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高级将领结局李宗仁怎么死的

揭秘国民党高层的最终结局 李宗仁叶落归根白崇禧客死他乡
我的图书馆
揭秘国民党高层的最终结局 李宗仁叶落归根白崇禧客死他乡
揭秘国民党高层的最终
结局&李宗仁叶落归根
白崇禧客死他乡
& 转自:新浪网·军事博览的博客&
揭秘国民党高层的最终结局 李宗仁叶落归根白崇禧客死他乡
蒋介石:悬棺待葬——蒋介石过世之时,海峡两岸对他的评价有着天壤之别。他过世30多年了,无论在政界还是学界围绕他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台湾,对他的评价经历了从“神化”到“丑化”的过程;在大陆,对他的评价则经历着从“”到“写实”的过程。
李宗仁:叶落归根——晚年,受中共“爱国不分先后”政策的感召,返回大陆后,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在生活上得到。“文化大革命”时,李宗仁受周恩来总理保护,未受冲击。日,他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陈诚:主政台湾——1964年病重之际,陈诚最后向蒋介石提出辞去“行政院长”的要求,终于得到了批准。,陈诚因肝癌病逝于,享年68岁。
白崇禧:独死公馆——白崇禧(),广西桂林人,李宗仁回大陆后,白崇禧的利用价值已失。特务机关在知其常买补药后,便暗中命令医生给其下重剂量。白后,产生了返老还青春之错感,与护士张小姐热恋,于日被发现气绝身亡。
何应钦:失权有宠——何应钦(),生于贵州兴义,字敬之。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和行政院国防部长、行政院长。去台后,他曾出任蒋介石“总统府”的委员会计划主席。于日死于台北,时年98岁。
顾祝同:心思谁知——顾祝同(),字墨山,江苏涟水人。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西南行政长官。去台后,任代“国防部长”等职。由于对蒋介石忠贞不贰,顾祝同一生。日,顾祝同在台北病逝,终年95岁。
陈果夫:潦倒而死——陈果夫(),浙江吴兴人。原名祖焘,字果夫。陈果夫久有肺病又历来清廉,在陈立夫去美国后家庭经济发生危机,无钱治疗加重的肺结核,导致病情难于控制。于日死去,终年60岁。陈果夫生前曾希望死后能回到浙江吴兴。
陈立夫:期盼统一——陈立夫(),浙江吴兴人。日,新华社发布:“陈立夫先生今晚在台中病逝,享年101岁。”孔祥熙:客死异域——孔祥熙(),国民党四大家族代表之一,山西省太谷县人。《纽约时报》引述他的一位前下属所言:“他和所有山西银行家一样,是一位的人,但他不是具有政治家风度的理财家”。9月3日台北举行孔祥熙追悼会,蒋介石对孔给予很高评价。
宋子文:因噎而亡——宋子文(),原籍广东文昌。1963年,宋曾接受蒋介石邀请访问台湾。蒋仍指望借助宋对华盛顿施展影响,但无果。日晚,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小型宴会上传出一条消息:前政要宋子文,因误吞鸡骨被鲠死,终年77岁。
张群:百年老人——张群(),号岳军。四川华阳人。曾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院长等职。1971年7月,张群最后一次访日,试图阻止中日建交,以失败告终。日,张群在台北病逝,终年102岁。图中坐者为张群。
翁文灏:回归大陆——翁文灏(),字咏霓,浙江鄞县人。时期著名学者,中国最早期地质学家。1951年他回到祖国,成为第一位海外归来的国民党高级人士。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日翁文灏离开人世。孙科:虎父犬子——孙科(),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字哲生。孙中山之子。1965年,他由美国至台湾,任中华民国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院长,1967年出任东吴大学。1973年因心脏病病逝于台北,终年82岁。
吴铁城:晚年受辱——吴铁城(),原籍广东香山,与孙中山同乡,他生于江西九江。1953年,吴与蒋介石当面顶撞,蒋当面责骂,并将其赶出了大门。吴受此“大辱”,当夜连服三枚。次日,家人发现其已长眠不起,享年仅65岁,是国民党政要中较早辞世者。
王云五:在商言利——王云五(),字岫庐,广东香山人,生于上海。1946年5月,出任国民党政府经济部长,后又任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等职。1949年他到了香港;1951年,转而去了台湾。后淡出。日,病逝于台北,终年92岁。
戴季陶:油尽灯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早期干部和理论家。日,曾嘲笑陈布雷自杀行为的戴季陶,在广州面对窗外连日大作的风雨,大生悲恸凄惨之感,吞食了大量,匆匆在他乡结束了生命,他是43人中第一个死去的人,距名单公布不到2个月。吴鼎昌:病死香港——吴鼎昌(),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绥定,字达铃。1949年1月去职,赴香港做寓公,日病逝于,享年67岁。图中带眼镜者为吴鼎昌。熊式辉:一介草民——熊式辉(),江西安义人。字天翼。1954年7月,熊式辉到台湾,但不为陈诚所容,连蒋介石的面也未能见上。最终完全沦落成,后又迁回香港。日病故,终年81岁。张厉生:终遭遗弃——张厉生(),字少武。河北乐亭人。1949年去台湾后,历任行政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驻日“大使”等职。张厉生清廉自律,一心于“党国事业”,最终晚景凄凉。日,病逝于台北中,享年72岁。
朱家骅:苦守学术——朱家骅(),字骝先,浙江吴兴人。1940年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历史地看,朱家骅是中国教育界、学术界的泰斗、外交界的耆宿,中国近代地质学的、中国现代化的先驱。日,朱家骅在台北病逝,终年71岁。
王世杰:凄然北望——王世杰()字雪艇,湖北崇阳人。中国著名的宪法学家和教育家。去台后不久,多次批评政治黑暗,特务横行及蒋氏父子专制统治的王世杰被。6年后复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81年4月,王世杰病亡于台北,享年90岁。
顾维钧:外交奇才——顾维钧(),字少川,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1985年11月,即将迎来97岁华诞的顾维钧仙逝于纽约寓所之中。顾维钧是位功不可没的,他本身传记,便是现代中国的一部外交史。
宋美龄:世纪老人——宋美龄(),原籍广东文昌,生于上海。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逐渐淡出台湾政坛,赴美长期休养。晚年仍关注着的政局,反对台独。日,在美国纽约逝世,终年106岁,她也是43人中最后一位离去的人。
吴国桢:书生本色——吴国桢(),湖北建始人,字峙之。去台后曾得到“总裁”蒋介石的欢心。但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吴国桢,不满国民党独裁,反对蒋氏父子“家天下”,于1953年离台赴美。后与台湾蒋介石政权隔海对骂。日在美。刘峙:嗟来之食——刘峙(),江西吉安人,字经扶,曾任河南省主席、第五战区司令、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回到台湾的刘峙于次年被委任以“总统府”等虚职。l971年1月15日,刘峙在台中病逝,终年79岁。图中左为刘峙。
程潜:礼遇有加——程潜(),湖南醴陵人,字颂云。曾任武汉行辕主任、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后,程潜先后任、民革中央副主席等各职。文革时个人未受冲击。日病逝于北京。
薛岳:冯妇难当——薛岳(),字伯陵,广东乐昌人。l990年2月,台湾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第八次会议,选举“总统”。当局出于安抚和拉拢资深及“国大”代表的考虑,居然推出96岁的薛岳主持开幕典礼。1998年5月,在台湾病逝,终年102岁。
卫立煌:北上回归——卫立煌(),安徽合肥人。当他获知自己名列中共宣布的战犯名单时,长叹道:“我有救了”!与蒋,可见一斑。
余汉谋:种菜赌棋——余汉谋(),广东高要人,字幄奇。曾任陆军总司令、华南军政长官。晚年空虚无聊,便皈依基督,成为虔诚的信徒,昔日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度早已。日去世,终年85岁。
胡宗南:死非其所——胡宗南(),浙江镇海人,原名琴斋,字寿山。黄埔军校一期生,陆军一级上将。1961年身体出现高血糖。日胡宗南病情恶化,7日蒋经国奉父命探望,10日蒋介石亲自探望,14日凌晨因突发去世,终年67岁。
傅作义:和平起义——傅作义(),山西荣河人,字宜生。1949年1月,傅作义率部起义北平和平解放。建国后任水利部部长。长期心系祖国统一,临终还留下一篇对台讲话,盼望台湾能通过和平统一。日,傅作义因病离开了人世终年79岁。
阎锡山:离土而死——阎锡山(1883~l960年),字百川。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参加同盟会,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日,在台北病逝,终年77岁。
周至柔:仍受重用——周至柔(),浙江台州临海人,原名百福。日,周至柔因发作病逝,享年90岁。
王叔铭:钟情梨园——王叔铭(),原名王勋,山东诸城人(与共产党之张春桥、江青同乡)。解放战争时期任空军副总司令。去台后,活跃于军政两界,1957年荣升空军一级上,先后任空军总司令、总长、国民党中央委员等职。
桂永清:短命总长——桂永清(),字率真,出身于江西贵溪县。去台后,桂永清辞去海军总司令职,任“总统府”参军长。1954年,升任参谋总长。但上任不足两个月,便因病身亡。
杜聿明:立地成佛——杜聿明(),陕西米脂人,又名光亭。曾参加北伐战争。959年,人民政府宣布将他特赦。后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全国政协文史资料会专员。日,杜聿明在北京病逝,享年76岁。
汤恩伯:死于日本——汤恩伯(),浙江金华人。1920年入援闽浙军讲武堂,毕业后任浙军第1师排长。日,在日本手术期间死于,时年54岁,病逝后被追晋陆军上将。
孙立人:清白难还——孙立人(),安徽舒城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1955年6月,孙的下属郭廷亮因策划“兵谏”被捕,孙立人也被软禁,直到1988年才获得自由。日在家病逝,终年90岁。他至死也没有等到当局的。
马鸿逵:晚景凄凉——马鸿逵(),甘肃河州人,字少云,回族。1949年溃逃台湾。马鸿逵因在西北时与马步芳互相倾轧,“贻误战机”,在台湾受到“弹劾”,由原来的一品大员已成。不久迁往美国。1970年1月,马鸿逵病逝于美国。
马步芳:出逃中东——马步芳(),甘肃临夏人,,字子香。台湾当局以腐化无能为名将其免职。1975年,病逝于沙特阿拉伯,终年72岁。
陶希圣:御用文人——陶希圣(),原名汇曾,笔名方峻峰,湖北黄冈人。1949年,陶希圣随蒋介石去台,执意留在大陆的女儿一家则经受了多番运动的暴风雨。去台后,陶希圣曾任“中央”评议、国策顾问等职。1988年6月去世,终年89岁。
曾琦:反共难成——曾琦(),四川隆昌人。曾在留学法国期间成立中国青年党。回国后创办《醒狮》周报,反对国共合作,煽动蒋介石镇压GCD人。但在中,曾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48年秋赴美,鼓吹美国应继续援助。
张君劢:误入歧途——张君劢(),原名嘉森,号立斋。江苏宝山今上海宝山人。张君劢一生未置产业,仅靠稿费与少量养老金维持,。日在美国去世,终年82岁。
馆藏&1967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智慧语录:治大国如烹小鲜——道德经
李宗仁&&中国国民革命军将领
&&&&&&& 李宗仁(日—日),字德邻。广西桂林临桂区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 & & &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欢迎,于日在北京逝世。
姓名:李宗仁
别称:李德邻
朝代:中华民国
民族:汉族
中文名:李宗仁
别名:李德邻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西壮族自治区
出生日期:日
逝世时间:日
毕业院校:广西陆军速成学堂
代表作:《李宗仁回忆录》
军衔:一级上将
相关的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进了客厅,想不到76岁高龄的李宗仁快步上来,一把拽住27岁的胡友松的手,“小胡姑娘,你能不能跟我结婚?”  随后一次见面时他在书房里吻了胡蝶女儿一下,向其主动求婚。日,胡友松在台儿庄病逝,享年69岁。  关于李宗仁最后一次婚恋,发端一次简单的联欢晚会上,胡友松女士偶然碰到了早年认识的一位朋友———记者、翻译家张成仁先生。因对当时北京复兴医院的工作感到厌倦,胡友松便请他帮忙换个工作。...
  李宗仁(日—日),字德邻。广西桂林临桂区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
  一九二八年,李宗仁主政湖北。当时王世杰、李四光等鄂籍知名教授筹建武汉大学,请李宗仁予以支持。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的内战其实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军头们也都尽可能把金钱用在自己的军队中,以确保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是,几乎所有军头都不敢轻视教育,不敢不在教育上投资。  李宗仁是新桂系的首脑人物,当然也是一个军头,或者说是地方军阀。他从当时极其紧张的军费中拨出二十万,又让新桂系控制下的...
  新桂系军阀主要由三个人主持,这三个人就是被合称为新桂系三巨头。李宗仁(1891——1969)、白崇禧(1893——1966)、黄绍竑(hóng)(1895.12——1966.8)。  1.李宗仁  李宗仁(日—日),字德邻。广西桂林临桂区人。著名抗日英雄。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与...
  1940年代后期,国民党政府在大陆召开了两次“国大”,1946年的“国大”在近代史上叫“制宪国大”,1948年的“国大”叫“行宪国大”。蒋介石的“总统”和李宗仁的“副总统”职务就是在1948年的“行宪国大”上选出的,因此这一年又被称为“行宪年”。  总统和副总统选举是“行宪国大”的一个重要议程,以蒋介石的权威和地位,当时国内没有人能和他竞争总统的职位。但蒋介石不能一个人唱独角戏,据说蒋介石当时有意于精通西方民主、宪政的胡适先生,...
  碾庄战役是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黄伯韬兵团被我军歼灭,黄百韬本人也被击毙。对此,国民党高级将领纷纷总结“经验教训”,但“见仁见智”、看法不能统一。  国民党军统帅部战后检讨说:“失败之主要原因,乃为战略错误,其次为战术仍缺乏改进,难以支持战略。其他如持续战力保持,战力统合发挥及反情报等,均有重大错失”。  而国民党军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事后总结道:“此次作战,战略之失败多于战术,战术之失败多于战斗。”他...
  国民党改组之初,蒋先生尚非中央委员,但是在总理北上后两年之内,一跃而为党内最有权力的领袖。其权力增长的过程,实得力于权诈的多,得于资望功勋的少。论蒋的手腕,起初联络汪兆铭、廖仲恺、苏联顾问鲍罗廷和中国共产党等,以打击西山会议派的元老集团,并排挤胡汉民、许崇智等。  我在广州策动北伐的时候,和广州方面党政军各层干部同志以及各种民众团体也有联系,因有机会对我方革命阵营作一番更深入的观察。  开头给...
  蒋介石兵败大陆,企图在台湾继续经营蒋家王朝,而李宗仁却在美国手握“国家元首”的名器不放,继续和蒋介石唱对台戏。为此,蒋介石为保住台湾这一立足之地,彻底整垮老对手,就公开和李宗仁展开了夺权和护法的斗争。蒋介石被赶出大陆之初,惊恐不定,心情极为恶劣。共产党的追打,美国的袖手旁观,李宗仁的顽固对抗,使蒋介石忧虑重重,如履薄冰。那么,要重整山河,第一步就是向李宗仁开火,坚决夺回“总统”的名分。  而李宗仁...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他决定离粤回台北,我因而打算在国府再度搬迁之前,认真地教训他一顿,稍抒胸中积愤。  约在九月中旬,一天我特地打电话约他单独谈话。蒋乃约我到梅花村他的行馆(...
  有人说他是“中国诡道集大成者”,还有人称他是“中国的拿破仑”。还是与他在权力角逐中,长期厮杀的李宗仁说得更贴切,他说:“蒋介石统兵、治政的本领均极低能,但使用权谋、运用诈术则天下第一。”中国有几年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历史,而权术则是在这个母体中培育出的怪胎。它出自于正门,却被指认为歪门邪道;它在政事官场被广为运用,上自君王下至微臣,屡屡使用,不断翻新,却遭辱骂、鞭笞,对其嗤之以鼻者包括以权术为器,成就...
  李宗仁回国后各项活动的高峰,是他在日下午3点到5点在政协礼堂成功举办了一次记者招待会。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公开招待外国记者,大会场面盛大,共有300多名中外记者出席。记者席上的耳塞型译意风可翻译英、法、日、印尼及粤等5种语言,这是在北京前所未有的。  这次招待会不但发问多,而且所问范围很广,纵横世界局势,台湾问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越南战争、中印边境及他回国经过和回国之后的感受和打算...
  日,27岁的她和76岁的李宗仁,在北京“李宗仁公馆”举行了婚礼。当司仪给新婚夫妇戴上新郎新娘的胸花时,她的心突然揪了起来,一下子觉得自己怎么到了这种地步。她借口醉酒,独自跑回楼上的卧室,泪如泉涌。这是归宿吗?今后怎么办?这个老人还有多少时日?或许他已不在,她还不到三十岁。旁边躺着这样一个爷爷般的丈夫,该是多么别扭和无奈啊。  青春对于她还没来得及开启,便早早地落幕,不到三十岁,她便靠着安眠药...
  胡友松,原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之妻胡友松(1939年—日),原名若梅,其生母为著名影星胡蝶,中学毕业后相继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复兴医院担任护士;日,时年27岁的胡友松于与75岁的李宗仁在北京正式结婚。  李宗仁先生回国不久,他的第二位夫人郭德洁女士的癌症就发展到了晚期,终于不治。她病死时,李也已经七十开外,垂垂老矣。但他还真有点“不知老之将至”的劲头儿。外界的很多人也经常不把他的实际年...
  举世瞩目的台儿庄战役,一次歼敌万余人,加之淮河、鲁南中国军队一系列智勇双全的阻击,令日寇南北夹攻徐州的计划不断受挫。1938年4月,日寇几乎投入了华北、华东的大半个“家底”包围徐州。我们连续两周介绍的“徐州会战”,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此时日寇的目的已不只是徐州城,此次行动的背后还有惊人计划:消灭集中在此的60万中国军队,打开进犯中原腹地的通道。  我兵力一倍于敌,但不得不弃城  1938年4月中旬开始,日寇从...
  王铭章(),字之钟,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王铭章在中国抗日战争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东省滕州市)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中国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抗日战争初期的滕县保卫战,是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最光辉的序幕战,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悲壮的...
  在《李宗仁回忆录》中,李宗仁坦诚了和孙科的矛盾起源:多年来,他和孙科一直关系尚好,可在1948年的国民党副总统竞选中,孙科作为蒋介石支持的“黑马”,与李宗仁展开了激烈竞争。  “桂系”的黄绍竑为了让李宗仁当选,用假名发表了几篇文章,重提孙科旧日的桃色事件——‘鄙眷蓝妮’。蓝妮是一个颇有姿色的交际花,曾为孙博士的情妇,后来,她还叫两个女儿称孙氏为父亲。  抗战时期,蓝妮一直留在上海,并且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来...
  一般认为,“新桂系”首领、前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是现代中国政治人物中相对仁德忠厚的一位。史家唐德刚在为李宗仁写传记时就对他怀有特殊好感:“我至今仍觉得李德邻先生是一位长者,一位忠诚厚道的前辈。他不是一个枉顾民命、自高自大的独夫,更不是一个油头滑脑的政客。我在他身上看出我国农村社会里某些可爱可贵的传统。”“李氏夫妇亦自有其过,自有其短。但他二人都不是人格上有重大缺点的人,更不是什么坏人。...
  相比于奸诈诡谲的蒋介石,桂系军阀头子李宗仁人如其名,要憨厚仁德得多。但李宗仁也有奸诈诡谲的时候。  刚出道不久,李宗仁带着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那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广西又是中国最穷、最落后的地方,所以队伍很不好带,经常有士兵抢夺老百姓的财物。  李宗仁是个读书人,他明白纪律就是一支部队的生命,所以跟士兵约法三章:第一,说话客气,礼貌待人;第二,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第三,不准私自上街,一切行动...
  在民国历史上,于右任是公开的才子。1949年,蒋介石下野的时候,他曾当面向蒋介石提出,要把张学良放了。蒋介石说,自己已经下野,让他和新总统李宗仁决定。后来,李宗仁下令释放张学良,但是为啥没有放出来呢?  于右任求情释放张学良  1949年,内忧外患,蒋介石被迫下野。  于右任当面向蒋提出:是不是把张学良、杨虎城放了?蒋说:我已下野,请于先生和德邻(李宗仁)商量。  后来,于右任不断催促李宗仁,李终以代总统...
  鲁涤平主湘后,照例兼任湖南清乡督办,仍以何键蝉联清乡会办。以前程潜主湘时,湖南事务多交给何键主持,自己很少过问。鲁涤平继任后,表面上虽然萧规曹随,但已明显不同于程潜。程潜那时候是认为自己兼管两湖,他经常要往武汉跑,湖南这边想忙也忙不过来,而鲁涤平只有湖南可归他管,何键管多了,就等于和他争权一般。  清乡督办署是掌握湖南省地方武装的枢纽。鲁涤平想要独揽督办署的大权,可是因为初次打理湘政,他对于湖...
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
历史探秘网官方微信二维码
或者查找”XXXXXXXX”
Copyright (C)
历史探秘网()上海佐赛网络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数据均收集于互联网或其它网友上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一扫更多惊喜
历史探秘网微信二维码帖子主题:国民党四位一级上将在台湾的最后结局,令人唏嘘
共&0&个阅读者&
军号: 工分:10186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国民党四位一级上将在台湾的最后结局,令人唏嘘
国民党四位一级上将在台湾的最后结局,令人唏嘘台湾最忙碌的“副总统”陈诚陈诚,字辞修,浙江青田人,1947年2月晋升陆军一级上将。抗战胜利后,陈诚从1947年8月起兼任东北行辕主任。1948年4月,国民党国民大会开会期间,盛传陈诚要赴美治病。在一次大会上,白崇禧作军事报告时,东北代表直起喉咙喊道:“我们不要听军队的伙食怎样,我们要听各战场打得怎样!”山东代表赵庸夫大喊:“胜利后不收编山东伪军,把三十万游击队逼上梁山,应请政府杀陈诚以谢国人。”东北代表张振鹭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我们要求蒋主席演这出戏。”还有代表说:“中央‘剿匪’采用老鼠战略,如果东北失掉,华北失掉,华南也不保,难道都像陈诚一样想逃到美国去吗?”白崇禧听到有人痛骂他的政敌,一个人私下里窃笑。当时陈诚正在上海准备出国,听到这些消息,既无面目出国,又怕真有人到上海来“捣乱”,赶快搬进了联勤总部上海陆军医院,以治十二指肠为名躲藏起来。这是陈诚在军政仕途上最暗淡的一段日子。陈诚1948年5月被免去东北行辕主任,10月就被派到台湾。在蒋介石心目中,他仍然是民国第一能臣。1949年1月,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的败局已定,蒋介石在宣布自己下野前,任命早已到台的陈诚为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警备总司令,取代已经得罪了台湾民众的陈仪,为国民党败退做好了准备。陈诚一边镇压“反宪法、反政府、反美国”的学运,一边以40万两黄金作为储备,进行台湾的“币制改革”。与此同时,他还得收拾残局,安顿败兵。从大陆退到台湾的每一艘运兵船,无论在基隆港,还是高雄港,都会听到岸上大喇叭大声呼喊:“来台的军人们,请将随身携带的枪支武器交给上船的宪兵,然后依次下船接受安排。”港口布满荷枪实弹的宪兵,登陆上岸的退台老兵必须先缴械,他们心里很不舒服,可也奈何不得。陈诚对这些老兵实行集中管训,一共撤销了十几个兵团司令部,三十余个军部,并裁了七个军事单位。当时台湾交通混乱,不时发生军车撞死平民的事件,陈诚以台湾警备总司令的名义下令:凡因不遵守交通规则压死人者,就地正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国民党200余万军政溃败人员退到台湾可能引起的社会动荡。从1949年4月起,陈诚就开始在台湾实行一系列土改实验,但“三七减租”、“耕者有其田”的和平土改政策,直到1953年才大规模贯彻,此举让佃农们普遍获得了土地。而地主们则惴惴不安地用换来的实业股票,慢慢开始适应工商股东的新角色。耕者有其田1954年,陈诚被蒋介石提名“副总统”后,春风得意,满面笑容。在记者会上,他在自己的桌前放了一张白纸,上面写道“追随总统,善尽职守”,算是他的“竞选口号”,以此回报蒋的恩宠,因为蒋介石曾经说过“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陈诚于1961年底代蒋访美,与美国总统肯尼迪、副总统詹森会面,可谓风光无限,达到他个人事业的顶峰。由于陈诚在台声望日隆,已成为太子蒋经国继承大统的最大障碍,蒋氏父子对他深感棘手。然而,老天做了选择,1965年,陈诚积劳成疾,因肝病在台北荣军医院去世,享年68岁。台北市殡仪馆内花圈、挽联无数,最突出是蒋介石的挽联:“辞修同志千古。光复志节已至最后奋斗关头。那堪吊此国殇,果有数耶;革命事业尚在共同完成阶段,竟忍夺我元辅,岂无天乎?”蒋介石的挽联可谓具实而写,有感而发。不过“光复”大陆之举却素为陈诚反对。他是做实际工作的,他非常清楚,只有3.6万平方公里的台湾,无论财力物力还是人力,都根本无力担当起这一“重任”。所谓“最后奋斗关头”,其实根本没有一点可能。太平洋那边的冷战盟主美国惊闻陈诚去世,派出副总统尼克松到台湾出席丧礼。历史总是给人意外,这位陈诚的老朋友尼克松,担任美国副总统期间曾两度访台,几年后却成为打破中美坚冰,踏上中国大陆的首位美国总统。时至今日,台湾农民对陈诚尚心存一份感激之情,称呼他为“陈诚伯伯”。
1952年1月,国民党主要军事首长在台北县林口校阅军队,由左至右分别为何应钦、白崇禧、孙立人、陈诚。台湾回教的“大家长”白崇禧白崇禧,字健生,出生于广西桂林的一个回族家庭.与桂系头号人物李宗仁同乡,关系极为密切,关键时刻总是鼎力相助。白崇禧在保定军校毕业后,加入桂军,渐渐显露出过人的军事才干。1927年,桂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在北伐战争中,白崇禧指挥了著名的汀泗桥战役,成为北伐名将。
抗战时,白崇禧参与指挥了武汉保卫战。据李宗仁之秘书程思远回忆,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抗战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向蒋介石转述,蒋介石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周恩来的同意,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思想。白崇禧非黄埔系将领,处处与蒋介石离心离德。他数次支持李宗仁反蒋,最露骨的一次是李宗仁出任代总统前夕,淮海战役国共两军打得难解难分之时,白崇禧正驻防华中,坐镇武汉,掌控着三四十万能战之兵,被李宗仁誉为“华中擎天一柱”,却不肯在战争的天平上朝国民党军一方增加砝码。白崇禧与李宗仁但李仁宗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在《李仁宗回忆录》里专门对此作了澄清:“当时还有一件事也是外界误传。说徐州危急时,白崇禧拒绝派兵援救。其实在宿县以南全军覆没的黄维兵团(共十个师),便是自崇禧从华中调去的。总之,自崇禧不幸因为他以往曾和蒋先生合不来,值此事急,外界不明真相,把一切责任都加到白氏头上去。CC系分子更仰承谕旨,推波助澜,推卸失败责任,嫁祸于人。于是什么‘拒命’、‘逼宫’一类的谰言都硬栽到白崇禧身上去,真是居心可诛。”日,白崇禧受蒋介石的委托给在美国的李宗仁发电报,转告蒋介石对他进退的建议:要么马上返台仍代总统,要么辞去代总统由蒋介石复职。结果,李宗仁既不辞职,又不返台,让蒋介石很是尴尬。日,蒋介石宣布“复行视事”。消息传到美国,李宗仁马上在纽约召开记者招待会,指责蒋介石“违宪”。弄得蒋介石很不舒服,便迁怒于白崇禧,白崇禧在台湾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去台湾之后,白崇禧这位戎马一生的军人大权旁落,行动处处受到监视。他只能以“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的身份,一心一意从事回教文化交流活动,成为台湾回族教民的大家长,把大陆的回民文化带到了台湾。1960年,台北清真寺在台北市新生南路举行落成典礼,成为了台湾回民及旅居台北的中东人士的精神文化中心。然而,坊间却有传言,说“白意图发展客家组织,再造势力”。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日,身体一向强健的白崇禧突然死在卧室地板上,尸体周身发紫,睡衣和床单被撕得稀烂。床头还有半杯没有喝完的酒。是死于急病,还是被人暗害,至今仍是一个谜。对于白崇禧去台,他的儿子、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有一番说法:“他(指白崇禧)其实很清楚自己去台湾的境遇不会很好,也有很多机会去香港去海外生活,但是最后他的选择就是‘要向历史交代’。到了台湾,蒋介石对他不满,那是他们的事情,他只做了自己能决定的事情。体味他当时的心境,也是一种悲壮。”活得悠然的“证婚人”何应钦1949年何应钦到台后,虽说老蒋没有对他采用杯酒释兵权方式,却只给了“总统府战略顾问”等空衔,让其退出了权力圈。不过,何应钦也乐得其闲,除了借一些在日本的老关系,从事点台湾对日交流活动外,日子过得悠闲自在。何应钦,字敬之,生于1890年,贵州兴义人。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4年任黄埔军校战术总教官。自此,跟随蒋介石,成为国民党军界元老。何应钦何应钦在台湾常主持一些与国民党军政历史相关的纪念活动,如1954年的中国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30周年校庆、1955年的棉湖战役30周年纪念会等等。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第一期毕业生编为两个教导团,何应钦为第一团团长,陈诚、胡宗南、桂永清、杜聿明、黄维等后来的国军高级将领,当时都是他的下级军官,有的甚至是普通士兵。1925年黄埔军东征,在棉湖战役中,何应钦率部击溃数倍于己的陈炯明部队,黄埔学生军一战成名,何应钦立下汗马功劳。后来,黄埔教导团也成为国民党中央军的前身。何应钦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是作为中国陆军总司令在南京主持日本中国派遣军的投降仪式。他与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有师生之缘。不过作为战败者,冈村宁次只得面色羞愧双手颤抖地在自己学生面前签署了投降书。晚年的何应钦特别喜欢打猎、摄影,不时也栽花养草。由于他名气大,说话幽默,风度儒雅,又经常被请去为新人证婚,着正装结领花出席人家婚宴,打打桥牌。1977年,何应钦与夫人王文湘60周年“钻石婚”纪念仪式在台北举行,在亲友晚辈的祝福和掌声中,两人同切一块六层大蛋糕,还交换了新的结婚戒指。王文湘为黔军总司令王文华的妹妹,夫妇俩一辈子相亲相爱,何应钦常在军务之余代为操持家务,在南京高层圈子内有“中国第一好丈夫”的佳誉。1984年,何应钦95岁生日,虽说夫人早走了一步,但还是有众多旧日门生帮他暖寿。何应钦在儿媳妇的搀扶下,别出心裁地举起军用指挥刀切开蛋糕让大家分享。台湾当局还成立了“何应钦上将九五寿诞丛书编辑委员会”,拨出专款为他出丛书12册。台湾军方也为他冠上“黄埔老师”的尊荣。算是风光一生,晚年安度了。台湾最小的“司令官”胡宗南胡宗南,字寿山,浙江孝丰人,黄埔一期生。曾是手握重兵的“西北王”,到台后先任“大陈防卫司令”,后任“澎湖防卫司令”,是弹丸之地的司令官。去台之前,痛失三军的胡宗南对他的校长蒋介石多有埋怨。日,时任国民党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的宋希濂秘密飞往汉中与胡宗南会晤。他俩是黄埔一期的同学,两人商定率部取道西昌退往滇西中缅边界,凭借澜沧江、怒江及高黎贡山继续抵抗。万不得已时便退到缅甸去。当时胡宗南集团有几十万人,宋希濂集团有十多万人,占了国民党在大陆剩余军队的一大半。抗战时期,宋希濂曾率第11集团军远征印缅,在滇缅边境打了四年仗,对那里的地形、民情、物产十分熟悉。两人认为,从军事的角度看,此时最好的选项是:第一步,控制西康和川西,作为逐步向滇缅地区转移的基地;第二步,等解放军开始向西南进军时,立即将主力转移至滇西保山、腾冲、龙陵、芒市一线,“凭澜沧江、怒江及高黎贡山之险,阻止解放军的进攻”,然后再视情况退到滇缅泰边境和缅甸境内,与解放军周旋。8月中旬,蒋介石率陈立夫、蒋经国、黄少谷、俞济时等党国大员从台湾飞到重庆,进行军事部署,力图挽救西南这半壁江山。一天下午,胡宗南和宋希濂一同驱车到官邸去看望蒋介石,同时面呈两人商定的计划。不料,蒋介石一听此计划就断然拒绝:“不行的,这个绝对不行的!你们这不是把四川、把西南半壁江山拱手送给了毛泽东吗?!”“不是拱手相送,实在是从军事上考量,四川不比台湾,也不比海南和舟山,共军可以四面将我们包围起来,我们不能不考虑呀!”“不,不行!绝对不行!你们只晓得军事,不懂政治!”蒋介石坚决地摆手,末了又说:“你们只要坚持六个月,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爆发,北平、金陵、上海,又是我们的了。”后来,胡宗南逐渐退入四川,此时他手中还有包括国民党的精锐之师第一军在内约30万人马。他再次向蒋介石提出退守西昌、云南,还是被他的校长拒绝了。此时,溃败川东的宋希濂手里只剩下一万人马,他终于作出决定,下令关闭所有电台,停止与国民党国防部联络,然后分兵数路向滇缅方向退却。结果为时已晚,他率部逃窜至峨边刚渡过大渡河,就在日被生俘。日,解放军二野的先头部队沿成渝公路已逼近简阳、仁寿附近,岷江两岸的先头部队已到达新津河对岸,与胡宗南的第五兵团隔河炮战;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已解放绵阳,挥戈南下。胡宗南感到成都危在旦夕,决定将长官部撤到西昌。12月21日,胡宗南在新津召开军以上高级军官会议,布置罗广文的第十五兵团和陈克非的第二十兵团向重庆佯攻,然后折向南突围,再折向贵州毕节,最后向云南边境前进,以掩护胡宗南集团主力向西康的突围行动。会后约定次日中午电话联系,胡宗南却将指挥权交给第五兵团的李文,于23日早上10时同参谋长罗列等人由成都凤凰山机场乘飞机去西昌。飞机起飞后,飞行员报告气候不好,便改飞海南岛,在三亚机场降落。胡宗南飞海南岛,未经蒋介石同意。蒋得知后立即派顾祝同去查办。顾碍于情面,从中周旋,要胡宗南即飞西昌,收容川西突围出来的部队。胡宗南无奈,只好于12月28日,又率亲信飞回西昌。回到西昌,胡宗南得知李文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率兵投降共军,心情非常不好,抑郁症的老毛病又犯了。他把自己关在邛海新村的房间里,点上红蜡烛,绕室徘徊,时而抱头痛哭,时而痛心疾首:“完啦!我的40万人马,三个兵团全完啦!”时而面壁狂喊:“校长,你害得我好苦哇!部队让你整光,还硬要我飞回西昌干什么?这西昌是兵家绝地!”他在西昌苟延到日,人民解放军突然逼近西昌机场。胡宗南以送秘书长赵文龙去台北汇报军情为名,在机场悄悄将西昌的6万残兵败将交给参谋长罗列指挥,自己乘飞机逃到台湾。1951年3月,胡宗南被台湾当局任命为“江浙人民反共游击总指挥”兼“浙江省政府主席”。1955年8月,蒋介石忽然召见已近60岁的胡宗南,要他去澎湖列岛任防守司令。据说,胡宗南在澎湖期间,有一次“国防部参谋总长”彭孟缉坐飞机到澎湖视察,飞机停稳后,彭正要下飞机,随行人员报告说澎湖防卫总司令胡宗南亲临机场迎候。彭孟缉是胡宗南的学弟,一听此话,已经踏出机门的脚又缩了回去。他叫随从人员劝胡宗南回去,说胡上将回去了,他才敢下飞机。但胡宗南说自己是以澎湖防卫司令长官的身份迎接“国防部”参谋总长,不必客气谦让。胡宗南一直等在飞机下,彭没有办法,下去后流着泪拥抱胡宗南,感激他的豁达超然。1956年后,胡宗南退休,成天以写毛笔字和读报打发日子。1962年,66岁的胡宗南因心脏不太正常被送进荣民医院。蒋介石亲临医院探视,病危中的胡宗南感激涕零。3月13日,胡宗南心脏停止跳动病故后被追授为陆军一级上将。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国民党四位一级上将在台湾的最后结局,令人唏嘘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国民党四位一级上将在台湾的最后结局,令人唏嘘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降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