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有销路,有市场但缺少资金,可以成为股东出资资金来源说明吗

东北特钢债务陷入僵局 华润元大中海何去何从?_凤凰财经
东北特钢债务陷入僵局 华润元大中海何去何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经济网 北京7月26日讯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实战中不仅可能踩到股票的雷,而且可能债券的雷,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东北特纲债券违约事件就是一例。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东北特钢在今年已经总共7次爆出了债券违约,最新的一次是东北特钢7月19日公告称15东特钢PPN002应于7月18日兑付本息,截至到期兑付日日终,公司未能筹措足额偿债资金,构成实质性违约。该期债券发行规模8.7亿元,利率7.40%,本期应偿付利息金额6438万元。摆在东北特钢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实施债转股,另一条是破产清算。值得注意的是,从最
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实战中不仅可能踩到股票的雷,而且可能债券的雷,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东北特纲债券违约事件就是一例。在华润元大稳健债基2015年报及2016年一季报中,前5大债券持仓中未显示持有15东特钢CP001。
中国经济网 北京7月26日讯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实战中不仅可能踩到股票的雷,而且可能债券的雷,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东北特纲债券违约事件就是一例。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东北特钢在今年已经总共7次爆出了债券违约,最新的一次是东北特钢7月19日公告称15东特钢PPN002应于7月18日兑付本息,截至到期兑付日日终,公司未能筹措足额偿债资金,构成实质性违约。该期债券发行规模8.7亿元,利率7.40%,本期应偿付利息金额6438万元。摆在东北特钢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实施债转股,另一条是破产清算。值得注意的是,从最早一次违约出现算起,先后有四家基金公司的旗下基金曾“踩雷”东北特钢债,其安和华商已经作出了成功的处理,华安用自有资金来兜底,而华商基金则是在去年四季度就已经悉数卖出了东北特钢的债券,但华润元大和中海将如何处置踩雷债券呢?东北特钢债七次违约资料显示,东北特钢为地方国企,股东分别为辽宁省国资委、黑龙江国资委、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及辽宁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中国特殊钢龙头企业。东北特钢重组的前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曾是上一轮债转股的国企对象。2001年东方资产和华融资产通过债转股方式成为股东、信达资产因受建行委托管理其债转股股权而成为股东。重整而来的辽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股东结构为辽宁省人民政府、抚钢集团、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上述股东各自的出资比例依次为32.52%,26.53%,19.51%,17.91%和3.53%。其间,部分当时债转股的参与方开始撤离,信达资产2005年终止与的债转股委托关系,建设银行、华融资产分别于2008年、2009年和2014年将持股转让给辽宁省国资委。值得注意的是,东北特钢的股权结构中,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股权至今仍未退出。日,省国资委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资产公司”)大连办事处签订股权回购合同,回购其持有的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6.67%股权。东北特钢集团债转股回购工作历时3年多时间,至此全部得到落实。不过,或许风险的隐患就是在那时候埋下的,辽宁省国资委成为了第一大股东,风险仍然集聚在政府部门。根据中债资信此前的分析报告,从2008年起,东北特钢大连基地搬迁改造,导致务负担大幅上升,资产负债率从2007年的65.85%持续加重至2010年的87.35%。其后,东北特钢又新增大型材厂的投资,导致债务负担一直较重,偿债指标较差。债券违约之外,近年来,因为拖欠贷款,东北特钢先后九次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来自稍早前的的研报,东北特钢存续债券有10只,合计71.70亿元。其中,7期债券均在半年内陆续到期,到期金额为41亿元,后续兑付压力仍很大。而从后来的情况看,确实年内迄今已经出现过了7次的东北特钢债违约,第一次的公告就是出现在了3月底。面对接连不断的违约,企业的董事长在最近的一次、也是第一次参加的债券持有人会议上,提出债转股的设想,遭到债权人普遍的反对。资本市场对此也不看好。相关方面陷入“胶着”时下,围绕着东北特钢的身上,一个个问号有待破解?缘何董事长3月份自杀?缘何大股东辽宁国资委一直不肯出头露面?谈判双方的利益诉求能否达成一致?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债转股的核心内容是把债权换成股权,债券的核心是要还本付息,刚性对付,可是如果债权人变成了股东,股东只有在公司有可分配利润的时候才能分到股息红利,如果公司亏损了,股东是无权分到股息红利的,所以它愿意把别人的债权变成自己的股权,这样就没有及时还本付息的压力了,但是债权人也不傻,如果债权换成股权了,他们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分红权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吗?实际上,就东北特钢这家企业来说,目前,东北特钢资产负债率高达85%左右,其中短期债务比重近7成。不过,从财务报表来看,东北特钢的情况要好于国内市场上大部分钢铁企业。2015年企业利润总额达到2.2亿,较上年增长30%;产品有销路,设备有价值。而企业能进行市场博弈和谈判的资本,还不止这些;所以,东北特钢债务问题下一步的解决方案,只有瞄准市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寻找。那么,为何东北特钢会持续发生债券的违约事件呢?综合记者的采访,东北特钢背后国有企业和机构的关系,是畸形的。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利润下滑的环境中,东北特钢还能频频发行短期债务,有债券投资人的盲目、也有中介机构对风险的忽视,而银行在明知其偿还能力不佳的情况下继续为其发债,其中的关键是行政部门的干预。结果是市场的扭曲、市场的失灵,和持续的债务违约。而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副主任向某媒体公开表示:“现在国有钢铁企业整体负债都比较高。只是东北特钢的问题过于严重了一些。一方面有其管理和经营上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区位的因素,东北离市场距离较远,相对成本较高。我认为政府最终应该不会允许其破产,会有相应的对策出台。”如是看来,债转股的方案或许很难被广大的投资者所接受,但破产清算显然是各方面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或许只有等地方政府出马斡旋来商讨出一个满意的方案。“踩雷”基金如何抉择?就东北特钢事件来说,主要投资于债券的权益类基金很难“幸免”。相关的媒体统计显示,包括华安、华商、华润元大、中海等四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固收类基金曾经典或者正在持有东北特钢旗帜下的违约债券。华安基金是目前唯一一家为旗下“踩雷”债基兜底的基金公司。截至2015年末,华安安心收益债基持有15东特钢CP001市值2021.20万元,占基金净值比例6.16%。今年3月25日,在15东特钢CP001估值下调当日,华安安心收益债基净值应声回落2.49%。随后的28日,华安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事实,评级机构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将发行人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下调为C。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维持基金平稳运作,华安基金决定以公司固有资金购买基金所涉及的风险资产。同日,在华安基金宣布暂停华安安心收益债基当日申购业务后,此债基净值回升了2.94%。对此,华安基金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也表示,投资中遇到黑天鹅是难以避免的事情,虽然有点倒霉,但本着对投资人负责的态度,“兜底”无怨无悔!/B也曾持有15东特钢CP002,金额为2009.35万元,到期日为日。2015年三季报显示,15东特钢CP002为华商现金增利货币A/B第四大重仓债券,然而同年四季报中东特钢未进入前十大重仓债券名单。据记者了解,该基金已全部卖出东特钢债券,不再继续持有东特钢债,未经证实的消息表明华商也将追偿损失。而另两家公司华润元大和中海目前似乎较“平静”,中海纯债债券A/C持有15东特钢CP003,金额为1001.60万元,到期日为日。据2015年三季报,15东特钢CP003为中海纯债债券A/C第四大重仓债券,净值占比为6.14%。尽管尚未到兑付日,可以肯定的是,东特钢后续到期的债券也将全部违约。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消息,公司可能在九月份会有所行动。另外,华润元大稳健债基持有15东特钢CP001短期融资券。基金净值显示,此债基在3月25及3月28日分别下跌2.17%和2.32%。3月31日,华润元大稳健债基宣布关闭基金申购业务。4月7日,华润元大再发公告表示此债基恢复申购。然而在华润元大稳健债基2015年报及2016年一季报中,前5大债券持仓中未显示持有15东特钢CP00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222433
播放数:1307893
播放数:1705779
播放数:580892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国有企业改制债务理处.doc 2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国有企业改制债务理处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八章国有企业改制中的特殊法律问题(一)——债务处理 -------------------------------------------------------------------------------- 中国律师网9:04:00钱卫清 第一节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的债务处理 一、国有企业负债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持续升高。根据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到1995年,国有工业企业负债总额为31149。1亿元,户均负债3543万元。从负债结构来看在30。2万户企业的负债总额中,流动负债占65。6%,长期负债占34。3%。从负债规模上看,在30。2万户企业的负债总额中,大型企业占全国国有企业负债总额的58。9%,中型企业占21。8%,小型企业占19。3%。长期居高不下负债率,一方面恶化了企业的经营条件,使得企业很难真正实现扭亏增盈,迫使企业不得不为了维持经营而继续负债,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造成了银行的信用危机,从而整体上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一)国有企业高负债的原因 从政策而言,80年代以后中国为了消除国有企业争投资而不考虑投资效益的弊端,改变原来直接向企业拨入资金的做法,改由银行向企业贷款,即“拨改贷”。拨改贷的实行,基本上是国家停止了对原有企业的资本金注入,改由银行贷款的方式维持企业的生产与投资,从而改变了企业无偿占用国家资金的状况。企业资产结构中的负债比例过高,一方面造成了企业产权关系的混乱(其突出表现在企业用银行贷款投资所形成资产归属上的混乱);再者,实行拨改贷以后,其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几乎全部来自于银行的贷款,这无疑是白手起家与无本经营,也造就了国有企业70%以上的负债率合计高的利息成本。同时,有些新建企业没有国家原始资本金,只有国家银行的贷款。这样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在法律还本付息之后,这种债的关系自然消失,银行不能成为企业的资产所有者,于是企业便出现产权的空缺,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带来了很大的混乱。改革初期实施“拨改贷”的初衷是以负债经营来加强企业的责任心,用信贷机制来约束企业对资金的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这种做法是从计划经济的行政办法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利于完善企业改革,只不过在开始这种做法不可能一步到位,因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都还没有确定下来,“拨改贷”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成分,例如银行贷款的项目和额度都由国家计划确定,因而企业还不能自主进行信贷,资本市场还没有形成,国家不能用产业政策、利率和税率等经济手段来控制投资的方向。这突出显出8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对计划和市场兼容并蓄的尝试。在一些领域,或者用市场代替计划,或是削弱过分集中的计划,或是采取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制”;在另一些领域,则仍然保持着计划的支配地位。然而,计划与市场本身是相互排斥的力量,两者相互作用必定发生激烈的碰撞。新秩序建立之前,一定程度的混乱状况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些代价却使得国有企业的搞活缺乏一个有效的转化。国有企业基本建设基金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就当时而言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债务,而是在特定时期所采取的一种国家资本投入方式。实际上国有专业银行在计划经济阶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盈利为单位的商业银行,更确切地说是充当着财政部与国家计委的“出纳”的角色。因此,从资金的来源属性来看,贷款和财政拨款都是国家资金,只不过资金的流转渠道不同而已,实质上是一种处于扭曲状态的投资。“拨改贷”起初本意在于使企业增强对国有资本的使用责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这种融资导致了企业负债率的上升。就企业的运营发展而言,高负债不一定就是坏事,在高增长、高效率的经济中,高负债是企业融资能力的表现。但是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现况而言,高负债的大多数企业却没有将效率结合在一起的,高负债的企业要向银行支付更多的利息,在目前的利率仍然受到政府管制、官定利率高于事实上的市场利率的情况下(如果官定利率低于市场利率,企业负债越多意味着得到利率的优惠越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国有企业的低效益与高负债只是增加了经营风险,拨改贷非但没有改善资金的使用效益,反而增加了新的矛盾。拨改贷这一做法实际上已停止使用,然而其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却还没有完全妥善解决。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加重了企业的债务负担,给国有期也的经营和改革带来许多问题和困难。而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更是依赖银行的贷款度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贷款已具有“政策先贷款”的性质,因为这些早该破产却不能破产的企业实际上起着安顿一部分就业人员元的作用,成了一种特殊的“保险公司”。同时,自从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有拨款改委贷款以来,投资予、贷款的关系被混淆,造成企业投贷部分的状况。投资部分既涉及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东借款 项目资本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