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个人可以为实现一带一路民心相通通做些什么

民心相通 世界大同
  民心相通的深层基础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融合
  文/刘洁
  争取民心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密而顿?加德纳生前是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他1901年随父母来到中国,在福州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1911年他们全家迁回美国加州。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回到儿时的中国故园看一看。令人惋惜的是,加德纳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临终前,他仍不断念叨着“KULING,KULING”。加德纳的夫人伊丽莎白虽然不知丈夫所说的“KULING”在什么地方,但为了实现丈夫魂牵梦绕了一生的心愿,她多次到中国寻访,最终无果而返。1991年,中国留学生钟翰留美期间住在伊丽莎白家中,在为其整理加德纳遗物时,发现一个脱胎花瓶及一封盖有“FOOCHOWCULCING”邮戳的信封,认定加德纳是住在省福州市的鼓岭。后来,钟翰根据这个真实的故事,写了《啊!鼓岭》一文在《人民日报》刊出。1992年8月,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看了该文后,欣然邀请伊丽莎白前来福州访问,并安排她去看了丈夫在世时曾念念不忘的鼓岭,并见到了9位年届90高龄的加德纳儿时的玩伴。伊丽莎白激动地说,丈夫的遗愿终于实现了,美丽的鼓岭和热情的中国人民使我更加理解了加德纳为什么那样深深地眷恋着中国,我要把这份情谊永远传承下去。2012年初,习近平以国家副主席身份访问美国,向美国人民讲述了这个故事。他说:“我相信,像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在中美两国人民中间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厚植中美互利合作最坚实的民意基础”。
  日,习近平主席在联邦议会演讲时,又提到一位友好人士格里菲斯大学的马克林教授。1964年,马克林教授首次赴华任教。半个世纪来,马克林教授60多次访华,在亲历中国发展进步的同时,孜孜不倦向澳大利亚和世界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林教授的儿子斯蒂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出生的第一个澳大利亚公民。可以说,马克林教授以不懈努力和真挚热情,为两国人民相知相亲搭建起一座桥梁。今年9月,马克林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习主席说,“正是两国人民源源不断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汇聚成了中澳友好关系之海。我深深感到,中澳关系发展在两国都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争取民心,广聚民意,是新中国人民外交路线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对友好国家,还是对敌对国家,我们始终把争取对象国人民的支持和理解作为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当中美两国尖锐对立的时候,毛泽东主席就提出寄希望于美国人民,要把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区别开,把美国政府中一般工作人员和决策者区别开,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孤立反华顽固派。上世纪50年代,政府追随美国实行反华外交政策,新中国领导人把对日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民间,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不仅邀请日本民间人士访华,推动民间贸易,还大力声援日本人民反对美国占领的群众斗争。强大的民意基础,最终促成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新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更是体现了争取民心的人民外交特征。著名的对外援助8项原则,首先就是对非洲提出来的。中国对非洲援助始于1956年。那时我们在自己还不富裕的情况下,以低息或无息贷款方式向受援国家提供了多方面的援助,帮助非洲建设了一大批国计民生所迫切需要的项目,著名的坦赞铁路就是对外援助的一个成功范例,被誉为“自由之路”和“南南合作的典范”,至今已成为非洲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自上世纪60年代起,我们先后帮助几内亚、马里、坦桑尼亚、刚果、索马里、毛里塔尼亚、中非等非洲国家建设了农业技术试验站、推广站、农场,帮助发展水稻、茶叶、甘蔗等作物的生产。到70年代末,中国向大多数非洲国家提供了农业援助。派遣医疗队深入到非洲偏远乡村,为当地人民解除病患,成为新中国对非援助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为什么习主席到非洲去访问那么受欢迎,就是因为当年我们援建的时候是真心实意地帮助非洲朋友,赢得了非洲人民的心。这就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正确义利观
  勿需讳言,近二三十年有一段时间,我们有钱了,腰粗了,但对外投资合作方面特别是对非投资走过了一段弯路,把挣钱看得太重了,为了所谓经济效益甚至不择手段,主要表现为把假冒伪劣产品卖到非洲,把豆腐渣工程建到非洲,把在国内行贿压价的不正当竞争带到非洲。还有些企业到非洲去,带着自己的队伍,不解决当地的劳动力就业,到处挖矿,破坏人家的生态环境,引起了当地群众的不满。这种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的做法败坏了中国形象。
  所以,习主席访问非洲的时候特别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上又进一步强调要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真正做到弘义融利。“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要摒弃暴发户心态,继承老一辈领导人人民外交的传统,把争取民心作为对外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坚持义利并举、以义为先,决不唯利是图,斤斤计较,时刻牢记义在利前。和历史上有些大国不同,我国对外交往不是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而是实现义利兼顾,更是争取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得到民心,才能营造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实际上,我们有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
  这里再讲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两年前,我们在考核中国在非洲的境外合作园区时,发现了一个人物,此人叫星,当时是(,)在的负责人。他穿梭于亚飞大陆10多年,不仅为中铁建签下了83亿美元的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和11亿美元的拉各斯轻轨项目,组建了中非莱基投资有限公司,还在尼日利亚建设了30平方公里的莱基。自贸区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铺设道路,修建校舍,赠送车辆,培训人员,还组织青少年参加夏令营,开展文化交流,参观园区设施,不仅造福了当地群众,更加深了当地群众对中资企业和中国的了解与认同。虽然长期奔波使他患上了多种疾病,但也赢得了非洲人民的信赖。非洲多国元首多次接见他,尼日利亚3大民族之一的依博族日加封他为酋长,称他是“来自国外的雄鹰”。后来陈晓星调回中国,但听说他每年还要回去参加酋长会议。一个中国的投资者能够成为当地部落的酋长,说明什么?说明你只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点好事,老百姓的心就会和你相通,这是超越种族、超越国界的。
  事实上,在遥远的非洲,我们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据我们了解,近年来,已有2000多家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展业务,合作项目接近8000个,涉及电站、港口、机场、公路、医疗、太阳能、风能等诸多领域。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在参与非洲经济建设的同时,造福当地民众,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文化交流,受到非洲国家政府和民众的赞誉。比如,赞的中赞友谊医院原是中国有色集团的内部医院,后来向当地群众开放,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包括总统在内的政府官员也经常登门接受医疗服务。医院院长被誉为“中国的白求恩”。该院承办“2011年中国赞比亚光明行”活动,请同仁医院的专家为当地109名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使他们重建光明。赞比亚总统亲自出席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和中国企业的美誉度。安徽外经建设集团公司出资赞助的“2011中非光明行”活动走进津巴布韦奇通圭扎小镇,中国的8人医疗小组在6天时间里用精湛的医术,帮助514位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同年,首批2000多件由中国“爱心妈妈”编织的爱心毛衣被陆续送到等非洲5国的孤残儿童手中。孩子们穿上这些大红色的爱心毛衣,一个个笑逐颜开。此次活动是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首届中非民间论坛配套民生项目的一部分,发起者之一是中国企业恒源祥集团。
  在北非一些国家社会动荡期间,中国驻非企业及时应变,采取措施,在将自身损失减至最小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泰达公司建设管理的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在埃及局势动荡之际,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与我使馆保持密切联系,主动拜会埃及军方和部族,通过卫星电话、储备紧急物资等措施,确保区内各国企业人员和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员工情绪。同时,合作区还为遭极端分子威胁的当地群众提供避难场所,与他们一起共渡难关。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前不久,我到的马六甲省参观了郑和博物馆,亲身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带给当地人民的深远影响。610年过去了,正如当地一位官员所说:“郑和舰队远航的目的是多重的,不管怎样,它的宗旨是和平的、对等的、包容的:它是以友好、沟通、互助的形式,来和各地政府以及人民建立友谊关系。今天,东南亚,乃至亚洲历史有幸免除许多的杀伐与对抗,甚至是战争,郑和的睦邻友好之旅,应该是历史的典范与教育。”在马六甲这个地方,不仅有一弯窄窄的海峡,还有马来群岛人民善良的习俗,有华人积极勤奋的动力,有人、人、人留下的行政和法制系统,也有来自中东和的宗教洗礼。不同背景的人民,留下了他们宝贵的文化基因。这就是文明的结合,继而开出灿烂的成果。
  民心相通的深层基础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融合。只有在了解、交流、理解、融合的基础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才有可能产生思想上共鸣,才有可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宝贵的共识。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产生过许多不同的文明形态,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到或只强调不同文明之间冲突的一面,没看到或忽视甚至回避不同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一面,那就会把人类引入歧途。世界大同,就是人类各种文明的交融共处。中华文明绵延5000年而不绝,最根本的就是能不断吸收各种文明的思想,并融入到自己的体系之中,逐渐演变成自身的基因。中华传统文化里面,不单是有儒家文化,也有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天主教文化,它们都成为中华文化的组份。
  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开放之路、包容之路、合作之路、共赢之路。正如习主席所说,欢迎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这种胸襟向世界昭示了中国亲诚惠容、真实亲诚的外交理念和方针以及与各国共建美好世界的责任担当。倡议建立金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宣布成立丝路基金等举措,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真诚行动,必将在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的基础上,实现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才能世界大同。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方向是向西、向西、再向西,跨过欧亚大陆,跨过(,),跨过美洲,再跨过(,),形成了完整的全球外交布局。在西进的路途中我们首先要跨越一座横亘的,那就是昆仑山。昆仑山承载了历史上华夏文明与西域文明交流交往的许多传说。比如,《庄子》的“天地篇”就记载了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登临昆仑山的故事。《史记》和《列子》也分别记录了周穆王西巡昆仑会见西王母的情景。昆仑山已经成为中华文化里中外交流的极具象征性的文化符号。80年前,世界伟人毛泽东主席在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土高原上,又借“昆仑”这一意象,表达了他对人类未来必将走向大同的崇高信念: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作者: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战略咨询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HN022)
01/23 10:1102/03 08:3002/03 08:1102/03 07:0702/03 05:1502/03 03:3702/03 03:3302/03 03:30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搜 索对外传播2016年5月第5期关键是民心相通 曹云华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   这几年,我们对东南亚人文交流的投入在不断加大,国家领导人每出访一个国家都要强调如何促进相互的人文交流,与相关国家签署开展人文交流的合作协议,相互举办各种重要的文化活动等,中国还设立专门的基金,鼓励和支持双方的青年进行留学及各种文化教育与科技交流活动。这些举措和大量的投入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是,人心的耕耘和收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必须有长期的思想准备。 一、从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说起   去年,笔者带领的课题组完成了一个就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在东南亚的软实力进行比较的课题,就总体而论,美国在东南亚的综合软实力是最强的,日本次之,中国第三,印度居第四。由于历史、宗教、文化传统、现实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在东南亚各国的软实力各有相对的优势,就综合软实力而言,美国在菲律宾强于其他三国,而在泰国和新加坡,中国的优势则表现得比较明显。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尽管近年来中国在软实力资源方面有着较大的投入,但由于参与主体的太过单一、软实力资源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中国实际软实力的增长非常有限,目前仍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在该区域的软实力。  1.就经济软实力而言,日本近30年来的“精耕细作”使其在东南亚的经济软实力中居于四国之首。美国、中国在东南亚的经济软实力紧随其后,印度目前经济软实力相对较弱。就文化软实力而言,美国居于四国文化软实力之首,日本、中国和印度依次居于第二、第三和第四位。就政治与制度软实力而言,美国依然居于首位,日本紧随其后居第二,中国和印度不及前两者。就外交软实力而言,四国在东南亚的位次依次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整体而言,中国在软实力的四个维度上均居于第三位,不及美国和日本,但好于印度。  2.就东南亚的国别情况而言,四国在东南亚各国的软实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美国在印尼、菲律宾的软实力居于领先地位,日本在越南、马来西亚、缅甸的软实力具备优势,而中国在泰国、新加坡的软实力有较好的表现。整体而言,美国和日本在东南亚各国中的软实力都得到较高的认可,而中国在东南亚各国的软实力则表现出明显的国别差异,印度在东南亚各国的软实力普遍较弱。  印尼。  整体分析比较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在印尼的软实力,美国得分最高,其次为日本,紧接着是中国,而印度在所有指标中的得分都排在最后。美国在人力资本和政治方面得分最高,而经济影响和吸引力方面得分稍逊于日本,文化和外交软实力方面得分低于日本和中国。排在美国之后的是日本,其每个指标的排名都居第一或第二,经济、文化和外交得分居第一,而人力资本指标的得分则与美国差距较大。中国软实力得分居第三位,其中文化和外交表现较好,两项得分都位于第二位,排在美国之前。而印度在印尼的软实力得分整体落后于以上三国。  菲律宾。  总体来讲,美国在菲律宾的政治软实力最强,日本在经济软实力方面稍微领先美国。在外交软实力方面,虽然中国仍然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但是差距并不是非常大。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美国和日本的影响最为强大,尤其是在流行文化方面。而中国文化与菲律宾文化的相似性虽然得到菲律宾人包括华人的高度认可,但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说明这种文化相似性已经转化为现实的影响力。印度除了在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稍微领先中国外,在所有其他的领域都落后中美日三国。这说明,印度在菲律宾的软实力非常微弱。  越南。  总体而言,中、美、日、印四国在越南的软实力有比较明显的差别,日本的软实力最强,其次是美国,再次是中国,印度排在最后。中国虽然与越南结成“同志加兄弟”的特殊关系,在历史上也曾经对越南提供过大量的援助,两国目前的经贸往来也非常紧密,但是,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越南人对中国总体的评价并不高。  泰国。  本课题组的调查显示,中国在泰国的软实力有较好的表现,在经济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外交软实力和政治软实力四个方面都排在第一,而日本在四个方面均排在第二,美国的经济软实力和政治软实力排在第三,文化软实力和外交软实力排在最后,印度的文化软实力和外交软实力排在第三,经济软实力和政治软实力排在最后。泰国调研数据的反馈出乎我们的预料,这可能与泰国本身较为中庸平和的外交定位有关。①
二、中国和东南亚人文交流的成就与不足   我们常常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但是,在长期以来的对外交往中,我们的文化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反而处处显得被动和劣势。在历史上,中国文化对东南亚贡献良多,我们的老祖宗曾经对东南亚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迄今为止,东南亚的历史学家撰写他们的历史,还必须从我们中国的古籍中查找文献资料;郑和七下西洋,在东南亚留下了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还有三千多万的华侨华人在东南亚各国长期定居,繁衍后代,传播中华文化。这些都值得我们为之自豪。但在近代以来,中国在东南亚的文化影响力很弱,远远不如欧美和日本,甚至也不及印度。细想一想,最近几十年,与我们光辉灿烂的文明相比,与我们的老祖宗相比,与我们迅速崛起的经济实力相比,我们在东南亚这个地区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却是相对滞后的。  当前,我国对东南亚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将之概括为如下“四重四轻”:  1.重引进,轻教育。  这几年,我们吸收的东南亚各国留学生逐年增多,且今后还有大幅增加的趋势。据统计,自2010年至2014年的五年时间里,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累计达301,379名,中国赴东盟国家留学生达125,456名。在 2010年,中国与东盟提出“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 目标是争取在2020年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到东盟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左右。在2013年,中国政府又表示,未来三至五年,中方将向东盟国家提供1.5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并在华建立更多面向东盟国家的教育中心。从上述数字看,我们这几年在引进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方面的确是不遗余力,但是,如何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如何加强对他们的转化工作,我们做的却不多,远未达到预期目的。根据我们的调查,越南留学生在华留学一年至两年之后,对中国的好感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出现更多的负面评价,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②   2.重政府行为,轻民间的沟通。  约瑟夫·奈在近期的一篇关于中国软实力的文章中提到,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最大错误是,认为政府是提高中国软实力的主要力量③。可以说这个评价还是非常中肯的,当前中国有很多能够产生软实力的资源,但政府几乎是中国软实力转化的唯一主体。无论是文化外交、孔子学院、国家形象宣传片、对外援助,还是经济外交,几乎全是政府包揽,甚至近年来开始探讨的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也成为了中国政府对国外非政府行为体的外交。与日本和美国的软实力相比,中国的软实力完全依靠政府在“单打独斗”,非政府行为体,如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志愿者团体等几乎都无所作为。软实力面对的国外客体是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复杂社会,以一个一元的政府来试图面对国外多元的社会来实现软实力的提高,效果肯定是不尽如人意的。中国的软实力战略应该是政府主导的、社会各界多元参与的格局,只有形成多主体的参与,才能面对国外的多元社会。  3.重传统文化,轻创意与创新。  我们现在能够提供给外国人的文化产品太过单一与单调,除了中医中药、中餐馆、武术、京剧等传统文化之外,几乎没有新的东西可以提供给外国人。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连日本和韩国也不如。在当今全球化、都市化的时代,人们更喜欢、更迷恋的可能是各种流行文化,各种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都市文化。美国人为全世界提供了好莱坞大片,印度人提供了宝莱坞,韩国人提供了韩剧,日本人提供了动漫,而我们中国人提供了什么?除了传统文化以外,还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我们自己常常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是,能够像韩剧、日本动漫那样流行的现代文化作品确实不多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港台文化曾经在东南亚华人社会风靡一时,但很快就被其他西方流行文化挤到一边去了。我们现在常常说中华文化也要“走出去”,其实,中华文化早就“走出去”了,那是随着我们的几千万华侨华人走出去的。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其历史渊源当然很重要,但是,一旦离开了创新,再古老、再源远流长的文化也会出现危机甚至是被淘汰。  4.重形式,轻实效。  文化输出的过程中急于求成、不求实效、假大空的现象比较突出,导致出现如下三多三少:一是多重视硬件建设,少过问软件建设,我们经常援助外国建设大型的文化馆、博物馆、国会大厦,但是,这些设施建好之后,如何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设施来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则没人过问;二是多重视与外国上层进行交流,少与中下层人民进行交流;三是太多地追求速度和数量,而较少过问质量与效益。 三、“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国家之间的交往,最重要且能够持久的,既不是经济与贸易,也不是投资,更不是高层领导人的互访,而是人民之间的交往和人民之间心灵的沟通,只有后者,才能使国家之间的关系真正可持续发展。习近平主席日出席第十五届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时的讲话中引用中国的一个典故“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以形容两国交往中人民之间相互理解与沟通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在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中也提到人民之间相互理解与认知的重要性:“希望中新两国青年发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精神,加深对彼此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加深对彼此人生追求的了解,互学互鉴,增进友谊,共当中新友谊的忠实继承者、积极参与者、热心奉献者,成为中新关系发展的生力军。”④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都在抬头,相互之间的正确理解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增加了许多错误的认知和误解,这是中国和东南亚各国领导人都必须正确对待的一个新课题,中国与东南亚之间要长期友好下去,就必须要切实解决这个难题,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笔者建议:  1.以侨为桥,充分发挥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的作用。  目前,东南亚各国约有4000万华侨华人,他们既是中外人文交流的主体,又是客体,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桥梁,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参与,中外人文交流才显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华侨华人在促进中国-东南亚人文交流与合作方面可以发挥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海外华人是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者、耕耘者和守望人。在世界各国(新加坡除外),华人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他们在保留和坚守本民族文化方面却非常执着与顽强,他们通过开办华文学校、出版华文报纸和经营各种传媒、保留中国传统节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得以生存、弘扬和发展。  其次,海外华人是沟通中国与当地国家的桥梁和使者。华人与当地民族长期在一起生活,为各国的发展和繁荣共同奋斗,尤其是在泰国、菲律宾等国,华人与当地民族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华人成为当地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的桥梁和使者,当地人民也正是通过海外华人首先认识中国和中华文化。  再次,海外华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民,影响着其所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长期以来,海外华人的勤劳、节俭、勇于进取和开拓,华商的企业家精神都是当地人民学习和效法的榜样。当地人的许多家庭经常会以某个成功的华人企业家为榜样,鼓励自己的子女向他们学习。  最后,从中外人文交流的客体看,华侨华人是中国海外文化输出的主要对象,东南亚4000万华侨华人是中国当前文化产品输出的主要市场。中国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向海外输出,海外华侨华人是其最重要的消费群体,他们是中文电影、中文文艺作品、中国书法、中国武术等等的最重要的读者群,通过他们,这些中国文化产品还可以发挥溢出效应,向其他民族和文化群体传播。  2.大力扶持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华文传媒和华人社团。  这是海外华人赖以生存和发展、赖以保存和弘扬中华文化、赖以保存自己民族的根的“新三件宝”。这方面的扶持工作既要大力开展,又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做得合情、合理、合法,不要大张旗鼓,而是要巧妙,尤其是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带有意识形态色彩;二是不要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以海外华文教育为例,海外华文教育要坚持本地化、民间化和基层化的原则。我们现在海外推广华文教育,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与外国的大学合作办孔子学院,走精英教育这条路线,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一些地区和国家的特殊性。例如,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东南亚各国(马来西亚除外)华文教育已经被关闭了半个多世纪,在一些国家,例如缅甸,华文教育虽然发展迅速,涌现了许多华文学校,但是,政府原来发布的禁令却一直还没有明令取消,缅甸政府对目前出现的华文教育热潮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我们在海外推广华文教育,不能只走精英教育这条路线,还要关注那些生下来就没有机会接触华文的华人子弟,给他们提供学习华文的机会。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助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华文教育,从小抓起,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印尼一些华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办了许多“三语”幼儿园、“三语”学校等,⑤笔者曾经去考察过这些学校,办得比较好的“三语”学校,多是当地华社有较强的力量,动员华人捐资办学。我们应该根据各国的特殊情况,通过当地政府和华人社会,鼓励更多的政府公立幼儿园和中小学开设华文课程,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3.加强对东南亚来华留学生的工作。  据统计,近年来东盟每年来华留学的学生人数已经达到六万人,中国到东盟的留学生人数每年也有二三万人左右,这是一股潜在的力量,如果把这些人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影响一大片,包括他们的兄弟姐妹、家人和亲戚朋友。我国的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过分偏重于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许多学校专门建留学生楼,对他们进行封闭式管理,这不利于他们与中国学生接触。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美国、英国等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尤其是要让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广泛接触,交朋友,还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去中国的农村、工厂和居民生活区,更多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对中国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  4.改进对东南亚的文化传播工作。  要多在文化创新上下功夫,多推出一些新鲜的和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到东南亚去。我们要研究东南亚文化传播对象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工作。当前东南亚的文化传播对象有哪些新情况和新特点呢?简单地来说,就是由于全球化、区域化和都市化的影响,东南亚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那种与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慢节奏的、田园诗般的文化产品,已经不适合新一代东南亚人的需求。新一代东南亚人,包括华侨华人青少年一代,他们需要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短平快的、享受型的文化产品,这就是为什么韩剧和日本的动漫能够快捷地占领东南亚市场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在东南亚进行文化传播工作除了继续向受众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创新,提供更多样化、更形象生动、更有活力的新文化产品。 「注释」   ①本文所使用的相关数据,均来自曹云华主编:《远亲与近邻——中美日印在东南亚的软实力》,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②参见曹云华主编《远亲与近邻——中美日印在东南亚的软实力》,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③JOSEPH S. NYE,What China and Russia Don't Get About Soft Power,http://www. /articles//what_china_and_russia_don_t_get_about_soft_ power?page=0,1&wp_login_redirect=0 .  ④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新华网 /world// c_.htm。  ⑤即同时教授印尼文、中文和英文的学校。这类学校在印尼各地越来越多,有很强的生命力。  责编:吴奇志期刊简介
& & & &《对外传播》原名《对外大传播》,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是我国唯一一本全面关注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中央刊物,也是各级政府官员研究和制订地方形象传播策略的重要参考。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要求,《对外传播》 杂志于2009年1期全新改版。改版后的杂志紧紧抓住“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原则,深入关注新时期传播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全球化时代媒体的传播规律,追踪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最新变化,介绍传播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成果与经验,受到了广大外宣工作者、对外过往期刊对外传播2017年4月第4期对外传播2017年3月第3期对外传播2017年2月第2期对外传播2017年1月第1期对外传播2016年12月第12期对外传播2016年11月第11期对外传播2016年10月第10期阅读排行TOP10TOP12017年6月第6期市场价:5.00元电子价:3.99元TOP22017年6月第6期市场价:15.00元电子价:12.00元TOP32017年5月第8期市场价:10.00元电子价:10.00元2017年6月第15期2017年6月第6期2017年6月第6期2017年5月第5期2017年5月第5期2017年6月第20期2017年6月第25期品牌推荐新视野2017年5月第3期中国慈善家 2017年5月第5期民生周刊2017年6月第12期对外传播2017年5月第5期社会与公益2016年3月第3期中华儿女书画名家2014年4月第4期阅读本刊的人还阅读了中国残疾人2017年5月第5期高尔夫玩家2014年4月第1期对外传播2017年5月第5期侨时代 2017年6月第6期中国慈善家 2017年5月第5期设计家 2017年6月第1期新视野2017年5月第3期
中邮阅读网由中国邮政主办。中邮阅读网凭借中国邮政报刊发行网络、发行资源和品牌优势,在传统报刊发行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数字传播技术,
为广大读者提供内容丰富的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及有声书城等在线阅读产品。这是中国邮政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动出版数字发行,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文化需求的新举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文明互鉴促民心相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