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基金投资理财app是2017年新的建行理财产品查询2017吗?

理财app排行|2017最值得下载的5款特色投资理财APP - 理财产品 - 至诚财经网
至诚-中国金融理财门户网站
2017最值得下载的5款特色投资理财APP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大有赶超PC网络的趋势。随时随地的移动互联网便捷生活方式已渗入到普通百信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微信小程序看似更加便捷,但从操作体系成熟度来看,很多用户仍旧更愿意使用App进行操作。今天,小编主要以投资理财话题为主,为广大网友推荐几款特色的投资理财App,方便投资人随时随地高效地提高资金利用率。
  支付宝(余额宝)App: 用户基数最大 影响力最大
  收益年化4%,余额宝作为互金理财界的绝对老大哥,一举一动都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近期余额宝限额调整又将整个互金行业闹腾一番。背靠阿里巴巴这个大靠山,有淘宝天猫多年的品牌优势,加之较早打入互金理财圈,余额宝优势很明显,最大特色也很也很明显,即用户基数大,影响力大,无论他收益如何波动,估计未来三年内都很难其他的投资理财App能达到余额宝的高度。
  随手记理财计账App:可以记账的理财软件
  随手记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随时记账,从最初的记账App已逐步发展成了集贷款、理财、资讯于一体的综合互金平台。目前随手记App理财端上主要有稳盈系列和基金两类产品,稳盈系列年化5.8~15%不等,每月可退出,每季可退出,收益与体验都比较理想。
  宝点理财App:高收益国资控股互金平台
  宝点理财App是宝点网手机理财端口,投资人除了可以通过平台App进行投资理财,关注宝点网微信号(bao_dian_wang)也可进行相同操作。当前宝点理财App上线了3类理财产品:年化12.1%的1月期新手标,年化11.80%~13.50%,期限3月,6月,12月的定存宝A、B计划,以及期限在1~24月不等,年化10.50%~13.80%的直投项目。宝点理财App上线产品整体收益偏高,加上国资控股以及中国首批互金协会会员的背景,深受投资人喜爱。
  米袋理财App:高灵活度的类网贷基金平台
  米袋理财App入选特色投资理财App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平台属于网贷衍生的类网贷基金平台,也就是说平台资产端由多个金融机构债权组合打包而成,类似网贷基金。米袋理财App当前上线的理财板块有钱包(年化3.40%)、零钱(年化7.74%)、定存(年化8.5~10%),零钱和定存都可以实现T+0交易,因此灵活度高是米袋理财App理财产品的最大特点。
  拍拍贷理财App:10年稳健运营的老平台
  拍拍贷应该算是国内网贷界的开山鼻祖,早在余额宝面市以前,拍拍贷便已上线多年,在平台上线的第十个年头,累计用户多达4500万,虽然与余额宝用户规模相差较大,但在网贷界拍拍贷绝对算得上老大哥。当前拍拍贷理财App上线了年化6.31%的活期理财产品拍活宝,年化7~10.3%的月月涨,年化7~10.3%的定期彩虹计划。拍拍贷理财App上线理财产品整体收益中等偏下,但多年的稳健运营使得平台积累了良好的用户口碑,投资者可以多多关注。
  上述推荐的5款理财App,各自都有突出亮点,在应用商店众多投资理财App中是相对有特色的理财App,投资者既可以选择在应用商店中搜索下载,也可以在PC端搜索对应官网,然后进行二维码扫描下载,总之殊途同归。
客户投诉:
市场商务:
广告合作:QQ:
意见反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
公司地址:厦门软件园二期观日路26#404-1【2017银行理财变化趋势】- 融360
2017银行理财变化趋势
&&&&&&银行理财是目前来说安全性比较高的一种理财方式,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不高,银行理财是否在合理的年限里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银行理财的产品性质有浮动保本,浮动不保本,固收不保本,固收保本型等.
2017银行理财变化趋势-攻略
2017新中产阶层 五大理财趋势
2017新中产阶层五大理财趋势
新中产定义
依据公认的标准,新中产阶层以80、90后为主,年龄区间在25岁到45岁之间,生活在中国地市级以上城区,受......
2017新中产阶层五大理财趋势
新中产定义
依据公认的标准,新中产阶层以80、90后为主,年龄区间在25岁到45岁之间,生活在中国地市级以上城区,受过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互联网沁润的一代,年收入在6万至60万之间,崇尚个性,具有国际化视野,追求生活品质又保持理性。
持续高企的房价、攀升的育儿成本、亚健康的身体和杳渺的养老金,传统的理财认知和市场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普遍需求。伴随互联网普及而成长起来的“新中产”,已经逐步将互联网理财视为一个最主要的投资理财渠道。
截止2015年,互联网理财参与用户已达3亿人,市场规模接近2万亿元。
在过去一年,经历了金融和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新中产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资产配置等都产生了相应变化。好规划网通过调研
分析对比,预测了2017年新中产阶层投资理财的几大趋势:
一、新中产阶层的收入水平、平均可投资资产和资产规模将继续提升;
——新中产阶层在对自我提升上的动力十足,教育程度和职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预计2017年平均可投资金融资产将超过12万元。
二、对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热情;
——尽管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价全面上涨,部分城市限购措施重新出台、银行贷款逐步缩进,但更高涨的是居民投资购房的热情。可以预见的是,由房产快速增值带来的“人群分化”在未来一年也会更加明显。
三、对互联网理财的安全要求更高,风险收益偏好趋于理性;
——随着监管加强,信誉度高和有安全保障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成为新中产阶层资产配置中的主力,对传统理财机构和理财产品的兴趣度有明显下降。
四、高服务附加值产品将更受欢迎;
——与高收益率相比,投资者更青睐高服务附加值产品,如基金组合的建议,或者是针对不同投资需求的投资组合建议,更智能的理财服务将会受到新中产人群的欢迎。
五、“婴儿潮”持续,婴幼儿主题概念、婴幼儿保险、教育消费持续增长;
——二胎政策放开后,大量70后、80后女性加入“孕育”大军,加之90后逐渐步入婚育期,参与本报告的被调查者,有近20%表示其家庭在未来2-3内有生产计划。
1、新中产阶层的收入水平、可投资资产和资产规模将继续提升
本次调查中,新中产阶层平均收入为7.5万元,平均金融投资规模11.2万元。我们的调查表明,有理财经验的新中产倾向于将年收入的30~50%用于金融投资,而上下限的选择受即期市场影响极大。
其中,被调查的80后平均年收入为9.25万元,平均可投资资产规模16.65万元,整体步入人生的高速积累期。年收入50万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平均年龄33.5岁,其中80后占58% 。
新中产人群的资产配置中房产占比高达74%,其他珠宝、收藏品等实物资产占6%左右,金融资产占比约20%,其中一半为包括货币基金、银行活期在内的现金类资产。后文将从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两方面作进一步分析。
随着80后90后作为社会中坚力量价值的进一步凸显,新中产阶层的平均收入水平、可投资资产也将进一步增加,而房价的继续增长或稳中有升,也将是新中产资产规模增加的一大重要原因。
2、对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热情
在过去的一年,新中产人群对固定资产的购买意愿发生了又一次提升。在调查过程中,随着固定资产价格的上涨,该人群,尤其是80后对以“房地产为投资标的”的购买意愿在不断增强;从位置看,长三角的被调查者未来一段时间购房意愿度最高,其次是环渤海和珠三角地区;与购买投资意愿相对应的是,负债水平和资产水平都在呈现逐月递增态势。
与购房者增速相匹配的是负债率的增加。参与调查者以家庭为单位的负债率超过20%,与传统意识中“不愿意负债”的认知相比,事实更有说服力。负债率的提升是否说明新中产的债务风险加大进而导致中国家庭未来的经济压力在整体上升?我们认为这样的结论为时尚早,原因如下:
1、剔除无负债人群后,所有被调查样本的负债率中位数并没有太大变化,即新增负债率上涨的同时,由于资产价格上涨更快,平均负债率并没有因此大幅提高,当然,负债人群的比例有大幅增加;
2、2016年以来新增房地产负债虽然很高,但新中产人群的购房决策往往对杠杆的使用很谨慎,而银行的房屋贷款坏账率一向稳定,所以购房积极度提升并没有向沉重负债方向转变。
调查显示,新中产阶层用于房贷/房租的支出平均占月支出的24.7%。另外,30岁以下群体中,房贷/房租负担是36.15%,其中34.78%的拥有房产,有房者86%有贷款,81.5%都在近一年内新购置了房产。
在现有政策、经济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下,可以预见2017年新中产人群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热情仍将持续。我们调查了这一人群未来1到2年内预计会增加的支出,对比2015年、2016年的未来消费计划,房产消费的计划支出比例明显上升。短期装修计划也有所上升,从侧面表明已有和未来房产购置的增加。
对互联网理财的安全要求更高,风险收益偏好趋于理性
过去一年,金融市场低迷和房地产市场火爆导致的资金溢出两个原因令新中产人群投资重回“保守”投资态度。
对比的金融资产类别变化图,可以发现各年龄新中产人群均降低了自己的金融资产中高风险产品的配置比例,增加了类现金资产。
在具体投资品种中,股票投资比例下降。“今后12个月内你是否计划投资下列金融产品”的调查结果显示,新中产投资者仅有6%-7%的投资者有计划在明年增加股票或者高风险的股票基金的持有比例。而且,相当大比例的投资者把原有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投资计划,转换成基金定投式购买。
在风险类投资品种,只有贵金属和外汇(及外汇计价的理财产品)的投资比例有所增大。
在固定收益大类的投资品种,银行理财、国债主要因降息影响,比例降低,P2P投资比例稳中有升。新中产对传统理财机构和理财产品的兴趣度有明显下降,对一部分安全、收益稳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更加信赖。
由此可见,市场低迷对投资信心的影响之大。对财富管理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在熊市中如何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和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使之理性认识市场、投资相应风险水平的理财产品就显得尤为关键。
在追求收益之外,新中产对保障日益重视。包括未婚在内的超过30%的人群有未来新增保障的计划。
主动购买过商业保险的被调查者从2015年的18%,上升到29%。可见,随着财富水平的提升和对财富管理的认识加强,自我保障意识在不断的提高;从购买保险的比例上看,重疾险和意外险的拥有人群比寿险要高很多,可见越来越多的新中产正在逐渐接受消费型商业保险,而不是把保险重点放在“返还”的投资目的或者是“养老”的储蓄目的之上,侧面反映出自主投资意识和能力的增强。
注:本数据所指为个人主动购买的商业保险,不包括企业为员工购买的或者承诺报销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保险,不包括捆绑销售的飞行意外险,不包括信用卡、企业vip等任何形式赠送的短期保险(一年以内)。
环境问题和紧张的医疗资源、日益上涨的医疗费用等因素加重了对于家人健康的担忧,与之不匹配的是市场上与此相关是保险的选择空间并不充分。新中产人群中保障不足的情况仍普遍存在,但对保险的接受度日益增长,互联网保险特别是消费型保险的增长空间仍然巨大。
4、高服务附加值产品将更受欢迎
新中产阶层青睐的理财产品从传统转向互联网产品,同时也期待来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更多相关服务。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分析,基金定投和5年以上中长期贷款(多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的人群比例在过去的12个月也有所提升,分别表明了主动和被动的长期投资意愿上升。
从意愿度来说,长期投资倾向更加明显,得益于其稳健的投资目标——追求本金和收益率的平衡,愿意用时间(长期投资)换取空间(年收益率)。
其中,主动的长期投资者中,有超过1/3有定时定额/不定额基金投资计划,有接近20%的投资者愿意接受动态基金定投(非固定周期对同一只基金或同一个基金组合进行定额投资)。目前,定投已经成为基金投资者最青睐的投资形式。同时,新中产投资者对基金组合推荐产品的需求正不断增加,如FOF类的产品成为更多投资者的选择以及行业的新方向。
另外,随着汇率的频繁波动以及对以美元计价资产的升值预期,出于避险的本能和资产分散的需求,加上国内投资渠道有限、出境旅游、短期居住日渐频繁,更多的新中产也开始尝试在海外购买保险、医疗服务,或者购买外国基金债券等多元化投资形式。可以想见,在未来,全球经济、汇率变动、能源利用和安全事务等问题,将会越来越多的被普通投资者关注。同时,海外投资的复杂性也导致投者有更多的专业理财服务需求。
5、“婴儿潮”持续,婴幼儿主题概念、婴幼儿保险、教育消费持续增长
随着“二胎时代”来临,新增人口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和投资目标改变,长期影响新中产的理财行为和理财心理,这将是未来财富管理机构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时最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个值得观察的数据是二胎(及以上)率的提升,本次统计中该数据已经从去年的2%增加到4%,而且有0.5%的家庭有3个(以上)小孩,我们的调查样本显示,1到2胎之间的平均年龄差是4.5岁。也许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2003年开始基本稳定的中国人口出生率会从2016开始迎来一个明显的小幅增长期。
二胎率的快速上涨,对家庭消费结构和长期理财规划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也会带来诸如母婴、教育、医疗健康、保险、旅游等产业的机会。
调查显示,新中产家庭为孩子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有5个百分点的上升。另外,对“未来家庭商业保障计划”中,有8%的新增计划为医疗险,而且为老人和儿童购买的意愿增强。
这里要提出大众对保险产品理解的一项不足:保障顺序有误,在有社保但无商保的新中产群体中,很大比例的人购买了少儿综合险和教育年金险,“先家人后自己”的保障现实显然和“先大人后孩子”或者“先经济支柱后老人孩子”的专业推荐投保顺序有所差距。
本次报告的数据调查位于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到真正的产业机会来临的过渡期,可观察到的数据并不明显,相信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会有更清晰的变化甚至投资机会呈现。
中国房地产库存变化趋势
近十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步入了超速发展的快车道。房地产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既深且广,史无前例。然而,在一片火热的同时,房地产业积累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在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社会财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今......
近十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步入了超速发展的快车道。房地产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既深且广,史无前例。然而,在一片火热的同时,房地产业积累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在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社会财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今日,房地产业的处境已悄然生变。当前最突出就是去库存问题。房地产的加速去库存不仅对行业发展有直接影响,而且也关乎稳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能否实现。&mdash&mdash亚夫■过去几年里,中国房地产非意愿存货大幅增加,直接拖累了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也增加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土地财政捉襟见肘,金融风险上升。因此,房地产业的有效去库存化是稳增长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中国房地产市场去存化的途径多样,既有市场自身调节的主动去库存化,也有外生性的政策驱使的被动去库存化。主动去库存的途径是开发企业主动地压缩投资与减少市场供给,并通过调整价格水平,使市场供给逐渐地与需求相适应。宽松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政府&ldquo托底&rdquo社会政策会使房地产业去库存化远远快于单纯市场价格机制的均衡调整过程;地方政府放松对房地产市场需求行政管制,释放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活力。■随着稳增长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效果逐步显现,政府对房地产信贷的持续放松,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下降的切肤之痛后,房地产市场成交的回暖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新一轮的持续过程,将从一线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扩散过程,中国房地产业将迎来加速去库存化的时期。这是房地产寻求新的均衡过程,也是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新世纪以来,中国房地产信贷创造了市场的极大需求,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高增长的巨大拉动力量。但随着房地产开发量的增长,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房地产销售面积的累计同比增长率出现了趋势性的下降,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持续地大出有效需求。回顾过去,新世纪以来,中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率出现了三次峰值,四次谷底。第一次谷底是在2001年,那时,中国仍没有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通缩影响,银行信贷紧缩,对住房抵押贷款的供给不足,压制了房地产市场需求。第二次谷底是在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使中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率急剧下跌至-20%左右。随后,在政府大规模经济政策刺激之下,销售面积增长率大幅反弹,但持续时间不长,很快又进入到了一个下降周期,2012年第2月达到又一个谷值,是时销售面积增长率为-14%。随后,该增长率的下滑月所收窄,但直到当年11月份,销售面积增长率都为负。2013年2月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率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达到了49%。但这样的增长只是昙花一现,没能持续,随之而来的是销售面积增长率的持续下降,乃至2014年全年和2015年前4月的销售面积增长率都一直为负,形成了房地产销售增长率的第四次谷底。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率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的变化,会最终影响房地产库存的变化,在经过一定时滞效应之后,房地产库存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房地产销售及投资的变化,并最终影响房地产的价格。虽然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率波动剧烈,但房地产的库存面积却一直在不断增加。例如,在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率的波动中,待售商品房面积一直在不断增加。2000年初,待售商品房面积仅为6655万平方米,到2008年初,该数值上升至了11321万平方米,8年间增长额不足一倍。从2008年开始,房地产非意愿库存上升的速率越来越快,到2015年4月末,待售商品房面积大幅增加至了65681万平方米,是2008年初的近六倍。进一步看,2012年以来,房地产待售面积每隔12个月都至少以1亿平方米的幅度增加。不仅待售面积的绝对值增长到了历史最高值,待售面积与上年度销售面积之比在2015年4月末也达到了约54%的历史峰值。这些数据表明,目前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化任务最重的时期。房地产非意愿库存上升的经济后果房地产业非意愿库存的持续上升是过去若干年中开发商过度投资、房价过快上涨抑制有效需求的必然结果。我国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首先,直接拖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1.不断增长的房地产非意愿存货加大了开发商资金回笼的压力。这体现在,2014年下半年以来,现房销售占比明显上升,期房销售占比下降。销售结构的变化对房地产企业的&ldquo资金链&rdquo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截至今年4月,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3627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这主要源于,&ldquo其他资金来源&rdquo(包括定金及预付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下降。它们在2014年就已经大幅下降,2014年定金及预售款总计为30238亿元,比2013年下降12.4%;个人按揭贷款13665亿元,比2013年下降2.6%。2.房地产业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中国房地产业的净利润率在2009年一度达到16.64%的高水平,净资产收益率在2013年也一度达到14.79%,这导致大量资本涌出房地产领域和过度投资;但随着非意愿库存上升,反映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的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出现了明显下降。同样地,ROE和ROA也出现了下降趋势。虽然房地产业盈利指标表明房地产业暴利时代正在逐步结束,有利于资本在不同行业间更均衡地配置,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必然要求,但须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恰恰是中国高杠杆行业之一,高杠杆化特征使得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对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极为敏感,金融的宏观稳定也在相当程度上维系于房地产的稳定。第二,高库存压制房地产投资,直接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房地产市场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度不断加深,房地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在10%以上,根据我们的粗略估处,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有1-1.5个百分点来自于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其自身占投资的高比重、金融机制等渠道而具有加速器效应。反过来,房地产业的下行也会直接拖累经济增长。正因为如此,新世纪以来,虽然房地产业投资与全社会固定投资之比一直在20%左右,但对以投驱动为主的中国经济而言,其增长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维系于房地产投资增长的高低,正是房地产业对经济的加速器效应使然。库存压力增加迫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对经济的影响不仅直接体现在房地产业自身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而且还会通过对其他行业投资的影响而强化。具体而言:(1)带动效应,即房地产投资的回落直接减少了对诸如钢铁、水泥等建材等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投资增长下行;(2)预期效应,即房地产投资下行对其他行业需求产生不利的预期冲击,迫使其他行业主动地缩减生产以应对可能的非意愿存货上升;(3)挤出效应,在社会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下降就会相应增加其他行业的投资可用资金量。虽然这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但通常而言,房地产投资下降的不利影响会超过其挤出效应弱化的正面影响。房地产业对经济的加速器效应还通过抵押品和资产负债表渠道而产生影响。房地产不同于其他行业之处主要在于,它是融资中必不可少的抵押品,健康而繁荣的房地产市场弱化了融资中信息不对称风险。但抵押品市场价格下跌时,其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就会减弱。因此,伴随房地产投资下行和价格下降的,往往是银行信贷供给收缩。房地产价格下行会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和财富效应降低企业或居民部门的投资与消费。资产负债表效应主要源自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借款者的资产负债表状况会影响其所能获得的外融资的期限、数量和条件。当房地产价格下行引发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时,银行就会不断紧缩信贷,企业部门则会被动地减少投资,进而对产出造成负面影响。财富效应是指当居民部门拥有的房地产价格下跌时,就会因为总财富的下降而减少消费,拖累经济增长。第三,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加大,债务偿付捉襟见肘。房地产市场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乃有&ldquo土地财政&rdquo之说。房地产非意愿库存持续上升导致开发商土地购置面积快速下降,使得地方政府的财力捉襟见肘。2014年来,购置土地面积增长率大幅下降,尤其是在2014年第四季度后已呈加速下之势;与此对应的是,全国房地产土地累计成交价款也大幅下降,同样在2014年第四季度后呈加速下降趋势。据财政部数据,&ldquo土地出让金&rdquo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2013年接近60%快速下降至2015年4月的32%。靠土地吃饭的地方财政收入格局已不可维系,这不仅是房地产市场格局变化的结果,也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从长远看,打破&ldquo土地财政&rdquo有利于改善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但短期内对地方财政的冲击不容小觑。进一步地,过去中国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地区间竞争,土地财政为地区间竞争驱动的增长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持。土地财政收入下降会减弱地方政府的投资动力,也使得地方政府失去了相当部分资金来源。正因为如此,尽管今年要实施&ldquo有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rdquo,但考虑到土地财政萎缩而使地方投资萎缩,中央地方财政支出的净效应,未必会达到&ldquo积极之效&rdquo。第四,房地产库存增加使金融资产质量下降、银行体系风险增加。虽然房地产具有良好的抵押品属性,但这皆源于房地产价格相对稳定或不断上涨的市场行情中。过去十多年里,随着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和价格高涨,不仅地方财政土地化,而且金融活动也高度地产化。银行发放的房地产贷款占全部信贷余额的比重超过了20%,越来越多的金融活动与房地产市场牵连在一起。一旦房地产存库增加使房价下跌,其作为防患风险的抵押品功效就会减弱,结果,以房地产作为抵押品的金融活动,其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会凸显出来。自2011年以来,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的过程,就是一直伴随着房地产非意愿存货大幅增加的过程。在地方财政土地化、金融房地产化的背景下,房地产非意愿库存增加恶化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这正是中央银行迫不得已采取大规模债务置换下策的原因。房地产去库存化的途径房地产非意愿存货上升带来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问题。要实现&ldquo稳增长&rdquo的目标,房地产去库存化是绕不过去的路径之一。4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盘活存量资产,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在&ldquo稳增长&rdquo的&ldquo紧要&rdquo之年,托底和刺激已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在经济政策与托底社会政策组合的作用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房地产业将进入加速去库存化的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去存化的途径是多样的,既有市场自身调节的主动去库存化,也有外生性的政策驱使的被动去库存化。首先,主动去库存的途径是开发企业主动地压缩投资与减少市场供给,并通过调整价格水平,使市场供给逐渐地与需求相适应。非意愿存货上升不外乎意味着,在当前价格水平下,房地产供给超过了有效需求水平。因此,对开发企业而言,去库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压缩房地产投资、适度地降价以加快市场出清、加速资金回笼。2010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一直在不断下降,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长率达到了38%,到2015年4月份,投资增长率就下降到了6%。如果说,开发投资完成额是已经形成的供给,通过预售,它可能已经实现了&ldquo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跃&rdquo,那么,计划投资则是未来潜在的供给,需要准备&ldquo惊险一跃&rdquo。2010年和2011年初,计划投资额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近40%的高水平,这形成了房地产市场大量的后续新增供给,但房价高涨抑制了有效需求,造成了随后库存大幅增加。这又迫使开发商降低了计划投资总量,到2015年4月,计划投资的增长率下降到了13.7%,较前期的峰值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主动降低计划投资增长率,反映了开发商对未来预期的变化,是减少未来库存压力的基本途径。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变动是实现经济均衡的基本机制,价格变动引导供给与需求。近年来,价格调整在中国房地产的去库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房地产价格与需求之间可能存在正反馈机制,导致房地产价格与需求各自的反身性现象。2013年第四季度后,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同比增长率一直呈下降之势,尤其是在2014年9月后,该指数一直呈负增长,不仅房价的增长率下降了,而且房价的绝对值也下降了。房价下跌提高了人们的有效需求,是化解非意愿库存最基本的市场机制。随着过去房地产价格下跌所带来的有效需求增加,终将在政府刺激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带动下而对房地产的去库存化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依靠市场自身来主动地化解库存往往要以增长率下滑和金融风险上升为代价。这决定了,政府在消化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非意愿存货中,具有市场机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宽松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将加速房地产的去库存化。货币政策调整不仅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可贷资金量,也直接影响房地产供需双方的借贷成本。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除了全面降准和降息,央行还专门针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过数次调控。央行降准直接释放了2万多亿的流动性,带动了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下降。央行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后,商业银行的贷款加权利率明显下行。2014年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利率为6.96%,到2015年第一季度,该利率下降到了6.01%,下降了0.95个百分点,这就极大地减轻了那些需要借款买房的利息负担。在专门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与金融政策调整方面,2014年9月,央行确定,首套住房的首付比率为30%,改变首套房贷的认定标准,即已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住房抵押贷款的,再次购房申请贷款则按首套房标准执行贷款,支持商业银行通过MBS和发行专项债券为抵押贷款筹措信贷资金。日的房贷新政中,央行确定,对已拥有一套住房且尚未结清房贷的,为改善居住条件而再次申请商贷的首付比率降至40%,首套住房公积金的首付比率则降为20%,已结清购房套而再次购买的首付比率为30%。在财税政策方面,财政部于日调整了个人转让房地产的营业税政策,即个人销售购买不足两年的住房,全额征收营业税,销售购买已满两年的非普通住宅,按差额征收营业税;销售购买已满两年的普通住宅则免征营业税。货币政策与财税政策的调整,提高了房地产市场的融资可得性,降低了房地产需求的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对释放房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第三,政府&ldquo托底&rdquo社会政策会使房地产业去库存化远远快于单纯市场价格机制的均衡调整过程。中央在2014年以来加大了支持住房消费的力度,进一步落实了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城镇人口的增加将带动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增长。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商品房去库存化,并在一定范围内回购后作为保障性住房,拓宽保障房源和租赁房源解决高库存。为消化高库存,2015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要大力发展住房租赁经营机构、支持房企将其持有的房源向社会出租,从租赁市场筹集公共租赁房源等重大措施。同时还提出各地可以通过购买方式,把适合作为公租房或者经过改造符合公租房条件的存量商品房,转为公共租赁住房。待售面积较多的城市的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回购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这意味着,在房地产库存持续增加而拖累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时候,政府俨然成了房地产最大的需求者。与其他市场主体截然不同的是,政府作为买方,全然没有硬预算约束,价格、交易成本对政府的需求约束较低。有了地方政府积极入市、参与消化房地产市场非意愿库存,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化的速度会远远超过单纯由价格机制调节的均衡实现过程。第四,地方政府放松对房地产市场需求行政管制,释放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活力。在房价上涨的时期,各地方政府均采取了诸如限购之类的行政管控措施,这对抑制投机性购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应当说,作为迫不得已的行政控制手段,它对中国抑制房地产的阶段性泡沫发挥了积极作用。固然如此,它与中国城镇化的方向背道而驰的,也违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的原则。由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因此,在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政府所不期望反方向变化时,各地方政府又先于中央对房地产政策的放松,而放弃了作为权宜之计的限购措施。例如,福州早在2014年8月就确定,购房人在福州买户无需提供纳税证明或缴纳社会保险证明,且将90平方米内住房的契税降至了1%,90-144平方米的契税则降至1.5%。2015年5月以来,甘肃和安徽省住建厅先后发布促进房地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均让原来的限购政策寿终正寝。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各省市及地方政府取消违背市场原则的限购,将是大势所趋。这些措施对提高市场活力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总之,宽松的金融财税政策、由行政性调控转向为托底保障房、差别化限购等一系列政策,可以有效地调节不同区域的供需关系,对于去库存、调节房企资金压力、满足刚性需求,促进房地产业的去库存化将起到重要作用。房地产将加速去库存化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增速换挡是一个中长期趋势,这是由中国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尽管有人认为,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会对中国房地产的长期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但中国仍处在城镇化的关键时期。虽然新型城镇化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化,核心在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身份市民化,但解决好&ldquo住&rdquo仍是城镇化的重要方面,中国未来城镇化仍会产生对房地产市场的巨大需求,也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最大的内需所在之一。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会从过去的&ldquo遮风避雨&rdquo转向更高功能性的需求,未来中国房地产业仍然有较大的空间,它在中国&ldquo稳增长&rdquo中仍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效果逐步显现,随着政府对房地产信贷的持续放松,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将迎来加速去库存化的时期。目前已有一些迹象表明,中国房地产加速去库存化的阶段正在来临。过去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计划投资增长率持续下降,都压缩了房地产的供给增长率;地方政府取消限购、央行货币与住房信贷政策的调整、调整房地产交易税收都将释放房地产的需求活力,影响着人们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供需两方面的共同调整将促使中国房地产逐渐确立新的均衡过程。均衡的调整与实现过程首先就会表现在去库存化逐渐进入加速阶段。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成效继续大幅回升,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达到了18个和28个。在货币政策从滴灌转向全面宽松的环境下,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下降的切肤之痛后,房地产市场成交的回暖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新一轮的持续过程,也将从一线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扩散。因此,我们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加速去库存化的周期是可以预期的。这是房地产寻求新的均衡过程,也是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以上内容是否解决您的问题?请点击反馈
文章内容部分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请将#换成@)
未来已经发生,只是尚未流行。...
未来已经发生,只是尚未流行。...
2017新中产阶层 五大理财趋势...
2017新中产阶层 五大理财趋势...
/upload/pdf/15/15/46fdc865ddd...
/upload/pdf/15/15/46fdc865ddd0.pdf...
/upload/pdf/da/c8/dac8a62ad...
/upload/pdf/da/c8/dac8a62ad1.pdf...
过去一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的变化还是挺大的,监管风暴之下,银行理财市场将会受...
过去一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的变化还是挺大的,监管风暴之下,银行理财市场将会受到哪些影响?...
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了重大冲击。对于很多...
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了重大冲击。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过去银行理财是主要的投资手段,但是目前投资渠道越来越多,银行理财优势不再,投资者逐...
2017银行理财变化趋势-问答
2017理财哪个银行最好?
不同的理财用户用在理财上的资金数量不同,一个理财产品可能适合某一位理财用户,但不一定适合另外一位理财用户,因此用户在理财产品的选择上最好先看自己可以拿出多少钱理财。
2017年哪家银行理财高?
你购买银行理财还不如购买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因为现在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都是将客户的理财资金交给有合作的理财公司,从中间赚取差价,一般的收益会比资金本人还高,所以建议你购买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就好了,你可以找一家正规的理财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如果不放心,可以到公司去看看,提供相关的资料和购买手续。办理起来很方面,而且收益很高,可以满足你的理财要求,这样,你就可以放心了,
2017银行无息贷款条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年龄在18(含)65周岁(含)之间;2.具有合法有效地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或是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及婚姻状况证明;3.具有良好的的信息记录和还款意愿;4.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5.具有所购住房的商品房销(预)售合同或意向书;6.具有支付所购房屋首期购房款能力;以新购住房作最高额抵押的,须具有合法有效的购房合同,房龄在10年以内,且备有或已付不少于所购住房全部价款30%的首付款;已购且办理了住房抵押贷款的,原住房抵押贷款已还款一年以上,贷款余额小于抵押住房价值的60%,且用作抵押的住房已取得房屋权属证书,房龄在10年以内;7.有贷款人认可的有效担保;8.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2017各银行分期手续费?
三期:如果选择分期3期还款,可以考虑工商银行信用卡,据了解,工行费率最低,每期为0.55%;尽量避免选择招行及浦发信用卡分3期还款,这两家银行分期费率每期高达0.9%,可以说是银行当中较高的。六期:一般选择分6期的卡友比较多,若是分6期还款,渣打银行是不错的选择,手续费也一次性收取,费率为2.6%,平均一期0.43%左右,只是持有渣打银行的信用卡的卡友可能并不太多,即使如此,也要提醒各位卡友,分6期时还是要慎选中信、浦发的信用卡,分期费率每期高达0.8%。九期:选择分9期还款的卡友,可选择的银行比较多,如农行、工行、中行,分期费率相比都较低,每期为0.6%;但最好慎选中信银行信用卡分9期,中信9期费率每期高达0.76%。12期: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四大银行的费率最低,每期为0.6%,想分12期,还是得选四大行比较合适,兴业及渣打最高,费率为0.75%。24期:建行、农行最低,每期费率为0.6%,不过选择分24期还款的也比较少,虽然费率低,但总的手续费还是不小的一笔开支;如果欠款金额太大,建行、农行可以尝试分期,但还是要慎选浦发信用卡分期,浦发费率每期为0.8%,其次为兴业、中信、渣打,每期费率为0.75%。
银行的利息是多少2017?
1.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定期存款三个月利率为:1.35%,存款半年利率为:1.55%,存款一年利率为:1.75%,存款二年利率为:2.25%,存款三年利率为:2.75%,存款五年利率为:2.75%。2. 招商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5%。定期存款三个月利率为:1.35%,存款半年利率为:1.55%,存款一年利率为:1.75%,存款二年利率为:2.25%,存款三年利率为:2.75%,存款五年利率为:2.75%。3. 浦发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定期存款三个月利率为:1.5%,存款半年利率为:1.75%,存款一年利率为:2%,存款二年利率为:2.4%,存款三年利率为:2.8%,存款五年利率为:2.8%。4. 邮政储蓄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5%。定期存款三个月利率为:1.35%,存款半年利率为:1.31%,存款一年利率为:2.03%,存款二年利率为:2.5%,存款三年利率为:3%,存款五年利率为:3%。5. 兴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定期存款三个月利率为:1.5%,存款半年利率为:1.75%,存款一年利率为:2%,存款二年利率为:2.75%,存款三年利率为:3.2%,存款五年利率为:3.2%。6. 平安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定期存款三个月利率为:1.5%,存款半年利率为:1.75%,存款一年利率为:2%,存款二年利率为:2.5%,存款三年利率为:2.8%,存款五年利率为:2.8%。7. 中信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定期存款三个月利率为:1.5%,存款半年利率为:1.75%,存款一年利率为:2%,存款二年利率为:2.4%,存款三年利率为:3%,存款五年利率为:3%。8. 广发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定期存款三个月利率为:1.5%,存款半年利率为:1.75%,存款一年利率为:2%,存款二年利率为:2.4%,存款三年利率为:3.1%,存款五年利率为:3.2%。
大家还在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银行理财产品201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