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古代公主政治影响的时代正义和差异政治。

孔夫子旧书网该图书“(正版现货)中国古代和亲史(特价)”已经找不到了, 为您推荐一些相同图书。装订:其它开本:版次:288.0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56.0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50.00十品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重点:中国教育史研究对象、意义,教育起源、学校萌芽
重点:中国教育史研究对象、意义,教育起源、学校萌芽 难点:文字在教育起源中的作用 上课日期:中国教育史作业 1、论述中国教育家的人性论与教育的关系; 2、比较论述近代三个学制; 3、论述科举制度的发生并评价科举制度;绪论一、分期: 古代 近代 现代 1、先秦――――――1949 2、先秦――――――今 3、先秦――――二、研究对象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凡是对人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培养活动, 即对人进行狭义的教育, 使其具有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 知识技能的活动, 研究这个历史即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中国教育史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 究中华民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的历史,研究中华民族教育 制度与教育理论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的历史及其规律。 研究对象: 教育制度:学校教育的形成发展――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 学校 宋――书院 作为教育指挥棒的选士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 ――科举 教育思想:孔子(儒家)――董仲书――(颜之推)――韩愈― ――朱熹――黄宗羲、顾炎武 从教育制度上看,中国古代教育史有一特点:教育随选士指挥棒形成特点: ⑴选士与育士相衔接 ⑵选士与举官为一途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 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学习研究中国教育史,对于我们学习掌握运用印证马克思主义,用唯物史观 看待历史, 有现实重要意义, 帮助我们探讨教育现象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对社会有什么作用?旧的教育制度是如何被新的教育制度所代替, 一些过时的教 育思想、 教育制度是怎样拖历史后腿的,好的教育遗产是怎样被后人所继承?? 从中认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发展规律。1 当一些王朝统治稳定、繁荣之时,统治者往往重视教育,教育得以发展, 如汉唐官学教育发达,反过来又促进了政治经济的发展。当专制统治削弱时,往 往教育上有所创新。如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群星灿烂。当专制主义严重时,如秦 代, 教育上就万马齐咽, 当统治者对外交流政策宽松, 就有宽松的中外交流教育, 如唐。当统治者政治闭塞,那么教育交流中止,教育只能停滞不前。――从中可 见教育与政治、经济作用与反作用。 2、借鉴和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遗产有重要的意义, 帮我们继承中国古代优秀 传统文化。古代教育史记录了古代教育的历程,在 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被国外 列为世界十大名人的孔子,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古典教育专著《学记》 ,出现 了大批的教育大师,创建了较完备的教育制度,如汉代太学为世界上最早的高等 学校。唐代的医学比欧洲早 1 千年,另有兼教学研究印书的文化实体――宋代书 院。还有被称为中国在四大发明外的世界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 从世界范围看,多个历史时期教育的典型的不同的分布: 奴隶制时期――古希腊、罗马 封建时期――中国 为那个时代教育最辉煌的代表 资本主义社会――欧洲 中国的科举制被传入西方,成为砥砺西方资产阶级自由竞争的舶来借鉴 品。 孙中山先生在《五权宪法?民权初步》中曾说道: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 不多时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 3、学习中国教育史有助于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 神。 本世纪 90 年代十几名在巴黎开会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会上称:我们欲 在 21 世纪中寻求生存,那么就退回到 2000 年前的中国孔子那里去寻求答案。 学习中国教育史可以帮我们振奋民族精神,扫除自卑,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无论从春秋时的孔子、孟子,还是到近代的龚自珍、魏源、林则徐,到 近代的蔡 元培、陶行知等伟大的教育家那里都能汲取丰富营养,继承我们一代又一代知识 分子爱国主义的 教育精神、 立场, 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传统。 在这世纪转型之交, 承担起我们的使命,如 鲁迅先生所说: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 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学习 先人积极入世的人文精神和严谨有道的治学精神。 学习中国教育史,引导我们走到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知识海洋中徜徉,超越 小我,实现大我,树立作为教育工作者所应有的时代感和责任感。 同时帮助我们从了解昨天进而认识今天“跨世纪”教育的意义。今天我们已 站到 20 世纪末的地平线上,依稀可以听到 21 世纪涛声。如果我们明了昨天是如 何走过来的,知道背负重荷、汲取精华、弃其糟粕,那么更有利于我们成为 21 世 纪的水平, 把握好未来的航线, 把从 20 个世纪带来的历史苍茫变作一种前进的 动 力。担负起跨世纪人的历史使命。 四、参考书 山东教育出版社 8 卷 《中国教育制度》 王炳照 山东教育出版社 6 卷 《中国教育通史》 毛礼锐 湖南教育出版社 8 卷 《中国教育思想史》王炳照 华东师大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2 五、学习历史把握要点 五个 W When Where Who What Why 注意史论结合第一章 原始社会和夏商周时期的教育重点:教育的起源、私学的产生与孔子、 《学记》的教育思想; 难点:西周的教育特点、私学的意义、孔子和《学记》的教育思想如何古为今用; 日期:第一节中国教育的起源中华大地上很早结有了人类的存在和活动。 人类在自然界里, 面临着十分严酷的生物 竞争。个体无法孤立地生活,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克服险恶的自然环境而继续生存, 这就必然要在人与人之间结成一定的联系。因此,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人类社会。随着人 类的出现与社会的形成就产生了教育这种社会现象, 它以培养人为目的, 是人类社会所必需 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人类最初的社会是原始人群,不论这种社会都么野蛮蒙昧, 它都需要教育为物质生产和人的再生产服务以推动社会的前进, 因此, 教育活动在原始人群 的生活中普遍存在。 一、大的最早的人类 原始社会分三个历史阶段(170―5000 年) 原始人群:170 万年前元谋人―50 万年北京人。 母系氏族社会:距今 4.5 万年。 父系氏族社会:距今 5 千年。 (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 原始社会以公有制为基础, 因为社会生产力的低下、 人战胜自然的能力弱必须依靠全部 族集体的力量,才能战胜大自然的威胁和野兽的侵袭,进行采集和狩猎活动,以满足全体社 会成员的共同需要。 二、教育的起源 教育作为人类传播知识文化及生产、 生活技能的主要手段, 在原始人类开始制作出第一 件劳动工具,并将这种工具制作操作技术传授给下一代时,便自然产生了教育。因为,无论 这种制造操作技术怎样简单简陋,都反映了人类最初的智力活动和知识传播过程。所以,教 育与人类共生,教育是源于劳动,并且属于人类社会最古老的文化范畴。 教育的内容与原始社会的需要是相应的。 社会生活需要成员学习的知识经验都是与教育 有关的内容,如木器、石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火的控制和使用,狩猎的技术和经验,采集 食物的技术和经验、 共同生活规范的遵守, 语言的使用等等, 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身教与言传,3 身教是做出示范动作,以供模仿;言传是说明是非要领以传经验,这两个方面通常是相辅而 行的。 教育不仅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而且也是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 有物质的需要,而且还有精神的需要,年轻人如果没有长者对自己的影响、传授、教育,就 难以适应社会特有的正常生活,社会生活就必将停滞不前。第一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中国的氏族社会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大约 5 万年前---5 千年前)和父系氏族公社(大约 5 千年前―公元前 21 世纪)两个历史时期。原始公社时期的主要的教育活动有以下几 个方面: 一、 生产劳动教育 二、 生活习俗的教育 如西安半坡遗址是一个典型的氏族村落,总面积 5 万平方米,居住区内有四 五十座房屋,密集地排列着,在居住区中有一座 160 平方米的大房子,显然是氏族 公社共同活动的场所,氏族会议、吉庆节日,宗教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这些活动 同时也是对氏族成员进行思想教育。 三、 原始宗教教育原始宗教活动在氏族公社时期极为普遍,这类货订有自然崇 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巫术占卜等各种形式。巫师通晓许多历 史知识,能背诵氏族谱系,讲述重大的历史事件,能结合各种宗教仪式活 动,讲述氏族的历史和迁徙路线。务实是原始文化科学知识的保存者和传 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四、 原始艺术教育 如原始歌唱、原始舞蹈等。第二节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一、 文字产生提出新的教育要求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早有记事和传递信息的需要, 创造了各种原始的记事的方法, 如 结绳、刻木等。 《周易?系词》说: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到氏 族公社末期,事物繁多,交往频繁,需要新的记事工具更迫切,这才发明了最初的 文字,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是个人独创的,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在距今 5000 年的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瓷上,出现很规则的意符文字,人们在 共同劳动生活中需进行交流――便产生了语言, 随着国家组织萌芽的形成, 需要进 一步有效的对社会进行管理, 如颁布政令等。 人们需要将这些受时空限制的语言记 录下来,传达给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以及后世的人群。这样,作为纪录语言的工具― ―文字,就应运而生了。文字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学校产生的 人文基础。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 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有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于是产生了学校。 一般认为学校大概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制社会初期。 当然, 学校作为一种社 会现象,也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有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备到完备的长期发展过 程。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积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 时也造成了产生学校的现实需要。 古史传说,在黄帝时代有记事史官仓颉创造最早的文字,许慎说: “仓颉之初 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这说明在早期文字改进规范化工作中,个人可能4 起过一些重要作用。 掌握文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进行文字教学,要求有掌握文字从事教学 的专门人员和专门施教的场所, 因此文字产生促进了学校的产生, 对后来文化科学 及社会的发展也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二、学校的萌芽 《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引董仲舒说: “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 《春秋繁露》云: “成均:均为五帝之学。 ” 关于成均,郑玄解释: “均,调也。乐师主其调。 ” 古史还有虞氏之学“庠”《礼记?明堂位》“米廪,有虞氏之庠也。 。 : ” 孟子: “庠者,养也。 ” 、 三、 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包括多方面。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 体, 过什么样生活, 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 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 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凡是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 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师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 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男女分工。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 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和生活经验的长 者,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5 重点:西周的教育、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私学的产生;孔子的教育思想、 《学记》的教 育思想。 难点:私学的产生多方面原因、孟荀的人性论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日期:\第一节 夏商时期的教育一、夏朝的教育 夏朝(公元前 21 世纪――公元前 16 世纪)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见 于史书记载夏代学校有序、校等称谓。 《孟子?腾文公》“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庠下注: “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汉书?儒林传序》“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 ” 《礼记?王制》“夏后代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 : ” : “夏后代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 ” 《孟子?腾文公》“序者,射也。 : ” 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 养老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夏经常打仗,对外征讨对内镇压,特别重视 习射,以培养武士。但是夏代的――序,仍不是独立的、纯粹的教育机关。教育只是其重要 职能之一。 二、商朝的教育 商(公元前 16 世纪――公元前 11 世纪) ,商朝的学校不仅有古籍记载,而且有丰富的 地下发掘文物作为实证。据史料载商代学校有庠、序、学、瞽宗等。 据《礼记?王制》载: “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注云: “右学为大学,在 西郊;左学为小学,在国中王宫之东。 ” 殷人重祭祀、重礼乐,所以特设瞽宗。 《礼记?明堂位》载: “瞽宗,殷学也。 ”瞽宗由 乐师瞽朦所主持, 用作祭祀的地方, 同时又是进行乐教的地方, 学习礼乐的机关。 由此可见, 商代的学校除了养老和习射的庠、序之外,已有学习一般文化知识,专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的“学” ,并且有专门学习礼乐的瞽宗,较之虞夏时代,稍为完备了些。 商代专门从事占卜、求神的神职人员称“巫” ,由于此类活动繁多,后进一步分工为祝、 宗、卜、史等专职人员,他们根据需要掌握一定的政治、历史、天文、历法、医药等知识技 术,是当时的文化人、他们的研究为学校提供了必要的师资和知识到准备。 从出土(殷墟安阳小屯)甲骨文有笔―― 象手持笔形;有册 ,象把长短不齐的 竹木简扎在一起。证明商朝已有较成熟的文字和较便利的书写工具。另外,在卜辞中多次出 现教学、师等字体。 甲骨文中 “教育” 大多数写成―― 。 右边是 ――孝字, 象征 “子曲伏于父教” , 右边是 ,象征手执木棒的样子。6 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从“教”字就可形象的表现出来,大体说明当时是在棍棒体罚的威 胁下,教下一代“尽孝” 。孔子曾经说过: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新由生也。( ”《孝经?开 宗明义章》 )第二节西周的教育(―11 世纪―― ―770 年)西周(―11 世纪―― ―770 年)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其重要的特征是在分 封制、井田制基础上设立的宗法世袭禄位制。 在政治上,采用分封制,全部土地和人民在名义上都属于周王所有: “浦天之下,莫非 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王室把土地和人们分封给诸侯,建立大小不一的 71 个诸侯 国。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又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卿、大夫,形成严格的分封制。 周人强调宗法,用血缘宗族关系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但又分为不等地亲疏等级。 宗族分为大总和小宗,周天子为天下大宗,诸侯为小宗;在诸侯国内,国君是最大宗,卿大 夫是小宗;在卿、大夫采邑内,卿大夫是大宗,士是小宗。宗法制规定天子、诸侯、卿、大 夫、士的爵位财产;都有嫡长子世袭,形成周天子处于颠峰的金字塔式的统治格局。一、西周的学校系统西周的学校与商相比有长足的进步。 在继承商代教育制度的基础上, 建立起典型的政教 合一的官学体制。 在周天子所在地和诸侯的国都均设有学校, 并依等级高低和程度深浅分作 国学与乡学。国学又分作大学与小学两级,形成一套完整的学校:1、国学国学是专为西周贵族所设立的, 按学生程度又有大学和小学之分。 天子所设的大学规模 恢宏, 称作辟雍, 诸侯的大学称为泮宫。辟雍又分作五学: 居中者即以辟雍命名,也称太学; 南面的曰成均,也称南学;北面的曰上庠,也称北学;东面的曰东序,也称东胶或东学;西 面的曰瞽宗,也称西雍或西学。辟雍“圆如璧,壅之以水:( 《 诗说》 , )为厅堂式建筑, 四面敞开,没有围墙,四周有水泽环绕,水泽外是东西南北四学和森林相拥。水泽有鱼游鸟 栖,森林中有野兽集居。辟雍为”大射行礼之处“,即为贵族子弟在水泽中射鱼、鸟,在森 林中驱车围攻野兽,进行军事技能训练的场所。同时,辟雍还作为天子自学、承师问道、尊 师敬老,祭祀行礼、集会聚餐、献俘告功、部署战斗、检阅军队之处,兼有礼堂、会议室的 性质。辟雍由太师、太保、太傅主持教务。成均为学乐 、乐语、乐舞的地方,由大司乐主 持,上庠为学书之所,由典书者、诏书者主持;东序为学干戈羽 之所,由乐师主持;瞽宗 维学礼之所,由礼官主持。五学中以辟雍维至尊,故常将周天子大学统称为辟雍。 诸侯的大学泮宫, “其东西南北有水,形如半璧。( ”《诗? 》朱子注)因半环以水,故 称“泮(叛)宫” 。泮宫性质与辟雍相近。《诗经? 》有: ( “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作 泮宫,准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首。 ”等诗句,描述了鲁僖 与群臣在泮宫欢宴,喜庆征 战淮夷凯旋,并有赳赳武士献首或(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请功)献囚的情景。 辟雍和泮宫均重视“射”的教授和训练,反映了西周太学中尚武的风俗。 小学通常设在宫廷附近,实乃贵胄学校,主要是王太子、公卿、太子和大夫元氏嫡子就 读。 《尚书?大传?周传》载: “十有三年,始入小学,见小节焉,践小义焉。 ”西周时担任 王宫小学教师的“师氏” ,一般都是担任王宫警卫的高级军官,战时随王出征,素日在小学 里对年幼贵族自动人进行初步的武士教育。 入学的年龄根据等级的高低而定,王太子为 8 岁入学,15 岁入太学;世子及公卿大夫 元氏之子 15 虽入小学,这反映了当时宗法等级制的尊卑之序。2、 乡学西周乡学即为地方学校,其设置依据地方行政系统而定,25 岁为闾,闾有塾;500 加为7 党,党有庠;2500 家为术,术有序;1,25 家为乡,乡有校。塾、庠、序、校为乡学系统。 在乡学 教的除了乡大夫、乡师、党正等地方官吏外,还有一些“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 的退职官吏、耆老。乡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明人伦、知纲常的一些上下尊卑的礼节和从军打 仗所必备的军事知识与技能。二、六艺教育西周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以礼、乐为中心。以射御委要,附以书、 数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内容。1、 礼和乐的教育礼是立国的准绳,是一切行为的规范。礼教是政治、宗法教育,是人伦道德教育,并包 括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仪节等。 “礼”的原始意义属于宗教范畴, 《说文解字》说: “礼者, 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礼是“示”和“丰”合成的, “示”是祭神的意思, “丰”是 祭祀用的供品。把麦、黍等植物献祭于天地鬼神之前称“礼” 。周代,礼除了表示祭神 的仪式外, 主要用以分别尊卑上下的等级差别, 其核心事具体化的等级名分。 据郑玄称, 周学所教礼为“五礼” ,包括吉、凶、军、宾、嘉 5 个方面。 《周礼?大司徒》载乡学有 “六礼” :冠、婚、丧、祭、飨、相见 6 个方面。礼教在于使人们安贫守己,不“ 越 犯上” 。此外,还要让学生“演礼” ,使他们的行为合乎礼节。礼教在国学中由师氏主持, 乡学中由大司徒专掌。 2、 乐是综合艺术,包括音乐、诗歌和舞蹈,即所谓乐德、乐语、乐舞的教育。乐在国学中 是主课,由大司乐总其责。乐德教育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及“中和”为美的伦理 观。乐语教育是有关阅读、讽b和写作知识的教育。乐舞有六方面:主要为黄帝、唐尧、 虞舜、禹、汤、文武六代史诗性乐舞,分别颂扬了上述历史人物的功德,艺术的再现了 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乐舞的教育,增加人们的爱国情感,并通过舞的韵律,活动血脉, 陶冶性情。 乐教与礼教互为表里,相辅而行: “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安上治民,莫善 ” 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礼记?文王世子》 )礼重在约束人外在的行为,而乐重 在调和人内在的情感。 《礼记?乐记》说: “乐者为用,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泽相敬。 ” 又说: “令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 则无怨,礼至则不争。乐教是配合礼教,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调和尊卑贵贱之 间的冲突,使人人守礼,各司其职,各尽其道,以巩固西周的宗法制和奴隶贵族的统治 秩序。3、 射和御的教育射,是指射箭技术的训练。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训练。射和御的教育,在与培养骁 勇善战、捍卫江山社稷的武士。此外,在射、御的训练中,还要求注重道德教育,即所 谓尊礼:一方面在形式上要合礼节,一方面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和志向,它培 养了学子的军体道法情操。射、御二者中,以射尤受重视。射艺的高低常作为贵族子弟 被选拔、提升的标准。试射是西周选贤贡士的重要手段,天子对诸侯所贡之士还要亲自 进行考核,查其射艺、射礼的高低,以决定取舍。4、 书和数的教育书,即识字教育。书分作“六书”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六书”的内容为: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数,为数学知识的教育。古代教常与求相联系, 故称数书。数为九数: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 、方程、勾股。 通常书、数的教育放置小学,为读、写、算的基础文化教育。 在“六艺”教育中,书、数主要在小学阶段学习,称作“小艺”是学习礼、乐的基 础。而礼、乐、射、御为在大学阶段学习,称作“大艺” 。礼、乐侧重于德育,同时兼8 含有美育在内;书、数侧重于智育;射、御是习武兼健身,含有体育因素。 “六艺”教 育体现了德、智、体、美诸育兼备,文武并重,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特点。 “六艺”教 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具有文韬武略的统治人才。 “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体系中的精华,代表了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全盛时期的教育 水平。它反映了教育的普遍规律,并对人的全面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尽管“六艺” 教育旗帜鲜明地标示了它为统治阶级贵族服务的性质,一般庶民子弟大多仅能接受“小 艺”教育,然而,它却不失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个闪光点,它是中国古代文明进入 鼎盛时期的产物。 “六艺”教育在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政策之后受到了冷 遇。但是,它常被历代有识之士擎作教学改革的旗帜,如宋代教育家在推行“ ” 教法中,又重振“六艺”教育的雄风。清代教育家颜元,为补救教育空疏的旧弊,大力 提倡“六艺”教育,主张经世致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六艺”教育中的精髓,至今 仍可为我们现代教学所借鉴。三、 “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 ,即通常所说“政教合一”的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夏、 商、周三代学校的特点,西周更具典型性。它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截然不同,后者多为 私立学校,教师地位很低,多视为卖艺者流,如雅典的文法、弦琴学校多为残废军人或赎身 奴隶办理。而西周的学校均为官办,并且“官师合一” 。执教者多是现任官吏。 西周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是建立在当时政治、经济基础上的产物。西周的政治 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王权贵族统治, 周天子高居宗法制金字塔的顶尖,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周王室及贵族(诸候、卿、大夫、士)垄断着国家的土地,所谓“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 土之滨,莫非王臣。 ”他们占有生产资料的同时,也占有者精神生产资料,垄断着文化教育, 如周王室制作的典、谟、训、诏等礼制书籍和乐章都藏于秘府,有专门官员负责管理,密不 外宣,所谓“礼不下庶人” 。 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水平相对低下,教学所用的“书” ,均为竹简上刻契而成,既笨重, 又昂贵,民间无力复制。教学所用的: “器“,即教具,如成均所藏的乐器等,民间更无力 购置。这样便形成了:官有书,而民无书;官有器,而民无器的状态,其结果必然是“学在 官府” 。对此, 学诚在《校通义》中有精辟的论述: “有官斯有法,故法具于官;有法斯有 书,故官守其书;有书斯有学,故师传其学;有学斯有业,故弟子习其业,官守学业,皆源 于一。 ”并说: “是居官之人,亦即教民之人。 ” “学在官府”的表现有二:一为官师不分,二为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2、 学在官府的特点所谓官师不分,即为师者亦为“居官之人“,如宫廷教育中,国嘉重视太师、太保、太 傅,同时也是帝王之师。国学太学中掌管乐教的大司乐为国嘉礼官,负责宗教祭祀与国家典 礼之事。国学中小学教员“师氏” ,为王室的卫戍军官。各级乡学有大司徒负责,大司徒为 地方民政官员,在乡学供职施教的父师与少师,多为地方官员或“七十致仕劳于乡里”的大 夫或士担任。 所谓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即教育机构常作为政府机构的一部分,如:辟雍和泮 宫既为施教的常所,又是祭祀、庆功、献首的地方,又兼作议政廷、会议室用。乡学的庠、 序、校等教育机构,除用作教学外,还是举行飨饮酒礼、飨射之礼、养老敬贤,以及士人议 政的地方。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生命线,是西周学校得以发达的保障,它随着春秋战国私 学的兴起而退出历史舞台。9 四、西周学校考试与选士西周学校有较完备的考试制度。从《学记》中可得知,大学中有隔年考试的规定,并 有“小成”与“大成”的考核标准(详见第三节) 。学校的考试主要在于为国家选拔人才。 乡学也有一套考核升选的制度。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宣公十五年: “乡学之秀者,移于庠; 想之秀者,移于国学,学于小学。诸候岁贡小学之秀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其有秀者,命曰 选士。 ”乡学中成绩优秀的可升选入国学的小学,及而再升入大学深造,称作选士。选士经 过逐级考核选拔,然后任以官职。 《礼记?王制》记载: “大乐正论选士之秀者,以告于王, 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辩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 之。 ”大乐正为乐官之长,主管大学国学之教,由他考核推选在大学受教者,向王申报,并 将选中的俊逸者, 升送司马, 最后由司马负责审选, 任命官职。 由上述升学选士的程序可知, 西周有一套通过学校系统逐级考核筛选, 而后任官的制度。 这也体现了学校中实行奖优的制 度。但是西周学校未必有如此严密的系统,上述论说难免有臆想的成份。 西周乡学还有汰劣的惩罚制度。〈礼记?王制〉记载:对国都右面的乡学中不努力学 〈 习的学生,特将他移至右面的乡学;左面乡学中不努力学习的,要迁至右面的乡学。若经改 换学习环境, 仍不改过的, 要降至乡外的遂学, 乃至送到边远的地方, 让他终身不能再学习。 《礼记?学记》载,西周已有一套靠查办法,学生每年入学,隔年考查。 国学考试: “一年视离经辨志,第一年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志趣 二年视敬业乐群,第三年考察是否专心学业和同学之间是否融洽; 五年视 博学亲师,第五年考查知识是否广博和是否尊敬老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第七年考查讨论学问的本领和识别朋友的能力 谓之小成 (合格的)就叫做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 第九年对学业能触类旁通 强力而不反 政治上成熟、立场坚定不移 谓之大成 符合这个标准的就叫做大成 乡学也有一套考试方法 (1)乡大夫主持 入学考试――秀士 毕业考试――选士 乡学生 (2)司徒考试 入学考试――俊士 毕业考试――造士 国学生 (3)大乐正主持――入官考试――进士――可辨别――王――官之 在文化教育上,其特点是――学在官府与政治上奴隶主贵族的专政有关。 “学在官府”历史现象的客观原因:1、 惟官有书,而民无书西周时期生产力水平有限,书写的材料是竹简、木犊,书写的工具尸刀笔,以拙陋的工 具在粗糙的材料上制作出书册,不仅极为繁重,而且也十分昂贵,只有官府才具有制作 书册的财力和人力。 朝廷为了政治需要,把历代帝王的典、谟、训、t,本朝的礼制法规,以及收集的乐章, 加以记载,制成书册,藏之秘府,由官府之管。这些书册,仅有孤本,没有复制副本遍 布民间。2、 惟官有器,而民无器西周时的礼、乐、舞、纣都是重要的学术,在教育上也是重要的学科。学习这些学科, 不仅是口耳相传,而且要有器物设备,才有条件进行实际演习。这些器物,不是一人一10 家所能具备的,即使官府,也不是各级都能完全具备。至于成均得乐器、种类齐备,可 组成大型乐队, 供举行典礼和宴会之用。 而民间根本不可能具备, 所以要学习礼乐舞纣, 只有在官府才具备条件。所谓“礼不下庶人” 。3、 惟官有师,而民无师在宗法制条件下,父传子继父业,贵者终贵,贱者终贱,家业代代相传。由于学术官守, 为官之人,学有专守,不传他人,只教其子,造成了学术的垄断,尤其是专门的学术, 只是在极小的圈子里传授,虽然对学术起了保存作用,但又限制了学术的发展。 日期:第四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生平简介(-551 年――-479 年) 孔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的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父亲孔 ,字叔梁,为一名下级武官(祖辈宋贵族 由于贵族内部的倾轧,逃奔鲁国,到父亲辈时已家道中落) 。他三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 好学,经常喜欢作习礼的游戏。因家境贫寒,促使他较早为谋生而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 自称: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26、27 岁在季氏当委吏(管仓库的小官) 。还当过乘田(管 理畜牧、管牛羊) ,工作努力认真。由此接触到社会的下层。了解到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孔子自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 ”他自觉努力学习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 艺。这是当时成为士以求做官食禄的条件。 孔子大约在 30 岁左右,开始招生办私学。开始他的教育生涯,他招收学生办私学,产 生了社会影响,因教学方法得当,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名望。向他请教的人越来越多,不仅吸 引了平民出身的学生,也吸引了个别贵族学生。 他一面为师,一面继续向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还利用机会出去游学,并注意研究整 理历史文献。编辑《诗》《书》《礼》《乐》等教材。 、 、 、 约在 40 岁左右,形成自己的学说,并通过讲学活动扩大宣传,争取信徒。在私学组织 的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对鲁国产生政治影响。 大约 50 岁时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西) ,颇有政绩,后提拔为管理建筑工程 的司空,再提拔为管理可法事务的可寇,曾参与国政 3 个月,因与执政者季桓子政见不一, 终于弃官出走,学生也随之而去,他的私学也即成了流动学校。 孔子离鲁周游列国,同行弟子数十人。他一面进行政治游说活动,一面进行教育活动。 先后到过卫、陈、宋、曹、郑、蔡、楚等国,奔波十四年,只有在卫、陈稍受礼遇,其他则 受冷遇,甚至遭到武力威胁和围困。 68 岁那年,他受礼聘返鲁,被尊为 。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和古代文献的整理上。 他自述其成长过程时说: “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证》 )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古代文化的整理,弟子达 3000 人,精通 六艺者 72 人。_479 年孔子病逝,许多弟子为他服丧三年,个别的长达六年,表现了师生之 间深厚的感情。他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文 化教育方面有两大贡献:1、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2、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 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他的思想学说和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程一本书名为《论语》 (其中还有一 部分弟子的言论)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11 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以后,孔门分为 8 派,号称“显学” 。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 主要依据的资料。一、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1、 教育在政治经济中地位中国自夏商周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 《礼记?学记》说: “古之王者,建国君 民,教学为先。 ”孔子继承了这种重教的优良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子认为教育对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发展 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他在前往卫国的路上,与弟子讨论到这个问题。 《论语?子路》记载: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 如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 。 这理论说了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 3 个重要条件:1、首先是“庶” ,要有较多的劳 动力;2 是富,要使人民有丰足的物质生活,3 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 安分守己。 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之富起来, 庶与富是发展教育的先决条件, 孔子已初步意识到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 上开展教育, 才会取得社会成效。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先要抓好经济建设已建立物质基础,随之而来就应当抓教育建设,国家才会走上富强之路。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孔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 “性相近, 习相远。 ” 性――先天素质 习――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即认为认得先天素质没有多大的差别, 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 才造 成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差别。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天赋平等地人性论。 其意义: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打破了奴隶主贵族比平民天赋 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突破,成为人人可以受教育的 理论依据。有的人缺乏知识和能力,既是没有受到好的教育而且处于恶劣的环境影响之下, 为了使人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孔子特别重视教育。 2、他也认识到人的个别差异,关于人性的问题,他又提出: “生而知之者,上 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之,固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惟上智与下愚 ” 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他把人的智力水平分为三等, 一等是“生而知之” ,属于上智,二等是: “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 , ,属于中人;三等十: “困而不学” ,属于下等。而“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指的是中人这部分人,中人士有条件 接受教育,可以对他们谈高深的学问。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中人这个范围,对于中人的 发展,教育能起重大作用,因此他在教育实践中重视教育。这是孔子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的 一方面,至于他把人性分为等级,并断言上智与下愚不移,是不可取的,也是他理论的矛盾 之处。 他根据教学经验, 第一次提出人的智力有差异, 这是可取得, 也成为因材施教的依据。二、 关于教育的对象教育对象问题,即什么人可以和应该接受教育。 孔子在春秋末期,面对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的局面,他 从“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极力主张扩大教育12 对象。 关于“类”的解释:1、东汉马融说: “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类(1)族类――华 夏民族语其他民族的分界线 (2)氏族分类――在华夏族内部各个国家界线。2、宋朝皇 侃说: “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 。他 们把类都解释为“种类”“有教无类” , ,本来得意思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 以入学受教育。 孔子说: “自行束家陨希嵛闯⑽藁逖伞 ”束肌10 条干肉。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 望,主动奉送 10 条干肉以履行师生的见面礼,也就可以成为弟子。1、 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教育平等观念(1) 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 自愿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无论贫富、贵贱,以 及“国别” 、年龄,都可以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A 地域分布: 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 楚等国,分布地区较广,弟子的成分也很复杂,出自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平民。 如:身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 “卞之野人”――子路 穷困至于三天不举火,十年不致衣的曾参 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之――原宪 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仲弓(冉雍) 也有商人出身家有千金――子贡,还有少数贵族出身――鲁国孟懿子、西宫敬 叔、宋国司马牛等。 有北方卫人子夏,陈人――子张,吴国――子游,年龄参差不齐。 有小孔子 4 岁的秦商,到少孔子 53 岁的公孙龙。还有父子前后同学的,如颜c与颜 渊(回) ,曾参父子。 孔子办私学中,弟子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有,实是“有教无类“的活标本。学时 有人对此不理解,产生种种质疑,南郭惠子曾问子贡说: ”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孔子的门 “ 下怎么那样混杂?) 子贡回答: “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括 之侧多枉木,是以杂矣。(君子端正自己品行以待四方求教之士,愿意来得不拒绝,愿意走 “ 的不制止,正如良医之门病人多,良工之旁弯木多一样,所以夫子门下人品较混杂。( ”《荀 子? 》 ) 门下人品混杂,皆能兼收并蓄,使学生化恶为善、化愚为智。2、 有教无类的主张,促进私学的发展。有教无类的主张,顺应了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打破了贵族对 学校教育的垄断,孔子的私学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的、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 校,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三、 关于教育目的孔子从“为政在人”的政治主张出发,一方面提倡“礼贤下士” ,要求吸收和重用社会 上已有的贤能之士,另一方面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十、君子(理想中人才)和更高一级的 理想人才――圣人。 子夏说: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比较准确的根据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它将 做官和学习联系在一起(官做好了,有余力就学习;学习有余力再去做官。 )13 君子的品格如何呢?“子路问君子。子曰: ”修己以敬“。曰: “如斯而己乎?“曰: ” 修己以安人。 “曰: “如斯而己乎?”曰: “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人。 ” ( 《宪问》 ) 子路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 “修养自己,恭敬谨慎。 ”子贡说: “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 “修养自己,使亲友安乐。 ”子路说: “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 “修养自己,使百 姓安乐。修养自己,使百姓安乐,可能尧舜还做不到呢! ” 《论语?先进》 :子路派子羔去做费县县长, (费宰) (他学业未成)孔子说: “这是害了 别人的儿子。 ”子路说: “那地方有百姓,有土地和五谷, (即有官职即可统治百姓处理政务) 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算作学习呢?”孔子说,我讨厌这种狡辩的人。 《公治长》上记载:孔子要漆雕开去做官。他回答说: “我对这没信心――(由于 自己学习的还不够) ,孔子听了很高兴。 这体现了孔子基本的思想: “只有经过教育、学习才应取得官职俸禄, “学也,禄 在其中矣。(学习,可以得到俸禄) ”四、 关于教育内容的思想孔子所要培养从政君子, 是有道有文化的人才, 既要德才兼备, 为了实现这种教育目的, 他有选择的安排了教学内容。 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需要发展拉“六艺”教 育,创设新学科,对所传授的学科重新编排体系,充实了内容,形成了新的“六艺”教育, 又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1、 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内容 (1)诗: (305)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春秋时流传诗歌甚多,孔子搜集而整理,作为教材,存其精 华 305 篇,概称 300 篇。其特点: 诗有凤、雅、颂三种类型: 风――包括 15 过得民歌,反映多地区的平民和贵族的风尚和习惯,抒情诗居多, 是《诗》中最有价值得部分。《关 》 ( 《伐檀》《硕鼠》 、 ) 雅――西周宫廷诗,内容多是反应贵族生活与政治情况。 颂――宗乐的音乐、诗歌,歌颂祖先功业,格调庄严肃穆。(2) 、书――尚书把春秋以前历代历史文献汇编, 尚书为夏商周奴隶制重要的历史档案资料。 有重要 的历史价值。上纪唐虞,下至秦H。分《古文尚书》为后人伪造。 《今文尚书》28 篇今所流 传尚书为后人将《古文》《今文的》合编而成。 、(3)礼――《礼记》――17 篇孔子认为礼是立国的根本,在社会生活中有重大的作用。他说: “夫礼,先王以承 天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礼记?礼运》 ) 他认为夏商周三代的礼,周代最完善,他以周礼为依据,从春秋的社会现实出发加 以部分改良,形成一部分士君子都必须掌握礼仪规范,称为《礼》 ,作为教材。他说: “不学 礼,无以立。 “ 后《仪礼》与《周礼》 (周官) 、礼记(战国末后 讨论礼制 家治学哲学)合成三 礼。(4)乐乐是各种美育教育形式的总称,内容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14 在社会生活中,乐月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而为政治服务,所以礼乐常常并提,但礼乐的作用 有所不同。乐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⑴对个人来说,陶养感情,净化心灵,形成崇高的品 格;⑵对社会来说,乐教使人性情宽和朴实,帮助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孔子说: “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 “通过诗振兴精神,以礼管住言行,学乐以完成性情。 对于乐――首先在思想内容上达到善的标准,其次在艺术形式上达到美的标准, 内容与形式地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根据这种评价标准,他赞扬古代韶乐, 反对流行歌曲郑声,强调乐的道德标准,重视乐的效果, 《乐》传至秦,因秦焚书而散失。(5)易经《史记》 “孔子读易,韦编三” ,又称《周易》 ,是一部卜巫之书。 《周易》以“――” 象征阴,以“―”象征阳,由阴 阳 两种基本符号配合组成八卦,象征八类事物――天、地、 雷、风、水、火、山、泽。将八卦两两相重组成――64 卦, 象征各事物间的关系。 《周易》每卦有卦辞,这些文字, 称为《周易》 。 孔子晚年将《周易》作教材,传授给部分弟子。 易经对我们有什么价值?易 迷信,但它吸收古代自然科学――古天文、古数学知识, 对社会所有伏在现象规律分析说明,内里充满唯物辩证法。 (1) 、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论。 虽不科学,但是从物质界找根源。 (2) 、把自然界一切变化看成阴阳二种对立作用。对立有二种形式 A:交感,B、相斥。 交感表现对立面互相渗透和依存。相持反映事物两面互相排斥和分离。(3)有矛盾转化和变化的观点 矛盾都一定程度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否极泰来“,坏到极点,向好的方向发展, ”物极必反“也来自易经。 17 世纪法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数、哲学家)他发明二进制,他仅看到中国易经即二进 制,非常惊讶,非常佩服中国,对中国文化赞扬。 马克思说: “易经为宇宙统计学的开创。 ” 已经对古代科学发展都有启示。 中运讲八纲即八卦――阴阳表里寒冷虚实。 军事上: “孙子兵法用八卦,诸葛亮的衣、扇子画八卦,灵活运用八卦。春秋(鲁隐公元年―722――哀公 14―481)鲁国编年史。 孔丘 68 岁自卫返鲁,有搜集合编纂史事。据鲁史记、周史记等史料而作《春秋》 。上 起鲁隐公元年(―722 年) ,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公 242 年历史,记载当时政治、经 济、军事、天文、地理、灾异等方面材料,共 1232 条。孔子在《春秋》中总结了他的学说。 《春秋》作为历史材料,是一部提纲挈领的教学大纲。 由于《春秋》记事简略,言辞古朴,后来有人为了学习的方便进行了阐释和补充,并 加以评论。流传至今有三部《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 、 、 ,合称《三传》 。 《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具有主要的历史价值。15 三传:齐――公羊高――《公羊传》――从哲学的角度上,公羊传价值较高鲁――谷梁赤――《春秋谷梁传》 鲁――左丘明――《春秋左氏传》――从史学的角度(文史角度) ,左传价值最 高。 以上六种教材,各有教育任务――教育内容丰富《诗》――文学艺术,使人态度温和,性情柔顺,为人敦厚朴实,而不至于是非不辨。《书》――政治、历史,教使人上知自古以来历史,通晓先王施政之理,而不至乱作 评论; 《礼》――教使人恭敬严肃,知道道德规范,而不至于做事没有节制。 《乐教》――艺术教育,使人心胸宽敞,品性善良,而不至奢侈无度; 《易》――哲学,教使人知道人事正邪吉凶,事物之理的精微,而不至于伤人害物; 《春秋》历史之教使人知道交往用辞得体,褒贬之事有原则,而不至于犯上作乱。 2、 孔子的教学内容存在三方面特点: (1) 偏重新今人事。 他从教材都是属于新今历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 事,而不是崇拜神灵。他虽然不是无神论者,但是的鬼神持有存疑态度, “子不语怪、力、 乱、神。(述而) 季路询事鬼神,子曰: “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询事俸鬼神的事, 孔子说: “没能做好事奉人事,那里能事奉鬼神。 ” 他强调学生认识社会,熟悉人事,了解人生,而不是将鬼神之类东西放在教 育内容之中,这是孔子的一个重大贡献。――对中国文化影响大。(2)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偏重文。孔子本人善射御, 并带弟子习射于射圃,但未普遍传授。 (3)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崇道德中政务,轻自然斥技艺。 ”他既要培养的是 治人的从政人才,而不是从事农工的劳动者。孔子说: “君子不器” (不一定掌握自然科学知 识) “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加与小人的物质生产劳动,所以 他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樊迟要学习种田、种菜,他当面就拒绝,背后还指 责樊迟时小人。孔子继承旧贵族教育传统,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制造理论。 儒家经典十三经: 乐――失 诗经、尚书、易加(三礼) 仪礼 、周礼、礼记 加(三传)春秋公羊、谷梁、左传 汉成为 9 经加孝经 唐又补充孝经、尔雅、论语――12 经 宋――加《孟子》――13 经五、孔子的教学思想1、 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 “夫子教人多因其材。 ”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 孔子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个性、特长、优点、缺点不同,施以不同的教 育。 他因材施教是建立在对学生的个性的了解: ⑴从优点“由(子路)也果(果断) ,赐(子贡)也达(通达人性世故) ,求(冉求)也 艺(多才多艺)” 。16 ⑵从缺点“师(子张)也过(冒进) ,商(子夏)也不及(保守)” 。 “柴(高柴)也愚(愚笨) ,参(曾参)也鲁(迟钝)师(子张)也辟(少诚实, 激) 、 有(仲由)也停ù致常 他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对学生问的同一问题指导操作上也不同。 子路问冉有――“闻斯行诸?”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 孔子对子路回答: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对冉有回答: “闻斯行之” 。 学生公西华听见孔子对同样的问题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 “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仲由遇事轻率,所以加以 抵制。 孔子如此因材施教,是建立在他平时关心学生的爱好和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 我们从孔子运用“因材施教”的经验中,可以得到两点启发: ⑴教育和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⑵既要坚持共同的要求和统一的标准, 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专长, 避免 一刀切,使学生各方面才能得到发展。 如在德行方面,造诣较高的有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方面有宰我、子贡; 政事方面有冉有、子路;文学方面有子游、子夏。 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语言: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子路; 文学:子游、子夏;2、 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启发诱导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 孔子十分重视调动学习积极性,第一次精辟地表达了启发式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颜回能“闻 一知十” 。 愤――思考问题而没有想通。 (积极思考) 悱――想说话而表达不出来。 即:教导学习,不到他冥思苦想而想不通时,不去开导他(主观能动性) ;不到他想要 表达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四方形的一角,他不能退职另外三角,就不再 教他了, (不需将其余三个角不厌其烦地一一告知,就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阻碍学生的思 维发展。 ” 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 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孔子认为思考的主动性表现在学生好问为什么?他说: “不曰 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矣。(学生不问怎么办,怎么办,我也拿他没办法。) ” ” 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握时间、适时而教: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卫 灵公十五》 ) 可以跟他说而没与他说,即使错过了人才(育人)的机会,不可以跟他说而跟他说,即 是白费了话语,聪明的人不错过教人的时机,也不白费话语。 ” 所以,教学中要“当其可” ,难以适度,不错过教育的时机。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 识“温故而知新” 。循序渐进,他的学生颜渊对孔子的教学方法巧妙得不得不赞叹道。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一文,约我以 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莫由业已》( ”《子罕》 )17 颜渊叹息说:老师的道德学问,仰望它更觉高大,钻研它更觉深奥,官官好像在眼前, 忽然又觉得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诱导人,用多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制 约束我的行为,我想停止也办不到,我已经用尽了才力,好像有一个高大的东西立在 前面,虽然想跟上,却没有适当的途径。 ”3、 思行并重,以学为主学思结合原则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自己亲身体会告诉学生: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 ) 但他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 “君子有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闻,貌思慕,言思忠,事 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季氏》 ) (君子想着九件事:官的时候想着是否官清了,听的时候考虑是否听明白了,对于脸上 的脸色要想着是否温和,对于神态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是否想着是否忠诚,办事时想着是 否认真,有疑惑时考虑是否该问,发怒时想着以后也许有急难要求人,官见可得好处时想着 是否该得。 ”事事时时都要用心考虑。 他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政》 )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只思考不学习,疑问仍然解决不了。 (书:空乏而不 实) 。不学仅思考就会流于空想。学与思比较,学占主导地位,以学为基础。4、 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孔子讲: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讲学习和温习的关系。 学习后不断温习、练习、才把新学的东西转化为己有,这样必然获得成果,内心获得 快乐和满足。 孔子又说: “温故而知新” 。 朱子说: “故者旧新闻,新者今新得。 ” 故知是新知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在故与新之间有一个中间环节――时习,才使旧新 闻转化为今所得。“时习” : ,标志着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联系发展转化的中间环节。 温故而知新――从旧知识中得到启发,能悟出新的道理,这涉及新旧知识的联系,符合 人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 因为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实践,才能巩固把握所学的知识,把新 学的东西,触类旁通,这才能不断地向着未知领域进军。5、 学以致用、言行相符孔子说: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熟读诗经三百篇,让其处理政务,则不通,派他到国外搞外交,不能独立对答。虽学的多背 得熟,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要学以致用。他教授学生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让他们各有专 长,能从事实践活动。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子路)何使从政也与。 ”子曰: “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他处 理事务果断,那么从理政务有什么困难。 季康子又问: “子贡可使从政也与?”子曰: “赐(子贡)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子贡通过人情事故,那么处理政务有什么困难? 季康子问: “冉求可使从政也与?”子曰: “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冉求多才多 艺,那么处理事物有什么困难?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 把学生培养为多才多艺的人才能为官, 也就是经调、 学用结合、 学以致用。六、孔子的德育思想18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他的全部教育活动和整 个教学工作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1、 道德范畴和道德教育教育内容孔子之前就有道和德二个范畴 孔子时时还没有将二者合二为一,孔子对道、德有自己的解释,自己的看法。 《论语》 中有 60 多处谈到道:归纳起来是含 4 方面含念。道:⑴道路、途径⑵规矩、规范 ⑶社会最高的原则、做人的准则 ⑷道理学问 以上关于道不同含义,但共同点――法则、条理的意思,主要表现外在的道德规范和准 则――教育要守道、学到、适道、志于道。 从主观方面要求,内心品质和道德情操,从道德教育上官要修德(即内心的涵养)―― 据于德。 孔子的道德教育有二方面: ⑴守道、志于道、立志学习或遵守社会规范; ⑵据于德――遵循社会规范的道德情操和内心涵养。 孔子道德教育内容是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 “礼”是社会关系的 基本准则、规范和仪节, “仁”是这些准则、规范和仪节所包含的基本精神。2、 道德教育的原则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是孔子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⑴立志乐道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应当以当前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对未来的精神 上更高的追求, 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或尽自己的义务。 这种对未来精神上的要求, 将转化为生活的推动力。所以,他在教育中引导学生立足现在而面向将来,树立以仁道为个 人志向和人生理想。他说: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里仁》(如果立志实行仁爱,就不会 ) 有不好的行为了。志于仁,就是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 则。 ) 孔子教育学生要坚持志向,不能过多地比较物质生活,他说: “士志于道,而耻恶 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里仁》 ) (读书人有志于真理,却以穿破旧衣服、吃劣质食物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与他 谈论真理啊! ) 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不应迷恋于物质享受。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 。 贫。 ” 甚至为了道,不惜付出生命,他说: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并说: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 ” 他极力赞扬颜渊,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 (多好啊,颜回这个人: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别人受不了这种穷 苦的忧愁。颜回呀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多好啊,颜回这个人。 )他认为颜回志于道、他 的心思却都集中在学道导道上。对于清苦的生活条件不去计较。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 应受到赞扬。 志向的确定和坚持,取决于个人的信仰和自觉得努力。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 夫不可夺志也。( ”《子旱》 )19 (三军的统率可以被撤换,一个人的意志不能被夺走。 ) 又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 ”《太伯》 )士不可以没有广阔的胸怀和坚定的意志,因为任务重而道路远。把 现实仁的理想当作自己的任务,不是很重吗?为理想而奋斗,死了才停止,不是很远 吗?” 孔子特别强调立志乐道要有恒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能经受困难的考验。 他说: “岁 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罕) ” 他阐述了立志于道的高度自觉感和使命感。在中国历史上被许多志士仁人所采纳, 对形成中华民族独立人格精神产生深远影响。(2)克己内省在社会人际关系中,如何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是一个中运的道德问题。 孔子主张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严格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 言行,使人合乎礼、德的规范。观察一个人如何对人对己,就可以判断他的品德是否 高尚。 他说: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 )他特别强调从自我做起:如:躬 厚而薄责于人。(多责备 自己而少责备他人) “ ,严以责己,宽以待人,这样才会消除 矛盾。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里仁)看见贤人就照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 ” 的人就在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对照检查自己,引以为戒,防止存在类 似的缺点错误。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时常提醒学生的注意实行克己的原则,遇到不如意事: “不怨天,不尤人。《宪 ” 问》 (不怨恨天,不责备人。“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 “不患 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不担心人家不了解我,担心我不了解人家。“君 “ ” 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君子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担心别人不 ” 了解自己。 “ 这些言论的特点都重在要求自己,而不是责怪他人。他说: “克己复礼为仁。 “克 制自己的言行,恢复礼的规则,就称为仁了。 ”内省不疾,夫何忧,何惧。 “反省自己 而不惭愧内疚,那还有什么担忧,还怕什么? 克己――讲自我节制,重视自我培养,使之遵循社会规范成为自觉得行为。内省 ――靠自我反省,以社会规范围准则,对自己的行为自我检查。 克己内省市复礼的基本条件,能克制个人非分的欲望,限制对私利的追求,不为 利己而损人以致损害社会利益,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的社会规范,也才能使 道德达到仁这一最高道德要求。(3) 、改过迁善孔子认为社会现实中不存在不犯过错的圣人, “圣人吾不得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 可矣。(述而) ” (圣人我见不到了,能见到君子就可以了。 )人非圣贤,即使是君子,也难免 犯错误。 人会犯错误是客观存在的, 孔子认为正确的态度是重视改过, 在垂过时与改过方面, 他更重视改过,他把道德修养的过程看成是改过迁善的过程:他说: “丘有幸,苟有过,人 必知之”(述而)他承认自己也犯错误,但并不去掩盖,并认为有过错能被他人了解是自己 。 的有幸。他还说: “小人之过也必文”(文饰) 。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邪,人皆仰之”(子张)君子 。 的过错好比日食和月食,错了,人人都看见它,改了,人人都仰视他。犯错误能正视错误, 公开改正,会受到大家的尊敬。 “君子不二过。(学而) ”20 孔子提出“过则惮改” (学而)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 。鼓励学生要勇于改正错 误,有人不能正确的对待自己的过错,有了错误还文过饰非、不能认识,不肯改正,这才是 真正错误, “过而不改,是为过也”(卫灵公) 。 道德教育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道德过程。(4) 、身体力行道德教育有知与行的问题,即道德教育的认识过程和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身体力 行一原则,即强调知行统一、言行统一。 孔子强调“力行” ,相对的更重视倒地时间。他认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 的人“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主张: 。 “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说话要谨慎,行为 。 要敏捷。 (花言巧语、相貌伪善的人,很少有仁德) 。 作为一般有人格的人,应该是: “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说话一定诚实, ” 行动一定坚决。 孔子说: “力行近乎仁”(中庸)认为努力按照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仁德。 。 在孔子教育下, 其学生多数重视实践, 子路就是其中勇于力行的一个。 “子路无宿谋” (严源) 他答应的事从不过夜,不把事做完不肯罢休的。 在孔子教育实践中, 他反对学生言行不一, 只注重道德认识, 不重视道德实践。 他说: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也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治长) ” (原先我对一个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动;现在我对人哪,听他的 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七、历史影响孔子是全世界公认得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1、 他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2、 、他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 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 3、 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 4、 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改革准备条件。 5、 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辑《诗》《书》《礼》《乐》《易》《春 、 、 、 、 、 秋》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6、 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有所创新,强调学思行的结合,首倡启发 式教学,实行因材施教等,对今日教学仍有启迪作用。 7、 他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教育的道德准则,规人们提高道德水平。第五节 孟子、荀子教育思想 一.孟子关于“性善论”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孟氏之儒,是儒家学派中一个重要学派,被视为孔丘嫡传,其代表人物是孟轲. 1. 孟子生平(公元前 372 年-----公元前 289 年) 孟轲,字子舆,世称孟子。 战国中期邹人。 孟轲为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裔,其父早逝,其母仉氏一 心教子成人.“孟母三迁”故事:从墓地之侧到市场之旁,最后定居于学校之邻,从小耳濡目染, 受到传统礼仪的熏陶,连游戏也爱玩“设俎豆,揖让进退” 。还传说,孟母曾割断织机上正在织 的布,来教诫和警策孟轲矢志不渝。21 孟子一生崇拜孔子,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公孙丑上》)多年率弟子游历宋、 腾、齐、魏、梁诸国,也曾列名稷下学宫.其私学弟子数百人,曾经显赫一时。 他晚年归邹,专心著书、讲学.热爱教育事业,以“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为人生三大乐趣之 一。他留下《孟子》一书,是弟子万章等人记述他的言行录,也有说系孟子本人所著。孟子的 教育思想散见在《孟子》各篇之中. 人把子思与孟子称为一派,《史记》∶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 。荀子也认为∶“子思唱 之,孟轲和之。 ”(《荀子?非十二子》)称思孟学派.孟子地位仅次于孔子,称“亚圣” 。 他把孔子的仁学扩----仁政学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教育通过讲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类“人伦”规范,使人人懂得正确行动,社会有 良好风俗,天下自然实现了治理.因此,“仁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教育。 2.“性善论”―D教育理论的基础. 战国时期,人们对人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针对当时告不害一派观点:“食色,性也”,孟 子认为,食色仅仅是人性的底层内涵,严格地说这甚至不能算作人性,人性当是----仁义礼智 之类道德属性.他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些“良知”、 “良能”,是人所固有的,人性生来就是善的.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尽心》) 孟子的“性善论”成为其教育思想的基础。 其一,“性善论”说明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基于此,孟子肯定 “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并以之贯彻于其教育实践中。 其二,“性善论”还包含着一个人类种系发展的前提在内。 其三,“性善论”不仅揭示了人之“类”,而且还揭示了人只“故” 。 3.教育的作用----教育是扩充“善端”的过程。 尽管孟子说仁义礼智是“我固有之”,但他又不认为人生来就具备现成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 质,充其量只能是一种道德可能性。他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公孙丑》) 所谓―端---指事物的端倪(开头)或缘由,人所具备的恻隐、羞恶、 辞让、 是非四种心 理倾向,是仁义礼智的起始点或可能性.若要将“四端”化为现实的道德品质---需靠学习和 教育.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或者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所以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 善端―存养扩充―善―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教育) 不加扩充就会使善端失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失 散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在这个意义上说,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都可以成为 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相反如果不受教育,不肯学习,就会成为与禽兽差不 多的小人.由此可见,孟子确实非常看重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尽管他的学说有自发先验 的过程. 他还重视社会环境对人教育的作用.他以一楚国大夫欲使其子学习齐语为例说,如果请 一齐人教他,而众多楚人的语言环境则在干扰,纵然鞭挞他说齐语,也是徒劳.相反, 如果让他 去齐国都城临淄闹市大街住上几年,纵然天天鞭挞,也不能再另他说楚语了.22 二. 荀子的“性恶论”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荀况(公元前 313 年至公元前 238 年)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 者,战国末期赵国人. 1、 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他站在孟子的对立面提出 “性恶论”,他说:人一生下来, “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 利”.“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 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 恶》) 人天生就有好利的一面,如果顺着这方面自然发展,人与人就会相互争夺而不会有谦让 的善行了.人天生就有嫉恨、凶险(凶恶)的一面,如果顺着这方面自然发展,必定会发生相互 残害,而不会有忠信的善行了;人天生就有耳目之欲望(耳好声,目好色),有好声色的欲望,顺 着这方面自然发展,必定会发生淫乱,而不会有仁义文理的善行了.虽说性善与性伪从本质上 说都是唯心主义,但荀子性恶论否定了孟子的良知、良能说,具有明显唯物主义色彩,在教育 理论上更具有积极意义. 2. 性伪之分 荀况以为,孟轲的根本错误在于不懂得“人之性伪之分”,把应当属于后天“伪”的范畴 的东西也归之于本然的人性了.而所谓人性,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他说: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 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伪”与“性”是相对的一个范畴.“伪”是指人为,是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 发生变化.荀况以为,孟子所说人性“善”,实际上是“伪”,而不是“性”. 3. 性恶与教育的关系 荀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 “化性起伪” 的作用,他说: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 “ 可乎?曰:其唯乎学!”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与学习. 只要通过学习和环境的影响,不断变化本性,使之“长迁于善”,就能“长迁而不返其初” 了.(《荀子?不苟》)第六节 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为《礼记》中的一篇,大约成文于 公元前 4 至 3 世纪,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⑴。它是先秦儒家学派队教育 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⑴关于《学记》的作者众说纷纭,唐代孔颖达认为是孔门弟子所 作;清代陆奎勋认为是汉儒所作;冯友兰认为《学记》为荀学。杜通明认为作者是汉儒董仲 书。 《学记》全文 1229 字,言简意赅,内容丰富,系统而精辟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 任务,教育与教学原则和方法、教育制度及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它比柏拉图的《理想国》高 出一筹,比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出 2000 年,是世界文明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 一、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教育宗旨 《学记》开宗明义就讲教育作用,它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教育在 个性形成的作用中,引申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和“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地教育的社 会作用,揭示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明白道理,而古代君王要想感化人民,使人民遵守现 行的法令秩序,形成良风美俗,必须通过教育,而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也必须把教育放在23 首位。二、塾、庠、序、学的教育系统《学记》 中设计了一套从地方道中央的完整的教育系统: 25 家设计一个家塾; 500 每 每 家组成的行政区域――“党”设庠;每 2500 家组成的行政区域――“术”设序;在国都设 有大学,每年都招收新生入学。三、小成与大成的考核标准《学记》中提出了学校中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大学全程 9 年中,每隔一年要对学生 考核一次。 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经文和学习志向的情况; 3 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业及与 第 同窗相处是否和睦; 5 年考察学生是否学识广博并尊重亲近老师; 7 年考查学生研究学 第 第 问的见解如何及识别朋友的能力,符合上述 7 年考试标准的,就算作“小成” 。第 9 年要考 查学生能否推理论事、触类旁通,是否坚守所学之道,而不再有违反师长教诲的地方。符合 这种标准的就叫做“大成” 。除此之外,周天子每年要去学校“视学” ,亲自督察学生,激励 其继承祖先开创的业绩。1、 “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学记》中指出: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 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它揭示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习的实践,才会 找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只有通过教育的实践,才会找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只有通过 教育的实践,才会找到自己只是经验方面的贫乏,才能鞭策自己深入钻研,从而提出“教学 相长”这一光辉命题,即教与学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2、 “藏息相符”的课内课外结合原则《学记》指出: “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数必有正业,退息必有 , 居学。 “即主张藏息相符,学习与游息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作业相结合。同时它指出: 如果课外不习杂曲, 不学好和弦, 就学不好 《乐》 课外不习 咏, ; 不学好音律, 就学不好 《诗》 ; 课外如不习洒扫、应对、进退等杂事,就学不好《礼》 。即主张课本学习和课外训练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 “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学记》总结了教学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长善而救其失”的原则,它 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常出现: “多、寡、易、止四种毛病,即贪多不求甚解;知识面狭窄,孤 陋寡闻;浅尝辄止,学不专一;及固步自封或畏难而退。这四种毛病,使由于学生不同的心 理状态而造成的,只有“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教师应有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有针 对性的医治学生的毛病,因势利导,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长处并能不久其不足。对此, 《学 记》中又介绍了四点成功的教育经验曰: “预”“时”“孙”“摩”“禁于未发之谓预” 、 、 、 。 ,即 要对学生可能发生的差错了如指掌,以防患于未然, “当其可之谓时, ”即在适当的年龄阶段 和适当的场合下 ,不失时机的进行教育, “不凌节而施之谓孙” ,即教育必须符合学生的年 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 “相观而善之谓摩” ,即让学生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切磋, 取长补短,抑恶扬善。4、启发式“喻”的教学原则《学记》说: “君子之役,喻也。“喻”指晓喻,即启发诱导的意思。教师要做到“道而 ” 弗迁,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就是要引导学生而不牵着他走,提出严格的要求而不施加压 力,启发学生思考而不代他做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感情融洽,使学生不视学习为 畏途,又能进行独立思考。老师做到这点,叫做“善喻” 。它又将启发式教学用于问答法中, 认为善于发问的老师,就像砍伐坚硬的木头一样,先砍那容易砍得部分,要砍那难砍得关节 部分,久而久之,关节部分自会迎刃而解。同时,老师还要善于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它把 教师对待学生发问的解答比作钟声, “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明, ”只有在学生24 心愤口悱,提出问题又说不出究竟时,教师才予以解答,而解答的深浅因学生主动思考的程 度而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内在地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智 力。它反对有些老师只知道照本宣科、教学生呆读死记,上课搞满堂灌,急于赶进度却不考 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去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所谓呻其占毕,多其迅言,及于数进而不 顾其安,使其不由其训。这种做法违反了教学过程的规律,只能招致学生厌恶学习,埋怨老 师。对此,它强调“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即把能多方启发诱导学生当作为老师的重要条 件。五、 “尊师重道”风尚的提倡《学记》赋予老师以崇高的地位,它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君王不 以臣子相待得有两种人:一是臣子充当祭祀得对象“尸” ,二是老师。他认为“能为师者然 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老师的任务就是教为君的道理。因此选择老师不能不慎重。思考题: 1、 简述西周“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 2、 简述春秋战国私学的产生和意义; 3、 简述稷下学宫的特点及意义; 4、 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及历史意义; 5、 简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6、 比较孟荀的人性论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7、 简述《学记》中“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 8、 简述《学记》中启发式“喻”的教学原则;25 第三章两汉的教育重点: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和教育体系的形成、察举选士; 难点:察举选士的孝廉科与中国大一统的封建集权制的关系; 日期: 秦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却有作为的朝代,秦皇统一中国, “书同文,行同伦” 。推行 共同的文字, 规范统一的社会伦理和行为习惯的政策, 为汉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下的文 教政策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一节汉代三大文教政策经过文景之治,至汉武帝时政治稳固,经济上经过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得到了恢复 和发展,政治上出现汉景帝平息“七国之乱”的重要局面,不安于现状的汉武帝立志要把汉 初那种“无为”政治转变为 一种具有进取精神的政治, 为了实现其远大的抱负, 他渴望 寻求一种新的政治指导思想。历来强调“文事武备”的儒家学说汉武帝的政治愿望相契合, 于是儒学便应时代需要等上了历史舞台。 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董仲舒。他汉代最负盛名的儒家学者之一,汉武帝 即位之后, 就下令举贤良, 开始采取对策的方法选拔优秀的知识分子来充实官吏, 所谓对策, 就是应荐者回答皇帝提出的有关经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方面问题的策问。因为汉 代采用这种形式来选拔贤良志士,所以又称“对贤良策”或“贤良对策” 。 汉武帝拟订题目,亲自阅卷,他十分欣赏董仲舒在对策中阐发的思想主张。董仲舒前后 三次回答汉武帝的策问,提出了三条建议,后来成为政府施行的三大文教政策: 1、 “推明孔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统治思想 2、 “兴太学以养士” 董仲舒明确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兴办太学,政府直接操纵教育大权,决定人才的 培养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三项建议均被采纳:1.立五经博士;2.开设太学;3.察举制完全确立。第二节、汉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汉代为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汉代的学校有官学和私 学,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中央官学最重要的是以传授儒经为主的太学,由九 卿之一太常领导管理。东汉还曾设有鸿都门学、宫邸学等特殊性质的学校。地方官学指郡国 学。私学按其程度可分为书馆和经馆两类。 一、官学 (一) 、中央官学 1、太学 ① 太学的设置26 元朝五年(前 124 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建元五年(前 136 年)置五 经博士)标志着太学正式建立。同时也意味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 正式确立。 太学的设立,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重要步骤。太学设立后,有了集中培养 统治人才的教育机构, 朝廷把握教育大权, 利用教育这一有利的手段控制着学术的发展方向。 太学产生以后,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时盛极一时。汉武帝初建太学时只有太学生 50 人,以后元帝时增到 1000 人,成帝时扩充到 3000 人。到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 年)太学 生增加到 30000 人。 ② 太学的教师和学生 汉代太学正式教师是博士。博士本是对博识多能者的通称。博士之官始于战国,秦时博 士官的职责为典文书、备咨询。汉代太学设立后,博士转化为太学的教官,主要从事太学的 教学工作,但同时也部分地保存了原来作为咨询官吏的职能,参与政府的政治、学术活动。 博士通常推选一德高望重者为首领,首领在西汉称仆射,东汉时则改为祭酒。 西汉时博士多为皇帝征召。或由公卿推荐社会学术名流充当。共有 14 名博士。东汉, 开始采用荐举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博士。 举荐博士需呈送《保举状》 ,要求博士应具有封建道德风范,在博通儒学和其他载籍的 基础上,对其中一经有精深的造诣,足以胜任博士之职,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有时还规定年 龄在 50 岁以上。严格遵守师法与家法也是博士的条件之一。博士并不是很高的官职,但任 职的标准高,人数较少,一般都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朝廷的礼遇。 太学生初称“博士子弟” ,或简称“弟子” 。东汉多称“诸生”或“太学生” 。 博士弟子有二来源:一是由太常选拔京都或京郊内年龄在 18 岁以上,仪状端正者;二 是从地方上(郡、国、县)选择,标准是: “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 , 可以选送京都太学, “得受业如弟子” ,是一种非正式的特别生。正式生不仅可以免其赋税, 还享有一定的俸禄,特别生则待遇稍差。到东汉,政府开始规定公卿等高级官吏子弟享有入 太学接受教育特权, 与初创太学时入学等级性有所增强。 但毕竟有一批出身寒微且有志于学 习者被送入太学读书,如太学生倪宽、翟方进等一面做工,一面读书的勤工助学的学生。 ③ 太学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太学实际上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 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经典, 汉代太学设置五经 博士的经学有 14 家:鲁诗、齐诗、韩诗、欧阳书、大夏侯书、小夏侯书、大戴礼、小戴礼、 施氏易、孟氏易、梁邱易、京氏易、严氏公羊、颜氏公羊。 由于各家在对本经文字上争议,为了统一经学教材----东汉熹平四年(175 年)在蔡邕 等人的倡导下镌刻石经,立于太学门外,共 46 块,石经上刻有《尚书》《周易》《春秋公 、 、 羊传》《礼记》《论语》等经的本文,作为规范经学教科书。 、 、 由于个别教学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太学的发展,于是太学出现了一种称“大都授”的 集体上课形式,主讲的博士称为“都讲” 。 太学重视师法和家法,这为太学教学特点。 由于六书及解释非常繁琐,甚至一经可至百余万言,则不可能形成书记流传,如不从 师求教,无师自通是不可能的,这是汉代太学重师法和家法 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师的经说 不能笔之于简牍,形成书籍流传,只能依靠师生相传一形式传递下去。如果学生不以老师的 说经为准绳,不守师法,一代大师的学术就可能无法继承。 所谓师法是指汉初博士或著名经学大师(如董仲舒)的经说,如果大师的弟子其后对 师法有所发展,能够形成一家之说,被学术界接受和朝廷承认,便形成家法。 “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加法者,衍其流也。 ”因此,西汉 重师法,东汉重家法。师法演变为家法,表明学术在稳定中发展。27 ④ 太学生的考试和太学生出路 两汉太学生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所谓“射策”即每经博士在本经的 范围内出题若干,书之于策,列置于案,让学生选答,根据答题数目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评 为上第、中第、下第等。 所谓“设科”是结合通经的多少和每经的造诣深浅分为不同的科别登记:甲科、乙科, (有时也有丙科)按考生所取得的实际等级授予不同的官职,两科----文学掌故。 西汉太学生一年一试。东汉太学生两年一试。 学生通过考试取得一定科品,获得相应的官品后,仍可参加下一届考试以获得更高等 级的官职,太学以次鼓励士人博通儒家经典《五经》 。 也有人一生一世不得入仕的。 “结童入学,白首空归。 ” 太学为最高学府,历代皇帝都很重视,东汉光武帝亲自到太学奖励,后来的皇帝在一 定时期也亲往太学省视一次,称作“视学” 。视学时召集太学教授,讲论经义或考定学生成 绩。检查完毕还与太学师生开会聚乐。为宣传儒学,皇帝视学时还公开宣讲儒经,社会上士 人环桥视听的很多。 2、鸿都门学和宫邸学 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光和元年(178 年) ,因校址位于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性质上 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规模曾发展到上千人以上, 鸿都门学的创立是统治集团 内部各派政治力量的较量在教育上的反映,同时也与汉灵帝的个人爱好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汉末宦官集团的政治势力膨胀,太学生站在官僚集团一边和宦官集团展开斗争。 宦官集团便投汉灵帝所好,怂恿汉灵帝办鸿都门学,利用教育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鸿 都门学大多选择一些政治投机分子作为生员, 专以尺牍、 辞赋、 字画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内容, 不学习儒家经典《五经》 。毕业后封以高官厚禄,因此,受到官僚集团的猛烈抨击。鸿都门 学的学生在政治上代表腐朽反动的宦官集团的利益,但鸿都门学本身在教育上具有独特意 义。首先,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 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 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 这是教育的一大改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形式,为后代专 门学校打发子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文艺艺术专门学校。 宫邸学分两种:一是政府专为皇室及贵族子弟创办的贵胄学校,永平九年(66 年) “为 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 ”有称----四姓小侯学,所谓“四姓”即外戚樊氏、郭氏、 阴氏、马氏、因非列侯,故称小侯。学校拥有比太学优越的设备和师资条件。 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宫廷学校是宫邸学校的另一种类型。安帝邓太后入宫后尝从曹大 家受经书、天文、算学。在她临政后,诏中宫近臣于东观(洛阳宫的殿名)授读经传以教授 宫人,左右习诵,朝夕济济。使东观这一校书场所同时具有宫廷学校的职能。 (二) 、地方官学 汉代继承秦制,但是汉保留了西周分封制的残余,封皇子以王位和土地,被封给皇子 的郡就称为国, (中山国、满城)郡国是最大的地方行政单位,地方官学又称郡国学校,汉 代郡国学创立于公元前 141 年。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到达成都后,深感蜀地偏僻,文化落 后有“蛮夷之风”便选属下聪颖吏员 10 余人到京师向博士学习,学成后回到蜀郡,依据学 习成绩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明政治差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