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盛工作 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高盛工作的女人什么样-青年参考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 往期回顾 & &&&
在高盛工作的女人什么样
作者 Marie Myung-Ok Lee 译者 缪小析
&&&&高盛公司刚公布了年度晋升到合伙人与总经理职位的人员名单,这些职位报酬丰厚,是公司终身合作伙伴,可就任者中女性仅占14%。&&&&&《福布斯》杂志的赫莱茵·奥伦提出了一种可能性:也许高盛(及其他银行)通过晋升,或通过煽动一种使女性员工难于做好工作的氛围,公然歧视女性员工。魏斯曼更新了他的文章,并认可了这种可能性,他在文中说:“高盛性别歧视案将通过法庭给出说法。”&&&&&在投行业风起云涌的1990年代,我曾就职于高盛。那是我离开大学后的第二份工作,我希望为经济学学位增色,也希望能挣足够钱来支撑我刚起步、但抱负远大的作家生涯。我并非是能给公司带来丰厚回报的业务骨干,而是一个编辑——这基本上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甚至任何一个英语专业的人,只要能学会那些金融行话,就能做这个工作。&&&&当然,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记忆有可能是错的。但在性别歧视案中,指责高盛在公平薪酬与晋升方面的“敌意与边缘化”,对我来说似乎还记忆犹新。&&&&该案援引了一个1997年的事件——我还在高盛的时期,其中一个原告称,在一次高盛赞助的赤裸上身俱乐部的外出活动后,她被一名同事强奸——是的,赤裸上身俱乐部,是的,由高盛赞助。这些事实是毫无疑问的,不在这个圈子中的人很难理解这种厌恶女人的文化,在这个圈子中有多么正常,尤其是像高盛这样总是因为“优雅”的声誉而自豪的公司。&&&&&品评女性初级分析师是否性感,是例行公事。分析师们自由出入编辑部没有门的办公室,就像我们没有任何私人空间。编辑这个职位卑微地下,就像《唐顿庄园》中洗碗的女仆一般,每天簇拥的,要么就是莱昂·库珀曼这样的亿万富翁(对冲基金CEO,当年还是个零售公司分析师),要么就是比尔·杜德利这样的经济学家(他在纪录片《监守自盗》中露过脸,片子是关于高盛在经济危机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大部分分析师都是男人,他们通常都随时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从不质疑这些行为。他们的秘书(大多是中年白人女性),就像妻子一样为他们奉献,在年底时会得到一大笔奖金,新的裘皮大衣和钻石首饰让这个地方看起来像镀金时代歌剧院。&&&&大部分有名的分析师对待我们,就像对待可替换的零部件一样,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名字,肆无忌惮地在我们的办公室里吃三明治,还一声不吭地把垃圾扔给我们。一次,一个分析师在我们的办公室里用牙线清洁牙齿,当我阻止他时,他竟当众辱骂我。&&&&&我受到冒犯,却被指责缺乏社交技能,我得到了第一个不良记录(由于我的反抗,这个记录被删除了,但其实就是换了个词,说我不够服从命令)。由于触犯了着装方面的潜规则,我已处在观察期中:编辑及其以上的职位,不得在大厦中穿运动鞋(那些光鲜的秘书除外),就好像穿高跟鞋走上一两里路,是轻松的事一样。&&&&事实上,女人穿高跟鞋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职业道德,跟儿越高越好。女人最被赞赏的着装是紧身套裙,脚上踩着一双跟儿和铅笔差不多的高跟鞋,摇曳多姿。我记得在一次公司的圣诞派对后,男分析师们开着车回家,而职位较低的女分析师都是徒步去坐地铁,她们当中半数的高跟鞋会被地铁里的格栅卡到。&&&&&甚至一些能力很强的女人也是这样。一个很特别的女人一直让我很疑惑不解——她是第一个突破重重阻碍,而被允许进入哈佛商学院的女人。&&&&&同事们告诉我,她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节节攀升。她也是一个倔强的高盛信徒,每天最早来上班,最晚下班。她似乎从不需要休假,除非她辩解,她曾出差到高盛在日本的分公司,从那里给下属带了一些樱花图案的围巾作为礼物:她的下属是那些有很高学历却最终沦为办事员的女人们。她的“女孩们”,她这样称呼她们,以一种深情却等级鲜明的口吻。&&&&这个女人一定比男同事要聪明得多,才能有机会进入哈佛商学院,她不辞辛劳地为高盛工作,就仿佛高盛的成败几乎都要靠她了。据一些同事回忆,即使是在她与乳腺癌抗争的那段日子,她依然在办公室工作,有时会很疲乏,假发都歪到一边了。其中一个人说,有一次,她们甚至委婉地提醒她,将乳房假体塞回到内衣里。&&&&&当然,从我这样的小人物的视角来看,我对公司的内部运作一点也不了解(当时,高盛完全是合伙经营企业),令人悲哀的是,这个女人彻底为高盛奉献了自己的人生: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按照社交礼节的需要,每天穿着让人痛苦的4寸高跟鞋。&&&&更让人感到难过的是,她还以她认为的体面方式,参与这种兄弟会文化,当男分析师让仅有的几个女分析师用新式吉列剃须刀修整腿毛时,她也跟着一起大笑。当那个女分析师修整完毕后,她甚至还用一张信用卡刮擦她腿上残留的毛茬,来让大伙儿高兴。&&&&这一切看起来好像她把一切都给了高盛,但作为回报,每一年高盛公布的合伙人名单中,都没有她的名字。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女人在高盛能获得成功。即使以一种良性方式,这个地方也是一个的巨大的男人世界。&&&&1999年,当我的作家职业稍有起色时,我离开了高盛这个是非之地。不久,高盛公开募股,回报差不多是美国教育协会奖学金的一两倍。对于员工来着相当于中了彩票,即使是编辑这样低的职位。周围的人总是问我后不后悔?我也不知道,我曾经想过吗?我只知道,一些坚持下来的编辑现在很有钱。对我来说,我一点都不后悔。&&&&刚才,我在谷歌上搜索了那个让我既好奇又痛苦的哈佛女人。她离开了高盛,目前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家族企业工作。我在想,她是否后悔了——或者因为意识到那些她追求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得到,不管怎样,她也许正因为及时醒悟而庆幸。&&&&美国《大西洋月刊》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在投行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九个头条网——更少更重要
关注Ta的:
在投行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关注Ta的:
投资银行,又简称为投行,是很多经济类专业学子心中的圣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投行意味着:高起点、高薪水、高社会地位。当然了,从数据上看,无论在私营单位还是非私营单位,金融业均牢牢占据薪水前三的宝座,尤其在非私营单位中,金融业平均工资为10.8273万元,很羞涩地成为冠军。投行作为金融业的主力军,功劳也是大大滴。工资究竟有多高?《亲密敌人》中曾经对投行的高工资有一个略微夸张的表述:&我们这种人就不值得同情,工作三四年,年薪几百万,住的都是五星酒店,坐的永远是商务舱,我们就不应该睡觉!&实际上是什么样的呢?请看下图:看完这张图,小伙伴们是不是有点明白了为什么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人民为什么那么憎恨银行家了吧。门槛究竟有多高?大部分国内投行基本上不招本科生,所以如果你想进国内的投行,最好是个硕士,而且是个本科、硕士都来自名校的硕士。如果你想进投行之中的佼佼者,类似摩根斯坦利、高盛之流的,一般都需要在名校读经济类专业;如果你不是经济类专业就需要一个像样的商学院的MBA或PHD了。所以进入投行的童鞋们很容易发现自己的同事们来自于全球各地的名校。进入投行,成绩好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你只有成绩好,也进不了投行。一般而言,投行更喜欢多才多艺的应聘者,因为&那意味着令自己有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承受住投行巨大的工作压力……投行的工作究竟有多刺激先说心理压力:投行一般并不在意培养新人,如果有了新人,他们会让新手自己去争取机会,边干边学,像游泳一样,新手游得出来也就出来了,游不出来就淹死了。这也意味着那些刚进入投行的天子骄子们一进入社会就要面临&up or out&的残酷局面。除此之外,投行的工作强度是众所周知的大:每天必须大量浏览《华尔街日报》、《财富》、《商业周刊》等大量专业财经报刊,关注来自各大网站的最新金融报道,对这些信息进行仔细研读、消化和吸收,并将自己对信息的领悟与见解传递给客户,经过几个小时的短暂睡眠后,带着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客户……工作时间长达14个小时到18个小时。除了日夜颠倒的工作,投行狗们还会有大量出差的机会,别以为他们的出差就是坐商务舱参观五星级酒店去了,一般来讲,他们的日程包括:提着大量文件参加各种会议、研讨会;在餐桌上与客户博弈;回到酒店撰写报告;赶到机场奔向下一个出差地点……随着中国在世界金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广大有着留学背景的精英们尤其被投行欢迎,而且投行并不像一些行业那样歧视女性。不过如果你的女朋友或老婆在投行里面工作,还是个中高层的干部,那么千万不要期望她成为贤妻良母。高盛台湾公司总裁余佩佩就表示,结婚的时候,婚礼的细节完全是由秘书和老公敲定的,她只负责在约定的时间现身拍婚纱照,拍完后立马回到工作状态,而且她是在婚礼前2天才回到台湾的……投行是个毁男神女神的好地方,各位亲,在你进入投行工作之前,做好心理准备了么?
文章来源:谈谈关于进高盛工作的一点想法 - 乔布简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点击微信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有机会和高盛的分析师和经理都打过交道。和麦肯锡的也是。整理点自己对投行和咨询的看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1、投行钱多,但工作无聊。重复劳动。就是台机器,上级叫干啥就干,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
2、每周工作 100 个小时以上。
3、英语绝对要扎实,不然做不了。会很痛苦或很快走人。
4、很短就离开大公司,反而没人要。因为别人觉得你有问题,所以被大公司开了。
5、失业后找工作困难,因为你对薪水和待遇期望值高。
6、牺牲一切自己的生活。
7、咨询公司工作有意思得多。可以自己思考并讨论。学到很多东西。
8、钱比投行的少。一般刚出去咨询 20 万,投行 30 万--都是上限。(高盛的 5 万美金)
9、跳槽出去,咨询的分析师比投行的分析师更能干。因为基本功扎实。
所以个人以为咨询公司适合有些想法的人。投行适合贪婪的想钱的人。各有利弊。
更多关于高盛2016年校园招聘详情请戳:
本文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想去高盛工作吗?好好考虑一下_网易财经
想去高盛工作吗?好好考虑一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集团(Goldman Sachs)作为全球最著名而且最成功的投资银行,吸引了华尔街上一些最优秀的年轻人。它已成为发财致富并且在金融行业开创精彩事业所该去的地方。但上周媒体报道的两位前中层雇员的事例表明,去高盛工作有时会是一个糟糕的职业决定。
现年34岁的前高盛结构化产品团队副总裁法布里斯·(Fabrice Tourre),上周四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其提起的一宗欺诈诉讼案中被判定负有法律责任。高盛在2010年与SEC就此项诉讼达成和解,而图尔由于在催生金融危机的有毒抵押贷款交易方面的所作所为,最终罕见地成为在SEC提起的诉讼案中,被判定负有法律责任的华尔街结构化产品从业人员。
作为一名前高盛雇员,图尔成为SEC的重要靶子。SEC期望让某人对致使美国遭受重创的金融灾难担负责任,而联邦监管机构调动了所有资源来抓图尔的把柄。图尔从事这桩让自己陷入麻烦的交易时28岁。图尔承认,自己已经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的“形象代言人”。他告诉《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说:“我并不幼稚。这个形象将永远伴随着我。”他说,他将永远被称为“神奇的法布”(Fabulous Fab),由高盛的一位同事给他起的这个绰号被联邦法院律师反复强调。图尔告诉《华尔街日报》说:“你无法删除搜索结果。你永远可以搜索到同样的这些文章,永远搜索到有关神奇的法布的报道。”
但至少图尔并没有面临任何牢狱之灾。事实上,华尔街帮助构建这些有毒抵押贷款交易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的任何人都没有坐牢。大约在曼哈顿下城联邦法院陪审团追究图尔法律责任的同时,华尔街金融从业人员第一次看到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在《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上最新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在那篇文章中,刘易斯令人信服地证明,谢尔盖·阿列尼科夫(Sergey Aleynikov)一生中犯下的最严重错误,就是受雇于高盛。
阿列尼科夫是前电脑程序员,他此前因从高盛集团的电脑中窃取用于算法交易的电脑代码,而遭到联邦法院的起诉、定罪并且被判处八年徒刑,之后联邦上诉法院推翻了对他的判决。然后,他再次遭到逮捕,因窃取同样这些电脑代码而被曼哈顿地区检察官赛勒斯·万斯(Cyrus Vance)提起刑事诉讼。在文章中,刘易斯问:“高盛在对其前电脑程序员提出刑事诉讼方面是否行动过火了?”
刘易斯认为,阿列尼科夫之所以坐了牢,离了婚,并且失去所有的钱,都是因为高盛的误导及其不遗余力地要让联邦和地方检察官追究其前雇员的责任,而这位雇员只是窃取了在高盛公司之外没有多少意义的东西。对于刘易斯而言,这整个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正是高盛内部残酷无情的环境的产物。刘易斯写道:“最终让谢尔盖·阿列尼科夫坐牢的这个过程,可能是始于关心自己奖金的一些高盛员工。”
即便对图尔和阿列尼科夫案件持有同情的看法,也并不意味着这两位前高盛雇员没有做错事情。正如一位陪审团成员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期间对图尔进行评论时所说的那样,“在一天的工作结束时,他可能本可以做正确的事情……但他选择玩一把。”在对刘易斯有关阿列尼科夫的文章做出回应的一份声明中,高盛表示:“在开发这一用于我们做市业务的专有以及专有技术方面,我们已经花费了数百万美元以及数万小时时间”,并且补充说,联邦上诉法院发现,阿列尼科夫将高盛高频交易系统的50多万行程序源代码加密并上传到位于德国的一个服务器上,这些源代码主要包括阿列尼科夫带给其新雇主的专有源代码,而其新雇主向他支付的薪酬是他在高盛工资的2.5倍以上。阿列尼科夫不应该窃取这些源代码。
无论是图尔还是阿列尼科夫的故事,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国外普通环境中长大而最终在华尔街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他们来美国的故事在高盛出了岔子。图尔在巴黎市郊长大,之后来到俄亥俄州,在一条汽车零部件组装线上作为生产工人实习。阿列尼科夫在俄罗斯政府不会让他学习计算机科学之后,离开了俄罗斯,身无分文地只身来到曼哈顿著名的社区和文化中心92nd Street Y。
这只是有关两位前高盛雇员的两个故事。高盛员工总数达31,700人,他们平均年薪高达40万美元。高盛在继续吸引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天资聪颖而且雄心勃勃的人才方面不会有任何困难。但是,这些人可能要小心提防周围的人和环境。
译 陈玮&&&&&&&& 校 陈岳林
本文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福布斯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盛工作有多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