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新政策吗

中央6亿支持12省农合社创新试点 鼓励农民以地入股|土地合作社|土地流转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央财政6亿支持12省农合社创新试点
  政策鼓励农民以地入股组建土地合作社
  《经济参考报》记者29日从财政部获悉,为促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2015年中央财政拨付20亿元资金,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其中,专门安排6亿元,继续支持江苏、重庆等12个省(直辖市)开展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进一步巩固试点成果,探索创新机制。
  对于农合社创新试点,财政部公告表示,按照优化结构和提质增效的要求,试点省(直辖市)可灵活选择加强与金融社会资本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政府购买服务等有效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充分发挥试点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进一步丰富试点内容,积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把从事粮食规模化生产的农民合作社作为支持重点,引导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不断探索农村集体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探索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各类模式。农民用自己承包的土地作为“股份”入股农业合作社,并享受利益分红,在为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提供土地保障的同时,劳动力还得到了解放,可谓一举多得。以哈尔滨市为例,记者此前采访获悉,对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的农户,超过六成的农合社都在去年实现了年底分红,有超过一成的合作社实现了2至3次分红。
  但值得注意的是,多位专家提醒,现阶段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还存在多重障碍有待突破。
  首先是农民积极性的问题。记者此前从多地农委采访获悉,虽然今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多尝试土地入股合作社,但由于土地流转租金本身较高,风险相对可控,多数农民并不愿意和合作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而且面对规模经营主体,农民普遍认为自身对合作社的发展没有参与权和决策权。
  此外,全国的合作社目前通常只采用单一的“公司+农户”合作模式,资本和技术要素投入不足是常态,这也放大了运营风险。另外很多农合社的合规意识仍有欠缺,政府对农合社监督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
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三台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农村建设》2005年07期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
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三台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
【摘要】:正一、三台县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情况三台县有936个行政村,8233个社,农户 36.16万户,农业人口125.02万人,耕地面积 118.03万亩,其中承包耕地农户34.86万户。近年来,三台县委、县政府和各镇: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加强领导和引导,严格执行政策,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321.1【正文快照】:
一、三台县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三台县有936个行政村,8233个社,农户 36.16万户,农业人口125.02万人,耕地面积 1 18.03万亩,其中承包耕地农户34.86万户。近年 来,三台县委、县政府和各镇:乡党委、政府高度重 视农村土地流转,加强领导和引导,严格执行政策, 认真实施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序;[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3年03期
何述方,张谦;[J];作物研究;1984年04期
;[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87年03期
杨芳伦;[J];中国水产;1988年04期
张国武;[J];农村经济;1988年04期
张永辉,吴健波,张长相;[J];农村经济;1988年04期
张永辉;吴健波;张长相;;[J];今日种业;1988年02期
张锡久;;[J];水利天地;1988年04期
王汉民;;[J];柴达木开发研究;1988年01期
向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8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科教兴乡之路——山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探索[C];2000年
;[A];新时期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方向——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论坛文集[C];2001年
;[A];中国猪业高峰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成立大会会刊[C];2003年
陈荣彬;陈友订;陈文丰;;[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许辽育;;[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宋锡坤;杨国凯;穆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汝吉莲;刘艳丽;曹洪田;;[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许辽育;;[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贺敬艳;季广居;孔祥德;;[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7[C];2007年
李在齐;;[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传超;[N];中国水利报;2000年
黎阳;[N];中国税务报;2000年
赵建明;[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张子臣;[N];经济日报;2000年
鲍家华;[N];江苏经济报;2000年
乌云花;[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丁文杰;[N];农民日报;2000年
王建新;[N];人民日报;2000年
何闽旭;[N];安徽日报;2001年
晃新;[N];安徽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学武;[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栾海波;[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王金安;[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田祥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向明;[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温庆霞;[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陶应虎;[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李远;[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赵宁;[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方虹慧;[D];安徽大学;2003年
李玉祥;[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籍姝;[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邵俊峰;[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杨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滇中某市辖区为例.pdf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本文档已强制全文免费阅读,若需下载请自行甄别文档质量。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滇中某市辖区为例.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农村经济 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t ― ―
以滇 中某市辖区为例 母赛花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 :农村土地流转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行的一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客观 要求,也是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滇中某市辖区为例,对现 阶段农村土地 流转的主要形式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 ,希望能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所 助 益 。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对策 一 、 基本情况 般都签订了流转合同或协议。 该市辖 区下辖 3个乡,3个镇 ,5个街道办事处 ,119个 5.其他
村民委员会
社 区居委会 ,699个村民小组 。有农户 11.16 全区有其他形式 流转面积 452.12亩 ,占流转 面积 万户 ,人 口43.39万人。实行家庭承包的耕地面积 28.26万 5.4 。主要是农户与企业之间采取多种补偿方式的流转行
亩 ,人均耕地 0.65亩。全区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 97348 为。一般都签订书面合同。
户 ,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亩 ,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 因分析
8328.71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 2.95%,这一数据表 明该 1.农民心中的土地依恋情结抑制了土地流转的进程 区土地流转还没有形成规模,速度缓慢 。 受小农经济思想束缚的影响,部分农民小农经济意识 比 二、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较强,恋土观念可谓是根深蒂固,视承包田为 “保命 田”,特别 1.转包 是随着近年来大量土地被征用,不少农 民认为只要有了土 全区有 2003.59亩耕地采取转包流转形式 ,占流转面积 地 ,生活就有了保障,哪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德清县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官方网站
挂牌项目流转交易
1200元/亩.年
600元/亩.年
680元/亩.年
200元/亩.年
1000元/亩.年
1030元/亩.年
1000元/亩.年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
拟交易价格
680元/亩.年
200元/亩.年
1000元/亩.年
1030元/亩.年
1000元/亩.年
1000元/亩.年
林权流转交易
拟交易价格
水利设施所有(经营)权
拟交易价格
600元/亩.年
10000元/年
鱼塘、养殖水面使用权流转交易
拟交易价格
1200元/亩.年
xzh2017002
2500元/亩.年
xzh2017003
城乡改革体制试点
版权所有 浙江省德清县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德清行政服务)
地址:德清县武康镇千秋东街1号 电话: 传真:+86 572
ICP备案序号:浙ICP备号 技术支持: 最佳浏览分辨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土地流转新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