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党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党派到闫锡山身边的是谁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请回答:①这幅图反映了毛泽东到哪参加谈判?②中国共产党派毛泽...”,相似的试题还有:
读图:请回答:①这幅图反映了毛泽东到哪参加谈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国共产党派毛泽东去谈判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谈判结果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请回答:(1)下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谈判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的中共代表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美蒋为什么勾结起来发动内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次谈判的结果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①这幅图反映了毛泽东到哪参加谈判?②中国共产党派毛泽东去谈判的目的是什么?③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④谈判结果如何标题:中共怎样与阉锡山共同抗日的(原文名《铁与血》)     发言内容:    一九三六年一月十二日,古城太原寒风凛冽,街道上行人稀疏。时任绥靖公署主任的阎锡山在他的官邸,秘密接待了一位不速之客。       来人是日本华北驻屯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       土肥原贤二不是来叙旧的。此前不久,土肥原亲自参与策动汉奸殷汝耕搞了“冀东二十二县独立”,并进一步图谋所谓“华北自治”。来者不善,土肥原提出要阎锡山也加入“华北自治”,还要“借路”从绥远北攻蒙古。       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日夜,趁着夜色,陕北一万多红军以抗日先锋军名义渡过黄河,突破晋绥军防线进入山西。       对红军东征,日方很快作出反应。土肥原贤二马上公开表示:“如华北当局不能消灭红军,日方愿尽力协助。”       面对如此形势,阎锡山怎样打自己的算盘呢?       阎锡山在年初和土肥原的会谈中没能让日方的想法得逞,此刻对日方伸出的援手,他依然警惕地不置可否。但他又很清楚自己的晋绥军根本挡不住红军的进攻,权衡再三,他只好向蒋介石求援了。蒋一直想插手山西的事务,只是苦于找不到机会,阎的请求可谓正中下怀。蒋介石立刻派十万中央军开进山西。       面对日益复杂的山西局势,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五月五日,毅然决定红军回师陕北,并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回师通电》。       与红军回师形成对比的是中央军仍然赖在山西不走。阎锡山不禁心中暗暗叫苦,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他不安地对身边的人说:我不亡于共,也要亡于蒋。       阎锡山把摆在自己面前的形势称之为“在三个鸡蛋上跳舞,既不能滑下来,也不能踩破”,不言而喻,这三个鸡蛋是日、蒋、共。       阎锡山如何在这三个鸡蛋上跳舞呢?谁也没有料到,一贯视共产党如敌手的阎锡山竟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就是把当时关在北平草岚子监狱的共产党人薄一波请回来。他把这项重要使命交给时任山西训导院副院长的郭挺一去办。       薄一波出狱后不久。郭挺一找上门来,他反复劝薄一波。但薄一波并不想回山西,一是他尚未向组织请示,二来他对阎锡山这个老乡党知之颇深,不愿和阎打交道。       薄一波向中共北方局联系人徐冰汇报了阎锡山请他回山西的情况。徐冰立即赶到天津,向北方局领导人刘少奇作了汇报。       薄一波:“刘少奇那时候催促说: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不得不去了。”       一九三六年九月,薄一波回到阔别已久的山西。       就在薄一波回山西之前,这里刚刚发生过一件大事。       山西省史志院研究员师文华:“就是“自强救国同志会”,这里面一部分进步的青年,就提议建立一个抗日救国同盟会。阎锡山同意建立这个会,但是他不同意用“抗日”这个词,因为阎锡山第一他和日本人过去就有来往,所以他不愿意用“抗日”这个词,怕得罪了日本人,当时蒋介石也还没公开提出抗日,他也怕和蒋介石口径不一致。第三个他要表示自己的特殊性,所以不愿意用这个“抗日”,要和共产党的口号要区别开来,所以他就提出来是叫“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就是“牺盟会”。”       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即九•一八事变五周年之际,牺盟会在太原海子边公园举行宣传大会提出“不分党派,不分男女,不分职业,只要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一齐动员起来,积极参加一切救亡运动的总纲领”。阎锡山看到牺盟会对民众的号召力,于是,亲自担任会长。       十月底,薄一波结束了在山西的考察,回到北平后,通过徐冰把在山西了解的情况向北方局作了详细汇报。北方局决定由薄一波、杨献珍、韩钧、董天知、周仲英五同志组成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由薄一波负责,并且指示他们要站稳脚跟,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推动阎锡山抗日,率先在山西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三日,薄一波和公开工作委员会的其他同志到达太原。       翌日,阎锡山约薄一波到省府会面,在梁化之的陪同下,薄一波走进了省府东花园。       山西省史志院副院长李茂盛:“薄一波和阎锡山、赵戴文、梁化之都是同乡,所以呢,薄一波说:咱们按家乡话说,“先小人,后君子”,把丑话说在前面,然后好共事,因此薄一波就和阎锡山约法三章:第一,我参加共产党多年,说话、行动都离不开共产党的主张;第二,凡是(有利于)抗日的事我们就做,不(利于)抗日的事不做;第三条是我要用些人,希望提供方便,保证他们的安全。”       会谈结果是薄一波也没料到的,他提出的那几条让阎锡山难以接受的条件,阎锡山居然全部答应了。       阎锡山历来把生存放在第一位,他有一句山西味儿很浓的口头禅,叫“冬天穿皮袄,夏天穿长衫”。正是在救亡图存上,他找到了和共产党合作的一个共同点。       薄一波和阎锡山会谈的成功,标志着共产党和阎锡山特殊形式的上层统一战线的形成。       此后,薄一波以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办公室秘书的名义,到牺盟会任常务秘书,主持日常工作。他对牺盟会领导班子进行了改组,加进去公开委员会的董天知、韩钧,还有原来的宋劭文、戎子和等,七名常委除梁化之外,都是中共党员。会长依然是阎锡山。       阎锡山分析中日一战迟早要打,他多次在会议上提出,假如日本人打进山西来,我们该怎么办?薄一波据此提出一个培训新型军政干部的建议,阎锡山颇为欣赏。于是,一九三六年冬天,牺盟会主办的“军政训练班”、“民训干部教练团”,在国民师范学校热火朝天地开办起来。于是,各省苦于报国无门的爱国青年纷纷涌向山西。       此时的太原古城,到处是抗战的欢呼和救亡的歌声。沸腾的革命形势,颇有点象大革命时期的广州。       牺盟会在山西迅猛发展,短短几个月,会员发展到六十万,民众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一九三六年,山西县一级几乎没有共产党组织,通过牺盟会特派员,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时,各县共产党组织迅速建立起来。不少县的牺盟会领导机关就是中共县委机关,牺盟会特派员就是中共县委书记。       此时,“西安事变”虽然已经爆发,但在全国范围内,国共合作的抗日统一战线尚未形成。薄一波和牺盟会的活动引起了阎锡山身边一些人的恐慌,这些人当初就反对阎锡山请薄一波回来。以阎锡山嫡系部队晋绥军将领王靖国为首的五六十名军官,集体来到阎锡山东花园官邸,跪在地上请愿,要求把薄一波撵走。       南京方面对薄一波在山西的动向也十分警觉,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张励生给阎锡山发来一封密电,说:经查明,薄一波是有组织关系的共产党员。山西用这个人是危险的。       统一战线在山西开创的局面能维持多久?前景将如何?此刻,还很难有一个明确答案。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晚上,太原山西国民师范礼堂内人声喧哗,气氛热烈。牺牲同盟总会正在举行欢送军政训练班十三名东北籍学员北上抗日的大会。       同一天,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军队开始全面入侵中国。       阎锡山对战争是有预料的,他把薄一波请回山西,并和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成立牺盟会、办“军政训练班”,都是为应对战争而做的准备。       阎锡山还是要用薄一波的,这个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地方实力派深知自己亲手培养起来的晋绥军只是一支内战军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防军,更不是现代化日本陆军的对手。       当薄一波向阎锡山建议正式组建山西新军时,阎锡山立即同意,并要薄一波先尝试组建一个团。一九三七年八月一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总队在太原山西国民师范礼堂举行成立大会,宣布八月一日为新军诞生日。这个日子,正好也是中国共产党军队的诞生日。       正是这一天,平津失守。       “七七事变”后,中共率先发表了国共合作宣言。       八月初,南京政府任命阎锡山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指挥绥远、山西的抗战部队。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又改为十八集团军,下辖一一五师、一二零师、一二九师。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第八路军编入二战区战斗序列,朱德任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第八路军三个师渡过黄河全部开赴山西。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一日,秋风乍起。薄一波率决死队从太原火车站出发,向山西东北的前线地域开进。       薄一波带领决死队行军途中,遇到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林彪、聂荣臻指挥下,在山西平型关消灭日军板垣师团二十一旅团一千多人,取得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的首次胜利,而几乎与此同时,晋绥军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不听指挥,擅自弃守天镇要塞,导致日军突破防线,阎锡山组织的雁门关会战失败。       阎锡山想振作一下节节失利的晋绥军,下令枪毙了老部下李服膺。他把更多希望寄托在扩建新军上,阎锡山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名义发布命令,再组建五个旅的新军,由薄一波全权负责。       一九三七年十月中旬,阎锡山和卫立煌组织指挥的“忻口战役”打响了。       忻口是太原北部的咽喉,忻口不保,太原也将失守,因此这次战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阎锡山失去耐性,他孤注一掷,把晋绥军几乎全部投入战场。       当中日双方军队在忻口大战的时候,另一路日军沿着石太铁路向山西东边的门户娘子关发起猛烈进攻。在日军的两路夹击之下,中国守军渐渐不支,娘子关失守。忻口失守。太原也很快失守。       阎锡山且战且退,退到山西南部重镇临汾。       山西半壁河山沦陷,占领区的县长们或告退,或逃跑,或降敌,阎锡山的基层政权陷于瘫痪瓦解。牺盟会决定,派遣军政人员潜入县城和乡镇,建立抵抗组织,与日军和伪政权抗衡。       山西一百零五个县,有七十个县,换上了牺盟会和决死队的干部,其中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       此时,薄一波已率决死一纵队到达山西东南部的沁县,并挂起第三专署的牌子。这里东有太行山作屏障,西有太岳山为依托,确实是建立根据地的好地方。第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也驻扎到这里。       在牺盟会领导下的各县区都成立了农民救国会、妇女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儿童团等抵抗组织,为抗日军队输送兵员和粮食,补充军鞋、军衣等物资,第八路军得到了充足的后勤保障。       决死队战士开始多数是知识青年。当时有外国记者报道,山西决死队是中国最有文化的一支军队。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都曾是决死队的战士。       苏策:“我们这个决死队成立以后,夏川他们就写了这个决死队队歌。这个队歌(歌谱)用的就是《马赛曲》,我们在部队里就传唱开了”       阎锡山为了控制住决死队这支优良的后备军,从晋绥军里派去了许多军事指挥官。但是由于决死队实行政治委员负责制,从排一级就设政治工作员,实际上决死队一开始就掌握在共产党手中。晋绥军军官在决死队的多数部队中是没有控制力的。因此,部队中的新旧斗争相当激烈,甚至是你死我活的。       而决死队和第八路军的关系极为密切。早在山西国民师范办军政训练班时,薄一波就通过中共北方局请调了十几名红军。共产党人的战争谋略和对于民族前途的思考得到了这些学生兵的认同和响应。       这些情况阎锡山是清楚的,在他的眼里,这支学生军正在被快速“赤化”,这让他心里紧张不安。撤到临汾后,阎锡山清点了一下,十几万的晋绥军只剩下两三万,新军又把握不住,阎锡山非常着急。       在临汾的安稳日子没过多久,阎锡山又退到黄河边的吉县。       与此同时,他授意成立了一个由一百零八人签名发起的“民族革命同志会”,企图逐步对牺盟会取而代之。阎锡山把原来由牺盟会委任县长的职权也收了回来,他明文规定:“县长、公安局长由省政府训练、任免。”       阎锡山对牺盟会和新军的态度有了变化。日本人对阎锡山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一九三八年六月,日军的军事侵略重点已经转到中国的长江流域,因为兵力不足,他们对中国地方实力派开始了一系列分化诱降的秘密行动。其中,日本陆军部的情报组织制定了一个代号为“狸工作”的计划,它的主要目标是阎锡山。之后,根据阎锡山的字“伯川”,改为“伯工作”。       虽然“伯工作”结局不明朗,但是日本特务机关另一个代号为“桐工作”的秘密行动却有了结果,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艳电”,公然成为叛国者。       此时,阎锡山已经西渡黄河,退到陕西省宜川县的秋林镇。牛荫冠带领牺盟总会也随之退到离秋林镇不远的上葫芦村。       阎锡山面临的依然是几年前的问题,还是日本人、共产党、蒋介石,但是形势已经大不相同。       阎锡山仍然坚持他那套生存第一的哲学,但是他的生存哲学正由过去的联共抗日变为联蒋反共对日妥协,这个危险的转折是从一次会议开始的。       一九三九年三月,陕西宜川秋林镇召开了“第二战区军政民高级干部会议”,又称“秋林会议”。会议一开始气氛就很紧张,谈笑间暗藏杀机。       阎锡山首先从取消新军的政委制上开刀,取消政委制,就等于夺走了新军的领导权。       阎锡山说,这是蒋委员长的命令,我不能不执行。紧接着,他又将出一军,提出“统一编制”,企图从事实上彻底吞并新军。       薄一波和新军的其他负责人当然坚决抵制。       雷任民(时任决死队四纵队政委):“阎锡山开了三个月的会,阎锡山讲阎锡山的,我们讲我们的,争论对峙了两个多月。”       秋林会议四月二十日就宣布散会了,但是薄一波等人却被立即软禁,原因是他们仍然拒绝取消政委制。阎锡山的态度是,你们不答应,我就不放你们走。       1939年6月初薄一波才离开秋林,他被软禁了近三个月。       决死四纵队政委雷任民返回晋西北时,绕道延安,到杨家岭向刘少奇汇报秋林会议情况。汇报时毛泽东也来了。       薄一波从秋林返回部队后,召开一纵队干部大会,大会致电阎锡山并通报新军各部,要求收回取消决死队番号和政治委员制度的成命。会上,还追悼了牺牲的烈士。       一九三九年下半年,新军各部队都做了不同程度准备,旧军官能换掉的换掉,能争取的尽量争取。       曾任决死三纵队政委的戎子和回忆说,一九三九年九、十月间,彭德怀副总司令去延安路过三纵队驻地,召集纵队内共产党负责人开会。彭总说,形势很严重,要把不可靠的军官及时清理。我们同意了,但没有立即执行。事变开始后,已经来不及了。       阎锡山这面也在加快步骤,他取消了新军番号,把决死队四个纵队各编为两个旅;决定将薄一波调往秋林担任山西省政府建设厅长,雷任民调到秋林任少将参事,实际上是把他们挂了起来。       秋林会议结束后,阎锡山派梁化之到重庆国民党中央党政训练班受训。蒋介石特别召见了梁化之,蒋介石让梁化之转告阎锡山,“阎先生同共产党斗争是有经验的,在这方面阎先生有什么困难,中央一定无条件支援。”       抗战前被阎锡山取缔的国民党省党部也恢复了,而抗战初期与共产党合作的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却被取消。阎锡山和蒋介石的关系异乎寻常地热乎起来。       阎锡山的亲信、晋绥军将领赵承绶到晋西北任行署主任后,干脆摘下联共抗日的面具,强令撤消了晋西北十三个县的牺盟会和所属抗日群众团体。       山西的局势,很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了。     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三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邓小平收到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是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写的,内容是有关山西牺盟会和新军落实政策的问题。       薄一波是当年山西牺盟会和新军的主要领导,亲历了那段重要的历史时刻,他在报告中回顾了牺盟会和新军的历史,并且说:“这个问题本来是清楚的,却被林彪、四人帮搞乱了。……有成千上万干部受到牵连,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有不少人的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希望中央予以澄清。”       薄一波报告中还提到总政治部一九五二年和一九五五年关于计算山西新军军龄的两个矛盾规定,即是按实际参加决死队时间算军龄,还是从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事变”起算军龄,请求中央“尽快做出定论,以安人心”。       邓小平看到薄一波的报告,当即批示:“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应予澄清。可由总政发一通知,重申五二年二月的规定。邓小平 九月二十三日。”       所谓“五二年的规定”,就是按照实际参加决死队时间算军龄。那么这两个规定中反复提到的“十二月晋西事变”是怎么回事呢?       陕西宜川县秋林镇的上、下葫芦村是二战区政治部和牺盟总会所在地。绥晋公署政治部副主任刘岱峰原来是共产党员,脱党后,仍然秘密地为牺盟会工作,他和牺盟会负责人牛荫冠都住在这里。决死二纵队政治主任韩钧和夫人张慧君也住在这里。       韩钧是一个月前来秋林参加阎锡山召开的“民族革命同志会”代表大会的。为了预防不测,牺盟会和新军的主要负责人薄一波等都没来。会开完了,阎锡山故伎重演,不让韩钧离开秋林。       当初决死二纵队成立时,薄一波提名从草岚子监狱出来的韩钧当政委,阎锡山不同意,说韩钧不是山西人,不可靠。因此,韩钧当了政治主任,张文昂当了政委。但阎锡山知道韩钧在部队是很有号召力的,所以执意留下韩钧并非没有用意。       此时,秋林会议开过半年了,新军番号虽说取消了,但薄一波等人并没来阎锡山这里走马上任,军队依然掌握在薄一波他们手里,就是说新军问题还不算解决,阎锡山为此非常着急。       蒋介石对解决新军的事也很着急,他许诺阎锡山,新军问题解决后,可以给阎锡山三十万法币,两万新兵;解决不了,调阎锡山去兰州西北行营任主任。这是一笔交易。       阎锡山用文的办法不行,但是武力解决新军,又师出无名。怎么办呢?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五日,阎锡山派代表,通过当时的山西省伪省长苏体仁牵线搭桥,到临汾与日军清水师团的山下参谋秘密谈判,达成四条协议。这又是一笔交易。       就在这次“临汾会议”中,阎锡山制定了进攻新军的具体部署。这个部署就是,由阎锡山下达命令发起一个对日作战的“冬季攻势”,决死二纵队作为第一梯队直接与日军接火,阎锡山的晋绥军作为二梯队部署在决死二纵队后面;以决死二纵队的实力和日军正规师团作战,力量悬殊极大,后果可想而知;如果二纵队不和日军交战,身后的晋绥军就以“抗命”为由收拾二纵队。二纵队无论打还是不打,都是死路一条。       这是一条“借刀杀人”的计谋。       在阎锡山身边工作的刘岱峰对阎锡山的部署有所察觉,他把情况秘密告诉了韩钧。于是,韩钧一再找梁化之,要求立即回部队。开始,梁化之总是借故不见。可是到了十一月下旬的一天,梁化之却很爽快地答应了韩钧的要求。       韩钧没有按照梁化之指定的路线走,因为曾有许多惨痛的教训。新军二一三旅是牺盟会组建起来的,阎锡山让牺盟会负责人牛荫冠推荐一个旅长,牛荫冠推荐了共产党员郝玉玺。不久前郝玉玺从秋林返回部队途中,被接到阎锡山密令的晋绥军抓起来枪杀了,牺牲时年仅二十三岁。       张光:“实际上人家那个时候在第二天就要暗杀他了,渡河过来以后就要走,已经是很晚了,他就叫上这三个警卫员拉马就到了山坡坡上,他一个人,那时候也看不出来是一个首长,和士兵一个样,他就自己徒步走到到城里头,找了一个小的洗澡堂,洗了个澡,睡了一觉,天还没有亮,骑上马快马加鞭,经过不到两天的时候,回到隰县,回到他的政治部了。”       韩钧走后,有人问梁化之韩钧走了吗?梁冷笑道,走是走了,这一走,即成永诀。       张光:“回去以后就给来了个电报,说平安抵达,阎锡山气的呀,就摔东西了,哎呀,就整整骂了梁化之一顿。”       这时,日军已按“临汾会议”部署,将一些据点让了出来,晋绥军趁虚而入,进入决死二纵队的防区,和日军共同形成对决死二纵队还有八路军晋西支队的包围。       决死二纵队四团三营七连指导员杨剑龙:“十二月二十七号晚上,韩钧回到纵队,回到纵队部来,第二天召集纵队的干部开会,领导人开会讲了这个情况,说危险。”       就在韩钧回部队的同时,第六专署武装科科长田杰三在大宁县得到一条来自秋林的重要情报,于是火速赶回部队。       田杰三:“我回来的时候正是韩钧开会的时候,究竟打不打仗,正在这个问题上争论呢,我就说了,说敌人准备五十个团,还有三个炮兵团,要打我们,还有傅作义那个六十二师到了永和关了,永和县有个黄河渡口叫永和关,到永和关了,这些情报呢,大部分是真的,所以韩钧听了以后他就很激动,他说敌人已经要下手了,我们不动等什么,老子坐监狱的时候也没低过头,打。”       决死二纵队政委张文昂虽然也感到形势严峻,但事出突然,有些犹豫。他觉得事态并没有发展到那么严重的地步,认为韩钧是有些神经过敏。韩钧反驳道:六十一军已经把我们的地盘都占了,连小日本也得寸进尺,逼到咱的眼皮底下了,你可千万不能麻痹呀。       会议陷入僵局,为慎重起见,张文昂专门给远在秋林的第二战区政治部副主任刘岱峰发去一封电报。       张光:“(电文说)韩钧回来神经过敏,说是那么严重,是不是那样,(把电报)给了刘岱峰了,刘岱峰看了这个电报以后,没有叫梁化之看,马上(回电)听韩钧的。”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一日,阎锡山以二战区司令长官名义给决死二纵队下达了“冬季攻势”的电报命令。       阎锡山命令二纵队十三个团部署于第一线,准时于十二月五日向同蒲铁路灵石、霍县段的日军进攻,而晋绥军四十七个团作为预备队紧随二纵队后面,形成所谓的第二梯队,实际是借助日军对二纵队前后夹击。       决死二纵队断然拒绝了阎锡山的命令,决定武装自卫。韩钧还以个人名义给阎锡山发了一份电报:大意如此:       总座伯川先生:       六十一军欺我太甚,甘做汉奸。学生誓与二纵队万余健儿,为总座争一伟大胜利……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学生韩钧       杨剑龙:“阎锡山说韩钧造反,他不承认我和他是部属关系,他是我的部下,他只承认他是我的学生。韩钧造反,所以就要下命令,撤职拿办。”       其实韩钧反不反,阎锡山都要向新军进攻的,就在他给二纵队下达“冬季攻势”命令的同时,让部下杨铭宸秘密通知自己在决死二纵队的心腹、决死二纵队队长艾子谦和六团团长陈雉青赶紧离开部队。这是杨铭宸给秋林的回电,电文说,已多次通知艾子谦和陈雉青率众撤离二纵队;并且报告说,一九六旅旅部及永和县牺盟会已被十九军解除武装。       杨剑龙:“这显然证明他就是阴谋要消灭我们,毫无抗日的意愿,是勾结日本人消灭决死二纵队,这个阴谋是清清楚楚的,韩钧同志的判断从此证明是非常正确的。”       既然韩钧反了,阎锡山则可以借机欺骗舆论,混淆视听。于是,阎锡山据此诬指二纵队“叛变”,是叛军,通电讨伐。十二月事变就这样开始了。       阎锡山的晋绥军首先策动新军中的旧军官哗变,逮捕和枪杀新军中的进步官兵。他们袭击了晋西十几个县的县政府和牺盟会,杀害了五百多名共产党县长和牺盟会干部。       事变很快蔓延到晋东南决死三纵队所在区域。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午,正在沁水县决死三纵队剧团讲课的八总队宣传干事马明忽然接到通知,立刻去总队部开会。       决死三纵队八总队政治部宣传干事马明:“人到齐了,突然就发生情况了,事前一点也没想到,就是那个反动的一个副总队长,也就是副团长,袁士琏连。他带着一帮人,就是武装人员,突然就把这个会场给包围了。会场内外布满岗哨,都是荷枪实弹啊!这个时候,我们说坏了,觉得情况变了,这太突然了,接着让到会的人一个一个从会场里往出走,走的时候啊,大队长、中队长,因为这都是原来旧军队的派进来的,都放了,剩下的政工人员出来一个就拿绳子绑一个,先是用细绳子,绑起来以后,用一个粗绳子把你给串起来。”       不久,马明和战友们被武装押送到晋城大南沟村,被囚禁在这座阁楼上。       马明:“等到二十五号半夜的时候,突然敌人叫了七位同志,其中就有政治部主任,一个老红军还有三个连长,还有两个指导员,一共七位,叫去了。我们就猜,叫过去干什么呢?也闹不清楚,后来就没有再叫人,但是后来就听到枪声响了,大家的心情很沉重,低头默哀,表示对烈士的悼念。”       由孙楚指挥的阎锡山第八集团军,摧毁了沁水、阳城、晋城、浮山等七县抗日民主政权,逮捕杀害了许多牺盟会干部,由于决死三纵队内部的反动军官叛变,三个主力团被拉走了。       秋林牺盟总会的工作人员和参加受训的牺盟会干部,在牛荫冠和刘岱峰的安排与帮助下,分批撤离到安全地区。阎锡山让牛荫冠到一战区卫立煌处接洽公务,并指定了路线,牛荫冠识破这是阎借刀杀人的计谋,离开秋林后昼夜兼程到达八路军三五九旅。后来到达晋西北根据地。       决死纵队在事变前已有准备,加之和八路军总部在一起,所以没受损失。决死二纵队在自卫反击中与旧军殊死决战。       决死二纵队和八路军晋西支队与晋绥军激战数日后,转入晋西北。中共中央军委电令晋西北部队接应决死二纵队北上,同时急令一二零师从晋察冀赶回晋西北,以反击晋绥军的进攻。       张文昂、韩钧率领二纵队在晋西北和一二零师以及新军的决死四纵队、暂编第一师、工卫旅胜利会师,并于一九四零年一月在山西临县召开“粉碎十二月事变”祝捷大会。       在新军和八路军的反击下,阎锡山发动的十二月事变被粉碎了,他想消灭新军的计划落了空。       十二月事变后,共产党内有些同志主张和阎锡山完全决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特别强调,要继续团结阎锡山留在抗日阵营内。在此之前,朱德就明确表示,我们同阎锡山搞统一战线,要促进他抗日,弃之则不义。       毛泽东亲笔为新军拟了一份致阎锡山的电稿,毛泽东指示此电用薄一波的名义发出。意思是牺盟会、新军愿继续在阎锡山的领导下,坚持进步,团结抗战到底。       次年二月,毛泽东又派王若飞、萧劲光去陕西秋林见阎锡山,并带去了他的亲笔信。这封信写得极为恳切。       据说阎锡山将信读了两遍,似有所触动。阎锡山表示,新军问题已交国民党中央,他已不好说话,只好让其自然演变,不了自了了。       粉碎十二月事变以后, 决死队四个纵队、工卫旅等新军各部经过整编,分别加入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二零师和一一五师战斗序列;       牺盟会停止工作,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至此,山西“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不复存在。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薄一波去延安参加共产党七大,到延安的第二天就被毛泽东招到枣园谈话。这是薄一波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毛泽东这次和薄一波见面,谈了八个钟头,谈到牺盟会和新军的工作,毛泽东说:你们以少数人团结了多数人,取得了胜利,这是我们党统一战线政策的一个成功的例证。       在八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山西新军作为一支劲旅,转战南北,越战越强。       薄一波最初建立的决死一总队,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参加过百团大战、沁源围困战。解放战争中,参加上党战役,在“临浮战役”中与友军共歼国民党胡宗南主力“天下第一旅”。淮海战役中,重创国民党王牌机械化部队黄维兵团主力十八军,打出赫赫军威。后来,这支部队跨过长江,进军两广,解放云南,而后数十年驻守在西南边陲。现为解放军某集团军四十师。       然而,就是这样一只光荣的军队,在文革中却被林彪、“四人帮”泼上了污水。       原一旅三十八团三营六连战士宋威武:“文化大革命刮来了一股风,要肃薄肃李,薄就是指的薄一波,李就是指的李成芳,李成芳是红军派到决死队的干部,当时我们昆明军区的政治委员,他们要我揭发李成芳的问题,揭发决死队的问题。我听了以后,我就给他们说,我说,我只沾了决死队的一点边,我认为我能够算是决死队的一个兵还是很光荣的,你们不了解历史,决死队是中国共产党在山西搞抗日统一战线成立起来的一个部队,你们说他是叛军,阎锡山还说他是叛军呢,那你们的立场站到哪里去了?”       徐焰:“新军呢,它作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武装呢确实是从抗战初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部分军队,应该说来讲呢他参加新军应该是作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为我们军队的前身的一部分,这个解放初期呢,比方说一九五二年当时中央有一个正确的规定,就是说参加新军么,那就应该算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就算参军入伍了。但是在一九五五年这个政策又有了一些变化,这个应该看到是当时这个 形势产生的一个结果,也就是在左的思潮影响下呀,有些规定就显得不完全合理,就比方说对新军的规定来讲,它就认为一九三九年发生晋西事变之后,这个时候新军在名义上这才完全成为共产党控制的。所以以前的时候参加新军呢,有的看法就认为它不应该算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就不算入伍了,这个看法现在看起来是有一点偏颇之处的。”       一九七八年刚刚平反不久的马明,怀着对战友的思念之情,回到晋城大南沟村,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七位战友的遗骨。       烈士的遗骨找到了,马明依然日夜不安。这些烈士死的英勇无畏,然而死后几十年却得不到应有的烈士待遇,如果他们九泉下有知,也会死不泯目啊!       马明毅然提笔给山西省委写信,要求将烈士遗骨安放到烈士陵园。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大南沟烈士遗骨和“十二月事变”中牺牲的其他几十位烈士的遗骨安放到了阳城太岳烈士陵园。       薄一波,后来担任太岳军区政委、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军区副政委;华北中央局第二书记;华北军区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文革中受迫害关进监狱达十年之久。平反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阎锡山,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九日解放军兵临城下时离开太原,后随蒋介石到台湾,曾短期任国民党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长,总统府资政。一九六零年五月二十三日病故于台北。       梁化之,一直追随阎锡山,阎锡山离开太原后,任国民党山西省政府代主席,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解放军破城之日,在太原省政府地下室内服毒后自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牺盟会及山西新军工作过的干部和指战员中,有几百人担任省军级以上职务,前后被授予将军衔的有七十二人。       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渐渐尘埃落定。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的姥爷就是决死队一纵队的,我要说,阎先生也是抗日的,没有放弃一片国土,比起张学良这个一枪不放,先丢东北,再丢热河的败类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历史自有公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