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来了,是买A股的2017年是买房好时机吗吗

纳入MSCI指数,A股价值投资时代会来临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转载请在标题下注明:来源 | 微信公众号「阿甘看天下」(ID:ACM_KAKA22)  & 写在前面  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用「波诡云谲」来形容最是贴切不过。前天还呼风唤雨的商业帝国,昨天在滔天的洪水冲刷下,眼看蚁穴蚀溃之堤命运似已无可挽回,但一夜之后雨过天晴,所有灾难仿佛转瞬之间消弭于无形。  一个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透过表象,背后影影绰绰的血腥残酷令局外人惊骇、茫然。但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即使真是也不能真说。「莫须有」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规则,更是一种明哲保身。但有一点不可否认,  所有人的一切行为动机,皆出「利」之一字。嗯,鲜有例外。  &ⅰ 历史悠久的MSCI  相信这几天大家都看到了类似这样描述的一则消息——6月21日凌晨,MSCI宣布将222只A股大盘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与MSCI ACWI全球指数。基于5%的纳入因子,2018年8月份评审完成后,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权重的0.73%。老鸟不谈,小白们看完之后是不是似懂非懂一头雾水?  MSCI英文全称是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中文意思是「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也有调皮小孩称其为「明晟」),这个公司说穿了其实就是一家投资银行。注意「投资银行」四个字,是在市场中自食其力,而不是靠红头文件规定的存贷款利差、躺着就成为世界五百强前几的某某银行呵。当然,躺着赚钱并不是松开裤腰带的那种,但终究是&上边有人&不是?说实话也差不了多少。别想歪了哈。  MSCI的主要业务是编制指数,为大型投资机构选股。这一点类似国内的中证指数公司,它编制的诸如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小白们就比较熟悉了。而MSCI编制的指数譬如美国指数、全球市场指数、发达市场指数、新兴市场指数等等,涵盖了全球差不多所有发达国家和二十多个新兴国家市场的股票。牛不?  由上可知,业务虽然差不多,但国内的中正们和MSCI的量级显然是不能够相提并论的,体现在了资质、市场认可程度等方方面面。而这当然也是A股矢志不渝寻求后者认可的动力之所在,一如拜金女们哭着喊着要嫁给老外,好处明摆着,瞬间就成了高大上的歪果仁了嘛。说个最简单的数据,MSCI早在1969年就已经推出了第一支发达国家指数,而彼时我们的证券市场,说幽默点还是老丈人肚子里的精虫呢是不?  好了,不是经济、金融专业考试,大家大致了解下MSCI就可以了。说正事要紧。  &ⅱ 三顾茅庐不够,六出祁山不逮  国人喜欢讲「事不过三」,但老外显然并不信这个邪,三次让你热脸去贴冷屁股,灰头土脸铩羽而归后,直到第四次才网开一面,A股也终得以成功拥抱她健硕的男人。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本身的象征意义,和2011年加入WTO、2016年加入IMF并不逞多让,是中国对接全球资本市场的一座里程碑。  意味着什么呢?从明年起,海外资金将可以直接通过MSCI主力指数之一新兴市场指数购买A股。对A股市场来讲,一潭泛绿的死水即将迎来一股清流。而对国内股民而言,也终于有机会客观评判市场上个股的真正价值了。  消息甫一宣布,周三沪深两市早盘双双高开,但在一路震荡中尾盘仅仅小幅收红。沪指收报3156.21点,涨0.52%;深成指收报10367.17点,涨0.76%;创业板收报1824.69点,涨0.20%;沪深300(中证指数哈)收涨1.2%。波澜不惊!  近30年来的A股市场,已经被各种或利好或忽悠千锤百炼过,见过了些世面,反应便没有想象中那般狂热,成交量也平淡无奇。但小幅收涨不至冷场却是必须的,在这个从经济到资本市场双双低靡、亟需外来和尚凝聚人气的攸关时刻,实力雄厚的国家队是断断不会让股市太过难看的。从这个角度看,&理直气壮的做大做强国企&,是一个多么英明超前的决定哇。套路,其实很多人都懂。  &ⅲ 福祸相倚的WD和FX,下一个是谁?  事前没有任何征兆,6月22日资本市场风云突变!  沪深A股先是早盘双双低开,随后沪指开始上行,上证50涨近2%,沪深300指数也一度创下新高。但临近尾盘,WD、FX的下跌令两市翻绿。剧情之跌宕诡异,令所有投资者猝不及防。毕竟被纳入MSCI的利好还没消化完呢。  债市方面,早盘WD系列现券收益率突然大幅走高,债券价值应声暴跌,之后开始拖累股票,WD电影曾一度逼近跌停,按其总股本11.74亿、每股跌5.69元计算,两个小时内就跌去了67亿元市值!  无独有偶,紧跟WD脚步跳水的是郭广昌的FX系债券和股票。FX医药H股暴跌5.92%,A股暴跌8.02%,创2016年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WD和FX,这可是中国民营企业界的两块金字招牌呵,并不逞IT行业的阿里和腾讯多让一分。公司遭遇债股双杀的时刻,危机公关成了第一要务,在中国这直接被简化成了两个字——辟谣。  WD集团先是发表声明,称建行抛售WD债券一事纯系谣传,随后WD电影呼吁股民不可轻信谣传,并发表声明不打算停牌 ,但下午开盘就宣告停牌。企业生死存亡,打脸当然算不上什么了不大起的事儿。紧随其后的FX高管也言之凿凿&没事&,并告知投资者不用担心。问题是,一边厢黑云压城城欲摧,一边厢给投资人大吃定心丸,效用几何呢?  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6月23日WD、FX一切如常。投资者彻底懵逼了,一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国的企业家,需要考虑的绝不只是生产和经营,把公司做大做强那么简单,只因为企业取得的任何成就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换句话说,一切财产都是属于国家的。当前形势下,国家不计一切在做的是保卫外储不缩水,此刻利用国内资本杠杆去撬动海外市场,收购诸如什么足球队、马戏团、高价球员教练&&啥啥,把风险转嫁给银行(银行不也是国家的吗?)的同时,把资产转移到海外。看不清形势的企业家始终&把自己的真当成自己的&,就像央企国企中摆不正书记位置的企业负责人,结局自然不怎么太妙。但能把企业做到那个高度的注定也非毫无根基的凡夫俗子。这不后脚就摆平了吗?白云苍狗哇。  闲闲扯这一大段所为何者?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环境,和西方完全市场经济国家根本不是一码事儿,当A股被纳入MSCI后,外国投资者会适应并屈从于中国式的证券监管吗?如果并不认可,谁的利益会最终受损?最终又会以何种手段解决呢?别忘了百多年前我们的GDP也是雄视全球的,可最终呢?  &ⅳ 利好,是长远而非眼前  当代国人最喜欢讲眼前利益,市场最关心A股被纳入MSCI后,究竟会流进多少资金。MSCI一名高管预计,初始大概流入170~180亿美元,未来完全纳入后,预计可能会达到3400亿美元。才2.3万亿人民币啊?这个中长期利好略显鸡肋。2015股灾后人气凋零的A股市场,韭菜股民们已经被玩弄得欲仙欲死,大盘股市盈率只有十倍左右,小盘股更是几乎被拦腰打折。  A股被纳入MSCI后,监管者如果为外资抄底创造条件而任其下跌,相当于给外国投资者送钱,说难听点就是在卖国。而且,外资低手买入后迅速获利出逃,带走的可是真金白银的外汇储备。这对当局来说意味着什么?嗯,命根子。  所以,先跌后涨这种行情基本是不会发生的。下跌固然不太可能,但所谓利好也绝非眼前,在经济真正好转之前,更可能维持的局面依旧是一定区间内()的涨涨跌跌。基于此判断,那些想借加入MSCI这个题材迅速炒高,之后转手脱套的韭菜们还得再等等,贼船已上,想逃脱还得继续潜伏伺机而动。  &ⅴ A股的历史和现实角色  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中反复讲,中国股市的先天属性并不是为投资者财产增值服务的,它成立之初的目的,仅仅是为八九十年代悬崖边上的国企续命并进一步脱困。后来随着依靠货币刺激的政府投资经济模式深入,渐渐成为当局吸纳和蒸发超发纸币的得力工具。对于这一点,相信阴阳两世的股民都深深明白。  而当前完全依靠政府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山穷水尽。当经济增速下滑无法遏制,但仍时不时被动放水续命之际,为避免货币持续超发带来的恶性通胀,房地产业不得不在高位冻结资金流动性。房市冻结,不可避免会严重削弱其吸纳新增纸币的能力,因而股市不得不更多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在即将到来的经济转型时期,股市最根本的属性也从最初的服务于国企改革,转变成今天的为国企转型输血。套用官方时髦的说法,&股市要为经济转型服务&。  谁转型?首当其冲自然是国企亲儿子咯,当然眼疾手快的相关民企捡点儿面包渣子也是在所难免的,但绝对不是人人有份儿。怎么转型?创新型经济。一句话,股市当前的使命,除了随时准备吸纳蒸发超发的多余纸币,还得兼顾为创新型经济融资。然而顾得了这头就很难顾得了那头,至于投资者权益,更是无心插柳随它去咯。  关于以上两方面,笔者在6月20日的文章《资本支撑下的经济嬗变》中都已经讲得很清楚,再说一句也属多余。  &ⅵ 当下熊市中的贪婪,和将来牛市中的知惧  股市的根本属性,应该是投资者和企业相互成全的一个资金流动平台,如果单纯被定位为企业融资的场所,这在西方证券市场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纳入MSCI后,境内外投资者可以接受吗?  企业上市融资,拿到钱后扎扎实实去做好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用实实在在的红利或者股息回报给投资人,而不是绞尽脑汁去炒作题材,放任公司股价跌得一文不值,然后席卷投资者的血汗钱逃之夭夭。在人人可以为了自身利益倾轧同类的国度,这种炒作和欺骗无处不在。试问二级市场上赚钱的小散们,赚到的是上市公司的钱吗?  怎么可能?企业董监高等原始股东早就在上市之初高位抛盘,赚得盆满钵满后飞去马尔代夫泡妞度假了,哪有功夫陪小散们在血腥的二级市场里厮混呢?从这个角度讲,所有人赚到手的其实都是亏损小散的带血筹码。换句话说,健康股市中大家是在分享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而A股市场是在舔舐小散们的鲜血。这是近30年来的亘古未变的悲哀。  各自为战的民族秉性塑造了国人记吃不记打的德性,表现在投资方面就是健忘。不管新股增发规模有多大,只要大盘开始不断上涨,所有人立马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疼。想一想历史上每次股灾前是不是这样?每一次股市大涨,几乎都会伴随着IPO的大规模上市,甚至是规模庞大的企业再融资。这种在国际资本市场难得一见的奇观,却在A股市场每每上演,而无一例外在最后的集体抛盘中伴随着一地鸡毛。关于这方面,两次教训已经足够深刻。  说这些什么意思?可以预见,随着A股加入MSCI后中长期利好的炒作,结合国企转型题材进一步被热炒,下一波人造牛市估计已经开始在管理层脑海中发端并酝酿。在A股加入MSCI后,将来可能出现的狂热追涨下,为记吃不记打的小散们提前醒醒脑。风起于青萍之末,而止于草莽之间,当股市开始在信心托底下疯涨时,一定要记得脱套后见好就收哦。  &ⅶ 呼唤价值投资理念的回归  先天的畸形定位,后天的投机思想盛行,当前的A股市场俨然已经沦为一个腥臭扑鼻的大染缸。在这个染缸里,从来是热衷投机的多,真正踏踏实实做实业的少,而上市公司披露消息的可信度也就可想而知。只为骗消息不对称的散户而已。而在受骗散户之中,多少当初怀揣价值投资梦想、清清白白进场的投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上当交学费中,最后转变成坑蒙拐骗无所不精的投机客。  环境是可以完全改变人的。特色的A股市场,造就了特色的投机股民。  当投资人不去关心上市公司本身的业绩,而是天天瞩目国家的行业政策、政策影响下的相关题材,这还能被称作市场经济吗?靠炒作题材生存的市场,就像依靠放水刺激的经济增长模式,它缺乏的是真正的内生性增长动力,无源之水的结果自然难以持久。  A股被纳入MSCI指数,本身固然是一个大大的利好,但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好坏,关键还要看从监管层到上市公司,能否把握住机遇修炼好内家功夫。如果不借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那么即使再大的利好消息也将随着庐山真面目的暴露而被投资者唾弃。而唯一出路是价值投资理念的真正回归。  只有当企业业绩真正做好了,股市才会水涨船高,也只有到了此时,投资者才不会再迷信于各种海说神聊的所谓利好,而把价值投资的目光重新回归到上市公司本身。这也是A股重生的根本动力。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瑞士信贷袁淑琴:现在是A股纳入MSCI最好时机
第七届瑞信投资论坛于11月2日召开。在此次论坛上,瑞信投资就A股纳入MSCI的可能性,中国创新力量不可小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每经记者 杨敬尧
第七届瑞信投资论坛于11月2日召开。在此次论坛上,瑞信投资就A股纳入MSCI的可能性,中国创新力量不可小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A股纳入MSCI可能性上升
在11月2日举办的第七届瑞信投资论坛上,瑞士信贷A股策略师陈李表示,对A股市场来说,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等渠道合并的市场最大的有利方式是极高地推动A股并入MSCI指数,瑞信现在相信这样一个可能性,在今年11月到明年6月会持续不断地上升。
陈李表示,&如果A股被纳入MSCI的话,虽然初期可能只有在新兴市场里面占1.1%的权重,但是未来会不断地扩大,经过6~7年,如果A股能够百分之百地进入MSCI指数的话,整个中国在新兴市场的权重就是一家独大,中国会占到新兴市场的权重近50%。&&
瑞信大中华区副主席兼证券业务主管袁淑琴补充道,&我认为将A股纳入MSCI,目前是最好的时机。把A股纳入全球的指数,这不只是单方面中国的诉求,也是全球市场的愿景。&
瑞信分析师:中国或成四领域全球领导者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的国内研发经费总额共达1.4万亿元,研发经费位居全球第二,仍较美国少约25%。但是我国政府致力推动创新,并已订立目标,到2020年估计研发经费将从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增至2.5%。根据瑞信分析师在第七届瑞信投资论坛上提供的信息,中国于2020年的研发经费预计将较2015年高出73%,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将超越美国。
瑞信中国宏观研究主管陈昌华表示,&中国现在已经是全世界第二大的风投市场。过去15年,中国的科技发展已超越不少国家,从科技的接受者转型成为创新者,并成就了许多全球领先公司。中国创新力量的庞大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陈昌华表示,中国最值得关注的是基因技术方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和核能工业五个方面。瑞信分析师认为,在市场庞大发展潜力带动下,中国可能会成为:生物科技(基因和干细胞)、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新能源汽车关键研究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针对医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核心技术投入时间过长,有的企业会面临发展障碍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门采访了瑞信方面。陈昌华表示,&中国的医药公司到现在为止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它们太小,中国的大医药公司不多。医药是所有的研究里面最难做的,它需要的时间很长,需要的资金非常大。中国在医药发展方面的新公司有可能出现被别人收购的情况,我听说很多国际知名的医药巨头在看这类公司,看到你在做了,我就把你买过来,这是一个问题,我们没有太多太大型的医药企业可以去培育,但是这方面创新的量还是很大的,现在在做前沿技术的那些公司还没到IPO的阶段,还在Pre-IPO阶段。&
(编辑:张海妮)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7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安心财富客户端,
一手掌握,马上有钱
热门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 >
> A股6月纳入MSCI指数的概率多大,A股纳入MSCI有什么好处
特此声明:以上企业信息来自互联网,本公司不对真实性负责。此信息为企业免费宣传展示。安心贷与以上企业无任何关联关系。(若需删除,请致电安心贷客服)
6月纳入MSCI指数的概率多大,A股纳入MSCI有什么好处
结论或投资建议:
3月22日当周中国股市资金反转上周流出态势,呈现3.56亿美元净流入,上周资金净流出3.32亿美元,四周均值净流出0.18亿美元。中国债市资金净流入0.68亿美元,上周为净流出0.19亿美元。3月22日当周香港延续上周流入状态,本周资金净流入0.98亿美元,上周净流入约0.23亿美元。
三月以来,香票资金连续四周净流入。当周股票型基金流向不一,其中美国股票型基金结束连续五周继续净流入,本周净流出81.14亿美元,资金流入日本、印度、发达欧洲和新兴市场。除发达欧洲市场外,债券型基金在美日印和新兴市场均呈现净流入。周四之前美元指数持续下跌,上涨,资金流入债券市场和大宗商品板块,暗示上周加息靴子落地且本周特朗普新医改法案投票情况不理想,全球避险氛围升温。我们认为短期内市场波动加大,风险偏好下降。
本周金融市场经历&黑色星期二&,因媒体统计倾向反对医改替代方案《美国医疗保健法案(AmericanHealthCareAct)》的议员过多,投资担心影响其他财政刺激法案,避险情绪升温,VIX和V2X指数上升。本周金融市场动荡,下挫,其中周二美股三大股指均大跌,跌幅均超过1%,创2017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美元指数下跌,避险资产comex黄金上涨。
推翻奥巴马医改最终没有获得足够票数支持,共和党不得不取消对AHCA的表决,将在2017年稍晚的某个时候重新提议讨论医保议案,并迅速表示将下一步将致力于推动减税和税改。美国财长努钦表示,会趁着8月的国会休会期完成税改,即使届时不能完成,最晚也会在秋天。
投资者主要担心医改法案不通过会影响后续给财政刺激起主要作用的税改法案,但我们认为现在担心还为时过早,主要是因为税改方案提交还有时间,4月7日是众议院就税务改革的主要结构性问题达成内部共识的最后期限,并且若在5月26日国会春天休会开始之前未能就税改的主要内容达成共识,那么特朗普政府将需要再8月休会之前决定是否制定税改详细计划。在税改之前,共和党还与其他问题需要解决,预计参议院将在4月3日当周考虑NeilGorsuch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还需解决2018年财年的预算案。现在进入特朗普政府新政见&公婆&阶段,市场波动率上升。
3月23日,MSCI在网站上公布了将中国A股纳入其全球新兴市场指数的新提案,启动新一轮市场征询。第四次冲击明晟指数,加之此次MSCI的新方案改动较大,超出市场预期。在新的计算方法下,将有169只A股被纳入MSCI指数,比之前的448只明显减少。如果成功纳入,MSCI中国指数的成分股总数将从150只增加至365只。同时,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中的权重将大为降低,按照初次纳入5%的比率计算,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占比降至0.5%,纳入MSCI中国指数权重由原来的3.7%降为1.7%。摩根士丹利上周发表报告预测,中国A股今年有望被纳入明晟指数概率高于五成,这次是否能纳入成功,我们期待6月的结果。
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处理!
注: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发现侵权等行为内容,请与本站客服取得联系,给予一定删除!
类型 产品名称 期限 预期收益率
实用理财工具
理财计算器
贷款计算器
信用卡计算器
理财频道入口
你可能也感兴趣
关注微信账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房好时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