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德制150德国105毫米榴弹炮炮还有多少

抗战期间中日军队实力对比:武器装备差距惊人 - 读书园地 - 濠滨论坛
生活在南通 爱上濠滨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精彩推荐:
查看: 2518|回复: 0
抗战期间中日军队实力对比:武器装备差距惊人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军事实力总体上远不如日本,尤其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不要说迫击炮、山炮,就连子弹都十分匮乏,武器弹药主要靠缴获日军、伪军和自己的兵工厂制造。
. ?' I' ~5 H$ k3 l0 y(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x: r: F; n# [
0 E$ Z! H6 R5 q(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u* x" w! y7 |. }% M* T而正面战场上的国军由于派系林立,自然各个部队的武器数量、质量也参差不齐。但一般说法是,中央军装备好、数量多。前期清一色德械武器,是当时中国军队中最好的,也强于日军。
& M5 \# o7 ~5 j(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5 [- e( ?0 R1 b
) r, o( x$ C2 h( c0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o7 o2 X&&A那么,中央军武器装备真的胜过日军吗?中国军队的军事实力与日军到底相差多大呢?
' \1 f: w# F&&K" x6 N(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Q; w. v2 q) c8 j% C- I
& I. C0 P$ \2 H(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b( X&&c# x7 F# P极度缺少重武器和炮弹的中国军队
) R3 a, f6 t, X. Q2 w(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3 c' i4 x6 b' R
, N. E2 M/ a.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O3 d0 o$ ^2 A&&k8 D早在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就开始扩充军备、整编部队。据统计,归中央管辖的兵工厂,库存有1000万发子弹、正在制造的有2000万发子弹、向国外订购的有3000万发,合计6000万发子弹,可供10个4团制的师一个月三分之二的用量,而各部队自身所存的弹药仅够一个半月。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兵工署统计,仅有子弹5亿发、长江北岸各地库存山野炮弹卜福式山炮弹12万枚、克式野战炮炮弹10万枚,合计21万枚,仅够20个师三个月的用量。
# P0 W) i! y' V(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U: o&&X, c
' U# b( G$ _# Z(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8 c6 ~' o1 r2 @武器方面,国民政府虽然采购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武器,但在重武器方面十分匮乏。比如号称精锐的德械师,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有清一色的德械装备。
<font class="hidden_ E& }: b6 Q4 L(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k/ t! @( U1 S
% R7 n- D+ s% S6 U(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9 S1 u8 w& _! H0 q. U抗战全面爆发前,装备少量德式武器的20个调整师,比如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全师步枪采用中正式步枪,机枪是自己仿造的捷克式、马克沁重机枪(仿造的叫“二十四式”)。团、营级采用的迫击炮则是仿造法国布朗德的81毫米迫击炮,也就是二十式82毫米迫击炮,其中有极个别团有哈衣哈75毫米步兵炮。
* x' }4 u) p&&a) q(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2 ?&&g/ L; F
' e5 t* h( O2 s#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e! Y# v4 N* ]师直属炮兵第87师、第88师采用日造大正六年式75毫米山炮(41式),每个营12门,第36师采用38式野战炮和六年式山炮。战车防御炮只有第87师、第88师各分到1个连6门,第36师则没有。
( a+ \5 h: Y, q) 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W( X! n, c/ K2 a
$ l0 }7 d&&M+ Y(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m7 j# q# y' I4 b目前笔者能用档案查到有部分德械的野战部队只有教导总队,该部队第1、3、5团每个团有一个平射炮连(47毫米平射炮4/6门),一个步兵炮连(德制75毫米步兵炮4/6门),并有4门德制37毫米高射炮,直属炮兵营是德国克虏伯军火工业的子公司,瑞典卜福斯厂制造生产的卜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共计12门。
* i$ l2 y8 U" R' c5 u(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K&&J; I: K! E
, o( K9 y! L0 A# V(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g) o* i% n- R" t* f
759.jpg (122.35 KB, 下载次数: 4)
13:58 上传
3 [' _; x- Q" r& G(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w1 S% l. i' d
3 l" D' B- N2 E: G(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G1 y6 G3 I( a抗战初期的中国军队“德式师”
* s' p& A0 ~9 l(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_4 u: l$ I! B. T
) m. Y1 r! h6 u/ y(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m. V8 Z&&j9 f但这种装备与日军相较还是差距巨大,炮弹远远不如日军充足,同时极度缺乏重炮。据保存在台湾的一份军械司的火炮统计表记载,当时中央直属炮兵旅、团共有如下火炮:
: k) k* J. m: {/ r. 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x- s- I6 B: {7 ^
: B3 V# Q1 M1 T) H- o(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3 ?5 P. E( }! d8 Y
820.jpg (16.18 KB, 下载次数: 4)
13:58 上传
2 P! y&&X! K# g. U(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5 [7 H* w&&m3 h
; Z; n# K4 S/ w(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U8 v' H: C) d) x其中克式山炮型号十分陈旧,最远射程只有4300米,远不如日军的41式山炮和94式山炮。38式75毫米野战炮是战前从日本军火商处购买而来,但此时的日军常设师团、3个单位制师团都使用改造38式野战炮,射程远远大于38式。
: |7 r5 d+ |+ K9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5 c' O! V+ K6 h! c: \
0 P, X&&d0 P( H5 h(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b8 {3 ?, ^! P
758.jpg (435.6 KB, 下载次数: 4)
13:58 上传
; M& p* N6 R0 g9 D,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9 @' m&&e. W: o8 y2 \
+ K3 v7 L: I! L(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M, @0 _1 k- D; A&&I中国军队购买的卜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
7 B1 b* I5 T8 l(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J- a# E5 C2 ]" F&&M
. ^3 g6 [1 f" f# j&&v: u(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h4 i" g* C& E4 |5 D- e实力雄厚的日军
* n&&O. G8 R! Y(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v" t( n9 H: H, M
: }0 ?5 i4 ~1 w" h# Y! q(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O3 R- y/ _$ F- [* k相比之下,日军每个师团都有一个野战炮兵联队,其中常设师团炮兵联队是36门75毫米野战炮和12门105毫米榴弹炮,特设师团是36门毫米野战炮/山炮,3单位师团是24门75毫米野战炮和12门105毫米榴弹炮。其中由中国驻屯军改编的第27师团,山炮兵第27联队第2大队管辖新式6/8门96式150毫米榴弹炮,并参加过华北作战、武汉会战等战役。
5 x6 y% `/ `( G+ E(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7 C0 n/ S3 b+ S
5 k, |- }( b3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8 D9 m3 k/ @2 g$ ]而日军在华的军直属炮兵(不含关东军)截止到1937年12月底,光野战重炮兵联队就有11个、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2个、独立攻城重炮兵大队2个。
" W' }' y&&M% C(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8 A+ [8 k4 d% d' O% H
5 m5 G7 K- [: I(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F# I" t$ ]4 ?/ L3 j
823.jpg (16.97 KB, 下载次数: 4)
13:59 上传
( Y/ n1 E: r- `. m(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N8 E' ]: @' r3 [- S; j
<span class="hidden_ c! l4 l" t( T1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Z; A( z9 ?9 L$ Z0 t中国军队算上炮兵第8团、第17团和其余地方部队的150毫米榴弹炮,加上炮兵第10团的德制150毫米榴弹炮,共计69门,数量上远远不如日军。而在炮弹数量方面,日军更是远远多于中国军队。
& B2 {2 `3 |/ Z(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 p4 }/ }9 w. f
3 O. {1 O&&~&&K( _(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n8 d6 U! D6 D7 j
761.jpg (201.91 KB, 下载次数: 4)
13:59 上传
: t- R2 ~# Z- G(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6 r& e( {2 m4 t! z
* `1 D, _: I/ v(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0 W4 P; Q4 \5 V: o& m上海战场日军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阵地
+ t0 s3 l& o3 Q(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9 w! b1 L2 L1 {# H
5 v. O3 N( |9 w(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M) o9 l# ]9 L' _! _1 [打个比方,中国炮兵第10团每门大炮只有不到200枚炮弹,打完就没有了,需要进口补充。而日军第10军登陆杭州作战时,直属的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48门150毫米榴弹炮就有2万枚炮弹。虽然德制150毫米榴弹炮射程远,但火炮少,炮弹更少。加上日军还有射程15公里的105毫米加农炮和射程18公里的150毫米加农炮,又有绝对的制空权。
4 l&&u- A& A2 }3 x(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6 d) v$ \4 N' J
8 }! H&&K2 p7 b(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q! t8 ^5 S同时国军重炮少,十分宝贵,对日军炮击基本属于打游击,无法有效压制日军火力,就是把炮团拆开来,每个集团军、军都临时配属一个连或一个排对日军进行炮击,而且每进攻一轮就要换一个炮兵阵地,防止日军炮兵反击和航空兵轰炸。
7 ~7 _# u/ w! O& o(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K3 J9 |- O
7 R7 w0 V1 L(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B' `6 Q* |2 v' A1 y而日军重炮种类多、数量多,而且炮弹充足,在观测器材、水平上都高于中国军队,更有绝对的空中优势。日军每次重点进攻一个地方,都会加强炮兵力量,例如淞沪会战大场镇战役、台儿庄战役、南昌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桂林保卫战等。
, a. \3 p# t' a# Q+ S(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a: m- Q' v: f6 l9 X
6 x5 h4 Z+ b: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n: U: ]6 q' o$ B无法抗衡的火力优势
8 W8 m/ Z: x8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3 L0 {. n: ~/ v
' J* @4 G4 p, n$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8 S* W. |; ], G&&a1938年,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几批军火援助(包括160门76.2毫米野战炮、80门115毫米榴弹炮),但随着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的作战消耗,这批军火尤其是山野炮消耗惊人,炮弹更是所剩不多。
( y$ T2 u! ], D. Z4 C(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E* n8 ?/ O! d
9 @* y/ m: l0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E% T5 o4 v! V' r到了1939年,在炮兵力量的对抗上,中国军队已经处于绝对劣势。很多军、师已经没有山炮或者野战炮,都是清一色的82毫米迫击炮。而有山炮的军、师数量也不多,炮弹更是极度缺乏。
% K/ H; y5 U- m+ n' u(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u$ ]# X# U8 x
# y' A. w1 k* w' i1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2 q$ r0 c' {. x5 e7 @例如南昌会战,日军为了突破中国军队在修水沿线的第19集团军,特意加强了第101师团、第106师团的炮兵力量。
3 i2 l, W' F&&R(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l% }* _* w+ e, g) b
( V8 `, [&&Q9 U4 ^% Z(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P6 I# Y; U) W
821.jpg (20.26 KB, 下载次数: 6)
14:00 上传
' h1 D5 l7 I1 ?* ~$ p#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5 n) w* s+ e$ S, a, ^
+ W2 p& ?6 N) U6 Y(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3 m" S&&|, |9 [& C算上第101师团、第106师团自身的野战炮兵联队,日军进攻修水沿线的共有194门/198门75毫米口径以上大炮,并装备了整整10个基数的炮弹(山野炮每门火炮1个基数300枚、榴弹炮100枚、加农炮70枚)。
6 E! W4 I, l% I(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2 G3 d& W* Q! E1 h9 A
! b' q0 Z/ A* `2 ], V(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M6 L: R" n9 n而防守修水沿岸的第19集团军共计13个步兵师10万多人,共有迫击炮227门、平射炮13门、75毫米山野炮21门。由此可见,日军拥有75毫米口径以上大炮194门,而国军只有21门,并且没有105毫米重炮,这足以反映中国军队与日军火力上的绝对差距。
8 g' l. a! M5 V(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8 ~( a+ |* {1 A" F- n
$ o2 x, k' f# M"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W&&u" n1 \6 w1 T9 Z到了1940年,中国军队7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越来越少,同时炮弹的存量已经见底。比如1941年的上高会战、1943年的鄂西会战。
+ l) k6 o1 u2 t$ A5 x" z(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W. u$ v- P' F8 Y
: Z+ |3 Z' ~2 l# x(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V* o! O1 l% I( \+ D按照中国台湾史政编译局编著的《抗日战史》(101卷)的记载,在这两场会战中,中国军队75毫米以上山野榴大炮的炮弹消耗加起来才1000来枚。这与日军每个师团两三天就能消耗千枚75毫米以上口径山野榴炮弹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n&&^&&T- W7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8 ^9 W3 D* M7 `- R) j
7 R&&J% F1 V1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F7 Q% q% q
757.jpg (147.18 KB, 下载次数: 5)
14:00 上传
# F! X+ I3 E8 ^/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Y( K; I1 L. @4 D& b
2 v/ h$ y) @3 @' |# q(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G0 @- F' ?日军89式150毫米重型加农炮
0 Q5 O: T7 f6 k8 w&&X(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9 b9 A) d) d8 D. v
6 F0 g, A; b. U0 r(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m&&j3 o/ w. i! J' T2 Z湘西会战上中国军队仅有10来门美式山炮
: U0 }- R9 z/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A" b2 s8 x0 v& }7 q
0 R7 R" H( `0 o4 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g! [) D4 G&&U# Q到了1945年4月的湘西会战,按理说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已经收复滇西失地,打通了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应该有大批美式装备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更何况参加湘西会战的几个军更是蒋介石嫡系军中的嫡系。
- U% h6 J0 d+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T' |4 Q/ S; R% D
1 ]8 c- t# O& C, n(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B3 S! Y2 J. L& g, M但由于之前美式山野榴炮运到国内的比较少,而且绝大部分都在反攻滇西的部队里,因此湘西会战的第4方面军只有为数不多的美械武器。
' ^+ @1 g4 X&&A(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j5 z4 `# n" x9 I# k
4 G# Y& v! I; L5 I&&A(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9 H3 b6 a7 K3 R" ~
822.jpg (17.92 KB, 下载次数: 4)
14:01 上传
; [+ h( ^) L" w% l(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0 [9 j4 d) M/ t4 }
4 r) t! ], s- N7 O&&l(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s1 j' [; M1 s从该消耗表可以看出,整个第4方面军只有第73军消耗了美式75毫米山榴炮,而炮弹数量相较之前的会战,确实有所上升。而号称抗战铁军的第74军仅消耗了苏76.2毫米山炮弹,数量上1个月仅仅打了1471枚,和日军比确实少之又少,但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已经很多了。
4 T* {&&m* }, ?( j' S(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E2 v- I$ t/ `! k, n. ?
% h2 R' U9 v+ U/ _(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q0 K6 @' Q' G另两支嫡系部队第18军、第100军几乎没有山野榴炮,可见到了1945年时,中国军队火力上仍处于劣势。
* i8 x/ T5 _0 [/ ^) n7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T1 D. S5 Z
" B& \- t1 g1 {6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Q2 {0 N- `从1937年、1939年、1941年、1945年这几个时间段来看,国军火力上除了反攻滇西和驻印军反攻缅北外,其余战场上的军队从没有超越日军,一直属于绝对劣势。尤其到了1945年,第18军、第74军这样的国军王牌部队,火力上仍然十分薄弱。
8 i: @* n+ D/ t% n! R-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t, ?6 a! m, K0 ?5 Y
& I8 \&&C; }* s. O(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O9 T8 J可见抗日战争,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军队都打得十分艰苦。尤其是正面战场的那些被我们误认为火力比日军强的军、师,其火力并不比日军强,实际上是远远不如日军。
# {. X% o& ?% Z# S(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F0 \# _. `0 F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精彩推荐:
信息产业部备案: 经营性ICP许可证: Powered by ,&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萨沙&#39;s Blog
字号:大 中 小
200140003012100重炮是炮兵的支柱力量协约国美英法部队的总和基本一致,沙俄还有7000门火炮。实战中,俄军却被仅有500万兵力的德军接连重创,官兵伤亡超过德军数倍。在各大战役,俄军只要遇到德军基本都是以惨败告终。以一战期间,俄军对德军最辉煌的东普鲁士战役为例,最终俄军伤亡高达惨
败逃离德国境内,伤亡27万多人,光是被俘的就近10万之众。两个集团军司令之一的萨姆索诺夫将军兵败自杀!而德军此战仅仅伤亡2.5万人,大获全胜。有
趣的是,虽然德军有1万4000多门火炮,比俄军多一倍,但毕竟德军要在东西两线作战,火炮一分也就和俄军差不多了。关键在于,德军火炮的配置比俄军要强
大太多。整个俄军只有100多门重炮,而德军则有1000多门,双方在重炮上有着极大差距。反应在具体战斗中,德军进攻中具有强悍的重炮兵力量,可以有效
摧毁俄军坚固工事,打垮日军轻炮兵阵地,更有极大的心理威慑力。防御中,俄军如果不能摧毁德军重炮阵地,就会遭受非常大的伤亡,就算胜利也是惨胜。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俄国国土面积辽阔,部队经常要在上千公里范围来回转战。所以从彼得大帝开始,俄军强调机动炮兵的作用,轻视重炮兵,结果在一战中吃了大亏。二
战中,苏军就装备了大量重炮,这些火炮的性能也比较优秀,让进攻苏联的德军和日军都受到惨重损失。尤其诺门罕的日军,被苏军重炮打的一塌糊涂,连伪满洲国
皇帝溥仪都知道苏军重炮比日军厉害。而后期的反攻中,苏军重炮兵将纳粹第三帝国的一切坚固防御撕的粉碎。第三帝国心脏柏林在俄军的猛攻下,全城百分之九十
几都成为一片废墟。所以任何一个国家的陆军来说,重炮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重炮,不但你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攻能力,连防御也不可能很成功。因为任何一直没有进攻能力的军队,都必然会在防御战中惨败,自古以来,就没有所以依靠单纯防御作战胜利的先例!对于这一点,国民政府高层也非常清楚。
30400这些火炮数量稀少,性能也非常落后。150毫米榴弹炮,一种则是大正四年150毫米榴弹炮。前者在东北叫做辽造民国十四年式150毫米野榴弹炮,后者叫做辽造民国十九年式150毫米榴弹炮,这两种重炮性能大同小异。在1928年,东北军编组了两个重炮团,第六团装备150毫米榴弹炮16门,第七团装备150毫米榴弹炮16门,一共32门。其中有21门是仿造的辽造民国十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占了一大部分。可惜,这些炮都是很垃圾的。以仿
造最多的日本38式150毫米野战榴弹炮来说(共仿造21门),这种火炮是日本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905年)研发的,射程只有区区6公里,在二战中根
本无法有效使用!在炮战中,连各国轻型的山炮野炮(射程都超过6公里,有的高达10公里)也可以轻松压制他们,日本也早就停止这种火炮的生产。在九一八事变期间,东北军炮兵部队损失了一般,从10团变为残缺不全的6个团,余下重炮全部编入炮兵六旅序列,旅长黄永安。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时,张学良密令在洛阳的黄永安起事,攻占洛阳。黄永安旅长深明大义,并且非常识时务,率全旅归顺国民政府。由此,该旅成为中央炮兵的一部,它下属炮17团,装备着16门辽造民国十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随后被改变为中央军炮兵第8团。这个团的日式150重炮实在是老旧不堪,根本无法有效使用,仅仅能在防御作战中起到一些微弱作用,略胜于无而已。
.认为以中国衰弱的国力,不可能在几年内建立拥有较多重武器的陆军,只能建立所谓的轻装师。
.150151215
15089式150毫米野战加农炮,也是中国战场常见的重炮。这种火炮射程高达18公里多,威力也很强,还可以用车辆拖曳!1945年冲绳战役中,美军巴纳克中将也是被这种火炮击中身亡。sFH18
42(L/70)88M1A1M1A2290Ⅳ120
海因里希?勒哈尔德,于1889年创办的一个小公司。当时正是德国的铁血扩军时期,全国到处都兴起这种生产军火的小公司,绝大部分在几年之内就倒闭了。
19011002005
1501920sFH 131920sFH181918
sFH18FHField
Howitzer slesFH
sFH18 15019201930
1934sFH18 15050
1934241000sFH18 150毫米榴弹炮和一战期间的传统重炮不同,它不需要马来拖着走,可以使用车辆直接拖曳。大家都知道,马拖拽重物的速度,比人步行还要慢得多。而卡车行驶的速度再慢,至少也有20,30公里/小时。这样一来,榴弹炮移动的速度就很高,远远超过马拉的重炮,甚至可以跟上装甲部队的行军速度了。这个特性,让国军的sFH18 150毫米榴弹炮在很多极为不利的时候,能够从容撤出战场,保住自己有生力量。虽然不值得夸耀,但实战中,这个性能确实是很重要的。T33G1
64250024200080242000100224401
事后来看,这2000万法币花的完全值得,是中国抗战期间最精明的投资之一!-----------------------
实事求是的说,sFH18
150毫米在二战中不属于最顶尖的重炮,虽然它的精度,威力都相当了得,主要问题在于它的射程较近。好在中国人提出特殊的要求,将这个最大的缺点解决了。
二战中,德军使用这种火炮到战争结束,一共生产了5000多门,任何一个德军作战的战场都可以看到这种火炮。这几张图都是国军购买的柴油越野载重汽车拖曳
大炮的场面。这种载重汽车本来是履带结构,为了提高寿命,卖到中国来改用轮式结构,专门用来拉这种中国人买的重炮。&
sFH18 150150
5400sFH18 150700
1501315217M1 155145
15010M1 1551941
1935sFH18 150
24sFH18 150303215
1932 901341509多
19379615012
1935sFH18 1505
193610102000500
sFH18 150sFH18 150
15015一战战场很多炸成碎末的官兵的尸体,基本都在这个距离内被炮弹爆炸波及的。50150200
100目睹了一个士兵被一块大口径榴
弹弹片击中,导致脸部五官全毁,弹片深入面部额骨:&
担架上抬着一个伤势特别吓人、血肉模糊的不幸者。一块炸开的炮弹壳碎片把他的脸炸得不成样子,嘴唇、舌头成了一团血酱,可是人还没死,那块弹片牢牢地卡在
削掉了面颊的那个部位的颌骨缝里。这个重伤员发出轻微的、断续的呻吟,完全不像是人的声音,听到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在请求尽快了结他,解除这不可想象的拖长
的痛苦。护土仿佛看出,旁边走着的两个轻伤员在这种呻吟声的影响下,正准备徒手从这人的面颊上把那块可怕的铁片拔下来。“你们要干什么,难道能这样?这得
外科医生来做,要用专门器械。但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必要。”戈尔东在心里说:“上帝啊,上帝,请把他召去吧,可别让我怀疑你的存在!”眨眼之间,就在上台
阶的时候,这个血肉模糊的人喊叫了一声,全身一抖,就断了气。死去的这个五官残缺不全的人是预备役的士兵吉马泽特金,在树林里吵嚷的那位军官是他的儿子加
利乌林少尉。
sFH18 1507510024
1937201513
44sFH18 15021014
上面已经说了!在抗战前,中国只有2个重炮团。一个是炮兵第8团,装备的是张作霖仿造的辽1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这种仿日38式150毫米榴弹炮的产物,总数只有21门,射程仅有6公里,是日本早在1911年研发的老古董。到了二战已经超过25年,早就过时了!以前中国国内军阀混战中,由于中国军队都没有什么火炮,东北军这些重炮自然无敌。可是现在对付现代化的日军,就完全不同了!而日军当时装备的主要野炮和山炮,射程都在6公里以上,野炮甚至达到近9公里。而当时日军装备的大正4年式150毫米野战榴弹炮,射程也有近9公里。换句话说,这种辽1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根本无法在实战中,有效对抗炮兵,会被敌人轻松压制。所以这批日本重炮处境艰难,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基本就是略胜于无而已!经常开炮以后,很快就会被不知道哪里飞来的炮弹击中。在抗战开始不到2年,该团就全军覆没了,其中一个营的主力参加了著名的南京保卫战,被日军铺天盖地的火炮很快压制摧毁,全部毁南京城内!可是,sFH18 150七七卢沟桥打响以后,淞沪很快也打响。当时国军集中最精锐的德械87师,88师等部队,试图一举重创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约1万人,迫使日军将增援华北的部队拉到上海来。而因为有上海战役的先例,日军在战后的5年内,在上海日战区修建了大量的永久性工事。当时国军总指挥张治中认为,75毫米火炮很难有效对付这些工事,必须使用大口径重炮。于是,在战斗打响之前的12日,炮10团第2营的8门sFH18 150真茹、大场一线,随后3营也赶到。随后8月14日,八字桥中日两军正式打响。得知八字桥已经打响的张治中将军在14日15时下达总攻命令,以88师向东进攻北火车站、八字桥、持志大学一线之敌;
以87师向南进攻新港、金家宅、沪江大学(黄浦江西岸)一线之敌。
18时开始国军的炮兵和地面部队开始了猛烈的攻击。
国军首先以150毫米重炮向日军各据点猛烈开火,重炮弹纷纷落在日军的据点上。sFH18 150威力很大,日军精心修筑的据点,在国军重炮打击下纷纷粉碎。
军在国军炮兵和步兵的猛烈打击下,遭受相当的伤亡。精心修筑的工事尚且不保,更别说日军临时建立的一些工事!在开战之前。日军抢先占领了租界外面一些重要
的要地,设置了临时火力点。这些火力点仅有一些街垒和土木沙包构成,全部被重炮击的粉碎,炮弹着弹点附近连机枪的枪管都被炸成扭曲的钢条!
国军步兵在弹幕掩护下冲锋,当天收复之前全部失地的持志大学、五洲公墓、沪江大学、八字桥并且深入日租界。开始的进攻比较顺利,国军突入日租界以后,则遭遇日军防御核心区域的坚固工事的拦截,其中最让国军头疼的就是虹口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一线。国军花费巨资进口sFH18 150sFH18 150 实战中,让张治中没有想到的是,sFH18 150却不能击毁日军虹口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其实中国人的估算本没有错误,之前的海军司令部是钢筋水泥结构的要塞型工事,墙壁虽然厚达近一米,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sFH18 150可是,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国军的错误在于低估了敌人。日本人和德国人本来就是盟友,在得知中国购买了sFH18 150sFH18 150战前对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经过精心加固。司令部所有关键部位,除了增加钢筋水泥以外,更加上大量厚钢板,不要说150毫米榴弹炮的榴弹,连203毫米榴弹炮也可以抵挡。这就是国军方面始料不及的!
当时国军炮兵回忆:这是我在813战场上所经历的一个终生难忘的场面。我随着重炮3营5连到虹口进入阵地,炮弹准确命中目标,爆炸的大火似乎与大楼的灯光同时消失。但由于我们的炮弹火力不够,目标没被摧毁,敌人开始藏匿。
不过,其实sFH18 150,也并非就是没有办法对付这种要塞型工事!如果当时这些重炮配有烧夷弹,穿甲弹,还是有可能对击毁这些工事的,只是德国方面并没有卖给中国。现在,我们终于知道,日本人为什么拼死阻挠这些弹药运送到中国了!
即使炮弹不行,也不是就没有别的办法!我们还可以把在后方10公里外隐蔽炮击的重炮,开到一线,距离敌人几公里,然后用重炮抵近直接瞄准射击。这样炮弹威力会大很多,有可能会摧毁这些工事。
可惜的是,首先国军炮兵没有这种射击技术,德国人根本没有交给我们。其次就算有这种技术,当时日军占有绝对优势的海空军,我们将一门重达6吨的火炮移动到第一线,也完全是痴人说梦!恐怕还没靠近,就被炸碎了!
由于国军最有威力的重炮无力摧毁海军司令部,也就无力摧毁日军在上海的指挥中枢,下面只能靠步兵一点点的强攻才行了,这些对未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最终就是国军经过苦战,始终没有能够将上海地区的一万日军全部吃掉,上海的作战也就陷入了残酷的持久战。随后,日军逐步抽调重兵赶赴上海,大量日军飞机和军舰随机赶到。此时上海地区到处都成为日军飞机轰炸的目标,sFH18 150处境是非常艰难的。在这种劣势下,国军重炮部队冒着日军舰炮和飞机的轰炸奋力作战,仍然发射了大量炮弹,尽一切力量进攻的国军地面部队。
结果炮10团有一门sFH18 150,因为炮击强度太高,出现膛线受损。而质量较差的日式重炮,更是受不了这种强度的炮击。炮8团的日式重炮有一门膛炸,一门无法射击。
况越来越恶化,日军逐步掌握了全部制空权,而且将数百门大炮运送到上海。日军海陆军还击都极为猛烈猛烈,国军重炮炮击以后很快会遭到反击,被迫改变战术。 国军重炮只能开几炮就转移阵地,并且将8门火炮分散开以1,2门为一个单位使用,不然很容易被日军一锅端了。炮10团通信连无线电报务员鲁]回忆说:“日
军派遣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对我重炮兵阵地侦察轰炸,日夜不停。重炮兵团在团长彭孟缉的精心指挥下,每次炮击后即迁离现场掩蔽,一到深夜,又利用夜幕
的掩护进入阵地发炮。”
虽然国军炮兵拼尽了一切力量,但最终国军的炮火每一天都逐渐削弱下去,被迫只能进行一些游击战了。9月底,日军已经占领了上海一部分地区。由于当时日军飞机的起降全部依靠航空母舰或者从台湾长距离飞来,非常的不方面。他们在占领的原上海跑马厅广场开辟了一块草地,作为临时机场使用,主要起降在空战中受伤或者油料不够的飞机。国军指挥官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命令炮兵尽快将这个临时机场破坏。不过,当时75山炮的射程有限,根本打不到跑马厅,那么只能依靠150毫米榴弹炮来完成了。任务下给炮10团团长彭孟缉,这个黄埔毕业后,又在日本野战炮兵学校深造过的团长,认为这个任务不难完成。他计划安排两门炮,连夜向前方移动几公里,然后猛烈开炮50发,随后立即彻底,防止日军火炮报复。命令下给3营营长胡克先,胡克先和部下商量后回答:sFH18 150彭孟缉说:你别大意啊,要求10分钟内发射完毕,立即撤离!胡克先说:不用10分钟,就能把机场摧毁!随后胡克先带着部下,冒着枪林弹雨,仔细去观察了地形,进行了各种测算。心有成竹以后,当晚10点,由排长张士英和15个部下用一辆卡车将大炮拉到前线一个测算好的炮位,然后放下大炮,立即开炮。sFH18 150炮10团又抽调2门sFH18 150sFH18 150此次炮击偷袭中,sFH18 150一瞬间几百发炮弹飞过来。好在sFH18 150到了淞沪会战中旬,sFH18 150这种炮击的精度较差,基本上也就是略胜于无了。随着日军11月从金山卫侧翼登陆,上海国军为了避免合围只得撤退。炮10团3营以前提前从上海转移到江阴,准备协助江防。炮10团2营则坚守到最后,才跟随步兵部队撤退!由于重炮目标太大,只能分散成连撤退。没想到其中一个连退到方家窑的一座公路桥的时候,发现工兵在桥上放了地雷。当时日军距离已经不远了,而地雷一旦部署就难以拆卸。撤退的步兵可以跳入河中涉水过去,甚至可以从桥上地雷中间走过去,但大炮显然是过不去的。彭孟缉团长沉痛的说:中国就只有这个象样的炮团,怎么办呀!没有办法,最终该连所有的4门大炮,都被破坏后推入河中!只是3营的噩梦还没有完!该营剩下的那个连退到南京以后,奉命参加了南京保卫战。该连和炮兵8团的日式150重炮合作,以区区十几门的数量,面对数量惊人的日军火炮。当时统计,进攻的日军配有240mm榴弹炮,150mm加农炮等重炮在内的大炮高射炮超过700门,速射炮,步兵炮,迫击炮和掷弹筒超过2000门。可
以说,国军的炮兵要有多么大的勇气,才能敢于这样以一当几十啊!此战中,国军毙伤日军7000多人,而国军火炮尽一切力量给予支援。只是随后日军包围了南
京城的三面,只留下一个长江可以撤退。150毫米重炮,需要专门的轮船才可以运载,一般的民船是装不了的。于是,剩下的着4门火炮最终也被破坏,丢在了长
江里!这样一来,炮10团的24门榴弹炮,在南京会战结束以后,已经损失了8门,还剩下16门了!至于老旧的日式重炮,只剩几门而已!---------------------上图是正在装炮弹的大炮!它的威力惊人,在台儿庄发挥很大作用,更重要是给日军很强的心理震撼力!它的机动性也不错,用牵引车拖曳,所以最终全身而退!下图可以清晰看到这门火炮的水平滑契式炮栓!血战台儿庄好在很快又有第二批sFH18 1501937年底,德国顶住日本的压力,将第二批20门sFH18 150炮10团1营一个连2门sFH18 150炮7团1营的8门老式克虏伯野炮作战。当时日军集中炮兵猛攻台儿庄,台儿庄周边每天落弹量至少有七八千发。国军炮兵赶赴台儿庄一线以后,立即猛烈炮击,压制日军火炮,并且杀伤进攻的日军步兵。27日刚刚到阵地,双方猛烈炮战,激战2个多小时,阵地上都一片狼藉。炮7团1营阵亡士兵三人,被击毁野炮一门,炮10团也损失炮车一辆,但因为重炮射程远,日军火炮够不到,所以火炮完全没有损伤。随后几天,国军炮兵尽全力炮击,掩护台儿庄内已经伤亡殆尽的国军步兵。而日军步兵由于屡遭炮击,伤亡也相当惨重,战斗力急剧减弱,难以攻的动台儿庄了。步兵的张轸师长回忆说:“本师未经严格之训练而装备又差,居然担负如此重任,所恃者,拨归我指挥的有十五生的榴弹炮及七十五生的野炮各一营。”实事求是来说,区区2门sFH18 150由于sFH18 150国军官兵听到重榴炮响起,立即士气高涨,甚至高声欢呼。而日军步兵听到重榴炮的声音,往往张皇失措,四散需找掩体躲避。由于150榴弹炮很可怕,在日军中甚至以讹传讹,成为一个巨大的谣传!东史郎回忆:目标徐州,目标徐州,列车飞奔。  长长的一串列车从前线开回来了。呀,车上满载着伤员:穿白衣的,头上扎绷带的,吊挂着膀子的,脚绑着绷带的,苍白得面无血色的。这是辆伤员列车。  “为我们报仇啊!”他们恨恨不已地吼着。  “怎么个情形?他们拼命顽抗吗?”  “够厉害的。”  “不是说有五六十门炮吗?不是说有帆布水桶那么大的、还有炉子那么大的炮弹会像机关枪似的飞过来吗?据说还有铁桶那么大的炮弹飞落下来。他们有很多这么厉害的炮吗?  这么说可能有点夸张吧?”  
“那么说嘛有点夸张了,不过十五厘米、二十厘米左右的家伙是会掉下来的。估计两三门是有的。其余是野战炮和迫击炮,迫击炮像是有二三十门。刚开始我们还以
为二十厘米的炮是要塞炮呢。后来发现,我们往后退时,炮也跟着往后射过来,所以好像是个移动的家伙。一个中队有三十个左右的人进攻呢!”  “给打得够呛吗?”  “嗯,相当厉害。现在是两个师团在打,实际上只有一个半师团,因为人越来越少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要给炮弹打中可就惨不忍睹了。”而跟随汤恩伯20军团作战的重炮部队,发挥的也很好。由于20军团是中央军精锐,拥有从20毫米苏罗通机关炮,75毫米博福斯山炮到150毫米在内的各种武器,所以极少数局部作战的炮兵火力甚至还强于日军。每每到这个时候,国军进攻就会极为顺手。其实道理就是这样,sFH18 150第20军团战地服务团团员贡献之目睹了这一幕:“当时称之为中国机械化部队的七门重炮,用发出鸟鸣似的喇叭声的装甲汽车牵引,跟着我们突围。突围部队在快要成熟的麦田里践踏出约五十米宽的道路。”sFH18 150可谓是中国战场的救火龙,基本历次大战都有他的影身。在兰封会战中,sFH18 150波田重一的台湾旅团同第9师团,第27师团配合,从9月11日开始向阳新县的富池口江岸要塞和半壁山要塞发动进攻。主动富池口要塞的为台湾旅团,第9师团和第27师团沿着瑞武线向西进攻,以牵制包括18军在内的国军部队。日军台湾旅团以2个步兵联队,1个山炮联队,1个装甲车中队,1个野战重炮大队这样强大兵力霞,又在绝对的海空军优势下,居然经过5天激战才前进10公里距离,杀到富池口要塞附近。霍揆彰的第54军18师奋力抵抗日军,造成台湾旅团很大的伤亡。随后,日军在海空军掩护下,全线进攻 富池口和半壁山要塞。半壁山要塞驻守的31集团军第98军193师385旅旅长马骥回忆当时一幕,还心有余悸。每到天亮,长江中日军军舰就排成一线猛烈炮击各要塞,其中炮击半壁山的日本军舰最多有13艘。我要塞只有6门火炮,还不到日军十分之一。同时,日本空军也赶来轰炸,我军4门高射炮无法对付这么多日军飞机,只能不开炮还击,重炮也只好暂时隐蔽起来。当时日军的重型轰炸机的重磅炸弹威力极大,我军精心修建的工事,不论多粗的条石和石柱,全部被日军500公斤以上的炸弹炸得粉碎。步兵的地下碉堡经常被炸毁,人员不是被炸得血肉横飞,就是被活埋在地下。我军火炮只有日军飞机不在时,才敢于还击。由于白天战斗激烈,我们根本顾不上别的,甚至连饭都没法吃。只有在晚上战斗停止以后,才将活埋和被炸死的战友尸体清理出来,顺便修复一些损害较小的阵地,顺便 吃几口冷饭。此战我旅死守半壁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从我(旅长)和团长一直到勤务兵,伙夫,饲养员,无论在地域敌人进攻,清理战场(掩埋死者,救护伤员)方面,或者修复工事方面,都是一起合作,竭尽全力。关键时候,勤务兵拿枪去一线作战,伙夫帮助搬运伤兵,饲养员帮助修复工时,仗打到这个地步,也就没有人所谓不拿枪作战的人。由于日军炮火轰炸实在猛烈,我旅官兵伤亡很大。我军每个重炮和高射炮掩体都被日军炸毁,一些火炮也被炸伤,从营部到旅部,几乎每一个指挥所也都被日军击中,我自己左臂也被炸弹击伤。虽然这样,因为有要塞重炮的存在,日军军舰无法顺利通过,步兵强攻伤亡也惨重,所以日军的攻坚战是相当艰苦的。台湾旅团又苦战3天3夜,9月24日,几乎被炸成废墟的富池口要塞才被台湾旅团攻占。当时张发奎要求18师师长李芳郴必须继续坚守3天,李芳郴认为要塞已经被炸成这样,还怎么继续固守呢?难道让数千弟兄们在废墟里面做日军火炮的靶子吗?在这种情况下,李芳郴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总撤退,不能做无谓的牺牲。9月23日夜晚,18师残部破坏了炮台以后,放弃富池口西撤半壁山要塞。为了占领富池口要塞,台湾旅团在10公里的进攻距离上花费了整整8天时间,平均每天前进1公里距离。武汉会战中,火炮又有一定损失,会战结束以后,炮10团、炮11团、炮14团归炮7旅统辖。当时炮7旅剩余的sFH18 150sFH18不太适合山地作战,它的重量太大,如果没有公路就很难运输。昆仑关作战,重炮就是千辛万苦才运到一线!下图德军也是在苏联的平原地带使用这种重炮,到了山地,它们也是寸步难行!炮10团1营又奉命协同杜聿明的第5军作战。当时防御昆仑关的日军第5师团,是日军的精锐部队,他们的炮兵很有水平。荣誉1师
师长郑洞国回忆日军炮兵道:当夜,我和师部人员就宿营在仙女山。在山顶上,可以清楚地望见四四一高地和附近几处高地彻夜鏖战,敌我争夺极为激烈。天明时,
师部一作战参谋用望远镜观察敌情,因阳光反射,为敌发觉,立即有一排排炮弹呼啸而至。幸亏山顶上有巨石相合,成天然障碍,我们隐蔽其间,安然无恙。有几位
送饭的伙夫,当时也在山上观
战看热闹,遭炮击时因无经验,到处乱躲。其中一位急切间只把脑袋插到石缝里,整个身体却都暴露在外边。炮击过后,他还不肯出来,犹在那里撅着屁股瑟瑟打抖,引得众人一阵阵大笑。昆仑关战役中,榴弹炮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杜聿明在23日重新调整作战部署,以两支国军部队侧击界首和同兴堡,以荣誉1师主力猛攻罗塘高地。当时荣誉1师作为预备队的1团也早已送上一线。经过一周激战,荣誉1师伤亡很大,只能以伤亡最少的第2团抽调一个主力营攻击罗塘。
在进攻之前,杜聿明找到郑洞国,详细布置了进攻方案。
郑洞国抱怨说炮兵支援不力,火炮都是乱打,雷声大雨点小,不能精确炮击,对步兵进攻时候支援很小。
杜聿明随即下令,将6门150毫米克虏伯重炮向前推进,提高炮击精度。又将1门山炮设置在距离罗塘不到2公里的仙女岭高地,挑选技术最高的炮手负责,要求务必精确炮击,支援步兵冲锋。当时负责主攻的第2团在之前的战斗中伤亡不小,每个营目前还有不到2个连的兵力,最终把几个营部队凑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加强营的攻击队伍,由第二营营长冯军山负责。
下午2点,国军重炮冒着天空上日军飞机的威胁,开始猛烈炮击。
转移到较近距离的150毫米重炮的炮击精度,有着明显的提高。该炮威力很大,日军一些坚固碉堡被炸得粉碎,拦阻的铁丝网和地雷也被基本破坏。
在重炮停止炮击以后,国军步兵开始冲锋。日军的隐蔽碉堡和暗堡,立即猛烈开火阻拦。国军继续激战4日,以惨重的代价,终于攻陷了界首高地和同兴堡这两个高地,同时扫荡了日军剩下来的441阵地。
主攻界首高地的荣誉1师,此时每个团仅剩2个连兵力,却仍然奋勇进攻。
此次进攻还是和攻占罗塘一样,重炮猛烈轰击,然后由火炮精确炮击,尽量摧毁日军火力点,再由步兵冲锋。最终界首高地日军三个小队全军覆没,而昆仑关出动兵力几次反扑,都被国军击退。
期间的战斗无比惨烈,主攻界首高地的国军郑庭笈团9个步兵连,其中7个连长伤亡,郑庭笈团长身边的号兵也中弹牺牲。
这三个高地的日军仍然咬牙死拼,很多战壕都拼到最后一个人。无奈此时国军已经占有绝对优势,日军无力回天了。
这样一来,昆仑关主阵地就完全孤立了,四面都被国军包围,仅剩南面还有一条退路。
当时日军士气已经非常低下,国军缴获的日军作战日记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数日以来,当面之敌对我猛烈攻击,其战斗力为对华作战以来从未遭遇者,因此伤亡极重,实足寒心。”
此时昆仑关日军陷入进退为难的地步。经过长达一周多的苦战,其实昆仑关的日军大体都已经增援到外围各个阵地,大部分已经死光,昆仑关上已经没有多少部队,倒是有大量的伤兵。
此刻在昆仑关上的21联队长三木大佐认为,昆仑关已经没有办法防守,总不能靠伤兵去打,所以必须立即放弃昆仑关撤退。昆仑关战役以后,几乎所有的战役,都有150榴弹炮的参加。可惜由于长期不能补充,炮也越来越少,甚至到了一个战区只有1个连2门的地步。有趣的是,大家看到这里似乎发现一个问题。150毫米榴弹炮到昆仑关战役,已经参战了3年时间的血战,每场战役都发射了大量炮弹。当年随炮进口的每门炮区区1000发炮弹,如何够呢?很简单,因为我们仿造炮弹成功了。抗
日战争爆发后,由第十一、一工厂等,利用旧药筒整修而制成德制150毫米榴弹、32倍150毫米榴弹炮炮弹。两者材料皆为半硬钢,前者TNT炸药先装在纸
制壳内,再装入弹体。两者均装23式延期(0.8秒)碰引(又称苏罗通式150二动引信),两种弹装药皆为变装药,有1~8号。当为8号装药
时,30倍150毫米榴弹初速520米/秒,最大射程13325米;32倍150毫米榴弹,初速为601米/秒.最大射程15100米。第十一、一工厂尚
用生铁制造过以上两种炮弹弹体,并用不同标志区别。虽然制造技术并不高明,毕竟早出了大量的炮弹,而150榴弹炮毕竟数量不多,自产的炮弹也就足够使用了!--------------------上图是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后,第9战区炮兵总指挥王若卿在sFH18旁的留影。下图是长沙会战中的sFH18!此次sFH18在会战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毙伤众多日军。它的威力惊人,让日军具有很强的畏炮心理!显威第三次长沙会战著名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150榴弹炮仅有2门参战。步兵死守的同时,岳麓山上的8门火炮,不断朝着进攻日军猛烈开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前文已经说了,第三次长沙会战之前,在炮兵旅长王若卿将军的强烈要求下,将战区大口径火炮集中起来部署在岳麓山,作为长沙防御的重要火力支柱。在这之前的二次长沙会战中,国军火炮都没有集中使用,而是分散给师,每个师2到3门而已。显然所有人都知道,火炮一定要集中使用,才会有较大的威力,2,3门火炮只能作为步兵所属的大型迫击炮而已,增添防御部队的一些火力,但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国军为什么如此部署,也是有难言之隐。在之前两次长沙会战中,日军炮火极为强大,第一次长沙会战在新墙河一线日军重炮高达300多门。师团配属的重炮尚且不谈,光是额外配属给这些日军师团的山炮联队,不但可以有效通过复杂地形赶到长沙一线,更有高达48门75山炮。光是第三次长沙会战,这种山炮联队就有2个,还有装备12门山炮的山炮大队。而整个第九战区火炮仅有10来门,双方相差太远,根本无法对抗。真正集中起来在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这些地方使用,怕是刚打上几炮就立即被日军炮群反击干掉了。所以之前国军被迫将火炮分散使用,也就是略胜于无。不过此次既然是要求坚守长沙,炮兵旅长王若卿就强烈要求将火炮集中到岳麓山使用。他的理由很简单,第一,岳麓山海拔300米,远高于长沙外的进攻的日军,易于居高临下消灭日军,可以在炮战中获得绝对优势。第二,岳麓山植被很多,山势崎岖,只要精心修筑炮兵阵地,就基本不可能被日军火炮摧毁,实际上立于不败之地,不用再将火炮分散以逃避日军火炮反击。第三,日军和国军装备悬殊,进攻日军预计至少有七八十门山炮野炮,如果长沙国军没有可靠的大口径火炮支援,单靠轻武器和迫击炮是很难守住阵地的。薛岳经过再三思考,同意了王若卿的主张,将战区火炮全部交给王。说是全部交给,其实只有区区8门火炮,其中2门为瑞典博福斯75毫米山炮,4门为苏制76.2毫米M1900/30野炮,2门则为150毫米德制克虏伯sFH18重型榴弹炮。早在1月1日的战斗中,下午和晚上8门火炮都开始发挥威力,造成进攻日军相
当惨重的伤亡。尤其在1月1日晚上,国军火炮仍然猛烈开炮,掩护防御部队,杀伤大量日军。而当时火炮其实没有夜晚炮击的技术,日军火炮虽多,根本无法精确
炮击,只能根据国军机枪的火焰估算开炮,自然很难打中。而由于国军火炮其实只是静对静的打自己的标点,所以根本不受影响。1月1日当晚加藤素一少佐的夜袭部队,就是被国军火炮封锁撤退路线,进不能进,退不能退,被国军全部歼灭的。2日当天,由于进攻日军数量更多,进攻方向更广,岳麓山的火炮也尽全力高速炮击。开始日军山炮还试图,对岳麓山的炮兵阵地还击,但根本无法击中。国军炮兵立即精确开炮,打得日军山炮部队人仰马翻,山炮被摧毁,打成了炮管向天的高炮,日军炮兵火力顿时削弱了下去!需
要说明的是,日军炮兵还是非常厉害的。他们在华作战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炮兵技术。以他们炮击190师的阵地为例,日军认为长沙内中山路百货大楼
有一个大型玻璃窗的第三层,是国军火炮观测所,立即对准其开炮。第一轮炮击就有三发炮弹准确穿入玻璃窗爆炸,造成楼内官兵伤亡。这种精确炮击,在全世界炮
兵里面也是很少有的。只是这次国军炮兵占尽上风,日军炮兵也吃瘪了。日军山炮联队长由于炮战对付不了国军,狂怒之下迁怒于日军炮兵观察员,开枪将其中一人打死。击溃日军炮兵以后,国军炮兵继续打击日军步兵。当时日军也是非常顽强的军队,在伤亡惨重之下,他们仍然奋力进攻。国
军炮兵以火炮容纳射速的上限,连续发射,在国军阵地前几百米形成弹幕,炮弹从东打到西,再从西打到东。二战不同于冷兵器时代,实际作战时候由于防御一方火
力强大,进攻一方都以小分队接近敌人,甚至一个班也分为几个小组。所以真正逼近国军阵地200米内的日军数量不多,大量日军在200米以外。现在国军这种
炮击,不但让200米内进攻的少数日军伤亡惨重,更让连国军都没有碰到的200米以外的日军干挨打无法还手。日军步兵进入这个弹幕区,立即遭受惨重损失,尸体残肢被炸飞七八米高。其中苏制76野炮,博福斯75山炮还算其次,最厉害的是德国的150毫
米重炮。150毫米榴弹爆炸后,以爆炸点为中心的30,40米内敌军士兵,在四射的弹片中无法幸存。而如果这些敌兵不巧的正好在爆炸点10米内,光是被冲
击波的冲击,就可以导致内脏破裂,惨死。就算百万分之一的幸运不死,耳朵的骨头也会骨折,成为聋子。150毫米重炮每炮下来都震动大地,不但对日军威胁很
大,更重挫了日军的士气。中午日军暂停进攻,国军炮兵也休息一会,搬运补充炮弹。而战场上,国军炮弹的落点密密麻麻,尤其在阵地前几百米内,就像鱼鳞一样。到了下午日军进攻更为疯狂,国军炮兵拼劲全力开炮,炮管高温灼热,一度高达300度。国军炮兵准备了大量麻袋片,浸水以后覆盖到炮管上,等到温度一低就立即继续开炮。这样高强度的开炮,德制火炮制造优秀,采用全世界最优质的钢材,还可以顶住。但苏制老古董火炮却顶不住了,其中一门苏制野炮出现了炸膛的严重事故,好在国军炮兵早有准备,没有受伤。这样只剩下7门火炮了!
日军以往攻击的法宝是火炮,但此次由于新墙河到长沙的道路完全被破坏,日军大口径火炮全部丢在后方,只有75野炮和山炮勉强带到一线,还有92步兵炮。但92步兵炮口径仅为70毫米,采用的又是小号榴弹,威力较小,不足以摧毁国军坚固碉堡。75野炮因为要6匹马拖曳,在被破坏的道路上前进非常困难,赶到长沙的不多。剩下的75毫米山炮由于一直作为主力火炮,炮弹消耗很大。
经过1月1日一天炮兵猛烈炮击,现在弹药已经所剩不多,开始需要依靠飞机空投不急。所以虽然国军一些碉堡建的水平不高,高达2,3米,但日军火炮却仍然无力。此次又在国军岳麓山炮兵压制下,日军火炮作战艰难,一度停止开炮。
第3师团长丰岛房太郎听说炮兵支援不利,无奈之下亲自到宫永盖世的炮兵观测所进行指挥。没想到丰岛房太郎刚刚钻进炮兵观测所,就被岳麓山上的国军重炮发现。8门大炮立即开炮,将观测所炸塌。
好在宫永盖世这个炮兵军官的经验丰富,看到国军第一法试射,就急忙拖着丰岛房太郎向外冲。一行人狼狈的从这里逃出,前脚逃出去,后脚观测所就被摧毁,幸运的没有受伤。见炮兵对付不了岳麓山国军火炮,丰岛房太郎急忙想空军求援。日军出动5到10架飞机反复攻击岳麓山。不过,由于炮兵阵地很巧妙,高空投弹基本不可能命中,俯冲投弹又有数挺国军高射机枪扫射,太过于危险。日军飞机反复投弹无法击中,被迫扔下来大量的燃烧弹。好在国军炮兵早就挖好了防火墙,大火烧到阵地外100米也就无法前进了。可惜,空袭中,炮兵营营长沈庆霖上校不幸中弹殉国,国民政府追赠少将军衔,年仅29岁。
鉴于炮兵无法有效作战,丰岛房太郎命令沼崎恭平的工兵第3联队,采用炸药包爆破的方式对付国军碉堡。也就是像董存瑞一样拿着炸药包冲锋,这在国军密集机枪火力下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吃,进展很小。激战中,由于日军炮兵炮弹缺乏,又被国军岳麓山重炮完全压制。第六师团军官写到:重庆军从湘江对岸的岳麓山,以重炮(150榴)应战,猛死轰击,下午(第6师团)各部队虽继续在城墙外围,由于重炮(150榴)的集中轰击,我方不断伤亡。第三次长沙会战最后以日军惨败告终,岳麓山上的重炮起到极大作用。---------------------------上图就是M毫米榴弹炮,它在缅北攻坚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过这种火炮根本就没有运到国内,对中国抗战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整个八年抗战,始终就靠下图的sFH18!下图是1944年滇西远征军攻打松山的场面,炮兵10团的sFH18正在猛烈炮击!可怜的150炮兵部队,激战松山其实第三次长沙会战,日本已经和美国宣战。而我国自抗战以来,除了从德国获得20门150榴弹炮以后,再也没有获得过100毫米以上的火炮。苏联曾经提供一批沙俄时期老式115毫米重炮,但国民政府除了极少数的战斗,根本也就没有使用过。原因很简单,该炮射程仅仅6公里,连日军75毫米火炮都不如,实战中根本没法用。而美国在整个抗战期间,只援助了一批老旧的155毫米重炮给在缅甸的驻印军,其他借口无法运输不予提供到中国国内。这批老式的美制火炮为M毫米榴弹炮。
该榴弹炮是美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使用的重炮。虽然是美国人使用,其实这是法国施耐德155毫米重炮,是法国人提供给在法国作战的美国大兵的。一战结束
以后,美国人感觉这种武器威力大,射程远,也购买了特许生产权在国内大肆仿造,成为美军制式重炮。在20年代,美国对此种火炮进行一次改进,让其能够用汽
车拖曳,不再是只能用马车才能机动了。直到二战爆发后的1942年,该炮才由先进的M1 155毫米榴弹炮所取代,不过仍然有一小部M毫米榴弹炮在意大利,太平洋等次要战场使用,其余都送给盟友或者装备美国国内卫戍部队。二战中,除了美国以外,还有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大量装备M毫米榴弹炮。美国人在1943年将36门M1918
155毫米榴弹炮运到印度,装备了这里的中国驻印军。需要说明的是,这36门重炮,并不是美国在一战后生产的新炮,而是在一战中使用的老炮,战后改进了一
下而已。这些火炮到了二战时期已经用了20多年,虽然美国方面保存的很好,但毕竟已经过时,加上使用时间太长,不可能装备美军正规部队的。这36门M毫米榴弹炮组成了驻印军的炮12团!客观来说,M毫米榴弹炮在二战并不算什么好炮,不过也是可以用的。它的射程为12公里,可以使用多种弹药,威力很大,缺点在于重量约10吨,好在有专业的机械化牵引车,运输也不算什么问题。这个炮12团在驻印军反攻缅北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口径榴弹炮的威力,是其他武器不可比拟的。当时老兵回忆,在攻打缅北重镇密支那的战役中,155毫米重炮的炮弹几乎将整个密支那打成一片平地,一发炮弹就可以击垮一座坚固的二层民房。密支那战役中的日军被打死3000多人,逃走800人,但逃走的者800多人基本人人带伤,大部分都被炮弹炸伤的,56步兵旅团长水上源藏少将切腹自杀。有了这种重炮,日军任何一座固守的据点,驻印军都不在话下了。主要类似于松山那种极少有的要塞型工事,日军任何防御在155毫米重炮面前,也都是不堪一击的。遗憾的是,这36门155毫米重炮,却没有一发炮弹用在中国,全部都是在缅甸作战。所以,在整个抗战中,中国境内的国军只能依靠着区区20多门150榴弹炮作为唯一的重炮兵,苦苦支持!之
后仍然是所有战役都有150重炮的身影,1944年中国远征军从云南反攻,松山战役中炮10团的150重炮还参战。只是当时炮弹消耗殆尽,只能一发一发打
了,一天最多打个10发。这相比缅甸的驻印军一天动辄打几千万炮弹,真是无法相比。好在美国人够义气,将在北非缴获德军的大量150毫米炮弹赠送给国军,
这才解了围。松山战役中,150榴弹炮还是稳健的发挥作用。曾在炮10团担任连附的阎启志后来回忆说:“这天拂晓,我炮连奉命对敌射击,先是每两分钟一发,继而一分钟一发,最后是尽量快速发射,一气打了两个小时,
共发射炮弹三百余发,松山的树木都被炮击起火,烟雾滚滚。当我步兵向敌阵冲锋之时,本来炮兵应延伸射击,拦阻增援之敌,但第8军军长何绍周仍令我炮连向敌
阵射击。他说:敌人拼刺刀比我们强,与其在白刃战中我单兵被敌人刺死,不如双方同归于尽。”随后的一号作战,国军的150重炮有着抗战以来第二次较大的损失。桂柳战役中,炮10团1营6连的两门炮加入了保卫桂林的战斗。日本战史记载:“8时20分,重庆军炮兵,特别是独秀峰的炮兵猛然开始反击。大量炮弹落在我炮兵阵地带,战场上双方的炮声响彻桂林平地。”只是当时150榴弹炮区区的数量,已经无法对付绝对优势的日军火炮,没有多久就被压制了!日本战史:“在我方优势炮兵面前,重庆军炮兵,特别是发挥最大威力的独秀峰附近的三门十五公分重榴炮终于沉默。但我方也有损失。”最终此战以国军失败告终,桂林也丢失了,这2门炮也都损失掉了!而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国军也没有保住长沙,岳麓山上的6门150榴弹炮也损失掉了。到了1945年,剩余的150榴弹炮已经不到10门!剩余的少量150榴弹炮,坚持作战到了抗战结束!而解放战争中,双方大量使用日式美式火炮。诸如炮10团,也全部换装了美式105榴弹炮,这些老旧的德制150榴弹炮早就被送入仓库,不再使用了。时至今日,北京的中国军事博物馆兵器馆还有一门150榴弹炮。但是,奶奶个熊啊,老萨几个月前特地跑去看,却没看到,说是在装修。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装修已经有2年了吧!什么蜗牛速度,有完没完!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军105榴弹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