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开设分公司公司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中国企业如何进军海外市场?
中国企业是针对海外市场开发还是移植本土产品?游戏、浏览器、安全……日韩欧美与中国有什么差别?游戏饱和了,老外还需要什么?国情,哪里都有,当地政商勾结怎么办?如何组建团队?那些有趣的人、事、细节……7月21日,在公关部举办的第五期“产品家”沙龙上,百纳(海豚浏览器)CEO杨永智、网秦CEO林宇、热酷CEO刘勇、智明星通CEO唐彬森、蓝汛副总裁霍涛、微云即趣商务总监张礼镜、《第一财经周刊》驻硅谷主笔骆轶航,与主持人程苓峰一起就“中国企业如何进军海外市场?”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本期精选出沙龙现场嘉宾的精彩观点,供大家赏析。
唐彬森观点:
中国的互联网如果真想去海外的话,建议依托中国这个市场强大的辐射能力,建立起全球一体化业务辐射能力,而不是专门搭一个班底去做海外市场;
我们对海外市场既不要特别乐观,也不要特别悲观,需要选定合适的战略,找到一个点去突破;
关于风险控制,海外也有骗子,外国人做事情不一定讲规则。
我是智明和行云两家公司的CEO,08年的时候开始在学校的地下室创业,那时候有一波很伟大的浪潮——社交游戏,当时我们有幸抓到这波浪潮。当时那波的企业里,有很多社交游戏的公司应该都走向了末路,我们今天还能在这里讲话,就是因为我们在08年底转移海外。怎么做海外市场?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中国公司是靠本土化把美国公司赶出了中国市场,所以我们也应该做本土化。李开复花了三年时间也没能把谷歌服务器拉到中国来,乔布斯做iPhone手机只有一个版本,甚至都不愿意做一个新的颜色,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点,海外的公司做产品是非常专注的,他们宁可把所有的团队都聚焦在一个产品上,也不愿意做很多的代码版本,做很多国家的市场,每个市场配一个运营班底。最后貌似你做了本土化,但是没有全球化体系的框架。
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国际化的公司,他们也开始也不是选择在很多地方建办事处,招很多人,而是想了我产品的架构、服务器体系、运营体系是不是做到全球化。当你把这个全球化做好以后,你会发现做全球化这件事情本身就不是一件事情。我再讲Facebook,相信他的CEO每天都不考虑全球化这个事情,但是他每天都在做这个事情,他依靠强大的版本做辐射,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实现,轻而易举解决了本地化的问题。通过这件事情我想明白一个道理,中国的互联网如果真想去海外的话,建议依托中国这个市场强大的辐射能力,建立起Facebook这样的全球一体化业务辐射能力,而不是专门搭一个班底去做海外市场。
关于竞争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大家往海外走的时候一个常问的问题。我觉得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公司国际化四年时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什么呢?大家不相信自己的产品可以去做海外,当时,我们找很多产品去推动他们做海外,他们不相信。第二阶段就是看到一些中国公司在海外成功以后,又认为我们中国的产品是免费的,我们有很多东西、商业模式很特殊,所以我们认为做海外市场,我们比欧美公司很有竞争力。大家已经看到,为什么很多成功的社交网络公司,很多好的产品都来自于美国。这一点中国公司有很好的优势,我们有很好的市场。我们的劣势就是我们对全球一体化的认识不够严肃,很多时候大家觉得我先找一个版本试试,这个问题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我们要意识到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巴西的公司,不是越南的公司,也不是泰国的公司,我们做海外市场,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以色列、芬兰、美国的公司、德国的公司。他们有比我们强大的市场规模效应在做后面的支持,他们又有一个很好的全球一体化运营理念在背后支持。他们一开始就把他们的市场主流放在英文市场,围绕英文市场做辐射。我们对海外市场这块既不要特别乐观,也不要特别悲观,需要选定合适的战略,找到一个点去突破。
最后,我想讲一下控制风险的问题。我讲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08年的时候,我们当时被俄罗斯的公司骗了大概50万美金的货款,没有给我们。也是因为那个事情,后来我们决定我们不要找发行商,我们要自己做发行。今年,我们又遇到这个事情,大概损失100万美金。这个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事情呢?海外也有骗子,大家不要以为外国人做事情一定讲规则。
刘勇观点:
中国公司不做中国的市场,这本来就叫不务正业,要依托围绕中国的市场,找能够在同一层次的对象做得更加聚焦;
欧美公司具有普适价值观,其产品能为主流人群接受,从而市场辐射面广;
中国公司如果要走向海外,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全靠制度去运作的管理体系。通过利益共享与当地主流商业社会达成合作。
热酷是一家08年开始的社交游戏公司,我们也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在09年开始全球遍地开花,然后在09年第三季度的时候,我们其实比较幸运的在几个主流的市场都取得了领先的定位,当然也去了俄罗斯,被俄罗斯的开发商骗了几十万美元,大家千万记住这家公司,叫i—jet。我们到第三季度的时候,在北美的Facebook市场做得特别好,然后也发展日本市场、韩国市场、俄罗斯市场。但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发现市场与市场差距是非常大的,你在跟不同的对手在约架,所以我们决定战略聚焦。恰好我们在日本市场做了很多准备,做起来之后,我们就觉得应该聚焦到东亚这个市场,聚焦到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市场。因为我们觉得,首先中国公司不做中国的市场,这本来就叫不务正业,所以无论如何你一定要依托这个市场。再围绕中国的市场,怎样做得更加聚焦,但是在聚焦这一点,是要找能够在同一层次的对象,我们觉得我们能和日本公司、韩国公司、中国公司这样约架,我们自己就找到这个市场上来了。
其实后来我们之所以决定从Facebook这个市场撤出来,其实非常非常遗憾,不过我们后来在想,咱们从中国土生土长的这些人,自己去外面看的时候,会发现我的价值观和别人的价值观是有差别的,这个叫普适价值观。刚才说的Google的公司为什么靠英国、美国的市场完全辐射出去?他是很大的普适价值观,他的产品能为主流的人群接受,这种价值观、这种DNA、这种基因,在中国,不是说咱们不聪明,只是在咱们生活的社会里,咱们想问题的方式不一样。比如说开心农场风靡的例子,做行为统计会发现,偷在美国的市场不是最高的,而在中国毫无疑问是别人的10倍、50倍,而且你还要把偷这个词改掉,不能叫偷,说得非常隐晦,这就是我觉得价值观差异很大。但是像Facebook,Google做出来的产品,在他们的价值观其实很能接受,也被外国的一些人接受。
我们开始决定耕耘日本市场的时候,就要在日本做体系化的运作,包括我们一定要在日本设立本土公司,找本土的高管,包括找CEO,找做游戏的,把那些日本游戏元素融合进来。百度在06年进入了日本市场, Google那时候的市场份额大概是不到60%。但是到今天百度只有0.5%不到的市场份额,而Google的市场份额超过90%。完美在进入日本市场时收购了一个MMO代理合作公司,到目前为止,这家公司基本上在完美的财报上看不到了。还有用友,当时主要客户是在中国的日企,并没有真正融入这个社会,没有真正找到那些日本客户,没有去了解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日本主流商业社会的认可,日本的主流是什么呢?就是KDDI,三菱、松下这样的大公司,他们是代表那个社会的主流。华为东亚的总裁跟我讲了怎么去跟日本打交道,怎么在建这个组织架构的时候,能够发挥日本的作用,同时也不会让日本偷懒。我们跑到别的地方去,我们就是像Google这样的外企,没有一套管理体系是不行的,而美国公司非常擅长建立这套体系,建立一套完全靠制度去运作的东西,我感觉中国公司如果要走向海外的话,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你只会越来越乱,就陷入了完全不聚焦的地步。
然后我想讲一下How这个问题,就是怎么去做准备。这里面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利益共享。在国外你说中文,他说日文,非常极度不信任的关系。怎么办?就是利益共享。刚进入日本市场,我们去找一个有日本背景的投资者,他带你去开会,你会感觉到好很多。这还不够,你真要扎根日本,你怎么去进入这个主流商业社会?就需要跟主流的公司合作,这在日本非常非常难的,这是一个很深层次的东西,就是日本人是不看不起中国人的产品的,咱们不能不面对这一点。我们阳光牧场才在日本发布,我就找到一个背书进入。我们管理层做过社交网络、做过社交游戏,再加上背书,所以主流的公司有愿意来合作,比如像KDDI这样的公司,他愿意跟我们达成深层次的长期的战略合作,尤其在日本这个非常重要,一旦要合作,你要打破合作是非常难的,到最后你不愿意合作,别人还要拉着你合作。所以,这也有好处也有坏处。
杨永智观点:
在海外市场有长期成功有三个要素:第一,比较好的用户基础;第二,清晰的商业模式;第三,至关重要的品牌;
选一个相对比较成熟、强势文化的市场进入,做好后才有机会去影响到全球其他国家的市场;
搞定一流的本土化团队不能只靠钱,作为一个管理者,你要能够比他看得更远;
把你的品牌、产品和公司融入HOW TO BE DIFFERENT AND COOL的硅谷文化才能获取更多的合作机会。
本土化是进军海外市场基本的一步,是必然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如果要在海外市场有比较长期的成功的话,有三个要素:第一,要有比较好的用户基础。就是在早期的时候,你要有一个市场机会,靠较好的本土化产品切入到这个市场中去,占领用户群;第二,要有清晰化的商业模式。要有一个商业模式能够让这个公司团队支撑下去,产品长期做下去;第三,就是品牌,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这三个要素如果都能做好的话,这个公司在海外市场就是比较健康、能够长期存在的公司,否则的话,存在也只是某一段时间、某一个机会。
如果你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机会,进入那个市场早期可以做到一定的用户基数。我们是在2009年底、2010年初开始做安卓浏览器的,那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本身就是安卓的用户,我觉得那个浏览器做得太差了,如果我做的话,肯定比那个做得更好,这当时的出发点。那个时间点做得很早,我们做浏览器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没有,所以我抓住了那个机会,很多用户觉得这是一个更好的选项,所以很多用户去下载,那时候其实是抓住了一个市场的窗口期,抓住了这个机会。
但是,当你竞争对手来之后,你再继续做下去有没有很好的推广手段和方式?最好的推广手段和方式在美国主要是做主流市场,流量交换他们认为应该是广告里面的。另外公司有多余的流量,他做广告就卖出去,很少说一对一下载,其实从这个程度上来说,中国在很多商业模式上是领先于美国的。而美国在做浏览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去赚钱?在美国你在做这些商业化的过程当中也会碰到很多挑战,因为你要花很多时间教育他们,尤其是那些合作伙伴,他们的脑子里没有这种概念。所以国内的很多商业模式搬到海外其实非常困难,因为整个商业模式的体系是没有的,你要想把这些东西建立起来,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教育别人、教育你的合作伙伴。
当你要和合作伙伴谈合作的话,品牌至关重要。他怎么看你这个产品,在美国对中国的产品印象就是价格低廉,质量很差。如果你拿同样的方式在美国去做的话很难生存下去,根本没有机会。所以,我们当时非常非常小心去做这些事情,在早期的时候,我们在美国没有团队,尽量避免直接面对面出去跟人家交流,能够通过电子邮件就通过电子邮件交流,等你慢慢本土化团队起来之后,再一步一步跟合作伙伴开展交流,就会好得多。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很强,品牌背后一定要有内涵、有故事,否则也是很难去做宣传,做市场推广的。
在公司刚开始起步的时候,我们就想选一个相对比较成熟、强势文化的市场,就是美国市场。在美国市场上做到一定的用户基数,做到一个好的品牌和影响力,再往全球其他国家的市场扩展。这样别人在看你的过程当中,是在硅谷一个很好的品牌,一个很好的创意公司,那些公司可能更愿意跟你合作。如果说你是一个本土的中国公司,想要进入日本这些国家的市场,如果不借助当地的资本或者合作伙伴,其实是非常难的。相对于西方文化,中国肯定是一个弱势国家。所以,我们认为把美国市场做好,才有机会去影响到全球其他国家的市场。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团队,我们在美国招了十几个人的本土化的团队。在招聘和管理本土化的团队过程中,有很多东西跟管理中国的团队有很多非常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对这些人的管理是每个季度要做一次报告,要设定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他做到这个目标,你应该给他什么东西,如果他没做到,应该怎么办?中间出了问题怎么管理?另外要招比较资深的人,在之前是要花很多时间跟他交流的。这个过程中,要让他去信任你,很多非常优秀的人,他们不会仅仅是为了钱而工作,而是为了梦想或者理想,他一定要相信你的这个事情才愿意为你工作。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你要能够比他看得更远,他从你的身上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这样邀请比较资深的、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加入进来,就会比较容易一些。如果你仅仅是谈钱的话,可能就会比较难去招到这些人。
整个硅谷的文化是怎么样不一样,怎么样让我的产品看上去不一样,怎么样让我的公司看上去不一样,怎么样让我们的团队看上去不一样……他们所有的东西都是我怎么样跟别人不一样,我怎么样看上去更酷一些。如果说你把你的品牌、产品和公司能够有自己独特的形象、定位和这种文化的话,那你的公司就会显得跟其他公司非常不一样。用户用你们的东西,合作伙伴愿意跟你们合作,就不会简简单单是因为说你公司很有钱,你公司的规模很大,你的用户量很多。在早期的时候,你做创新公司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就要让你的东西看上去不一样、更酷,这样的话,会有很多合作伙伴愿意跟你合作,因为他认可你的价值观,愿意跟你合作。这个其实是一个美国跟中国非常不一样的。包括我们在美国,经常跟一些创意公司合作,本质上也是在美国去做品牌的一种方式,因为这些公司很酷,是创新的公司,如果你能够把你的品牌和这些创新的、酷的品牌放在一起的话,很多人就会觉得你的品牌也很酷,你的公司也很创新,借这种机会,把你自己的品牌建设上去。这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见得对,但最起码我觉得这种方式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在美国市场,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霍涛观点:
中国公司去海外,要先留意几个桥头堡,它们的航线非常发达,对应的数据中心也非常发达;
现在的海外游戏和电商市场已经饱和,竞争也相对比较激烈,大家要剑走偏锋。
中国公司去海外,我希望大家都能记住几个城市,实际上就是桥头堡,它们的数据中心也非常发达。首先是香港,东南亚的整个枢纽在香港。东南亚连接大陆就是两条路,一个是香港,一个是越南跟广西之间有一条路,这两条路一掐断就没了。然后是新加坡,政府对信息产业的强力支持促使这个国家的东南亚覆盖线路非常好,它也是很多500强的亚太区总部。日本相对比较封闭,70%的IDC都在东京附近,当然,它现在一些云的基础设施在往北海道方向去发展。
如果去美国,先是洛杉矶、达拉斯。如果想去巴西、南美,有一个桥头堡就是迈阿密。迈阿密是接向南美的一个枢纽。巴西的IT设施价格是5倍于美国,而且它的关税特别高。所以你以迈阿密为中心,如果做大了再去南美。
再说欧洲。如果做电商和游戏可能都是法兰克福,德国非常开放,商业比较发达,而且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场也非常发达。它的数据中心在整个欧洲是最强的。之后有几个选择,阿姆斯特丹、伦敦、巴黎,正好是一个四方形。所有与IT相关的人才、资源都在这四个地方,其他的都是分支。
现在的海外,游戏和电商市场已经饱和了,竞争也相对比较激烈。我的观点是大家要剑走偏锋。比如一个小公司就是做iOS文件转换,把Word转PDF类似的,去年挣了三千万。美国对于这种正版软件的认同度非常高,一个真正简单方便快捷的工具,他是愿意付费的。其实悄悄挣钱的人很多。
总之,我想给大家的一个建议,就是说要多考虑几个问题,一个是首先你出去之后要考虑技术和技术环境;第二个,要考虑文化;第三要考虑商务环境;第四要考虑对方政府的一些政策;第五,才是你的合作伙伴和合作厂商。
张礼镜观点:
在韩国本土化适配很重要,只要做一个三星牌子就能够覆盖韩国一大半的市场;
相对于手机商,韩国的运营商更强势。SK控制了所有的线下销售渠道。
在海外,特别是在美国,如果招一个BD,年薪要15万美金以上。因为我们还都是在创业,其实在选择的时候,真的没有太多的钱去办很多的办事处,招很多的人。所以说,我们怎么办呢?既然我们去海外,还是很苦的开发者,我想就应该找一个比较适合我们发展的国家。我建议大家如果在中国赚不到钱,要大胆地走出去,去赚“高丽棒子”的钱,为什么呢?
在韩国,这个市场是比较“变态”的,整个“大韩民国”其实才4000万人,人很少,但是我们发现手机的用户有5000多万,这个数是两个月以前的,昨天他们又增长了200多万。所以说,韩国手机的普及率很高,特别是智能机,现在基本上一大半用户都在用智能机。还有一点,韩国去年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贡献在37000多人民币,每一个用户能贡献200人民币的游戏收入,这一点在中国很难想象。去韩国赚钱我们只要做好下面的几件事:
前行就是我们先做的预备工作,本土化。这不单单是一个单纯的翻译,要根据当地人的习惯,民族性、民族情结,一定要体会这种东西去做一些本土化的工作。此外,关于本土化,适配是很重要的,到韩国只要做一个手机牌子就可以,三星。如果把三星流行的几款手机做好适配,基本上就能够覆盖韩国一大半的市场,应该说比国内的条件要简单很多。
第二步,我们要做一些市场预热。我主要讲做一些店铺的活动,韩国的零售店有大的电视屏幕,会播放推广的游戏,用户到店里,第一眼看的就是这些游戏。还有,海外的二维码特别流行,它的广告形式特别多。这种广告形式在韩国是特别流行的,我们如果要是去韩国,可以找一些这种合作伙伴,直接搭到他的广告里,他就会免费给我们宣传和推广。
第三步,目前一个最主要的渠道就是韩国的T—Store,因为在韩国的情况跟中国不一样,中国现在软件商店很多,基本上100多家。但是韩国就不一样,韩国有几类,一类是运营商的,一类是手机厂的,在运营商里面,主推T—Store,用户量很大,另外就是它有五种付费的习惯,用户的转化率特别高。此外,我们抓好韩国媒体的一些热点炒作,包括线下广告的合作,运营商合作,做底下的推广和线上推荐位的索取,这样可以把韩国市场做得特别完备。
此外,现在韩国企业诸如SK对中国有很多政策,如果我们有些游戏还不错的话,他可以免费给我们做本土化,这个不单单是金钱上节省了,很多当地的一些习惯,都可以让他们帮我们完成。
林宇观点:
中国企业要去全球有两个前提:产品具备全球化的基础和了解当地市场;
走向海外战略基础四个要点:当地团队+合作伙伴+全球化运营平台+全球化品牌;
具备全球性的视觉半径,国际化是一个过程。
中国企业要去全球有两个前提,首先这个产品应该具备可以全球化的基础,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全球化,要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安全服务为什么可以全球化,因为大家都会丢手机、感染病毒、要保护隐私、保护数据。第二个前提是要去了解当地的市场,比如说智能手机用户如何,是开放的市场还是运营商控制的市场,哪些渠道最有效,当地的文化和法律有什么特殊。行军地图要非常清晰。
在战略基础上,我个人认为后面四个事情从具体执行上最重要。第一个,一定要打造一个当地的团队。这跟公司的规模有关,不是一概而论。网秦做这件事情花了6、7年的时间,从最早海外没团队、没办公室开始,逐渐去做这件事情。第二个,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尤其在初期,伙伴一定可以降低你的成本和风险。你想做中国第一、亚洲第一、还是全球第一,你的合作伙伴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你的合作伙伴决定你能做多大。第三个,你要有全球化运营服务的平台,尤其是互联网。产品、运营、客服、售后支持等等方方面面。互联网不是一锤子买卖,是一个持续的服务。最后一点要求也很难,就是全球化的品牌,这也是长期持续去努力的。
整个移动互联网的革命在深化,任何公司都需要根据这个情况去调整战略,而且我们面临的是全球性的转变,找寻到一个真正可以全球化的产品。在产品方向上选择,你要考虑到这是一个可以全球化的产品。比如说在中国,大家可能更多会跟QQ打通,在美国,我想可能是Facebook。当然,前提就是大家对全球的市场要有足够的了解,了解当地用户的需求,定义好路线图,这是成功的基础。
另外,就是市场战略,如果大家致力于把自己的业务打造成全球化的业务,一是怎么获得全球化的用户群,怎么建立全球性的渠道和合作,这两个问题就是说怎么去拿到全球各地的用户。我觉得就是要有一个全球性的运营体系和服务体系,你的产品在一开始,服务体系应该能够扩展支持全球性的业务,你的语言、运营各方面是能够扩展支持将来全球性的业务,我觉得在最初的设计上就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
视野半径是个重要的东西。在硅谷,任何一个创新团队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全球性的,哪怕这个公司有三五个人,他也要分谁是亚太区总裁,谁是欧美区总裁。从开始的第一天,这个世界就是属于美国人民的,这是经济学上的视野半径。在一个县城或者一个省会城市,和在北京、东京、伦敦、纽约看到的是不一样的,这个视野半径决定了你对这个公司未来的构想,也决定了你这个公司将来有可能走多远。这就是基因,创业第一天就种下了。
如果你跟一个大品牌站在一起,你将来也会成为一个大品牌。这些大品牌企业都有很强的风险控制和信用管理的能力,你跟他合作要谈很长的时间,他们有一套风险评估机制,选择上非常严格。尤其像高通、联发科、HTC、沃达丰、美洲电信这样的大品牌,大部分达成合作都要好几年在持续交流,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每天都有很多合作者去跟它们讲故事,如果这个故事能讲一年、两年、三年,这大概就是真的,你就真的能成为他的合作伙伴。大公司不愿犯错误,所以坚持很重要。
一个中国公司请来欧美的高端人才,是很难的。比如在硅谷请一个好的BD我觉得要在25万美元以上,钱只是前提,你要能打动他,要有一个远大的梦想。要请就要请best of the best。你要赌一个人,就要赌一个最好的。互联网就是这样,要么做大要么就回家。我们在这五六年请来了很多顶尖人才,很多都是人的不断推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年1月份网秦请了三星Galaxy之父欧马先生来联席CEO,拓展欧美的市场。Galaxy是唯一一款可以与苹果媲美的产品。你要想变成一个全球性的企业,还是要逐渐建立一个开放的文化,开放的普适的价值观,中国的文化是很好的,但是跟地缘有关系,中国的人口非常密集。基本上地理上的不同导致了文化上的一系列不同,我觉得这种文化的不同没有对错,我们很多人经常争论对错其实没有意义,我觉得文化能传承千年,一定是符合当地的特点的,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相互理解沟通相互包容相互协作的过程。所以国际化是一个过程。
骆轶航观点:
硅谷在变,重心北移到了旧金山;
中国公司在美国设立开拓型办公室有两家:华为和腾讯;
你最好做一家中国背景的硅谷公司,而不是硅谷背景的中国公司;
不要妄自菲薄,中国公司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不要神化硅谷的每一个团队和每一个公司。
硅谷在变!硅谷的重心一直向北移动。20年前硅谷的重心南边一点,有思科、苹果等等,我们大部分知道。第一代中国人过去之后都住在这个地方,那个时代这就是硅谷的中心。2000年以后重心往北部迁移,出了Google和Facebook,这个地方聚集着全球最顶级的风险投资和天使。现在,重心继续北移到了旧金山。聚集了更多创业公司。这里更有生活氛围,跟真实的用户更有交互。旧金山现在的市长是一个华裔,在不断驱使旧金山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的中心。大量的天使投资人都到旧金山去办公。
硅谷最明显的是文化的独特。这里没有任何一个人种的比例超过35%,因为大多数都是移民。无论是工作、读书还是创业,他们来自于全世界各地。50%的创业者是出生在海外,到美国去念书,工作再创业。还有一种情况是出生在海外、受教育在海外、在海外工作,做了一个公司之后,定居到美国。创业者里最多的部分来自加拿大,再一个是德国人,第三个是日本,第四个就是巴西,巴西的twitter用户超过日本全球第二,第五个是俄罗斯,然后是印度人和东欧人。
很多科技公司在美国都有办公室,但是办公室分为两类,一类是守成型,就是说做支持型的办公室,在那边有十几人的团队,搜刮一些华人生活信息,设备的水平维持在1996年刚上线的水平。还有公司是在那边提供B2B的电子商务技术支持和沟通支持,这样的办公室是支持型不是开拓型的办公室。开拓型的公司首先是华为,他们第一个重心是放在基于云的产品,无论是远程视频系统,包括基于云服务的产品和终端手机销售。第二个就是腾讯,首先,腾讯在美国做了很多游戏的公司,第二,腾讯微信美国的版本是可以跟Facebook、美国的手机号进行绑定,产品做了很多的优化。我们可以拿腾讯的微信和陌陌比较,陌陌打开中国人名字很多,微信不是这样的结果,真的是有很多外国人在使用,但是腾讯还没有在美国推广。腾讯还投资了一些在美国非常有创意的公司,这样的事情都是能够让自己融入硅谷生态系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去硅谷,不要去苹果、谷歌、Facebook的办公室,你什么都看不到。要去拜访小公司,发现在硅谷经常有的各式聚会活动,自己主动寻找好玩的论坛。你把自己放下来,主动沟通和交流,你就发现你会融入这个圈子。私人拜访一些VC是比较好的,不要集体去。一对一、两对一,这样人家说的东西会多。在去那之前做好功课,提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第一是体现你对别人的尊重,第二也是帮助别人判断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再有是通过人互相介绍,通过一个人介绍另外一个人。效果也会不错。
如果你想去,第一你最好做一家中国背景的硅谷公司,而不是硅谷背景的中国公司。本身你公司的气质是要硅谷的。海豚浏览器就做的不错。第二,不要自闭,要有自信,勇于去沟通。你把自己扔进去,不用管你的英文说得怎么样,你的英文说得比日本人、俄罗斯人都要好,你跟大家去沟通,跟每一个潜在的投资人、合作伙伴去讲,我是谁,我做的事是什么,不会所有人对你感兴趣,但是你会找到一个人愿意跟你保持继续的沟通,这个的机率还是蛮高。第三点,要成为一个出色的讲故事的人。很多美国的创业者都是很擅长通过一个故事讲述自己的远景的,但大部分中国人不会这个。
最后,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总觉得中国什么都不好。其实你会看到,我们在海外做的比较好的几个团队,他们在产品的体验、细节,包括用户的反馈的响应速度上,其实比大部分的硅谷公司做得好,产品的改进非常快。中国公司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的,不要神化硅谷的每一个团队和每一个公司。
{{news.tit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设公司流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