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古墓迁移钢铁厂有哪些古墓

你的位置:>
"← →"翻页
图为挖出的宝剑。方龙 摄 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发布时间: 07:51:08 【编辑:周维】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总机:86-10-南京钢铁厂-公司简介
南京钢铁厂
公司供应产品图片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  今天上午,有市民发现,在南京南站附近工地又有两处六朝古墓被毁。这处工地位于南京江宁区百家湖小学宏运分校西侧、宏运大道北侧的一处围挡内。记者发现,由挖机挖出来的大小不一、洞口约10平米不到的二十多个土方坑。在多个大坑内外,能看到很多散碎的青砖,数量有数百块之多,其中大部分已经被挖土机挖坏,残缺不全。方青松表示,坑内左右两边是挖土机挖出的齐整剖面,这里可能是一座古墓的墓室墙壁。而就在这一地区方青松已经发现过11处墓葬。南京市有关文物法规规定,凡是占地面积超过五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开工之前,必须向主管部门报备,由考古专家进场进行考古勘探。在确认地下没有古墓葬或者古文化遗迹后才能施工,如果地下有“宝”,则必须立即开展抢救性发掘,在发掘结束后,才能开工。目前文物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文物部门表示,如果有必要,他们将开展抢救性发掘。  作者:何畔来源江苏网络电视台)考古专家称南京每年有上百座古墓被盗掘_新闻中心_新浪网
考古专家称南京每年有上百座古墓被盗掘
.cn 日03:18 现代快报
  备受关注的江宁区明代功臣沐英家族墓,昨天,在南京市博物馆和江宁区博物馆考古人员的努力下,墓室的甬道石门终于被打开了。然而,就在考古人员发掘古墓的同时,社会上一些闲杂人员和文物贩子也混在考古现场观察,虎视眈眈地盯着古墓的周围,试图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昨天中午,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有的人开着摩托车,赤裸上身,在工地上乱转,还有
的人跑到挖掘机前面,看着挖掘机挖出的每锹土,观察土质,来确定有无墓葬。记者跟在一名男子后面,该男子身上背着黄书包,包里露出一把小铁铲,不时盯着挖掘机。当挖掘机挖出一锹土移到附近时,该男子立即上前,掏出小铁铲,迅速在黄土中寻找着什么。见记者站在身后,男子显得有些紧张,连忙解释:“没有什么,只是挖着玩玩。”随后,该男子走到另一台挖掘机跟前,并左右观察,看有没有人跟在身后。
  据考古人员称,围观的人群中,不少人是从雨花台区、江宁区赶来的,一些人看上去像围观群众,其实是盗墓和贩卖文物的,他们随时都会出现在考古现场,观察考古人员的一举一动,一旦考古发掘完了后,他们就会跟在挖掘机后面,和司机套近乎,试图找到或从挖掘机司机手上购买从地下挖出的文物,然后高价转手卖掉。这当中,一些人都因此发了财。
  一位考古专家痛心地说,南京每年至少有上百座古墓被破坏和被盗掘,有的工地发现古墓葬后,施工人员明知是古墓,却把它填埋或破坏掉。甚至有些施工单位和个人,与盗墓贼或文物贩子串通一气,大肆盗掘。
  另据记者了解到的消息,到昨天下午3点多,该古墓甬道石门终于被打开,第二道石门要等到今天打开,考古人员预计会出土一些珍贵文物,整个古墓要等到这个星期下半周结束。同时,考古专家表示,该古墓由于出土了三方墓志铭,其中一块上面刻有“沐公”二字,据此,其古墓的价值比较高,在考古人员清理完古墓后,古墓将原地保存下来,供考古研究和游人参观。 快报记者 薛林
&【】【】【
】【】【】【】【】
新 闻 查 询
热 点 专 题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南京现多座西晋古墓:距今1712年 墓主73岁(图)-中新网
南京现多座西晋古墓:距今1712年 墓主73岁(图)
不少砖石上都有文字
墓穴内部已被清理干净
  昨天上午,有市民向金陵晚报反映,在雨花台区板桥街道三山村老凹子,发现了多座古墓,现在周围已经拉上了警戒线,有工地的工人在看守,考古专家也正在现场。记者到现场查访后发现,这是一座西晋古墓和一座南朝大墓,其中西晋古墓非常特别,墓主的年龄就直接“写”在墓砖上。
  墓的券顶开了“小天窗”
  昨天上午11点钟左右,金陵晚报记者来到现场,那里是一大片荒地,连绵起伏的土坡,周边已经拆迁多日,不见人家。
  顺着土路走了10多分钟,记者看到,有大型的机械车停在路边,路边有一个小帐篷,而在帐篷旁边,有一块平整的土地,上面覆盖着塑料布,面积有10个平方米左右,周围拉上了警戒线。
  从帐篷出来一名中年男子,他告诉记者,塑料布覆盖的下方,就是古墓的所在。
  他说,“听人讲,古墓是晋代的,距今已经一千七八百年了。墓是今年11月6日发现的。这里正在拆迁,土地将作开发之用。”
  “当时,工人开挖掘机,挖到古墓的时候,有青砖露了出来,工人们感觉不对劲,赶紧通知了老板。”
  “老板赶来后,赶紧叫工人们停了工,并打电话报警,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地下有一个古墓。”
  他说,“发现古墓后,第二天考古专家就赶过来了。目前考古工作正在进行中,挖到的文物好像也给考古人员带走研究去了。”
  金陵晚报记者掀开那块塑料布的一角,有一条坑道通往墓门,墓门已经打开了,整个墓在地下两米多深的地方。
  古墓,坐北朝南。记者看到,古墓为砖室结构,墓室长约7米,宽约2.5米。墓的券顶保存基本完好,但开了一个“小天窗”,可能是“摸金校尉”(盗墓贼)光顾过的痕迹。
  记者走进墓室,里面仍留有考古专家的工具,青砖上有文字,刻得十分清楚;墓室内很干净,据看守的中年男子说,考古专家在这里清理过好多天了,土被运走,室内已被清洗多遍。
  据记者了解,板桥一带是南京一个重要的古墓埋藏区,常有重要的古墓葬出土,年代从春秋时期到明清兼有,其中以六朝墓葬和明代墓葬居多。
  墓主年龄为何“写”在墓砖上
  雨花台区文史研究者朱向东告诉记者,板桥、西善桥、铁心桥一带,在古代以传统堪舆学的观点看,有很多风水宝地,历朝历代出过很多古墓,因此2010年,南京市文物局划定南京地下七大文物埋藏区时,雨花台区这几个堪称文物富矿的街道就被囊括在里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券顶完整的大墓,墓砖上都有文字,大多难以辨识。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博系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为记者解读了墓砖上的文字。其中一块砖头上的文字大部分能够读出,是“永宁元年?月十七日?作砖壁’”,(“?”代表难以辨识的文字)。
  这位教授告诉记者,“永宁元年”四个字的出现,揭开了这个古墓的年代。永宁作为年号,曾经有三位皇帝用过,他们分别是东汉安帝、西晋惠帝司马衷、后赵君主石祗。后赵政权没有统治过南京,因此可以排除。而根据古墓的形制判断,这应该是一座典型的西晋古墓,而不是汉墓。
  这位教授因此判断,此墓是一座建于西晋永宁元年,也就是公元301年的古墓,距今整整1712年!
  更有趣的是,该西晋大墓的墓砖上还有“??君年七十三”铭文,教授告诉记者,这个意思很直观,就是指死者去世时是73岁。“西晋时,墓志还没有流行起来,为了记录死者的信息,有一种做法,是将死者的年龄做成铭文,烧制在墓砖上。”
  一位爱好者开玩笑说,以前人迷信,人们活到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个不吉利的“坎”,容易在两个岁数死亡,因此有俗语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这位西晋“南京人”死于73岁,在当时算是高寿,但也没能过这个“坎”。
  据记者了解,将死者年龄“写”在墓砖上的做法并不常见。上世纪五十年代,考古专家在板桥同样发现过一座晋代墓,墓砖铭文也有死者年龄,和此次发现的铭文是一个类型。
【编辑:张志刚】
>相关新闻:
>地方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梅山钢铁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