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火车中朝鲜发射导弹最新评论的电影叫什么名

没有找到您要访问的页面
无法找到对应的页面(article-.shtml),可能您没有配置好路由规则热点新闻排行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国防部回应中国在铁路火车上发射东风-41导弹 正文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回应媒体报道中国在铁路火车上发射“东风-41”导弹】杨宇军表示,我们在境内进行的科研试验是按照计划安排的。(记者任旭)(责任编辑:钟庆辉 UN660) 分享:
广而告之 猜您喜欢帖子主题:汽笛一声摧万里:从东风41导弹发射列车谈起
共&0&个阅读者&
军号:9264723 工分:428379
/ 排名:143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汽笛一声摧万里:从东风41导弹发射列车谈起
文章提交者:A风吹屁屁冷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据外媒报道,最近监测到中国利用发射“”,官员表示,这次试射是于12月5日在中国西部地区进行的。该媒体称这种导弹的打击范围能够覆盖美国全境,是中国最强大的洲际导弹。本期出鞘,将为您揭开铁路机动车的神秘面纱。早在1937年,就曾提出用铁路列车发射远程火箭。二战末期,纳粹为保护V-2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免遭盟军空袭,于1944年正式着手研制“铁路发射平台”,但由于纳粹政权此时已风雨飘摇,该项目被迫于1945年下马。战后,美国获得了大批德国火箭专家和V-2导弹、部件共300枚(套)。苏联获得的德国火箭专家没有美国多,比较重要的只有火箭发动机专家鲍姆、控制与制导专家格罗特鲁普和生产专家普策等。由于几乎没获得完整的V-2导弹,苏联直接在V-2导弹生产厂原址上重建生产厂组装了约30枚V-2导弹,并建造了两列用于导弹机动发射的列车,揭开了导弹列车的序幕到了1960年代,由于苏联缺乏战略核潜艇,而美国的乔治.华盛顿战略核潜艇已经服役,因此苏联希望采取陆基机动发射来弥补二次核报复的手段的差距。当时计划使用的是SS-8导弹,然而其液体燃料及氧化剂必须临时加注。如果列车有6节发射车厢,氧化剂和燃料至少需要8节60吨特种槽车由列车运载大量的氧化剂和燃料是非常危险的,而在铁路发射阵地临时加注又影响列车的机动发射能力。加之SS-8导弹的结构无法进行整体起竖,用于弹道修正的无线电测量设备天线等系统庞大而无法机动。1960年代苏联的洲际导弹列车一直处于研制中,可能有过试验性列车,但谈不上服役。在苏联对导弹列车进行探索的同时,美国同样也没闲着。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美国曾提出过“民兵”洲际导弹地下发射井与铁路机动发射同时并举的方针。但之后美国弹道导弹地下发射井技术率先得到解决,而洲际导弹列车未取得进展,遂于1962年取消了导弹铁路机动发射的研究。1965年美国得到苏联部署P-36洲际弹道导弹的情报。这种单弹头导弹射程达11000千米,弹头重5825千克,可以摧毁美国加固的弹道导弹发射井。美国于是又开始研究导弹列车。然而1969年,美国海军战略核潜艇大量服役,导弹列车又被放弃,战略核潜艇成为机动发射二次核报复的平台。时间到了1970年代,苏联的667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开始服役,但是因噪声较高,只能在苏联近海执行核威慑战备值班,因此苏联只能继续发展铁路机动发射系统。1986年苏联三级固体燃料的PC-22多弹头弹道导弹开始服役。很快苏联就将这种被西方称为SS-24的洲际导弹部署在铁路列车上。SS-24导弹铁路机动发射以一列发射列车为一个作战单元,列车由6-8节车厢组成,其中两节发射车厢各装一枚导弹,电源车车厢、测控车车厢、指挥通讯车车厢各一节,其余为生活车厢。列车平时停在导弹基地的车库内或支线、专用线上,战时可做长距离机动转移,在铁路上的任一点实施发射。弹道导弹发射列车车厢采取特殊设计,这是为了应付导弹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压力,SS-24导弹起飞重量高达105吨,车厢在发射瞬间要承受数百吨的冲击力,这个设计可以将力量传递到其他车厢。此外因为担心两节发射车厢相互影响,在挂接车厢时,有缓冲隔离车厢将发射车厢隔开。由于苏联境内电气化铁路区段多,丘陵和山区是发射列车最活跃的地域,而此区域电气化铁路所占比例也最大,这就需要在电网下实现发射。在铁路电气化电网下实现起竖、发射前,要将接触网悬臂转开接,发射完毕后,再恢复接触网。在紧急或故障情况下,苏军发射分队可以炸掉接触网。在苏联研制SS-24导弹列车的同时,美国又重新重视起导弹列车来。1970年代,美国的MX(和平卫士)导弹计划提出时就包括铁路机动发射方案。1987年底MX已按临时方案部署在地下井内,美军正式决定MX导弹采用铁路机动发射的方式部署,计划将50枚MX导弹部署在25列列车上。于是军火商和铁路大亨狮子口大开,这些导弹列车被设计得极其复杂,一切先进技术无论成熟与否都向上堆砌,费用一涨再涨。这也是美国军事采购体系中一贯的怪现象。列车研制进度一拖再拖,1988年5月,美国铁路机动导弹发射系统进入工程研制,1991年进行了第一次实弹发射测试。1991年底在沃伦空军基地部署第一列火车,装载两枚MX导弹,但军方担心导弹发射时的尾焰会导致车厢和铁轨报废,没敢在列车上试射导弹。苏联解体后,美国认为来自苏联的核威慑程度已经减小,于是决定停止MX导弹的铁路部署,至此,美国几起几落的导弹列车计划终告胎死腹中。除了MX导弹列车,美国还搞过装载“侏儒”导弹的公路发射车,该车为全封闭式加固的机动车辆,配有锚定器,密封围裙,穿地桩等装置,底盘有排气室产生高真空,可使发射车吸在地面上,即使遇到核爆炸,也不会翻车,不过由于美方认为自身搞公路机动洲际导弹意义不大,最终被废止。1993年,美俄商定《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在该条约中,美国特别向俄罗斯提出要求其销毁所有的导弹列车。由于苏联时期,所有导弹列车都是乌克兰制造的,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成为无核国家,生产设备全部销毁,面对这种情况,俄军不得不痛下决心,决定放弃导弹列车。那么,外媒报道中的中国“东风-41”导弹列车的情况又是如何呢?目前,我们已知的是中国拥有用于铁路机动运输的“东风-31”导弹运输车,该车于2006年曝光,但这种运输车并不具备发射东风31弹道导弹的能力。那么如果中国真的开发“东风-41”导弹列车,将会面临哪些问题呢?首先铁路桥梁、隧道在战时是敌方的破坏重点目标,有可能因线路的破坏难于实现大范围的机动,其次导弹列车尽管经过伪装但仍容易被发现,三是研制、维护、更新费用高。目前,主要核大国只有俄罗斯在口头声称要恢复导弹列车,多数更重视海基战略导弹及费用相对较少的公路发射车。而在技术上,导弹列车对国家的铁路网要求较高,不仅铁路里程要足够,使导弹能在大范围内实施广泛机动,同时铁路质量也要达到要求,普通的铁路根本无法承受运载时的重力及发射时强大的后推力,只能是重载铁路才能承担,而我国的重载铁路并没有实现大面积全疆域覆盖。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重载铁路不比西伯利亚铁路,它们多数承担着繁忙的客货运任务,并不利于导弹列车的机动,因此,如果东风41导弹列车能够研制成功服役的话,固然可以增添我国战略核反击的种类,但需要克服以上问题才称得上真正的导弹列车。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汽笛一声摧万里:从东风41导弹发射列车谈起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汽笛一声摧万里:从东风41导弹发射列车谈起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发射导弹最新评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