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九轩西游记狮驼国国那集那个狮子精最后为什么忏悔不吃唐僧肉?

从《西游记》看青狮、白象、大鹏鸟&【作者:无性大象】
  30-Jan-12 & 诺亚的时光轮
  幸福的小路一直绕着圈,总有一天,时光会把你绕到我身边。 从《西游记》看青狮、白象、大鹏鸟
【作者:无性大象】
   20:44:01| 分类: 古典神话小说&国| 标签:|字号大中小 订阅
《西游记》第74回《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到第77回《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记载了唐僧取经团途经狮驼岭的故事。故事一开始,太白金星就屁颠屁颠跑来向取经团通风报信,说前方狮驼岭的山大王们后台很硬,【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宫,十一大曜个个相钦。四海龙曾与他为友,八洞仙常与他作会,十地阎君以兄弟相称,社令城隍以宾朋相爱】。狮驼岭的兵力雄厚,喽啰、小妖有【四万七八千】之多,相当于一个集团军。问题是为何太白金星来送信,从事后的发展过程来看,天庭对于实力雄厚,有浓重西天背景的狮驼集团早已十分不满,却又碍于西天的面子迟迟无法动手,看到取经团来了,巴望着这两伙子人来一场血拼,正好作壁上观,岂不妙哉。
  虽说猴哥嘴上不服软,在战术上却提高了警惕,经过乔装改扮和略施小计,他从小妖小钻风口中得到了更确切的情报。由于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小钻风的戏份不少,演员演得也不错,因而小钻风大概是剧中最著名的小妖了,他的歌词【大王派我来巡山咯】,更是脍炙人口。根据小钻放的诉说,狮驼集团有三位大王或董事,组成了狮驼集团董事会:
  董事长,或大魔王,他【神通广大,本事高强,一口曾吞了十万天兵】,长得
  【凿牙锯齿,圆头方面。声吼若雷,眼光如电。仰鼻朝天,赤眉飘焰。但行处,百兽心慌;若坐下,群魔胆战。这一个是兽中王,青毛狮子怪】。
  这位大魔王是文殊菩萨的座驾—青狮,他跟取经团是老熟人了。在36~40回乌鸡国事件中,他曾经奉文殊菩萨的指令,先冒充道士(全真)装神弄鬼,继而冒充国王,既坑了国王,又借机给道教抹黑,实在居心险恶。当时他的原形是:
  【眼似琉璃盏,头若炼炒缸。浑身三伏靛,四爪九秋霜。搭拉两个耳,一尾扫帚长。青毛生锐气,红眼放金光。匾牙排玉板,圆须挺硬枪。镜里观真象,原是文殊一个狮猁王。】
  猴哥查清真相之后,教训了青狮一顿。不仅如此,他还被猪八戒羞辱了一番,原来他是头被骟了的狮子,下面没有了,老猪是个粗人,非要求证一把,【走近前,就摸了一把,笑道:“这妖精真个是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了!”】按常理分析,被人说破下面没了,就很没面子了,被摸了一把自然更丢人,被摸了又被人奚落一番,简直无地自容了。其实青狮很冤枉,这次下凡是受命而来,他做了三年国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乌鸡国太子都说这三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由于下面没有,更谈不上床笫之欢。好不容易混出头,又被打翻在地,【辛辛苦苦两三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然而人间的花花世界还是给他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于是又瞅了个机会,与老战友普贤菩萨的座驾白象一同下凡了。不过从乌鸡国事件起,他对取经团就有了心理阴影,时常自卑心理发作,始终不大敢直面猴哥等人。
  在中国佛教中,政治地位最高的大概就是文殊菩萨,他的全名叫做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Manjusri),曼殊或文殊(Manju)意为美妙、雅致;至于室利(sri),看过笔者的《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的读者,都会知道是吉祥的意思,所以文殊菩萨又叫妙吉祥菩萨。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在长江流域以北的,距离唐朝、后唐、后晋、后汉的龙兴之地太原很近,故而文殊菩萨非常受这些王朝青睐。从五代时开始,辽金元清等非汉族王朝,相继从北方南下中原,明朝虽是汉人政权,可首都在北京,对距离北京最近的文殊菩萨也极为喜好,这5个王朝为了提高政权合法性,更是不遗余力的抬高五台山和文殊菩萨。到了清朝文殊菩萨的地位更是登峰造极,因为文殊的全名曼殊室利与满洲谐音。这些王朝的皇帝们,都有意无意的以文殊菩萨自居。藏传佛教等教派,也出于自身的种种需要,尊称北京的皇帝为文殊大菩萨。抗辽的杨家将中的杨五郎、顺治皇帝在五台山出家的传说,都反映了五台山的地位和重要性。
  狮子,不是中国的土产动物,连【狮子】一词都是外来语,旧称为【师子】。中国较早的对狮子的记载是《后汉书
西域传》中的【章帝章和元年(87年),(安息)遣使献师子】。在印度教和佛教诸神中,骑乘狮子或有狮子形象的不少,例如前文提到的毗湿奴的阿凡达之一那罗悉诃(Narasimha),他是泥涅师(Narses)的词源之一。印度教三大神之破坏神湿婆(Shiva),他的妻子是雪山女神—钵伐底(Parvati),钵伐底有一个阿凡达,是个女战神的形象,就是迦梨-杜尔迦(Kali-Durga),或者说女战神迦梨-杜尔迦是钵伐底在战场上的形象,她骑乘狮子。
  1971年,当时的印度女总理英迪拉-甘地赢得了印巴战争,迫使巴基斯坦分裂出孟加拉国,印度百姓们欣喜若狂,称颂她是迦梨-杜尔迦的阿凡达。迦梨还有一个诛杀群魔的怒像,十分恐怖和丑陋,脖子上戴着由骷髅穿起的项链,也许沙僧的骷髅项链的灵感就来源于此。
  狮驼集团的二大王或副董事长是一头白象,本是普贤菩萨的座驾。小钻风说他【身高三丈,卧蚕眉,丹凤眼,美人声,匾担牙,鼻似蛟龙。若与人争斗,只消一鼻子卷去,就是铁背铜身,也就魂亡魄丧】。猴哥亲眼看到的形象是:
  【凤目金睛,黄牙粗腿。长鼻银毛,看头似尾。圆额皱眉,身躯磊磊。细声如窈窕佳人,玉面似牛头恶鬼。这一个是藏齿修身多年的黄牙老象(左犬右象)】
  在印度和东南亚,白象一直是祥瑞之物,玄奘法师在印度,就曾获得骑乘白象的殊荣。与象有关的最重要的神,是迦腻色(Ganesha),他是湿婆(Shiva)与钵伐底的儿子。本来迦腻色长着人脑袋,当他还小时,一次他找父母玩,恰好父母正在欲火中烧之际,脾气火爆的湿婆一下砍掉了儿子的脑袋,看到儿子人头落地,湿婆的欲火马上就熄灭了,为了救儿子的命,他给迦腻色换上了象头,于是这孩子就成了象头神。当然对迦腻色换头的故事,还有多种版本,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迦腻色主管艺术,是个象头的活泼少年形象,与其他一本正经、凛然不可亲近的神明不同,他很有亲和力,很受印度教信众的欢迎。
  狮驼集团的这位副董事长,有个特征【美人声】、【细声如窈窕佳人】,我认为这是迦腻色的特征,因为迦腻色是个少年,应该没到变声期,一直是女孩子的声调,柔声细气的。在《西游记》中,文殊和普贤经常同时出现,而且文殊的排名一直压着普贤,青狮与白象自然是老相识,他的地位也压着白象一头。青狮有下凡的经历,所以多半是青狮怂恿白象一块下凡的,这样既多一个人手,将来有倒霉的一天的话,也多个垫背的;白象大概也有相似的想法,他最多是从犯或同案犯,天塌下来,有青狮顶着。他们俩都住在狮驼岭狮驼洞,从日后的表现看,青狮对取经团一直很畏惧,不断动摇,总想放过他们一马。白象很少有啥明确的想法,基本上老大干啥他干啥,说话也不多。可能因为白象是食草动物,所以他对吃唐僧肉的兴致不高。
  狮驼集团的老三,【不是凡间之怪物,名号云程万里鹏,行动时,抟风运海,振北图南】,后文说他是【大鹏金翅雕】。严格的说,大鹏不是狮驼岭的成员,小钻风说他【原住处离此(狮驼岭)西下有四百里远近。那厢有座城,唤做狮驼国。他五百年前吃了这城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因此上夺了他的江山,如今尽是些妖怪】。本来他与青狮白象是两个山头,有400里距离,比北京到天津的120公里还要远。之所以跑来投奔青狮、白象,是他想吃唐僧肉,又自认无法独立制伏取经团,故而【径来此处与我这两个大王结为兄弟,合意同心,打伙儿捉那个唐僧也】。从地位上说,做为独立山头的领导人,他不是投奔王伦的林冲,而是大闹江州之后上山的宋江。他与青狮基本平起平坐,白象只能听呵。大鹏在吃唐僧肉的立场上最积极最坚定,为此诡计百出,出力最多,到后来他俨然架空了青狮白象。
  在孙悟空眼中,这位三魔头【金翅鲲头,星睛豹眼。振北图南,刚强勇敢。变生翱翔,鷃(y&n)笑龙惨。抟风翮百鸟藏头,舒利爪诸禽丧胆。这个是云程九万的大鹏雕】
  这段对大鹏的描写很有意思,是中印神话的综合,或者说这位大鹏金翅雕,具有中印两国血统。《庄子 内篇
逍遥游第一》记载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所谓【鲲头】、【云程九万】,都来自这段记载。《西游记》又进一步引申说,大鹏双翅拍动一下,就是9万里,虽说比猴哥的筋斗云的10.8万里稍微短一点,可鸟拍翅膀比猴子翻跟头速度快的多,所以大鹏的速度远比猴哥快。
  大鹏的印度血统,则是来自印度神话中的金翅大鹏迦楼罗(Garuda)。在印度教中,迦楼罗是维持神毗湿奴的座驾,形象为金翅、人面的巨鹰,时常驮着毗湿奴与妻子吉祥天一块出行,《西游记》说大鹏【金翅】就是此意。迦楼罗在佛教中的位置更为重要,他是佛经中护法的【八部众】之一,由于前两部是天、龙,故而【八部众】又被称为【天龙八部】。迦楼罗以龙(Naga)为食物,每天要吃一条龙及五百条小龙。《水浒传》中有个小角色—摩云金翅欧鹏,他的名字和绰号,都来自迦楼罗。做为印度教和佛教中,最重要的鸟形神明,迦楼罗在南亚和东南亚广受欢迎。印尼和泰国的国徽,就是迦楼罗。
  说到这里,笔者联想起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笔者怀疑【伽罗】是迦楼罗,但缺乏证据,权当疑问吧。西方神话中的狮鹫格里芬(Griffin,
Griffon),有着狮子的身体,鹰的头、爪、翅膀,是飞禽之王与走兽之王的结合,从中亚到欧洲都广受推崇。著名的瑞典战斗机JAS-39,用它做绰号;许多家族用它做徽章;还有姓格里芬的,如2009年NBA状元秀布雷克-格里芬(Blake
Griffin)等等。迦楼罗与格里芬的拼写、造型都很相似,很难让我相信它们之间没有联系。
  且说猴哥从小钻风口中打听明白其中虚实之后,一棍子将其打死,然后变成小钻风的模样混入狮驼岭狮驼洞,向三位魔王吹嘘了一番孙悟空如何如何有能。青狮大王是个没了下面的怂包,被吓得【浑身是汗,唬得战呵呵】,打算放弃吃唐僧肉的计划。猴哥见计谋得逞,得意忘形之余露出本相,被眼明手快的三大王云程万里鹏一把擒获,随即被其装进了他的独门武器阴阳二气瓶。在整个取经路上,猴哥真正被捉住的时候不多,基本都能靠变化和筋斗云逃之夭夭,像这次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擒获,实属凤毛麟角。大鹏第一次出手,就显露出过人的机警、胆识和战斗力,让青狮白象都对他刮目相看。幸好猴哥有观音菩萨给的救命毫毛,才从阴阳二气瓶中侥幸逃脱。
  随后猴哥与猪八戒结伴,跑到狮驼洞洞口正式宣战。取经团一路上遇到的妖精,大体分为三种:一是处心积虑主动找上门来的,目的是要吃唐僧肉或者贪图取经团财物,如白骨精、红孩儿,或者设套让你往里钻,例如太上老君的座驾青牛精,故意摆几件衣服让取经团穿,你一旦穿上就是偷我的东西,官司打到玉帝、如来面前也是我赢;二是误打误撞的,例如唐僧遇上黄袍怪、蜘蛛精、车迟国三大仙;三是取经团主动找人家麻烦的,例如乌鸡国首次遭遇青狮子。狮驼岭这次,基本可以算第三种。听到猴哥、八戒来砸洞门,大魔王青狮又怂了,【心惊胆战道:“几年都说猴儿狠,话不虚传果是真!”】不过既然猴哥和老猪欺负到了门口,不出去会会,以后就别想在道上混了。于是青狮问大家:【谁敢与他打个头仗?】结果【无一人答应,又问又无人答,都是那装聋推哑】。
  看到这里笔者都想笑,这哪里是吃人的魔王,分明是被人堵到门口欺负的窝囊废。细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这三个魔王,名为兄弟实则各怀鬼胎。
  老大青狮在吃唐僧的问题上,一直立场不坚定,抱着能吃就吃一口,吃不到拉到,继续做我的山大王、小军阀的想法。虽说他有4.7万大军,是西天路上最大的反动武装,可家业越大,青狮就越胆小。大概是做乌鸡国国王做出了瘾头,凡事以保住家业为要,没有也不想主动去招惹取经团。
  白象是个素食主义者,性格比较温和,对于吃唐僧肉不上心。还沉默寡言,总共 4
回内容,他几乎没说什么话。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的想法很单纯,就是你老大不出头,让我去打头炮,哪有这道理?
  大鹏的心机很深,以他的本领,是能够战胜猴哥的,之所以不吭声,是有 2 种想法:
看看青狮白象这俩怂包的真本事,当然也顺便看看猴哥的能耐。大鹏是为了吃唐僧才入伙的,到目前为止时间不长,很可能从未见过青狮、白象出手,不知他俩的深浅。
  2 让青狮出丑、看他的笑话,降低他的威信,为最后架空他做铺垫。
既然老二老三都不吭气,青狮大怒:【我等在西方大路上,忝着个丑名,今日孙行者这般藐视,若不出去与他见阵,也低了名头】。尽管如此,青狮依然底气不足,还没上场呢,就给自己失利找辙:【等我舍了这老性命去与他战上三合!三合战得过,唐僧还是我们口里食;战不过,那时关了门,让他过去罢】。话说到这,其实狮驼岭并未真的得罪取经团。都是孙悟空先撩拨人家,还打死了喽啰小钻风,手上欠了狮驼集团的血债。然而直到此时,大魔青狮依然右倾投降主义,希望和平解决,他说:【大胆泼猴!我不惹你,你却为何在此叫战?
你这等雄纠纠的,嚷上我门,莫不是要打么?】猴哥是个没事都要惹事的主,自然要打,双方略经交手,青狮现出原形将猴哥一口吞下肚子。青狮没想到,吃下容易消化难,猴哥在他肚子里一通翻江倒海,搞得他痛苦难当,只好同意【我兄弟三个,抬一乘香藤轿儿,把你师父送过此山】。
  待猴哥从大魔肚子里出来,魔王们翻脸不认张,一番厮杀之后,二大王白象生擒猪八戒。孙悟空也不地道,借着解救八戒的机会,冒充阎王爷派来的【勾司人】,来索八戒的性命。八戒听说阎王要他死,吓坏了,向猴哥求饶,猴哥则装模作样的同意让八戒多活一天,代价是【你可有盘缠,把些儿我去……若无盘缠索了去!跟着我走!】开始老猪还哭穷装可怜:【可怜啊!出家人那里有什么盘缠】,见对方坚持要,只好说:【有,有,有!有便有些儿,只是不多】,又说:【可怜,可怜!我自做了和尚,到如今,有些善信的人家斋僧,见我食肠大,衬钱比他们略多些儿,我拿了攒在这里,零零碎碎有五钱银子,因不好收拾,前者到城中,央了个银匠煎在一处,他又没天理,偷了我几分,只得四钱六分一块儿,你拿了去罢】。老猪辛辛苦苦攒了俩钱,还被没天理的银匠偷了几分。又怕被猴哥发现,都藏在【左耳朵眼儿里】。这回为了保命,统统给了冒充【勾司人】的猴哥。
  这里我们可以算算这4.6钱银子值多少钱,按清朝库平银的衡量标准,一斤等于597克,金银采用16两为1斤,则一两白银为37.3克,4.6钱是17.16克,按现在的每克银价6元计算,公式为:597/16
x 0.46 x 6 == 102.98,约为103
元RMB,1张大红票子而已。要说猴哥真真不厚道,讹诈来老猪辛苦攒下的这点钱,装进腰包找地方偷着乐就行了,非要将其点破。老猪见上了当,这个恨哪,破口大骂:【天杀的弼马温!……都是牙齿上刮下来的,我不舍得买了嘴吃,留了买匹布儿做件衣服,你却吓了我的】。骂归骂,这点辛辛苦苦攒下的私房钱,肯定要不回来了。
  听说猴哥救走了八戒,白象急忙挺枪来战猴哥,一贯傻头笨脑的八戒突然来了聪明劲,也许是猪和象都是长鼻子动物的原因,他指点猴哥用棒子戳白象的鼻孔,于是孙大圣顺利制服、生擒白象,揪着白象的鼻子来见唐僧,说起来这个形象也挺可怜的。成了战俘的白象也和大哥青狮一样,被迫同意【若肯饶命,即便抬轿相送】。至此,大魔青狮、二魔白象相继败在猴哥手下,都彻底认怂了,纷纷表示【快早安排送他去罢】。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云程万里鹏不仅立场坚定、毫不动摇的要捉唐僧,更定下了捉唐僧、擒猴哥的完整作战方案,被猴哥打出心理障碍的青狮、白象又有了信心,【欢欣不已,真是如醉方醒,似梦方觉,道:“好,好,好!”】,一副【始惊、次醉、终狂】的德行
  于是三个魔王和众小妖,簇拥唐僧上了轿子,带着取经团过了狮驼岭,西行400里地到了云程万里鹏的老巢狮驼国,国都中的娱乐城十分有趣,坐台小姐是妖艳的豹纹妹,楼下的保安却是大灰狼(楼下苍狼呼令使,台前花豹作人声)。正当猴哥左顾右盼之际,大鹏突然翻脸,手持画杆方天戟,往大圣头上打来;大魔青狮则持刀来战当年摸自己裤裆的八戒,而被八戒找出破绽的白象则来战沙僧。三个魔王力战三个和尚,恰好是一场三对三篮球赛,打得惊天地泣鬼神。
  按常理说,这一战应该是各自的老大对老大,老二对老二,老三对老三,可实际却是大鹏对猴哥,青狮对八戒,白象对沙僧。此前青狮、白象都和取经团动过手,都输掉了,虽说白象不是输在八戒手中,可八戒知道他的罩门,故而白象不敢面对八戒,只好去攻击沙僧。大鹏除了在狮驼洞突袭猴哥,并将其生擒之外,还从未真正出手过,一直在【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直到到了主场狮驼国,才真正出手,【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出手则以,出手则力求一击中的,这份隐忍就远在青狮白象两个草包之上。双方的捉对厮杀序列,能清晰看出青狮、白象已经事实承认大鹏是老大了。
  八戒和沙僧,与此前和此后的多数战役一样,毫无悬念的被击败和生擒,出人意料的反而是猴哥。在整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肉搏能力极强,罕逢对手,即使打不过,他也可以利用筋斗云的机动性或72般变化,逃之夭夭,即使偶尔被生擒,那也是对手使用了某种法宝。只有这狮驼城战役,孙悟空完败。猴哥见打不过对手,便翻筋斗云打算逃脱,一个跟头飞出去10.8万里。猴哥没想到大鹏更猛,他【扇一翅就有九万里,两扇就赶过了】,扇翅膀的频率比猴哥翻跟头快多了,轻松追上猴哥,将其【一把挝住,拿在手中,左右挣挫不得】。猴哥又想施展变化,将身体变大或变小,没想到【(猴哥)变大些儿,(大鹏)他就放松了挝住;变小些儿,他又擅紧了挝住】,如来佛的手掌心,也不过如此。既然肉搏、机动、变化各项能力都不如人,猴哥只能束手就擒了,输得心服口服,毫无脾气。按大魔青狮的说法【三贤弟有力量,有智谋,果成妙计】,取经团5个人畜,论智论勇论法力,都输的干干净净。
  大获全胜的魔王们,将唐僧师徒架上蒸笼,打算清蒸了吃。毕竟孙悟空善于变化,又顺利逃脱了,他用中印混编的咒语【络蓝净法界,乾元亨利贞】,叫来北海龙王护住唐僧、八戒和沙僧,才让他们免于一死,权当蒸桑拿了。
  这句咒语值得分析一下,前半截【络蓝净法界】,应为【唵(ǎn)蓝净法界】。【净法界】是佛教术语,是说僧众修行的过程。是具有无量功德的,能满众生所有愿望,可谓【千处乞求千处应】;这个过程又是【众善奉行】,是在清净法界,众僧每走一步,都是在清理这五浊恶世,使其清净。也好给众生种下无量善根,令结无量法果。这个清理法界过程,实质上也是在清理我们的内心,外相的一切都是随着我们的内心变化而变化,心如果清净了,法界自然也就清净了。【净法界】的咒语即《净法咒》,只有4个字【唵蓝】和【娑诃】,日常做洗脸、洗脚等卫生行为时,念【唵蓝】21遍、【娑诃】3遍,横向能净己、净人、净整个法界,纵向能净身、净心。
  后半截【乾元亨利贞】,出自《周易》的第一卦《乾乾为天
乾上乾下》的第一句话【乾:元,亨,利,贞】。乾是八卦和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与【坤】相对,可以理解为【天】或【阳】。元,亨,利,贞是乾的四大性质功能。【元者善之长也】,【元】也有第一的意思,如新年第一天叫元旦,这里可以理解为乾是各卦之首。【亨者嘉之会也】,意为美好、通达,例如【xx运亨通】。【利者义之和也】,【义】与【利】是相对概念,犹如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贞固足以干事】,【贞】有刚健精纯的意思,与阴柔的【坤】相对。两句话加在一块,是印中、佛儒的文化结合,虽貌似简单,涵义却极为精深,实为学习儒学、佛法的入门必经之途。
  趁着三位魔王睡觉的机会,猴哥解救了师父和师弟们,正要逃走,却又被半夜起来巡视的三位魔王发现,除孙悟空之外全部再度被生擒活捉。只是这一次魔王们知道即使捉住猴哥,也无法真正控制住他,悟空又瘦小枯干没什么油水,索性放他去了。为了避免猴哥如同跗骨之蛆再来找麻烦,智勇双全的三魔王又生一计,将唐僧关起来,放出风声说唐僧已经被他们连夜吃了,以此断了大圣的念想。头脑简单却又屡次立场动摇的大魔王、二魔王,此时已经完全唯大鹏马首是瞻,争先恐后溜须拍马【俱大喜道:“是,是,是!兄弟说得有理!”】
  听到假消息的猴哥心如死灰,嘴里没有把门的,说出一番反动言论:【这都是我佛如来坐在那极乐之境,没得事干,弄了那三藏之经!若果有心劝善,理当送上东土,却不是个万古流传?只是舍不得送去,却教我等来取。怎知道苦历千山,今朝到此丧命!罢,罢,罢!老孙且驾个筋斗云,去见如来,备言前事。若肯把经与我送上东土,一则传扬善果,二则了我等心愿;若不肯与我,教他把松箍儿咒念念,退下这个箍子,交还与他,老孙还归本洞,称王道寡,耍子儿去罢】。这猴哥放肆过了头,胆敢指责佛祖吃饱了没事干,拿他们师徒当礼拜天过。不过骂归骂,事还得办,老孙奔西天而去。
  话说这是老孙第3次来西天了,前两次分别是为了青牛精和六耳猕猴。在西天,如来睁开【慧眼】,认出三个魔王的身世来头。如来告诉猴哥,青狮白象是文殊普贤的座驾,这三魔王大鹏鸟,其实是他的舅舅。原来【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又分为走兽、飞禽两大类,【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大鹏与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亲处。】
  如来痛说的这番家史,听着令人毛骨悚然。孔雀、大鹏是凤凰的儿女,凤凰又是天、地之子,所以孔雀、大鹏当是天地的孙子孙女。这孔雀也不是什么好鸟,半径45里内的人都被他吃光了,与她/他的兄弟大鹏是一路货色,这吃人无数的家伙,就因为如来曾在她/他肚子里待了一会,就成了【有些亲处】的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实在叔可忍婶不可忍。
  其实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神明,也叫【孔雀明王】(Mahamayuri),直译就是【大孔雀】。《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也就是取经团初到乌鸡国那一回,唐僧在宝林寺禅堂中,晚上读的就是《孔雀真经》。
  叨咕完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如来亲率文殊、普贤等弟子徒孙,加上孙悟空,去狮驼国救唐僧师徒。由于佛、菩萨们肉搏能力弱、法术能力高,他们让孙悟空先去挑战做诱饵,只许胜不许败,将三个魔王诱进伏击圈。听说猴子又来了,大魔青狮又露怯了,他说:【这猴儿两三日不来,今朝却又叫战,莫不是请了些救兵来耶?】本来大鹏对孙悟空有心理优势,况且青狮白象已经离开了老巢狮驼岭,在他的地盘上就得听他的,于是他毫不客气的说:【怕他怎的!我们都去看来】。这已经是向青狮白象下命令的口气了,还顺便奚落了青狮一番。就这样,三个魔王出城对阵大圣,来了个三英战孙猴,猴哥本来就不是他们仨的对手,又是带着任务来的,略作抵抗转身就跑,将三魔诱入圈菩萨们布置下的伏击圈。见深陷重围,大魔青狮一如既往的怂了:【不好了!那猴子真是个地里鬼!那里请得个主人公来也!】他与白象见到各自的旧主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之后,立刻丧失了抵抗意志,举手缴械投降了。
  偏偏穷途末路的大鹏鸟,不知死活的说了一番其他任何妖精想都不敢想的反动言论:【大哥休得悚惧,我们一齐上前,使枪刀搠倒如来,夺他那雷音宝刹!】按常理分析,所有妖怪都可以反如来,唯独他不该。他的如来舅舅身份,是他的权利、地位和法力来源,反了自己的外甥,对他有什么好处?不仅如此大鹏鸟还觉得自己挺有理,质问道:【如来,你怎么使大法力困住我也?】仿佛是小偷质问警察:【你丫为何抓我?】更加奇怪的是如来的反应,他不像其他被造反者那样破口大骂:【我待汝厚,汝奈何丧尽天良反我?】而是耐心极好的和大鹏斗嘴:【你在此处多生孽障,跟我去,有进益之功。】好像是说:舅舅呀,我其实是为你好啊,不是拉你进监狱。大鹏的气焰极为嚣张:【你那里持斋把素,极贫极苦;我这里吃人肉,受用无穷!你若饿坏了我,你有罪愆】。好像他吃人是应该的,既然你如来慈悲为怀,就应该让我吃人,否则就【有罪愆】,如果这个逻辑成立,小偷就该对警察说:你丫剥夺了快速致富的权力,我没罪、你有罪!如来则非常耐心跟他讨价还价,谈工资待遇,给他开出优厚的条件:【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怎么样舅舅,凡是众生给我的好处,你都先尝先挑,咋样,够意思了吧?至于五百年前吃了狮驼国国王和全部臣民的血案,如来提都没提。
  如来的这种把戏,日后在为取经团开的总结表彰大会上又玩了一次,当时如来封八戒为【净坛使者】,老猪很生气,【口中嚷道:“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如来振振有词:【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书中没写老猪是否被说服,反正如来没再给他开口的机会。按如来给大鹏和老猪的分工,大鹏显然占了上风,各方贡献大鹏可以【先祭汝口】,自然是先可着他挑好的吃。老猪呢,【教汝净坛】,是吃剩饭、喝地沟油、做保洁的。这样完整的享用贡品顺序,是大鹏先来,诸佛其次,老猪扫尾。合着辛辛苦苦取经的老猪,只能吃大鹏等人的残羹剩饭。更可恶的是对白龙马的处置,如来封他为【八部天龙马】。前面说过护法的八部众的前两部分别是天和龙(Naga,
形状像蛇,与中国龙差异极大),白龙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自然要进龙部,而不是天部,偏巧大鹏迦楼罗以龙为食,即使在佛国西天,大鹏放弃了吃龙的食性,日常生活中欺压白龙马,也是可想而知的。当然反过来理解也可以,如来让八戒和白龙马在大鹏手下受气,是让大鹏感到如来是在为他出气,让他感恩戴德。
  虽然如此,如来却也对大鹏非常忌惮,【不敢松放了大鹏,也只教他在光焰上做个护法】,让他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监视居住。之后,猴哥解救出师父、众位师弟,继续西行不提。
  整个狮驼岭事件,虽说看起来不复杂,却颇多可疑。青狮、白象本是文殊、普贤的座驾,被镇反后继续从事老本行,大鹏鸟则做了佛前护法,那么,大鹏怪以前是干什么的呢?做为如来的娘舅,大鹏的辈分非常高,武功、见识、法力更是远在青狮、白象之上。他盘踞狮驼国,距离狮驼岭400里地,其实与狮驼岭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山头,何必巴巴的投奔青狮白象,甘当老三呢?换个角度说,青狮、白象又怎敢大咧咧的做大鹏的老大呢。经过推理,不难发现大鹏此前是无业人员,严格的说不是西天的体制中人,吃唐僧肉而长生不老,是他跻身一流神佛的最好机会,所以才上杆子跑来,给青狮白象两个怂包兼草包,当名义上的小弟,实际却将这二位架空。不仅如此,他的根据地在狮驼国,而不是狮驼岭,他出主意让青狮白象将取经团护送到狮驼国再动手,其心机很深。到了狮驼国,我的地盘我做主,不仅取经团要任由我摆布,连青狮白象都得听我调遣。所谓老三,只是说说而已,叫你们一声大哥二哥,那是给你们面子,别当真了。真正谁听谁的,还要看本领、根基、人脉和血统。
  笔者听到一种说法,西天之所以一心拉猴哥入伙,是因为西天盛产魔法师,却严重缺乏肉搏能力高、善于物理攻击者,我认为此说有理。大鹏鸟的才智、武功、机动、变化都在孙悟空之上,按各方面的综合打分,我认为大鹏是《西游记》中最厉害的妖怪和次级神佛,其次是二郎神,再次是猴哥和六耳猕猴并列,牛魔王排第五。那么为何西天不用大鹏,让他做社会闲散人员,却要费尽心机拉拢孙猴子呢?我认为坏就坏在大鹏的辈分比如来高,这样的人喜欢在领导面前倚老卖老,听请不听令,让领导头痛不已。相反孙猴子出身寒门,原本是个山贼草寇,又大闹天宫有了案底前科,古人云【使功不如使过】,让他在取经路上接受再教育,磨去既有锋芒,真心实意的痛改前非之后,他自然会诚心向化。即使老孙猴性难改,可经历了一系列的艰险,他与唐僧结成的战斗情谊也十分牢固,如果猴哥不听如来的,如来让唐僧下令调遣猴哥也行啊。
  至于大鹏,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丢的干干净净,只能在外甥眼皮子底下讨生活。想想狮驼国富于青春活力与野性的豹纹妹们,真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当然这次下凡经历,也许对他是件好事。首先,他成了西天的公务员,有了正式编制,不再是无业游民了。其次,大鹏这次下凡,也许就是西天有意安排的,是个阳谋,明知他要吃唐僧,却假装不知道,让他动手犯罪,再来一番镇反,他就成了有罪之人,还是【使功不如使过】的老路数。最后,如果他能收敛锋芒,夹着尾巴低调做人,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体谅如来用八戒、白龙马给他出气的良苦用心,实心为如来做事,那么他的地位和成就,都会在猴哥之上。还是米卢那句话对:【态度决定一切!】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b.bst.126.net/newpage/images/microblog.png?1" TYPE="audio/mpeg"
ALT="从《西游记》看青狮、白象、大鹏鸟&【作者:无性大象】"
TITLE="从《西游记》看青狮、白象、大鹏鸟&【作者:无性大象】" />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b.bst.126.net/newpage/images/microblog.png?1" TYPE="audio/mpeg"
ALT="从《西游记》看青狮、白象、大鹏鸟&【作者:无性大象】"
TITLE="从《西游记》看青狮、白象、大鹏鸟&【作者:无性大象】" />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b.bst.126.net/style/common/tuijian.png" TYPE="audio/mpeg"
ALT="从《西游记》看青狮、白象、大鹏鸟&【作者:无性大象】"
TITLE="从《西游记》看青狮、白象、大鹏鸟&【作者:无性大象】"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游记 九头狮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