都运用改比率来分析公司和行业的成长性.广发证券2011年1月的研究报告就建议投资者增加对低PEG行业的关注.2.影响因素角度影响PEG的因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宏观因素、行业因素、微观因素.韩冰、闫冰、钱峰(2005)通过构建有效的动态市盈率模型,以我国年4月深市平均市盈率作为样本,考察合理市盈率的影响因素.最后结论得出,预期增长率、市场利率、通货膨胀率和风险系数是影响合理市盈率的关键因素.但是叶焕青通过实证研究认为PEG值的大小与风险系数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韩艳春(2009)根据其推导出的PEG模型可以看出,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有盈利增长率和投资者预期的内在收益率.赵晓光(2007)对市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认为影响平均市盈率的因素宏观方面有GDP、利率,市场方面有上证指数和换手率等,公司自身方面有公司自身的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以及公司的股权结构等.而PEG是由PE推导出来的,因此这些因素同样也影响PEG.综上所述,对于PEG指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类,外生影响因素和内生影响因素.外生因素主要是宏观的因素,内生因素包括行业因素和公司内部因素.四、对PEG的评价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出,对于PEG的研究在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方面均无系统的研究成果.PEG指标作为继市盈率之后的又一衡量股票投资价值的指标,其有效性得到了很多研究中的论证.PEG既能反应公司的成长性又能反应公司的收益水平,且其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高于市盈率与股票之间的相关性.但是PEG指标也存在局限性.首先,其模型的形成必须以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为前提,这势必也影响其衡量的正确性.再次,PEG的有效性与信息不对称性、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等有很大的关系,这就使得不同投资者对于同一公司的PEG评判会有不同的结果,不能形成统一的衡量标准.最后,PEG是基于投资收益率增长率的市盈率深化模型.如果投资收益率增长率为负,则PEG值的预测能力会失效.有学者已经论证了PEG只在牛市行情有效的论断.这就限制了PEG的评估范围.
免费论文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推荐阅读
市盈率论文开题报告
市盈率相关论文题目
关于市盈率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市盈率论文范文
关于市盈率增长率文献综述的文章评价
让我们的专业的写作老师来为您代笔!讨论主题:
财务比率、净利润增长率、毛利率、市盈率、PEG
发表日期: 11:51:19.0
注册时间: 08:46:15
创业版开板在即,由于其创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公司的风险和收益极大不确定性!可能是一个伟大的公司,也可能将来默默地消亡。怎样选取优秀公司就成为当务之急,先让我们看看一些基本指标的应用,或许可以有所帮助!
一、基本概念
财务比率:ROE、净利润增长率、毛利率、市盈率:PE、PEG
净资产收益率:是判断资产回报率指标,是最重要的财务数据
净利润增长率:企业成长的参考指标
净利率: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
毛利率: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
资产负债率: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也是重要的风险指标之其他还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关注不同的指标,如家电连锁的库存周转率、银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等。
创业版开板在即,由于其创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公司的风险和收益极大不确定性!可能是一个伟大的公司,也可能将来默默地消亡。怎样选取优秀公司就成为当务之急,先让我们看看一些基本指标的应用,或许可以有所帮助!
二、运用分析
1、关心净资产收益率主要是在企业的盈利模式没有变化并且可以成功复制的前提下,如果将企业的投资全部投入再生产,企业每股收益的复合增长率等于净资产收益率,也就是越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复合增长率也越高。
如果企业的复合增长率高于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呈上升趋势),那么肯定是企业的盈利模式发生变化,主要有以下几大因素:产品毛利上升,产品结构向高毛利发展,资产周转率上升,财务杠杆加大,而这些因素都是不能持久了,所以说净资产收益率是我们挑选一个可持续高速成长企业很好的指标,而这正是巴式风格最理想的投资标的。
若行业整体净资产收益率都低,则表明这个行业不值得投资。
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两点:<font color="#、收益要剔除非经营性损益部分。2、要考虑企业的财务杠杆程度。
2、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是反映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高净利润增长率并不代表股东一定能获得高回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成长要依靠不断融资才能实现,而ROE不能保持或同步提高,则表明股权的稀释降低了成长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投资者未必能获得高回报。
另外,要考察成长的质量高不高,是否能持续等。所以,净利润增长率并不能很直观地反映企业真实本质的情况,要结合其他基本面才能较好地进行判断。否则,很容易掉进高增长陷阱。
毛利率是考察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不同行业毛利率差别较大,当然越高越好,象茅台这样毛利率高达50%以上的企业,很可能就是好的投资标的。由于净利率可以通过费用控制或其他手段进行调整,不能直观地反映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而毛利率避免了这些影响,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高毛利率通常是拥有壁垒的特征之一。
高毛利率不代表高的净利率,如果企业费用控制不当或者行业的特殊性会造成高毛利率低净利率的现象。如服务性行业一般毛利率都较高,但具体企业净利率却千差万别,这与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费用控制能力有较大的相关性。
4、市盈率、PEG
① PEG的概念
PEG:是市盈率与业绩增长率之比。
PEG指标是彼得林奇发明的一个股票估值指标,是在PE估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弥补了PE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其计算公式是:PEG=PE/预期的企业年增长率
PE着眼于股票的低风险,而PEG在考虑低风险的同时,又加入了未来成长性的因素,因此这个指标比PE能更全面地对新兴市场的股票进行估值,个人认为其对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中个股价值研判的指导意义更大。
比如一支公司股票目前以20倍市盈率交易,未来公司EPS增长率为20%,则PEG为1,说明股价正好反映其成长性,不贵也不便宜;如果未来EPS增长率为40%,PEG为0.5,显示当前股价明显低估了公司业绩的成长性,有很好的投资价值;但如果未来EPS增长率只有10%,PEG高达2,则说明高估,股价有下跌需要。以我的经验,若发现PEG在1以下的股票,都会尤为关注,而那些PEG远高于1的股票则不值得介入(当然,有题材的个股不在评估的范围内)。此外,PEG还可以在同一板块股票之间对比,找出哪支股票被相对低估,更有投资价值。
唯有把握公司业绩成长性的投资模式是始终有效的盈利模式,应该以动态PEG为估值的最核心指标
② 当PEG=1时,无论市盈率为多少,收回投入资本的年限都在十年左右,因此PEG=1是较合理的估值。美国最伟大的几个企业的长期利润增长率为:菲利普莫里斯为14.75%,默克13.15%,辉瑞12.16%,可口可乐11.22%,IBM10.94%,宝洁9.82%,高露洁9.03%。标准普尔500指数表现最佳的20家原始企业平均长期增长率为9.7%。中国最优秀的几个企业自上市到2006年的复合增长率:万科35%,茅台34%,云南白药27%,伊利26%,张裕23%。
虽然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企业成长速度高于美国,但历史经验证明若以十年时间为周期,企业的复合增长率要高于30%仍然很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已经上规模的企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绝大部分股票常态市盈率不应该高于30倍。
长期增长率高于40%的企业更可谓凤毛麟角, 30-40倍基本上就是市盈率合理区间的极限。但是世界各国历史经验表明,30倍以上的市盈率水平通常都是不可持续的,美国几十年表现在最好的股票的市盈率没有超过27的。
③ 买入的股票PEG<1,当PE=30以上时,就要慎重考虑这个原则,市场不会总能维持现在的高市盈率水平,以常态来讲30倍市盈率已经相当高。市盈率超过40倍则无论多低的PEG都隐含了巨大的风险。因为持续高增长率越高,达到就越困难。万一预估出现错误,增长达不到预期甚至远远低于预期,那么下跌的空间将十分巨大。市盈率较低时,例如20倍以下,则可以适当提高PEG,基本面越优秀,例如优秀的消费股票茅台、张裕等,PEG可以定得越高,反之亦然。
从PEG的角度衡量,巴菲特在买优秀消费类成长股的时候压根就没等到过PEG小于0.5,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绝对低估,比如巴老买可口可乐在13到15倍PE左右,按其复合增长率要等到绝对低估,要到PE=9倍以下甚至六七倍,那他恐怕与之无缘了,巴菲特的伟大就在于人家不是教条主义者,他运用安全边际更多的是在强周期性行业如中石油这类公司上做相对短期套利而已;而在消费类行业上,他其实是85%的费雪+15%的格雷厄姆。
可以参见:《市盈率的危机:艰难的回归预示大盘的未来波动 [图]》,其中对中国股市的市盈率进行了说明和讨论。
其中指标内容转自:laoba1梁军儒的BLOG!,经过了加工处理。
[寒江静雪]的相关文章【金融知识】如何具体运用PEG指标选股?(原创)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金融知识】如何具体运用PEG指标选股?(原创)","author":"gu-si-ji-14","content":"一 指标背景笔者在昨天【研报逻辑】专栏发表的中信策略周报逻辑要点梳理中,中信首席策略分析师秦景培进行了“PEG”的相关讨论。估计各位投资者对PE(市盈率)还比较熟悉,但是在“PE”后,加上一个“G”之后,基本上就是懵圈的状态了。今天我们就在本文中简单介绍一下PEG指标的相关概念,并且给出一定的量化标准,对A股进行一下筛选,挑选中符合条件的PEG股票池,已备将来继续跟踪之用。二 基本概念PEG指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计算公式为PEG=市盈率/(企业年盈利增长率*100)。该指标最先由英国投资大师史莱特提出,后来被美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发扬光大。它通过考虑未来一段时期内公司的增长预期,弥补了PE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史莱特在选股时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选那些市盈率较低,同时它们的增长速度又是比较高的公司,这些公司有一个典型特点就是PEG会非常低。比如一只股票当前的市盈率为20倍,其未来3年的预期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0%,那么这只股票的PEG就是1;对于PEG一般的原则是:①当PEG等于1时,表明市场赋予这只股票的估值可以充分反映其未来业绩的成长性。②如果PEG大于1,则这只股票的价值就可能被高估,或市场认为这家公司的业绩成长性会高于市场的预期。③相反,当PEG小于1时,要么是市场低估了这只股票的价值,要么是市场认为其业绩成长性可能比预期的要差。④通常那些成长型股票的PEG都会高于1,甚至在2以上,投资者愿意给予其高估值,表明这家公司未来很有可能会保持业绩的快速增长,这样的股票就容易有超出想象的市盈率估值;相反,价值型股票的PEG都会低于1,以反映低业绩增长的预期。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周期性行业、非成长股以及稳定的大型公司来说,采用PEG指标进行选股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因为周期性行业的利润基础不稳定;而非成长股的增长率或者市盈率可能为负值;另外稳定的大型公司一般成长型都不足。三 具体标准昨天【股思集】公众号的文章中:在【研报逻辑】中,两大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不约而同地关注创业板相对估值的问题;在【每周观点】中,笔者讨论了在经过大幅杀跌后,从成长股的相对估值层面来说,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风格切换的基础,风格切换的时间窗口可能会在3-4月。另外在之前的【市场观察】中,我们也讨论过创业板相对估值的内容。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通过PEG指标挑选中一些符合标准的中小创里的真成长股作为后续跟踪观察之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设定这样一个标准:①待选范围:中小板、创业板标的②滚动市盈率(TTM)&40③一致预测净利润2年复合增长率&30%④PEG(②/③)& 0.5以期通过这样一个标准选出那些被严重低估的成长股,进行后续观察;如果其中的股票前期也发生了大幅下跌,那么一旦市场风格切换,可能在错杀之后被市场修复的弹性就相对较大了。以下是通过WIND选股系统执行选股后得到的31只股票构成的PEG低估股票池(按照PEG从小到大顺序排序)【注意】如感兴趣可向笔者索要EXCEL文件;另外,后续会对这些股票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和跟踪,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文章仅为个人学习之用;寻找确定性最大的投资机会——公众号【股思集】","updated":"T19:18:5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collapsed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e4ef549b79f4d1d26dc93b6c8d896ce9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reviewers":[],"topics":[{"url":"/topic/","id":"","name":"基本面分析"},{"url":"/topic/","id":"","name":"股票分析"},{"url":"/topic/","id":"","name":"炒股"}],"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500,"height":253},"href":"/api/posts/","excerptTitle":"","tipjarState":"closed","annotationAction":[],"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1,"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03:18:51+08:00","url":"/p/","lastestLikers":[],"summary":"一 指标背景笔者在昨天【研报逻辑】专栏发表的中信策略周报逻辑要点梳理中,中信首席策略分析师秦景培进行了“PEG”的相关讨论。估计各位投资者对PE(市盈率)还比较熟悉,但是在“PE”后,加上一个“G”之后,基本上就是懵圈的状态了。今天我们就在本文中…","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annotationDetail":nul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0,"FULLINFO":true}},"User":{"gu-si-ji-14":{"isFollowed":false,"name":"股思集","headline":"每周观点、研报逻辑、市场观点、技术看盘、期权工具、金融知识——六大板块全方位解读市场,寻找确定性最大的投资机会。公众号【股思集】","avatarUrl":"/v2-2e9d21ff8aee9a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gu-si-ji-14","bio":"寻找确定性最大的投资机会;公众号【股思集】","hash":"5f00c6c617d19c80bcfdfd2a9796ee51","uid":680100,"isOrg":false,"description":"每周观点、研报逻辑、市场观点、技术看盘、期权工具、金融知识——六大板块全方位解读市场,寻找确定性最大的投资机会。公众号【股思集】","profileUrl":"/people/gu-si-ji-14","avatar":{"id":"v2-2e9d21ff8aee9a","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adge":{"identity":null,"bestAnswerer":null}}},"Comment":{},"favlists":{}},"me":{},"global":{},"columns":{},"columnPosts":{},"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favlistsByUser":{},"favlistRelations":{},"promotions":{},"switches":{"couldAddVideo":false},"draft":{"titleImage":"","titleImageSiz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can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title":"","titleImageUploading":false,"error":"","content":"","draftLoading":false,"globalLoading":false,"pendingVideo":{"resource":null,"error":null}},"config":{"userNotBindPhoneTipString":{}},"recommendPosts":{"articleRecommendations":[],"columnRecommendations":[]},"env":{"isAppView":false,"appViewConfig":{"content_padding_top":128,"content_padding_bottom":56,"content_padding_left":16,"content_padding_right":16,"title_font_size":22,"body_font_size":16,"is_dark_theme":false,"can_auto_load_image":true,"app_info":"OS=iOS"},"isApp":false},"sy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营增长率 选股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