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爸在1979年的中越边境反击战回忆自卫反击战获得二等功本来有安排的但是被别人顶掉了怎么办都过去几十年了

您的位置: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鲜为人知的海上战斗
发贴人:222.196.100.*发贴时间:【】[]
&& ()&& ()
  1979年,由于越南的忘恩负义,与翻脸,并悍然入侵柬埔寨,为教训这个“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在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发起惩越。&& ()&& ()&& ()&& ()&& ()&& ()&& ()&& () 以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为东线广西边防部队总指挥,昆明军区司令员司令员杨得志上将担任西线云南边防部队总指挥以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不含149师)为东线兵团,从广西方向出击;以第11军、第13军、14军和第50军149师为西线兵团,从云南方向出击  解放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总共动用了9个野战军29个步兵师,2个独立炮兵师,3个高炮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参战兵力高达56***,在约500公里宽大正面的战线上,分两路对越南6个省11个县同时发动了突袭  为了配合陆军,我空军派出13个航空兵师、1个航校、3个独立团、10个大队、1个电子干扰和侦察机分队,出动各种飞机774架,担负了我国境内的巡逻防空任务空军高炮和地空导弹部队担负起机场对空保卫任务由于条件所限,当时空军的出境能力不足,所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并未发生空中交战和空对地但空中对抗是存在的,1979年2月解放军报曾经报道,开战以后,有12架越南战机向我方边境飞来,我人民空军以雷霆万钧之势,起飞了上百架飞机迎战,这样的气势吓得越军飞机“落荒而逃”前线空军部队展开了一个大场次、多层次、多架次、多机种起飞的战斗场面,每天数百架次飞机沿着中越边境我方一侧上空巡逻在我强大空中力量的威慑下,越军的飞机“动也不敢动一下”  很多人以为在此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并未参战,也未发生过海上战斗,其实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出动了大批舰船,不仅有海上战斗,还有与苏联的海上对峙和对抗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初,南海舰队就在北部湾川岛以西各港口集结了各型舰艇120余艘,位于海南和雷州半岛的航空兵也集结了各种飞机170余架,待命行动  苏联针对的战前部署,预判可能在南海采取军事行动,危及苏联在东南亚的重要海空基地――金兰湾于是在1979年2月5日,派出以明斯克号航空母舰为旗舰的特遣编队,从位于黑海的萨瓦斯托波尔军航起航,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基”号导弹巡洋舰、“格罗夫”号坦克登陆舰组成编队,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远赴东亚执行威慑任务,进行武力恫吓苏联明斯克编队起锚远航的12天以后,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  在获悉苏联派出一支航母编队这样强大的海空力量前往海域的情报后,与1979年5月组织北海舰队、东海舰队的舰艇和航空兵部队,在黄海至东海的海域举行了代号为“795”的大规模演习南海舰队则从榆林、湛江、广州等三个基地向南海水域派出了3支海上侦察群,以十几艘侦查舰和钢制拖网侦察“渔船”为主,对“明斯克”号航母编队进行跟踪侦察,最近距离只有20米  1979年4月10日,和越南在我西沙群岛还爆发了一场小型战斗,捕获越南3艘军用武装船,这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唯一一次海上交火这场战斗因为规模较小,隐藏在我军辉煌战史的角落,一度鲜为人知但是指挥这次的指挥员,确是家喻户晓的大名人,他就是8后在南沙群岛指挥314海战大获全胜的陈伟文将军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初,南海舰队就在北部湾川岛以西各港口集结了各型舰艇120余艘,位于海南和雷州半岛的航空兵也集结了各种飞机170余架,待命行动  苏联针对的战前部署,预判可能在南海采取军事行动,危及苏联在东南亚的重要海空基地――金兰湾于是在1979年2月5日,派出以明斯克号航空母舰为旗舰的特遣编队,从位于黑海的萨瓦斯托波尔军航起航,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基”号导弹巡洋舰、“格罗夫”号坦克登陆舰组成编队,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远赴东亚执行威慑任务,进行武力恫吓苏联明斯克编队起锚远航的12天以后,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  在获悉苏联派出一支航母编队这样强大的海空力量前往海域的情报后,与1979年5月组织北海舰队、东海舰队的舰艇和航空兵部队,在黄海至东海的海域举行了代号为“795”的大规模演习南海舰队则从榆林、湛江、广州等三个基地向南海水域派出了3支海上侦察群,以十几艘侦查舰和钢制拖网侦察“渔船”为主,对“明斯克”号航母编队进行跟踪侦察,最近距离只有20米  1979年4月10日,和越南在我西沙群岛还爆发了一场小型战斗,捕获越南3艘军用武装船,这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唯一一次海上交火这场战斗因为规模较小,隐藏在我军辉煌战史的角落,一度鲜为人知但是指挥这次的指挥员,确是家喻户晓的大名人,他就是8后在南沙群岛指挥314海战大获全胜的陈伟文将军  4月10日凌晨7时,越南派出3艘武装船突然向我中建岛海域袭击陈伟文迅速判明情况没有战斗舰艇,就把驻泊中建岛的所有施工用运输船、挖泥船和登陆艇编成两个编队,分两路组织追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追击和围捕,我仅用几艘施工船,携带轻武器,就将越南3艘武装船全部捕获,并俘虏24名越南军人 这次战斗,陈伟文将军荣立二等功,并获得提前晋级的奖励后调任榆林基地参谋长,在海战中,指挥3艘导弹护卫舰,击沉击毁越军3艘军舰,全歼越军527人  驻中建岛部队在410战斗中,战果显赫,中央军委在立功通令中写道:中“坚定沉着,机动灵活,当机立断,敢于负责,勇敢战斗,指挥正确”  这场鲜为人知的海上战斗,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我参战官兵在没有任何战斗舰艇的情况下,竟然临时使用民用船只出海,手持步枪机枪等轻武器,全歼越军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鲜为人知的海上战斗》&&&& 地址: .cn/Article/201511/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牺牲的团职以上指挥官
我的图书馆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牺牲的团职以上指挥官
  日,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爆发,3月5日中央军委发布撤军命令,这场仅仅打了十七天的战争,让我军付出了12200多名官兵的生命(包括“两山”轮战),还有23名战死沙场的团以上军官(其中3名师职、20名团职)及近25000余名伤残将士。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已经过去35年了,我们今天缅怀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我们希望和平,希望远离战争,更希望国家富强。当然,我们也不怕一切霸权主义强加给我们必须还击的战争。  一、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师职军官:42军126师副政委林凤云。  林凤云,1928年出生辽宁省东港市东沟县,少年时就读于桃源国民优级小学。1947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立三等功一次,担任文化教员、连政治指导员。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三等功2次,被提升为师政治部助理员。1953年,任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科长。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1956年,在中央团校学习两年,1959年晋升少校军衔。1964年,任42军政治部组织处副处长。1968年调中央组织部队建设办公厅作专案工作。1971年,任42军126师政治部副主任、师副政治委员.  1979年2月,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打响,林风云刚刚动过阑尾炎手术,他提前从医院返回部队,主动要求到他比较熟悉情况的376团,与另一名副师长孙佳权和部分司政人员组成前线指挥部,负责指挥实施主攻穿插任务。临上前线前,他到广西凭祥看望在某部当班长,即将出征的儿子,语重心长地叮嘱儿子:在战斗中一定要机智勇敢,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为人民立功。  2月17日上午九时许,林风云与42军126师坦克团副政委宁成功乘坐的装甲车,在突破越军防线向纵深地带穿插途中被越军炮火击中,副政委宁成功当场牺牲。林凤云徒步前进指挥作战,不幸胸部中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强忍剧痛将随身拾的机密文件销毁。战后清理他的遗物时,身上仅剩下一架被打穿了的微型半导体收音机。  林风云对革命事业赤胆忠诚。战争年代,他南征北战,不怕牺牲,立下战功。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又随军南下。工作多次变动,但每次都愉快服从组织调动。由于长年在外奔波,探家时,孩子几乎不认得爸爸。他作风正派,为人正直。在担任组织干部期间,严守机密,任人唯贤、秉公办事,爱护部下,深得组织和同志们的信赖。 林风云牺牲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文本龙州革命烈士陵园。  二、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第二位师职军官:42军126师副师长赵连玉  赵连玉,1930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庄河县(今庄河市)徐岭庙下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1岁给地主放猪、干杂活,14岁被抓到安东做劳工。1945年9月庄河解放,他不满16岁报名参军。参军后,赵连玉参加的第一次战斗是解放安东(今丹东市)的战斗。安东解放后,他又参加了解放本溪、桓仁、辽阳、营口、锦州等地的几十次大小战斗,受到多次嘉奖。辽西战役后,他带着满身硝烟随四纵队进关,参加平津战役,在北平(今北京)入城式上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检阅。在朱德总司令发出“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角后,随大军挥戈南下,渡长江,进湖广,铁流数千里,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贡献。他历任战士、通信员、排长、连长、军务股长、营长、侦察科长、作训科长、团长等职。1962年进南京高级步校学习,接受了正规的军事科学教育,提高了指挥艺术水平。学习期间,他想到自己从放猪娃到高级军官,他暗下决心以优异的成绩掌握学习的知识,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指挥员,把一生献给革命事业。1964年他毕业后,分配在广东汕头地区普宁县担任“四清”队长。一年后,回部队担任42军126师担任副师长职务,他一心扑在部队现代化建设上。1964年毕业后任42军126师副师长。1971年,赵连玉经上级选送到北京军事科学院,接受现代化高级指挥员的深造教育。  日,为惩罚南疆侵略者的挑衅,奉调前线,率一个团兵力执行穿插任务,攻高平、克凉山,身经大小战斗15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3月2日,126师奉命攻打下琅,打通广渊经下琅至科甲、硕龙回国道路的任务。3月9日傍晚,副师长赵连玉在班弄地区组织376团指挥员看地形时被越军狙击,子弹击中头部阵亡,时年49岁。是中国军队在79对越作战中牺牲的第二位副师级干部。赵连玉的遗体葬于广西龙州香水乡蕉坎村烈士陵园,他生平战绩陈列在湖南耒县53214部队博物馆。  三、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第三位师职军官:42军53245部队副政委宁成功  宁成功,1929年出生辽宁盖县,42军53245部队(126师)副政委。日,宁成功乘坐装甲车指挥126师坦克团搭载步兵向高平穿插。进至楠囊南侧时,公路遭到越军严重破坏,前进受阻。宁成功不顾越军仍向公路上射击,从装甲车内探身出来指挥运动保障队抢险。不料,一颗子弹飞来击中了他的头部,当场牺牲。宁成功委平易近人,作战勇敢,深受官兵爱戴,牺牲时年50岁。军党委授予二等功臣。图为宁成功烈士之墓。  四、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正团职军官:41军121师政治部副主任王子富  王子富,1925年出生山东黄县(今龙口市),1943年10月入伍,中共党员,41军121师政治部副主任,日日夜,王子富带领师后勤前梯队随师预备指挥所经魁剥山谷穿插,遭到两侧山头越军及混在队伍中的越军特工突袭,王子富被集中火力攻击,壮烈牺牲,终年52岁,荣立二等功。王子富安葬在广西那坡县烈士陵园。  五、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正团职军官:41军121师后勤部副部长尹庆家  尹庆家,1930年出生辽宁瓦房店,1948年1月入伍,中共党员,41军121师后勤部副部长。日夜,尹庆家带领师后勤前梯队在魁剥山谷遇袭,混乱中中弹牺牲,时年49岁,荣立三等功。图为广西那坡县烈士陵园尹家庆烈士之墓。  六、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正团职军官:41军121师361团团长时光银  时光银,河南省内乡县人,1955年3月入伍,中共党员,41军121师361团团长,日牺牲,终年44岁,荣立三等功。图为时光银、尹家庆、王子富烈士遗像。  七、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正团职军官: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团长朱富钧  朱富钧,1937年生,江苏苏州人,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团长。日,朱富钧指挥坦克纵队前往驰援在哥新地区遭到越军围攻的125师师前指和375团团指。因坦克纵队与引导组失去联络,无法与步兵协同,以致在冲击过程中没有发现路边隐蔽与敌对峙的师前指和375团部队,一直深入到了越军控制地区。越军发现坦克纵队孤军深入,集中了猛烈的炮火向其轰击。朱富钧发现情况不对,迅速命令坦克纵队原路返回。在回撤途中,朱富钧的装甲指挥车被越军火箭弹击中,身负重伤。他命令坦克团副团长接替自己指挥,率领坦克纵队突围。朱富钧被跟随他的警卫员、卫生员、报务员抬下车,躲到旁边一座山上的山洞里等待救援,在敌纵深阵地坚持了2昼夜。因失血过多,朱富钧几次昏迷,最后于2月21日晨7时光荣牺牲,时年42岁。  八、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41军121师361团副政委郑赞正  郑赞正,1937年出生广东潮阳县。41军121师361团副政委。日,郑赞正带领团后勤第二梯队进至宗梅吊桥。团后勤第二梯队由多个建制部分组成,人员庞杂,携带军马105匹,又收拢了100余名掉队民工,全队所携枪支却很少,队伍拉得很长,行动不便,战斗力较弱。当团后勤第二梯队准备过桥时,突遭越军1个特工连和部分民军的袭击,前进受阻。郑赞正副政委前往桥头勘察敌情时,突遭越军特工近距离射击,当场牺牲,时年42岁。图为郑赞正烈士之墓。  八、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41军121师362团副团长王烘  王烘,1934年出生广东普宁县,41军121师362团副团长。日,王烘带领2营经扣屯去执行炸毁纳隆桥的任务。因遇到越军袭击,在向友邻部队靠拢时,再次突遭越军火力强袭。营长负重伤,步谈机被打坏,2瓦电台报话员牺牲,指挥联络中断,部队惊慌失措,没有组织反击就被打散。前卫部队迅速撤出了越军火力范围,在公路南侧翻山向西走。王烘副团长本来可以随前卫部队冲出来,但他为了把伏击圈中的部队带出来,几次返回指挥部队突围,不幸在混乱中被俘牺牲。遗体被越军捆在树上,身上有一纸条,上写“共产党员王烘宁死不降!”牺牲时年45岁。图为王烘烈士女儿和外孙。  121师师长郑文水在靖西县渠洋公社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图为121师师长郑文水在靖西县渠洋公社追悼大会上致悼词  同志们: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在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烈士,寄托我们的哀思,表达我们崇高的敬意。在自卫还击光荣牺牲的,有我们师的老战友、老同志师政治部原副主任王子富同志,师后勤部原副部长尹家庆同志,361团原团长时光银同志,361团原副政委郑赞正同志,362团原副团长王烘同志,有曾经和大家在一起生活、战斗过的许多亲密战友;有舍生忘死,积极支前的民兵民工。  “党的忠诚战士”王烘同志,在战斗中一直带领突击营冲在最前面,哪里枪声最激烈,哪里有危险,他就到哪里指挥战斗。在扣屯反伏击战中,他本来可以随营主力冲击出去,但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战友。他不顾个人安危,三次返回去组织动员掉队的伤病员和体弱的同志跟上主力突围。可是,当他第三次返回去时,不幸落入敌人手里。他在凶残的敌人面前,宁死不屈,充分表现了他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质。  爆破英雄姜利民烈士,为了争取时间,迅速打开突破口,保证师主力向敌纵深穿插,他一马当先,连续炸掉敌人三个地堡,当他要去炸敌人第四个地堡时,中弹倒地,为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361团4连3班长封加乃,在纳隆攻坚战中,为了掩护战友冲上425高地,消灭敌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吸引了敌人四个火力点,英勇牺牲。  362团炮手甄霞辉,发射17发炮弹发发命中目标,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战斗,他牺牲时跪着不倒,眼睛仍贴在瞄准镜上。  战斗英雄师警卫连长李庆海,师医院所长一等功臣王振叠,在关键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护了首长、机关和战友的安全。这许许多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他们为了惩罚越寇,保卫祖国神圣领土,保卫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为了八亿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满,为了把革命前辈留下的旗帜染得更加鲜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的死重于泰山,他们的革命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长存!  我们要学习烈士们赤胆忠心,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革命烈士们把革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国家和民族利益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战友和群众比关心自己为重的高贵品质;学习烈士们执行命令,听从指挥,遵守政策纪律,顾全大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烈士遗志,时刻保持高度的革命警惕,加强备战,加强军事训练,加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时刻准备听从祖国的召唤,如果越修胆敢再来侵犯,我们就给他以更加严厉的教训和惩罚。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发扬优良传统,发展大好形势,搞好部队建设。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努力工作,把烈士们留下的担子担当起来,用加快四个现代化的实际行动来告慰烈士。  成千上万的先烈,在我们的前面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为祖国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安息吧!  一九七九年五月一日  九、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41军122师364团副团长欧阳明  欧阳明,1936年生,湖南浏阳县人,41军122师364团副团长。日,欧阳明率2营一部,在坦克支援下沿公路向朔江进攻。在进至朔江以东的郭寿南山一线时,突遭越军三面居高临下的火力强袭。因地形不利,部队陷入被动挨打,欧阳明在激战中脖子中弹当场牺牲,时年43岁。  十、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炮兵第1师第26团参谋长龚显发.  龚显发,1943年生出生湖南望城县,炮兵第1师第26团参谋长。日,龚显发带领炮兵群、营指挥(观察)所部分人员先行向班占地区转移,以保证不中断指挥。因轻敌麻痹,未联系前沿步兵就直接开进,误入越军控制区700多米。龚显发乘坐的先头指挥车突遭越军40火箭筒袭击,当即起火,车上5人全部牺牲。龚显发牺牲时年36岁。图为龚显发烈士之墓。  十一、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43军坦克团政治处主任陈佃合  陈佃合,1945年出生山东莱芜县,43军坦克团政治处主任。日,陈佃合随师、团前指指挥43军坦克团奔袭东溪,在靠松山遭到越军伏击。陈佃合乘坐的装甲指挥车被越军击毁,当场牺牲,时年34岁。图为麻栗坡烈士陵园阵亡将士名录。  十二、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53249部队副处长张家顺  张家顺,辽宁省新金县人,1945年9月入伍,1948年5月入党,53249部队副处长,日牺牲,终年48岁。广西龙州县烈士陵园。  十三、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42军124师372团副团长麦达林  麦达林,1942年生,广东台山县人,42军124师372团副团长。日,率部队搭乘坦克向高平穿插,冲过靠松山时身负重伤,于18日凌晨牺牲,时年37岁。  十四、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41军121师361团政治处主任刘粤凤  刘粤凤,1940年出生广东兴宁县。41军121师361团政治处主任。日,随361团直属队向安乐穿插,在栋替附近遇袭牺牲,时年39岁。  十五、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50军150师448团副团长胡庆忠  胡庆忠,1944年生,四川资阳县人,50军150师448团副团长。日,胡庆忠率448团2营从班英出发沿山路向北撤退回国时,因指挥失误,在朗庄地区遭到越军突袭,胡庆忠在战斗中中弹牺牲,时年35岁。  十六、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41军121师363团参谋长王尚华  王尚华,1943年出生广东普宁县。41军121师363团参谋长。日牺牲,时年36岁。  十七、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42军126师376团副政委廖智文  廖智文,1942年出生四川内江县。42军126师376团副政委。日,廖智文随376团3营行动,参加攻打673高地的战斗。为抢救遭越军伏击受伤的团特务连连长,廖智文亲自带领小分队下山营救,将特务连连长救出,自己却中弹牺牲,时年37岁。  十八、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43军129师387团政治处主任孙福喜  孙福喜,1939年出生广西南宁市。43军129师387团政治处主任。日,孙福喜带领部分官兵和支前民工88人,分乘两辆军车走在全团最后,向雅南地区转移。途径凭垄地区时,遭遇越军一个连在公路边设伏袭击,孙福喜带领35名官兵奋勇抵抗,终因地形十分不利,弹药不济,孙福喜和35名官兵全部战死沙场,无一幸存。孙福喜时年40岁。  十九、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50军149师445团副政委车仁录  车仁录,50军149师445团副政委。日,率该团2营在大平西北无名高地防御时遭敌炮击负伤,后送途中因流血过多牺牲。后安葬在445团原驻地四川省眉山市猫儿山革命烈士陵园。  二十、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14军41师121团副政委李天保  李天保,1946年出生云南腾冲县。14军41师121团副政委。日,李天保率部进攻发隆,在前沿指挥战斗时中弹牺牲,时年33岁。  二十一、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14军41师123团参谋长段学章  段学章,1934年出生云南保山市,14军41师123团参谋长。日凌晨4时30分,123团指挥所进至班高村边时,越军一名特工队员利用夜暗混入该团行军队列中,用手榴弹炸伤5人,段学章负伤后经抢救无效牺牲,时年45岁。  二十二、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42军125师375团政治处主任李育贤  李育贤,1939年生,广东兴宁县人,42军125师375团政治处主任。日,在哥新团指挥所遭到一名混进来的越军特工袭击,伤重牺牲,时年40岁。  二十三、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副团职军官:41军121师361团政治处主任郑金芳  郑金芳,1939年出生湖南湘阴县。41军121师361团政治处主任。日,随361团1营向安乐穿插,在栋替附近失踪,后定为牺牲,时年40岁。  参考资料:《中越自卫反击战烈士录》、《中越自卫反击战阵亡军官录》、《中越自卫反击战英雄谱》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讲武堂画刊:中越边境战争中的英雄们
1月21日,习近平在视察第14集团军时,称赞该部队19岁烈士王建川的军人血性。这是近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公开追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参战军人。而在王建川身后,则是解放军长达十多年对越作战中涌现的庞大英雄群体。 (来自:腾讯军事)岩龙,傣族人,1978年3月入伍,服役于14军40师120团5连4班,1979年2月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2月21日,在完成掩护护送伤员任务后,与班排失去联系,当发现连队与越军遭遇处境危急时,他迂回到越军阵地侧后孤身奋战4小时,击毙越军20余人,为夺取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2月25日在战斗中中弹牺牲。当年9月17日,岩龙被中央军委追授“孤胆英雄”称号。 (来自:腾讯军事)褚万林,贵州兴仁县人,于11军31师91团2连任副班长。日,褚万林所在部队奉命进攻有“猛虎团”称号的越军741团阵地。在攻打最后一道防线时,他在身受重伤的班长蒋金柱掩护下首先攻入越军战壕。日,褚万林获得“战斗英雄”称号。战斗中牺牲的班长蒋金柱则在79年中央军委授予参战军人的荣誉称号榜中名列第一位。 (来自:腾讯军事)李作成,湖南省安化县梅城镇人,1970年入伍,1979年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时在广西军区独立师3团8连担任连长。所在连队因作战勇敢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尖刀英雄连”,他个人也获得“战斗英雄”称号,当时事迹闻名全国。后一直留在军内,2009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目前对越作战英雄称号获得者中军衔最高的。 (来自:腾讯军事)顾金海,1984年入伍,服役于65军193师577团“特功五连”9班。日参加“蓝剑B”行动时加入突击队第一战斗小组。战斗中,顾金海在重伤情况下扑在队长马权斌身上为其挡手榴弹,最终牺牲。“蓝剑B”行动是解放军首次直播作战,画面中顾金海满脸是血仍向队友高喊“先救队长” 的镜头被新闻联播反复播放。1987年5月,顾金海被追授“战斗英雄”称号。 (来自:腾讯军事)罗卜基,彝族,四川凉山人,参战前刚刚由班长提干,与突击队里的5名彝族队员一道被称为“彝族五雄鹰”。日,同样在“蓝剑B”行动中,罗卜基担任第一突击队副队长。战斗中带头搜剿越军三个屯兵洞,歼敌6名,俘敌1名;回押俘虏途中遇敌炮火覆盖,罗卜基为保护俘虏被弹片击中牺牲。行动前摄影师为罗卜基拍下的“腰缠万弹”的形象至今仍很著名。 (来自:腾讯军事)傅平山,38军114师司令部侦察科参谋。日,傅平山所在部队在参与敌区捕俘行动后暴露,遭越军包围。傅平山为掩护战友仅带一支微声手枪和7发子弹与大批越军周旋6天5夜,其间毙伤敌军各一名。日,傅平山被手榴弹炸中牺牲,时年30岁,战后被追记一等功。 (来自:腾讯军事)刘亚玲,第四军医大学护士学校毕业,一等功获得者。1984年被分往云南前线中心医院,多次申请上前线不被批准,1986年4月趁探亲假私自奔赴前线,曾为此受组织处分。刘亚玲被前线士兵称为“猫耳洞里的南丁格尔”。这张笑脸照曾登上《解放军报》头版,拍摄者是另一名私上前线的著名女战地记者梁子。 (来自:腾讯军事)日,139师417团奉命对越军167高地实施拔点作战。图为第一突击队出发前的全家福。这是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光这张照片中就出了3名获得中央军委荣誉称号的战斗英雄,包括一排左3“战斗英雄”马玉革,二排左2“邱少云式的钢铁战士”董永安烈士,二排左5“黄继光式的一等功臣”马占福烈士。整场战斗,417团共有61人牺牲。 (来自:腾讯军事)还不应该忘记那些冒死拍下战斗场面的摄影师们:袁熙,417团摄影干事。日的拔点战斗前,上级已预计到战况激烈,派袁熙等随突击队跟拍英雄事迹。但实际的交火激烈程度超出预想,袁熙所在战地摄影小组6人,除一人重伤外全部牺牲。战后袁熙被追授一等功。当时袁熙的作品在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他还曾说想在凯旋后上大学,当摄影家。这是出击前同为摄影师的梁子为他拍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来自:腾讯军事)向小平,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太华乡人,1984年入伍。1988年所在部队赴云南参加轮战,在驻守39号阵地期间担任狙击手开展冷枪歼敌活动。在40多天里,向小平以31发子弹,击毙越军30名,击伤1名,被誉为“老山第一杀手”。1988年5月,中央军委授予向小平“战斗英雄”称号。 (来自:腾讯军事)谢小波,服役于13军37师侦察连,轮战期间隶属第13侦察大队。日参加“黑豹三号”渗透侦察行动。8月28日,突击队遭遇越军侦察队并展开激烈交火,谢小波只身冲入敌阵吸引敌人,负伤后与连队失去联络。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跋涉两昼夜返回我方阵地,被军委授予“钢铁战士”荣誉称号。 (来自:腾讯军事)在1979年后持续十多年的中越冲突中,仅民间统计就有168人获得中央军委、昆明军区的荣誉称号,其中114人牺牲在战场上。受呈现形式篇幅所限,本图集仅能呈现出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而获得一等功、二等功等嘉奖的那些出名的和不出名的勇士就更不计其数。不论他们获得的功绩高低,他们都一样是曾为中国流过血的英雄。 (来自:腾讯军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79年自卫反击战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