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前后指导思想的变化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新时期是这样开始的--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新时期是这样开始的
】【】【】【】
  [摘 要]&“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问题堆积如山,邓小平从解决思想路线入手,为正确决策打下基础。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思想;完成拨乱反正,部署并展开全面的改革开放,还进行了经济调整工作,顺利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二大第一次高举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规定20世纪末的目标是“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新时期就是这样开始的。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规模还是速度,都是许多人没有料想到的。全世界都以惊异的眼光注视着它,议论它是怎么发生的,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中国有句老话:“万事开头难。”中国的改革开放,并不是在各种条件都已具备的顺利环境下开始的,相反,倒是在异常复杂而艰难的环境中迈出了第一步。  那时候,两大难题摆在中国人民面前:一方面,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遗留的问题堆积如山,人们的思想相当混乱,一时仿佛还看不清该从哪里下手才能从这种困境中摆脱出来;另一方面,又不能只停留在应对当前种种迫切而棘手的问题,还要从长远的战略眼光出发,形成一条全新的思路,为打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两个方面必须在不长时间内同步完成。没有非凡的战略眼光、智慧和胆略,很难在这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局势下勇敢地作出历史性的决断。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中国走过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  三中全会的前夜  走上这样一条路实在不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夜,中国经历过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从危难中得到拯救。接着,中央抓了两件事:一是揭批“四人帮”,二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那时,“四人帮”和一批他们的骨干分子已被隔离审查,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局势迅速得到控制,但他们多年经营的帮派势力遍布全国,有些还掌握着一定权力,如果不认真清理便会留下隐患。中央采取果断措施,清查同“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调整和充实各级领导班子,在短时间内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始终保持着社会的稳定,没有出现动荡或混乱。同时,又发表大量文章,清除极左思潮的流毒,取得明显成效。  国民经济,在这两年得到初步的恢复和发展。197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6%,1978年又增长11.7%。许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明显进展。1977年,还为全国60%的职工增加了工资,这是10多年来第一次为职工提高工资,改善了人民生活。  这两件事,都是应该做的。但是,前进仍处在严重的徘徊中。最重要的是:没有从指导思想上彻底清理“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及多年来存在的“左”的错误,不敢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中真正解脱出来。这就是大家熟知的“两个凡是”。这个思想束缚不打破,“以阶级斗争为纲”也好,“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也好,对“文化大革命”的肯定评价也好,都不能改变,中国便无法走出一条成功的新路,更谈不上开辟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  新的时期,新的任务,需要有新的领导人物。邓小平由于他在长期革命中的历史功勋,由于他对“四人帮”的坚决斗争和在动乱时期主持全面整顿取得的显著成效,在党和人民中享有巨大的威望。在全国人民的殷切期待中,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原来担负的中央领导职务。邓小平没有辜负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期望。他一出来工作,立刻表现出一个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坚定有力而又有条不紊地从混乱中打开新的局面。  事情千头万绪,应该从哪里做起?邓小平断然抓住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  恢复工作前,他给中共中央写信,针对“两个凡是”,鲜明地提出“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并且对去看他的中央办公厅负责人说:“‘两个凡是’不行。”可见在他看来,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不只在理论上鲜明地提出这个问题,而且立刻果断地付诸行动。恢复工作后,他提出分管科学和教育工作,并且立刻作出一项重大决定:恢复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制度。这件事涉及的社会面很广,向无数知识青年重新敞开了进入高等学校的大门,改变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它震动全国,以行动打破“两个凡是”,对打开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起了先导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但也受到相当大的政治压力。邓小平这时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实事求是。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是莫名其妙!”&以后不久,邓小平到东北三省去考察。用他的话讲:我这是到处点火。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讲话。他讲了一句分量很重的话:“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指导和支配的。事实证明,只有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才能提出新的正确政策。在思想受到严重束缚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迈开大的步子的。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便从千头万绪中抓住了要端,成为改革开放能够顺利展开的起点。  新时期基本格局的形成  思想解放的闸门一打开,什么样的主张都有。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前进,必须有坚定正确的共同方向。没有方向,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随着潮流漂来漂去,是很危险的。紧迫的客观形势又不容许长期议论不休,必须尽快作出决断,使全党和全国人民能够统一认识,万众一心地前进。如果犹豫迟疑,拖延不决,便会丧失时机,以至重走弯路。  邓小平不愧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历史时刻,他经过深思熟虑,当机立断,清晰地绘制出一幅新时期中国如何前进的蓝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全会最突出的贡献,是冲破长期“左”的指导思想的束缚,抛弃在社会主义时期依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观点。全会公报明确地提出要“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公报要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决地实行全面改革:“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全会还要求实行对外开放,也就是要努力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20多天,理论务虚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进一步澄清了许多重大的理论是非。但也有少数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邓小平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及时作出了回答。他说:“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这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些作为新时期基本路线指导思想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很短时间内都已十分明确地提出来。这样,就拨开迷雾,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使人们在前进中有了共同的方向和衡量是非的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开辟出来的。  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开始  怎样在已经指明的大方向下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和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而国家的力量和资金都很有限,各项变革又需要有序地进行。如果一哄而上,齐头并进,必将一事无成,甚至把事情搞乱。当时最迫切的是两大任务:一是完成拨乱反正,一是部署和展开全面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做了大量工作。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三中全会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政治路线最根本的拨乱反正。邓小平又提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现在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已经提到我们议事日程上来了。  组织工作方面,三中全会前后用很大的力量解决平反冤假错案和正确处理种种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不可能实现安定团结的局面,不可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顺利地实现工作着重点的转移。接着,又着重抓了由什么人来接班的问题,着手解决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新老合作和交替。1979年11月,邓小平强调指出:“选择接班人这件事情不能拖。否则,搞四个现代化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基本上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识。全会公报写道:“这次会议将以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而载入史册。”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全面改革也有一个从哪里入手的问题。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中国当时是一个农民占全国人口80%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正如陈云所说:“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为了使农业生产有较快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农户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它不是回到农业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经济,而是农村集体经济的新的经营形式、经营体制。  城市的情况远比农村复杂,农村的承包责任制不能简单地搬到城市中来,应该怎么做最初并不那么清楚,所以改革的步伐没有像农村中跨得那么大,在起始阶段主要是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对外开放,首先在广东迈出较大的步子。广东地接港澳,又是重要的侨乡,一直有着对外经济交往的传统。接着,设置经济特区的问题便提上议事日程,要给予特殊政策,使特区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经济特区建设,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和效率,在人们面前展开。“深圳速度”对全国起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了吸引外资,还允许外商在华直接投资,1979年批准兴办六家中外合资企业。对外开放,从决策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这段时间内还有一项重大措施,就是调整国民经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经济工作中曾再度发生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的错误倾向,提出“要为创建十来个大庆油田而斗争”等口号,要求“出现一个全面跃进的新局面”。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粉碎“四人帮”后,人们都想大干一番,把被耽误的时间夺回来。但是,十年动乱留下的问题太多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人民生活积下大量“欠账”,被严重打乱的规章制度和经济管理工作有待重建和整改,经济增长的许多基础工作需要做好准备。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好比重病初愈的人,不让他休养一段时间,恢复健康,就要求他跑步前进,没有不跌跤子、不出问题的。  邓小平在1979年3月指出:“中心任务是三年调整,这是个大方针、大政策。”“首先要有决心,东照顾西照顾不行。”&这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用三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其中着重调整农轻重、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使改革开放得以在比较扎实可靠的基础上进行。邓小平在1983年3月说:“现在看起来,没有那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八字方针,而且以调整为核心,就没有今天的形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短短三年多时间内,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从容应对,在艰难复杂的处境中,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既积极又慎重,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中国在经历了十年动乱后,顺利地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邓小平曾用十分概括的语言指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  走上这条新路后,中国人应该举着怎样的旗帜前进?“一心一意搞建设”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放在中国各族人民面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总回答,是邓小平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提出来的。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含义十分明确:第一,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绝不是其他什么社会。后来,邓小平同一位台湾朋友说:“我们大陆坚持社会主义,不走资本主义的邪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第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必须按照中国的国情来办,具有中国特色。别国的建设和管理经验,无论是苏联的还是西方国家,都可以而且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但是都绝不能照抄照搬。  这是一面鲜明的旗帜。高举这面旗帜,就使十几亿中国人在前进中有了共同的明确方向。有如毛泽东早年所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一心一意搞建设”,中国本世纪内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邓小平反复地思考这个问题。1979年12月,他提出中国要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这是一个新的重要判断。以往,一直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容易导致提出许多过高的指标。20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状态”这个新的判断,规定了一个既积极而又脚踏实地、切合实际的基本设想。这就从根本指导思想上防止了重犯过去长期存在的脱离中国实际国情而急于求成的错误。  这个基本设想在中共十二大上确定下来。十二大报告要求: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这时人民生活就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这个决策是符合实际的,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在20世纪末“翻两番”这个奋斗目标由此深入人心,成为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只有三年多时间。但人们看到:方向已经指明,目标已经确定。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从此在新的起点上阔步前进,开辟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作者金冲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北京100017〕  (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李彦增(实习))
毛泽东纪念馆
周恩来纪念馆
刘少奇纪念馆
朱德纪念馆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5考研政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_新浪教育_新浪网
2015考研政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考研政治的高频考点之一,在历年考研政治中该考点不乏迷惑性很大的题目。下面老师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考点的内容及历年真题,希望考生系统学习,做到从容应考。
一、知识点详述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二、知识点真题再现
(2000年单选题第10题)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
【解析】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地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历史性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因此,我们说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选项B正确。选项A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项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D项是判断一切是非得失的标准。
三、知识点拓展(十八届三中全会)
大会为未来中国全面改革勾画了美好蓝图,其中最吸引人的两个亮点是:
1、“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回顾过去可以发现,从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就不断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此次的差别在于,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2、“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是在强调中国未来推动改革的组织机制,今后的改革将由中央来全面领导,权力集中到中央。另外,各界所关注的改革总体方案,现在有可能还没有完成全面的设计,具体改革方案将会在今后逐步落实。
各位考生,看过了老师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点详述,做过了相关真题,有没有觉得如果在考场上遇到这个知识点,会信心十足了呢。其实每个科目都是由一个个知识点积累起来的,我们复习的终极目标是将每一个知识点弄清搞懂,才会夺取考验最终的胜利。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来源:文都教育
&&& 更多信息请访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教育部直属
你所在省市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本科提前批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概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日至22日,在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
华主席主持会议。同志要求大家要讲真话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华国锋主席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次全会前,召开了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对“”结束后两年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政治方面的重大决策,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等,提出了建议。中央领导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讲话成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全会冲破了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会议在充分肯定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我国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的同时,着重强调要从科学体系上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不能一切照搬照抄,不能搞“两个凡是”。否则,党和国家就会失去生机,就要亡党亡国。全会指出:“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第二,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全会讨论 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全会决定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人人遵守纪律,是恢复党和国家正常政治生活的起码要求;强调党中央和各级党委要加强集体领导。全会针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遭到破坏的情况,指出: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在人民内部的思想政治生活中,只能实行民主方法,不能采取压制、打击手段。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为了保障,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全会在讨论华国锋总理提出的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时,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搞好综合平衡的要求。全会还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等文件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这个文件在经过修改和充实之后正式发布,接着一些重要的农业方面的文件相继制定和发布施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改革的进程。   第四,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全会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也讨论了“文化大革命”前遗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会议肯定了1975年邓小平受毛泽东委托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各方面工作取得的很大成绩,肯定了他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对“四人帮”干扰破坏进行的斗争,肯定了日天安门事件的革命性质,决定撤销中央发出的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天安门事件的文件”。会议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同志所作的结论,肯定了他们对党和人民的贡献。
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增补黄克诚、宋任穷、胡乔木、习仲勋、王任重、黄火青、陈再道、韩光、周惠等9人为中央委员。会议决定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选举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邓颖超为第二书记,胡耀邦为第三书记,黄克诚为常务书记,王鹤寿等为副书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冲破了“左”倾的观念,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冶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路线,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重大功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邓小平和陈云同志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幕(22日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观念。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着重指出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我国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的失调的要求。三中全会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路线。
全会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功过是非问题。决定撤销中央发出的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的文件;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等所作的错误结论,以及平反“六十一人叛徒集团”等一系列问题。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全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第一书记、邓颖超为第二书记、胡耀邦为第三书记、黄克诚为常务书记、王鹤寿为副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从三中全会起,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有步骤地解决了建国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繁重的建设和改革工作,使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出现了很好的形势。
会议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批评了“”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的观点。
出席者(不完全名单)
十一届三中全会(219人)
中央政治局正式委员23人
主席:华国锋
常委:华国锋
委员:韦国清 乌兰夫 方毅
许世友 纪登奎 苏振华 李德生 吴德 余秋里 张廷发 陈永贵 陈锡联 耿飚   聂荣臻 倪志福 徐向前 彭冲
候补委员3人:陈慕华 赵紫阳 赛福鼎
中央军委常委:王震 粟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谭震林 李井泉 张鼎丞 蔡畅 邓颖超 廖承志 姬鹏飞 周建
国务院副总理:谷牧 康克清 王首道 杨静仁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
中国科学院::李昌
中国社会科学院:胡乔木
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负责人(均为一二把手)   党中央机关 中央国家机关 军委直属机关负责人(一把手)   补:习仲勋 宋任穷 黄火青 胡乔木 韩光 洪学智 蒋南翔 王任重
会议公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通过)
第三次全体会议,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一百六十九人、候补中央委员一百一十二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汪东兴出席了会议。华国锋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在全会前,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为全会作了充分准备。
全会决定,鉴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的工作进展顺利,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讨论了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认为党和政府的对外政策是正确的,成功的。全会讨论了加快农业生产问题和一九七九、一九八○两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并原则上通过了相应的文件。全会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会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明确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会增选陈云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增选、、王震三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全会考虑到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的生活实际变化和目前党的工作的迫切需要,决定采取临时措施,增补黄克诚、宋任穷、胡乔木、习仲勋、王任重、黄火青、陈再道、韩光、周惠九同志为中央委员,将来提请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对这一增补手续予以追认。全会选举陈云同志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邓颖超同志为第二书记,胡耀邦同志为第三书记,黄克诚同志为常务书记,王鹤寿等同志为副书记,并选举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和委员。
全会认为,这次会议和会议以前的中央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两个会议的整个过程中,大家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充分恢复和发扬了党内民主和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增强了团结。会议真正实现了毛泽东同志所提倡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全会决定,一定要把这种风气扩大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中去。
(一)全会对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十个月的工作表示满意。全国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政治大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国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全国出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我国外交政策得到了重大进展。所有这一切,都为全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准备了良好条件。
全会指出,我国在发展国际反一战线、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成就。我国领导人今年内对朝鲜、、、柬埔寨、伊朗、缅甸、尼泊尔、菲律宾、孟加拉、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一系列国家的访问,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的完成,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战争危险仍然严重存在,我们必须加强国防,随时准备击退来自任何方面的侵略者。全会认为,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我国神圣领土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前景,已经进一步摆在我们的面前。全会欢迎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本着爱国一家的精神,共同为祖国统一和祖国建设的事业继续作出积极贡献。
同志早在建国初期,特别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再三指示全党,要把工作中心转到经济方面和技术革命方面来。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领导我们党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后来被林彪、“四人帮”打断了,破坏了。此外,由于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工作指导上发生了一些缺点和错误,也妨碍了党的工作中心转变的完成。现在,全国范围内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虽然少数地区和部门的运动比较落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抓紧进行,不能一刀切,但是就整体来说,实行全党工作中心转变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全会一致同意华国锋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所提出的决策,现在就应当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地、果断地结束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对于实现国民经济三年、八年规划和二十三年设想,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巩固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党所提出的新时期的总任务,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能否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能否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在生产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显著地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国防,这是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大事,对于世界的和平和进步事业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我们国内现在还存在着极少数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我们决不能放松同他们的阶级斗争,决不能削弱无产阶级专政。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应该按照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去解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去解决,决不允许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界限,决不允许损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全会要求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进一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且立即动员起来,鼓足干劲,群策群力,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
(二)为了迎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任务,会议回顾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会议认为,毛泽东同志一九五六年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的《》报告中提出的基本方针,既是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也是社会政治安定的重要保证,仍然保持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保持必要的社会政治安定,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我们的国民经济就高速度地、稳定地向前发展,反之,国民经济就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倒退。现在,我们实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恢复和坚持了长时期行之有效的各项经济政策,又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因此,我国经济建设必将重新高速度地、稳定地向前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
全会讨论和原则同意一九七九、一九八○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建议国务院在修改后提交明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会议认为,这个计划安排是积极的可行的。会议指出,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步子很快,一九七八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林彪、“四人帮”的长期破坏,国民经济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重大的比例失调状况没有完全改变过来,生产、建设、流通、分配中的一些混乱现象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妥善解决。我们必须在这几年中认真地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做到综合平衡,以便为迅速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基本建设必须积极地而又量力地循序进行,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可一拥而上,造成窝工和浪费。
会议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减少会议公文,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实行考核、奖惩、升降等制度。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充分发挥中央部门、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普遍地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会议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试行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
全会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因为农业这个的基础,这些年来受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坚决地、完整地执行农林牧副渔并举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目的,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护;不允许无偿调用和占有生产队的劳力、资金、产品和物资;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人民公社要坚决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稳定不变;人民公社各级组织都要坚决实行民主管理、干部选举、帐目公开。会议认为,在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全国粮食征购指标继续稳定在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五年“一定五年”的基础上不变,绝对不许购过头粮。为了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差价,全会建议国务院作出决定,粮食从一九七九年夏粮上市的时候起提高百分之二十,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百分之五十,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也要分别情况,逐步作相应的提高。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农用塑料等农用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和销售价格,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在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年降低百分之十到十五,把降低成本的好处基本上给农民。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以后,一定要保证城市职工的生活水平不致下降。粮食销价一律不动;群众生活必需的其他农产品的销价,也要坚决保持稳定;某些必须提价的,要给予消费者以适当补贴。会议还讨论了加强农业科学教育、制定发展农林牧业的区域规划、建立现代化的农林牧渔业基地、积极发展农村社队工副业等重要问题,决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全会指出,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必须坚决反对对人民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同时,我国经济目前还很落后,生活改善的步子一时不可能很大,必须把有关的情况经常告诉人民,并在人民和青年中继续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思想教育,各级领导同志必须以身作则。
(三)会议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也讨论了文化大革命前遗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会议认为,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局面,实现全党工作中心的转变,使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向前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四个现代化努力,是非常必要的。
会议指出:一九七五年,邓小平同志受毛泽东同志委托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各方面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是满意的。邓小平同志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道,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对“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四人帮”硬把一九七五年的政治路线和工作成就说成是所谓“”,这个颠倒了的历史必须重新颠倒过来。会议指出:一九七六年四月五日的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全国亿万人民沉痛悼念周恩来同志、愤怒声讨“四人帮”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为我们党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全会决定撤销中央发出的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天安门事件的文件。
会议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同志所作的错误结论,肯定了他们对党和人民的贡献。会议指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必须遵循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只有坚决地平反假案,纠正错案,昭雪冤案,才能够巩固党和人民的团结,维护党和毛泽东同志的崇高威信。在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结束以后,这个任务还要坚决抓紧完成。会议一致认为,采取这些步骤,正是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表现,正是高举毛主席旗帜的表现。
会议认为,过去那种脱离党和群众的监督,设立专案机构审查干部的方式,弊病极大,必须永远废止。
会议对民主和法制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需要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资产阶级派性和无政府主义必须坚决反对。但是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由于在过去一个时期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强调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党的统一领导和各个生产组织的有效指挥建立在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在人民内部的思想政治生活中,只能实行民主方法,不能采取压制、打击手段。要重申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各级领导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对不正确的意见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服。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相;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四)会议对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即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会议一致认为,只有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才能正确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正确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两年来,通过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斗争,纠正了被他们颠倒的许多思想理论是非。但是,现在还有不少同志不敢大胆地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状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全会要求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要继续打破林彪、“四人帮”的精神枷锁,同时要坚决克服权力过于集中的官僚主义、赏罚不明现象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以利于人人解放思想,“开动机器”。
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会议着重指出: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的伟大功勋是不可磨灭的。如果没有他的卓越领导,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于包括自己在内的任何人,始终坚持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要求一个革命领袖没有缺点、错误,那不是马克思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同志历来对自己的评价。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全会认为,对于文化大革命,也应当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去看待它。毛泽东同志发动这样一场大革命,主要是鉴于苏联变修,从反修防修出发的,是完全正确的。至于实际过程中发生的缺点,适当的时候作为经验教训加以总结,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识,是必要的,但是不应勿忙地进行。这既不影响我们实事求是地解决历史上的一切遗留问题,更不影响我们集中力量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当前最伟大的历史任务。
(五)根据党的历史的经验教训,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
华国锋同志在会上着重强调了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集体领导。他提议:全国报刊宣传和文艺作品要多歌颂工农兵群众,多歌颂党和老一辈,少宣传个人。全会完全同意并高度评价华国锋同志的提议,认为这是党内民主生活健全化的重要标志。全会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任何负责党员包括中央领导同志的个人意见,不要叫“指示”。会议指出,一定要保障党员在党内对上级领导直至中央常委提出批评性意见的权利,一切不符合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的做法应该坚决纠正。
会议认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人人遵守党的纪律,是恢复党和国家正常政治生活的起码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严守党纪。对于违犯党纪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执行纪律,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气,打击邪气。
全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云同志为首的由一百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是保障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的一个重要措施。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根本任务,就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
全会指出,通过粉碎“四人帮”两年来的努力,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有了极大的加强,觉悟有了极大的提高。华国锋同志关于“既要解决问题,又要稳定局势”和“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号召,已经深入人心。只要全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既勇于创造新的经验,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充分调查研究,实行精心指导,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党和人民的胜利前进。   明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十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全军指战员和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党派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我们在明年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建国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团结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根本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意义和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华网北京日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理解这一点。
1976年10月,我们党和华国锋同志一举粉碎“四人帮”,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存在,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扭转这十年造成的严重局面。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左”倾的观念,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央领导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讲话中关于“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的重要论断,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中国人民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华国锋主席领导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社会主义中国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和实践、科学评价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引领下,我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创造了并继续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中国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面貌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共产党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以此为起点,坚定地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集体智慧,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了历史经验,通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开创了党的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使党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978年下半年,安徽、四川农村尝试、到组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经营自主。1980年5月,中央领导发表谈话,肯定了一些地方大包干的做法。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认为包产到户“没有什么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到1983年,全国实行"双包"的生产队达到了93%,其中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包干到户。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8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08:25:06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